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2024-08-30

物流行业研究报告(精选8篇)

1.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篇一

2016年中国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2016-05-01 22:07

前言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物流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环境;物流行业的运行情况;物流子行业运营情况;物流行业的运作模式;物流细分市场的发展情况;重点区域物流行业发展情况;各类物流行业领先企业经营情况;物流行业的投融资情况与授信建议;以及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物流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行业的运行状况分析 1.中国物流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物流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物流行业的产业阶段分析

中国物流产业目前正处在“物流硬件升级阶段”末期和“物流成本管理时代”初期的发展阶段。具体来说,随着中国产业结构日益走向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格局,伴随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对成本控制要求的提升,物流行业进入整合阶段,从无序走向有序,各种新的业态也开始涌现,例如供应链管理、整车零担运输等等,也涌现出很多具有很强竞争力和成长能力的公司。

物流行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1)物流行业具有网络化特性,不断向集约化发展

物流行业是极具网络化特点的产业,随着网络的逐步扩大,其网络的外部经济将逐步显现,从而带来企业规模、市场占有份额的不断扩大,而这又进一步促使企业运作中的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密度经济的实现,从而极大地提升物流运作效率,正是网络化的特性促使物流行业不断地走向集约。

(2)中国物流行业盈利水平偏低

由于中国物流行业处于发展初期的成长阶段,外资物流企业收购国内物流企业,获得完善的网络资源后,借助其现代管理、信息技术及国际资本运作的优势,采取各种手段(包括不正当竞争),不断打压竞争对手,抢占国内市场,核心目的就在于形成对高端物流市场的垄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集约和网络化的优势,并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2.物流行业运行指标分析 物流总额增幅及其构成情况

2005-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逐年递增。其中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13.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增幅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

2015年1-10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81.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增速较1-9月回落0.1个百分点,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

物流总费用增幅及构成情况

201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0.6万亿元,同比增长6.9%。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6.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运输费用5.6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9%;保管费用3.7万亿元,同比增长7.0%,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4.9%;管理费用1.3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12.2%。

2015年1-10月,社会物流总费用规模为8.3万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比1-9月回落0.1个百分点。从结构看,运输费用4.2万亿,同比增长3.6%,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0.9%;保管费用3.0万亿,同比增长4.1%,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5.5%;管理费用1.1万亿,同比增长5.2%,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13.6%。

3.中国物流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物流园区数量

2012年,入选《2012中国物流园区(基地)名录》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754家。对比2006年的207家,增长264%;与2008年的475家相比,增长58.7%。

中国物流园区地域分布

由于物流园区在经济开发、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整合、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明显作用,中国政府及企业在近几年中不约而同地将其作为推动区域和城市物流发展的重点工程,给予大力的支持。目前,全国基本形成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物流园区建设发展局面。

中国物流园区收入来源

中国物流园区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土地的级差收入、办公楼、市场摊位租金、库房货场租金、设施设备租金、物业管理费、信息服务费、中介费、物流业务收入等。从全国总体看,库房/货场租金、办公楼租金仍然是目前物流园区的主要收入来源,排在前两位;也有部分园区依靠土地增值、税收优惠、国家扶持资金等。可喜的是,各种增值服务收入已经开始成为园区重要的收入来源。

4.中国物流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物流市场整体竞争格局

中国物流企业结构

中国物流市场按照服务对象和物流供给特点的差异,可细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次,由低到高呈现出金字塔型的结构特征。

中国物流行业运作模式分析

目前,在物流界主要有4种物流模式,即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

1.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第三方物流模式的界定

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专业的物流服务提供商,资源整合、服务内容以及服务范围是界定第三方物流企业模式的重要方面,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关键所在。

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分类 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整合资源和提供服务的方式不同,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八种运作模式。

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分布

从上市公司物流模式来看,国企在纵向整合度和领域专注度相对较低,而私企在纵向整合度或领域专注度相对较高。

2.功能物流模式分析 功能物流模式发展现状分析

功能物流模式的特点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使用自有资产为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低集成度的物流服务。这类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客户提供的服务功能很单一,大量的是提供运输、仓储服务,一般不涉及物流的整合与管理等较高端的服务。

功能物流模式代表企业分析

功能物流模式代表性公司有中储股份等,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储股份)目前依托于公司仓储资源,属典型的功能物流企业,近年来公司强化在仓储领域的基础上,逐渐拓展物流延伸服务。

中储股份现有业务主要包括两大类:物流业务和贸易业务,具体情况如下:

功能物流模式发展空间分析

从国内的物流市场来看,由于客户企业仍倾向于外包部分功能性的物流活动而不是全部物流,因此定位在低集成度上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功能物流模式也具有较大的生产空间。在这几种物流模式中,功能物流模式是最普遍的运作模式,综合拓展空间最大。

中国物流行业重点区域分析 1.长三角物流行业发展分析 上海市物流行业发展分析 上海市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2015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国民生产总值为1786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7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4%;第二产业增加值5713.2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2%;第三产业增加值12089.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7.6%。

上海市物流行业发展规模

2014年,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44.46亿元,比上年增长9.4%。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90340.88万吨,比上年下降1.3%。全年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5528.89万吨,比上年下降2.6%;集装箱吞吐量3528.53万国际标准箱,增长5%。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为45.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国际中转比例为7.1%,提高0.1个百分点。

2015年前三季度,上海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45.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港口货物箱吞吐量达2739.4万标箱。

2.珠三角物流行业发展分析 广州市物流行业发展分析 广州市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2015前三季度,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增幅分别比一季度(7.5%)和上半年(8.1%)提高0.8个和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广州工业生产平稳。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816.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64.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增长幅度达到8.4%,比上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投资方面,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38.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

广州市物流行业发展规模

2014年,广州市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11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50036.30万吨,增长5.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2035.74万吨,增长5.0%。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661.17万国际标准箱,增长7.1%。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505.32亿元,增长10.2%。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81.26亿元,增长44.3%。

2015前三季度,广州市交通运输稳步增长,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货运量分别增长6.1%、4.9%、3.6%。

3.环渤海物流行业发展分析 北京市物流行业发展分析 北京市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2015前三季度北京市经济在调整疏解中实现了平稳运行,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发展质量总体向好。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8.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2%;第二产业增加值298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1291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

北京市物流行业发展规模

2015年1-11月,北京市实现货物运输总量23785.1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3.1%;实现货物周转量4108974.6万吨公里,较上年同期下降11.1%。

中国物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物流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国外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已经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其发展趋势表现如下表所示。

2.物流行业发展机会前瞻

行业处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水平

目前,中国的工业结构仍以粗放式生产和简单加工为主,出于成本的压力和效率的考虑,物流活动已经从销售环节向生产环节和采购环节发展,第三方物流正在迎来全面增长期。从发展阶段来看,基本处于发达国家80年代同期的水平。

中国物流行业的物流效率比较低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是国际通行的用于衡量一国物流行业效率的指标。对比发达国家,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过高,约为美国、日本的两倍,反映出中国物流行业效率较低。

生产成本增长倒逼物流快速发展

中国的产业已经由第一阶段的产能为主、第二阶段的注重销售和产品差异化,进入了目前供给相对过剩、需求有所不足,亟需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得以继续发展的阶段 新技术突破和广泛应用促进物流业升级

未来物流技术创新将反映安全、快速、大型化、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人性化、精细化、绿色化和节能化等时代性特点。

3.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十三五”物流行业的发展预测

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物流业正在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并成为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

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第三产业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6%。其中,基础物流服务(仓储和运输)增速将仅能达到10%左右的水平。

而高端物流服务增速将可以达到30%以上的增长。供应链管理、专业第三方物流和冷链服务等高端业态将迎来快速发展期,考虑到物流行业整体增速可以达到20%以及基础物流服务增速仅在10%左右,预计“十三五”期间高端物流服务将可以迎来年均30%左右的持续增长。

2.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篇二

物流行业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较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但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当前, 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产品市场不断壮大, 亟须物流行业的大力发展作为支撑。电子商务的兴起、物联网的技术发展等, 也都促进了物流行业的进步。因此, 物流行业必将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是, 物流行业的现实发展情况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国情和市场的需要: 虽然物流企业总数在近年急剧增加, 但是国内的物流企业普遍规模不大, 所占市场份额低。传统物流企业竞争激烈, 存在低价竞争的模式, 不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和国家的发展规划, 实现物流行业的持续进步和长期发展, 未来物流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出四方面的趋势: 信息化、规模化、跨界合作和绿色物流。

2 信息化

21世纪是世界全面走入信息化的时代, 物流行业的发展自然也不能缺少信息化的加入。现代物流系统正逐步实现网络化、智能化, 并结合物联网技术, 为企业经营带来新的模式, 也方便了现代生活。

物流的运输、仓储、配送等业务流程中组织方式、交易方式、服务方式, 首先应当实现电子化。通过网络系统, 能够规范现有的物流业务, 实现物流业务的高效管理, 合理配置资源。同时, 也会改善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 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达成物流企业的速度、安全、可靠的服务宗旨。更重要的是,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及时分析业务信息, 整合供应链各环节物流信息、物流监管、物流技术和设备等资源, 进行判断及决策, 并控制现实物流运行, 实现物流的电子化指挥。

为了实现物流信息化, 构建起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是现阶段的核心环节。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尽快制订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 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加快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在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上, 企业有望解决当前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的问题, 实现供应链信息的无缝结合, 使未来的物流企业突破区域性局限, 改善管理能力, 谋求更大的发展。

3 规模化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提高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 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优化区域布局实现一体化服务, 并规范物流行业的行业标准, 使物流行业走向规模化[1]。

现如今, 物流行业的触角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但不同领域有其特殊性, 对整个行业进行细分有利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实现规模化。而各种新型的更具专业性物流也不断投入市场, 如冷链物流、医药物流、能源物流、危险品物流、回收物流及特种物流等。为不同的行业提供差别化、定制化的服务必将成为物流发展的前景。

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也是物流发展的必经之路。区域划分既要考虑物流便利性及物流成本, 又要结合城市长期发展规划, 配合地区的产业结构和消费偏好, 做到真正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便利人们生活。要突破行政区域的划分,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产业链的发展,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 构建起科学的区域物流体系。

4 跨界合作

4. 1 与金融业的合作

物流行业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紧密相连, 这就随之产生了物流金融, 以解决企业在供应链运作中面临的资金短缺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所需的融资等问题。

物流金融[2], 从广义上讲, 是面向物流运营的全流程, 主要通过应用各类金融产品, 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效整合, 不断地调节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狭义的物流金融, 是指金融机构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在供应链运营的过程中为企业提供结算、融资以及保险等增值服务过程, 其核心在于物流融资。其运营模式包括贷款业务 ( 涉及大型融资贷款业务、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仓单质押业务、保兑仓业务) 、资金结算业务、保理业务及物流保险[3]。

物流金融能为一部分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问题。中小企业由于信用水平不高、缺乏不动产抵押等问题, 常常面临难以融资的局面, 这就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使企业经营面临瓶颈。而物流金融正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有效途径。

4. 2 与电子商务的合作

近年来, 电子商务平台兴起, 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当当等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 也带来了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初期, 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采用自营物流的模式, 也就是企业自行组建物流配送系统。这是因为当时国内的物流服务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企业利用原有的营销网络构建起自己的物流系统。但自建庞大的物流体系需要大量流动资金和物流管理人才, 增加了企业成本, 不利于企业的扩大经营。

在未来, 独立于买卖之外的第三方物流的模式将成为主流。它将实现特定企业的产品或劳务快捷地向市场移动, 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 实现优势互补, 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它因地制宜为顾客提供以合同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 从而达成与企业的长期持续合作, 实现合作共赢。

5 绿色物流

当前国内的物流企业多而分散, 信息化、网络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规模化程度不高, 导致物流运营成本增加, 也为社会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合理的物流区域规划又会导致资源浪费的现象, 破坏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作为代价, 因此, 在发展物流行业的同时应当注重低碳环保, 做到绿色物流。

要做到绿色物流需要政府、企业和技术层面的多方面支持[4]。首先, 需要政府的引导, 将低碳物流纳入当前的发展规划之中, 制定并完善促进低碳物流的相关法律法规, 形成物流业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合理规划物流区域分布, 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设施建设。对于企业, 应当抓住机遇, 顺应政策的号召, 大力发展低碳经营模式, 促进供应链管理优化及组织管理优化。而最终, 这一切都离不开低碳技术的支持, 因此要加强国际合作, 尽快研发低碳物流技术体系, 构建起低碳物流信息平台, 推动物联网的建设。

6 结 论

物流产业在中国属于朝阳产业, 物流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是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 中国物流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物流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得到企业和国家的重视, 因此, 对中国物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本文从四个方面总结了中国物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分别是信息化、规模化、跨界合作和绿色物流。在总结发展趋势的同时, 本文也从这四个方面对物流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周学明, 张晖.物流金融和谐发展的研究[J].物流科技, 2009 (1) .

[2]何飞.构建低碳区域物流体系的研究[J].生态经济 (学术版) , 2013 (1) .

[3]汪鸣.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难点和政策问题[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 (5) .

3.医药行业物流外包策略研究 篇三

关键词:医药行业;物流外包;核心竞争力

一、我国医药行业物流外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医药企业来说,保证了医药产品的质量,运送地点的正确,运送时间的准确就是为企业赢得了核心竞争力。但是实行物流外包后,医药企业只能在医药产品的生产上保证其核心竞争力,而物流方面竞争力的保证则完全取决于第三方面物流的工作状况。然而现实中,物流外包后第三方面物流公司在物流运输上难免会出现些许的差错,一部分是由于物流公司本身的服务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那些问题本身是无可避免的。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医药公司来说,对其核心竞争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了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部分医药企业在与行业中其他企业进行竞争时处于不利的地位。

(二)影响物流运输的速度。在没有进行物流外包之时,医药企业的物流运输工作都是由医药企业自行承担的,因此在进行物流运输时,往往是物流跟着企业的需求走的。但是实行物流外包之后,医药企业需要和第三方面的物流公司达成物流运输上的协议,也就意味着医药企业的物流工作交给了第三方面物流公司,物流工作由第三方面物流公司来进行安排,无形中也就意味着医药公司的物流运输速度会下降,很为第三方面物流公司在进行物流的调度上方并不会十分及时或者提前完成物流的运输工作,因为第三方面物流公司的物流任务重,所以医药行业的物流外包必然会影响物流的运输速度。

(三)对其的业务管理造成危害。当医药企业将医药物流工作交给第三方面物流公司后,第三方面物流公司将会完全的介入到医药行业内与物流方面有关的管理环节,从医药产品成品制造完成后,其他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有第三方面物流公司涉足。在这个环节中,医药公司的业务管理无形中就会受到第三方面物流公司的影响,一旦第三方面物流公司对医药企业的物流方面的管理控制较多时,医药企业方面将会逐渐的丧失物流企业方面的管理能力,当医药企业再对医药进行突发情况的调度时,第三方面物流公司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后的物流方案往往会对医药企业的运输及时性造成影响,进而对医药企业的业务管理造成危害。

(四)引发管理成本的增加。医药企业在将物流工作转交给第三方面的物流公司后,为了使物流公司的运输速度及质量能够让买方和医药企业满意,一般情况下,医药公司都会考虑到加强第三方面物流公司运输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此举在某种程度上的却是使物流运输的速度及质量有了保障,但是另一方面,在医药企业将物流运输方面的工作移交给第三方面物流公司之后也就意味着将此方面的管理资金大部分转移到了第三方面物流公司了,但是对第三方面物流公司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仍然存在使得该部分的管理成本依旧存在,无形中也增加了医药企业的管理成本。

二、我国医药行业物流外包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就医药行业物流外包的整体状况来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医药行业的行业特殊性。医药行业也属于制造业,主要是进行医药的研发、制造、生产,但与别的行业相比医药行业在物流运输方面的基础条件本身就缺乏,并且在物流外包方面缺乏相关的经验,因此在进行物流外包时会出现系列问题;二是行业管理体制不健全。医药行业的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药业生产管理和药业营销管理,在物流外包方面的管理体制存在缺乏,因此在进行物流外包时不能保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市场发展对医药行业进行物流外包的压力。

三、我国医药行业物流外包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物流外包管理以增强核心竞争力。物流外包之

后,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所以会下降其重要原因还是在第三方面物流公司上,因此医药企业务必要加强对物流外包的管理,以增强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物流外包方面管理的加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行:一是与第三方面物流公司签订相应的协议。物流外包方面影响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非是物流的运输速度和质量,医药企业在与第三方面物流公司进行合作时,可以针对该方面签订相应的合同,以保障物流的运输速度和质量;二是加强物流外包方面工作的监督。物流外包之后医药公司需要及时的推进相应的监督工作,以使第三方面物流公司的工作达到医药公司的要求。

(二)对物流外包进行合适的调整或加强监督保证运输的

速度。对于物流运输速度下降的问题,笔者认为其原因所在还是医药公司对物流工作的完全转交造成的。从对物流外包进行调整上来讲,医药公司可以将其物流工作分配至两家或者多家物流公司来进行,以形成物流公司间的竞争关系,从而促进物流公司在对待医药企业的物流运输工作时能够做到及时、迅速、准确。除此之外医药公司还可以将部分重要的物流工作进行保留,有医药公司自身来完成,避免物流公司在紧急情况下无法满足医药企业的要求而出现工作失误;从加强监督上来讲,医药公司在转交物流工作之后不能完全的抛开物流工作的管理,应该时刻监督物流运输公司,保证医药公司的物流运输质量。

(三)加强业务管理的独立性。医药公司在转移物流运输工作之后,要加强医药公司的业务管理的独立性。在第三方面物流公司介入医药公司的相应管理工作之后,医药公司应该要包吃住自己的立场,对于工作的管理上要按照自己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商议结果来执行,不能允许第三方面物流公司窃取医药公司的管理权利。要做到使第三方面物流公司的物流工作与医药公司的管理工作脱离,两者实现独立,使第三方面物流公司不至于对医药企业的业务管理造成伤害。

(四)对物流外包的管理进行调整以降低管理成本。物流外包之后,为了保证医药公司的物流工作的质量,势必要加强对于该方面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也就是说此方面的管理成本是必然会存在的。因此,医药公司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量的降低管理成本。对外包装管理的调整其实并不是仅仅局限在对于外部的单方面调整,其中还包括对外包装的设计包装以及材质结构等多方面的调整,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进行成本的降低,还可以利用最简单、精简的方式去获取最大的效益。具体来说,一是对该方面的管理进行精简,具体的精简工作可以从人员和体系两个方面来进行,尽量选取可用之才在保证监管体系能够管理、监督好物流工作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精简;二是通过利益手段实现第三方面物流公司的自身强化管理,此策略要求医药公司与第三方面物流公司达成协议,物流方面的费用按照物流工作的质量来进行支付。

结语:物流外包现象在医药行业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在实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利大于弊是事实。想要使医药行业物流外包工作能进行得十分顺利,为医药行业带来更大的福利,就必须对医药行业物流外包策略进行较深层次的研究,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对策,使物流外包真正造福医药行业。虽然这个过程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但只要积极的去寻找,去寻求方法,就一定在医药行业物流外包装方面取得最大的效益。给整个医药物流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志学,杨国军.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析与控制[J]. 统计与决策. 2014(02)

4.2014物流行业分析报告 篇四

目录

一、中小型物流企业面临越来越难生存.....................................................2

二、国企仍然过着安逸日子,不思进取.....................................................2

三、物流平台经济将出现,合同物流将命悬一线...................................3

四、移动互联技术推动中国物流商业模式变革........................................3

1、移动互联变革公路物流运营.......................................................................................................3

2、移动互联变革快递服务..............................................................................................................3

3、移动互联变革物流商业整合.......................................................................................................4

五、物流企业不能靠主业盈利,增值服务盈利是主流趋势..................4

六、物流园区泡沫化越来越重......................................................................4

七、物流信息化将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5

八、物流数据成为新的行业价值点(大数据).............................................5

九、海外电商物流将成为热点......................................................................6 十、二三线、农村物流平台迎来商机.........................................................6

2014年将是互联网经济下的中国经济全面革新的一年,在移动互联、4G信息通路的推动下,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国的传统产业将会产生革命性的颠覆,物流业也不会例外。传统的中国物流在过去10年的发展已经陆续出现破壳裂变的种种迹象,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不管是仓储服务还是快递,不管是合同物流还是零担物流,都有不少具有创新思维的企业蓄势待发。

一、中小型物流企业面临越来越难生存

营改增致命的一击:2013年8月营改增全面推进过后,各大物流企业面临进项增值税抵扣问题,导致物流企业税负整体不降反升,当然主要原因是物流业作为服务性产业缺乏进项抵扣。根据宇博智业了解,由于2013年8月之前,各企业会针对营改增有一定的准备,所以营改增最后对中小物流企业的影响将从在8月后的半年时间,也就是2014年将表现很突出,最终导致的中小物流企业越来越难做,靠信息转包生存的物流企业将走向末路。(央视的调查数据:我国现有物流企业700多万家,拥有车辆1600多万台,平均每家2台车;货车空驶率达50%,每票货转手五六次才到司机手上,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很大的问题)

二、国企仍然过着安逸日子,不思进取

从今年的三中全会的信号来看,中央会继续扶持国有企业。从最新的2013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看,国有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当前中国的国有物流企业大多是以传统的物流服务,占据了政策优势、资源优势、资本优势的国有在新的互联网经济的环境下很难变革与创新,因此不思进取将继续在2014年延续。从 2013年的行业发展状况来看,真正推动创新的是民营物流企业。

三、物流平台经济将出现,合同物流将命悬一线

中国物流面向平台化整合是必然趋势,过去合同物流鼎盛时期,中国的物流多半是以单一的项目驱动为主,很难平台化。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新的互联网经济将传统的TOB的业务变革成TOC的业务,打碎后的物流服务更容易促进平台的建设。从2013年的中国物流平台格局来看,平台化将成主流趋势,比较典型的例子:2013年安能物流启动了中国零担物流的首个加盟平台;马云的菜鸟整合的是一个电商物流仓储+配送+系统为一体的供应链服务平台;中国物流园区、公路港逐步整合(特如原天地华宇总裁、传化物流总裁徐水波推出的天地汇模式)等等,都看出平台整合模式。

四、移动互联技术推动中国物流商业模式变革

2014年是中国4G网络落地之年,过去中国3G发展的三年,已经催生了中国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落地,以物流供应链来说,过程可视化变得越来越容易。

1、移动互联变革公路物流运营

以3000万卡车司机服务的移动互联平台蕴藏着重要价值,目前三家公司都在倾力抓住这样的商业机会,他们是汇通天下、易流、维天运通。

2、移动互联变革快递服务

以顺丰、百世为头的快递企业已经陆续在移动互联上实现了创新,将服务与APP、微信结合,变革和传统物流的运营服务模式,赢得了较高的客户体验。

3、移动互联变革物流商业整合

2013年在新的SNS平台的物流中高层圈子已经初具雏形,2014年信息通路的变革将彻底变革中国物流的商业合作模式。

趋势看,那些传统的靠信息中介,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角色将越来越难活,4G时代给物流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商机!

五、物流企业不能靠主业盈利,增值服务盈利是主流趋势

2014年靠传统的价格差价盈利的物流企业越来越少,物流企业靠增值服务盈利成必然趋势。特别是区域供应链领域的信息服务、数据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等等,这将是新的生存模式。其实商业本质上有共通性,肯德基不是靠卖鸡腿赚钱的,靠的是他的庞大的商业地产盈利,物流业也不例外。

从2013年美国仓储企业20强的业务内容来看,单独的仓储+运输服务获取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薄,这些排名靠前的企业,靠的都是更多的增值服务获得利润空间。宇博职业分析,2014年的中国物流企业必然向这个方面发展,未来的物流企业本质上都是提供综合的供应链服务。

六、物流园区泡沫化越来越重

2013年底,中国唯一的物流新媒体平台《物流指闻》监测的数据看,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空置园区对外寻求合作。中国物流地产的泡沫化越来越重,全国各地在2009年开始的大面积圈地建仓过后,物流园区成为了商业地产的重要手段,一帮不懂物流园区的人掌握着物流园区不会运营,真正有运营能力的团队无法获取园区资源。物流园区的定位涉及加工制造、分销零售(含电商)、过港中

转,同时实现产业整合和区域联动,但目前的中国物流园区大部分仅仅完成建设,增值商业化运营成为了一个难题。

各地政府为了完成政绩,不断的圈地建物流园区,当然2013年菜鸟的孵化,九、海外电商物流将成为热点

2104年海外电商将迎来新的爆发机会,不管是阿里巴巴、还是京东,都会重视海外市场,因此基于海外电商的综合物流服务将成为热点。据宇博智业了解,从2013年各大快递企业的布局已经看得出,顺丰、申通都在2013年布局海外业务,深圳一达通全面渗透海外电商供应链综合服务,因此从这些信号看这一个新的商业机会物流行业一定不容错过。十、二三线、农村物流平台迎来商机

5.汽车物流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篇五

姓名赵苗苗

系别管理系

专业物流管理

指导教师

时间

一、汽车物流行业发展的配送模式

汽车行业物流配送的主要模式有市场配送模式、合作配送模式和自营

配送模式,其中市场配送模式是我国汽车行业的主流配送模式。

(一)市场配送模式

所谓市场配送模式就是专业化物流配送中心和社会化配送中心,通过为

一定市场范围的企业提供物流配送服务而获取赢利和自我发展的物流

配送组织模式。具体又有两种情况 :

1.公用配送,即面向所有企业。如:上海国际汽车物流(码头)有限公司

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日本邮船株式会社(NYK)和上海港务局

合资组建了。该合资公司借助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船运企业之一,日本邮

船丰富的汽车运输管理和码头运作经验以及高新技术,加上上汽集团的雄厚实力以及管理着世界上第四大集装箱港口的上海港务局的倾力支

持,明确提出了要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汽车物流企业,以满足飞速发

展的中国汽车业需要,为中国汽车业提供卓越的物流服务。

2.合同配送,即通过签订合同,为一家或数家企业提供长期服务。这是

中国汽车行业最广泛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如:上汽集团与荷兰TPG集

团下属的TNT(天地)物流公司合资组建的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

这家汽车物流公司向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国内汽车制造厂家提供物流

服务,并为其在整车物流、零部件入厂以及售后物流等方面提供一体化、网络化的物流管理方案。

(二)合作配送模式

所谓合作配送模式是指若干企业由于共同的物流需求,在充分挖掘利用

个企业现有物流资源基础上,联合创建配送组织模式。如:美国总统轮

船(APL)公司的姊妹公司美集物流(APLL)公司与中国三大企业集团:民

生实业有限公司、西南兵工万友集团及长安汽车集团合资组建了重庆长

安民生物流有限公司,在重庆经济开发区北部科技园区建造占地80亩的现代化仓储配送中心,负责提供汽车及零件的物流配送服务和该区域

内其他生产企业的物流配送服务,主要客户有长安、福特以及铃木等。

(三)自营配送模式

所谓自营配送模式是指生产企业和连锁经营企业创建完全是为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配送服务的组织模式。选择自营配送模式的企业自身物

流具有一定的规模,可以满足配送中心建设发展的需要。如:上汽集团

自有的安吉物流,也具有一定的规模。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这种模

式将会向其他模式转化。

二、汽车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汽车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汽车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出现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物流

成本较高等问题。近年来,中国汽车生产和销售出现快速增长,但与之

配套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跟上汽车业的发展。国内各大汽车企业

各自建运输网络,企业间缺乏有效合作,汽车物流配送更是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使运力资源大大浪费。特别是在运送整车的过程中,仍然普

遍存在着单向载货运输,双向核算运输成本,返回运力资源利用率低,运输成本高等问题。例如,许多汽车物流企业都各自担着不同品牌轿车的运输服务。上海安吉主要承担上海通用、上海大众轿车的运输;长安

民生主要承担长安汽车、长安福特、长安铃木的运输;吉林长久主要承

担一汽—大众、一汽红旗等品牌的运输。这些企业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仓库、运输车辆甚至运输船舶以及专用铁路等,区域分布情况各有不

同。如果对这部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会优化资源配置,大大降低汽

车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服务绩效。

(二)中国汽车物流市场运输成本高

国际上一般以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比

重越低越先进。目前中国物流方面的成本占中国2004年生产总值的21.3%,日本为 12%,美国仅为9.9%。据对美国物流业的统计与分析,以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平均资产回报率为8.3%(IRR),仓储为7.1%,综合服务为 14.8%。中国大部分汽车物流企业的资产回报率为1%左右。

我国车辆运输成本是欧洲或美国的3倍,全国运输汽车空驶率约37%,其中汽车物流企业车辆运输空驶率达37-40%之间,存在着回程空驶资源

浪费、运输成本高等问题。

这意味着中国汽车物流供应商必须进一步帮助客户降低成本,并同时为

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满意、尊敬和信赖,从而进

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市场中占的比例日本为80%,美国为57%,而中

国仅为18%,所以在中国第三方物流程度不高、浪费巨大、物流成本居

高不下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物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我国汽

车物流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的战略思考,一是要设法降低库存,优化供

应链配送信息管理和调控,减少供应链配送体系不增值部分,削减不必

要的成本,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通过物流网络优化和信息技术系统建设

和管理,帮助客户实现零库存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必由之路。

三、目前中国汽车物流企业的构成形式

中国汽车物流企业主要是由四种形式构成:

(一)从传统的国营运输企业介入仓储等物流领域转变而来

(二)从汽车制造企业中分离出来

(三)拥有地皮的单位利用地主之宜在仓库或物流园区基础上逐步涉及

其它物流业务

(四)中外合资企业的汽车物流企业(例: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安吉日邮汽车运输有限 公司等)

从总体上来看,国内汽车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多限于简单的仓储,运输环节、服务功能比较单一,管理体制也过于粗放,其基础管理标准

与国外汽车物流企业的管理体系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汽车物流标准化

体系工作滞后,汽车物流的技术标准和基础管理、服务规范及运输工具、装备等均未形成统一标准,一旦供应链环节出现问题,往往显得无所适

从,造成顾客抱怨。致使物流企业信誉低,成本高,市场流失的风险大.第三节国内汽车物流市场竞争分析

在国内汽车物流市场中,中国汽车物流企业已经面临着一个国际化汽车

物流的激烈竞争环境。例: 英运物流公司将其负责接收来自欧洲、北

美和亚洲的伟士通货物运输到中国,安排所有的国际货运、报关并将其

货物运往其在中国的仓库和工厂,竞争优势在仓储管理,在华客户主要

为伟士通。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物流市场的前景也显得格外诱人,国内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富田-日本仓储运(广州)有限公司,主要客户广州本田,竞争优势在于信息管理技术、稳定的客户。

重庆长安民生物流,海运方面由美国总统轮船公司提供远洋运输支持,年承运16万辆商品车、汽车零部件及原材料约77万吨。主要客户为长安汽车,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管理技术(美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及IT系统)、资源优势(由长安、万友集团提供仓储、公路、铁路运输)和规

模优势。

安达集团有限公司,现代化管理仓库达45万平方米,每年吞吐量30万辆。商品车专用车辆300多辆。主要客户为天津一汽夏利和神龙汽车。竞争优势主要为管理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与国外40多家货运代理企

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在中国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300多个业务网点,形成了功能齐全的物流网络系统。主要客户为海南马自达、一汽大众,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规模、管理技术、稳定的客户源和区域。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汽车物流企业,主要从事汽车整车、零部件物流以及相关物流策划、物流技术咨询、规

划、管理、培训等服务,是一家专业化运作、能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技

术化、网络化,可靠的独特解决方案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主要客户包

括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华晨金杯、重庆红岩等,运输

车辆共有1639辆驳运车、438节火车皮、5艘江轮、6艘海轮。2004年该公司的年运输能力已超过100万辆商品车,年销售收入已达17亿元,主要竞争优势体现在稳定的客户源和区域以及先进的汽车物流管理技术为基础,已形成整车及零部件物流运作管理技术联动平台。

第四节 中国汽车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及营销方案

一、中国汽车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中国汽车物流运输主要的途

径是通过水运、铁路、公路运输;

1.中国汽车物流公路运输企业都具有“资源利用率低,运输成本

高,运力资源浪费,竞争力薄弱”等特点汽车物流行业的进入门槛

不高,造成目前行业群体数量多,单个企业控制车辆规模少,行业目前

拥有 10000 多辆车,从业企业达 400-500 家。大多数企业依靠当地的发出资源,不能构成规模和回流网络,单车重载率很低,或者极低的回

流配载价格造成企业效益水平差。

2.效益和规模的原因,使得大多数企业没有能力提升管理技术,保障服务质量。整个行业服务水准不高,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约

束机制,造成同等价格条件下的服务内涵、品质判断参差不齐,导致服

务品质参差不齐,商品车交付及时率,商品车质损率,架子车的事故率

等诸项指标均不尽人意。

3.持续增长的油价成本和不规范的途中罚款更加重了企业负担。国家标准的限制导致了区域间的政策尺度掌握差异。超长、超限车型在这里不能上牌,在那里就可以通,怎么也解决不了竞争的对等、基础统一。

大多情况下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局面,围绕一个主机厂,以当

地运输为主体形成了一批运输企业,他们的规模、管理能力、地域的群体利益制约了外地企业参与竞争,特别在月初、月末的不均衡销售发运

情况下,更加无法旗帜鲜明的提出强化管理、改善品质的合理管理需求。

4.公路公司为了生存不得不卷入无序、恶性竞争。恶性竞争导致了行业价格体系的破坏和局部供需的不平衡。汽车物流运输过程中,各企业为寻求回流效益、不惜牺牲自身利益,破坏了行业价格体系。这种恶性竞争还造成了局部运力供给大于运量需求的假象,一方面是潜力巨大的市场和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却是价格的不断压低和利润的不断侵蚀,这种效益剪刀差的矛盾日趋突出。

5.司机人员管理、成本控制困难,车辆使用率低下;公司企业与

司机沟通不顺畅,企业在车辆运输过程中无法对运输过程全程监控;汽车物流配送的实效性要求很高,需要及时有效得配送到目的地;

二、中国汽车物流企业业务流程

易流GPS进入汽车物流企业的切入点:1.汽车零配件从生产企业

运输到各汽车生产企业或是中转仓储中心的环节中; 2.整车出厂配送给各地经销商、仓储中心的环节中;3.汽车整车出口,将整车运往各码头,铁路运输中心得环节中;

三、降低汽车物流企业成本的主要措施1.减少等待时间,加强

仓库与运输的团队合作,加强客户、调度、驾驶员之间的沟通; 2.做到资源共享,实施战略联盟,加强集货回程的匹配,提高车辆利用率;

6.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篇六

2013-2018年中国第三方医药物流行业投资分析及深度研究咨询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医药物流相关概述 第一节 物流的定义与分类

一、物流的定义

二、物流的划分

三、物流成本的核算 第二节 现代物流简介

一、现代物流的定义

二、现代物流企业具有的特点 第三节 医药物流基本概念

一、医药物流的定义

二、医药物流的功能介绍

三、医药物流的增值作用

第二章 医药行业发展状况 第一节 医药行业发展分析

一、金融危机形势下全球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二、中国医药业长期稳步发展的原动力

三、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综述

四、我国医药行业正处在转折时期 第二节 2011年中国医药行业运行分析

一、医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二、医药行业生产情况

三、医药行业销售情况

四、医药行业出口情况

第三节 医改对医药行业发展的影响

一、新医改方案争辩的要点

二、医改给医药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三、医改推进医药商业区域龙头加快重组

四、农村医改助推医药市场增长 第四节 医药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我国医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高成本对医药行业发展的影响

三、国内中小医药企业融资难 第五节 医药行业发展对策

一、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策略

二、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三、我国医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国内医药外贸出口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之策

第三章 中国医药物流行业分析

第一节 中国医药物流总体发展概况

一、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特点

三、我国医药物流业发展概述

四、国内医药物流市场结构调整路径及规划浅析 第二节 中国大型医药物流中心建设综述

一、中国医药物流建设热潮的五大原因

二、国内医药物流建设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医药物流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中国医药物流建设发展的建议 第三节 中国医药冷藏物流发展概况

一、医药冷藏物流概述

二、我国医药冷藏物流发展状况

三、我国医药冷藏物流存在的问题

四、国内医药冷藏物流的发展趋向与对策 第四节 中国农村医药访销物流发展探究

一、我国农村医药访销物流的战略定位

二、国内农村医药访销物流发展态势分析

三、中国农村访销物流的基本模式

四、我国农村医药访销物流的对策 第五节 浙江医药物流业发展概况

一、浙江医药物流业发展概述

二、浙江发展医药物流的条件

三、浙江医药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四、浙江医药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五、浙江医药物流业的发展对策

第六节 中国医药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医药物流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二、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中国医药物流的成本问题分析 第七节 中国医药物流发展的对策

一、中国医药物流业的发展策略

二、规范医药物流发展的两大措施

三、国内医药物流发展的对策

四、我国医药物流企业长远发展的建议

第四章 现代医药物流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探讨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一、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代物流的重大意义

二、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有利因素

三、国内医药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总思路 第二节 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分析

一、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的意义

二、中国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发展之路

三、我国第三方医药物流赢利转型分析

四、第三方物流进入医药物流市场面临的挑战

五、第三方物流在现代医药物流业中的发展对策 第三节 医药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

一、中国医药物流信息平台的典型模式简析

二、医药物流亟需公共信息平台

三、医药物流信息化突破对象局限的方法

四、制约医药物流信息平台发展的几种因素

五、我国打造高效医药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对策

第五章 中国医药物流的供应链

第一节 中国医药物流供应链管理分析

一、供应链管理模型及其应用

二、供应链管理给医药企业带来的优势

三、现代医药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分析

第二节 中国医药行业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的探讨

一、供应链一体化的相关概念

二、中国医药行业实行供应链一体化的必要性

三、中国医药行业实行供应链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四、中国医药企业供应链发展的建议

第三节 中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的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一、中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的特点分析

二、中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的药品流通体制改革

三、中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电子商务的应用

四、中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的重构与药品代理配送制发展 第四节 医药企业物流供应链的构建浅析

一、整合医药物流资源

二、优化企业物资供应渠道

三、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

第六章 中国医药企业物流发展分析

第一节 医药企业发展物流整合与效益最大化简析

一、医药物流作业目标

二、医药物流环节整合

三、医药物流企业遭遇整合阻力

第二节 医药批发企业发展物流的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一、医药批发企业物流的特点

二、医药批发企业发展物流的必要性

三、医药批发企业发展物流配送的战略 第三节 民营医药批发企业的SWOT简析

一、民营医药批发企业的优势与劣势

二、民营医药批发企业面临的威胁与机会

三、民营医药批发企业的发展策略

第四节 医药企业发展物流的问题及策略

一、医药流通企业进行物流规划的对策

二、医药商业批发企业物流管理的策略

第七章 全球第三方物流市场运行

第一节 全球第三方物流发展分析

一、全球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

二、全球范围第三方物流需求分析

三、国际物流绩效统计发展现状

四、2010年世界第三方物流公司排名

五、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经验 第二节 各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分析

一、美国第三方物流新特点

二、美国第三方物流公司业务拓展新方向

三、韩国第三方物流行业分析

四、欧美企业对第三方物流各项服务的需求情况

五、欧美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的动因

六、欧美日第三方物流的比较

第八章 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运行

第一节 第三方物流市场分析

一、第三方物流的市场现状

二、第三方物流市场结构分析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目标市场选择

四、制约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定价分析

一、第三方物流服务定价概念模型

二、第三方物流服务定价分析框架 第三节 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环境分析

一、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需求的经济热点分析

二、第三方物流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三、第三方物流供需状况对比分析

四、政府为第三方物流行业推出新政策 第四节 第三方物流为客户创造经济效益分析

一、第三方物流服务降低物流费用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二、第三方物流服务创造多元化价值

第九章 第三方物流市场供需

第一节 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供需分析

一、中国第三方物流业需求状况分析

二、中国第三方物流需求特点

三、第三方物流市场供需矛盾分析

四、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供应链模式

五、第三方物流的生产和消费分析

第二节 国内外第三方物流需求内容的对比分析

一、发达国家对第三方物流的服务需求

二、我国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 第三节 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需求分析

一、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比较

二、我国物流市场对两种物流的需求分析

三、我国两种物流的发展策略

第十章 第三方医药物流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上海市第三方医药物流

一、上海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现状

二、上海第三方医药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三、上海第三方医药物流业的发展

四、上海医药物流业发展方向 第二节 四川省第三方医药物流 一、四川省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二、四川向所有企业开放第三方医药物流

三、2013-2018年四川省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预测 第三节 浙江省第三方医药物流

一、浙江省第三方医药物流市场状况分析

二、浙江省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存在的障碍

三、浙江省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的对策 第四节 广州省第三方医药物流

一、广州市加快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业

二、广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拓展第三方医药物流的SWOT分析

三、广东省服务区拓展第三方医药物流战略 第五节 秦皇岛市第三方医药物流业分析

一、秦皇岛市第三方医药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二、秦皇岛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发展战略

第十一章 其他相关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

第一节 第三方汽车物流

一、第三方物流在我国汽车行业的应用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二、第三方物流对我国汽车行业的积极作用

三、我国汽车行业在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二节 第三方电信物流

一、电信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

二、第三方物流服务电信模式

三、电信行业第三方物流前景 第三节 其他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

第十二章 医药流通领域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药品流通概述

一、药品流通过程中的特殊性

二、药品流通环节链中的利益分配

三、国外药品流通的成功经验 第二节 医药流通领域发展概况

一、国外医药流通领域发展概述

二、国内医药流通领域发展现状

三、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在规范中前行

四、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前景展望 第三节 中国医药流通业格局分析

一、2011年中国医药流通业发展格局

二、我国医药流通业格局变化分析

三、医改新方向将影响我国医药流通业格局发展 第四节 药品流通领域发展代理配送简析

一、药品代理配送概述

二、中国发展药品代理配送的主要原因

三、发展药品代理配送的主要策略 第五节 医药流通业仓储管理分析

一、中国医药流通业仓储管理面临的挑战

二、我国医药流通业仓储管理措施

第六节 医药流通领域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一、医药流通领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医药流通领域发展不容乐观

三、医药流通领域发展谋略

四、医药流通企业未雨绸缪

第十三章 医药物流竞争分析

第一节 中国医药物流企业竞争环境分析

一、国内医药物流企业发展的行业背景

二、我国医药物流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三、我国医药物流企业发展的微观环境 第二节 医药物流市场竞争概况

一、中国医药物流领域的格局现况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二、医药物流企业建设提速

三、医药物流企业抢占江苏市场 第三节 医药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分析

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二、医药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

三、信息化提高医药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节 提升医药物流企业竞争力策略

一、企业竞争战略定位选择

二、业务标准升级

三、提升经营快速反应能力

四、整体竞争力寻求突破

第十四章 第三方医药物流竞争格局

第一节 我国第三方医药物流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一、中国第三方医药物流市场企业竞争类型

二、我国第三方医药物流市场竞争者构成

三、我国第三方医药物流市场竞争状况 第二节 民营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分析

一、民营企业在第三方医药物流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分析

二、中国民营企业在第三方医药物流市场竞争中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 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

一、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我国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竞争力存在的及原因

三、我国第三方医药物流竞争策略

四、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第四节 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并购整合

一、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并购整合的必要性论证

二、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整合的经济效应

三、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并购整合的方式

四、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并购整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十五章 第三方物流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分析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现状分析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矛盾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对策分析 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一、第三方物流客户关系管理分析

二、客户关系管理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重要性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的关系

四、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评价体系 第三节 我国第三方物流信用治理模式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一、第三方物流信息分析

二、信用治理机制及其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三、第三方物流信用治理模式设计

四、第三方物流营销策略

第四节 第三方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

一、第三方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阶段

二、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程度

三、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问题

四、2011年第三方物流IT投入情况 第五节 民营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分析

一、影响民营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环境变化分析

二、民营第三方物流企业SWOT分析

三、民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占有能力分析 第六节 民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短板”分析

一、我国民营第三方物流企业短板所在

二、“短板”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第七节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问题

二、完善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措施

第十六章 第三方医药物流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A企业 第二节 B企业 第三节 C企业 第四节 D企业 第五节 E企业 第六节 F企业

第十七章 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

第一节 2013-2018年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第三方物流营销趋势

二、物流业趋向专业化一体化

三、第三方物流成为国际物流业发展趋势

四、第三方物流瞄准专业化 第二节 我国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企业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的趋势

二、物流企业规模化与个性化的趋势

三、物流市场细分化与国际化的趋势

四、区域物流集聚与扩散的趋势

五、物流经营成本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十八章 医药物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展望 第一节 医药物流行业投资分析

一、投资机会

二、投资风险

三、投资建议

四、投资策略

第二节 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中国医药零售市场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二、三大利好形势将推动我国医药行业发展

三、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看好 第三节 医药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医药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

二、我国医药物流的发展趋势

三、未来中国医药物流领域的监管趋势

第十九章 第三方医药物流投资分析

第一节 2013-2018年第三方医药物流投资机会

一、第三方医药物流业前景分析

二、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市场潜力分析

三、中国物流业的问题与机会

第二节 2013-2018年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策略

一、当前我国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利与弊

三、企业第三方医药物流与自营物流选择

四、发展我国第三方医药物流业的策略

五、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战略选择

第三节 2013-2018年第三方医药物流投资风险分析

一、物流外包风险分析

二、第三方医药物流法律风险与防范

三、现代物流风险分析

第四节 中国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个性化发展策略

一、通过开展个性化物流服务提升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开展个性化物流服务的具体措施

三、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开展个性化物流服务应注意的问题

图表目录略

网 址:

7.物流与物流法制环境的关系研究 篇七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 说到底是以社会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 社会经济关系是法律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它的发展程度制约着法律的制定和发展。因此, 物流活动的存在及发展状况是产生物流法制的基础, 并对物流法制起着决定性影响。

1.1 物流活动本身的复合性影响着物流法制

物流活动本身的复合性是指物流活动并不局限于单一的主体, 也不局限于单一活动。现代物流不是单一的运输行为, 它是运输、仓储、电子、信息等的集合。物流也不再仅是企业内部的物流, 或者企业为自己生产的商品服务的物流, 现代物流已经从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发展到了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在现代的物流服务中, 不仅已经有了专门的物流服务企业, 而且为了实现更高效率的物流, 各物流企业之间会以同盟的形式, 对整体物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从而形成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从物流活动所涉及的主体看, 物流不再仅仅涉及生产、销售企业, 而且涉及社会中所有的组织和个人。此外, 对于这么复杂、涉及面广的经济活动, 政府也必然会对其进行适当的管理和规制。由此可见, 物流活动所涉及社会经济关系非常复杂, 既有物流企业与接受物流服务的企业或个人之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也有政府与物流企业之间的规制与被规制之间的关系。既有物流企业与外部企业之间的关系, 也有物流企业或物流企业联盟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了物流活动本身具有复合性。这一复合性表现在物流法制上, 就需要不同部门法对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进行规范。也就是说, 物流法律规范应当是来源于现有各个部门法的相应内容, 其中涉及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等各部门法。

1.2 我国物流的发展水平影响着物流法制

我国现有的物流经营者普遍存在组织结构散、小、差, 商流、物流、信息流相互脱节、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等问题, 与现代化物流的要求相去甚远。落后的物流技术增加了物流成本, 据统计, 我国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30%以上。如果把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那么我国目前的物流发展水平可以认为处于第二与第三阶段之间。即, 物流中已经有了配送的概念, 正向物流信息化和综合物流方向发展。物流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的物流法制至今也没有专门的物流立法。

2 物流法制环境影响着物流效率与安全

所谓物流法制环境, 静态地看, 是指以与物流有关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动态地看, 是指这些法律规范的运行和实现情况, 两者共同构成了物流法制环境。从立法、执法和司法的角度看, 显然立法属于静态的物流法制环境, 而执法与司法则构成了动态的物流法制环境。具体而言, 物流法制环境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物流的效率与安全。

2.1 从立法看物流法制环境对物流的影响

根据法律调整客体的不同, 又可以把立法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它们分别是关于物流主体、物流行为和物流技术的法律规范。

2.1.1 关于物流主体的法律规范

一般而言, 出于社会整体经济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保护的考虑, 对于市场主体, 法律都会做出某类主体的准入规定。这些准入规定中, 有的是一般性的规定, 适用于所有的市场主体。有的是特殊规定, 这些特殊规定仅适用于特定主体。物流主体作为从事物流服务经营活动的主体, 不仅物流服务本身需要主体具备相当的条件, 如从事运输业务的物流主体需要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运输工具。而且物流活动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 部分物流服务, 如配送业务还直接关系到每个国民的日常生活。因此, 需要对物流主体的准入标准做出一个特别规定, 以保证物流活动能够高效、安全运行。当然, 由于物流业务本身的发展, 现在已经出现了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物流, 有的从事物流服务活动的主体主要可能只是处于一个组织者、协调者的地位, 其对人才和技术要求较高, 对直接的物质条件的要求可能不是很高, 从而不同于一般的物流主体。即, 即使在物流主体当中, 也还可以根据其具体从事的物流服务内容进行细分。作为有效的、符合现实要求的法律规范, 我们有必要根据物流主体所从事的具体业务内容的不同做出相应的准入规定。

2.1.2 关于物流行为的法律规范

物流行为, 是指从事物流服务的经营主体相互之间发生的竞争或合作行为, 以及其与物流服务需求方——客户之间发生的提供物流服务的行为。与物流行为有关的法律规范调整对象当然是以因物流行为而发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从物流行为发生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来看, 既有因竞争行为而产生的国家或政府对物流主体的干预, 即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关系, 也有因物流主体之间的合作及物流主体与客户之间发生的交易关系, 即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显然, 按照传统法学部门法的分类基准, 前者属于经济法的调整范畴, 后者属于民商法的调整范畴。也就是说, 关于物流行为的法律规范之中, 既有属于经济法的内容, 也有属于民商法的内容。如果说有必要制定专门的适用于物流行为的法律规范, 那它也只是经济法或民商法的特别法, 而不是独立的部门法。而是否有必要制定专门的适用于物流行为的法律规范又是由物流行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个人认为, 物流行为具有以下特性, 因此应当制定相应的专门适用于物流行为的法律规范。

第一, 物流行为是涉及第三方的服务行为。

在一般的买卖关系中, 其客体多为有形商品。但在涉及物流行为的活动中, 其客体是服务行为。如, 物流活动所涉及运输、保管、包装、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方面都属于服务行为。物流主体是服务行为的提供方, 客户则是服务行为的需求方。在传统物流活动中, 物流活动作为商流活动的延续, 其实施或者由商品的买方或者由商品的卖方负责。因此, 买卖双方当事人一般都事先约定商品转移过程中的风险负担, 现行法律对传统物流中的风险分担也有比较明确的规定, 能够基本满足现实交易的需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流业本身的发展变化, 物流不再局限于第一方、第二方物流, 而是发展到了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即, 提供物流服务的可能再也不是买卖双方中的任何一方, 而可能是第三方、第四方。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确定商品转移过程中发生的风险责任及商品交付的延迟责任等就成为需要解决的新课题。虽然按照法理, 当事人仍可进行自由约定, 但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 处于弱势的当事人总是无法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思与对方进行自由约定, 即使约定了, 其利益的天平可能总是会向处于强势地位的一方倾斜。而这种地位不均衡的现象表现在物流主体与消费者之间时就会更加明显, 消费者的利益如何得到保护不仅关系到消费者个体本身, 而且也关系到在现代需求型经济条件下, 能否通过促进消费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为此, 我们需要制定特别的有关物流行为的专门法律规范, 以确保高效、安全的物流的实现。

第二, 同一物流业务需要多个物流主体的参与才能实现。

现代商品的移动再也不是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经济全球化使商品在全球移动, 为了完成一件商品, 往往需要多个物流服务商参与到这一物流服务活动中来。仅以运输服务为例, 对于同一批商品的空间转移, 往往可能需要航空、铁路、水路、陆路等多种运输方式。而事实上, 并不是任何一个物流服务商都同时拥有自己的独立运输系统。因此, 联合运输就成了最好的方式。而如何分配这些不同物流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义务和职责就成了首要问题。如果说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主体能够对客户负责, 那么这些具体物流服务的参与者又如何向第三方或第四方物流主体负责呢?还是由这些参与者直接向客户负责呢?这些都是传统法律所没有直接规定的, 需要针对物流行为做出一些具体的、特殊的规定。

2.1.3 关于物流技术的法律规范

物流技术, 是指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和。它包括在采购、仓储、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和其他物资设备以及由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实验发展而成的各种方法、技能和作业程序等。物流技术法律规范主要就是关于物流技术标准化的规定。物流标准化是现代物流的显著特征和新趋势, 也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技术基础。有了物流技术的标准化才有物流的现代化。目前, 我国不同地区, 不同企业的相应物流技术没有统一标准, 经过导致货物的重复装卸、重复加工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物流的效率。为此制定相应的物流技术法律规范极为必要。另外, 在制定我国的物流技术规范时, 不仅应当参考我国现有的物流技术, 也应当考虑国际上通行的物流技术标准。因为, 现代世界经济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只有与国际物流技术接轨, 才能使物流活动取得更高的效率。

2.2 从执法和司法看物流法制环境对物流的影响

如前所述, 动态地看, 物流法制环境对物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执法与司法两个层面上。

2.2.1 执法对物流的影响

执法,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 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执法的前提是有法可依。目前, 我国尚无统一的物流法。从现行物流法律规范看, 它们多由各部委、主管机关或地方政府制定。这就决定了各行政部门在执法时所依据的法律只能是其各自制定的法律规范。另外, 各部门在制定相关法规时基本上是各自为政, 从行业特点、行业利益和地方利益出发制定的, 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交叉、重复甚至矛盾。这也就决定了各执行机关的执法过程中难免出现不统一, 甚至相互冲突的现象, 使物流业者无所适从, 从而影响物流业的整体发展。

2.2.2 司法对物流的影响

司法,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 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它与行政执法一样, 是法的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司法主要由法院实施。由于我国关于物流的专门的法律规范不多, 司法活动中直接依据民商法等一般法进行判决的情况较多。因此, 作为对具体案件做出具体判决的法院而言, 其对物流的影响更多体现为通过具体个案的判决, 体现物流领域应有的法律价值。虽然我国不是一个判例法国家, 但仍然不能否认个案判决对物流主体的行为指示作用, 以及对今后立法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丁俊发.走向世界———国外流通考察报告[R].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2:728.

8.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篇八

【关键词】现代物流;人力资源;指标体系

0.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全球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但是我国物流业却逆势增长,成为新经济增长点之一,现代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进行快速战略扩张,随之而来的便是现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加大,原因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地域范围广、人员数量众多,组织结构复杂。因此,在与传统物流企业运营要素比试之中, 人力资源质量高低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科学与否就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人力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无疑能够为企业的这一战略目标的达成提供强大动力,帮助现代物流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中取得战略制高点。

1.现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描述

现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描述。

现代物流企业作为一个兼具知识、资本、劳动和技术密集的服务行业,对人力资源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但是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当前现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总体状况并不乐观,主要变化表现在几个方面。

1.1物流企业人力资源量上不足

我们物流行业现在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物流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公司员工是物流公司的主要资产。但是,我国物流企业整体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而且现代物流企业从事业务涉及面广,业务活动繁多,工作时间不确定性大,人员层次多,对人才需求量大。从业人员的待遇一直处于中下水平,再加上现有的人才自主择业、自主流动政策,一般技术人才都不愿意进入物流行业,甚至出现本行业专业人才外流的现象。物流企业在长期发展中思想观念一直比较落后,自身发展的意识淡薄,忽视对人才的引进,因而长期得不到人才的补充,使得整个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和高端知识型人才匮乏的现状。

1.2人员组织结构不合理

由于物流行业的特殊性,不仅需要进行简单重复工作的体力劳动者,也需要有进行复杂工作处理的脑力劳动者。主要体现在以需求众多不同岗位的要求上,例如,既有多层次化从搬运、仓储、单据整理、运输等等简单体力操作;也需要能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各种仓储和运输业务,深知物流运作规律,制定物流规划方案、 物流软件开发等复杂脑力劳动,它容纳着多层次的专业人才职种,由于企业招聘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国内很多物流企业人员组织结构不合理。

1.3后期培养力度不够,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低

我国物流人力资源开发刚刚起步,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还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而且物流企业的职业教育也较贫乏,短期培训仍是目前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主要方式。 物流企业的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突出表现为企业在人才管理上视员工为蜡烛,不停地燃烧直至其退出社会舞台;而现代人才管理把人才看作资源,人好比蓄电池,需要不断对其充电,他也才能不断放电。据了解,目前还有相当多的物流从业人员对现代物流概念缺乏深刻理解和完整认识,很多人仍然持有物流就是“物资流通”,或物流就是“储运”的错误观点。这些都反映出许多企业缺乏对员工后期知识培训和再教育的必要人力资源投入。

1.4人才流失严重

员工流动包括自愿流动和非自愿流动,其中非自愿流动原因大多是被企业解雇或被迫辞职,而自愿流动则是出自员工个人的原因。不论是什么原因员工流动都会给企业带一定的影响,根据调查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职责设计不合理、负担过重,难以承受延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超时或超强度劳动问题,对基层员工是按量计酬增加工资为最有效的方法,而加班工资过长时间发放,严重挫伤基层员工积极性

(2)处罚严重、工作压力大。从管理状态上看大致两种状况:一种太缺乏有效管理,另一种则是制度化管理。缺乏制度的企业处罚是随机的,制度健全的企业,其制度条款往往处罚多于奖励。

(3)员工职业生涯计划难以实现。一般来说,应聘者到企业工作,最初动机是获得较高薪金,但工作稳定后,就考虑个人发展机会和前途问题。作为公司员工,其职业发展的途径,通常是从低级岗位或职务向高级岗位或职务升迁,从简单工作向复杂工作过渡,或从不喜爱的工作岗位到喜爱岗位等。如果员工发现在公司无法实现其职业计划目标,其可能跳槽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其他单位。

2.现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初始指标体系的构建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基于对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并同时注意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且参照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企业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国内赵明曙教授的“人力资源指数”和张国初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定量测度与评价指标,上海交大系统工程研究所高宏的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西南民族学院朱文的企业总体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等;国外的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会1994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指标体系、美国 “人力资源关键指标”。以上指标体系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但是总体来讲,构成了完整全面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指标体系。我们遵循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评价原则,本着指标体系选取和设计的几个基本原则:

2.1客观性原则

评价目的是为了分析,因此评价的质量影响着分析的正确性,所以必须弄清物流业评价指标是否全面、正确、可靠,并注意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该具有代表性

2.2可行性原则

在保证实现物流业人力资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整体评价方案的设计要有对比性,避免强行把不相关联或关联度太低的指标纳入其中,并考虑到获取数据的难易程度

2.3系统性原则

物流业人力资源评价指标要包括物流业和人力资源管理可能涉及的一切的方面,但是又不能过于繁杂,否则散失课操作性,而且数据间容易产生多重共线性现象。

2.4国际性原则

构建人力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必须放眼世界与国际同步。我们在设置指标时,既要联系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水平,更要参照国际相应的技术标准,遵循国际惯例以更好的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并为经济全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3.结论

鉴于我国物流行业处在行业发展初期,一个科学且系统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必定会对国内物业企业的告诉发展起到正面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碧琳,李涛.基于网络联盟环境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网络组织效率的关系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1,(1):36-43.

[2]余东华,芮明杰.基于模块化网络组织的知识流动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4):11-16.

[3]罗仲伟,罗美娟.网络组织对层级组织的替代[J].中国工业经济,2001(6):23-30.

上一篇:残疾人就业现状下一篇:浅谈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