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大课间活动总结

2024-08-06

小学大课间活动总结(共16篇)

1.小学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一

为了确保大课间活动长期顺利地开展下去,实施过程中学校领导及检查小组对这项工作进行了长期不间断地全面检查。检查形式包括:检查各班教室,掌握各班学生的出勤情况,了解个别留守学生不参加活动的原因;检查各年级办公室,掌握是否存在个别教师在办公室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现象,劝导她们尽快参与到学生中去,肩负起大课间活动的指导与看护职责,同时加强自身锻炼;检查操场上各班师生的具体实施情况。每次检查,检查小组成员都要严格按《大课间活动检查细则》进行逐项检查并赋分,汇总后,一致认为在大课间活动中一贯表现优秀的有以下班集体:六(1)班、六(4)班、五(1)班、五(3)班、四(1)班、四(4)班、三(2)班、三(4)班、二(1)班、一(3)班。

通过检查,我们欣喜地发现绝大多数师生由衷地喜欢这项活动,尤其是3D6年级的学生实施的效果普遍很好。

二节课后,全校师生在体育教师播放的欢快的乐曲中,迅速到操场上的指定场所进行锻炼。学生们的活动丰富多彩:有的跳绳,有的玩沙包,有的踢毽子,有的打篮球,有的打羽毛球┅操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到处洋溢着学生们的欢声笑语。

小学大课间活动总结(2)更动人的是师生同乐的场面:学校领导和教师融入到学生之中,和学生们一起丢沙包、踢毽子、打羽毛球┅此时,她们不再是可畏可敬的师长,而是学生的朋友和玩伴。校园呈现出一派健康和谐之美。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1、2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动的技能和游戏规则掌握不好,导致活**而无序,锻炼效果不很理想。希望负责教师今后多加指导。还有个别教师对大课间活动开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教师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还有的教师在教室留下部分学困生完成预先布置的作业;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不让犯错误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以此作为惩罚的又一种手段。上述情况今后必须杜绝。

让我们扎扎实实地搞好这项活动,使我校的大课间活动真正成为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思想情感交流、身心健康发展的园地。

2.小学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二

1、小学体育大课间跑步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是每个学生进行学习和成长的基础阶段, 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非常不成熟, 因此, 学校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培养工作, 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学习关和生活关。我国政府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青少年儿童要保证每天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 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 同时这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响应政府的这一号召, 许多学校都开始组织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 这在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很好的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但是, 跑步作为一种最简便、最有效的锻炼方法却被众多学校所忽视, 没有将其放到应有的重要地位上去。

2、小学体育大课间跑步活动开展的途径

2.1、做好大课间跑步活动的准备工作

(1) 做好大课间跑步活动的组织工作。

对于大课间跑步活动来说, 必要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其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学校应该安排好相关的教师和学生会成员进行安排工作。教师还应做到在大课间前绝不拖堂, 保证学生能够及时的从教学楼里走出, 并且不发生相应的踩踏事件, 切实保护学生们的安全。在刚开始进行大课间跑步的前几天, 学校应该安排相关人员和教师在楼梯口和相应位置进行执勤工作, 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 学校的后勤保障部门和体育组的教师成员也应该提前根据本校学生的身体综合状况制定合适的跑步计划, 为学生们的大课间跑步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 在学生进行跑步之前, 学校应该安排好事先的集合工作, 排好各个年级和班级进行跑步的顺序, 并进行相应的登记, 提前给各个班级的体育委员交代好本班级的跑步区域和次序, 保证跑步活动的顺利进行。

(3) 作为体育老师, 也应该在进行体育课教授的时候向学生传达一些跑步时需要注意的基本常识和应急措施, 切实保障学生们的安全。

2.2、做好大课间跑步活动的应变措施

跑步活动作为一种运动性极强的活动, 在人口十分密集的学校操场上进行, 非常容易发生互相撞击事件, 威胁了学生们的人身安全, 因此, 学校在安排学生进行大课间跑步活动的时候, 一定要制定好必要的应急措施, 切实保障好学生们的安全。本文根据相关调查分析, 将跑步规定和应急措施总结为以下几点:

(1) 首先, 在进行大课间跑步的时候, 学生们要尽量保证队伍的整齐有序, 每个人之间要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 采用均匀的速度进行, 在跑步的过程中队伍也要保持肃静, 不能争吵喧哗, 互相打闹, 保证跑步纪律。

(2) 其次, 在跑步之前, 老师要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 , 使学生们能够了解到认真跑步才能对身体的健康发展有帮助, 三心二意会严重影响跑步效果, 事倍功半。

(3) 在学生们进行大课间跑步活动的时候 , 教师还应该安排相关的值日生进行跑步现场的监督工作, 对于在跑步中打闹、喧哗的学生进行制止, 同时还能监督操场的卫生, 保证跑步活动的有序进行。学校还应该在每周做一次跑步活动的总结, 评选出表现好的班级和年级进行表扬, 对那些表现不好的团体进行批评。这样就能激励学生们在日后的跑步活动中更好的表现。

(4) 在跑步的过程中,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进行不同的跑步顺序的安排并进行花样式的跑步方法, 例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隧道跑的形式, 可以在班级中选择各自最高的两名同学双手相握举过头顶, 做成火车隧道的样子, 剩下的同学按照一排龙的形式依次穿过隧道, 并伴以“1、2、3、4”的口号形式有序通过, 这不仅能增加跑步活动的趣味性, 也能很好的锻炼学生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是时下比较盛行的跑步活动之一。

3、结语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成长的关键阶段, 学校此时在大课间的广播操之后安排适当的跑步活动, 对于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锻炼他们的体育技能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 跑步活动由于是人口密集型的运动类型, 因此在对其进行活动组织时学校也要切实的做好相应的保障工作, 确保学生们的人身安全。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这也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进一步促进了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行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接班人的行业, 一直以来都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因此其改革步伐和力度较之其他行业来说也是十分大的。本文主要从小学体育大课间跑步活动的开展角度去进行探索和分析, 并提出若干建议, 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大课间,跑步活动,开展

参考文献

[1]范晓红.阳光体育活动为学生的生命奠基——大课间活动实践研究的思考与探索[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08, (05) .

[2]武玉坤, 尹学聪.大课间:推动中小学校改革的有效手段——以工业大道中小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 2007, (05) .

3.发挥小学大课间活动作用的方法 篇三

一、形式自由,自觉进行

现在我们课间操时间是15分钟,时间已经够紧张的了,但教师还不惜拿出l/3的时间整队,这就无疑减少了同学们锻炼的时间,再加上有些教师的口令过多重复,这必然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未来的大课间不采取这种办法,而是:打上操铃之后,开始放音乐,早到的早做,晚到的自行插到队中(可以事先在操场上点上若干白点儿,以减少“看齐”的次数)跟着做操。这样,便增加了学生自行锻炼时间,且减去了重复的口令,可謂一举两得。

二、轮流带操,自我监督

现在做操时,领操的总有固定的两个同学。他们做得固然很好,动作到位,合乎节拍。但是,对同学起到的示范作用确实太少了。这样,带操员形同“虚设”,起不到应用的作用了。

如果在未来的做操制度上加上一条:由学生轮流带操,效果会好得多,上台示范的同学无疑会很认真,做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来。当然,开始同学中可能有不愿意或是不认真的,但过一段时间,形成了良好的制度时,大家都会很认真的。

这就是靠同学们的互相监督,而提高做操水平。

三、自编自导,自演自评

如果让学生自己编写一套操的话,必然会激起学生们的兴趣。

编操也得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什么动作锻炼什么部位,多大的强度,消耗多少热量等。让同学们自己编操,他们会很积极地去翻阅资料、亲身体会,同时也会增长许多生理、体育方面的知识。

四、素质锻炼,参与竞争

这点是针对大课间的素质锻炼而言的。现在我们所进行的一些素质锻炼,只是自己做几个纵跳,几个立卧撑,或是十几秒的高抬腿原地跑,毫无意义。学生不认真做乃至根本不做,带操老师管理难度很大。这就会使不认真做的渐渐地不做,认真做的渐渐不认真做,直至最后全都在敷衍。

如果未来的素质锻炼,加上些竞赛的意味,效果会更好。比如做俯卧撑,进行前后两人,或是某某两班的竞赛,那么会增加每个人的动力,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五、继承传统,发扬国术

我国现在的教育,多是西方教育变化而来,体育也是如此。我国古代体育也许指的是:武术、骑呆、弓术等。而现在体育完全变了样,达标!达标!师生们皆以达标为锻炼目的,而不是以锻炼身体为目的。这就是我国现代体育教学的失误(绝大多数如此,但不排除个别有创新的)。

那么,我们体育课上为达标而锻炼,大课间能回味一下我们的传统教育不好吗?打打拳,练练功,也同样可以锻炼,而且是身心兼练。

有人也许反驳:现在大课间不是有武术吗?但仔细想想,这所谓的“武术”不过是一种动作特别一点的操而已,伴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哪里还有武术的气势啊!像我们已做的这套“武术”,不过是六节简单的伸胳臂、踢腿运动,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内涵,做久了一样会厌恶的。

那么,在未来的大课间中,教师教一套长拳或短拳、棍法或脚怯,同学们在没有口令下统一出招,程度自己掌握,这样在娱乐之中锻炼了身体,也发扬了国术。

六、以静制动,以逸待劳

说了半天做操练武,也要谈谈太极拳或养生术,来个动静结合。

我们现在做操,一个月大概能练半次功,可见次数之少。太极拳与养生术也应算是体育的一种,是大课间的一个项目。做大课间的目的之一,是缓解上课所造成的疲惫,那么练练太极便可以更好地达到这个目的——平心静气,心旷神怡,使我们能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文化课的学习。

当然仅靠大课间的十几分钟是不行的,教师传授了功法,在大课间时辅导、演示,有兴趣的同学在学习中、休息时的交流与感悟,会很有利于学习的,也同时保存、传承和了解了国粹。

展望归展望,现阶段我们还是要认真做操。明确做操不是为了谁而做,而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和未来。

4.药山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四

为了贯彻素质教育,大课间体育活动体现的是“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出发,把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有必要,又有现实的意义。我校从实施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至今,受到了全校师生与家长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现将我校大课间活动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背景、意义

教育部于1999年推广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来,这项活动已在全国不少城乡学校得以蓬勃地开展。大课间活动平均达到每天40~6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员参与、实效明显,将受到学生普遍喜爱。

通过“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了学生的体质,缓解了学生疲劳,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个性、情感、兴趣等多项素质,活动还能训练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具有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责任感、荣誉感、民族进取心和奋发向上精神。让教师都切实感到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需要大家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只有全员参与、各部门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实施过程

根据我校活动空间小,在校学生多的困难,召开了多次例行会,讨论如何因地制宜进行大课间活动。我们按季节分为春、夏、秋三季的多样性大课间体育活动和冬季的长跑单一性大课间活动。

1、场地、内容

春、夏、秋三季以“国旗台”为界,划分了活动场地。我们由体育组组织,建立了信息反馈的信箱,积极向师生和家长征求建议,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各年级根据学生、场地的特点进行安排,并且游戏内容、方法、要求,学校都以通知的形式张贴在公告栏中,让每一个老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有利于活动的开展,效果不错。

3、人员安排

大课间活动不仅仅要让学生都能动起来,同时还要保证活动的安全性。我们要求大课间活动全员参与。班主任和副班主任都要跟班,学校建立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考评制度,每天由学校德育处和体育教师对各班出勤、活动、操姿、队列情况进行考评,并把考核结果纳入星级班级的评选和教师学期考核中,从制度上保证了活动的质量。

三、取得成果

1、通过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学生的体育技能普遍提高。以跳绳为例:学生由不会到会,由跳几个到几十个,由几十个到几百个。我校在文登市体育非笔试抽查中连续两次获得桂冠,与开展大课间活动是分不开的。

2、师生的体质明显增强。通过调查,开展大课间活动以来,我校因感冒发烧而缺课请假的人数明显减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大课间对自己身体素质与精神状态的改善大有益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通过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了,同学之间学会谅解、宽容与合作。例如:对班级的量化考核,星级班级的评比等。

4、通过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加强了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沟通交流,营造了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

四、存在的问题

尽管取得一些成果,反思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1、管理上还存在部分科任教师责任心不强。

2、突出了体育大课间活动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

3、活动中还缺少必要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4、活动花样偏少或者隔一段时间换些别的内容。

5.小学生两大课间活动自查总结 篇五

寺后张小学

2013.1

1寺后张小学两大课间活动自查总结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重要内容,扎实开展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师生与家长的欢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反响。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打造大课间活动品牌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活动形式,是对传统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它比课间操的时间长,活动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随着课时计划的调整,学生在校时间缩短,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在时间上受到一定影响,很难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们实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实内容,拓宽课间操的教育功能,提高锻炼身体的价值。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班主任、体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完善并制定有关制度、方案,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具体实施、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四级管理工作格局,这为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活动方案,领导详细地审阅了方案,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合理化的建议,为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有了方案我们就实施了,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并不只是体育教师的事情,如果仅仅局限于体育教师,那么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可想而知。因为这些工作需要集体的智慧才能不断地从一个高度提升到另一个高度。为此,我们通过广泛地调研,认真听取师生的批评与建议,使我校大课间活动在全体师生的批评与建议中逐步完善起来。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大课间活动新发展

大课间活动需要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全面性原则,其内容形式要力求丰富多彩,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一)不断更新、完善、规范大课间活动。

通过师生们的努力,我们逐渐完善规范了大课间,把《课间十分钟》、《阳光校园》、《找朋友》等音乐作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加强学生的艺术熏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只有不断创新,大课间活动才有生命力。因此,我们引导学生在大绳内跳小绳、在跳短绳的基础上前后编花、由摇一圈向多圈发展、由抛两个口袋向多个口袋发展,我们还让学生根据体育课上学过的知识进行创编动作或游戏,为增强大课间活动的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使大课间活动保持全新状态,我们始终坚持创新理念,使其在一个不断更新、完善、改进的过程中逐步规范。班级活动环节由原来简单而随意的内容形成了具有教育意义、锻炼效果强、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使其内容更具科学性,极大地提高了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针对性、目的性。

(二)从实际出发,突出大课间活动的特色。

我校大课间活动分成两个单元,按照集中活动、自由组合,按项目分块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先集体活动,再自由组合,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项目,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有合有分,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将艺术、体育、文化融为一体。在开展大课间活动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有意识地把一些游戏和活动内容作为引玉之砖,开展“班级游戏自编自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创编更多、更好、更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大课间活动内容。

三、依托课题,突出特色,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基于对大课间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意义的深入认识,我校坚定了“依托大课间课题,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工作思路。在落实大课间活动中,狠抓体育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学生言行仪表及站姿的规范性,并将其迁移到学校工作的其它各个方面,效果明显。

(一)加强了常规教学,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我校大课间活动的落实是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加强训练的,所以,从体育课堂教学入手,通过严格教学管理,加大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指导与评价,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目的性,强化并规范了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二)张扬了个性,提升了学生体育素养。

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通过一段时间的体验,部分体质差的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此外,每天的大课间活动为每个学生提

供了个性展示的舞台和体育锻炼的平台,比如我们平时进行的小型比赛及传统与趣味相结合的运动会,这些平台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大大提高,涌现了一大批体育特长生、体育爱好者。

(三)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

如今,大课间活动融健康、娱乐、文化于一体,广大师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活动。通过各项文体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校园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班集体精神风貌得到了最大的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拼搏意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都在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师生同台活动拉近了师生的情感距离,使师生关系和谐、同学关系和睦。

6.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六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快乐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我们学校秉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坚持“把健康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的原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及特点,实现了突出特色、动静结合、全员参与的阳光体育。

一、提高认识,多维组合,全力打造大课间活动品牌

(一)领导重视,健全制度,有力的后勤保障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任为执行组长,班主任、体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完善并制定有关制度、方案,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班级全力支持,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具体实施、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五级管理工作格局,这为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学校还购置了篮球、毽子、跳绳等器械,保证了活动实施的物质基础。另外,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校还动员学生自备活动器材,丰富了学校活动器材的种类。

(二)以激励为评价手段,全面落实 “每天锻炼1小时” 为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锻炼时间,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天的上午第二节课后及下午第二节课后进行,总时间为为60分钟。学校制定了《阳光体育实施方案》、《学生体质健康考核办法》等制度体系,每天由教导处、德育办和大队委对各班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检查记录,以全体学生为评价对象,以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完成质量为评价内容,运用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以班为单位进行评比,并将评价结果与星级班级评比相结合;为提高教师组织大课间的责任意识,每学期

末,由德育处组织,对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测试,测试结果与教师的工作绩效考核直接挂钩。

(三)注重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群策群力不断改进并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并不只是体育教师的事情,如果仅仅局限于体育教师,那么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可想而知。因为这些工作需要集体的智慧才能不断地从一个高度提升到另一个高度。为此,我们通过广泛地调研,认真听取师生的批评与建议,使我校大课间活动在全体师生的批评与建议中逐步完善起来。

(四)加强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拓展大课间活动的练习空间。

体育课有自己的教学任务,但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可以把大课间活动的相关内容巧妙地穿插进去,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开辟“大课间活动角”,如每天的形体站立练习。另外,大课间活动中的一些班级活动内容也可以通过体育课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合理地安排大课间活动的演练,这样就拓展了大课间活动的练习空间与时间。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大课间活动新发展

大课间活动需要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全面性原则,其内容形式要力求丰富多彩,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一)不断更新、完善、规范大课间活动。

通过师生们的努力,我们逐渐完善规范了大课间,我们将《军队进行曲》作为带队的音乐,强化常规,把《课间十分钟》作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加强学生的艺术熏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只有不断创新,大课间活动才有生命力。因此,为增强大课间活动的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使大课间活动保持全新状态,我们始终坚持创新理念,使其在一个不断更新、完善、改进的过程中逐步规范。“编花篮”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边玩边唱着童谣;“找朋友”更是独特,还能和习惯三字经结合。经全体师生的自主创新,班级活动环节由原来简单而随意的内容形成了具有教育意义、锻炼效果强、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使其内容更具科学性,极大地提高了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针对性、目的性。

(二)从实际出发,突出大课间活动的特色。

我校大课间活动分成两个单元,按照集中活动、自由组合、按项目分块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先集体活动,再自由组合,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项目,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有合有分,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将艺术、体育、文化融为一体。在开展大课间活动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有意识地把一些游戏和活动内容作为引玉之砖,开展“班级游戏自编自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创编更多、更好、更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大课间活动内容。

每天上午30分钟的大课间集健身、娱乐、文化于一体,融合了校园集体舞、广播体操雏鹰起飞,让孩子们在做操的同时,强身健体,放松心情,从运动中体会活动的快乐。我们倡导徒手游戏(不需要购买过多的器材)、合作游戏(2人以上共同玩)、倡导将父辈的游戏与校园文化融合。各项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大家在欢快的游戏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

每天下午两节课后为自主活动时间,我们提出了三会三倡导:人人会跳绳、会溜铁环、会踢毽子。全校各班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让自主选择运动项目,低年级以趣味性运动为主,如拍小皮球、丢手帕、踢毽子、跳短绳等,中高年级以低强度运动为主,如打羽毛球、立定跳远、呼拉圈、跳皮筋等。我们根据活动内容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合理的安排,对一些活动内容进行调整,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每天下午的班级以班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班级有固定的活动内容且定时更换,每天的活动内容不尽相同,并且根据教师特点,各班有着自己的特色。

三、依托课题,突出特色,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基于对大课间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意义的深入认识,我校坚定了“依托大课间课题,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工作思路。在落实大课间活动中,狠抓体育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学生言行仪表及站姿的规范性,并将其迁移到学校工作的其它各个方面,效果明显。

(一)加强了常规教学,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我校大课间活动的落实是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加强训练的,所以,从体育课堂教学入手,通过严格教学管理,加大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指导与评价,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目的性,强化并规范了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二)张扬了个性,提升了学生体育素养。

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通过一段时间的体验,部分体质差的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此外,每天的大课间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个性展示的舞台和体育锻炼的平台,比如我们平时进行的小型比赛,又如我们的欢乐嘉年华以及传统与趣味相结合的运动会,这些平台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大大提高,涌现了一大批体育特长生、体育爱好者。

(三)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如今,大课间活动融健康、娱乐、文化于一体,广大师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活动。通过各项文体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校园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班集体精神风貌得到了最大的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拼搏意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都在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师生同台活动拉近了师生的情感距离,使师生关系和谐、同学关系和睦。

四、结束语

回顾我校开展大课间活动经历,我们有一份感动,那是因为我们全校上下同心同德,付出的艰辛劳动才有了今天的收获;我们也有一份激动,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活动中快乐地成长;我们更有一份深深的感激,那是因为我们的活动得到了领导、全体教师、学生家长的支持帮助。

我校的大课间活动走到今天,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仍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创新是大课间活动的生命力。我们将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挖掘创新,保持大课间活动的生命力,让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持续健康地发展,并作为我校体育特色教育的有益补充,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新华小学

2011年上学期

大课间活动总结

新华小学

7.小学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七

因此,开展湛江市赤坎区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客观地了解我市赤坎区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总结和推广优秀的活动模式,探索影响大课间活动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 调研的对象与方法

1 . 1 调研对象

湛江市赤坎区区属中小学中抽取5所小学(市二小、四小、八小、十五小、十六小)与5所中学(市五中、七中、初级实验中学、九中、十七中),共10所中小学为调研对象。

1 . 2 调研方法

对所调查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走访,了解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记录相对应的信息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2 . 1 学生每周参加大课间活动的频率

调查结果显示:10所学校均有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但是学生每周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频率较低,大部分数学生每周参加1~2次大课间活动,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次数为0的学生占一定的比例,尤其以毕业班学生较多,由访谈中可知,学生面临升学压力,课业负担重,缺少老师指导和场地器材欠缺等问题突出。

2 . 2 学生每次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编排在课表中的作息制度,一般是在上午第二节课后所进行的体育活动。这在没有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前,所进行的活动内容只有课间操,时间一般是15~20min。时间上的限制造成单一的广播操项目和学生出操较随意等的现状,达不到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目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推行,在时间上有所增加,这给学生参加锻炼的机会提供了保障,有力地保证了学生锻炼时间。从调查结果显示:大课间活动时间在25~30min之间。

2 . 3 学生经常参加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

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简单易行的、具有表现和展示个性的、适合学校开展的和学生乐于参与的锻炼项目。从调查结果显示:首先是广播操选择比例最高,从师生访谈中得知,这与学校强制执行有关。其次小学阶段选择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居多,这与学生的好奇心强、运动简单等有关,如:十五小的花毽、十六小的武术等民族民间体育项目都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再次就是一些场地要求简单容易开展的项目,如:二小的花式跳绳、七中的网毽球和排球、十七中的乒乓球、初级实验中学和九中以及五中的篮球等项目。从学生多项选择的内容可知,大课间活动除了一成不变的广播操,大多是些球类项目,许多学校可供给学生的活动项目选择性不多。

3 开展大课间活动存在问题

3 . 1 学校硬件设施

从学校硬件设施的调查可知,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材的不足是限制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重要因素。学校虽有一定的活动场地和空间,但学生平均占有面积与学生的数量不成比例,明显欠缺,一些学校难有拓展的空间,普遍存在全校学生无法同时到操场上开展大课间和其他锻炼活动的情况。一些学校由于缺乏领导的重视,体育设施和器材设备欠缺严重,损坏的器材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和添置。大课间活动学生选择球类项目的人数相对集中,最终还是让学校的场地器材显得供不应求,学生的兴趣广,许多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得不到开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 . 2 教师影响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

从对教师影响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显示:学生课业负担重,教师上课时有拖堂等现象,很多学校为了追求片面的升学把课余的时间都编排成文化课程,体育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不够耐心,专职体育教师的缺乏,体育方面基本知识欠缺,不能因人施教,这也是影响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3 . 3 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从对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调查显示:时间上没有大多的自主选择权,可以说是见缝插针。先照顾文化课后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冬季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安排没有太大的影响外,尤其在夏季在时间安排尤其关键,大部分学校安排在上午第二节或第三节课后,时间大概在9:30或10:30左右,这时已经是阳光高照,气温较高,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会影响学生活动热情,学生活动后大汗淋漓也必然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另外,个别学校的班主任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抵触情绪,认为有体育课已经足够,过多的体育活动会让学生无心进行文化学习。甚至有些班主任会限制尖子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

3 . 4 领导的关注程度和管理措施

从对领导的关注程度和管理措施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学校领导对大课间活动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对大课间没有采取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通过访问得知,大部分学校领导对大课间活动的意义和理解上存在误区,在管理制度上没有落实考勤制度,部分学校没有把体育教师指导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指导工作不落实,随意性较强。这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参加大课间的积极性和针对性。

4 结论与建议

4. 1 结论

4.1. 1 我市赤坎区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

通过我市赤坎区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可知:学生每周参加大课间活动的频率不高,大部分学校基本上做到每天都有大课间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运动项目单一,为学生能自主选择锻炼内容和展示自己的个性空间少,部分学校在学生锻炼频率和时间上没做出硬性规定,随意性强,随意占用学生活动时间的现象较普遍。

4.1.2 市赤坎区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通过我市赤坎区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调查可知:有些学校受到活动时间、占地面积、经济条件、领导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人均面积和器材有欠缺,大课间活动不能做到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部分领导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的意义存在误区,管理措施不到位,随意性强;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参与,许多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没有和学生共同参与大课间活动;学生在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因身体素质差,技术水平低、课业负担重等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参加大课间的重要因素。

4. 2 建议

4.2.1 加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宣传和引导工作

学校应加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宣传和引导工作,重视全民健身工程,宣传中共中央[2007]7号文件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政策和健身观念,形成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环境氛围。

4.2.2 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建设的投入力度

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基本条件,按照省教育厅所颁布的《广东省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条件基本标准》配足配齐体育专任教师以及教学设备和器材。鼓励和发扬教师的创新精神,改造和发明一些简单实用的体育器材,加大对学校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根据校情、学情创设适合本校的大课间活动内容。

4.2.3 领导提高重视程度

学校领导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是实施好大课间的关键因素,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大检查和督导工作,规范学校大课间活动的管理制度,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把大课间体育活动纳入学校体育工作的考核体系中,切实提高大课间的实效性。

4.2.4 加大教师的参与程度和指导工作要求

加大教师的参与程度和指导工作要求,对部分身体素质差、技术水平低、不感兴趣的弱势群体学生,应区别对待和个别辅导,绝不弃之、任之,要在培养兴趣和提高学生体能、技能上下功夫。

4.2.5 加大中小学体育师资培训力度

8.小学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八

首先,凸显班主任、体育教师大课间的核心领军人的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凝聚力的核心,有极强的感召、约束力。班主任要使学生认识到大课间活动的意义,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及养成教育,培养他们合作、守纪的行为;更全面第掌握学生的爱好、性格、特点、兴趣及个性差异等面况,拓宽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价的视角,使自己的班级更加和谐、团结。与之相辅的体育教师更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辅导中,体育教师的能力、表率作用,成为鼓舞学生从事体育训练的动力。教师在安排体育教材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一般学习能力、见解和兴趣,而且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动机、期望和行为。体育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紧张、严密、活泼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并在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活动的过程中,巡回指导认真观察学生活动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评价,并加以反馈,积累经验。

其次,因地、校制宜,构建大课间操特色运行体系。针对大课间的活动,开展专项特色体育研究,将体育教学研究立足于学校特色活動,求真创新,寻求突破。小学大课间活动内容的选择,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许多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无外乎学生做做操、跑跑步,内容单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打破传统的课间操模式,要灵活选用模式,优化大课间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最好的做法是:立足当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以“弘扬民族文化,创办特色学校”为载体,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和民族体育以及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引入其中,让民族民间文化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营造浓郁厚的民族民间文化氛围,挖掘、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达到“与众不同”又“一枝独秀”独具特色的目的。达到“以操促德,以操益智,以操健体,以操审美”的效果。如现在很多学校搞的“三操合一”(跑操、武术操、健身操),除了跑操外,后两者可以根据本地民族特色包融进来民族舞蹈、游戏、健身、器械等列为大课间活动,既培养学生强身健体的健康生活、乐观向上理念,又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等活动,不仅训练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夺取胜利的信心与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较好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校园文化品味,提升了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广大师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习的信心和激情。

再次,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大课间活动的保障、评价体系和安全监管机制。学校要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充分利用活动场地、充实活动器械,确保师生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当然,若能和学生一道开发、制造形状、大小、色彩、功能不一的自制体育器材加入到体育健身的活动中来,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有利于营造“全面健身”和“快乐学习”的校园氛围,对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有着推动作用。

现在的许多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流于形式。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项牵涉到学校各部门和全体师生的系统工程,它的推广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它需要校领导明确认识活动的目的、作用,统一思想,并将活动的计划制定得翔实、可行,它需要学校各部门步调一致、密切配合、责任到人,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大课间活动。同时,重视大课间活动学生纪律与安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健康、安全第一”落到实处,确保大课间活动顺利开展,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师生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大家锻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互相激励,做到人人锻炼,才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形成在普及与提高基础上的良性发展局面。

最后,有机地把小学体育特色大课间活动融入学生各种综合素质培养之中,借此东风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倡导学生“在玩乐中求知,在活动中健体”,让教师、学生人人享有体育的快乐。全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体育锻炼热潮必将形成。

概言之,小学体育特色大课间活动有效途径就是遵循以上准则,让学生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协作的必须、坚持的重要。丰富教师的体育课程理论,拓展学生的体育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体育活动总量,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唯此,才是符合学校校实际和小学生发展特点的体育特色大课间活动。生命在于运动,阳光体育锻炼,贵在于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阳光校园,阳光活动,让我们的学生生活充满阳光。

让学生们走到阳光下,与阳光做伴,以操场为舞,在阳光的沐浴下,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与幸福。我们坚信:因为“阳光”,所以快乐;因为“运动”,所以健康;因为“特色”,所以不同。

9.阳光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九

活动总结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快乐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我们学校秉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坚持“把健康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的原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及特点,实现了突出特色、动静结合、全员参与的阳光体育。

一、提高认识,多维组合,全力打造大课间活动品牌。

(一)领导重视,健全制度,有力的后勤保障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任为执行组长,班主任、体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完善并制定有关制度、方案,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班级全力支持,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具体实施、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五级管理工作格局,这为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学校还购置了篮球、毽子、跳绳等器械,保证了活动实施的物质基础。另外,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校还动员学生自备活动器材,丰富了学校活动器材的种类。

(二)以激励为评价手段,全面落实 “每天锻炼1小时” 为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锻炼时间,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天的上午第二节课后及下午第二节课后进行,总时间为为60分钟。我们把学生按着高年级和低年级相结合、按体操队形分成八个纵队,每个纵队自成一组,有高年级素质较好的同学任本组的组长。每天由不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对各班大课间活动进行评比。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完成质量为评价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并将一周的评比结果进行公布。达到:促进、鞭策、提高的效果。

(三)注重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群策群力不断改进并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并不只是体育教师的事情,如果仅仅局限于体育教师,那么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可想而知。因为这些工作需要集体的智慧才能不断地从一个高度提升到另一个高度。为此,我们通过广泛地调研,认真听取师生的批评与建议,使我校大课间活动在全体师生的批评与建议中逐步完善起来。

(四)加强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拓展大课间活动的练习空间。体育课有自己的教学任务,但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可以把大课间活动的相关内容巧妙地穿插进去,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开辟“大课间活动角”,如每天的形体站立练习。另外,大课间活动中的一些班级活动内容也可以通过体育课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合理地安排大课间活动的演练,这样就拓展了大课间活动的练习空间与时间。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大课间活动新发展 大课间活动需要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全面性原则,其内容形式要力求丰富多彩,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一)不断更新、完善、规范大课间活动。通过师生们的努力,我们逐渐完善规范了大课间,我们将《军队进行曲》作为带队的音乐,强化常规,把《课间十分钟》

作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加强学生的艺术熏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只有不断创新,大课间活动才有生命力。因此,为增强大课间活动的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使大课间活动保持全新状态,我们始终坚持创新理念,使其在一个不断更新、完善、改进的过程中逐步规范。

经全体师生的自主创新,班级活动环节由原来简单而随意的内容形成了具有教育意义、锻炼效果强、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使其内容更具科学性,极大地提高了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针对性、目的性。

(二)从实际出发,突出大课间活动的特色。

全校大课间活动分成几个单元,按照集中自由活动、自由组合、按项目分块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先集体活动,再自由组合,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项目,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有合有分,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将艺术、体育、文化融为一体。在开展大课间活动过程中。结合我校扇子舞将其穿插在里面,极大地丰富了大课间活动内容。

每天上午30分钟的大课间集健身、娱乐、文化于一体,融合了校园体育活动、健身操、快慢节奏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做操的同时,强身健体,放松心情,从运动中体会活动的快乐。我们倡导徒手游戏、合作游戏,各项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大家在欢快的游戏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

每天下午两节课后为自主活动时间,我们提出了三会三倡导:人人会跳绳、会溜铁环、会踢毽子。全校各班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让自主选择运动项目,低年级以趣味性运动为主,如拍小皮球、丢手帕、踢毽子、跳短绳等,中高年级以低强度运动为主,如立定跳远、呼拉圈、跳皮筋等。我们根据活动内容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合理的安排,对一些活动内容进行调整,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每天下午的班级以班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班级有固定的活动内容且定时更换,每天的活动内容不尽相同,并且根据教师特点,各班有着自己的特色。

三、依托课题,突出特色,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基于对大课间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意义的深入认识,我校坚定了“依托大课间课题,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工作思路。在落实大课间活动中,狠抓体育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学生言行仪表及站姿的规范性,并将其迁移到学校工作的其它各个方面,效果明显。

(一)加强了常规教学,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我校大课间活动的落实是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加强训练的,所以,从体育课堂教学入手,通过严格教学管理,加大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指导与评价,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目的性,强化并规范了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二)张扬了个性,提升了学生体育素养。

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通过一段时间的体验,部分体质差的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此外,每天的大课间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个性展示的舞台和体育锻炼的平台,比如我们平时进行的小型比赛,又如我们的欢乐嘉年华以及传统与趣味相结合的运动会,这些平台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大大提高,涌现了一大批体育特长生、体育爱好者。

(三)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

如今,大课间活动融健康、娱乐、文化于一体,广大师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活动。通过各项文体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校园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班集体精神风貌得到了最大的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拼搏意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都在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师生同台活动拉近了师生的情感距离,使师生关系和谐、同学关系和睦。

四、结束语

回顾我校开展大课间活动经历,我们有一份感动,那是因为我们全校上下同心同德,付出的艰辛劳动才有了今天的收获;我们也有一份激动,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活动中快乐地成长;我们更有一份深深的感激,那是因为我们的活动得到了领导、全体教师、学生家长的支持帮助。

10.大课间体育活动总结1 篇十

洮南八中体育教研组

洮南八中大课间活动总结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对全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此次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全校师生与家长的欢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反应。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活动形式,是对传统课间操地继承和发展,它比课间操地时间更长,活动内容更丰富,组织形式灵活,深受学生喜爱地体育活动。随着“双休日工时制”的实施与课时计划地调整,学生在校时间缩短,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时间受到一定影响,很难保证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我们把目光转向课间操改革上来,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将原来间操时间延长,充实内容,拓展课间操的教育功能,提高锻炼身体的价值。在学校的每一天工作中,只有课间操是全校性的有组织,有领导的集体活动,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固定时间,科学的安排活动内容,灵活组织,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我国各地近期新兴起来的一项全校性活动。其他一些省市有比较成功的经验,起初,我们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活动方案,校领导先后详细审阅了方案,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合理化建议。为我校大课间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学校重视,群策群力。

体育大课间活动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组织管理系统。主管校长,政教处,团委,班主任,体育组全员参与,体育骨干学生密切配合,多次例会研究,到教师、学生家长中征求意见,制定适合本校特点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科学系统地组织安排了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三、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本次活动,各班都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展示,可谓百花齐放,各具特色。通过本次大课间活动的检查,我们惊喜地看到各班能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大课间体育活动多功能作用,“以活动促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审美”为目的,贯彻大课间体育活动原则,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各种矛盾的关系,为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提供重要保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教育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手段,各班不管是创编各种活动,还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竞赛,都能够发挥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地多种功能。

2、科学性。

我校能够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身体得到适意的锻炼,心理得到适当的调节,活动时间基本都在25——30分钟,运动量适当,音乐的选择具有时代感,符合青少年发展特点。

3、目的性。

能够根据我校体育工作计划,选择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做到有的放失,目的明确。

4、针对性。

我校能够根据学校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情况、技能水平、场地器材、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内容,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5、群体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体现师生全员参与。我校教师能够参与到活动当中,与学生共同活动,使全体师生都能从中受益。

6、创新和特色性。

本次大课间活动,反映了现代体育发展成果,创造了有活力,富有新鲜感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形成了具有本校特点和特色紧扣主题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音乐健康向上,催人奋进,使大课间体育活动与音乐伴奏浑为一体,体现了当代中学生在操场上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四、大课间体育活动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乐曲的选择。

应选择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健康向上的曲子,特别是有歌词的音乐更应慎重选者。

2、队形调动。

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统一用音乐指挥,应长期开展,各部分内容应在平时训练中养成习惯。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广播操、跳长绳、跳短绳、踢毽子、打口袋、跳皮筋、足球比赛、篮球比赛、排球比赛等。时间在25——30分钟。

3、队列要求。

集队时,听音乐调动,做到静、快、齐,教师应统一安排位置,不要随意在队伍中走动。退场时,应根据本校操场和学生人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组织有序地调动队形。学生不能停留,队列应整齐、规范。

4、活动。

活动形式应多样化,合理的组织。挖掘本校有特色项目,并开展起来。

5、教师要求。

大课间体育活动学生和教师都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健身、促进整体和谐。

6、时间要求。

体育大课间活动应保证在25——30分钟,大课间活动要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不要拘于形式,应付检查。

洮南八中体育教研组

11.小学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性

素质教育需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学生,所谓的全面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中“体”就是指体育,目前我国小学阶段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顺应这个要求。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对传统课间操进行改革完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体育活动组织方式。相比传统的课间操,大课间体育活动特点更加鲜明,时间更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练习强度更加适宜,这样不仅可以对学习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还有助身心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在课间,能够有较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因此,有计划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经历也体会到大课间体育活动这种形式是目前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形式,非常受小学生欢迎,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在课间举行,因此对组织性和管理性要求高,一般以集体做操为主,分班活动为辅。因此,设计活动内容时一方面要考虑学校活动场地和时间,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小学生的身心需求。总的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1)所有的活动内容都要明确教学目标和目的,符合小学生身体锻炼的相关理论依据;(2)大课间的各种活动包括自编操都要以简单易学易记为原则,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3)设计内容要兼顾不同年级、年龄、性别学生的身心特点,形式尽可能新颖和多样,以吸引学生参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4)所有的练习必须符合小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安全性放在第一,以中等强度为主,并注意由静到动,由慢到快,循序渐进;(5)大课间活动中可以有效实现艺术与体育的有效结合,多借用节奏感强、韵律性高的舒缓型音乐作为背景,达到身心调节的目的;(6)还要考虑学校自身的各种客观条件,比如场地、设备等,因地因校制订和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需要全校师生自上而下、齐心协力地配合完成。从学生层面来说,做操时可以按班级为单位分成几个小组,然后由班级学生干部或活动小组長带领到规定场所,再由体育委员协助体育教师来完成。在游戏和自选活动环节则以学生自愿为主,根据不同情况自由组合,也可以设立负责编操和辅导的小组长。从学校层面来说,大课间体育活动需要校领导的监督、体育教师的指导和班主任的组织,分工明确各方做到尽职尽责。学校领导应制定轮流值班表到场进行巡视和监督,以便及时掌握活动具体实施情况。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组织学生按时出操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积极参与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去。学校体育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制订好适合本校学生的大课间活动方案和计划①。

实践证明,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1)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生长发育。通过每学期的体质检查就能够看出小学生的平均肺活量有了明显提高,体重、身高和三围等指标都有了较大改善,身体素质跟过去相比有较大改观,尤其是在体育课短跑等项目中变化明显。(2)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大课间体育活动目标是快乐运动,将体育与健康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许多自选项目,动作难度不高,更容易给参与的小学生带来成就感,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长期下去最后形成爱好,养成了习惯,为良好的身体素质奠定了充实的基础。(3)大课间体育活动都是以班级、小组等集体性活动为主,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小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激发,合作团结意识得到了培养。

总之,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是目前比较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之一。有研究表明,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学生不仅身体素质提高了,而且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态度也有了较大变化,同时对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大课间体育活动是符合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但是还有许多问题也会随之出现,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比如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相应的硬件设施,也需要“软件”的重视,还有许多学校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还是流于形式,缺少实质性内容,疏于管理,活动主要以室外为主,室内活动形式还有待进一步开拓。

参考文献:

[1]黄福娇,闵贤舞.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08.

[2]李志刚,韩育芳.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实践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15).

12.小学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十二

新《素质教育法》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指导思想。”在大教育环境下,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整天素质为主要目的,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为了全面贯彻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发展,落实国家“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国家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措施,其中最具影响的两个措施是制定了体育新课程标准以及将传统的课间操改为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在传统课间操的基础上,作为一种新兴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逐步取代了课间操。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传统课间操的基础上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锻炼要求,把课间操扩展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性体育教学的一部分,来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一门新生体育课程。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内容丰富,组织形式多样,能够根据学校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组织实施等特点,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让学生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等身体素质方面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2 小学生身心的独特性

小学生处于人生生长发育的初始阶段,心理生理尚未成熟,但是这一阶段的发展却又是青春期身心发育的基础,非常重要。具体而言,五六年级开始部分同学开始逐步进入青春期,从身体发展而言是进入生理发育黄金阶段的初始,因而合理有效的体育锻炼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而从心理发展来看,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思维感性,但由于无知和抗挫折能力较低,他们对成年人依然存在很强的依赖心理。高年级的同学开始逐步萌生独立意识,渴望独立,但此时的小学生对社会还存在太多迷茫和人际交往困惑。

3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应该具备的多元教育功能

为适应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合理有效的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应具备以下教育功能。

3.1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

在大课间的日常实施中,为了充分尊重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很多学校的大课间组织都是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来展开,通过在不同年级或班级之间的竞赛,如队列队形、班级自编操、年级自编操、大型竞赛游戏等,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同时,在自编操、自编队形、自创游戏的设计中,师生、生生之间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与启迪,促使创新思维在学生心中逐渐萌芽。

3.2 健康教育——锻炼强健的体魄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落实健康体育和“阳光一小时”精神的重要保证。但大课间也区别于一般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它不像课外体育活动完全是由学生自发的组织锻炼,也不像体育课那样具有严密的安排,在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上也没有针对性的要求。大课间是立足于学校的特色和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个性差异,开放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内容,活动时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分散活动与集中活动相结合,在运动中配合了音乐,严格按照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进行设计。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学校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的补充。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满足学生体育运动的需求,锻炼强健的体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3 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体育习惯是人在后天逐渐培养和养成的具有比较稳定,自动化,并存在体育锻炼需求的体育锻炼行为模式。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和稳固阶段,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培养,能够让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终身锻炼的需求。再加上当前的小学生大多是00后,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娇娇宝,由于家长的娇惯纵容以及自身的懒惰思想,小学生在家大多疏于锻炼,更别说养成体育习惯。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一种常态化的体育教学方式,是学生在学校体育学习的一种重要教学内容和手段。通过大课间定时定量的体育教学活动,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学习和掌握各项运动技能,在练习中不断发展身心素质,并在游戏中体验体育锻炼的快乐,逐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促进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3.4 快乐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美妙的音乐伴奏以及欢快的节拍配合下,学生舒展身姿,不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了发展作用,也是学生表现美,表达心灵的方式。大课间活动内容丰富,组织形式多样,运动量适中,强度鲜明,不仅能够缓解室内学习的压力,放松心情,达到劳逸结合的教学效果,它还能极大地丰富单一乏味的校园生活,促使学生在操场上张扬个性、在阳光下陶冶身心,在快乐的运动或游戏中掌握运动的技能和方法,有利于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另外,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学生在运动中使用各种器械,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感知,丰富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体育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极大地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3.5 人际交往教育——协调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的所有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全员性活动。教师在活动中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学生的保护者。学生在活动中既要听从老师的指挥安排,学会与老师交流互动,又要在合作中学会与同学相互关心、相互尊重。通过师生、生生在活动中的人际交往,拉近师生以及生生间的距离,加强相互间的了解与沟通,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4 结语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项日常而又长期的工作,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充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健康教育、养成教育、快乐教育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以及个性发展特点,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大课间的多元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增长知识,培训思想品德,锻炼各项素质和能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玉祥.愉悦身心的大课间体育活动[J].当代体育科技,2013(14):159-160.

[2]罗菊玲.如何有效利用小学的体育大课间活动[J].教育革新,2008(10):67.

[3]张彪.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J].教育导刊,2005(10):57-58.

[4]陈颖悟,熊百华,刘晓忠.从传统课间操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1):28-30.

[5]张继满.农村小学如何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J].新课程:下,2014(6):168-169.

13.小学大课间活动制度 篇十三

为了更好地开展好学校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大课间活动正常进行,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趣味性和技能性;注重参与性和竞技性的统一。特制定专项工作规章制度。

1、体育组教师必须按时做好出操前的准备工作,按时到岗,保证大课间操的质量,有病有事向教导处请假。

2、学校保证每日大课间的正常进行,如遇天气变化学校临时通知(不出操),在没有接到通知情况下,大课间活动要照常进行。

3、在眼睛保健操结束后,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站队,到操场集合地点,由教师带队到整队。

4、每个老师都要成为活动的设计者、开发者、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5、大课间期间一律服从学校安排,每位教师不能私自做主,无顾不参加大课间活动,如遇急事请说明情况,需有教导处主任允许方可不参加大课间活动。

6、各班要保证学生的个人出勤,不得私自在班内、办公室内留学生,班主任教师要亲临大课间现场,下课不得拖堂,不占用大课间时间接待家长或做其他事宜,全力负责组织纪律进行大课间活动。

7、班主任教师上操前可站在队前管理秩序,上操时要站在本班队后,在上操期间各教师不能互相扎堆讲话,不做与大课间无关的事情。

8、大课间活动时间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必须管理到位,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9、学校针对大课间活动进行严格巡视检查,每周进行总结。

END

14.大课间活动项目比赛总结 篇十四

我校在11月24日顺利举行了“大课间活动项目比赛”。“大课间活动项目”是对传统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是巩固和扩大体育锻炼效果,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校风校纪的集中反映,是我校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次大课间趣味项目比赛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健体、炼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和学生发展的主动性。

中、高年级段学生除安排各类跳绳、踢毽子、实心球、篮球、乒乓球等常见项目外,我们还把在体育课堂的一些有趣的活动内容,趣味运动会上将要比赛的一些传项目适时地穿插到大课间活动中来。通过反复地演练与展示,不光使大课间活动变得丰富而精彩,更加锻炼了我们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合作意识,真正使学生品尝到了运动的快乐和幸福。

大课间活动项目的开展,师生充分认识到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均能主动地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展现自己的青春和活力!同时,随着我校阳光体育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已然形成了全体师生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符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特点的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引下,我校以快乐为主旋律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会做得更好。

15.如何有效开展大课间活动 篇十五

如何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无疑, “大课间活动”是完成该要求的主要途径之一。不管是从领导的重视、各部门的协调运作方面来看, 还是从体育教师的责任心、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方面来谈, 大课间活动的组织都可谓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全校一盘棋, 更需要体育教师的全身心投入。

现状

我校是一所农村的初中学校, 学校设施简陋, 体育活动场地不足, 器材有限, 这对我们教学活动及开展大课间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状。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动一番脑筋, 想出一些适合本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的办法, 做到有的放矢, 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1.将体育课作为立足点。体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大课间活动能力的主渠道, 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同时, 还要让学生学会大课间内的活动方法。我校的体育课向大课间活动进行倾斜, 表现在下面的“五个一”: (1) 每周拿出一节体育课作为大课间活动的准备课; (2) 落实好一套国颁操; (3) 教会学生一套自编操; (4) 每班体育骨干能组织一种集体游戏; (5) 每班学生能完成每种自制器材的一种活动方法。

2.让活动课成为突破口。活动课是保障学生大课间活动另一项有力措施。我们活动课的开设为培养学生个性、展示学生特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是培养各班体育骨干的重要途径。同时, 活动课是全组行动, 责任到人, 充分发挥了每名体育老师的特长。这样的活动课开设, 使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有了根本的改变;很多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状态, 由“要我活动”到“我爱活动”, 既而发展到“我要活动”, 习惯成为自然。

3.使大课间成为大舞台。我们学校大课间时间安排有20分钟, 每天上午9:25~9:45, 这在学校的课表上有体现。在大课间的管理上, 我们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校长主管, 各机构牵头, 分工明确, 职责落实;特别是班主任, 要明确责任;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到不同年级, 所有任课教师指派到班级协助班主任工作———从领导到教师、层层负责、人人有责, 形成一个组织有序、管理严密的网络体系, 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大课间活动有规划、有制度。学生会每天检查, 有专门区域 (黑板) 汇总反馈;并将反馈情况纳入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评比条件。

此外, 在学校相对紧张的经费中, 校方购置和配备了各种简单且花费不大的活动器材供大课间活动及课内外活动使用。除常规教学器材外, 还购置简便易行的器材, 如毽球、板羽球、羽毛球、乒乓球、飞盘、呼啦圈、陀螺等。

同时, 我们还组织学生自制一些简易器材, 如灌沙可乐瓶 (矿泉水瓶) 、纸棒、纸球、短绳、沙包、滚铁环、彩色废自行车外胎 (刷上油柒) 、彩色小木块等。这些器材的补充, 极大地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也增加了课外活动和大课间活动的活动选择, 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好途径。

由于有了众多的小器材的介入, 在教学中, 将小器材同传统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在大课间活动中, 这些小器材扩大了教师在活动内容和方法上的选择余地, 使体育教师成为了“巧妇”。

落实成效

自2012年5月我校开始落实大课间活动, 两年来, 我们感觉到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变化。于是, 我们将八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形态等指标和两年前学生的相同指标进行了对照分析, 得出: (1) 学生形态发育水平明显提高, 实验前后学生身高、体重增长明显; (2) 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尤其反映在耐久跑成绩和立定跳远成绩两项指标上的增长幅度更为突出; (3) 学生机能指标中的肺活量增长明显。

对比这些数字, 我们有理由相信, 这是开展大课间活动, 并且在我们落实课堂教学及课外、课间活动后带来的变化, 这也坚定了我们进一步开展大课间活动的信念。

这说明, 切实落实大课间活动, 对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效果明显, 同时也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大课间活动过程中, 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实践能力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生存, 学会了劳动, 学会了求知, 学会了做人, 学会了合作。

16.小学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十六

【关键词】体育大课间  安全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新型的学校体育活动的有效组织形式,这个活动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的压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保证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以身体活动运动为主,整个活动过程中如果稍微考虑不全面,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类的事故。学校在组织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时候要保证学生的安全第一的原则,还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第一重要。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天气的因素,场地的设置,设备的安全,器材的安全等一系列安全因素,做到尽量避免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所以在活动中教师要重视突出的安全问题。怎样在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中重视学生的安全工作呢?

教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笔者谈以下几点注意点:

一、帮助学生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在体育大课间的活动中,教师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具备责任和义务在学生中确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例如,有的学生调皮,认为站队的时候互相碰撞很好玩,他们根本不知道掌握力气分寸,再加上一些学生本身的身体协调平衡能力较差,很容易因为碰撞而跌倒,造成身体的损伤,所以教师就应该立即制止,给学生批评教育,让学生知道这是不对的行为,并告诉学生可能产生的后果,同时教育学生认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二、大课间活动前要考虑细致周到

1.对容易发生的不安全的事故要有预见,并积极防范

教师在学生跳跃的时候,下肢体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受到伤害,投掷练习的时候腰部等容易受到损伤。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动作的技术技巧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地准备运动。再如垒球练习的时候要防止学生砸到周围的学生,这些都要预先想到,并且预先做好准备工作,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活动策略、组织管理设计上要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教师要讲究活动策略和组织管理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是防止安全事故的好办法。大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教师要认识到,活动方法不好能引起智力不够好的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也会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教师也要重视组织管理的质量,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例如进行徒手的练习的人不能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的时候,教师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学会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使用器械,并在安全使用的范围内使用,保证教学练习安全中进行,实现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安全。

3.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内容,难易程度适当

难度太小的活动对小学生没有挑战,也不利于帮助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难度太大学生既难以掌握又失去信心,心理也容易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要求学生,避免学生产生伤害事故。

4.教师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应加以纠正

大课间活动中,教师会经常出现错误的动作,错误的动作是容易伤害身体的,教师应该及时纠正,不然容易成为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伤害事故。教师应该及时科学地纠正学生不合理的动作,防止对学生造成身体上的损失。

5.保证好场地器械的安全

场地器械的安全也是最基本的安全防范措施,也是引起安全事故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教师要加以预防。教师要在学生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场地的安排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果有安全隐患的要及时处理,及时排除,再进行安全管理的组织活动。

三、掌握常见损伤的急救和处理办法

大课间活动中,教师要掌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时掌握学生的发病情况,科学及时合理高效地安排好这些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防止因为教师活动安排不适合学生而导致学生出现疾病,引发安全事故。教师还要掌握一些运动医学的常识,掌握一些简单的问题的处理办法,例如中暑的处理办法,抽筋的处理办法,脱臼的处理办法,急性损伤的处理办法等,在遇到问题的第一时间里,带领学生运用科学正确的办法处理问题,进行急救处理或者治疗,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科学处理好学生活动中的突发情况

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处理学生中的突发情况,发现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一些学生平时容易生气,心情容易不好,经常喜欢发脾气,教师要进行教育,防止这些学生心情不稳定产生攻击性行为。教师要科学地进行批评,循循善诱,肯定学生的优点,及时激励学生,重点表扬学生。有的学生在活动中对身体不适认识不科学不全面,缺少语言表达的能力,身体不舒服也不知道及时告诉老师,如果老师不细心发现就容易形成学生的安全事故。所以在大课间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科学留心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任何不适都要引起重视,早发现早处理,有不安全的事情及时处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教师要科学处理好体育大课间中存在的若干安全问题,教师要科学对待这些安全问题,积极思考,科学应对,运用正确科学。

【参考文献】

[1]潘学文.如何有效地实现小学体育课的安全[J].体育教学,2012(12).

上一篇:2020个人纪律作风整顿心得下一篇:五四青年节征文范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