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总结

2024-09-19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总结(共11篇)

1.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总结 篇一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收费制度的改革, 加上地区

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两级分化等因素, 使高校贫 困学生的比例呈迅速上升态势, 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途径。而高校图书馆由于学 校规模的扩大, 学生人数增加, 使各个部门的工作 量急剧加大。馆舍面积增加, 进书量加大, 服务项目 增多, 其本身具有增加工作人员的迫切需求, 而大 规模的引进人员又不现实。因此, 图书馆设置一定 的勤工助学岗位有利于适应高校发展的总体趋势, 解决人员不足的状况。同时高校图书馆积极投身到 帮助贫困生的行列中去, 也为解决贫困生问题作出 自己的贡献。但是, 如何管理好勤工助学学生呢? 笔 者就多年来从事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实践, 谈点看 法。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和作用

1.1 勤工助学为贫困生减轻了经济负担到图书

馆参加勤工助学的贫困学生, 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 一定的报酬, 能有效的缓解其经济紧张状况, 减轻 他们的心理压力, 提高他们的自立能力。这是高校 开展大学生勤工助学的重要目的, 是高校收费制度 改革的一项配套措施。

1.2 能够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 创新能力, 提高其 利用图书馆的能力①工作能力的培养。勤工助学 的学生在平时的工作中, 要接触到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 使他们在“学”和“做”当中 不断摸索、思考,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有亲身实 践的机会。同时, 得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指导和示 范, 使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和做法, 从而提高了工 作能力, 为以后做好其它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工作中, 馆员对学生进行创 新意识的诱导、启发, 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进行 大胆探索。寻找一切合适的机会让学生直接承担具 体工作, 提供发展个人才华及施展才能的工作场

所, 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 把工作 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情况交给学生, 由他们独自进 行处理, 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③提 高了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勤工助学的学生, 经 过一段时间的图书馆工作, 熟悉图书馆书库、阅览 室分布情况及功能, 对藏书情况了解的同时, 也熟 悉了分类法, 另外, 在参与工作的过程中, 经常遇到 问题和读者提出要求, 又直接得到图书馆员的指 导, 日积月累, 自己利用图书馆的能力也就得到了 提高。

1.3 缓解图书馆人员不足的矛盾, 提高了图书馆的浅议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范明泉

(大理学院图书馆, 云南大理671003)

[ 摘要] 高校图书馆聘请勤工助学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是高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途径之一。文章对高校图

书馆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意义、存在的问题、管理的途径进行了论述。

[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

[ 中图分类号] G251 [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编号] 1672-2345(2007)03-0055-02

[ 收稿日期] 2006-11-27

[ 作者简介] 范明泉(1967-), 女, 云南弥渡人, 馆员, 主要从事图书情报学研究.大理学院学报

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第6 卷第3 期2007 年3 月

Vol.6 No.3 Mar.2007

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增加, 图书馆工作压力加大, 劳动强度增

强, 勤工助学学生的参与, 大大缓解了图书馆人员

不足的矛盾, 保证了正常的服务时间。另一方面, 一

些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腾出时间从事高层次的服务,如: 学科导航、馆际互借、在线咨询等参考咨询服

务, 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服务质量。

1.4 推进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开展, 增强了图书

馆与读者的沟通聘用勤工助学的学生参加图书

馆管理工作, 有力的推进了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开

展。以我馆为例: 我馆为合并组建时间不长的综合性高校图书馆, 合并组建时的馆舍面积为1.2万平方

米, 发展到现在馆舍面积已增至2.3万平方米, 服务

窗口由原来的14个增加到19个。在馆员没按比例增

加的情况下, 图书馆聘用了勤工助学学生, 使周开

馆时间增加到82小时, 并增加了部分服务项目及晚

上、周末的开门时间, 大大方便了读者, 深受读者的欢迎。同时,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是大学生, 勤工助

学的学生本身就是图书馆的读者, 最能代表读者的呼声, 最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 具有相同的爱好和

兴趣, 他们既能在读者之间宣传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检索和利用, 又能把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图书

馆, 便于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和理解, 有利于图书

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1.5 有利于促进高校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高校

图书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是传播知

识的场所。要营造和谐文明的氛围, 除了图书馆的努力, 更需要广大读者的支持。长期以来, 受一些不

文明因素的影响: 少数读者在馆内撕书窃书、随地

吐痰、乱扔废弃物、随意搬动阅览桌椅等不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纠正这些不文明现象成为图书馆的一大难题, 虽然也为此制定有关的惩罚措施, 但仍

屡禁不止, 影响了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勤工助学的学生到馆以后, 他们利用其特殊身份优势, 在日

常工作和生活中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影响和教育

了他们周围的同学, 在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中赢得

理解。他们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向广大读者宣传“做

文明读者光荣, 撕窃图书可耻”等, 在图书馆营造了

良好的阅读氛围〔1〕。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1 勤工助学学生存在自卑、孤独心理, 缺乏主动

创新行为勤工助学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边远

山区、下岗职工家庭, 信息相对闭塞, 兴趣爱好比较

少, 自我评价过低, 与同学交往、沟通少, 在行动上

独来独往。形成了一种“我不如人”的孤独自卑心

理, 由此导致有的贫困生缺乏信心, 工作起来缩手

缩脚, 主动创新性不强, 不敢面对挑战〔2〕。

2.2 缺乏责任意识勤工助学学生在参与图书馆

管理的过程中, 他们逐渐熟悉馆员、熟悉馆藏、熟悉

流程, 个别学生工作热情减退, 积极性消退。具体表

现为: 工作中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上岗时替岗、迟

到, 值班时与同学聊天或埋头看书等, 缺乏责任意

识。

2.3 勤工助学岗位人选偏离原有目标多数学生

把兼职当成实践经验的积累, 而且认为在图书馆勤

工助学可以看书, 借书也方便, 加之勤工助学管理

部门与使用部门之间沟通不畅, 使得有一部分并不

真正贫困的学生参与了图书馆勤工助学, 偏离了为

贫困学生解决困难的初衷。

2.4 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办法高校图书馆为贫

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是一项相对新的工作, 由于缺

乏经验, 没有整体的规划, 往往是哪里需要人, 就临

时招聘, 对招聘学生的条件、要求、考核没有科学规

范的管理办法。加强勤工助学学生管理的途经

3.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引入激励机制勤工助学

是高校的一项系统教育工程, 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

度。成立勤工助学管理小组, 由副馆长担任组长, 成员由各部主任担任, 分别负责岗位的设置、招聘方

案的拟定、人员的招聘和岗前培训及考核等工作。

在管理工作中还应引入激励机制, 奖勤罚懒, 最大

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增强竞争意识、责任意识, 摒弃干好干

坏一个样的思想, 定期进行打分评比活动, 给予一

定的物质奖励, 实行末位淘汰制, 使勤工助学学生

在激励机制中把工作做得更好。

3.2 图书馆馆员应言传身教, 以自己良好的职业道

德影响和教育学生由于接触密切, 馆员的政治觉

悟、道德修养、工作作风等对大学生产生着潜移默

化的影响。因此, 馆员应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 以文

明礼貌的言语、广博的业务知识、娴熟的业务技巧

为大学生树立榜样。在工作中正确处(下转第65页)

总第3 9 期社会科学大理学院学报

(上接第56页)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既不能把自己份

内的事推给学生, 使学生觉得自己不被尊重而产生

情绪, 也不能因为学生困难而偏袒他们工作中的失

误。

3.3 加强岗前培训工作训练是经验得以扩展的主要形式, 通过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 使其具

备开展工作所需的技巧与知识。训练包括思想教育

引导,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和金钱观,同时进行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培训, 使他们了解

图书馆工作, 明确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 能很快开

展工作。

3.4 合理安排时间, 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学

生以学习为主, 决不能因为工作影响了学习, 这样

便失去了勤工助学的意义。一方面图书馆应将勤工

助学学生的工作时间尽量安排在晚上和周末, 且每周工作时间不能超过教育部关于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应要求学生按时到

岗, 在岗时要恪尽职守, 认真做好份内工作, 不能将

自己混同普通读者, 到馆后只顾埋头看书学习。

3.5 严把人选聘任关在聘任时, 应拟定相应的聘

任办法。根据聘任办法, 与学生处、系院、班级取得

沟通和联系, 实行公开招聘, 聘任真正贫困的学生

参与图书馆勤工助学。

3.6 图书馆员在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贫困

生在思想及心理方面存在着自卑、孤独等问题, 在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 还应解决他们思想

及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多和这

些学生交流思想, 了解他们家庭情况和个人心理状

况, 发现心理问题应及时引导, 关心他们的冷暖。有

条件的可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的帮助, 建立一种亲人

式的相互交流、相互关心的氛围, 使图书馆成为贫

困生心目中的一片蓝天〔1〕。

[ 参考文献]

〔1〕罗宏珍.勤工助学馆员的心理行为分析与引导〔J〕.山东图 书馆, 2006,(1)∶78-81.〔2〕梁克可.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岗位的实践与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1)∶49-52.防城各旗、自治县, 设立防城港市和港口区、防城

区, 将原属钦州地区管辖的上思见划归防城港市;

海南省的东方黎族自治县改为东方市等。②镇改

市。如云南德宏傣族自治州的畹町原属陇川县的一

个镇, 于1985年直接升格为县级市。广西的东兴原

属防城港市的一个镇, 90年代初, 随着中越关系的解冻和升温, 边境贸易日益红火, 1996年东兴镇改

为市。③撤地设市或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根据民

政部1993年设市标准, 市区从事非农业产业的人口

25万以上, 其中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人口的从事

非农业生产产业人口20万以上, 工农业总产值30亿

元以上, 工业总产值在80%以上, 国内生产总值25亿

元以上;第三产业发达, 在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35%

以上, 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 已成为

若干县范围内中心城市, 可升格为地级市。近几年

中, 只有广西钦州地区撤地设市, 贵港市升格为地

级市。④市管市。即地方市代管县组市和县格局。如

云南昆明市代管安宁市, 广西防城港市代管东兴市

等〔2~5〕。

以上四种情况, 反映了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城市

化浪潮中, 城市建制体制发展趋势, 但是撤销原来

自治建制, 也就撤销了自治地方自治权力, 产生了

非自治化倾向, 使得自治地越来越少或者虽在事实

上保留了自治权力, 却没有法律保障可言的这两种

可能。合理的走向就是要顺应城市化浪潮, 结合民

族自治地方实际, 响应民族自治地方设立民族自治

市的要求, 增加《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民族自治市的建制, 然后依法对那些指标达到设市标准的民族

乡、镇、县改为民族自治市。

具体作法: ①修订《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在有关行政区划单位体系的条款上, 增加民族自治

市建制, 从法律上保障民族自治市合理地位。②对

于已改为普通县级市或市的原自治县, 可依法变为

民族自治市。对于没有改变, 但条件已达到标准的民族自治地方, 可直接升级变为民族自治市。

[ 参考文献]

〔1〕夏书章.市政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226.〔2〕张海翔.论我国民族地区城市化〔J〕.民族研究, 1998,(9)∶ 31-36.〔3〕宋涛.完善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思考〔J〕.民族研究, 1982, 2(9)∶58-61.〔4〕阿合买提江·艾海提.教育现代化与维吾尔民族现代化问 题〔J〕.民族研究, 1998,(9)∶98-108.〔5〕李克.我国区域倾伤痛政策的主要表现及基本内容〔J〕.城 市经济、区域经济, 1999,(2)∶92-96.张金良城市总第39 期化浪潮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走向思考第6 卷 65__

2.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大学生,对策

一、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勤工助学主要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在校内或校外参加的各种有偿的实践活动。尤其是指高校为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完成学业组织或提供的各种有偿的实践活动。新时期的勤工助学工作与过去的勤工俭学相比, 不仅在经济上发挥着解困助学的作用, 而且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 有利于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 树立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最佳效果是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效机制, 勤工助学活动无疑为这种机制观念, 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增强节俭意识, 而且有利于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 主动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 树立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

2. 有利于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培养健全人格。

目前, 我国高校贫困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0%, 我校的贫困生比例略高于此值。如何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和各级政府结合我国国情, 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 各高校通过“奖、助、贷、补、减、免”等方面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 由于经费有限, 对广大贫困生而言, 要帮助他们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上的巨大压力, 除了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要尽力做好勤工助学工作。勤工助学工作具有典型的“造血”功能, 多渠道地提供大学生勤工助学的途径对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3. 有利于大学生拓宽知识面, 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有两种, 一种是间接地从书本上学, 一种是直接地从实践中学。对一个新时期的大学生来说, 只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 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才能更好地巩固理论知识、弥补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领域和检验所学知识。勤工助学的过程是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 可以使大学生直接投身丰富的现实生活中, 学到书本上难以获得的知识, 延伸知识领域, 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社会实践中, 使所学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升华。勤工助学活动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着眼于校园与社会的衔接,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激发竞争意识的场所, 对大学生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交际和社交能力、规划和自我调整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困难, 在生活上、学业上和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严重影响了身心发展。对此, 国家和学校为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 绝大多数高校向社会承诺“不让一个困难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多方面筹集资金, 保证努力学习的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使贫困大学生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得到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但从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仍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 勤工助学岗位有限。

一般来说, 高校自身提供给大学生的岗位是有限的, 以我校为例, 每年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都会根据贫困学生的数量相应增减, 满足他们的需要, 但不能满足非贫困学生对勤工助学的需求。这也是诸多大学存在的共同问题。那么, 大学勤工助学活动该如何发展?最好的出路就是把学校的勤工助学活动推向社会。但是, 这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一是大学生学业繁重, 尤其是医学生, 他们不宜接受长时间的外出工作;二是大学生自身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所以他们难以立即被用人单位认同;三是随着大学新校区的建设, 大学生一般要在新校区学习2到3年, 而新校区地处偏远, 大学生进出校园勤工助学存在着交通不方便及安全责任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校外勤工助学活动的市场拓展。

2. 勤工助学活动层次较低。

勤工助学活动的层次较低, 主要在于勤工助学岗位多停留在低层次的劳务型上, 诸如, 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多为食堂勤杂工、卫生保洁员、绿化维护员, 虽然我校在图书馆、实验室、行政办公室等部门开辟了助理、助研岗位, 但工作内容基本上档次不高。各高校应从育人的角度、从增加实践机会的角度优先考虑选择那些能充分发挥大学生文化优势、专业优势的岗位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获得更深刻、更充分的锻炼与提高。校外勤工助学工作最多的是家教, 而能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的工作很少, 这与他们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有关。

3. 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发挥不够理想。

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不能把勤工助学放到应有的高度, 即不能将勤工助学放到教育人、培养人的层次上考虑问题, 因此勤工助学活动难以有实质性、令人满意的工作进展。虽然大多数学生把解决生活问题、增长阅历、锻炼能力等作为自己参与勤工助学的主要目的, 但勤工助学在大学生道德品质、专业学习、创新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起到的作用不够理想。

三、加强新时期勤工助学工作对策探讨

新时期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是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1. 以学生为本, 积极开拓勤工助学岗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建立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勤工助学相结合等系列管理体制, 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因此, 以学生为本, 积极开拓勤工助学岗位, 不能仅仅局限于为贫困生提供助困岗位的认识上, 而是必须与时俱进, 根据大学生的特点, 增加勤工助学岗位的类型, 以及开拓助学岗位的市场, 范围从校内扩大至校外, 类型要从劳务型扩展到技术型、专业型、综合能力型。目前, 大多数高校由学校拨出部分资金用于支付勤工助学的劳务报酬。由于学校经费有限, 很难满足更多的勤工助学者的需求, 因此, 只有勤工助学“基地化”, 即创办实体, 从单纯由学校“输血”转变为“输血”与自我“造血”相结合, 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例如, 我校在校内设立报刊亭、工作室等, 商业化运作, 以学生经营、管理为主, 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 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锻炼空间。因为, 学生必须亲手经营, 才能学会开拓市场、进行管理, 真正体会到勤工助学的价值。

2. 勤工助学工作要智力化、层次化。

勤工助学有体力型的, 也有智力型的。当前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停留在体力型、校内型的低层次上。目前高校已充分认识到勤工助学的重要作用, 非常重视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 尤其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勤工助学。但学校的空间远远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需求, 只有社会才能为大学生勤工助学提供广阔的舞台。这要求全社会认识到勤工助学活动不仅仅是解决大学生经济困难的手段, 更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努力使勤工助学在多方位、多层次上开展起来, 从校园到社会, 从劳务到科研, 努力做好勤工助学工作的三结合:一是与科技活动相结合,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 这既有利于教师科研课题的完成,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锻炼科研能力;三是与专业特长相结合, 发挥专业优势, 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 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工作、热爱科学、奉献社会的优秀品质, 使之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之才。

3. 勤工助学要以发挥教育功能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国务院2004年68号文指出:“要把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勤奋好学、团结互助、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好校风。”勤工助学活动的实践告诉我们:“四有”人才的培养绝不能只是靠课堂教学实现, 学生需要在课外和校外的实践活动中锻炼, 勤工助学活动正是思想政治工作大有作为的地方。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思想教育载体功能, 有组织有目标地开展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活动, 对贫困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十分重要。例如, 我校面向贫困生成立勤工助学联谊会、开展“自强之星”评比及表彰晚会等活动, 一方面加强了贫困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让贫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化解自卑、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 另一方面为他们树立了榜样, 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并且通过“勤工助学报”、“勤工助学网”等媒体宣传, 激励更多的学生在勤工助学中做出更好的表现。

3.高校扶贫助学工作的问题 篇三

摘 要:本文从深刻理解研究式教学的涵义和在士官大专物理教学中的目的、研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式教学在运用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研究式教学;士官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从20世纪末开始,高校改革全面展开,冲击着全国大学校园,冲击着几十年来人们业已习惯的传统观念。就国家来说,一种政策和制度的推行,总是从宏观上和从大多数的人承受力、利益考虑而制定的,国家实行高校并轨收费的新制度也同样如此。但是作为一种新制度的完善和补充,党和国家注意到与此相应产生的一大批贫困生自费上大学的客观现实,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支持措施来帮助这些贫困生。[1]高校全部实行“收费并轨”后,所有大学生都要交纳一定的学费。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招生并轨后学生缴费高。收费标准由1989年的120元、1994年的889元陡增到现在的每年人均4000多元的学费(艺术类等专业费用更高)[2]。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已是勉为其难,哪里还有余钱去支付高等教育费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自信自强型;自轻自卑型;偏激沉沦型。[3]

一、问题

1、贫困生认定缺乏合理机制

各地及各高校都有自己区分贫困生的一套标准,实际执行过程中亦有很大的难度。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且人数众多,学校无法准确掌握贫困学生的实际生活支出,更无法掌握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很难准确认定贫困生,致使部分家庭不困难的学生也申请资助。甚至有学生恶意拖欠学费、申请减免或申请贷款。另外,也有部分贫困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困难,自我封闭,不愿意别人了解自己的家庭困难,更不愿意接受别人给他的公开资助,认为很丢面子。所有这些,直接影响到贫困助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不利学生的教育。贫困生的贫困程度也更难以认定,对学生的资助力度更加难以把握,结果是学校不能把有限的资助金合理利用到更需要的人上。

2、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结合程度不够

中国目前贫富差距现象比较严重,贫困家庭的孩子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贫困生,这不是他们的责任,而是家庭和社会的产物,是由于不同的历史、环境或机会不均等等原因而造成的。家庭的贫困往往会导致贫困生心理自卑,情绪消极,精神痛苦,这些不良的情绪不会因为物质上的一时满足而消除,但让他们拥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和自强息的精神同样是扶贫的目的。尽管贫困生获得了国家政府、高校、社会等很多有形的物质资助,但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却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很多贫困生得到物质资助后,不但对社会、学校不心存感激,反而认为是自己应该得到的,甚至还盲目与其他获得资助的人相比,认为自己获得的资助太少了.

3、主动要困难补助和被动要苦难补助的尴尬

怎么面对贫困,是所有贫困生不可回避的现实。目前,部分贫困生因为“要面子”,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是贫困生,因此,对于学校向贫困生发的就餐优惠卡或困难补助等,他们宁愿挨饿也不愿意去领,认为“人穷志不穷”,不能靠别人的施舍度日,所以宁肯咬紧牙关也不申请或领取困难补助;而有些非贫困生却钻政策的空子,认为不拿白不拿,使得有限的苦难补助经费没有完全有效利用。特别是当前有媒体参与的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活动越来越多,众多有识之士和团体纷纷解囊献爱心,还有一些为了追求轰动效应,造成部分贫困生过多地吸纳了本已稀有的社会经济资,社会的公平公正得不到体现。其实贫困学生大可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只要是个人或社会的善意援助就欣然接受,但要记得感恩社会,不要忘记曾经的艰难和援助过自己的人,当有一天自己有能力了记着去感恩、去回报社会、去援助同自己一样苦难的人。

4、勤工助学岗位供不应求,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目前,勤工助学岗位处于明显的供不应求状态,特别是对于一些高质量的勤工助学岗位而言。虽然很多高校大力开发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但是,一方面校内岗位数量毕竟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大多是劳力型、服务型等低质量的勤工助学岗位。另外,勤工助学工作需要占用学生一定量的时间,学生工作助理岗位很多时候都是上班时间,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贫困生的学习,勤工助学反而会耽误同学们的学习。

5、贫困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1)贫困生既自卑又自尊。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否定的情感体验。有自卑心理的人容易离群索居,缺乏自信心和荣誉感。当一个人的某种缺陷受到别人的嘲笑、轻视和侮辱时,自卑心理普遍会增强,通常会出现嫉妒、暴怒、攻击等情绪和行为。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贫困地区或者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生活比较艰苦,他们很容易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并且不自觉地把差距扩大化,感到自己不被群体所接纳,从而产生自卑感。

(2)学习压力过大,内心紧张和焦虑。贫困家庭的学生承载着个人和家庭对未来更高和更多的期望,他们奋发努力,自强不息,希望能彻底改变自己和家庭的贫困境遇和现实命运。因此,贫困学生往往给自己定的目标比别人要高。

(3)不满情绪与逆反情绪并存。很多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差的原因,心理负担较重,通常比较敏感,内心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因此,他们习惯把生活中的阴暗面扩大化,对学校的管理、思想教育等产生抵触情绪。还有一部分贫困生可能会因为自己人际关系紧张、学业不精、事情不顺心等,进而产生冷漠、敌对甚至是攻击的心理和行为,出现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甚至憎恨社会的思想,其行为也变得异常偏激,甚至走向极端,或许会因为小事迁怒他人,通过伤害他人来发泄心中的不快。据统计,因成绩不好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存在经济困难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偏高。甚至个别贫困生会走上偷窃、诈骗、抢劫等违法道路,一发不可收拾。这些不仅给他们本人带来伤害,更对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造成巨大危害。另一方面,部分贫困生不能直面生活的困难,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不思进取,也缺乏摆脱贫困的实际行动。他们自认为学校不会把贫困生赶出校门,抱着“上了大学就该有人管”的心态,甚至把“贫困”作为自己的资本,到处伸手,把学校和社会捐赠的钱、物用在与自己经济条件不相称的消费上,从思想上形成了对社会、对他人的严重依赖[4]。

参考文献:

[1] 陈成文.社会弱者论[M].时事出版社,北京2001.1.

4.高校助学贷款办理须知 篇四

一、贷款对象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高校在读学生当年在高校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不得同时申请生源地贷款。

二、贷款额度及用途

每个学生每年申请的贷款额度不低于1000元,不超过6000元(学院为防止办理过程中出错现统一贷款金额为6000元),具体金额根据学生在校学费和住宿费实际需求确定。生源地助学贷款原则上用于支付借款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当贷款金额高于学费和住宿费实际需求时,剩余部分可用于学生生活费。

三、贷款流程

1)到村(居)委会办理证明材料以及共同借款人填写贷款承诺书(注意格式规范,承诺书请见下页)。

2)登录网站注册账户:11级新生(及往年没有办理高校贷款今年需办理的老生)统一到学工室注册以免出错。

3)用注册账户登录并且录入本人及共同借款人的相关信息。

4)在线申请贷款。

5)高校审查贷款资格及资格公示。

6)发放申请审批表(此项由高校资助中心办理)。

7)申请人填写审批表(新生填写表格时一定要注意审批表的固定格式不懂得需问相关负责人)。

8)签订合同。

四、初次申请须提交以下材料:

5.关于转发在全国高校开展“助学 篇五

各院(系)、研究生处:

为大力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全面展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感恩教育,展现新一代大学生的青春奋斗风采,根据《关于在全国高校开展“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教助中心【2013】81号)文件规定,决定开展我校“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活动内容

(一)征文主题:“助学·筑梦·铸人”(二)

征文口号:“中国梦·谁的青春不奋斗”(三)

征文截止时间:2013年10月30日。(四)

征文要求:

1.征文活动对象:全校所有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 金、国家助学金的学生。

2.征文题材:题材为记叙文,题目不限,要求文风平实,短小精悍,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突出人物个性和独特经历,传递正能量,字数不超过2000字。

3.征文格式:页边距为普通,正标题小二黑体加粗,副标题小三黑体,一级标题小三黑,二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正文四号宋体;字符间距:标准;行距:全文行距1.25倍。

4.投稿流程:征文来稿以各班为单位,统一打包上传学院班长群(咱们都是化工人)。

二、征文活动要求

各班要重视本次征文活动的开展,及时将通知转发各年级班级,并精心组织实施。要加强宣传,要求所有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必须参与此次征文活动。

三、征文表彰

本次征文活动设优秀征文奖和优秀组织奖:

1.本次征文由学校征文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定优秀征文奖,获奖比例占参评人数10%,择期召开表彰奖励大会,给获奖的学生发放证书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2.本次征文设优秀组织奖6名,为奖单位将颁发证书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推优工作

学校将在获奖学生中推荐若干名参评全国资助管理中心组织的全国性的评审。

北方民族大学

6.高校大二助学金申请书 篇六

您好!

我是xx学院的学生,希望申请国家助学金来缓解经济问题,我住在一个农村里。父母文化水平低,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田间劳作。母亲没有读过书,在家务农,只能找一些力气活来做,所得的报酬非常少,经常早出晚归。

母亲去年在一家工厂工作,不小心出了意外,差点离我而去。经过抢救,庆幸母亲还在。由于没有劳动合同,也没有人帮助,工厂仅仅是派人去看望而没有赔偿。这次意外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借了外债。现在母亲只能在家中做些轻微的农活而已。父亲每天出去务工,为了省几块钱中午常常不吃饭,身体很是瘦弱。

吃不好再加上高强度的劳动使他瘦弱的身体更加疲惫。憔悴的面庞、瘦弱的身躯让人看了都心酸。加之我在上大学,这期间的高额学费和生活费,使得本来困难的家里更加雪上加霜,负担实在是太重,只靠父亲一人早已是入不敷出,举步维艰。我看在眼里非常心痛,希望能借此机会为家庭减轻些负担,同时也能激励自己更加努力的学习。

也许是父母们对与儿女的关爱,他们总是要我们不要对自己太薄,总是把最好东西留给我们,他们说“钱我们俩会努力去挣的,你们就好好学习吧。”每当我听到这句话,我都会感到阵阵心痛,一种百般无奈的心情。为了让他们能得到丝丝安慰,我从小到大都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家里我主动承担大部分家务,在学校我刻苦努力,力求做到最好,让他们对我省心,也力求使自己成为他们的骄傲。

生活的磨练让我变得懂事,养成了办事认真负责,学习刻苦努力的习惯,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生活作风,习性优良。这也使我在大学生活中颇有受益。大学虽说是一个全新的与社会接轨的舞台,学习不再是唯一的胜券,它对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的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同时不断反思调整自己,在过去的一年中也有不小收获。

由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朴素节俭,不与同学比吃穿,只比在大学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勤工俭学,在校外做过发单员、促销员。虽然很辛苦,但我认为它们不仅帮我减轻了父母的经济负担,也让我学习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工作时与别人的互动、交流也使我的性格变得开朗多了,提高了我与人交往、为人处世的能力。

在校期间品行良好,成绩优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做事遵守承诺。我平时对同学们都很热情,因为受父母的影响,无论家庭情况是怎样,也一定热心帮助同学,给人以微笑,同时也热爱学习。

真诚希望领导给我一次机会,一解我求学之路的燃眉之急。“家穷志不穷”我没有因为家境贫困而失落,没有因为家庭贫困而丧失生活的动力,而是生活的贫困却教会了我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要坚强,我不会向困难低头。生活上的困难并不会使我的意志消磨,而只会使我以后更加努力勤奋学习,以此来报答社会,报答所有关心我和对我给予希望的人。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7.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总结 篇七

一、勤工助学在资助工作中的育人功能

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该办法第4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依据勤工助学的定义和贫困生的实际,这一资助形式在以下方面作用明显。

(1)有利于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发展。贫困生承受着经济上的压力,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部分贫困生有自卑、自闭的倾向,有一些甚至心理扭曲。勤工助学活动调动了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贫困生能够依靠自身劳动来缓解经济困难,促进了他们自信心的树立。劳动中自身价值的体现也给贫困生带来了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也帮助他们勇于正视现实,克服自卑心理。同时勤工助学增加了贫困生与社会的交往,贫困生通过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与更多的人员广泛接触,有助于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2)有利于加强贫困生意志品德修养。经济上的资助对贫困生而言是短暂的,而思想上的帮扶对贫困生却是受益终身。无偿的资助形式,有时可能会滋长个别贫困生的依赖思想。勤工助学,却能培养贫困生的自强、自立。这种靠自己的才能和劳动而生活的人生态度,对大学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能够在劳动中积极解决问题,承受生活中的艰辛等,更能培养贫困生勇于进取、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3)有利于提升贫困生实践锻炼能力。大学生知识的获得多来自于书本,勤工助学活动可以使贫困生在丰富的实践生活中去体验、去认识。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从而完成由感性认识到实践提高的第二次飞跃,使贫困生所学知识在运用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在实践中汲取营养、补充学识、提升素质、增长才干。勤工助学为贫困生拓展了知识面,锻炼了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二、对江苏某高校部分贫困生勤工助学情况的问卷调查

参与调查者70%来自低年级(一、二年级),专业横跨文、理、教育、管理、工、医等。被调查者中95%的贫困生认为有必要进行勤工助学,其中28%的认为非常有必要。而80%的贫困生做过勤工助学,其中27%的经常做。在获得勤工助学岗位的途径上,半数以上的贫困生选择自己寻找或朋友介绍的;而通过中介联系,通过学校联系,通过广告排二、三、四位。目前(或希望)的勤工助学地点统计上,第一位为校外企业58%,第二位为校外家庭35%,第三位为校内办公室30%,第四位为校内后勤19%,第五位为校内实验室18%。在做勤工助学主要目的选择上,第一位为锻炼自己实践动手能力76%,第二位为赚钱以助学74%,第三位为增强社会适应性68%,第四位为扩大交际范围42%,第五位为培养自信37%,第六位为提高组织管理等综合素质32%。在勤工助学工作的月收入方面,200元以下55%,200元~500元26%,500元~800元14%,800元以上的5%。在(假如)勤工助学工作中被骗、产生纠纷、伤害后的处理问题上,选择自己与当事人或其领导交涉43%,选择法律途径26%,选择向学校等相关部门投诉18%,选择自认倒霉10%。

在对高校开展勤工助学工作的建议这一问题中,贫困生谈得最多的是拓展岗位,包括增加岗位数量和种类,也有贫困生提出特别要增加和专业相关岗位的数量。其次的建议在于加强勤工助学工作岗位的宣传,要设立专门的信息发布平台,使大家能安全、及时地了解工作信息。对勤工助学岗位的培训,也是贫困生很关心的,这包括安全、法律教育以及岗前技能培训等。贫困生还希望在遇到纠纷、伤害时,高校能积极提供支持,维护贫困生的合法权益。不少贫困生也提到了成立专门的社团组织,聘请专门的老师加以指导。另外,被提及的包括在勤工助学工作中评优树典型、提高工资待遇、岗位设置更灵活以适合课余时间、勤工助学与就业实践相结合、在高校打造勤工助学工作特色品牌、提供第三方支付平台,保障贫困生工资等。

三、结合调查的分析与建议

考虑到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意义,问卷更倾向于低年级的贫困生。从问卷结果可以得出贫困生对勤工助学的认同度是非常高的,参与度也很高,对岗位的需要也很是急切。但在岗位信息的提供上,高校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大部分贫困生职位的获得依靠一己之力。更多的贫困生也已不满足于在校内参加勤工助学,他们希望走出去,接触社会。经过几年的宣传提倡,贫困生对勤工助学的认识也有所提升,勤工助学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赚钱生活上,锻炼自己实践动手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提升交际范围、培养自信、提高综合素质也都被广泛认可。但对于勤工助学所得,按现在江苏省高校每月每生约800元的平均生活标准,只有少数同学能完全依靠此项生活,大部分同学的收入只能是生活补助。在产生纠纷、伤害后的问题处理上,贫困生的维权意识增强了,但以个人力量解决的较多,有近半数;还有直接选择走法律途径的约四分之一,但考虑到司法成本等因素,最终放弃者居多。学校在此方面建设还不够,贫困生选择向学校等相关部门投诉的不多。对高校开展勤工助学工作,贫困生也有很多很好的建议。结合调查和实际工作,高校开展勤工助学可以从以下方面重点着手。

(1)提高对勤工助学工作的认识。高校肩负着国家培养大学生的重任,如何将贫困生培养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优秀人才,值得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资助工作是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贫困大学生实施的全面求助。高校在这项工作中,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老一辈的思想家、革命者,许多都是通过艰苦的勤工助学来完成学业的,这一光荣传统需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扬。以勤工助学为载体,通过切实做好资助工作,能够使贫困生认识到党和人民对他们寄予的殷切希望,能激励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热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2)建立勤工助学社团组织。仿效团委、学生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建立勤工助学的专门社团组织,如“助学会”。由专门的教师负责,在一定的规章制度、管理机制、监管体系下,由贫困生形成从主席到各部的组织网络。社团可聘请一些有专业背景的校内外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包括法学教授、专业技师、高级实验员、培训师等。社团要建立专门的信息平台,帮助贫困生得到勤工助学岗位信息;定期组织培训、讲座传授给贫困生相关知识;定期组织交流,使贫困生可以内部互助、帮扶。社团建立专门的部门针对勤工助学中的劳动纠纷、伤害,代理贫困生参与纠纷调解、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社团内部还可以运营勤工助学工作特色品牌以及建立第三方支付平台,保障贫困生工资待遇。设立社团基金,鼓励贫困生毕业后捐资、捐助,也是很好的运作方法,能培养贫困生的感恩回馈精神。

(3)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在校内除了后勤、图书馆,还可以进一步挖掘职位,办公室人员、辅导员、班主任都可根据情况配备助理。对于实验室、教研室等和贫困生专业相关的机构,更需要多开放一些岗位,锻炼贫困生的动手能力,满足贫困生的需要。校内的创业园,也可成立勤工助学基地,学校负责管理,由贫困生自主运作,可建立书报亭、文印室、收发室、休闲驿站、送奶中心、废品收购站、小超市等。贫困生走出校园,更多接触社会,对其自身发展是很有好处的。高校也应推进勤工助学的社会化,积极同校内外单位、个人开展合作。首先可充分利用原有的就业实习基地,增设校外勤工助学基地;勤工助学基地也可与信誉好的公司、企业直接联系,或与正规的中介合作。也可通过开辟网络实践平台,在确保网络交易安全的基础上,引导贫困生开发网络运营项目,扩展勤工助学岗位。总体上要多方面争取,拓展岗位,提高待遇,为贫困生提供长期、稳定、有保障的勤工助学岗位。

(4)加强过程管理。针对勤工助学工作涉及面广、范围大的特点,要加强对贫困生的过程管理。在贫困生获得岗位时,与他们签订承诺书,并联系家长、相关老师、人员,提醒这些人对学生进行监督。要建立专门的贫困生勤工助学档案,对他们的思想动向、工作情况、学习成绩等进行动态跟踪。如贫困生出现不守诚信、态度不端、成绩急剧下滑等问题,及时对这些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可在适当范围内进行通报,以督促贫困生修正错误、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同时,通过贫困生勤工助学档案,还可以收集勤工助学工作中的先进人物、感人事迹,对这些学生进行鼓励、表彰。

(5)树立优秀典型正面引领。高校要通过评选“自强之星”,印发优秀贫困生事迹材料等活动,将贫困生勤奋求学、自强不息的突出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激励贫困生树立起自强、自立的精神。贫困生在昂扬精神的鼓舞下,才能积极地面对困难,通过自身的奋斗改变命运。通过学习典型,贫困生要充分发掘自身资源,客观分析自己,创造各种机会锻炼、提高自己。在学习先进榜样时,也要使贫困生注意到勤工是手段,助学成长才是目的。不要因为参加勤工助学而严重影响学习,要求贫困生妥善处理好勤工助学与学习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优秀贫困生的感人经历,相信不仅可以激励贫困生,对其他大学生也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总之,在当前高校,勤工助学是发挥资助工作育人作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载体。要做好勤工助学工作,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美德教育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要积极研究、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大学贫困生的勤工助学不仅具有单一的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政治意义。它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于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对于高等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对于完善现行的资助育人体系都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在高校中开展勤工助学工作,除了能帮助贫困生缓解经济困难,更大的意义在于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帮助教育。勤工助学作为一种良好的扶助体系,是高校实现育人功能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高校要积极探索适合贫困生成长成才的勤工助学模式,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在高校育人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8.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勤工俭学;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经济困难;参与对策

高校图书馆作为科研文献资料的重要存储场地,以及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场所,需要具有高效的读者服务工作效率,然而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各项图书管理工作开展受阻。高校图书馆组织勤工俭学学生参与到图书管理工作中来,可谓互惠互利,对双方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组织勤工俭学的重要意义

(一)缓解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与心理压力。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境困难往往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勤工俭学学生在工作期间非常害怕遇到同学,极度担心同学会嘲笑、贬低自己,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1]。高校图书馆组织勤工俭学活动,在有效缓解学生经济压力的同时,老师积极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增强自身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解决图书管理人员不足问题。伴随高校学生越来越

多,为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学校发展,图书馆需要引进大量不同方面的书籍并延长开放时间。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管理人员不足问题日益凸显,组织勤工俭学活动,让学生投入到图书管理工作之中,可有效解决管理人员不足问题,保证各项图书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三)促进图书馆的完善发展。由于勤工俭学学生随机来自于各个不同的院系,他们不仅是图书馆管理者,更是一名读者,他们更能反应读者心声,通过他们可以有效将图书馆和读者结合起来,进行双向沟通。由此可见,勤工俭学学生参与图书管理工作,利于图书馆及时了解到大学生的需求,这样可使图书馆采购书籍的过程中有针对性,不再盲目采购,因此,高校图书馆组织勤工俭学对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升勤工俭学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对策探讨

(一)优化组织勤工俭学学生的选拔工作。首先,图书馆将招聘信息于学校官网、图书馆官网等公布,为学生提供一個公正、公开的报名平台,让有意向的同学自愿参与报名。其次,勤工俭学学生填报申请表,经面试、复试等流程,择优选择,或者由辅导员推荐,为图书馆管理工作招纳优秀的人才[2];最后,所有学生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实习,重在录用实习期内表现优异,具有吃苦耐劳精神,思想上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二)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岗定岗。图书馆各岗位对工作者的要求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析学生具有的性格特点,为学生选择能够发挥自身才能,符合性格发展特点的岗位。只有做到学生与岗位的和谐匹配,才能让勤工俭学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真正发挥自身价值,施展其应有的才华。

(三)严格执行岗前培训。学生首次接触图书管理工作必然比较陌生,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真正掌握管理技巧,为此应严格执行岗前培训,帮助学生掌握各项管理事宜,同时熟悉基本的操作流程,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首先,要提升勤工俭学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其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提升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其次,将各项基础操作耐心传授给勤工俭学学生,并带领其熟悉图书馆内部结构,并依据岗位要求不同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业务技能。最后,图书馆老师需以身作则,积极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将正能量传递给学生,提升学生的管理服务水平。

(四)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针对高校图书馆学生勤工俭

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工作效率,为此应开展有效的奖励制度,包括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奖励机制可激发学生的工作斗志,争取在下一次评选中脱颖而出。通过这一措施,相信可以显著提高图书馆管理质量高和服务水平。

结语:综上所述,勤工俭学活动的组织与落实,对于高校图书馆以及经济困难学生个人均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学生的经济与心理压力有效得到缓解,同时图书馆的人员紧张问题也得到解决,且促进了图书馆的完善与发展。为此,图书馆应优化组织勤工俭学学生的选拔工作、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岗定岗、严格执行岗前培训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

参考文献:

9.高校生个人助学金感谢信 篇九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男女老少都可能需要用到感谢信,不同种类的感谢信使用的场景也会有所不同。那么在写感谢信时要注意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生个人助学金感谢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生个人助学金感谢信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首先,感谢国家、领导、老师对我们贫困生的关怀和关爱。我是xx学院xx系xx班的一名学生。我很荣幸能成为长江大学的一份子,这里学风浓郁,校风淳朴、是我们理想的求学圣地。欢迎广大学子来我校学习,同时也祝愿母校前程似锦。

我来自山区农村,那里交通闭塞,生产条件差,几乎全部都是务农为生。家庭负担重,而父亲身体又不好,今年入学只能贷款。也正是在助学贷款这一政策下,我才能继续我的学业。我今年考上大学,是全家人的骄傲,也是全家人的难题。关于助学金的感谢信关于助学金的感谢信。因为无法凑齐那高昂的学费,父亲身体差,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乡亲们因此也不肯借钱给我们,上不上学的问题一直被搁着。母亲也为此伤心,但是她无可奈何,父亲深知教育的实用性,坚持要我上学,但要求是自己上学的债自己还。我清楚的知道,如果不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好,也许我就无法走进这神圣的象牙塔。

我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我一直在努力。作为国家资助者,我深感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民强国富,只有我们大学生都发愤图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接班人,更应该提高自己的修养,修身治国平天下,任重而道远。

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而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我知道助学金不仅仅是国家对我们的关爱,更体现出国家对我们的期待。关于助学金的感谢信

感恩并不是要我们做多么惊天动地的事,相反的,感恩应当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道德上的约束。它存在我们身边,感恩祖国,就因该从心里热爱自己的国家,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当老师同学帮助你时,说一声"谢谢",其是就是一种感恩,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国家助学金给了我很大帮助,同时也使我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社会,老师对我的期望。感谢国家政策的美好,感谢无私奉献的各位领导,辅导员,您们的无私将引领我们成长,开创辉煌,一个互助团结的民族,必将是个生生不息的民族,一个无私奉献的队伍,必将铸造利在千秋的伟业。

此致!

敬礼!

感谢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高校生个人助学金感谢信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受助的同学,向国家、学校、领导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对我们的培养、照顾和信任。感谢你们对我们贫困在校大学生的关怀的关爱,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是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xx级xx专业xx班的学生。我是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今天,我怀着万分感激之情写下这封信,希望能够借着这封信感谢国家的大好政策,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帮助和扶持,感谢国家为我们发放的助学金,感谢在助学金评选工作中付出辛勤努力的老师和同学们。

由于家庭困难,而且父母的年纪也高,身体不是很好,现在家里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只是靠农务和父母打一些零工,远远不够给我交学费,生活费就更难说了,多少次爸妈都在为我的学费忧心着,多少次我也在为我的大学迷茫着,当我得到了助学金,心中升起了无限希望,我真的很感谢你们,谢谢你们给予我援助,让我有继续学习的机会!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进入大学使我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着是我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这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我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我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大学也是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

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因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我知道上大学的不易,因此我勤奋努力,从不敢懈怠,也从不奢在物质上的满足,我不能跟其他同学一样,买衣服和随意消费等等。我只知道我要一心学习,争取在大学期间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回报我在大学期间帮助我的那些好心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这学期的学习中,虽然我走地很艰辛,哭过,笑过,迷茫过,但是我却没放弃过。我知道,无论怎么样,都会有你们在我身边,为我加油,给我力量,每当我想到这时,我都会觉得自己有无限的勇气和意志,所以路我走得歪扭,但我走得充实和精彩。

看到这一切,我们深受感动,在这里我想说一声:“你们辛苦了,我们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决不辜负你们的期望!”因为有时候我们就会想到以前一个老师说过的话——贫困的学生会被遗忘在教室的角落。真的有时候我们都没胆量去面对老师,老师的热情有的时候真的让我们感到害怕,有时候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可是学校及老师们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关爱,我们是学校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垃圾。

助学金的给予是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给予我们的是一种说不出的勇气,这种勇气不是用言语说出来的。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的自信,减少了对生活费的`忧愁。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安心地看书,我们更有勇气去和老师谈谈我们关注的问题,同时也使我们深深感受到,贫困不是一种累赘,更不是一种可耻的事,而是一种巨大的财富。

此致

敬礼!

感谢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高校生个人助学金感谢信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仁以知恩图报为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首先,我非常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国家对我们的贫困生的资助,让我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孩子能踏上这个梦想中的大学校园,在这里我还要对学校和各位关心我们贫困生的老师和学校各单位表示深深的感谢。

农村不比城市,要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来是很困难的;说不完的辛苦,流不尽的眼泪。每当到放假那段时间时,心里面总是会怀着比较忐忑的心预计着下学期要带多少钱,要交什么费用之类的,然后说给父母。而每次说完后都会看到父母阴霾的脸。我能感受到父母心中的担忧,大学的费用不是一笔小数目,那需要他们多少汗水换来啊!负责的父母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上完大学,为的是我们能有个属于自己未来,有时候看到父母为了钱争吵时总是会偷偷的哭泣,看到自己为他们带来的困扰,心里很不是滋味。更多的是现在的物价一直上涨,什么都在变,农村的收入却是一直没变的,对于我们贫困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就在即将意味着退学的时候,国家和学校对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于了我们助学金和奖学金之类的补助和奖励。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真正的雪中送炭,这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代表国家和学校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贫困的大学生,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学生学校和老师也是同样的关注。学校及老师们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他们关爱。

这些钱大大的减轻了父母的负担,也让我们在学校能安心的好好学习,暂时不会过于担心钱的问题,全心全意把心放在学习上,等着学成后能为国家做些有意义的事。有了这些钱能减轻我们报自考费用的负担;有了这些钱我们能拿出一部分钱去买一些学习及相关的一些物品。助学金让我们充满自信的行走在大学校园-这个有着勃勃生机和有着美好未来的环境中,我们能安心的沐浴在图书馆中寻求真理,我们能过着充实的生活,这些都是国家和学校所赐予。

再次感谢两年以来关心、爱护我们成长的院领导和老师们,感谢在学习生活上给过我们莫大帮助的同学们,更要感谢国家领导的好政策和对我们大学生的关心和重视。在你们爱的手臂下,我们不再畏惧风雨,在你们爱的庇护下,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健康成长。我们定将乘风破浪,做新一代好青年,完成我们所背负的使命。

走好未来的路是我们勇气和自信的见证,我们会用青春的活力和毅力创造更加炫丽灿烂的明天!请你们相信,今天受到过你们帮助的学生,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一定会把这份爱变成将来对祖国、对社会的回报!

谢谢你们!真心的谢谢你们!

此致

敬礼!

感谢人:xxx

10.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总结 篇十

高校自考助学学生自我管理研究

作者:王永利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05期

[摘要]高校充分利用优势教育资源举办自考助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尝试,对促进社会发展与稳定,促进自考生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自考助学学生存在种种缺点,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加强自我管理是促进他们成才的有效途径,其自我管理的途径是明确奋斗目标、提高学习与能力的自我管理、注重身心健康、合理安排时间。

[关键词]高校 自考助学学生 自我管理

[作者简介]王永利(1964-),男,河北保定人,江苏工业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江苏 常州 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07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8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7SJD710016)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8-0172-0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当前,许多高校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积极发展自考助学,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高校成为自考助学的主体,深入研究高校自考助学的特点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对于推动自学考试与其他教育形式的良性互动,促进自学考试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自考助学学生的特点

由于自考助学学生宽进严出,其中绝大部分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并不理想,因此,相对于普通本科生,他们在心理、思想和行为等方面有以下特点:

1.自卑心理较重。自卑感是不少自考助学学生存在的一种心理倾向。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多数学生经历了高考落榜或求职无路的挫折,普遍有自卑感,对能否通过自学考试成才缺乏信心。特别是那些在中学学习基础较好,但由于高考的失误而进入自考班的学生,这些学生存在心理不平衡,甚至感到耻辱的倾向,这种倾向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地引导,可能会导致他们由自卑转为自弃。二是由于自考学生与普通本科生在同样的环境中学习,传统观念使他们最怕别人称他们为自考生,他们最忌讳学校、教师不能一视同仁,把他们和普通本科生区别对待。三是由于自考助学学生底子薄、基础差,虽然同样是在普通高等院校学习,但由于学生注册、考试、教材使用都是统一按照省级自学考试委员会的规定执行,与其他普通本科生不同,使他们感到了真正的差距,所以这些自考助学班的学生不仅没有“天之骄子”的心态,还会有一种自卑心理。这种心态既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也影响了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对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客观的原因,参加自考助学的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吃苦精神,学习目标性不强,毅力不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还有部分学生迫于家长和社会的压力而参加自考助学。这些学生在主观上就认为是家长等外界因素让他们来学习的,因此,他们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3.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由于家庭宠爱。现在的自考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且许多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家长的溺爱导致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差,也造成了他们自我管理能力的低下。二是在中学阶段,这些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三是部分高校自考助学的规章制度、机制、措施不到位,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四是这些学生自我要求不高,尤其是遇到挫折之后容易放弃。

二、自考助学学生自我管理的必要性

自考助学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表现进行的管理,是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最终完成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是社会发展、学校管理、自身成长和家庭稳定共同的需要。

1.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大学生自我管理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高等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种人才越来越多地面向市场。社会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有关专业的设计和研究工作,能够独立地处理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能独力地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从而成为在工作中能够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因此,学生在学校期间应该有意识地通过自我管理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自考助学学生大部分是高考落榜、没有机会直接升入大学的学生,如果他们过早进入社会,不论在年龄方面还是在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方面,他们在就业市场上都处于劣势。高校把这部分人组织起来,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对社会发展和家庭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2.学校科学管理的需要。高校办学理念的转变要求学生实行自我管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主张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使学生自我实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生心灵深处无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愿望。”他甚至强调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此,离开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高等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

目前,我国高校自考助学管理模式大多沿用的是普通本科的管理方式,但与对普通本科生的管理相比,对自考助学学生的管理在学校的重视程度、机构设立、辅导员和班主任的配置及素

质、各种学生组织的建立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强自考助学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更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3.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从主观意识上,自考助学学生渴望独立,希望自我管理。自考助学学生自卑心理重,自尊心和逆反心理强,对于传统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方式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在家庭里和中学阶段,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到大学后靠单纯的管、卡、压更不可能成功,因此,应根据这些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自我管理入手,让他们去体验成功,找到不足。

自考助学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自考助学学生大多处于青年期(18~23岁),生理发育已趋成熟,这为他们独立、自主地生活和学习提供了生理前提。按照法律的规定,他们都已达到了法定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他们应该独立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自考助学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更多、更全面的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自我管理模式使每个学生作为主体自觉参与到活动中,既发挥了学生主人翁的作用,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三、自考助学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

高校在自考助学学生中实施自我管理,涉及自考助学学生的奋斗目标、思想品德、学习与能力培养、身心健康、日常生活等方面,相对于普通本科生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奋斗目标。清晰、明确的目标是自考助学学生获得成功的前提。自考助学学生进入大学后,要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尤其是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环境的变化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一般设定目标的程序为:一是列出符合“SMART”标准的目标,即可确定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接受的(Acceptable)、现实可行的(Realistic)、有时间限制的(Time Indication);二是列出上述目标带来的好处;三是明确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阻碍,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四是明确实现目标所需的技能及知识;五是为达到目标必须合作的对象;六是目标完成的日期。

明确目标后,就要善于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目标方向上。一是要学会放弃。大学的诱惑很多,要想有所为,必须有所不为。二是要检视积极性。检视自己是否正在为实现目标而积极努力。三是经常检视自己的责任感,是否尽了应尽的责任。四是及时评估进展情况。五是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同时,要实现目标必须有韧性,要具备挫折忍耐力、压力忍耐力、自我控制力和意志力等。能够在艰苦的、不利的情况下,克服外部和自身的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坚持自己的目标和信念。

2.提高学习与能力的自我管理。自考助学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所有课程的考试,并取得文凭。然而,相对于普通本科生,自考助学学生基础差、统考难度大、就业困难。因此,学习与能力自我管理成为自考助学学生自我管理的最重要内容。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不能照搬本科的教学方式,对待自考助学的学生教师应将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控好课堂秩序,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最终落实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课程的通过率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第一,作为一个自考助学学生应当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任务确定自己的学习与能力锻炼目标;第二,根据确定的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加以实施;第三,要掌握一定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策略;第四,要对所学内容掌握的程度和能力有切实可行的检验办法;第五,要掌握一套适合自己克服考试焦虑的训练方法;第六,当学习和能力培养遇到困难或障碍时,要具有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克服困难或障碍的能力。

3.注重身心健康。对健康进行管理也是自考助学学生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正如培根所说,人是自身幸福的设计师。身体和心理是自考助学学生健康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目前,高校自考助学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成绩普遍下降,心理疾病时常发生。如前所述,自考助学学生心理问题普遍多于普通本科学生。许多学生身心健康两者不能兼顾,甚至两者都不关心。要加强学生身心的自我管理:一是要有豁达的心态。自考助学学生要志存高远,心胸开阔,乐观向上,善待自己,宽容他人,这是身心健康的前提。二是要培养健康向上的爱好。在大学期间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一项或两项体育、音乐或书画等方面的爱好,既可以锻炼身体、提升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品质,又可以广交朋友、愉悦心情。三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自考助学学生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如经常和朋友、家长、教师交流的习惯,注重早餐和饮食平衡的习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等,而减少上网包夜、酗酒、不用早餐等不良习惯。四是有问题要主动寻求帮助。身体上哪方面有不适,或心理上有情绪低落或焦虑、紧张不安等状态时要主动寻求医生或教师的帮助。

4.合理安排时间。日常生活的管理突出表现在自考助学学生对时间的自我管理方面。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曾大声疾呼:“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除非时间被妥善管理,否则,任何其他事务皆无法被妥善管理。”同时,他还指出:“有效的管理者要知道他们的时间应花在什么地方。”我国古人也曾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来警示后人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时间的管理是否得当足以影响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以及对社会的贡献。自考助学学生更是如此,相对于一般本科生而言,他们在校期间的课程安排少,业余时间多,因此,他们对时间管理尤其是对课余时间和假期时间的管理上显得更为重要。

自考助学学生应明确时间的管理应着眼于学习。根据学习工作的轻重缓急可以把所要从事的事项分为四类:紧急又重要的事项、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项、紧急但不重要的事项、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项。然后,记录并检查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可以减少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在此基础上,统一管理安排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成功的人只会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须立即处理的紧急事件,他们把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项上,他们对四类事项在具体时间上的分配为:第一类20%~25%、第二类65%~80%、第三类15%、第四类小于1%。因此,自考助学学生应该养成“做要事而不是急事”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成功人士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把时间用在重要的事情上。这些事情虽不紧急,但它却决定了未来的发展、受教育程度、工作成绩

等。对于自考助学学生而言,这些事情包括考研、取得文凭、能力锻炼、通过某门课程等。我们所做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接近目标,并将时间的弹性拉到最大,以此为尺度确定在有限的时间内,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必须放弃什么。

我们强调自考助学学生的自我管理,但并不排除学校对学生的严格管理,而是应该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所优秀的大学要培养的是专业知识扎实、社会适应性强的全面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克服放任自流的弊端,建立完善、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监督制度,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按章办事、违章必究。

[参考文献]

11.浅谈高校勤工助学的现状与对策 篇十一

【关键词】大学生 勤工助学 调查研究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31-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高校勤工助学是“大学生个人或团体,以获得或改善学习条件为基本目的,将教育与学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而进行的教育经济活动。”勤工助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解决在校贫困生生活困难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大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是高等教育中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载体。然而,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不足、校外兼职信息相对封闭、在兼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不公平对待、兼职收入得不到充分的保障等问题,令许多大学生对勤工助学望而却步。

一、高校勤工助学中心的多重功能

1.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增强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高校结合办学特点,精简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学生的水平,在传统的岗位设置的基础上不断摸索,一方面以征求各个教学单位意见为依据,另一方面以发挥学生在参与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为工作重点,在学校机关以及系、部等学校各个部门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意识。例如:在学校实验室助理的岗位,让学生参与实验室仪器的整理,药品的准备,标准样品的配置以及实验准备的其他工作;设置辅导员学生助理岗位,协助辅导员处理事务性工作,使辅导员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部分解放出来,以便集中更多精力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等。

2.助学与育人并重

勤工助学中心加强对勤工助学(兼职)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把勤工助学岗位建成育人基地,使之成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一种途径,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第一,缓解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国家在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学杂费减免”等宏观政策的同时,学校也开辟了勤工助学通道。学生可以在保证正常学习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以缓解经济压力,顺利地完成学业。

第二,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工作理念。勤工助学中心对申请不同岗位的学生进行面试和培训,通过岗前培训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付出才有收获”的理念,有助于教育他们正确看待不同岗位的职责与分工,认识岗位不分好坏和贵贱。同时,也要求他们端正工作态度,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第三,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很多参与勤工助学工作的学生因特殊的家庭环境、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紧张的学习生活,心理上不同程度地会存在自卑、忧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勤工助学作为一项有偿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在提高参与的积极性的同时,也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有效克服忧郁、自卑等心理问题,重塑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感恩的生活态度。

二、当前高校在勤工助学工作中的不足

1.勤工助学岗位在数量上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质量上缺乏专业相关性

在调查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工作意向时,对于校内勤工助学工作,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助教和助研,而劳动服务型的工作所占比例较小。这表明,大学生主要倾向于那些高智力含量的工作(如校内的助研和助教以及校外的家教和翻译等),这些勤工助学工作技术含量高,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更高的报酬,也能更好的发挥大学生的知识和智力优势,提高大学生对勤工助学工作的积极性,而当前各高校在这些岗位的设置上还略显不足。

2.校外勤工助学缺乏相应的权益保障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发现,有14.6%的学生在参与勤工助学工作时曾经遭遇过纠纷。比如,实际工资与用人单位提供兼职信息所述工资不同,兼职工资被长时间拖欠,甚至被克扣等问题。但遭遇纠纷时,有的学生会自行解决或主动求助于学校相关部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自认倒霉,放弃权益。因此,学生在校外的勤工助学方面没缺乏相应的权益保障机制。

三、建议与对策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不但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上的困难,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也是学校育人成果的重要体现。学生参加勤工助学,通过自身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为他们的自立提供了经济基础,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信念,帮助他们摆脱由贫困造成的自卑感,从而将解决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勤奋好学,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良好校风。

2.结合高校大学生特点,努力开拓勤工助学岗位

勤工助学工作具有助学与育人的双重功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职业能力锻炼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勤工助学的数量和质量是当前学校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一方面,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学生专业知识扎实、创新意识强等优势,在校内不断拓展助研、助教等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在参与勤工助学的同时锻炼自身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提高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主动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密切合作,发挥好自身知识密集、科研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强等优势,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广泛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建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

3.完善制度和管理,建立勤工助学评价系统

为了保证勤工助学活动真正达到助学与育人作用,学校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建立评价体系,更好地为勤工助学的发展服务。首先,在坚持勤工助学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就业质量基础上,发挥用人部门的作用与团学组织的优势,做好监督与学生自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其次,为了在法律上能更好的保障学生的权益,在组织模式上要由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向法人化、基地化模式转变。第三,为了更好地总结学生实践效果,建立勤工助学评价体系是重要保障。勤工助学属于实践课程,它的评价不同于传统课程中以记忆具体的知识信息为特点的测验,而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总结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情意能力等多种高层次实践技能为特点的对比性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其目的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改进与发展。因此,其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吸收国外先进的以共同建构为特征的评价体系,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用共同参与的方式来建构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研究性教学法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论文下一篇:国防教育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