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2024-12-18

论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共17篇)

1.论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篇一

试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培养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用爱心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对所授课的教师留有良好的印象,那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莫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关心、爱护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状况,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对于教师所要求的学习任务才会积极且主动地按时完成,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他们也会愿意去独立思考、找寻问题的答案。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的。

2。打造特色的教学风格,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教学方式诙谐、幽默,教学语言独具一格,教学环境轻松、自由,而不是严肃的教学氛围,那么学生就会喜欢上你的课,并且不断增加学习的兴趣,从而你的教学效果也会比较显著。比如,教师在讲授解方程时,有的学生经常会在移项时出现错误,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学生不能充分地理解移项的具体含义,而且学生在进行移项时经常将移项与加法交换律弄混淆了。因此,教师在讲授这些知识点时,可以适当地改变一下教学方式。比如,可以利用打比方的方式为学生讲述移项与加法交换律的差别。移项主要是把公式中某项从“=”的一边移动到另一边,这个“=”可以看做是一座山,山两边的景色是不一样的,如果将公式中的某项移动到山的另一边就需要翻个筋斗,需要转变环境,因此,需要改变符号;而加法交换律则不需要把某项从“=”的一边移动到另一边,所以,不需要改变符号。通过这种有趣的教学语言,可以加深学生对移项和加法交换律含义的深刻理解,从而有效地避免这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3。引进有关的数学实际案例,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适当地引进一些“数学与现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案例,比如,电子化产品、建筑、医学以及商业等方面都会应用到数学知识。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怎样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效地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可以有效地解决买卖中的盈亏问题,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可以对大树或者楼层的具体高度进行测量,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在进行买卖的过程中,制定最优的定价策略,实现利益最大化。教师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精心设计策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1。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

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而计算机网络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也逐渐越来越普遍。初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引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引用图片、文字以及声音等方面形象地呈现数学知识点。将传统的板书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再加上教师的生动有趣的讲解,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推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初中数学教学除了教师的精心讲解,适当的课堂练习对学生的数学水平的提高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设置课堂练习,主要是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地思考、进行动手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发现自己学习的盲区,从而进行有效地查错补漏,同时教师再对学生的盲区进行详细地讲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有效地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设置课堂练习,主要是达到辅助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以及掌握解题方法的目的,设置课堂练习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设置课堂练习时,需要遵循实用性、有效性、层次性以及开放性的原则,巧妙地设计、合理地组织以及进行针对性地讲解,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性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各个数学知识点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任何数学知识都是相互依存的,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直觉与逻辑、微观与宏观或者发散与定向等。当一种方法可行时,马上想到运用另外一种方法。比如,在进行“概率”讲学时,有一个骰子的图形,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地思考:如果投数次骰子,正面不出现三点的概率是多少呢?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反方向思维进行思考:先计算出现三点的概率,然后就可以得到不出现三点的概率了。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有效地策略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初中教学还存在一些落后的教学方式,初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探索,所以,广大的教师需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先进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模式,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最终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的预期的教学目标。问题评讲;对于回家的每份练习,要及时批阅,力争当天评讲完成。当然,批阅中也可以发挥一下学习小组长的作用,即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组,小组长批阅组员的,教师可以批阅小组长的,教师可适当抽查小组长的批阅情况。坚持这样做,我们付出的是辛劳,收获的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风,我们自己收获的则是扎实的教风。初三数学复习中讲评试卷时注意时效性,不仅要评讲试卷及时,还要注意评讲时间的最小化。小题训练与综合试卷所需评讲时间显然是不同的,同样的综合试卷在不同的复习阶段所需评讲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与存在的阶段性问题,来确定评讲试卷的重点内容与所花时间。有时需要我们上专门的评讲课,有时我们可在正常课的结尾留5~8分钟评讲一下就可以了。总之,试卷讲评突出时效性,即要及时、省时地解决学生在练习、考试的错误与疑难。

2.论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篇二

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刚刚接触到的学科, 它为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奠定了基础。

然而,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人们并没有及时转变观念, 总认为物理不是主要的学科, 因为物理在中考中分值比较低, 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对物理学科总是重视不起来。另外有些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设施比较落后, 学校的实验设备匮乏, 物理实验教学不能正常开展, 学生没有实践, 学到的只是理论知识, 时间长了, 感觉到枯燥无味, 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觉得物理特别难学, 这就会使物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新课程要求现代教学要推进素质教育, 要求教师不但教给学生知识, 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 但目前的物理教学中, 老师观念的陈旧, 教学资源的不足, 使得物理教学难以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物理教学要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在一起,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开展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分享和体验的过程, 教师要转变观念,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不断探索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一)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首先,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和轻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获取知识和能力, 并要通过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去探究知识。在此过程中, 老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尊重每一个学生, 关心每一个学生, 做学生的朋友, 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了这种学习环境, 学生才会自然流露出良好的学习态度, 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定会得到较好的提升。

(二)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说来容易, 但是作为教师有时候很难做好。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对好学生比较重视, 却往往忽视了后进生的变化, 这样会导致后进生越来越不自信, 最后失去学习的热情, 自暴自弃。其实, 在教学中, 后进生更应该是教师关注的对象, 只有教师给他们更多的爱和鼓励, 他们的成绩才会慢慢提高, 班级的整体教学质量才会有所提升。而且关注每一个学生, 也体现了师德修养, 这是教师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师生关系的和谐不仅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同时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

(三) 努力做好物理教育研究,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综合能力

一个民族的进步离不开创新精神,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物理教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一块阵地, 但是我们的教学课堂还是以教师的思维为主, 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 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很辛苦, 学生也不能得到能力的发展, 在学习中表现得很被动, 形成了依赖心理。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 让学生快乐学习,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 多做相关的教育研究,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研究计划, 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逐渐实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四) 做好物理课堂教学的诊断和观察, 积极开展物理教学评价

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变化, 能及时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作出调整, 这也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考验。物理课堂观察是教师反思的一面镜子, 通过调整能提高教学效果, 所以, 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观察与分析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十分必要。

在物理教学中, 课堂观察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还可以使教师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学生学好物理打下基础。对课堂的观察可以反映出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得当合理, 学生是不是能自主积极去学习, 在教学中, 如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达到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那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比较容易实现。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时候, 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愉快的学习环境, 深入挖掘教学中的趣味因素,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使学生乐学物理, 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改变以往的依赖心理。教师要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势, 让学生在做中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

其次,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 树立学生的质疑意识。新课程改革改革提倡物理课堂要开展探究性的教学方式, 在探究中教师和学生对问题可能会产生分歧, 那么这些分歧正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有了分歧, 才会产生新的知识, 学生才会理解得更透彻, 所以,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热情高涨, 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其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总之,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 只要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拥有执着的精神和正确的教学方法, 不断探究、不断创新、敢于改革, 一定能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既是我们的愿望, 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 由于受到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的影响, 物理教学并不理想。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多种方法,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3.论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篇三

【关键词】 新课标;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再次成为教育工作者议论和探索的焦点。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要实现物理有效教学,则应根据物理教学现状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好身边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农村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

一、农村初中物理面临的教学现状与困境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物理始终只能以“副科”的身份居于初中物理教学中。虽然我们经常强调“学习物理很重要”,也知道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直接制约着高中物理教育,然而,由于初中物理所占分值相对较低,物理学科相对于一些老师心中的“主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许多偏远的乡镇中学,有关物理的教学设备、设施等教学资源也较落后,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知识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新课程要求现代教学要以素质教育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这样的教学环境实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农村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任重而道远。

二、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物理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相连的一种教学活动,二者紧紧扣连在一起。正因为如此,要实现农村初中物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从处理好“教”与“学”二者的关系入手。在“教”方面,新课标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传统教学的“教书匠”转变为“教学的促进者”。因而,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所以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到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使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需要,始终坚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为实现此目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交往论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二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却由于社会地位、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此,要想实现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应首先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那种“教师绝对权威”的认识,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学习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尊重班上的每一名同学,努力地融入班级中,增加对班上同学的了解,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2、公平对待学生;真正关爱学生

公平的对待学生,关爱学生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教师要真正做到却相当的困难,因为一个班上不可能每个学生的成绩都处于拔尖水平,有些教师更加重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忽略了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这样做会使他们逐渐丧失对学习的热情。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也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

3、教师要做好物理课程研究

物理教学在达到新课标要求上的有效性。要使学生在素质、能力等方面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該担负起最多的责任,尤其对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做相关的教育研究,多做正确的、深入的、对农村学生发展适用的研究。以农村学生为研究对象,制定有效的研究计划,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习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方面全面收集材料,从根本上了解和认识农村中学生特殊的发展历程。最后,从学生的特殊性出发,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针对性的开展物理教学工作。

4、注重物理课堂教学的诊断和观察;及时开展物理教学评价

“教”与“学”的一个重要联系就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学生的“学”创造条件。一个真正的教育能手永远也不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课堂讲解是学校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对于物理学科,知识的讲解和能力的形成不能只是局限在40分钟的课堂上,农村中学虽然在一些硬件设施上相对落后,但农村中学仍然有其天然的优势,那就是更加接近大自然,教师可以让大自然成为自己的物理教学课堂,提升物理学习自身的乐趣性。例如,在讲解摩擦力时,由于摩擦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物理量,单纯的理论讲解会使课堂显得枯燥无味,但教师可以让学生感知到它,讲新课时教师就可以将课堂设在教室外,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多见识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实例,在观察中形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摩擦力的概念,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几个因素,形成摩擦力的物理常识,会用其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也符合新课标为我们指定的要求。

三、学习中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和灵感,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组织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以“培养青少年‘不唯书、不唯上、只为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品质”为目标,使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同时,教师在鼓励和启发学生质疑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实际组织班上同学开展一些有效的探究活动。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共享,共同交流和探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根据条件独立进行物理实验、总结规律、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在课后,注意鼓励学生各自组成物理设计小组,鼓励和指导学生制作物理模型,如设计和指导学生制作电脑散热器等,将理论用于实践。

4.论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篇四

华山学校 李辉

一、农村美术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深入,“重智育轻美育”的思想和现象逐步得到了转变,但在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却还广泛存在。同时由于受到经济、观念、师资等诸方面因素的制约,美术新课程改革在农村中小学的实施和推广中面临着比发达城市中小学更大的困难和挑战。许多学校都还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只是把美术课作为“搭配课”、“副课”,老师们大多都是兼职代课,只有极少数的学校配备了专职的美术教师,还有一部分老师几乎可以用“赶鸭子上轿”来形容。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学校,美术课基本上是“有名无份”,待到要应付上面检查时,方才偶尔“客串”一把。即便是在城镇的中小学,特别是中学,由于一味的追求升学率,忽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还出现一方面是美术师资严重不足和美术教师及美术课不被重视,而另一方面是大量美术教师为改变自身现状或因学校需要转而改教其他学科的不良现象。

近几年,笔者在参与各级的美术教师新课程、新教材培训的学习交流活动中,就曾多次碰到许多同样来自农村的美术教师对美术教学提出了诸多的问题,有针对教法的,有针对教材的,还有针对学生的。比如:教材内容与农村学生生活相差很大,涉及的美术知识对农村学生来讲过于专业,美术教学设备简陋匮乏,许多多媒体和教学仪器都只是“聋子的耳朵”——不灵(不能运行)等教学问题。“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鉴于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其影响发展的原因,作为一名农村美术教师,我深感搞好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应该主动勇于担负起农村美术教育的重任,立足农村美术课堂,坚守农村美术“阵地”。农村的美术教育虽然受到了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但还是有许多独特的优势是城市学校和学生无可比拟的,同时也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首先,农村孩子都非常喜欢上美术课,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这是客观存在的最大的优势。其次,与发达的大城市相比,农村也许没有摩天大楼、游泳池、立交桥、博物馆,但却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等优势,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些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乡土教材。我们在进行农村初中美术课的教学中,应当发挥优势,克服弱势,变被动为主动,大胆去钻研、探讨、思考,探究能够适应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二、教学探究与理念实施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探究,最重要的是探究新教材与农村美术课堂教学的衔接与运用的问题。我省选用的美术教材总的来讲有三个版本:人美版、人教版和湖南版,在这三套新教材中,就有大量的教学主题与我们农村生活密切相关,例如:人美版的《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我和昆虫》、《发现与创造》、《色彩丰富的风景画》;人教版的《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走进大自然》、《叶子上的小“血管”》、《鱼儿游游》、《蜻蜓飞飞》;湖南版的《留住秋天》、《过大年》、《苍松翠柏》、《绿洲》等。诚然,新教材中也有一些教学课程与农村孩子的生活是有一定的距离,例如:《电脑美术》这样的课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在农村就很难开展。“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游。”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我们努力开发农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对教材进行增改或重组。补充一些贴近农村孩子生活的和他们喜爱的、具有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的内容,充分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自然资源,让教材与农村周围环境相联系,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而将书本教学向农村生活教学转变。当然,这里提到的增改教材,并不是要完全抛开教材,而是在依托教材的同时,适度、适量的对其进行创新。

(一)走进生活,感受农村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的第一条中就明确提出:“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1)P72 “审美的心理过程是以感知为基础,以感受为媒介,以感悟为宗旨的一种较为完美的审美心理结构。”(1)P73要想让学生真正经历这个过程和达成此目标,笔者认为可以把农村自然景物与美术的审美法则、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以及相关教材紧密的结合起来,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同步展开,这样就更符合农村中小学的美术实际教学。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农村的美术课堂处于蓝天白云之下、奇峰秀岭当中,这里有广阔的农田、碧绿的麦苗,金黄的油菜花、清清的小河、幽幽的树林、起伏的山峦和数不清的动植物和奇花异草,这些自然景色本身就构成了一幅幅色彩绚丽、和谐的画卷,都是我们美术课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和天然教材。罗丹曾经讲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但学生们每天置身其中,虽然对地里的这些都非常熟悉,但却并没有留心和仔细观察、体会身边随手可得的“美”,例如:农民辛苦耕作出的整齐划一的田地;从高处俯瞰具有点、线、面组合的秧田;收割的草垛在田间形成的统一而变化的节奏;切开洋葱后的对称纹理、堆放瓜果的重复(特异)构成、树皮的肌理效果等等都是在不经意间就能发现的美。在这其中,梯田所呈现的美更是别有一番韵味:夕阳西下时的暖色调,风高月清时的冷色调,春意萌发时的绿色调,白雪皑皑时的黑白对比色调简直令人陶醉,不禁让人由衷感叹大自然独具匠心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向自然生活,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

与此同时,农村自然之美和四季的交替紧密关联,每个季节所体现的美感都又各具特色。其中,又以春天给人的印象尤为突出:春天是自然界万物复苏、生命萌动的季节,更是人们辛勤耕耘、播种希望的季节。此时的农村到处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禾苗青青,麦浪滚滚,百鸟争鸣,百草吐绿,百花争艳。春天也是艺术家们永恒的表现主题,与春天有关的教学课题最为丰富,例如:《春天的畅想》、《校园的春天》、《愉快的春游》、《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万绿丛中一点红》、《鸟语花香》、《过春节》、《花圃》等。教师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在操场边、田间、草地上、花丛中写生,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去寻找春天,去感受春天。

此外,夏天,蛙鸣声声,瓜果溢香,荷花竟相开放,夜空繁星点点,各种生命以自身的方式展示着独特的魅力;秋天,那堆的比人还高的草垛,晒满了稻谷的水泥场,大片大片金黄的水稻,沉甸甸的稻穗,处处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冬天的农村银装素裹,梅花傲雪绽放,和学生们一起踏雪寻梅、河上滑冰的情趣,足以让人羡慕。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些切身感受和生活经验,收集一些与之相关的优秀美术作品,共同来欣赏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漓江春早》(白雪石)、《春如线》(吴冠中)、《春》(波提切利)、《虾》、(齐白石)、《朝霞》(潘天寿)、《荷花》(任伯年)、《睡莲》(莫奈)、《向日葵》、《星空》、《丰收的麦田》(凡高)、《万山红遍》(李可染)、《秋菊》(王雪涛)、《报春图》(关山月)、《墨梅图》(王冕)等。

(二)积极参与,体验农村劳动乐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劳动”一词,对农村的孩子们来讲并不陌生,学生们上学、放学的路上都要经过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路的两旁即是父辈们在田间忙碌的身影,家里比较贫困的孩子,在课余和农忙的时候还要帮助家人劳作。劳动已经成为了学生们最为熟悉的一门“选修课”,也是最为贴切学生生活的一项活动。他们不仅参与到了劳动的过程之中,还真正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此外,劳动题材的作品委实不少,像唐代张萱的《捣练图》、现代杜键的《在激流中前进》、马达的木刻《推磨》、米勒的《晚钟》、《拾穗者》、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以及凡高的《种土豆的人》、《两个挖地的农民》、《播种者》、《捆麦秸者》、《劳作中的休息》等。在农村美术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曾做过把这些“高不可攀”的名家之作与学生的生活劳动联系起来教学的尝试,诸如插秧、锄草、捕鱼、钓虾、打谷、晒谷、筛谷、扬谷、纺纱、拔萝卜、收蘑菇、采菱果、串辣椒等,结果学生们创作出许的作品一点也不逊色,而且更具有趣味性,例如:《背着丰收回家》、《金色的梦》、《风吹十里香》、《渔家乐》、《海滩排球赛》、《第一次割草》等。

农村的许多孩子在熟悉画笔之前,对镰刀、耙子、锄头、纺车、犁具、石碾子、打谷机、独轮车、抽水机等劳动工具更为熟悉,还有那田间的稻草人、河边的水车,下雨时穿的蓑衣这些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创作的用具,也都可以让学生利用本地材料动手将其制作成小模型,来一次再创造

(三)就地取材,利用农村自然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美术教学既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又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与城里的学校相比,农村小学在上美术课时往往受条件限制,学生的学具材料很难齐全,常常令教师犯难。其实,只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好农村随处可见的各种自然素材,根据这些材料的特性和教材中相关的课题,再经过学生们的巧妙构思,精心制作,它们都能变成一件件富有情趣的工艺品。这样,不但能够让孩子们对乡土材料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校美术教育沾染乡土气息,突显地方特色。

(四)走村访户,调查农村文化遗存和民俗民风,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关于“探寻农村文化遗存”,许多地方都在同步展开,不少同类的教学主题也在不同版本的新教材中出现,例如人美版《美术》教材中的《过春节》、《节日的装饰》、《绘画中的节日》、《我身边的美术遗存》、《民间面塑》、《面具的设计制作》等。其实,只要我们留心去观察、收集,就会发现这些每天和我们都要接触到的物件,个个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都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以上课例中在初中教材中出现的《我身边的美术遗存》、《面具的设计制作》两课就是尤为突出和比较典型的课例,其中涉及到的门神、门狮、木雕窗以及各式民间面具等,都是在农村随处可见的民间美术元素。如笔者家乡新化县是梅山文化的核心地带,农村文化遗存资源相当丰富,民俗民风古朴活跃。当然,这些文化遗存在不断吸引着人们注视目光的同时,也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了逐渐消亡的迹象,需要我们及时的挖掘和保护。《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在农村,有许多颇具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民间风俗、农家文化、风情和节日,他们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同时也富有强劲的生命力。例如农家的节日就别具一格,像颇具特色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每个节日都有各式各样的民间习俗和不同的庆贺方法,也是孩子们所熟悉而又喜欢的风俗。如杀猪宰羊、走乡邻、访亲友、放电影、看大戏、吃饺子、包粽子、做团子、逛庙会、放焰火、挂灯笼、打腰鼓、舞龙灯„„。此外,民间还有许多身怀绝技的工匠和艺人,我们可以请一些农民艺术家为学生现场传授手工技法,如雕刻、剪纸、编扎、蜡染、泥塑、面塑、农民画、渔民画等等。学生生活在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环境中,陶冶了个性和情操,增加了对家乡的热爱,同是对美术的创作增添了不少素材。

除此以外,农村也在发生翻天腹地的变化:一台台现代化的播种机、收割机挺进农田;一个个养殖场、蔬菜大棚等,这些都是现代新农村的亮丽风景线。通过观察、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找回童年的记忆,感受到家乡今天的飞速发展,此时引导学生畅想未来,为家乡设计宏伟蓝图。当然,在环境状况日趋严重的今天,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环保和宣传农村环保。

三、结语

5.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篇五

回顾工作以来的这三年,一直懵懵懂懂,处于教师成长的探索期,只是单纯地注重知识的传授,自己也只能勉强称得上是一位合格教师,与自己的梦想——优秀教师之间还存在这巨大的差距。最近,我一直在反思自己,也有很多感触和想法,具体如下:

一、为了做一名优秀教师,我必须多练功。

只有学习精彩,教学才精彩。只有学习成功,教学才会成功。因此,我必须要强化学习。

首先,我要多做题。课后题、中考题、竞赛题以及教辅资料上的一些题,自己必须非常熟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做题把所有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增强自己的知识底蕴,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才可以很好的把握知识点的考察的难易程度和出题方式,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我要多读书。每周要多去几次图书室和阅览室,多翻阅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和杂志。针对非常感兴趣的学科杂志,要认真拜读,并且摘录有益的资料。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不仅可以提高专业素养、丰富专业学识,而且可以使自己在教学中把握整体方向,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最后,我要多反思。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其实平常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但是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总是没有拿出一个很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

二、为了做一名优秀教师,我必须优化教学方法。

在之前的教学中一直有一个特点:按照教案设计好的程序按部就班进行教学活动。首先复习提问,回顾上节课的所学内容;然后开始进入新课,介绍概念,讲解规律、公式及其适用范围和条件;最后设计几个问题,套用公式进行强化训练,来实现所谓的“教学目标”。这种塑造人的教育模式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形势。因此,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6.新课改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学心得 篇六

晋宁县双河民族中学侯兴辉

我校位于晋宁县的山区学校,靠近县城的农村学校生源差,竞争激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虽然困难重重,但这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新路子。前一学年处于试验和摸索阶段,当时又带着一个毕业班,走的步子很小,不敢放手。但现在通过前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我反思很多认为新课改要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义无反顾的走下去。现 把 本 人 的 一些 粗 浅 认 识 与 大 家共享,恳请各位批评指正,也可在今后的实际教学工作中进行补充和修改。

一、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模式:

进行新课改固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我校的教学经过一年的摸索和学习觉得每堂课采取下面的模式效率要提高些。

1、课前预习。该部分主要针对第二天要进行的新课,让学生提前预习新课的重难点,知道老师要求达到的目标。教师要分析具体的内容,布置多种方式的预习作业。如,第十四章让电灯发光部分就要求每个小组周末回来时制作出一个简易的电路,并在预习本上写明其制作材料和过程。这样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学前埋下伏笔。

2、课前三分钟。我校基本上养成了提前三分钟进入课堂的好习惯,该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提前进入课堂状态。由本班的学生自主进行,其方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例如,有朗读重要知识点,有学生讲故事,有学生讲个小知识点或针对前一节课所讲的内容自编道题目进行训练等。

3、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反馈。由于预习作业参差不齐,所

以有必要教师对其点评,同时鞭策不认真的学生。

4、导入。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安排、教室的布置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备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

5、教学内容。该部分是整节课的核心,在进行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启发式教学,例如,探究电路的家庭用电部分可以提出问题:如果让你去接个家里的灯泡,你会怎么办呢?这样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比教师说明书式的直接给出要好得多,印象深刻得多。又例如:可以突破传统教室的课桌布局,将座位排成若干U形单元,采用六人学习小组,形成开放性结构,便于学生们交流合作;整堂课不受约束,学生可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举手发言,无须起立等等。

6、小结。作为这节课的画龙点睛部分必不可少,起到总结和加深印象的作用,我经常采用全班一起来大声的说出重点的做法。

7、预习作业的布置,该部分起初的时候我也很不习惯,但为了和下一节课做好衔接,并让学生提前知晓和本节课的联系。所以尽量在末尾时安排。

二、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新方法:

既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寻新的教学方法就迫在眉睫。个人觉得以下方法可以采取。

1、将全班按六人一组分为六组,其分组方法可以按成绩也可以按对学生的了解灵活制定,主要是方便学生组内讨论,分工合作。

2、将全班按成绩分为三层,A层,B层,C层。主要任务是分层布置任务,特别是遇到难度大的章节,要弥补优等生“不够吃”和差生“吃不了”的情况,所以分层布置不同的作业意义在此。

3、简单章节交给“小老师”来完成,例如,水资源,感受信息等简单章节,可以提前辅导“小老师”,让其

7.论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篇七

一、开展自主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随着我国高中教学的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 提高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目标中的重要性地位。高中物理教学作为高中教学中的基础课程, 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课程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积极地与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相关性讨论交流, 注意对每位学生不同特点的关注, 鼓励学习对物理知识进行创新性的学习方法与思考。

自主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的新方向发展, 已经成为当前西方教学的流行教学方式。为我国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了新的角度来看待物理的认知教育, 是对高中物理教育教学阐释的全新方式。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对其理解认知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 此阶段的学生对于新鲜的教学方式积极性较高, 对新型教学方式的理解吸收也非常快。高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时候充分加入自己的理解, 运用创新思维将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相结合, 减轻物理学习的压力, 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让学生更加快乐地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中来。

二、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开展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分析

1.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是保证自主学习教学的基础。

教师充分的教学准备是一切课堂教学的基础, 首先教师在教学前需要准确地把握教材, 了解课堂内容需要讲解的体例结构, 掌握教材的编排意图与知识体系, 明确课程中的重难点与主要目标, 使教材发挥更具创造性的作用。其次, 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新课程的要求、特点精选丰富有趣的物理实验。比如在学习电流的方向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要求制作简易的电路板, 将电流的方向画出来, 通过电池与导线的简单连接构造一个生动有趣的物理课堂。最后在课堂结束后做好完整的教学反思, 对教学目的与教学效果进行充分比对, 及时改正教学中出现的错误, 记录教学中发现的新的教学心得, 积累更多教学经验。

2.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高中物理是一门复杂抽象的学科, 传统的物理教学使学生惧怕, 复杂的物理公式又非常难懂, 因此, 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愈显重要。教师可以在讲课的时候提出相关生活的物理问题, 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了解物理知识, 也能够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比如, “为什么给电视画面拍照会出现横条?”, “为什么在室外拍艺术照时使用挡光板?”, 再或者“马路上为什么行驶车辆之间要保持车距?”“为什么汽车突然刹车人会向前倾?”, 这些源于生活的问题都可以用光的折射、力的惯性等简单的物理知识来解答。这样创新的高中物理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系统, 在让学生充分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答生活中的疑难问题。

3.课内外开放实验室, 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开放实验室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继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外开放物理实验室, 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资源优势, 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内容以及材料, 进行自主性的实验设计与探究。比如在教学期间可以让学生进行有关所学知识的简单安全的实验:导电物质的测试、小孔成像等。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课外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主预约, 在教师的监督下设计实验。比如可以进行学具模型的制作, 运用工具来制作课堂可能用到的简易实验模型。通过物理实验课程与物理知识课程的完美结合, 不仅可以实现轻松有趣的物理学习环境, 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方式。

另外, 结合以上几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能力的方法, 教师还需要仔细地研究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打好学生物理常识的基础, 循序渐进的教授较为高深的物理知识。不要在课程教学中随意增加知识的难度, 对物理习题和例题的选择也需要谨慎, 切勿过于急切地提高学生做题能力, 将综合性过强的题目施加于学生。要符合学生自身实际的理解能力, 层层递进地选择由浅入深的题目, 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提高物理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高中物理自主学习方式的开展, 不仅可以在紧张的高中物理学习氛围中让学生轻松积极地探究物理问题, 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其他学科同样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达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摘要:实行课程标准以来, 教师不再将课本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高中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和发展方向。自主学习的开展能够激发高中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将复杂抽象的物理学习变成生动的物理现象知识深入学生的认知系统, 是高中物理创新性教学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支从兵.高中物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2.8 (10) :8-9

[2]鲁世明.高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学大众.2012.5 (20) :14-15

8.论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篇八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措施;创新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与推进,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所以本文便对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做出简要

分析。

一、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改变传统观念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定理得出结论,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经常抱着“走过场”的态度进行实验教学,更有甚者以“实验设备太差不能进行实验”为由来搪塞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从而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创新能力的现状。这不仅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也十分不利于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达到培养全面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二、积极创造实验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学生缺乏实验机会使得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较为困难,从而导致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为学生积极创造实验机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光现象”的物理实验时,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的方式来为学生创造实验机会。首先让学生找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在其底部打一个小孔,然后将塑料薄膜覆盖在小孔处,然后通过小孔观察点燃的蜡烛,并观察在薄膜上蜡烛的成像。在学生观察完后,可以让学生小组之间相互讨论成像的原理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然后选派代表发言,最后教师对实验原理以及现象总结发言。通过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在加强学生对“光是沿直线传播”这个知识点理解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三、优化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下,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以及实验器材的短缺,出现了许多物理实验不能演示或者成功率较低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教师需要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实验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解决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例如: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物理实验时,为了应对实验器材短缺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通过小组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探究,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除此之外,小组探究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按部就班地根据书本上的实验操作进行实验演示,有时候会出现实验不成功的现象。针对这样的实验,教师更需要优化教学模式,积极创新和改进实验操作,提升实验的成功率。例如:在进行“声现象”实验演示时,在验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时,由于条件限制,教师很难利用抽气泵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取干净形成真空的环境。这时教师应该转换教学模式,将实验演示转换成实例,通过宇航员在航空利用无线电交流的实例让学生充分理解“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

结论。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目前传统的考核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其不仅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对于物理知识的考查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动手能力的考查都能客观地反映,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可将成绩分为实验操作以及理论知识两部分,并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计入总成绩。通过这种考核方式,让学生意识到实验操作与理论知识同等重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观念,积极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呈宝.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学周刊,2015(4).

[2]李宗海.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

9.论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篇九

双口中学

冯 玥

【摘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它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结合导学论的理论和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下是我针对此问题而采取的一些教学方法,并取得的一定的成绩.【关键词】新课程

教育理念 循序渐进 启发引导 实际出发

自主

探究

合作

学习

我校地处北辰区的边远地区,在我们学校有很多学生的心里没有目标,考多少分就上什么样的学校,家长更是对孩子没有要求,只希望老师帮他们看住孩子别惹祸。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向课堂要效率,想方设法让他们回家看书复习。并且我一人要教八年级4个班的课,和全区其他学校相比每周每班都要少1 课时,这便更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因此我绞尽脑汁想办法怎样能使我的教学效果要赶超那些比我课时都要多的同水平的兄弟学校?怎样能使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怎样能使学生回家后想着一定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不是直接去网吧?怎样能使学生充分利用在校的课余时间?最终我觉得只有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要学习物理,让他觉得物理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有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变讲为悟,让学生自己在对知识的思索中体验、感悟

我们都知道,一个不爱问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对于我们学校的孩子来说,下课就是玩,当然也有个别几个学生会来问问题,因此对于我来说,鼓励学生课间来问问题就成为了当务之急,起初学生都不来问,于是我就每天上课表扬那些问问题的同学,而且我还为学生建立保证册,在每次考试之前,找一些学生分别来办公室立下保证,要学生自愿写下自己要在即将来临的考试中达到什么分数,并写明如果达不到就课间来办公室问问题几次,这样即激发了学生要好好复习的斗志,又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伏笔。由于这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听话的,所以在考试后就能自觉自愿的来办公室学习。而且这种无形力量是可以传染的,一个人带着她的好朋友来问了,其他人看见了也来问,致使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还有些胆小的学生让他们两两组成学习小组,来办公室解决问题,并共同研究问题,致使学生学习气氛相当浓厚,每个课间都要有两三层学生围着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但是,期中后当我拿到成绩单后,却发现并不理想,全区14所中学我们物理仅排名第10位。这时我知道学生很努力,我也付出的很多,那是什么原因呢? 经过我的观察和考虑之后,我发现因为盲目鼓励学生问问题,造成学生不习惯独立思考问题了,拿来一道题就来问甚至有的同学连题还没读懂就来问了,致使做了很多无用功。因此我便开始改变方法,让每个来问问题的学生先给我讲他思考到了哪一步,从哪里开始不会的,然后我再给解答,或者让学生们互相讨论问题,这样印象便会深刻,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新课改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我们学习看电路图连实物图的时候,有很多学生就觉得有一定难度,我交给他们方法后仍然无法自己独立连电路,于是我为学生出了一张练习卷,课下很多学生就在那思考如何连接,其中有两位女生还是不会,于是他们利用中午在办公室里两个人研究一道题足足用了30分钟终于连对了,当时我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兴奋。

二、物理课的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切中他们的脉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日常教学中,我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要在课上记笔记,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使得他们在课上不会因为手中无事可做而走神儿,提高听课效率;第二,就是让学生记下书上要求背下的定律,可以熟悉一遍,并且记下书上没有说到,但练习题当中却出现的内容,方便学生查找,这样也对于他们回家后可以更好的完成作业打下基础。

在上每节课之前我都要去试验室,尽量给学生多找一些可以做的实验,尤其是一些和他们想象的现象相反的实验,例如:在学声音的那一章里,我给学生讲到老试唱片机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我把家中的一个八音盒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并说明原理。在每节课上,只要有实验的就一定给学生演示,可以做分组试验的,就尽量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去做,以便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也对知识点有一定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第四章物态变化时,我每节课都给学生做实验,让他们认真观察试验现象,总结试验规律。

习题课对于我们理科来讲是相当重要的,怎样能让学生把老师讲过的题目由不懂到听懂,由不会到会,再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记住,这对于我们这个地区的学生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课下不会在学习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到家基本是不会写作业的,都等着转天早来再抄作业,所以课上吸引他们注意力,认真听课是相当重要的。于是我便让学生来给学生讲题,把他们不会的题我负责抄在黑板上然后找那些我给讲过此道题的学生上讲台来给大家讲,讲的不全面的地方找别的同学再给补充。这样既能够吸引那些不爱听课的学生还能锻炼讲题学生的能力,记住知识点。

这样无论对于学习习惯好的学生还是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都在课上可以有事情做,并且能够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知识。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感情要真挚,教态和蔼;课后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差生更要关怀备至。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他们才会把心里话。

我在每节课上都尽量为学生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让学生在每节课上都参与进来,而且形成一种爱上物理课、课上勤思考的氛围。

经过我以上的努力,在刚结束的期末考试中我的物理成绩在14所中学中位列第6名,比期中进步了4个名次。是中考学科中成绩最好的。

以上是我在这一年里的一点工作心得,从中我明白了教学的本义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让学生乐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环境中学习物理,大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分析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更加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10.论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篇十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平台。《标准》中的物理教学倡导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并明确指出“实验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可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大大加强了。如何在实验教学中真正落实《标准》提出的要求呢?我结合自己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浅谈以下几点:

一、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具体做法为: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提前安排给学生,并把事先印制好的实验报告单发给学生,用以填写实验者姓名、时间、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和结论。每次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指导工作,确保学生能熟练完成实验。例如:演示“液体压强特点”实验时,我首先让学生上台来演示:①将矿泉水瓶去掉底,用橡皮膜(可用气球)将底扎起来并绷平,把适量水倒入瓶中,橡皮膜向下凸出;②把瓶中倒满水,橡皮膜向下凸出更多;③把瓶中倒满酒精,橡皮膜向下凸出比②少;④取一矿泉水瓶倒满水,然后用针在瓶的侧壁上下不同的位置扎几个孔,水向外喷出。演示完毕后师生讨论并总结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紧接着提出问题: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让学生根据前面的演示实验猜想(时间可长些),然后提出

用心

爱心

专心

如何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问题,待学生明确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后,利用压强计来演示(可以是多个学生),教师指导。

①保证密度、深度相同,方向不同,观察U形管中液柱高度差; ②保证密度相同,深度不同,观察U形管中液柱高度差; ③保证深度相同,密度不同,观察U形管中液柱高度差; ④分组讨论实验结果;

⑤上报实验结果,师生共同分析。

整堂课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脸上洋溢成功的喜悦。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动中思”,“思中探”,学生的思维潜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二、搞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我们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首先分组讨论,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下去的环节是验证猜想。由于学生合理猜想有多个,如: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接触面材料、接触面湿度等。要逐个进行研究需要时间较长,此时就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的落实以上其中的一个任务或两个任务,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动手实验,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概括、小组内或小组之间讨论,最后共同归纳结论。甚至有的组提出此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有不足之处:弹簧测力计匀速不易控制。此时教师及时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方法:在实验操作中可以拉动木块下面的长木板,无论从操作性还是误差方面都得到改进。操作性方面,长木板可以是变速的。误差方面,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而且实验得到了升

用心

爱心

专心

华。小组合作探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①小组分组合理、分工明确(可轮换);②组长相当于小老师,一定要培训好;③教师扮好自己的角色——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④注重交流评价,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和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信心。

三、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丰富实验资源

《标准》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就是说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其实,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器材,本身就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同样是物理资源。

课改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想想做做”内容,有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想想做做”是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因此常被视为可有可无,或被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却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多样改变活动方式,保证学生有足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可以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因陋就简,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学。

例如:塑料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装矿泉水和饮料用的,我们可以十分方便地指导和启发学生做很多的物理实验,其演示效果明显,为教学服务。

①探究声音的音调:在几只相同的塑料瓶中装上不同深度的水,然后用嘴对着瓶中吹气,会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从而可以说明音调跟频率的关系。

②摩擦起电:把一只小塑料瓶在头皮上反复摩擦几下,然后将其靠近一些小纸屑,发现小纸屑被吸引,说明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③光的直线传播:在一只塑料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在其中加入适量的豆奶粉,用心

爱心

专心 3

拧紧瓶盖,充分摇匀,将激光笔发出的光透过瓶底,对着瓶盖照射,会看到光沿直线传播的光柱,效果明显。(此实验还可说明光能在液体中传播)

④探究白色和黑色物体吸热能力的强弱:用白纸和黑纸包住两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在太阳光下照射相同的时间后,看看谁的温度升得高。温度升得越高,说明其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其吸热能力就越强。

此外用塑料瓶做的实验还很多,例如可以替代烧杯、量筒、漏斗、溢水杯等实验器材,声音与能量、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潜水艇模型、土电话、喷泉、闭口浮沉子等的实验装置等。生活处处有物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物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长久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使学生有意识的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当然,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任重而道远,我们作为初中物理教师理应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以创新的勇气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验教学改革的洪流中,为初中物理基础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用心

爱心

11.论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政治 教学有效性 教学策略

0.引言

目前我国教育界正在大力倡导新课程改革,教学中遇到的問题渐渐受到教育界学者与教师之间的重视。在初中政治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新课改理念作为一种能够引导教学改革的重要观念,其在教学有效性方面提出一些主要观点。[1]本文从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概念进行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提升初中政治的教学实效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出几点关于促进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有效性策略。

1.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概念

在目前的初中一线教学的过程中,初中政治的课堂主要由老师主导。教师需要依靠多种教学手段来在最短的时间内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根据一定的人才培养任务与计划来合理进行政治教学。[2]本文中所阐述的“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间进行了双向交流活动,以教学沟通为主,另外师生在课堂上能够满足教育价值需求,进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目标,同时也需要满足社会以及个人的一定的教育价值需求,获得学校、社会、家庭等三方面的认可。[3]其中教学有效性主要分为教学效能、教学效率、教学效益三个层面。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教学有效性的改革活动,一方面需要遵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重视教学效益,以获取效益为目标来获得学生与家长的认可;另一方面需要从教师自身发展入手来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教师素养的增强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深刻地了解政治这门学科的学科特性、学习方法。

2. 新课改背景下促进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有效性策略

2.1创新课堂合作交流的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首先应当调动起初中政治课堂学习的气氛。塑造政治课堂气氛能够有助于学生进行自觉的时事思考,进而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形成一种合作的课堂气氛,同时教师要保持与学生之间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引导学生走进政治学习的真正境地,创新课堂合作交流的方式。[4]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进行思想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如此才能激发出学生对于政治事件的思考,也不需要一味使用死记硬背来进行政治学习活动。

2.2结合学生自身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政治学科作为一门较为灵活、开放的学科,学生必须要在动态的政治时事中进行政治学习。政治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政治时事的思考与探究,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政治知识的增长,进而引导学生在更为广阔的政治背景下思考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学生自身实践活动,综合运用学生已经掌握了的政治知识以及理论,进而丰富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等。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对于实际问题的思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而培养自身获取政治知识的动力。政治一线教师应当主动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通过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而帮助学生活学活用。

2.3开阔学生政治学习的视野

部分学生认为政治只是一门文科性质的学科,很多东西需要死记硬背,因此学生只要将书本知识背好,就能够学好政治。其实不然。初中政治的学习较为基础,一线政治教师应当学会结合时事来进行教学,将书本上的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来进行讲解,鼓励学生课余多阅读报纸杂志上的新闻,学生应当主动开阔自己的政治视野,进而开阔自身的思维。

2.4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现代教学手段的进步使得多媒体技术能够广泛应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过程中也渐渐开始了多媒体教学。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能够促进政治教学,使得初中政治教学活动图文并茂,形象展示课本内外的知识,同时也具备了多种教学手段,进而促进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展示多种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而通过组织书本上未罗列的知识与信息,来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政治的途径。

2.5利用案例分析法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传统的政治教学主要是教师拿着书本对学生照本宣科,学生对书本知识不求甚解,一味死记,反复背诵与记忆,只为在政治考试中取得一个好的分数。过去的政治教学并未关注到政治学科的灵活性与实践意义,因此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而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一方面需要学生通过政治教学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提高自身收集、创编、运用政治课堂内外资源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政治思维,分析问题、积极实践。通过利用案例分析法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而能够使得政治学习生活化、社会化,进一步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3.结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初中政治的教学活动,不仅需要认真考虑到新课改的背景和需要,同时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完善初中政治教学任务与安排,不断进行初中政治教学活动的探索活动,提高学生对于政治学科的认识与兴趣。将传统的政治学科的记忆性、无趣性进行转化,变为新课改背景下的灵活性、实践性,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饶伟清.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 赤子(中旬). 2014(01)

[2] 杨静. 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 神州. 2013(32)

[3] 江万生. 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 改革与开放. 2011(12)

12.论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篇十二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常仪器简单、现象鲜明直观的演示实验、或能使学生多观察、多动手的学生实验,利用设悬念、摆疑点、设置矛盾的方法,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根据教材举出一些生动、直观、新奇的现象,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拖拉机的履带作用一定是为了减小压强吗?什么时候增大压强?在光滑的平面上,一只蚂蚁能推动一个很重的铁块吗?纸盒能烧开水吗?理发用的剪刀一定是费力杠杆吗?在此基础上再不失时机地设法强化、巩固学生的兴趣.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物理知识

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让学生听中学、做中学、听懂以后做出来、做好以后说出来.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新课标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及有趣的小实验,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仪器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有趣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例如,在讲惯性一节时,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惯性小球的实验,然后让他们自己做一下,来体会一下,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出纸张时发现放在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纸一起运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课本中找到答案.再如在讲述压强一节时,我用以玻璃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然后倒过来,发现玻璃片并不会象我们所想的一样掉落在地上,而是象杯子有吸引力一样被紧紧的吸在杯子上面了;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声音的发生时,可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惊奇的发现原来每天都听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等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有效物理课堂教学离不开启发讲授式、实验探究式、小组合组式、自主学习式、科学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把握好提出问题这个要素,让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课堂的中心.爱因斯坦讲:“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一堂高效的物理课,必须使所有学生都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真诚帮助、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的方法之中;体现在学生不同方法不同过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怀疑、争论、发散、统一以及自圆其说之中;体现在教师真情实感的批评和表扬之中;体现在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和有胆魄的对一切权威的否定之中;体现在教师机敏地捕捉动态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对预设教案的必要调整和舍弃之中.真实的,才是最美的、最精彩的.

四、发挥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13.论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篇十三

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 丁慧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改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文言文课堂教学讲究“字字落实,句句清楚”,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重讲轻读,教与学脱节,缺少师生的互动,缺少探索与实践,束缚着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则强调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倡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取情感体验。

关键词:文言文,传统教学,新课程,有效策略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钱梦龙先生认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1]新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这样表述的:“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是接触祖国传统文化的开始,对以后进一步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起着奠基的作用。因此,实现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执教者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一、传统文言文教学透析

(一)教学目标单一。

传统文言文教学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一味强调接受,学生成了被动接受字、词、句的工具。

(二)教学模式僵化。

传统文言文教学总习惯遵循一种固定的格式,介绍了作者、时代背景后,再开始逐词逐句的串讲,讲完后再作“内容解析”,或者“主题归纳”。教师是成了课堂的主宰,喋喋不休,一味强调灌输,出现了“媳妇懒,婆婆勤”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欠妥。

传统文言文教学“从本到本”,缺少迁移。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认为课文讲完了,文中所有文言句子会翻译了,教学的目标也就达成了,造成了教师教了“一”,学生只知其“一”,却不懂“反三”的结果。

二、学生学习文言文之现状

初中学生不大喜欢文言文,原因是教法单一,教师逐字逐句的翻译,要求学生弄懂每个字的意思以及全文的翻译,还要掌握名词做状语、定语后置、倒

以美的享受。②自读。同学们按要求进行重点朗读,揣摩节奏,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③抽读。抽4~5人读课文,每人读一段或一首,师生共同指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④领读、齐读。就要求读出文章的气势。⑤分组读、分角色读。则要求读出文章的结构层次。⑥配乐朗读、朗诵。要读得声情并茂,读出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⑦当然指导学生搜集、背诵名句、名段、名篇的训练也不可少。这样坚持下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媒体助学,生动形象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录音、录像、幻灯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引起审美愉悦,增强学习兴趣。文言文课堂教学也应充分利用现代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尽量让学生饱眼福——多看,饱耳福——多听,通过视听觉刺激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上动口、动手又动脑。

例如:在教学《三峡》这课时,我们可以把自己游三峡时拍摄的DV和照片,加上自己收集的三峡的风光照片,并结合课文内容按照从上游到下游,从春季到冬季的顺序,再配上本文的配乐朗诵和课文的活动字幕精心制作了《三峡》一课的风光影片,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学生象看电影一样高兴,在轻松愉快中欣赏了三峡风光,听了课文朗诵,理解了课文内容。学生只需再读读课文,看看课下注释,问问个别不懂的地方,背背写写优美的语句语段就可以了。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氛围,怎能不让学生喜欢呢?

(四)授之以渔,实践迁移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主要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更注重学法的指导,因而“迁移”的训练应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

14.论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篇十四

新课改中要求我们要重视个性教育,我觉得对于我们农村中学而言特别重要。进入我校的学生大多数在初中阶段成绩属中下生,英语更差,很多学生的英语可以说是未入门。而对于这些后进学生如果放任不管,英语教学就无法进行。针对农村的英语教育现状,结合课改理念,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农村英语教学工作的老师,我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掌握差生心理,培养师生感情

后进生进入初中时,外语已学三年。在考试中连遭失败,他们对外语已失去了信心,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所以,每接一届新学生,首先就是要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和对英语的态度。做到这一点,就要主动接近他们,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好感。也是让学生在感情接受老师,接受英语这门课程,重新燃起他们学习英语的欲望。

1、对症下药,开发非智力因素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后进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我主动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给他们母亲般的爱;有些外出打工的家长无暇管教孩子,我主动利用星期天将他们组成学习组,不但辅导外语,还进行思想教育。总之决不把他们当作包袱,不鄙视他们,不放任他们,了解他们特长,爱好,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增强他们学外语的信心和兴趣。2.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差生

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燥,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切忌动不动就向家长及班主任告状。因为 这些差生在班级中常被学生鄙视,有些教师也指定他们是班级的“败类”、“包袱”,在学校受冷眼,在家也受到家长的训斥,心里有一种压抑感,所以产生厌学情绪,自信心不强。对他们我便采取理解、尊重、宽容的态度。如当我看见差生抄其他同学的作业时,我不但不责备,甚至还表扬他们想完成作业,有时还主动将最好学生的作业本借给他们抄。但教育他们并不是抄完就完事了,而是要求他们要“一抄、二读、三背”。第二天上课,有意识地叫后进生站起来口头做一遍,同样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每次的单元测验,我将成绩有进步的提出来及时表扬,让他们也享受一下成功的欢乐和喜悦。有些后进生的头脑反应的慢点,有时一个简单的东西讲几遍还不理解,我不厌其烦地再多讲几遍;有时想法编成公式和顺口溜,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直到他们听懂为止。无数事实证明,后进生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 而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鼓励都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3、借助集体的力量感染差生

进入高一就要在班上培养学外语的气氛。班级的学外语气氛浓,外语成绩好,这对那一部分后进生也是一种很大的促进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常常会不知不觉感受到集体的压力。别人的外语都能学得好,为什么我不能?在强烈的学外语气氛感染下,一些后进生也会慢满地努力学好一些.4、给差生指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后进生之所以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重要原因,我在对每位后进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短期学习目标和长期学习目标(一学期),而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给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以保护他们已形成的学习积极性。

二、根据英语特点,采取科学教学方法:

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要大量地反复地朗读、背诵。而大多数差生对反复的读、记、背感到厌烦,所以对学英语不主动、怕吃苦。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变学生不主动为主动,不想学为想学,我的做法是:

1、化解难度,激起学生的兴趣:后进生大多在初中阶段英语就没学好,进入高中后,难度增大,他们更不想学了。我便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用短暂时间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差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当后进生回答正确时。我总是面常笑容地说:“very good”,他们往往因得到这这个赞扬而激动。这样后进生开口的习惯慢慢的养成。一学期下来,后进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为了延长后进生上课专注的时间,我常结合课文做些游戏,教点歌曲,听听录音,讲些有趣的小故事等。课堂上将好后进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相结合,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让后进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2、帮助后进生做好预习工作,“笨鸟先飞”。后进生往往因为基础差,对学好英语已没有信心。我便带着他们先飞,利用辅导课帮助后进生预习新课。帮助他们多次温习音标,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律正确发音,熟悉词性及词义,试读课文,翻译等。和差生一起预习实际上是教给他们学英语的正确方法,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虽为笨鸟,但只要能飞起来,就说明他们开始掌握了飞的技能,慢慢地就会飞得远了。

3、督促后进生课后复习。督促差生课后复习最好的方法是对差生的作业进行面批,这样可以让他们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订正,而且养成他们按时交作业的习惯。其次是每天抽时间找差生到我面前来朗读背诵学过的句型或课文段落,每单元后的checkpoint我帮助他们归纳重点难点及有用的词语,一单元结束的及时检查及时反馈。叮嘱差生千万不要把太多的缺漏带到下一单元,以免造成新的更大的差距。

4、后进生也要开展课外阅读。

15.论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篇十五

关键词:新课改;优化;教学情境

新课改思想的提出是相对于传统被动式教学而设的,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笔者通过新课改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的变化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途径,供大家参考。

一、初中语文新课改带来的变化

1.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

在实施新课改思想之前,教师教学内容全部来源于教材。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只要学生记住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就是好学生。而新教材在内容上不仅其知识丰富性和可读性强于以前的教材,而且其教材内容形象生动、图文并茂,也是传统的教材所不能比拟的。不仅如此,新教材还特别重视学生的教学活动,且培养较浓的探究学习氛围及学生的科学素养,充分诠释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新课改实施以后,语文教师不再将教学内容只关注于教材本身,而是逐渐地改为用教材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不影响教材的系统性下,对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将教材更灵活地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2.学生学习语文方式的变化

新课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新课改要求教师采用发现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我们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应对课文进行提前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难点,并将难点做标注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还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有了大幅度的转变:由观众变为教学的参与者。在此过程中,不仅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语文教学的课堂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语文课堂氛围的改变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少会听到学生质疑的声音,然而新课改思想的深入实施以后,教师在不断地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开放式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见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为了某个问题争执不休的场面,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教学氛围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而教师在此教学氛围中可以更好地反思教学过程,以便寻求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所谓的“教学相长”。

二、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尺。然而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教是需要学生的学来具体实行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师再优质的教学方法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教师教学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合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新颖点,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语文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小组合作式学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有意识的小组创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沟通交流情境,引导学生在各个小组中针对问题进行发散性的探讨研究,形成師生或生生间的知识、思维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角色作用。在小组合作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生间知识交流的领导者和促进者,但是也是最重要的合作者。小组合作学习不仅给了每个学生参与的权力和充分发言表现自己的机会,还改变了传统单一呆板的教学方式,加大了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机会,在互相讨论中共同成长。教师在合作式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而学生在合作式学习过程中,思想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究,其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也得到了更好的强化。

2.课堂教学中巧设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设问题,能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能力的训练,正确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保证语文教学质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思维,增强对知识信息的敏感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单一的提问方法,对学生的思维启发引导能力是没用效果的,并且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对这样的提问感到了无生趣,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此时,就要求教师寻求课堂内容与学生兴趣的结合点。通过这种结合点,将学生的兴趣与内容难点相联系,并采用发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从上课开始就使得整堂语文课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对语文教学充满兴趣,提高了语文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单单是一个教学过程,其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它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教育,更崇尚对学生进行智慧上的教育。让新课程的理念真正渗入教学中来,将语文教学过程看成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发现知识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为学生树立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立足点,从而实现有效、多向、互动式课堂教学。

16.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之我见 篇十六

通渭县华家岭乡老站学校杨志成摘要:物理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爱好与创新精神。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状态和积极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潜能的开发。

关键词 :兴趣情感教育多元化学用合一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学好物理。尊重学生的需求, 发展 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没有兴趣,学生就没有认知的倾向,失去了求知的原动力。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如何激发、培养和保持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物理知识蕴涵着丰富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在具体的物理教学中,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做好物理演示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探求欲。

3、活学活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学好物理的实用性和成就感。

4、开展丰富多彩的物理兴趣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快乐学习物理。

5、帮助学生化繁为简、突破难点,促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减。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在基础教育中完成对学生进行学法,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的观念、能力、学识等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效。

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学生能力的提高,是自己在实践逐步完成的,而不是老师手把手的教所完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通过直接体验探索获得直接知识。体现专题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课程中需要体现“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等角色。

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1.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目标,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得到和谐充分发展,把传授知识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二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感到学习又艰苦又愉快。

2.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造良好的学习、探究的场所是课堂教学中所必备的条件,也是学生思维能否得以锻炼的手段,更是学生建立自信的主要阵地。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和分组实验,小实验和小制作,课本的封面、插图和漫画、想想议议、阅读材料、科学家的故事、教学挂图和模型带趣味性的物理问题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掌握知识。

3.注重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4、鼓励性提问,注重对学生作业、测试作业适时肯定,成立物理兴趣小组,使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参加小制作、小发明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对老师提建议,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

5、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爱心感染学生,用真情换取信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三、注重研究性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元化

《物理课程标准》中,把科学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懂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特别注重探究过程,注重学生探究新知的经历和体验。首先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利用身边的物品及实验器材,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索,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然后对过程和成果进行检验、评

价,最后进行总结交流。学生在研究学习的探究性活动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由于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兴趣、爱好的差异.课堂教学中我们尽量避免统一的要求,采取分层次、多方位的教育理念。如有些学生对实验操作感兴趣,而有些对基本知识和规律感悟好,对他们不采取取长补短,而是扬长避短,使他们在不同层面上都有所发展。《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例如“猜想”这一步骤,过去老师并不看重,觉得有些矫揉造作,不如旧教材那样来得直接。先讲结果,再把实验操作一遍,省时省力。这正如看魔术,先把其中的玄机告诉观众,再来表演,观众还有兴趣吗?同样,这样做学生会对实验失去兴趣。因此每次实验前,应先让学生猜想,把每一种想法都写到黑板上,充分体现出你对学生意见的重视和尊重。再对这些猜想进行分析、论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有成就感。新的教学模式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检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每一步无一不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只有在新的教学模式探究下,才能真正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四、注重学以致用

活学活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学好物理的实用性和成就感。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与人人有关。为了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我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实际,做到学用结合,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结合,时

时给物理提供实用的机会。例如,带学生骑自行车上坡时体验走S形比走直线哪个更省力?放在杯子水中的筷子为什么是弯折的?手长的与手短的同学掰手腕哪个占便宜?一高一矮两个人抬一桶水谁更费力?农民用锄头锄地短把子和长把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千斤顶能把一辆大货车顶起来?起跑发令时是以枪声为准还是以烟雾为准?为什么鸡蛋用手握不易破却容易磕破?这些日常生活现象,都能够引导学生用他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和解决,让他们体会物理知识的无所不在和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机地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在学习完课堂知识后,就应布置相应的课外活动内容,如小实验、小制作、观察自然现象、参加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劳动等。如让学生做筷子提一杯米的游戏;直臂提水和弯臂提水,看如何提得多?手上涂上酒精,亲身体验蒸发吸热的感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 发展 ,又使他们感到物理学 奥秘无穷,无处不在。这样,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总之,物理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与创新精神。把静态的教学变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这不仅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物理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教育过程是复杂的,任何单一的教

17.论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篇十七

关键词: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探讨

随着我国大力倡导教育体制的改革,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改变。各地方政府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推出新课程,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实现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生时代,学生的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将课本上的知识和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相结合,通过讲述或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

1.通过讲述一些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一个欢乐和谐的教学氛围。一般情况下,学生总会对那些有趣以及未知的事物感兴趣。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特点,通过讲述一些小故事或有意思的事情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将课本上的知识与这些故事相结合,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也学习了课本上的知识。

2.通过讲一些名言警句或俗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给学生讲述“生物链”时,可以通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讲起。“龙生龙,凤生凤”是对遗传的生动描述。“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说明了季节的变化性。“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说明了光照、温度都会对生物产生影响。

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以前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都是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且教师的教学方式大都是“满堂灌”,只注重课本上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学生越来越缺乏主观能动性,学习激情减退,学习效率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式。要把知识传授建立在学生能接受的基础之上,创设一个欢乐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建立起以学生主观、自主、深入研究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育和培养为辅的基本教学策略,力求让学生领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的、意图是什么?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去做”“做什么”。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搞懂这节课程教学中哪些是重点,更有利于学生能抓住学习重点,提高学习的效率,更好地掌握和吸收课本上的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还要做好调节整个教学过程进度以及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工作。

三、做好生物课堂中的实验教学

1.做好准备工作。课堂实验做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在实验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进行课堂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定要让学生做好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让他们了解这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原理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实验步骤。同时让他们把在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和一些数据记录保存下来,对过程中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咨询教师。

2.在实验过程中要紧密配合。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应把学生按组分配,并告诉学生这个实验可以分为哪几个步骤,并让每组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各组员之间紧密配合,完成整个实验。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进行一些指导和记录,不对实验进行直接干涉,同时将实验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记录下来,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3.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可以通过电脑、投影仪等专业的教学设备将所做实验的步骤、操作方法以及实验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问题给学生演示一遍。由于投影仪是集图像、动态画面、声音等为一体的高科技教学设备,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整个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要想上好一堂课,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里所说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指教师在教授学生时“教”的准备工作,另一个是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学”的准备工作。

1.“教”的准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统一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对上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讨论和研究,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对一些教案和导案进行集体编写,在确保课前备课质量的同时,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

2.“学”的准备工作。学生应该在上课前,做好课前预习,遇到不会的问题要记录下来,等到上课时去问教师或者同学。

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造一个欢乐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书本上的内容和实际有机联系在一起,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孔烽.新课程背景下陕西省高中生物教师知識结构调查研究[D].陕

西师范大学,2011.

[2]孙婵.巧用“班班通”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

2011,(06).

[3]刘克蓉.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J].教育教

上一篇:懂得了宽容八年级作文600字下一篇:开学第一课学生观后感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