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解读

2024-09-14

《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解读(精选13篇)

1.《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解读 篇一

通榆县第七中学校

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管理工作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通教发[2013] 9号文件精神,我校承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管理任务,为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常住户口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结合我校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现就进一步做好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特拟定本实施方案。

一、广泛宣传、深化认识。

我校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构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抓好此项工作的落实,我校成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雷立志

副组长:张福才毕磊

成员:包淑环相伟陈国强刘国郑长威

孙丹丹李珊珊麻双艳

三、保障措施

1、建立入学通知制度。为方便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每学期开学前半个月,在我校校门和学区范围内,张贴《入学通知书》。

2、建立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特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文化学习、评优奖励、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平等对待。建立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家庭联系制度,对每个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建立起家校联系卡(如监护人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等),使学校、教师、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增强双方教育教学管理的责任。注意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学校师生尊重、关爱进城务工就业随迁子女,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愿意、乐意学习,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

3、精神鼓励,不歧视,不为难,彼此尊重。

在校每一位学生精神上都是平等的。不允许使用伤对方自尊的语言,不允许由于经济上的,或学习上的原因让学生为难。在座位安排,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班级活动,犯错处理等方面不允许歧视。特别是插班生,更由于语言,习俗等方面不同,更应向学生解释,寻求理解。

4、困难学生助学制度。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一对一结对子”等活动,积极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款、捐物,帮助家庭经

济困难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学。以切实减轻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教育费用负担。

5、家长座谈,提高监护水平。

每学期要与这些家长共同商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把观察到的一些问题,上升到教育的角度,与家长沟通,提高家长的监护能力

通榆县第七中学校

二○一三年八月二十日

2.《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解读 篇二

关键词:美国教育,社会融入,随迁子女教育

一、比较议题的提出

比较教育研究,在地实践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以下简称宾州)斯泰特科利奇市(State College)的收音机公园小学(Radio Park Elementary School)为个案,自2014 年4 月到2015 年2 月对该校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以下简称为ESL)儿童的教育进行了为期10 个月的实地调查,探讨了美国这样一个移民而且国际暂居流动人口较多的国家,是如何利用学校教育这一工具促进社会融合、实现并维系社会整合的,并进而反思其对我国当前城市公立学校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教育中的意义。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引起的社会人口横向流动加剧,其对教育最直接的影响之一是带来了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在有关随迁子女教育的研究中,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作为关涉宏观社会阶层流动以及社会整合的问题而广受关注。然而,在研究者近年来的田野调查中发现,当下,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状况并不乐观。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脉络下,随迁子女群体的长期存在且日益庞大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如何帮助这一群体实现有效的社会融入,是教育以及相关社会研究者不可回避的责任。

在美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黑人白人冲突、种族歧视曾长期存在,种族及文化的多元是其基本特征之一,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异质多元的文化之上,美国实现并保持了至少在显见层面上较为稳定的社会整合形态,其中的推力当然离不开宏观社会制度的安排,但学校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者近一年对美国个案小学的观察中对此深有体会———通过学校教育增进社会团结与融合、维系社会整合的功能1在美国公立学校有清晰的体现,特别是在对新进入美国社会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外来儿童的教育实践上。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与美国移民或国际暂居流动人口孩子的社会融合在问题产生前提上有所不同,所面临问题的具体内容也有根本区别,但问题解决及拟达成的显见目标———实现一国社会存在之基础的社会团结与整合是一致的。基于此,研究认为在具体策略上两者因所回应问题的具体内容不同而不可简单比较模仿,但在技术策略背后所贯穿的对“社会融合”的定义以及相关的实践逻辑与路向则是共通的。美国的社会融合问题由来已久,其对该问题的回应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较为成熟;而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社会融合问题只是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近20 年才逐渐凸显的,我们在对此问题的应对上也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中美两国在此议题上做比较研究并探讨其对我国在具体问题界定及问题解决逻辑与思路上的启发很有必要。

二、美国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儿童的入学规定与教育:平等接纳与看见需求

(一)入学中的制度安排:平等接纳

1982 年美国最高法院在普莱勒诉杜伊案(Plyler v. Doe)中判决,拒绝非法进入美国的孩子进入免费公立教育系统是违反宪法的。[1]这一判决适用于K-12 义务教育系统,[2]从此奠定了至今在美国各州所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孩子无论合法居民与否都享有平等入学权利的法律基础。因此,在美国,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的入学程序虽然各州会有些微差异,但总体而言程序都很简单。

以宾州为例,该州教育局的基础教育通告(Basic Education Circulars)指出,“州内所有学龄孩子,无论他/ 她是本州居民,还是仅仅是与本州居民住在一起,或居住在有关机构以及领养家里的非居民,都有入读公立学校的权利”。[3]基于对这一权利实现的保障,通告中除了规定需要审查年龄、住所等资格文件之外,更明确规定了禁止审查的内容,如父母护照签证等,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孩子的身份如何,合法与否都同等具有平等入学资格,即通告中所声明的,孩子的入学权利不可以在孩子的移民状态上有任何条件。[4]

州的规定直接在学区层面落实。因此,斯泰特科利奇学区网页上标明公立学校注册入学所需文件仅为:(1)政府颁发的证明学生出生日期的出生证明或护照原件;(2)疫苗接种情况清单;(3)合法监护人住在本学区的住址证明;(4)证明合法监护人监护关系的文件。[5]

由此可见,在美国,自上而下从国家法律层面到州的制度安排到学区的程序化操作,对于所有学龄孩子,在入学权利保障上都是一致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孩子是美国社会中外来移民或国际暂住居民的主要部分,也是在美国社会中面临更多社会融合问题的群体,入学机会分配中不问身份的平等接纳,使这一群体孩子迈出了走近美国社会的第一步。

(二)学校教育过程:从认知需求到积极回应

注册入学时,除了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在宾州教育局的网页里还有规定需要提交家庭语言使用调查表。[6]在研究者对收音机公园小学的研究中发现,家庭语言使用情况调查表是在注册现场填写,同时要求填写的还有孩子有什么特殊需求的调查表。2014 年4 月调研期间,研究者曾询问负责注册的老师,为什么要填写这个表?老师解释,因为学校使用英语教学,孩子的英语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参与和表现,了解每个孩子在家庭中使用何种语言,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这是州的统一要求。通过查看孩子在家庭中语言的使用,大致能够了解这一孩子的英语语言状况以及相应的文化背景,根据这一信息,开学后学校会对所有在家不使用英语的同学逐一进行英语口语测试,学校将对那些在测试中被认为对英语掌握不够好的孩子提供专门的语言课程,即ESL课程——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孩子的英语课程,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

真正从交往互动到深层次心理的融入、融合,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对于外来者来说,对所进入社区、社会的语言、风俗、文化有基本把握与理解,是在新的社会文化情境中感受到舒适自然的重要前提之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孩子获得平等入学机会,进入了儿童最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学校,开启了社会融入可能的第一道门。但如何将这一可能性往前推进,将入学机会的平等延续到学校教育过程,使这一群体儿童有能力平等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从前文老师对为什么要了解孩子的语言状况的解释中,可以看到在州教育局以及学校对此问题的理解与回应———平等接纳,但也看见不同需求,并给予特殊支持。而这里的不同需求,最显见的是语言,然后是与之关联的文化及其他,学校将语言作为了问题回应的重要切入点。

在收音机公园小学,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混合分班,统一教学,但正如注册老师所说的,入学后对在家不使用英语的学生进行语言测试并单独给予ESL课程。因为研究者的女儿在该小学入读学前班(Kindergarten)1,开学第二周,研究者收到了学校ESL课程老师的信,主要意思是学校完成了对新进入学校的英语为非母语学生的语言测试,欢迎新家庭加入学校的ESL项目,同时介绍ESL课程分班情况和即将要开展的活动。2

在随后研究者对收音机公园小学ESL课程的研究中发现,ESL不仅是孩子语言学习的课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引导孩子以及家长了解美国文化的课程,ESL老师不单负责语言教学,还承担着介绍美国文化以及协助学生家长更好地进入所在社区的角色。

在ESL课程里,语言学习当然是核心,但内容的组织却是文化。从每周课程老师给家长的邮件里,可以看到在不同年级的课程里,有基本日常用语以及词汇掌握的要求,但所有语言学习都会整合到每个月的学习主题单元中,而学习主题的安排却与日常生活、文化紧密关联,其中以介绍美国日常生活文化为主,特别是结合季节、节庆展开。如9 月,学前班的学生因为属于入学初始阶段,学习内容主要为日常最常用的五种感官以及相关动词使用,而其他年级的内容则是有关秋天的主题;10 月则是紧接着秋天而来的收获主题及与相关的节庆、色彩、南瓜以及万圣节;11 月则是与感恩节相关的历史、仪式、火鸡、家庭团聚等;12 月则是圣诞节主题。在秋天、收获的主题里,课程老师会介绍社区周围的农夫市场及附近农场每年秋季常规的收获庆典活动;在万圣节的主题学习里,老师会告诉孩子怎么庆祝,特别在“不给糖果就捣乱(trick-or-treat)”活动中怎么去要糖果;在感恩节的主题里,老师则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节日的历史渊源,让孩子们建立起“五月花”这样有历史意义的概念;在圣诞节来临前两周,ESL老师会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有关圣诞节的书,通过影片给同学们介绍世界各地冬天的节庆日,同时也会与同学分享老师作为美国人在这个节日里的一些传统庆祝方式等。3

孩子的社会融入与制度化的学校生活紧密关联,但同时也极大程度受家庭影响,如果家庭能在新的环境中很好地调整与适应并顺利生活,孩子则会更容易建立起相应的安全感并愿意投入新环境。因此,ESL课程除了引导孩子了解和理解美国日常生活和文化外,同时也通过家校沟通的邮件以及各种活动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如,在9 月开学的第一个月,ESL课程专门召开了ESL学生家长的“返校之夜(Back-to-School night)”家长会。会上ESL老师介绍了本课程孩子学习的情况、课程教学方式以及家长可以协助孩子学习的地方,随后,老师重点和家长们分享了美国文化中家长与孩子相处的基本方式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在10 月中旬,学区ESL项目组组织了一次全学区ESL学生家庭的百乐餐(Potluck Dinner)聚会,聚会期间,组织者特意给家长们印发了该学区的社区各类服务电话、日常生活超市的介绍等信息,以帮助ESL家庭尽快熟悉社区环境与适应新的生活,与此同时还给家长们介绍了本学区专门针对国际人员的公益组织机构及在这一机构中可以得到各种服务与活动参与。在万圣节前,ESL老师则专门发邮件提醒家长学区万圣节晚上“不给糖果就捣乱”的要糖果活动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1

至此,可以看到,对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儿童的教育,在学区以及学校的实践中,一方面是按照法律法规平等接受入学、各种资源一视同仁开放;另一方面是对其特殊需求予以积极回应,从教授语言到介绍风俗文化以帮助适应新生活,研究者将其称之为教育过程中对美国文化的输出。如果教育仅停留于此,很容易让人想到“宰制”、“文化帝国主义”这样的概念。但研究者在对学区以及个案学校的研究观察中发现,在实践层面的教育过程中,与英语语言、美国文化的学习、介绍的同时,也贯穿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以及促进相互理解以和谐共处的努力,这种尊重与理解不仅在美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也在同为跨文化的ESL学生之间。

三、多元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境遇:尊重与推进理解

在研究者调研期间收音机公园小学9 月开学的第一次ESL学生家长“返校之夜”家长会上,ESL课程老师便对家长说,虽然孩子在学校要专门学习英语,但在家庭的日常交流中,不需要刻意去使用英语,建议保持使用母语,这样对孩子的思维以及成长都是有好处的,他们当然应该要会说自己的母语、理解自己的文化。很简单的建议,但从中不难看到,至少在ESL项目中对于不同语言文化的态度。而随后学区组织的全学区所有ESL学生家庭参加的百乐餐聚会,通知标题即为“ESL跨文化百乐餐聚会”,主题则是“促进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学生、家长相互认识、跨文化交流与理解”,聚会现场,插有所有ESL学生所属国家国旗,主持人一一介绍了学区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家庭。

当然一次活动并不能真正让大家熟悉起来,但至少学区的活动从形式上表达了一种对不同文化尊重与理解的姿态2。在这一活动中,对孩子来说,他们显然也不会因此对某一文化产生多么深刻的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会获得丰富直观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活动所营造的不同文化欢乐共存、不同人群共同分享的氛围,无形中会强化个体对“和而不同”的认识和接受。同时,很多孩子会因为自己带来的国家的特色食物很受欢迎而心生自豪感,并因此加深身份认同。聚会期间,在研究者与学区收音机公园小学负责ESL教学的老师讨论跨文化学生适应的问题时,该老师顺便告诉研究者,百乐餐是学区每年的常规活动,活动目的一方面是给ESL家庭一些有关学区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当地日常生活的资讯,另一方面就是想给大家创设一个相互交流、增进理解的机会和空间。该老师还谈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每个人都有很多可以让对方感到新鲜的东西,但这种新鲜也可能因为文化差异又没有相互理解尊重的心理前提而容易导致矛盾,孩子之间的交往常常会受到家庭的影响,所以学区、学校通常会将家庭纳入,希望营造一个ESL社群,增进彼此理解。研究者发现,“社群/ 社区(community)”3是他们很喜欢使用的概念。同样出于对不同文化的关照以及促进相互理解,在ESL课程里,高年级的教学内容里更有不同国家文化的学习单元,如在2014 年10 月26日,ESL老师的邮件中就提到:“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将要开始学习日本以及来自日本的民间故事。”4

ESL课程中对多元文化的态度也在其他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见到。如学前班的老师在教学中讲到美国感恩节的传统时,老师也会给每个同学表达的机会,让同学们分享各自国家或家里有趣或特别的节日传统。在每个国家特别的节日里,如中国的春节,老师也通常会请相应家长来和同学分享他们的节日传统风俗,以及相应的历史文化知识。在一些国际学生较多的学校,特别是有更多自主空间但同属公立系统的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有的学校更会以多元文化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在这些学校,不同国家文化传统表达生存的空间显然更大,而且内容也更为丰富。

ESL课程以及学校里的常规教育教学当然是影响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孩子社会融合最主要的制度化社会生活场所,但在这之外,学区所在社区的一些相关组织及活动,其实在更大的社会层面推动包括儿童在内的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与融合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宾州州立大学的全球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Global Studies)、学区所在地的公共图书馆免费面向公众的多语言世界故事时间(World Stories Alive: Tales in Many Tongues)项目等。

学校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家庭需求的认知与行动回应,除了直接解决了现实的问题,也让学生和家长在心理上感受到被支持与接纳,而且,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到学区对ESL学生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生存空间打造,使这种支持与接纳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敞开门”“把你变成和我一样”的单向结果,而是旨在建立一种基于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接纳与共处。这种接纳给孩子带来的是正向的情绪体验,也让孩子在学校、在社区都更觉得自在而愿意融入和参与。研究者在大量观察中发现,即使是英语仍然有很大障碍的孩子,他们都非常愿意去学校,在学校表现积极,没有显见的疏离与不适,与老师、同学相处得也很好,当然这一方面与美国公立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有关,但其中更得益于学校在宏观法律架构下对孩子从个体人到其后文化的态度及落到实处的实践。

四、启示与本土问题回应:融合概念与中国问题的实践路向

在收音机公园小学近一年的观察研究期间,研究者最常想起的相关研究情境是,2013 年研究者和人类学研究者冯老师在北京一所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公办学校就社会融合问题进行的田野调查。在学校,一方面研究者不断听到学校老师说,现在本地外地生都一样了,都一视同仁,没什么差别,都分不出谁是本地谁是外地的;但另一方面,研究者也看到弥漫在老师中满是抱怨、甘愿放弃的消极。老师们认为,学校今天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状况是学校衰落的标志,有老师甚至认为从最初教医生的孩子到教护士的孩子,现在沦落到教住在地下室的护工的孩子,毫无出路。而在学生中,也不是像老师所说的没什么差别。在表面上,随迁子女与本校的本地孩子确实很难看出有多少区别———因为在该校的本地孩子本来就少而且也主要来自低社经阶层,但随迁子女那种来自心底的文化自信的缺乏其实是显见的,他们居住在这座城市却局限于极其有限的生活半径,对所身处的社区、城市都知之甚少。社会融合在实践上除了政策所强调的“一视同仁”之外,并没有更多严肃考虑和落实措施。在田野中,研究者与课题组成员曾有过讨论,讨论的核心是,这样的学校是不是可以去充分挖掘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背后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去找到学校发展的新路径以及社会融合的可能?

中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及社会融合问题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对此问题的回应特别是具体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显然需要更多切实的行动研究做支撑。但研究者也发现,在美国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的教育实践中,多有值得借鉴之处,如前文所言,借鉴不是具体技术策略的简单模仿,而是贯穿在实践的对“社会融合”的定义以及相关的实践逻辑与问题解决的思考路向。

首先,是关于“社会融合”定义的问题。在本文从对美国的个案研究中发现,从学区到学校、到教师,他们对融合的实践所强调的是在法律的框架下,承认不同人群孩子的文化差异以及不同需要,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对不同需求的积极回应,以使其更好地融入学校及社会生活。而对于文化差异,一方面是肯定与尊重,另一方面则是创造机会促进交流与理解,使得大家能在共同的社区安适共存。显然,其对社会融合的定义,不是“她/ 他”变得像“我们”了,而是不同文化的孩子、人群达至相互尊重、理解、接纳,和睦共处,甚至在互动中建构出新的文化形态,就像ESL老师所说的,学校里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学生,是很有趣的事情,每个人都很特别,可以给学校带来不一样的东西,学校的文化也因此更丰富。在我国,无论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领导、教师,谈及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最常听到的仍然是“现在政策都一样了”、“本地生外地生一视同仁”、“看不出什么差别”这样的表述。其中,“融合”显然仅停留在“趋同”的层面。这样的定义,既忽略了随迁子女这一群体本身可能因文化、习惯等种种差异给他们学习生活带来的挑战,也看不到随迁子女作为文化多样性的群体可能给学校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机会。因此,在有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与社会融合的议题中,重新审视现有政策以及教育教学实践对“社会融合”的定义,显得很有必要。

其次,是与对融合定义紧密关联而来的认知差异与回应需求的问题。从前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儿童的语言课程安排、文化活动的设计,都是对这一类学生群体差异性需求的认知与回应。而反观我国当前很多接受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强调简单的等同划一,忽略这一群体的特殊需求,因此,造成了虽然这一群体被接受进入公办学校,但却难有很好的城市社会理解和个人成长,其中回避差异性需求也因此带来隐性区隔甚至是现实的社会矛盾。在当前,这一群体除了显见的来自不同区域所可能存在的城乡文化差异、区域风俗文化差异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这一群体由于义务教育后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对于其中大多数人来说都要面临义务教育之后返回户口所在地继续学习的现实。因此,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如何在可能的范围里去考虑这一现实问题,帮助他们理解目前的个人困境与国家政策两难,并给予可能的支持,如建立学生家长获得政策信息的常规渠道,纳入家长参与协助孩子更好适应不同区域间转学学习的教育教学活动等。这既是回应最直接的教育需求,也是更大意义上以积极的姿态面对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不同区域、阶层民众的社会团结。

3.《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解读 篇三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

在陕参加升学考试方案

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2〕4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权益均等化方向,稳妥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问题。

(二)立足基本省情,充分考虑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紧张现状,按照既要保护陕西籍考生正当权益,又要兼顾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权益的思路,统筹兼顾,平稳过渡,和谐有序。

二、实施方案

方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随迁子女在陕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及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招生录取工作;第二部分为随迁子女在陕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后,参加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录取工作。

(一)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阶段。

从2014年起,随迁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持陕西省居住证1年以上,按照国家规定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年以上(含1年),随迁子女本人持有陕西省初中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可在符合我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报名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在其毕业初中所在县(区)报名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根据考试成绩,考生可选择升入普通高中、高职5年制大专、中专或职业高中。

(二)普通高校招生階段。

从2016年起,随迁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持陕西省居住证3年以上,按照国家规定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年以上(含3年),随迁子女本人高中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参加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持有陕西省高中阶段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可在符合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在其高中毕业学校所在县(区)报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及录取。

2016年之前,继续执行考生本人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连续学籍及户籍均在陕满3年的规定。

此前发布的有关文件与本文件规定不符的,以本文件为准。

三、密切配合,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省招生委员会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有关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配合,并根据方案内容,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把方案规定的资格审查要求落到实处,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一)教育部门要依据在陕参加中考和高考的随迁子女人数,合理调配资源,做好招生计划编制、考生报名组织、考试实施以及招生录取等工作。同时安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配合,广泛宣传解读随迁子女在陕参加中考、高考政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切实加强中等教育阶段学籍管理,严厉打击伪造、虚挂学籍等违规造假行为,严格审查考生学籍和报考资格,有效防堵“高考移民”。

(二)发展改革部门要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着力提升我省城市资源承载能力。

(三)公安部门要认真落实《陕西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161号),督促各级公安机关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制定详细办法,把审核外省籍来陕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是否具有稳定居住条件的任务落到实处,并提供给各级招生考试管理部门作为升学考试资格审查的依据。

(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配合招生考试部门做好报考资格审查工作,制定相关办法,准确提供外省籍来陕务工人员参保缴费情况,并提供给招生考试管理部门作为升学考试资格审查的依据。

4.《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解读 篇四

近年来,随着韶州路的开通和我县经济的蓬勃发展,身处城乡结合部的韶州中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人数增多,我们充分认识到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的重要性,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工作,开展好相应的活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学校首先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校园生活的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主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父母的工作类别、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校的人数比例、学校在此工作方面已做的相关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与难点、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结合摸底情况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工作内容

结合目前教育部门已采取的行政措施,我校开展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关爱行动,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全方位地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1、关注业余生活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养低、工作忙碌,对孩子的教育缺少办法和时间的特点,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得到心灵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指引,同时也让外来务工人员能安心工作,让他们的孩子能度过快乐、健康的课余时间。

学校以素质教育理念为主导思想,各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寓教于乐,激发出孩子的求知欲,同时也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将爱心洒向每一个孩子。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内向不愿与同学交往、心理存在芥蒂和隔阂等问题,安排班主任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鼓励,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2、关注校园生活

我们创造条件设计多种活动,使同学互相了解,互相认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外来务工子女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在开学期间开展“手拉手 一本书 传友情”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通过手拉手结对的形式,通过民主生活会、校园广播、假日帮扶活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服务和帮助,使他们在读到一本好书的同时,交到一个好朋友,留下一份美好的记忆。

3、关注个性发展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我们每学期开展送温暖活动。买学习用具送给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使他们同县城的学生一样享受节日的快乐。

我们联系社会有爱心的人士,准备和外来务工子女结对,各界人士慷慨解囊,并亲自带领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实现了他们的心愿。

二、工作成效

今年来,我校动员各方力量关心进城务工子女,通过我们系列活动的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全面发展,争做一名优秀学生,来报答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怀。进城务工者对于我校的做法纷纷给予好评,教师们也积极响应,主动地投身到关爱行动中,希望奉献自己的爱心,从而形成了一股关心进城务工人员生存情况的浪潮。

三、经验总结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同一片蓝天下流动的花朵”,他们因为生活来到了这里,当中却又只能生存在城市的边缘,他们感受着城市的文化氛围却又难以割舍对故土的眷恋和依赖之情。他们的父母为这座城市的进步和发展奉献着智慧和青春、挥洒着辛劳和汗水,这些孩子的成长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和关心。因此,关心和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我校要继续把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工作纳入到共青团的服务范畴,让城乡学生共享一片蓝天,进一步采取措施,广泛宣传,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和管理力度,在马岭学校这片热土上,构建“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冷漠;多一点感情,少一点指责”的和谐氛围,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关注进城务工子女的生活状况,及时了解情况,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5.《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解读 篇五

伴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 一部分进程务工子女也跟随父母进入城镇生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情况 受到广泛关注。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 按学区片划分, 凡符合我校招生条件的报 读我校的进城务人员随迁工子女已得到妥善安排和全部接纳入学。

一、基本情况 1.就读情况

我校现有学生 224人,其中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12人,占学生总数 的 5.3%。其中,外省迁入 9人,占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 4.0%。

2.学习情况

通过调查与分析, 在 12名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 60%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 到困难, 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欠缺, 基本技能的水准有待提高, 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正确引导。

3.生活状况

在我校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居住、食宿、穿着、学习等条件正常。无须帮 扶。

4.心理状况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城区学校后, 60%的学生表现出真诚、善良、朴实的 心理品质;但是,仍然有 40%的学生往往有三种不良心理倾向:一是孤独、自我 封闭。主要表现为不愿与他人, 尤其是城市里的学生接触, 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

视或戒备的心理,猜疑心较强,喜欢独来独往,没有较好的伙伴;二是自控力 差。表现为上课说话、做小动作,貌似听讲,实则神离,结果是一学就忘,一做

就错;三是逆反心强。体现在心里有话不愿意倾诉, 对于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和劝 导,往往不接受,甚至故意表现出抵触、不顺从的情绪。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就读所需证件情况 1.父母在城区长期合法居住。

所需交验以下证件之一:《暂住证》(一年以上、房屋产权证、购房合同、居住在单位宿舍的证明(主要是证明是否进城居住及居住时间。

2.父母在城区稳定就业。

所需交以下证件:劳动合同、工商营业执照。(主要是证明是否进城务工 3.符合入学年龄。

读小学一年级的交验家长户口簿和身份证(主要是验证学生年龄及学生与 监护人关系。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进城务工农民在对待子女的学习、成长发展方面确实 存在着一些问题。

1、进城务工农民对其子女教育方法学习较少,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进城 务工的农民大多数文化素质不高, 他们很少参加学习、接受家教培训, 在教育子 女的方式方法上存在误区。有的家长因为自己有某种理想没有实现, 于是就把成 功的希望转嫁到孩子身上。但在管教孩子方面显得束手无策。有的家长把教育看 成一种“跳农门”的功利行为,认为只要学习好不管怎样都行,事事顺从孩子, 从而忽视了教育本身价值取向, 导致学生的理想非常盲目, 不切实际, 甚至出现 很多不良习惯却麻木不仁。有的家长对孩子精神生活不够关心、认为孩子只要能 吃好喝好就行, 物质

上满足孩子, “不能让孩子受半点委屈”。在精神上关爱却不 足,很少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生活、劳动等方面的能力,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 问, 听之任之。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很理想表现为对孩子很不满, 经常非

难、责骂,甚至对孩子进行侮辱、体罚。这类型的家长往往认为自己这样做是严 格要求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家庭虐待。

2、缺乏亲情的抚慰导致生活问题。一方面,由于在外打工,经济较之老家 显得较为宽裕,对子女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所以在生活(主要是物质生活上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尽量答应, 有的是宁可委屈自己也要答应孩子, 因此进城务工 农民子女的满意度较高;但由于条件所限, 有一部分孩子因为存在自卑心理, 又 爱慕虚荣, 觉得当地孩子有的东西自己为什么不能达到, 甚至不愿被同学瞧不起。另一方面由于父母忙于挣钱,与孩子交流的时间较少,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 因此,都认为生活状况一般。

3、家庭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

从居住条件看,他们 82.49%以上是租房,而且,最多的租过 6次房,居住 条件较差, 80%以上的学生没有自己单独居室和专用书桌, 学生在家庭中没有自 主学习的空间和条件, 学习和生活不得不受很多外事干扰, 这不利于学生自主能 力的培养和自我教育的开展。

从家长个人行为习惯看,具有表率作用极少,大多数家长言谈举止随意性 强,很少考虑对孩子的影响。

4、户籍管理与学籍管理脱节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没有户口,没有固定居住地,入学后根据家长的工作变 化随意流动,有的来了不办转入手续,走了也不带学籍,或人在学籍不在,或学 籍在人不在,容易造成学生流失,这给各学校学籍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5、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由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随意性大,随时插班跟班就读,影响教学进度;二是有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合拍, 还有的来自外省, 教材不一致, 学习态度

不同,学习习惯不适应,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四、建议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 问题。针对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认真落实政府文件精神,切实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做出最 大努力。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的要求, 专门制定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民工 子女入学制度,做到无条件接收。

2.办好家长学校,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监护人素质。学校从家长的 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家长学校,以“播种习惯,收获成功”为目标,向家长宣传 实施养成教育的目的意义, 介绍学校实施养成教育的做法及相关的制度条文。指 导家长学习家长读本, 具体指导家长应培养孩子哪些方面的习惯及具体做法, 提 出家长需配合学校实施的具体做法。通过家校联系, 密切配合, 共同培养学生形 成良好的习惯。

3、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洒下更多的爱。把 问题较多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管理任务落到班级任课教师, 给予这些孩子在 生活、学习、思想道德上更多的爱, 并把这一项工作作为对学校对教师考核的一 个重要内容,保证了关爱活动深入扎实而不走过场。

4、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籍管理,全省乃至全国一盘棋,加强学籍 网络管理,学号或学籍管理卡随学生异动,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流失。

6.《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解读 篇六

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

公办学校具体条件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粤府办〔2011〕10号)和广州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优秀外来工入户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穗发改社〔2010〕10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天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广州市天河区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方案(试行)》(穗天府办函〔2013〕153号,依申请公开)。现就我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具体条件说明如下:

一、申请对象:非广州市户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实际居住在天河区并在广州地区就业的务工人员。

二、申请内容:申请人可为其随迁的适龄子女申请天河区小学一年级或初中一年级公办学位。

三、申请条件:申请人完全符合下述所有条件并能提供相应材料的,可到规定地点申请并递交材料,符合条件的由区教育局为其子女统筹安排小学一年级或初中一年级公办学位(含政府在民办学校购买的学位)。具体条件为:

—20—

(一)申请人截至2016年5月1日前连续不间断在天河区同一地址居住满五年。

(二)申请人必须提供下述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1.申请人及随迁子女户口本。

2.连续满五年的居住证明(房产证明、房屋租赁合同及街道备案登记证明)。

3.申请人连续满五年的广东省居住证(或有效期内的暂住证),且居住证与居住证明上的地址完全一致。

4.申请人居住地街道出具的流动人口信息登记表。5.申请人连续3年在天河区劳动就业并在人社部门备案的聘用合同(无备案者还需提供用人单位的广州市就业登记表);个体经营者提供工商部门注册的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

6.申请人连续五年在广州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证明(提供由广州市区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社保缴费凭证)。

7.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证明(提供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服务证明(含计生证、婚育证等),并由现居住地街道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加具意见和盖章)。

8.申请小学学位的随迁子女,必须是截止2016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年满6周岁未满7周岁、尚未入学的适龄儿童。申请初中学位的随迁子女,必须在我区有小学完整6年学籍,提供就读小学出具的在我区完整6年学籍的证明、广州市学籍系统打印的学籍表

—21—

并加盖小学公章。

四、申请时间、申请地点

(一)申请入读小学。

申请时间:2016年5月21日至23日。申请地点:居住地对口学校。

(二)申请入读初中。

申请时间:2016年5月24日9:00—16:00 申请地点: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东方校区(天河区天府路东方二路1号)体育馆内。

五、学位安排

(一)小学学位安排:根据学位情况由区教育局在全区小学范围内进行统筹安排。

(二)初中学位安排:根据学位情况由区教育局在8所试点学校进行统筹安排。8所学校分别是:广州市第十八中学、广州市第四十四中学、广州市天河中学天荣校区、广州市长兴中学、广州市泰安中学、广州市骏景中学、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陶育实验学校、广州市天河中学猎德实验学校。

7.《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解读 篇七

【关键词】学校体育;公办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

1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规模持续扩大,其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分散的“单身外出”方式转变为“举家迁徙”,呈现出家庭化流动的趋势。这种人口流动现象持续十余年之后,庞大数量的第二代移民已经出现。2001年国务院颁布文件要求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方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通知,要求流入地政府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同年9月份,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又颁布意见,强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2006年国务院颁布意见要求公办学校要在管理和收费方面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一视同仁。2010年国家再次强调落实“两为主”的方针。资料表明:在上海市公办学校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的比例已经达到70%,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以及与所在城市社会融合问题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完成社会融合的根本途径。〔1〕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学校体育在促进公办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方面应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由此,本文试图从公办学校在校生中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子女之间不同层面文化冲突入手,分析这些文化冲突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探索利用学校体育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相关措施。

2社会融合与文化冲突

社会融合是相对于社会排斥而言的,社会融合也称为社会整合或社会融入。本文所研究的社会融合特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流入地就读学校、同伴群体的融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流入地就读学校、同伴群体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接受程度,体现在流入地就读学校、同伴群体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主观接受方面;另一方面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对流入地就读学校、同伴群体的接受与适应程度,体现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学校与同伴群体的互动状况。

国际移民理论认为:移民在流入地一般会表现出马赛克般的群体分割、文化多元主义和远离主体社会(边缘化)的生存状态,这种移民“非融合”现象主要是由于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文化差异所致。异质间文化的抵触、排挤、矛盾就会在文化主体间交往时产生不和谐、摩擦乃至对抗,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冲突。现阶段在公办学校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大多承载的是农村文化,而所就读的学校、本地子女大多承载的是城市文化,两种文化并无优劣之分,但存在文化之间的差异,研究在公办学校中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冲突所在,继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化解将有助于社会融合的产生。

3现阶段公办学校中不同层面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文化冲突的分析

根据文化结构的“洋葱头”理论,文化可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这为分析现阶段公办学校中不同层面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文化冲突提供了一个立体框架。

3.1表层文化冲突

表层文化冲突主要指语言、衣着等方面引发的冲突。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最直接的工具。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刚刚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时往往或多或少带有乡音。乡音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产生的烦恼和障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浓重的乡音给交流带来了不便,使他们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继而在学习过程中影响他们与老师、同学的正常沟通与交流;二是乡音常常被本地的学生嘲笑,使他们感到自卑。

衣着作为无声的语言,在诠释着主人的家境、消费品位和地域特色。现实中来自农村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衣着上与城市的本地子女存在的不同或者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往往会被城市的本地学生嘲笑、讥讽,同样会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学习以及与同学的沟通与交流。

3.2中层文化冲突

中层文化冲突主要涉及学习习惯、教育方式等方面。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我,适应学习环境,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能力倾向,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适应能力。现阶段公办学校中学习习惯的冲突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听课方法、记忆和思考的方法、应试的方法等方面与当地孩子存在差异,并且由于学习环境的更换,造成了他们的学习中断,学习内容残缺不全,使他们获得的基本技能较差。

教育方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其主要冲突是进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前就读的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相对低于城市学校,农村的学校在教育方式上多采用适合其环境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部分学科的掌握上存在“学科空白”的现象,学生对体育、美术、音乐和计算机等知识掌握很少或者是一片空白〔5〕,而城市学校提倡“素质教育”,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此外,目前公办学校中部分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排除在他们关心照顾的范围之外,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被“边缘化”,这些妨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

3.3深层文化冲突

深层文化冲突主要涉及身份认同、他人的认同感等心理层面的因素。身份认同是人们属于某一社会范畴或群体的自我意识及其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认可。具体讲,身份认同是人们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位置、角色、形象和与他人的关系的性质的接受程度。身份认同直接影响人们与其他人、其他群体关系的亲疏远近,和睦冲突、考大学是社会心理融合的主要方面。〔3〕现阶段在公办学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很大一部分对“我是谁”的问题相对困惑,因为他们可能出生在农村,学习、生长在城市,但到了考高中、考大学的时候就要重新回到户籍所在地,所以这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相当无奈。

他人的认同感是人和人在交往的过程中、社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互动的感情, 在这里主要是指其所在城市学校本地同学、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身份的一种认可程度。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视为正常的同学,不仅要通过学校本地同学、教师观念的改变,更需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同。

在社会融合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表层或中层的文化冲突,是可以通过一些硬性措施予以解决,而社会心理的融合障碍则是深层次的、较难解决的障碍,它可以通过解决表层和中层融合冲突的过程进行潜移默化的改变。

4影响社会融合相关因素在学校体育中的具体表现

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这是毛泽东对体育重要性的评价。学校体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体育不仅本身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

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的教学、两操与体育锻炼的开展、学校运动竞赛等方面。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三个层面的文化冲突在体育课的教学、两操与体育锻炼的开展、学校运动竞赛中有不同的具体表现。

4.1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公办学校中的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身体素质较好,但学习习惯、教学常规的遵守、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相对薄弱。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在体育课教学中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因素主要涉及体育课的编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

体育课教学如何编班是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否融入到学校和本地学生中去的首要方面,如果刻意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分开教学,不仅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社会功能,而且会产生人为设置的一堵分割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子女的“墙”。

体育教学内容有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内容排列方式有直线排列、螺旋排列、混合排列,教学方法也多种多样。如前文所述:学习习惯、教育方式的冲突是影响社会融合的中层文化冲突,而公办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中的教学内容缺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喜闻乐见的项目,内容的排列上未充分考虑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基础以及体育技能掌握的程度,教学方法上体育教师没有有意识地选取那些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相互融合的“合作学习”等方法,这些都影响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对体育的学习热情以及养成良好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

体育课成绩的考核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更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目前公办学校体育课成绩的考核方面采用的是统一的标准与方法,未充分考虑由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本身的基础以及体育学习的连贯程度。统一的体育课成绩的考核不利于激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体育学习的兴趣,不能有效地减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自卑感,影响其自身的认同感。

4.2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在“两操”中的具体表现

两操是指早操和课间操,它是学校作息制度中规定的、学生必须参加的体育活动。如前文所述:着装的不同、生活学习习惯的不同、归属感与认同感分别是影响社会融合的表层、中层、深层的文化冲突,而“两操”中学生集合期间的“快、静、齐”、做操时学生着装的统一、动作的整齐划一往往是衡量一个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的重要指标。在两操的开展过程中有目的地强调这些“细节”将有助于缓解文化冲突,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

4.3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体育锻炼开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体育锻炼是以自然班为单位,采取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的课外体育活动,我国的教育制度规定每个班级每周应安排两次体育锻炼。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大都以个体的方式进行活动,而班级体育锻炼这种形式则提供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更多的相互了解、交往的机会,通过一起打球、一起锻炼,有助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的相互认同。

4.4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在学校运动竞赛中的具体表现

如前文所述:身份的认同、他人的认同感是在社会融合中较难以解决的因素。随着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以班级、学校为单位的各类阳光体育比赛日益增多。在学校中,各项运动运动队的学生往往对其他学生起着榜样作用,受到大部分同学的崇拜和尊敬。如果能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加入到运动队中,参加各类体育比赛,这不仅可以消除他们自卑、自闭的心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班级、学校的一员,提升自我认同感,而且还能够通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比赛中为班级、学校取得荣誉,使所在学校、本地子女提升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认同感。

5利用学校体育活动促进公办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相关措施

5.1体育课教学中的相关措施

学校、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让公办学校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一起上课、一起学习是促进社会融合的第一步。

在体育课教学内容方面不仅要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运动基础,而且还要考虑农村、城市文化间的相互学习与沟通,应选取“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开设多样化的体育校本课程,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通过学习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体育校本教学内容,实现相互了解与认同。

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选取,首先应采用鼓励等手段培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遵守课堂常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课堂教学中提倡合作学习,增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孩子一起学习、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消除隔阂,增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自身的身份认同和本地学生对他们的认同感。第三,体育教师对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要一视同仁,多鼓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在体育课成绩考核方面应采用差异化、发展性方法,减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自卑感,激励其学习的兴趣。

5.2“两操”开展中的相关措施

学校首先要改进两操内容,增加一些既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喜爱的又受到本地学生欢迎的内容。第二,强调全校学生统一着装,消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着装问题上的融合障碍,增加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归属感。第三,强调集合的“快、静、齐”、动作的整齐划一,集合时间上进行规定,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5.3体育锻炼活动中的相关措施

学校在安排体育锻炼时可以组织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对抗赛,或是合作性的趣味体育活动,如托球跑接力赛等,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际交往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也能增加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本地同学对他们的认同感。

5.4学校体育竞赛中的相关措施

学校的各项运动运动队应主动吸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让他们在运动队里找到自己的价值,认同自己的身份,产生自信,如,校手球队、篮球队、田径队、花样跳绳队等。还应尽量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学校、区级、市级组织的运动会,上海市宝山区高境三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区阳光体育大联赛手球比赛中连续三年都获得中学组前三名;在2011年篮球比赛中获第一名。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从而在心理上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合。

6结论

(1)从文化的角度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因素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为语言、衣着的表层、学习习惯、教育方式的中层以及自身和他人的认同感的深层。

(2)学校体育活动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促进作用应体现在体育课的教学、两操与体育锻炼的开展、学校运动竞赛中。

(3)在体育课教学中最好进行合班上课,选取“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开设多样化的体育校本课程,在教学中一视同仁,在成绩评价上采用差异化、发展性评价等手段与方法,在语言、服装、学习习惯等方面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

(4)在“两操”、体育锻炼、学校体育竞赛中培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集体感以及本地学生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认同感,从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层面的融合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立忠.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及其对策〔J〕.南方农村,2007(1),11-12.

〔2〕周皓、章宁.流动儿童与社会的融合〔J〕.中国人口科学,2003(4),21-24.

〔3〕 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北京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2),18-25

〔4〕 计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如何融入城市学校〔N〕.中国体育报,2010-01-06(3)

〔5〕 陈怀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以兰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6(4):13-36.

8.《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解读 篇八

附件 5:

福建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申请表
姓 名 学 号 原住址 现住址 原就读校年级 户口所在地 拟接收 学校年级 性别 出生年月 身份证号

申请理由 家长(签名)原就读校 原就读校 意 见 教导处主任(签名)学校(盖章)年 月 日 所属乡镇中 心小学(或教 委办)意见 接收学校所 接收学校 意 见 教导处主任(签名)学校(盖章)年 接收学校 教育行政 部门意见 原就读校 教育行政 部门意见(盖章)年 月 日(盖章)年 月 日 月 日 属乡镇中心 小学(或教委 办)意见 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注:(1)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接收条件、需在非户籍所在地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填写 本表;(2)为简化入学手续,原就读校及其所属乡镇中心小学的意见可另纸说明;(3)本表一式六 份(原就读校、接收学校及双方所属中心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各一份),不需乡镇中心小学审批的一 式四份;(4)学生须持户口簿及相关材料的原件、复印件办理手续。


9.《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解读 篇九

一、申请

(一)申请条件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符合下列各项条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

1.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暂住证(或有效居住登记卡、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住所。

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

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已满6年(9月至2016年8月是连续,不含补缴)。

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二)申请方式及时间

申请方式为网上申请。申请时间为2016年10月11日8时至14日20时。符合申请条件的随迁子女考生登陆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www.bjeea.edu.cn或www.bjeea.cn),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申请。

(三)提交申请材料

随迁子女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需提交其父母的下述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1.在京居住证明:北京市暂住证(或居住登记卡、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2.户籍证明:父母与子女在同一户口簿的,提交户口簿;父母与子女不在同一户口簿的,须提供孩子出生证明、独生子女证或北京市公证机关出具的亲子关系证明。

3.身份证明:身份证。

4.住所证明及职业证明:持前三项证明材料到网上申请时确定的报名单位领取《2017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资格审核单》,持房产证或已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和由用人单位、街道(居委会)、工商或市场管理机构等提供的就业证明到街道、乡镇政府审核盖章。

上述申请材料须真实有效,并于2016年11月5日前提交至随迁子女报名单位,由报名单位进行初审。

社会保险缴纳情况、学籍信息无需提交书面证明材料,由相关部门根据网上提交的申请信息进行审核。

(四)申请条件审核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信息在2016年11月5日前由相关部门完成审查。市公安局负责进城务工人员在京办理暂住证(或居住登记卡、居住证)情况审核;市人力社保局负责工作居住证审核;街道、乡镇政府负责进城务工人员住所、职业情况审核;市社保中心负责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保情况审核;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负责随迁子女考生学籍情况审核。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汇总各部门审核结果后,于11月12日前将审核结果下发各区,通过报名单位将审核结果书面通知考生及家长。

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和报名资格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

通过申请条件审核的考生应于2016年11月17日8时至20日20时登陆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www.bjeea.edu.cn或www.bjeea.cn)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

报考考试类型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以下简称“统考”)及单独招生考试(以下简称“单考”)两种,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只能报考统考,其他考生可任选一种。

(二)报名资格现场确认

完成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的考生按照报名所在区高招办要求到报名单位进行现场资格确认,报名单位同时采集考生电子照片。现场资格确认时间由各区自行安排,但须在2016年11月底之前完成。

随迁子女考生必须通过申请条件审核并参加高考报名后,才可以参加2017年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未提出申请、未通过申请条件审核或未参加高考报名的考生不能参加在京高职考试招生。

三、志愿填报

北京市高等职业学校招生分为高职自主招生、高会统招和高职单独招生三种形式。取得报名资格的随迁子女统考考生可以参加高职自主招生和高会统招,填报高职自主招生志愿(由招生学校自主组织)、统考专科提前批和专科普通批的志愿;取得报名资格的随迁子女单考考生可以参加高职自主招生和高职单独招生,填报高职自主招生志愿(由招生学校自主组织)、单考高职志愿。

四、考试与录取

(一)高职自主招生由招生学校组织考试;通过统考参加高职录取(高会统招)的考试分文史类和理工类,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文)/数学(理)、外语;通过高职单独考试参加高职录取的考试科目设置采取“3+X”模式,“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公共文化课,“X”指招生学校根据不同专业要求设定的综合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的考试。

(二)随迁子女考生可以报名参加美术等艺术专业的北京市统一考试或相关学校的校考。不参加全市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体育专业等与本科录取相关的统测。

(三)随迁子女考生在参加高职录取时是否享受照顾加分政策执行北京市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10.《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解读 篇十

宋姗老师:

两年前,我从安徽老家来上海打工,一直从事着家政工作。现在女儿快要上幼儿园了,听朋友说,如果我办理了灵活就业证明,女儿就可以根据相关政策在上海享受学前教育服务,就读上海的幼儿园,这是真的吗?确实有这样政策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请问家政从业人员怎么办理灵活就业证明呢?具体有什么条件要求?办理灵活就业证明需要哪些材料?另外,办理灵活就业证明需要交费吗?费用大概是多少呢?

安徽 王女士

王女士,你好!

2013年,上海市就启动了灵活就业登记试点,对父母出具灵活就业证明且具有1年以上临时居住证的,其随迁子女也可以在本市就读义务教育。为家政从业人员办理灵活就业证明,这个是政府行为,全市家政从业人员灵活就业证明办理窗口,都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那么,家政人员如何办理灵活就业证明呢?

首先,家政从业人员办理灵活就业证明,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年龄在16周岁以上(含16周岁)、持有效健康证明、在本市从事家政服务的从业人员。

其次,家政从业人员办理灵活就业证明,需要携带以下材料: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本人有效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本人近期免冠2寸彩色照片1张、本人有效的健康证原件及复印件、由所服务的家政企业申办并且加盖公章的“来沪从业人员灵活就业证明申办登记表”、由相关政府部门认可的家政从业资格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

最后,家政从业人员办理灵活就业证明的具体流程如下:先提出申请,来沪家政从业人员向所在的家政企业或机构(限备案企业或机构)提出申办申请;然后提交申请,由备案家政企业或机构代来沪家政从业人员向上海市家政网络服务中心系统提交申办申请;随后就可以去窗口办理,申办人员本人携带所要求材料,至办理窗口办理,若材料齐全符合申办条件,办理窗口当场就会出具《证明》。凭着《证明》,就可以到社区事务服务中心办理来沪从业人员灵活就业登记,换取就业证了。

来沪从业人员每次办理灵活就业证明的有效期为1年,到期续办的话,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资料没有变更,由家政服务企业在就业管理系统中申请续办,网络中心予以通过后,从业人员本人就可以到任何一个办理窗口直接取证。另一种情况是资料有变更,若是这样,就需要按照首次申办流程来重新办理灵活就业证明了。

那么,随迁子女在上海如何享受学前教育服务呢?

近年来,上海积极建设和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鉴于当前上海正面临入学高峰,全市各区县政府将根据辖区内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情况安排符合条件的适龄随迁幼儿入园。当前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如果该地区公办幼儿园在保障本市户籍适龄子女入园需求后,仍然有学额的,随迁子女可以申请就读公办幼儿园。

如果随迁子女申请就读公办园的人数多于公办园学额数的,那么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就会根据本市人口管理的相关制度制定先后顺序标准,通常情况下,会按照随迁幼儿家长的房产证、居住证、缴纳社会保险证明等材料设定优先顺序,来招收随迁幼儿入园。

如果公办幼儿园的学额不够,没有被公办幼儿园录取的适龄幼儿可以到民办幼儿园(含民办三级幼儿园)、或者经街镇备案的学前儿童看护点接受学前教育或者看护服务。若是在办理过程中,您还有其他的疑问,也可以拨打家政热线962512,进行详细的咨询。

11.《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解读 篇十一

一、调查目的详细了解当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探究和把握国家、政府、学校及社会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上所做的工作和表现,发现在此过程中其所做的功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二、调查地点及对象

宜宾市江北江川农民工子弟学校 在校就读的学生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向江川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2、访谈调查--走访江川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老师及领导

3、网络调查--上网和看书收集相关资料作为参考、借鉴

四、调查主要内容

1、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如学习环境、硬件及软件设备配给、师资力量、生活状况等)

2、校为此现状做出过哪些努力;

3、政府为此出台过哪些政策或法律文件,采取过哪些措施;

4、会人士的反应是怎样,是否有过行动;

5、对川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和学校、当地政府及社会人士所做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或看法;

五、时间安排

1、第五周,组长组织开展小组讨论会,讲解确定本组的题目以及

接下来几周的工作任务及安排

2、第六至八周,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写好提纲和文献综述;

3、第九周,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拟好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所需的问

题;

4、第十周,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前往调查目的地---川江农民工子弟

学校开展调查;

5、第十一周至十二周,小组开展讨论,交流调查心得和经验,并

写好各自的调查报告;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组长安排相关成员制作PPT;

12.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篇十二

2.45%。由此可见,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是刻不容缓。

一、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

1、“低收入”“高学费”困扰就读

受户籍的限制,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上学要额外支付高额的“借读费”和“赞助费”,而他们本身的经济收入并不高。所以不少家长选择退学或者上“便宜”点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2、就学过程不公平

公办学校不太愿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一视同仁”的义务教育,甚至一些素质不高的老师歧视农民工子女。由于他们没有学籍,也享受不到一些优惠政策。此外,由于他们在农村长大,与城市子女存在差别,使得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样存在隐患。

3、教育经费不足

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经费不足,且不少学校以盈利为目的,教学资源匮乏,比如设备短缺、师资力量匮乏、管理不善、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1、农民工自身经济状况较差,收入较低

在我国农民工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运输业以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行业,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理应得到公平、公正待遇,但农民工却经常遭遇工资偏低或拖欠的不公正待遇,收入普遍微薄。而城市学校昂贵的费用和高额的赞助费和借读费,使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2、农民工自身观念落后,文化素质低

虽说“望子成龙”,但相信上学没有什么用的大有人在,不少农民工觉得城里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工人纷纷下岗,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一定找到好工作,与其这样浪费钱财,还不如早点让孩子出来做买卖或打工赚钱,也就此阻碍了子女的上学路。

3、农民工子女巨大的心理压力

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农民工子女感到强烈不公平,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产生厌学、排外的不良情绪。

(二)客观原因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农民工子女就地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

2、义务教育体制的弊端

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致使地方政府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办学经费不落实。一方面,他们享受不到流出地政府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他们又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优待。在流入地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那些外来的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就更难以解决。

3、教育资源浪费严重

教育资源的地区性差异十分明显,有的城市的学校已经饱和,入学机会很小;而有的学校却因为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不多而招生不足,产生浪费现象。

三、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途径

1、改革户籍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逐步削弱户籍制的身份定位功能,解除教育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限制,加快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城乡公平。

2、义务教育制度创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应由政府财政负责,不管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子女,都应得到免费教育,同时取消高额的“赞助费”“借读费”。

3、加大公办学校的投资力度,适当放宽条件,招收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加快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降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门槛;在人口流动频繁的经济发达城市增设学校,采取“公办为主、私办为辅、私校公助”的办学策略,4、政府需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对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问责。

5、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如: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基金”“希望工程助学计划”等。

6、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

7、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公平公正的对待农民工,不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8、正确引导舆论,消除市民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误解和歧视,促进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成长。

13.《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解读 篇十三

2012年12月30日12:38腾讯大粤网我要评论(113)

字号:T|T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推进我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确定我省从2013年开始分步实施随迁子女就地升学考试。

《通知》要求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对在当地有3年完整初中学籍的随迁子女,根据当地城市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的准入条件,因地制宜制订随迁子女参加中考升学考试的具体办法,于2013年3月底报省教育厅备案,并于2013年开始实施。

《通知》明确做好广东省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的工作分三步实施: 2013年:积分入户家庭子女可在广东参加高考

2013年起,通过积分入户我省的异地务工人员、高技能人才,其随迁子女不受入户年限、就学年限等限制,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并可与我省入户地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2013年:持居住证满三年可参加高职考试

2014年起,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我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在我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具有我省中职学校3年完整学籍的,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等职业学院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招生考试,并可与我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2016年:符合条件学生可在广东报名参加高考

2016年起,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我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在我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并可与我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对不符合在我省报考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通知》指出,自2014年起,经户籍所在地省级招生办同意,可在我省借考,但须回到户籍所在省(市)参加录取。

对随迁子女报考资格的认定,《通知》明确,由教育部门负责对随迁子女在我省连续就学年限和学籍进行审核。公安部门负责对进城务工人员居住证进行审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对进城务工人员稳定就业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进行审核。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公安部门负责对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合法住所进行审核。

《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国办发〔2012〕46号文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稳妥地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享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稳定。

《通知》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国家要求和我省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合理调配资源,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积极稳妥推进随迁子女参加高考工作。

广东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就地升学考试“热点问答”

日前,广东省明确了我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30日,记者就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的“热点问题”采访了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

问:我省随迁子女就地升学政策是如何制订的?

答:进城务工人员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省基本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但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规模不断扩大,随迁子女完成义务教育人数不断增多,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就地升学考试问题日益突出。为妥善解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2]46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确定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条件,制定具体办法。我省高度重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就地升学考试工作,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人社厅、省住建厅等部门联合开展调查摸底,研究制定我省进城务工人员升学考试实施意见。通过多次召开座谈会,并深入全省各地,充分听取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发改、公安、人社、房管等部门,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代表对解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意见和建议,在广泛听取意见、充分酝酿、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统筹考虑我省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需求和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实施办法,并经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向社会公布。

问:我省推进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升学考试工作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政策的制订既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又必须考虑我省教育资源的承载能力,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及有利于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制度设计中,我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意见》要求,同时结合我省进城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的有关政策及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等情况的实际,进行统筹考虑制定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

1、充分利用我省进城务工人员管理的经验和成果,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在拟定随迁子女参加升学考试政策的过程中,我省充分运用了现有的农民工积分入户城镇、高技能人才及其随迁子女在我省入户和我省对流动人口实行居住证管理的经验、成果,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随迁子女参加升学考试的实施意见,做到既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和升学机会,又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管理和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分类合理设置条件,分步实施,积极稳妥推进我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根据我省随迁子女人数众多,资源有限的实际,在制定实施意见过程中,我省坚

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需求和我省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实事求是确定准入条件,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社会保险及随迁子女连续就学年限等条件明确进行界定,分类合理设置随迁子女在粤参加升学考试的条件,分步确定实施时间,积极稳妥地推进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

问:解决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矛盾突出,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也是当前政府急需考虑和急需妥善解决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但是,由于随迁子女群体较大,且分布集中,全国来讲,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就我省来讲,主要集中在珠三角。解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近期讲,需考虑当地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情况,长远来讲,需要考虑全省不同地区社会经济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问题。

问:我省解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存在哪些困难?

答:我省是全国进城务工人员第一大省,在解决随迁子女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等问题上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和压力。

一是随迁子女众多,教育资源承载能力不足。据统计,目前我省随迁子女呈现规模大、增长快、分布集中的特点。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学生365.4万人,比2011年增加

27.6万人,其中外省户籍188.1万人,比2011年增加16.5万人,平均每年级20多万人。如不设准入条件,每年

将有超过20万的随迁子女进入高中阶段就读。而且,由于随迁子女80%以上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按现有学生测算,仅珠三角地区将至少增加200多所初中和高中,新增各类学校所需的土地、师资、投入等,是我省难以承受的。而随着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我省本地高考生源也以每年平均增加4万多人的速度持续增长,今年已达69.2万人,2014年和2015年,我省高考报考人数将处于高峰期。在粤接受教育的随迁子女和本省在校生人数都在持续增长对我省高考和教育资源形成双重压力。

二是现有优质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在粤招生计划难以满足我省高考生源激增的需要。我省是考生大省,每年的高校招生计划,特别是本科和高水平大学的招生计划相对不足的情况依然突出。如果全面放开随迁子女在粤参加高考,我省高考报考人数将会大幅度增加,优质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在粤招生计划偏少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我省高考考生竞争会更为激烈。

三是人口过快膨胀会对广东未来发展带来冲击。目前,我省常住人口1.2亿,其中非户籍人口3097万;常住人口和非户籍人口均是全国第一。如果不根据实际,无条件地过快允许外省籍随迁子女在粤参加高考,将会吸引大量人口滞留或居住在广东,会给广东未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冲击,带来城市人口过快膨胀、水资源缺乏、生活环境恶化、交通、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四是影响我省教育均衡化进程。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我省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我省正积极解决城乡教育均衡化问题,如果无条件放开随迁子女在我省升学考试条件,将对我省教育均衡化建设产生冲击和影响。

问:随迁子女参加中考升学考试的办法如何制定?

答:由于我省各地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差异较大,随迁子女在各地分布不均,珠三角教育资源压力较大,而东西两翼压力较小,有些地方还是生源输出地。对在当地有三年完整初中学籍的随迁子女参加中考升学考试的具体办法由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的城市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承载能力制定,并于2013年开始实施。

问:我省随迁子女参加高考升学考试的条件如何设置?

答:随迁子女参加高考准入条件设置主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意见》要求,充分运用我省农民工积分入户城镇、高技能人才及其随迁子女在我省入户和我省对流动人口实行居住

证管理成果,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社会保险及随迁子女连续就学年限,合理设置准入条件,分步推进我省随迁子女参加高考升学考试工作。

1.积分入户的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的条件。按照《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粤府办〔2010〕32号)、《关于做好高技能人才入户城镇工作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66号)的要求,异地务工人员、高技能人才及其随迁子女在我省入户的,随迁子女不受入户年限、就学年限等限制,自2013年起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并可与我省入户地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2.随迁子女就读中职学校在我省参加高考的条件。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我省居住证、按国

家规定在我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具有我省中职学校3年完整学籍的,自2014年起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等职业学院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招生考试,并可与我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3.随迁子女就读普通高中在我省参加高考的条件。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我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在我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三年完整学籍的,自2016年起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与我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问: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参加高考升学考试问题如何解决?

答:对不符合在我省参加高考升学考试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须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为保障不符合在我省参加高考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顺利参加高考,一方面我省将加强与考生流出地的协调配合,保障考生能够顺利回流出地参加高考;另一方面经考生户籍所在地省级招生办同意,从2014年起,也可在我省借考,回到户籍所在省(市)参加录取。实际上,近年来,省教育考试院积极为未能在我省参加高考的学生服务,每年都协调相关省招办为未能报名的考生回原籍报上名,参加考试,今年仍将为考生提供这项服务。

问:随迁子女就读中职学校报考高职院校为何提前放开?

答:我省分步实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这是符合我省现实实际情况,也是实事求是的。我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中职报考高职院校2014年开始实施,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目前我省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总学位基本能够满足需求,适度放宽随迁子女就读中职报考高职院校的要求,有利于更好地满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需求;二是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带来对技能型

人才的巨大需求,就读中职学校随迁子女报考高职实施时间适当提前,有利于培养一批中技和高技能人才并留在我省,以更好地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问:随迁子女升学考试为何要对其父母设置条件?

答:对随迁子女父母设置条件是国务院办公厅《意见》规定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问题不是孤立的、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资源配置、人口政策、户籍管理、社会管理、财政体制和教育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复杂的系统问题,必须根据进城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条件,通盘考虑,分步实施,逐步解决。一方面,政府要创造有利条件,为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重要贡献,遵纪守法、依法缴纳社保、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公共服务,以促进我省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根据城市功能定位,我省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进城务工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根据进城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随迁

子女升学考试的准入条件,才能有效地促进人口合理有序地流动。

问:符合参加高考升学考试准入条件的考生如何办理高考报名手续?

答:有关部门将制定随迁子女报名考试的具体办法,按照职责分工对符合参加高考升学考试准入条件的考生办理高考报名手续。教育部门负责随迁子女在我省连续就学年限和学籍的审核工作。公安部门负责进城务工人员居住证的审核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进城务工人员稳定就业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的审核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对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合法住所进行审核。

问:允许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对我省户籍考生高考录取比例是否有影响?

上一篇:工会帮扶事迹材料下一篇:友情的精选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