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移交(12篇)
1.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移交 篇一
竣工验收及移交
一、竣工验收程序
1、施工单位填写(市政)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核查表、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文件审查表(表格一式四份),根据表上项目对技术资料自查,合格后完善签字盖章手续,再把资料报监理单位复查,监理单位必须认真核实,确认资料齐全,内容准确完善后方可在表上签字盖章,最后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把技术资料报亚纯公司审查,审查合格后,建设单位在表上完善签字盖章手续。
2、施工单位把技术资料按分类装盒,要求盒内必须有资料清单,确定资料齐全后,施工单位填写竣工工程申请验收报告SG-032、工程竣工验收告知单,提交文件有:
(1)工程质量竣工报告(表格:四川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JS-004)
(2)勘察、设计单位的工程质量检查报告(表格: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质量检查报告JS-008、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设计文件质量检查报告JS-009)
(3)监理单位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表格: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JL-C005)
(4)分部工程验收报告及质量文件汇总表
(5)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记录(表格:单位工程竣工资料目录SG-017、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SG-018、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SG-019、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SG-020、单位工程观感检查记录SG-021)
(6)工程质量体保证审查表(体系表需加盖五方责任主体公章、体系表各方责任主体成员名单应与各阶段验收报告签字人员相吻合)
3、上述资料准备齐全,完善签字盖章手续后,提前2个工作日报质量监督机构,由质量监督机构安排时间,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相关负责人员组成验收组,对现场和竣工资料进行验收,合格后,质量监督人员在(市政)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核查表、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文件审查表上签字。
二、竣工资料移交
1、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申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JS-005(一式二份),施工单位填写,备案提交下列文件:
(1)《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JS-005。
(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JS-004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规划、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
(4)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5)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
2、备案合格后,施工、监理单位按档案馆进馆内容整理立卷,亚纯公司对档案文件完整、准确、系统情况和案卷质量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向亚纯公司和档案馆移交。
3、工程档案四套,一套(原件)移交当地城建档案馆,其余三套移交亚纯公司。
三、注意事项:
1、竣工资料中试验资料不少于三份原件,盖章的资料不少于四份原件,其他的文字资料不少于一份原件。
2、竣工资料的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装订由档案馆统一完善,竣工图由施工单位自行晒好(一式四份),监理签认后,交档案馆装订。
3、复印件资料要求复印效果好,必须文字清晰、干净、整洁。
4、竣工图必须比例恰当,图纸美观、整洁。
5、技术资料和试验资料上的签字人员一定要与前期报质量监督机构的人员一致。
6、竣工图样先按统一要求绘制,形成电子版,暂不打出,如档案馆和监理单位有新的要求,再行通知。
2.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移交 篇二
竣工档案是建设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建筑材料的防水材料等使用前, 必须要经送检合格才能使用, 这些检测文件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在建筑材料使用进程中, 应该根据指令实施, 在实施中还有旁站监督记录和检测记录, 出现了问题还有调整指令和变更说明等等, 这些都需要工程资料来指导。
竣工档案直接反映建设工程质量的好坏。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 质量问题是重中之重, 建设档案的管理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广泛实施和现代科学管理思潮的发展, 对建设工程质量有了严格的定义, 即建设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相信在档案管理的前提下, 工程质量也会更加得到重视。
竣工资料是对历史的记录, 是作为后来者借鉴的依据, 是对建设项目进行稽查、审计、监督、管理、验收以及维护、改造的重要依据。对于处于地下隐蔽位置的防水工程, 对整体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及时、准确、真实的编制处于防水工程的竣工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2竣工资料工作开展
2.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1) 由项目经理指派专人负责防水工程竣工资料的整体工作, 各施工机组技术员负责各施工机组施工范围内的竣工资料工作。总公司质量管理负责全程监督管理。
(2) 在EPC承包商下发的相关文件及要求的基础上编制详实的防水工程竣工资料相关规定。明确责任和义务, 制定可行的奖惩措施。
2.2根据工程实际列出防水工程竣工资料组卷清单
竣工文件的编制按建设部施行的《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14》、《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11822-2008) 、《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 (GB/10609.3-2009) 》、国家建委1982年[建发施字50号]《关于编制基本建设竣工图的几项暂行规定》, 同时参照有关行业标准、本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技术资料规范文件为编制依据进行编制、整理、汇总而成。
由于防水施工贯穿整个建设工程的全过程, 防水单位只需在施工过程中根据EPC总包单位编制的竣工资料目录进行竣工资料的编制就可以。对于建设工程而言, 施工承包商的交工资料经过多年的摸索基本形成了固定模式, 防水施工单位只需进行收集、编制和整理即可。只是针对防水施工企业相关的管理文件, 比如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相关管理文件, 此项内容防水施工单位应该和EPC总承包商进行沟通和确认, 以何种方式出现在总的施工目录中。
在列出资料总目录清单后, 防水施工企业只需进行资料的编制、收集和汇总工作就可以了。
2.3落实竣工资料职责
(1) 总公司质量管理负责竣工资料监管工作。定期及不定期的对项目部和施工机组竣工资料进行抽查, 并按照公司制定的相关奖惩措施进行奖励和处罚。
(2)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竣工资料第一责任人, 负责组织和监督项目竣工资料工作, 并负责配合EPC及监理对工程竣工资料的检查监督工作。
(3) 竣工资料负责人作为项目竣工资料的具体负责人员, 必须全程参与、审核项目竣工资料的编制工作, 并负责最终竣工资料的组卷、验收及移交工作。
(4) 项目部管理人员负责编制重要的施工方案等文件, 并负责配合竣工资料负责人员完成整体资料的审核、收集、整理、组卷及提交工作。
(5) 施工机组各工序技术人员负责本专业范围内竣工资料的编制、收集以及整理工作。
2.4落实竣工资料交底
(1) 对所有参与工程的人员进行竣工资料交底。竣工资料是所有参与工程的人员的责任, 必须每个人都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才能从本质上提高竣工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及时性。
(2) 重点对各工序技术人员进行竣工资料交底。各工序技术人员作为第一手竣工资料的编制和收集人员是整个竣工资料体系中的基础, 每位技术人员必须切实履行各自职责, 才能确保竣工资料的质量。
(3) 对竣工资料编制人员进行竣工资料组卷清单和施工记录模版交底。业主和EPC承包商对竣工资料的具体要求包括工程编号、项目划分、组卷方式、使用的纸张、字号、页边距以及资质版本原件套数、复印件套数, 电子文件整理及刻盘套数。只有在工程开始前明确所有细节, 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浪费。
3保证竣工资料真实性、及时性的有效措施
3.1将隐蔽工程作为重中之重
防水工程中尤其是对于建筑物基础中的防水对于整个工程质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有防水工程中的隐蔽资料编制必须及时客观真实的记录, 需要留下第一手的影像资料, 作为重要的见证资料。
对于建筑防水工程中的隐蔽工程, 此项工作对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防水企业在向总包单位、监理单位、业主、质监站等部分报验的过程中必须及时真实有效的做好报验资料记录, 并对隐蔽工程进行影像记录, 作为竣工资料的重要部分。
对于不是停必检点的报验工序, 大部分防水施工企业一般为了抢进度, 此部分的报验资料及施工过程资料, 往往存在滞后的情况, 多数防水企业存在重进度轻质量的做法。笔者认为这部分资料各防水企业应该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资料编制, 以便于最后竣工资料编制。要坚决杜绝平时不做施工记录, 到最后竣工资料编制时出现突击补资料的情况。
为了保证隐蔽工程施工记录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应在施工机组配备专职的技术人员负责隐蔽工程施工记录的编制工作和影像资料拍摄工作。现场形成手写记录并请EPC人员和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签认。手写施工记录和影像资料由项目竣工资料负责人每天收集, 三天内完成机打手签资料, 原始记录和影像资料进行封存备查。
3.2抓好防水材料的进场检验工作
各施工机组由专人负责防水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和出场检测报告的收集整理工作。项目建立质量证明文件台帐, 由项目竣工资料人员每周收集各施工机组上交的质量证明文件, 封存备用。
项目质量部门配合EPC和监理人员按照工程应用的相关质量标准对防水材料进行第三方检测。由项目竣工资料人员负责收集相关检测报告原件, 登记后封存备用。
质量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原件必须及时进行彩色扫描和复印, 建立电子文档台帐。
3.3做好人员资质管理工作
防水操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所以防水企业应该做好防水工的培训及证件的管理工作。由于防水企业在施工过程汇中存在操作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 需对进场的防水工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并收集好防水操作工的资质证书。坚决杜绝无证人员操作上岗。防水工资质证书应尽进行动态化台账管理, 扫描防水工资质证书, 以便于满足最终竣工资料编制需要。
3.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移交 篇三
关键词:建设工程;竣工;档案
1程竣工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忽视档案的形成与管理
2002年国务院、建设部分别颁发《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旨在增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竣工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我国建筑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单位的管理人员档案管理意识比较淡薄,致使工程竣工时不能整理出完整的竣工档案,造成了工程竣工档案不能及时的向城建档案馆报送,如一些建设单位注重工程进度、重资金管理,忽视编制工程竣工档案管理体系,在工程验收完成多时,工程竣工档案都无法正常完成,造成建筑工程档案移交滞后。
1.2材料填写不真实
建设单位未建立工程竣工档案管理体系,造成管理不严,或者将工程竣工档案的编制工作交给“档案专业户”,他们往往对工程施工现场不了解,根据建设单位提供不完整的资料编写竣工档案,这样的档案只是为了应付交档而做的,不能做到与工程同步进行,所以往往采用虚假数据,导致建筑工程竣工档案与事实不符,竣工图产生误差,由于不能与工程进度同步,造成了各种建材的质保书和合格证不全,不能全面的反映工程的建设和质量。
1.3竣工档案移交不及时
有些施工单位没有按照竣工档案管理的要求在施工中整理必要的资料,造成工程竣工后不能按时完成工程竣工档案,造成工程竣工档案移交不及时;有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建材供应单位之间存在工程款拖欠的情况,致使工期延长,造成档案归档停滞,材料残缺不全,严重影响了工程竣工档案的编制;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进行部门重组,档案管理人员更换,致使材料分散、缺失,在工程验收后无法收齐,这些原因都造成了施工档案移交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工程竣工档案的质量和建筑工程竣工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
2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建设单位重视不够
重视工程进度轻视档案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往往非常注意施工进度,将所有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工程施工中,抓紧时间创造效益,在注重工程进度的同时容易忽视材料的验收和工程施工资料的搜集。当工程完成后,等到档案面临验收时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突击整理,由于施工中资料搜集进度没有跟上施工进度,造成材料缺失,影响到工程资料编制归档,最终影响到工程竣工资料的验收。
2.2日常管理不规范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为了满足日常工作的方便,可能在资料管理方面花费了人力、物力,但是管理人员没有从建筑工程全局来看待工程竣工资料整理,没有做好工作竣工档案管理,造成了日常管理的不规范,最终导致了竣工资料的缺失,工程竣工档案移交不及时。
2.3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施工单位档案制度不健全,难以保证竣工资料整理和施工进度同步,造成资料缺失,阻碍了档案资料编制工作的有序进行。如没有加强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造成管理人员忽视档案资料编制的重要性;资料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足,不亲自在一线掌握相关资料,造成资料缺失;在工程建设周期长和人员变动时,资料交接不完全,造成资料遗失;文件、技术通知管理方面没有统一,造成资料编制混乱等。这些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都给工程竣工资料编制造成很大困难,影响到工程竣工档案的验收。
2.4缺少既懂工程档案管理又懂工程技术的人员
目前,我国的技术管理队伍素质不高,缺少既懂档案管理又懂工程技术的施工人员,这种情况造成了工程竣工资料管理的不健全。在工程施工单位大部分都是施工技术人员,偶尔有一两个专门的文档管理人员,从事着档案管理工作,但是他们对工程施工技术和规范懂的很少,造成了技术和资料管理的脱节,无法正确的编写工程竣工档案,而工程技术人员只懂得工程施工,不了解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没有资料整理意识。所以在我国目前还缺少这种既懂工程档案管理又懂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3提高工程竣工资料质量的措施与对策
3.1加大宣传、提高工程竣工资料管理意识
加强工程档案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建设,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规范人们的行为,是提高管理人员档案意识的有效途径。在工程开工前,工程施工单位应该加大档案法规和基本知识的宣传,可以通过培训宣传工程竣工档案的价值,使工程竣工档案管理落实到实处,要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组织人员学习档案基本知识,增强管理人员的工程资料管理意识,为提高竣工档案资料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加强岗位培训、提高专业能力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了解资料编制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明白自己的职责,提高工作责任心。要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档案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工程竣工资料编制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增强资料整理的好习惯,避免在工程竣工时,加班加点的赶工程竣工资料,在对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档案编制和管理方面的知识的同时,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工程施工专业知识培训,让他们深入一线,了解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档案编制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创造效益。
3.3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落实责任
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落实责任是完善建筑工程竣工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合理编写工程竣工档案管理体系,以档案管理责任制为核心,将工程责任落实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档案管理部门,让各个部门了解自己相关的职责和责任,共同做好工程竣工档案,规范工程竣工资料的管理;对于建设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管理人员要严格检查施工单位的资料,落实验收签证的相关制度。要严格检查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当资料符合实际情况时,才予以结算工程量,促进施工单位完善档案资料管理,编制工程竣工档案。
3.4过程参与、同步管理
在工程建设开始前,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要熟悉档案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了解与工程有关的资料,从这些资料出发,对文件和图纸进行编号,规范施工过程中的借阅制度,方便工程资料的管理。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要建议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将各个分项工程竣工文件验收工作列入到工程进度计划表中,从质量上做好资料管理,方便日后工程竣工档案的编制。合理编制工程竣工档案管理条例,严格检查资料齐不齐全、编制规不规范等情况,保证资料整理的质量。要保证工程立项开工与竣工资料收集同步,工程施工过程与竣工资料形成同步,工程完工验收与合同竣工资料验收同步,逐步完善工程竣工档案管理制度,从源头保证资料整理的质量,为做好工程竣工档案验收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冀籍.认真做好竣工资料的收集工作.2001
【2】张宝珍.从竣工资料归档谈竣工资料的过程管理控制.2009
4.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及移交 篇四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学校基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及移交、保修工作,完善基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及移交、保修监督机制,确保基建工程项目验收质量、交付时限,根据国家及建设部的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校内新建、改建、扩建等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及移交、保修工作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竣工验收,是指由工程管理部门代表学校协调、组织、参与的对单项工程和全部工程竣工的验收;所称移交是指已经竣工验收的工程项目由工程管理部门向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使用部门的移交;所称保修是指工程管理部门监督、协调基建工程保修单位履行保修责任的工作。
第四条工程管理部门在组织基建项目竣工验收及移交、保修工作中必须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完整档案,接受监督。第二章 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第五条 施工单位完成设计图纸及施工合同内全部工程内容,竣工资料经审查通过后,向监理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并报工程管理部门审批同意。
第六条 由工程管理部门协调监理单位组织工程初验,使工程项目具备竣工验收条件。
第七条 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完成基建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二)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三)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的质检证明和进场试验报告;
(四)有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五)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第八条 工程项目专项验收包括工程竣工档案验收、工程消防验收、工程人防验收、工程节能验收、工程室内环境检测、工程项目竣工验收。
第九条 施工单位整理竣工资料形成的工程竣工档案,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上海市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一式两套交工程管理部门,由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向城建档案馆及学校档案馆归档。未在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备案的校内自筹基建项目,施工单位应通过工程管理部门向学校档案馆提交工程竣工档案。
第十条 施工中,工程管理部门应根据上海市消防部门有关规定,及时会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消防单项工程进行全面自检。竣工后,应及时委托消防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报上海市消防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全部资料均应备案归档。
第十一条 人防工程验收。人防工程竣工后,应向济南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申报验收,工程管理部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参与,并将验收结果及相关资料及时备案归档。
第十二条 工程竣工后,工程管理部门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节能验收申请。工程节能验收由基建处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参与。
第十三条 工程竣工后,工程管理部门应及时向上海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部门提出工程质量检测申请并签订相关协议,根据协议对工程室内环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将作为工程室内环境检测验收依据。
第十四条 在工程项目达到竣工验收条件时,已委托工程质量监督的建筑工程,由施工单位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申报工程验收,工程管理部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沉降观测单位及相关分包单位共同参与,并将验收结果备案。没有委托工程质量监督的建筑工程,由工程管理部门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沉降观测单位及相关分包单位共同参与,验收结果及相关资料将作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依据;
第十五条 竣工验收报告按照国家对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条件的规定,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
① 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建筑面积、结构层数、设备台件、开工日期、竣工验收日期;
②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单位名称; ③完成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工程内容的情况,包括工程量、设备试运行等内容。
2、竣工验收组织形式:①竣工验收委员会;②竣工验收小组;③验收组织单位和代表。
3、质量验收情况:①建筑工程质量;②给排水与采暖工程质量;③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④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 ⑤电梯安装工程质量;⑥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⑦工程竣工资料审查结论;⑧其他专业工程质量等。
4、竣工验收意见:①建设单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的情况;②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面的评价;③对整个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的综合评估。
5、签名盖章确认;①参加竣工验收各单位代表签名;②加盖竣工验收各单位公章。
6、竣工验收报告附件:①施工许可证。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②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检查报告;③施工单位的竣工资料分类目录及汇总表;④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评估报告; ⑤中间交工工程验收报告;⑥竣工验收遗留问题处理结果报告;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质量监督机构责令整改的结果报告;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竣工验收阶段管理应按下列程序依次进行:
1、竣工验收准备。
2、编制竣工验收计划。
3、组织现场验收。
4、进行竣工结算。
5、移交竣工资料。
6、办理交工手续。
项目经理应全面负责工程交付竣工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建立竣工收尾小组,编制项目竣工收尾计划并限期完成。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应对竣工收尾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重要部位要做好检查记录。项目经理部应在完成施工项目竣工收尾计划后,向企业报告,提交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实行分包的项目,分包人应按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检验工程质量,并将验收结论及资料交承包人汇总。承包人应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向发包人发出预约竣工验收的通知书,说明拟交工项目的情况,商定有关竣工验收事宜。
竣工资料:承包人应按竣工验收条件的规定,认真整理工程竣工资料企业应建立健全竣工资料管理制度,实行科学收集,定向移交,统一归口,便于存取和检索。竣工资料的内容应包括: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工程质料、工程检验评定资料、竣工图,规定的其他应交资料 竣工资料的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应始于工程开工,终于工程竣工,真实记录施工全过程,可按形成规律收集,采用表格方式分类组卷。
2、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的整理应按专业特点,根据工程的内在要求,进行分类组卷。
3、工程检验评定资料的整理应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的顺序,进行分类组卷。
4、竣工图的整理应区别情况按竣工验收的要求组卷。交付竣工验收的施工项目必须有与竣工资料目录相符的分类组卷档案。承包人向发包人移交由分包人提供的竣工资料时,检查验证手续必须完备。
竣工验收管理:单独签订施工合同的单位工程,竣工后可单独进行竣工验收。在一个单位工程中满足规定交工要求的专业工程,可征得发包人同意,分阶段进行竣工验收。单项工程竣工验收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要求,满足生产需要或具备使用条件,并符合其他竣工验收条件要求。整个建设项目已按设计要求全部建设完成,符合规定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标准,可由发包人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中间竣工并已办理移交手续的单项工程,不再重复进行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应依据下列文件:
1、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说明书。
2、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
3、设备技术说明书。
4、设计变更通知书。
5、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
6、外资工程应依据我国有关规定提交竣工验收文件。
竣工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各项施工内容已经施工完毕。
2、有完整并经核定的工程竣工资料,符合验收规定。
3、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签署确认的工程质量合格文件。
4、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的证明及试验报告。
竣工验收的工程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合同约定的工程质量标准。
2、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的合格标准。
3、单项工程达到使用条件或满足生产要求。
4、建设项目能满足建成投入使用或生产的各项要求。承包人确认工程竣工、具备竣工验收各项要求,并经监理单位认可签署意见后,向发包人提交 “工程验收报告”。发包人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发包人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按照竣工验收程序,对工程进行核查后,应做出验收结论,并形成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参与竣工验收的各方负责人应在竣工验收报告上签字并盖单位公章。通过竣工验收程序,办完竣工结算后,承包人应在规定期限内向发包人办理工程移交手续。“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完成后,承包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发包人递交工程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的结算资料。第三章 工程项目的移交
第十六条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工程项目的移交。
第十七条 工程项目的移交指工程管理部门将验收合格后的基建工程项目向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移交,包括总资产移交(含消防系统、人防工程及大型设备等)、工程竣工现状移交、房门钥匙移交、工程竣工图纸移交等。
第十八条 工程项目移交工程交接单经工程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签字盖章后,做为工程项目移交的依据。第十九条 工程项目的移交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1、达到移交条件的工程项目由基建处提出移交申请;
2、分管副校长召集相关部门制定移交方案;
3、由基建处负责在约定时限内完成。第四章 工程项目的保修
第二十条 按照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我校基建工程项目均实行质量保修制度。施工单位在向工程管理部门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时,应出具质量保修书、使用说明书。质量保修书应当明确基建工程的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等。
第二十一条 工程的保修期按国家规定的质保期执行。具体为:
(一)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保修期为5年。
(三)供热、供冷系统,保修期为两个采暖期、供冷期。
(四)电器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保修期为2年。
(五)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学校基建处与施工单位约定。
基建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二条 工程质保期内属施工质量问题的,由工程管理部门督促施工单位维修。低值易耗品、人为损坏及使用不当造成的使用障碍由使用单位负责维修。保修期内的正常维护及质保期满后的正常维修由学校维修主管部门负责。工程保修期满后发生的问题,工程管理部门应协助使用单位妥善处理,但施工单位不负保修和经济责任。
第二十三条 在保修期间,工程管理部门现场代表应积极主动对所负责的工程项目进行回访检查,督促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认真执行工程合同所约定的保修条款,并按照国务院《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所规定的保修期限及内容,切实做好保修工作。
第二十四条 工程项目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内发生质量问题时,工程管理部门将责成施工单位履行保修义务。如施工单位不履行保修义务,工程管理部门可另行安排其他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接替维修,并依照合同扣减原施工单位的保修款。第二十五条 保修按以下程序进行
1、使用单位(用户)发现质量问题后及时通知基建处要求维修;
2、基建处在接到维修要求后应及时召集监理、施工单位到现场查看情况,属保修范围的,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报修,监理单位跟踪监督,不属保修范围的,基建处应向用户讲明,并积极主动协助用户处理好质量问题;
3、施工单位维修完毕后应及时向基建处汇报,基建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查,确认已修好并向用户反馈
5.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移交 篇五
为切实做好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以下简称“治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移交、监测和维护工作,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参照《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施工质量验收办法(修订)》,制定本规定。
一、基本规定
(一)竣工验收阶段划分
治理工程竣工验收是指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包括经批准的设计变更文件)、建设单位与施工、监理等单位签定的合同等,组织各参建单位及有关专家,对治理工程建设全过程及每个阶段、每个部位(包括隐蔽工程和建筑材料等)的质量按有关规定进行的评定并出具验收意见书的法定工作程序。对招投标打包治理工程的竣工验收,以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项目为单位进行分别验收。
竣工验收分初步验收和最终验收两个阶段进行。1.治理工程竣工后,具备竣工初步验收条件时,由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工程竣工初步验收,并出具工程竣工初步验收意见书,验收意见若有整改意见应及时按照要求进行
整改。初验合格后,在建设单位管理下,由施工单位负责进行治理工程试运行及其维护。
2.治理工程试运行期满,经治理效果监测,工程运行正常并符合设计要求,具备竣工最终验收条件时,由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提出申请,市(州)国土资源局组织进行工程竣工最终验收,并出具工程最终验收意见书。终验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向工程运行管护单位办理移交手续。
(二)竣工验收的依据
1.现行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及其它相关规定。2.经审批或备案的勘查与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预算文件。
3.经审批的设计变更报告、图纸、预算等文件。4.经监理、建设单位签认的符合规定的设计变更通知单。5.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文本。
(三)工程质量等级及评级方法
1.治理工程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等。2.评定方法由竣工验收组依据有关规定综合评定。
(四)竣工验收组构成
1.竣工初步验收工作由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组织,市(州)国土资源局监督,邀请有关技术专家、县(市、区)发改委、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人员组成竣工初步验收组。竣工最终验收工作由市(州)国土资源局组织,邀请有关技术
专家、市(州)发改委、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人员组成竣工最终验收组。
2.验收组成员人数应为单数,其中须有技术专家3-5人主要负责工程施工质量及技术审查。原则上,初步验收和最终验收技术专家分别由县(市、区)和市(州)国土资源局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专家库”中抽取。参加工程竣工最终验收组的技术专家应有一人以上曾参加过该项目初步验收工作。
3.省国土资源厅视情况派员现场指导竣工终验工作,并适时对竣工已验收项目进行抽验。
4.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查和监测等单位的代表(原则上应为该项目的专业技术负责人)参与竣工验收工作。
二、竣工初步验收
(一)竣工初步验收申请
施工单位在全面完成所承包的工程合同内容,工程具备初步验收条件时,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同意后,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工程竣工初步验收。
(二)竣工初步验收必须具备的条件
1.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含审批的施工图设计变更报告、符合规定的设计变更通知单)要求及合同约定的各项工作内容。
2.监理单位在施工单位自评质量等级的基础上,对竣工
工程质量进行了检查核定,按照有关专业“质量评定标准”进行了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完成了由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汇总表、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等构成的《质量检验评定报告》,各分部工程的质量均由监理工程师验收签署。
3.工程质量控制资料齐全,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配件和设备的合格证及进场复验报告齐全合格。
4.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符合相关专业竣工质量验收规定。其中抗滑桩、预应力锚索、锚杆等工程应由建设单位按有关规定确定相应资质单位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5.工程观感竣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6.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查和监测等单位按照附录4的要求,编制了完整的治理工程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且按治理工程项目文件资料顺序分类汇总、立卷并整饰后装订成册。
7.施工单位已编报工程结算书,并通过建设单位邀请的同级审计部门进行的工程结算审计。
8.施工单位已签署并向建设单位提交了《工程质量保修书》。
9.施工过程中,上级有关部门责令整改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10.附录4规定的初验阶段需要提供的有关文件齐备。
(三)竣工初步验收需提交的材料
除竣工初步验收申请和建设、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检测单位提交的工作报告外,还应提交:
1.项目管理文件; 2.立项文件; 3.勘测文件; 4.可行性研究文件; 5.设计文件; 6.工程管理文件; 7.监理文件;
8.施工文件(含施工检测报告); 9.工程监测资料;
10.工程竣工验收文件(含工程结算及审计报告); 11.有关声像、电子文档等。
具体资料要求见附录2和附录4。相关资料提交单位以附录4中的资料保存单位为准。
(四)竣工初步验收的步骤和审查内容
1.验收组实地查验治理工程质量,听取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查和监测等参建单位的现场介绍和答疑。
2.召开治理工程竣工初步验收会,验收组听取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查和监测单位关于治理工程项目实施情况的总结报告。各参建单位采取多媒体依次分别汇报,项目分标
段施工的按标段进行汇报。
3.审查竣工技术总结报告及技术档案资料,重点是:(1)对所有参建单位的总结报告进行评价。尤其是对项目投资控制、施工合同执行、监理工作、设计变更、施工安全与工期控制等情况的评价。
(2)对质量验收工程档案(图纸、资料和成果)进行评价。尤其要将隐蔽工程和建后不易检测的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监理等单位原始资料和质量检验评定记录作为审查评定的重要内容。
(3)对竣工图表和工程结算及审计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核对。
(4)对施工过程简易监测报告进行评价,对下步试运行中治理效果监测提出意见;
4.验收组形成治理工程竣工初步验收意见书,综合评定治理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能否安全运行并形成验收结论,明确提出整改措施及整改责任单位。
5.初步验收质量合格的治理工程,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负责试运行期的管理和维护。
6.初步验收不合格或有缺陷的工程,应按整改意见由原施工单位限期修复、补救、完成,其费用自理。整改后重新进行初步验收。
三、竣工最终验收
(一)竣工最终验收申请
施工单位已对竣工初步验收意见书提出的问题组织了整改,工程试运期满且运行正常符合设计要求时,由施工单位提出竣工最终验收申请,经建设单位核实,符合竣工最终验收条件的,报市(州)国土资源局组织工程竣工最终验收。
(二)竣工最终验收必须具备的条件 1.经初步验收合格的工程。
2.对初步验收时提出的修复和补救工程、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等已整改补充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
3.根据工程设计及有关规定,工程试运行期已满(达到了一个水文年或以上)。
4.建设单位已组织编报项目财务决算,并通过市(州)国土资源局邀请的同级审计部门进行的项目财务决算审计。
5.建设单位按照附录3的要求,编写完成治理工程试运行管理报告。主要内容为:初步验收时提出的修复和补救工程整改实施情况、工程维护管理情况、工程试运行效果、竣工决算及审计情况、工程技术档案补充完善情况。报告必须经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6.施工单位按照附录3、4的要求,提交治理工程试运行竣工报告,主要内容为对初步验收时提出的修复和补救工程、工程档案资料等的整改补充情况、试运行期工程质量及效果情
况、工程维修情况。报告必须经项目经理、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7.设计单位按照附录3的要求,编写完成治理工程试运行设计总结报告,主要内容为对试运行中工程总体质量是否达到设计目标的总体评价。报告必须经设计负责人、设计单位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8.监测单位按照附录3、4的要求,提交治理工程试运行监测报告。报告应对治理工程试运行期(至少一个水文年)的工程效果监测进行总结。报告必须经监测负责人、监测单位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9.监理单位按照附录3、4的要求,提交治理工程试运行监理报告。监理报告应重点对治理工程试运行期工程质量进行评估。报告必须经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10.附录4规定的终验阶段需要提供的有关文件齐备。11.已按国家《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完成竣工档案资料立卷归档。
(三)竣工最终验收需提交的材料
除竣工初步验收意见书、竣工最终验收申请和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提交的试运行期工作报告外,还应提
交:
1.初验提出的整改意见的整改文件; 2.工程试运行期管理文件; 3.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和审计报告; 4.工程试运行期监理文件; 5.工程试运行期监测文件; 6.有关声像、电子文档等。具体资料要求见附录3和附录4。
(四)竣工最终验收的步骤和审查内容
1.验收组实地查验治理工程试运行后的质量,包括观感竣工质量。听取建设、施工和监测等参建单位的现场介绍和答疑。
2.召开治理工程竣工最终验收会,验收组听取建设、施工、监测、监理和设计单位关于工程试运行的总结或评价报告。
3.审查工程试运行技术总结报告及技术档案资料的重点是:
(1)初验提出的整改意见执行情况(2)工程治理效果监测情况(3)工程维护管理情况(4)项目财务决算及审计情况(5)工程竣工档案完备情况
4.验收组形成治理工程竣工最终验收意见书。根据试运
行情况,综合评定治理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能否安全运行;在初步验收评定的质量等级基础上,确认最终质量等级。项目所在地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应明确治理工程整改完善、使用维护的措施及责任单位。
四、竣工档案归档及工程移交要求
(一)竣工档案归档要求
1.按照国家《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治理工程项目竣工后,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查和监测等单位必须按附录4要求分别负责编制工程竣工相关技术档案资料。
2.施工、监理、设计、勘查和监测等参建单位向建设单位移交工程竣工档案资料,建设单位应做好工程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
3.项目所在地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负责工程竣工档案的验收和归档保存工作。
(二)工程移交要求
终验合格后,由项目所在地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指定设计使用期内的工程管护单位,并组织工程实物和相关档案资料的移交。
五、工程治理效果监测要求
(一)建设单位应按有关规定确定具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甲级资质的专业单位,在工程试运行期间开展工程治理效
果监测。
(二)监测单位应按照审批的施工图设计和审批设计变更中监测的要求布设监测网点进行监测、采集、分析和处理监测数据。对监测网点布置需要调整的应征得施工图设计单位的同意。
(三)监测单位在汛期到来之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巡查,检查监测网点是否有遭受破坏、损坏的情况,检查地质灾害体、治理工程是否有较大变形迹象,完善监测预警系统,确保安全渡汛。
(四)监测中发现地质灾害体或治理工程变形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向建设单位报告。建设单位核实后,立即向治理工程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出现险情的要迅即采取相应的预防或抢险措施。
(五)试运行期满后,监测单位应编制治理工程试运行治理效果监测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为:治理工程效果监测执行标准、监测方案内容及工作量、监测方法与主要仪器设备、对地质灾害体变形和工程治理效果的监测数据分析和主要结论、根据监测结果对试运行期工程治理效果做出综合评价,并附监测数据及相关分析图表。
六、工程运行维护要求
工程管护单位应按照职责,划定治理工程保护范围,设立保护标志,负责工程运行的日常巡视检查和维护管理。在工程
质量保修期内,由施工单位负责运行中工程质量缺陷的修复和加固。各类工程维护要点如下:
(一)排水工程的维护
1.工程管护单位应定期对排水工程进行检查,特别是汛前,要对排水工程设施进行例行检查。
2.发现排水沟损坏应及时修复加固、有裂缝的应用水泥砂浆修补并加设防渗层;发现排水沟或涵洞堵塞、淤积、洞口长草等,要及时疏导清除,保证水流通畅和排水效果。
(二)支(拦)挡工程的维护
1.抗滑桩、挡土墙、拦石墙、拦沙坝、谷坊坝、防护堤等支(拦)挡工程上不得随意搭建与防治地质灾害无关的其他构(建)筑物,不得随意在支(拦)挡工程体或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斜坡上加载,不得在支(拦)挡工程下方开挖坡脚。
2.定期对挡土墙上排水孔的疏通,防止细颗粒物质堵塞排水孔。
3.发现支(拦)挡工程体上出现裂缝,应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采取压浆机注压水泥砂浆填塞、环氧树脂粘合封填裂缝或对开裂工程体进行补强加固处理。
4.发现柔性拦石网损坏的,应立即修复更换损坏件。5.对人为破坏或拆除支(拦)挡工程,影响工程治理效果的,工程管护单位应责令当事人修复,并报告有关部门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个人的责任。
(三)护坡工程的维护
1.不得在护坡工程上随意搭建与防治地质灾害无关的其它构(建)筑物或在护坡工程下方开挖坡脚危及护坡稳定。
2.汛前应对护坡工程进行检查,发现格构或砌石剥落、破损、石笼护坡工程的石笼破损的应及时修复加固。
3.检查植被护坡工程植被生长情况,发现草皮等植被损坏,应及时补栽。
(四)锚喷工程的维护
1.经常检查挂网锚喷工程上的排水孔,发现排水孔堵塞,应尽快进行疏通。
2.发现喷射混凝土剥落、锚杆外露,应先对外露锚杆涂抹防锈漆,再用水泥修补喷射混凝土。
3.发现锚杆松动、挂网起壳脱落的,应补打锚杆或修复加固。
附录1 验收意见书格式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初步验收意见书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最终验收意见书 附录2 初步验收参建各方提交报告格式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管理总结报告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总结报告 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总结报告 4.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总结报告 5.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附录3 最终验收参建各方提交报告格式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试运行管理报告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试运行竣工报告 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试运行设计总结报告 4.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试运行治理效果监测报告 5.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试运行监理总结报告
附录4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应提交的资料目录 附录5 原材料检验各项记录表格 1.工程钢材材料台帐 2.工程钢材焊接台帐 3.工程水泥材料台帐 4.工程地材材料台帐
5.工程砂浆试块试验报告汇总表
6.工程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汇总表 7.材料合格证明及复试报告汇总表
8.工程构件与设备质量合格证明资料汇总表
6.桩基工程移交归档资料目录 篇六
1.施工承包合同
2.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机构(施工项目经理部)及负责人名单
一、施工技术准备文件
1.施工组织设计
2.技术交底
3.图纸会审记录
二、施工现场准
1.控制网设置资料
2.工程定位测量资料(水准仪和经纬仪的鉴定报告)
3.基槽开挖线测量资料
三、地基处理记录
1.地基钎探记录和钎探平面布置图
2.验槽记录和地基处理记录
3.桩基施工记录
4.试桩记录
四、工程图纸设计变更记录
五、原材料、预制构件质量证明文件及复试试验报告
1.原材料出厂证明文件(及汇总表)
2.原材料试验汇总表
3.原材料复试试验报告(钢筋、焊条等)
4.预制构件《钢、混凝土》出厂合格证、试验记录
5.见证、取样送检授权书
六、施工试验记录(汇总表)
1.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2.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3.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质保资料)、复试报告
4.钢筋接头(焊接)试验报告
七、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八、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记录(如无质量事故,可以无此项)
九、工程质量检查记录
1.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带分项工程检验批汇总表)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十、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十一、竣工图
十二、竣工验收文件
1.工程概况表
2.工程竣工总结报告
7.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移交 篇七
一、河道治理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整编工作常见问题
河道治理工程不仅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有影响, 而且对治理区段的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破坏。虽然我国河道治理技术不断进步, 但由于该行业施工单位良莠不齐, 河道治理工程资料的汇编工作一直比较困难。笔者对当前河道治理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整编工作进行分析, 在资料整编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对河道治理资料整编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
河道治理作为民生工程的一种, 其筹建单位一般都是政府的相关机构和部门, 这些部门通过工程招标的方式, 将河道治理工程发给社会企业, 由社会企业负责具体施工。虽然相关部门和单位在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中, 十分重视工程进度和质量, 但由于专业性不足和经验不足, 往往忽视对资料整编工作的重视。这导致资料收集整编工作滞后于工程建设, 导致竣工结算时资料客观性不足, 影响了河道治理效果评定和竣工验收。而由于国内河道治理工程领域发展不够完善, 导致这一行业企业资质和管理水平良莠不齐, 很多企业都忽视了对施工中的资料收集和整编, 使得竣工验收资料验收时上报的资料不被筹建部门认可, 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行业口碑。
(二) 管理制度不健全
河道治理工程不仅工期较长、工作环境差、对周边影响大, 而且涉及到其他专业施工团队的配合。虽然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工程资料收集整编工作的重要性, 并建立了比较科学的资料管理制度, 但由于缺乏管理和执行人员, 制度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这导致在工程建设中, 资料的收集整编工作十分混乱, 不仅编号、规格不统一, 而且资料还不能定期整编分类。当工程竣工结算时, 资料收集的不足和整编的混乱所带来的问题就会显现, 直接影响了企业在项目中的利润和未来发展。
(三) 管理工作不规范
河道治理工程资料收集与整编应该贯穿于全过程, 并根据项目施工需要和竣工资料整编要求进行系统性设计。虽然企业已经意识到资料整编工作的重要性, 并积极建立制度和引进人才, 但由于缺乏管理经验, 导致资料管理工作达不到目标要求。这使得施工中的资料整编工作不符合竣工结算资料验收的格式和归档要求, 使得竣工结算资料整编必须重头开始, 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力和资源的浪费, 还影响了竣工结算资料整编验收的工作开展效率。
二、河道治理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整编优化策略
河道治理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整编的内容包括工程验收资料、施工综合管理资料、质量检查签证资料、质量保证资料、竣工图等。这些资料产生于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 并且由于其内容复杂、资料数量多, 因而整编工作不仅工作量大, 工作难度也较大。想要切实的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整编工作质量, 就必须正视当前资料收集整编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不断提高资料收集整编工作质量。
(一) 提高对资料整编工作的重视
为了提高项目竣工验收效率, 为河道治理效果提供可靠准确的评估资料,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资料收集验收工作的重视。首先, 项目发包单位要提高对资料整编工作的重视, 将资料管理与整编放到质量和进度管理同等地位, 确保资料收集整编工作能够随着工程施工动态开展, 并做好资料管理工作的监督。其次, 要求建设单位要加强资料管理工作水平, 提高施工中资料整编验收工作质量, 确保资料整编与施工进度相一致, 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并保证资料格式的统一。
(二) 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 是保证资料整编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健全竣工验收资料的管理制度, 确保资料管理有序开展下去。统一规定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资料的编号统一, 规格大小一样, 存放合理有序, 从而为竣工验收准备有利条件。在施工过程中, 还应该对资料进行定期分类和整编, 建立资料查询和管理系统, 完善资料交接手续, 避免资料出现遗漏现象。除此之外, 还要建立资料整编监督管理制度, 让资料整编工作管理成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并设计完善的责任追责体系, 确保资料整编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 规范管理工作
为了不断规范管理工作, 首先企业要打造技术好、素质高的优质资料整编工作团队。为了弥补人才和技术的不足, 要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 并提高内部培训的频率和质量。除此之外, 还要加强施工中各个阶段的资料管理工作, 确保所有资料的全面性得到保证, 并按照归档条件和要求可靠归档。最后, 还要推动信息技术在资料整编工作中的应用, 尽量实现河道治理工程的现代化和电算化管理, 提高资料整编工作的工作效率, 并提高资料收集的全面性, 确保资料的安全性和客观性。
综上所述, 河道治理工程验收资料的整编工作, 应该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全过程, 并到各个阶段的各个项目施工中。为了不断提高河道治理工程资料整编验收质量, 不仅要求施工企业加强对资料整编工作的重视, 还要求项目发包和管理部门能够提高对资料整编工作的重视, 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整编工作质量, 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并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孝勇.浅谈安阳河市区东段河道治理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整编[J].科学之友, 2012, (9) :84-85.
8.浅谈项目竣工资料管理 篇八
【关键词】竣工资料;技术档案;依据;参考;任务
0.前言
竣工资料是对施工情况的记录,真实反映了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反映了工程的内在质量,特别是对于隐蔽工程和建成后不易检测的项目更具有唯一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竣工资料整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涉及项目各个部门、机组的一项复合型工作,资料的收集、筛选、分类及整理是一项烦琐又需要有耐心的工作,但往往得不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项目实施的前期更容易被忽视。
1.把关工程竣工资料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
(1)领导重视是关健。尤其各级管理层领导的重视,直接决定着能否严格执行标准、规范要求,决定着能否做到因岗设人,职责权限能否明确等,同时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积极性和挖掘人的潜能。
(2)配备合格资料员,负责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组卷和归档等工作。衡量资料员合格与否,不仅要做到及时收集、整理资料,并达到与施工进度同步,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资料填报中的不符和遗漏等现象,及时加以更改和补充以确保资料准确。另外,能有效把握住工程资料的文整质量关,真正起到预验收作用。
(3)明确资料管理职责也是做好资料管理的重要前提。工程资料管理应采取分级管理的方式,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本项目工程资料的全过程管理工作,项目各部门、各机组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机组在施工管理工程中工程资料的记录、收集、整理工作,而项目资料员负责对项目各部门、机组管理人员的工程资料记录、收集、整理情况进行监督,对资料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项目工程资料的整理汇总和审核工作。
2.竣工资料的范围
以西气东输二线广州—南宁支干线管道工程线路工程施工部分为例,竣工资料主要分为以下七个部分:
(1)企业资质、施工管理类文件。主要包括:竣工资料编制说明(介绍竣工资料编制概况、编制依据、编制内容等),工程说明,合同(协议)文件,项目经理授权书,企业资质;施工组织设计批复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批复及施工技术方案,管理措施,管理细则,管理规划,建设单位管理文件一览表,监理单位管理文件、指令及回执一览表(包括回复文件原件),重要请示报告,来往函件(关于工程管理、质量管理方面的)等。
(2)综合类资料。主要包括:原材料检验、复验文件、物资设备的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装箱单、产品原材料材质证明、强度/严密性实验记录、检验/鉴定记录/证书、测试报告;施工单位自购物资、设备的竣工资料。
(3)施工记录。根据提供的竣工资料线路施工标准表样,按工序顺序及内容进行编制,要求具有真实性、时效性。
(4)HSE类文件。主要包括:HSE 合同,HSE 两书一表;安全总监授权书;主要安全设施、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报告;HSE 管理人员一览表;HSE 管理工作总结;水压试验取水、排水许可协议,水压试验取水、排水质检报告;污水/废液排放许可或委托处理协议;自然保护区施工许可,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方案;文物保护施工许可,文物保护与管理方案;地貌恢复证明文件等。
(5)施工总结。要求简明扼要的叙述工程的重要意义、依据、内容。主要包括: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施工概况;施工特点;施工组织分工;施工形象进度(图表);主要实物工程量;主要材料消耗与节超情况;预制加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竣工档案过程管理及编制情况;HSE管理情况;未完工程及遗留问题限时整改;经验教训及改进意见。
(6)竣工图。竣工图是工程建设最终情况的真实反映,是项目工程建成后投产运行、维护、保养必不可少的凭证和依据,是竣工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地下、地上建(构)筑物、设备、管线等建筑、安装工程实际情况,必须齐全、准确,做到竣工图与设计变更资料、隐蔽工程记录和工程实际情况“三对口”。竣工图应包括所有的施工图
(7)声像资料。主要包括:重要场合、重要事件、重要情景,以及能反映工程管理、工程施工每一道工序过程的录像或照片资料。
3.竣工资料的编制建议
竣工资料整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项目部各个部门、机组的,因此建议施行竣工资料部门负责制。具体为:
(1)企业资质部分归经营部负责。
(2)技术方案及质量管理体系归技术质量部负责。
(3)综合类资料归采办部负责。
(4)施工记录及竣工图部分由各个施工机组(施工队)技术员负责,技术质量部负责检查、监督。
(5)施工总结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撰写,项目部各部门配合。
(6)声像资料的留存归项目部宣传员负责收集、整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竣工资料各部分对应的归口部门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且及时提交资料员审核,并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补充。
4.结束语
9.竣工验收移交主持词111 篇九
各位领导,同志们下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中抽时间参与“****工程”的竣工验收移交会议。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发改委、财政、规划、国土、住建、消防、环保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有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审计单位、施工单位、审计单位,还有项目接管单位**公司。
一、下面我对工程情况进行一下简单介绍:
1、****一期工程是泰州市重点工程,是**建筑的新名片,是***的一道靓丽的风景。该工程分为九个单体,总建筑面积***万平米,工程涉及土建、机电、安装、室内外装饰、室外广场、智能化、电梯、市政配套等多个专业子项。
2、项目参与各方: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跟踪审计:***
3、该项目2010年3月开工,2010年12月全面竣工并进行竣工初验。目前已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并顺利经历了两次***的考验,根据施工单位申请及工程初验整改及市质监站复验情况,现该项目已具备综合验收移交条件。此外该项目现已有多个子项已获得(部分在评)省级奖项,并正积极申报“***奖”。
二、下面请施工单位作施工情况总结。
三、下面请设计单位就设计效果验收情况进行总结。
四、下面请监理单位作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及监理总结。
五、进行现场检查。
六、请各职能部门提意见。
10.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移交 篇十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 截止2012年底, 中国大陆地区共有17个轨道交通运营城市。以成都市为例, 依据新一轮的《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成都共规划建设23条轨道交通线路, 线网总里程1070公里。届时成都轨道交通工程将形成大量的竣工档案。
竣工档案是轨道交通工程验收的重要文件, 也是工程项目在日后运行过程中检修、维修工作的重要依据, 对轨道交通日常管理、维护、改建、扩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档案质量管理, 既是轨道交通工程本身的需要, 也是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
二、竣工档案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档案是指经过鉴定、整理并归档的、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时形成的、反映施工过程和工程真实面貌的文件, 主要包括施工文件、监理文件、竣工验收文件、竣工图。结合成都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档案质量管理实践, 竣工档案质量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原件不齐全
有些非常重要的施工文件、监理文件, 在下发或转发时就是复印件, 有些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复试报告甚至丢失, 难以满足《成都地铁公司竣工文件编制移交管理办法》规定的“竣工文件应为原件”的基本要求。
(二) 填写不规范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混凝土强度合格评定、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质量验收记录、竣工验收报告等文件, 有的栏目没有签署意见, 有的监理工程师签名与注册方章不一致, 有的签字随意涂改, 有的代签, 有的用圆珠笔书写。
(三) 内容不真实
有的施工文件编制工作不能做到与工程同步进行, 最后只能杜撰完成, 形成假文件、假数据、假签名。有的变更通知单、技术核定单收集不齐全, 不能将设计变更全部改绘在竣工图上, 出现错、漏、缺等现象。
(四) 归档不及时
部分竣工档案没能及时归档, 有的竣工档案能够催要来但却不能完全满足归档质量要求, 有的竣工档案索要困难。特别是工程只经过第三方审计后就能结清合同款项的, 竣工档案归档或不归档完全由他们决定, 给归档工作带来不便。
(五) 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首先, 与轨道交通工程实体相比, 竣工档案是一个“软件”, 没有领导和社会各界密切关注, 往往容易被忽视, 重视程度不够, 参建单位经常是等到面临验收了, 才抽调人员, 加班加点进行突击, 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其次, 与参建单位签订的合同内容对竣工档案的归档责任、内容、深度、要求不具体、不细化, 档案管理人员对参建单位约束力度不够。再次, 有些施工单位作业层素质低, 技术力量薄弱, 培训少, 管理水平差, 造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竣工原始文件不规范、质量不高。最后, 在轨道交通工程各分部工程验收过程中, 对有效收集、整编工程竣工文件的控制不严密, 造成竣工档案的不完善。
三、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档案质量管理对策
(一) 加强竣工档案管理法律法规教育
参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监理和施工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档案法制意识, 加强竣工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 使他们真正认识到, 作为轨道交通的建设者必须一手抓工程质量, 一手抓工程竣工档案质量。
(二) 运用行政、经济手段确保参建单位重视档案工作
要确保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档案的完整、准确, 必须从管理机制、企业行为予以约束。首先应对工程建设单位相关部门推行档案责任制, 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其次是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制约, 在合同中明确竣工文件整编归档的责任、内容和要求, 特别是由第三方审计的工程, 对是否及时移交竣工档案的参建单位, 由成都地铁公司档案室在验收竣工结算时签署结论及意见才能对此工程进行决算, 使参建单位重视档案工作。
(三) 加强对竣工档案质量管理的过程监督与指导
对监理人员、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资料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着重于档案基础知识、原始文件签证操作方法、竣工文件整理编制和验收基本要求。加强对竣工档案的形成进行过程监控、全程指导, 切实执行“三同步”管理制度, 深入工地现场检查, 对参建单位遇到的问题, 及时指导解决。在各分部工程验收之前, 档案的收集、整编要进行控制, 促使参建单位按规范整理和检查竣工档案。
(四) 严格把好竣工验收档案质量关
进行竣工验收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竣工档案必须达到项目要求。因此地铁公司档案管理人员和监理工程师要严把审查关, 对各参建单位编制的施工文件、竣工图是否完整、准确, 特别是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是否真实性、设计变更是否全部改绘在竣工图上, 进行认真审查。
五、结语
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档案质量管理, 是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 内容涉及到轨道交通工程各个专业技术部门。要保证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档案质量, 就必须不断加强监理、施工单位的竣工档案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缩短交工验收的期限, 避免工作完工后还牵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大量的人力、物力, 确保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档案验收和移交工作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芦亚杰;续强.浅析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与工程质量的关系[J].北京:办公室业务, 2012 (24) :55。
[2]刘海波.合同管理强化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做法[J].北京:中国档案杂志社, 2010 (9) :50-51。
11.竣工验收工程档案资料目录 篇十一
第一卷 工程建设管理类 第一分卷 综合资料
(包括项目法人组织机构设置及批复文件、建设管理制度、开工报告书、下达投资计划、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指导性文件等)
第二分卷 初步设计及批复文件
(包括安全鉴定资料,初步设计报告、审查意见及批复文件等)第三分卷 施工图、设计变更文件 第四分卷 质量监督
(包括质量监督报告书、项目划分和监督计划书、质量检测报告等)
第五分卷 工程合同
(包括设计、监理、施工、质量检测等合同及合同变更文件等)第六分卷 招标、投标文件
(包括招标文件、招标公告、评标报告、中标总结报告、中标通知书、履约保函以及投标文件等)
第七分卷 财务管理
(包括财务与会计管理资料、竣工决算报告及有关资料竣工审计资料等)
第二卷 监理类 第一分卷 综合资料
(包括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项目划分、监理发布文件、与有关单位往来文件、会议纪要等)
第二分卷 原材料、中间产品等质量平行检测资料 第三分卷 监理现场记录
(包括监理现场测量、旁站记录、监理日志等)第四分卷 监理月报 第五分卷 验收资料
(包括重要单元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验收签证等)第三卷 施工类 第一分卷 综合资料4(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措施、与有关单位往来文件、会议纪要)
第二分卷 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资料
(包括出厂合格证、各种试验报告单、经监理见证跟踪送检的质量抽检资料)
第三分卷 机电设备资料
(包括出厂资料、安装调试、性能鉴定及试运行资料等)第四分卷 原始记录
(施工日志、含原始断面测量、现场记录等)第五分卷 单元工程、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资料(含隐蔽验收、开仓证)第六分卷 施工月报 第七分卷 施工声像资料 第四卷 竣工图纸 第五卷 验收报告
12.科技档案移交管理分析 篇十二
一、科技档案移交重要性
国家档案局1990 年发布的《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移交的规定,定期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属于中央级和省级、设区的市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20 年即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属于县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10 年即向有关的县级国家档案馆移交。”
本部2000 年制发的《档案工作规定》也明确要求:“各单位文书处理部门必须按规定向档案部门移交收集保存的全部文件材料。各单位必须按规定向上级档案馆移交应由上级档案馆集中保管的档案。”可见,档案移交首先是基层档案管理部门重要职责,移交工作好坏直接反应档案管理水平。其次,科技档案移交到硬件设施更优越的上级档案馆统一管理,既缓解基层库存压力,又可妥善保护档案,延长档案使用寿命。同时,档案利用单位从本部门直接扩大到全系统,也利于科技档案得到更广泛的开发利用。
二、科技档案移交应遵循的原则
1.时间原则。列入移交的科技档案应为永久性质的档案资料,一般指在本单位最低保存和使用达20~30 年,具有历史价值的档案资料。根据科技档案现行作用的衰减规律,在使用期限超过30 年后,其现行使用价值已基本减至最低,此时移交,既不影响使用单位利益,又可兼顾到档案全局利益。
2.价值原则。科技档案的特殊性使得有些科技档案利用价值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未降低,如法规、方案、总结类型的档案,尽管试验任务已经结束,但成果申报或成果应用仍在持续,相关科技档案在科研学术中仍起着凭据和借鉴作用。因此,对满足移交时间的科技档案必须经过档案管理机关及使用单位认可,根据综合价值高低确定是否列入移交范围。
3.质量原则。列入移交的档案不应以数量为基准,和盘托出、不加选择地有多少交多少,应以质量为准绳,在严格鉴定使用价值和历史价值基础上,将原保存期限为定期、可靠性差、内容缺失严重、已不具备价值的过程性文档和临时性文档剔除,确保高质量档案被永久保存。
三、科技档案移交管理流程
移交工作分成两个阶段:一是移交准备阶段。包括熟悉各项移交制度和规定、掌握上级档案馆档案进馆要求、制定移交工作计划、明确移交责任分工、组织移交档案鉴定、生成移交档案目录等。二是移交实施阶段。包括装具(卷盒和保密柜/箱)准备、档案重新排列组卷、纸质档案技术整理、电子档案生成、移交说明、移交目录清单、卷盒装箱目录、移交档案交接、移交工作总结等。其中,纸质档案技术整理又包含对不规则档案的折叠裁剪、破损档案修复、档案页码标注及装订、保管单位封面填写、卷内目录及备考表填写等。
1.档案移交相关法律法规及档案馆档案进馆要求。制度和要求是工作基础和依据,是档案移交中心脉络,是形成高质量案卷前提保证,必须最先把握。明确移交任务后,应组织档案管理人员系统学习国家档案局颁发的 《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0)、《科技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格式》、《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31-2005)、《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档案装裱技术规范》(DA/T25-2000)、《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
2002)等基本法律、法规和系列标准。在掌握基本法规制度,了解移交重大意义和实施要求基础上再梳理细化,学习上级档案主管机关制定下发的《科技档案管理办法》、《档案馆档案接收办法》、《科技档案整理技术要求》、《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档案数字化技术要求(暂行)》等规章制度和操作标准,为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移交奠定扎实理论基础。
2.组织鉴定形成移交档案目录。由于科技文件归档前已经过鉴定,因此存在移交档案不需要再鉴定的错误思路。而事实上,科技档案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价值变化。如型号任务档案,任务结束后会对相关文件组织鉴定归档,但由于型号任务具有延续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技术文件会不断变更、修改甚至换版,即便是文件已经归档,最终版本与归档版本仍有可能存在巨大差别。而一些设备、船舶随着升级或改造,当初归档的文件也有很多不再适用或废止,鉴于科技档案变化性特点,在移交前必须对初始鉴定时认定为质量不高、鉴定结果明显不好的档案和确定的保管期限进行全面审查、复核和调整性再鉴定。鉴定结束要形成鉴定报告,内容包括:鉴定背景、小组成员、工作概况、鉴定范围、鉴定方法、密级和保管期限调整情况、销毁数量等。鉴定后方可确定移交范围和目录、制定移交工作计划。
(1)鉴定原则。移交鉴定较初始鉴定要复杂些,它只能在初始鉴定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但却有其独特的价值与优势。特别是可以根据变化的社会需求,用新的眼光、从新的角度去认识、鉴别档案价值,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修正初始鉴定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使鉴定结果更接近于客观、准确。在鉴定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保管期限原则。文件归档鉴定是确保档案质量的第一个关键工作。档案移交鉴定可以依托当初鉴定结果,重点对定期文件和过程文件组织鉴定。二是使用频率原则。根据档案使用情况进行判别,在保管期限内使用频繁,尤其移交前5 年内仍有使用记录的科技档案,可以定义为“永久”档案上交。三是文件稀缺原则。科技档案移交时大部分已经失去现实使用价值,有时会被认为无存留价值而抛弃,因此,需要经验丰富的鉴定人员从历史发展观点进行甄别,对手写原稿、重大试验任务资料音像资料等可适当放宽鉴定条件。
(2)鉴定组织。档案寿命终审权和销毁权由档案形成单位直接决定。档案管理部门应先行拟制出满足移交时间要求的档案目录呈报上级档案管理机关,在上级档案管理机关组织指导下,由机关、科技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三方对移交目录进行审核,特别对密级较高的档案要逐份实物核对,检查借阅使用记录以确定其留存,形成移交档案目录经三方签字后作为移交档案依据。
(3)纸质档案技术整理。纸质档案整理是整个档案移交中最细致的部分,也是移交高质量档案的基础性工作。移交中往往面临大量老旧文件标识不清、破损严重、图纸资料折放不规则、案卷排列无序混乱等问题。能否移交记录全面准确、载体完整规范、整理清晰有序、配套电子档案齐备完好的高质量案卷不但取决于科技人员的努力,更取决于档案部门管理水平。为使移交案卷规范化、标准化,档案管理人员从全局考虑,依据《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和《科技档案整理技术要求》,制定了档案移交作业指导书,对案卷文件载体、格式、计量单位、外形整理等进行规定,确保档案高质量。①分类与组卷。首先按照移交目录清理档案,对确定移交的案卷根据进馆要求分类和组卷。不同分类方式决定了不同组卷方式。本部科技档案在归档阶段就按照试验任务、科学技术研究、设备、船舶建造进行了大项目分类。其中,试验任务档案按照不同型号任务进行组卷;科学技术研究档案按照新科研与技改、成果与专利、学术技术交流、标准化建设进行组卷;设备档案按照设备研制、设备装船、使用维护、技术改造进行组卷;船舶建造档案按照前期论证、施工阶段、使用与维护、船舶退役进行组卷。分类方式清晰有序,因此移交时仍沿用原分类方式。各单位对文件分类方式各有不同,可结合本单位科技文件应用特点,在便于使用和查询前提下沿用或重新优化分类。组卷必须遵循“同一全宗、年度、保管期限的文字图表档案案卷,按内部组织机构的编制序列或问题的重要程度排列,有密切联系的文字图表档案排列在一起”[1]17原则,结合上级档案馆规定移交卷盒的尺寸标准,重新组成新的保管单位和案卷,同时用阿拉伯数字对保管单位和案卷编号以固定保管单位和案卷顺序。由于科技档案的配套性,在同一类别下组卷时应注意,同一成文单位按时间序列进行分装,既保证了科技档案连续和完整,档案来源也一目了然,便于查找。②修裱加固。按照进馆要求逐份检查档案,对破损档案进行修裱加固。即对纸张老化、破损、残缺档案修补、裱糊,字迹不牢易褪变、泅化的档案进行字迹恢复或复制加固。纸幅过大的档案要折叠成一般文件材料规格,纸幅过小的档案,要托裱在与一般文件材料纸幅相同的宣纸上。③标记。标记包括标注张号、档号章、卷盒及档案号填写。修补完毕的档案以件为单位标注张号,凡有文字内容的均须加注张号。用黑色铅笔按自然顺序逐张在翻口一侧正面下角编写,原有页号符合编写要求的可代替张号使用,不再重编。之后要逐件在封页左上角加盖档号章。内容包括:全宗名称、全宗号、保管期限、年度、案卷号、件号和张数。固定不变的全宗名称和全宗号等项目应刻制在档号章上,变动项目使用黑色铅笔填写。在一类卷盒处理完毕后,需对所有卷盒进行封面和背脊填写。内容包括:档案号、保管期限、组织机构或单位名称、年度、案卷号、卷内档案件数。填写字迹必须工整清晰规范。档案号是一组用字母和数字表示档案来源、类别、排列次序及相互关系的符号,供计算机档案信息管理使用,部分内容也可供检索工具或档案装具作标识使用。填写格式遵循 《科技档案整理技术要求》进行。④电子文档生成。电子文档包含全文信息文档和移交数据库信息两部分。全文信息文档是在标记完成并拆除原件固定金属物后,对非图纸类永久档案进行计算机扫描或缩微复制,制成与保管单位序目一致的电子档案。电子文档生成依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标准执行。移交数据库信息是在所有移交档案整理完毕后,对科技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进行修改,增加保管单位级信息,利用上报数据生成功能形成移交档案系统数据和系统全库备份数据,连同全文信息扫描数据和纸质档案整体移交。⑤档案装订。本部使用双股白棉线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对数量过多、过厚和精装、平装等不便装订在一起的档案单独装订,作为该件档案子件。装订要牢固,保持档案原貌,整齐美观,不掉页、倒页,不压字,不损坏档案,不影响阅读。⑥卷内目录及备考表。利用科技档案管理系统生成、打印每个保管单位卷内目录和文件级备考表供查找档案使用。内容包括:文字图表档案目录页数、文字图表档案件数、张数、附注、立卷人、检查人签名及立卷、检查日期等。附注中填写本卷档案数量、质量状况;整理情况和真伪考证等需要说明的问题。与卷盒内档案核对无误后,由立卷与检查人员确认签字、装订后置于卷内档案前与正文一起移交。⑦档案移交说明、文字图表档案总目录和档案交接登记表。移交档案清理完毕后要编制移交档案全宗说明、移交档案总目录和交接登记表。全宗说明包括立档单位概况和全宗档案移交概况两部分。立档单位概况主要介绍单位名称、驻地、历史沿革、职能、内部机构和所属单位变动情况;单位结构、领导任职及变动情况;主要工作任务、重大活动和事件等基本情况。此部分由上级档案管理机关负责撰写。全宗档案概况主要介绍立档单位科技档案分类和组织方法;档案收集、鉴定和整理情况;档案保管质量情况;移交科技档案内容和数量;移交类目表;科技档案柜号与卷盒对照表;需说明的问题等,此部分由科技档案管理部门撰写。总目录包含目次表、保管单位级目录、保管单位级备考表、保管单位文件备考表、保管单位文件级目录、电子档案目录。档案交接登记表是移交档案时履行交接手续的工具书,内容包括:移交某立档单位某年永久或定期文字图表档案检索工具汇集本数、磁盘张数。其中包括文字图表档案类别数、卷盒数、文件总件数;照片档案目录本数,底片张数,样片张数;录音档案目录本数,录音带盘数;录像档案目录本数,录像带盘数;附注、移交单位、移交人、接收单位、接收人;交接年月日。所有材料一式三套,经移交双方确认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随档案移交上级档案馆两套,本单位至少保存一套。⑧移交档案工作总结。档案移交工作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由于两次移交间隔时间长,不及时总结会造成工作方法和经验缺失。总结不但是对移交上级档案馆准确、完整、系统和规范化的高质量科技档案经验的积淀,也是做好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必要环节。移交总结除介绍移交背景、工作计划、实施流程、移交成果外,更应侧重于移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上级档案馆对本次移交工作的评价和建议、制档单位对后续移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移交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
1.移交制度和标准要清晰。没有制度和标准,就无法保证移交档案质量。以往移交工作中,在没有透彻了解移交各项制度规定和上级档案馆接收标准的前提下就匆匆开展工作,导致在卷盒规格、档案号章制式、页码标注、主题词提炼、电子数据库信息录入格式等方面产生很多问题,而随着档案清理完毕,往往某一个标准执行不准确就需要将前面已经完成的项目逐条更正,不但做了大量重复性工作,费时费力,还反映了档案管理上的漏洞和粗糙。
2.鉴定工作要细致。鉴定是移交必须先行完成的工作,也是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由于早期存留的档案有很多项目填写不规范,文件撰写要素缺失严重,在鉴定时应以同期类似收文进行查证,尽可能补齐时间、成文单位等基本要素;对一些题目不能准确反映内容的档案,鉴定人员应仔细阅读原文,将内容补到题目中,以利系统检索。由于移交时间跨度长,全宗号也会发生变化,应按照同一时期内全宗号一致原则进行组卷。同样,成文单位名称也存在相同问题,有的同一单位名称会多次变动,应保持同一时期成文单位名称统一,并在备注栏中说明。
3.保证移交档案齐全完整。科技档案具有系统性和齐套性,移交时也要尽量保证完整。为此,档案管理人员仔细检查了机关及科技部门鉴定后仍有使用需求的档案,将其中影响成套或系统性的档案复印留存,原件上交以保证移交档案齐全完整。
4.移交数据库维护。科技档案移交后,应在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标注移交时间和移交档案馆名称,以备日后查询时明确去向。
参考文献
[1]文书档案管理办法(文字图表档案整理).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2000.
【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移交】推荐阅读:
燃气工程竣工资料11-30
工程竣工档案归档要求08-30
机房工程竣工资料11-23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资料07-20
绿化工程必备竣工资料08-14
装饰工程竣工资料目录11-04
工程竣工备案资料封面及目录12-17
公路工程竣工资料整理B册10-01
浙江省水运工程竣工档案编制办法12-10
郴州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编报内容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