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国防教育心得

2024-07-17

外国国防教育心得(精选13篇)

1.外国国防教育心得 篇一

领略了拜伦在诗中喷薄的激情和政治情怀,转而体悟他对信仰的怀疑和表白,感觉沉重了些。面对信仰问题,所有的思虑似乎都是理性思考,自觉地脱离浮浅的激情,往深里挖掘。拜伦对正统基督宗教进行尖锐质疑和反思的勇气刺激了很少思考信仰、无宗教信仰者我的神经。

对于信仰,有不同的境界:有的是无信仰者,却纯粹对丰富多彩的宗教内涵感兴趣;有的是孜孜探索信仰,必定经历精神上的煎熬和斗争;有的是虔诚的信徒,在自己全盘认可的宗教世界里知足常乐。不管怎样,可以肯定地是“精神皈依何处?”是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些爱思索、爱探索的人给人类带来了许许多多美妙的“精神之果”、“思维之花”。信仰问题没有最终以及确定的答案,这是一个可供永久追问的问题,或许正因为它的无解,才让它这么充满魅力。

拜伦在这部诗剧中借该隐杀弟的故事来表述自己对生存、死亡、善恶、知识和生命等重大问题的看法,在卢西弗的诱导下,思维变得愈发清醒和强烈。这正如《浮士德》中浮士德和靡菲斯特的对立关系。上次课堂讨论中,我们组讨论了诗剧中体现的对立诗学,其实,一切人物都是拜伦的代言人,他们的话语就是拜伦的话语,拜伦借不同的人的口将自己不同的思想分别表达出来,对立的观点显示了拜伦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然而它们又都是统一的,因为这些观点都是在为拜伦思考信仰问题这一目的服务。

拜伦也许在这种思考中体验到一点纠结,而读者能在这种纠结中体验到与拜伦思维交锋产生的快感。拜伦所想的很可能是读者自己想不到的,他的独特思维对读者来说是一种挑战。不仅自己在思考,而且促进读者去思考的作品我认为就有可以肯定之处。虽然《该隐》这部诗剧故事情节简单,主题形而上,语言朴素,但就贵在它的深刻。

2.外国国防教育心得 篇二

我将这次报告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对外国教育史研究“碎片化”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的探讨;二是从斯宾格勒到麦克尼尔, 谈谈对全球史观的一些认识;三是对外国教育史研究进行“碎片整合”的可能的尝试做一个探讨。

首先对于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碎片化”, 我的一个基本的界定与解释就是:在外国教育史研究中关注具体的教育历史事实 (如教育改革运动、教育历史事件、教育法案的颁布与实施、民族国家教育政策与教育体制等) 与教育人物 (如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政治界的教育事功以及哲学家、宗教领袖的教育立场) , 而未能潜入人类教育历史潮流的浪底, 探索教育历史发展的那些摆脱具体历史时空因素限制的稳定的发展因素与普遍的发展规律。

涉及其理论基础的话, 主要有全球化理论、后现代理论, 以及微观史学、系列史。关于全球史观, 有很多学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研究与探索。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提出“文化形态史观”, 将“文化”确定为历史研究单位, 将西方文化视为与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古典 (古希腊罗马文化) 、阿拉伯、墨西哥文化等享有同等地位的八大文化系统之一, 并主张以“文化形态学”的方法, 考察和探究“把一种文化的各个部门的表现形式内在地联系起来的形态关系”。年鉴学派的费弗尔和布洛赫提倡综合性的全面史学, 主张历史学家再不能像以前那样仅仅关注个别的历史人物, 而应该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历史中的“相似性、重复性和同一性”。布罗代尔把个人与具体的历史事件理解为历史长河中表层的动荡的水, 是历史长河“表面的动荡, 历史的潮流负在背上的泡沫尖”, 不值得轻信, 欲真正地理解历史, 历史学家必须一头扎进历史长河的深处, 从浪底寻找历史的奥秘。另外包括汤因比、巴勒克拉夫、威廉·麦克尼尔等在对人类历史整体性的尊重, 对人类历史普遍的、稳定的、全局的探索方面, 也存在一致性。

3.外国家长对孩子的理财教育 篇三

春节将至,这也是很多小朋友最喜欢的节日,因为他们不但会得到许多好吃的、好玩的,还有新衣服穿,最重要的是他们会得到亲朋好友给的压岁钱,一夜之间成为了“小富翁”。这笔钱该怎么花,如何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想必是许多家长头疼的难题。外国家长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有什么高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美国人传统、保守的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同样,在子女理财教育方面。习惯花未来钱的美国人也与其他国家颇有不同。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对于儿童理财教育的要求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6岁具有“自己的钱”的意识。他们有一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美国小孩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儿收入。这能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现代美国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少,但父母投资在子女身上的费用却愈来愈多。有感于孩子未来面临的挑战有增无减,美国的大多数家长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因此,除了让子女具有良好的学历与一技之长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子女的理财智商,培养一个可以经济独立、财务自由、创造财富、面对未来的成功者。在美国,即使非常富有的家庭也不会随意给孩子零花钱。洛克菲勒家族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财富的美国富豪,尽管很富有,但从不在金钱上放任孩子。洛克菲勒认为,富裕家庭的子女比普通人家的子女更容易受物质的诱惑,所以他们对后代的要求比寻常人家更加严格。家族中流传的“14条洛氏零用钱备忘录”,即家长每周给孩子零花钱1美元50美分,最高不得超过每周2美元,而且每周核对账目,要他们记清楚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时要交给家长审查。如果钱账清楚、用途正当,下周增发10美分,反之则减。洛克菲勒通过这种办法,使孩子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学会精打细算和当家理财的本领。

日本:从小便知柴米贵

在日本,理财教育是从娃娃开始。日本人认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教育,所以他们十分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理财意识,使孩子们熟悉理财、亲近理财和热爱理财。

日本人讲究家庭教育。父母从小要求孩子遵守原则,比如自立更生、不给别人添麻烦等。在金钱管理方面,他们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在给孩子买玩具时,无论高收入的家庭,还是低收入的家庭,都会告诉孩子玩具只能买一个,如果想要另一个的话就要等到下个月。等孩子渐渐长大后,有些家长会要求孩子记录每个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那叫“零花钱小账本”。在日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钱包,如果他们节省使用。加上每年得到的压岁钱,那么几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储蓄。

日本的学校不仅把理财教育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上,而且率先将它付诸实践。世界最大的民间非盈利机构——青少年成长中心,在日本教育部、品川区政府和世界顶级金融机构——花旗集团的资助下,首次在日本办起了一个“学生城”。鬟华的商业街被搬到了学校里,学生们在其中的银行、便利店、公司中努力“工作”,作为社区一员,一丝不苟地履行着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工作中让孩子们对大人的世界、赚钱的甘苦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将来的科学理财打下坚实的基础。

英国:能省则省理性消费

英国人给人们的印象是过于保守,这种作风在理财教育方面则表现为:英国人更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所以,英国人善于在各种规定里寻找最合适的生活方式。

作为发达国家。英国人的这种精打细算不完全是为生活所迫。虽然英国税率和物价都很高,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低。英国人的平均工资折合人民币计算,每人每月能挣3万多元。尽管如此,他们认为能省的钱不省很愚蠢。尤其善于理财的英国女性,年轻的时候,她们积蓄钱财。省吃俭用,热衷于在各地购买房产。退休后,把多余的房产出租或出售,获得大量收入。

4.外国文学著作读书心得 篇四

这学期的《外国文学史》已经结束了。记忆中印象深刻的反倒不是这门课本身,而是刘老师“传道授课”的方式。天马行空,随意无拘,从书本至现实,分析到提问,点点滴滴,无一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如果说,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更多地是一个有思想的头脑和一颗丰富的心灵,那么无疑,刘老师对我们至少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

还记得老师说过,文学其实很渺小,它并不能解决我们的生存问题,只是在生存之外,像所有的乐趣一样,被普通人或偶尔或时常为之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这是很富有个性与见解性的评价!从小至大,我还未曾遇过讲文学的这样贬低文学。因此,当时听了“它能供给我们饭吃吗?能让我们吃得更好吗?”就不免笑了起来。不过现在想想,这样的说法是实在的:文学可以改变我们,甚或我们的生存方式,但不可能解决我们根本的生存问题,以及社会问题。

可以说,这样带点幽默跟余韵的批判性思考,是我从这门课里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虽然看过《呼啸山庄》,知道冉阿让,记得堂吉诃得的傻气,听了《神曲》的有关一二......虽然它们时而给我震撼,时而令我感动与兴奋,时而让我觉得好笑、好玩,有趣;可是,这些所谓的“知识”并没有让我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使我对事对人有着独特的己见。为什么?一直弄不明白,读了一些书,许多事情还是力感不从,人云亦云。

5.小学生外国名著阅读心得 篇五

炼狱的炙烤,你不退缩,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

你从小在苦水中成长,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服,做饭,哥哥是工人。12岁的你被母亲送到车站食堂做杂役,在那里受尽了凌辱,但这一切逆境并没有是你屈服,反而令你更加坚强,你崇尚生活的真善美,渴望过上和平的日子。

或许是上帝的安排,让你遇见朱赫来,在他的启发和教育下,你的思想得到了成长,懂得了不平等生活的社会根源,懂得了想_旧世界,必须成为勇敢坚强的阶级弟兄和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

烈火般的燃烧,你从未屈膝投降过,而是奋发向上,为理想献身。

革命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再一次激战中你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你以惊人的顽强毅力坚持了下去,战胜了死神!出院之后,你不宜返回前线,你便加入了国家建设行列中,继续投入更加激烈的革命斗争中,在兴建窄轨铁路中,你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枕和忘我的劳动精神。在寒冷的大地上虽然脚冻的又红又肿,脖子生了俩个大疮,并且得了严重的伤寒,但你依然坚持着直到倒下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病魔缠身,你没有倒下,而以钢铁般的意志乐观生活,为革命尽自己最后一份力量。

你忘我的工作,甚至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几乎完全瘫痪,接着双目失明,严重的疾病终于把你这个满怀革命热情的年轻人束缚在病床上。肉体和精神都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你依然没有放弃,找到了新目标——靠文学回到队伍中去。写好的小说寄望柯夫斯基征求意见,书稿中途丢失,你不气馁,重新开始创作,最终获得成功。

6.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专业培训心得 篇六

感谢学校和温州教育局能让我有幸参加今年暑期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进修培训班的学习,让我有机会在继大学毕业四年后又一次迈入了大学校园,再一次体验了当学生的感觉。作为全国三所外语大学之一的上海外国语一直是我很向往的地方。能够在这里进行为期三周的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和兴奋。

我们培训的地方是以前上外的旧校区,现在是上外所属的二级学院--立泰学院。所谓立泰学院就是离退休教授所办的各种外语培训的学院。我们培训的科目主要是综合英语、口语、中西文化、教学法,学校也安排了一些讲座。正常大学作息时间的学习,让我重新体验到了做学生时的那份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感受到了做学生时的那份责任和压力。每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功课安排的一无空隙。每堂课我必须做到有备而来,而且要聚精会神的听讲和做笔记,回来之后还要整理笔记等等。

这一个月下来,我们深切地感受着充电的充实感,让我真正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重新畅游了一次,也让我领略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各学科学术的博大精深。综合英语课李晓康老师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可亲,他的课就是我的词汇刷新课。这么多年没有接触的词汇都会在综合英语“环球英语”课上不时的从我脑海中再一次浮现出来。口语老师Hillary给我们创造了浓厚的学习英语的课堂氛围,并将她在国外的见闻感受与我们分享。尽管相比较而言,综合英语更像是口语课,口语课更像是综合英语。跨文化课BretonHarvey老师的幽默、开放,是我最放松和最喜欢的。我们讨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更是花了几节课的时间探讨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更加的confident和creative。我们班都很喜欢安琳老师教授的课。她对教学法系统的介绍、新教学理念的灌输、对诸多教学案例细微的分析,都会使我们大开眼界,豁然开朗。

下午安排的讲座也让我们受益匪浅。在我们培训的第一天,上外的虞建华教授跟我们分享了在学术研究与写作中的一些经历、经验和感悟。在国外高校的悠久历史中,几百年来对学术论文一直放在很重要的地位,还有这么一句话:Publishorperish。英国的剑桥和牛津大学说着Teachabitabouteverything,andeverythingaboutnothing.这些让4年教龄却从未写过论文的我觉得很惭愧,回去必须要行动起来。上外附中的赵均宁教授讲的一些教学技能及他课堂教学的一些经验和感悟让我对英语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他对上外附中学校定位--培养国际型跨文化预备英才和学生的情况介绍让我们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作为农村学校英语教师的压力和责任。在之后与上外附中师生对口交流中,我们进一步的了解了作为上海名校的上外附中一些情况,更是领略了名校千里挑一的学生的风采--从容、淡定和自信。对于培训老师即兴给出的话题,那位女生自如的英语表达和纯正的发音让我们赞不绝口,更是颇有感触。此外,其他的4个讲座也非常精彩,收获颇多。

关于这次学校课程设置总体是合理的,建议如下:第一,我们初中班也应需要设置语音课和听力课;第二,讲座内容应多增加一些有关中学英语教学实践和困惑的问题。

回顾20多天的学习,在上外浓厚的学习氛围里,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态度,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对英语教学的态度。正是这些态度影响和决定着我们。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日子里,我结交到了一群好伙伴。同为英语老师的我们像学生时代那样一起上课,讨论,一起逛街购物,一起寻觅美食,一起在上海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7.外国国防教育心得 篇七

通过媒介引发学生对国外文化问题的兴趣

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虽然是被各种媒介信息所包围, 但除了使用电子媒介进行一些交流活动外, 他们在使用媒介的时候大都是被动、随意、盲目、零散和误用的。传统的保守的教学观念认为媒介只是和娱乐相关的, 如很多大学规定一、二年级的本科生不可以在学校里私自拥有电脑, 就是怕学生沉溺在网游或其它娱乐方式中不可自拔。校方的本意是好的, 但是媒介里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各种信息和资源, 如果能够引导学生, 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提高他们使用媒介、理解媒介与评价媒介的能力, 从而提高他们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 岂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此, 作为一名从事《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老师, 本人非常重视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合到本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于生活在媒介时代的这些大学生来说, 他们所置身的文化现实是瞬时性的、内容丰富、花样繁多、非常活跃的, 而传统的文本分析的课堂讲授方式是保守过时、模式单一的, 这让他们中的很多人觉得学习和生活格格不入, 让他们感到文本的历史时空和他们的现实时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他们对是否要跨越这条鸿沟也显得非常冷淡。本人在教学开始时发现, 学生们对经典文本的理解没有实在的兴趣, 遇到要回答问题或提交作业时, 他们便把教科书上的说法再大致重复一遍, 但在课余时间和他们闲聊时, 发现他们对从媒介上接收来的很多文化现实问题倒是会津津乐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既然学生们对媒介上的文化现实很感兴趣, 那就从这里入手增强他们对《外国文学》这门课的兴趣吧。

《外国文学》课程主要讲授的内容是从国外古代到现代的精英主义文化, 这些内容很少直接进入学生所接触到的媒介信息, 而且由于其思想上的精英倾向和跨文化系统的文化障碍, 即便是在媒体上有出现也会被学生们的眼睛过滤掉。合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本人先指导学生们去搜素一些影视文化网站, 搜素那些被拍成电影、戏剧的作品, 让学生通过影像这种比较生动直观的文化形式来接触西方文化。西方文学是一开始就以叙事类文学见长的, 能拍成电影或戏剧的作品非常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并不是太理解其中的含义, 但他们在文本形式与影像形式之间, 还是非常乐于选择影像的形式。

西方文化具有很强的传统性和原型意识。西方文化的两大传统:两希传统和基督教传统, 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文化的生命线, 即使到了当代, 这些传统依然是西方文化反复出现的母体。西方传统中的这些母题被反复被拍成影视作品。这些影视作品是窥测西方文化的宝贵文本。以影视媒体的方式研究西方古老的文化, 较之传统的文字文本解读的方式,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古希腊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的时候, 引导学生观看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题材的电影作品《诸神之战》、《木马屠城》、《特洛伊》等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对古希腊文化的学习中去了。

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的老师刘晓烨在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融合到信息技术课后发现:“学生学习的改变出乎我的意料, 学生们个个神情专注, 思维活跃、眼中流露着喜悦的光芒。在我的眼里, 学生突然变得可爱起来,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微笑, 我从他们的微笑中看到了喜悦, 看到了思维的碰撞, 他们愿意和我交流, 愿意听课, 愿意动手, 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的学生很自然地表现出了原来没有表现出来的能力。”刘晓烨老师所描述的这种学生们兴趣盎然的景象在本人进行融合教学后也经常出现。

通过媒介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能力和研究能力

在传统中国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 对文化传统完全不同的西方文化在情感上和逻辑上都有着天生的陌生感和疏离感。对西方文化中的一些观念, 如思维习惯、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等, 难以理解。传统的文本的解读式教学, 学生们也很难做到一种直观的认同。多媒体影视化的教学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可以把逻辑的、思维上的难于理解的问题, 通过影视视听机制, 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比如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两大传统之一, 很抽象, 也很难理解。在现代西方世界, 基督教仍然是其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引导同学们关注当代的关于基督教题材的影视作品来理解基督教, 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同学们通过观看《七宗罪》、《教父》、《肖申克的救赎》、《天使与魔鬼》、《达芬奇密码》等当代经典涉及基督教题材影片, 不但拉近了基督教文化与我们的距离, 激发了强烈的研究兴趣, 而且在讨论影片主题的时候, 能够引申出很多有价值的现实问题, 比如“理想与信仰”、“科学与信仰”、“信仰与道德”等话题, 增强了同学们关注现实、分析现实的能力。

通过媒介引导学生对国外思维方式的分析

有了兴趣去接触国外的一些传统的精英主义的文化, 是学习的第一步。作为一种专业的训练, 是要让学生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因此, 在知识方面对他们进行兴趣的引导后, 教师便要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方面的进入。

《外国文学》讲授的是外国人的文化系统, 其中所蕴藏着的是外国人的文化思维习惯, 很多问题如果按照我们中国人的常识和传统思维模式来理解, 那是要南辕北辙或不得其门而入的。有一则关于爱迪生和特斯拉的轶闻, 说的是前南斯拉夫人特斯拉到美国后, 经人引荐到了爱迪生的公司工作, 爱迪生许诺说如果特斯拉给他改进了直流电技术, 便付酬劳五万美金。可是当特斯拉完成工作向爱迪生索要酬金时, 爱迪生却揶揄特斯拉不懂“美国式的幽默”。这件事情如果从文化角度来说, 它也反映了一种文化隔阂的存在。他们同为欧洲文明的后裔, 尚且还存在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更何况我们作为东西不同文明的后代, 更不可避免文化上的隔膜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如果要从理论上条分缕析地进行两种文化传统之间的质的差异性讲解, 那种理论性较强、逻辑性较强的文本分析法, 学生早就晕头转向, 身体还在这, 灵魂早就飞到九霄云外了。那么如何让学生理解外国人的文化思维习惯呢?还是可以从媒介入手, 比如你要讲美国的文学, 可以搜素一些非常经典的演讲或电视剧, 让学生们从一种感性的感觉中慢慢总结出什么是“美国式的幽默”, 然后再让他们把总结出来的这种“美国式幽默”与教材中的作家作品风格进行对比。但如果要讲授法国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 有很多情况和当代法国人的文化思维已经很不一样了, 所以你看现代法国人的一些文化现实就没有多大用处, 教师要凭借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媒介素养, 要在当代选取和17世纪时期法国有相通之处的一些民族的文化, 让学生去体会那时候人们为国家而生的那种崇高感。

从这点来说, 教师在这方面要做很细致的课程规划和安排, 提早找到书本文化现象与当前文化现象之间的联结点,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 让学生从对当前一些他们易于理解的现象中分析判断, 并把这种分析判断位移到文本分析当中。

建立媒介批判意识规范文本理解

以上两点已经说明了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正向使用媒介的意义, 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实际上还要引导建立媒介批判意识。建立媒介批判意识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如秦永芳认为所谓“媒介素养教育”, 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 通过这种教育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评判能力, 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 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而英国学者富兰克·雷蒙德·李维斯和丹尼斯·托马森在1933年发表的《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 首次提出“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时, 就指出媒介素养的目的在于面对以电影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所带来的流行文化的时候, 唤醒人们的批判意识, 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精英文化。

本文并不打算固执地坚持要求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精英文化, 因为根据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观点, 理解最后的达成是视阈融合的状态, 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主体来达成一个什么纯粹客观的理解, 而只能是理解者带着自身的历史性和文本的历史性相遇、融合后形成一个互相都能解释得通的意义表述。从《外国文学》这门课程来说, 该课程所选取的都是国外文化传统中的有精英主义倾向的文学作品, 而当代媒介文化是大众、精英多声部混合的文化, 其中以大众文化为其主导, 以大众文化的编码规则及思维特征来理解精英文化的思维方式, 肯定有很多难以突破不能获得理解的地方, 因此本文上面所列的正向性使用媒介来帮助教学的进行, 仅仅是一个表层的引路的工作。这个工作要在具体中结合批判意识, 才能更有效地融合到文本分析的传统教学法当中去。

比如说传统文学作品中关于性的描写, 文字表述会点到为止, 能引发人的想象就可以了, 而现代传媒由于大大拓宽了它的视听功能, 它会以聚焦的镜头近距离、远距离全方位地进行渲染, 容易刺激一些低级的肉欲, 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对当前文化的一些低俗化倾向进行批判, 同样的道理还有暴力方面的, 古希腊的英雄们在表现他们的英勇的个性的方面, 常常被现代传媒制作得以夸张渲染为能事, 鲜血飚溅, 随意挥霍。在这些场面的欣赏时英雄的其他性格表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淡忘, 这样的媒介使用是会导致学生最后误入歧途, 以一些刺激性的前景来代替英雄人格的其他方面。教师如果能在授课中及时帮助学生厘清传统文化与当代媒介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并懂得如何去批判媒介文化的低俗化倾向、感性化倾向、大众化倾向, 建立一种精英意识, 辨明书本上的文化传统与当下媒介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异, 则会更加趋近文本的传统理解。

结语

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之父John J.Pungente认为, 教师应该成为宣传和推广媒介教育的主导力量。教师推广媒介素养教育有两种基本途径:一种是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的开设;另一种是把媒介素养教育和自身的专业课程教育互相融合起来。在《外国文学》这样的中文系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就是传统的文本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在当代大学生看来是保守和老套的, 是和他们的日常文化现实想脱离的, 融合进媒介素养教育方法, 则可以有效地从当代文化现象入手去引发学生对书本文化知识的兴趣, 还可以从当代文化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发对文本世界的理解, 但同时要帮助学生建立对当代媒介文化的批判意识, 在批判意识的矫正下规范文本理解。

8.外国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探析 篇八

关键词:外国中小学;美国大学;人文艺术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0-0103-02

人文艺术素质是指具备艺术范畴内的内在知识水平和外在表现相协调统一的一种综合水平和能力,是一个人的艺术素养和心理品质,除了要具有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鉴赏能力外,还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养成审美的人文艺术精神。

1国外中小学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开展情况

我国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在性质上与国外已经有近一个世纪发展历史的通识教育相似。通识教育的构建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大学博雅教育和自由教育的理想,其目的不在于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具体职业做准备,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通识教育的提出与实践提要改变自19世纪以来教育只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忽视人的全面教育,尤其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倾向。由于发达国家通识教育的历史比较长,研究充分,在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下面我们对各国开展的人文艺术素质做一些探讨。

首先,在一些欧美教育发达国家,小孩从小学阶段就会接受启发式的人文艺术教育,并且国家从立法制度课程设置上加强对小孩的人文艺术教育。如美国制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还通过了教育法令把艺术课程列为基础教育中的核心课程,使艺术课程获得了与数学、自然等其他核心学科的同等地位。法国通过了《艺术教育法》沏实加强艺术课程在学校中的地位。新西兰明确强调中小学艺术是一门核心课程。日本和澳大利亚规定艺术课程是必修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下面以美术课程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在发达国家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脉络。

日本、美国和西欧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普通中学美术课的设置,把美术教育贯穿在青少年教育的全过程中。日本,中学学制为6年。从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都把美术作必修课。美国,中学学制也是6年。初中三年均开设美术课。高中设有美术中学进行专业美术教育。德国,中学学制是6-9年。初中六年均开设了绘画必修课,高中立有专业性的艺术中学,学习音乐、美术专业。罗马尼亚,中学学制是8年。初中四年至高中前两年把美术作必修课,高中后两年分专业学习,设有艺术专业。英国,普通中学类型很多,各类中学均开设了美术课。如文法中学学习年限为5-7年,招收智力较高的学生,主要为大学培养合格的新生,前5年为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是必修课技术中学学习6~7年,前3年开设美术后4年根据专业需要开设课目现代中学学习5年,以完成义务教育为目的。给学生走向生活做准备,5年都开设工艺美术还有公学学习年限为5年,是贵族学校,培养统治者,绝大部分升入大学深造,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一半学生是公学毕业生,此种中学十分重视包括美术在内的人文学科。法国,中学学制为7年。初中四年都开设了艺术教育美术、音乐课,高中三年均开设有制图、艺术教育和工艺学等课程。

在一些新兴国家的教育改革中也把人文艺术教育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如墨西哥的教育改革。

20世纪90年代后墨西哥开始了以通识教育为目标的教育改革,其中也把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通过下表我们可以看到墨西哥教育改革中,不仅把人文艺术素质课程作为小学的核心课程还把它贯穿了整个小学时期。

可见在一些欧美教育发达国家,小孩从小就会启发式的人文艺术教育,加上国民整体的艺术传统和对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视,当他们进入大学的时候已经具备相应的人文艺术素质。即使如此,在教育发达国家中在高等教育阶段仍在继续强调人文艺术教育。

2国外高等教育阶段中的人文艺术素质教育

我们所讲的“通识教育”(也称“通才教育”)一词是在20世纪40年代从英文GeneralEdu.cation(直译为“普通教育”)翻译过来的。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inaFreeSociety),即有名的“红书”(TheRedbook),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它的理念是广义的,它的载体(主要是课程)是狭义的,它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人格的公民,其实质是“全面发展的人”或“全人”的培养。

由于美国的大学以通识教育为原则,所以大学本科教育的且的是训练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或者说大学本科主要是给学生基础性知识,为他们成为专门人才莫定基础。专门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在研究生阶段,特别是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在本科教育阶段强调全面发展,其中人文艺术素质就是主要的加强方面之一。如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规定学生要从文学与艺术,历史、社会和哲学分析,科学和数学,外国文化等领域中的每一领域选一至二门课,共八门课程作为共同基础课。这些课程共占学生应学习课程总数的1,4。俄亥俄州立大学规定学生必须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朴学3大领域选修若干学分有的教授介绍说学生至少要选15个学分作为基础教育课。耶鲁等大学一、二年级并不分科,学生到三年级以后再选定自己的专业,确定主攻的学科。

2007年7月1日。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历史学家福斯特(DrewGilpinFaust)教授上任,作为哈佛大学371年来第一位女校长,她在艺术教育改革方面取得新的成就,哈佛大学在经过3年冗长的讨论基础上对现行的核心课程,即1970年代形成,已经有长达30年的时间,没有做过大幅度修改核心课程作了大规模修改,通过了的通识课程改革案。哈佛大学临时校长德里克·博克说,此次精心设计的本科普通教育课程改革将进一步加强西方教育根深蒂固的传统的博雅教育(又译“自由教育”)。新课程中将包括“美学的与阐释的理解”、“文化与信仰”、“经验与数学推理”、“道德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质世界科学”、“世界各社会”、“美国和世界”8大方面的课程与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现有的“核心”课程相比,这些新课程将给学生们提供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并协助他们把目光放得更广更远,而不是只集中在各自所主修的专业与学科上。

具体而言:“美学的与阐释的理解”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批评的能力,即美学兴趣和解释的能力;“文化与信仰”旨在形成对人类社会传统文化和信仰的理解与鉴赏的能力;“经验与数学推理”旨在教学生使用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概念与理论工具,比如统计学、概率论、数学、逻辑学以及决策理论;“道德推理”旨在教学生如何对道德与政治信仰的实践做出推理,以及如何思考和评价有关伦理问题的主张;“生命系统科学”旨在介绍与生命系统有关的概念、事实以及理论。物质世界科学“旨在介绍有关物质

世界的关键概念、事实以及理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和宇宙;“世界各社会”旨在考察一个或多个美国以外的社会;“美国和世界”旨在从当代、历史与分析的角度考察美国社会、政治、法律、文化以及经济的制度、实践与行为。在这8大课程中“美学的与阐释的理解”、“文化与信仰”、“道德推理”、“世界各社会”都属于人文课程其中“美学的与阐释的理解”、“文化与信仰”两门课程更是包含了大量的艺术教育子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文学艺术教育的内容明显增加,占全部课程的1/4。

3国外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明确人文艺术素质教育要求,重新设计艺术教育评估标准和内容。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开展首先从国家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明确指导,英美法德等国都有关于加强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立法,这方面给我们以下启示:

(1)教育主管部门应突出加强对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政策引导和指导,将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政策指导范畴,从立法上要求,从体系上构建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一般性标准,并将其作为评估和考核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以促进、提升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2)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从整体上突出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功能。

每年从哈佛等理工类名校走出的一流人才可以说不计其数,这与他们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也应当意识到作为一名现代工程师,应该能综合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与解决各种工程问题,承担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任务。他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和品德3个方面。知识方面,应掌握必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力方面,应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协同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尤其要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品德方面,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还要具有一些特殊的职业道德,如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不断进取的毅力、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个人修养等。这就要求我们革新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完善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方法,探索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实现形式。

虽然国外大学人文艺术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有相对完善的人文艺术课程设置,和科学教学目标,并且给予了高度重视。如哈佛大学要求学生修的人文素质核心课程占到了学生总学分的25%,其课程涵盖了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并且规定人文艺术课程只能小班授课每班人数原则不超过25人,同时课程设置随着时代发展不断革新。因此在我国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应当探索建立完善的人文艺术课程体系。

(4)尽量避免在开展人文艺术素质教育中受“精英”教育的惯性思维的影响。

9.我国教育与外国教育的区别 篇九

我国传统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可算是最为古老,最为源源流长的教育之一。自两千多年前,我国教育始祖孔子创立私立教育以来,私立与公立教育一直生生不息,绵延东西南北中。

我国教育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艺术的发展,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培养出了无数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军事家、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因此,尊师重道成为我国传统美德之一。

古代的我国教育,走在世界的前列,像我国古代文化一样,英才辈出,群星璀璨;近代的我国教育,由于闭关锁国,夜郎自大,逐步落后与西方教育;现代的我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特色鲜明,各有千秋;当代的我国教育,与西方教育此消彼长,相差甚大。推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其一,我国教育历经世界上最长的封建教育,其落后弊端日渐突出;其二,我国教育的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呆板,教育手段滞后;其三,我国教育受经济发展制约,教育设施差,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办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自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国当代教育大多为传统教育,与西方先进教育存在若干差异:

一、“书本知识教育”与“生存教育”

我国传统教育很重视“书本知识教育”,其最为显眼的是中国学生与世界同龄学生相比,他们所掌握书本知识的广度、深度,恐怕是国外学生望尘莫及的,他们练就的书本知识的应试技能,恐怕也是国外学生难以企及的。近年,不少中国学生到国外进修大、中、小学课程,文化考试成绩大多优秀,便是佐证。报载,我国教育考察团赴德国考察,比较中德数学、物理、化学课程标准,得出的结论,中国的教材是最全、最深、最细的。而德国教育家却自豪地说,凭借我们不全、不深、不细的教材,培养出了若干诺贝尔奖获得者。令我国教育同仁自惭形秽。

而国外的先进教育,则重视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切实是为了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需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早已成为西方教育的新时尚,学习,不再只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需。难怪,不少有识之士,深为我国不少学生低分低能,高分低能而忧虑。

二、“封闭式教育”与“开放性教育”

我国传统教育有意或无意地把学生封闭在狭小空间的学校内,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内,有意或无意地割断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与连接,有意或无意地轻视动手能力,忽视社会实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为学生的信条;“传道受业解惑”成为教师的教理;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成为学生生活的全部;“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成为学生的热衷;“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成为学生的期望。封闭式教育驯养的学生大多为“腐儒”、“书橱”、“书呆子”、“应试机器”。国外的先进教育,注重“开放性教育”,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鼓励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善于吸纳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张扬个性,发展自我。

报载,中外美术课,同样画苹果。中国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的“苹果”,学生照着老师的“苹果”作画。日本、美国的老师,是先拎来一筐苹果,后分给每一个学生一个苹果,仔细观察,再让学生画出苹果。显然,中国学生作画的过程:老师黑板上的“苹果”——学生图画本上的“苹果”。国外学生作画的过程:眼前的苹果——胸中的苹果——图画本上的苹果。这与我国画家郑板桥画竹一样:“眼前之竹”——“胸有成竹”——“画中之竹”。我国传统教育中知识脱离实际,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端,日趋明显。

三、“大同式教育”与“差异性教育”

我国传统教育过分追求整齐划一,大同式教育,班级授课制的推行,加上大班化,规模化,往往使全班所有学生,读同一本书,做同一作业,考同一试卷,这种求大同的教育,忽视学生个体的生理、心理、年龄、性格的差异,轻视学生个体的知识、能力的差别,也忽略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特长的不同。喜欢用同一模式造就本来就千差万别的学生。而国外的教育很注重差异性教育,“小班化”,“个体化”成为时尚。其实,孔子的“因材施教”和西方的“木桶理论”都强调差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求同与存异是两种教育的分水岭。

四、重在“结果”与重在“过程”

10.外国国防教育心得 篇十

不一样的上海纽约大学

历经3年建设,今年8月上海纽约大学终于搬到了浦东陆家嘴新校区——世纪大道1555号的一幢15层大楼。同时,他们也在新校区迎来了第二届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294名新生。

上海纽约大学的选址位于浦东黄金地段,建筑面积仅为5.5万平方米,空间功能俱全。大楼共设地面十五层,地下两层,六层以下全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设施,建有51个大小不一的教室,并设有生物、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及多媒体等13个教学实验室。

大楼在公共空间设计上匠心独运,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设有信息查询处、休闲座椅;多台电脑、iPad的配置,更是打造了信息化的便捷环境。先进的视听技术、教学指导技术、视频会议,更是将上海的教室与纽约校园、阿联酋阿布扎比校园以及全球15个学习中心联结起来,实现多方式授课。

尤其是占据整个四楼的图书馆,师生可以在这里通过网络进入纽约大学的全球图书馆数据库;纽约大学全球网络可以在校区任意范围登录。任何一本书,只要在纽约大学全球各分校的图书馆内有收藏,4天之内必然从海外免费送达。光这一点,足以让国内其他大学学生羡慕不已。

上纽大建设的是“学习生态系统”,即把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融为一体。学生可以直接去源深体育中心进行日常锻炼、参加体育课程、与科技馆进行合作项目、去东方艺术中心接受文化艺术熏陶、在隔壁的期货交易中心实习、与企业高管进行下午茶……在师生们看来,整个陆家嘴甚至浦东新区都是大学校区。

无怪,新校区的学校外景和教学楼内景图片在网上一经发布,即引发“围观”,“门面真心低调,没想到内有乾坤。”据悉,在筹建新校的谈判过程中,美方代表坚持要在像本部曼哈顿岛类似的城市中心区域办学。“宁要这里一幢楼,不要那里一片区。”就这样,成就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垂直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中方校长俞立中在接受外界采访时称,学校植根于浦东新区,与陆家嘴文化、艺术、教育、科技圈是一个共同体,希望能够共同推动浦东的发展,“我要再三强调,‘没有围墙’是指打破思想围墙,并非大家以为的物理硬件设施。”

这样“高大上”的校园,学费怎么样?中国籍学生每人每年10万元,国际学生学费则按美国纽约大学标准收取,每年4.5万美元。但在中方校长俞立中看来,学费这笔资金来源,在整个建校投入中的占比微乎其微,从这个意义上讲,他觉得学生付出的学费将是超值的。“当然,办这所学校根本也不是为了赚钱。”尽管美国纽大是全美最大的私立大学之一,但在筹建之初,中外合作的上海纽大就申明其非营利教育机构的性质。据俞立中介绍,上纽大的资金有三个主要来源:社会募捐、学费和政府支持。而根据10月29日上纽大教育发展基金会公布的数据,已从社会各界筹得承诺款项1250万美元,还通过纽约大学全球筹款平台筹集到2500万美元海外捐赠,总计约2.3亿人民币。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学生的奖助学金和教学科研。

可以说,上纽大不差钱,资金来源充足,加之有本地政府支持,他们有充足的底气全身心投入到人才的招生与培养上。而经过1年多的运转,上纽大在办学上也充分展示了他们的独特魅力。从招生到课程设置,上纽大为国内大学的教育方式打开了一扇新窗。

据悉,国内高校扩招后,较好的师生比是1:16,更多则为1:20。而上纽大在筹办之初,美方就坚持1∶8的“师生比”,即按1名老师只能配置8名学生的比例,300名学生对应近40名老师。而上纽大第一、二届生源规模均不到300人,其中中国和国际学生各半。第一年师资规模达90名,其中三分之一直接授课,三分之二助理授课。第二届新生报到,师生比继续优于1∶8。正是坚持小班化的精英教学,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为通畅。

上纽大又是如何挑选到自己心仪又优秀的学生?据悉,学校虽然参考国内高考成绩,但其实又不是简单地以成绩高低来选拔学生,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考生在高中阶段的综合表现,校长、老师对他们的推荐信,他们在全国竞赛中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在申请过程中所写的论文。

加之独特新颖的校园开放日,经历美国面试模式,模拟课堂、团队合作、公开演讲、写作,全程英语交流等种种环节,考生才能脱颖而出。而学校也希望借此考察学生的求知欲、亲和力、团队精神、表达能力、行为等等。

“希望吸纳这样的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乐于尝试新事物,能够适应主动学习模式。没有入选的优秀学生也许有可能被国内其他一流大学选中,也可能被世界其他一流大学选中,唯一的理由就是适合性。”俞立中说。

在注册报到后,新生们首先得接受为期两至三周的入学教育。“新生营”的课程表从早到晚排得满满当当,训练内容涉及学术技能、语言培训、通识课程、素质拓展、学生交流等方方面面,既体现了纽大的 “国际范”,又融入了上海的 “海派味”。比如,今年第二届的新生营,增加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同学们可以学习古筝、竹笛、剪纸、书法等。

除入学的第一、二年,他们学习的核心将是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五大模块:社会和文化基础、数学、科学、写作、语言。课程设计以多学科融合、多样化授课为原则。一个跨界交叉的“大课堂”,要求教授们分工与协作,甚至研讨课上会出现8名老师各自带组,了解学生思辨过程。比如,《科学基础》就是一门融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创新课程。联合授课的三位教授将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去理解和探究科学问题。而考核内容之一,就是让学生组成研究小组搞一个小课题。学生展示的研究成果,从表现形式、内容规范上与国际学术会议完全一样。这些研究实践,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用多学科的技术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通识教育必修课中,以社会科学基础课程为例,这由历史、政治和思想史三大类课程组成。三门课程中每一门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全球视野来讲授这门课程,还有一部分就是聚焦中国。文化基础课程中则两门是聚焦世界文学、艺术、戏剧、诗歌,另有一门是聚焦中国艺术。

“我们希望让学生通过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文理基础、培养跨学科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兴趣,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俞立中称:“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自己去了解未来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而不是由别人替他们思考未来。”

上海纽约大学的课堂教学包含了大量的原著阅读、自由讨论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阅读、表达和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经常碰撞出激情火花。

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认真阅读大量文献、积极开动脑筋,是没法参与课堂讨论的,也没法跟上教学的节奏。如文理学院院长乔安娜·卫周安主讲一门名叫《中国概念》的历史课程,每周两次课,学生们在课外花的时间远比课内多,因为每节课前他们要精读数十页原著文本,不仅每周要写一篇读后感,随堂还要用20分钟写实时读后感,表达出自己的怀疑、未知、新意等,本课程学分中的20%由研讨情况决定。

再以《全球视野下的社会》课程为例,每周学生都要阅读孟德斯鸠、卢梭、马丁?路德?金、康德、孔子、康有为、梁启超、墨子等古今中外伟大思想家、哲学家的英文论著。累计下来,一个学期的阅读量,可能比有些大学本科四年的阅读量都要多。可以说,这些大量阅读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开发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

陈兼教授在上纽大教授《美国东亚关系史》,他发现,受限于过往的应试教育,中国学生总是在追求对的答案,“以为可以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这才是最大的错误。”有一次考试时,面对一道“三选一”的论述题,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都选择了对比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给出的答案也大同小异。为此,陈兼对学生的要求是多读书、多提问,并且不能只读看上去正确的书,他花很多时间来打破中国学生的求同思维。

带着“学霸”光环的杜冰凌,入学后就有过这样的失落,用他的话来说,感觉十几年书像白读了一样。在与同学与老师的接触中,慢慢反思,他逐渐掌握了学习的自主性,开始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如今,杜冰凌这样的中国学生已习惯于在课内课外主动交流自己的观点,这就是上纽大教育模式带来的变化。

跨学科学习、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融合是上海纽约大学的办学理念,同样也体现在其宿舍文化上。上海纽约大学,所有国家的学生都必须混住在一起。“宿舍是大学生之间最好的沟通地,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混住,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的文化冲击。”在校方看来,学生们在这样的相处中所学到的和他们在教室里所学到的同样多,“不希望你只喜欢和自己相识的人交流。”上纽大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们在多元文化背景的环境下,扩大全球化视野。

中外合作办学探索教育改革

当人们对上纽大试图寻找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寄予厚望的同时,其他国际优质教育亦开始向中国伸出了触角。以上海为例,近年来已有许多国外知名的学校纷纷进驻上海,比如上海惠灵顿国际学校今年8月落户浦东前滩国际商务区;上海七宝德怀特高中9月开学;哈罗公学已经和外高桥股份签订了入驻合同,计划明年9月开学……

据上海市教委统计,2010年以来,普通高中开设国际课程的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量都增加了一倍,上海各类国际学校的在校生达29000多名。

近年来,上海学生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考试中屡获佳绩,特别是2009年和2012年两次都在数学、科学和阅读全部三项上取得了第一名。可以说,上海的基础教育已得到了国际认可,有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最重要的是,根据上海国际化的程度,尤其是两个中心的建设,政府迫切需要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来沪工作,而这些家庭的外籍子女的教育需求就摆在了眼前。无论是从便于家长监护,还是经济承受能力来说,这批孩子在沪就读国际学校是他们最通常的选择。

此次与陆家嘴集团合作共建的上海惠灵顿国际学校,就是目前上海最贵的一所国际学校,每年学费高达20万-25万人民币,仅限于招收在沪居住、工作的外籍人士及港澳台人士的子女。上海惠灵顿坚持每个班级的学生不超过22人。入学门槛不低,这300个学生都经过数学、英语以及其他方面的特别测试。课程设置方面,该校引进IB(国际预科证书)课程,学习课程获得证书后,学生可直接申报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包括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剑桥、牛津等世界顶尖名校在内的数千所正规大学。

另一所在9月开学的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则可招收本地学生。这所混血高中,被称作“高中版上海纽约大学”,第一届共有150名新生入校,其中99名为沪籍学生,50余名为外省市及外籍学生。相对于公办中学国际班3.5万元-4.5万元/学期的学费,七宝德怀特高中对外的收费是每学期6.9万元。

学费偏贵,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的招生并没有降低标准。学校从800名申请者中挑选了400名学生参加面试,再择优录取。面试类似上海纽约大学的“校园日”,除了考察基础的英语语言能力外,更加注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考察游戏中“动起来”的能力。

与上纽大、上海惠灵顿一样,七宝德怀特高中同样实行的也是小班化教学,各班学生控制在25名,最特别的是,每个学生都有一张独一无二的“课程表”,且十天为一周期设置课程。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课实行走班制,加上选修课不同,学生每天按照自己的课表“对号入座”。可以说,七宝德怀特高中正试图对传统的办学体制多样化、培养模式多元化进行探索和开拓。

市教委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周勤健曾这样评价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的成立,“通过中外办学的过程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可以反过来指导上海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提升本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这也许就是上海政府近年来力推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抓住建设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上海共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机遇,提高上海的教育国际化战略地位,正在成为上海政府认真思考的问题。

正如上纽大中方校长俞立中所言,上海纽约大学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办成一所大学,而在于积极地改革探索,希望能对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当然,上海纽约大学的模式也不是能简单复制的,但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得失成败,一定会有很多可借鉴的意义,“我们希望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借鉴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营造国际化的教育环境,探索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从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1.外国国防教育心得 篇十一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否完全取代传统板书

传统教学模式中板书设计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板书书写的即时性、黑板空间的有限性, 这就要求板书内容精简、布局合理、主辅分明、突出关键。对外国文学教学而言, 板书量特别大。不仅要将教学主要内容、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条理、有层次地板书出来, 几乎所有的人名 (作者、作品主人公) 、书名都需板书。外国人名相对于中国人名而言要长一些, 难记易混, 再加上音译过来的名字未必一致, 板书是必要的, 否则, 学生根据读音记下来的名字会五花八门, 甚至我介绍完人名, 略作停顿再要求学生复述, 有人已“欲辩已忘言”。记人名本身就是外国文学学习的一大难点, 同一个人名, 不同翻译家都可能会选用不同的字。如梅里美的Carmen, 曾被译作《卡门》, 现在多采用的译名是《嘉尔曼》, 在不作介绍的情况下很少有学生把这两个译名联系在一起。即使是文坛大家的译名也有不一致的情况。我在课上曾提问《红与黑》的作者是谁, 大多数学生回答是司汤达。我接着问斯丹达尔的代表作是什么, 只有极少数学生回答是《红与黑》。司汤达与斯丹达尔都是比较常见的译名, 不仅书市中两种译名并存, 甚至文学史教材也没有完全统一。现在高校较多采用的版本中, 朱维之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与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中译名都采用“斯丹达尔”, 蒋承勇主编的《外国文学》则采用“司汤达”。所以, 为避免大众认知的混乱, 在尽可能精准的前提下统一是必要的。

相较于传统教学中的板书, 多媒体课件减少了课堂上的书写量, 减少了书写所占用的课堂时间, 也打破了时空的束缚。它可以课前设计, 篇幅也不受制约, 资料展现方面它具有无限扩展的可能。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与之相比的, 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学内容的安排问题。它拥有比黑板书写完整、详尽的便利, 但是若是没有筛选的完整与详尽, 或把讲义搬上课件, 就失去了多媒体教学本来的意义。多媒体教学在内容安排方面需要更精心, 它是声、光、影、映的结合, 文字、图片、声效、视频、动画演示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能避免传统板书的单调枯燥, 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 调动学生兴趣, 增强教学效果。而单纯地把讲义搬上课件只能是对教学资源的误用与滥用。

课件只是教学的一个工具, 在运用中才有了活力与效果。教学过程是活的而非一成不变的, 教学对象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有回应、有反馈、有互动的, 所以再精美、详尽的课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需要补充与完善, 即时性板书无法完全被取代, 板书是对课件的灵活的补充, 是必要的。当然, 这里说的即时性板书并不限定在传统黑板上, 多媒体展示过程中的批注、提示、补写、强调都属此类。所以, 多媒体教学是可以取消传统的黑板, 但不能完全省却即兴书写。

二、抄笔记与做笔记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课堂笔记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笔记的“模板化”——对课件内容没有筛选地全盘抄录, 学生笔记千篇一律, 没有了自己的特性。这是典型的抄笔记, 而不是记笔记, 更不是做笔记。记笔记是对课堂内容有选择、有甄别地进行记录, 而做笔记是一种更积极主动的学习, 是课后对课堂所记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整理、消化、补充。所以, 抄笔记只是一种被动地接受, 记笔记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一种同步的思考与互动, 而做笔记则是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么, 课件是详细点好, 还是简略点好?怎样才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我以11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查阅其笔记记录情况, 自认是抄笔记的有62人, 占总人数的55.4%;记笔记的有42人, 占总人数的37.5%;做笔记的有8人, 仅占总人数的7.1%。甚至有学生表示对多媒体课件已经有了依赖性, 偶尔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反而不适应。对于课件内容的详略问题, 也是各有偏好。112人中, 有75人喜欢教学课件详细些, 理由是这样能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不至于有所遗漏, 有37人认为这容易养成不动脑子的记笔记习惯, 助长了人的惰性, 所以课件简略点好, 没有可依赖的模式就只有自己记, 这样笔记有区分度。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选择上, 学生几乎一边倒地倾向于多媒体教学方式。

其实课件详略对学习效果不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是个人的学习方式, 是被动地接受还是积极地思考、参与、互动。我在每学期第一堂课都会给学生强调, 不是课件上的内容都需要抄, 也不是课件外的东西都不用记, 其实所有的内容都应该经过自己的思考与筛选, 这才是“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接受”与“重复”。

三、影像介入的利与弊

在文学经典的推介、传播过程中, 影视媒介可以说居功甚伟, 它将大众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的经典变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使文学经典得以普及。随之而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 在将文学经典由文字转变为影像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人物, 是情节, 是画面, 而原著深邃的思想内涵常难以完美再现。这是由体裁的特性决定的, “任何体裁都有其自己无法逾越的作为媒介的边界。如小说不可能逾越语言文字媒介, 而电影无法逾越摄影机镜头的视域”。[1]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被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 (1988) , 并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大奖, 电影把一部思索的、哲理丰富的小说改编成了一个精彩绝伦的三角恋的故事, 但小说的沉重意义和阅读深度到了影视领域几被消解殆尽。之后, 米兰·昆德拉拒绝再将他的作品改编成电影。这是影像媒介较之于语言文字媒介的局限性。

那么, 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借用影视资源?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在众多版本中该如何筛选、如何引导学生鉴赏, 怎样把影视文本与文字文本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首先了解作品, 先行比较各个版本, 选取最接近于原著的。其实, 每部经典在由文字转变为影像形式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再创作, 包含编剧、导演、演员等人对作品的理解与演绎。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读作品, 进而探讨、比较、挖掘作品的内在意蕴。

我在讲授古希腊神话时会提到达芙妮与阿波罗的故事, 在介绍这个故事前我往往会提两个问题, 如达芙妮是大家常见的一个品牌名, 这个名字背后有没有什么美学意蕴?“桂冠诗人”这一说法从何而来?然后给学生播放一个MTV, 方文山填词、S.H.E演唱的《月桂女神》。之后再介绍这个神话故事, 带领学生一起探讨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希腊精神, 以及方文山词作中的现代演绎。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授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 我要求学生课前自己先阅读小说, 再比较好莱坞1948年改编的电影与徐静蕾2004年改编的同名电影, 比较改编的差异, 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效果, 探讨不同媒介带给人的不同的震撼力。

短篇小说因其篇幅短小能以学生阅读为前提, 而长篇小说就难以提供阅读保障了, 再加上教学的课时限制, 不宜占用课堂时间阅读或播放影视资料, 所以根据教学内容剪辑影视资料也是必要的, 这是为了突出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切不可喧宾夺主、偏离教学方向。影视资料在教学中可以用, 用得恰到好处能增强教学效果, 但若滥用必适得其反。所以, 这需要课前用心布局、精心设计。

教学是一门艺术, 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尽可能发挥其优势。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我切实感受到多媒体的便利, 也深知不该滥用资源, 因此绝不能忽视各个环节, 尤其是应重视学生的感受与反应, 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 这样才能算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 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2.当代外国学前教育 篇十二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文献法

答:文献法是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文件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的一种方 法。

2.美国幼儿园

答:幼儿园以公立为主,公立幼儿园绝大部分附设于初等学校,成为初等学校的一部分。美国的幼儿园招 收5岁儿童,以半日制为主,重点是向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发展儿童的良好习惯,培养儿童同别人合 作的精神。

3.保育所 答:保育所是日本的幼儿教育机构,是作为福利设施对缺乏保育条件的家庭的婴幼儿乃至少 年进行保育的机构,由厚生省管辖。

4.和田实

答:东京女子师范学校副教授,他的核心思想是自由保育论,批评恩物中心的保育。基本观点是(1)诱导保育。(2)游戏是基于幼儿自然本能的自发活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答:1.走进儿童心灵的儿童观。

2.百种语言。

3.强调“互动关系”和“合作参与”。

2.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职业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答:在美国,培养学前教育师资采用多层次,不同规格的办法。一般来讲,幼儿园教师的培训由教育性的学院或科系完成。主要分职前教育与在职教师培训两种。职前培训即为培养新师资所进行的专业教育,在职教师的培训即对教师所进行的继续教育。职前教育的层次是职业中学、初级学院(两年制)、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在职教师培训主要是对教师进行短期教育。

3.日本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

答:1.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2.幼儿园与保育所之间很难保持联系和统一课程,3.国立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保育所教师的工资较高,造成私立幼儿园无足够合格的教师;

4.迅速都市化造成儿童游戏活动的安全地带减少,对儿童健康有害的环境污染加剧。

4.简述行为主义理论课程模式。答:行为主义理论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理论,该模式的教育目标是以直接、有效的方式教儿童学业技能、道德知识和社会规则,形成今后成功接受学校教育必须的行为、读写算等技能。方法主要是强化。

5.乌索娃的主要理论贡献是什么?

答:1.将教学原理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并加以具体化。

2.确定了苏联学前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3.提出学前教学的新方法——指示法。

4.确立幼儿园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必修作业。

三、论述题(共30分)

论述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答: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目标 :

1.发展每个儿童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2.帮助每个儿童发展自信心。

3.帮助每个儿童形成集中注意的习惯。

4. 形成儿童永久的好奇心。

5. 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坚持性。

6.发展儿童的心理安全和秩序感。

教育内容:

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内容包含日常生活练习、感知觉练习和初步的知识学习(书写、阅读和数学)三个部分。

1.日常生活练习。通过日常生活的体验获得一些生活技能,开始学习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项活动中,学习按照顺序来做每一件事情,通过自我指导来获得独立性。

2.感知觉练习。通过视、听、触、味、嗅等感官的练习,增进儿童的经验,让儿童在考察、辨别、比较和判断的过程中扩大认知范围,为智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初步的知识学习。初步的知识学习包括儿童可以学会的阅读、书写和算数。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方法 :

蒙台梭利学校使用的教育方法是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三个要素组成。这三个要素是一个相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所谓

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个适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能引发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的环境,一个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和便利的环境。教师的角色应成为环境的提供者、自由的保障者、发展的协助者。

13.外国教育史121 篇十三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站点: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6分,共24分)

1、产婆术: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错了,并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而知识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处于自相矛盾的地步。最后,从苏格拉底的引导和暗示中得出苏格拉底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2、骑士教育:是中世纪西欧早期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家庭教育形式,学习内容以“骑士七技”为主,轻视读书、写字、计算等文化知识,以灌输服从与效忠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手段来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

3、恩物:福禄倍尔首创的一种儿童活动的玩具,其作用是使儿童认识自然,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它的基本形式是:球体,象征运动无限;立方体,体现世界的三维性;圆柱体 是球体与立方体的结合。

4、教学五步:安排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要有刺激思维的课题;要有可以利用的资料,并作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在活动中验证假设;根据验证的结果得出结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概述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人文主义的思想核心是人是万物之本,提倡人权,主张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基督教用神权扼杀人性,提倡科学和文化,反对迷信,主张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总之,人文主义者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伟大,肯定现实,肯定人生

2、简述福禄培尔的幼儿教育思想:幼儿园的任务。发展儿童的体格,锻炼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使儿童认识人和自然,并在游戏,娱乐和天真活泼的活动中,去做升入小学的准备;游戏的作用。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生活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动性;恩物和作业体系。恩物的性质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和种类,作业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恩物与作业的异同。

3、简答日本明治维新期间的教育改革:1868年到1873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其中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确立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1868年颁布的五条誓文,提出破旧有之陋习和求知识于世界的要求。1871年成立文部省,统一领导全国教育事业),颁布教育改革法令(1872年颁布学制令。在文部省的统一管辖下设立8大学区。这是明治政府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令),积极发展师范教育(1872年开办东京师范学校),到欧美国家学习考察(1871年以岩仓为首的使团到欧美进行考察),重视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1869

年把昌平坂学问所改成大学校。18777年合并成立东京大学),严格而积极地选派留学生,从欧美国家聘请教师。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归于自然”。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也就是说,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人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正因为如此,卢梭认为,爱弥儿“不是人培养出来的人,他是大自然培养出来的人。” 在他看来,教育 “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卢梭强调教育培养自然人,即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力强胜的“新人”。他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上一篇:调查报告审计下一篇:工地实习报告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