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田野的作文(共15篇)(共15篇)
1.夏天的田野的作文 篇一
一个夏天的傍晚,太阳渐渐落山,西边的彩霞为天空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礼服,非常漂亮!
我和父母去田野散步。我们走在田埂上的时候,小路两旁的幼苗已经长了很多,绿色的幼苗已经在地上铺上了绿色的地毯。这时,我想到了“妙妙”帮助这个人的寓言。
我在田埂上没走几步,就有什么东西跳进了我旁边的稻田里。我仔细看了看。原来是小青蛙!我蹲下来想逗小青蛙开心。突然,我发现许多蝌蚪在快乐地玩耍。当我看到我拿着一根小树枝在红色上面时,我很快就慌了,躲了起来,好像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当他们又游出去玩的时候,我就走开了。太有趣了!
走在山脊上,我想:田野真的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2.夏天的田野的作文 篇二
是音乐工作者不再关心田野了?还是我们的田野不能给音乐工作者新的灵感了?
应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广大农村在奉献农业产品的同时, 也在努力改善自身的面貌, 我们的田野比过去增加了更加斑斓的色彩。进入21世纪, 统筹城乡发展,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更是成为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在城乡统筹发展中, 在新农村建设中, 一些地方片面理解“城乡一体化”, 至少出现了三个误区。一是简单地用城市取代农村, 用市民替代村民。无序扩大城市边界, 扩大城市用地, 使得城市越来越大, 既加剧了城市的负荷, 降低了城市生活质量, 又蚕食了美丽的田野。二是用城市的标准建设农村, 忽视农民的生活方式。城市是人类进步的结晶, 人们在城市里可以享受到文明和科学技术带来的种种便利, 但同时资源消耗、空气污染、生态环境恶化、人际关系冷漠等“城市病”也越来越干扰人们的生活。因此片面地用城市的标准建设农村, 将给农村带来“城市病”, 同时将破坏农民低消耗、低成本的生态型生活方式, 破坏传统的农耕文化和优美的乡居形态。三是忽视农业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农耕文化经过5000年的发展、积累, 已成为世界最古老、最灿烂的文化。乡村田园的空间形态、色彩质感及特有的生活方式, 乃至田野上的一屋一石, 既是中国农民的日常生活场所, 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可以说在城市化愈演愈烈的时候, 我们记忆中最强烈的那部分还是“我们的田野”。但对农业文化的忽视, 导致很多珍贵的村落、传统乡村文化逐渐灭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3.拥抱希望的田野 篇三
少儿图书“走出去”个案分析
一、接力出版社“淘气包马小跳”为何能够走向世界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图书由著名童书作家杨红樱创作。杨红樱在这个“最大胆、最漫长”的系列图书中塑造了“马小跳”这个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鲜明的儿童形象,以这一核心人物精心构建的当代长篇少儿系列小说,致力于张扬儿童天性、加强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沟通。
截至2007年12月,“淘气包马小跳”分七批,总计出版18种,该系列的总销量也已超过1300万册,改变了引进版童书长期雄霸大陆少儿畅销书排行榜的童书市场格局,成为中国当代少儿原创文学作品的一个可喜亮点。
杨红樱曾当过小学教师,非常关注当代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心理,她的作品充满了现代生活气息,笔调幽默诙谐,作品贴近孩子,满足了家长、老师和孩子们的心理诉求——不仅充满校园气息、快乐情趣、游戏精神,同时,也提示少年读者思索生活的变化和生命的真谛。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认为,“淘气包马小跳”文本优秀,具备了诸多畅销元素。它是当下的,也是儿童文学的,在它的故事情节里,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文化价值。白冰说:“童心是没有国界的,中国孩子所喜爱的,国外的孩子也会喜爱。首先,‘马小跳’图书塑造了一系列鲜活而个性的儿童形象,这在当代儿童文学中并不多见,它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其次,作品中充满孩子的诙谐、幽默,作品贴近儿童生活现实和心理现实,给孩子带来温暖和快乐;第三,作者把儿童看作与成人一样的平等的生命个体,看待儿童的目光是平等的,这种进步的儿童观,使作家在作品中一直是和儿童平等地对话;第四,‘马小跳’系列整体健康积极,清朗活泼,是高格调、高品味的少儿原创文学作品。它对小学高年级乃至初中阶段小读者的影响有很多层次:它既是写实的呈现,也是希望的再现,既是快乐的教育,也是温馨的励志。”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在谈到“淘气包马小跳”时说:“杨红樱的作品之所以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首先在于她写出了当代儿童的丰富生活,触及了新一代面临的复杂矛盾。杨红樱的最大贡献与价值在于,她创作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满足了当代小学生饥渴的阅读需求。也就是说,她把一大片长久荒芜的土地变成了迷人的绿洲,她使儿童文学走向了有机的和谐的发展之路,使儿童文学一度塌陷的腰重新挺直。”
“淘气包马小跳”上市后在读者中引起巨大的反响:通过“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许多孩子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书中主人公天真的对话、神奇的想法都是每一个小读者所熟悉的,就好像是发生在他们自己身边的故事。作品充分展现了今天孩子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处处充满着童心,洋溢着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正因为文本的精彩,“马小跳”才能成为品牌图书。“马小跳”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套丛书创造了当代少儿阅读的奇迹,更在于它让国人看到了中国也有优秀的具有广泛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品,同时带动原创童书蓬勃发展。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成功出版,逐渐引起国内各界对中国当代原创少儿文学作家和作品的重视,以“马小跳”原创小说为蓝本,它被改编成卡通片、话剧和校园剧。“马小跳”品牌的多元化特性使得与之相关的各种衍生产品陆续出炉,将“马小跳”这个形象引向产业化品牌开发之路,并不断推进图书的热销。
2005年3月,法国Philippe Picquier出版社负责人亲临接力出版社,就“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出版与杨红樱、接力出版社反复磋商。最终,法国Philippe Picquier出版社买下了“淘气包马小跳”的欧盟版权。
2006年10月,经过不断修正、力求完美的翻译和装帧设计,“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法文版首批两种四册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期间隆重推出,这一中国当代原创少儿文学作品版权输出的利好消息引起更多国际出版机构的关注。
2007年8月,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召开前一天,杨红樱和接力出版社决定将“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全球多语种版权授予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
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首批购买的是“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前8册的全球多语种版权。为祝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盛大举办,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决定于2008年春季将“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前4种率先打入国际市场,首批四册将首先在英、美两国同步上市,让世界上更多的小朋友结识一位来自中国的“马小跳”。
二、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抱抱熊”的欧洲之旅
2007年10月,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和抱抱熊一起玩”系列26种被西班牙最大的出版社利博萨出版集团引进出版。这是国内少儿出版社“低幼牌”打进欧美文化圈的一个成功案例。有关人士分析,湖北少儿出版社童书走出去主要经验有几下几点:
1.在少儿书整体水平比国外弱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差距较小的门类。相对而言,在科普、文学和低幼三大门类中,低幼是和国外差距比较小的。由于我国出版业在世界上处于相对弱势,图书的内容策划、装帧设计等仍与出版强国有一定的差距,加之中西方文化差异,这些都成为中国出版进入欧美主流文化市场的屏障。如何找准门路和定位,是中国儿童图书“走出去”的重要问题。事实证明,这样的选择确实打开了该社“走出去”的局面。以前该社输出品种仅有十几种,而2007年已成功输出56个品种,其中低幼品种多达45种。“和抱抱熊一起玩”系列、《三峽小移民》、“新概念幼儿益智认知书”系列等分别走进了西班牙、日本、越南等国。
2.在合作战略上,着眼深度合作,选准合作突破口。根据现阶段中国出版的实际力量,我们不能一厢情愿指望和国际大社强社合作,而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逐步推进。湖北少儿社将出版大国的小出版社、出版小国的大出版社作为现阶段版权合作突破口,认为拓展图书输出渠道可以考虑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起来,“走出去”也可以建立在“引进来”的基础上。
市场细分、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是国际出版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外出版社专业化分工程度比较高,各家出版社社在选题出版方面都有所侧重,因此我们可以有的放矢。比如这家社出版漫画书较多,就向它推荐本社的漫画图书。湖北少儿社副社长汪敏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对合作过的出版社的选题特色定位比较了解,知道它擅长什么,需要什么;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图书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合作关系,此时再针对性地向它推荐本社相关图书,成功率要高一些,不至于那么盲目。“和抱抱熊一起玩”系列26本图书能够成功地一次性输出到西班牙利博萨出版集团,就是受益于此。
据了解,作为西班牙出版巨头,西班牙利博萨出版集团的低幼书做得很出色,湖北少儿社曾经从该集团引进过《魔法磁力贴贴书》等品种,双方良好的合作基础为“和抱抱熊一起玩”系列书的输出铺就了道路。而且,该集团在拉美地区也有很多分社,图书输出到该集团,也就等于打开了南美市场的通路。以此为契机,双方今后的合作将有望向更高层面发展,乃至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如果能够在每个大洲都发展建立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合作伙伴,我们“走出去”的路子也就能够越走越宽,最终打进欧美,走向世界。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一开始不要贪大求强,而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等到实力壮大之后,再寻求和一流社建立战略联盟的机会。
三、重庆出版社“重述神话”的合作模型
2005年3月13日,一个全球性的大型国际图书项目“重述神话”书系在伦敦书展正式启动。该项目邀请各国著名的作家进行基于神话题材的小说创作,至少有3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合作,每本书至少在20个国家同步推出。作为第25个参与国,“重述神话”书系在中国启动。经过发起方的筛选,重庆出版社最后中标,独家承担该项目中文简体字版的出版发行。
“重述神话”项目自1999年开始酝酿,最终由英国年度最富创造力的出版商坎农格特出版社牵头组织,在每个国家和地区选择一家富有实力的出版社加盟,目前已有美国、法国、中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重量级出版社加盟。每个出版社负责推荐本国最具知名度及艺术创造力的作家,其中既有諾贝尔奖获得者,也有不少获诺贝尔奖提名作家以及畅销书作家。每个作家均可在本国或他国神话中自由选材,重构一部神话小说。重述神话不是简单地重写,而是颇具挑战性的再创造,以神话故事为原型,融合作家的个性风格,重塑影响世界文明中积淀了数千年的神话经典。
作为全球如此大规模的跨国出版项目,坎农格特出版社在中国选择重庆出版社并非偶然。据“重述神话”项目中国负责人石涛介绍,按照版权代理排他协议,坎农格特出版社的代理人一次只和一家国内出版社洽谈合作,而重庆出版社则在候选名单上排名第三。由于重庆社最后开出的条件符合国外出版方的要求,所以最后的中文简体字版出版发行权花落重庆出版社。“重述神话”项目选择了重庆出版社,是看中了出版社对该项目的认同以及选题的策划能力。
中国的神话的重述,出版社挑选作家主要有三个标准:要有国际知名度,要有能力重述神话,国内要有知名度。纳入本项目的中文作品将至少在20个国家同时发行,版税将达到50000—75000英镑,折合人民币高达百万。目前已经完成的作品有《碧奴》、《人间》和《后羿》。《碧奴》为著名作家苏童重述的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后羿》为著名作家叶兆言重述的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间》为著名作家李锐重述的白蛇传的传说。同时,著名作家阿来也加盟“重述神话”,重述藏族神话史诗《格萨尔王》。尽管已经出版的中国“重述神话”作品被指存在着成人化的倾向,或者就是为成人而重述神话,但不管怎么样,神话毕竟在更大范畴内和童话有本质的联系。所以,也一定是少年儿童的阅读对象。
从儿童读物走向世界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文化、文学现象,可以看出,神话与儿童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两者并不是等同的。神话、传说在古代的口头流传过程中,经常作为传统儿童文学的一部分而存在。而神话、传说一旦进入了改编、重述和文学创作的环节,作者在创作中的倾向性就会决定作品与儿童以及儿童读物关系的远近。分析“重述神话”中国卷的几个作品,可以发现,这几个作品在很多方面加入了成人化的内容和成分,并不完全适合儿童阅读。
而很多被译往国外的中国神话、传说,并不是以这样的面貌出现的。如美国纽约多佛出版公司(Dover Publications, Inc. ) 1998年出版的一套“为儿童写的简单的名著”丛书(Children thrift classics),其中有一本就是中国的神话(Chinese fairy tales),用比较浅显的语言讲述了九头鸟、龙王等10多个神话(此处书名用的是fairy tales一词表示神话,fairy tales在中文中多翻译成童话,作者注)。美国的国会图书馆也有大量的以儿童读物形式出现的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占该图书馆所藏的中国儿童读物的相当一部分。这其中以中国童话为书名的就有8本,另外还有《宝山:中国南方的民间故事》 (Treasure mountain : folktales from southern China)、 《月亮姑娘和其他亚洲民间故事》(The Moon maiden & other Asian folktales)、《中国民间故事》(Why snails have shells : minority and Han folktales from China)、《汉朝民间故事》(Bawshou rescues the sun : a Han folktale)等等讲述中国民间故事的儿童读物,可以说,现代神话和童话应该属于同一文学范畴。远古代的神话是成人的历史,但现代社会的神话应该是儿童的故事。以上列举的大量中国神话和民间故事,都是外国作家为中国写的,但是中国作家“重述神话”,却无视了全世界主要的神话读者——少年儿童的需求。
四、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原创动漫如何走向世界
近年来,少年儿童出版社积极培育、出版本土的优秀原创漫画作品,并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投入资金对原创漫画进行培养和开发,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了一支本土原创漫画作者队伍。李尧、杨颖红、阿莹、徐璐等众多著名漫画作者都和少儿社进行过友好合作,出版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原创漫画作品,如《撞破江湖》、《金人》、《世界之旅》、《恶女列传》、《密宝物语》、《皇炎》、《西游记》等等,在原创漫画领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2006年10月,在第58届法兰克福书展上,少年儿童出版社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与多家国际出版商签订了包括《撞破江湖》、《西游记》等在内的6项19种漫画图书的版权输出授权书或输出授权意向书,成为本届书展我国输出版权的一大亮点,受到中国漫画界的关注。《撞破江湖》以精湛的画功、恢弘的大国古韵、俏皮的搞笑情节赢得了国外动漫爱好者的青睐。《西游记》的版权被漫画强国日本购买。这些漫画的成功输出为国产动漫开辟出一片明亮的前景,无论在本土原创动漫领域还是国际版权交流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撞破江湖》、《金人》的法文版均已出版。
同时,少年儿童出版社重视我国传统优秀漫画作品的保护、开发和输出工作。当得知“三毛”的电影拍摄权将被法国和比利时两家制片公司拿去,便通过种种努力,最终签下了“三毛”出版物的海外代理权,目前正在和欧洲的出版机构商谈输出事宜。
时任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的王一方认为:向海外出版社推荐图书要抓住对方的“要害”。中国儿童图书并不是没有好东西,只是还没有掌握交流、沟通的有效途径。以前我们在谈版权的时候总是自说自话,现在我们得明白国外出版商想要什么,然后才能通过有效交流,把我们自己的东西推出去。比如法国小潘出版社非常重视作者品牌,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王一方向这家法国出版社重点推出了张乐平的“三毛系列”。三毛在中国家喻户晓,但是王一方推荐的着重点没有放在三毛这个人物形象上,而是告诉他,张乐平是中国漫画史上的第一人,是中国知名度最高、作品影响力最大的漫画作者。这种针对作者的说法果然引起了小潘出版社的兴趣,然后才介绍了张乐平的漫画结合苦难和幽默,讲述了三毛咀嚼苦难、理解苦难、超越苦难的故事。在本次博览会上,小潘出版社和少年儿童出版社签订了出版“三毛系列”的意向合作协议。王一方认为,如果一开始就说三毛代表了旧中国儿童的苦难生活,三毛是反抗压迫的代表,法国人就不一定能够理解。所以,在版权输出中,要寻找文化中的共性,学会用国际的语言说话,才能真正走出去。通过几个项目的合作,少年儿童出版社和法国小潘出版社正式建立了在漫画合作方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优先提供中国最优秀的漫画作品给小潘出版社。
由于日本卡通在欧美已经有了较好的市场接受基础,而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撞破江湖》等原创动漫较好地借鉴了日本卡通的绘画手法,又有冒险刺激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欧洲12至16岁的读者。法方还认为,该书与日本卡通又有不同之处,有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同时,他们更看重书中表现的中国功夫。法国同行表示,只有《撞破江湖》这样具有中国风格的漫画才是他们最喜欢的。
《撞破江湖》讲述了出身武林世家却不愿意习武的主人公——少年金小威闯荡江湖,沿途打抱不平的故事。主人公在友情的支持下,在经历种种磨难后,逐步成长为一个小男子汉。在内容上,它表达了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述说友情的珍贵,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在绘画上,创造出了一套不同于日本少年漫画的超精细排线技法,画面苍劲有力,充满动感,加上人物的古装造型和极力渲染的大国古韵,使整个作品透出浓浓的中国味道。同时,在这个豪爽的顽皮少年身上,又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富有时代气息。
在2007年安古兰国际动漫节上,中国青年漫画家、《撞破江湖》作者郭竞雄获得了漫画节最高奖——评委会特别大奖。这是中国人首次在欧洲动漫展获奖,郭竞雄还一跃成为目前稿酬最高的华人漫画家。在接受采访时,郭竞雄转述了一位法国艺术家的玩笑话:你知道你为什么能获得这个奖吗?因为你不是日本漫画的模仿者。
郭竞雄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因为作品里具有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国内很少有漫画家了解中国文化,站在中国文化立场上说话的就更少”。将中国传统画风格融入漫画的创作方式很早就存在,并非郭竞雄首创,以此风格发展的漫画作者也不仅他一人。一般来说,因为受知识层面的限制,历史题材的漫画进步很难,但郭竞雄自认为年年都在进步,因为他真正喜爱这种文化。郭竞雄说,对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的男女服装、官位品爵、建筑风格、生活百科,他都有了解,脑子里犹如一个移动图书馆。郭竞雄已与欧洲最大的连环漫画出版社太阳出版社签订了近百万美元的长期合作协议。
五、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原创儿童文学硕果累累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抓原创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以此为平台,推动本版图书走出去。在近年多次国际书展上,有多部儿童文学作品被国外出版社选中,购买了非华语地区的图书版权。其中,黄蓓佳的作品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输出版权最多的图书,《亲亲我的妈妈》、《我要做好孩子》分别被法国、韩国、德国出版社同时购买了版权。2007年重点推出的原创大型动漫系列图书《中华小子》(26册)也引起国外众多参展商的关注,有多家出版社询问图书版权购买事宜。
黄蓓佳的图书在国内也实现了囊括所有图书奖项,在江苏少儿社出版的图书总销售量达40万册的佳绩。2002年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被法国比基埃出版社购买欧共体版权。法国出版社不仅推出标准32开版本,还根据市场需要推出口袋书。法语版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喜爱,不断重印。2005年苏少社邀请黄蓓佳创作了一部反映单亲家庭的作品《亲亲我的妈妈》。图书出版后,2006年法国比基埃出版社购买了欧共体的版权。2007年瑞士出版社购买了《我要做好孩子》的德语版权。2008年瑞士出版社邀请黄蓓佳女士参加瑞士文学节,在文学节上,该社举行首印1万册的首发式。2007年韩国出版社购买了《我要做好孩子》、《亲亲我的妈妈》、《我飞了》等书的版权。
一位作家在海外的畅销,带动本社其他作家的作品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被韩国购买韩语版后,他的另一部畅销作品《青铜葵花》受到法国出版社的青睐,2008年与该社签订输出合约。金波也的《和树谈心》、《影子人》等书的版权被韩国出版社购买。
原创文学也带动了其他图书的“走出去”。《儿童学画画》(系列)2005年被法国比基埃出版社购买欧共体版权,图书出版后重印3次,荣获2005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2007年此套图书被意大利出版社看中,购买意大利语的版权,图书输出后不断重印。
六、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全方位出击欧美童书市场
浙江少儿出版社是全国少儿出版社中市场实力最强的出版社,连续六年位居开卷少儿图书市场份额的榜首,版权输出的数量也在全国少儿出版社中名列前茅。近年来,该社为推动儿童图书“走出去”,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在开拓西方主流版权市场上有了突破。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利用浙少版图书图文总体优势,为海外图文书市场量身打造“走出去”图书。自2005年以来,该社聚集全国一流的插图画家和儿童文学作者,为欧美童书市场专门设计制作了一套《绘本中国故事》丛书。该丛书全面展示中国童话、神话、成语、历史和民间故事等,绘画具有中西结合的艺术特点,版面大方美观,插图精美,融合中西艺术风格,符合欧美儿童的阅读习惯。在推出该丛书前,出版社还设计了多种风格的版式和绘画,供海外出版社参考选择,并根据海外客户的意见进行了多次改进,在2007年波罗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进行了展示和广泛推荐。该书在国内尚未出版中文版前,就签订了英语版权,目前法语、韩语等版权的转让正在洽谈中。
2.重视波罗尼亚书展这个重要的国际舞台。2007年以来,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委托浙少社单独在波罗尼亚国际书展上设立展台,也是国内出版社第一次单独在波罗尼亚书展上独立设立展台。通过书展,有效地扩大了浙少社在世界少儿出版界的影响,达成了一批版权贸易合同和意向。这次书展上达成了4套丛书的版权协议和意向,《完全妈妈游戏——找不同(4册)》系列丛书输出到台湾风车文化事业公司;《好宝宝》系列丛书(12册),由国内印制成书3000套图书按一定折扣与西班牙EDIVAS S.L.公司进行图书贸易合作;《可爱有趣的折纸世界》基本确定版权输出到印度MBD出版社;当时正在绘制当中的《绘本中国故事》系列,通过这次书展的大力宣传,与多家欧美国家出版社进行了洽谈,其中有两家出版社表示了明确的合作意向。
同时,利用这次展览设独立展位的优势,还进行了针对国外出版社和国外普通读者“中国少儿图书走出去”的调研活动,受到了国外各界的热情支持,得到了不少调查表,这对今后“走出去”工作将起到很大的参考帮助作用。
3.开拓创新,探索中外出版合作的新领域。2007年,浙江少儿出版社与芬兰的有关机构开展儿童头脑风暴的智力开发活动,由中国和芬兰双方的学生共同参加,活动成果结集为《创造力——孩子成功的第一要素》一书,并在中国和外国同时发行。目前该书已经签订了英语和芬兰语两种语言的版权。该书是专为青少年读者及其家长编写的促进创意智慧开发的图书出版物,是芬兰公司Futurecode Ltd & Nero Partners Ltd与浙少社首度合作共同开发的图书产品。
该书完成后即有中、英、芬兰文三个版本,并已有丹麦出版社表示购买该图书版权的意向。如果推广有力,还可以销售其他语种的版本。
4.利用浙江全国动漫基地和国际动漫节永久驻地的优势,寻找动漫图书“走出去”的突破口。2007年,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了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秦时明月》动漫图书。《秦时明月·百步飞剑》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多格动漫的形式,截取同名电视动画片中精彩的场景,用具有强烈视觉冲击性的表现手法,通过惊心动魄的故事,将中国的侠义精神糅合在传奇的历史大场景中,为青少年献上了丰富多彩的情感文化盛宴。图书出版后深受各界好评,获华语动漫最高奖“金龙奖”。
目前,该片的电视播放权和DVD版权已经销售了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罗马尼亚语、波兰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等十几个语种。而图书的对外输出工作正依托相关动画片“走出去”的工作同步展开中。
七、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剑鸟》异军突起
2007年4月,中英文对照版寓言体小说《剑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与此同时,该书英文版由全球第二大出版集团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在美国推出,并雄居《纽约时报》畅销儿童小说排行榜连续七周。该书的作者范袆只是一个13岁的中国小姑娘。
《剑鸟》描写了蓝鸟和红鸟受老鹰特耐特挑拨发生战争,认识到错误后最终借助神鸟的力量取得胜利的故事。小说强调了“战争与恐怖是非常错误的”。据悉,著名影星成龙也是《剑鸟》的书迷,成龙还给范袆写了亲笔信以示赞扬:“我们期待着每位中国读者都会以同样的热情对待这本书。”
范袆出生于北京,7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10岁开始用英语写作《剑鸟》。写作过程中她借阅了大量书籍,并且上武术班学习以保证格斗场面描写的精确性。成稿后,范袆把书稿投给了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简·弗里德曼。简·弗里德曼非常看重这部中国女孩用英语写的小说:“关于自由与和平的永恒主题可以超越国界,也受到全世界读者喜欢。”她把书稿转给了哈珀·柯林斯儿童图书公司,2007年3月正式出版了英文版。该书上市的当周就冲上了《纽约时报》畅销儿童小说排行榜,并从第10名逐渐上升。
4.夏天的田野作文 篇四
你看,田地里,棉花的叶子是手掌型的,浅绿色,它们的花雌雄同体,有玫红的,有白色的,到大人膝盖那么高。早玉米棒长大了,顶上的花粉还没落完,一人多高呢!黄豆的叶子是深绿色的,豆荚一串串的,挂在枝头,毛绒绒的,豆粒非常饱满。水稻碧绿碧绿的,稻田里灌满了水,像一面大镜子。水里的秧苗在努力拔节呢。
菜园里,豆角的叶子深绿色,纹路非常清晰,爬满了架子,弯弯的须垂了下来。豆角的花像一对小耳朵,可爱极了。茄子倒挂着,像一个个大气球。辣椒的叶子嫩绿嫩绿的,开着雪白雪白的花,真漂亮。黄瓜的叶子翠绿色,小黄花像许多闪烁的星星,结出的黄瓜墨绿色,上面长满了小刺。
如果你到路边草丛走一走,会发现很多蚂蚱。蚂蚱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尖头,一种是平头。也有两种颜色,一种绿色,一种黄色,它们是拟态。
5.夏天的田野四年级作文 篇五
一年四季中,夏天的田野最引人注目。
盼望已久的暑假终于来临。
我背起行囊直奔外婆家。
一到那儿,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向田野,投入了它的怀抱。
夏天的田野让我痴迷啊!田野一块一块的,色彩斑斓。
黄如金,绿如翡翠。
瞧,田野边的小渠里,许许多多的小青蛙在水中尽情地歌唱,歌声清脆悦耳,此起彼伏。
田野上农民伯伯更是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有的锄草,有的插秧,有的在绿油油的西瓜地里精心挑选着成熟的西瓜。
更好奇的是在田野里,农村的小男孩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呢!这里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比我们城里的体育馆还要强。
不过,他们一个个都成了小花猫,我好羡慕他们,换成是我,早被妈妈骂死了。
女孩们可不像男孩子这么顽皮,在田野边采摘野花。
为了不被妈妈责备,我加入了女孩的队伍,女孩们咯咯笑……
夏天的夜晚,田野里那一声声虫鸣就像催眠曲,带着我进入甜蜜的梦乡。
我爱夏天,更爱夏天的田野。
夏日看田野【2】
初夏时节,走进田野,满眼是一种怡人的黄绿色,真让人迷恋。
远远望去,右边是一望无际的麦田。
微风吹过,泛起层层黄绿色的波浪。
走近麦田,会发现麦穗向上直竖,麦芒像针尖一样保护着麦穗。
五颜六色的蝴蝶在麦田上空翩翩起舞。
向左看,是一片一片的水稻秧苗,淡淡的绿色,中间立着许多吓唬小鸟的稻草人。
路边的油菜花早就谢了,变成密密层层饱满的油菜籽。
田埂边的蚕豆花也都凋谢了,长出了手指大小的豆角。
田野里还有一些高科技农产品。
西瓜大棚里乍一看满地都是瓜藤,再看,你会发现里边躲着许多西瓜,有的已经很大,有的还是“西瓜蛋”,刚长出来不久,只有鹌鹑蛋那么大。
西红柿大棚里开满了黄色的小花,挂满了绿色的果实,这些西红柿有大的、小的、圆的、扁的.,各种各样,形态万千。
初夏的田野真美啊,它不仅景色美丽,还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就要到来了。
初夏的田野【3】
周末,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孝昌的乡村,我的外婆就住在那里。
外婆门前,是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面种满了各种农作物,我最喜欢那一片金色的麦田了。
只要风儿拂过田野,顿时便会麦浪起伏,简直是金色的海洋。
麦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好似一枚枚金币一样烁烁耀眼,无比美丽!走近细看,每株麦子是由细长的麦秆和粒粒饱满的麦穗组成的,穗儿上布满了细密的麦须,摸一摸有些扎手的感觉。
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麦穗下端,还有些若隐若现的碧绿。
田里的油菜也快成熟了,深绿色的油菜秆上有许许多多分杈,这些分杈上结满了密密层层的小豆荚,像一群亲密无间的好友凑在一堆窃窃私语。
听妈妈说,油菜成熟后,豆荚里会长出黑色的油菜籽,是榨油的原料。
枯了的油菜秆还是乡村的人们烧火做饭的好燃料哩!
星期天,县城的表哥表弟来了,我们相约到田间玩耍。
远远地看见一块绿油油的草地上,一头膘肥体壮的水牛在悠闲地吃草,调皮的表哥跑上前去,弯下身子,捡起一块砖头,奋力向水牛砸去。
没打中,再砸,“嘭??”这一下砖头重重地砸在了水牛圆鼓鼓的肚皮上,“哞??”水牛愤怒的叫了一声,原来背向我们的水牛回头望着我们,想找出“幕后黑手”,它的目光在我们身上来回扫射,还动了动四蹄。
我和表弟连连摆手,示意表哥快跑,大伙儿迅速以罗伯特的速度飞奔回了外婆家。
我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想想刚才,好险啊!要是水牛发狂反攻,简直不敢想像。
为什么要无事生非去招惹老实的水牛呢!真实虚惊一场!
外婆告诉我,初夏正是吃豌豆季节。
于是,我们兴高采烈地随妈妈来到田里摘豌豆。
豌豆藤芊芊绕绕,半匍匐在地里,像电影里埋伏作战的解放军。
怎么没有看见豌豆荚呢?这时,只见妈妈妈妈轻手轻脚,小心翼翼地将密密麻麻交错在一起的豌豆藤翻起来,哇??,一串串的豌豆,原来都藏在藤下的“屋子”里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我们一起将那鼓鼓的深绿色的豆荚全部摘完了,满满一大篮。
黄昏时分,我们带着劳动成果满载而归。
此刻,我早已是气喘吁吁,疲惫不堪。
晚上,外婆炒了一大盘豌豆,鲜香扑鼻。
6.描写夏天田野的段落 篇六
如画的风光尽收眼底:田野一条条银渠纵横交错;山岗一道道凌空飞架的渡槽,把个个山塘水库串连起来,仿佛银练串珍珠,佩戴在这缤纷斑斓的大地;一根根横跨蓝天的高压线,伸向远方,去连接着一座座电灌站,像琴弦般日夜弹奏着丰收的乐章。
夏天的田野里金灿灿的一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丰收的喜悦。
田野一点也不野:有她的风韵美,像她洒下的点点闪光;金亮亮的,毫不吝啬;风的柔,就如她的丝带般飘拂稻香隐约飘来,拔开稻草,仿佛萤火虫会悄悄的冒出来。
就在雪山群峰的围绕中,一片绮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
瑟瑟金风吹来,望无际的稻田像大海泛起了波涛,沉甸甸的谷穗像怕羞的姑娘腼腆地低着头。
田野里,一穗穗的高梁高傲地矗立着。秋风吹来,它们象一把把胜利的火把,高兴地晃动着。
夏天到了,家乡的田野就像一位浓妆艳抹的新娘,大地为她穿上鲜艳的绣花衣裳。
夏天的田野,丰收的田野,充满希望的田野呀,我赞美你,歌颂你。
草原多么像海啊!只是比海寂静;草原多么像一幅没有框子的画,广漠得望不到边际。
初冬里,山野的绿色也尚末褪尽,还有一星半点的草梢还没被染黄。
夏天的田野是美丽的;夏天的田野是迷人的。
北方月的田野更美。这时的大地早已苏醒了。小草钻出地面,发出了嫩芽,给田野披上了一件绿色的衣裳。各种各样叫不出名的野花也竞相开放了,红的、黄的、蓝的……把绿色的田野点缀得更加美丽。它们尽情地展示着自己,仿佛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大地睡醒了,花儿开放了。”蜜蜂飞来了,蝴蝶飞来了,它们在花草间飞舞、嬉戏,尽情地享受着春天的无限乐趣。远处的稻田里,农民伯伯正在插秧,他们个个笑逐颜开,从那舒展的眉头上不难看出,他们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仿佛已看到了夏天丰收的景象。
田野是那么美丽!一方格、一方格的,就像棋盘一样,而且都涂上了柔和的、美丽的颜色:黄的、绿的……远处山上,一条洁白的“缎带”―兵营的围墙铺在崎岖的高山上。可惜这条白“缎带”不长,要不,真有点像万里长城呢!望着这样美的景色,我陶醉了,不禁低声赞叹道:“江山如此多娇!”
隆冬,家乡的田野悄悄脱去了“金装”,换上了银白色的“衣裳”,到处都银装素裹,玉树琼枝。
叫喊声,嬉闹声,应和着潺潺的流水声,使得夏天的田野更加热闹了。
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兴致勃勃地回老家去欣赏夏天的田野。远远望去,黄澄澄的稻田,翻腾着滚滚金波,好像灿烂的彩霞洒落在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压得稻秆直不起腰来。可是,它们还是使劲地随风摇摆,好像在为金色的夏天舞蹈。我踏着田间小路一边前行,一边闻着稻谷的清香,仿佛看到了人们挥镰收割的情景。
在那广阔的田野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一片片即将成熟的稻子,在微风的吹拂下,层层波动,向前涌来。
啊!夏夜的田野啊,滴翠流金。
田野是绿的,然而又绿得不一样:墨绿、油绿、嫩绿,…被整齐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
7.田野课程中幼儿的有效学习 篇七
田野课程将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 真正将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 关注幼儿的需要和兴趣, 关注幼儿在情境中的行动, 关注有效的、具有发展适宜性的幼儿学习。而幼儿的有效学习, 即指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在情景中的行动, 能够高效率地获得全面、完整发展的各类学习活动。在田野课程的实践中, 我们特别关注以下几种幼儿的有效学习方式。
一、基于经验的关联学习
1. 学习经验是多样的、关联的。
学习经验不仅仅有关于认识的经验, 也有关于行动的经验和关于情感与能力的经验。经验不是零碎的、片段的, 而是相关的、联系的, 关联的经验才有积累, 才有生长。经验的关联性是指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的经验中采纳某种东西, 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经验的关联可分为纵向关联与横向关联, 纵向关联是指每一后继的经验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之上, 同时又对先前经验做更深入、广泛的探讨;横向关联是指获得的经验不是作为某一领域的孤立行为, 而是使他们逐渐成为学习者全部能力的一部分, 以便用于日常生活的各种情境中去。《纲要 (试行) 》中多处提到:应关注幼儿的原有经验, 将活动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为此, 在田野课程的实践中, 我们始终坚持以幼儿原有经验为起点, 这种经验和在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力又为幼儿所有的未来学习提供了起点。由此, 幼儿通过行动与反思获得有价值的、不断重组的、连续的整体经验。
2. 直接经验是幼儿最重要的经验。
有学者将经验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直接经验, 指学习者可直接从行动中学习的经验, 这些经验是真实的;二是模拟经验, 包括角色扮演、模拟、模仿等学习经验;三是替代经验, 指以一定的中介替代无法实际体验或模拟的经验。这些中介可能是动态的、连续的, 也可能是静态的、间断的。前者如录像片、多媒体动画等, 后者如图片、照片、幻灯片等;四是语言经验, 指通过文字、他人的口头叙述获得的经验, 这是一种最抽象的学习经验。直接经验是幼儿最重要的经验, 这些经验来源于幼儿丰富多彩的感性生活及其行动。因而, 在田野课程实施中, 我们特别强调真实与现场, 强调情境的创设与幼儿的参与, 强调关注幼儿直接经验的价值, 并努力将其他类型的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比如, 在许多科学活动中, 我们从幼儿的生活出发, 通过猜测、实验、质疑、记录等方式, 让幼儿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又如在《可爱的小鸡》主题活动中, 为了让幼儿获得小鸡岀壳的经验, 我们采用多种方式尽量将其他经验转换为直接经验, 如观看小鸡岀壳的录像、模拟小鸡岀壳的音乐游戏、图片排序、朗读和表演儿歌等。
3. 幼儿经验的了解和拓展。
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 了解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变化, 关注幼儿现实的身心发展水平, 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以下例举几种常用的了解幼儿原有经验与兴趣、需要的方法。
观察:观察幼儿是有目的的去看他们做了什么和说了什么, 其目的就是了解幼儿, 这是与幼儿建立关系的基础, 也是制定活动的重要依据。观察幼儿时的核心工作是观察幼儿的言行。同时, 我们所观察的对象———幼儿不是孤立存在的, 因而教师还要观察幼儿与情境中的材料、同伴、教师和规则的关系, 观察教师在采取策略后幼儿的反应, 等等。
交谈:幼儿的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它能反映幼儿的原有经验、兴趣及需要。教师可利用一日生活的环节与幼儿交谈, 其前提是创设丰富而宽松的氛围, 让幼儿敢说、想说和有机会说;在交谈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少说多听, 善于做个好听众, 并善于分析幼儿语言所传递的信息。
纪录:与记录不同, 它不仅有客观观察的呈现, 而且包括了教师的评价和反思。教师在教育的第一线, 能直接观察到幼儿的学习和生活, 获得幼儿最全面、最直接的资料, 但如果教师只是看、听, 不进行价值筛选和分析, 就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
作品分析:系列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分析能较好地凸现幼儿的发展特质, 增进教师对幼儿学习过程的了解, 从而把握他们的学习脉络。
二、在情境中的行动学习
1. 行动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皮亚杰曾说, 动作是儿童智力大厦的砖瓦。幼儿的动作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 动作或实践是经验获得的源泉, 经验是动作的结果。因此, 行动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行动的背后就是心智的发展。因此, 让幼儿行动起来是田野课程重要的实施方式, 也是教师努力寻求的一种状态。
2. 幼儿只有在特定情境中的学习才有意义。
行动发源于情境, 也是为了情境和作用于情境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幼儿的思维和学习都应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 所有的思维与学习都是在特定的情境脉络中进行的, 不存在非情境化的学习。对于低龄幼儿来说, 更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因此, 创设真实而丰富的情境, 让幼儿回到真实的场景中, 运用多种方式全身心地感受是田野课程的最大特色。田野情境是具有问题的, 具有挑战的, 也是存在联系的, 它是为支持幼儿学习而提供的真实场景或拟真场景, 幼儿与场景中的人、事、物进行有效互动, 发现与解决问题, 从中获得经验。情境是可以发现和创造的, 田野课程中的教师努力将目标融入情境和任务中, 在情境中演绎课程内容, 情境的学习就是行动的学习。例如, 幼儿园的种植园地, 可根据课程内容在四季种植适合小、中、大班的蔬菜, 幼儿以多种方式参与种植、照料与收获的过程, 从而获得有关植物生长、劳动、观察与表达等多种经验, 并产生亲近自然的情感。在《消防》主题活动中, 幼儿在家中、小区和幼儿园进行消防设施的调查, 在此过程中了解了消防设施的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消防意识, 积累了自我保护的经验。
3. 情境脉络中的学习使幼儿获得连续的主题经验。
一个个情境的连续就是幼儿现实生活的展开, 也使得幼儿能够获得连续的经验。在田野课程中, 我们尽量将课程内容纳入情境脉络, 因此, 在主题活动中, 我们十分注重创建主题情境脉络, 为幼儿创设一系列相关联的情境, 每个情境中又有多个相关联的活动, 支持幼儿在主题活动中持续地探究学习, 使活动更具完整性和连续性, 也使活动中的幼儿获得连续的主题经验。
三、融入生活的自主学习
1. 关注生活即关注发展。
生活即生命的展开过程, 换句话说, 生命是在生活中发展的。幼儿的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幼儿园生活与其他两类生活的最大区别在于:在幼儿园中, 幼儿的生活是在教师支持下的生活, 是指幼儿在园的所有活动, 这类生活中的所有活动都是有目的的, 是具有教师教育影响的。为此, 田野课程以教育整体观来指导课程实践, 将幼儿一日生活作为课程内容的实施载体。如晨间锻炼时, 大班幼儿与教师一同规划场地、准备器械, 看图示进行必练项目和自选项目的锻炼, 幼儿会根据身体状况调整运动项目或休息, 使用毛巾擦汗等;餐前开展说天气、说新闻、讲解科学小实验等活动;散步时与自己种植的向日葵比高矮;区域活动中能够自主选择并坚持投入, 活动后能将材料收拾好并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等等。总之, 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均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教育价值, 教师要勤反思、善利用。
2. 尊重幼儿天性即促进自主发展。
8.故乡的田野 篇八
看,那一片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油油的,微风一吹,多像一个个翩翩起舞的小公主。
这就是外婆家旁的田野,外婆家在农村,那个村庄西、北两面全是绵延数十里的山,山上树林茂密,溪水淙淙。山下是一片毯子似的稻田,田边是一个湖水碧绿的荷塘。但是我最喜欢这稻田,白天,这里充满劳动的欢声笑语;晚间,这里虽漆黑一片,但也充满了生机。各种小动物的鸣叫汇成了一首乐曲,我一到那里,便被迷住了。
田野不仅美,而且有四季不同的美。
春天,田野里,柔嫩的柳条随风飘荡,挥动着无数的“手臂”,几只小鸟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在快乐地歌唱:“春天美,春天妙,春天真美妙。”是啊,春天的景色,真的是美妙无比。你看,那一片一片刚发芽的土地。显得富有生机;那一个个春姑娘的喜讯,正传遍祖国大地。
夏天的田野,就更有趣了,艳阳高照,没有一丝风。青青的秧苗在烈日下无精打采地低着头,因为它不想晒黑。青蛙在田边“呱呱”直叫,唱着动听的歌。一个个“小矮人”正赶忙锄草,摘花生。田野一片花海,绿油油的,黄澄澄的,红彤彤的,多美呀!你看,稻田边一棵棵长满绿叶的竹子,像一个个壮士,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犹如一对对亲密的朋友。一棵棵松树挺立着,长得高大粗壮,那茂盛的绿叶,像刺一般指向天空。
秋天的田野到处都是金色的,秋姑娘好像是一位魔术大师,把田野变成了应有尽有,无穷无尽的大果园。一只从城市里飞来的小鸟看见这景色,立刻停了下来。尽情饱览着在城市所不能见到的田野风光。
一阵阵金风吹来,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泛起波浪。金灿灿的谷穗遮着脸,像害羞的小姑娘。田野在阳光的照耀下,到处是金黄色,闪烁着丰收的喜悦。
冬天的田野更特别,许多树都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了。只有那苍翠欲滴的松树还挺立着,就像田野里的忠实保镖似的,日日夜夜保护着田野。
故乡的田野里有炎热的夏天,有温暖的春天,有凉爽的秋天,有寒冷的冬天。还有说不完的美,它充满了活力,充满了诗情画意。希望它的美永远留存下去。
浙江省慈溪市慈吉中学初一(1)班
点评:
本文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丰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的田野四季图。
9.秋天的田野作文 篇九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天的田野作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秋天的田野作文1我喜爱秋天,我更喜爱秋天的田野。国庆节期间,我们全家都回到了我爸爸的故乡——仙桃市沙湖镇。那里的秋色可真浓呀!到处都是一片果实累累的景象。
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里长满了绿油油的蔬菜和金黄色的水稻。一阵微风吹来,那稻田里就翻起了一层层金黄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田野里正在忙碌的联合收割机就像在大海里航行的小船。
走过田野,出此刻眼前的是一大片果园。那里的景色就更美了。那些果子把果树都压弯了腰。一阵风吹来,那些果子就像铃铛一样摇呀摇的。我真想摘几个下来尝一尝,味道肯定好极了。
尽情地欣赏了果园的美景后,我就和表哥赵圣、表弟叶丰一齐去草丛中捉秋虫。我们扒开草丛,有好多蚂蚱,它们一见有人来就一跳一跳地逃开了。我们兴致勃勃地捉呀逮呀,不一会我们就捉了满满的一瓶虫子。在草地里,有的时候还能看见漂亮的七星飘虫在悠闲地散步。那里的草又深又密,有的已经有点变黄了,里面还夹杂着一些色彩斑澜的小野花,好像一张美丽的花地毯。
草地的另一边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苇丛。这片芦苇长得十分茂盛,密得让人难以想象,就像一片原始森林。这些芦苇长得又高又壮,高的有三米多高,粗的有我的胳膊那么粗。
农村秋天的景色像一幅山水画,美得让我们这些城里的孩子留恋忘返。
秋天的.田野作文2秋天的田野带着梦幻般的景色,早晨的薄雾将田野笼罩,朦胧中尤现金黄的色彩。紧之后,太阳出来了,阳光将薄雾散去,于是,这个秋天的田野开始在我们的视线中展现出它的美丽。
首先冲入我们眼眶的是颗粒饱满的谷稻,稻杆弯着身,金黄色的稻穗垂在金黄色的稻叶下,鼓鼓的小脑袋调皮的在微风中玩耍,它们相互撞击着,在秋风的助力下,给田野间的农民们合奏起了丰收之歌。
秋天的田野是热闹的,在稻浪之中是弯着腰,手拿镰刀割着稻杆的大人,还有在田野的空地上,玩的不亦乐乎的孩童。大人们提高声调相互闲谈着,不时赞叹一声今年的大丰收,孩子们则兴高采烈的跟在大人们身后拾着遗落在地的谷稻,若是来了兴致,几个小孩子便一齐在田野里追逐起来。
等到,田野里的稻子收割完了,原本大片的金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裸露在外的泥土,与割断后留在地里短短的稻根,它们有序的排列在田野里,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而那些已经去了稻穗的稻杆,则被人们一捆一捆的放置田间,等待着风干,已经风干了的则堆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草垛。
就算此时秋天的田野带着收割后的凄凉,可是,这片田野再次成为了孩子们的游乐场,那些堆出一人高的草垛成了最好的躲藏地。孩子们在那里捉迷藏,他们数着一、二、三,之后身影悄悄的在这些草垛间移动,有人极快的被发现,也有人藏的深。欢乐的游戏在田野间持续,欢乐的笑声给这个秋天带来了明亮的色彩。
秋天的田野带给了人们很多的欢乐。
我喜欢秋天的田野,喜欢那里的美丽,喜欢那里的丰收,也喜欢那里的人。
秋天的田野作文3十月的田野景色多么迷人,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清晨,白蒙蒙一片,似薄纱的雾气笼罩着田野,好像在给水稻最后的滋润。太阳出来了,眼前金黄一片,饱满的稻穗低着头,把稻秆都压弯了。露珠挂在稻粒上,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发出耀眼的亮光,好似无数珍珠。一阵风吹来,水稻随风而动,发出”
午饭过后,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手拿闪着银光的镰刀,走出家门,急匆匆来到田头,开始抢收。汗水在他们脸上流淌,湿了衣裳,他们也顾不得擦一下。“咔嚓咔嚓”响成一片,汇成了一支田园交响曲。这声音多么动听,多么欢快呀!你瞧,那大豆在豆荚里探出圆圆的小脑袋,向外张望,好像也在欣赏这丰收的景象。
一夜之间,站立的稻子都睡在了地上,像平铺了一层地毯。田野变得非常宽广。又过了两三天,睡在地上的稻子不见了,变成了绿色一片。呀!原来是绿油油的麦叶,多像一株葱绿的小草。麦叶又细又长,又柔又嫩,他们吮吸着晶莹的雨露,争先恐后地生长,好像在比谁长得最高,长得最快。
前面有块凹地,我上前一看,那里种满了蔬菜:火红的辣椒,翠绿的青菜,簇拥而生的草头……我拔起一棵青菜,他的根就像老爷爷的胡子,那叶子和菜柄就像一块块乒乓板。
多么迷人的秋天田野呀!
秋天的田野作文4家乡的田野不像桂林山水风景如画,不像泰山那样雄伟壮观,也不像西湖那样亭亭玉立。但在我的心里,家乡的田野是那么的朴素,那么的美妙,那么的和谐!
风,轻轻地、柔柔地吹着,秋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姗姗而来。家乡的田野此时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大地为她穿上了华丽的衣裳。看,稻田里的稻谷成熟了,金灿灿的,像是给她镶上了灿烂的金边儿。田间,丝瓜、棉花也成熟了,它们在柔和的秋风中微微抖动着,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又像无数只斑斓绚丽的蝴蝶,把田野点缀得十分漂亮。
果园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香甜的气味。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水灵灵、紫晶晶的大葡萄。像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玛瑙。梨在树上挂起了金黄的葫芦,苹果露出了火红的脸颊,其它水果也不甘示弱,纷纷展现出自己的美。真叫人垂涎三尺!
你看那花园里,菊花是那么的艳丽多姿,有的还是花骨朵,好像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含苞欲放……金灿灿的菊花随风舞动,像金色的波浪;红彤彤的像一簇簇燃烧的火焰,犹如熊熊烈火;白的似雪的像一个洁白的月亮。桂花米粒般大小,走在老远,都能闻到桂花的芳香。各种花朵争奇斗艳,装扮着秋天,为秋天增添了色彩。
10.家乡田野的作文 篇十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田野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田野的作文 篇1家乡的田野一年四季变化多端,春天一到,地里是绿色的;夏天一到,地里是里葱郁的;秋天一到,地里是金黄的;冬天一到,地里仍然是一片生机。家乡的田野多么有趣啊!
春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到田地里播散种子。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不禁想起了翁卷大诗人的笔下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当你四处走走,便会看见了几个儿童围在一起,原来是种东西啊!这又让我不禁吟起范成大的诗“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大人们早出晚归。伴着春风春雨,小草从地里兴奋地探出了头来,片片嫩绿。
夏天,大家都忙下田去除草、杀虫,早出晚归。在夏天,田野都比春天的更为美丽,草叶又肥又嫩的。不管走到哪儿,都能看见娇嫩的禾苗、鲜嫩的蔬菜、翠绿的蔗叶。风一吹,田埂旁的野芦苇便随之摇曳起来,几只蜻蜓振翅在草叶上飞舞,仿佛几个顽皮的孩子在游戏嬉闹。
秋天,每家每户都急着丰收,田野里金黄的稻谷笑弯了腰,粒粒饱满的稻穗儿放佛要涨破了皮。一颗颗圆溜溜的大白菜骄傲地立在土里,整整齐齐,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可爱的脑袋。新鲜的青蒜苗在秋风中传来阵阵的清香的味道,让人忍不住吞口水……秋天,真是个丰收的季节。
冬天,无论天多冷,人们都要去田里干活。冬天的草表示出了它们的顽强,还在认真地生长着。这时候的田野依然生机勃勃。红白萝卜、青蒜、豌豆、菠菜、辣椒……多的数不清呢!
家乡一年四季是多变的,是美丽的,是幸福的!这就是家乡的田野,我爱它!
家乡田野的作文 篇2我的老家在尖峰山,那就是我的家乡。我每年只回去五六次。可是我对那里的田野非常了解。
春天,田野旁边的几棵大柳树发芽了,微风吹过好象在跟我招呼。柳树青绿色的枝条,非常迷人,长长的枝条就像仙女披着的长发漂亮的长发漂亮极了。
夏天,田野里的西瓜熟了,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田野里去摘那又大又圆的西瓜。
秋天是农民伯伯丰收的大好时节。田野里的稻子被风吹得压弯了腰。田野里一片金黄。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这些是油菜花,油菜花是金黄色的。所以我非常喜欢油菜花。
冬天,树木花草都凋谢了,冬天是多么得不欢乐,多么得不美丽。
啊!多么美丽的田野!
家乡田野的.作文 篇3我家乡的田野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田野到处长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瞧!粉红色的迎春花正在向你招手呢!碧蓝的天空正在向你微笑呢!火红色的太阳公公把光给了我们,把温暖给了我们。一片翠绿的叶子,一根嫩绿的小草,到处是绿色的,多美!噢!哪里的歌声?这歌声是多么动听,是谁在唱歌,唱得如此悦耳。哦!原来是可爱的小鸟儿在唱《春天来了》的歌。
炎热的太阳高挂在天空。夏天来了,好热呀!夏天不只是热而且很热闹呢!田野上许多小朋友穿着短裙在玩耍,它们不觉得热吗?它们也感觉到热,因为它们玩得太开心了,所以感觉不到热,为什么不去游泳呢?因为这里有着一阵阵的凉风,许多美丽、五光十色的花饿儿,碧绿的小草陪伴着我们。
秋天更是美丽。秋天的树是最特别的,秋天的树是最特别的,秋天的树是黄色的,是金黄色的。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在野上迎风儿翩翩起舞。春天是农民伯伯的播种的好日子,秋天是丰收的好季节。农民伯伯们欢快的唱歌着《丰收歌》。人人脸上洋益着幸福的微笑,露出幸福的喜悦。
冬天,到处是白色,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都是纯洁的。纯洁的女神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许多小朋友不在家里,却在田野里玩得那么开心、欢乐。因为它们玩得很开心,所以没有感觉到冷。
我爱家乡的田野,更爱家乡的亲人。
家乡田野的作文 篇4今天,妈妈带着我、我的小婶和我的堂哥一起去田野。
一到田野,我便闻到那清香的蔬菜香味。我走到一座小桥上,看到那清清的河水,河岸两边绿油油的菜地,我心想,原来我家门口还有这样的风景啊!
我走着走着,来到一处菠菜地。我突然发现了一条毛毛虫,吓坏我了!我走到前面,看到了圆圆的菜,我奇怪地问妈妈:这是什么菜?妈妈说:这是包心菜。我想了想,圆圆的菜的确是包心菜,你看菜叶子紧紧包在一起。
我继续往下走,我看见了扁扁的、长长的一种菜,这是什么菜呢?我又问妈妈,妈妈说:这是荷兰豆。我开心地站在了一排荷兰豆旁边照了几张照片。
我便继续开心地往前走着。我看到了绿绿的、圆圆的一种菜,我好奇的问妈妈:这是什么呢?妈妈说:这是番茄。哦!天哪!居然有绿色的番茄!我还从来没见过绿色的番茄呢!妈妈笑了笑跟我说:番茄刚开始是绿色的,后来是粉色的,成熟后是红色的。我惊讶地说:原来是这样啊我们一边走着,一边了解各种蔬菜知识,妈妈说:时间不早了,该回去了。我才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家乡的田野真好啊!我爱家乡田野。
家乡田野的作文 篇5我爱我的家乡,但我更爱家乡秋天的田野。
秋天,走进田野,一株株玉米像士兵一样站在地里。我往左边那块地上一看,是一块雪白的棉花地,好像是天空上的仙女洒下来的白色轻纱覆盖着的大地,有好像冬天的一片白雪。
家乡田野的作文 篇6我的家乡——临山,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田野。
春天,农民伯伯忙着播种,收榨菜,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天,我们热得大汗淋漓,我骑着自行车去田里一看,呀!一树的樱桃红红的,我高兴地从树上拿了一个挡鸟的袋子,爬上树,摘了一袋子樱桃,我尝了一颗,啊!真甜,我赶紧拿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心里美滋滋的。
秋天,粮食丰收了,田野里一片红,一片绿,一片黄,真美!农民伯伯开始种榨菜,收粮食,个个开心得合不拢嘴。
冬天,虽然很冷,但是榨菜还在生长,一场大雪过后,榨菜地被一层厚厚的雪覆盖着,白里透着绿,真像一床大棉被,似乎是冬姑娘也冷了,盖上了一床青白相间的绸缎被,榨菜小宝宝,一定在地下美美地睡了一觉,等到春天来临,一定会长得又嫩又大。
这就是我家乡的田野,记得来玩哦!
家乡田野的作文 篇7我们向往着那美丽的长城,我们向往着那奔流不息的长江,但是我们更爱家乡的田野。我们家乡的田野景色美丽无比。
春天,生机勃勃。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出来啦!给大地妈妈穿上了美丽的衣裳。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着黄色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这是美丽的春天!
夏天,绿树成荫。杨树林让人们乘凉,荷花供人们观赏。这是分享的夏天!
秋天,鲜果飘香。苹果、西瓜都熟了,人们在地里忙得不可开交。这是丰收的秋天!
冬天,大雪纷飞。雪妹妹为麦子姐姐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孩子们在外面堆雪人、打雪仗。这是快乐的冬天!
11.秋天的田野 篇十一
炎热的夏天悄悄地走了,凉爽的秋天轻轻地来了。一场秋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作文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郊外的田野,让我们感受秋天的气息,欣赏秋天的美景。
我们乘坐公共汽车行驶在笔直的公路上。公路两旁挺拔的大树像威武的士兵,昂首挺胸等待人们的检阅。秋风姐姐迎面吹来,黄绿参半的树叶随风摇摆,有的叶子打着旋儿飘落下来,告诉人们:秋天来了!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田野里,放眼望去,天地间连成了一片。天是灰蒙蒙的,地是黄澄澄的,那一片片稻田,就像一块块金色的地毯铺满大地。风一吹,金色的稻花儿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前方。走近一看,只见稻谷粒粒饱满,压得稻秆儿都弯下了腰。
接下来,老师又让我们仔细观察玉米。瞧!玉米地里,一棵棵粗壮的玉米秆儿上都长着一两个结实的玉米棒子,上面还露出了一缕“胡子”呢!我轻轻地剥开玉米皮,一排排“小黄牙”露了出来,可爱极了!我非常兴奋,心想:这就是我经常吃的烤玉米吧!我又轻轻地帮玉米一层一层地穿上了金色的外衣。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我们又坐上公共汽车,原路返回。在车里,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讨论着玉米、大豆、稻谷……说得可起劲儿了。
秋天的田野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望着窗外的田野,我仿佛觉得自己就是这画中的一粒种子,为自己能给人们带来欢声笑语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就是秋天的田野,满载着丰收、喜悦与勤劳!
黑龙江省木兰县兆麟小学六年三班
指导教师:高秀娟
场景作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孙彦辉推荐
12.田野调查对民族教育研究的意义 篇十二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人类学以及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具体内容是到现场实地考察研究, 以获得第一手资料, 故也称 “现场调查法”。现代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成熟的标志就是田野调查方法的成熟。而人类学的中心内容, 是以研究他文化已有的民族志和实地现场田野调查为基础的, 从而达到对他文化的深入了解。要找到民族教育的根基, 我们需要对该民族的社会和文化有充分的了解, 田野调查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的。
2 田野调查的基本原则
其一, 价值中立原则。我们前往田野现场调查中唯有保持价值的中立, 把自己放在一种客观冷静的角度去观察和收集资料, 才能让我们更本真的了解当地文化以及避免陷入当地社会关系中。其原则更强调的是在调查中应竭力抛弃已有的理论框架, 去有目的性地收集符合自己结构框架的资料。
其二, 整体论原则。整体论含义是将文化放置于此时特有的时空条件下从大局观上进行详细的理解, 从可以避免由于只从某种单一视角而导致片面的观点。那么怎样在田野调查中把握好 “整体论”, 需要注意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性, 要想对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要素与现象的准确详实的理解, 唯有把其放置在 “整体论”的联系性中才是可取的, 这对于我们进行民族教育研究, 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三, 文化的相对性原则。在人类社会中人类文化共同体有不同民族的文化共同组成, 多样性是文化的重要特点,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展开田野调查的过程中, 给文化贴上标签“先进”与 “落后”是不可取的, 这样做会导致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价值变狭隘, 更不利于我们看展民族教育研究。因此, 我们进行田野调查要秉持文化的相对性原则, 处理好民族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把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价值释放到最大。
其四, 发展性原则, 在人类社会, 教育是特有的产物, 随人类社会进步而变化, 并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有其不同的特征相符合, 民族教育同样, 甚至在社会制度的变迁、各种文化相碰撞、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作用下, 程度更为剧烈, 给人类展现的景象也是复杂而多变, 此时的教育已非彼时的教育。我们要把握文化所处的背景, 充分了解时代赋予它的新变化, 手机第一手真实的资料, 细察现代民族教育的实情, 因地制宜进行开发, 描绘民族教育的鸿伟蓝图。
3 田野调查对民族教育研究的意义分析
3. 1 田野调查属于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 民族教育研究在田野调查下, 拥有了独特的研究视角, 从教育的角度有助于我们来认识和帮助弱势群体。民族教育的研究对象是少数民族群体, 长时间以来由于各种因素, 比如政治、经济和地理等, 少数民族群体一直是社会强烈关注的弱势群体。
3. 2 田野调查有着跨学科、跨文化和实践性特点。民族教育的研究当然属于跨学科的研究, 需要民族学和教育学的知识综合起来。民族教育也具有跨文化特点,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民族教育研究应该在一般教育共同的问题基础上, 还要探讨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差异性。在实践性特点上, 指的是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特定人群的实践行为, 并且拥有强烈的地方性和适应性特点。在田野调查的范式下, 我们民族教育研究者需要走出书房, 走出固定学科, 走进田野, 走进多元文化学科, 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运用田野调查对民族教育研究的跨学科性、跨文化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 可以进行相互补充。
3. 3 质疑和反思现有民族教育理论, 也是田野调查所体现的。目前, 我国的民族教育理论还是处于一个建构发展的阶段。理论的完善, 是一个既需要借鉴参考, 又要不断质疑反思以及重新构建过程。原有的民族教育理论, 已无法适应现在民族教育实践。这种非常滞后于现实情况的理论要改进, 需要思考新的理论, 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质疑和反思的眼光看待一切。笔者认为, 我国的民族教育理论大多停留在普通性的认识和对历史资料的收集, 多年来其发展非常缓慢, 创造性的新思想新理论更是少之又少, 特别是对特定区域民族的教育研究深度和广度的缺乏, 导致对各民族教育之间的差异性的认识极为有限, 因此无法对民族教育进行有效的指导。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方法上的保守, 而且过分倚重文史资料不注重实地调查, 文史资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同样缺少验证。应该看到随民族社会变迁, 过去的研究结果会陈旧, 不能反映当前的状况, 也会受当时研究者主观性的影响, 所以对文史资料进行实地考证是必要的。民族学研究注重深入实地对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语言文化等的考察, 能反映民族的教育状况, 但也是浅层次的, 而且除非民族学研究者有着扎实的教育理论, 否则他们去揭示民族教育的规律是很困难的。另一方面, 教育理论的研究者, 缺乏田野调查的技能, 第一手资料获取困难, 对民族教育发展动向不能及时掌握, 故对理论是否适应实际, 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无从知晓, 使间接反馈回来的信息质量降低, 这必然会影响理论创新的过程。民族教育理论应以服务于民族教育实践为旨归, 这也是对理论进行质疑与反思的依据。
摘要:在教育研究中, 科学主义研究的范式出现越来越多的缺陷, 渐渐占主要地位的是注重体验, 强调定性与整合的研究方法—人本主义研究范式。民族学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就是源于其范式, 这种方法对于探寻民族教育的理论与反思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教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田野调查,民族教育,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郑茸, 贾红杰.田野研究及其对教育科研的启示[J].教育研究, 2007 (2) .
[2]孙振东.从实求知:民族教育田野研究的方法论原则[J].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6) .
[3]施爱东.早期民俗学者的田野考察及其方法探索[J].西北民族研究, 2006 (1) .
[4]孙杰远, 徐莉.人类学视野下的教育自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3.秋天的田野作文 篇十三
秋姑娘把几朵花瓣撒向了庄稼地,顿时,庄稼地原来还是鹅黄嫩绿。现在五彩缤纷。
只见高粱地火红一片,高粱秆挺直身子,就像一位位解放军叔叔一样,,随时听候上级的命令。高粱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挤在一起,就像一簇簇正在燃烧的火苗在跳动。
咦?那儿怎么一片雪白?喔!原来是棉花呀,有的桃壳只展开两三个,有的桃壳全都展开了,露出几片雪白的银牙,有的还是花骨朵,饱胀得马上就要破例似的。
秋姑娘把几朵花瓣撒向了菜地,霎时间,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只见白菜地的白菜,都长得又大又白,就像一个个小孩子的胖脸儿,可爱极了。
白菜地旁枝头上的辣椒一半青一半红,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孩子,藏在绿叶间,有的全红,头尖向上微微地翘起,仿佛是牛角似的,有的全绿,鼓鼓的,像一个大灯笼。
秋姑娘又把最后的几朵花瓣扔向果园,刹那间,原本全是种子的果园,立刻变成瓜果飘香的果园。
举目远眺,果园里长满橘子的橘子树。姑娘们爬上高高的木梯,小伙子们挑着装得满满的箩筐走向远方,一张张喜气洋洋的脸上映着桔红色的光。再看看地上,堆满了装满橘子的箩筐,远远望去就是一片金黄的世界,仿佛置身于橘子的天堂,又仿佛置身于橘子的海洋。
穿过桔林,便来到长廊一样的葡萄园。那绿叶下长着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那种叫“玫瑰”的紫中发亮,圆润可爱,活像一颗颗紫色的珍珠;而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秋姑娘撒完了花瓣,静静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啊!秋天的田野多么美呀!
14.丰收的田野作文 篇十四
相对于百花盛开的春天,绿树成荫的夏天,我更喜欢瓜果飘香的秋天,因为在秋天里,田野里的庄稼都熟了。已经五谷丰登,果实累累了,比较有收获的喜悦。
在我小的时候,我是住在外婆家的,我的外婆家是在于农村里。秋天的时候,我常常到农村的田野里,只要我举目四望,就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猕猴桃地、玉米地、棉花地、苹果地……以前我经常和我的表姐在田里摘猕猴桃,猕猴桃与其它的水果不同,猕猴桃摘下来必须得放一段时间再吃。一般我摘猕猴桃后我都会到棉花地去摘棉花,来到棉花地时我可以看见许许多多的,如同蓝天上飘落下来的云朵似的棉花,在田野里,有的棉花好像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有的含苞欲放,农民伯伯拿出装棉花的袋子,边谈话,边摘棉花,他们说:“只要棉花炸开就可以摘了。”摘完棉花后我当然会去苹果地,红彤彤的苹果一个个高高的挂在苹果树上,有的苹果如同小妹妹红红的脸,苹果个个都又大又甜,农民伯伯小心翼翼的把苹果摘了下来,放进苹果篮里,生怕苹果不小心被摔烂了,有的苹果树很高,农民伯伯必须得爬上梯子才能摘到苹果。只要在田野里,是秋天,我就可以看见农民伯伯忙碌着笑着。这就是丰收的喜悦。秋天的田野,景色迷人,香甜的苹果,白白的棉花,农民伯伯忙的不亦乐乎。
啊!多么美丽的秋天的田野,秋天的田野是忙碌的,是热闹的,更加是喜悦的。
15.夏天的田野的作文 篇十五
“应然”与“实然”的矛盾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对于学者而言, 了解事物的“应然”状态很重要, 但是了解事物的“实然”状态可能更重要。吉尔兹认为, 社会科学的分析就是要力图按照事物的本原作为分析的基础, 而不是按照学者在心灵上认为其“应该如此”或“需要如此”来观察事物。[1]为什么要通过观察来发掘社会运作的隐秘进而获得社会运作的“实然”状态呢?吴思通过提出“潜规则”这个概念回答了上述问题。他认为, 有些事情尽管在理论上可以说得冠冕堂皇, 但在实际中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运行方式, 如果对社会的“实然”状态知之不多, 而一味地按照所想象的“应该如此”来代替“实际如此”, 必定就会对社会的理解发生巨大的偏差。[2]根据笔者的观察, 教育领域也存在着很多表面上冠冕堂皇, 实际上却完全不同的东西。在这些“应然”与“实然”相偏离的问题中, 学校的教育目标最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学校教育目标十分重要, 它规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 如果学校的教育目标发生偏差, 那么对于教育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害的。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 从理论上或者从“应然的”角度看, 其目标应该是促进所有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审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关于这一点, 应该说是无可置疑的。但是, 在实际的运行中, 学校的目标, 或者说学校的主要目标并不是如此。为了了解学校“实然的”教育目标与“应然的”教育目标的脱离, 笔者采用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文化人类学要求研究者深入到包含所研究问题的社会现场, 采用观察、访谈等资料收集手段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的观察和思考。笔者在三个星期的田野调查中, 到一所农村小学进行了蹲点调查, 与学生、家长、老师、校长和教育行政官员进行了多次深入访谈, 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假设。
二、学校对“应然”教育目标的偏离
学校教育的目标, 应该是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育、美育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那么, 学校是否真的以此为目标呢?首先来看看德育的情况。在提到教育内容时总是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把道德放在首位, 说明了道德在教育内容中的重要地位。但实际上, 道德从来没有成为学校首要的目标。我们首先用一个典型的个案来证明这个结论, 鲜活的案例往往比抽象的理论更能够说明问题的实质。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了这样一个个案:六年级的阿明 (化名) 同学有偷窃的习惯, 曾经偷窃过多位老师的财物。对于这个在道德上存在重大缺陷的学生, 老师们应该给予比普通同学更多的的教育、指导和关怀, 因为此类学生的道德缺陷如果不能在学校中得以纠正, 到了社会以后可能会走上更严重的违法犯罪道路。但是, 学校领导和老师并没有采取特别有效的措施来挽救阿明, 学校采取的措施, 仅仅是预防性和警告性的, 一些老师甚至并不愿意管教这个孩子。学校对关于德育的淡漠, 还表现在对思想品德课的敷衍上。思想品德课是促进学生基本道德发展的重要课程, 但是品德课却受到了极大的忽视。笔者调查这所学校, 1~3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由学校校长兼代, 校长事务比较繁忙, 很多次课都无法正常上, 一个学期上不了几节课。4~6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由各班级的班主任兼代, 班主任经常把思想品德课变成自习课, 让学生复习其他科目。即使在次数有限的思想品德课上, 老师们也没有按照思想品德课所要求的那样, 采用多种方式影响学生的心灵、改变学生的道德行为。大部分老师照本宣科, 把教材上的内容讲解一遍, 然后让学生把思想品德课本上的思考题目和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以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与此同样, 音乐和美术课也受到了忽视。经典的教育理论认为, 音乐和美术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人的发展十分重要。斯宾塞认为: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 人生乐趣会失掉一半。[3]一些教育学家还认为, 美育不仅具有独立的价值, “对学生智、德、体各方面的发展也起促进作用”。[4]这样重要的教育内容, 在教育实践中又是怎样的呢?首先来看一看美术课。这个学校一直没有专任美术老师, 美术课由各个班级的语文或数学老师兼代。按照课程表上的要求, 每个班级有两节美术课, 但是兼代美术的语文或数学老师一般会把其中的一节变成语文或数学课, 实际每周只上一节美术课。几乎每个班级都是这样, 这成了一个公认的“潜规则”。美术课的专业性很强, 不是每个老师都能胜任美术课, 很多老师只能让学生自己照着美术课本画画。再来看看音乐课。2009年9月之前, 一个中师毕业的年轻女老师负责全校的音乐课, 音乐课还是比较正规的。后来, 学校领导发现这个老师讲课水平不错, “高水平的老师不讲正课挺可惜的”, 所以从2009年秋季起学校领导决定让这个老师教“正课”, 全校音乐课由各个班级的语文或数学老师兼代, 音乐课也像美术课一样由一周两节变成了每周一节。大部分老师不懂乐理, 就教学生唱流行歌曲, 有的老师自己不会唱, 就让文艺委员教学生唱。很多学者认为农村学校的音乐和美术等课程教学质量之所以很差, 是因为农村学校缺少合格的音乐和美术教师, 但是, 农村学校对音乐和美术等课程不重视, 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学校看来, 音乐和美术等“副科”是可有可无的。最后再看看出现在课程表上的其他课程。按照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 这所学校也开设了地方性课程。笔者调查了六年级地方性课程的授课情况。六年级的地方课程叫做《种养》。学校的课程表上规定每个班级每周上两节课, 但是《种养》课的实际地位连音乐和美术都不如, 每周一节课都保证不了。老师基本上不讲授这些课程, 也不指导学生自学这些课程, 更没有引领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付诸实践。为了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 老师们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种养》课的作业本, 老师在自习课的时间内 (或者是在有关部门组织检查的前夕) , 在黑板上列出几个问题和答案, 然后让学生把问题和答案抄到作业本上。这样, 一本本漂亮的作业就会在检查的时候出现在教育官员的面前。
三、学校“实然”的教育目标
上文用了很多笔墨来说明学校并没有把德育放到其应该具有的高度, 也不重视以音乐和美术为代表的审美教育, 更不重视地方性课程。笔者的论述无非是要证明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实际的主要目标并不是我们认为学校应该具有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 当前学校“实然”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呢?围绕着学校的目标, 笔者与学校的多名老师进行了访谈。结合与老师的访谈和笔者的观察, 借鉴经济学对企业目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表达, 笔者将学校“实然”的目标定义为“追求学生考试成绩的最大化”。这个定义不仅仅适应于小学, 对于初中和高中而言同样适用。关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最大化”, 需要作两点解释。第一, 这个考试成绩指的是“主课”成绩, 而不包括诸如音乐、美术等“副科”成绩。对于小学而言, “主课”是指语文和数学, 当然, 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学, 可能还包括英语等科目;初中和高中的“主课”不仅包括语文和数学, 还包括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第二, 学生有时是指所有的学生, 但有时并不包括所有的学生, 因为学校教师并不是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首先,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是老师们最为关注的, “尖子生”不仅仅是需要倍加呵护的“成才”苗子, 而且尖子生最能够体现老师和学校的教学成绩。其次, 在小学阶段, 全体学生的平均成绩是教师和学校追求的重要目标, 但是初中和高中的情况就不同了, 在初中 (特别是初三) 和高中, 学校的教学成绩是由考上重点高中或大学的学生人数来体现的, 而不是由全部学生的平均成绩来体现, 因此, 学校并不追求全部学生平均成绩的最大化, 老师们仅仅追求有升学希望的那部分学生的成绩最大化, 班级里面很多“学困生”的学习状况, 老师是漠不关心的。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学校“实然”教育目标与“应然”教育目标的背离, 也就是说, 教育的目标发生了异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首先异化成了对智力发展最大化的追求, 即对部分学科成绩最大化的追求, 而在初中和高中, 这个目标的异化程度更为严重, 表现为对部分学生智力发展最大化的追求。
四、对教育目标异化原因的考察
教育目标之所以发生异化, 其根源之一需要从高考中寻找。高考不是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大纲, 但高考所起到的作用, 却远远重要于教学大纲。高考是我国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指挥棒:高考不考查一个人的品德, 学校就放松对学生品德的要求;高考不考音乐、美术和地方性课程, 这些课程对于学校来说就可有可无, 高考成为小学和中学的教学中心。高考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小学教学的指挥棒, 是因为高考在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经济学认为, 受教育者接受教育, 是受教育者对自身的一种投资, 因为接受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水平, 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受教育者带来货币 (如工资) 和非货币 (如声誉、社会地位等) 的收益。教育社会学认为, 受教育者接受更多的教育, 获得了更高的学历之后, 更有机会获得较高的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5]在我国的高考制度下, 高考是通向大学的必经之路, 受教育者若想接受更好的教育, 获得更好的学历, 就必须在高考中有较好的表现, 而要在高考中有较好的表现, 就必须从小学开始为高考而准备。随着我国近几年高考扩招, 学生考大学越来越容易了, 以前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现象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有些民办高校对高考分数的要求很低, “交钱就可以上大学”。与此相伴的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不再是新闻了。那么, 在这种背景下, 高等教育的地位是否下降了呢?高考的社会影响是否降低了呢?通过与学生家长的访谈发现, 虽然考大学日渐容易, 而且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但是家长们并没有降低对考大学的需求。家长认识到, 虽然大学生找工作都很困难, 但是读了大学毕竟为找一份好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很好的条件, 不读大学, 可能连找到好工作的机会都没有。当然, 在这种情况下, “读什么样的大学”就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读一个好大学, 毕业后的就业压力要小一些;读一个不好的大学, 毕业后的压力就大一些;读那些不对高考分数有要求的大学, 毕业后的就业就更缺乏保障。选择什么样的大学, 高考的成绩是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所以,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没有改变家长、学生、教师对高考的态度, 高考仍然是中小学教学的指挥棒。目前很多地区进行了力度不一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 这些改革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改变“一切为考试而教, 一切为考试而学”的现象, 那么, 此类改革是否能够实现改革的初衷呢?根据笔者的观察, 这类改革难以取得预期的目标, 最后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高考的社会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一旦教学改革或课程改革降低了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应试教育”的能力, 这样的改革就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改革往往会夭折。南京市教育局曾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过素质教育, 但是由于素质教育的推行, 在短期内降低了该市学生“应试教育”的能力, 使得南京市在2004年高考中失利, 引起了包括南京媒体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强烈批判, 最后, 南京市教育局顶不住社会压力, 不得不终止了已取得初步成效的素质教育, 向应试教育回归了。[6]这个例子充分地说明了高考所具有的强大社会影响力, 也说明了改革高考所面临的巨大困难。
五、对改革的一点思考
“实然”教育目标偏离“应然”教育目标, 影响了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 而高考正是导致教育目标异化的最主要原因。因此, 对高考内容适当地进行改革, 同时逐步改革“一考定终身”的大学录取形式, 对于解决学校教育目标的异化问题, 使学校教育目标真正回归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 高考改革一定要慎重, 这个复杂问题, 不可简单地对待。有人可能会认为, 既然现在的学校不重视德、美、体, 那么在选拔人才和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时候加上这些因素不就行了吗?这个问题, 说来简单做起来复杂。以道德为例, 道德虽然很重要, 但是, 道德可以衡量和评价吗?如果可以评价, 会不会导致学生为了在道德评价中得高分而出现“假积极”现象?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是有深刻教训的。再比如体育, 很多地区在计算中考成绩时, 体育成绩也核算在内, 由于体育考试更容易产生腐败, 所以在很多地区, 体育成绩的高低变成了幕后交易的对象。再比如音乐和美术课, 如果全部纳入到高考总成绩之中, 将会导致我国城乡教育的更大差距, 因为在我国农村基本上没有合格的音乐和美术老师。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 尽管高考制度需要改革, 但高考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审慎地对待, 任何轻率的对待高考改革的措施, 带给我们教育的, 可能不是促进而是伤害。
参考文献
[1]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M].王海龙, 张家瑄,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74.
[2]吴思.血酬定律·潜规则[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4:353.
[3][英]斯宾塞.教育论[M].胡毅,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2:30.
[4]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415.
[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