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与当代社会公德建设(精选5篇)
1.传统美德与当代社会公德建设 篇一
浅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与当代社会公德建设
摘要:社会公德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包括了社会公德在内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一方面,我国当代社会公德的现状决定了社会公德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另一方面,深入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也需要以遵守社会公德为前提。
关键词:社会公德;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006年3月4日, 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 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解决的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问题。它以基本行为规范的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有了依托,人们的践行有了遵循。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了在今天的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丑、恶,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应当反对和抵制什么, 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必须转化为个体的和社会群体的思想和行动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而其中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承载着其他三个方面具体化为个体实践的使命,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从而失去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因此,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道德价值认同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基础。社会公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和环节。因此,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当代公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当代公民的社会公德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当代社会公德建设的基石。要把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融汇到社会公德建设的各个方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新风尚。
二、社会公德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
所谓社会公德,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恩格斯说过,社会公德是人们用来调节人对人的关系的简单原则。列宁认为社会公德就是“公共生活规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层面上,讲究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用礼教、习俗的方式加以固定维护,成为长期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道德规范;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主张爱护公众之物,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随着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将更多的公共秩序方面的建设纳入了公德建设之中,社会公德的意识建设越来越需要个人思想道德素质修养的提升,推动全社会的道德建设发展;在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层面上,表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将对环境的利用与人类的长远发展联系在一起,提出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问题。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公德领域出现了可喜的进步,许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观念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与时代精神相切合的社会公德观念。如人们在公共场合或公共领域的观念和意识增强了,人们热心公益事业,如赈灾救荒、捐资助学、义务献血、为福利事业捐款捐物等,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些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可喜成就。
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公德领域主流虽然是健康的、向上的,但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人际关系问题上,存在着见义不为、缺乏爱心、言语粗俗等行为;在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存在着损坏公物,不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行为;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存在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等行为。”社会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的道德失范现象也大量存在。如一些人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一些人“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以权谋私、损公肥私、腐化堕落现象以及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公共秩序等行为时有发生。”除此之外,由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与己无关”、不必去管“闲事”的陈腐落后观念的存在,致使见恶不斗、见凶躲避等现象层出不穷。据有关资料调查,当前不文明的行为屡见不鲜。如骑车撞倒人后扬长而去,机动车抢道乱行,行人、骑车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在公园、文物古迹“信手题词”,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主人不予清理,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幼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让座,践踏草坪、攀折花木,露天烧烤羊肉串,在公共场所遇事围观、起哄;在公共场所光膀子、脱鞋、吸烟、大声喧哗、争吵、说脏话、异性间过度亲密等,在现实生活中也都有相当数量的存在。
由上述可见,当前我国社会公德,有进步的一面,也有令人堪忧的一面。看不到进步的一面,会丧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信心;但看不到令人堪忧的一面,则会导致唯心主义。可以说,我国社会公德的现状,正昭示了社会公德建设紧迫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本质内涵和核心要求,凝结了当前社会条件下的主导价值标准和伦理规范,作为社会基本道德的社会公德要求也包括在其中。因此,针对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社会公德的建设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指导。2006 年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公德建设指明了方向,为人民群众辨耻明荣、贬耻尊荣、避耻求荣、抑耻扬荣、明辨是非、美丑、善恶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对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摒弃“八耻”,在全社会形成褒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浓厚氛围,使人们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激励,努力提升道德境界,做到自尊、自爱,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来促进社会公德的建设。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需要以社会公德建设为基础
社会公德是社会的全体成员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和人际关系所必须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社会公德的实质是人们在社会的公共生活中、在一般的人际交往关系中,对所有公民都应当起作用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这些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是维持社会生活正常秩序、保证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基本道德条件,对于调节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相互关系,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和社会共同利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有机统一,深刻体现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既包含做人的基本准则,又包含做事的基本规范。一般地说,社会公德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都有具体的内容与标准,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涵盖的社会普遍遵循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办事公道、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等,正是遵循社会公德的具体要求,也是形成文明风尚的具体体现。社会成员只有自觉地遵循社会公德,才能切实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个人来说,一个人能不能遵守社会公德,反映着他的文明教养程度;对整个社会来说,社会成员是否具有社会公德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能不能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反映着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最为关键的是要把“八荣八耻”的具体要求渗透到每个社会成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变成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习惯,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做到这一切,就必须通过社会公德的教育和实践,将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转化为社会每个成员的内在道德品质,才能实现社会公德认知与社会公德行为的有机统一。以遵循社会公德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有利于促进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善恶标准。有利于加强人们的精神文化修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树立崇高的精神追求,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因此,要通过社会公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任何一种道德观念被社会普遍接受和广泛认同,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宣传教育和认真实践的过程。要使“八荣八耻”真正深入人心,既要有集中深入的宣传教育,更要靠广泛长期的社会实践。因此,必须以社会公德教育和实践为基础,使每个社会成员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通过遵守社会公德的实践,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既从社会价值导向、社会文明程度的高度,明确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又紧贴目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实践表明,社会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因此,必须完善社会公德的教育机制,强化社会公德教育与实战活动,这既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情操的根本途径,也是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公民遵循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基本道德教育和现代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增强人民群众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发展是否全面协调的重要标准。要通过社会公德教育与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对公民道德品质的最基本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和实践,只靠说服教育还不够,必须与法纪相结合,以法纪作保证。把社会公德教育与法纪观念教育结合起来,使每一个人既成为守法的公民,又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合格公民。以社会公德为底蕴制定法律规范,把社会公德法纪化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既能强化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又可以强化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德意识,促进社会公德的普遍遵循。只有这样,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作为一面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渗透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遵纪守法作为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体现着道德与法律的内在统一,只有将社会所必需的社会公德通过法纪的形式固定下来,才能使社会成员形成时时、处处、事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强烈意识;只有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才能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
[2]商焕,《中国当代社会的公德建设》,时代方阵;
[3]郝乃平,《浅谈社会公德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山西经济日报;
[4]李晓辉,《论当代中国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传统美德与当代社会公德建设 篇二
传统美德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一定社会、阶级等的“那些肯定性的好恶倾向”, “其中包括道德理性、谦和、同情、礼貌和友好等”[1]。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的, 具有影响, 可以继承, 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 它不仅包含五千年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 亦包含“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道德。
中华古代优秀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强调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作贡献的爱国主义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诗经·召南·采蘩》中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 认为日夜为公办事, 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二是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 并最先把“仁”和“爱人”联系起来。他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 便是对“仁”做的阐释。三是提倡人伦价值, 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尽的道德责任。孔子提出“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 。墨子认为“为人君必惠, 为人臣必忠, 为人父必慈, 为人子必孝, 为人兄必友, 为人弟必悌” (《墨子·兼爱下》) (此项观点中含有的维护封建等级关系的糟粕要剔除, 其中合理因素应批判地吸收) 。四是追求精神境界, 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在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中, 认为“为学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气质”, 以达到“成圣”、“成贤”的目的, 把道德上的“理想人格”, 作为学习的根本要求。五是重视道德践履, 强调修养的重要性, 即强调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的主体能动作用。
中国革命传统道德, 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 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为主体的革命的仁人志士, 在整个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 所创造并身体力行的新型的优良道德。其基本内容有:一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坚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矢志不渝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关心人民、爱护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乃至为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三是英勇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四是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精神。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认真严肃地做好细微琐碎的工作。
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和革命传统道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前者是后者的根基和底蕴, 而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 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具体体现, 二者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的文化来源。
二、传统美德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意义
(一) 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有利于科学传释和谐社会价值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新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认识与合理构想,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理论创新。如何传释这一社会价值观, 使其被广大民众认同并转化为自我的价值理念, 落实在行动中, 传统美德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提出的客观依据和伦理价值, 一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其他各种社会条件。二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比较尖锐的社会矛盾, 要消解这些矛盾就要求将和谐理念作为社会的主导理念。而对这一社会价值观的传释还应有一个重要根据, 这便是和谐是中国传统美德中的一种基本精神, 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中国古代, 就有对和谐社会的畅想———“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 , “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颜渊》) , “天下为公” (《礼运》) 的大同社会;就有“和而不同”的人际关系思想———人与人之间应该“和为贵” (《论语·学而》) , “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 ;就有“中庸之道”的道德境界———中庸之道被古人认为是尽善尽美的和谐之境, 意味着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并防止过犹不及。从传统美德的历史渊源上传释和谐社会价值观, 更容易满足人们的社会伦理需求, 人们更容易理解接受, 使和谐社会价值理念得以复归与超越。
(二) 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应有之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 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 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 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 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美德教育即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 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而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与和谐社会建设又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 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应有之意。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社会生活的和谐、社会阶层的和谐、社会秩序的和谐、社会组织的和谐、与国际环境的和谐, 这些方面的建设, 都需要传统美德教育的支持。
(三) 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人际环境。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不仅没有社会的和谐可言, 甚至连追求和谐的机会都不存在。而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着诸多矛盾, 包括人与社会集体、人与社会他人、人与自我的矛盾, 其中人际之间的矛盾特别复杂, 这些矛盾的存在或处理不当, 都可能引发社会的不安定, 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此期间, 我们的确不能对美德和道德做出决定, 然而, 我们可以进行美德和道德教育[2]。而美德教育主要是培育人格, 在育人的过程中, 可以化解各类与人相关的社会矛盾, 创造社会和谐条件。由此, 必然保证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以和谐理念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
(一) 强化宣传“和为贵”的理念, 直接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论语·学而》指出:“礼之用, 和为贵。”这里的“礼”,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人们应遵循的行为规范。而礼的最高价值便是“和”, “和为贵”就是以和谐为贵重、珍贵。“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要以“和为贵”, 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 要以礼节制之。“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与苟同, 是在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或者承认事物有差别的前提下的统一与和谐。这种“和”的思想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规律, 因而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容。只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就会有利于重建中华“礼仪之邦”。今天, 我们宣传“和为贵”的理念, 要为“和”赋予新的内涵:“和”即要建立“和以处众”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诚恳对待、互相关心理解、与人为善、推己及人;践行“和气生财”的经济发展观念———诚实、守信, 营造合作共事的良好环境;倡导“和衷共济”的社会公德———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既讲利益又讲互助, 富人生活更美好, 穷人能够富起来;力推“和平共处”的对外交往政策———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礼尚往来, 形成良好的周边环境[3]。对这种“和为贵”理念要多角度、多方位反复宣传, 常抓不懈, 必然会直接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
(二) 强化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根本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传统美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培养“四有”公民, 就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力量就是和谐发展的人。没有和谐发展的人是无法建设和谐社会的。而现实是我们的教育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忽视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注, 忽视对人的灵魂与美德的关怀, 显现出道德教育的明显缺陷。必须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特别是革命传统道德教育, 使人们坚定、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具有传统美德的爱国主义情感, 坚持“以义统利”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 培育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养成如何做人的社会基本道德。一句话, 就是培养“四有”和谐新人。
(三) 加强同教育对象的和谐, 增强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
首先,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谐社会带给人们的一个新认识, 就是“以人为本”。对于传统美德教育来说, 就是要把教育对象的切身利益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立足于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和谐发展, 就是要把教育的主体和重点落脚于每个教育对象的身上, 尊重他们, 依靠他们,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要避免把教育的着眼点落在“管理教育对象”上, 使教育对象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 通过形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合力来提高传统美德教育的层次。其次, 坚持“三贴近”要求。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教育对象, 才能发现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共同点, 了解教育对象全面和谐发展的实际需要, 设计出传统美德教育的可行性方案, 使道德教育能够真正满足社会与人发展的需要。第三, 坚持中庸之道方法。“中庸之道的方法是一种智慧的行为处事方法, 它对于克服行为中的极端倾向, 以及非此即彼的思想方法是大有裨益的”[4]。人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社会。人与社会的发展既矛盾又统一。坚持中庸之道的方法, 就是要从人与社会和谐一致的方面考虑, 以和谐的思路引导教育对象去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这对教育工作必然会产生新的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美]R.赫斯利普;王邦虎译.美国人的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73.
[2][德]赫尔穆特·施密特;柒方国译.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102.
[3]梁谋.略谈儒家的“和”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琼州大学学报, 2005, (1) .
3.传统美德与当代社会公德建设 篇三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优秀成果,但是大学生社会公德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而社会公德又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不断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够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取得更进一步的成果。目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化,我们应当采取多种合理有效的途径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和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关键词:社会公德;思想道德素质;公德意识;公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105-03
我们可以将社会公德简单的称为“公德”,它是指群体与群体之间的道德,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的集体里的人们,为了群体的利益而相对应制定的行为规范,规范着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本质上看,我们可以将社会公德理解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形成的一些观念,准则,思想。社会公德顾名思义是指在社会上形成的公共的品德,规定着人们在行为或思想方面应该怎么做。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大的方面分别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当前环境复杂,一些消极思想不断产生,我们应该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方面加强正面引导和教育。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现象频频发生,在不同的程度上给社会带来了不好的风气同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社会风气。从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来看,它涵盖了人与人关系层面,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人与自然关系层面。
(一)人与人关系层面
社会公德的内容中文明礼貌和助人为乐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层面,当前社会我们不难看到一些不文明礼貌和不助人为乐的行为。在过去的小学教育当中,老师总是会教学生们对人要文明礼貌,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乐于助人。然而如今在学生这一大群体中,这种现象却成逆差。在当今大学生这个大的群体中有些大学生举止不够文明,同时发现有些大学生在文明举止方面是在退化的。小学生在见到老师的时候会积极主动的和老师打招呼问好。正常的思维模式是接受越高教育这种行为就应该更为明显,但是这种现象却恰恰相反,在大学生这一群体当中见到老师不再是积极主动的向老师问好打招呼。在报纸上还是在网络上,我们最近经常会看到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这样的新闻,而在媒体采访过程中很多大学生直接表达出他们的想法,不会立即主动地去扶起老人。在人与人的关系层面,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值得我们关注与重视。因为这两个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产生诚信的基础,是沟通交流的基石。我们理应重视起来。
(二)人与社会关系层面
社会公德内容中爱护公物与遵纪守法是属于人与社会关系层面的。在当代大学生中爱护公物与遵纪守法的意识缺失。随着物质水平不断的提高,社会问题也就会随之变多。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发达,大家都开始注重享受消费。大学生亦是如此,倾向选择外出旅游,而在旅游过程中就会出现诸多问题。例如有的大学生到了名胜古迹的景点时,会选择不正确的方式留下自己的足迹当做纪念。“书桌文化”和“墙壁文化”也是不堪入目。更有甚者破坏或损坏公物,例如将公园中的公共运动设施损坏,损坏公共花草树木等。同时大学生在遵纪守法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此方面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例如在公共场所喧哗,随地吐痰,乱闯红灯等。有的大学生情侣在公共场所举止不雅,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干扰了他人。这些不良行为极大的影响他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文明。
(三)人与自然关系层面
社会公德内容中的保护环境则是属于人与自然关系层面。保护环境就是要求我们要爱护,保持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环境整洁与卫生,要求我们要讲究公共卫生,形成优美环境。而在当今大学生这个大的群体中,有很多学生在公共场所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将口香糖随便乱粘附等现象常见。很多学生会选择一个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外出聚餐。聚餐后的垃圾随地乱扔或垃圾处理方式不对。这样的行为不得不让我们为优美环境而惋惜,为一些大学生的行为而痛惜。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会爱护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值得我们去审视与重视的。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社会公德是属于上层建筑这一范畴的,我国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缺陷和有点并存那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会忽视自身的社会公德,这样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会受到影响和破坏,大学生属于思想容易波动的群体,那么大学生的思想也会随之受到不良的影响,影响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国门打开,随之而来的是西方的思潮不断涌入国内,一些消极错误的思想也会随之涌入国内这也使得国内社会风气进步恶化,就此影响着国内大学生的思想。同时现在社会还存在一种不好的风,媒体报道新闻时总是将目光投放在社会公德失范的例子上,社会公德失范突发事件,道德“滑坡”的案例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公德模范们的事迹,却难以成为关注报道的对象。这也导致整个社会目光投放的偏差,大家追逐的焦点发生生了改变,使得整个社会的风气发生了变化。
(二)家庭品德教育的失误
一个学生无论是性格的形成还是品格的养成,最重要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所以家庭教育是关键,那么家庭教育也是造成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众多家长过度重视和追求功利性成绩,而在孩子的品德教育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方面不够重视。在学习成绩和思想道德素质两者之间,家长通常会将前者放在首位。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一切都大功告成。而事实上,一个学生有才无德很可能成为危险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庭模式。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家庭成员以孩子为中心。家长视孩子为珍宝,过分的宠爱,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这就使得家庭教育严重出现问题,会使他们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一自我为中心,缺少同情助人之心,不懂得尊重他人,缺少责任感等社会公德失范的问题。
(三)学校教育管理的缺陷
在学校的教育中也存在一定性的问题,学校重视专业课质量,打造主打专业,注重教育结果和就业问题,忽略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那么就形成了“重成绩轻素质”的教育管理缺陷。中小学时期是学生们塑造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而中小学校在这一时期着重的是中小学生的基础教育,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和考试成绩的好坏。而忽略了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培养,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对道德和社会公德重要性的认识不全面,对其产生的意识也是淡薄的。有的学校即便是安排了类似的课程,但是教学形式和模式过于单一只是理论性的说教和灌输,教学内容枯燥单调,导致的结果是带动不起学生的兴趣。只有理论的灌输没有现实的实践活动,就会导致学生形成高理论知识和低公德水平的反差,只知道社会公德的原则,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去遵守社会公德。
(四)大学生群体特殊性
大学生自身存在不成熟因素也是造成他们社会公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是在思想方面很容易波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一个自控能力差的群体,大学生还是处于一个学习的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并不能很好的做出准确的判断。处于大学生这一阶段,他们对社会公德的认知是深刻的,但是在现实社会中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的时候却是和深刻认知不成正比的。大学生这一群体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对自我认知偏高,而在现实中又很难理性地把握自我,使自己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中。而自我认知的内在分裂,导致大学生在价值方面产生双重化认知。面对他人或是社会存在的一些社会公德问题用理想性高标准的尺度来衡量,也就导致了现实社会存在着这种现象,很多大学生只会看到他人没有遵守社会公德规范,而忽略自己是否遵守社会公德规范。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途径
(一)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德管理机制。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明确的奖惩机制,对于那些社会公德模范给予奖励,对于那些违反社会公德规范的人给予相对应的惩罚。合理利用网络媒体手段,在网络上进行积极的正能量的宣传。网络媒体不要舆论偏坡,不要只为了追求网络点击利益只报道社会公德失范的例子,要大力宣传道德榜样的例子。国家应该既要加强法治建设也要加强德治建设,不要存在重法治轻德治的倾向。政府可以举办各类与社会公德有关的活动,调动公民积极性,使得公民参与其中。例如,开展“社会公德模范”“社会公德模范小区”等评选活动。这样就会使得整个社会环境不断优化,社会风气也会越来越好。大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他们的身心就会被影响,和整个社会环境融入在一起从而自觉地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大学生公德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整个社会公德水准上一个台阶。
(二)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与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息息相关,而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首先取决于父母。父母的个人品德修养和知识水平,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水准和成效。家庭教育需要言传,犹重身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言行举动,将变成子女为人处世的样板。所以,他们能不能以身作则,言行如一,正直重义,看问题冷静客观,待人接物进退有据,对孩子都是最直接的陶冶与感化。作为我们每一位孩子的家长,应该自己首先具备社会公德和诚信的意识和行为,摒弃事不关己的观念,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身示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去教育、影响孩子,让孩子从家长身上学到良好的品德行为及习惯。这样才会在言传身教的氛围中充分感染自己的孩子。因为家庭是开展社会公德和诚信教育的基础,是孩子的生动课堂,而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一位最亲密、最值得信赖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学生们是否积极自觉的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在此方面的家庭教育。
(三)加强学校德育教育
学校应该不断加强学校公德教育和管理,学校领导人应当重视学生的公德教育。要做到“两手抓”,既要重视成绩也要明确公德教育重要性。学校教育者们应该从自身做起,遵守社会公德规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标杆。教育者们在进行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时候,应该寻求新的授课模式,丰富授课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社会公德的重视,不要只停留在理论灌输层面。在教育方面不要忽视实践教学,应当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这样就不会形成逆差,学生们在践行社会公德规范时就不会大打折扣。校方还可以利用起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场所进行社会公德宣传,倡导公德意识,这种宣传的形式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校方还可以举办“模范座谈会”,请一些模范人士来校作座谈会,与学生们分享模范事迹。在学生内部可以举办“社会公德模范十佳学生”的评选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鼓励和督促学生们去遵守社会公德规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们明白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的重要性。
(四)大学生自觉践行公德规范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和创造美好未来的重任。因此,不但要学好文化知识,还应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公德意识。大学生应该对自己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认清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因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大学生自身还应该多参加一些社会公德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这有利于我们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社会公德意识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M].新星文化出版社,2006.
〔2〕初明利,范书生.高校德育新视野[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3〕江南雨,刘思羽.社会公德学习读本[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4.传统美德与当代社会公德建设 篇四
近期,处支部组织学习关于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和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家风正民风纯等重要论述,开展自查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存在问题。通过学习、自查,使我在思想上受到一次洗礼,并获得许多心得体会。
一、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社会公德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道德规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与人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秩序、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日益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要大力倡导遵纪守法,公正廉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助人为乐、敢于担当、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让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模范公民。
二、职业道德是爱岗敬业的必然要求。
就殡葬业职业道德而言,既具有其他职业道德的共性,也具有特殊行业职业道德的特性,是其他职业道德的重要补充,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殡葬业服务的“两个世界”的人,既要“让逝者安息”,也要“让生者慰藉”,殡葬业职业道德内涵便多了一重内容,这是一般职业道德所不能比拟的;二是殡葬业所从事的工作是人生终点站的工作,当今社会对此行业的接受程度还具有局限性,很多风俗习惯仍然根深蒂固,难以冲破,因此,殡葬业职业道德还要适应这些习俗和习惯。移风易俗虽然倡导多年,但几千年来形成的习俗靠一朝一夕难以改变的.。
三、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家庭美德涵盖夫妻、父母、子女,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有着密切的关系,培育家庭美德有助于社会公德的建设和发展,相反,失去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就存在严重缺陷和短板,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家庭成员共同培养家庭美德,做到夫妻恩爱和睦,长幼亲情甜蜜,邻里友善互助,共同遵纪守法,这样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培养优秀个人品德为家庭和谐、干事创业、社会建设作贡献。
5.加强公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篇五
一、石家庄市民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主要从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公共交往公德、反映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公共场所公德、反映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人类环境公德三方面了解市民社会公德总体状况(括号内数字为选择此项的被调查者在全部被调查者中所占的比例)。
1.公交秩序方面,“总是看到” 和“经常看到”的现象: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78%);行人、骑车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77%);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幼病残孕及抱婴儿的乘客让座(49%)。
2.环境保护方面,“总是看到” 和“经常看到”的现象: 垃圾不分类投放(83%);使用不可降解的超薄塑料袋(81%);随地吐痰乱扔杂物(80%);在车站、街头散发宣传资料、广告等(78%);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主人不予清理(72%);打喷嚏、咳嗽时不加掩饰(72%)。
3.在公共场所,“总是看到” 和“经常看到”的现象:在需要排队的地方不排队(85%);遇事围观、起哄(74%);在公共场所光膀子、脱鞋、抽烟等(68%);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67%);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54%);在公共场所争吵、说脏话(54%)。
二、市民社会公德现状原因分析
类似的调查在其他城市也搞过,如2006年1月公布的北京市民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不讲究环境卫生、不爱护公物和不文明行车、乘车是当前北京市民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为什么在很多国家罕见的公德缺失现象,在我们这里却如此普遍又屡禁不止呢?下面试从原因上做一分析。
1.国人具有重“私德”而轻“公德”的道德传统。中国社会历来是以家庭家族为重心,社会就是一个扩大的家庭,家庭伦理引申为社会伦理和国家统治的政治原则,因此中国人认为私德是公德的根本。早在100多年前,梁启超就抨击中国人只有私德而不讲公德的现象。多少年过去了,这种状况仍没有多大改变。人们仍只讲小圈子的道德——遵守家庭的、朋友的、单位的、熟人的道德规范,而一旦脱离开这个血缘的或类血缘的环境,到了陌生的公共环境中,就往往对那些应该共同遵守的东西视若无睹,甚至破坏那些明文规定且张榜公布的文明公约或守则。
2.社会公德教育不够得力。在一个没有公德传统的社会,公德教育必须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不厌其烦、坚持不懈。目前社会公德教育不够得力,原因一是将社会公德看作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二是形式主义,只讲一些大的原则、口号,而不从身边事入手、扎实落实。如问卷第(十四)题:“您是否知道《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 46.9%的人知道部分;24.8%的人不知道。即便知道,也多是知道几句口号,并没有具体的规范要求,因此不能起到太大作用。
3.不能形成足够的舆论导向。搞好社会公德建设,需要“两手抓”,即一手抓扬善,一手抓惩恶。而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对先进的赞扬和对公德缺失的不良现象的抨击、惩罚缺乏应有的力度。甚至一个人认真履行了一般社会公德后,非但难以受到表扬和鼓励,反而遭到讥讽和嘲笑。这类现象正在不断吞噬着社会成员的公德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主体就很容易做出违反公德的事来,甚至形成“集体无公德意识”和“集体反道德主义”倾向。没有足够的正向舆论支持,是社会公德难以践行的又一重要原因。
4.管理制度存在盲区,并且执行不力。当公民尚未将社会公德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格、养成道德习惯时,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首先就要通过一种外在的强有力的约束(亦即他律),才能规范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行为。道德“他律”有多种方式,社会舆论和制度规范是其中的重要形式。但是,社会舆论的外在强制性约束远不如制度规范。事实证明,目前社会公德的缺失与社会公德制度建设软弱有很大的关系。
5.某些公共设施不具备或不完善让人感到不方便。目前我国公交出行的分担率不足10%,特大城市也只有20%左右,石家庄基本上也是这一水平,而欧洲、日本、南美等大城市达到40%-60%。运力不足,又不正点到达,也是造成公交秩序混乱的原因之一;在车站、影院等行人驻足的地方,垃圾箱太少,更谈不上垃圾分类;市区建设有时不能做到以人为本,只为管理方便,却给市民带来不便,如有的路口人行横道被护栏挡住,两侧绕行都需走很远,胆大或不得已的人便会冒险翻跨护栏,这方面的问题也有碍社会公德的遵守。
三、市民公德建设对策建议
分析市民社会公德现状及原因,目的是要探寻优化社会公德的对策。针对造成社会公德面临困境的原因,我们认为优化社会公德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法律、法规,并严格执法。公民道德建设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护才有力度,其惩恶扬善的功能才能彰显。要使公德建设制度化,应在咨询有关专家和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基础上, 相关政府部门把市民公德的基本要求纳入地方法规条例和政府规章之中,为市民公德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些法规应尽可能详细,明确约束市民行为,尽量避免无法可依的真空地带。不能只是抽象的原则、口号,必须使之明确、具体,变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准则。
在这方面,国外有许多例子可以借鉴。如新加坡,有关公德的法律规定有百余款,政府将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便后不冲水、乱扔废弃物、攀折花木、公共场所吸烟、吐口香糖渣、损害公物等小过错均一一立法建章,且条款详尽而具操作性,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了有效的引导和严格的规范, 人们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在人们的行为中巩固下来,成为市民自觉行动。
除政府普遍的规范要求外,各小区应征集本小区居民最反感的几件事,定出整改措施,并根据大家的要求和意见,制定具体规范和要求,各小区要有专人负责宣传、监督、接待投诉和解决问题。从细微处仔细查看一下我们所处的环境,作一些具体的、成本并不高的改进,才是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2.加大舆论正面宣传教育力度。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机构对公民进行教育,更要深入社区,让基本道德规范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单位、社区、学校齐抓共管,在一切可能和必要的场所,宣传具体的文明守则。如在日本的地铁里,车窗上和车座前醒目地标志着让座和关闭手机等行为准则。每一个座位前均有大量乘车行为的规定。先进社会的先进之处在于将人们的行为准则从细微处纳入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
可采取的具体做法如下:将市民公德编成《市民必备》、《市民指南》、居民行为规范歌谣等普及读本,尽量人手一册,该干什么,不能做什么,一目了然。组建文明市民宣讲团,每月选定一个反映市民文明素质的主题,深入各单位、社区巡回宣讲,并要长期坚持下去。办事处要建立和规范辖区内的市民学校工作。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学习文明礼仪,做文明市民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开展群众性文体系列教育活动。如组建市民合唱团,同时指导有条件的单位、社区成立业余艺术学校,针对存在问题,对单位职工、社区居民开展公德教育。
3.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监督、检查制度是保证法规实施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要建立组织监督和社会监督机构。可以从以下途径搞好监督、检查。一要加强责任制,层层抓落实。建立城市社会公德管理监察队伍,市里成立社会公德管理监察署,各区成立社会公德管理监察大队,各街道设立社会公德管理监察中队,社区设立小队,随时发现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随时揭露各种违背公德的行为。要有专门的监管部门,使公民发现了不道德行为,如损毁公共财物行为等,有地方投诉,有执行人员来制止。社会应当有专门的职能部门,来负责对社会公德建设的指导、检查、监督、考核工作。二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要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大众监督系统,加强组织、大众、舆论三类监督的横向联系,形成覆盖全市的有效监督机制。组织下岗工人有偿监督,离退休人员、志愿者自愿监督,提供舆论监督举报电话;建议有关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市民不良行为记录,对严重“缺德”行为作记录,为升学、求职、晋升、借贷等方面提供参考,使违反社会公德的人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还可以由报社负责举办“不文明行为图片展”,积极发动市民群众参与,用自己的照相机和漫画等载体捕捉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在各社区、商业繁华区、公共场所展出,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4.建立激励机制,赏罚分明。应建立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建立健全一系列专项资金, 改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基地的条件,扶持公民道德教育及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如设立“道德奖励”基金,专款用于社会公德建设宣传费用和奖励遵守社会公德的楷模,使“德福”统一。还可以社区、基层企事业单位为依托,建立公民个人的“道德档案”,把人们遵守或违反社会公德的情况记录在案,作为评选“五好家庭”、“先进个人”、晋升职务的一项指标,以敦促人们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而对于违反公德的行为,要坚决实施制裁。如四川省规定在公务员考核中,有不尽孝者,取消公务员资格,以推动人们“敬老”意识的形成。
【传统美德与当代社会公德建设】推荐阅读:
第十一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中国文化08-17
传统美德包括07-11
儿童传统美德相声07-23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08-29
中华十大传统美德10-29
传统美德教育简讯11-21
继承传统美德的作文06-19
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07-19
知恩乃是中华传统美德07-26
感恩是中华传统美德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