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主题分析电影拉片(共10篇)(共10篇)
1.电影主题分析电影拉片 篇一
《活着》小说与电影作品之间主题表达的差异分析
姓
名:陈艳
专业班级:08汉语言文学1班 学
号:080504011113
摘要:余华的小说《活着》发表后得到多方好评,使它成为20世纪90年代重要的小说之一。1994年,小说《活着》由张艺谋导演改编成同名电影,葛优、巩俐主演,并且获得多个奖项。然而,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不同,所以两种艺术形式对同一主题的阐释必然有差异。同一个“活着”,余华和张艺谋给读者观众呈现出它的不同。
关键词:活着;小说与电影;忍耐;希望;比较
一、小说《活着》主题: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忍耐
小说《活着》由福贵徐徐道来他的苦难人生,福贵年轻时因家里富裕常年在外赌博,最后把家产全部输光,福贵爹也被他气死,剩下的一家老小跟着他开始过上贫穷的生活,接着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随着年龄增长福贵的人生呈现出不断减缩的情景,家里七口人在他眼前相继死去,还有和他有关联的其他生命也陆续消失。与他相关的人和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都远离了他。这些事物的离去使福贵一个人孤独留在世上,不禁让人思考他活着的支柱是什么。从作品看,通常的理解福贵没有活着的支撑,反而有很多选择死亡的理由,他可以悲伤过度而死可以绝望而死,但是福贵选择了活着。而且作为后死者他活得这么久。学者季羡林对长寿有过这样的看法:“随着自己的年龄的增长,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在人世间,后死者的处境是并不美妙的。年岁越大,先他而走的亲友越多,怀念与悲思在他心中的积淀也就越来越厚,厚到令人难以承担的程度。”福贵没有学者季羡林拥有的包括亲人、金钱、地位、名誉等可以寄托精神的生活动力,季羡林对自己后死的情况尚且感到孤独空虚而难以承担,福贵这种普通后死者晚年的凄凉则更是难以言语,有时悲切凄凉之感会让人感到死亡比活着更好,赤条条的福贵寻死的理由有很多,但是作品里福贵却选择顽强乐观地活着。他把死去的亲人深深地记在脑子里,常常唤他们出来和他做伴。然而这种回忆并非他活着的理由,不过是为了舒缓浓重的寂寥。余华在《活着》前言里朴实而深刻地讲述了福贵活着的理由:“《活着》讲述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从这里可以看出福贵活着的理由仅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因为“我”这个生命存在所以要活着。这正是作者通过这篇小说主要要阐释的主题。作者余华从深层次的哲学层面为读者揭示了一个冷峻深远的道理。
小说《活着》不仅从哲学层面为读者揭示了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深刻道理,同时也浅层次地为读者展示了另一个活着的道理。
小说的讲述给人透彻的痛苦和震撼的感觉,作者通过把极大的苦难降临到福贵身上,把属于他人生里的东西一点点剥离,夺去他生存的理由,让主人公独立在世上,而使作品本身要表达的活着的理由(为活着本身而活)凸现出来。作者在凸现这个主题的后面还向读者传达着另一个主题:忍耐。作者在小说的韩文版自序中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也正如小说所表现的,作者给福贵安排的苦难接踵而来,从没有透息的机会,福贵的人生笼罩在痛苦之下,他的生命被苦水彻底“浸润”着。福贵的人生就是对现实命运中的苦难平庸的忍耐。面对亲人生命的逝去福贵徒有着一身的力气却无处可使,正如看着一个生命在渐渐消亡,眼看着他/她张着嘴拼命呼吸想留在人世的时候,你什么也不能做。在死神面前,人的力量显得无比渺小,谁也无法阻挡生命的脆弱,在经历渺小和无能为力的体验时,人会感到人生空虚毫无价值。面对亲人们即将死亡,福贵没来得及思考自己 的渺小时亲人的生命就已匆匆被带走,匆忙留给福贵可能是更长远的虚无痛苦之感,他一次次经历死别之苦。但他最终忍耐下来。福贵承担了命运给他的所有痛苦,并乐观坚强地活着。这种乐观反映在福贵以平和舒缓的语气讲了他痛苦弥漫的一生的讲述中。一定程度上来说,作者给主人公创造的苦难人生不太符合我们的现实生活(例外除外),虽然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如意的生活,但多数不会有这么大的苦难笼罩人生,作者似乎在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来助于阐发他想向读者表达的生命哲理。正是因为这是种超出现实的理想世界的艺术创造,所以作者可以将巨大的苦难都降临到主人公身上,通过主人公表现出来的坚强承受的坚韧品质来启发人们树立面对人生不可避免的痛苦和不公时的正确态度。在强大的命运之神面前,人显得渺小,反抗是徒劳时。“相反,人对苦难的承受力就会比对命运的抗争力更伟大,承受需要良好的心态,而抗争有时仅仅是一时冲动,承受苦难更能体现生命的坚韧和顽强”。小说主人公顽强的承受力和坚韧的品质正反映了在面对不可抗拒的命运人生时忍耐比抗争更伟大的主题。
因此,小说文本作者余华从一个哲学层面为读者揭示了活着的本能意义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同时,面对不可抗拒的命运时要有顽强承受忍耐能力,乐观地活着。
二、电影“活着”:为人间温情和希望活着,用时间和新的生活消减痛苦 电影“活着”对小说文本进行了很大的改编,将小说里常人不可能承受的巨大苦难降到人们可以承受的程度,同时凸现历史背景,使福贵的苦难人生多少找到根源和外界因素。
电影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改编减少了小说原有的苦难气氛。主要表现在有庆、凤霞两个人的死法的改变和死亡人数的减少两处。小说里有庆是因为积极去为生产大出血的校长献血而被护士抽干血而致死,在面对一个大人物和一个小人物生命的选择的时候,抽血的护士昧着良心擅自以牺牲小人物的命来换大人物的命,读者在文本中读到有庆的死这段时会有压抑透不过气的感觉。电影里有庆的死是因为太累在墙边睡着,正好区长开的车不小心把墙撞倒,有庆就被压死了。有庆的死成了一个无心的失误,观众会随着电影里家珍形象的反应而情绪波动,把有庆的怪罪于春生的头上,但是经过时间的流逝,因为春生一直以来的愧疚心理和试图弥补过失的行为,以及春生后来自己的悲惨命运,家珍慢慢原谅了春生的过失造成了有庆的死这件事,从而也接受了有庆死去的事实,对有庆的死带来的悲痛有了释怀。观众也随之原谅这个过失。到后来文本中有庆的死本该带来的悲伤之感在电影的表达中变得不痒不痛渐渐淡化。后面凤霞的死处理类似有庆的死的处理,不过没有春生赎罪这个事情。凤霞的死是文革的错误也是那七个馒头的原因,归总起来就是历史的原因和福贵的失误造成的。这些改编使小说的压抑气氛减弱很多,观众看到的是历史的悲哀和人在历史大潮中的无可奈何,影片具有冷峻批判历史的色彩。
影片中在有庆死亡的安排中,家珍对春生的态度从怨恨到原谅的转变,让观众看到了暖暖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存在,生活中人人都有难处,春生也并非故意,而且他一直以来都很有诚意地向他们道歉活在愧疚之中。家珍也是通情达理之人,虽然心有恨意,但是恨他也没什么用,渐渐的平复了心中的怨恨,在听到春生失去亲人的之后,家珍原谅了春生。这是电影里苦难的氛围里的一抹亮色。在影片结尾我们看到,家珍、苦根和女婿二喜都没有死,最后的镜头以这一家人边吃饭边说说笑笑结束,结局的潜台词在说生活会随时代进步变得越来越好,所以苦难到头了,死去的人已经死去,活着的还活着,美好的生活就在前方,希望才
是永恒。
我认为虽然电影没有小说更富有哲理性,故事也没余华小说进行得紧密,而是采用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以后这些历史时期标识性的小标题来串联剧情,从而使得故事进行得较粗糙些。电影通过演员的出色表演和化妆技巧的运用来表现时间的流逝,时间可以淡化很多的东西,生活还是要充满希望地进行。结合现实生活,相对于小说中密集巨大的苦难,透不过气的压抑这种超乎现实的创作,电影展现的是比较贴近普通民众现实的生活图景,电影对活着的主题表达似乎显得更有普遍意义,更符合现实生活。
电影和小说相同的主题都是表达活着的意义,为什么而活。小说从哲学角度深挖活着的意义,电影从历史现实生活图景的角度展现活着的意义,即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人在忍受苦难的同时要相信未来会好,生活是充满希望的,时间过去苦头终将过去,人还要好好活,所以要活着,为更好的念想活着。
综上可知,余华的小说和张艺谋的电影都在表现和传达活着的意义,不同的是余华传达的是人应该为什么而活着,引发人们更深入地思考生命。张艺谋传达的是人在为什么而活着,我们还要继续这样活着,追求更好地活着。他剥离了苦难看见活着的温情和希望。“从艺术种类的角度来看,余华从容的语言于淡而无味之中深埋着人生哲理,而张艺谋的电影则注重通过情节的选择、演员的表演,配以音乐色彩,突出艺术的生活真实和人性的融会贯通。”简言之,不管是余华的哲理层面的思考还是张艺谋艺术真实层面的展现都是为我们呈现了优秀的艺术作品,无所谓好与坏,他们对主题的不同阐发的意义在于可以启示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人生,做出理性的思考从而树立良好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参考文献
【1】 余华.《活着》【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8 【2】 胡亚敏.《比较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路易斯·贾内梯(美)焦雄屏(译).《认识电影》【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4】 林爱民.《<活着>:小说、电影及其他》【J】.电影文学,2007 【5】 王媚.《生本不乐与顺其自然——小感余华之<活着>》【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 【6】 崔颖.《从冷漠旁观道苦难希望——余华和张艺谋共有的“活着”》【J】.济南大学学报,2005 【7】 金红.《<活着>:雅俗文学嬗变寻踪》【J】.学术交流,2005
2.电影主题分析电影拉片 篇二
一、钢琴主题电影概述
钢琴主题电影就是钢琴演奏者是主要的人物塑造对象, 在整个电影的演绎过程中, 都是以钢琴艺术来进行电影故事情节的展开, 在电影中, 能够起到一个电影和钢琴艺术完美融合的效果。随着电影的发展, 很多的题材都已经进入到电影的拍摄范围内, 成为了电影发展和进军的新的特色, 钢琴艺术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门文化, 在演绎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完美的艺术效果。钢琴艺术在经历了多年的艺术沉淀后, 逐渐将其文化和艺术效果不断的加以创新和表现, 很多作品中都成功的培养了一些钢琴音乐家, 他们的很多音乐作品中都体现了钢琴家们对于人生独特的思考方式, 成为了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宝藏。
二、钢琴主题电影中钢琴的艺术作用分析
(一) 建立电影主线, 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钢琴主题电影, 顾名思义, 就是以钢琴为主题进行电影演绎过程, 整个电影演绎过程中都是以钢琴为主题拍摄的, 那么钢琴就自然是整个电影的主要角色, 那么在电影表达过程中, 就需要以钢琴为主线推动情节的发展, 比如在《海上钢琴师》这一部影片中, 主要就是描写了一个钢琴天才的传奇一生, 通过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看, 我们发现整部影片的结构和故事情节设置都是非常合理的, 那么在整部影片中, 就以主人公和钢琴为主线进行了情节展开。从主人公年幼时候第一次听到钢琴声, 到后来喜欢钢琴音乐, 然后去认识钢琴, 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钢琴, 然后用自己的双手弹奏了第一首钢琴曲, 这些都充分地展现了一个钢琴天才从小对钢琴演奏的热情和聪明才智, 随着年龄增长后, 因其过人的音乐天赋而开始了钢琴演绎的一生,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钢琴音乐梦想, 并且在生活中也可以通过钢琴获得很大的乐趣和满足。在其成长和成功的过程中, 必然会遇到一些阻碍, 那么在一次和别人斗琴的过程中, 他成功获胜, 然后真正的进入到了钢琴演奏家的行列, 开启了他真正的钢琴人生, 也因为在这样的浪漫的气氛下, 他接触到了爱情。
(二) 刻画人物性格特点, 塑造人物形象
电影在刻画人物特点时都是通过以视觉为主来进行形象的刻画, 那么在钢琴演奏过程中, 则是以听觉来进行人物的刻画, 那么在钢琴主题电影中就讲究将这两种表现形式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比如在钢琴主题电影《钢琴课》这部影片中, 描述的一个哑女, 她已经是一个母亲, 她喜爱音乐, 在和丈夫由于当时的社会不稳定的情况下, 搬家的过程中, 丈夫觉得她的钢琴太过笨重, 然后就打算扔掉, 后来他们的邻居知道后, 将钢琴交换, 并且要求主人公艾达担任钢琴老师, 那么在艾达和邻居的长期交往过程中, 两人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多, 互相之间也产生了很浓烈的情感, 丈夫很生气, 对艾达进行了很残酷的惩罚, 但是这样的惩罚依然不能够阻碍艾达对于音乐和爱情的向往, 最终丈夫成全了艾达, 让她去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和爱情。
(三) 刻画主题情感, 渲染气氛
在电影演绎过程中, 讲究情感和气氛的融合, 那么在钢琴主题电影中, 主题情感就是电影演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品质和情感取向, 在情感表现过程中, 电影是一个很好的表现舞台, 通过营造气氛和情感表达氛围, 能够使得音乐具有自身的多义性, 同时钢琴主题电影的出现, 能够通过钢琴的艺术表达效果来渲染气氛, 使得整个电影情节都变得跌宕起伏, 将主题情感完美的诠释和释放, 在电影表现过程中, 我们发现每一部钢琴主题电影都有一个完美的主题情感氛围。
三、结束语
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 钢琴艺术在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很多年的发展历史, 那么电影作为一门年轻艺术, 其具有更多的探索价值和发展空间, 在电影发展过程中, 其主题逐渐延伸到了钢琴, 将电影主题和钢琴艺术完美的结合起来, 形成了钢琴主题电影, 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也成为了电影配乐中很重要的艺术组成部分, 因此无论是喜欢电影, 还是喜欢钢琴的人, 在看到钢琴和电影的完美结合后, 心理也会呈现出更多的感受和领悟, 能够充分的调动我们的视觉和听觉, 从而达到一种对美好的喜爱和享受, 同时也能够通过不断的创新, 来推动钢琴主题电影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华.钢琴主题电影中钢琴的艺术作用分析[J].电影文学, 2013 (14) :137-138.
3.电影主题分析电影拉片 篇三
一、 斯皮尔伯格电影的艺术来源
艺术家们生活背景、文化的不同导致艺术作品各式各样,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差万别,但是不会对艺术家的创作灵魂产生影响。斯皮尔伯格1946年出生于俄亥俄州,母亲是音乐演奏家,父亲是计算机科学家,这样的家庭氛围,使得他从小形成了热爱思考和喜欢冒险的习惯,同时也为他之后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基础。作为犹太人, 斯皮尔伯格深受犹太文化的熏陶,常常因自己的犹太人身份而感到自卑,甚至希望摆脱犹太人身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西斯对犹太人展开残酷疯狂的杀戮,斯皮尔伯格也常常因自己的身份遭受咒骂和嘲笑,使得他深深地感到因为偏见所带来的伤痛。[1]这种生活经历使得他从内心希望得到自由、平等,在他的电影中,不仅展现了犹太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平等的渴望,也展现了斯皮尔伯格自己对社会不公平的看法和对人生美好生活的追求。从小遭受偏见的生活,使得斯皮尔伯格看到了犹太人在面临死亡恐惧时渴望生存的强烈意识,在后期他的电影中也展露无疑,同时,他的作品也引发人类对人性的深度思考。
二、 斯皮尔伯格电影取得的艺术成就
斯皮尔伯格在电影方面,一直延续自己的风格,他还拥有无限的艺术掌控力、想象力、展现力,《大白鲨》《辛德勒的名单》《ET》《拯救大兵瑞恩》等一系列不断冲击视觉和听觉的精彩影片,都获得超高的票房纪录,使得他名声大震,对大众的关怀意识也不断从他的电影作品中流露出来,他的艺术成就业内无人能及,让世人惊叹不已。电影不仅是一种视觉、听觉、表演艺术,而且也是媒体技术与舞台技术的结合,这对导演的要求很高,如具有精湛的舞台展现力、高超的媒体技术、浓厚的艺术创造功底。随着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影市场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对电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票房成为了唯一可以衡量电影价值的标准,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创造了很多高票房的记录。之所以他可以成为当今好莱坞最为杰出的制片人和导演,是因为他的电影不只关注票房。而且还通过电影展现世人当下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具有高尚的艺术追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他的作品才经久不衰,成为人类长久以来审美趣味的标准。他的作品在美国大受欢迎,促进美国电影业的发展,而且为全球电影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的每一部新电影上映,都会在全球引起极大的反响,并被广泛的关注。[2]自从改革开放以后,美国大片就不断走入中国大陆,中国人开始接触不一样的文化,感受不一样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斯皮尔伯格的艺术魅力也在中国市场掀起大浪,并迅速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航标。他的电影作品一直是新闻媒体和电影评论界的焦点,并被全世界各国的批评家和国学者全方位的研究。因此,斯皮尔伯格艺术成就堪称伟大,他对电影行业的贡献不容小觑。
三、 斯皮尔伯格电影中人性关怀主题分析
(一)以儿童视角传达的人性追求
孩童的世界是最纯洁的。为了展现对纯洁、善良人性的渴望,斯皮尔伯格利用孩子的视角去打动观众。不可否认,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认为世界是美好的、人类是善良的,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被世俗的观念所影响,原来的纯真渐渐淡出,原来的美好也渐渐被掩盖。当世俗复杂的观念被除去,看到那个似曾相识的孩童时,那片心灵的净土也被渐渐唤醒。斯皮尔伯格就是通过孩子的视角去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世界,重新塑造人生观、价值观,孩子的视角很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比如,1989年,斯皮尔伯格的《太阳帝国》,主要讲述了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随后爆发太平洋战争,英国和美国加入战局,许多国家的财产也被日本军队侵占,人们的生活都陷入战乱大逃亡状态,杰米也是其中一个。[3]整个电影,讲述了杰米在战争时期的成长过程,从什么都不会到什么都会,变得更加积极、乐观、独立,也学会生存的法则,最终变得强大。影片呈现了杰米两种不同的状态,将他的纯真、梦想、童心,作为影片的主线,贯穿整部影片。杰米很喜欢飞机,在家里,无时无刻不在玩飞机模型,之后到了日本,在军营看到真飞机更是爱不释手,对飞机充满无限的遐想。孩子的世界总是单纯的,在飞机坠毁时,杰米眼中只有对飞机的憧憬,看不到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在日本,杰米还结识了同样喜欢飞机的小男孩,并结为好朋友,两人互相帮助,在杰米遇难时日本小男孩还帮助他。孩子的世界没有战争,只有友爱和善良,他们不会因为两国交战而产生隔阂,只因同样的爱好和兴趣结为好朋友。导演斯皮尔伯格通过影片中男孩们的纯真友谊展现了对孩童善良人性的向往、崇尚和追求。在战争年代还存在这么纯洁的友谊,友谊美好与战争混乱形成明显的反差,突出了人性的美好。影片从新的角度展现了人性的美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战争,同时也通过孩子们的善良和爱呈现我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美好人性的追求。
(二)以残酷的战争为视角映射对人性的关怀
人性关怀问题在斯皮尔伯格影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大多体现的都是人性美好的一面。大多数商业电影都或多或少映射着人性关怀问题。《辛德勒名单》是1993年斯皮尔伯格的一部经典艺术影片,人性问题在这部影片中体现得特别透彻,斯皮尔伯格特别注重对人物形象和心理变化的刻画。斯皮尔伯格是一名犹太人,作为电影导演,其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罪恶暴行通过影片制作向全世界人展现出来,影片的语言具有极大的冲击力。这部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将导演对人性的感受、面对历史的勇气等方面体现的更为具体。可能也正因为如此,《辛德勒名单》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国际影评人士的好评,通过影片,可以反衬出此导演是一个具有时代影片特色的制作人。黑白色调是这部电影的主打色调,反映了当时社会残酷无情的现状。但是在黑白色调中,该影片又有一个亮色。[4]影片有描述了一个身穿红色大衣的犹太小姑娘,这无疑为影片添加了非凡的色彩渲染,通过这个画面,导演重在渲染人性的关怀问题。这个身穿红色大衣的小女孩出现在清洗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她欢快地手挥棍棒,顷刻间美好的场景被疯狂扫荡的党卫队打破了。红色大衣的色调象征着人性和良知,但是更重要的是将当时犹太人被无辜欺负的社会现状揭露出来。在整个影片中,导演斯皮尔伯格并没有单纯地将残酷的大屠杀展示给观众,而在整个影片中也处处透露着有关人性善恶的画面内容,表现了人类大胆追求美好梦想的勇气,总而言之,该影片可以堪称一部具有民族特色的罹难史诗,表达了对宗教式的关怀和对生命的怜悯之情。斯皮尔伯格有很多有关战争方面的作品,当时残酷的战争年代在影片中体现得很透彻,战争当时发生的具体状况和时代背景极为贴近,更能使得观众身临其中,对影片的真正内涵体会更到位,在其整个镜头背后导演重在揭示当时人性的力量问题。营造的这些残酷战争场面重在映射当时社会的人性问题,比如仁义与爱、生存价值、道德伦理等具体方面,从而体现影片的价值。
(三)以音乐为载体展现人性的回归
纵观斯皮尔伯格的作品,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影片都是通过特有的时代背景、人物特征去映射人性问题,所有影片在观看之后,都会令人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站在感性的角度来看,导演一直都坚信人性刚开始都是善良的,至于有关人性邪恶的一面,也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很好地将人性善良诠释出来,是一部极力推荐的影片。影片中的音乐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不同时间段使用的背景音乐都会产生不同的气氛,为了把观众带进特定的影片情感中,导演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同时还要把握好音乐的具体节奏。《辛德勒的名单》中的音乐将众多的精神思想集中了一起,影片的每个节点都有不同风格的音乐播放,合适的节奏逐渐将观众带进了影片中特定的情感氛围,此外,音乐也将辛德勒的形象塑造的更为合理,每个节点的音乐都代表着不同的情感。一段老人唱的圣歌被放置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将观众慢慢带进一种看似平静却又带有丝丝凉意的氛围中,这也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用意所在,表达了犹太人厌恶战争,追求和平的强烈愿望。斯皮尔伯格的作品《太阳帝国》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使得观众逐渐进入该影片的真实情感,具体的音乐就是一群唱诗班的孩子们,孩子们的声音具有一种无比透亮的魔力,映衬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语
综上所述,斯皮尔伯格拥有不同风格的作品,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人们用心去慢慢去品味,领会作品真正想要表达的含义,体会导演想要反映的社会和人性问题。在不同类型的影片中,斯皮尔伯格导演对人性的诠释都会有所不同,选择诠释的表现形式也比较多样化,主要包括音乐、色彩等。斯皮尔伯格的每一部作品打动人心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周翎,游越.影中老庄:论斯皮尔伯格科幻片的自然哲学观[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34(4):56-60.
[2]王雅静.多面“糖果人”走进斯皮尔伯格和他的科幻电影[J].科学家,2015(7):106-108.
[3]孙国男.视听文本中的弗兰克的家——从《逍遥法外》看斯皮尔伯格的心理投射[J].电影评介,2014(9):14-15.
4.浅析电影《致命魔术》的隐性主题 篇四
关键词:理性,非理性化,社会学,致命魔术,隐性主题
电影《致命魔术》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第五部作品。电影的显性主题直指人性, 致命的魔术其实是致命的人性, 这一点被探讨的比较多;而电影的隐性主题少有人涉猎, 因为人们容易忽略人性的扭曲往往是由社会造成的道理。电影《致命魔术》的隐性主题是社会理性的非理性化,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中提到“主导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线索是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所谓‘合理化’过程。”合理化过程是理性行为, 理性行为是目的、手段、结果三者之间有可计算的逻辑关系的行为。这种合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效率”, 为了提高效率而追求利益和效率最大化, 使事物整齐划一。
一、两位主角理性的非理性化行为是电影隐性主题的直接体现
社会的理性化的确给社会带来了高效率, 但也带来了非理性化的恶果。因为这样的理性把社会和人当成理性社会和理性人来设计。韦伯认为所谓合理化的社会制度其实是不合人性和非人化的。社会中太多的理性, 会危害人性、道德及人的社会属性。正如韦伯所担心的——“最后这个社会随着它经济的发展和它技术的提高, 人统统变成没心没肺的技术专家”。电影中的两位魔术师的行为直接体现了这一点。一位是罗伯特·安吉尔, 另一位是阿尔弗雷德·波登, 他们原是好友, 因为波登在一次魔术表演中绑了蓝氏结致使安吉尔的妻子命丧水箱, 于是安吉尔开始了为妻子的复仇之路。安杰尔对复仇和魔术的执迷成了他生活和事业的中心, 他并没有急于杀死波登, 而是一步步地破坏波登的魔术事业, 让他身败名裂后再置他于死地。安杰尔的计划可谓是精心策划、理性之极, 其结果不仅使得波登在表演手抓子弹时两根手指被他射断, 把无辜的波登的孪生兄弟推上了绞刑架;也使得自己的一条腿因波登的报复而摔断, 102个自己被自己杀死, 最后在波登的枪口下丧了命。波登对魔术过度的痴迷使他丧失了心智, 但他为魔术不断创新的执着都是极其理性的, 而这样的理性控制他走向了没有道德、没有感情的非理性化道路, 他在没有试验的情况下就打了蓝氏结导致安吉尔的妻子死于非命, 还在影片结尾枪杀了安吉尔。当然, 他也害了自己, 首先害得手指被射断, 害得孪生兄弟的手指被切掉, 害得自己牺牲了一半的生活, 只能和自己的孪生兄弟在生活中玩“互换魔术”, 同时害得妻子上了吊, 甚至害得孪生兄弟命丧绞刑架。这两位主角都为自己的执迷付出了代价, 波登执迷于魔术, 他的生活就是魔术, 魔术就是生活, 安吉尔执迷于复仇交织着的魔术。两个人从魔术的学徒逐步的变成了冷血的、没心没肺、没情感没道德的魔术大师。两人因魔术成名, 也因魔术而各尝苦果, 人对于魔术的控制反过来控制了人自己, 人成为了魔术和仇恨的牺牲品, 正如安吉尔在影片结尾部分说的话“我做出了牺牲, 它 (牺牲) 带走了一切”。这就是社会理性的非理性化的恶果。
二、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电影隐性主题的潜在体现
电影的第一大背景是英国社会处于工业社会发展的初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之后, 工业革命把各种各样的机器和资本主义带入了社会发展的大舞台。安吉尔在魔术上想打败波登时就使用复制机器, 机器的产生正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标志, 理性化的过程也正是在机器文明下开始形成的, 这个时期也许是人类最癫狂的时代, 新兴的工业生产使人类的能力大大增强, 但同时也让人类手足无措。人们迷信机器就像如今的人迷信科学和知识, 最终机器异化了人类的行为直至灵魂, 人成为机器的奴隶。最终人类为机器所带来的欲望的膨胀做出了巨大牺牲, 导致了世界范围的战争。就像电影中特斯拉所说的“你想过这机器的代价吗?”“我成了它 (机器) 的奴隶, 总有一天, 它们会毁了我。”其实这句话是对人类成了理性的非理性化的奴隶的最好诠释。
电影的第二大背景是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的阶段。在那个时代, 魔术界的竞争之激烈可以从程连苏身上看到, 他始终声称自己是百分百的中国人, 他穿上清朝服饰, 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假扮成中国人, 他假装不懂英语, 还聘请了翻译, 直到他表演“枪打活人”魔术走火中弹身亡时, 才说了一句“My God, I've been shot”。这种激烈的竞争不只是魔术界的专利, 其他行业比如电影中讲述的科学界也是如此。影片中电学的两位科学家特拉斯与爱迪生之间发生了直流电和交流电之争。电影通过魔术界和科学界的竞争状况, 潜在的暗指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资本主义社会的各行各业的竞争的状况, 竞争就是要大鱼吃小鱼,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这都是社会合理化进程带来的, 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说的“不断衍生着的合理化的社会制度最终将整个社会编织成一张无所不包的大网, 冷酷无情地控制着每个人, 使人无法逃离”, 社会最终成为桎酷人的“巨大铁笼”。这样的合理化或许在自然界和低等动物界是可以理解和容忍的, 但在人类社会却是缺乏人文关怀的和很不人道的。
三、“魔术”这一题材的运用是电影隐性主题的隐喻体现
电影本身就是一场魔术, 庞大的工业社会本身也是一场大魔术, 工业社会那繁华的表象给了人类以精彩的感觉愚弄, 而在表象之下确是暗流涌动的各种社会问题。正如魔术机关师柯特解释安吉尔魔术秘密时说:“玩魔术的人, 他们靠掩盖一些简单, 有时也是残酷的事实为生。”
魔术需要牺牲真相。这个牺牲可以是一只鸽子, 一条腿, 一个人乃至灵魂。而人们往往选择被欺骗, 因为在被欺骗时, 人们获得快感, 能有多少人像电影中那个纯真地儿童一样, 固执地哭着说小鸟死了。影片中说只有牺牲才能让魔术师领会魔术的真谛, 科学界亦如此, 科学家特斯拉沉湎于电学的魔力也同样做出巨大的牺牲。导演用魔术界和科学界的牺牲来暗喻整个工业社会的牺牲法则。这也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率先指出的资本主义时代“异化”的趋势。安吉尔为了魔术毫不犹豫地杀死复制品的自己, 是社会理性的非理性化的一个终极隐喻, 也是工业时代人类的难逃宿命。电影中复制机的运用从最极端的角度上体现了这种异化。安吉尔每一次精彩绝伦的魔术背后, 都是一次血淋淋地谋杀, 谋杀的是自己, 凶手也是自己。机器时代的特征就是社会化的大生产, 它是社会理性的非理性化的典型体现, 使得各种机构和过程单一化和机械化, 在大生产中, 产品有统一的标准约束, 创造出同样的商品, 创作者也被统一的标准机械化地桎梏着, 整个工业社会就是一台庞大的复制机, 人类每天都面对着同样的东西, 做着同样的反复的事情, 吃着同样的食品, 消费着同样的娱乐产品, 人类创造着自己, 杀死着自己, 再创造着自己, 人们如此循环往复地单调地活着的意义就是维持工业社会这个庞大的无形的机器能够每天顺利运转。今天的社会或许是那个时代的升级版, 但或许就像影片最后一句话说的那样:人们并不是真得想知道, 他们选择被愚弄。
参考文献
[1]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美]詹姆斯·汉斯林:《社会学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5.电影主题歌为何不优秀 篇五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听到这首歌,我们自然会想到电影《上甘岭》;“大海边,沙滩旁,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织渔网……”听到这首歌,我们就会想到电影《海霞》;“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听到这首歌,我们就会想到电影《戴手铐的旅客》中人民警察勇追敌特分子的英勇表现,还有《小花》《娘子军连歌》《地道战》《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电影歌曲,当我们听到这些电影主题歌曲时,便会记得这些歌曲是出自哪部电影,甚至对电影的故事情节都记忆犹新,这主要缘于其主题歌的魅力。而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国内确实有许多了不起的电影导演,也有许多著名的作曲家。这些大导演所拍的电影虽然得了奖,甚至是世界大奖,但遗憾的是缺少优秀的电影主题歌曲,这是为什么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其一、目前的许多电影导演很少懂音乐,有的甚至对音乐一窍不通。我们知道,目前活跃在中国影坛的导演大多在30-50岁之间,他们很少受过音乐的熏陶,许多人不识乐谱,更难说演奏乐器了。由于他们缺少对音乐表现作用的认识,对电影主题歌曲在全剧中的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只片面地认为,只要有一两首歌曲就行了,至于歌曲对剧情发展是否起到烘托效果,或者歌曲是否符合剧情的主题则一概不论,所以就造成了导演们缺乏对电影主题歌曲的重视。其二、导演与作曲家的合作存在误区。稍加留意,你就会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多部电影音乐出自一个作曲家。其实每个作曲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贝多芬写不出莫扎特的音乐,李斯特也写不出肖邦的旋律。同样,不同情节、不同故事、不同人物、不同地域的电影,自然会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色。那么,也自然就会有各自所需要的不同风格和特色的音乐和主题歌曲。而我们的一些导演因为某一部电影与作曲家合作成功,就长期与其合作,这种作法是不妥的。其三、目前,在国内许多电影评奖中均未设有音乐奖。没有奖杯也就没有外在的推动力,无形中也就使得导演和作曲家不怎么重视电影音乐和主题歌曲,也更不重视电影音乐是否符合剧情、是否和谐。其四、电影音乐和主题歌曲缺少民族风格。电影音乐或主题歌曲偏离了民族音乐,一味地用西洋音乐来描写剧情,这本身就造成了电影音乐和主题歌曲的失败。风格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或者一个人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点与创造性。这既是艺术创造者思想感情、性格气质的艺术体现,又是政治、经济、哲学、时代、道德、风俗等复合体。是风采精神、风貌特色、风度韵致以及作风品德的综合化身。它不仅是长期艺术实践的结果,也是艺术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
6.电影主题分析电影拉片 篇六
一、 青春的报复
青春电影《左耳》主人公张漾在剧中是一个满怀心事的青春少年,他十分憎恨决然离去的妈妈,同时也讨厌懦弱的父亲。然后,对于他真实的身世却一无所知,实际上他是其父亲从福利院领养的孩子,但是却以为许弋的母亲才是他亲生母亲,他非常憎恨母亲因贪图荣华富贵而将父亲与他抛弃。通过他和吧啦的对话中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他对母亲的憎恨,他说,当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因荣华富贵抛弃了他和父亲,与家境殷实的许弋爸爸结婚后离开上海便从未回来过,到了高三,许弋经上海转学到与他同一个班级,在一次学生家长会中,许弋的母亲来参加了家长会,但是许弋的母亲也正是他的“母亲”却没有正眼看他,这使得他内心充满了嫉恨并暗生报仇之心。对于“母亲”的冷落与无情,使得他内心困顿不已,极受折磨。从小母爱的缺失使得主人公张漾急切的渴望母爱,再加上妒忌“母亲”对许弋的爱让他报复的心理更加强烈。
导致主人公张漾性格阴暗不仅是因为母爱的缺失与误解,还有父亲的懦弱。对于正常的成年人来说,一般情况下,若是孩子未成年时,父母一定不会将噩耗性的事情告诉自己的孩子,例如父母离异事件等,当张漾成年并开始大学生涯时,其父亲通过认真的思考将事情的真相告知自己的儿子,实际上,他是父亲领养的孩子,并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并且许弋的母亲也不是他的亲生母亲。而在父亲告诉事情真相之前,他并不知情,当时,他认为是“母亲”贪慕虚荣将贫穷的父亲与他抛弃。而张漾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心理过度敏感,而沉默懦弱的父亲也没有开导他,使得青春期的他更加难以理解。[1]然后,主人公张漾遇上了性感大胆、漂亮的女孩黎吧啦,而女孩痴情于他,让他不禁心生冒险的念头,他以自身作为条件并同意与“坏女孩”黎吧啦相处并利用她将成绩优秀、阳光快乐、幸福的许弋搞垮,而对于仅有17岁的少年来说,如此凶残与恶毒的想法和手段让人深感不寒而粟。同样是花样年龄的孩子,张漾冷漠无情、邪恶残忍,许弋阳关温暖、善良天真,两者的性格天差地别。通过两者的性格特征可以看出,“母亲”残忍抛弃父子的行为与沉默不语的父亲给予张漾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导致他养成这种沉默寡言的性格,他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愤怒与怨恨。因此,他选择通过报复家庭幸福美满的许弋来宣泄埋藏在他内心深处的愤恨,张漾的这种行为出乎观者的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通过张漾的性格特征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青年,更应当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得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二、 好孩子与坏孩子
作品中以一女生的声音拉开了影片的序幕,女主人公是一位成绩优异、热心助人、能吃苦的孝顺孩子。影片中,女主人公李珥身穿蓝白相间的校服,留着过耳朵的直发,朴素整洁、青春美丽,俨然是一副好女孩的乖巧模样。但是,命运的不公使得她天生左耳听力出现功能障碍,有医学专家说,左耳非常靠近心脏,因此,甜言蜜语应当说给左耳听。李珥说,若有一个人能够对着她的左耳说甜言蜜语,那么即使左耳失去听觉也是没有关系的,而她也一直想等待着那个令她心动的人,在17岁的青春岁月里,女主人公李珥遇到了令她心动的男生。在这段青葱岁月里,李珥非常倾心阳光温暖的许弋,一直默默的暗恋着这个帅气的男生。相对于李珥来说,黎吧啦则是混杂在纷乱社会里的不良少女,她整日浓妆艳抹,行为大胆、身穿暴露的衣服,经常到酒吧里面唱歌赌牌,时常与社会小青年抽烟喝酒,从性格上来说,黎吧啦的思想与行为天马行空,十分张扬,她极富挑逗性与攻击性,两者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孩本应是情敌却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而这个片段也正是该部影片中极富创意的情感主题。对比于异性恋情来说,同性之间的友谊情感显得更加的单纯与坚定,正处于青春期的女主人公李珥深深的被黎吧啦张扬霸道、自由洒脱的性格特征所吸引,而黎吧啦也深刻的感受到了从未拥有过的温暖与善良。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她们来说,生理与心理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逐渐萌发了性意识,并且对于异性产生了从未有过好奇与渴望的感觉,主要表现为生理上的冲动以及感情幻想。因此,大多数的青春期青年渴望的爱情都相对单纯,对异性产生好感也可能只是因为异性的外表。女主人公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身穿白衣,穿行在人群中的许弋,一见钟情,深深的坠入了青春的爱恋中;在球场上,当黎吧啦看到坚实有力的张漾赤膊上阵表现球技的时候,她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之情,不顾周围眼光,直接大声尖叫表示对张漾的喜欢。也正因此这样,黎吧啦对张漾的爱恋之情也开始萌芽,痴情张漾并展开了疯狂的追求。黎吧啦与李珥的性格特征差异与生长的环境有着莫大的联系,女主人公李珥从小在温暖热情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黎吧啦小时丧父,她的母亲在她小的时候将其抛弃远赴国外,她从小过着不受管束的生活。此时,女主人公李珥正处于高考冲刺的重要学习阶段,她的生理与心理发生了变化,学校的管束使得她倍感压抑,再加上传统家庭中的家长极其不善于疏导孩子,让此时情感上处于压抑的李珥深感羡慕不受管束的黎吧啦,她渴望如黎吧啦那样自由奔放。因此,她开始模仿黎吧啦,正如初入社会的女孩模仿成熟女性,在她的内心里,她深切的渴望成长,希望能够通过改变让许弋留意她。当许弋与黎吧啦开始交往时,她感到非常的失落,也因此她学习黎吧啦抽烟,急切的渴望变成成熟有魅力的女人。从李珥在博客中得知,许弋接受了黎吧啦的追求,表明他喜欢的是成熟有魅力的女人,李珥渴望变坏、渴望变成熟,她认为只有她真正的变坏了,才能够得到精神上的自由。[2]对于处于青春期叛逆的女主人公来说,自由奔放的黎吧啦是她向往的样子,也正是这样,使得她与黎吧啦友谊更加密切。正在此时,黎吧啦痴情于张漾,按照与张漾的约定,将假意追求的许弋甩掉。许弋与张漾两者的性格特征也截然相反,可以说,张漾是“坏孩子”,许弋是“好孩子”。受到黎吧啦的爱情背叛后,成绩优异、阳光善良的许弋从此萎靡不振。影视作品中张漾的思想与心理是非常复杂的,长期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造就了他冷酷、乖张、倔强的性格特点。贫穷与单亲的家庭使得他过早成熟,对于“母亲”的抛弃令他憎恨许弋的母亲,从电影中可以看出,他利用黎吧啦对自己的痴情报复许弋,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种思想与行为真是令人心惊;而他之所以与富家女蒋皎恋爱,更多的是因为贫穷的现实,但是他努力上进、明确学习目标,渴望能够做出一番成就。影片中他所表现出的性格特点是相互矛盾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对于张漾来说,他喜欢热情倔强、家庭相似的黎吧啦。而放荡不羁的黎吧啦却还是处女,她想将自己最美好的东西献给最爱的人,她也真实地爱上了张漾。从“破处”中张漾与吧啦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同时也为后继的故事情节展开了铺垫。黎吧啦幻想着与爱人张漾到北京后的幸福生活,但是不经意的一场“误会”使得黎吧啦的人生从此走上了尽头。喜欢黎吧啦的社会青年将张漾骂“婊子”的视频给黎吧啦看,这使得她的内心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瓦解。她伤心落泪,情绪失控,急切想知道爱人的答案,雨中奔跑的她不幸遇到了车祸,这也许是命运。黎吧啦在死之前告诉李珥,她如果真心的爱一个人,即使是前路充满着荆棘,也会不顾一切选择自己的爱情。从影视作品中看出,黎吧啦是一个命运悲惨的人物,她为了得到爱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三、 人生道路上的成长经历
在影片结束前的10分钟里,讲述的是主人公已然度过了青涩的青春期,在社会职场上掀开新的篇章。李珥已经成为了出版社的文案编辑,张漾成为了互联网平台的CEO,而黑人也因此成为了他的合伙人。张漾的初恋蒋皎成就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歌星,一直喜欢李珥的尤他也在美国拥有了自己的事业与家庭,所有的人都积极向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然后影片的基调也逐渐由昏暗压抑变得更加温暖光明。在片尾,女主人公李珥与男主人在同一个中学相遇,后续两人乘上了同一辆公车,男主人公在女主人公的左耳旁耳语。女主人公莞尔一笑,影片最后展现了明亮温馨的画面,让观者心领会神。此时,知名演员兼歌手赵薇演唱的主题曲开始响起,让观影者深受感染与共鸣。[3]通过分析影片《左耳》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与心理变化,反映了90后青年的青春爱恋与友情。影片中鲜明的人物个性、有力的青春情节,对研究“成长”这个主题具有重大的意义。自由奔放的黎吧啦、叛逆倔强的张漾、单纯善良的李珥,阳光温暖的许弋、骄傲任性的蒋皎、温暖痴情的尤他,影片深刻的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给予观影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共鸣。通过层次分明的内容、严谨的内容结构、真实的情感变化将青青系列电影的独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左耳》是一部制作精良、诚意十足的青春影片,所获得的口碑与评分都是相对较好的,给予当代中国的青春影片树立了经典的标榜。在影片的最后,女主人公仰望天空感叹,再见了,亲爱的朋友。这是对青春期折磨与伤害的一种告别,同时也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结语
在该部影片中,张漾等人物在青春期的漩涡里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与折磨,如今他们已经逐渐成长,并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影片中的他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不畏惧生活中的各种折磨与伤害,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从而追求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赵珊珊.新时期台湾青春电影成功转型对大陆青春电影的启示[J].东南传播,2015(12):116-117.
[2]秦中书,余鸿康.新世纪以来中国青春电影创作价值观的现状与反思[J].中华文化论坛,2014(11):97-98..
7.浅论台湾青春电影的叙事主题 篇七
与普通的商业电影相比, 台湾青春电影的类型和指向更明确, 它有着商业电影一贯的流畅平滑的叙事和讨喜的人物设置, 同时它还有着青春片独特的情感指涉和怀旧情结, 对于电影观众来说, 它意味着观影快感和情感的双重满足, 这也是台湾青春片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一、青春的成长与反叛, 台湾青春片的元叙事
不管是什么艺术作品, 当代流行的青春主题都包含着励志、反叛与成长、爱情等一系列元素。这些主题相互作用形成一整套深层的叙事模式, 这些叙事模式被各种艺术作品应用在自身, 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作用。成长是一个古老的故事母题, 它在各种类型的故事中被运用, 与之直接相关的就有诸如由男孩向男人的蜕变、成人世界的肮脏、发现自我时的肯定和面对现实时的妥协等。这些由成长母题衍生出来的叙事链条也同样成为青春片中吸引观众注意的重要推动力。
在台湾的青春片中, 我们首先看到的也是青少年的单纯梦想与成人世界相碰撞后的各种创伤, 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旗手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正是其中的代表。影片取材自台湾本地真实的案件, 导演用四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了一个纯真少年与残酷丑陋世界的对抗。在杨德昌的其他作品中, 导演总是毫不掩饰的表现台湾现实社会中的冷漠, 而身处其中的青少年, 身上也满含着社会的疏离与邪恶。但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的小四和其他青年, 身上却有着与之不同的纯真。主人公小四是台北中学初二的学生, 在认识了小明和Honey等人后开始卷入帮派斗争, 之后因为顶撞学校被开除、父亲又因为政治问题被隔离, 这些事件让他逐渐感受到这个世界残暴、丑陋的一面, 这时, 小明变成了他唯一的精神依靠, 但是对小明的表白却遭到无情的拒绝, 于是绝望的小四拔刀刺向了小明。在这个绝望的故事中我们仍然能看到行动元的模式, 一方是爱情、青春和善良等本真的行动元, 而对立的一方则是成人世界、世俗纷争和妥协等。而小四的一刀与其说是刺向了小明, 倒不如说是刺向了这个现实的丑陋社会。这时, 影片蕴含的反叛意味就昭然若揭。
二、青春的疏离、冷漠与怀疑, 台湾青春片中的情绪累积
对于青春电影来说, 最直接接触到的就是子一代对成人世界的反叛与成长, 而随着现实社会的冷漠疏离, 青春片也在普通的反叛之外增添了其他意义。当青年人面对成长时, 社会的复杂和感知的接触会让其放大自身的迷茫状态, 而这种疏离的情绪则成为青春片主题中另一个着重探讨的部分。所谓情绪, 严格的说它并不属于故事母题之一, 它作为一种人类固有的基本情感, 它可以放置在任何一种类型的电影中, 与其他的主题相叠加形成新的含义, 讲述青春时期爱情的幻想与无法实现的, 便符合了创伤的母题、讲述背叛与妥协的, 就契合了与现实的和解的母题。
易智言导演的《蓝色大门》算是清新派青春片的代表, 在片中男主角张世豪看来, 最大的烦恼和不可告知的秘密就是能不能上大学、尿尿分叉, 青春至此已经是美好到了极致。但是在孟克柔的内心中却仍然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呈现, 那就是她喜欢女孩的同性情结, 而贯穿全片叙事中的同性情结也被消隐在淡淡的对青春追忆的情绪中。这时候叙事中呈现出来的情绪, 与故事本身一起形成了标志性的氛围营造。在影片的结尾, 孟克柔的画外音响起:“在很久很久以后, 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与叙事中刻意扭转自己性向而苦恼的孟克柔不同, 画外音却充满了恬然与温柔, 画外音与叙事的裂痕把观众从真实的批判中抽离开, 转而陷入了怀旧和对美好青春回忆的白日梦中。
如果说像《蓝色大门》中情绪在主题的叠加中呈现的是对于观众白日梦的催眠效果, 同样, 标志性的情绪也可以让观众达到一种客观的疏离, 从而让观众客观审视导演要表达的叙事主题。蔡明亮导演的影片《青少年哪吒》中的青年, 不再是在课下幻想爱情的张世豪, 而是游荡在西门町街口偶遇不良少年的小康, 他们破坏、偷盗、开着机车在街口呼啸而过, 与《蓝色大门》对青春苦恼的消解不同, 蔡明亮选择了直面青春的冷漠与疏离, 并且蔡明亮的影片中无意让主人公背负更多的责任, 也不希望观众进入叙事的幻想中, 他更多的只是关注现代都市的发展下一颗颗荒芜的心。现实就这样在影像中被缓缓还原, 情绪在这里已经成为隔离观众与故事的存在, 即兴的故事、破碎的叙事, 疏离的影像, 这一切都造就了影片情绪上的冷静。
台湾的青春片创作从70年代以来就是台湾最受观众欢迎的类型之一, 不同年代的青年人都对青春片有着很浓厚的兴趣, 为了迎合、引领喜爱青春片的青年观众, 它更多的在影片的叙事上下功夫, 在故事的讲述和主题的意义体现上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含义。
摘要:作为台湾最重要的类型电影之一, 青春片在台湾电影的各个时期都存在并发挥作用, 本文从台湾青春片叙事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入手, 着重来谈青春片的故事讲述与主题呈现之间的关系。
8.电影主题分析电影拉片 篇八
一、“巴别塔”:跨地域、种族与文化的不可沟通
“巴别塔”的故事原型来自于基督教的经典书目《旧约·创世纪》, 根据书中第十一章记载, 人们在创世纪初想要建立一座通天之塔来歌颂自己说同样语言的伟大, 耶和华知道后为了惩罚人类的自大, 将他们分散到不同的地域, 分成不同的种族, 从而有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 从此人类无法交流和沟通。[2]“巴别塔”象征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屏障, 它无影无形, 但是根深蒂固, 它更代表着人类内心永无止境的欲求和上帝严厉的惩罚及跨地域、种族与文化不可沟通的“隔阂”。
(一) 人与他人:“画地为牢”的信任与背叛
电影《荒野猎人》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信任与背叛的故事, 更是一个“画地为牢”的寓言故事。影片中, 队长出于信任将身受重伤的格拉斯托付给菲茨杰拉德照顾, 希望格拉斯能度过安详的“最后时光”, 但为了私欲菲茨杰拉德不仅刺杀了格拉斯的儿子, 还将他抛弃在冰天雪地的荒野, 背叛了自己的承诺, 在临走前将格拉斯与菲茨杰拉德等四人放置到自己安排的“安全”空间里, 美其名曰照顾和陪伴格拉斯度过生命的结尾, 实则“画地为牢”, 将所有人圈缩于冰冷的空间中, 坐等死神的到来。所以, 菲茨杰拉德想要离开牢狱, 前提是必须解决掉将死的格拉斯, 格拉斯的悲剧因信任而发端, 因背叛而启动, 电影中所展示的信任, 只是为了逃避责任的背叛。伊纳里多借用圣经里的古老寓言故事言说着人与他人之间如同“画地为牢”般的关系, 信任如同背叛, 人与人永远存在着无法沟通的“隔阂”。
(二) 人与社会:“不可调和”的野蛮和文明
西方人相信, 上帝创造了人类, 而人类创造了社会的文化和文明。其中, 白人因创造和相信法律而成为文明的象征, 不管是新大陆的发现还是美国的西部大开发, 西方人始终相信自己带来了法律并传播了文明。我们试想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 如同远古时期的原始社会, 仅靠血缘和氏族维系, 没有所谓的对错尺度, 只有“自我观念”里的判断标准, 睚眦必报, 这样的情景是否像《荒野猎人》中的互相杀戮掠夺的野蛮印第安部落?是否像充满猜疑、暴力和血腥却自谤文明的美国和法国猎人队?是否像看似毅力坚定有着顽强意志却为了复仇而苟且偷生的格拉斯?无疑, 《荒野猎人》是反传统的, 电影的主角是反英雄的, 而伊纳里多用如此残酷的事实告诉观众, 野蛮和文明的判断标准从来不是一致的, 文明人与野蛮人其实都是一种人。
(三) 人与自然:“以物寓人”的冷静与冲击
《荒野猎人》中有一个时长不到五秒的镜头具有震撼力, 格拉斯独自立于苍茫的荒野之上, 眼前是无数白色野牛头骨堆积的骨塚, 画面静止三秒, 冷静的视点、广角镜头的拍摄骨塚显得无比高大, 荒野显得更广袤苍凉。野牛头骨堆积的塚更像是一座“巴别塔”冷静的屹立在自然与人类之间, 美好的自然风景仿佛在陨石的坠落中与人类无情的杀戮中毁于一旦。电影的故事从猎杀熊以皮换钱开始, 美国与法国猎队跋山涉水来到神秘的密西西比, 来到原始野蛮的印第安区域, 忍受着寒冷的冰冻天气只为了牟利。在电影中我们没有看到关于猎杀熊的场景, 只有熊与格拉斯瞠目结舌的打斗场面, 只看到熊爪划烂格拉斯皮肤的镜头, 喷涌的鲜血逼真得让人感到恶心, 但是, 这个场景就是人类猎杀熊的真实写照。
二、罪与罚:生比死更冷酷的生命体验
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穷学生拉斯柯尔尼科由于贪欲杀人, 在经过自己的忏悔和基督教徒的规劝后, 投案自首, 被流放西伯利亚。[3]在伊纳里多的大部分电影中讲诉的也是一个个罪与罚的故事, 他悬疑和冷酷的镜头语言逐渐剥开真相外衣, 《荒野猎人》是人类的杀戮与被杀的循环故事, 是苍凉孤寂的自我流放与体验生命濒临死亡的故事。
(一) 罪:苍凉孤寂的自我流放
原罪是基督教义最核心的思想之一, 来源于亚当偷吃禁果的传说, 亚当的“罪孽”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与生俱来都有罪, 它认为人类“性本恶”。[4]影片《荒野猎人》的故事由“欲”而起, 与事件相关的每一个人物, 他们一切行为的动机都是出自内心的“欲望”, 美国猎队贪婪而遭至印第安的围剿杀害, 法国猎队因好色而受到追杀, 菲茨杰拉德嫉妒傲慢而抛弃格拉斯, 格拉斯愤怒于儿子的死亡而展开复仇, 都是人类触犯原罪的体现。《圣经》里流传着这样一个道义:“背离真爱与道义的人, 必将流散四方。”在电影《荒野猎人》中所有触犯原罪的人都在一望无垠的荒野忍受着苍凉孤寂的自我流放。印第安酋长漫无方向地寻女, 猎人们毫无办法地困于冰雪沧原, 影片的最后, 菲茨杰拉德逃匿与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 没有方向, 没有结尾。
(二) 罚:濒临死亡的生命体验
格拉斯因生下印第安血种的儿子而受到队友的嘲讽与不屑, 尽管他经验丰富、技术老练, 在唯一的亲人——儿子死后, 妻子与族人屠杀的场景不断出现在他的脑海, 愤怒占据了他的内心, 复仇成为他人生唯一的事业, 原罪已经形成。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讲求“善恶有报”, 在西方人的观念里也是相同的, 《圣经》里记载着对触犯原罪的人有这样的惩罚:“你亲眼所见的景象, 必使你发狂”。格拉斯亲眼目睹妻子与儿子的死亡场景, 对于他来说, 是一种生比死更冷酷的生命体验, 活着更痛苦。格拉斯的复仇之路漫长而残酷, 导演伊纳里多借用了“道路母题”的寓意, 格拉斯经历的是“一次真实同时具有象征意义的路途, 他获得了自己的信仰、生命的意义, 个人身份的确认。”[5]只有复仇格拉斯才能找到生存的意义, 完成自己的人生轨迹。
三、爱与救赎:无止境的“隔阂”与宿命轮回
上帝为了拯救“性本恶”的人类, 让自己的儿子耶稣背上十字架到人间救赎人类, 传播爱与希望, 告诫人类。在伊纳里多充满着冷酷无情阴郁情感的影片中, 我们能依稀能看到爱的存在。《荒野猎人》中格拉斯对儿子的父爱, 《巴别塔》中理查德对妻子的疼爱, 但是影片中的爱带来的却是无止境的“隔阂”, 人类似乎无法获得救赎, “巴别塔”的寓言就像是无止境的宿命轮回。
(一) 爱:无止境的“隔阂”
爱, 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体会, 会穿越古今跨越国界, 对爱主题的表达是世界电影史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伊纳里多的电影中, 表现的却是无爱, 无法爱, 或是爱了, 变成了无止境的“隔阂”。《荒野猎人》中的格拉斯在妻子死后将所有的爱转移到儿子身上, 受到印第安人围攻的危机关头他仍旧不放弃寻找儿子, 用儿子母族的语言与他沟通, 格拉斯体现出一个充满着关怀的父亲, 但是儿子为了维护他却被菲茨杰拉德残忍杀害, 格拉斯的复仇与其说是为儿子复仇, 更像是为自己复仇, 为自己男性的尊严、父亲的权威而复仇, 他的爱间接造成了儿子的死亡, 他的爱, 成为阻挡在父子之间无止境的“隔阂”。
(二) 救赎:宿命轮回
耶稣背负十字架, 通过死亡的经历来救赎人类, 启迪人心。电影《荒野猎人》中的格拉斯却用复仇来救赎自己的灵魂, 还魂, 但是大仇得报之后又能怎样?无望地看着远方, 拖着残破的身躯, 未来一片渺茫。如同《搜索者》中约翰·韦恩饰演的西部牛仔, 当仇恨得以宣泄, 获得心灵的救赎后自己并没有体会到如释重负的快感, 一切又回到原点, 孤独一人的原点, 没有依靠没有信念的原点, 宿命又开始轮回, 爱与救赎, 是无止境的“隔阂”与宿命轮回。
四、结语:最暗的夜最亮的光
从2001 年电影《爱情是狗娘》开始到2016 年的《荒野猎人》, 伊纳里多的镜头始终关注人的命运和人的情感, 他用杂乱斑驳的画面、强烈对比的色彩、触动心灵的音乐、令人深省的台词来讲述一段段充满宗教主题思想的残酷故事, 他用跨地域、种族与文化不可沟通的“巴别塔”历史寓意、罪与罚生与死的冷酷生命体验、爱与救赎中永无止境的“隔阂”与宿命轮回, 揭示出人类永远无法沟通的“隔阂”。
伊纳里多的电影也在讲人类生命的意义, 告诉人们该怎样看待生命、度过人生。正如影片《21 克》中的台词所言:“人们说人死的那一霎那都会失去21 克的重量, 所有人都是, 有多少沉淀在这21 克里?又有多少消失了?何时我们失去了21 克? 21 克不过是一枚五分镍币的重量, 一只蜂鸟的重量或是巧克力的重量, 也是我们灵魂的重量, 到底生命的重量是多少?”也许没有答案, 也许答案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如同《巴别塔》结尾的字幕:“黑暗的夜, 最亮的光”生命或许如同最黑的夜, 充满“隔阂”无法沟通, 但是总会有最亮的光, 它是人类内心的善念、人类永不放弃的爱, 亦或是活着就好, 人类可以试着去打破“隔阂”, 拥抱光亮, 也许奇迹会出现。
摘要:通过对“巴别塔”跨地域、种族与文化不可沟通的历史寓意, 罪与罚、生与死的冷酷生命体验, 爱与救赎中永无止境的“隔阂”与宿命轮回的宗教主题构建来展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无法沟通的“隔阂”是伊纳里多电影一以贯之的思想主题表达, 也成为伊纳里多电影极具隐喻魅力的“作者”风格之一。
关键词:《荒野猎人》,伊纳里多,宗教主题
参考文献
[1]Leofreak.《荒野猎人》——小李受难记[J].环球银幕, 2016, (1) :51.
[2]张智华.影视文化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2.
[3]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4]李娜.电影中的基督教主题[J].电影评介, 2010, (6) :15.
9.浅议电影中声音元素的主题性 篇九
电影声音由三大部分构成:语言、音乐、音响。除去语言是在拍摄前决定好的之外,音乐和音响都是后期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对于音乐来说,所有的音乐都是有主题的,反复出现的一段旋律叫做主题旋律。同样对于电影的音响元素来讲,也是有一定的主题性的,同一种音响效果反复的在影片中出现,只是稍作改变,比如节奏或者长度,就可以在适合的场景中反复出现,成为影片音响元素的主题。可以说,影片的音响越来越音乐化,音响与音乐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但是无论是影片的音乐还是音响,都有各自的主题性。本文将举例来浅议电影声音的主题性。
二、以影片《赎罪》为例,分析片中声音元素的主题
《赎罪》这部影片中,老式打字机的声音从头到尾反复出现了多次,在布莱安妮出现时,打字机的声音就会出现,并且伴随一段主题旋律,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当体现她内心活动的镜头出现时,打字机的声音就会像心跳声一样出现来表现她内心的不安。主题音响和主题旋律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影片的一个主题声音。
1.开场。影片一开始,打字机的声音先入,镜头慢慢摇到布莱安妮身上,她坐在打字机前打一份剧本,这个声音的出现是有源的,是理应出现在影片中的,并没有特别的引人注意。但是随着音乐的出现,有源音效慢慢地转变为无源音效,由开始的写实的音响慢慢转变为情绪音响,并自然地融入到无源音乐中,这样的转变毫无痕迹,既不影响到叙事,又可以自然的烘托影片的情绪。这样的开头就预示着影片中这个小女孩出现时都会伴随着特定旋律和打字机声音的出现。同样,这样的安排也是有用意的,女孩长大后,伴随着这样的声音,一直在赎罪,紧扣了电影的主题。剧本的完成,也预示着影片后面将上演一出“戏剧”。
影片开始,打字机声音的出现引出了画面,主题旋律进入。在布莱安妮结束了剧本的写作后,打字机声音并没有停下,伴随着她快速的移动脚步,打字机声音的频率越来越高,镜头也跟随她的脚步快速移动,从而表达出女孩想要尽快的给母亲看到剧本的心情,也能通过这件事看出女孩的性格特点。在这段情节中,布莱安妮的脚步停下了两次,一次是在厨房里跟家里的侍女讲话,第二次是跟罗比讲话,在这两次停顿的同时,打字机的声音也相应的做了停顿。她走,打字机声音则有,她停,声音则无,她快声音快,她慢声音也慢,打字机声音这样一直随着布莱安妮的移动而进行着。如此形影不离,正是主题声音的用意。
2.场景二。之后,打字机声音又一次作为有源音效出现,是罗比在打字,他想对西西莉亚道歉,结果错拿成了另一张纸,而他打出的这张纸是后面事情的导火索,所以,打字机声音不仅起到了解释画面的作用,也同样起到了预示作用、象征作用。布莱安妮拿着那封拿错了的信在草地里跑起来,打字机声音如同影片开头一样伴随着她脚步的快速移动出现,让人觉得紧张不安,对后面的故事产生预测联想。之后,布莱安妮果真偷看了信,她既想看到信的内容,又觉得紧张,打字机的声音再次出现,表现布莱安妮内心的紧张和不安,也让观众为罗比担忧。从此布莱安妮对罗比产生了偏见,一定认为是罗比做了那件坏事,并且将信偷出来给母亲看来证明是罗比做了那件事,这些镜头与打字机声音同时并行,为影片后面她一直写书来赎罪埋下了伏笔,声音的运用也恰到好处。当罗比被带走的时候,布莱安妮忍不住趴在窗上偷偷看,镜头慢慢由近景拉紧变为她的眼部特写,打字机的声音伴随着出现,她的眼神让观众猜不透她此时此刻的心情,但是打字机的声音的确能表现布莱安妮心中的不安。同时,打字机声音还起到了另外一个作用,声音结束后,故事转入了另一个空间,开始了一段新的讲述,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
3.场景三。故事中间一段布莱安妮一直没有出现,罗比和西西莉是这段故事的重点,讲述了他们后来分离的生活状态。布莱安妮的不懂事和幼稚导致他们长久不能见面,过的生活非常不理想。这段故事的叙述解释了布莱安妮当初幼稚的后果。一直到后半段布莱安妮再次出现时,又一次是打字机的声音先入,布莱安妮再出现。影片由此再次引出“赎罪”这一主题。这时候的布莱安妮长大了,懂得了自己小时候犯下的错误,开始了她的“赎罪之路”。并且这时打字机声音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的时空,来到了一个新的时空里。因为后面的故事有真有假,布莱安妮讲了两个故事,她希望在书里能带给他们幸福,带给读者希望和满足,所以虚构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罗比和西西莉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所以,当打字机声音再次出现的时候,原来的电影时空发生了改变。当布莱安妮在晚上写她的小说时,打字机的声音又一次作为有源音效出现,与后面她写书赎罪相呼应。
4.主题旋律。影片不仅在音响上有主题性,在音乐上同样也有主题旋律。同样,作为赎罪的主角,布莱安妮出现时,主题曲《Briony》出现,来表现她的内心。这首以赎罪主角命名的旋律,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伴随打字机出现的主题旋律。这段主题音乐旋律紧张急促,其中又带有害怕不安的感觉,能够表现出布莱安妮内心的世界。为了赎罪,她放弃了去读大学的机会,去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在她当护士的时候,工作非常的认真,因为她想赎罪。洗手时,要用刷子使劲刷;擦地时,她认真地擦;有伤员送来时,她用心的照顾伤员。这些镜头音乐的出现,都表现她想努力赎罪的内心。在她开始赎罪之前,也就是布莱安妮小时候,音乐也出现过,比如在她找双胞胎的途中,既可以表现她内心的害怕与不安,也为后面草地里发生的奸情埋下了伏笔,同时音乐给了观众一定的心理暗示。在布莱安妮看到在水池边的罗比和西西莉亚时,主题音乐响起来表现她内心的嫉妒。这段音乐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只有两个目的,其中之一是预示作用,出现在影片前半部分赎罪之前,音乐的出现给人不安的感觉,预示着要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第二个目的就是表现布莱安妮在赎罪时内心的愧疚感,出现在影片后半部分,她当了护士,开始她的“赎罪之路”,音乐的出现表现她的内心活动。同一条音乐,表现的内容不同,但是与影片主题相契合,更好地为影片主题服务。
5.小结。这部影片的声音元素主题性非常鲜明,不管是音响还是音乐。尤其是打字机声音的使用,从有源音效到无源音效的转变,巧妙地实现了解释画面和象征两个功能,是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
三、以影片《海角七号》为例,浅析片中声音元素的主题
《海角七号》中,也有一首主题旋律《时代的宿命》。影片中除了一条主要的叙事线索以外,还有另一条线索隐藏在信件中。六十多年前,台湾岛光复之后,岛上的日本人被遣返回国,于是就拆散了一对相爱的情侣。一名日籍男老师在回国的途中写了七封情书,表达自己对恋人友子的思念,但是信并未被寄出,一直由他自己保存。信在60年后被他在日本的孙女发现,寄回了台湾,可是原来那个日据时代的旧址早已不存在。于是就出现了片中讲述的寻找信中80岁老奶奶的故事线索。
影片中每当这首主题旋律出现,时空就转换到日本男老师被遣返回国时在轮船上写情书。观众听到音乐的开头,就自动将情景转到日本男老师的信中去,不需要听到信的内容。所以这段主题旋律不仅起到了渲染情绪的作用,同时还起到了时空转换和解释画面的作用,让观众清楚地分辨两个不同的叙事时空,看懂故事中的两条叙事线索。
四、结语
10.电影主题分析电影拉片 篇十
一、关于自由
《黄金时代》展现的自由有三点:
首先, 《黄金时代》的主题是“一切都是自由的”。制片人覃宏先生说:“《黄金时代》的目的想告诉今天所有人, 每个人都应该勇敢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自由选择爱情、自由实现梦想、自由批评……”编剧李樯说:“那是最浪漫的一个时代, 可以尽情追求自己的精神与心灵的世界。”因此, 观众在影片中才能观赏到“想怎么活, 就怎么活”的萧红, “想爱谁, 就爱谁”的萧军, “想去哪, 就去哪”的丁玲, “想骂谁, 就骂谁”的鲁迅, “想做什么, 就做什么”的白朗……他们生活在战乱艰苦的时代, 受到压迫、限制与折磨, 但正因为如此, 才更突出了他们由骨子里散发出的自由精神。
其次, 许鞍华执导电影的过程是自由的。在这个大众文化消费时代, 观众成为电影成功与否的直接主宰者;在这个大数据时代, 电影创作者会根据观众需求将元素杂糅拼接。商业性是电影的主要属性, 但不能将商业性凌驾于其他属性之上。许鞍华在谈到观众的接受程度时说:“其实我们拍这个戏已经不是在想观众的接受程度, 我们只是想把它拍得好。”许鞍华将这部影片当作一次实验, 一次冒险, 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成全, 所以她坚持了自我, 随心而动, 可以说这是许鞍华的自由之言。
最后, 《黄金时代》所要探讨的问题的答案是自由的。《黄金时代》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什么是黄金时代?怎样的人生才是萧红真实的一生?观众和戏是怎么样的关系?前两个问题针对的是影片文本, 后一个问题针对的是导演创作。
二、关于真实
“电影只有在作为真实的艺术时, 才能达到圆满。”[2]电影发明的心理学根据就是渴望再现完整现实的幻想, 这除了影像的真实性外, 对于人物纪传片而言更要求人物、事件的写实性。现在的传记片为了增加影片的可观性, 在部分真实上掺杂了大量戏剧元素, 所以影片虽然带有纪实性质, 但并不能完全再现真实人物, 用许鞍华的话说:“写实片并不一定是写实的, 它是选择性地把认为真实的东西拼起来。而并列多种回忆版本才是真实。”正因为这些真实是不确定的, 所以才是真实的, 因为“只有找不到的真实才是真实”。
《黄金时代》采取文献视点的片段化叙事组合方式, 利用详实的史料以及对镜讲述的叙事间离手法, 破坏电影的假定性, 有意将观众与影片人物隔离, 断绝观众通过影片达到情感触动和共鸣, 致其致幻性流失, 以达到还原时空上的真实的目的。这是一种实验性的再现真实手法, 不同于传统采取上帝视角, 插入历史影像资料增加影片的真实度。许鞍华采用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 以本人自述及他人叙述的方式, 给观众还原了一个没有经过艺术再创的真实的萧红。
三、关于冒险
《黄金时代》是一部实验性质很浓的人物纪传片。首先, 在选角上, 它选取了比较偏门的女性文学作家。中国电影史中本就缺少关于文学家的人物纪传类电影。而对于萧红, 虽然故事可叙述性很高, 但缺少观众认知度, 她的作品也并非所有读者都能接受。其次, 从观众接收层面来说, 观众在选纪传片时不会选取完全陌生的人物, 因此, 整部影片的观众具有很强的受制性和指向性。再者, 从叙事手法上看, 《黄金时代》将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进行糅合, 用超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达到影片现实主义所追求的还原真实的效果。2012年霍建起导演的《萧红》为了弥补这个缺陷, 在叙事上加强了影片情感上的故事性, 这样的作用在于减少观众因对纪传人物陌生感而产生的排斥心理。但是, 《黄金时代》却没有做这样的修改, 它反其道而行, 刻意避开喜剧、通俗、精短、接地气等流行元素, 另辟蹊径, 放慢故事节奏, 增加片长时间, 加入大量文献资料……与同时热映的《心花路放》等影片形成鲜明的对比。
可以说, 《黄金时代》是许鞍华在花甲之年的野心之作, 这个野心是对于纪传类影片艺术性的探索, 是一种对未知的尝试, 她说:“如果我不是这个年龄, 我绝对不会拍这个电影的。因为你拍完一个电影不行, 以后就没机会再拍了。可是我到了这个年纪, 如果现在不冒险, 拍一些相对于以前有创意的片子, 我就没有机会了。”在大数据时代, 导演可以通过收集数据对影片的票房、观众反映进行预设, 但是许鞍华在明知道这种拍摄方式存在冒险性和未知性的情况下, 仍然勇敢挑战, 这不得不说是极具冒险精神的。
综上所述, 一部电影, 如果要记录某个事件, 记忆某个人, 还原某个时代, 电影镜头会呈中性, 不带有任何主观色彩, 甚至比人的眼睛更为客观, 可以“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并尽量避免绚丽复杂的拍摄手法、跌宕起伏的剧情安排, 将生活原原本本地记录并真实地再现出来。如果一部电影要寻求新颖, 挑战未知领域, 摒弃现实主义所推崇的一切, 去解构一切, 用新的东西去取代旧的东西。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电影创作技巧, 却在一部人物纪传电影中得到了展现。近三个小时的片长, 再现了一个真实的萧红, 也展示了许鞍华对自由、对人物纪传电影的一种新的诠释。无论是真实还是超现实, 无论是票房惨败还是口碑较佳, 《黄金时代》所要传递给观众的是中国现代文学时代文人以及电影主创人员勇敢追寻自由、真实、冒险的精神。
摘要:电影《黄金时代》作为一部文化名人传记类电影, 为商业片盛行的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影片文本挖掘并传递了民国乱世中以萧红为代表的一群爱国文人勇敢追寻自由、真实和冒险的精神内核, 同时也体现了导演许鞍华在电影创作上坚持自由、真实、冒险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追求。
关键词:许鞍华,《黄金时代》,电影主题,传播
参考文献
[1]波布克 (美) .电影的元素[M].伍菡卿, 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6:23-24.
[2]陈犀禾.论巴赞的电影真实观念[J].当代电影, 1984 (01) :125.
【电影主题分析电影拉片】推荐阅读:
电影主题音乐鉴赏10-31
主题电影节策划书08-01
动画电影中的叙事主题07-15
电影《冒牌卧底》主题曲歌词11-30
电影主题餐厅创业计划书12-03
活着电影分析小点08-01
电影音乐分析12-05
电影视听语言风格分析07-08
精神分析学电影论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