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管理培训

2024-10-06

儿童健康管理培训(共14篇)

1.儿童健康管理培训 篇一

儿童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一、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制度本儿童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二、辖区内0-6岁儿童使用统一健康档案管理台账,儿童健康档案使用统一的表格,在内容上要具备完整性、逻辑性、准确性、严肃性和规范化。加强档案的管理、收集和整理工作,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档案。

三、要建立专人、专柜保存儿童健康档案,儿童健康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儿童健康档案的安全。儿童健康档案要分村、分、分类、按顺序摆放。指定专人保管、转诊。

四、儿童健康档案要定期整理,动态管理。对辖区儿童健康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并总结。

五、儿童健康档案要防火、防水、防盗、防鼠、防虫、防潮、防尘、防高温、防泄密。

六、儿童健康档案超过6岁转归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管理,禁止擅自销毁。

2.儿童健康管理培训 篇二

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气道的慢性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 受到刺激后引起气道狭窄。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

哮喘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 病程较长, 容易反复发作, 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症之一, 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临床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 大多只在急性发作时用药, 当症状缓解后便不再按规范治疗。目前, 儿童哮喘在防治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1) 与GNA方案的目标相差甚远, 只有10%得到规范治疗。 (2) 5岁以内儿童的哮喘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需要父母或监护人代替患儿本人与医师沟通病情, 疾病教育的对象并非患儿本人。 (3) 对哮喘防治方案不理解, 用药的依从性差, 造成哮喘症状长期不能控制, 使学生误学率9%, 家长误工率22%。 (4) 58%哮喘患者只吸入β2受体激动剂, 而没有吸入糖皮质激素。 (5) 42%从来没有作过肺功能检查。

鉴于以上原因, 为了使哮喘患儿得到规范化的治疗, 以良好的控制哮喘, 对患儿及父母或监护人的健康教育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哮喘的本质、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及如何避免诱发

1.1 哮喘的本质

呼吸道高反应是哮喘的基本特征。机体在发病因子的作用下, 免疫因素、神经和精神因素以及内分泌因素导致了呼吸道高反应性和哮喘发作。

1.2 哮喘的诱发因素

1.2.1 呼吸道感染

病毒感染是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 尤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为甚。

1.2.2 非特异性刺激物

烟、尘螨、花粉、羽毛、兽毛、化学气体、油漆等。

1.2.3 气候变化

寒冷刺激、空气干燥、大风等。

1.2.4 药物

阿司匹林、磺胺类药物等。

1.2.5 食物

牛奶、鸡蛋、鱼虾、食品添加剂等。

1.2.6 其他

过度兴奋、大哭大笑、剧烈运动等。

1.3 如何避免诱发因素

做过敏原皮肤试验明确过敏原, 方法有:点刺法或Ig E定量检测。一旦确定过敏原, 应避免接触。

2 哮喘急性发作时的表现及家庭治疗

2.1 哮喘急性发作时的表现

哮喘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 如打喷嚏、流涕、胸闷等, 如不及时处理, 可因支气管阻塞加重而出现哮喘。典型表现有:喘息 (吼喘) ——反复发作, 夜间或清晨加重, 白天稍缓解;咳嗽、咳痰, 较频繁, 可排出大量的泡沫痰;呼吸困难, 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

2.2 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家庭治疗

2.2.1 家长一定要镇静, 安慰患儿, 使之有安全感。

2.2.2 注意取半卧位或坐位。

2.2.3 仔细回想医生的医嘱或查看治疗方案。

2.2.4 立即运用吸入疗法, 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万托林气雾剂2~4喷/次, 20min后无缓解,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2.5 室内通风, 避免抗原刺激。

3 了解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和长期预防用抗炎剂的应用区别

3.1 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是哮喘发作时使用的, 如万托林气雾剂, 哮喘缓解就停用, 最长使用不超过4周。

它不能改善呼吸道的炎症和减轻气道高反应性。

3.2 长期预防用抗炎剂, 如辅舒酮、舒利迭, 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 能良好的控制哮喘, 预防发作, 是缓解期使用的。

4 消除对吸入激素副作用的担心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剂量远远低于口服或静脉使用的剂量, 雾化吸入后, 绝大部分作用于气道局部, 进入全身的药量极少, 而且这部分药物进入全身后在肝脏被迅速清除, 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几乎没有抑制作用。

5 定期规律随访、咨询、保健

哮喘是慢性疾病, 最终的控制需要家长、患儿与医师之间密切配合, 科学管理。哮喘患儿及其家庭要由熟悉患儿情况的医疗专业人员进行长期规范的教育管理, 才能确保达到治疗目的。只要我们遵循《全球哮喘防治的倡议》的先进策略, 积极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防治、越早越好”的新理念, 注重个体化“规范防治, 长期管理”的原则, 哮喘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3.儿童健康管理培训 篇三

据2008年3月13日的《北京晚报》报道,在北京市,从2006年到2007年的一年之内,恶性肿瘤就由第三位杀手上升为第一位杀手了。占居民总死亡人数的24.55%,这么快的上升速度,实在惊人!还有报道说,2006年我国新增肿瘤患者220万,当年死亡160万,存活不到30%。到第二年、三年、四年、五年,真不知道还能剩下百分之几呢!

癌症的发病率在增加,死亡率在增长。这就是当今人类面临的现实。

癌症,也叫恶性肿瘤。肿瘤是指机体长期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发生突变,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恶性肿瘤可以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可能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癌症病变的基本单位是癌细胞。人体绝大部分细胞都可以增生,但这种增生是有限度的。而癌细胞的增生则是无止境的,这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同时,癌细胞还能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它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最后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及脏器功能受损等。

[癌症的危险因素]

1吸烟。吸烟与80%以上的肺癌和30%的总癌死亡有关(包括口腔癌、喉癌、食管癌及胃癌等)。在过去的30年间,肺癌的死亡率由7.17/10万增至约30/10万。

2不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少。人类癌症中有三分之一与此有关。如超重和肥胖与结直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肾癌等有关。近2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西方化趋势,城市和富裕农村中,超重和肥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是结直肠癌和乳腺癌上升的重要原因。在贫困地区,低体重和营养素缺乏仍然是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营养素缺乏也与某些癌症的高发密切相关,如硒的缺乏与食管癌的高发有关。

3生物感染因素。肿瘤的发生与某些生物因素有关。研究报道,我国约三分之一的癌症发生与感染因素有关,如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有关;乙肝病毒(HBV)感染与肝癌有关;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癌有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子宫内膜癌有关;日本血吸虫感染与直肠癌有关。我国乙肝病毒的携带率很高,这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

4遗传因素。肿瘤与遗传有密切关系,遗传性肿瘤占全部人类癌症的1%~3%。通常,患癌症的危险性随年龄而增长。但在儿童患者中却并非如此,后者通常是接受了前辈的突变基因而致病。对欧美妇女乳腺癌的研究表明,约有10%~30%的病例表现出遗传倾向。

5环境污染。目前已证实的对人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有30余种。

6精神因素。特殊的生活史引起的感情和精神状态与癌症的发生可能有关。如离婚、丧偶、分居等负性生活事件;过度紧张、人际关系不协调、心灵创伤等引起的长期持续紧张、绝望等都是导致癌症的重要精神心理因素。个体的性格特征如忧郁、内向、易怒、孤僻等也与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4.儿童健康管理培训 篇四

全国高科技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简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方针和邓小平同志“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指示,1996年由原国家科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信息产业 部、建设部、公安部等九部委联合组建了全国高技术产业化协作组织(简称全国高协组织、英文缩写为CHC),属于国务院九部委的联合工作机构。

全国高科技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是全国高技术产业化协作组织中负责在全国范围内协调、促进各地健康产业实现高技术产业化的工作委员会,是非经营性部门、非法人单位(简称全国高科技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英文缩写为CHHIC)。

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是全国高科技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CHHIC)设立专业管理机构,主要从事国内外健康管理学术交流、健康管理论坛、健康管理信息传播、健康管理领域人才培训、人才交流、职业技能鉴定、健康产业企事业单位的职称评审、出国考察引进先进健康管理技术等。

本委员会遵循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公德和国际惯例,为全国健康产业的发展,为健康产业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全民族的健康做出贡献。

本委员会的宗旨:为实现我国健康产业的高技术产业化,本着促进发展、友好合作的原则,团结全国从事医疗养生保健、自然疗法、健康食品、运动及健康器材、健 康管理咨询、心理咨询、养生及康复理疗、健康体检、亚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医学生物制品、遗传基因信息等健康管理服务的团体企事业机构和从事健 康行业的个人;从事健康医学研究、健康管理模式、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和营养干预方法研究、遴选和推广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为基层卫生机构医疗保健人员和广 大市民提供科室、规范和操作性强的健康管理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需求,为提高市民整体健康水平做出应有贡献。共同努力推动 高科技健康产业的发展,促进全国健康产业进行国内和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加快高技术产业化速度,为我国全民健康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本委以“政府行为推动,市场行为实施”的工作方式开展以下工作:

(1)接受政府职能部门委托,鉴定、开发、培训、为推广健康产业的各团体和个人提供政策指导、科技信息、科研成果和技术,扶植、协调、促进健康管理在中国持续健康的发展及科技成果产业化。

(2)组织健康管理、医疗保健、养生康复、营养学、心理医学、亚健康等健康产业开展国内和国际的学术、科技交流会、研讨会、博览会、科技培训会、数字化健康管理论坛会等,不断提高健康管理产业的科技水平和产业化程度。

(3)组织健康管理产业开展国内外健康管理文化交流活动,编纂、出版健康管理、养生保健、亚健康监测、营养学、心理医学、康复养生等方面的期刊与专著,宣传普及健康管理科学知识,贡献于社会。

(4)从事对社区人群或个人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

(5)对健康产业有突出贡献的本委成员或团体实行表彰。

(6)依法保护本委成员的合法权益,向有关部门反映他们的意见或要求,为本委成员提供服务和帮助。

本委设成员、成员单位、地方工作指导中心、专业委员会委员、健康管理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本委机构设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副秘书长及相关的办事机构,下设各专业指导中心。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健康管理工作。

本委配套的业务执行机构为北京高科健业信息咨询中心。

5.儿童健康管理培训 篇五

1 一般儿童群体健康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一般儿童群体的健康管理体系应具有普遍性,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生长发育的评估、营养状况的评估、心理发育评估、家庭成长环境因素评估等。

对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是世界各国儿童健康管理的日常工作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制定的生长发育参数标准,主要以健康儿童人群中自由生长的母乳喂养婴儿为研究对象,同时排除了对儿童生长发育曲线的社会经济约束因素,这样才有较好的代表性。我国 年正式发布了最新的7 岁以下中国儿童生长曲线参照标准,在实际运用中,该标准比较粗泛,如对于出生后前3 个月的婴儿,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却不能找到对应的参照值。目前国内其他评估指标,如体质量指数(BMI)、Kaup 体质量身高指数、Quetelet 指数、Ververch指数等也在使用中。例如,BMI 可以用来评价儿童肥胖,Kaup 体质量身高指数,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体格营养状况评价,二者也可用于大规模有效筛查。应用婴幼儿身长或体质量值与参考值相比较,评估婴幼儿体格发育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基层使用仍较普遍。骨龄测定对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它是以儿童骨骼的发育变化用于计量儿童体格发育的进程,这是一项反映身体发育成熟度的可靠性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婴幼儿营养状况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情况、营养性疾病的筛查3 种形式进行评估。另外,还应考虑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等问题。研究证实,婴幼儿母乳喂养是最为合理的喂养方式,是最符合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也是婴幼儿获得免疫防御功能的绝佳食物。因此,婴幼儿阶段是否母乳喂养,早已成为评价婴幼儿是否获得最佳的喂养方式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产后婴儿与妈妈早接触、早吸奶、勤吸允,可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适时合理添加辅食也是评价的重点之一,添加辅食过早或过晚都会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WHO 的最新标准是,纯母乳喂养应持续6 个月,从6 个月以后开始,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由细到粗,由少到多逐渐添加各种辅食,并认为母乳可以喂养至2 周岁。在我国,婴幼儿添加辅食易受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导致给婴幼儿辅食添加的时间过早或过晚,我国传统的习惯是添加辅食的种类偏少、质量较差,少量食物过敏等也应值得重视。目前还没有适用于我国的儿童喂养问题筛查标准,具体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科学化和标准化。营养性疾病在一般儿童群体健康管理中重要性较弱,儿童食品安全问题是儿童健康管理的空白,相关前瞻性研究在我国也几乎是空白。

婴幼儿的心理发育,行为发育评估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我国,目前的儿童心理行为领域的信息获取还相当有限,主要靠监护人和相关从业人员如医生和校医的观察和询问,根据相应的心理测量(如性格、智力、个性、行为、情绪等)和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进行合理推测、评价和诊断。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估方法可以通过发育的筛查与评估和儿童神经心理测验得以实现,常用的心理行为发育测量表有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盖塞尔发展量表(GDDS)等。

家庭成长环境的评估还于较浅的实施阶段,内容包括家庭的生活模式、亲子关系及父母的育儿观念、父母婚姻质量、家庭氛围等方面。国外执行的是家庭环境评价的陈述量表――家庭环境筛查问卷,在国内,尚未系统编制本土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早期家庭养育环境评价量表。中医体质的评估是崭新的儿童健康管理评价指标,由于儿童处于生长期,所以其科学性评价尚需要深入研究,有必要建立一套符合儿童快速生长生理特点的、客观化、规范化的中医体质辨识标准。目前对于儿童中医体质分类种类较多。如均衡型、阴虚型、阳虚型、湿热型、特异质5 种类型,如心肝有余(热体)和肺脾不足(寒体)2 类,如正常质、阴虚燥热质、阳虚迟冷质、痰湿腻滞质、气血两虚倦怠质、阳盛质6 种类型等。

2 留守儿童群体健康管理

留守儿童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群体,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有超过3 000 多万人。由于留守儿童存在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等诸多问题,因此,他们需要特别关注,进而提高这一群体的健康水平。《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09》显示,儿童少年健康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留守儿童状况则更为严重,尤其是生长营养不良和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基层政府、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足够重视。目前,我国关于留守儿童健康管理的研究仅处于初级阶段,健康干预模式也研究不多。如何建立符合留守儿童特点的健康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尚需进一步探讨。通过健康干预改善留守儿童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快乐感,做好留守儿童健康管理对预防成年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等达到早期预防的目的,具有深远的意义。

与一般儿童健康管理不同的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责任弱化或缺失会导致上述监测指标的全面下降,而且健康管理实施难度更大,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健康管理的范畴应当有所侧重,重点要进行生长发育的评估和心理健康评估。

由于目前城乡儿童不同年龄段在平均身高、平均体质量、幼儿2 周患病率和体检达标率等仍存在较大差异,受祖父母教育程度不高、健康习惯落后等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评估主要通过教育机构来完成,首先要获取准确的生长发育信息,对照标准发现问题,进而进行营养干预和运动干预。

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对留守儿童正常成长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儿童个体的人生发展和国家的社会发展,需要依靠直接监护人和教师的.认同和配合,在性格、智力、个性、行为、情绪等方面要及时动态采集信息、评价和诊断。教育机构应当与监护人和全社会相互配合,根据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对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给予必要的关心和指导,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的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疾病干预。从长远来讲,留守儿童健康管理要进入行政和立法的轨道,政府部门要进行在经济和人员投入上加大成本,加强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教,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是保证学生健康管理有效运行的关键,健全法制是留守儿童健康公平的保障。

3 流浪儿童、重残重病儿童、孤儿及贫困家庭儿童等特殊困境儿童群体健康管理

流浪儿童是我国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因其权益全面受损而正在成为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弱势群体。重残重病儿童、孤儿及贫困家庭儿童则是底层社会生活阶层的极端个体,研究表明,这些特殊儿童群体与留守儿童有密切的关系。现阶段这些儿童群体的健康管理只能停留在理论,尚不能进入全面的实践操作层面,由于长时间远离家庭,缺乏亲情,这些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非常复杂,已经形成了特有的精神认知世界和人格体系,社会矫正让他们回归家庭和社会已属不易。

但这些儿童群体营养性疾病的管理仍有必要,主要通过社会救助机构,社区或家庭对进行性低体质量、消瘦、发育迟缓及慢性营养不良的生长发育水平进行评价,有条件可结合临床诊断筛查微量元素、铁蛋白、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等。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从教育、医疗、法律道德建设和社会帮助等方面共同在源头上减少这些群体的数量才是根本。

4 儿童群体健康成长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理念和健康需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儿童,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行为、潜能表达、体质体能、营养状况等早期发育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这些需求或依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或直接享受儿童健康促进及个性化高端服务等。总之,这种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并且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不同儿童群体的健康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

6.儿童健康管理培训 篇六

健康管理是指导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体及群体的积极性, 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即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 (发现健康问题) →评价 (认识健康问题) →干预 (解决健康问题) 循环的不断运行。其中干预 (解决健康问题) 是核心。健康管理循环每循环一周, 解决一些健康问题, 健康管理循环的不断运行使管理对象走上健康之路。其目的是调动管理对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 保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 达到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 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疾病负担的目的。

实施健康管理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管理健康, 达到节约医疗费用支出、维护健康的目的。健康管理是由医院等传统医疗机构之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所提供, 健康管理公司和医疗机构是合作关系。具体做法是通过专业的健康管理公司对个人和群体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进行评估, 为个人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并干预实施。

健康管理就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 它是建立在现代营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模式上, 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的角度来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它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

二、健康管理科学基础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危险因素的干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个体从健康到疾病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一般来说, 是从处于低危险状态发展到高危险状态, 发生早期病变, 出现临床症状, 形成疾病。这个过程可以很长, 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 乃至几十年的时间。期间的变化多数不被轻易地察觉, 各阶段之间也无截然的界线。在形成疾病以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 可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 从而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

美国的健康管理经验证明, 通过有效的主动预防与干预, 健康管理服务的参加者按照医嘱定期服药的几率提高了50%, 其医生能开出更为有效的药物与治疗方法的几率提高了60%, 从而使健康管理服务的参加者的综合风险降低了50%。健康管理立足于找出隐藏在人群中可能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 并加以预防或解决。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绝对危险性”和“理想危险性”之间的差距就是个人可以改善而且应该努力摒弃的不良生活行为。“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是随着“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通过有效的改善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个人的“可以改变危险因素”的危险性就能得到控制并降低。这构成了健康管理的最基本科学依据。

三、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重视加强健康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人类1/3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可以避免, 1/3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1/3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因此, 对健康的维护不仅是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更重要的是在疾病没有到来之前就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当今威胁国民健康的主要是健康危险因素 (增加得病或者死亡机会的因素) 。如果我们的医疗政策只关注20%的病人, 就意味着忽视了80%受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威胁的人群应有的健康权利;同样, 针对相对健康的人群, 患小病的人群和患大病的人群也应采取不同的科学方法确认、评估和去除健康危险因素, 以达到防控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为促进人和社会健康发展, 就需转变观念, 积极进行健康管理:

1. 转变观念, 增强健康管理的理念, 提高健康投资的意识。

维护人的健康是最具有收益的投资, 世界经济组织认为, 有8%~10%的经济增长, 要归因于健康人群;而亚洲经济发展奇迹, 甚至源于30%~40%的健康人群。所以对健康的投资就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健康投入要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政府和社会要加强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二是个人也要投入, 对自己的健康加强关注。因此, 要转变观念, 对健康进行管理。健康管理是“预防为主、防未病之病”, 预防要比治疗更重要。健康管理通过确认和去除可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 能为我们提供促进健康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要从单纯地预防控制疾病走向全面地维护和促进健康。个人的不健康风险因素是可以控制并降低的。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疾病预防中心的研究表明, 通过有效地改善生活方式, 80%的心脏病与糖尿病, 70%的中风以及5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要充分认识到体检的重要性, 通过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隐忧, 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的系统管理;通过企业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能让每个员工方便、及时地了解自身的健康改善和潜在隐患、积极参与自身健康管理、采取行动改善健康。

2. 开展目标健康管理, 积极推进健康的城市化。

要积极构建人人都能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将健康管理作为今后医疗服务的方向和重点, 在政策、资源配置及财政保障上优先考虑发展医疗系统健康管理的能力。健康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 也是一种方法, 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 其目的在于使病人以及健康人群更好地恢复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 并节约经费开支, 有效降低医疗支出。2009年中国城市健康状况调查提供的数据显示, 超过90%的人处于疾病和亚健康状态, 而开展健康管理, 每年可以节约20%的医疗费用, 并可提高企业生产率超过15%。因此, 实施“企业员工目标健康管理”, 为推进全民健康管理提供了新模式。“员工目标健康管理计划”的内容包括:通过体检了解员工身体状况, 采取不同的方案, 分级开展健康管理;定期为员工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在流行病高发期免费注射疫苗, 同时提供健康讲座, 重大恶性疾病专家会诊及转诊服务, 对患慢性疾病员工给予健康干预, 组织员工健康竞赛, 对身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员工给予奖励等。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浙江省爱国卫生促进条例》以“人人享有健康环境、人人享有卫生饮用水、人人享有基本环境卫生设施、人人享有可及病媒生物防制服务、人人享有良好的健康教育”为目的, 将爱国卫生工作的内容、标准和要求从过去的政策性的号召和倡导转变为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3. 积极倡导并努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我们的健康状况与个人对健康的认识、周围环境、医疗保健、个人的生物学因素和生活方式以及自我进行的保健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生活方式是由我们自己来掌控的, 我们能够通过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调整, 适当采取保健措施, 来达到最大限度促进自身健康的目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结构、工作、睡眠、运动、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过重的压力造成精神紧张, 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过多的应酬、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过度劳累等, 都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不良因素。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劳逸结合、规律生活。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养成?就是要管好嘴、迈开腿、不吸烟、不喝酒或少喝酒、好心态。一是“管好嘴”。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 做好膳食平衡, 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时间及食量, 进餐定时定量, 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 午餐应占30%~40%, 晚餐应占30%~40%, 可根据职业、劳动强度和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提倡食用多种食物, 以谷类为主, 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及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 吃清淡少盐膳食;每天足量饮水, 一般来说, 健康成人每天需要水2 500毫升;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集体用餐提倡分餐制。二是要“迈开腿”。体重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 可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易患多种疾病, 缩短寿命, 成人的健康体重体质指数 (BMI) 应控制在18~24之间, 建议成年人每天累计进行至少相当于步行6 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中国设立“全民健身日”的目的就是倡导更多的人享受运动和健身的快乐, 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三是“不吸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目前有烟民约13亿人, 每年约有500万人死于和烟草有关的疾病, 中国吸烟者约有3.5亿, 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者近100万人, 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中国从2009年以来, 杭州、银川、上海、广州等地通过地方立法来实现控烟, 从明年起中国将率先实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系统的100%控烟。四是“不喝酒、少喝酒”。酒精为纯热能食物, 不含其他营养素, 中国有一半以上的人由于基因上的原因是不宜喝酒, 而且喝酒已经造成这些年来肝癌、肝硬化病人的大量增加。五是“好心态”尤为重要。好心态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情很快乐, 无论对待何事总能保持内心充满乐观开朗的情感。同时又是说一个人对于生活或者某些事物本身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心态就是性格和态度的统一, 态度是心态反应的表现化。威廉·丹姆思说过:“人只有改变内在的心态, 才能改变外在的世界。”健康管理的精髓是“健康在我心中”, 社会转型过程中, 拥有一个健全、健康的好心态胜过任何良医好药。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公民健康素养调查显示, 中国只有6.48%的居民具有健康素养。因此, 要采取多种方式、途径, 通过大力开办健康大课堂、建设健康管理服务网等,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传播全新的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 用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 使团体、个体客户树立正确的营养健康观念, 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会自我心理状态调整, 让疾病远离自己和家人, 提高工作效率。健康大课堂可有目的性的开展, 如脂肪肝的调养、营养与健康、女性保健、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等。

7.建立健康档案,完善健康管理 篇七

具体而言,通过健康档案健康管理,可以了解您的身体年龄,判断患病倾向,由医生向您提供健康生活处方及行动计划。长期(终生)跟踪您的健康,最大限度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同时,及时指导就医,降低个人医疗花费,提高您的保健效率,最终达到提高个人生命质量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具体介绍如何建立个人的健康档案。

【准备工作】

1.选择健康顾问

如果您的身体未曾出现什么重大疾病,那么,选择一个全科医生做您的健康顾问是个不错的选择;另外,现在我国有些医院有“治未病中心”在那里寻找医生作为健康顾问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有疾病在身,可请您就诊的医生做健康顾问。目前我们的公立医院里还很少设有全科医生,如果经济状况允许,可以选择一个外资诊所的全科医生或健康管理公司的健康顾问。现在,不少健康管理公司都接受电话咨询或上门医疗服务,您可以通过最快捷的方式与医生保持联系。

2.了解家族病况

向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姐妹询问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是否患有什么疾病;询问爷爷奶奶那一辈甚至曾祖父曾祖母那一辈有没有什么疾病,并一一记下。当然,自己小时候患过什么严重的疾病,治疗情况如何,也要向父母问清楚,记录在案。

3.整理自己的体检报告和就医资料

将所有的体检报告和就医资料找出来,找出那些有异常结果的检查单。整理自己服过或正在服药的名称。其中,也包括保健食品。

4.准备好材料

若打算做纸质版的健康档案,准备好材料:笔记本(有的笔记本没有页码,需认真标注页码),黑色碳素墨水钢笔(或黑色签字笔),折叠式档案夹,胶水或订书机。若打算做电子版的健康档案,则需准备好相机或扫描仪。

【详细内容】

建立健康档案是一件需要耐心和恒心的工作。内容应该齐全,重要信息不能有遗漏。个人健康档案可用纸质记录,也可用电子版记录。为了便于读者借鉴,本文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纸质版健康档案

》第1页内容

建档时间:2013.9.1

建立人:朱强

》第3页内容

第一部分:基本资料

姓名:朱强

出生年月:1958.1.25

性别:男

婚育:已婚,育有1子1女

教育程度:大专

职业:国企办公室主任

种族:汉

血型:A型

联系方式:132XXXXXXXX

》第5页内容(背面空白,方便日后补充内容。下同)

第二部分:健康行为资料

吸烟史:25年,平均每天10支。已戒烟3年。

饮酒史:无酒瘾,偶尔应酬喝酒。曾醉酒10次,其中8次因酒精中毒而入院就医。

饮食习惯:饮食总体比较清淡,喜食咸菜。每天喝茶。

运动:上下班开车,几乎无运动,周末偶尔爬山。2013年3月开始,起床后运动30分钟,晚饭后散步40分钟。

睡眠:晚上12点以后才睡觉,早上6点半起床。

》第7页内容

第三部分:既往疾病资料

家族史:爷爷、父亲、外公均因癌症去世,其他不详。

既往史:

(1)10岁左右患过黄疸型肝炎,后自愈;

(2)1992年做胆囊手术,清除胆囊结石;

(3)2000年体检查出血脂异常,后经治疗,2001年体检后恢复正常;

(4)2002年体检查出糖尿病;

(5)2009年因患病毒性心肌炎,住院半个月痊愈出院。

(6)药物过敏史:无。

》第9页内容

第四部分:现在疾病状况

(1)2013年体检结果显示尿酸偏高、血脂异常,医生建议运动和饮食相结合控制,没有进行药物治疗。

(2)2型糖尿病,使用药物“诺和灵N (通用名: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每天晚上8点1次,每次36单位。

(3)到医院就诊,医生调整了降糖药的剂量,并增加了一种药物。使用药物“诺和灵N”和“优泌林(通用名: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每天2次,早晨7点优泌林30单位,晚上诺和灵20单位。2013.9.21

(4)到医院做检查,血脂恢复正常,但尿酸还是异常,医生没有开治尿酸高的药,只说了不能喝啤酒,不吃或少吃嘌呤高的食物。2013.9.21

编者注:没有疾病者,此处写“无”。

》第11页内容

第五部分:养生建议

身体状况:阴虚体质;尿酸高;血糖高。

养生建议:

(1)少食或不食含糖量高和含嘌呤高的食物。

(2)适当多吃鱼(青鱼、鲱鱼、鲑鱼等)、蛋、乳、黄瓜、莴笋、木耳、猕猴桃、苹果、百合等食物。适当多喝枸杞菊花茶。

(3)避免熬夜、剧烈运动。

(4)最佳运动是太极拳、气功、五禽戏等动静结合的锻炼方式。

》笔记本倒数第五页

第六部分:重要检查单据和检测表粘贴

(1)2013年前住院的出院说明书或诊断证明书。

(2)2013.8.1~2013.9.1血糖监测数据。

(3)2013年体检结果中异常部分。

nlc202309012244

说明:

1.一份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至少包括以上6个部分。有慢性病者在慢性病的管理上需特别仔细。比如糖尿病患者,药物的使用情况、近期血糖监测情况要详细、清晰地记录。

2.纸质档案的页码有可能记载满,可在满了的那一页最后用括号写上(下转X页)。在接续的那一页开头写上(上接X页)。

3.在以后进行个人档案补充时,每一条增加的后面均要标注日期。因为病情是随着时间变化的。

4.若非本人进行档案补充,补充者除了标注日期外,还应写上姓名。

5.不要用圆珠笔,否则时间久了,有可能会模糊一片,看不清楚。

6.那些正常的检查报告和单据全部放到一个折叠式的档案夹里,与笔记本放在同一个地方保存。

电子版健康档案

电子版分为两种,一种是健康档案管理软件型,一种是自己用word建立档案型。

软件型大部分是为医疗卫生单位或是健康管理相关机构而制的,健康档案记载的东西非常详细。2009年新标准规定五类电子健康档案将会实行标准化,它们分别是:个人基本健康信息档案、疾病控制档案、妇幼保健档案、医疗服务档案、社区卫生档案。此标准化的实行,使我国个人健康档案更加统一和规范化。统一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有助于实现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健康信息共享,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私人医生和各种健康服务机构相继出现。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可以永久性保存各次健康体检结果及化验数据,该电子档案终身为会员保存,会员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查阅。

如果自己要建立电子档案,由于个人家庭方面的健康软件很少,即使有也不完善,并且下载安装也比较麻烦。因此,自行建立的电子档案,可以简单地用word文档将纸质版的内容记录在电脑里。同时,将检查结果用照片或扫描的形式转成电子版,插入到健康档案中。

说明:

1.自行建立的文档型电子版无需页码的下转和上接,每次完善时写上日期即可。

2.检查结果,一般是有异常检查结果均需要转成电子版插入健康档案保存。不可遗漏。

【保存】

纸质版的健康档案,保存相对比较简单:

1.放于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潮、防虫。

2.放一个固定的地方,并且让家人知晓。如果发生急症自己意识丧失,家人可以将健康档案带上就医。

电子版的健康档案,保存注意事项为:

1.最重要的就是备份。电脑什么时候罢工,我们无法预知。因此,一定要让自己的健康档案在电脑出问题的时候能在其他地方拿到。因此,每一次的健康档案记录完善后,均应备份,比如发到自己的邮箱或用U盘等保存。

2.为了便于查看携带,每次就医之前可将电子档案打印出来,交由医生查看。也可直接将装有健康档案的u盘带在身上。

【编后】记得有位读者来信说,“爱护好自己的身体,是对家人最大的尽责和最好的爱护”。是的,自己的身体好了,您才有足够的精力给予亲人幸福和安宁。疾病缠身对自己来说是一种灾难,对家人也是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所以,从今天开始,从给自己建立一个健康档案开始,慢慢延伸到为家人做健康档案,做您自己的健康管理师,做您家人的健康管理师。

8.0-6岁儿童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篇八

各乡镇、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灵寿县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六月二日

附:灵寿县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实施方案

灵寿县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领导小组名单

灵寿县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实施方案

0-6岁儿童保健服务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降低儿童死亡率,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2011年5月起0-6岁儿童基本保健服务开始启动,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免费向全县0-6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使体弱儿及时得到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县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60%,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达到50%以上。具体目标:

1、新生儿访视率》60%

2、儿童健康管理率》60%

3、儿童系统管理率》50%

二、项目实施范围和内容

服务范围:2011年项目在全县15个乡镇全面实施 服务对象:全县内居住的所有0-6岁儿童。

三、服务内容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在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等。对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其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手册》。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缺陷的新生儿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访视次数。

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2针,在乡镇卫生院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和发育评估。

(三)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在乡镇卫生院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随访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这次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儿童6-8、18、30个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四)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应在乡镇卫生院,集体儿童由县妇幼保健院在托幼机构依照《托幼机构管理规范》进行。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病的防治等健康指导。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0-6岁儿童健康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应当具备服务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从事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儿童保健有关规范要求,开展儿童系统健康管理工作。

(二)实现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区域的全覆盖,服务区域责任归属明确,辖区服务人群不留空白。

(三)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途径,掌握辖区中的0-6岁儿童数,掌握婴儿出生信息,访视建卡。要及时掌握本辖区的儿童出生情况,获取婴儿出生信息,在婴儿出院后7天内进行第一次家庭访视,建立《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手册》,填写《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同时要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了解集体儿童情况,做好0-6岁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

(四)向社会公示可以免费享受的服务项目和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提高健康管理率。

(五)将每次保健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准确、完整地记录在《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中,并定期公示享受免费服务对象的姓名和次数,纳入健康档案管理。

五、项目组织与管理

1、县卫生局负责项目实施的领导和管理,负责制定实施方案与计划,经费管理监督检查,工作考核等工作机构与县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管理办公室一体。

2、县妇幼保健院负责项目的实施,包括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信息管理.绩效考核等,工作机构仍公共卫生科。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儿童保健服务纳入常规妇幼保健业务管理,由县妇幼保健院和乡镇卫生院提供儿童保健服务,儿童基本保健手册由妇幼保健院落实,提供儿童基本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必须拥有接受培训合格的专职儿童保健医师和相关设备,县卫生局将对服务资格进行考核,要做好儿童基本保健信息收集上报管理工作。村卫生室应配合乡镇卫生院做好项目的调查、摸底、宣传等工作。

4、实行儿童基本保健服务手册制度,儿童基本保健服务手册,由县卫生局监制,服务手册由县妇幼保健院统一发放至各乡镇。

5、家长携带儿童凭《儿童基本保健服务手册》到乡镇卫生院接受免费儿童保健服务,提供儿童基本保健服务的机构依据《河北省0-6岁儿童基本保健服务内容》提供服务。

六、项目执行时间 2011年

七、项目实施督导和考核

(一)县卫生局将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保健项目实施作为卫生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二)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目实施单位的计划制定、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经费使用、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三)主要评价指标

1、儿童保健覆盖率

2、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

3、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4、居民满意度

灵寿县2011年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

组 长:胡会堂(灵寿县卫生局应急办主任)副组长:李军辉(灵寿县卫生局防保科人员)成 员:马承英(灵寿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领导小组名单

付军利(灵寿县妇幼保健院书记)

9.儿童健康管理培训 篇九

20xx年10月26—27日,于xx市xx宾馆参加xx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这是我加入心理健康教师这支队伍后第一次参加的省组织的专业培训。抱着向各位前辈和专家学习的态度,我认真地参与了这次培训。

在26日上午的专题报告中,符x老师提到:教育就是把孩子培养更像他们的人,而不是更像我们的人。这让身兼班主任和心理老师的我茅塞顿开。符老师在培训中提到的雷夫的教育方法,更值得让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去尝试和实践,这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一种成长。下午是在海经院参加箱庭体验,我们也犹如学生一样,怀着激动和欢喜的心情参与其中,无论是对箱庭室内的布置,还是对沙具,我们充满好奇。箱庭的体验,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成长。为了顾全大局,我们有所舍弃;虽然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为了顾及他人,为大家着想,我们学会了忍痛割爱……在这个过程中,成员间互相包容、尊重、配合,最终完成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一位老师的话说:“我们无法改变生活,要学会适应生活。”也像另一位老师说的:“箱庭体验,我们痛并快乐着。”

27日,李xx教授给我们分享了表达性艺术疗法的后现代运用的案例。李教授开场给我们的四句话让我本人受益颇深:一个人做任何工作都是利己的;咨询师本身的魅力就是最好的咨询技术;再好的技术都比不上情感;说话者的本意不重要,重要的是听话者的感受。这四句话对于刚刚走上工作的岗位的我来说就好像是灯塔,这是以后道路上的方向。在一天的分享中,李教授跟我们一起分享了许多表达性艺术疗法的方法,比如,音乐疗法、歌舞疗法、绘画疗法、沙盘疗法等。在分享的过程也给我们展现了绘画疗法的魅力,在绘画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显性信息,还可以了解到隐形信息,这引起了我们每个人极大的兴趣。经验丰富的李教授还提醒我们心理健康老师应该注意: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就是陪伴者,倾听者;心理咨询师不可以为来访者做诊断。这些对于我们这些不够专业又经验不足的人来说是一种提醒。

10.健康管理,谁来管理? 篇十

近十多年来,在我国,“健康管理”“慢病防控”的理念已被广泛接受,并日渐引起政府部门、学术团体、社会机构乃至普通公众的重视。例如,原卫生部曾于2009年发布《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亦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颁布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2年,政府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多个学术团体,也分别就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预防制订了指南。这些文件和指南,为健康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和具体的措施。目前的关键问题是需要为这些规范和指南的实施,提供人力、物力和体系的保障。

现仅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以下简称《规范》)为例,就其提出的服务内容所需的人力进行分析。

该《规范》包括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并明确提出这些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这些服务中,可属于“健康管理”的内容,至少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我们假定,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预防保健人员按照服务人口1:2000配置(参照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与建设规划.2006》),可按下面的公式,估算为完成上述每项服务内容每年所需的工作时间:

每年服务时间(小时)=服务对象人数x每年服务的次数×每次服务所需时间(小时)

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为例,《规范》提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每2000人中,以患有高血压的成年人为300人,每次随访时间为0.15小时(9分钟)计,可估算出每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所需时间为:

300×4×0.15=180(小时)

以此类推,即使最保守估算,要完成《规范》中上述健康管理服务,每个预防保健人员,每年所需的服务时间,将超过2000个小时。以每年工作日250天计算,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至少为8小时。

而实上,我国目前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生总人数约80万,若其中的1/4(20万人)专门从事预防保健服务,仅为完成上述《规范》中的基本健康管理服务。他们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将超过24小时!

反过来,我们也可估算。要有效地实施《规范》中提出的基本健康管理服务,全国需要具有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和资质的专业人员约80万人。考虑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也会多样化,如需提供运动辅导、营养指导、心理咨询等。估计在IO年内,我国需要健康管理人员会超过300万人。显然,现实和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那么,对策何在?

一、大力培训健康管理专业人员

自2005年起,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卫生部分别启动了“健康管理师”培训项目。然而,这些项目的实施,在制度的规范、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的资质、培训对象的基本条件、培训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内容等方面,均有待完善。我们认为,健康管理主要包括慢性病防控及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保健,属于医疗健康服务。因此“健康管理师”的培训,应以卫生管理部门为主导,培训对象,应首先接受基本的医学教育。

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健康管理机构。由政府向其购买基本健康管理服务

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健康服务业“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并明确提出:“由政府负责保障的健康服务类公共产品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逐步增加政府采购的类别和数量。”这些建议,应逐渐予以落实。从经济学上评估,以每人每年需基本健康管理服务1小时,每小时服务费平均50元人民币计,则我国需投入到基本健康管理的总费用约每年700亿元。按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将其中不到1%用于基本健康管理,既可行,也具有良好的费用.效益比。

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在美国,慢性病管理的核心是帮助病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赋能于病人(patientempowerment)运动已广泛而持续开展近20年,其经验均可供我们借鉴。提高大众媒体健康传播质量,鼓励公益机构和社会团体广泛开展和参与健康传播,政府资助和扶助优秀健康教育项目,培养“健康”的健康传播市场,都是实施健康管理的有效途径。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互联网、移动电话、家庭有线电视,均可有效地提高健康管理效率。当前,“即时检验”(point-of-caretesting、移动医疗、可穿戴医疗设备(wearable medicaldevice)相关的技术和产品正在迅猛发展。可以预见,信息技术在健康管理的实施中,将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11.儿童健康管理培训 篇十一

健康管理[1]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 分析和评估, 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健康管理信息化是健康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即通过网络技术建立一套个性化、 完善的服务程序, 可以优化配置医疗资源, 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测、 分析、 评估及干预, 提供健康管理方案, 便于及早地进行保健指导和治疗。 健康管理信息化体现在: 集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一体的健康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健康信息采集信息化程度提高以及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在信息传输中的运用。

健康管理旨在通过改变行为生活方式, 提高个人和家庭的健康水平, 降低医疗费用。 健康管理及其信息化正在蓬勃发展,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尤其是在医院体检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 媒体网络以及家庭等领域的应用。 信息化在健康管理中的实践, 首先缩短了人员工作和患者的等待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改善了工作质量, 提高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 从长远上看也可以在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的同时, 降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医疗支出。

2 国内外健康管理及其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2.1 国外健康管理及其信息化发展情况

欧盟五国 (英国、 德国、 荷兰、 瑞典及西班牙) 14 个单位共同制定了行动照护健康计划[2], 目的在于在健康照护领域开发与实验新型行动加值服务, 使得病患恢复健康。 用2.5G/3G无线通讯技术与Body Area Network (BAN) 串联病患身上感应器与促动器, 以自动传送生理讯号, 并应用于疾病预防、 疾病诊断、 远程协助和临床研究等领域。

美国的IDEATEL计划是HCFA赞助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Telemedicine研究计划, 针对纽约1 500 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 要求半数以上计划参加者家中均配备电脑、 血糖、血压和皮肤/脚部摄影检验设备。 由糖尿病患者自主测量影响糖尿病各项主要因子参数, 查看自己的检验结果, 可以自主在线咨询病情、 获取治疗建议与指引及自动分析检验数据并有健康预警功能。

日本NEC、 Hitachi、 Toshiba和Panasonic等多个知名企业对物联网技术在慢性病家庭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投入[3], 其中, 日本松下电器针对慢性病居家健康管理的患者设计居家端的生理讯号采集器, 并有数位摄像机供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视讯对话, 医院端则设计功能完整、 操作便利的设备, 方便医护人员观测患者生理讯号, 提供健康咨询, 使慢性病患者获得个人化的健康信息管理, 积极参与自我健康管理和自我照顾。

2.2 国内健康管理及其信息化发展情况

“智能居家养老”项目是武汉民政局与侨亚集团联合推出的健康管理信息化模式。 老年人进行各种无创伤性的慢性病指标自主测量 (如体重、 血压、 脉搏、 心率、 血糖、 血氧和心电图等) , 然后通过无障碍网络将数据自动同步到客户服务中心后台, 并建立起个人电子医疗档案库, 根据专业医疗团队定期出具个性化的保健、 饮食、 运动指导和心理辅导等, 并由系统及呼救人员提供24 小时的实时监控服务, 协调救治。 目前项目已经在老干部局、 侨亚老年公寓等装机近千套, 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智能居家养老项目是由患者发起, 客户服务中心后台干预, 患者自主保健的信息化的健康管理模式。

“知己健康” 管理[4]是针对高血压、 糖尿病、 肥胖症和高血脂等慢性病制定的一套完整有效的生活方式管理和干预系统。 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 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结合生活方式指导和健康状况评价, 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它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教给慢性病患者一套自我管理疾病的方法, 优化其生活方式; 帮助他们控制好病情和降低危险因素的水平, 避免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减少医疗费用, 提高其生活质量。

中国电信生产的创新型“健康心翼”手机[5], 将健康管理理念整合至手机中。 该手机除了拥有正常的通信功能外, 还有健康管理的功能。 用户通过手机中内置的 “健康管理模块” 可以自主测量体征数据 (如心电图、 能量消耗等) , 并通过中国电信3G网络将体征数据发送至中国电信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由平台的医师对用户的身体健康给予信息化的、 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咨询与指导。

3 我国健康管理及其信息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医院方面

3.1.1 健康管理覆盖面窄, 未达到广覆盖。 我国健康管理的机构设置、 人力物力资源配置均呈现城市密集、 农村疏散的现象, 无法提供广覆盖、 可及性和便利性服务。

3.1.2 健康管理中的健康信息采集内容不完全, 忽略了体质检测, 未涵盖人体从健康到疾病全过程的信息。 健康信息采集是健康管理的首要环节, 应包括生理、 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内容。 由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健康体检项目目录可以看出, 体检项目中的体适能检查是体质检测的一部分, 对形态、 机能等方面进行了部分检测, 可以说健康体检涵盖部分体质检测, 体质检查是健康体检的一个子集。 人体从健康到疾病经历了健康—亚健康—亚临床—临床—疾病五个阶段。健康体检侧重于对亚临床、 临床和疾病三个状态的筛查, 检查指标的异常是对疾病的预警。 健康体检有利于疾病的筛查, 但不能全面反映机体的综合素质, 对亚健康没有很好的预示作用; 而体质测试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它是对健康到亚临床这一过程的健康筛查。 因此, 医院体检项目应考虑将体质检测与健康体检相结合, 形成新的体检项目, 作为全面的健康信息采集内容。

3.1.3 健康管理系统中的健康风险评估子系统不完善。 健康风险评估是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危险因素筛选确定, 进而确定危险系数, 建立健康危险因素模型预测患某类疾病的可能性的全过程。 过程中建立模型是健康风险评估系统的关键, 并结合计算机等信息化手段最终形成健康风险评估软件, 应用于医院、 学校等事业单位。

3.1.4 信息化的远程健康管理处于发展前期, 还需大量投入。 作为一种新的医学服务模式, 健康管理需要有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广泛支持, 如构建以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健康管理信息平台[6], 实现医院之间、 医院与社区之间、医院与家庭之间的远程会诊及双向转诊等功能, 借助信息化手段提供远程监护、 远程急救和远程教育等健康服务。 但健康管理信息发展暂处于前期研发试用阶段, 尚未成熟。

3.2 社区方面

3.2.1 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各系统没有统一标准, 数据共享困难。 卫生管理机构制定健康档案[7]等系统, 并在社区中使用, 系统之间没有考虑到数据共享, 形成了业务孤岛[8]。 在电子健康信息采集方面, 各省、 市 (地区) ,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导致健康档案在统一收集整理时, 无法资源共享, 无法统计分析。

3.2.2 社区与医院合作开展的远程健康监护、 健康预警等健康管理服务尚未普及, 仅在部分地区试行, 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与新元素公司合作开展的 “健康小屋”。“健康小屋”的建立, 需要有物联网技术作保障。 物: 健康监测设备 (血压仪、 血氧仪、 血糖仪和心电监测仪等) 、 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和远端医院的医生或健康管理人员等。 联: 将上述物通过3G、 蓝牙等网络连接而形成网络。 “ 健康小屋” 的建立使得社区居民在社区即可实时监测血压、 血糖等慢性病生理指标, 并得到远端医院医生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既节省了往返大医院的时间和花费, 又缓解了大医院的诊疗压力。

3.3 网络媒体方面

搜狐健康、 好大夫等网站健康管理提供网上健康咨询、健康资讯、 专家预约及体质测试等功能。 网络健康管理优势明显, 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用户进入相关网站, 自主浏览健康保健常识, 网络自测健康状况, 在线专家问诊病情。但网络信息的可靠性、 专业性和及时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若出现问题, 法律责任的归属判定难度大。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目前的网络健康管理发展时间短, 需要有长期且大量的人财物及专业技术投入, 才能实现可靠、 便捷和智能的健康管理网络。

4 解决措施

鉴于健康管理信息化在医院、 社区和网络媒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和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4.1 政府重视, 社会参与

政府促进健康事业发展, 应体现引导、 监督和保障功能。 首先引导健康管理产业多领域发展, 监督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事业有序地开展, 保障健康管理财政投入以及全科医生、 健康管理者和卫生信息技术人员的投入。 其次, 要从法律上统一规范健康管理事业的性质、 组织形式和具体的运作程序。 建议物价部门对健康管理的核心服务如检测、 评估和干预等制定收费标准。

4.2 提高健康管理意识, 完善信息获取途径

我国居民以自我保健为主, 保健意识虽然逐渐加强, 但仍缺乏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健康信息主要来源于网络、 报纸等媒体, 或人际交流时的 “面授”, 这些信息量大、 种类繁多, 易出现矛盾, 导致居民难以分辨, 甚至获得错误信息。 因此, 建议政府在呼吁提高居民健康管理意识的同时, 完善健康管理信息的获取途径。 要求卫生部门、 医院和健康管理等机构统筹规划, 发布统一且权威信息, 保障网站、 报纸和社区宣传的真实性、 可靠性及权威性。

4.3 加强技术支撑

健康管理信息化在医院、 社区和网络媒体实施过程中, 需要有全科医生、 护士、 健康管理人员及网络技术人员的人力支撑, 还要有健康信息监测仪、 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健康信息终端和远程中心等物力资源, 以保障医院与社区、医院与家庭之间远程监护和远程急救等信息化健康管理的实现。

4.4 加强交流合作

信息化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是随着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 健康管理信息化可以给健康、 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患者提供可靠、 准确及方便的可及性服务, 通过远程医疗对居民用药、 膳食、 运动和心理提供指导。 信息化的健康管理是大势所趋, 为保证其有序发展, 要加强国际、 国内各行业多领域交流。 一方面, 学习美国、 日本等国的先进经验, 组织相关人员实地考察, 学习和引进国外技术和思想, 结合国情, 寻找适合我国的健康管理信息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 在国内医疗和健康管理机构增强技术沟通, 人员流动, 相互学习。

4.5 加强健康管理和健康管理信息化的覆盖范围

针对健康管理覆盖人群不广这一问题, 笔者建议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改善体检项目, 增加体质检测项目, 从而覆盖人群从健康到疾病的全过程。 建议私营医院规范体检范围, 提高检查准确度, 参照健康管理的过程, 即 “采集健康信息—建立健康档案—评估检查结果—干预行为—跟踪后期保健康复”; 建议社区首先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组织社区居民健康宣讲, 把正确的健康管理理念送到千家万户。 其次组织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 这样可以随时跟踪社区居民的健康指标, 如血压、 血糖、 血氧和心电等指标。

针对健康管理信息化覆盖范围不足这一问题, 笔者建议通过研究家庭健康信息终端与区域远程医疗中心结合的远程医疗体系, 制定规范的远程监护、 远程急救与诊疗质量控制体系与标准; 在相应的医疗规范、 诊疗流程与相应系统建设形成后, 通过远程医疗中心, 整合医疗资源, 为家庭用户提供完整、 可靠、 规范和可评价的信息化远程健康管理服务。

5 总结

健康管理及其信息化需要政府、 医疗与健康管理机构及网络媒体等多领域的重视和支持, 需要个人和家庭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和对信息化技术的接受。 在此基础上, 方能解决健康管理及其信息化在医院、 社区和媒体等领域的诸多问题, 方能促进其长远发展, 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健康问题, 解决 “看病难、 看病贵” 的现状。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凸显, 居民的经济收入已然负担不起高额的医疗花费, 因此, 科学、合理和有效的健康管理方式应运而生;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患病率再创新高, 全面多领域的健康管理理念已深入家庭乃至医疗行业。对健康管理及其信息化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探讨健康管理及其信息化在医院、社区和网络媒体等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健康管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信息化,物联网

参考文献

[1]黄建始.什么是健康管理[J].中国健康教育, 2007, 23 (4) :298.

[2]范晓武.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远程家庭健康监护系统研究与开发[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09-03-08.

[3]陈佳慧, 苏美如, 黄秀梨, 等.远距居家照护系统[J].台湾医学, 2004 (8) :837.

[4]刘俊青.社区知己健康管理模式探讨[J].北京中医药, 2009, 28 (8) :661.

[5]傅刚.中国电信“健康心翼”基层医疗项目获卫生部肯定.通信世界网[EB/OL], 2012, http://www.c114.net/news/117/a723800.html.

[6]曾斐, 朱菊平.健康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平台探索[J].卫生软件学, 2011, 25 (6) :372.

[7]吴思静, 郭清.国内外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困境[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1) :226.

12.职业健康培训制度 篇十二

1目的为实现公司质量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确保影响质量和安全各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按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与产品质量、与安全生产相关的人员,适用与质量体系、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相关人员。

3职责

办公室是培训与能力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公司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及日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基本培训要求

4.1.1新员工培训

a)上岗基本教育:包括公司概况、厂规厂纪、方针、目标、安全、质量、环境意识、重大危险源、相关法规,这些教育由综合部安排;

b)岗前技能教育:包括所在岗位操作规程、安全规程、设备性能,及实际作业指导、现场异常或紧急状态处理,由各相应部门实施。

3.2.2在岗人员培训

岗位技能的培训,公司每年策划形成培训计划,按培训计划实施。

3.2.3特殊工种人员培训

a)特殊工种人员包括电工(维修电工、运行电工)、仪表工、焊工、及国家相关规定中涉及的特殊作业人员;

b)特殊工种人员由综合部组织相关部门,有计划地送外培训,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13.流动儿童管理方案 篇十三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方案

为切实加强流动儿童的管理,提高免疫规划接种率,我院制定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方案》:

我辖区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儿童免疫接种率95%的目标,免疫针对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连续十几年无病例报告。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儿童不断增多,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相对难以落实,成为影响我院计免工作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加强我院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一、管理目的根据西乌旗卫生局《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要求,加强对我辖区流动儿童管理,摸清和掌握流动儿童规律,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降低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使我辖区计免工作深入、持久地向前发展。

二、流动儿童概念

(一)流动儿童概念:指随父母在未改变原居住地户籍的情况下,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地方居住、入托、入园、入学儿童。

(二)流动儿童特点:居无定所;居住、生活、学习等环境相对集中,节假日、牧忙季节相对流动大;经济较困难;流动儿童家长对疾病预防知识普遍缺乏;小年龄组儿童流动比例大。

(三)儿童免疫针对传染病发病较高:据国内资料研究证实,流动人口,特别是流动儿童中麻疹、百日咳、流脑、乙脑发病率显著高于常住儿童。

三、管理措施

(一)镇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加强与派出所、计划生育等部门的合作,每年开展一次上门新生儿人数核对工作,随时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的流动儿童数,对查出的漏种儿童,应及时给予补种。流动儿童接种资料汇总统计后,与常规免疫月报表同时上报。

(二)要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并将流动儿童管理纳入计免常规管理,建立流动儿童计免登记簿、预防接种卡(证)转索和接种报告制度,以防止重复接种和漏种。

(三)切实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按照卫生局和教委转发的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入托、入园、入学的新生,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流动儿童未接种者,要在进行登记补种后方可报名入学。

(四)针对流动儿童的流动规律,卫生院要利用流动儿童相对集中性和节假日相对流动性,在流动儿童较集中的地区定期对流动儿童摸底调查。要利用那达慕等节假日设立接种点,对随父母返乡的流动儿童开展查漏补种。

(五)开展多渠道、多途径、多种方法对流动儿童家长/监护人进行宣传教育,调动他们自觉参与计免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年利用“4.25”预防接种宣传日、糖丸强化免疫宣传活动,宣传漏补种时间,发放宣传单(册)等形式,宣传计划免疫相关知识,提高流动人口的疾病预防控制知识,使流动儿童计免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西乌旗杰仁卫生院

14.儿童健康管理培训 篇十四

一、日本青少年儿童的健康管理

日本青少年的健康管理与日本公民的健康管理服务系统是分不开的, 在日本家庭普遍都享有健康管理机构的保健医生长期跟踪服务, 为家庭建立健康档案, 负责家庭的健康管理, 孩子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也享有健康管理服务。

1. 日本青少年儿童健康体检。

学生在入学时都会进行健康体检并存有档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日本对青少年儿童的健康管理观念有所转变, 不仅只是对其进行体检、档案管理和在校期间的健康管理, 还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形成良好健康动机的转变;由原来考虑青少年健康促进等问题仅仅只是个人努力的问题, 到同时还要考虑与之相联系的周围环境 (学校、家庭、社会) 的影响等方面的转变。日本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管理只是其全国公民健康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校期间的健康管理也只是其一生中的健康管理的一部分, 日本更强调的是“一生”管理的持续性和完整性。

2. 日本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监测。

日本在明治12年 (1879) 就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身体活动能力的调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民的身心健康也受到影响。日本政府对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予以极大的关注。1963年文部省在对6~9岁学生颁布了《小学低、中年级运动能力测验实施要案》, 在长达40年的体质监测中, 测试人群不断扩大, 内容也再不断修订和完善。

3. 日本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分析与评估。

日本测试指标始终随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国民体育观念的转变而不断的修正、完善。日本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体质备忘录, 包括身高、体重等各项基本信息以及参考模型, 以供学生即时进行身体锻炼。

4. 日本儿童青少年儿童健康干预。

第一次国民健康运动 (1978~1988年) :提出“健康一生”的理念, 推进强调营养、运动、休息等健康三要素的健康促进事业, 此次运动以营养为重点。在建立从婴幼儿到老年人的健康检查和保健指导体制的基础上继续使体制得到充实。2000年3月31日, 日本厚生省给各都道府县政府下发了有关“健康日本21世纪”国民健康运动的文件, 标志着日本从2000年到2010年为期10年的第3次国民健康运动的正式开始。“健康日本21世纪”计划是针对日本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 从预防保健入手提出的一个全民健康计划, 共包括营养与饮食、身体活动与运动、休息与心理健康、控制吸烟、控制饮酒、牙齿保健、糖尿病预防、循环系统疾病预防、癌症预防等九大类目标值体系。其中每一部分都对儿童青少年有单独和明确的目标值。同时日本计划从2007年至2016年10年间, 实施“新健康开拓战略”。该战略认为, 从小到大保持经常性的运动, 计划试图帮助国民实现“运动一生”的生活方式。为了培养儿童游玩和运动的习惯, 日本政府计划继续充实体育课堂和课外体育小组的活动, 并呼吁国民重视提高儿童身体素质。

二、美国青少年儿童健康管理

在美国拥有医疗保险者的比例, 1997年时65岁以下的比例为83%, 2010年的目标值为100%;拥有一项特定长期医疗保健服务者的比例, 1998年该数值为87%, 2010年的目标值96%。青少年儿童一方面有来自全国性质的健康管理, 同时还有针对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指标评价和健康教育等的群体干预计划。

1. 美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

美国大多数州有法律规定学生入学及转学均需进行体检, 在小学入学时要求提供预防接种证书。1861年, 美国医学博士希契科克在担任学生健康指导员时, 开始了对所有学生进行学生的身高、体重、长度、围度、肺活量及一些肌力指标的年周期性测量。1956年, 美国健康、体育、娱乐、舞蹈联盟 (AAH-PERD) 制定了5~12年级学生体育及格测验标准。1958年, 全国50个州都进行《青少年身体素质测验》, 并于1975年修改了测验内容和标准, 公布了美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测验标准》。从1965年至今, 美国基本上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性青少年体质普查。

2. 美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分析与评估。

1980年AAHPERD首先开发了“与健康相关的体质测验” (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Test) 。1985年AAHPERD对测验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完善, 并将该测验命名为“最佳身体测验” (Physical Test) 。包括两个分测验, 即“与健康相关的体质测验”和“与运动相关的体质测验”。把提高运动成绩不可缺少的各种身体素质称为运动素质或运动员素质 (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反应时) , 把增进健康和预防某些疾病有特殊作用的素质叫作健康素质 (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人体成分、柔韧性) 。从美国比较普遍使用的体质健康测试方法来看, 所选择的指标都与人体健康有关, 可以归纳为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与耐力、身体柔韧性和身体成分四方面。美国家庭大都有一个“儿童健康年计划”, 即不管孩子是否生病, 家长每年带领孩子去儿科诊所进行一次体格检查。通常儿科医生会向父母询问一些孩子的“生活习惯” (如睡眠、体育锻炼、看电视、个人卫生等) , 然后根据这些情况, 有针对性地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 提出建议。

3. 美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计划。

美国“健康公民”计划项目由美国联邦卫生和社会服务部牵头, 与地方政府、社区和民间及专业组织合作, 每十年更新一次, 计划、执行、评价, 循环反复, 旨在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以“健康公民2010”计划为例, 其愿景是“健康社区、健康公民”, 旨在提高个人、社区及整个国家的健康水平。“健康公民2010”计划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安全和福利非常关键。在健康公民2010的467个指标中, 有107个指标与青少年相关。而且不同的部门或组织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制订出各自的健康目标, 如“健康学生2010年”“健康社区2010年”等。全国性质的公民干预计划积极实施的同时, 教育界也做出了巨大努力, 在学校积极的实施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干预计划。美国学校健康促进体系是由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各州为核心的一个健康体系。它由健康教育、体育、健康服务、营养服务、咨询与心理及社会服务、学校健康环境、学校员工健康促进和家庭与社区的参与组成。在20世纪90年代, 美国体育界提出终身化、个性化、健康体适能的教育计划。青少年健康体适能计划的提出, 得到很好地开发和推广,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SPARK”和“CATCH”等健康关联体育教育计划, “FITNESS FOR LIFE”等健康概念学习计划, 及“FITNESS GRAM”“PHYSICAL BEST”等身体健康素质监测计划。如今美国的学生健身体育教育已成为世界学校体育课程教育的主要发展模式。目前美国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正围绕着协作性学校健康计划 (Coordinated School Health Program) 而展开。协作性学校健康计划在政府的组织参与下, 强调通过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在社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其具体的组成部分包括:全面的学校健康教育、健康的学校环境、学校卫生服务、体质教育 (体育) 、营养服务、咨询和社会服务、社区和家庭参与、对员工和职员的健康促进八方面。协作性学校健康计划把所有有利于发展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各种因素组织联系起来, 形成广泛的合作, 这种合作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以持续性的方式进行的。它的实施内容是全方位的, 要全面影响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 渗透于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三、对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管理的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青少年儿童健康体检与体质监测日益成熟, 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分析与评估不断完善, 但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的促进还缺少整体规划, 尚未形成多部门有机联合的综合性体系。相关部门在对青少年健康促进的协作上配合不足, 尚未形成合力与长效机制。目前, 我国对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的干预还主要集中在群体的控制和干预, 对个体的以终身健康素养提高为目标的个性化的指导还不足。并且我国青少年学生健康管理需要得到政策、人力、经费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建立起以学校为核心, 联合家庭、社区、卫生服务等机构、在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下的青少年儿童群体和个体的体质健康及其相关行为等危险因素监测、体质与健康分析与评估、体质健康及其相关行为干预和促进的综合性的监测、评估、干预、反馈的管理和促进体系。

参考文献

[1]杨贵仁.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2000.

[2]孙爱萍.健康管理实用技术[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9.

[3]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94-117.

[4]尹小俭, 王树明等.日本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研究课题及健康促进[J].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 (7) .

[5]蔡睿, 王欢等.中日国民体质联合报告[J].体育科学, 2008, 28 (12) .

[6]叶旭军, 李鲁等.日本面向21世纪的健康促进计划[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1, 17 (5) .

[7]仇建生.中美体育测量发展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26 (6) .

上一篇:擅自脱岗检讨书下一篇:英语长篇对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