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多的的词语

2025-01-02

形容人多的的词语(精选7篇)

1.形容人多的的词语 篇一

1) 来到了会场,啊!会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们好不容易从人群里挤了进去。我看到有玩游戏的,打气的枪的,投飞镖的,卖棉花糖的等等,会场上到处是叫卖声,说话声,讨价还价声,只看得我眼花缭乱。

2) 庙会上,人山人海,叫卖声、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可真热闹。五花八门的东西让我看不过来。先说那卖吃的:香甜的巧克力惹人喜爱,酸甜的糖葫芦让人馋掉牙……再说那卖玩具的:各种各样的大气球,五颜六色的茸毛玩具,五花八门的`小面人,还有红色的纸灯笼呢!再说那蔬菜:又红又大的柿子真可爱,嫩嫩的韭菜真便宜,绿色的豆角卖得快……

3) 到了那儿,人太多了,真是人山人海呀!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随处可以听见人们的欢笑声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好不热闹!有的是日常生活用品店、有的是服装店、有的是玩具店……店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并且都是超值大优惠。我们逛了一圈,可是没有我们合适的。

4) 晚饭过后,我、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街,大街上灯火通明,各种各种的叫卖声吆喝着,热闹至极,已不在是原来那个寂寞冷清,人烟稀少的小街了。看,路旁摆水果摊的老大爷老大娘,有的已经在这条街卖了五年的水果了,原先生意冷淡,无人问津,而如今顾客频频,生意兴隆,忙的不亦乐乎!

5) 一大清早,九华的大街上便热闹非凡。那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那扑鼻而来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的手在人群中钻来钻去。

6) 瞧,街道上,各类车辆川流不息,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有风驰电掣的小轿车,有急速飞奔的摩托车,有轻捷方便的电动车,还有悠然自得的自行车……我们犹如置身于车海之中。车辆还排起了队伍,组成了一幅长龙似的图案。

7) 街上人流如潮,人人笑容满面。年轻人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走在大街上。他们戴着MP,听着音乐,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唱了起来。也有的年轻人在说说笑笑,街上一直回荡着他们的笑声。老年人拄着拐杖,静静地坐在长椅子上,沐浴着那温暖的阳光,真是舒服极了!孩子们蹦蹦跳跳的,特别贪吃,只要听到边上有人喊:“羊肉串!羊肉串!”,闻到那诱人的香味,就忍不住叫爸爸妈妈买一串,我也跟着要了一串呢。

8) 不过最吸引孩子们的要数戏场东面的游乐大世界。那儿有汽包,孩子们在气包上你追我赶,互相嬉戏,玩得可开心啦。还有旋转木马、碰碰车、海盗船。打怪兽、扎气球、划船、飞车表演、过山车、恐怖城、马戏团等。整个大世界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9) 戏场、人行道上,摆满了小摊。有的在烧烤;有的骑自行车卖玉米;有的骑三轮车卖碗托;有的卖凉粉、面皮;有的卖玩具;有的卖饮料;有的卖水果;有卖日用品……应有尽有。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流在不断的增多,从以往的人烟稀少,一下增到约一公里外,到处是停放的汽车,人山人海。站在楼上往下看,人群密密麻麻,像是无数蚂蚁在动,由于人多,一不小心就会你踩了我一脚,我碰了你一下,要想从这人流中出去,就得会钻。

10) 当然,最壮观的还是晚上放的烟花。有的烟花放上天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烟花放上天先是一个小圆圈,接着像水波一样一圈一圈地放大,而且每一个圆圈的颜色都不一样呢!有的烟花放上天就像喷泉一样“哗”地散落下来……各种五颜六色的烟花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五光十色,把夜空妆扮得如同灯火辉煌的宫殿一样,十分美丽。

2.形容人多的的词语 篇二

1、驾肩接迹:形容人多。

2、人千人万:形容人多。

3、逐队成群:形容人多。

4、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5、挨肩并足:形容人群拥挤。

6、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

7、骈肩叠迹:形容人多拥挤。

8、填街塞巷:形容人非常多。

9、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10、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11、捱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12、掎裳连~: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13、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14、挨山塞海: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15、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16、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17、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18、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19、摩肩擦踵: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20、比肩叠踵: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21、稠人广众:稠:多而密。指人很多的场合。

22、连衽成帷:衣襟相接而成帷幕。形容人多。

23、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24、张袂成帷: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25、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26、人潮汹涌:形容人多的像潮水般不断地涌现。

相关阅读

形容人多的成语,附解释

1、鱼贯而出: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2、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3、比肩迭踵: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4、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5、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6、臣门如市: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7、屯街塞巷:形容人多拥挤。

8、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9、南来北往: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10、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1、十夫Q椎: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12、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13、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14、纷至沓来: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15、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6、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17、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18、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19、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0、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21、人多口杂: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22、随踵而至: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23、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3.形容人多的词 篇三

2、成千上万:形容人很多。

3、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十分多。

4、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5、不乏其人:不缺少那样的人。指那样的人为数不少。

6、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貌;攘攘:纷乱的样貌。形容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拥挤。比肩继踵: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7、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珠围翠绕: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妇女妆饰华丽。也形容富贵人家随侍的女子众多。

8、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9、八方呼应:四面八方都响应,形容人多。

10、不可胜数:无法计算它的数目。数也数可是来。

11、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12、攘来熙往:形容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拥挤。

13、成语首页>人多>形容人多的四字成语_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14、比肩继踵: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15、不一而足:同类的事物或类似的情景很多,不止一种或一次。

16、七手八脚:形容大家一齐动手或人多忙乱,动作不一。

17、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18、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19、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20、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21、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齐。

22、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23、门庭若市: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十分热闹。

24、比比皆是:比比:一个挨一个,引申为处处,到处。到处都是。形容数量很多。

25、不计其数:无法计算它的数目。形容数量很多。

26、触目皆是:眼睛所能够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形容人或事物很多。

27、成群结队:形容数量众多。

28、济济一堂: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齐。

29、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30、觥筹交错: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31、水泄不通: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十分严密。同“水泄不通”。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32、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

33、不胜枚举:不可能一一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34、挨肩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35、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36、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

37、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38、接踵而至:一个一个到来,形容人多。

4.形容人多的成语及解释 篇四

【拼音】qū zhī ru wù

【解释】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含贬义) 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示例】清·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为民上者,以名利二字驰使天下,而天下之民趋之若鹜。”

【近义词】如蝇逐臭、如蚁附膻

【反义词】敬而远之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出自】如薰亦能诗,士趋之若鹜,宾座常满。---------《明史·萧如薰传》

2、人声鼎沸

【拼音】rén shēng dǐng fèi

【解释】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示例】广场这时已是一片人声鼎沸。

【近义词】人欢马叫、震耳欲聋、吵吵嚷嚷、热闹非凡、熙熙攘攘、人喊马嘶、人声嘈杂

【反义词】万籁俱寂、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人声嘈杂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3、人声鼎沸

【拼音】rén shēng dǐng fèi

【解释】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示例】广场这时已是一片人声鼎沸。

【近义词】人欢马叫、震耳欲聋、吵吵嚷嚷、热闹非凡、熙熙攘攘、人喊马嘶、人声嘈杂

【反义词】万籁俱寂、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人声嘈杂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4、人山人海

【拼音】rén shān rén hǎi

【解 释】人群如山似海。 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 处】《西胡老人繁胜录》:“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用 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定语、宾语;用于公共场所

【示 例】瞿秋白《赤都心史》:“远远的就看见~,各种旗帜招飐着。”

【近义词】川流不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川流不息,人头攒动,人来人往,万人空巷,捋臂将拳,摩拳擦掌

【反义词】荒无人烟,人迹罕至

5、人来人往

【拼音】rén lái rén wǎng

【解释】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

【示例】在这~的地方没办法集中精力。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不断。

6、人欢马叫

【拼音】rén huān mǎ jiào

【解释】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出处】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

【示例】田野上~,一片丰收的景象。

7、热闹非凡

【拼音】

【解释】形容非常热闹。示例:国庆节快到了,长安街上~。

热闹:人多欢腾:元宵佳节,街上十分热闹|热闹的集市。 ②人多欢腾的情景:看热闹。

非凡:超过一般;不寻常:~的组织|市场上热闹~。

凡:“热闹非凡”即“不一般的热闹”。“凡”即“一般,普通”的意思。

【近义词】门庭若市 络绎不绝

【反义词】可罗雀 门庭冷落

8、热火朝天

【拼音】rè huǒ cháo tiān

【解释】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示例】但这几天热火朝天的参军运动,也冲击着他们的身心。(冯德英《迎春花》第九章)

【近义词】如火如荼、热气腾腾、万马奔腾

【反义词】死气沉沉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出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9、人头攒动

【拼音】rén tóu cuán dng

【释义】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近义词】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反义词】人烟稀少,人迹罕至。

10、前呼后拥

【拼音】qián hū hu yōng

【解释】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示例】“骆驼像发现了什么不祥之兆,焦躁地哞哞叫着,~乱了行列。”(冯苓植《神秘的松布尔》)

【近义词】前呼后应、一呼百诺

【反义词】轻车简从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用于权贵等。

5.表示人多的四字词语 篇五

2、发言盈庭 比肩迭迹 人山人海 熙来攘往

3、掎裳连袂 多此一举 挨山塞海 骈肩接迹

4、驾肩接迹 多如牛毛 人多阙少 摩肩擦踵

5、七嘴八舌 座无虚席 张袂成帷 众口纷纭

6、挨肩并足 人多势众 七嘴八张 捱三顶五

7、逐队成群 骈肩叠迹 比肩继踵 亚肩迭背

8、纷至沓来 挨三顶五 前呼后拥 人多口杂

9、骈肩累踵 摩肩接毂 挥汗成雨 言三语四

10、肩摩毂击 人欢马叫 骈肩累足 兵多将广

11、接连不断 众说纷纭 万头攒动 众钠山

12、攘来熙往 火耕水耨 观者云集 结驷连骑

13、衣香鬓影 混水摸鱼 口多食寡 亚肩叠背

14、高朋满座 门庭若市 稠人广众 挥汗如雨

15、络绎不绝 踵趾相接 户限为穿

16、骈肩累迹 人烟稠密 屯街塞巷 比肩迭踵

17、比肩接踵 举国上下 僧多粥少 人来人往

18、人多手杂 车水马龙 接踵而至 川流不息

19、寡不胜众 张袂成阴 挨肩擦背 不胜枚举

20、议论纷纷 屦贱踊贵 熊罴百万 寡不敌众

21、比肩接迹 人多嘴杂 济济一堂 磕头碰脑

22、众人广坐 人满为患 填街塞巷 众钠山

23、冠盖相望 接踵而来 不计其数 千军万马

24、过江之鲫 比肩叠踵 人才济济 七舌八嘴

6.沮丧的的词语解释 篇六

中文名 沮丧 外文名 Depressed 拼 音 jǔ sàng 基本解释 灰心,失望,伤心,灰心丧气 出 处 南朝 宋颜延之《庭诰》基本信息

【词目】 沮丧

【拼音】jǔ sàng

沮丧

沮丧

【反义词】 振奋、奋发、愉悦、高亢

【近义词】颓丧、衰颓、悲伤、悲哀、颓废、懊丧、颓靡

【基本解释】 灰心,失望,伤心,灰心丧气

详细解释[1]

含义

(1)灰心;失望

(2)失色貌

灰心丧气。灰心失望;伤心失意。

出处

(1)南朝 宋颜延之《庭诰》:“岂识向之夸慢,祇足以成今之沮丧邪?”

(2)《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八》:“是时,李嗣源已入於 汴 ,帝闻诸军离散,精神沮丧,至万胜镇即命旋师。”

(3)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 王 初以才名自诩,目中实无千古;至此,神气沮丧,徒有汗淫。”

(4)茅盾《子夜》十七:“ 孙吉人 这话刚出口, 王和甫 就很沮丧地摇头,吴荪甫摸着下巴叹气。”

(5)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6)岂识向之夸慢,只足以成今之沮丧耶!——《宋书·颜延之传》

灰心丧气、长吁短叹、感叹命运的不公,时运的不济,十分伤心。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整天无精打采,封闭自己,给自己构筑一个小天地,在那里责备自己,怨恨自己,自信心下降,疏于与外界沟通,孤寂、悲观;不能正确面对现实,总想逃避现实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观念固执,在那里自我品尝苦果。

中文名

沮丧

外文名

dejectedly

表现

灰心丧气、长吁短叹

摆脱对策

在生活中要笑口常开

自我调整法

7.描写人多的四字词语 篇七

【解释】: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出自】:《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家庭、商业、服务场所

车水马龙

【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自】:《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示例】:花天酒地,闹个不休,~,日无暇晷。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

熙来攘往

【解释】: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示例】:人们~地汇集在广场上。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拥挤

摩肩接踵

【解释】: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出自】:《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示例】:节日的公园里,游人~,十分拥挤。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时

川流不息

【解释】: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出自】: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示例】:两个丫头,~的在家前屋后的走,叫的太太一片声响。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车等往来很多

络绎不绝

【解释】: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出自】:《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入塞者络绎不绝。”

【示例】:我梦里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庄大道,马来车往,~。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高朋满座

【解释】: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示例】:邕~,闻粲至,倒履迎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形容宾客很多

珠围翠绕

【解释】: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妇女妆饰华丽。也形容富贵人家随侍的女子众多。

【出自】: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依旧有翠绕珠围。”

【示例】: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花枝招展的,并不知都系何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人很富有

结驷连骑

【解释】:驷: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骑马的人。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

【示例】:今日为相,明日~,食方于前。

◎明·李贽《初潭集·夫妇二》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排场阔绰

纷至沓来

【解释】: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出自】:宋·朱熹《答何叔京》六:“夫其心俨然肃然,常若有所事,则虽事物纷至而沓来,岂足以乱吾之知思。”

【示例】:贴出布告以后,自己在招募公所坐镇,只见应募的小伙子,~,应接不暇。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趋之若鹜

【解释】:趋:快走;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员,那个不趋之若鹜呢!”

人声鼎沸

【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示例】:广场这时已是一片锣鼓喧天,~。

上一篇:肯德基储备经理面试心得下一篇:阅读《宣纸》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