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融论文(精选13篇)
1.文化交融论文 篇一
平台共建 资源共享 互动共乐
黄州区城乡文化交融一体发展
本报讯11月5日晚,黄州火车站开发区单家堑社区40的农民陈海涛来到社区图书室,打开一台电脑,不一会儿便自个儿笑了起来。
“就要立冬了。冬天里采取哪些饲养方法,我养的那60多头猪才不生病、长得快呢?上网一看,方法真多。”陈海涛跟图书室管理员说。
像陈海涛一样,每到晚上或节假日,黄州区城乡许多居民或到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看书、上网,或一堆一伙,你健身,他唱歌,我跳交谊舞。从团黄路到黄上路,从黄堵公路到沿江公路,歌队延绵十里不绝,舞姿翩跹四季不断。
2007年以来,黄州区构建起以经济建设为龙头,以先进文化为主线,专业业余共为一体,城乡文化相互映照,全民共同参与的大文化格局。全区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多元投入、政策保障、考核评价、奖励激励”等五个机制,从“功能布局、设施建设、活动载体、产业发展、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实行城乡统筹,形成了文化基础设施遍及城乡、特色文化资源优势互补、城乡群众共享文化成果的发展态势。
围绕发展规划一体化,黄州区构建城乡文化互动体系。区委、区政府把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提出“城乡文化互动助推文化和谐”战略,立足区域优势,围绕东坡、农民画、红色旅游等特色文化,确定了以城区为中心,沿黄上、团黄两线南北对应为两翼,9个乡镇街道为纽带,138个村(社区)、6个旅游名胜区为载体的文化互动工程建设总体框架。围绕设施建设一体化,黄州区搭建城乡文化互动平台。“十一五”以来,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民间资本进入,市场化运作”模式,累计投入2900万元,率先在全市实现了“文化设施三覆盖”:全区96个村、42个社区全部建成达标的“农家书屋”和“社区图书室”;以区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为枢纽,建成辐射全区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的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乡镇、街道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的文化设备,由区文化局统一配送。围绕文化活动一体化,黄州区推进城乡文化互动融合。本着“城乡互动、优势互补、全民参与”的原则,做好“城市文化下乡”和“乡村文化进城”两大文章。近3年,仅城乡互动的“大家乐”文艺展演就举行了67场,演出节目1200多个,参加演出的3000多人,观众多达20多万人。“下乡”和“进城”,推动了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家庭文化、节日文化、民俗文化蓬勃发展。迄今有4个社区分别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社区,2个社区获省级“文明社区”称号。
2.文化交融论文 篇二
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 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2.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 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3.利用多种资料, 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农牧文化的交融”是人教版《历社八上》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的内容, 要求通过汉族与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之间交往及相互影响的若干事例, 体会农牧文化的融合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历史意义。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到农牧文化交流的主要过程和融合的方式, 也是本节课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这一部分的特点是跨度大、政权多, 需要注意讲解清晰王朝的更替顺序。通过学习,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历史的“分”“和”规律以及各民族在特定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领域的相互影响。
2.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但他们缺乏历史的理论基础, 也缺乏历史知识的思维方式和感知能力。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八年级学生来讲, 宋元的历史毕竟太过久远, 要理解“多民族政权对峙”“北宋局部统一”这样的内容时, 理解上会有很大障碍, 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帮助他们突破。
3.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设计, 主要考虑的是农牧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主要从导入新课、农牧文化的交流 (战的过程) 、农牧文化的融合 (和的过程) 、自我归纳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主要围绕文化的如何交流与如何融合展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在图上能正确找出辽、北宋、西夏、南宋、金、蒙古政权的大致位置以及理清各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
B.了解元朝的建立的过程, 能说出元朝中央政府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2.能力目标:
A.通过北宋和西夏、辽之间战争的学习, 使学生形成正确评价民族战争的能力。
B.通过列表写出宋元时代各个政权名称、建立的民族、地理位置, 让学生具备比较能力和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感受民族战争的基础上, 能意识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边疆发展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B.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分裂是暂时的,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这一结论, 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农牧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 (北宋、辽、西夏的对峙;南宋与金的对峙;元的统一)
教学难点:
理清从两宋到元朝的王朝兴替线索、正确认识和评价民族战争对文化的交流的促进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把学生分成六人一小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营造情境, 激发兴趣
1.播放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的纪录片, 提问:你知道这部影片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历史?影片中记载的符不符合真实的历史?
2.结合教材, 了解该时期人们战与和的大致过程, 并完成学案的“基础填空”部分。 (见学案)
(从学生熟悉的影片入手, 营造情境, 凝神、起兴、点题。)
二、农牧文化的交融 (战的过程)
1.宋元时代王朝的更替顺序及时代特征
小组合作完成:通过课前预习, 试绘制宋元时代的王朝更替简图, 并说说每个朝代的特点。
(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王朝兴替的流程”, 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多个政权更替的基本过程。)
2.多民族政权对峙
(1) 北宋的建立及与辽、西夏的对峙
展示《北宋、辽、西夏对峙图》, 分组完成如下问题:
A.绘制简图:
按照三个政权的地理位置, 绘制简图, 并标明建立政权的民族。
(直观、易懂)
B.看图说话:
找出三个政权中, 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地理环境最为险峻, 易守难攻的是哪个?土地最为肥沃, 适于耕作的是哪个?并简要介绍契丹族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自然条件的了解, 理解战争的社会根源。对契丹族的介绍, 为后面的“澶渊之盟”做铺垫。)
C.场景再现:模拟“澶渊之盟”谈判过程。
将全班分为两部分, 分别代表辽和北宋, 要求两国在谈判过程中陈述战争经过、各自优势、希望达到的结果。
D.小组交流:“澶渊之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盟约?并完成学案合作探究部分。
(通过戏剧性的场景再现, 使学生了解到战争的目的、结果。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对北宋的影响。)
(2) 南宋的建立及与金的对峙
小组合作讨论:试述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过程。谈谈这段历史中你最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是谁?理由是什么?
(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 体会王朝的更替。通过评价历史人物,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3.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A.“成吉思汗”是谁?他有什么功绩?是谁建立了元朝, 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B.展示《元朝疆域图》和《唐朝疆域图》, 分组完成以下问题:
(1) 比较两幅地图, 说出中国疆域的变化。
(2) 说一说, 元朝在疆域管理上, 采取了什么措施?
(3) 元朝首次实现了对哪些区域的有效管辖?
(通过比较地图, 使学生认识到元朝是古代中国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在国家管理制度上有所创新——行省制, 首次实现了对台湾、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三、农牧文化的交融 (和的过程)
1.展示《契丹文大字碑残石》《西夏木活字印本》《契丹刻龙镀金银冠》《金国的塔林》《金章宗书法》等图片。
(让学生感受农牧文化交融的具体内容, 体会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民族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晶。)
2.小组交流合作:农牧文明是如何进行融合的?
要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说明中原文化对西夏、契丹的影响。
(通过列举农牧文化交融的具体内容, 正确认识和评价战争对文化的影响。突破本课的难点。)
四、自我提炼
(通过学习, 让学生能真正理清政权更替的线索, 并理解战争对农牧文化交融的促进作用。)
五、当堂反馈
完成学案的反馈与检测部分。 (检测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
3.跨文化的交融 篇三
—— 迟宇宙
看似如行云流水、自在随意,而其内在则蕴含着至刚至猛的千钧之力。这,就是太极。
太极,传演至今,已不再仅仅是一项运动,其引申出的“平衡”、“刚柔相济”、“攻守兼备”、“取舍”等思想、文化,也成为人们揣摩思考的内容。
尤其是在现代商战和企业管理中,包括太极、释道儒在内的东方古代哲学思想正渐渐显现出特有的魅力,迅速成长为与西方管理体系分庭抗礼的一派学术思想。
在东西方文化充分交融、碰撞的今天,我们要怎样去判断、去思考其差异、优劣而更好的为我所用?现代商业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结合的最优模式是什么?
太极强调阴阳之间的关系是和谐、和睦、平衡。太极本身就有一个“和”的意思,圆满。
由太极到阴阳、再到五行,恰恰是没有哪个因素是绝对的强,“五行”中五种元素相互依赖、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用“相反相成”这个词,再恰当不过。
现代管理学始于西方。但如果从本质上看,其实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在很多地方是相互借鉴,相互排斥的。现代企业管理之父德鲁克有这样一句名言:“说到底,我们的企业管理就在于创新。”
没错,一个企业不断地创新,才会有不断地发展,从这个方面来看,不管是老庄思想,不管是太极行动图,它们都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就是人类社会必须不断向前发展。
太极的价值在商业或者企业管理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做人,而不是具体如何做事。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佛家等等,它的价值都恰恰在于“道”,而不在于“术”。当确立了这样一种心态,你再去做事,就不会拘泥于具体的管理方式,而是追求一种精神层面的价值。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各家学说,都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管理企业的方法。这些思想只是解决:你应当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应该有一种什么心态,你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胸怀去面对挑战与困难。只要你能把人做好,做企业一定可以成功。
由太极到阴阳、再到五行,恰恰是没有哪个因素是绝对的强,“五行”中五种元素相互依赖、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用“相反相成”这个词,再恰当不过。
看“太极图”,为什么会有不间断的感觉,为什么会感觉阴的间点与阳的间点的交合在不断转换?很多时候,对你有利的因素很快就会变成对你不利的因素;而开始对你不利的因素,也同样会在不经意间变成对你有利的因素。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葆也。”意思就是如果你真的觉得手上有东西,还不如与人分享。所谓“分享”,不是白给,而是把自己放到其他人的立场上去思考,这可能对你长期发展有帮助。
东西方文化对财经的作用,分别有怎样的优劣势?
西方讲“二元对立”,讲针锋相对、势不两立,有对抗有竞争,这与中国强调“和”,强调“中庸”的文化是不相同的。西方文化强调平等、博爱、自由、权利、竞争等等,而中国文化强调的是责任、义务、关爱、奉献等等。
怎么样选择都没有对错之分。关键看哪种文化、哪种思维方式更适合个人成长、企业发展。
东西方商业哲学都在不断演变,对“财富”的理解,对“成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西方文化中的理性和制度,是中国文化中缺少的,同时缺少的还有西方深厚的宗教文化。西方的宗教文化对现代商业的促进非常巨大,马克思•韦伯就认为获得财富是个宗教行为,通过财富才能实现他的宗教理想。
【首席评论】
当犹太人手捧塔木德经书,研读他们民族商业精神的时候,我们已经丢弃了祖先商道文化遗产。而在当下,西方商界在精心研读包括孙子兵法、道德经、周易等东方哲学。复兴东方文化,本土商道才会大放异彩。
Oriental Business Principle
Long Term Relationships are better than Short Term Profit
Chinese people are very good with math. They could calculate ROI without using a calculator. They know their expenditures without the need of accounting software. It is no surprise then that the Chinese came up with an equation that is more profitable in the long run.
Chinese businessmen are known for their generosity in giving discounts. They make sure that their clients would feel that they are being given the best deal. This may result in minimal profit for their businesses, but the Chinese are looking at the bigger picture. A satisfied customer will always come back, thus assuring continuous income. In the long run, this would equate to a higher profit margin than a one time deal involving a larger markup price.
In doing online business, we could learn much from the Chinese's patience to delay gratification. Remember that people would view us based on how we conduct our trade. If they see that we offer quality products delivered with efficacy and expediency, they would most definitely consider us again. If we manage to reach out to them in a more personal level, the more that they will never forget us. In so doing, we would have assured ourselves of loyal patrons for our undertaking.
Frugality is a Virtue
Spend only what you could afford.
This is a doctrine prevalent in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is best manifested in their business affairs. Borrowing money is considered taboo in their society. They would rather start with menial jobs that no one else would dare touch than asking a loan from other parties. They will not consider expenses which they cannot afford. Instead, they look for ways around the necessity.
In Closing
Online businesses have much to discover from their offline Chinese counterparts. If the Chinese were able to successfully establish their trad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we'v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there is no reason why we wouldn't be able to duplicate their success on the web.
4.文化交融论文 篇四
通过在省电大一周的学习,有幸倾听了滕晓天、郭兴智、马俊、吴红燕、杨生顺等专家学者授课,较系统地了解了青海花儿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知识,十分荣幸地欣赏了郭兴智、马俊、吴红燕等花儿大师的即兴演唱。青海花儿丰富优美的格律曲调,大师们美妙动听的歌声,如天籁之音,令人心旷神怡;花儿之魂,娱悦身心,摄人心魄。这既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又是一次难得的听觉盛宴。青海花儿有着强大的震憾力和穿透力,的确是我省的文化瑰宝。
学习中了解到花儿的现状堪忧。青海花儿经过王洛宾、朱仲禄等老前辈,滕晓天、郭兴智、马俊等有识之士几十年来的传承发扬,花儿已登上广播、电视、广场、舞台等大雅之堂,不但有四个国家级的花儿会,还有七八十个规模上千人的花儿会,青海花儿已经在国内外声名鹤起。但是,原来仅有的一支专业花儿剧团被撤销了,青海大学、青海师大、民大等学府中没有花儿与少年的应置,没有高素质的花儿专业队伍,花儿品牌尚未打造成熟,积极为花儿鼓与呼的专家学者心里犹如“索菲娅”般的苦闷。
究此原因,主要是政府不作为,文化主管部门不热心所致。似乎有“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没有把乔麦面当成五谷,把土地爷当成神仙之感。难道还没有感悟 到“花儿”背后的巨大危机和潜在利好?人潮就是钱潮,就是经济增长点。脚站在青海的土地上,碗吃着青海的洋芋蛋,不为青海花儿尽力,还算什么青海人?
我虽去过广西桂林,看过《印象刘三姐》。他们充分利用桂林优美的天然山水,当地农民白天照常劳作,晚上在自家门口当演员演出,水是舞台山是景,场面十分壮观,气势磅礴,震憾人心。一张门票200元,还须提前预定,一晚上演出3场,如果每场2000人,一天就是一百二十万元,一年演出6个月,纯门票收入就达2亿多元。加上游客的吃、住、行、游、玩、购等项目,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广西畅快成功地把文化优势《刘三姐》打造成了经济优势,引来如潮的游人、滚滚的财源,油往油缸里淌着。
建议有关党委、政府像抓政治、抓经济那样抓文化建设,像抓“环湖赛”那样抓“青海花儿”,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真抓实干,媒体大力推动,教育部门尽早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骨干队伍,同时培育出一大批热爱花儿、懂的花儿、传唱花儿的群众,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条件。如通过多举办花儿电视大奖赛,在相关高校音乐系设立花儿专业,在公众中普及花儿知识,继续扶持举办各类花儿会、花儿花园等群众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活动,扩大和提高知名度,让外地人听得懂、本地人乐于听,将花儿打造成青海的又一张金名片,那么用用文化拉动旅游、繁荣经济、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甘肃、宁夏已经在大作花儿文章,我们要急起直追,不能“赶走儿子招女婿”,不能“墙里开花墙外红”。不然我们手里的“青海花儿”这颗“金蛋蛋”就会失去振兴飞跃的最佳时机。打造好花儿与少年这张金牌,社会经济价值或可远远超过“柴达木盆地”,何乐而不为?
5.文化交融论文 篇五
一、课程标准
1.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区域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2.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举例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二、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影片欣赏”“小组合作”“鉴古评今”等活动形式,分析宋元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盛,理解开放与文化交流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文字和图片,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描述和体验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领悟相关的历史观点和价值情感,能从具体史实和案例中提炼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色,通过对开放与文化交流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强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元朝时开放与交流的表现。教学难点:元朝时开放与交流的原因。
四、教学设计:出示马可·波罗像,猜猜他是谁?(学生答),你能说说他的情况吗?(学生答)
现在,让我们与马可·波罗一起远行吧!<马可·波罗中国游> 出示丝绸之路图,请学生结合地图,说一说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路线。提示:路线应为“从哪里出发经过哪里到达哪里。”(学生讲述路线)
师:这就是丝绸之路,它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出示视频与问题,问:马可·波罗到达大都后看到了什么?从中感受到元帝国是怎样一个王朝?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视频,等一下交流彼此的收获。
提示: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如果前面的同学所回答的与你相同,且你有新的补充,请你以下面的方式来回答:“我同意以上同学的说法,此外,我还认为………”(生:元朝是个开放与交流、繁荣的朝代)
不久马可·波罗以其精明能干、年轻有为备受元世祖器重。于是他多次奉元世祖之命出使各地,并在扬州做官3年。
后来马可·波罗又游历到东南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在那里他看到了遍地的刺桐树和刺桐花,于是就问这是哪儿?(泉州)马可·波罗在泉州一住就是好几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我们一起通过一组图片来揭开谜底吧!出示泉州的图片进行简介。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P119-121与这组图片资料展开同桌合作学习,从而解决心中的困惑!(资料与问题见合作单)提示:同桌合作完成问题,然后推荐一人汇报交流。(生:…………)师:泉州是元代社会开放,中外文化交流繁盛的一个缩影。一晃17年过去了,落叶归根,马可·波罗就要回家了。〈马可·波罗回乡记〉
问:在泉州的他会选择哪一路径回家呢?(海路)出示陶瓷之路图,请学生结合地图,说一说马可·波罗离开中国的路线。(学生讲述路线)问:这条海路叫什么?又名什么?(海上丝绸之路,又名陶瓷之路)问:为什么他选择走“陶瓷之路”?(学生讲述理由: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应用,泉州临海,季风的影响,陶瓷易碎,海运成本低……)
问:猜猜看,马可·波罗带回家的会是什么物品?(书籍、火药、指南针、造船技术、丝绸、瓷器、茶叶……)以相关图片来印证学生的猜想。
问:猜猜看商船送马可·波罗回家后带什么物品回国?(生:铜器、玻璃器、阿拉伯文化等)亦以相关图片来印证学生的猜想。问:从来回的物品中可以反映出什么?(交流是双向的,陶瓷之路也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沟通中西方之间友谊的桥梁,从此在西方,中国陶瓷开始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而外国人也开始把我们中国叫做China)。
〈游后感〉
从刚才跟随马可·波罗游历中我们感受到:元朝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朝代,通过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元朝与世界加强了交流,而这种交流是双向的。这一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当时中国与世界的繁荣,反过来,这样的繁荣又影响到元朝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边述边出示板书)(板书)
问:元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空前开放和交流的局面?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帮助老师解决这一难题(资料见合作单并结合课文内容)
提示:首先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然后组内交流,归纳意见;最后推荐代表,汇报成果。(生:……)师总结,出示答案。(元帝国的统治区域空前广大,扫除了诸多割据政权,交通的发达和畅通为中外交流提供了保障,创造了便利;朝廷容许和鼓励各国商人来华经商,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政策……)
元朝的空前开放与交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的中国也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期。问:元朝的开放与交流对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借鉴意义?(互相讨论一二分钟)生:……
师:巩固统一,发展经济,完善各项制度,引进人才与资金,发展交通,兼容并蓄,善用人才,民族平等,求同存异,共同繁荣,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创业……
6.小草作文情景交融 篇六
一场倾盆大雨过后,百合、玫瑰、牡丹的花瓣在大雨中飘落,就连挺拔的杨柳也被风雨击打得东摇西晃。而这看似软弱、渺小的小草却没有丝毫退缩,任凭雨点拍打它的身体,顽强地挺立着。这种精神难道不让人敬佩吗?
一场大火过后,美丽的花儿化成了灰,高大挺秀的杨柳被烧成了枯枝。但小草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又重新挺直了腰板,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没想到这瘦小的身躯竟能接受得了这么大的考验!我再次钦佩起它的坚韧、不屈。
我不经意间发现了路旁有一块坚硬的大石头,让我惊奇的是在石缝中竟然有一棵嫩绿的小草,尽管沉重的大石头挤压着它弱小的身体,但它却迎着风在那窄小的缝隙中摇曳着,好像在欢快地舞蹈。虽然身处逆境,但毫无怨言;虽然生长在环境恶劣的地方,但愈挫愈勇。
7.文化交融论文 篇七
网络语言的狂欢推动了“红段子”的出现
在互联网和手机迅速席卷社会的今天, 网络时代的文化借助于现代最新的传媒手段而兴起, 以强势的科技背景冲击着传统的话语传播方式。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全民性、共享性, 造成了话语权力扩散的最大化。随着经济的发展, 在大众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下, 娱乐消费性成为需要的焦点, 精英文化逐渐退居边缘, 大众文化借助于媒体的力量, 不断地散播着世俗情绪、享乐意识。网络文化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日趋平民和世俗, 人们在网络中更多地是寻求快乐和欲望的满足。任何群体都可以在虚拟的空间中自由地表达、尽情享受挣脱“话语霸权”的“语言狂欢”。在草根崛起的开放互联网时代, 主流媒体正逐渐丧失主流话语权。同时, 一些色情、暴力的糟粕也从网络中泛起, 网络时代的文化精神处于非常态的迷茫阶段。大众在消费网络文化, 尽享“语言狂欢”的同时, 也不断对网络文化进行着反思, 对网络文化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与期待。在这种背景下, 思想积极向上的“红段子”应运而生。
商业运作与官方行为推动红段子的流行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将“段子”与手机文化结合, 率先在中国提出“红段子”文化品牌, 积极推广内容健康向上、形式生动活泼、效果催人奋进的“红段子”, 广东移动成为“红段子”最开始被有意识地进行开发的滥觞地。自2005年起, 广东移动连续五年进行红段子创作大赛, 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红段子”的开发, 被品牌管理研究者视为广东移动营销策划中值得称道的一个大手笔。从这里可以看出, “红段子”的出现是积极向上的先进思想与商业营销的完美结合。但随着红段子的广泛传播及影响力的显露, 它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价值与期待。面对网络上喧闹四起的颓废、游戏人生的文学、文化, 面对“黄段子”、“黑段子”充斥大众文化生活, 面对神圣、崇高的东西在网络世界中遭受消解和嘲弄。“红段子”的出现则为网络短信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提升了网络文化的价值品位。有相当一部分表现出对社会重大问题、人类生存境遇等终极价值关怀的段子, 极富美感, 提升了我们的精气神。“红段子”由商业运作逐渐变成一种舆情, 对我们的主流社会文化思想产生了正面而积极的影响, 逐渐得到很多地方政府部门的认可。也因此, 官方有意识地介入了“红段子”的推广。
当商业推广宣传和官方话语结合后, “红段子”不但逐渐肩负了对“黄段子”、“黑段子”等不良信息的矫正功能, 而且肩负了其他更多的功能, 被赋予了更多的价值与期待。比如, 在重庆、江西、山西, 有“祝福祖国”文明公益短信传递活动基地的“红色文化”建设;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联合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等政府部门, 开展了“绿种子”文明短信大赛, 称:“南有红段子, 北有绿种子。”
网络文化与官方话语的完美交融
手机和互联网具有媒体的属性, 对社会舆论和思想文化的影响日益明显。无论是手机还是互联网都如同一把“双刃剑”, 如何使用好这把双刃剑, 利用网络传递优秀文化, 治理不良信息, 让传统优秀文化搭上手机快车、网络快车, 引导群众自觉接受主流文化, 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高度重视“红段子”等利用新媒体传播积极健康文化的精神产品, 并在编辑出版《“红段子”现象》一书的报告中作出重要批示, 认为:红段子活动对时代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2月4日,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红段子’现象———网络时代的中国文化精神和产业走向”座谈会。这是一次有关我国网络时代文明创新的重要会议, 是在国务院颁发推进三网融合的决策后,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联手推动网络时代文化与信息产品创新的一次重要会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 “红段子”是新媒体时代如何弘扬主流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项重大尝试和共同创造的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就。
座谈会上发出的信息告诉公众, “红段子”得到了官方最高级别的肯定与倡导。与此同时, 媒体对“红段子”的广泛传播也迅速展开:2010年2月11日, 《新闻联播》播报“手机红段子引领和谐文化”的新闻评论;2月14日新华网发表“从除夕开始, 承载着新春祝福的拜年短信, 就开始铺天盖地游走于手机用户之间, 除了对家庭、个人的问候和祝愿内容外, 不少普通百姓还在拜年短信中通过‘红段子’, 表达对祖国的新春祝福。”由此可以看出, 官方对利用网络传递“红段子”, 传播健康文化、弘扬主旋律的倡导是多方位、立体式的。
8.春节,在文化交融中体会 篇八
By Denise Ng
Denise Ng was born to Chinese parents in Britain. Growing up in London her parents continued the tradition of celebrat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However, it wasn't until she was an adult and went to Hong Kong that she experienced Spring Festival on Chinese soil. In this issue of A Foreigner in China she talks about her impressions of this festival.
In London, I remember celebrating Chinese New Year without even knowing what I was celebrating!Apart from the sparse decorations in Chinatown, the rest of the city weren't partaking. So, it comes as no surprise that I didn't understand the full extent to what Chinese New Year meant. I thought it was rather strange to have the New Year in the middle of February!
However, I always looked forward to this celebration, because it was a good way to make extra pocket money. For the days coming up to Chinese New Year, all I had to do was follow my parents around the city and collect red packets from various relatives and friends. It meant I could skip my part time weekend job ①for a while! But, that would be made up for, by having a huge spring clean of the entire house...which wasn't much fun.
I remember my mum waking up really early on Chinese New Year's Eve. First, she would light incense sticks and pray to Buddha and then she would be in the kitchen for most of the day preparing a feast for dinner. If the Chinese New Year fell on a school day, I would go to school as normal and when I came home, my mum would still be in the kitchen!
If Chinese New Year's Eve fell on a weekend, my mum would tell my sister to pop down the road to pick up some fresh flowers to place on the cabinet where our statue of Buddha stood. Aside from that, we would lounge around all day, waiting for dinner. I didn't particularly have any emotions about this celebration and I didn't feel the festivities of it all.
My first taste of what the 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ions really meant was when I was 20 years old and I went to Hong Kong. The locals really made a big fuss over this festival. The celebrations would last over a span of two weeks. I discovered that to the Chinese people, it i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of the year.
Temporary market stalls would be erected in school playgrounds, football grounds and basketball courts. The stalls would only sell fresh flowers and customers didn't mind paying the clearly ②marked up prices.
A big part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is having fresh flowers at home. Also, the locals would buy mini tangerine trees, and decorate them with red packets. They would shop around for a new outfit to wear specially for New Year's Day and you would get red packets from extended family, friends and work colleagues who are married. Homes would be decorated with printed paintings of lucky words - with red being the symbolic colour. The paintings would have a red background, with gold writing; 'prosperity', 'fortune' and 'health' just to name a few.
Hong Kong simply comes alive dur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The lion dancing is great to watch as is hearing the sound of fire crackers. It all represents the Chinese New Year and sets the mood and atmosphere. Since my family is all in London, I was invited to celebrate Chinese New Year's Eve at my friend's house. I was made to feel like another member of the family and I remember going to the flower markets with them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Once the huge banquet was eaten, everyone would watch television and then head out to the flower market at around 1am! The markets were always packed full of locals, trying to find the freshest flowers. There were also lots of street vendors trying to make some extra money during this festivity. Many of them would sell sweets and chocolates, which every home has during this celebration.
Being able to celebrate the Chinese New Year in Hong Kong is a great experience. It is so different from celebrating it in London. Hong Kong has more of an atmosphere and a happy vibe. It's very much like celebrating Thanksgiving in the States or Christmas in London.
I'm divided between two cultures - my Chinese side and my English side. But, I stay true to both sides by celebrating all the festivities that both sides bring.... I reap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pocket money 零用钱
red packet 红包
incense /`insens/ n.(供神所焚烧的)香
Buddha /`bud9/ n.佛
statue /`st2tj6/ n.雕像
lounge /laundE/ vi.闲荡
festivity /fes`tiviti/ n.欢庆
tangerine /t2ndE9`r1n/ n.橘子
outfit /`autfit/ n.整套服装
extended family 扩大的家庭(如数代同堂的家庭)
banquet /`b2Mkwit/ n.宴会
reap /r1p/ v.收割;收获
① for a while暂时
② mark up 标高价格
春节,在文化交融中体会
我记得,我在伦敦过中国新年时连庆祝的是什么都不知道!除了唐人街稀稀拉拉地装点起来以外,城市的其余地区都置身于外。所以,我对中国新年意味着什么全然不知,这也就不显得奇怪了。我曾认为,在二月中旬过新年太不可思议了。
然而,我总是盼望着这一节庆的到来,因为这是一个得到额外零用钱的好方法。在中国新年来临前的那些日子里,我所要做的就是跟着父母在城里转悠,从许多亲戚朋友那里收取红包。这就意味着,我可以暂时不用做周末的兼职工作了!但是,那是要付出代价的——对全家来一个新春大扫除……那可不是什么乐事。
我记得,我妈在中国新年除夕那天起得十分早。首先,她会点上几根香,朝佛祖拜上一番,然后,她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会呆在厨房里,为晚饭准备大餐。如果中国新年那天是上学的日子,我会照常上学,而当我回到家的时候,我妈肯定还是呆在厨房里。
如果中国新年除夕那天是周末,我妈会让我妹出去一下,到路上采一些鲜花来,放到佛像所在的橱柜上。除此以外,我们整天都是闲呆着,等着开晚饭。我对这种庆祝方式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而且我也根本感觉不到其欢庆之处所在。
我首次体会到中国新年节庆意义的真正所在是在我20岁去了香港的时候。当地人把这个节日很当回事。庆祝活动将持续两个多礼拜。我发现,对于中国人来说,那是一年中最最重要的节日。
在学校操场、足球场和篮球场会搭起临时的市场摊位。这些摊位只卖鲜花,而顾客对明显偏高的标价也不会在意。
过中国新年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在家中摆放鲜花。而且,当地人会买来小橘树,用红包在上面装饰一番。他们还会去逛商场,为过新年专门买一套衣服,而你可以从齐聚一堂的家人、朋友和已婚的同事那里收到红包。各家各户会用印有吉祥字的画(采用了红色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颜色)装饰起来。这些画以红色为背景,写有金色字体;比如说,“旺”、“财”和“安康”。
在中国新年期间,香港的气氛完全活跃起来。看舞狮表演、聆听爆竹声都很不错。这全是中国新年的特色,而且还调节了情绪,营造了气氛。由于我的家人全在伦敦,所以我受邀在朋友家过中国新年的除夕。那给我的感觉就是,我被当作了这个家庭的另一名成员,我记得午夜时分还和他们一起去逛了花市!吃完了丰盛的大餐之后,所有人就会去看电视,而后会在凌晨1点左右去逛花市!市场里总是挤满了当地人,挑选着鲜花。这里还有许多想趁着这个节日挣点外快的街头小贩。他们中的许多人卖的都是糖果和巧克力,而这些是各家各户在这个节庆中都会用到的东西。
能在香港过中国新年是一次绝好的经历。那与在伦敦过节区别太大了。香港更有气氛,更有氛围。那非常像在美国庆祝感恩节,或是在伦敦过圣诞节。
9.情景交融作文格式教案 篇九
一、明确学习要求
1、了解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2、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3、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4、运用情景交融格式写记叙文。
二、自主学习
1、什么是情景交融?
写作中,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含蓄委婉的把情感表达出来,这种手法叫情景交融。
2、阅读下面片段,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羚羊木雕》)
(烘托了“我”当时哀伤的心情。)②„„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风筝》)
(衬托“我”对故乡温和春日的怀念和向往,衬托孩子们快乐心情。)
③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心声》)
(渲染了冬夜充满了快活、欢乐的气氛。)
3、景物描写的作用:
衬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等。
三、方法引领
1、下面这两个语段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些情感是通过那些景物抒发出来的?请快速从文段中找出作者所描绘的景物。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朱自清《春》)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故乡》)
2、你能找出每段中所选景物的共同特点吗?(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
3、情景交融如何做到融情与景? 选景方法指导:选取和自己心情协调一致的景物;选取本身带有浓郁感情色彩的传统景物。绘景方法指导:借助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
4、情景交融手法在记叙文中如何运用?
记叙文中景物描写往往不是孤立的,人、事、景与情总是相伴而生的,是一个整体,以人带景,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开篇写景:开头运用景物描写,写景的文字不能过多,“景”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和剪裁;有实景也有虚景,有动景也有静景等,必须与记述的人或事的个性特点相统一,能起到烘托作用,以景物描写开篇,为全文定下情感基调,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文中写景:文章中间写景,能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展示人物性格,还可以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结尾写景:文章结尾写景,即以景结尾,这种写法也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
我们描写景物时,也不能纯自然式地给景物“录像”,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景物着上自己的感情色彩,做到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写画面更加灵动,更好地表达文章中心,增加文章的感染力,更好地打动读者。
5、例文分析:阅读下面文章,找到文中运用情景交融手法的内容,看看作者是如何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当运用的?
握一把温暖
整个世界都白了。地上的雪,厚得出奇,只要踩上一脚,就会陷进去。一片无垠的白,溢满了视野。整整一个下午,这场突如其来的鹅毛大雪似乎没有停息的意思,到了傍晚,凛冽的寒风也参与进来,肆虐着漫天狂舞的雪花,更加猖狂。
“这该死的鬼天气!”我抱怨着,拖着冻僵的双脚一步步艰难地往家赶。冰冷的雪花一片片舞弄着,落在冻得通红的脸上,“到了家,就有暖气吹了。”一边鼓劢着自己努力前行,一边咒骂着天气,挪动着快要走不动的麻木的双脚。
也许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快到了家门口,才知钥匙没了。父母都出差了,我倚在楼梯口,有点崩溃了。天渐渐黑了,一片片雪花肆无忌惮地涌进楼道里。我欲哭无泪,谁叫自己这么大意呢?借着一丝路灯的光芒,在楼道的广告栏里隐约看到“开锁:’两个大字。我立即拿起手机,打通了电话,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等待救星的到来。
等了好长时间,也没见个人影。“是不是不来了,这么冷的天,谁在乎这10元钱呀?”我有些绝望了。在这阴风怒号的楼道中,我冻得更加哆嗦。又过了一会儿,远处出现了一个身影:驼着背,穿着褪色的棉大衣。枯瘦的手上拎着一只陈旧的木箱。满是雪花的木箱上隐约映着“开锁”两个字。
我一下子迎了上去,像看到亲人一样。我道明了父母出差的情况,请他开锁。谁知他听后,眉头一皱,突然提着木箱掉头就走了。我不由得一愣,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冲着他远去的身影大喊:“什么职业道德呀?难道怕我不给钱?我就是坐在楼道里冻一夜也不求你!”除了喊声,我六神无主。呆呆地站在那里,我脑海中一片空白。
“姑娘,你家里人都出差了,我回去拿来了工具,给你配把钥匙吧。”抬头一看,原来是开锁的大爷!漫天的飞雪中,我再次打量了他:头发上满是雪花,有的已经融化为雪水,水珠顺着脸颊慢慢滴落,脸上一道道皱纹映着岁月的沧桑,慈祥的面容,佝偻的脊背,却曼凸显了他的可亲„„
蓦地,一把崭新的钥匙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也拉回了我的思绪。当老大爷把温暖的钥匙放到我通红的手中时,他和蔼地笑着,关切地问:“小姑娘,冷吧‘”
我微笑着回答:“不冷,很温暖!”
寒风愈加凛冽,雪花纷飞,我却感觉分外的温暖,一个素昧平生的人所给予的温暖。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酷暑严寒,如果大家都能传递着温暖的接力棒,那世界的各个角落都会充满温情,这世上也将会是夭堂!
点评:
文章一波三折,很有波澜,并采取欲扬先抑的手法,赞颂了老大爷的美好品质。文章细节描写也比比皆是,运用得也很成功,几乎段段都能见到细节。作者很善于营造氛围,开篇写景,渲染“雪”这一特殊的环境,将老大爷与我联系起来,结尾再次写景,升华文章主旨。
四、实战演练
情景再现:期末考又很糟糕,我又难过又无奈,不知道怎样向妈妈交代,挣扎的走在回家的路上!(依据:景物描写可以起到渲染、烘托作用)
(教师评讲,展示例子:这次的月考失败了,得到成绩后,我独自一人走在荒凉的小街上,两旁树上的鸟儿唧唧咋咋的叫声使我感到十分的烦躁,但是仔细的听,这些鸟儿像我的知己一般,似乎听懂了我的悲伤,陪着我一起哭。书包的肩带在肩上勒出两道细细的痕迹,很痛,很沉重。看着那垂坠的夕阳橘艳地近在咫尺,像是要融化了般要滴下泪来。你是在为我哭泣吗?)
五、巩固运用
10.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1 篇十
设计说明:
在美术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教材扩大美术欣赏的比例,因为美术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对美术的兴趣,陶冶情操。但课本上的内容有限,信息量较少,如果在授课中照本宣读,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借助现代媒体与网络技术,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而且能较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利用现代媒体与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不仅仅应用在美术欣赏的学习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素养,感受艺术美,陶冶情操。
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加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3、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利用现代媒体与网络技术寻找相关信息,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学设备:
带多媒体投影的计算机室,计算机与Internet相连接。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如何在Internet快速查找到自己所需信息。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学生浏览本课所要学习内容。
2、学生相互交流看画心得。
3、学生发言,在欣赏中有何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作适当提示)
(二)教师示范
1、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简单的教师可直接解释或提示,选择合适的问题,教师假装不知,而告诉学生可以到网上查找。
2、教师示范如何查找
①打开浏览器,示范如何选择搜索引擎(例:雅虎、搜狐、新浪、google等)
②输入关键词(讲解如何选择关键词,如作品名称、作者姓名)
③讲解在显示的信息如何选择所需要的内容。
④打开所选网页,找出答案。
⑤教师小结一下在网上搜集需要信息的方法。
3、学生练习
①教师指定一幅画(网上信息量较多的,例如一些中国古代名画)让学生尝试查找。
②学生发言,通过网上所找到的信息,如何来了解这一副画(作者如何来体现对生命与自然的情感)。③对于学生在看画过程中还有未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到网上去查询,教师作巡回辅导。
④学生发言通过刚才的学习,对于“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有何认识,教师小结。
4、学生自主学习
①让学生在网上寻找自己所感兴趣的作品或作者的相关资料。
②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5、教师总结
11.《农牧文化的交融》教学设计 篇十一
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2.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3.利用多种资料,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农牧文化的交融”是人教版《历社八上》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的内容,要求通过汉族与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之间交往及相互影响的若干事例,体会农牧文化的融合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历史意义。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到农牧文化交流的主要过程和融合的方式,也是本节课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这一部分的特点是跨度大、政权多,需要注意讲解清晰王朝的更替顺序。通过学习,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历史的“分”“和”规律以及各民族在特定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领域的相互影响。
2.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他们缺乏历史的理论基础,也缺乏历史知识的思维方式和感知能力。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八年级学生来讲,宋元的历史毕竟太过久远,要理解“多民族政权对峙”“北宋局部统一”这样的内容时,理解上会有很大障碍,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帮助他们突破。
3.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农牧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主要从导入新课、农牧文化的交流(战的过程)、农牧文化的融合(和的过程)、自我归纳几个方面进行设计,主要围绕文化的如何交流与如何融合展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在图上能正确找出辽、北宋、西夏、南宋、金、蒙古政权的大致位置以及理清各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
B.了解元朝的建立的过程,能说出元朝中央政府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2.能力目标:
A.通过北宋和西夏、辽之间战争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评价民族战争的能力。
B.通过列表写出宋元时代各个政权名称、建立的民族、地理位置,让学生具备比较能力和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感受民族战争的基础上,能意识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中国的边疆发展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B.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这一结论,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农牧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北宋、辽、西夏的对峙;南宋与金的对峙;元的统一)
教学难点:
理清从两宋到元朝的王朝兴替线索、正确认识和评价民族战争对文化的交流的促进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把学生分成六人一小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营造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的纪录片,提问:你知道这部影片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历史?影片中记载的符不符合真实的历史?
2.结合教材,了解该时期人们战与和的大致过程,并完成学案的“基础填空”部分。(见学案)
(从学生熟悉的影片入手,营造情境,凝神、起兴、点题。)
二、农牧文化的交融(战的过程)
1.宋元时代王朝的更替顺序及时代特征
小组合作完成:通过课前预习,试绘制宋元时代的王朝更替简图,并说说每个朝代的特点。
(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王朝兴替的流程”,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多个政权更替的基本过程。)
2.多民族政权对峙
(1)北宋的建立及与辽、西夏的对峙
展示《北宋、辽、西夏对峙图》,分组完成如下问题:
A.绘制简图:
按照三个政权的地理位置,绘制简图,并标明建立政权的民族。
(直观、易懂)
B.看图说话:
找出三个政权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地理环境最为险峻,易守难攻的是哪个?土地最为肥沃,适于耕作的是哪个?并简要介绍契丹族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自然条件的了解,理解战争的社会根源。对契丹族的介绍,为后面的“澶渊之盟”做铺垫。)
C.场景再现:模拟“澶渊之盟”谈判过程。
将全班分为两部分,分别代表辽和北宋,要求两国在谈判过程中陈述战争经过、各自优势、希望达到的结果。
D.小组交流:“澶渊之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盟约?并完成学案合作探究部分。
(通过戏剧性的场景再现,使学生了解到战争的目的、结果。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对北宋的影响。)
(2)南宋的建立及与金的对峙
小组合作讨论:试述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过程。谈谈这段历史中你最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是谁?理由是什么?
(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体会王朝的更替。通过评价历史人物,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3.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A.“成吉思汗”是谁?他有什么功绩?是谁建立了元朝,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B.展示《元朝疆域图》和《唐朝疆域图》,分组完成以下问题:
①比较两幅地图,说出中国疆域的变化。
②说一说,元朝在疆域管理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③元朝首次实现了对哪些区域的有效管辖?
(通过比较地图,使学生认识到元朝是古代中国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在国家管理制度上有所创新——行省制,首次实现了对台湾、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三、农牧文化的交融(和的过程)
1.展示《契丹文大字碑残石》《西夏木活字印本》《契丹刻龙镀金银冠》《金国的塔林》《金章宗书法》等图片。
(让学生感受农牧文化交融的具体内容,体会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民族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晶。)
2.小组交流合作:农牧文明是如何进行融合的?
要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说明中原文化对西夏、契丹的影响。
(通过列举农牧文化交融的具体内容,正确认识和评价战争对文化的影响。突破本课的难点。)
四、自我提炼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真正理清政权更替的线索,并理解战争对农牧文化交融的促进作用。)
五、当堂反馈
完成学案的反馈与检测部分。(检测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
12.中西文化交融下竞技武术套路解读 篇十二
1 中西文化交融下的竞技武术套路“中和”品格
套用化学反应中的酸碱中和反应概念,中西合璧的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就是这样化学反应后的“中和”产物。“新生的竞技武术是中西杂交融合的产物,新中国提供给它良好的生存环境,现代体育科学孕育了她极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它经历了现代武术的各个阶段,它代表着积极进取的前进方向和现代武术运动的最高水平”。
1.1 中西方哲学的和谐观
赫拉克利特提出差异与对立才是造成和谐的原因,他说自然界也是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用对立的东西造出和谐,而不是用相同的东西。黑格尔主张矛盾、差异、对立、斗争,强调本质上的统一,具体的统一。黑格尔的和谐说被人们称之为矛盾的辩证法。就此而言,黑格尔的辩证法毋宁说是更加深刻的“和谐辩证法”,他对于和谐理念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达到美的道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就是“执中”、“中庸”,和谐和秩序是宇宙的美,也是人生美的基础,但是中庸之道并不是庸俗的一流,并不是依违两可,苟且的折中,乃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毅力,综合的意志,力求取法乎上、圆满地实现个性中的一切得和谐。综上可知,西方哲学家们所追求是一种在竞争中、在斗争中、在对立中求得自我自由存在的和谐思想;正如亚氏的“执中”、“中庸”也是突出个性(即不同)和谐理念。
孔子提出“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的命题,揭示了和谐的本质特征,孔子心目中的和谐是一种有差异的统一,而不是简单的统一。两千年来,中和一直在中国被作为一种理想的美去追求。中国人尚“中”,以“中”为贵,从“中央、中正、中行、中道”等词中可见一斑。由上可知,在“和谐”的观点上,中西方理念大同小异、并无二致。
1.2 竞技武术套路的第三元状态
在西方美学史上把美化分为“优美”和“崇高”两大相互对立的范畴。这种划分可称为二元论,二元论只看到了两极而忽视了两极之间客观存在着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重要范畴——中间状态的美。其实,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世界上任何具有具体统一性的对立面之间即两极之间,都必然存在着“中间状态”物,与两极共存;在中国这种中间状态被称为“中和”,中和之美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优美”和“崇高”并列着。换言之,从范畴系统看,西方的美学也并非两分世界,而是三分天下,这样的划分方法可称为三元论。如果说中国的传统武术是一极的话,那么西方竞技体育就是另一极。如此,作为集东西方文化之大成的竞技武术正是这个“第三元的中间状态物”。竞技武术套路本身具有先天缺陷,那就是很容易陷入“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两难境地,中国传统武术似乎不大愿意承认竞技武术的存在,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武术,因此用第三元的存在状态解读竞技武术就会容易的多。
2 “中和”理念下的竞技武术套路技击解读
武术乌托邦是对技击的理想和想象,它既体现在对技术方法的尽善尽美的追求上,也表现为价值目标的全面、多元上。这种对技击趋向更好状态的意向,一方面,它是对现实技击的超越,也是对现实技击的批评;另一方面,它是对现实技击的理想化、应然的虚构,是一张难以兑现的支票。有学者说:竞技武术实际上已经游离了武术的本位,大失武术真意。因为主管体系撑腰,推行既久,形成网络,自然成了武坛上主流,造成的后果之一是官办武术与民间武术分道扬镳,各有领域,各行其是,出现了中国武术的分裂局面。我们认为,“以竞技武术申奥为代表的武术文化发展,在中国武术的现代化道路上已经迈出了难能可贵的一步,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抹杀、轻视或者忽略以‘申奥’为主体的竞技武术现代化努力”。因为对于竞技武术套路运动而言,技击所能体现的更多是一种“涵义”,而非写实的;是一种“诗的真实”却非“历史的真实”;这种“涵义”是追求技击的武术人毕生孜孜以求的。朱光潜先生说:“在《红楼梦》里贾宝玉应该那样痴情,林黛玉应该那样心窄,薛宝钗应该那样圆通,在任何场合,他们的一举一笑,都切合他们的身份,表现他们的性格,叫我们惊异他们的‘真实’,虽然这在历史上都是子虚乌有。” 实际上,犹如戏剧中武生对打一样,武术套路的拆招是一种拟想的打,双方都是和假想的对手过招:你来我往,窜蹦跳跃,从套路的起势打到收势,一切跟真的一样完美之至。所以,竞技武术套路的技击动作是一种“表演的打”,理想的打,是应有的不存在,我们不必考虑其真实的技击效果,我们需要的只是技击乌托邦带给我们的审美感觉。
3 中国武术自身的双重属性解读
“武”与“舞”同源,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记载。据《帝王世纪》载:舜即位后“有苗氏负固不服”,后“乃修文教三年,执干戚而舞之,有苗请服”。《淮南子·缪称训》亦曰:“禹执干戚舞于两阶之间,而三苗服”。有苗即三苗,几次抗拒皆在干戚舞之后而降服。史籍中记载的这种干戚之舞,无疑就是集武技、武功、武术于一身的武舞。原始社会的武舞同源到了奴隶社会逐渐分化成了用于战争的武术和用于王室奴隶主专门受用的舞蹈,然而即使在封建社会,武和舞也并没有完全的脱离关系,不管是意欲刺杀沛公的项庄还是公孙大娘都是以“舞”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武舞同源使武术具备了舞的观赏价值,这种 “舞”本身已经具备了体育和艺术的属性。程大力教授认为武术套路的产生是因为骚动在人们心中的舞蹈的附身而产生的,温力教授认为武术套路的产生是人们程式化思维的结果,无论如何,武术所具有“武”与“舞”的双重属性是不争的事实。
建国初期,在武术的归属问题上曾有过争论,到底武术应该是文化部门或是体育部门来管理。众所周知,最终武术被划给体育部门,这说明武术的体育属性得到了认可,但是这并不否认武术的文化属性。显而易见,武术具有体育属性,同时具有文化属性、艺术属性。许多武术文献中经常会引用“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武术高于体育,很显然的,因为武术是文化,体育文化隶属于文化,所以武术是高于体育的。我们多年来大力发展的竞赛武术,其实只是在扩大武术的体育功能而已,对武术的整体发展关注不够。郭玉成博士认为竞技武术的发展大部分是在武术的体育方面的,而在文化方面的较少或者是还不够,换言之,现在的竞技武术还停留在“体育的武术”上面,对于“文化的武术”显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这是今后在武术的发展问题上需要注意的。
4 以发展的视角看竞技武术套路
20 世纪是一个崇尚科学技术的时代,科技也确实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居功至伟。竞技体育更是借助科学技术的东风,使人类超越自身的愿望变得唾手可得。但我们也必须承认,科技带给人类的并不完全都是幸福,严格地说,是一部喜忧参半的正剧。竞技武术从概念上可以分为“竞技”和“武术”两个部分,竞技武术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中间状态决定了它的“中和”品格。需要说明的是,中和不是说竞技武术成了东西方文化中间的一个中间的点,也不能理解成了竞技武术和二者脱离了关系,不再属于二者;恰好相反,竞技武术是二者的中间状态,作为两个对立面的一个过渡。用马克思的话说它应该是一个“阶段”、“一个地带”,而不是一个“点”,是“有”而不是“无”,它作为“中间”是一个阶段的“中间”。由此可见,竞技武术是包含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它是“二合一”式的形态。
郭志禹教授指出:“当代武术套路的竞技史是一个不断进取和创新的历史,是改革的历史,是在继承前人遗产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的历史。套路运动也有‘真功夫’,是对不断发展的套路运动技术水平客观、公平的评价。”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竞技武术透露发展是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竞技武术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武术发展的本身就是一个实践、再实践的过程,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中和品格进行分析,把中西和谐思想进行比较,得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同样是中西和谐观的中和产物,同样需要和谐理念来指导,认为和谐的竞技武术套路必将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竞技武术,中和,技击
参考文献
[1]乔凤杰.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3]郭志禹.武术文哲子集[M].上海:上海体院自编教材,2005.
[4]黎红雷.和谐观中西合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戴国斌.乌托邦:技击的理想[J].体育与科学,2005(3).
[6]马明达.“武学”浅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3(8).
[7]申国卿.21世纪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学分析[J].体育科学,2007(5).
[8]朱光潜.无言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郭玉成.武术传播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13.情景交融的写景作文初一 篇十三
那缕幽幽的芳香藏在人们心中的缕缕芳香,终究有一天会从一个小小的举动中散发出来——题记
走出了少年宫,突然发现有几个“小天使”落在了我的头上。我下意识地去摸了摸,它却,化了。我抬头望望天空,往后退了几步,躲到屋檐下。下雨了。
我把手伸进口袋,摸出手机,拨通妈妈的电话,电话里永远是妈妈匆忙而又不耐烦的声音:“没有钱坐公交车吗?不明白我在忙吗?自我回来!”早知是这样的结果,可是有点不甘。那头早已断线,我心里一阵失落。雨越下越大,出于无奈,我冒雨跑到了公交站台下。瘦小的我只能被挤下站台,站在马路上,还在淋着雨。此时的我已经变成了一个落汤鸡,外衣已经湿透。
突然,有股力从我背后顶出来,我转过身去,看到了这样的一个人。她穿着白色衬衫和一条黑色短裙,手里撑着一把小型的紫色雨伞。再往下一看,她,仅有一条腿,还拄着拐杖。可她的脸上却没有普通残疾人的忧郁,感伤。
天渐渐冷了下来,我身上穿着的毛线外套已经被淋得不起作用了,我冷得发抖。突然,一股暖流从心底里冲出来,身上已不再滴水了。我再一次转身,抬头看那位残疾人,她的后背全湿了,原本好看的衣服也被淋得紧贴在身上。我抬起头,发现自我已经被一把小型紫色雨伞遮盖着,雨再也滴不到我的身上,却滴在那位残疾人的背上。
我好久都不愿把视线转移到别的地方。她发现我在看她,脸上露出了笑容。可能她已经明白我为什么要看着她了吧。她沉默了片刻,弯下了腰,摸摸我的头,说:“小朋友,你妈妈没来接你吗?你这样淋雨,会感冒的。”她的一字一句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那一刻,我嗅到了它散发出的缕缕芳香。残疾人虽然和我们健全人不一样,可他们却在我们的世界中,发光,发亮。
【文化交融论文】推荐阅读: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教案09-17
从简单叙事到情景交融09-16
茶艺文化论文06-17
文化论文选题06-19
传承文化论文06-20
三秦文化论文06-29
印度文化论文07-29
媒介文化论文07-29
法治文化论文10-11
先进文化论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