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症状的观察

2024-09-04

儿童症状的观察(共20篇)(共20篇)

1.儿童症状的观察 篇一

1、急性抑郁

这一类儿童发病前常有明显的精神诱因,如父母突然死亡,遭受意外灾害,或因病住院而离开父母等。这类儿童病前精神正常,发病时忧郁症状明显,如整天流泪、动作迟缓、声音低、食欲不振、乏力、失眠、恶梦、日渐消瘦,常常独进独出,不与其他儿童交往,有时可流露出绝望感。

2、慢性抑郁

这一类儿童过去常有与父母多次分离的经历,或有其他的精神创伤的病史,但并无重大的突然的诱因。病前适应能力差,忧郁症状呈逐渐加重,表现为胆小、害差异、容易受惊、不合群、学习成绩下降,睡眠少而浅。检查时可发现其行为退缩、表情淡漠,并有厌世观念和自杀企图等。

3、隐匿性抑郁

这一类儿童的抑郁症状常常相当隐匿,多表现为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不听话、多动、执拗、反抗、攻击、不守纪律、学习困难、冲动捣乱或其他不良行为。也可出现头痛、呕吐、腹痛、腹泻、厌食、过食、大小便失禁等身心问题。多数儿童忧郁不明显,但有的儿童可周期性地出现抑郁症状。

2.儿童症状的观察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间在大连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年龄在6~18岁的儿童青少年患者。按照是否有拒绝上学的主诉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1.2 方法

复习患者病历资料, 主要分析研究以下几项临床指标: (1) 临床诊断:以CCMD-III为诊断标准, 由2名中级以上的儿童精神科医师对患者进行的临床诊断。 (2) 智商: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 (WISC) 测定的智商。 (3) 症状自评量表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用症状自评量表让患者进行自我评定。 (4) 患者的基础情况:包括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有无精神疾患史, 拒绝上学前有无诱因, 有无躯体症状等项目。

1.3 统计方法

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基础信息

将病历资料中包含临床诊断、智商、SCL-90等信息的病例视为有效病例, 共收集有效病例158例, 其中男69例、女89例。平均年龄 (15.6±2.8) 岁。以拒绝上学为主诉的研究组共78例, 对照组8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诊断分布情况

根据CCMD-Ⅲ的诊断标准,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诊断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拒绝上学最常出现的疾病是分裂症, 但在情绪障碍中有80%的患者有拒绝上学的主诉。

2.3 研究组和对照组儿童青少年智商分布情况

拒绝上学儿童可发生在各智商段, 发生于I Q<7 0分3例 (3.8%) , 70~80分之间11例 (14.1%) , 81~109分之间43例 (55.1%) , >109分21例 (26.9%) 。平均智商水平为 (98±12) 。对照组患儿智商平均值为 (95±18)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智商水平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t=0.785, P>0.05) 。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智商水平分布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表2) 。

2.4 研究组和对照组儿童青少年临床症状特点

SCL-90各因子评定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儿的躯体化、焦虑、抑郁以及恐怖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儿童青少年害怕学习和厌学而出现的直接表现即拒绝上学。有关儿童拒绝上学问题, 目前在称谓和界定上仍存在争议[2,3,4,5]。早在1932年美国的Broadwin提出, 不上学的儿童主要由逃学 (truancy, 也称怠学) 行为引发, 并将这类问题归于神经症的一种类型。日本有学者提出拒绝上学症可以定义为儿童青少年由于情绪障碍, 特别是焦虑、恐惧和抑郁导致上学发生困难, 并出现回避上学的一种心理疾病[6]。

拒绝上学行为会干扰孩子的社会和学业发展。Lastand Straussr等所做研究表明拒绝上学的短期后果常会造成儿童青少年学习困难, 家庭问题, 同伴关系不良;Butelaar等所做研究表明拒绝上学的长期后果会造成儿童青少年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就业困难, 社会生活困难, 是以后罹患精神疾病的高危因素。Burke和Silverman所做研究发现到医疗机构就诊的儿童青少年中大约有5%发生拒绝上学;而大约有1%的学龄儿童及少年拒绝上学。Weiner认为拒绝上学是一种明确的心理疾病的外显症状, 有一些证据显示拒绝上学是成人精神疾病的预兆。

国外文献对拒绝上学儿童中心理障碍类型分布情况无一致结论, 但较普遍地认为拒绝上学现象大部分是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本研究表明:有80%的情绪障碍患儿会出现拒绝上学的主诉, 与国外研究相符。但在以拒绝上学为主诉来就诊的患者中, 最常见的疾病诊断是精神分裂症而非情绪障碍, 考虑原因为, 在我国, 到精神科专科医院就诊的人群仍然是以重型精神疾病为主, 而情绪障碍患儿的父母往往带领孩子在综合医院进行求治, 不愿意到精神疾病专科医院进行诊疗。

大部分研究认为大部分拒绝上学的患儿具有中等程度的智商。本研究结果显示78例拒绝上学儿童青少年中80.8%的患儿智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 与文献基本相符。经t检验后与对照组儿童智商水平相比, 未发现显著差异。在本研究中可以看出, 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中, 仅有33.3%的患者出现拒绝上学的主诉。考虑可能是因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学困难, 但此类儿童往往以头脑笨、学习跟不上、无法上学为主诉来就诊, 而不是患者主动拒绝上学。

本研究结果表明,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在SCL-90量表得分上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研究组患儿的躯体化、抑郁、焦虑以及恐怖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符。这也提示我们, 当孩子出现躯体症状就医时, 临床医师及家长都应仔细查找原因, 不能忽视精神病理因素的存在。

综上所述, 当儿童青少年出现拒绝上学时, 老师和家长应及早查找原因, 改变教育方式及环境, 同时让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进行检查及综合治疗。

本文对拒绝上学住院儿童进行了初步探讨, 但所取研究组均为住院儿童, 并且样本量较小, 因此对拒绝上学儿童尚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拒绝上学住院儿童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对78名因拒绝上学而入院的儿童进行临床分析, 采用韦氏智测以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80%的情绪障碍患儿会出现拒绝上学的临床表现;因拒绝上学而入院的儿童最常见的临床诊断是精神分裂症;拒绝上学可发生于各智商段;拒绝上学患儿的躯体化、抑郁、焦虑以及恐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 熟悉拒绝上学儿童的临床特点, 有助于家长、教师及临床工作者对拒绝上学儿童进行早期预防, 早期发现及综合治疗。

关键词:拒绝上学儿童,临床特点,诊断,IQ

参考文献

[1]Berg I.School refusal and truancy[J].Arch Dis Child, 1997, 76 (2) :90-91.

[2]King NJ, Heyne D, Tonge BJ, et al.School refusal:categorical diagn-oses,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J].Clin Psychol Psychother, 2001, 8 (3) :352-360.

[3]Bernstein GA, Hektner JM, Borchardt CM, et al.Treatment of school refusal:one-year follow-up[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1, 40 (2) :206-213.

[4]静进.儿童青少年厌学和拒绝上学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7, 22 (3) :172-174.

[5]吴歆, 刘芳.拒绝上学的临床表现及治疗[J].国际儿科学杂志, 2006, 33 (5) :356-358.

3.儿童患近视有哪些早期症状 篇三

一、看物体时经常眯眼:近视患者看东西时经常眯眼,这是因为眯眼时眼睑可以遮挡部分瞳孔,这样就能减少光线的散射,从而可以暂时提高和改善视力。因此,当您的孩子经常眯眼看物体时,应考虑到其可能患了早期近视。

二、频繁眨眼:频繁地眨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近视,增强视力。因此,当您的孩子出现频繁眨眼的症状时,应考虑其是否患了早期近视。

三、经常揉眼睛:一些孩子因为近视而看不清物体时,经常用手揉眼睛,为的是更好地看清物体。因此,当发现您的孩子经常揉眼睛时,应及时带其去医院检查视力。

四、经常歪着头看物体: 些患有早期近视的儿童常常会歪着头看物体。这是因为歪着头看物体可以减少散射光线对其视力的影响。因此,当发现你的孩子经常歪着头看物体时,一定要带其去医院检查视力,并要纠正其看物体的错误姿势,以免使其养成歪头的习惯。

五、经常皱眉:一些患近视的儿童有皱眉的习惯。这是他们试图改善视力的一种方法。但经常皱眉会使眼外肌压迫眼球,这反而会加快近视的发展速度。因此,当发现您的孩子经常皱眉时,要及时带其去医院检查视力,并要帮助其改掉经常皱眉的毛病。

六、经常拉扯眼角:少数孩子患了近视以后,常会用手向外侧拉扯自己的眼角。因为这样做可以出现同歪头、眯眼一样的效果。因此,当发现您的孩子有拉扯自己眼角的习惯时,要及时带其去医院检查视力。

七、看东西时经常斜视:部分患近视的孩子常会合并有斜视(即当其一只眼睛向前看时,另外一只眼睛会不自主地向外侧看)的习惯。因此,当您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斜视的习惯时要考虑其是否患有近视。

八、看东西时眼睛跟东西贴得很近:当您的孩子看物体时总要跟物体贴得很近,读书写字时常常抱怨屋子里的光线太暗时,要考虑到您的孩子可能患有近视。

九、经常看错人或看不清东西:当您的孩子见了熟人常常不打招呼、在暗处行动时常被东西绊倒或碰伤,或是常常看不见黑板上写的字迹时,也应考虑您的孩子是否患有近视。

4.儿童症状的观察 篇四

儿童鼻炎容易出现经常性鼻塞。这种症状程度轻重不一,单侧或者双侧都有可能,间歇性或者持续性,还可能是交替性。

儿童鼻炎容易出现大量清水样鼻涕。急性鼻炎的清水样鼻涕反应趋向减弱或消失时,可减少或变稠厚;若是继发感染导致的鼻炎,这种症状可变成粘脓样分泌物。

儿童鼻炎往往出现过多黏液,通常引起流涕、鼻塞等症状。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发热咳嗽、烦躁不安,精神不好等,有些儿童甚至会并发鼻出血、中耳炎和关节痛。长期以往,形成慢性鼻炎会使得患儿出现闭塞性鼻音和张口困难。严重者会影响患儿面部和胸部的发育。

5.观察随笔800字:我的儿童观 篇五

一个小男孩,专心致志地做着“泥瓦匠”。他目光专注,兴趣盎然,他在干什么呢?

他在为自己铺一条小路,好到草坪尽头的小木屋静心阅读。

吴校长感慨的说,在网上找到这几张的时候,我就为这个孩子叫好,他就是我希望学校能培养出来的孩子。他有良好的习惯,明白和水泥的时候要戴上手套,他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对事物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还很有艺术品味。这就是我眼中最棒的孩子。

作为校长,我很希望孩子们在学校可以不断试错,自主发展。理想的教育一定是慢的艺术。我们要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帮助他们慢慢成长。

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在他们完成学业走进社会时,不但能具备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自主发展意识,时间创新能力,能有效地、智慧地处理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并初步具备不断追寻幸福生活的良好意识与基础能力。

那老师们,你们的儿童观又是什么呢?

作为语文老师,我曾经一直希望我能给予孩子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后仍然能保留在身上的,深入血液和骨髓的性格、品质、气质和能力。他能写端端正正的字,做堂堂正正的人;他能品诗词歌赋,能爱梅兰竹菊;他明白春华秋实,懂得礼义廉耻。我希望他是一个中国的孩子。

经过这段时间的“洗脑”,我深深地明白,如果教育教育工作者只是用学科的方式来看待教育,还是太狭隘,所以开始希望他们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就好像巴蜀宣言里说的那样,做一个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自信、豁达、优雅的现代公民。

好啦!以上就是我的儿童观。

作者|冯栎钧

6.《观察儿童》读书心得 篇六

善于发现、观察的教师是多么的重要。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那么教师观察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看着幼儿,需要有目的性、连续性地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语言。

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儿童生长与发展的特点;观察儿童的方法和基本要素。理论之后的案例研究和思考内容更是给予了我们很好的理解平台。结合实际,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我们都在去观察孩子户外游戏,有的老师会看见儿童正在合作开展游戏,有的老师则认为儿童骑车时间太长,不能够与同伴分享。有的教师会注意到,有的孩子站着看别人玩游戏,但没有真正参与游戏。受已有的关于儿童的知识以及自身的先见和态度的影响,每一位观察的人从同一情景中发现了不同的现象。那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如何有效的观察儿童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学习和提高的地方。当我们学会拥有了有效的观察技能,我们就能在多种场合与环境中运用这种技能。

那么我们从观察儿童中学到了什么了?在学习中,更深的了解到我们会从观察儿童中学到:观察儿童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儿童的个体需要。我们也会准确地观察评价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进而设计出适宜的活动。如果想要更加明确的了解如何满足儿童的个体需要或促进儿童在某一领域的发展,就必须遵循正确的观察程序,进行有效的观察。一旦做好了这些事情,作为教师就会更加明确的意识到儿童的需要,更有把握的评价儿童的需要,并且将更有可能提出并设计能够促进儿童发展的活动和经验。我觉得这样的观察就会更有效。当然1-2次的观察不可能准确,也不能全面反映孩子的状况,需要观察着长期一贯的坚持,这样的观察才更具说服力。观察才会更加有意义。

7.重症肝炎的症状观察及护理 篇七

1 病情观察

1.1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早期发现重症肝炎的先兆症状及时汇报医生, 采取相应的措施, 患者中毒症状严重, 精神状态差, 萎靡不振, 虽经治疗和休息, 病情不见好转, 仍感严重疲乏无力, 此中表现容易发展成重症肝炎。

1.2 皮肤巩膜观察, 经常观察患者黄染程度的进展情况, 如果黄染呈进行性迅速加深, 持续不退, 或在减退中, 又突然急剧回升, 黄染达170 ml/1才以上, 均易发展为重症肝炎, 皮肤及黏膜上发现瘀点, 瘀斑或做各种注射后有渗血, 则表示有出血倾向, 若出现有肝掌, 蜘蛛痣数目多等, 男患伴有乳房增大胀痛, 标志肝功严重损害, 在近期内多有发展成重症肝炎可能。

1.3 四大生命体征观察, 肝炎患者黄疸出现后, 体温就应逐渐降至正常, 黄疸出现后, 仍有发热, 可能与大量肝细胞坏死有关, 应注意发展为重症肝炎, 有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差, 反应性低下, 体温在37.5℃左右, 但血象持续增高, 也应注意观察。

1.4 精神方面观察, 有的突然出现视力模糊, 视物不消或复视, 有的出现性格行为改变, 言语反常, 有的患者原来善谈者, 突然沉默寡言, 原来少言者, 突然滔滔不绝, 精神兴奋, 久谈不厌, 有的记忆力减退, 反应迟钝, 找不准自己的病室和床位, 有的随地大小便。

1.5 饮食方面观察, 多数肝炎患者在起病时有消化道症状, 当黄疸出现后, 可逐渐改善, 食欲增加, 部分患者消化道症状随着黄疸出现, 逐渐加重, 食欲明显减退。经治疗不见改善, 并出现难以控制的顽固性频繁恶心, 呕吐和呃逆或出现难以治疗的呈进行性加重的腹胀, 这些患者大多将发展成重症肝炎。

1.6 睡眠的观察, 肝炎患者病情加重时, 睡眠规律即发生明显改变, 有时患者睡眠时间颠倒, 有的连续几天不能入睡, 有的睡眠不足, 出现以上症状说明病情加重[2]。

1.7 二便的观察, 大小便的颜色改变, 可了解到黄疸的增退情况, 如大便颜色变浅或灰白色是黄疸上升的表现。小便加深预示黄疸仍在继续上升, 颜色越深, 黄疸越高, 小便颜色的深浅与胆红质定量成正比, 从大小便的颜色可观察到病情加重。

2 护理

2.1 对已发现先兆症状的患者, 首先加强精神护理, 多数患者因病情重, 顾虑预后不良, 精神过度紧张悲观失望, 连休失眠后, 病情急剧恶化, 在护理中多巡视病房, 了解患者思想活动情况, 帮助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 护理到位, 是患者安心养病, 配合治疗。

2.2 患者绝对卧床信息, 以增加肝脏的血流量, 有利肝细胞的恢复, 为患者安排舒适空气新鲜的病房, 减少不良刺激, 以保证患者有安静卧床休息的良好环境, 有利于疾病恢复。

2.3 加强饮食护理, 供给营养, 增强抵抗力, 能进食者, 应尽量鼓励患者进食, 同时也要摄入足够的水分, 可增加尿量, 促进新陈代谢产物及病菌毒类的排除, 对食欲差及消化不良或不愿进食者, 尽量给予适合其口味并能增进食欲的饮食, 可给清淡, 新鲜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少食多餐, 防止导致腹胀或不适, 不能进食给予支持疗法, 由静脉补充液体, 以保证足够的热量[3]。

2.4 静脉补充液体的患者, 护理人员要保证输液正常进行, 勿过快, 过量, 防止肺水肿、脑水肿、心衰等并发症。有腹水用利尿药者, 应注意补钾, 补钾时要注意浓度和速度, 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 加强基础护理, 防止并发症发生。

2.5 重症肝炎患者, 机体免疫力差, 易发生肺, 腹水感染, 在护理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注意消毒隔离, 及时测量生命体征, 并注意任何微小的病情变化, 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4]。

通过临床护理实践我们体会到,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修养提高患者的信任度, 建立好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 发现重症肝炎先兆的患者, 及时解除患者的顾虑, 时期乐观, 配合治疗, 在生命体征的监测中, 要注意体温的变化, 若患者持续低热, 往往提示有肝细胞坏死, 也提示感染的存在, 给予及时治疗, 保证患者休息, 合理营养, 安静卧位可使肝脏血流量增加, 肝内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增加, 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 作为护理人员, 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而且要熟知重肝的发展和前驱症状, 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也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许士群.重症病毒性肝炎并发感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中原医刊, 2003, 30 (21) :55-57.

[2]张清峰.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19) .

[3]全国护士考试应用指南.中国医药出版社, 2001.

8.失血性休克症状观察分析及护理 篇八

休克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于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以急性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一个逐渐发展的综合性病理过程。在其代偿中,机体為克服有效循环血容量的的减少,而产生调节措施,中枢神经兴奋性增强,表现为烦躁不安、脉搏加速、细弱,即而血压上升,特别是舒张压上升,因而脉压差缩小、四肢发凉、多汗。代偿期是一个出现较早,时间较短的过程。如及时进行治疗,则不进入休克期;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则进入休克期,这时机体代偿机能处于抑制状态,表现为表情淡漠,由于四周毛细血管收缩,周围血管循环速度减慢,血氧含量减少,出现面色苍白和紫绀,皮肤发凉而潮湿,极度口渴,眼球下陷,脉搏快而细弱,呼吸快而浅,尿量显著减少。

对于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抢救,开始越早,则效果越好。因此,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适宜的处理,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注意血压、脉搏、脉压、中心静压的变化,以了解心脏灌注的情况。

当患者血容量降低时,心排出量减少,动脉压下降,脉搏快而弱。轻度休克时血压<90/60mmHg,脉搏>100次/分,中度休克时,收缩压<70mmHg,脉压<20mmHg,重度休克时收缩压降至<40mmHg。对重度休克患者,每5~10分钟测血压、脉搏1次,脉搏每次测1分钟,注意强度。如果血压回升,脉搏减慢且有力,说明血容量情况有所改善和心功能良好,脉压小说明循环血量减少。

血压低是休克的重要依据。但在休克早期,由于各种代偿功能的作用,血压可不明显下降,而先出现脉搏变化,如收缩压>90mmHg,但脉压很小,脉搏细弱,并有四肢冰冷、皮肤苍白、尿量少,则说明微循环和组织灌注不佳,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抢救。

测定中心静脉压,对判断休克的程度及治疗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指示体内血容量的赢亏,而且可以观察心脏正常值为5~12cmH2O,若低于2cmH2O,表示右心房充盈压力不足,即血容量不足,应继续补液,若高于15cmH2O,并出现呼吸困难和肺基底部啰音,表示左心衰发生,说明心脏超负荷,应减慢或停止输入。因此,中心静脉压导管必须通畅,以此来调节液体的流量。

(2)观察呼吸,以了解患者肺通气功能。

当血容量减少,血流缓慢时,流向远侧肺泡的血流量减少,气体的组成和弥散受到影响,呼吸浅而快。因此,除给予足够的液体外,还需给予足够的氧气。常用的给氧方法有鼻导管法,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吸氧时要注意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后坠。注意清除呼吸道痰液,以保持良好的通气功能。严重缺氧时给氧量4~6L/分,中度缺氧时给氧量为2~4L/分,当通气功能改善CO2潴留缓解时,可逐渐减少给氧量。

(3)观察神经系统,以了解脑细胞的缺氧情况。

低血容量休克时脑供血不足,脑细胞缺氧可导致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最早出现的症状为烦躁不安,当动脉压继续下降时,即转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最后可发生昏迷。

(4)观察尿量及比重,以了解肾血流量的灌注情况。

9.儿童个体发展观察评价 篇九

儿童个体发展观察评价

――虹口区第三中心幼儿园教育评价项目设计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课程应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体现个别化教育。”这一观点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教育个别化的要求。在二期课改中,为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运用个别、小组、区角活动等方式,补充了传统的集体教学形式,使更多的幼儿获得了适合自己学习和活动的机会。然而,适合儿童个体需要的教育效果尚未有准确的评价。为此,我园开展了“儿童个体发展观察评价”研究工作,通过多渠道收集幼儿发展状况,反思教师行为及幼儿园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节和改进,逐步形成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发展和幼儿园发展的有效机制。

一、“儿童个体发展观察评价”的四个组成部分

1.儿童发展观察: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个体健康、语言、社会性、认知、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做全面观察,并搜集典型的活动表现和作品。

2.儿童发展水平与趋势分机通过儿童发展评价表作出发展水平评价。关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用文字进行分析。

3.教育措施与建议:根据观察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与建议。

4.家园沟通与调整:将教师的观察分析与建议交于家长过目,根据家长的反馈意见,教师做进一步的调整和实施。

二、“儿童个体发展观察评价”操作要点

1.评价表的制定:以儿童发展五大领域(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为项目,制定小、小、人班幼儿发展评价表,为教师观察幼儿提供依据。

2.观察的`方法:观察儿童发展,以一日活动常态下的自然表现为主。特别要注意幼儿个体差异大的特点,整体和个体相结介方法观察,如动手能力观察:教师应在观察全体幼儿动手能力的基础上,把握该年龄段幼儿动手能力的总体水平后,再对个体儿童的能力进行观察;要注意幼儿发展不稳定、好模仿的特点。多角度观察,区分幼儿的自身行为和模仿行为。

3.记录的方法:(1)收集记录――用文字、摄像等形式,收集幼儿的动作语言、交往、健康体征、艺术表现、探究思维等素材。此记录是不加分析和归纳的原始记录。(2)归纳、分析记录――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归纳,用文字和典型的图像、作品结合描述幼儿各领域发展情况,记录入幼儿发展评价表。(3)建议――用文字分析幼儿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教育建议。

4.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的确定和分析:优势领域是儿童先天遗传和发展潜力的早期展现,它表现为儿童超出一般的对某个领域内活动的持续的强烈兴趣、行为表征(语言、动作、艺术表现)和求知好问的思维品质。优势领域的发展将给幼儿良好的学习经验和自我体验,优势领域发展经验的迁移将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弱势领域是儿童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教养中的不足,它表现为儿童在某个领域中发展水平的滞后,由于儿童发展是受其接体水平的影响,所以,弱势领域将制约儿童的和谐发展。

5.措施和建议儿童发展水平观察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个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因此,教育建议首先应针对幼儿个体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和谐现象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从儿童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弱势领域是首先应该关注的。其次,从儿童发展是互相促进、带动的观点来看,幼儿发展的优势领域也是教育发展措施的着眼点,以优势领域的发展带动全面发展。再次,措施和建议应从家庭和幼儿园,从儿童生活、学习环境的创设和教养方式的改变与适应等方面全面考虑,教师和家长应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

6.家园沟通:由于儿童在幼儿园与在家庭中表现有差异,会影响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观察与了解的客观性,因此,必须加强家园沟通,形成共识。教师对幼儿提出的教育建议在得到家长的赞同后实施,是对家长意愿的尊重,有利于获得明显的教育效果。因此儿童个体发展观察评价经过家长认可,并听取家长的反馈意见十分重要。

7.反馈调整:根据家长的意见,教师须重新观察或设计教育建议和措施,进而采取教育措施,并作好教育效果的记录,为下一阶段的教育建议和措施提供依据。

8.时间安排:一般来讲,观察和收集幼儿原始资料的工作贯穿在整个学期,而观察评价、教育建议、家园沟通反馈等,则在每学期的期中、期末共进行两次。

个案记录;钟意(小班)

(一)教师的原始观察记录:

3/7在运动中玩打棒球,喜欢挑粗的棒子打球。

3/11请老师和她一起打棒球,说和老师打球,可以把球打得很远很远。

4/13对“勇敢者的路”很感兴趣,连续几天在玩,可以玩很长时间。

4/19昨天,老师表扬陈亚迪爬“勇敢者的路”很快,她有点不服气,今天爬“勇敢者的路”速度明显地快了,小脸涨得红红的。

5/l0在角色游戏中,主动招呼同伴一起玩酒家游戏,但游戏时缺乏耐心,抢同伴东西。

(二)教师的观察评价:“生活与运动”部分

*在操场上她像个男孩子,喜欢玩有挑战性的活动。运动量大、动作协调灵活、幅度大。(照片;小棒球手)

*表现勇敢,摔倒了马上爬起来继续运动。

*有较好体能,已连续3个月出满全勤。

穿衣服缺乏自信,总希望别人帮助她。

(照片:拿着衣服,我不会穿!)

(三)教师的教育建议:

10.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 篇十

全书围绕一个关键词“观察”来讲述,主要表达这样两点内容:一是作为儿童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观察儿童,二是如何去观察。

首先,对儿童的观察是如此重要,如果不具备观察能力,不能以有意义的方式“看”和“听”,我们就不能与我们正在照看的儿童有效互动,无法理解并促进他们的生长和发展,也不能保护他们免遭危害。

其次,观察,尤其是自然情境中的观察是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知道什么以及他们能够做什么的最真实的评价方式之一。

一线教师每天和孩子们呆在一起,融入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作为参与式观察者,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更能保证观察的隐蔽性,保证获取观察资料的真实性。

那么,如何观察呢?

为此要增强观察技能

观察的有效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取决于你观察时所依据的理论观点以及你的观察技能。

增加你观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三个方面:客观描述、解释或说明、评价

为了保证观察的有效性,观察不是偶然的随机的,在观察之前要知道观察什么,到哪里观察,以及怎样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切记“行为是观察和记录的核心要素”。

第二部分的第4、5、6、7、8、9、10、11、12、13、14章,详细阐述八种观察和记录方法:(1)叙述性描述(2)时间取样(3)事件抽样(4)轶事记录(5)日记记录(6)频次统计(7)检核表(8)等级评定量表。

对于每种观察和记录方法都有很详尽的讲解,并以举例子的形式很清晰地阐明了各类观察和记录方法如何使用,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其中提供的一些观察记录表,我们在设计自主性游戏观察表中,可以借鉴和使用。

在介绍完观察方法后,又以新生儿(0—1个月)、婴儿(1—24个月)、幼儿(2—5岁)、学龄阶段(6、7—8岁)三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动作、感知觉、情绪、社会行为、语言发展、认知与智力发展、游戏、情感行为等方面,进行观察练习的具体讲述。这部分内容具有可操作性,试用价值较大。

总之,读完《观察儿童》这本书,从理论上更清晰地认识了为什么要观察儿童,观察儿童行为后该如何评价这一行为。从实践上,为观察记录表的设计提供指导,为更有针对性地观察提供范本和依据。对于幼儿游戏中的一些行为,并具备观察能力的人,没有敏感性,看到的只是表象,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完此书,犹如被特训一番,尝试着在幼儿游戏中学着去“看”,

去“听”,从孩子的观察中会收获很多,学会观察的同时,不仅更加了解幼儿,也是在一次次的真实性观察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日积月累中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11.儿童症状的观察 篇十一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明胶海绵颗粒栓栓塞术

资料及方法

2000年11月~2007年1月,我们应用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共60例。患者年龄32~51岁(平均41.8岁),所有患者处于绝经前期,症状包括月经量增多、疼痛和与子宫肌瘤体积相关的临床症状,均被诊断为子宫肌瘤,除4例患者外都被建议做外科手术。60例患者中3例曾接受肌瘤切除术,22例曾接受激素治疗,1例正服用避孕药物,但是上述症状均不能得到得到有效控制。60例中55例没有再次怀孕的打算。所有患者进行生殖系统分泌物涂片染色检查,结果未发现异常组织。彩色多普勒检查最大肌瘤直径及位置、每个患者肌瘤数和子宫体积。

随访时间1~36个月(平均10.2个月),其中12例为1~4个月、25例为4~12个月、23例超过12个月。所有患者在局麻下经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置5-F眼镜蛇导管于腹主动脉分叉处行动脉造影,然后将导管插入子宫动脉,用微导管小心、耐心地插至子宫弓形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混合生理盐水40ml、对比剂20ml、头孢唑林钠1.0g,用3ml注射器,在透视下缓慢灌注,当子宫动脉上升支闭塞后停止手术。术后立即行子宫动脉造影,确保子宫动脉主干及下降支充盈良好,用相同的方法对对侧子宫动脉施术。术中采用明胶海绵颗粒直径为500~1000μm,手术后绞痛应对症处理。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和术后1周、4个月、1年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手术后1周、4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手术后症状改善程度分为显著改善、中度改善、轻度改善、无变化和加重,患者对手术及后果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轻度满意、轻度不满意和极度不满意。

彩色多普勒显示:最大肌瘤直径2~12.5cm(平均7.4cm),每位患者肌瘤数1~21个(平均5.3个),子宫体积105~2106ml(平均761ml)。最大肌瘤,19例患者位于黏膜下,33例位于肌间,8例位于浆膜下区域。彩色多普勒证实7例患者并发子宫腺肌病。

结果

月经量增多症状显著和中度改善情况:术后4个月,42例中有41例患者(98%);术后1年,20例全部(100%)。术后4个月与肌瘤体积相关症状:32例中31例(97%)显著和中度改善;术后1年19例(100%)显著和中度改善。术后无1例患者临床症状加重或恶化。

术后彩色多普勒显示:最大肌瘤术后4个月缩小率22%~100%(平均55%)、术后1年缩小率27%~100%(平均70%);子宫体积缩小率术后4个月14%~66%(平均40%)、术后1年21%~87%(平均56%)。

随访期间无子宫肌瘤再生,所有患者无1例因严重并发症要求进行剖腹或子宫切除术。

患者对手术及结果的满意情况:术后4个月,48例有44例(92%)显著满意;术后1年,23例有21例(91%)显著满意。

讨论

关于使用PVA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的报道很多,月经量增多和肌瘤体积相关症状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1%~94%和64%~96%;随访期间最大肌瘤和子宫体积缩小率分别为49%~78%和34%~52%;患者对手术结果的满意率为84%~95%[1]。本研究结果与相关报道相一致。

我们认为单纯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治疗用症状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的手段:①明胶海绵是一种可以吸收的止血药物,它在体内无毒性和抗原性,在1个月内被完全吸收[2]。正因为这个原因,它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已经在外科领域应用超过50年[2]。②在介入领域,明胶海绵作为安全有效的栓塞剂使用已经超过25年,它可以被吸收,栓塞的动脉可在术后几周内再通[3]。因此,明胶海绵颗粒是有效的临时性栓塞剂,尽管有报道栓塞可诱发永久性血管闭塞。③价格低廉。④有报道用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出血性子宫疾病可保存行经和生育能力,术后可受孕和正常分娩。⑤明胶海绵是可以吸收的物质,不必担心对人体的长期作用。⑥彩色多普勒显示,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后子宫肌层血流得到保存,无肌层梗塞发生;单纯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后,相关组织仍然起作用。

參考文献

1Ravina JH,Bouret JM,Ciraru-Vigneron N,et al.Recourse to particular arterial 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ome uterine leiomyoma.Bull Acad Natl Med,1997,181:233-243.

2Correll JT,Prentice HR,Wise EC.Biologic investigations of a new absorbable sponge.Surg Gynecol Obstet,1945,81:585-589.

12.产后出血症状观察与护理 篇十二

关键词:产后出血,症状观察,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的24 h内产妇出现失血量>500 mL的情况, 是引起产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可导致产妇出现垂体功能低下等严重并发症, 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 应给予积极的病情观察、治疗及护理措施。现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6例, 年龄在21~40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29.35±5.18) 岁;孕周在31~42周之间, 平均孕周为 (38.67±2.18) 周;其中初产妇62例, 经产妇24例;有人工流产手术史者19例, 占22.09%。

1.2 诊断标准及出血量测量方法

胎儿娩出后的24 h内发生的出血, 同时产妇的失血量>500 mL成为产后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后, 可出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头晕, 以及意识障碍、尿量减少等表现;因此应严密监测出血量, 积极预防失血性休克。测量方法有容积法和称量法, 阴道分娩方式分娩者, 在胎儿娩出后用弯盘接收后估计, 并结合目测法;剖宫产方式分娩者在术中吸尽羊水后, 通过羊水和血液吸出量来判断, 产后用纱布浸透不滴血, 10 cm×10 cm的面积计为10 mL, 用纸垫收集失血的患者, 称重后按照1.05 g为1 mL的标准计算失血量, 最后计算胎儿娩出后、纱布浸透、纸垫收集的产后24 h内的总出血量。如发生失血性休克, 则应以休克指数结合实验室检测的指标计算失血量[1,2]。

1.3 研究方法

对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其发病时的临床症状、病情变化, 探讨其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

1.4 治疗方法

发生产后出血后立即给予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宫腔填塞等治疗。按摩子宫:一手放置于子宫底部, 拇指置于子宫前壁, 其余4指置于子宫后壁, 以均匀的节律按摩子宫底, 促进子宫收缩, 按压至子宫恢复正常收缩, 保持收缩状态为止;宫缩剂的使用:首选缩宫素, 在第三产程预防性应用缩宫素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给予米索前列醇口服, 也可经直肠或阴道给药, 如经剖宫产分娩, 则可直接涂抹于子宫腔内膜;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 应在产后立即实施宫腔纱条填塞术等方法治疗, 促进子宫收缩[3]。

2 结果

86例患者, 由宫缩乏力引起者42例 (48.84%) , 胎盘因素引起者26例 (30.23%) , 由软产道损伤引起者15例 (17.44%) , 由凝血功能障碍引起者3例 (3.49%) 。86例患者在给予输血、抗休克、针对病因处理等治疗以及积极的护理措施后,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治愈率为100%。

3 讨论

3.1 产后出血的症状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的症状, 并准确判断产后出血的原因, 有利于采取及时的处理及护理措施, 有效预防或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 防止病情发展, 为抢救争取时机。孕妇正常分娩时, 胎儿娩出后阴道可有新鲜血液流出, 量较少, 能自凝。但如果有大量能自凝的新鲜血液流出, 说明有软产道撕裂伤;胎儿娩出后30 min, 胎盘仍未娩出, 并且有大量血液流出, 可能有胎盘滞留或剥离不全发生, 需给予进一步宫腔探查, 防止胎盘或胎膜残留于产妇体内;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表现为:出血为阵发性, 颜色呈暗红或鲜红色, 在压迫子宫时阴道内排出大量已凝固的血块, 触诊子宫轮廓不清, 较为松软, 摸不到宫底, 用手按摩时可使出血减少;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的表现为:出血呈持续性, 出血量逐渐增多并且不凝固;如果产妇有面色苍白、表情淡漠、懒言少语、出冷汗、脉细弱等表现, 说明产妇出现了失血性休克, 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4]。

3.2 护理方法

3.2.1 一般护理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取平卧位, 抬高下肢;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口唇、指甲、黏膜颜色, 监测尿量, 及时判断有无休克的早期表现。观察子宫的复旧情况, 做好输血前准备, 及时建立静脉通路, 给予液体或成份血输入, 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 做好抢救准备。

3.2.2 心理护理

产妇产后大出血时, 医护人员需做到紧张有序, 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同时主动安慰和关心患者, 增加产妇的安全感;教会产妇放松的方法, 减轻其焦虑、恐惧等情绪, 鼓励产妇说出内心感受, 保持情绪稳定;出血停止后, 帮助产妇纠正贫血, 增加体力, 鼓励其进食牛奶、鸡蛋、瘦肉等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促进身体康复。

3.2.3 针对病因护理

配合医生针对产后出血的病因给予对应的护理措施。给予按摩子宫底、肌内注射缩宫素、宫腔填塞等止血方法。并积极做好手术准备。宫缩乏力者给予子宫按摩, 使用缩宫素、麦角新碱及前列腺素制剂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给予宫腔填塞等止血治疗;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应给予明胶海绵或纱布压迫止血, 并给予人工剥离或胎盘钳刮术;软产道撕裂者行缝合止血治疗;凝血功能障碍者应给予输新鲜血、冰冻血浆等治疗, 补充凝血因子, 促进凝血。子宫动脉结扎、髂内动脉结扎、髂内动脉栓塞术等治疗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以上措施仍不能有效止血, 应考虑行子宫次全切或子宫全切术治疗[5]。

3.2.4 健康指导

正确指导并协助产妇实施早期母乳喂养, 刺激宫缩, 减少出血。指导产妇自行子宫按摩, 注意检查宫缩状况及会阴伤口恢复情况, 饮食中加强营养, 及时纠正贫血和补充血容量。

该研究发现, 给予有效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 能够有效控制产后出血, 挽救患者生命, 治愈率达100%。

综上, 产后出血可由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 不同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注意观察可做出初步判断, 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可有效控制出血, 抢救患者生命, 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王静娴.产后出血的防治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 (2) :44-45.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24.

[3]胡敬华.产后出血的护理及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7) :117-118.

[4]吴晓华.产后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8) :124-125.

13.6岁儿童捣乱行为观察记录表 篇十三

离开位子、站起来、走动、跑动、跳绳、摇动椅子。

2、 跪

跪在椅子上、坐在脚上、横躺在课桌上

3、 侵犯别人

投掷、推、撞、拧、拍、戳及用东西打其他同学

4、 扰乱别人

抢夺他人东西、破坏其他同伴所有物

5、 说话

和其他同伴讲话、喊叫老师、唱歌

6、 叫嚷

哭闹、尖叫、咳嗽、吹口哨

7、 噪声

发出咯咯声,撕纸、鼓掌、敲击书桌

8、 转方向

把头和身子转向其他同学、向别人显示东西

9、 做其他事

14.儿童症状的观察 篇十四

第1周怀孕要点

大家所说的“十月怀胎”,是从末次的月经的第一天开始算起的,因此,排卵前两周实际上是为卵子的受精准备的两周。这两周一定要夫妻两个人身心都维持最佳状态,这也是能够孕育一个健康宝贝的基础。

胎儿发育和妈妈变化

胎儿发育:此时你的“孩子”还只能以精子和卵子的“前体”状态,分别存在与你和你的伴侣体内。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与父母的身体状况息息相关。

怀孕症状:这时的你,正处在月经期间。如果你已决定怀孕,那么这次来例假,你的心情可能有所不同,因为,如果如愿在这个月怀孕了,那么再经历例假这个“麻烦”,将是在你的孩子出生以后,跨过整个哺乳期。大致算起来,差不多是1年半以后的事。想想这个,试着忽略经期的不适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排卵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间,一个成熟的卵子携带着你的基因信息,从卵巢中排出,开始朝着子宫出发。你的心情将对它的旅程产生影响。

第2周怀孕要点提示

孕妈妈的月经过期已经进入第2周,一般排卵期是在月经周期的第13~20天,因此在第2周末,排卵期就会开始,这一周,想做爸爸妈妈的朋友们要了解最佳受孕时间、坏境等,并学会推测预产期等知识,因为,这一周末或者一周之间后,你们的宝宝可能就会跑到妈妈肚子里。

胎儿发育和妈妈变化

胎儿发育:卵子在输卵管中的寿命为12-36个小时,在这期间,差不多有3亿个精子努力要成为那个找到并进入卵子的幸运儿。实际上,能到达卵子的精子大约只有几百个,而最终只有一个精子能冲破重重障碍,与卵子一起,形成受精卵。生命的历程,由此开始。

怀孕症状:进入第2周后期,根据基础体温你会发现你已经进入排卵期,现在你就应该做好准备了,你可以与丈夫共同调整身体健康状态,在最佳时间完成你们的使命。而且从现在要加强营养,多吃富含叶酸的食品,如樱桃、桃、李、杏、山楂等新鲜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叶酸。

第3周怀孕要点提示

现在已经进入排卵期,孕妈妈发现自己的基础体温有变化吗?这周你最有可能受孕,要了解胎宝宝是怎样诞生的,同时生活上要注意的事情是很多的。怀孕一旦确定,这就标志着女性一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时刻来临,即自己的肚子里有了一个小生命,并要和他40周朝夕相伴的时光。

胎儿发育和妈妈变化

胎儿发育:这时精子和卵子已经结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有0.2毫米大小重1.505微克。受精卵经过3-4天的运动到达子宫腔,在这个过程中由一个细胞分裂成多个细胞,并成为一个总体积不变的实心细胞团,称为桑胚体。

怀孕症状:你将进入排卵期,如果机缘合适,你就会怀孕了。你自身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但在你的身体内却在进行着一场变革。从现在开始,你的生命中就会增加一份责任,你和丈夫的二人世界也会告一段落,你的宝宝将与你同欢乐,你的母爱天性将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4周怀孕要点提示

进入第4周,孕妈妈身体上可能还没有什么明显感觉,但是,胚芽已经悄悄地在你的子宫里生长了!胎宝宝是否发育正常、怎样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何时开始胎教、孕期服饰美容等问题一定都是你所关心的吧!

胎儿发育和妈妈变化

胎儿发育:在卵子受精后1周,受精卵不断地分裂,其中的一部分形成大脑,其余的形成神经组织。这时胚胎大约长达25毫米。现在与未来的几周内,孕妇体内的胚胎细胞将以惊人的速度分裂。这时要特别注意加强营养,丰富的营养会给脑细胞和神经系统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15.50例神经症状病猪临床观察 篇十五

1 发病情况

1.1 发病时间无规律性,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1.2 散发为主,偶见少量群发。

1.3 发病率与猪只月龄无明显相关性。50例中乳猪5例、断奶仔猪9例、架子猪17例、育肥猪15例、母猪4例。

1.4 50例病猪突然发病者有30例,占60%,在出现神经症状前1~3天有原发病症状20例,占40%。

2 临床症状

2.1 体温情况

50例病猪初诊体温正常有28例,占56%;体温低7例,占14%;病初体温高的15例,占30%。随病程延长,体温逐渐下降,后期降至常温以下。

2.2 临床表现

少数病猪神经症状轻,表现精神沉郁,肢体强拘,走路摇晃,或共济失调转圈。或后肢麻痹不能站立,跪行。受刺激肌肉痉挛。多数病猪神经症状较重。病初即表现兴奋,间歇发作,与抑制交替发生,后期麻痹倒地。

共同症状:多数病猪呈现意识障碍,以至完全消失。不听呼唤和驱赶,对外界是缺乏应答反应,不时空嚼流涎。运动失调,表现步态不稳,或作圆周运动(多顺时针)。兴奋时盲目乱走,或向前冲撞或往后倒退;沉郁时头抵墙或依舍栏呆立或倒地昏睡。肌肉痉挛往往和兴奋症状同时出现,多为间歇性的全身肌肉痉挛,导致倒地抽搐或四肢划动呈游泳状。间歇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几分钟,长的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后期麻痹倒地不起,衰竭死亡。

特殊症状:(1)意识障碍并不完全丧失,强烈刺激有应答反应。听、视觉均存在的12例:(2)病猪在痉挛间歇时能少量饮水或进食的3例;(3)眼球震颤2例;(4)初期关节肿大跛行,肢体有疼痛反应后出现神经症状5例;(5)皮肤有出血点、出血斑的6例。

2.3 治疗情况

病程1~4 d。病程越短,死亡率高,病程1~2 d的猪全部死亡。50例病猪治愈29头,占58%,死亡21头,占42%。

3 诊断

50例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和病理剖检变化,在排除有神经型猪瘟、狂病、猪日本乙型脑炎、狂犬病(破伤风病易于诊断,故本文未列入)外,具体诊断如下:

3.1 根据舍内同群有7头相继发病,体温变化不大,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嗜中性、单核细胞显著增加,淋巴细胞减少;脾涂片及琼脂培养检出有革兰氏阳性细小杆菌;动物接种试验对豚鼠有致死性,诊断为李氏杆菌6例,占12%。

3.2 根据临诊高热病死猪剖检心、

肝、脾、肾及淋巴结呈急性败血症变化。胃肠变化轻微。病猪脏器涂片染色镜检及琼脂培养,检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诊断的猪败血性链球菌病11例,占22%。

3.3 根据现场调查,有喂饲食盐过量病史(喂过量浓缩加工熟鸡汤、酱油渣),体温正常,病死猪剖检肺、脾、肝淤血,淋巴结充血、肿胀。胃肠炎症变化明显,粘膜出血、水肿或坏死。脑灰质充血、水肿。诊断为食盐中毒12例,占24%。

3.4 根据现场调查,病猪有吃氟乙酰胺中毒死鼠和污染野菜的病史,临诊体温正常,有少数猪体温下降,尸体剖检可见血凝不全,胃内有未消化的鼠残骸,经有关部门协助取病死猪胃内容物用羟脂酸检验法反应阳性,含有氟乙酰胺。诊断为氟乙酰胺中毒6例,占12%。

3.5 根据体温正常,全身肌肉呈持续性痉挛,无间歇期,病死猪剖检脑内有大量囊虫寄生,诊断为囊虫病4例,占2%。

3.6病因不明11例,占22%,其中有头断奶仔猪体温升高,后出现神经症状,死后2头剖检脾不肿大,边缘有黑色扣状梗塞,肾脏有针头大散在出血点;淋巴结出血,肿大、暗红色,切面呈大理石状花纹,结肠有出血性坏死,疑似猪瘟。

4 治疗

50例病猪治愈29例,占58%,死亡21例,占42%。能确诊的39例中治愈27例,占54%。现仅就能确诊的39例病猪谈谈治疗的体会。

4.1 李氏杆菌病6例。治愈5例,死亡1例。青霉素、链霉素疗效不佳。所治愈的5例是四环素配合磺胺甲氧嗪钠,盐酸氯丙嗪治愈。

4.2 链球菌病11例,治愈9例,死亡2例。早期治疗青霉素加解热药疗较好。四环素、磺胺噻唑钠等均有效果。抗生素药应用要早,剂量要足。

4.3 食盐中毒12例。治愈9例,死亡3例。治疗镇静、洗胃。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葡萄糖腹腔补液。出现脑水肿症状,其中2例用20%甘露醇静注效果较好,均治愈。

4.4 氟乙酰胺中毒6例。治愈4例,死亡2例,治疗常水或0.5%氯化钙洗胃后投服白酒50~150 mL,或用50%乙酰胺肌注加口服。辅用镇静药治疗。

4.5 猪囊虫病4例死亡。

16.儿童线描写生中的观察与表现 篇十六

关键词:儿童;线描写生;观察;表现

线描写生是儿童认识世界、表现生活的重要手段。进行线描写生活动能让儿童更深刻地认识事物、表现事物,从而提高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造型能力及审美能力。孩子通过线描写生进行基础训练,能积累创作素材,锤炼他们的意志。

对于线条,孩子们非常熟悉,他们最喜欢、最常用的表现方式就是线条。那么,孩子在线描写生中如何进行观察,怎样表现才能驾驭线条这种美术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呢?

[观察]

让孩子们学会“看”,看什么、怎么看,是进行线描写生的首要条件。教师要在学习活动中调动孩子的知觉体验,唤起对描绘的事物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对事物进行研究,以表达出他们自己的独特感受。

一、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以香菇为例。香菇孩子们非常熟悉,他们都能判断出形状特点:圆形的菇盖,长圆柱形的柄,这是它的主要特征。

出示下面香菇:

请孩子们看香菇的外形特征:你看到的还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由于我们观看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不同的外形特点,有的菇盖呈半圆形,柄从盖的下面伸出;有的菇盖呈圆形,柄从菇盖中间长出,并能看见盖子里面的密密的细线条……

再看各种各样的蘑菇图片,孩子们就会明白只要掌握了香菇的特征,写生其他的蘑菇就变得非常轻松,要让孩子们明白事物外在的多样性其实有内在特征,只有抓住特征才能“千变万化”。

二、仔细分析细节特征

为什么有些儿童表现出来的物体显得很空洞、很单调,主要是没有对物体的细节进一步深入的体验感受。细节是构成事物特征的重要部分,通过精细刻画可以使儿童对事物认识更深刻,可以使儿童在平凡的物体中发现不平凡的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细节观察和精细刻画还可以克服儿童粗心大意和对事物不求甚解的坏毛病。在对事物局部的精细刻画中也要照顾到全局,细节与整体的关系处理得好,作品才显得完整、充分,徐悲鸿说“致广大而尽精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细节在哪里呢?

1.细节在连接处

物体的细节在转折或是交叉的地方,在连接处,在分界线的地方……比如写生灯的细节在灯柱的连接处;大叶子植物的细节在叶子和杆子连接处及细微的前后关系处,藕的细节是藕节的连接处……作品要耐看,这些细节的观察非常重要。

2.细节是纹理,是小构件,是装饰物

物体上面的纹理,比如虎皮兰上面的斑纹,细致刻画更能生动表现植物虎皮兰的特征,更具层次感。玩具枪上面的小结构、小部件让整个物体变得细节丰富,很耐看。布娃娃身上的装饰物、建筑上面的悬挂物……这个细节特点让物体变得灵动、生机勃勃。

3.细节在疏密关系之中

线描写生是用线去表现对象,通过线的勾勒、点画、排列等方式来表现事物的一种造型方法。线的韵律就在疏密、长短、曲直、粗细的排列变化中体现。丰富的黑白灰关系要靠疏密得当的线体现。

比如画扫帚,引导孩子理解:“该靠近和分开的线一定要靠近或分开,该密密画的地方一定要画密,该稀疏的地方要稀疏,注意扫帚上面线的走向、线的穿插和重叠。”这是黑白灰效果产生的一个重要手段。至于用什么样的线,靠要靠近多少,密要密到什么程度,这些都需要孩子自己去体会。

三、找到个人的兴趣点

写生就是画自己对物体的感受。写生时赋予线条生命力,通过它的粗细、轻重、曲直、长短、浓淡等的变化来表现物象的质感和情感,会带来不同的独特韵味和个性化风格的呈现。因为人的能力、喜好、心情等因素的掺杂,孩子的表现重点也不尽相同。在写生时要引导孩子观察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重点刻画。

比如,这三幅《红掌》作品,每个孩子对红掌的感受是不同的,有的侧重于花的表现,有的侧重于叶子的表现,在叶子叶脉的感受上也是不相同的。

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孩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来发现物体的“共性”与“个性”,寻找到能体现物体质感、肌理的细节,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提高对观察物体的感知能力。

[表现]

线描写生如何进行表现,在表现中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哪些问题,最后呈现出什么样的作业效果,在表现过程中孩子们得到了哪些能力发展,是进行线描写生要解决的问题。

一、从“点”入手,分解组合

由于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对事物观察喜欢注重局部开始。我们在引导儿童进行写生的时候可以从局部的“点”入手,采用推着画的办法,最后形成物体的整体结构。我喜欢让孩子们从离自己最近、没有遮挡的局部开始着手,最后可以画完整个物体,也可以只表现一个部分。

写生还要学会分解和组合,观察时就是个分解的过程,要会化整为零,比如我们要会把自行车拆成把手、三脚架、车轮等等。而把手你又要能拆成把手皮套、车铃、刹车把手等等,如果你分解得越细说明你观察得越仔细。把物体分解完了,我们要把这些零部件都转移到我们的画纸上,这就是个组合的过程,要化零为整。组合的时候突出重点,作品的多样性就是在这个“组合”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二、注重构图形式美感

画面的美感之一取决于画面的构图美。那么,在写生的过程中如何让孩子做到画面构成的形式美呢?

1.写生前欣赏优秀的写生作品,让孩子从名家作品中了解到形式美的要素。画面饱满,物体大小布局合理,有主次疏密关系等。

2.在教师摆放静物的时候,注重画面的疏密、层次感。比如,在静物下垫张纸,方便位置大小的引导渗透,给孩子一个画面感。

3.对学生作业进行及时比较、评价,让孩子在互相学习中逐步形成对构图形式美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构图的美感,画面饱满、主体突出,有疏密变化和层次感。

三、线条美感、黑白灰关系的表现

线条的美感主要体现在疏密、曲直、粗细、长短的排列变化中,儿童刚开始线描写生,总是出现用线不肯定、不到位或反复涂改等习惯性表现方式。因此,要让儿童明白怎样的线条才算美、怎样画才算流畅。

1.不要用铅笔,直接用不能修改的勾线笔、签字笔等工具。用铅笔会让孩子不停反复修改,纠正自己的造型,在纸上画了又改,改了又画,形成不肯定、胆怯的心理。孩子用铅笔画了再用勾线笔定稿,结果就会出现线条断断续续、生涩不流畅的效果。

2.注意用线的疏密关系。比如,在画运动鞋时,鞋上的网格线很密,其他部分比较稀疏些。要让儿童了解:该靠近和分开的线一定要靠近或分开,甚至可以适当的夸张。还有能看出厚度关系的地方一定要画出来,鞋底的图案和花纹也可以适当表现,不然会显得很空。有了这些疏密线条,画面的黑白灰关系自然就形成了。

3.线条点画、排列、勾勒是否生动、变化多样,要能表现出事物的特点。

四、个性化的表现

儿童有的活泼、有的奔放、有的娴静,表现在作品中,有的画风细腻,处理得当,有的奔放大胆,画大感觉为主。在写生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感受,在表现中要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体会。

比如,在画绒毛娃娃时,三个不同的儿童对毛绒娃娃的绒毛的感受不同,用不一样的表现方法。第一个侧重于整个身体都用绒毛表现,第二个侧重于表现兔子的长胡子,身体的毛发表现较少,第三个用了疏密的线表现绒毛的明暗感觉。

教学时我们要顾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不能要求分析到一个规定的程度。教师不能毁灭掉孩子对事物敏锐的观察,细腻的体验,而要鼓励和引导,发挥他们个性上的优点,并成功地体现到作品中,使作品具有一种特质的个性美。

通过线描写生练习,让孩子们学习观察生活细节,拓展思维方式,学会思考,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增强亲近生活的心,在动手写生中激发他们的智商和情商。

参考文献:

[1]李立加.唤起知觉经验的美术学习[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

17.鼻炎的症状表现 篇十七

鼻塞症状重或明显时可出现一侧或双侧头痛。慢性鼻炎所以引起头痛,主要由于鼻甲肿大,压迫了鼻腔的感觉神经所致,属于神经反射性头痛。

2、鼻分泌物增多

鼻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少量鼻涕,多呈粘性,白色或兼微黄,或为少量清涕。

3、鼻塞

间歇性、交替性鼻塞往往在早晚气温低、遇寒冷、久坐之后鼻塞症状明显,侧睡时在下侧的鼻塞明显;头低位时鼻塞明显。气温升高、运动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4、讲话有鼻音

这种鼻炎的症状主要是由于鼻甲肿大后,鼻腔不通畅,影响了鼻腔的声音的正常共鸣功能所致。

5、嗅觉障碍

18.观察儿童学习体会 篇十八

金湖县城南幼儿园:顾学兰

这些天一直在学习省幼教特教研究所张晖教授的讲座《观察儿童——幼儿园教师的重要技能》使我受益匪浅。张晖教授首先从为什么要观察儿童来帮我们了解观察儿童的重要性;1.通过观察把握每个儿童的发展状况。2.通过观察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3.通过观察了解儿童如何学习。4.通过观察了解儿童经验的获得。5.通过观察有效的指导教育活动。其次;帮我们分析了如何去观察儿童。还例举许多事例和方法,向我们诠释了观察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能。

通过学习我对工作中如何有效的观察儿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观察幼儿能够让我们知晓幼儿的发展状况,帮助我们评判他们的发展水平,指导我们设计幼儿的发展目标,并提醒我们关注超常幼儿的发展需要。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例举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相应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学会尽可能的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灵感知世界;用孩子的语言表达世界。因此面对求知若渴的孩子,教师要有强烈的观察意向和科学的观察方法,要以欣赏、包容、研究的态度去观察幼儿,去充分了解儿童、解读儿童的行为。以下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淡淡体会;

一、明确观察幼儿的目的。

在课程实施中观察幼儿,教师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观察幼儿的发展是否与教师提出的目标相符合,教师只有把目标记在心中才能有的放矢的观察。教师要在观察前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做到带着目标去观察。但如果是教学中的一些目标,有时要随着活动中观察到的幼儿的一些现象及时调整目标,毕竟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同时孩子的发展情况又是制定目标和调整目标的重要依据。这更需要老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二、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要进行有计划的观察,观察幼儿的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是有其优缺点。我觉得应该因人而异,要根据观察的目的和幼儿活动的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观察方法。在有计划的观察前,教师要在之前拟定观察目的,根据观察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列出比较能反映问题的事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计划的观察

三、详实记录观察情况并分析观察结果,1 观察记录是老师们在课程实施中常用的方法,通过记录可以评估幼儿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观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分析观察结果,找出更适合儿童发展的方法。在分析观察结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与幼儿的家长一起来探讨帮助孩子发展的方法,还可继续进行后续观察工作,从而进一步检测对幼儿实施改进方法的有效性,最终达到实现观察的目的。

19.儿童症状的观察 篇十九

1.1 一般资料

1.1.1 入组标准

符合ICD-10阿尔茨海默病 (AD) 和血管性痴呆 (VD) 的诊断标准。

1.1.2 排除标准

伴有严重躯体疾病和联合用药, 年龄60岁以上。

1.1.3 资料来源

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住院病人, 男:20例, 女:15例, 年龄60~83岁, 平均年龄72.88岁, 用量表BPRS、TESS。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开始用药, 喹硫平 (商品名:思瑞康, 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生产, 批准文号:CIU523) , 起始剂量12.5mg/d, 每周加量25~50mg/周。用药病人体重40~80kg不等, 最大剂量300mg/d, 单一用药。

1.2.2 疗效评定

(1) BPRS量表, 评定精神症状。

归纳为5类:①焦虑抑郁;②缺乏活力;③思维障碍;④激活性;⑤敌对猜疑。

(2) TESS量表, 评定不良反应:

①行为毒性;②化验异常;③神经系统;④植物神经;⑤心血管系统;⑥其他症状。入院2、4、8天分别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肾功。

1.2.3 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t检验。

2 结果

(1) 喹硫平组共35人, 女15人, 男20人, 用药剂量、年龄、体重见表1。

用药剂量与体重有明显关系。

(2) 药物不良反应与体重有明显关系。

1例体重40kg, 用药剂量25mg/d出现静坐不能, 震颤, 减量12.5mg/d症状改善, 3例用药加量300mg/d出现嗜睡, 2例出现便秘口干, 出现不良反应后经药物减量都能耐受, 无脱落, 肝功能、心电图、肾功能、血常规正常。

(3) BPRS配对t检验, 给药前后对比P<0.001, 治疗有一定疗效。

见表2。

注:配对t检验与给药前后比较P<0.001。

3 讨论

(1) 喹硫平为非典型多受体抗精神病药, 在脑内与D1、D2、5-HT2受体结合, 与5-HT2受体结合强度高于D1、D2受体, 5-HT2/DA受体结合之比2, 选择性地与D4结合, 阻断D4受体可能有助于缓解阳性症状, 减少椎体外反应。AD与VD在老年痴呆比较常见, 这两种病在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上各有特点, 治疗用药从小剂量开始用药, 逐步加量, 副作用少, 安全, 病人能耐受。

(2) 老年用药量300mg/d, 3例出现嗜睡, 喹硫平阻断a1-肾上腺素受体, 组胺H1受体故产生镇静效应, 1例体重40kg用药25mg/d出现静坐不能、震颤, 减量12.5mg/d症状缓解, 2例出现口干、便秘, 与喹硫平阻断5-HT2a受体致多巴胺脱抑制释放增加有关。

(3) 喹硫平用于治疗痴呆病人不良反应轻, 患者能耐受, 而且查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肾功治疗前后未发生不良反应, 证明用低剂量喹硫平控制老年痴呆病人精神行为症状起效快、安全、副反应少。提示我们在治疗老年痴呆病人应用药量小, 加药量慢。保证用药安全性。

摘要:目的:观察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障碍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单一服用喹硫平治疗35例老年痴呆患者, 采用药物副反应量表 (TESS) 和简明精神量表 (BPRS) , 治疗前后对比。结果:用药剂量与体重有明显差异;3例出现嗜睡, 1例出现静坐不能、震颤, 2例便秘口干。结论:喹硫平用于治疗老年痴呆伴有精神行为障碍是安全有效的, 其副反应轻, 患者能耐受。

关键词:喹硫平,老年痴呆,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刘宪芝, 朱金成.精神分裂症血液流变学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10 (18) :179.

[2]李言秀.脑立体定向技术治疗顽固性精神分裂症的术后护理[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13 (3) :230-232.

20.儿童症状的观察 篇二十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15-01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由于婴幼儿对口服给药不合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医生多会选择静脉给药。静脉给药避免了口服药物的困难及肌肉注射带来的不良反应,但在临床上,因输液引发的问题也屡见不鲜,这就要求我们在患儿输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对症处理。

1 液体与医嘱

1.1 患儿就诊姓名、药单与医嘱是否一致,皮试药物有无阴性标志。

1.2 患儿输液的液体有无浑浊变色、包装有无破损、是否在有效期内。

1.3 液体的输注顺序,有无配伍禁忌,两组以上的液体必要时0.9%的生理盐水或者5%的葡萄糖溶液50毫升冲管或者更换输液管。

1.4 液体与输液部位的高度是否适宜。要提醒家长,患儿输液时,不要举着吊瓶四处走动,避免吊瓶过低、过高而改变输液速度。并且,不正确举吊瓶的方法可使空气通过输液管进入体内,引起空气栓塞。另外如果患儿活动超出输液观察范围,出现问题则不便及时抢救和处理。

2 穿刺部位

2.1 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硬结、液体外渗。输注葡萄糖酸钙、氯化钾类外渗易引起皮下组织坏死的药物,应着重观察,以免渗漏。

2.2 穿刺处固定是否过紧,有无局部发热或发凉,以防肢体血液循环受阻。

2.3 穿刺处皮肤及周围有无皮疹、荨麻疹及瘙痒等过敏症状。(辨别胶布或者药液过敏)。

3 输液通路

3.1 管道是否通畅,衔接是否紧密,有无受压、扭曲、反折、分离、漏液。

3.2 滴速是否与医嘱一致。速度过快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和心力衰竭,速度过慢可因配制时间过长而效价降低,甚至增强毒副作用。

3.3 茂菲氏管以下有无空气、气泡、杂质。

3.4 除必须冲管的药物,对于临床上的新药,在多组液体更换时,需严密观察药物间有无混浊沉淀反应。

4 患者状态

4.1 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突发寒战,高热等输液反应症状时,及在输注青霉素、先锋类及中成类药物过程中,出现瘙痒、荨麻疹、烦躁、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大汗淋漓等过敏反应症状时,应立即停药,更换液体,排净输液管内残留液体,送抢救室,监护、吸氧,通知医生对症处置。

4.2 药物副作用引起的患儿不适: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易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654-2可引起皮肤潮红,心率加快、口干等;氯化钾静滴引起静脉炎、静脉痉挛所致的疼痛等,都会引起患儿不适哭闹。所以,在输液时要告知患儿家属,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输液过程中放慢滴速,出现严重反应者更换液体,待症状缓解后再用药。

5 患儿家属状态

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治疗期望值过高,易产生焦慮急躁情绪,我们应安抚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如对过敏性疾病的患儿,应避免食用牛奶、鸡蛋及海鲜类食物;腹泻患儿控制饮食,减少乳食;呼吸道感染患儿应多喝水,使呼吸道湿润,便于将痰液咳出。指导患儿正确的服药方法,如服用止咳糖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个客观认识。并后至少15分钟以后再喝水。

上一篇:公司注销程序下一篇:三无小区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