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作业(精选9篇)
1.中国经济史作业 篇一
课程:形势与政策教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中药国贸09(2)班学号:0907503227姓名:梁嘉敏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各项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让我们回顾改革的历程,我们能够从商品匮乏的短缺经济转变为目前的应有尽有,基本满足十三亿人口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能不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神奇力量创造了奇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放弃了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传统计划体制模式,把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经营决策权下放到企业,农民等生产经营的主体,由他们根据市场的需求,独立作出决定,并承担相应的盈亏责任。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满足致富的需要,大量的排污,使空气和水质发生严重的污染。然后,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民生有关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买的起住房,能够安居乐业;但是事实却相反,2007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飙升,居民的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幅度,只好放弃买房。最后,与民生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
我国现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各种矛盾,这种矛盾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经济日后的发展中,应该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我们今后应该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
为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我们在发展中,应该有效地保护环境。如果城市中,空气和江河的水受到污染,我们的生存将受到威胁,我们的健康将受到损害。因此,今后一切工厂和企业的建立和新项目的上马应该实行污染的一票否决制。而且在今后发展中,应该建立资源节约型模式看,并且不应盲目地追高GDP数字,应该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应该关闭效率低下的耗能大企业。同时要对大量的现有的燃煤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另外,应该更加注重农业的发展。在现有的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的基础上,应该支农惠农的各项政策,确保粮食和副食品的产量。最后,应该保护农业可耕地的面积。已经被非法开发的土地应该坚决清退。
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说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将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在今后我们应该突出强调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调控,注重统筹兼顾,把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2.中国经济史作业 篇二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作业,经济资本
一、引言
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现代风险管理的基础。所谓经济资本 (economic capital) 又称风险资本 (capital at risk) , 是银行内部用以缓冲风险损失的权益资本。经济资本是一个管理会计上的概念, 它不同于账面资本, 也不同于监管资本。经济资本是用于商业银行内部考核的一种虚拟资本。从数量上看, 经济资本等于银行面临的非预期损失。经济资本最早起源于美国信孚银行1987年的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 (RAROC) 模型,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风险调整的绩效考核 (RAPM) 已成为国际领先银行积极实践的核心管理手段。RAPM通过对风险提取经济资本, 并在绩效考核中予以体现, 也即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考核, 以建立风险的约束机制, 使内部经营活动与银行整体的风险偏好相协调。经济资本的产生和发展动力在于风险调整的业绩考核。RAPM将风险因素引入绩效考核体系, 用风险来调整回报, 综合平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2004年公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巴塞尔II) 将操作风险纳入监管范围, 为银行设定了资本要求。从此, 操作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三大风险之一。所谓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近年来操作风险日益为商业银行所重视, 成为各家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操作风险经济资本的度量是理论研究和风险管理实践关注的重要课题。相对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操作风险度量是最困难的。
近年来, 操作风险度量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一些商业银行开始开发操作风险高级度量法模型。现有的主要度量模型多是借鉴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建模思路, 依靠历史损失数据构建的, 没有区分是针对监管资本还是经济资本的度量。由于操作风险是产生于商业银行内部经营过程之中的, 站在外部监管的角度和银行自身角度看待操作风险是不一样的。作为监管者看到的是操作风险发生的后果, 而从商业银行自身来看则是流程、制度和操作上的瑕疵。现有度量模型依照历史损失数据建模, 将商业银行经营过程视为一个黑箱来处理, 其在银行风险管理实践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认为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度量不同于监管资本度量, 经济资本是用来银行内部考核的, 因此, 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度量应首先考虑模型的风险敏感性。不同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操作风险内生于商业银行内部, 应从银行经营管理的实践出发, 才能构建切实可行的、风险敏感性强的度量模型。
操作风险度量模型分为自上而下 (up-down) 和自下而上 (bottom-up) 两类。自上而下的模型是针对某一风险暴露指标匡算出一个机构总的经济资本数量, 然后再逐级向下将经济资本配置到各分支机构。自下而上的模型则采取相反的思路, 从最基础的产品线、业务单元开始度量风险, 得到经济资本数, 然后逐级汇总得到整个机构所需经济资本数额。一般来说, 自下而上的模型较自上而下的模型风险敏感性要强。在风险度量初期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 比如基本指标法。这类模型一般适用于监管当局对小型金融机构的资本监管。较为高级的操作风险度量模型都采取自下而上的建模方法。商业银行经营活动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业务流程来完成。银行业务流程有一系列作业组成。操作风险产生于作业环节, 要准确地度量操作风险必须从作业环节入手。而且作为操作风险激励约束工具的经济资本配置, 最终要通过影响作业行为而起作用。因此, 从作业环节出发构建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度量模型是最合适的。从经济增加值 (EVA) (1) 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 经济资本占用实质上是一种成本, 这种成本取决于产品的风险状况。可以借鉴作业成本法的思路来构建基于作业的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度量模型。
二、模型的构建
(一) 作业成本计算法 (ABC) 概述
作业是指企业为达成其营运目标, 在组织内特定部门中所进行的重复性活动。基于作业而实施的成本计算称为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源于美国, 目前已为花旗等国际大银行所推行。
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观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因此, 作业成本系统首先要确认部门所从事的工作, 计算每种作业所发生的成本, 然后, 以产品对这些作业的需求为基础, 沿着业务流程的轨迹, 将成本追溯到产品身上。
作业成本法采取了与传统会计成本核算不同的思路。会计成本中的费用分摊方法是首先将费用 (如制造费用) 分摊到分厂或部门, 然后再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个产品中。作业成本法则首先将成本追溯到作业, 然后再分配到产品。作业成本法强调依据因果关系的成本动因追溯, 而传统会计成本则不考虑因果关系, 强调成本在内部机构之间的分摊。
作为管理会计的作业成本法, 强调成本核算的管理功能。作业成本法不仅可以更为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 而且还提供了作业及资源的成本与业绩信息, 并可以将成本追溯到产品以外的成本对象如顾客、销售渠道以及内部操作人员等。因此, 作业成本法具有很强的管理功能。例如, 了解各作业的成本, 作业对组织的重要性以及执行的效率等, 可以促使经理人员关注那些可以带来成本节约机会的作业。可以通过对流程的优化与再造提升效率, 节约成本等。作业成本法可以作为企业内部管理考核的有效工具。
(二) 基于作业的操作风险度量模型
基于作业的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度量的原则是“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产生风险, 风险需要资本覆盖”。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度量的一个关键环节是风险动因追溯。对操作风险来说, 风险动因就是违规行为。对一家商业银行来说, 违规行为是所有操作风险的动因。这样我们就将难以衡量的操作风险转变为对违规行为的量化处理。
对风险的评价包括频度和严重性两个维度。对操作风险来说, 可以用违规操作次数来刻画操作风险的频度方面。而操作风险的严重性方面则比较难于量化, 银行在经营实践中结合自身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伦理, 会对各种违规行为严重性有自己的判断。我们以其作为操作风险严重性维度的依据。这样建模的结果有利于形成符合银行自身伦理价值的激励约束机制。
银行业务的作业流程按照产品分为若干个流程, 每个流程包括一系列在时间上前后连结的作业, 各产品流程之间的相同作业构成若干个作业中心, 图1对银行作业与流程作了简明的描述。
假设银行有N种作业, 每种作业的违规情况可以分为M种类别, 所有的违规都可以归入M×N种情况之中。在银行实际管理中, 对于各种违规情形, 尽管难于确定违规损失金额, 但都对违规可能造成的后果有一个综合的评价, 这种判断可以是定性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结果, 最终形成一个总的风险严重程度的认知。这种对风险严重程度的认知不仅仅从可能形成的直接损失后果考虑, 还考虑到对整个组织的不利影响, 各种间接损失等。经济资本的意义在于形成对业务操作行为的一种激励约束, 银行需要针对本行的实际情况, 结合风险偏好、价值取向综合评判违规影响, 以使得将操作风险经济资本核算能够引导操作行为与银行管理目标相一致。我们将银行管理实践的结果标准化, 假设银行对M×N种违规情况分别赋予了不同的影响系数, 如表1所示。
表1中每个系数的含义是发生一次该种违规情况可能导致1单位名义业务的可能损失值。由于银行各项拨备提取通常都不考虑内部操作违规因素, 因此, 由于违规造成的可能损失可以算为非预期损失, 应由经济资本来抵补。系数乘以业务名义金额为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额。那么一个产品的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系数为单位名义业务所有M×N种情况经济资本占用之和, 即∑Kmn×Ymn, 其中Ymn为违规次数。
三、模型的运用
我们运用该模型对某国有商业银行某支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情况进行了测算。我们用该支行近三年来内外部检查、上级行非现场监测发现的违规数据来估算各种模型参数。将信贷业务流程划分为贷款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和贷款收回等五个作业环节, 按照违规性质严重程度将违规行为从轻到重划分为五类。由于同类违规行为对不同业务品种的影响不同, 我们对信贷业务按照一般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贷款和贸易融资等贷款品种分别进行测算。
下面以一般流动资金贷款为例介绍测算过程。
首先, 确定违规作业影响系数。综合考虑违规行为影响程度、责任处理情况以及相应贷款品种历史违约损失数据等因素确定各项违规作业影响系数。表2是一般流动资金贷款业务违规作业影响系数。
其次, 估计各类违规行为的违规概率。用近三年的违规数据估计某作业环节某类违规行为的违规概率。即用某环节某类违规作业总次数除以该环节总的作业次数。例如, 我们用贷款调查环节近三年来类别1的违规次数除以三年总的贷款调查作业次数作为贷款调查环节类别1违规行为的违规概率。因为, 对所有信贷业务, 这五个环节的作业性质基本相似, 所以, 违规概率适用于所有各个品种的信贷业务。表3为该支行信贷业务违规概率情况。
最后, 估算某笔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不同的信贷业务按照业务流程需要消耗不同的信贷作业。例如, 对一笔信用等级为AA级, 期限一年的信贷业务, 需要消耗3次贷款调查作业, 3次贷款审查作业, 1次贷款发放作业、10次贷后管理作业和1次贷款收回作业。用消耗的上述作业次数同相应环节各类别违约概率相乘得到每环节每类违约行为的预期违约情况。将各环节各类违约数据与对应的违规作业影响系数相乘, 并汇总求和得到该类业务的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系数, 再乘以业务金额得到该笔业务的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数。表4列出了该类业务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系数的计算过程。
该模型可用于商业银行内部业绩考核和新产品的评估。
业绩考核方面的应用。在考核某笔业务收益时, 要剔除风险成本。也即要计算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对于一笔5 000万元的AA级一年期一般流动资金贷款其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为5 000×6.34%=317万元。按照15%的资本收益率计算, 该笔业务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成本为317×15%=47.55万元。如果该支行操作风险程度高, 那么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就高, 从而在业绩考核上就要扣除较多的经济资本占用成本, 这会激励支行加强合规管理, 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新产品创新方面应用。不同的信贷产品一般都要经过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款发放、贷后管理、贷款收回等环节。但不同的产品所消耗的各环节的作业数会有较大的差距。有些贷款品种, 如网络循环贷款, 只需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作业以及定期的贷后管理作业。由于所需作业数较一般流动资金贷款大幅减少, 从而即使在机构操作风险程度不变的情况, 该品种业务的操作风险也会大大降低。表5给出了网络循环贷款业务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系数计算过程。该业务的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系数为3.74%, 远低于一般流动资金6.34%的水平。同样一笔5 000万元的网络循环贷款业务, 其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为5 000×3.74%=186.94万元。按照15%的资本收益率计算, 该笔业务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成本为186.04×15%=28.04万元。
从上述计算过程可以看出, 影响支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的主要因素是作业违规次数、严重性以及业务所需作业数。这可以引导支行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减少违规操作, 尤其是杜绝严重违规行为, 另一方面也激励支行发展供应链融资、电子商务融资、小企业网络融资等单笔消耗作业较少的创新型信贷业务。
模型借用了作业成本法的思路, 突出了操作风险度量的内部管理功能。通过实证运用, 我们发现, 基于作业的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度量模型可以较好地运用于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考核、产品定价以及新产品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潘建国, 王惠.基于非直接损失性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研究[J].金融论坛, 2009, (1) :37-42.
3.中国经济史作业 篇三
【关键词】现场标准化管理;经济效益
0.前言
近年来孤岛厂以“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年”主题活动为主线,扎实推进井下作业工序质量节点控制法、油管抽油杆分矿区分年限等寿命管理、作业现场和后勤厂站标准化管理工作,促进了作业管理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升,为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井下作业取得的成效
1.1作业费得到有效控制
完成井下作业工作量与进度预算比增加64井次、费用减少1550万元。油井维护上加大了油管杆的修复力度,利用检测下线管加工内衬管减少投入200万元,利用校直、探伤等手段修复报废空心杆减少投入97万元,修复报废抽油杆减少投入190万元。在油井措施上,加大了大修、防砂、稠油热采等稳产工作量的投入。在水井作业上,利用旧油管加工防腐油管在部分合注井上使用,减少了主材投入,在单井设计优化上下功夫,在用料数量、配方和浓度上进行优化,尽可能减少化工料投入。
1.2主要管理指标稳中有升
作业频次稳定,油水井开井同比增加186口,作业工作量同比增加121井次,作业频次同比增加0.01井次/口;作业质量实现了零事故的目标;实施油井措施374井次、措施增油14.6268万吨,油井措施成本5128万元、同比增加532万元,单井次增油391吨、同比增加2.22吨,吨油措施成本350.59元、同比减少15.32元。
2.推行现场标准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2.1推行作业现场标准化管理,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推行油水井井场标准化:制定并实施了《油水井井场标准化管理规定》,规定在作业搬上前,由作业井所在采油矿对油水井井场进行治理,达到井场界限清楚、平整、无油污、无易燃物、无废弃物、无杂草的要求。
井场布置标准化:制定并实施了《井下作业施工现场检查细则》,明确划分了作业设备、油管抽油杆、值班房、灌液池、井下工具、放喷管汇、液控台、施工车辆等摆放区域;配套安装了制度牌、宣传牌和自助式井场布置示意图。
设备安装和设施配套标准化:统一对所有在用的井架进行清洗、除锈、刷漆、打标记,落实井架定期安全检测制度,严格按照《作业井架安装》标准规范井架安装;统一制作油管、抽油杆桥,配备钻杆滑道、钻台坡道、井场工具架和工具盒,规范油管杆和工具摆放;统一对在用值班房的控制柜、高压变压器进行检修,配备标准架线杆、电缆和照明设施;统一规范天车防顶装置,更新大修井架二层台逃生装置,配备标准缓冲垫和新式双挂钩安全带;统一配套井控设施。所有作业施工井均配备安装相应压力等级的井控防喷器和标准放喷管汇,配备井口灌液装置,并委托第三方对封井器、旋塞、放喷管线及井口进行试压检验,提升预防井喷和处置井喷能力。
作业施工操作标准化:对施工过程中常见的30道工序的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在作业施工中做到作业设计清、施工任务清、岗位分工清、井下状况清、工序要求清、应急预案清;管杆弯曲不下井、下井工具检查不合格不下井、数据不清不下井、管柱丈量不清不下井、管杆丝扣不涂密封脂不下井、油管规过不去不下井、下井管柱不干净不下井。
2.2强化设计论证,确保作业设计“零缺陷”
建立三级方案论证体系:采油队对所管辖的油水井实施动态监控,采取治理措施;采油矿每旬对区块、井组油水井的生产情况分析论证,解剖生产不正常井的原因,确定作业井号和措施方案;采油厂每月组织一次由地质、工艺、工程等部门参加的措施讨论会,对采油矿、地质所所提出的措施井,从提高开发效果、完善注采井网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
搭建作业设计网上运行平台:依托井下作业信息系统,实行作业设计网上编写、网上审核、网上审批、网上流转。并利用设计优化软件,同步对所有下泵井的参数进行优化。
明确作业工艺设计、常规措施作业工艺设计、注水井、偏磨井治理及年内二次作业井的工艺设计、重大措施工艺设计责任主体。
2.3强化作业工序质量节点控制,确保施工过程“零疏漏”
全面推行作业工序质量节点控制,将作业施工过程常见的30道作业工序,细化为48个控制节点,根据节点的重要性按A、B、C进行分类,明确节点的控制标准和控制措施,将质量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确保施工高质量。
2.4创新油管杆分矿区分年限等寿命管理
全面推行油管(杆)分矿区、分年限、等寿命管理的新模式,通过对油管(杆)修复、存放场地进行统一规划,严格划分了待清洗区、待修复区、成品区和报废区,实现了管杆分清、矿区分清、年限分清、井别分清、新旧分清、规格分清,有效降低了管杆原因造成的作业井,促进了油水井免修期的延长,节约了作业成本。
2.5强化设备配套,打造作业保障“利器”
近年来更新XJ-350修井机3台、通井机2台,提高了在用作业设备性能;新建油管试压线一条,对油管探伤机进行了改造,日修复油管能力由350根提高到500根以上;更新数控管螺纹车床一台,使油管车扣数量增加到200个;购置油管打标机三台;新上抽油杆(空心杆)矫直机一台,具备年矫直抽油杆2.5万根的能力,为挖掘报废抽油杆的利用潜力和提高修复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2.6加强井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今年以来,重点加大了停产停注井井口的寻找力度,加大停产停注井的封井力度,完善井控设计、规范井控管理资料,坚持井控周报、月度例会,井控设施定期检验,井控现场演练,作业井开工验收,封井器试压检验和停产停注井巡回检查等制度,为实现井控安全奠定了基础。
2.7加强作业费的管理,控制好作业成本
实行合同会签、预结算会议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作业项目组实现了业务量与价值量的有机结合并将作业费按工作量、项目、单位、区块落实到月度,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考核、控制措施,对作业主材、外部作业费实行剩余水平限额申报制度,加强月度预算、过程监督、分析考核,使作业费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8挖掘潜力,努力实现降本增效
利用校直、探伤等检测设备,修复报废空心杆1972根、减少新抽油杆投入70万元;校直弯曲抽油杆3823根,减少新抽油杆投入65万元;修复报废抽油杆6.4万米、减少新抽油杆投入125万元;利用检测下线管加工内衬管2.7万米、减少新内衬管投入200万元,替代尾管1.57万米,提高了油管的利用效率;开展井下工具回收再利用工作,对所有的旧井下工具实行全部回收、清洗、分类、修复再利用;采取钻通、校直、车扣等技术修复钻杆1150根;实施停产井拔管30井次,起出油管3.67万米、抽油杆3.13万米,提高了管杆的利用效率,减少新管杆的投入。
3.下步工作打算
3.1主要经济指标
作业费预算全年完成2170井次、29762万元,费用减少390万元。重点突出注水井、大修、防砂和稠油热采等稳产工作量的投入,确保全年原油生产任务的完成。
3.2主要管理指标
4.中国经济史作业 篇四
第1题 作为科学的经济法概念,作为一个独立部门的经济法,其发源地一般被认为是()。
您的答案:B 第2题 美国在1890年颁布了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经济法典()。
您的答案:C
第3题 在现代西方国家,基于市场经济而产生的()是经济法的核心部分,并处于“经济宪法”的地位。
您的答案:A
第4题 下列关于经济法本质属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您的答案:A 第5题 经济法所调整的经营协调关系不包括()。
您的答案:E
第6题()不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您的答案:B
第7题 下列不属于经济法的渊源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经济法的渊源包括: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2、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3、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4、国家经济政策、某些习惯。
第8题()属于经济组织法。
您的答案:E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经济组织法主要是企业公司法
第9题 以下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有()。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关系经过相关经济法律和经济法规调整之后形成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第10题 下列主体享有经济职权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经济职权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它们的领导人员、法定代表人等,在组织管理经济活动中依法享有的与本身职务相联系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权利。
第11题 下列主体中不属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包括中央政府(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包括国家发展计划与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宏观调控部门;国土资源部、信息产业部、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等部委和国家林业局、国家煤炭工业局等专门经济管理机关。)和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
第12题 下列主体中属于经授权的其他组织的有()。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有些主体既非政府机关,亦非依法具有独特全能的特殊企业,但因政府的特别授权而获得了一定的管理职能,行使经济管理的权力。如国有粮食企业就是这一特殊的企业组织。
第13题
下列关于经济管理主体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您的答案:E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 注:经济管理主体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承担管理职能的当事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经济管理主体是是享有调控权和其他经济职权的社会实体;
2、其 享有的管理权是一种以简洁调控为主的管理权;
3、以国家名义进行经济管理活动;
4、由国家或法律授权、承担某种社会或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其他组织,也可以 成为经济管理主体。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是政府职能部门。经济管理主体制度主要是依据宪法和组织法设立的。第14题()是指设立企业不需要报有关主管机关批准,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成立条件,即可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经登记机关审查合格后授予合法主体的资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准则主义又称登记主义,是指设立企业不需要报有关主管机关批准,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成立条件,即可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经登记机关审查合格后授予合法主体的资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第15题 根据企业所有制形式可将企业分为()。
您的答案:E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根据企业所有制形式可将企业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混合企业。
第16题 下列不属于企业设立的基本条件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企业设立的基本条件:
1、有自己的名称;
2、制定章程;
3、有符合规定的资金数额及与企业经营范围相适应的资金;
4、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组织机构和从业人员;
5、有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第17题 当债务人在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时,可以向()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当债务人在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
第18题
根据我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规定,预先登记的企业名称保留期为()。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根据我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规定,预先登记的企业名称保留期为1年。
第19题()是合伙企业。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根据企业的组织形式可将企业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合伙企业是指二人以上按照协议共同占有使用财产,共同经营,共付盈亏,共担风险,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企业。包括有限合伙和无限合伙。
第20题 下列企业中,不一定要有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者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独资公司和合伙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无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其中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所持股份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第21题 根据《破产法》的规定,企业的破产财产不包括:()。
您的答案:E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根据《破产法》的规定,企业的破产财产包括:
1、破产申请受理时,由破产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
2、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所取得的财产;
3、作为担保的破产企业财产,其价额超过所担保的债务的部分;
4、应当由破产企业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
第22题 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有权决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行政机构设置的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有权决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行政机构设置的是企业厂长。
第23题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必须有()以上的职工代表出席方为有效。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必须有2/3以上的职工代表出席方为有效。
第24题 下列不属于我国集体经济组织特征的是:()。您的答案:E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我国集体经济组织特征的是:
1、是商品经济组织;
2、财产属于集体所有;
3、共同劳动、共同经营;
4、按劳分配。
第25题
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投资总额为1200万美元,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万美元。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 注:根据《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至3000万美元(含3000万美元)的,气注册资本 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2/5,其中投资总额在125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美元。那么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投资总额为1200万美元,根 据法律的规定,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美元。
第26题 下列规定中,符合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 注:
1、合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每次会议至少有2/3的董事参加方为有效?;
2、合营一方转让其出资的,须经审批机构批准;
3、合营企业中,利 润分配以其投资的数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为准;
4、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董事每届任期4年?;
5、在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合营者的出资比例一般不低 于25%.第27题 甲公司(中方)与某国乙公司(外方)拟在深圳共同设立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某律师受聘为双方起草一份《合作经营合同》。该律师起草的下列哪一合同条款违反了我国法律规定?()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 注:根据《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规定
1、任何一方未经对方同意,都不得转让合作合同的部分或全部权利、义务;
2、合作企业的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的产生办法 由合作企业章程规定,一方担任董事长的,副董事长由他方担任;
3、合作企业的财务会计账簿只能设在中国境内;
4、合作企业的利润先由外方收回投资本息,在 合作期满时企业固定资产归中方所有;
5、合作企业外方以现金、设备作为投资,中方以土地使用权和厂房作为投资。第28题 某外商欲在中国设立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可采取下列哪种形式?()
您的答案:E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可采取董事会制。
第29题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股权式企业,其组织形式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
第30题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不须由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一致通过即可作出决议的事项有()。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须由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一致通过即可作出决议的事项有:
1、合营企业的中止、解散;
2、合营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减少;
3、合营企业章程的修改;
4、合营企业与其他经济组织的合并。
第31题 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外资企业()。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外资企业,凡符合中国法律关于法人条件规定的,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
第32题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一方转让其全部或部分出资额时,()有优先购买权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一方转让其全部或部分出资额时,合营他方享有优先购买权。
第33题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税后利润中可向投资人分配的利润,按照()进行分配。
您的答案:E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税后利润中可向投资人分配的利润,按照合营各方的实际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第34题()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法定代表。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董事长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法定代表。
第35题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在清算期间内,由()代表该合营企业起诉和应诉。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在清算期间内,由清算委员会代表该合营企业起诉和应诉。
第36题 有限责任公司是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您的答案:B
第37题 股份有限公司是将()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有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您的答案:C
第38题 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不得超过()人。
您的答案:D
第39题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产生方式是?()。
您的答案:D
第40题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产生方式是?()。
5.经济作业2011 篇五
我国进入后危机时代,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用工荒”其实质是技工荒;劳动力成本上升实质是对我国传统劳动用工观念提出了挑战。企业产生“用工荒”的原因有多重因素,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一是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企业用工量增加;二是近几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大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很多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正在向这些地区转移;而原来涌到东部打工的那些农民工由于在家门口找到了就业机会,故土难离,给东部部分企业造成用工缺口。三是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确实在逐渐减少;四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预期在不断提高。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是否履行好关爱员工的社会责任尤为关键。企业没有认识到“人”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再加上相关政策及制度的缺失,部分企业抱着“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用人理念,片面强调“劳动力价格成本优势”,未能很好地履行起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劳动者的工资、社会保障、户籍管理、住房等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职业发展空间极为有限,这都使员工难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客观上造成“用工荒”现象越来越严重。
4.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怎样的宏观经济政策?
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在经济危机发生时,由于存在生产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因此,所采取的财政政策通常是赤字财政政策或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由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平衡、国家债务等方面的政策构成的调控手段。在经济危机发生时,为了增加有效需求,解决危机时货币短缺问题,通常采用的是扩张性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使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政策,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政策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在经济危机发生时,那些具有较强调控能力的国家,除了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外,还要制定一些产业支持政策和产业替代政策。
产业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在一些国家干预比较强的国家采用。产业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制定的用来指导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所有政策措施的总和
5.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如何完善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外贸政策转变的方向,在宏观层面即政策取向上,应确立为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在微观层面即政策基础上,则应推进经营主体的企业制度创新。
(一)政策取向:从推进贸易自由化方面看,在货物贸易领域就是逐步降低关税总水平,并规范和减少非关税壁垒;在服务贸易领域就是逐步扩大市场准入水平,并给予国外厂商以国民待遇;在技术贸易领域就是控制滥用知识产权的措施,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加强相关执法;而在与贸易有关的投资领域则是规范和逐步取消对贸易有扭曲和限制作用的投资措施。从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方面看,由于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存在进口风险和出口风险,所以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适度管理。从推进贸易自由化与实施管理措施的关系看,两者是相互依存的:贸易自由化管理措施为保障,而管理措施的目的在于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平衡发展,规避和化解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各种风险。
(二)政策基础:经营主体的企业制度创新。由两个方面因素决定:1.国际经济竞争的重心正从国家层次转向企业层次2.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制度创新
(三)政策趋势:贸易政策中性化的适度保护政策。6.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面临哪些问题?
6.作业:德州经济 篇六
摘要:“能源危机”逼近,气候灾难频仍。“坐而论道”不是我市德州人的选择,义不容辞的担当才是德州的性格,构建一座 “太阳城,为中国、为世界提供一个范本和模板,德州以自己的行动证明: “太阳能,我们也能!”
关键词:德州太阳能产业
正文:地处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北岸的德州市,作为平原地区的一座城市,如今成了太阳能利用的典范:这里有超过80公里的太阳能路灯街道,有完全依赖太阳能提供热水、制冷、取暖、照明的“零排放”建筑群,有遍及城镇居民屋顶普及率高达95%的各种太阳能热水器,有生产总量相当于整个欧洲的太阳能生产企业群。德州市贡献了全国太阳能热水器推广量的16%,相当于全国6台太阳能热水器就有德州生产的1台。德州的太阳能产业之所以能以如此迅速的速度发展壮大是因为德州抓住了机遇,积极利用了自己的优势。
一.德州发展太阳能产业巨大的历史机遇
从人类社会对资源、能源与环境的要求出发,实现资源能源的永久利用,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世界各国都把眼光瞄准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太阳能产业以其绿色、无污染和永久可持续性备受青睐,太阳能开发利用成为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作为一项重要课题全力突破,中国 《可再生能源法》也已于2006年1月1日施行,对可再生能源的地位确认、价格保障、税收优惠等都做了明确界定;一系列扶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将相继出台,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德州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立足自身条件,把具备发展基础、具有无限潜力的太阳能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并以此为依托,确定并组织实施 “中国太阳城”发展战略。
二.德州太阳能产业发展的优势
1.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优势。德州的太阳能产业萌芽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目前太阳能及相关企业已发展到120余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累计生产推广太阳能集热器2400万平方米,约占全国总保有量的16%。太阳能产业的龙头企业皇明集团,已成为中国太阳能行业第一品牌、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和世界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研发生产基地。
2.城市和企业的品牌优势。基于太阳能产业的迅速发展和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我市被国家有关协会授予 “中国太阳城”称号。从企业品牌来看,皇明是目前我国太阳能行业唯一集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于一身的 “三冠王”;亿家能为 “国家免检验产品”和 “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是中国太阳能行业的标杆。
3.产业和产品的科技、人才优势。太阳能产业是我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之一,国际太阳能技术科学院落户德州,这是国际太阳能学会在全球设立的首个顶级太阳能科研机构,国际太阳能学会主席莫妮卡•奥丽芬特说,设此机构是因为德州汇集了世界太阳能顶尖技术。这标志着中国太阳谷将向世界提供更多太阳能行业的领先技术,德州将成为世界太阳能光热“科技中心”。目前拥有太阳能产品专利638项,承担了国家 “863”等太阳能科研课题22项,国家 “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太阳能领域德州涵盖了85%。
4.地域和产业的文化、市场优势。德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后羿射日的传说就发源于此。目前,德州的太阳能光电大道、“零排放”建筑群、中国第一个太阳能博物科技馆、太阳文化主题公园、太阳能微排大厦等,形成了独特的太阳城景观和太阳能文化。德州企业的太阳能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均具备很强的市场优势。
三.德州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成果
近年来,德州市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在当地质监部门的努力下,该市提出并实施了中国太阳城战略,成立了太阳城战略推进委员会,每年投入都在数亿元,并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年均向社会提供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超过30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整个欧盟的总和,是北美的两倍多。目前,世界上首个太阳能顶级科研机构国际太阳能技术科学院在德州,世界上最大的完全依赖太阳能提供热水、制冷、取暖、照明的“零排放”办公楼在德州,世界上太阳能热水器生产总量最大的城市是德州,世界上太阳能知识普及率和利用率最高的城市是德州,2010年9月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主办地也是德州。一座以新能源产业为特色的“质量太阳城”已经崛起。
经济开发区起初只有皇明太阳能集团一家新能源企业的德州,经过连续几年的培育,开辟了太阳能光热产业园、光伏产业园和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园,吸引了中立、亿家能、骞昊、旭光、洁阳等100余家太阳能光热、光电企业落户。如今,德州市新建公共广场、公园、绿地和居民住宅小区正逐步推广应用太阳能灯,新建的酒店、宾馆、写字楼、学校、医院、商场、企事业等单位都要求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德州市启动“千村浴室”工程后,已有200多个村庄建起了太阳能浴室,解决了农民冬季洗澡难的问题。
四.德州进一步强化太阳能发展的战略
1.在产业发展上努力做大做强。培大培强骨干企业,市委、市政府积极培植太阳能光伏龙头企业,像支持光热企业一样大力扶植一批光伏企业,制定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植我市太阳能光伏企业做大做强,改变我市光伏产业“无山无峰”的局面。如对光伏企业在融资等方面实行特别政策,缓解目前光伏企业缺少资金的困难。同时,还大力扶植一批光热产业中的小企业,解决光热领域“有峰少山”的问题。强企业大集团是加快发展太阳能光热光伏产业的支撑和关键。要继续实施名牌带动和大企业带动战略,扶持皇明集团等骨干企业膨胀规模和加快发展。要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快太阳能技术研发,积极与科研机构联合,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提升产业的技术档次和水平。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扩大产品应用领域,推动太阳能热利用、发电、海水淡化、采暖、制冷等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各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搞好服务,提出有针对性的鼓励扶持措施,健全完善和拉长产业链,以 “中国太阳城”和 “中国太阳谷”建设为载体,形成光热、光伏交相辉映、比翼齐飞的集群式发展产业格局,形成太阳能开发利用的聚集地和全国太阳光电技术研发中心,使我市的太阳能产业迅速壮大起来。
2.在 “太阳城”建设上努力做细做精。把打造太阳文化与城市建设结合在一起,以 “感恩太阳”为主题,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照明、标志性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无论是城市建筑形态、城市文化还是居民生活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 “太阳城”直观感受和深厚内涵。
3.在太阳谷建设上努力做深做实。坚持硬件建设与人才培养引进并重,使 “太阳谷”成为引领太阳能产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强大引擎。在硬件建设上,重点打造制造物流中心、科研检测中心、科普教育中心、观光旅游中心、会议交流中心等五大中心,把德州的 “太阳谷”建成海内外专家荟萃、研发创业激情澎湃、太阳能高端技术层出不穷的“世界太阳谷”。
4.大力推动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应用,政府组织太阳能LED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制定我市太阳能、LED应用3—5年规划,并成立专家论证组,尤其是有针对性地、强制性地推广一批质高廉价的光伏产品进行应用,切实让太阳能LED产品造福于德州人民,造福于世界人民。第五,不断加大“中国太阳城”宣传推介力度。强力打造“中国太阳城”城市名片。要精心策划,搞好包装,通过多种手段宣传我市实施中国太阳城战略和打造新能源之都的工作成果,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广大市民及社会各界了解、支持世界太阳城大会的筹备和中国太阳城战略的实施。要通过强化宣传,更多地争取国家、省在发展新能源方面的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更多地引进高科技人才,进一步提升我市的对外开放水平。
太阳能产业是德州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的一大突破,德州将会继续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再创机遇,继续保持太阳能热应用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并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推广力度,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鼓励和支持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不断完善和
浅谈民国名记者产生的原因
------------以邵飘萍为例进行分析
摘要:民国时期民营新闻业提高了专业业务水平,民营报纸按照商业化模式独立办报,遵循新闻业本身的内在规律,使报刊真正成为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工具。因而时期形成了专业性的职业群体,出现了邵飘萍、黄远生、徐彬彬等众多名记者。本文将以邵飘萍为例,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记者自身两个方面分析这些记者成名的原因。
关键词:民国时期社会背景名记者
正文: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报纸新闻自由发展,民营新闻业完成了职业理念的内化,基本实现了职业自治,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达到了较高的职业化程度,加上职业群体的努力,大量的民记者涌现。
一.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促进了名记者的产生
到清朝末年,新闻电报开始减半收费。民国成立后,人们拥有基本的新闻自由权利,如自由开报馆,办刊物,建学会等,北洋政府交通部特地颁发了《新闻电报章程》,规定:“国内往来新闻电报,华文明语电报每字收银元三分,英文明语每字收银元六分。”(据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新闻电报费用的降低,使报纸可以更多地使用专电。有线电报的不断架设、电报费用的降低以及铁路线的延伸,使当时的各大报纸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建立通讯网成为可能,这在客观上也对中国报业在民国初年开始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过渡、确立新闻在报纸上的“中心地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912年10月起,《申报》上就开始出现“北京特派员”的名称。《时报》、《新闻报》等沪上大报为了在竞争中不落下风,也纷纷聘请驻北京的特派员。黄远生、邵飘萍、徐彬彬等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代名记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他们为远在上海的报馆,或拍发专电,或撰写“特别通讯”。
二.记者们坚持不党不私的立场,关注民生社会,大胆挑战威权,勇于揭发政治黑幕,这是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名记者的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原因。以下用邵飘萍为代表分析民国时期记者的主观条件。
1.合理的知识结构,心怀抱负。
邵飘萍从小接受了“子曰诗云”的中国传统教育,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才气,14岁的时候考中了秀才。随后来到浙江高等学堂师范科,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大学就读,接受了西方科学、政治文化的教育,受到了新思想的启蒙。由于晚清动荡的局势,使邵飘萍热衷于了解时事,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各种报纸。其中,梁启超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邵飘萍和他的同学们。从小接受八股文写作的邵飘萍对梁启超恣意奔放的文体以及点评时事的勇气敬佩不已,还可以模仿梁启超的文体进行写作。当时报纸上经常讨论救国之道,热血的知识分子各抒己见,主张“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或者“教育救国”,希望通过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用现代文明拯救中国。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邵飘萍萌发了“新闻救国”的思想,立志献身新闻事业,依靠报纸舆论,干预政局,改变祖国悲惨的命运。于是,“新闻救国”也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理想。2.关注民生,以服务民众为己任;不畏强权,独立办报,勇于批判黑暗统治。
初到《汉民日报》不久,邵飘萍就开始大力宣传孙中山的主张,揭露贪官污吏的丑行,抨击封建军阀的暴政,与杭州的权贵结下了深仇大恨。为了扼杀舆论,他们多次企图加害于邵飘萍,但是邵飘萍却以“报馆可封,记者之笔不可封也。主笔可杀,舆论之力不可杀”的无所畏惧的精神,仗义执言,写下了“呜呼!内务部。呜呼!内腐部!”这样的言论以及大量的新闻和评论。1913年,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客暗杀,邵飘萍有预见性地指出:“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矛头直指袁世凯。当局立即以“扰害治安罪”查封了《汉民日报》,并逮捕了邵飘萍。邵飘萍出
狱后不得不到日本避难,但他却是锋芒不减,他用“阿平”作笔名,在上海方言中,“阿”有疑问的意思,“阿平”也就含有“平不平?”的意思。邵飘萍就用这个带着怒气质问的词,来讥讽和揭露袁世凯的罪行,而且不露痕迹,让袁世凯无可奈何。袁世凯死后,邵飘萍被聘为《申报》驻北京特派记者。受聘《申报》期间,他每日发电二三千字,间日写“北京特别通讯”。由于这些报道大多揭露北洋政府的黑暗与丑闻。
在北京的两年中,邵飘萍看到,当时北京的报纸几乎都被各个政治集团操纵,很少有背后无政治关系的。报纸不尊重事实,而是以一党一派的私利和津贴为向背,朝秦慕楚、捕风捉影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样的状况让邵飘萍深感要有自己独立的报纸,不依附于任何权势集团,独立地发言、独立地报道,把真实情况告诉民众的重要性,于是决定自己出资办一份报纸。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辞去《申报》的职务,创办了《京报》。《京报》创刊时,邵飘萍特意写了四个大字“铁肩辣手”挂在编辑室正面的墙上,以自勉和激励同事。“铁肩辣手”取自明朝杨椒山的著名诗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邵飘萍将“妙手”改为“辣手”,一字之改,反映了邵飘萍胸怀真理、不畏强暴的倔强性格和办报宗旨。《京报》是邵飘萍自己投资创办的,无党无派,不受军阀操纵,主张言论自由,成为民众发表意见的媒介,很快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京报》以新闻为主,以“探求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凡事必力求实际真相。邵飘萍既是社长,又要搞经营管理,同时继续他的记者生涯,坚持采访。
3.激进的思想
邵飘萍不怕风险,秘密加入共产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4.具有独特的采访技巧
(1)巧做戏。邵飘萍在自己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中的“电话”一节中说: 遇不肯接电话之官僚,如有特别必要时,亦可用非常之手段,而此非常手段中半面又有极正当之理由。非常手段者,即谓私宅中人请彼说话,或言某机关请彼说话是也„„俟其接谈,则告以‘我乃某某’,并告以‘恐与新闻记者接坐中有人闻之不便,故不得已出此’„„ 1917年3月,引起国内震动的中德断绝外交关系的决定在正式公布以前,新闻界首先探知这一消息的就是运用了虚虚实实的做戏的方式邵飘萍。
(2)广交友。邵飘萍是一个左右逢源的人,他能够在各派军阀中游刃有余,又能和普通民众打成一片,上至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都愿意和他交朋友。
民国时期是一段复杂的社会时期,新闻自由在此时发展,但也在此时承受危机,既有利于记者的产生又让明辨是非的他们深受威胁。因而,民国时期名记者的产生必须是客观的社会因素和记者主观的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论民国名记者赵敏恒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鲍晓明
2.民国时期民营新闻业的职业化张忠(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3.本科毕业论文 民国时期报纸新闻自由研究(201006)(2010-09-12 16:24:25)
4.新闻史学史视野中的邵飘萍研究时间:2010-12-02 20:37:00
提高太阳能热应用技术水平,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为产业发展服务,做引领世界的名副其实的“世界太阳谷”。
参考文献
1.山东德州市质监部门发挥职能优势促进太阳能产业发展
2.把握机遇再造优势 全力做大做强太阳能产业市政协常委、民建德州市委秘书长 周相国
7.中国首次在北大西洋开展海洋作业 篇七
这不仅是我国极地科考史以及海洋调查史上首次在北大西洋开展科学调查, 也是我国首次与环北极国家进行古海洋学合作研究。
经冰岛政府批准, 这次海洋调查作业包括4个站点的海底沉积物采样和海洋水文环境调查, 主要考察冰岛海域地质历史时期中大尺度高分辨率沉积记录、火山灰地层学、陆地冰川形成和分布等内容, 旨在通过这些记录揭示北冰洋地区古气候事件。
科考队还将在冰岛海域航路上开展海水温度盐度、大气化学、浮游植物、重力测量等常规性走航观测。采集样品以及数据和后续研究处理等将与冰岛海洋研究机构联合进行。
“冰岛是一个冰川和火山活动比较典型的国家, 这些活动往往会记录在沉积物的地层中, 获取冰岛附近海域地层岩芯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北冰洋地区气候变化认知的精准度, ”第五次北极科考队首席科学家马德毅说。
他说, 开展冰岛与中国古气候变化对比研究、北冰洋太平洋扇区与大西洋扇区海洋环境对比研究、冰岛近海海域洋中脊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对加强中冰两国海洋学家合作, 拓展两国在极地与海洋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大西洋通过海冰形成时析出的高盐度海水下沉而形成深层水并驱动了全球大洋环流。
北大西洋深层水通过长途流动, 最后在北太平洋以上升流形式回到海面, 完成大洋深层水循环。这一环流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大洋传送带”, 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 而北大西洋被比喻为这条传送带上的“开关”。
8.《中国经济史》 篇八
出版年: 2013年10月 定价: 39.80元
1954至1955年期间,钱穆先生曾于香港新亚书院先后讲授“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社会经济史”两门课程,叶龙曾师从钱穆多年,详尽笔录及整理了先师两门课程的内容,对一些内容做出了补释,形成流畅易读的文章。
贯穿全书的主要经济问题包括农业经济及土地分配、基建及水利工程、工商业发展、货币制度改革、社会阶层现象、税制及徭役等。细读两千年的经济史。
我们可以发现,今天中国的社会经济面貌深受历史传统的影响。希望此书能够帮助读者解读目前推行政策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同时起到镜鉴作用,将有益的经验应用于今日商业社会,避免失败的教训重蹈覆辙。
《价格谈判》
作者: [美] 汤姆·赖利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3-9 定价: 49.9元
《价格谈判》是全球增值销售大师首度传授的反击讨价还价的权威策略,它为销售人员提供了系统而又容易掌握的方法,帮助销售人员在价格异议中成功胜出。
本书的作者是著名销售大师、增值销售理论创立者、美国畅销书《增值销售》作者汤姆·赖利,他因其在增值销售领域的先驱工作得到全球的认可。他在本书中教授我们已经经过实践检验的战术,以此来应对“价格导向型”消费者,获取最大利润。
这本书会彻底改变你的态度。你再也不需要为价格而道歉,再也不会在价格战白热化时感到茫然。应用了书中所学,你将能够为每一笔订单坚守你的价格阵地。
《新政治经济学讲义》
作者: 汪丁丁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3-9 定价: 99.80元
本书以汪丁丁教授于北京大学开设“新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讲义为基础,汇集多年来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求解中国社会基本问题及制度改革前景的思想成果。
在本书中,作者首先界定了新政治经济学及其基本问题,进而深入探讨其核心议题——正义,具体包括正义理论中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的纠缠、正义观念的发展史与社会实践,以及社会正义与公共理性、政治民主的关系等主题,并重点关注艾智仁、奈特与布坎南等经济学家的作品和贡献。
9.政府经济学作业 篇九
题目: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2.个人的讨论提纲。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必须举例联系实际,联系实际的例子应能够证明其观点。
联系实际的例子:(30分)
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
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 配不公平区间。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社会主义社会整体分配体系构筑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为了有效地促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实现,需要建立四个层次的收入分配机制:其一,在企业层次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就要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确立以资产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其二,在市场层次上培育收入分配机制,关键是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为要素的流动、重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体制保证。其三,在政府层次上建立和完善国民收入再调节体系。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维护社会必要的公平。最主要的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同时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其四,在社会层次上建设社会支持和社会救助体系。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扬扶危济困、敬老爱幼的民族优良传统。发展社会支持、社会救助的中介服务组织和机构,使之在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个人讨论提纲:(30分)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公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即机会均等。(2)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使劳动的收入与所提高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对应,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3)运用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工具,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成员心理承受能力之内。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克服市场失灵,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者在社会整体资源配置中呈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凡市场能够有效运作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由市场来实现,政府努力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在市场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通过政府财政收支等活动,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准则,但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政府在两者之间的选择,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1、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2、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小组讨论提纲:(40分)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公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在经济领域,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公平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一是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前者称之为经济公平,后者称之为社会公平。经济公平就要求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获得利润、工资、地租等要素收入,投入与产出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而社会公平则是一种价值判断,受社会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即机会均等。(2)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使劳动的收入与所提高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对应,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3)运用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工具,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成员心理承受能力之内。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在经济学理论中,资源配置效率理想的状态是“帕累托效应”。在达到“帕累托效应”之前,如果资源配置能够在不降低其它人福利水平的条件下,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得到改善,称之为“帕累托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在不同领域有其具体涵义。在社会再生产领域,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高低,就是指利润的最大化。在政府部门,就是指既定资源条件下政府行政效率,即为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在公共事业部门,是指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为社会提供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克服市场失灵,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者在社会整体资源配置中呈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凡市场能够有效运作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由市场来实现,政府努力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在市场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通过政府财政收支等活动,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准则,但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政府在两者之间的选择,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1、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尽管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
2、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政府经济决策有较大回旋余地,可形成各种不同的政策组合。第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即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增强整体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首要目标,同时注意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这也是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
第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即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
政府经济学作业2
题目与形式: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
浅谈服务行政摘要
政府的产生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这就决定了行政管理的服务性质。21世纪,服务将是行政管理职能的必然选择。为公民服务,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将是行政服务的主要对象;而效率与效益,将是行政服务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判断行政服务的标准,则看其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综合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最终依据将是用“人民是否满意”这个尺度来衡量。关键词:行政管理,服务,衡量尺度 21世纪,以服务为方向的中国政府职能选择将成为一种必需和必然。政府将按照企业化的方式努力为公民、为国家、为社会服务,并自觉把“效率”和“效益”作为自身服务水平的内在评判尺度,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外在的评判尺度。
一、服务: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职能设计
管理在本质上就是服务,服务理所当然成为政府职能的必然选择。21世纪中国政府必然也应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的行政理念,进行职能的再设计。
1.管理就是服务 管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本质上管理与服务是统一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体产生分化,并逐步形成群众组织(包括国家),各组织内部及各组织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各组织成员为避免无谓的消耗,以最少成本换取最大利益,相互订立契约,把自身的一部分权利让渡出来,形成公共权力,由全体成员选举的少数代表掌握。掌握权力的少数人根据其成员的要求,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组织及其成员的利益。同时,各组织之间也基于同样原因签订盟约,把部分权力交给凌驾于其他组织之上的组织(国家政府),管理全体社会的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进而维护整个社会的利益。管理的实质,就是利用组织及其成员赋予的权力为公众利益服务。因此,从本质上讲,管理就是服务。
2.服务是政府职能的必然选择 政府是公民间契约的产物,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它日益脱离并凌驾于社会之上,但这种服务性质不可能改变,只不过是服务的对象不同而已。政府最根本的职能仍然是服务职能。政府作为众多社会组织中的一种,也是为社会需要而存在,为社会利益而存在。因而,它必须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为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服务,而不是相反。政府行政在理论上不仅仅是单纯的管理制行政,而应是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的行政。服务是政府的首要职能。现代西方各国政府的职能再设计也正是出于这种选择。
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行政管理陷入信任危机,引起了国际性的公共管理改革,要求政府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和设计。西方各国通过多方面探索,最终选择了服务职能,实现了由过去重管理控制轻服务、“以政府为中心”到开始注重公共服务、“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中心”的转变。中国的行政管理,离不开国际公共行政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殊性,更何况中国政府本身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最终实现政府职能的方向性选择,就成为一种必需和必然。
3.转变观念:“小政府”与“大服务”服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成为政府职能的必然取舍。但我们的政府仍然习惯于全面干预,强调行政管理。这首先是因为,我们的各级领导行政人员及公民本身还没有意识到政府就是服务机关,政府的职能就是为公民、为国家、为社会服务。我们的政府仍然习惯于“全能”角色,不该管的也要管,结果什么都管不好。我们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也习惯于政府的全面干预和行政控制,不仅不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而且对政府过分依赖。公民更是“势单力薄”,一味指望政府能“为民作主”。一方面权力主体没意识到自己的权力,自然也不对政府提出什么要求;另一方面,政府最大限度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忽视了权力主体的权力。现代政府职能的转变首先要求政府树立新的行政理念,从制度和体制及运作机制上,使行政管理为公共利益服务。其次,还要求权力主体观念也要有所转变,要认识自己的权力,争取自己的权力,限制政府的权力,主动要求政府提供服务,最终实现“小政府、大服务”的理想格局。
二、政府该为谁服务
既然服务是政府职能的必然选择,那么,政府到底该为谁服务呢?
1.为公民服务 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契约理论”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公民与政府、公民之间的政治契约的基础上的,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公民之间的契约或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权能委托,政府应保护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维护和平的社会秩序,充当公民的忠实“奴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否则,公民有权收回委托之权能,选举出新的政府。众所周知,政府机关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它们的运转和活动靠公民所交纳的赋税支持,公职人员靠纳税人来供养,公民是公职人员的“衣食父母”。政府为公民服务,反映公民的意愿,为公民利益尽心工作,完全是应有之义,应有之举,而非政府单方面的“恩赐”。
经济学尤其是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理解模式。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管理过程就是基础设施、治安、政策、法律等公共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公民则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消费者,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以尽可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服务争取消费者的支持[1]。按照这种理解,政府不仅要为公民服务,而且要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否则,就难以赢得公众的支持,从而失去存在的基础。
各种理论虽然理解的角度不同,但它们都证明了这样一个观点:政府必须为公民服务。
2.为国家服务 行政管理是国家发展的产物,它通过自身的管理活动来发挥、实现国家的职能,执行国家的意志。它不可能脱离国家而独立存在。任何行政管理活动都服从于国家、服务于统治阶级。行政管理在本质上是为国家服务的,政府代表并为国家的利益开展活动。
任何国家都有安全的需要[2],从内外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内部安全是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防止政权丧失,保持国内稳定。政府为实现内部安全,维护统治,一方面要代表国家利用暴力工具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的意志、法律和政策,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另一方面则采取改善福利等措施协调和缓解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保护内部的安全和稳定,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外部安全就是要保证主权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它国侵犯,维护国家的尊严。政府代表国家通过外交、战争等方式实现国家的这种安全需要。
在内外安全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下,统治阶级还要努力发展本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事务,以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政府通过执行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为国家经济文化等发展服务。当然,政府代表国家与它国开展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竞争,进行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政府为国家服务的应有之义。
3.为社会服务 政府职能除了为国家服务和具有强制性的一面之外,还具有为社会服务的非强制性的一面,这是由国家和社会关系决定的。专制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出现了颠倒,国家日益凌驾于社会之上,对社会超常控制。现代民主社会,才真正体现了社会决定国家,国家按照社会的指意运作的内在涵义。国家与社会的这种关系“具体化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权组织与社会、国家机构与社会民众的关系。一句话,是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的关系”[3],所以,国家要为社会服务。政府则代表国家执行这种服务职能,这种服务具体表现为政府为市场服务,如“培育市场体系、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进行宏观调控、克服市场缺陷”等;为企业服务,即“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检查监督”;为社会良性行为服务,如:环境保护、治理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法律和制度、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公民服务,如提供公共产品、保障公民权益。
政府经济学作业3
题目与形式: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联系实际撰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大学生眼中的电子商务
近几年,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学生反映强烈。北方交通大学是我国率先开展电子商务教学的高校之一,1992年就开设了《条码技术与电子数据交换(EDI)》的选修课,1996年该课被列为物资管理和国际企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新制订的九八级教学大纲中,《电子商务》被列为管理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北方交大已经形成由教师的电子教案、学生的电子作业、交互式的远程网络教学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网络案例教学模拟试验等构成的全方位多媒体教学体系。作为教育部远程网络教育试点,已经在因特网上实现了“电子商务”课程的远程网络教学。“电子商务”是北方交大学生们的热门话题之一。
那么,在校大学生们是怎样看待电子商务这个问题的呢?1999年底,由与北方交通大学电子商务协会共同对北方交大的在校学生做了有关电子商务的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受访大学生575人,研究生38人(其中MBA 20人),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各个年级,涵盖了电信、经济、管理、法律、运输等多个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你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吗?
2、你能就电子商务对社会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吗?
3、你能说出电子商务的一般流程吗?
4、你知道什么是EDI吗?
5、你对电子货币了解吗?
第二部分是获得电子商务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除了上课外,平时你从哪些方面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依次举出三种途径)。
2、请列出你阅读电子商务论文的具体报刊名称。
3、你参观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吗? 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 在被调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数据显示,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表现了较大的关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此的认识也越深。在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中,认为电子商务对社会有很大影响的占23%;认为有一定影响,但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的学生占46%;认为中国目前发展电子商务尚有难度,对老百姓影响力有限的占31%。这一方面说明在校大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还较为冷静,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和在校教育与社会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不能不让我们担心,电子商务正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发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进行深入调查时发现,问题确实很多。
表示对电子商务流程有明确认识的同学中,本科生仅占32%,MBA占80%,大部分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电子商务具体贸易流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对EDI的认识上,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过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这部分人全部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可见,在深入系统的学习中,电子商务逐渐体现了它的学科性——以经济管理为主。在这方面,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有其专业的优势。但是所占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专业无人了解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在对电子货币的调查中,仅有1人在网上使用过电子货币。本科生中仅有9人表示对此作过专门的研习,而且都集中在计算机专业和信息通信专业。研究生中也仅有4人表示自己曾钻研过此类问题。另有10人表示对此很有兴趣,这个数字是相当低的,仅占总人数的2%。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在涉及到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金融电子化与贸易安全上,电子专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有独特的优势,但尚未引起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视。就目前而言,真正认识到电子货币与自己已经很近的学生并不多,对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学生更少。
对电子商务的学习途径
第二部分的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知识的途径,了解哪些报刊上刊载的文章学生引用次数最多。经分析,除去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专业,大部分本科生是通过计算机类的杂志(43%)和报纸(30%)来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从专业书籍与广播电视上学习相关知识的并不多。
调查数据显示,被学生引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论文来自91种中英文报刊,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阅读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体对电子商务的报道数量也在加大,同时也反映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专业报刊尚未面世,面向大众的宣传方式仍是以面为主的普及,较少涉及具体的实施细节,系统介绍电子商务知识的报刊并不多。
在普及电子商务方面受到学生们认可的媒介主要有《计算机世界》、《互联网世界》、《信息与电脑》、《中国计算机用户》、《市场与电脑》等几家刊物。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这些排名靠前的报刊,在1999年都专门设立了电子商务普及类的专栏或专题讲座。在人们迫切想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时候,选择系列刊载的报刊无疑是读者的首选。但是没有一家刊物所占的比例超过15%。
最后,在没有任何组织的前提下,大多数学生(本科生的65%和研究生的89%)都主动去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从中了解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应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都十分感兴趣,不少人通过阅读课外资料或参加展览了解电子商务,有目的地学习电子商务知识。但是,他们缺少系统全面的学习。在电子商务成为21世纪贸易主要手段的趋势下,电子商务的普及与教育工作若能更上一层楼,将会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壮大。一个完整的调查报告,应该至少包括这样几部分吧:
1.调查什么? 2.什么要调查?
3.怎样调查?用什么方法? 4.调查来的数据怎样?
5.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
政府经济学作业4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 补贴等。转移性支出,由于是价值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价交 换的原则,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
2.资源税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应 税数量征收的一种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采《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 行条例》规定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义务人,应缴纳资源税。
二、单向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判定自然人居民的标准主要有(B)。A.出生地标准 B.住所标准 c.收入来源地标准 D.时间标准
2.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选择性政策工具的是(A)。A.消费者信用控制 B.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信用配额 D.公开市场业务
3.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C)。
A 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 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 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 4.下列属于以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C)。A.征税 B.财政补贴 C.排污权交易 D.排污收费
5.政府的公共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相同点在于(D)。A.都属于转移性支出 B.都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c.都属于社会生产性支出 D.都属于购买性支出
6.下列部门中属于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B)。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服务业 7.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A)。A.免费搭车的问题 B.逆向选择问题 C.委托代理问题 D.劣币驱逐良币问题
8.政府债务收入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B)的身份取得的收入。A.债权人 B.债务人 C.所有者 D.统治者 9.现代政府预算最早产生于(A)。A.英国 B.美国 C.瑞典 D.德国
10.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D)A.产出增加,利率上升 B.产出减少,利率下降 C.产出增加,利率下降
D.产出增加,利率变化方向不确定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能得
1.政府收入的替代效应会导致人们(BC)。
A.增加重税商品的消费量 B.减少重税商品的消费量 C.增加低税商品的消费量 D.减少低税商品的消费量 2.公债偿还的方法有(ABCD)。A.买进偿还法 B.直接偿还法 C.-次偿还法 D.抽签偿还法
3.政府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有必要进行全面调整的情况有(CD)。A.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支出科目之间,往往发生有的资金多余,有的资金不足
B.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实行重大经济变革时 C.遇特大自然灾害、战争等特殊情况 D.遇国民经济发展过分高涨或过分低落
4.衡量产业间资源配置状况,一般用(AC)指标。A.劳动力在各产业的比重 B.资本在各产业的比重 C.产值在各产业间的比重 D.自然资源在各产业使用的比重 5.产生重复课税的条件是(BD)。
A.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采用不同的税收管辖权 B.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采用相同的税收管辖权
C.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税收管辖权做出不同解释 D.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税收管辖权做出相同解释
四、筒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财政补贴的含义和特征。
答:所谓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通过财政分配,向企业或居 民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财政补贴具有以下特征:(1)政策性,财政补贴的 对象、补贴的数额、补贴的期限等都必须按照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来制定。(2)灵活性,财政补贴不是一经确定就长期保持不变的,国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情 况和政策需要及时修正和调整财政补贴。(3)时效性。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政策 手段,是为国家政策目标服务的,必须依据一定时期国家的政策需要来制定。当国家的某些政策发生变化时,财政补贴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2.简述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有:(1)税收制度(2)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3)宏观经济政策(4)政府的职责范围
3.简述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可能性。
答:(1)私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2)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这容易使 消费者根据一致性同意原则,订立契约,自主地通过市场方式来提供。由于消 费者数量有限,因此达成契约的交易成本较小,从而有利于公共物品的供给。(3)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4)更为关键的是,私人若想成功地提供公共物品必须要有一系列制度条件 来保障。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形式总的来说有三种,一是私人的完全供给,二是私人与 政府的联合供给,三是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公债发行的方法。
公债发行方法是指采用何种方法和形式来推销公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 标准对公债发行方法进行分类:(1)按照政府在公债发行过程中同应募者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将公债 发行方法分为直接发行法和间接发行法;(2)从公债发行对象的角度,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公募法与非公募 法;(3)从政府是否通过市场发行公债的角度,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市 场销售法和非市场销售法。
2.试述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关系。
【中国经济史作业】推荐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法网上作业答案07-01
中国经济新常态07-29
中国经济运行状况09-25
中国计划经济状况10-03
2022中国经济形势10-07
中国会展经济简介10-11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06-20
中国电子商务与经济08-04
中国新经济常态的特征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