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精选16篇)
1.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 篇一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罕宏完小
罗小松 内容摘要:
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合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越来越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素质,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他们从小就学会合作、交流和沟通。关键词:
合作学习
合作意识
培养
指导
在当今的社会,各个生活领域、各个层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既要有竞争,又要有合作,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要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善于和别人合作的意识。《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相互间的交流合作”。“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小组成员在探究中各有所长、可以互补,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具有与他人合作的精神”。由此可见,在科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成为科学任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主要体现在: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重结论更重过程;教学应关注人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既对立又统一,在这对矛盾中,双方都是积极因素,把两者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会交流的重要形式。所谓合作学习并非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学习,合作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学习的互助性学习组织形式。即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因此,开展合作学习,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精心备课、精心设计问题、科学分组、培养小组的团队意识、制定小组工作规则等等。
二、在科学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指: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体现在团结一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体现在科学的分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充分挖掘个人的潜力;体现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体现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探讨、研究科学规律;体现在吃苦在前,争挑重担,勇于负责;体现在开展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等。
小学科学教学中,大量的观察、实验、探究都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多给学生讨论、交流和操作的时间,让学生依靠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看哪组相互配合得好,最先找到实验方法,观察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各小组介绍经验,成绩不仅仅是因为个人的敏捷,而主要是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的努力都将关系到集体的荣誉,关系到竞争的成功与否,认识到每个人都要为小组的成功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设计上,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过程——观察——记录——分析——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观察,学会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尊重事实,用事实验证假设猜想的科学态度。如,在“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的实验教学中,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规律及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大胆地作猜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加强方法指导,确保合作顺利。
小学生的个人表现欲极强,而合作意识相对较弱。在合作中,学生难免会发生磨擦,出现沮丧、委屈、气愤等不良的情绪,而造成合作中止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性的进行合作方法上的指导,不断的进行技能上的训练,从而逐步形成一个团结合作良好风气。
1、科学分组。
结合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性,科学分组。有的学生活泼,有的学生内向,有的学生能说会道,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在分组时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家庭等因素,小组间尽量减小差异,使其各方面情况相当,特别是成绩方面,尽量使小组之间的竞争公平、合理,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结合班级、教学内容、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学习。
分组只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分组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意识和技能等)。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重点。因此,分组之后教师要努力协调好每个组内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
2、明确分工。
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注意观察,确保小组全体成员都“各司其职”,有自己的分工任务。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有序高效运行,合理明确的分工是基础。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激发每个人的个人责任,使得每个成员有事可做,对自己负责的那部分任务全力以赴。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组员有分工有合作,各尽所能,最终合作达到目标。做到“人人有角色,人人有事做”,切忌个人代替小组。每个小组各设小组长、汇报员、中心发言人、记录员、材料员等,并要求小组成员轮流担当。完成任务后,由汇报员或中心发言人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通过每个角色的不断变化,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特长成为小组不同的角色,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在活动中有利于学生间的配合,起到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作用。
3、教师指导。
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必须及时了解情况,予以辅导。教师在巡回中,要激发小组成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指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和记录别人的意见,进行综合、归纳每个人的意见。特别是当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时或是发现小组的“亮点”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敢说、爱说、乐说,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融入集体之中,个人的奋斗创造才能得到发展。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全面才能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既要有热心,又要有恒心地把这种方法贯穿于科学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只有这样,科学课才能学得活、学得好,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陈贤琼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式教学培训手册》《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之我见》
2.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 篇二
一、探究式活动的内涵
所谓探究, 就其本意来说, 是探讨和研究。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从中掌握探究能力, 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提高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个性自主全面发展,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帮助和引导, 互引合作, 共同提高, 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探究性活动的途径
1. 突出一个“趣”字——激发探究情境。
(1) 巧设悬念。在学习中, 可以通过巧设悬念, 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急于了解的心理, 激起学习的欲望。例如在教学过氧化钠的性质时, 做演示实验:在脱脂棉中包着过氧化钠, 在上面滴几滴水, 脱脂棉马上剧烈燃烧, 引起学生的兴趣, 平时水都是用来灭火, 现在竟然用来生火, 引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为探究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 营造氛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实践证明, 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要在班级里营造一种活跃、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 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引导学生大胆地去探究。
(3) 体验成功。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探究中, 学生如果获得成功, 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 探究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 学生对探究就有了一定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氨的化学性质》一课中, 学生通过操作来探究如何让喷泉实验成功, 当喷泉实验成功的一刹那, 学生为自己的成功而兴奋异常, 脸上洋溢着探究的快乐。实践证明, 成功使学生体验到快乐, 成功也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 突出一个“探”字——转变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1) 在自主操作中体验探究魅力。“在探究过程中的孩子就是一个小科学家。”。例如在教学《氨的化学性质》一课中, 我让学生动手做喷泉实验。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拿起材料这样试试, 那样试试。不一会儿, 一部分学生的喷泉实验成功了。可见, 学生在课堂操作的过程中, 积极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潜心研究, 就会有所发现, 并从中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魅力。
(2) 在合作实验中提高探究层次。《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学习中, 要能尊重他人意见, 敢于提出不同意见, 乐于合作与交流。如《硝酸》一课中, 要求各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设计实验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O还是NO2的实验方案, 各小组汇报的结果不尽相同, 于是, 通过交流学生发现, 找到最佳的实验方案。明白了这一点, 学生就能运用他们发现的结果, 再次进行实验验证, 从而也实现课堂信息的共享。
3. 突出一个“放”字——拓展探究空间,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1) 让科学探究由课堂走向课外。课堂上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突发奇想”, 产生试一试的愿望, 受课堂时间、教材的限制, 必须延伸到课外去解决, 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酸雨》一课中, 学生通过课本以及网上知识了解酸雨的形成及酸雨的危害, 这时学生会产生一个问题:我们平阳地区的雨水是不是酸雨?程度如何?这样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课题研究。通过实验考察, 了解平阳地区的雨水情况。这样, 通过课内外的结合, 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3.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 篇三
一、落实课标精神,领悟小学科学合作学习内涵
原教育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在科学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中,明确提出科学教育的目的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精神,培养21世纪先进文化——用科学的观点看待世界、生活和处事。
小学生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更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处于主导地位。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许多个性差异,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观念、思维方式、智力水平等有着不同的情况,我认为,这种差异也是一种宝贵的科学教育资源。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能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得到思维与智慧的碰撞,提高了各自的认知水平,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尤其在科学课的合作与交流中,能通过相互交流,彼此争论,互帮互学,在提高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彼此沟通,营造合谐的学习环境,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二、适应课改趋势,创造小学科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总会牵着学生“走”,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考,包办现象严重,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还课堂于学生,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点活动的余地。
1、科学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科学课堂上,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非常多,为了充分显示合作学习的地位,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小组的形式上,根据不同的情况,既可以保留传统的同桌两人排列的基本形式,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方块型,马蹄形,蜂窝型等小组型合作学习的形式,以保证学生热情的学习欲望。设计的小组更趋于个性化,便于缩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小组相互交流的机会。如在三年级科学《今天的气温有多高》教学中,就可以利用传统的两人一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采用同座位同学为一组,学习认识温度计,练习读写温度,实际测量温度,在两人合作学习时,互相帮助,互相监督,这有利于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会科学的测量技能。
2、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活动主要是以协同活动为桥梁来实现的。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研究的内容,并指导学生研究,提出一些研究的方法,这样学生的小组交流学习才会踏踏实实,在小组的交流发言过程中互相启发、反复推敲、重点比较中得到更多的启示,以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目标统一。
如,在科学课三年级《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时,要求合作小组选择老师提供的研究材料(比实际需要的多准备一些材料),讨论,要研究“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情况这个科学小问题,需要哪些材料,研究计划是怎么样的?学生既有了研究的材料,又制订了研究的计划,便于小组中学生的协调操作,做起来会有目的、有程序、按计划进行,小组同学能科学制定实验记录表,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能及时记录有关数据,小组研究气氛浓,大家能根据数据进行分析。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为了体现学生自主精神,小组长的选定应有本组学生自己讨论研究决定,在小组长的选择上,我既要求学生发扬明主,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已任其它学科的组长一般就不能再担任科学小组长,要充分考虑到本小组的管理工作,组长应能以身作则,能团结全组成员共同协作,同时应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尤其是组长组织进行科学小实验时,要避免学生实验中“玩”器材,实验后不整理而“溜之大吉”。
三、拓宽新的学习渠道,提供课外合作学习平台
课外是一片广袤的土地,是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将来学习与工作的大课堂,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课外学习活动是十分重要的领域,尤其是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开展适合本地区儿童学习活动尤为重要,它可以推进科学活动的普及与开展,对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开展课外合作学习活动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启示,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1、广泛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增加合作学习的机会。
根据学校所处的环境,结合本地的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各种主题科学考察活动,在这些活动的安排中,给学生更多的合作学习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合作学习能力。如在进行护城河水域考察活动中组织学生采集标本,小组中有的分工去采集水的标本,有的去河边垃圾堆拍照,有的去寻找污染源……,每个小组同学把各自考察的情况互相交流,便于对护城河的环境进行分析。
2、给予小组更多的学习内容,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按照科学教育活动的计划,我们尝试了给班级各个小组分别制定计划,分头进行探究,然后进行整合,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质量。例如,在对本地区进行环境考察时,我们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护城河水域考察小组、社区居民小区卫生环境考察小组、城区交通污染考察小组、大气质量考察小组等,在组长的带领下,组员能按照分工,到城区工厂、社区、机关、学校、车站、交通要道等地进行环境调查。通过走访、观察记录、整理数据、原因分析等过程,给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亲近自然、了解现状,从而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方案。
综观小学科学合作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最好体现。但是在小学生合作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情况,比如如何搞好大、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怎样合理等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有待于继续进行探讨、实验,努力使小学科学合作学习再上新台阶,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 篇四
甘肃省镇原县新集乡王寨小学蔡兴辉
邮编744507电话:***
1992年,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口号,1996年12月,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制定《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纲要》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综合性学习是对教材的巩固和延伸,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近几年,我把环境教育渗透于科学课综合性学习中,在“环境保护教育”方面教出了自己的特色,使保护环境成了全校每个师生的共识。这里我想结合科学课综合性学习,谈谈对小学生渗透环境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积极利用目前社会上空前高涨的环保气氛,大力宣传环保的意义
1、结合环保热点问题激发小学生“学环保、讲环保”的动机
2001年7月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2008年6月1 日,我国实施了“限塑令”,发扬重拾菜篮或者使用其它环保节约的替代品。2010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要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对此类身边深有感受的一些事例,学生既能思考又能理解,不但理解了政府政策导向,而且对有关水文、气候、工农业生产等知识有了较深理解,有效地接受了环境教育。
2、组织学生观赏录象、图片、阅读资料。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我变枯燥乏味的环境保护知识为直观形象,使学生乐意接受。组织学生观赏录像、图片不乏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之一。我先让学生观看98抗洪抢险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录像,告诉学生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和土地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土壤的过分流失沙化……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我国长江流域,由于原始植被大量丧失,因此导致了98年夏这场小雨量、高水位、大水灾的惨痛场面。我还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分发一些资料让学生阅读,从中了解环保知识及其重要性。如《每分钟发生的环境灾难》:世界上每分钟损失耕地40万平方米,每年损失耕地21万平方千米;每分钟有4.8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泥沙252亿吨,每分钟有85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让学生从这些资料的阅读中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3、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环保意识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破坏环境的事例,如向公共场所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甚至随地小便,想必我们的学生不可能没见过这些不文明现象,教师都可以把这些插入到课堂中,并展示实地拍摄照片,交流这些现象对人类自身造成的危害,并让他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生活中还有许多保护环境和破坏环境的现象,但学生不太明白,比如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上树捉鸟„„这些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他们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不会破坏环境。我们可以围绕这些现象开展谈论,在谈论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善于发现,仔细分析,才能分辨是与非。
(二)注重实践,增强环境教育的实效
环境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能参与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因此,环境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重视学习环保知识,又重视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使中小学生从小就培养起积极的“参与意识”。通常情况下,我们可采取以下六个活动:一是参加公益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美化校园、种植成才树、清理公共垃圾等活动,既可提高学生的公德意识,又可增强他们参与环保的自豪感,二是参加文娱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歌咏比赛、朗诵会、演讲会、故事会等文娱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自编自演自唱中,受到自我教育。三是开展“八个一”系列活动。要求每生每年必须做到提一条环保建议、编一条环保警句、会唱一首环保歌曲、看一部环保电影、写一篇环保日记、做一件对环保有益的事、当好一个环保小卫士、做一个左邻右舍的环保“小老师”。四是开展宣传活动。在“地球日”、“环境日”、“节水周”、“爱鸟日”、“植树节”、“无烟日”、“粮食日”等节日,通过义务咨询、散发资料、广播讲座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向周围邻居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如3月12日植树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学生实现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在劳动中提高了环保意识,也深化了课本上有关知识的学习。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开展向你吸烟的亲人、朋友、老师等写一份劝告信,告诉他们吸烟的危害,这样学生不仅自己对吸烟的危害提高了认识,也帮助了别人。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开展保护环境热爱家园等主题的演讲活动,对身边环境问题的调查、研讨认证,得出一些合理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再进行广泛宣传,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投身于环保事业。五是开展社会调查。每学期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看看土壤的变化、农作物害虫的变化,观察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青蛙、哈蟆、蛇数量的变化。还可测试乡办工业对空气、水、噪声的污染情况,让学生在实践中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六要开展保护环境的活动。通过组织发动环保小卫士、环保纠察队,轮流站岗巡逻,禁止滥砍滥伐、滥捕狂杀,保护生态平衡;禁止随意破坏土地,乱烧麦秸,随意排放污水等。通过上述六项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保护环境、同破坏环境的人作斗争的自觉性。
2(三)开展长期的“学生的小课题研究”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是一种很好的综合性学习,它着眼于学生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我们可以在各中队组织开展环保小课题的研究,让全体少先队员在研究的情境中,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让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可以分年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小课题研究:
一年级:
1、乱扔垃圾的危害;
2、铅笔、书本与环境保护„„
二年级:
1、树木的本领;
2、马路上废气危害知多少;
3、怎样节约水资源;
三年级:
1、校园里的绿化环境;
2、影响校园美的行为有哪些;
3、废弃垃圾的处理;
4、白色污染的害处„„
四年级:
1、关于污染河流的调查;
2、影响天空变蓝的因素;
3、噪音的危害;
4、绿化环境破坏后造成的后果„„
五年级:
1、菜场卫生情况对比调查;
2、水资源浪费情况的调查以及处理措施研究;
3、改善环境我们能做什么„„
六年级:
1、环境污染的后果;
2、哪些疾病与环境污染有关;
3、家庭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
4、工业废水流到哪去了„„
通过系列有关环保的学生小课题的研究开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自觉保护自然资源,从小养成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通过了一系列环保小课题的开展研究,学生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加强了回收再利用的理念,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有关环保系列小课题的研究开展,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行动上:关心;知识;态度;能力;参与。关心,即要深化个人对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性;知识即个人对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基本的理解;态度即要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能力即要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参与即能为解决个人和社会的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的行动,深化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 篇五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应通过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重要的是对学生艺术创作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学生,启发学生对美的兴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创造力。尊重学生神奇的幻想。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教师的职责,而美术学科则是特别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学科之一,因 此美术教师要把培养与发展学生创造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在美术课中除了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励、指导学生大胆创造,在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联想、想象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美术课中,在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是进行创作活 动的一项基础,在体现创造思维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提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采用一个问题多种答案或多种解释的做法;允许学生自由表现,同时鼓励敢想勤思;培养创造性思维首先因该解放学生思想,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定式并且对新思维给予及时肯定、鼓励和正确引导。知识越丰富,技能越熟练,人的视野也越开阔,创造思维也越活跃,作品也越成熟。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学生这一基本需要,为学生多提供创新的机会。在美术教学中,我常常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活动,号召学生在教室外的瓷砖墙壁上绘出美妙的图画,美化我们的环境。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都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大家有了施展才能的天地了!一到课间,走廊里就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手挥画笔,尽情的用画笔创造者美、展现着美,无拘无束地发挥着自己的豪情,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施展了他们的美术才能,而且乐此不疲。我们还经常搞一些美术活动。这些活动给学生更多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的机会。
二、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鼓励其创造性的完成作业。要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则要开展创造性的教学。因此美术教学要符合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创造性的富有魅力的课,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有着重大的作用。传统教育是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的“接受、模仿、继承”为基本模式。现代教育则认为,学生才是教学的真正主题,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作用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的飞跃,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积极引导学生发展创造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室内、外写生、社会实践等,正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要引导培养学生具有一双画家的眼睛,善于观察,提高创造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大力扶植,促其开花,促其结果。如同一命题的作业,几十张作业就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这其中有些特点,很有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出佳作的好苗头。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
6.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 篇六
摘要:在汽车驾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规范驾驶操作习惯的培养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安全 意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安全意识培养训练
安全对汽车驾驶员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有保障安全才能出效益,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职业学校培养汽车驾驶员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娴熟的驾驶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我校在十几年的汽车驾驶教学中,从理论教学到实训,始终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放在首位,为社会输送了许多安全意识强、事故发生率低的汽车驾驶员。
一、综合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前提
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就是人、车、路,其中驾驶员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据交通事故统计表明,在发生车祸的直接或间接原因中,有80%~90%与驾驶员有关系。因此,在汽车驾驶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1、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规范》。在汽车驾驶的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汽车驾驶员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逐条学习《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规范》,让每个学生均明白将来在这一岗位上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确保安全行驶。为了营造一个学习环境,我让学生把将《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规范》抄写下来,张贴在教室的墙上,要求每天看,经常交流学习体会,如此耳濡目染,安全意识将一天天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树立起来。
2、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经常向学生展示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的同时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美好情感,再联系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从许多美丽如花的少年在车祸中丧身的悲剧,从许多交通事故给家庭造成家破人亡、对社会带来巨大危害的事实中,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从而领悟到将来作为一个汽车驾驶员自己身上神圣的使命感和重大的责任。常此以往,学生的安全意识将会日渐生长。
3、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自2004年5月1日施行以来,在维持良好的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宣讲法规,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大部分肇事驾驶员都是先违章后肇事的,违章是肇事的前因。如果一个驾驶员心中有“法”,安全自然就有了保障;反之,法盲上路驾车犹如瞎子
走路,随时都有触发事故的危险。因此,《安全法》及相关安全知识的教育不容忽视。我在讲这部分内容时,搜集了许多通俗易懂的宣传画册来让学生看,使学生深入理解政策法规;还张贴了一些交通法规宣传画,让法规走进课堂、校园、宿舍等场所;另外,还组织学生在掌握了《安全法》相关内容后,作为宣传员向其它专业学生、社会群众等广泛宣传。这时,学生不仅是一个学习者,还是一个参与者,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安全意识将日渐渗透。
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有效预防交通事故。在汽车驾驶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重中之重。
(1)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载体营造人文关怀的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观念,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
(2)通过系统正规的培训,使学生掌握娴熟的驾驶技能和车辆维护技能,为今后安全行车打下坚实的基础;
(3)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生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4)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我校设有心理咨询室,我经常带领驾驶专业的学生走进咨询室,请心理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扫除心理上的障碍。为他们开心理学讲座,教会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养花、钓鱼等培养自己优良的气质和性格,在克服困难中,锻炼坚强的意志„„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特征,在今后的驾驶生涯中,才会控制自我,克服不良情绪,保证安全行车。
二、规范驾驶操作教学是培养安全意识的基础
对初学汽车驾驶的人来说,其驾驶技能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熟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上车前对车辆安全检视、正确的驾驶姿势、各操纵装置的正确操作方法、规范操作顺序的训练十分重要。教学中,我们通过集体备课,讨论确定每个训练课题的操作规程,统一教学。教练员认真讲解、严谨示范,让每个学生熟知操作规程,并要求学生严格执行。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我们将操作规程编成口诀让学生去记。例如,起步的操作步骤为:一看(即安全确认)二打(即打左转向灯)三鸣(即鸣喇叭)四踩(即踩离合器)五挂(即挂起步档)六松(即松手制动)抬(即抬离合器)加(即加油);通过铁路道口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将谙熟各操作规程并形成良好的习惯。课后,教练员还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不按照操作规程去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操作规程每一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使学生的“动作定势”转化为安全第一的思维定势,将安全意识教育寓于驾驶操作教学之中。
1、重视安全确认教学环节。在起步、停车、会车、超车、变更车道等训练课题中,都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安全确认。我校在教学中,将安全确认编在操作规程的第一步,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车内外后视镜、起步前转头看或将头伸出窗外看、必要时甚至要求下车察看等确认方法,做到对车前后左右的交通情况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另外,在操作考核时,把安全确认这一环节的评分比重加大,使学生意识到安全确认的重要性。
2、坚持对车辆进行日常维护,确保上路车辆的技术性能。日常维护是指驾驶员在每日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对车辆进行的例行检查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车辆以良好的技术状况运行。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在训练中,我校教练员都能坚持带领学生对车辆进行日常维护,保证不让“带病车”上路。学生在训练结束时,安全检查习惯已经养成,安全意识已经牢牢树立。
三、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安全意识的关键
学生的安全意识是无形的、抽象的,培养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要巧妙地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逐步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也叫个案或实例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我校在汽车驾驶教学中,长期和市交通事故科联系,获取第一手资料,建立交通事故案例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从案例库中提取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以案论理,教师变教书匠、讲解员为指导者、推动者,学生由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思考者,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效果十分显著。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情感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我校在汽车驾驶教学中,采用大量的图片,运用幻灯片、多媒体、驾驶模拟仪等,创设逼真的交通环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安全驾驶的乐趣,认识到交通事故的危害。另外,我校在训练场地还设置了许多安全标识、宣传标语,通过以景激情,在情境中渗透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3、模拟训练法。模拟训练法是指使用汽车模拟驾驶系统,操纵着具体力反馈功能的方向盘,实时交互行进中的三维立体道路场景,在各场景中可以进行相互之间会车、超车、让车等技能的训练,使驾驶者初步了解汽车驾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体会驾驶汽车的动作要领,感受汽车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适合于毫无驾驶经验的学员的驾驶培训和具备驾驶员资格的新手的实战练习。在模拟训练中学生可自己观察分析作出判断处理,虽然是模拟
仿真系统,但是学生置身其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训练,强化安全意识,既节省了油费,又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为今后进入实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特殊环境下的驾驶,实训无法进行,利用驾驶模拟训练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7.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 篇七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专业课教学,创新
在信息时代, 人人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 人与人之间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批判性学习能力上。目前, 高校工学类专业几乎没有开设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独立课程, 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 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学生学习拘泥于教材, 缺乏主动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难以提出具有创新型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1]。所以, 在专业课教学改革中推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显得尤为必要。教师要尤其注重学生和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 获得知识同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有价值的思路, 以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批判性思维及培养意义
批判性思维是指用理性去思考, 需要清晰的概念、逻辑工具与科学知识做铺垫, 在充分的理性及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理论评估和客观性评价的一种能力[2]。目前关于批判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多样, 如独立课程、学科“融合”课程, 或者是两者综合。在工学类学生当中更适合于学科“融合”培养批判思维的思路[3]。高校专业课教学中, 知识点繁琐, 理论多广, 学科之间知识穿插, 对相同的科学现象解释理论观点不统一, 待验证理论假设也层出不穷, 更有学科前沿未解决的空白领域。 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专业课教学时尽可能多利用批判性思维去引导学生并对具体问题的质疑和批判中多角度、层次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 系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并大胆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 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批判性思维在专业课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本文将从所授材料成型专业基础课《材料科学基础》为例说明批判性思维能力在专业课教学环节中的培养和应用。
1.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批判性思维的首要问题就是提出问题, 而且是全方位的尽可能多的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材科》首次课上, 将大家熟悉的金属材料曲别针弯曲成心型, 在老师启发下要求学生们针对曲别针会弯曲这一现象, 提出从宏观到微观的一系列渐进式一级大问题, 并在每个一级问题下继续延伸提出二级、三级等多级梯度小问题, 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阶梯型问题目录库。教师结合课程的大纲、目录, 以阶梯型问题库为导向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帮助学生逐步归纳总结出该门课程的知识体系, 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有助于解决与专业相关实际问题。
2.项目驱动—团体批判。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创新学习团队, 通过导师的项目驱动, 有效调动学员积极性, 以个体的批判思考过渡到团体的批判思考。首先将教学班分成若干组, 动员全员参与项目主题学习调研, 通过分析、综合、归纳得出个人思路和相应方案;然后在组内展开二次讨论批判, 集思广益, 确定出本组最佳方案;最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方案PK赛。要求每组成员必须向其他组调研成果提出质疑并给出建设性意见, 以实现团体批判思维能力的提高即—团体批判。不仅如此, 项目驱动-团体批判的教学过程还可以作为该门课程考核标准之一, 促进了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材科》中以改善45钢的强度和硬度项目主题, 引导学生从材料成分、组织、结构等多方面入手, 调研检索资料并确定如热处理、冷热变形等多种方案的任意一种, 同时确定出合理工艺路线。任何一个方案的最终确定都需要团队的合作备课、讨论中梳理知识脉络体系, 整合知识点、提炼精髓, 辨识出方案的优缺点、可行性。
3.验证性实验批判思维训练。实践教育是专业课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实践教学思路, 开展发散型的摸索实验,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将项目驱动—团体汇报中学生讨论出的最佳改善硬度和强度的最终方案进行实验室验证性试验, 通过对比分析预期实验结果和验证实验结果, 并不断分析、 解决问题, 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系统的训练, 批判性思维得到改善的同时, 也深入了理解课程专业知识, 实践技能也大幅度提高。
4.考核评价的批判。传统考核以单纯期末考试为导向, 学生容易陷入疲于应付考试、死记知识点的怪圈, 这是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全面扼杀。考核方式是专业课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考核形式上需要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补充, 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首先, 期末考试题目上增加灵活性, 不需要严格意义的答案, 增加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其次, 将平时项目驱动汇报讨论纳入期末成绩考核;再其次, 让学生参与实际课题,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或者阅读科研文献编写综述报告, 整个过程的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专业课教学中以批判性思维为导向的改革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加系统的掌握学科知识, 形成特有理性思维习惯, 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同时, 教师自身也要积极加强自身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平.试论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高校教学中的培养[J].大学教育, 2012, 1 (3) :8-11.
[2]宋志伟, 潘宇.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理论与实践, 2014, (3) :9-10.
8.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 篇八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策略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教师担心学生的提问会影响教学进度,为了按照教学时数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只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教学,严重约束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以下几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等基本能力
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不可缺少的。科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学生自主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处于自由想象的环境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同时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尊心。例如:学习《地球引力》一课时,首先,通过阅读、观察、实验等方法使学生知道地球引力的普遍存在;然后,让学生想象没有地球引力的太空的失重现象等。此外,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力支持。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这一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思考获取知识,自觉地进行判断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训练,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评价学习效果的标准,打破一切以教师领导为中心的束缚,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应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参与和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许多学生个体的问题意识淡薄,是由于担心自己的问题会显得无知或者遭到嘲笑等自卑或恐惧因素影响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认真、和悦的态度耐心倾听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对每位学生提出问题的尊重,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勇气与信心去探究新的问题。
三、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
许多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已经将教学内容讲清楚了,所以没有任何疑问了。这种现象不是说明教师把知识点已经讲清楚了,而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与学会技能,同时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有意识地、系统地、点滴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科学教学中有许多结论性内容,如三年级下学期学习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章中,在学习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时,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实物或网上信息,共同讨论比较是否不同植物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在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包括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照”这一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四个因素,组织小组对四个因素分别作控制实验,检验四种因素对植物萌发的影响,然后小组汇报,让学生主动学习,真正掌握学习的内容,同时更锻炼其思维与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是课程深入开展的切入点,对这些内容的质疑,会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如学习四年级上学期“融化中的食盐”这一节时,教学难点是“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各种物质融化时变成的微粒大小、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溶解还是没溶解等方面进行总结,从而掌握教学的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四、设计促进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对于学生来说又是力所能及的一种困惑状态。良好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维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一致,若在某种情境下出现与原有观点或信念不一致,人们就会出现认知冲突,产生问题意识,人们就要力求通过改变自己的观念或行为以达到认知协调。在科学教学中,通过营造恰当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前可预先设计好问题情境,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对新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问是课堂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科学课堂中的提问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科学课堂中最常用的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课堂的节奏在教师的调控之下,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并掌握教学内容,但是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上课只需按老师的提问回答就可以的惰性问题意识。
五、结束语
问题意识不仅引导着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同时能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和进行创新活动的热情,也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注重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9.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 篇九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素养、探究未知世界的初始教材,是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越来越受关注。教学过程是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的过程,并在探究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体验和经历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将抽象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贯穿于探究活动中,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并锻炼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科学课程;主体意识;发展;和谐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更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核心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本文将探讨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1转变思想,树立“双主体”意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应转变思想,树立“双主体”意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以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如何让学生乐学、好学、主动学是教师教学首要切入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教师认为教学就是为了考试,考试以笔试为主,只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概念,就可以了。教师的“灌输”就成了最快捷的方式,不仅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而且忽视了作为科学探究主体的学生的主观意识。有人夸大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去看、做,而教师却不去加以系统地指导。教师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新理念的最终确立,需要的是教师主导意识和学生主体意识的双重回归。
2创设平等和谐的探究环境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宽松、平等的探究环境。在课堂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科学探究顺利进行的前提。研究表明:学生持有合理的动机水平,有助于任务的完成。新课标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科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合作伙伴。”教师要放下高姿态,主动与学生交朋友,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间相互倾听、相互欣赏。课堂上,教师讲得精彩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投以赞许的目光,甚至可以给予鼓掌;学生说得好时教师也应该给予及时表扬、赞赏。相互欣赏,不仅是师生之间的欣赏,也是学生之间的.欣赏,有了相互赏识的眼睛,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要明白说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法,听同学发言同样也是学习交流,在听的过程中,取他人之长来充实自己,还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要做到这些,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学中多提一些有质量的问题:“对于他的见解你还有什么补充吗?”“请你评一评他的说法?”……而不单单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学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观点,还要让他们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教师平时不要吝啬自己激励性的语言:“看谁最先发表自己的观点?”“看谁能比他说得更清楚?”“老师只想听一听你的想法!”等。对待学生的发言少批评,多鼓励。批评时,指出不足,令其信服;鼓励时言之确凿,指明前进方向。用心倾听,学生才会敢说。学生有了“说”的勇气,教师再及时进行指导,学生良好的口头语言能力也就逐渐养成了,有了能力自然容易体验表达的乐趣。学生就会乐说。这样的训练即培养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眼、耳、手、鼻齐用,习惯养成了、思考独立了,科学的探究态度也就端正了。
3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问题是产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端。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这是激发科学探究兴趣的方式之一。它会生成一个适合学生探究、符合教学目标的问题,而此问题能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会使科学探究活动成为兴趣。同时情境创设要因学情而设,因条件不同而设,万万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判断科学课的情境创设的好坏,要以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效率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评判标准。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时创设以下情境:今年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魔术。取出预先准备好的玻璃棒、动物毛皮、碎纸。用毛皮擦玻璃,来吸附纸屑,问学生:你知道为什么吗?在“热膨胀”课的教学中,我提出了:“老师打乒乓球的时候,无意中踩到了乒乓球,谁能帮老师恢复呢?”学生们开动脑筋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想法,最后也没成功,最后求助于我。我把一个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不一会儿乒乓球就变圆了。我问道:想知道为什么乒乓球会恢复原样呢?学生沉浸在这样的情境之中,自主的思考与探究也就自然地发生了。
4联系生活,就地取材
10.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 篇十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关中学吴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一轮课堂改革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点,大胆进行教学创新,全面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一、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创新动力 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不能持久。因此,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任何教师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了,音乐教师当然也不例外。可见,音乐课作为一门学科并不是唱唱歌、听听音乐这类简单轻松的事情,而是真正要把它作为一门学科来学习.而《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教学中,要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教师根据中学生特点,重视和发掘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小故事、谜语、笑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充分让学生展开想像, 激励创新意识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具有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1
正是这些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像、联想的广阔空间。如欣赏柴科夫斯基的作品《雪橇》时,我不出示课题,先让学生倾听乐曲,听完后提问:“这首乐曲表现了怎样一种场面?你有哪些感受?”这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我看到了广阔的草原;有的说我感到自己骑在马背上在田野里奔跑;还有的学生说我好像听到有人在歌唱„„复听乐曲时,声像结合演示雪橇由远至近———行进———飞奔远去的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展开丰富的想像。好多学生把自己想像为赶车人,随着音乐轻声哼唱,当哼唱到:“ff”特强的旋律时,许多学生都喊出了“驾”的赶马吆喝声,有的还做着扬马鞭的动作,场面非常热烈。这样,学生创新意识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引发了许多奇思妙想,充分展示了他们创新替力和聪明才智。
三、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新观点、新事物和新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句话,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有独立思想、动手能力强的一代新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是配角,学生是主角。因此,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自己搜集资料,自己总结观点或得出理论,自己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自己独自提出、发现问题,自己独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树立起科学的合作观、进取的竞争观、创
2新的思维观,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青春舞曲》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布置各小组通过《青春舞曲》这首歌来分析中国民歌的特点。学生可通过书本、杂志、网络等多方面的途径来收集相关的资料,并通过小组讨论来总结出中国民歌的特点所在。可见,研究型学习是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将问题抛向学生,一改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握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四、给学生提供探究平台,拓展创新空间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平台,并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形象遵循艺术创作形成的“整体—局部—整体”的规律,把学习的过程作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想像力,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在“力度记号”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看录像,火车由启动向远处开去,然后由远处向近处开来,想一想声音有哪些变化?然后分小组讨论,并请学生用自己理解的动作和图形表示出来。后来学生创编的动作和画的图形各不相同,虽然是各式各样,但是所表现的力度是一致的: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这时我乘机揭示音乐王国中的力度记号为“f ”、“p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创编动作、画图,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尝试创新。课堂教学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尝试、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不受教师“先入为主”观念的制约时,自己“试一
3试”,可试出学生的创新意识,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例如歌表演《小猪睡觉》,预先布置学生去想像小猪的形象,上课时让学生观看一段小猪的生活录像,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茅塞顿开,边看边模仿。待看完录像后,播放范唱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情绪和歌词内容自由想像创作,如小猪进食的神态、睡觉的姿势……再通过启发、揭示、示范指导学生分段、分组想像创作。学生积极投入,创作了很多动作,表演了各种情景。这种让学生试一试的方法,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发挥想像,让他们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11.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 篇十一
曾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也指出:“批判思维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独立思考精神,它不迷信任何权威,只尊重真理和规律……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孩子严重缺乏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这已经成为当下的“教育之病”。我们的孩子:思考既不自由也不严密,既不宽广也不细致。既不自主又不客观,缺乏求真、认真和反思精神。学习过程类似于盲从过程,因而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指出,中国学生目前特别缺乏的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三种能力,突出地表现为不善于提出问题,更不要说提出好问题了。
为此,我们要在科学学习中,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做了有益的尝试,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问,批判思维之开始
学问,非问无以成学。据说,许多犹太人家庭里碰到放学回家的孩子,第一句话是:“孩子,你今天提问题了吗?”而我们的很多家长见了孩子问得更多的是:“你们今天学了什么知识?”所以犹太出了那么多的伟大科学家、思想家:如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达尔文……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海绵式思维因为类似于海绵放到水中的反应——充分吸收水分,而被称为海绵式思维。相对而言,这种思维方式是被动的,它并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地去冥思苦想,因此来得轻松而又快捷,尤其当你看到的材料本身已是井井有条又生动有效时,这种思维方式更显成效。但这种思维有个极严重、极致命的缺点:对各种纷至沓来的信息和观点如何做出取舍,它提供不了任何方法。
你带着一定的态度去读书,即带着问题去读书。这种思维方式需要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我们把这种互动方式称为淘金式思维。淘金式思维方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参与和互动。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多提倡学生使用淘金式思维,要多提问题,尤其是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在课堂上教师经常问学生:就这个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让学生间进行辩论,而不是问学生:你们都同意吗?得出一致的答案就好。
另外,在期末测试时,我们在测试卷上增加了这样的问题:请你就《植物》单元或《机械与工具》单元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不需要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的深刻性与问题的价值给出不同的分数。
二、玩耍,批判思维之必须
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的托尼.瓦格纳教授认为,对学习的真正激励,主要是来自内心的激动。这需要理解三个因素:玩耍、激情、信念。玩耍是一种基于探索的学习,它可以导致年轻人产生激情并孜孜以求,并将激情转化为更为深层的信念。即通过玩耍将好奇心、兴趣变成激情,并成为一种信念和目标。因此,有意义的玩耍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
三、挑战权威,批判思维之精神
在求知的旅途上,权威们的结论、观点是指引我们方向的路标,会给予我们巨大的帮助,但有时权威也会给我们带来疑惑,这时就需要我们去大胆质疑。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通过独立分析、论证和试验去质疑、挑战权威。任何一种观点都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有理有据,所有质疑都是值得被肯定的。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发面的学问》中有一个片段——老师提问:把酵母粉用水溶化,采用0℃的水还是采用100℃的水呢?
生:100℃肯定不行,发酵粉里有活的东西,高温会烫死的。
生:那只能用0℃的冰水了。 师:前面一课我们学习了做酸奶,知道乳酸菌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一般是什么温度? 生:30℃~40℃。
师:发酵粉中的酵母菌也是一种真菌,0℃的冰水适合它们生长繁殖吗?
生:不适合。
师:不适合还用冰水啊?应该用什么水?
生:温水。
对这一教学过程,研讨中有些老师认为,对小学生不应该设陷阱,会误导学生。但更多的老师认为,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知道,遇事要思考,要有自己的主见,老师并不是权威,并不能代表绝对真理,自己认为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
要培养有自主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除了批判性思维教育,别的教育不能代替。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人更能创造知识、解决问题、开拓事业、合理决策。它是素质教育的心脏部件,是实现中国复兴梦的必备条件。
12.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 篇十二
一、鼓励护理学生质疑, 加强培养批判性思维意识
习惯性提问质疑是批判性思维者具备的基本素质。任何活动都是通过解决问题而进行, 培养护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也要从提出疑问开始。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观点, 对学生存疑的问题进行细心讲解。组织全班学生在问题的重要点上进行广泛讨论, 对提出问题和给出自己见解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回答错误的学生也应给予精神上安慰和表扬, 对其提出问、思考问题的行为予以肯定。老师在课堂上要设计具有趣味发散的问题, 开拓其思考的范围和程度, 对于偏离主题的学生, 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为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做铺垫, 使其最终找到合适满意的答案。如讨论“化疗药物的静脉外渗应如何进行处理”问题时, 老师可以问:“是进行热敷还是冷敷?”有同学回答“进行热敷”, 而有同学说“进行冷敷”。通过同学们给出答案的依据, 进行分别的专业解释和指导, 深入讨论为什么, 发散学生的思维。
二、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思考问题
传统教学法使学生习惯于接受知识, 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自学能力是学习知识的基本素养, 学生应主动学习知识。要求和督促护理学生进行课前自学, 通过给予学生护理案例, 要求学生给出自己的护理计划。在该方法刚应用时, 对护理学生不知如何处理案例及做出计划, 应给予方法介绍, 增加学生自我学习兴趣。通过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 培养其推理和思维技能。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也为其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开放个性的教学方法,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开放的、个性的, 学生应该是以自有及开放的心态接受课堂学习。由于护理学生年龄偏小, 习惯于被肯定和服从。教师的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会扼杀其好奇心和学习的信心。老师应主动征求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建议和想法, 以学生或朋友的心态与学生交流和相处, 鼓励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批判性思维。老师应允许护理学生发表与老师观点不同的想法, 同时提倡学生提出与课本知识不相同的看法, 对于课间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老师进行共同探讨。老师的肯定及耐心讲解, 会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进而培养护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老师适当地降低权威, 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合作者, 来发扬民主, 活跃课堂氛围。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若有错误及不准确的地方, 及时向学生解释和说明, 勇于承认。对于学生尝试的新方法, 若无特殊不适和违反规程, 应予以鼓励和表扬。民主教学, 可以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 培养护理学生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不断尝试和探索新型教学方法
国外学者认为,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性很强的复杂技能, 不可能按照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传授, 而需要采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亲自实践体会的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及回顾性探讨法, 是我们在护理案例教学中尝试的新型教学方法。通过个案的展示, 使护理学生评估资料, 探讨可以改变的部分。运用和综合相关护理专业知识, 启发学生应怎样对病人存在的健康问题采取护理干扰。以学生为主题的新型教学方法有助于鼓励护理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使其护理案例中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和临床实践紧密联系, 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在临床上学习中, 要求学生将护理活动及体会记录下来, 再通过回顾记录本, 从新进行思考、总结。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老师通过记录本也可以了解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
五、深入改革教学评价的方法
良好的教学评价方式, 可引导和激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传统教学评价主要采用一种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 通常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学生习惯死记硬背课本中的知识, 没有将知识的内容进行消化和理解, 不能打开学生思路。因此,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必须打破一刀切的模式。应该注意观察和培养学生特长, 对其特长进行鼓励, 对其基本课程学习加以肯定, 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批判思维。例如, 既要求学生按标准制订护理计划, 同时对护理个案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提出护理问题, 并采取对应相关的护理措施。对通过批判性思维提出的合理措施予以加分, 对与教科书上一样的观点则给予及格。改革评价方式后, 学生能够联系病人实际情况制定满足病人病情需要的护理计划, 能够发现病人潜藏的问题, 及时予以解决。这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加强, 同时又能够提出一些新颖的护理方法。不妄加评论学生得出结论的对错, 而是重点看学生的推理及判断过程是否存在问题。针对学生存在的思维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基础。只有在护理教学中不断渗透批判性思维, 才能提高其在专业知识上的理解和应用, 才能面对临床复杂的护理健康问题, 满足临床的需要。
摘要: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现代护理中护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针对护理学生的特点, 在护理教学中尝试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主要措施有:培养护理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自主学习、开明个性教学方法、尝试新方法、教学中评价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护理教学,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简雅娟.重视高等职业护生批判性思维及自学能力的培养[J].护理研究, 2005, 19 (11) :3-4.
[2]李惠玲, 乔美珍, 孙志敏.评判性思维在护理书写中的作用[J].现代护理, 2003, 9 (1) :57-58.
[3]沈洁.高等护理教育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8, 17 (3) :116.
13.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 篇十三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景、进行问题探索、培养问题意识是学生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上讲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本人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问题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问题的来源:
1. 教师:有预谋地设置问题。1.1注重对问题呈现方式的设计。问题呈现方式一般即提问方式,一问一答的程序型方式完全把学生的思维活动锁定在教师设置好的轨道和程序中,造成学生循规蹈矩,遏制学生的创造力,所以这种方法得改。我的做法是,在提供有关问题的背景材料及总的目标要求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想象和讨论。如在讲授《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这一节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东征、西征使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有资料明证:洪秀全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1864年6月身亡,八年中从未迈出过宫城一步,只有一次是坐64人抬的大轿去看望生病的东王杨秀清。请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思考,这样使学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在教学中来,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找适当的答案。所以问题的探索价值,除了问题的本身形式及内容等客观因素外,主要在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观努力,即需要教师根据问题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实际,从问题的背景以及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挖掘和构思。可以说,同一个问题,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去提出,其探索价值及学生的知识获取可以出现很大的差异。
1.2 注意对问题台阶式的设置。
现在的教学,非常强调过程的展示,这是因为知识是不能现成传递的,而要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实现转化。在创设问题情景时,要从学生认知水平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精心设置,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应难易适度,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难度,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才能解释。问题一旦提出,要达到探索挖掘之效,可以从增设台阶以提高思维层次方面去设置,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处理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设置台阶来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
比如:对中国近代史的《时局图》的片段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分析图面及文字,然后提出问题。①《时局图》中的怪兽指谁?(英俄日德法等列强。)②它们摇旗呐喊表现什么?(觊觎着中华大地。)③这种状况反映什么问题?(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机。)④当民族危机来临时,中国封建统治者状况如何?(他们置民族利益于不顾,终日饮酒作乐,搜刮民财。)至此插图中的显性知识已“一目了然”,但教学任务尚未完成,要乘胜追击,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图中潜藏的历史信息即隐性知识。⑤图上一官吏昏昏欲睡,侧身它卧时手中却紧握网绳,网上有位戴着眼镜的文人专心读着八股文说明什么?(腐朽的统治者用科举掌握着选拔文武百官大权,清政府在民族危机深重之时,还愚弄百姓)⑥有一人在马旁习武,说明什么?(一些有识志士开始觉醒,不愿为亡国奴。他们对民族危机耽忧,开始朝乾夕惕,与腐朽的统治集团形成鲜明对比。)这样,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步步为营,层层推进,最终达到同学们对十九世纪末中国呈现的政治局势的知识融会贯通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了问题探索的能力。
1. 3 注意问题的提出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课堂上注意设置的问题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注意基本知识点的讲清讲透,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所以问题的提出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差生,达到共同提高。
所以在问题的设置中,既要强化概念原理、知识点的理解,又要兼顾学生能力的培养,每一步的台阶,可以作为学生知识迁移的手段,教师还可以围绕问题,将知识发散出去,成为相关知识点的考察题,当学生完成各个问题时,不但掌握了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枝枝杈杈,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使学生掌握知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学生:不自觉地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起点。小学生天真烂漫,上课举手踊跃,回答响亮,形形色色的问题问个没完,但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上课发言的人越来越少,提问题的人更少,这是学生创造力被扼杀的预兆,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因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是教师在课堂设计中精妙构思内容之一。
教师要改变学生的现状,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意识。学生在学习或思维的过程中,应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产生疑问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对书本知识理解的过程。教师有义务让学生的疑问不自觉地提出来。我在教学中常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同时为学生提出问题创造条件。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不自觉地提出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另一来源。
“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叶圣陶先生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探索能力的提高是教学生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与学生自身的投入和体验密切相关。因此,课堂应提供一个适宜于探讨问题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探索。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二.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几点体会:
1.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
在课堂上许多学生不敢提问,究其原因:①心理素质差,发言时心慌胆怯,②害怕别人笑话,③不积极思考,无问题可问。因此,要想让学生主动提问,得先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人格上独立、思想上自由,要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权利。不管谁的问题多么肤浅粗糙,都不应遭到别人的挖苦、耻笑。教师不该恪守师道尊严,应与学生融洽相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有创意的问题应予以表扬鼓励,对不符和教学需要的过浅过难甚至离奇的问题也应予以合理的肯定和尊重,对学生有勇气针对教材或教师的问题首先予以肯定,然后注意引导分析。这样的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动机,而且能互相引发思考,发现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也由不敢问到敢问,再由敢问到善问,扩大了创新思维的空间。
2.探究的教育氛围,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想问。
历史教学中巧设悬念,创设探究的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求索的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怀疑,不管是教材上的还是教师讲的,当学生出现疑惑时,让学生想问,通过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学生高度兴奋,活跃思维,重点的地方教师可画龙点睛。
例如在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章,引言中提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本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时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有同学提出疑问,这两者是否矛盾?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使大家明确:“文化大革命”结束,的确使中国十年的**局面得到终结,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时期,但当时指导思想上的一些错误并没有及时纠正,只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不时机地引导学生分析,激起学生探究热情,也培养学生求实精神。3.创设问题情景,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可问。
历史学借古知今、以古鉴今的本质目的以及人类社会古今相联的客观规律,使貌似距现实太遥远的历史,实质上与现代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这些联系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如:(1)“希特勒策动苏台德区自治和科索沃地区要求自治之间有什么区别?”(2)“德国和日本在战后经济都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而且法西斯势力近年来都出现了抬头的趋势,尤其是日本近年来的军费、自卫队的规模、数量以及其武器的数量、质量以及规格都在美国的扶植下保持一种不断上升的势头,而且不断叫嚣“中国威胁论”,是不是世界又面临着一战后同样的形势?世界会不会发生新的世界大战?”这些问题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和问题逐渐向深层次迁移,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也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有针对性,不能牵强附会,不仅要紧扣教材,更要合乎学生实际,使学生不仅准确高效地掌握课本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放开思想的野马,在历史与现实间往返运动,多角度多层次地运用知识思考问题。避免学生用一种习惯的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考虑问题,尤其是不要轻易地将方法和结论施加给学生,而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去猜想,去探索,教师适时点评。
4.培养相关能力,形成学生提问技能 有些学生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一些理论和现象也想提出自己的问题,但缺乏相关的思维方式与语言表达能力,有时无法发现材料中的问题,有时发现了想要提问却不知怎么问,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也可能与自己所想无法准确地吻合,所以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重视基础知识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形成比较、分类、判断、分析和综合、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能力。是非常严谨规范的,历史学中的史料分析可以作为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练习手段,从而提高学生提问技能。
14.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 篇十四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江泽民主席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作为培养祖国花朵的园丁,担负着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是势在必行,迫在眉捷。现在,我将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浅谈如下:一、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的前提,兴趣的激发是指把学习需要由潜优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使其成为学习活动的直接动力,并对学习方向和进程进行制约,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就谈不上对知识的深入研究,更谈不上创新。教育者应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着力培养学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刨根问底,凡接角同类事物,主动地选择新的方法和途径来解决问题,教师课堂引导过程中创造的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气氛,对培养学生对知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重要意义。如:在“能被2、5整除的数”一堂课中,老师请学生任意举一个数,老师能快速判断它能否被2整除,随着学生列举的数的增多,老师依然十分快速判断出结果。“秘密”何在呢?学生的兴趣被高度调动起来,学习热情高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那么再往下进行的共同探究活动,就更易让学生接受,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很好了。二,给学生创设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而抽象思维需要有感性材料为基础。数学教学尤为如此。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思维因素,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以及分割、拼合等操作过程,多种感官协调统一,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探索、发现未知,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和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知识达到领悟、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2个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按要求拼成任意一个长方体,然后观察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了探索新知识的奥妙,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掌握的知识也更牢固,学生们通过操作、对比、辨析,既得出了体积与长、宽、高有关系,还得出了长方体的计算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并清楚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最容易领会错误的现象: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一种长方体后,无论摆放位置怎样发生变化,还是同一个长方体,而且体积没有发生变化。通过操作加深了学生对形体的认识,正确区分了圆形的本质和非本质特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合理采用操作手段,有的放矢地加强诱导、点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创新思维是与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联系在一起的。是与学生的.思维活动密切相关的。课堂上老师除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知道了是什么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能是什么?还可能是什么?不把学生思维限制在一个层面上,促进他们去做一些稍深层次的探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且用变化的观点、发展的观念去认识事物。特别要提到的是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注意思维形式反常性,思维过程综合性,思维框架的开放性,思维成果有独创性,同时,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评价性思维可以为创新思维的培养起促进作用。如:高年级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1÷2、2÷4、3÷6,提出这三个算式是什么关系?用什么符号连接?为什么?高年级的学生十分容易得出结论,在讲述理由时教师主要让学生联想商不变的规律,为下面的学习做以铺垫,教师又提出“三个算式”可以改写成什么形式?它们不相等吗?你能想办法证明吗?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学生直观地看到三个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因为除式相等,简单推理出三个分数相同,这种相等是不是真的成立呢?在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实物拼分,计算结果等方法验证了三个分数相等,这中间是否有类似于商不变的规律呢?请大家大胆猜想!”大多数学生会在商不变的铺垫下得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和同时缩小相同倍数,分数值不变。这个规律是否应用于分数,再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用猜想的规律逐一验证。最后证明猜想正确。正式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还要在学生头脑中再清晰两个问题:一是不是所有的分子和分母不同的分数都有这样的规律?二扩大和缩小相同的倍数与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有没有区别?这样在浓缩知识发展的过程中,既让学生通过设疑――解疑的过程,又在不断的辨析中学到了知识,并使原有的知识体系得以发展。又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类推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提高。四、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有一定过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要给学生动手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如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互相研究讨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质疑问难,勇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体验到创造的乐趣,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物创造力。总之,做到凡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放手让学生自己获得,教师绝不暗示或替代;凡是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只需通过班级适当交流形成共识,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把握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阳店镇中心小学杨赞鹏
15.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 篇十五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来源。如果教师能欢迎学生多提为什么,并能和他们一起去解决问题、 探究知识,我想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定会得到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自然现象,以及学生了解但并不是十分理解的知识,通常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按部就班地讲授。而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后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例如: 在刚刚给一年级的学生上课时,由于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生生之间的差异也较大,甚至不知道什么叫自然课,自然课应该学习什么知识。于是我利用美丽的风景图片,生动的自然界中动物们的故事,教室里那些各式各样的实验仪器,还展览了大学生们制作的植物、种子、树叶等标本。学生对这些事物都非常感兴趣, 看得津津有味。看着看着,学生的问题就接踵而来了。于是,每节课下来, 孩子们都围在我旁边,告诉我,“老师,这节课我知道了蟋蟀是靠煽动翅膀发声的。”“老师,我下课要去采集更漂亮的鹅卵石。”每当看到孩子们能够在课下有所收获,我都把它当作工作中最大的快乐。尤其是看到孩子们在课下能够制作出一株株精美的植物标本,我更是高兴万分,并且把优秀的作品帮助他们塑封起来,好好的保存。
二、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的意识必须借助于感官和操作实践才能形成,因此科学课必须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实验,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科学的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让学生感到新知识是在自己面前发生,比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好得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并且可以灵活运用。一节课无论教师讲得如何精彩,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不符合学生的知识规律,不能将教材及教师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再现出来,那么这样的课就是失效的。 一定要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探究科学知识,学习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
三、立足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产生于动作。在活动的实践中,学生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如教学《改变物体在水中沉和浮》这课时,让学生了解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后,并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有的学生找来两个装娃哈哈的塑料瓶,用透明胶布把口连接起来做成船体,再在两端各钻一个小口并套上一支吸管,一端插入水里,一端露出水面含在口里。想让它沉,就吸出瓶里的空气; 想让它浮,则用口吹进气体, 使水排出。在这个实践制作活动过程中,无疑增强了学生创新的思维与能力。当然,创新能力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形成和增长。所以,突出学生的实践性,让学生经历“探索科学”的过程,比获取最终结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重要。
四、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有成就的人一定是有个性的人,扼杀个性就是扼杀创造性。在我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有成为出色人才的可能。因此,我把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实到课堂上的每一节课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要求。对那些反应较快、能力较强而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 多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对那些反应较慢、能力较弱的学生,更多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自然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那些发现快、有较多解决办法的同学,我就提出一些更深一点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对动手能力较差,反应也较慢的同学,我则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逐点引导。这样一来,使大家都把自身的个性充分发挥出来,施展了各自的创造才能。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根本,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真正把学生从被动转化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一代又一代创新人才。
摘要: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培养创新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一,也是当今教育教学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键是要认真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想象,学会动手、动脑,学会质疑问难等。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对于学生而言,创新就是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事物之间的规律。科学课是一门实验学科,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在当今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想学生创收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6.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 篇十六
一、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质疑精神
那何谓质疑精神呢?“疑”即“质疑”,也就是提出问题。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问题,才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我们的学生注重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在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方面还很不足。教师不应让学生死记硬背已有知识,而应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质疑的精神。
在讲述整数读法时,有学生把”13500007000”读成了:一百三十五亿零七千。对此有的同学反问道:“在级末尾的零不用读,那这个数中间的零算不算级末尾的呢?这个数应该读成‘一百三十五亿七千,这其中的零是不用读的。”教师见有学生质疑,觉得是一个培养学生批判意识的机会,于是发动大家查阅资料。学生们是带着问题查阅的,积极性很高,最后得出结果:万级中的零应该不用读出来,而不止是在个级末尾的零才不用读出来。教师给学生解释了读法,同时赞赏了提出问题的同学。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应努力建立一种师生共同探究、平等对话的关系,创设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说敢问,敢于说出和交流对问题的看法,自由独立思考。教师要鼓励学生,只要有问题,就立刻说出来,大家一起来探讨。
二、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反思意识
反思意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教数学”,而且要“教思考”。
教学《估算》时,教师出示的例子中,故意没出现个位数字是5的数,当学生学会了1、2、8、9等接近整十数的数可以估成整十数时。我故意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一位学生提出:如果这个数是45,是估成40呢?还是50?我大声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啊,怎么老师没想的呀!”同学们开始有点困惑了。但看得出,他们个个都在动脑筋。一个学生说:“我想应看成40。”又有一个学生充满信心地站起来说:“我认为可以看成40,也可以看成50。”还有一个学生说:“我觉得看成50比较合理。因为我们买东西时经常就是那样算的。”这时有更多的学生开始小声议论了。最后教师说,同学们说得对,按照人们的习惯是“四舍五入”,一般看成50来估算。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己质疑,互相启发与争辩,通过反思已得知识和生活常识,最后解决问题,这样既使学生有了问题的答案,又增强了学生的反思意识。
当前不少学生在解答问题时,获得正确答案后就终止了,不对解题的过程进行反思,解题活动只停留在经验水平上,这样只能事倍功半;如果学生在每一次解题以后都对整个过程有所回顾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那么便可以使思维进入理性认识,事半功倍。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习基础好与差,自我反思都是必要的。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反思,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分析、自我评价,从而学会学习。
三、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探究意识
如果说,质疑精神是学生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原动力,反思意识是获得新知识、新思想的催化剂,那么,探究意识则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结果。批判意识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疑问,并形成一种想解决该问题的冲动,情不自禁地提出自己疑惑或问题来,同时有想与大家分享的欲望。这种探究问题的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的内驱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小学数学学习中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同要传授的知识所揭示的方法有一定差距,这个差距能够促使学生思考,并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获得问题的答案,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做到学生已经明白的知识不再讲,模糊、有争议的问题针对讲,不懂的内容重点讲。
比如在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已经了解的、有争议的、不懂的知识都有哪些。课前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看看钟表上时分秒的布局);比一比(比较一下时分秒的联系和区别);查一查(通过查资料解决一些问题);问一问(通过咨询家长或高年级同学解决一些问题)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准备。上课时,互相说一说、听一听各自已获取的信息,组织他们分组解决、研究和交流问题,直到得出问题的答案。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既能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调动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
又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因为学生大部分已经有了买东西的经历,了解了人民币的一些知识,于是教师进行了一次实践探究教学,把学生分为售货员组和顾客组,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买卖,买卖的物品有学生的文具,如铅笔、书包、作业本等等,定好价格,有意识地用上所有面值的人民币。教师启发学生可以用多种面值的人民币多种组合方法进行买卖,让学生自己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常识,自己去动脑筋换算人民币,如何找零等,然后两组再交换角色,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有疑难问题不易解决的时候,可以举手询问老师,由老师来解答。如果出现了错误,教师应及时纠正。最后,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了解了他们不懂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讲解人民币的知识,对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鼓励了学生。学生们通过亲身实践的过程,获得了新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获得了探究知识的能力。
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我们不可越俎代庖,应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他们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也可能会失败,但真正使人进步的学习都是要通过自己探索的,在探索中明确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探索中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成功体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怎样学习的人。”古人亦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总之,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理解领会知识,在批判中探索,在探索中批判,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琦.浅谈数学思维的批判性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1).
[2] 王媛.批判性思维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D].燕山大学,2009.
[3] 丁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9).
[4] 孟杰;解决实际问题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9).
[5] 王晓东.我国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
【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推荐阅读:
浅谈科学教学中三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09-24
学生主体性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文08-20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06-20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07-20
浙江省宁波市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08-30
高中物理教学要立足科学素质的培养论文08-28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09-14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的论文08-15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论文08-03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论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