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的意义

2024-06-09

公文写作的意义(共12篇)(共12篇)

1.公文写作的意义 篇一

很多人认为一篇好的写实文章,就必须有多么优美的句子,华丽的词藻,文章里面必须有一个大人物横空出世,拯救世界,不然就没有意义,不会引起众人的瞩目。

当然很久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而且也是这么做的。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我们身边不会有那么多的蜘蛛侠叶问,即使有最强王者你也不会每天遇到,我们关心的是柴米油盐,是工作和日常活动,是那些能使我们产生共鸣和心灵得到哪怕一点点慰藉的东西。当今世界急切的需要有一束阳光照进人们的心里,让人们感到幸福,看到希望。这束阳光必定是亲民的!

时光飞逝,如今而立之年步步逼近,渐渐的没有了以前的浮躁,不再追求面子工程,对于纪实文章或者小说而言一切词句都是为了把现实生活环境描述的更加接近客观事实而服务的。如今的一事无成总让我感到局促不安。就像催有志说的,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也很残酷世界从来都是这样,从来没有变过!

抱怨从来都是没有用的,我们生存的现实环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无法对大环境做出一丁点的改变。因为现在所处的环境是历史的必然。

世界是一面镜子,是我们内心的反照,有什么样的内心你就有什么样的世界,忧烦、惶恐,黑暗、死沉,绝望,抑或阳光、欢乐、生气勃勃,勇气、希望!

回到主题,什么是好的纪实文章?

如果你把自己生存的大环境写出来,别人阅读你写的东西的时候就像身临其境,就像来到了你生存的环境,那么无可辩驳这是一篇成功的作品。

如果他人在看你写的东西的时候,不断的在感慨句子优美,词用的好,当然如果遇到学生还会把好的词句背下来,以备写作文用。事实上这不一定是一篇好作品。好作品除了华丽的词藻还有深沉的内容!

《平凡的世界》为什么是经典,阅读它时我们就像穿越时空,回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如果想了解那段历史,看路遥的小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公文写作的意义 篇二

一、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本课是一篇政论文,趣味性不强,又是一篇古文,这就给同学们的理解增加了难度,很难让同学们快速投入到文本中。但是,本文主题明确,课本注释十分详细,背景知识已在学案部分做以交代,所以,只需一个总体明确的、有指引性的问题设置,就可以将同学们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通过设置悬念调动同学们的自主思考。如将问题设置为:阅读第一段并思考“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问题的答案很明确:中心论点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分论点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文章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切入文章的主旨,干脆利落。语言简洁、精炼、开宗明义。本文写作入题快,又讲究策略,逻辑思维严密,结构严谨,而这些内容都是我们议论文写作需要借鉴和学习的。

在高考议论文写作中,开篇最好也能做到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根据同学们平时在这一环节暴露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基本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首先,缺乏提问的意识,没能从所给作文材料中提出问题;其次,能够提出问题,但是不能结合作文材料。因此,在高考作文写作中,我们应该明确,开篇的正确做法应该是紧扣材料、提出问题、明确观点。如果文章开篇能做到以上几点写作要求,同时行文干净利落,思维清晰,那么就能够帮助读者很快地抓住要领,易于领会全文的核心思想。再者,好的开头,清晰、直观的表述也有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直入主题的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鲜明清晰,不蔓不枝,是考场作文的首选方法。

二、总论分论,对应得当

议论文体的一般思维模式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构成。前面阐释了“提出问题”即在议论文的开头部分一般要鲜明而准确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具体论述部分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行文过程中需要做到总论分论,对应得当。如:《六国论》中,作者在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后,分别在接下来的两段文字里就“赂秦”和不“赂秦”的国家,分别展开论述,揭示他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第二段通过“韩魏楚”最终导致灭亡的论述,印证了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三段则通过“齐燕赵”最终导致灭亡的论述,印证了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这种清晰的对应使行文整饬,结构严谨,逻辑严密。

我们在高考的议论文写作中可以尝试借鉴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这种分析问题方法的分析方向是常见的并且是实用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原因分析法。即对作文材料中的主要人物或事件作出的关键行为或产生的结果进行原因的追问和探究。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行文之前,我们需要有总体的考量和分析,做到思路清晰,在总体思路的前提下合理地设计文章的论述层次,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加具有条理性。

一般而言,论述的结构有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等,无论是哪一种结构,我们在运用的过程中都要注意总论分论,对应得当,借以保证文章层次结构的清晰。同时,还需注意分论点的选取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不可无序、重复、包容、矛盾等等。

三、对比举例,透彻精辟

议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论证充分有力。要使论证充分有力,正如前面的阐述,可以设置几个分论点进行分别论述,分论点论述清楚了,中心论点自然就论证充分透彻了。同时,论证方法的丰富无疑会给整篇文章加分。本节课在分析文章的主体论述部分即二、三段时,着重分析了语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本着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我们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模式,学生自主讨论、补充、总结,学习探究过程中我们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论;既教授传统内容,又体现新课改精神。

通过对文章第二段的分析,学生们总结出,首先,作者将“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作对比,“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作对比,从数量上说明了韩魏楚三国的失败“固不在战矣”,进而印证了第一段提出的“非兵不利,战不善”,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阐发了“弊在赂秦”的论点。这是一组鲜明的对比论证的例子。其次,作者将韩魏楚三国祖辈父辈得地的艰难和子孙后代失地的容易作对比,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了“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同样进一步论证了第一段中的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再者,“诸侯土地有限”和“暴秦之欲无厌”又是一组对比,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诸侯各国奉献土地的妥协,和秦国无法满足的侵略野心。学生们从自己挖掘出的多组对比中感受到文章所突出的矛盾的尖锐,同时领略到了作者严密的论证思维和清晰的论证思路。正是因为有了文中多重的对比论证,才使得文章的论点得到更精辟的阐述。在高考的议论文写作中,我们可以尝试一二,相信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文章的第三段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从而对应分论点,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通过学生的热烈讨论,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列举齐国的事例,阐述他在其他国家遭受秦国侵略时,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那么,显然“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用武而不终”的事例,指出他们又处在“秦革灭殆尽之际”,因而得到和韩、魏、楚同样的结局。这段论述中,通过学生们的总结,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主要通过列举事实的方法进一步论证第一段“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议论文写作虽然重在说理,但是“事实胜于雄辩”,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只是应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所举事例必须真实具体、有代表性、有普遍意义,同时注意对所举事例要进行概括和分析,不能以叙代议,以事代理。

再深入细致地挖掘文本,同学们可以根据之前的讨论补充出额外的内容。例如:本文的第二段还综合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引证法。“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就是明显的例子。比喻论证是用打比方的形式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既能增添文章的风采,又能使论述的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引证法,即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的方法,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除此之外,第三段还从反面推进一层,指出“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这样,恐怕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未见得秦国必胜而六国必败。文章在这里笔锋一转,把“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更加具有说服力。因此,综合使用多种论述方法会使文章论证更有力度、更丰富、更深刻、更透彻。

四、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本文中的内容看似处处说六国,实则却是处处刺时事。第四段的感慨针对的是六国的历史,第五段的感慨针对的则是北宋的现实。我们通过指导学生对文章两个背景知识即六国破灭的背景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的把握,使同学们充分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到作者的爱国之情。这也完成了我们教学设计设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教学目标。

苏洵用精炼的文笔、独特的视角,发表深刻的见解,希望用古代社会治乱、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处理当前国家的重大问题的借鉴。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借史立论,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论点,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深刻的政治见解。从古代的历史事件过渡到现实的政治环境,显现出它的深刻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语言表达气势磅礴,内涵传递含蓄婉转,问题揭示明确尖锐,结尾收束沉着有力。

苏洵对六国的历史选取了一个新的角度,抓住一个问题,联系现实,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并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作文写作中也可以适度借鉴借古讽今的手法。在高考的议论文写作中,我们经常会针对某种事件或者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认识,其中不乏对经典历史素材的选取和运用。因此,我们可以着眼于所选素材的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使精确的历史素材得当的运用,从而增添文章的丰富性和厚重感,同时,以史鉴今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委婉含蓄。

3.底层写作的价值与意义 篇三

关键词:底层写作;陈年;苦难叙事

一、“底层写作”与后现代另类煤矿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否认,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但社会的急剧转型也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劳动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城乡贫富差距等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底层写作逐渐萌芽。

当前学术界对“底层写作”的概念界定存在两种分歧:一种是从写作主体出发,认为底层写作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写社会底层的人和事,是纯粹的底层自身文学,即“底层写”;另一种观点从写作内容出发,认为只要是写底层的人和事便可称之为“底层写作”,即“写底层”。笔者认为,“底层写作”应是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描写其周围的人和事。当今社会,煤矿工人的生存状态当属于底层,煤矿的临时户们更是底层的底层,陈年从小生活在大同煤矿,她以自己熟悉的矿山生活为背景,描写在矿区生活的形形色色的人,真实反映煤矿工人的生活,所以陈年的小说当属于“底层写作”。

二、从苦难叙事看陈年小说的人性唤醒

弗洛伊德认为,文学是被压抑的欲望的满足和无意识的升华,文艺的动力来自人们心中受到压抑的未被满足的愿望。幸福的人决不幻想,不幸的人才会幻想。他还提出,“早年经验”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形成非常重要的。厨川白村认为,文艺作品是一种受了伤害的潜意识的表现,是一种人间苦闷的象征,它虽然通过具象表现出来,实则上是作家内在的个性生命、情调、声气的寄寓。陈年从小生活在煤矿,矿难时有发生,在煤矿临时户区长大的陈年,似乎从小就向往温情、温暖。所以,陈年小说讲述的大都是生活在煤矿的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不像传统作品主人公那样为批判或超越现实而努力,也不像二三十年代作家塑造底层人物的逆来顺受,他们生活的很平淡,平淡中有人间温情与温暖,有对自我尊严的维护,也有些许无奈。

《小烟妆》以两条线展开叙述,一条线是煤矿工人李春在一次矿难中不幸身亡,妻子小烟为了孩子能在城里读书,不得已画着烟熏妆做妓女。另一条线是三鬼下岗后,发现跑摩的也很挣钱,于是让兄弟刘军和他一起跑摩的。一次偶然,三鬼和刘军遇到了同事李春的妻子小烟,相熟之后,他们成为小烟的嫖客。小说中,李春的父亲在矿难中不幸身亡,在能够认知的意识层面,李春从心底里排斥在矿上工作,但结婚后,为了孩子能早日去城里读书,李春克服内心恐惧,申请去工资相对较高的一线工作。李春不幸遇难,小烟独自一人承担起家的责任。刘军因妻子治病欠下许多外债,白天跑出租,晚上回矿里上班,尽力还债,不让妻子操心。在三鬼交不出罚金时,小烟二话没说,悉数垫付。这里,我们看到了底层人物生存状态的挣扎,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让人感动,让人心痛。每一个生命都不能摆脱庸常,摆脱欲望,但同样有自己的尊严,有属于自己的光泽。陈年从精神层面描写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控握其中真、善、美,淡淡的辛酸透出浓浓的暖意。

小说《九层塔》写了一个离异的女人陈平,她渴望稳定的生活和幸福的婚姻。陈平离婚后,净身出户,因生活所迫坠入风尘成为“戏女”。经人介绍,她认识了老徐,老徐妻子几年前莫名消失,老徐在井下腿伤后,承诺陈平:他出院后就注销出走妻子的户口,和陈平登记结婚。笔锋陡转,老徐出走的女人又有了音信,善良的陈平选择了离开。在老徐许诺陈平会和她结婚后,陈平完全可以要求老徐兑现诺言,但她宁愿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的整体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构成。“本我”作为人的原始本能冲动服从于“快乐原则”,追求一种绝对不受任何约束的本能欲望的满足;“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本我与外部世界、欲望和满足之间的居中间者,代表人的常识和理性,奉行“现实主义”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它是道德化、理想化了的自我,代表道义方面的要求,受“道德原则”的支配。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陈年小说更多是写“自我”,写人间温情,没有太多超我、理想。但《九层塔》中陈平的最后离开,确是“超我”,是在自我的调节下,本我终于被压抑,以“不忍人之心”的名义出现的超我控制了意识。

三、底层写作价值与意义

从社会层面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进一步解放,普通百姓政治参与的权利和意识大大增强;市场经济的推进、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普通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经济实力增强。在此基础上,社会大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大,促进了社会文化生活逐渐走向多元,從而使得中国人的“自我”意识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贫富差距等问题的存在,仍有一些民众生活在社会底层,陈年小说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底层民众主体意识的觉醒。陈年通过苦难叙事描写的煤矿工人及家属的生存命运,引起读者共鸣,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国家应该在保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和地域发展差距,降低底层民众的经济压力,给予底层民众一定的生活保障。

从个人层面讲,陈年通过最直白的方式描述了底层民众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所展现出的人性光辉,周围环境的困苦并不能掩盖或者吞噬人性的美,反而通过艰苦的环境衬托出了人性的不屈与坚强,这样美好品质更显得弥足珍贵。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手机等传播媒体的迅速崛起,很多人每天拿着手机“刷刷刷”,闭门不出,邻居之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很多大学生宁愿拿着手机对陌生人或者隔着很远的高中同学倾诉自己生活、学习的烦恼,也不愿告诉近在咫尺,随时可以帮助你的舍友。现代社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冷漠无情和世态炎凉。底层写作立足于当下,恰恰可以唤醒人们对于人性的反思,激起人们对于曾经艰苦环境中存在的那份人性的渴望,慢慢温暖钢铁城市中渐渐冰冷的人心。

4.公文写作的意义 篇四

浅探语文写作教学中日记写作的途径和意义

作者/杨建明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已经逐渐被一些专家和一线的语文老师所发现,但是,在针对不同的年龄和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的时候该如何比较有针对性地开展和实施写作的训练计划呢?相信这一课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就语文写作教学中日记写作的途径以及意义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日记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特别是对于低龄的学生来讲,比如小学生。一下子让他们写其他的各种文体的文章的可能性和意义都不是很大,在这一个阶段,日记应该成为小学语文老师写作教学,甚至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目的。在这一阶段,小学语文老师必须着力于如何教学生写日记,如何让学生写各种各样的有趣味的日记,并且逐渐让学生爱上日记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我觉得,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开发并培养小学生的日记写作的兴趣和习惯。一是通过认识和记录新事物的方式。用这样的方式,从生活中获得大量可以写作和记录的素材,通过日记强化了写作者对这些事物的概念,把这些事物通过日记的方式进一步存储在写作者的记忆和思维里。二是通过言说的方式。就是在班级中开展各种演说,让学生将自己的日记内容和同学分享,并适当进行同学的建议和老师的指导,让学生体味更多的可能,吸取各种经验或者教训。三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并且适当地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这些观点,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发生了变化,要详细记录下自己观点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这样的一些环节下来,小学生就会慢慢地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他们的日记写作的习惯。

二、日记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对于6~9年级的中学生来讲,日记仍然是提高他们语文写作能力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式和方法。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在小学时候养成的那些写日记的习惯会让他们发现他们的写作能力的变化和他们写日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一阶段的语文老师不要心急,不要一下子让学生过早地进行诗歌、散文、小说或者戏剧(剧本)的写作尝试。当然,我们不反对个别极有文学天分的同学的尝试,但对于大部分的`中学生来讲,语文老师对他们写作的要求和指导仍然应该放在日记上。当然,这时候的日记要不满足于对一些新鲜事物的记录,要在增加大量素材的同时对这些素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可以自己挖掘,也可以通过同学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进行深度挖掘和打造,让日记的素材效益最大化,也尽量让各种素材发生碰撞、融合。很显然,语文老师在这一阶段应该更加注意的是学生在他们日记中的思辨思维的发展情况、帮助学生在他们自己的日记思辨里形成他们自己的比较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日记在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渐渐发现自己的写作特长,比如是小说、戏剧还是诗歌、散文

这一个阶段可能比较适合高中生和大学生。这个时候的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指导作用已经慢慢变小了,这个时候,很多的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基本上已经形成,甚至有一部分比较有天赋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已经远超过他们的语文老师。因为,在日记的写作的坚持中,他们也已经渐渐地找到了他们自己的文学感觉和文体归属,他们有的转向诗歌,有的转向剧本,有的转向小说或者散文。所以,这个阶段,让他们和那些优秀的作品交流是最要紧的。而这些和大师的作品交流和学习除了模仿之外,有些情感的交流还是需要通过日记来完成的,在日记的交流中,或许,不知不觉中他们就达到了甚至超越了他们的偶像。

5.护理论文撰写的意义与写作要求 篇五

护理论文是护理科研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对护理问题的研究及其结果分析的深入表达和阐述,可以用做护理学术交流或提交学术刊物发表等。护理论文的质量可体现护理专业人员的科研素质和研究水平的高低。护理论文的写作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护理论文可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完善护理学科体系;护理论文可加快护理科研信息的传播和学术交流;护理论文是护理科研成果价值的重要标志;护理论文是作者对本学科贡献的体现;护理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评价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主要依据,也是护理人员晋升和考核的重要指标;护理论文是提高广大护理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我们的护士:“不会说话,更不会写,只会做。” 现在你会发现这样的护士已越来越少。国内126万护士由于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受教育的机会增多,护理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也在不断的提高。著名科学家华罗庚说:“…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我们的护士们已深刻的认识到了这句话的内函。1护理论文的种类

1.1按学科分类护理论文可分为基础护理研究、专科护理研究、循证护理研究、药物护理研究、营养护理研究、心理护理研究、护理管理研究、护理教育研究、人文社会护理学研究和社区护理研究等论文。

1.2按期刊目次分类从我国目前大多数护理期刊的目次分类中,不难发现护理论文的种类繁多,各护理期刊目次也不完全一致,但比较常见的目次有:专家论坛、论著、专题研究、调查研究、综述、个案研究等。专家论坛是目前我国护理期刊中较常见的一种文体,常放在护理期刊目次中的最前面,一般是由某个护理学科领域的专家或该学科的知名人士撰写。专家论坛主要是针对国内或国外某一问题的现状及存在的焦点或难点展开评论,并指出这一问题发展的方向和未来的趋势。由于专家的经验和资历的积累,使得他们具有较敏锐的眼光和视角。因此,他们的观点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并对该护理学科领域里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和作用。

1.3按论文的格式分类目前国内护理期刊常见的护理论文有以下四种:护理科研论文、护理综述论文、护理个案论文和护理经验论文等。选用何种格式进行论文写作,应根据写作目的而确定。每种论文都有其基本写作格式与要求,我们应按照每种护理论文的写作格式与要求进行写作。2撰写护理论文的基本要求护理论文是护理科研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护理研究人员学术水平和医疗护理水平,同时也可以反映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护理论文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2.1科学性科学性是论文的关键。所谓科学性是指严谨的科研设计、适宜的样本含量、严格的质量控制及恰当的统计学分析方法,这些都是科学性的基础。总之,正确的研究方法、合理的科研设计、真实的资料、可靠的数据、准确的计算、和充分的论据是护理论文科学性的重要体现。2.2创新性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永恒的主题,也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性表示与国内或国外的最高水平相比论文的先进性的程度。一篇论文的质量如何,关键在于创新性。新发现、新发明、新理论、新技术、新设想、新概念、新方法、新措施都是创新。

2.3实用性实用性是论文的基础。其价值应体现在:能解决护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论文中的研究成果应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对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有理论指导意义。2.4严肃性严肃性是撰写论文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2.4.1写作道德所谓写作道德是指不伪造数据、不抄袭他人的科研成果。总之,实事求是是写作的基本道德。2.4.2文体规范文体规范体现在论文的格式正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用词准确,语法正确,语言准确流畅,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论证有依据和逻辑性强等。文体的规范是保证论文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6.公文写作的意义 篇六

论文写作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撰写教育论文既是教师教科研能力的一种具体的展示,又是不断提升教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然而,不可忽视的现实状况是部分中青年教师对撰写教育论文认识不够、信心不足。

一、对教育论文界定的认识

论文是指系统地讨论或研究某个问题的文章。讨论或研究就是论,论者,分析问题、说明道理也。通俗一点讲,你写的文章是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并说明为什么有这样的认识,这就是论文。如果研究的问题在教育教学的范畴内就称为教育论文。或者说论文(或称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和描述学科研究成果的文章。也就是说,论文既是科研人员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部分教师之所以不敢写或懒得写论文,不敢写无非是把论文看得太神秘,太玄乎,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懒得写是“懒”字在作怪,对教育论文的意义、作用认识不足。其实,现在教育界对论文的要求并不很高,论文的内涵被缩小了,外延被扩大了,报刊上常见的教材分析、教法研究、学法研究、解题研究、课例评点、教学一得、育人一得等等, 均看成是教育教学。

二、性质

教学论文是用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描述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文章,它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

现在通常的做法,除了严格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论文外,是把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课堂教学设计或评点、教育教学的实验总结、报告和设想以及有关各科教与学的科普理论文章等,也纳入了教育教学论文的范畴。教育教学论文之所以称为论文,又必须有它自身的质的规定性。这最主要的是指论文的学术性。学术性既是教育教学论

文的主要特点,也是它的起码条件,没有学术性,也就失去了论文的资格。教育教学论文的学术性主要指它的专门性、普遍性和系统性。

专门性:它是专门用来探讨研究教育教学科学领域里的现象和问题的。普遍性:它所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它的研究成果应当揭示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体现出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性:它材料丰富、议论广阔、系统全面。

另外,科学性、创造性、实践性、可读性等也均为教育教学论文的必备条件和一般论文同样要求。

三、种类及作用

从论文的内容形式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否定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些旧观点,提出新见解。例如,指出应试教育的缺点;提倡素质教育,论述它的优点及重要意义。又如,批评传统教学方法的满堂灌、机械练习等不足之处,倡导启发式教学,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收集、整理一些分散的材料,使之系统化,用新观点、新方法加以论证,得出新结论。例如,关于比较教育研究的文章,在收集各国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得出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三,在某一学科领域中,经过自己悉心研究、观察和实践,有所发现和创造,陈述新见解。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分析学生在把握几何概念过程中产生思维障碍的原因,探讨排除思维障碍的方法,提出改进几何教学的建议。

论文的应用很广泛,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论文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优秀的论文往往影响人们的思想,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文化基础。

第二,论文是以文字为媒介表述研究成果的形式。作者经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综合、理论论证等,得出一个结论或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便解决一个实际或理论问题。而这些必须要以文字为媒介把研究成果固定、表述出来,让读者评判、借鉴或运用之解决问题。

第三,论文是测量作者研究能力的手段。论文的水平能反应作者的知识理论水平、思想方法、研究能力、文字能力等。

第四,论文是培养研究人才的重要途径。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作者学习、研究的过程,也是能力得到锻炼、提高的途径。

四、撰写教育论文的意义 1.教育论文是社会共享的精神财富

论文一旦公开发表,便立即产生它的社会价值。任何读者都可以看,都可以用,都可以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与伦比的价值作用。尤其是教育报刊的发行量很大,读者往往有几万,几十万之多,因而教育论文的宣传效果和教育效果更难以估量。高质量的教育论文不仅可以永载史册,而且也是为社会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是对人类进步的贡献。

2.教育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改革日趋深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对许多学校而言,“科研学校”、“科研兴教”已不再停留在空喊口号的层面上,明智的学校领导人重视教科研工作,奖励教师写教育论文,其目的是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为了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无怪乎,时下媒体报道一所先进学校时,总

少不了介绍教科研情况及论文发表了多少篇。3.教育论文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21世纪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是教科研能力。面对未来的教育,我们广大教师应该向科研型、学者型、特长型的方向发展。撰写教育论文能加速这一发展的进程。写教育论文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离不开学习和研究,所以说,撰写论文的过程,就是教学业务水平、理论研究水平和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的过程;就是从经验型“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转化的过程。

4.学生是教育论文的直接受益者

目前,广大教师所写的教育论文,大多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或者是对教材教法研究的成果,从实践中来,又运用到实践中去,直接得益的首先是自己所教的学生。如果论文发表在以学生为读者的报刊上,无异于对几万、几十万学生做了一次辅导。

7.公文写作的意义 篇七

一、《提纲》为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一条社会路径

《提纲》是马克思从批判黑格尔到转向批判费尔巴哈的一次转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分析人的异化过程,论证了共产主义就是人的本质回归的过程。在《提纲》中,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的分析,从而使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去分析论证共产主义的实现成为可能,也就进一步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找到了一条社会的路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人的本质时,还是裹着费尔巴哈的外衣,带有明显的费尔巴哈的痕迹的,所以他还是沿着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的思路来理解人类历史,并以人的类本质的术语出现的。他所强调的仍还是人的类生活、类特性等等,他指出人是有意识能劳动的动物,正是这些特性使人和动物有了明显的区别,并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还进一步指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此外,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的角度分析了人的类本质,还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人内在的理念或者共同性,而是通过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分析,指出人的本质是随着改造自然界的过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从人和自然这对主客体的关系去分析人的本质力量的形成的过程的。在谈到异化劳动时,马克思认为正是异化劳动使人的本质异化了,他指出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并且变成维持个人的生存手段。并由此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而共产主义则就是对人的异化的积极地扬弃,是人的本质的回归。“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的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

很明显,在这里马克思用了黑格尔似的辩证法论证了人的本质异化和回归的过程,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但是马克思并没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去说明人的本质,而只是把人的本质当成一种理想的、想当然的东西,因而也只是一种抽象的、固定不变的预设物,历史的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也只是使人的本质得到回归,回到它最初的形象而已。对于共产主义的实现以及人的本质回归的问题,马克思并没有找到有效地解决方式。

然而,正是《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分析使解决这个问题变成了可能。“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在这里,马克思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指出了人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社会关系反映并体现着人的本质。同时,人的本质又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因此在不同的社会中,由于社会关系的差异,人的本质也会有所不同。因而生活在不同的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本质也就会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特点是历史的、具体的,也是暂时的。很明显,马克思用人的社会关系来说明人的本质问题,把人的本质问题归结到社会关系上,这就避免了以前那种抽象唯心的空谈人性论了。这也就进一步明确了人的本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样也就不再需要人的本质回归了。也就超越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到的人的本质的回归的思想。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说,既然人的本质离不开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作为人的本质发展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也就是一种社会关系,它的实现也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我们就可以明确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分不开的。这样也就找到了一条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那就是通过改变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关系的发展,进而推动人的本质的变化发展,最终人的本质发展到最高阶段,共产主义也就由此而实现。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要求把人从社会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获得自由,它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论述,则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找到了社会途径。

二、《提纲》确立的“实践”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提纲》中最后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在于改变世界。这自然地也和共产主义的实现联系起来,只有不断地去改变世界,共产主义才会实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自己的基础和核心,决定了它必然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这就是说,只有使理论回到实践中,在实践中贯彻理论,才能使理论成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理论得到发展。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靠理论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不断地去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实践的指导理论,我们在实践中开拓创新,积极地改造世界,共产主义也就会在不远的将来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120页,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人民出版社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9页,人民出版社

8.一张请假条折射的写作意义 篇八

×××

看了上面的请假条,大体明白了学生的意思:回家一趟,有事。至于什么时间、什么事就无从考证了。我们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写作文,到现在也有9年了,写张请假条还是漏洞百出。写出的考场作文家常便饭似的被当作例文示范的他,写了上面的请假条。

我告诉学生,你写的请假条不合文体的规范,他竟然浑然不觉,说,都这样写的,考试又不考,有什么大问题?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你生气又觉得“庸人自扰”了。

我指出问题:请假的理由?“有事”,太过模糊;请假的时间?从哪一天到哪一天;文体的格式?“请假人”和“日期”呢?语气也显得生硬。学生点头无语。

怨不了学生,我们的作文课堂出了偏差,被高考作文牵着鼻子走,净传授一些“结构模式、立意指向和语言复制”的秘诀。大多学生在语文教师“悉心栽培”下,写出的作文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现在的学生作文要么高蹈,“把玩虚拟人生”“挖掘生活哲理”;要么组合,三则素材、一套结构和一点思想。作文课堂偏于心灵的抒发和操作的模式,无视“实用”。这是我们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种误读,捡了“人文性”,丢了“工具性”,看似远见,实是短视。我们看看部分国家和地区关于写作的要求。重实用写实用文能够看到自己写作的价值与功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但是,写实用文在高考的考场上不受待见,学生和教师也就没有远见了,先解燃眉之急,反复操练“情感体验和道德渗透”类文章。叶圣陶先生说:“推广开来说,人生一辈子总在面临考试,单就作文而言,刚才说的写封信打个报告之类其实也是考试,不过通常叫做‘考验’不叫做‘考试’罢了。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能禁得起这种最广泛的意义的‘考试’即‘考验’。”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起草个发言稿,写一份说明书,写一篇研究论文,诸如此类,还需现在打下坚实的基础,不然,这一场“考试”即便侥幸应付过去,下一场“考试”呢?恐怕就要败下阵来。

当下,写作的意义被异化为各类考试的“应试”,但最终还要回到心灵养护的“应需”和生活的“应用”。很难想象,一个连便条、收据、借条、请假条、申请书和活动策划都写不好的学生,能够在未来社会中游刃有余地施展自己的才能,能够称得上心灵丰富、精神健康的公民。后缀一张学生修改后的请假条,提醒我们别在“应试”或“应需”的一端越走越远。

请假条

班主任:

您好!

我的姐姐5月6日结婚,需要我参与一些习俗的事情,特向您请假两天(5月5日~5月6日),望请批准!

请假人:×××

2013年5月4日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故君子之于言无厌。

9.公文写作的意义 篇九

在以往的外语写作研究中, 人们对于英语水平与英语写作能力的关系, 以及母语写作能力和英语水平的关系, 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些研究人员(Jones 1982, Zamel 1983)认为, 英 语写作水平低主要是母语写作能力低。另一些人则认为, 英语水平对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大 于母语写作能力的影响。例如 Cumming(1989)发现,母语写作能力与英语水平无关, 而Sasaki和 Hirose(1996)则发现, 母语写作能力与英语水平显著相关。

在我国,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一些学者和英语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影响英语写作能力的因素,如马广惠 文秋芳(1999)认为汉语写作能力,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表达词汇水平对语言写作能力有直接影响; 王立非 文秋芳(2004)发现汉语水平变量通过直接或间接路径对学习者的英语写作能力产生影响 另外一些研究者则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途径,如王初明等(2000)张国荣(2002)刘宽平等(2003)以及邓骊鸣和王香云(2007)。

研究意义:

随着中国加入 WTO,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后,英语显得更为重要。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有考试中,英语写作是必不可少的。英语写作能帮助我们提高使用英语的准确性、能扩大词汇量、并帮助我们提高逻辑思考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英语写作对阅读, 听力, 口语, 翻译等各方面都有促进作用。从英语在我国当前社会使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上来看,具备优异的英语写作能力就代表着拥有较强的人际竞争力,这对大学生谋求良好的工作职位和个人发展机会都大有裨益。然而,从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及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却存在许多隐忧和问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我们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束定芳.试论影响外语写作的若干重要因素[J].外语界,1999,(4): 1 -

10.公文写作常见的公文格式问题 篇十

公文版头包括: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6个要素,在这6个要素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顺序号组成,常见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一是年份书写不规范。把2017年写成17,不够完整准确;二是年份外面使用中括号、小括号等。不够规范,正确的写法是使用(xx)六角括号。

二、文种使用不规范

在文种选择和使用方面,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一是生造文种。按照《条例》的规定,法定运行的文种包括: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这15种。也就是说选择发文的文种时,不能在这15种之外。比如:xx市人民政府关于xx年xx工作的实施方案,这种写法显然是不规范的,因为实施方案不是法定文种应该修改为: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年xx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还有就是叠用文种。《条例》中规范的15个文种,不能把两个不同作用的文种叠加在一起使用。比如关于xxxx的请示报告,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上级接到此文以后无法确定到底是请示的事项还是报告的事项,不能正确处理。因为,二者的行文目的和回复形式是不同的,请示的适用范围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所以请示通常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和指示,需要上级以批复的形式给予明确的答复,一个请示必须用一个批复回复;报告的适用范围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属于请阅件,上级通常会以阅存的方式处理。

三、标题写作不规范

标题是公文内容的提炼概括,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公文核心的内容,让收文者通过阅读标题,清楚文件的基本内容。完整的公文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个部分。在实际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标题要素不完整,有的机关单位发文只写事由和文种,有的只写文种,随意的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这样的写法不利于收文者掌握公文基本的内容,影响工作效率。

四、正文写作不规范

11.大学生文学评论写作的意义与方法 篇十一

首先,我想讨论一下文学评论课程对于中文系大学生的意义。因为在当前的学术界以及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文学评论写作很不被重视。学术界看重的,是文学史研究、文化理论研究。很多学术期刊刊发论文,明确表示只欢迎宏观的、理论性强的选题,不欢迎微观的、作家作品评论文章。在硕士和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中,也有不少指导教师不支持学生撰写作家作品评论,认为文学评论缺乏深度,只有宏大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问题研究才具有学术含量。大学课程也同样如此。在许多大学,本科阶段的文学评论课程都被纳入到统一的写作课中,课时很少,位置也很边缘,研究生阶段则大都不开设这门课程。这种看法当然有它产生的前提和原因,但却绝对是片面而偏颇的,对于中文系大学生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都有不良的影响。

第一,作家作品是文学的基本内容,缺少了作家作品,文学史也就成了空虚之物,丧失了所有的价值和意义。文学评论对文学作品的价值意义进行挖掘,展示其审美价值,揭示其问题和缺陷,是对文学作品意义的强化。虽然它比较偏重感性,理性色彩较弱些,但这正符合文学最基本的感性特征,是文学活动的重要部分。事实上,完全丧失了文学性的研究,也就很难称得上是文学活动。典型如当前盛行的一些文化批评,完全不关注文学的审美意义,只是将文学当做文化材料来看待,其研究结论也归入文化,不涉及审美方面。这种研究虽然有其价值,但它其实不应该归入文学研究中。文学研究不能够完全离开审美,也不应该脱离作家作品这个根本。所以,在文学研究中忽视文学评论,是一种严重的偏见,很不合理。

从中文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评论写作也很重要,因为文学史由具体的作家作品构成,阅读作品、分析作品,是学好文学史的重要前提,也是让学生们热爱文学、充分感受文学魅力的重要过程。只有真正体会了文学的美,掌握了挖掘和展现文学美的技能,学生才可能体会到文学的独特审美效果,热爱文学,才能更好地学习文学史课程。所以,文学评论课程是文学史学习非常必要的辅助和准备。

第二,从中文系学生能力培养来说,文学评论最具有锻炼意义。对于中文系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分析概括理解的能力。即面对一部作品或者一份数据与材料,能够准确地进行分类、剖析,做出恰当的概括和理解,化繁为简,条理清晰,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二是表达的能力。在对问题或材料有了思考和认识之后,还需要以书面和口语两种方式表达出来。口语与书面表达略有差异,但是共同点是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文从字顺。这两种能力掌握了,也就具备了中文系学生的基本技能,大学毕业后就能够轻松地胜任普通的文字、公文工作——也就是一般大学生的就业范围。要培养这两种能力,一种方式是多读书,在阅读中形成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另一种方式就是多写,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文学评论写作正是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它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更注意培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写好了文学评论,就自然锻炼、提高了分析理解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第三,从学风来说,针对具体作品的文学评论能够培养切实的学术风气。当前学术界风气比较浮躁,很多做文学研究的根本不读文学作品,或者是本末倒置,以理论为先导,以作品为附庸。流风所披,一些学生也根本不读作品,只是玩弄概念。其结果是,不少研究文学的人缺乏最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也缺乏严谨实在的学风。加强文学评论的训练是对这种粗疏学风的针砭。因为要写好文学评论,必须认真细致地阅读作品,必须大量地了解作品和作者的相关材料,也就是说必须以切实的阅读为前提。所以,重视文学评论写作,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大量而广泛地阅读作品,从最基本、切实的作品出发来分析文学和认识文学,养成踏实的学习风气。

文学评论写作之一:理解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作品,所以,文学评论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对作品进行认真细致的阅读,准确理解、把握作品的意思。我这里用“准确”一词,而不是“正确”,因为文学作品的内涵很可能是丰富的,它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甚至很难用正确与否来进行衡量。甚至即使是准确,内涵也不是单一的,阅读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也可以对作品做出完全不同的理解,所以作品理解具有一定的张力和灵活性,它的基本意思就是不偏离作品的主旨,不曲解和误解作品的意图。当然,在一般情况下,作品的主旨还是存在而且基本明确的。

认真细致的阅读是理解作品的重要前提。这当中,细节非常重要,因为文学作品的内涵往往不是直接说明,而是蕴含在客观的细节当中,忽略了这些细节就有可能导致对作品的误读。所以,阅读一定要细致,特别是初学者,一定要克服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的阅读习惯,认真地把握细节,这样才能准确理解作品的意思。比如我们读老舍的《断魂枪》,如果不注意其中的“东方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等句子,就很难准确理解作品的主旨,甚至造成误读。再如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作品的风格客观写实,价值评判都隐含在细节当中,不认真体会这些细节,就难以把握作品对主人公的感情基调,也就难以理解作品主旨。

此外,阅读中还需要掌握一些文体知识。因为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几大文体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只有充分掌握相关知识才能准确地理解作品。比如读小说,首先要认识它的文体特点是虚构,不能够将作家与作品内容直接挂钩,将叙述者等同于作家本人;其次要了解一些叙述学知识,知道叙述视点、叙述者等等概念知识,如此才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征。读诗歌,需要了解意境、思绪等概念,需要了解抒情、叙事和哲理等分类,等等。至于戏剧艺术,更要对其艺术特征有专门的了解。比如我们读鲁迅的《祝福》等作品,就绝对不能将作品中的“我”等同于鲁迅,只有这样,才能理解鲁迅对新知识分子的批判和反思。再如鲁迅的《伤逝》,我们经常将作品中的言论当做鲁迅的话语思想来理解(比如作品中的“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等)。其实这是错误的。《伤逝》的副标题是“涓生的手记”,借用的是涓生的日记体例,表达的是涓生的话语,将它套在作者鲁迅的身上显然是很不合适的——哪怕二者之间确实存在有相通处。

文学阅读还需要了解作品内外的一些相关背景资料。它包括作品之外的背景,如作者的有关情况,其生平经历,主要创作和思想等,特别是与作品创作有关的一些生活和思想背景;再如作品创作的时代情况,即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创作的,是自由的、宽松背景下,还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制约,他是借作品隐喻,还是有特别的所指,等等。这一点非常重要,甚至严重影响我们对作品的基本理解,典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人们对它的解读差异很大,就与它的创作背景认识有差异有关。再如鲁迅的《秋夜》,寓意和内涵也有很大争议,也都联系着作者创作时的环境和背景。作品内在背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作品中所涉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等情况,包括历史、宗教、风俗等。比如我们读张承志的《黑骏马》,就需要了解蒙古族的文化和生命观,才能充分理解索米亚和额吉在对待索米亚被强暴后怀孕问题上的选择,也才能理解她们与白音宝力格之间产生巨大分歧的背后原因。同样,我们只有了解到安徽地方民俗中七月半放红灯习俗,才能准确理解台静农的小说《红灯》中的情感取向和价值立场。

这中间,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知人论世,也就是努力回到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因为文学作品会反映不同时代和不同的人,他们有着与今天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只有真正进入文学作品的语境中,才可能真正理解作品;二是了解之同情。这一点与上一点密切关联。正因为我们深入到作品背景中,就需要了解他们的处境,不以今天立场和态度来评价他人,而是充分考虑他们的现实环境和选择的理由。如《边城》中的翠翠对待爱情的态度,如果以今天标准看,肯定是太被动了,她的爱情悲剧与她这种态度有直接关系。但是我们绝对不应该谴责她,因为在她生活的时代,在她的环境中,她的表现完全正常而合理,或者说也有很多无奈。不能以超越其时代和环境的标准来要求他人,否则就违背了历史性的原则。

阅读的目的是理解作品。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在文学阅读中最需要了解的:其一,也是最根本的,就是作品的主旨。就是作品表达出来什么思想意图?这是作品最根本的目的,也是其意义之所在。理解作品,这是核心和重点;其二,作品的价值观和感情取向。作品的爱与憎,张扬与贬斥,这也是作品的重要方面,它为主旨服务。或者说它是理解作品主旨的重要辅助;其三,作品艺术上的造诣和成就。这方面既是独立的,也与主旨有关。作品的艺术价值可以独立衡量,但肯定与作品主题有密切关联,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结合看待。

需要指出的是,文学理解能力的提高不只是建立在对所评论的作品细致阅读的基础上,而是需要有广泛的阅读为背景。因为大量的文学阅读能够让我们产生比较意识,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指的就是这意思。所以,很多人寄希望于迅速提高文学阅读和理解能力,这是非常困难的。没有大量阅读为基础,没有深远的文学背景,很难具有很好的理解和鉴别能力。

从更高的要求上说,要提高文学理解能力,还不能只读文学作品,更不能局限于只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或者说,评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需要大量阅读这一范围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比如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西方文学经典,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生存时间毕竟短促,也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高度。比较起中西文学经典,在宽度和高度上都有所不足。阅读那些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能够给我们非常好的阅读铺垫,让我们心中具有一个对照物——虽然不能简单对应,轻率臧否,但对于我们认识作品的独创性、深远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积累文学外的知识,特别是历史和哲学。俗话说:“文史不分家”,确实,文学与历史关联密切——下面我们要谈到分析作品要回到历史语境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文学与哲学也不可分割,因为文学的重要价值之一在思想方面,许多伟大的作家同时也是优秀的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也是人类思想精华的一部分。所以,文学不可离开哲学,文学阅读也需要适度关联哲学,至少是了解一些哲学史,了解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哲学思想,对我们阅读文学、认识文学是很有裨益的。

文学评论写作之二:分析

阅读过作品,读懂了,理解了,形成了独立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就需要独立思考,敢于下判断,初步形成对作品的基本价值判断,比如作品好不好?好在哪,不好在哪?然后在此基础上,就形成自己的评论观点。观点的形成是文学评论写作一个重要的阶段,或者说是重要基石。因为观点是统率整篇评论文章的核心,文章所有的论述论证都要围绕它来进行。

观点不是对作品面面俱到的全面评述,而往往是是选择一个具体的角度,从一个独特的视点来看待、认识作品。一般来说,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往往不止一面,特别是优秀文学作品,内涵往往很丰富,就是如谚语所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它的可解读性很多。写一篇评论,不要求什么都谈到,而是有选择性、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或者是你认为是作品最突出的方面,来作为评论文章的中心,形成自己的评论观点。

评论观点的形成,有两个前提,其一是关注作品的独特之处,就是它区别或超越于同类作品的地方。将这种独特性挖掘出来,也包括将其突出缺陷揭示出来,是评论文章的重要任务。这中间有一个具体化和针对性的问题。也就是说,评论作品,不能用一个僵化的模式,而是要灵活。因为作品的独特性是相对而言的,特别优秀的作品可以放在整个中外文学史角度看,相对弱一些的,可以放在中国新文学历史,或者一个时期的文学背景来看待,再弱一些的,可以放在同一时期的同类作品,或者更小范围来看待。不同的独特性决定作品的价值,我们的评论也应该为其设置相应的背景;其二是关注作品的典型性意义。也有的作品,也许本身的意义不是很大,但它也许在作家创作历史中具有阶段性意义,也许在它的时代中代表着某种倾向性的东西,从中能够看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或者表现出某些崭新的、值得推崇和关注的特点,都值得特别关注。如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作为曾经的先锋主将的作品,它的故事本身、叙述方式以及人物形象等方面,都可以折射处他作为转型先锋作家的代表性特征,甚至折射出当前小说的某些新趋向,因此值得特别关注。

观点形成的前提是对作品的细致阅读、认真分析和概括,除此之外,还需要运用比较的方法——这种比较不一定体现在外在层面,而可能是隐形的、潜在的,也就是说要将作品放在大的文学史背景上来看待其价值或缺陷,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另外,文学评论的观点要切合作品,但不一定要四平八稳,而是可以有片面的深刻。甚至可以超越研究对象,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独立深入思考。如现代著名批评家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往往比很多批评对象还要深刻。

观点是对作品某一方面的整体认识,或者说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的成立需要多方面的论证。其一是分论点的支撑,也就是说,中心论点不是孤立的,而是往往有多个分论点的支持。举个例子说,我们提出一个中心论点说“某部作品有深入的人性关注”,那么,它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这些具体的方面,如“一、对人性有多层面的揭示”、“二、探索人性的边界”、“三、思索人性中的善恶问题”,就是支撑中心论点的三个分论点。中心论点对分论点起统率左右,各个分论点从自己的层面来证明、支持中心论点;其二是事实论据的支撑,也就是各种材料证据。事实论据的主体部分来自作品。前面说的细读就是重要来源。叙事作品的故事、人物,抒情作品的意象、情感,等等都是有力的论据。它们帮助观点的成立;其三是理论论据。就是借鉴吸收相关理论——与评论论题相关联的理论,通过理论介入拓展认识的宽度和深度,全面细致地展开和论证观点。理论来自于概括、升华,确实能够启迪我们的思路,开拓我们的视野。所以,在准备过程中,根据自己论证角度的需要参考一些理论,是很有必要的,要做好文学评论,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积累。只有这样,他才能形成对文学独立的、深刻的认识,才能具有理论高度。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一般情况下,文学评论的基础和中心是文学作品,理论只是辅助,既要注意理论为己所用,不是被理论牵着鼻子走,也要注意不要把评论文章写成理论文章,以理论作为统率。

此外,还有其他的辅助论证。也就是在作品外、但又与作品密切关联的材料,比如作者的自我陈述(“创作谈”、访谈之类),作者的生平传记资料,以及作者的其他文体创作(特别是以真实为前提的散文随笔等),还有作者的其他相关创作等,都可能对观点构成某种补充或辅助证明,在论述中可以适当采用。当然需要注意,在论证中最有说服力的始终是作品本身。包括作者自己的言论,价值也具有一定的有限性,不能作为定论。因为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就不再属于作者的私有物,而是独立了,它的意义阐释是公共的、多元的,作者也只是普通一员而已,没有特别的权威性——很多人以作者自述为权威,认为不能违背作者自述来评价作品,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

论证是评论写作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只有在反复的论证中,观点才可能得到有效的验证,能够被证明真实可靠。所以,论证往往需要反复的自我辩驳,正反多方面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对最初形成的评论观点进行调整、补充,甚至予以完全否定、另起炉灶,都是可能的事情。论证能够帮助观点进一步明确,思路更清晰,经过这一过程,论文的基本思路就已经完成了。

论证过程中,很可能会接触到已有的其他人的相关评论或研究成果。适当地参阅他人的成果是有必要的,它可以开启我们的思路,让我们进行比照。但是这当中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一定要保持自己最初的阅读感受,不要囿限于其他人的观点当中,迷失自己。这一点对于初学者尤为重要——很多初学者在读过其他人的相关评论文章后,就完全找不到自己的观点了,或者完全对自己没有信心了。保持自己对阅读的最初感受,并有所坚持,在与其他评论文章的对照和比较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才是合适的方式。所以,写评论文章,在阅读他人成果之前,自己一定要已经有了较深入阅读,并形成了初步观点,这样才不容易迷失。另外,阅读他人相关成果不要过多,适当选择优秀的、与自己角度相近的就可以了。

文学评论写作之三:写作

写作是文学评论的最后一阶段,但并非不重要。所有的观点、论证要落实为文章,要构成完整的论文,就需要文字写作。在写作中,有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其一,是一定要始终把握中心论点,以中心来统率全文。

这里,需要特别比较一下文学评论文章与两种相关写作体裁的差别。一是与读后感。很多人初写文学评论都容易写成读后感,因为大家在中学时期写得多,熟悉了。其实二者之间差别很明显。读后感的重点在“感”,阅读材料只是引子。但是评论完全不一样,它要始终要紧扣作品,以作品为中心。即使偶尔将思绪荡开去,也要很快收回来,不能脱离作品评论的中心。二是与作品鉴赏。作品鉴赏与文学评论有相似处,但差异是作品鉴赏可以写得比较散,可以全面地阐释对作品的认识和评价,不一定要有个明确的中心。但是评论不一样,评论必须要集中,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也就是你的基本观点和角度展开,你选择的材料,必须是为中心服务的。否则,即使是再好的材料,也应该舍弃。打个比喻,鉴赏可以是零散的珍珠,但是评论文章必须把这些珍珠串起来,有一根绳子,一个主线。不能用这根绳子串起来,或者不适合穿进绳子的,就不要硬拉进来。

但这并非说评论文章只能局限在被评论的作品之内,跟在作品背后亦步亦趋。在一定总体上,评论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为主导,虽然它是针对作品的,但更是评论者思想对作品的认识和评价。在具体写作中,当然不适合完全脱离作品自说自话,但在适当情况下,作者也可以延宕开去,对某些问题展开自己的理性认识和问题思考。只是最后还是应该收回来,不脱离文章的整体,不远离被评论的对象。

在写作中,中心论点往往在文章标题中体现出来——也就是文章的正标题。一般来说,文章标题应该明确、清晰、醒目,将中心论点简洁地表述出来,让读者一下子就能知道你的评论观点、价值立场。很多有经验的学者看一篇评论文章的优劣,只要看标题就够了。因为好的标题应该能够见出评论的观点,通过标题,就能够知道文章有无新意和深度。所以,评论的观点需要深入思考,文章的标题也需要仔细斟酌,最好能够夺人耳目,给人新颖之感,当然,简明清晰是更重要的基础要求。

其二,是灵活而有序地安排结构。

灵活的意思是不生硬,不是拿一个模式套,而要根据你的分析对象、内容而做相应的处理;有序则是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清楚有序地把思想表达出来。有序的要求之一是条理和逻辑。文学评论的观点必须清晰,就是你对作品评价的基本看法一定要让人一看就明白,不能含糊不清。观点的论述(即论证过程)也是一样,各部分之间一定要条理清晰,相互之间构成有机而严密的逻辑关系,让读者没有障碍地理解你的意思和思路,同时也感受到逻辑的严密性。

具体说,文学评论文章可以采用隐含的三段论结构,也就是说,它大致可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几个部分——具体写作中可以灵活地处理,特别是结论,更适合放置在文章开头,醒目地将自己观点摆出来。支撑中心论点的分论点之间也可以采用平行结构——换言之,文章的各部分在逻辑上不适合平行展开,就是最好不要在同一个平面,而是以不断推进的方式,采用层次性的、递进式结构。比如说,一般论文都可能包括这样几方面的意思——按照西方学者的说话就是三个“W”:What,Why,How。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当然,具体写作不一定这么死板,不一定每个“W”的内容都要有,更不是整齐划一,那样就太呆板了。但是确实,一般评论文章基本上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在不同层面上推进,不断深入。

第三是语言表达上严谨与活泼相统一。严谨和逻辑性是研究性写作语言的基本要求,对于文学评论写作也不例外。但是相对而言,文学评论的语言可以灵活一些,表现出一定的文学性,它不完全要求像学术论文的语言一样,不能有任何弹性,而是能够体现出思想的火花和文学灵性。特别是诗歌评论,更要有诗性的感悟融入其中。从根本上说,文学评论也是一种文学创作,是文学生产的一部分。

这一点,对于进入毕业论文学习阶段的学生或研究生同学需要特别提醒。因为文学评论文章的语言与学术论文的语言有一定差异,要做出适当的区分,根据情况进行转换。学术论文、特别是学位论文的语言,更强调规范性、严密性,如果有太多的文学性和形象色彩是不合适的。同样,文学评论也不要写得像学术论文一样,过于干巴巴,没有一点文采,也会影响其效果。所以,在写作中需要了解好一般学术论文和文学评论文章语言上的差异,掌握好分寸,在不同写作中灵活应用。

12.公文写作的意义 篇十二

教育性, 除了其专业内容所决定以外, 更主要的是其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它总是站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一边, 以弘扬科学和民主为己任。

知识性, 则不仅仅表现为传道授业, 教书育人为基调, 它更突出的是说文道理, 谈今论古, 天南地北, 海阔天空, 显得很“杂”。但其“杂”又并非杂乱无章, 而是杂而不乱, 总是为一个中心服务。这样, 在所谓“杂”的形式下就给人许多知识, 给人很多趣味, 教人俱多智慧。

形象性, 要求随笔不仅可以借助现成的形象, 而且必须尽力勾勒出自己的典型形象以阐述事理。优秀的随笔不是抽象的理论说教, 而是将真理寓于形象之中, 或讲一个故事, 或引用一段历史, 或描绘一些生动的社会现象, 或打一个发人深省的比喻, 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来突出自己所说的对象, 使读者能从感情上唤起丰富的联想, 并潜移默化地从中获得明确的结论。

此外, 形象性还要求随笔作者直抒胸臆, 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品质, 爱憎分明的感情, 从而让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进而激发读者的情感。

随笔的表述方式是多样化的, 主要有随感、针砭、赞扬和论辩等。随感旨在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给读者以强调、提醒、告诫、呼吁或提示, 以表达作者的一种观点、愿景、建议或预见, 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工作的健康开展。针砭, 作为一种批评或贬责, 要求切中时弊, 对某种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缺点错误, 不良作风给以及时揭露和批判, 并对症下药, 指明方向。赞扬, 以正面表彰先进人物、新事新风、新鲜经验, 倡导处于萌芽状态的新思想新精神, 从而由小见大, 有力地推动教育学改革。论辩, 指的是拚正是非, 论述事理, 着重从理论上、思想上、认识上给人以新的启示。

进行随笔的创作, 关键在于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要抓准问题。所谓“准”是指所提出问题, 确实是教育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

二要找准突破口。所谓突破口, 也就是角度。这种突破口最好是由小见大具有典型性的正反教育教学现象, 或具有萌芽性的新鲜事物, 或古今相承能生发出新意的历史典故, 或行业相通能转化成金的他山之石。

三要追求精炼。“文以意为主”, 精练的文章, 首先是主题精练。主题精练, 即指主题有独到新意, 旨远意深, 又指主题的单纯集中。意在笔先, 作者应先对所要论述的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坚持舍弃“不必命之题, 不屑言之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炼意”。当主题确定后, 还必须对论据进行梳理、剪裁。刘勰说:“裁则芜秽不生”, 强调了剪裁的重要。此外, 还要锤炼词语, 推敲字句, 讲求语言的精练和文采。精练和文采并不矛盾, 精练不是苟简, 而是精彩和练达。人们把随笔视成说理性散文, 就足以说明追求语言的艺术性在随笔写作中的重要意义。例如笔者在清华大学学习之时撰写的另一篇随笔性散文, 当属此类文章中的精品之作。

四要巧构波澜。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有了千回百折, 峰回路转, 才能藏奇储险, 引人入胜。因此, 写随笔必须注意章法, 力求尺水兴波, 连绵起伏, 千万不可搞直筒子结构, 一引典故, 二发议论, 三提号召;或者一树靶子, 二加批判, 三定调子。教育随笔要力求全文一波三叠, 一唱三叹, 让你一时“好向源头通曲水”, 一时又“再向天外看奇峰”。

笔者曾有感于初等数学研究者的不被人理解, 甚至遭人非难的社会现象, 写下了一篇《为孤独高傲的“初等数学研究”者高歌》的随笔文章, 作为例文附上。

为孤独高傲的“初等数学研究”者高歌

时下, 泡酒吧, 坐音乐厅, 打高尔夫成为了一种时尚。然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那些活动虽然高雅, 但都是贵族的享受。当然也有大众化的娱乐, 比如玩麻将, 打扑克, 下围棋……, 人们也可以乐在其中。多人玩味的几人游戏难免会经常发生“三缺一”的尴尬, 于是有一个小小的群体, 玩起了清贫者可以负载、孤傲者可以独享的游戏———玩数学。

对数学教师和数学爱好者而言, 它既是游戏, 也是生活, 生活与游戏融为一体, “游戏人生”不再是人生的亵渎, 而是升华, 这也是数学爱好者独有的“艳福”。

初等数学研究者理当属于拥有享用“艳福”的使者。他们灵感的突发, 拓展了教学中的数学问题;他们高超的技艺挖掘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不等式;他们宽阔的视野延伸了多面体的凹凸性。他们乐于探究的精神, 创新了初等数学研究的新成果, 创建了折线理论。他们的成果虽然不能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提并论, 但他们也从来没有想到居庙堂之高, 与大师平分秋色、附庸风雅。

他们沉浸在数学的王国里, 做喜欢做的事。他们不像一个乐于玩扑克的人一样, 津津乐道于某一盘牌赢得痛快, 或耿耿于怀某一局牌输得惨烈, 从来也没有想去申报牌类运动的几级桂冠。他们企盼的是得代数之趣, 铸几何之魂。然而, 正是这一批得“闲云野鹤之趣, 魏晋雅士之情”的初等数学研究者们重提古老题材, 重探千年课题, 使一些古老的遗产得以保留使几千年来的数学文化得以继承。

初等数学的研究者们就像艺术的玩家一样, 钟情于一幅画, 一方印, 却在不经意中保住了一份历史, 弘扬了一种文化。正是他们对数学的痴情, 才使得被时代所覆盖的数学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和发展, 是他们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经典数学问题, 淡出教材, 精心研究, 换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他们不愧是数学文化遗产的保护神, 他们是传播数学文明的使者。

纵观高考数学命题的发展, 如2002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用三角形纸片剪拼三棱锥和三棱柱模型”;而后又有2003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以计算机二进制为背景的组合数学”压轴题, 这些形式新颖的试题都超越课本, 超凡脱俗, 其背景来源无疑都是来自初等数学研究, 只有深谙其中奥秘的人们才有希望获得成功。怪不得经常有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概:“要想在指导高考中有所成就和建树, 不仅要懂得从课本中找联系, 从竞赛试题中找借鉴, 从高等数学中找启示, 同时还应该从初等数学的研究中寻找智慧, 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更是如此”。

初等数学研究, 本应是一个数学教师的基本素养, 却被一些人怠慢了。有人认为它是无用之物, 是故纸堆里的东西。甚至还有人在非难于它。对此, 一个真正的初等数学研究者, 大概是不会与之争辩的。他们信奉的是“走自已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他们之所以如此执着, 是因为他们还是教学研究的奠基者, 没有哪一项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成果不是建立在初等数学研究之上的。上个世纪80年代涌现的两位初等数学研究大师杨之、劳格先生, 他们博古通今, 综观现状, 揭示了初等数学的五大特征:初等、基础、综合、有较高的普通教育价值、与高等数学融通。

当今世界, 鱼龙混杂, 学术界亦是如此。有的人或嫖窃他人成果, 或伪造试验数据, 媒体常常会冒出这样不端的新闻。然而, 却很少有人在初等数学研究上造假, 这是因为用初等数学研究的成果很难交换到一些人所需要的荣誉和光环。这是初等数学研究的悲哀, 同时它也是初等数学研究之大幸。正因为如此, 才使初等数学研究始终保持着一份宁静, 坚守着一方净土。从而营造了“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奇文同品读, 疑义共诠释”的研究氛围。

2003年底, 我有幸在南京荣获了全国第六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 更有幸的是我聆听了著名的美籍华人数学家项武义先生和中科院院士谷超豪先生的学术讲座, 这两位令我高山仰止的大师, 一位以圆锥截线的来龙去脉为中心课题, 简明扼要地叙述一段由古希腊几何学到牛顿天体力学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传奇故事。而另一位则从数学的特点谈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他们的演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从初等数学问题引入, 博古通今, 贯通中西, 通俗易懂。时儿将一个几何题、一个代数变换, 把听众带入了中学时代“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的美好记忆中, 并将初等数学研究的情结溢于言表。于是我当时就在想, 初等数学中如果没有值得我们珍视的东西, 没有未被发现的规律, 那么, 怎么会激发大师用初等数学研究的方式来惠及后生呢?

一提起数学, 有的人犹如“谈虎色变”。然而, 在大师的眼中, 初等数学可以归结为“数”“形”两条主线。“数”即函数, “形”即几何。他们认为数列是函数的特例, 方程是函数值为零的特款, 不等式是函数值大小的比较……。而对于三角函数, 大师们更是技高一筹, 他们认为“三角函数就是单位圆上点的坐标, 三角函数所有性质的根源, 都来自圆的对称性”。如此精辟的论断, 引领后学在数学的领域里不断的探索。这一切都证明了希尔伯特关于“任何一门学科, 只要它能提供丰富的问题, 它就有生命力”的见解。由此可见, 初等数学不但有生命力, 而且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只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就可以摘取初等数学皇冠上的一颗颗明珠。

二十世纪80年代起, 初等数学研究方兴未艾, 硕果累累。杨世明先生发现全息现象, 汪江松教授与黄家礼老师联手甄别几何明珠, 特级教师杨学枝将不等式的若干方向不断推进, 熊曾润教授和王方汉老师洞析星形折线, 沈文选教授和冷岗松教授则把初等数学作为一门课程引进了大学课堂。他们都是我国初等数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是我所熟悉的雅士哲人, 正是因为他们那雅士般的闲趣和哲人般的智慧换来了今天初等数学研究的繁荣。

回眸上下几千年, 谁知数苑多少事。有谁会知道,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会成为组合数学的经典, “1+1”会成为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又有谁会知道, 幻方会由《易》演绎至今, 变得如此精妙绝伦, 博大精深。使她们流传下来的不是她们实用性, 而是她们的艺术性。如果我们的先贤都以“是否有用”作为标准来取舍的话, 那么, 这些美好的东西早就被历史所湮没。

初等数学自她们诞生的那一天起, 就与衣食住行无缘, 与功名利禄无涉。而吸引研究者的并不是这些身外之物, 而是数学问题的本身, 问题本身的魅力, 问题所指向的理性精神, 以及思考问题所产生的愉悦心情和探究问题所激发的生命活力。

“代数瑰宝, 几何明珠, 数苑奇芭”都是初等数学美好的别称。我们珍视初等数学, 即使在评价数学进展的《数学译林》中也开辟了一个属于初等数学研究的栏目“数学小品”, 将她称作“小品”, 大概表达了人们对她的一份珍爱。

上一篇:失恋个性签名伤感下一篇:钝感力与幸福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