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规章制度

2024-09-20

校本培训规章制度(17篇)

1.校本培训规章制度 篇一

校本教研及校本培训制度

一、教研及培训目标

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能设计符合学生能力及特点的有层次

的导学案,能够胜任年级组内及教研组内的集体备课需要,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

2、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创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

3、进一步拓宽科学文化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使之成为学科骨干,为教师的成长和成功铺设方便之路。培训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引导青年教师拔尖,促进青年教师成名。同时逐步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二、成立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目的是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做好培训相关的组织、考勤、考

核工作。

三、校本教研及培训的主要内容

1、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结合开学初的课改实际,较系统地进行“导学案写法”和“教师在导学案课堂模式下的角色及其职责” 的培训。

2、年级组内集体备课培训(各备课组长)

3、教研组内学科教研:《新课标的学习》、《考试大纲》

4、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相关事宜的培训

5、学校微机教师继续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继续对教师进行简单的幻灯片的制作、课件的制作、网页的制作及有效课堂模式教学等培训,创新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进行师德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一支受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品德高尚的师资队伍。

四、培训方式

1、单人讲授 学校领导或学科骨干对某项内容的细致解析。

2、以学代培 大力倡导和鼓励全校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自学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内在,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自觉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校要广泛地通过教师自学、学历达标培训学习以及其他有专业特长培训学习等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3、以结对代培 充分发挥新老教师的特点,达到老带新、新促老、互帮互学、各得其所的目的。对教师新老结对,学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要监督结对培训的过程,年终进行检查评估验收和奖励。

4、以研代培 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提高反思、学习、研究的自觉性。要求教师自主自立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人人有奋斗的目标。

5、以会代培 要有计划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教学观摩展示会等,促进教师继续学习。在校内要组织教师教学经验交流、课堂教育教学技术展示会等,让教师在交流实践经验、探索方法、交流成果、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五、校本培训管理办法

1、加强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专人负责管理教师参训的考勤、记录、考核、总结等,促进学习和研究的良性互动。(由年级主任专门负责)

2、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教师个人档案,内容涵盖学校集体培训、学科培训、情况记录、个人反思、自学笔记、有关材料、听课记录、优秀教案、参与课题研究情况、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3、校本培训的情况与年终的考核评优挂钩。

2.校本培训规章制度 篇二

一、以课题为平台,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本培训应以课题实验作为载体和支撑。因而, 必须以科研为先导, 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培训效益、效率的第一生产力。“快乐学习”是我校总结“以‘三创’为策略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和“小学研究性学习促‘四会’能力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研究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学习途径等内容的基础上, 经过额定范围的前瞻性研究, 确定的新时期学校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

在过去的校本培训中, 我们始终将教师的发展置于课题研究之中, 将课题研究放于课堂教学之中, 让教师的发展植根于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 使课堂教学鲜活可感。据此, 各学科分别设立了子课题开展校本的培训, 语文学科通过“快乐作文”这一子课题探索听、说、读、写的师生心理特质和具体方法;数学学科则通过“有效课堂”的研究来探索有效性与学生心理的辩证关系;科学学科从实践、创新方面来研究创新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变化;艺术类学科则从学生的感观入手让学生获得幸福的心理感受……因而, 在以课题为平台的校本研究中, 我们具体运用了以下几种培训模式:菜单式培训, 分层式培训, 跨学科培训, 行家引领培训, 专题培训, 同题研究培训, 跨校际培训, 校内培训……

(一) 菜单式培训:

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学初, 学校结合这一课题研究向全体教师发放了有关教师专业成长需求的问卷调查, 开展对教师课堂教学效能以及学习策略使用的调查和观察, 整理收集到的基本信息, 根据教师的困惑和他们期望的培训方式、内容制定培训计划, 形成当前小学课堂教学状况以及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前测信息。

(二) 行家引领培训:

为了使老师们明确这一课题的研究意义, 增强对这一课题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学校通过邀请专家对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做了科学论证, 邀请了台湾实践大学陈龙安教授进行了“创新学习”的讲座和互动交流, 市教科院龚春燕教授、胡芳老师进行了《课堂的生命:适应与创新》《快乐学习, 快乐研究》的培训, 邀请了重庆师范大学刘东刚教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 邀请市教科院杨世碧老师进行语文教学“上课、评课”的专题讲座, 邀请了重庆市教育学院仁远昌教授、美术专家进行了作文教学和美学研究的培训……同时, 还利用校内特级教师、市区级骨干教师这一有利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各学科组及全校教师进行了不同的培训,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 分层式培训:

为了使这一课题研究更卓有成效, 学校组织各级骨干教师相互签订或与青年教师签订师徒合同, 并对师徒的教育教学进行量化考核。为了更好地发挥各级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 在对骨干教师的培训上, 要求骨干教师在三个能力方面“上档次”;科研能力上档次, 教学及指导能力上档次, 计算机应用能力上档次。在对新教师的培训上, 重点抓教学基本功训练, 如三字一画练习, 开展了书画展、基本功表演赛、解题技能大赛、临场教学设计比赛、网络操作比赛、课件制作展示大赛。另外, 还针对“快乐学习”这一课题举办了名师、成熟期教师、青年教师等不同层次教师的展风采活动, 比如语文学科针对不同年段, 以“快乐作文”为切入点进行专题探讨研究, 如低段开展的“快乐识字”“快乐说话写话”, 中段开展的“快乐片断练习”, 高段开展的“快乐习作”, 使老师通过培训研究, 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探索“快乐学习”策略, 创建快乐课堂, 努力让课堂教学回归儿童的生活, 让学生乐学、会学, 以此推进和带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再譬如针对数学学科教师所反应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何为有效课堂”“策略有哪些?”“实施有效课堂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等一系列问题, 与渝中区人和街小学开展了“关于实施有效课堂”的上课、汇报活动的同题研究;同时邀请全国特级教师华应龙来我校, 通过与我校青年教师同台上课, 并开展名师论坛, 拓展教师的视野, 使大家对“有效课堂”又有了进一步地了解。

(四) 跨学科培训:

为了打破老师们的学科本位思想, 学校组织老师们跨学科听课、教研, 拓宽了视野, 丰富了教学策略和方法, 使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交融, 以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来促进学生全方面素质的提高。比如科技组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科技馆相关设施如何使用方面的培训;同时结合奥运年进行了“奇思妙想迎奥运”——如何进行创新小发明、小制作的讲解与培训, 为学生在科学领域快乐地体验、学习奠定了师资方面的基础。再比如区名师论坛, 区数学教研活动, 邀请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研讨, 培养多元化的教师,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

(五) 多种专项培训:

为了让学生真正在课堂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无疑是很好的手段。作为全国信息教育技术培训基地, 我校电教组还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远程教育、课件、PPT制作, 专题网站制作、博客建立、现代教育技术等培训。同时, 还与同级兄弟学校开展了同题研究;为了发挥示范校在西部学校的辐射作用, 学校还与对口广阳镇小学、忠县望水小学、合川凉亭小学等学校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为了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每一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对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及自己的三年发展规划、实施目标进行阶段小结, 写一篇心得体会。结合学校的漂书活动倡议老师们多读书, 要求每学月交有一定质量的教学随笔一篇, 定期总结交流;启动了特级、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的论坛和读书沙龙。安排了本校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专题辅导。组织教师观看学术报告及优秀示范观摩课录相, 使培训形式更加多样化, 教师教育理论得到进一步提高。另外, 学校还组织了部分教师到英国、美国、日本、台湾参观、访问, 学习、交流, 并将所学到的经验带回来与全体教师共同分享, 东西方不同文化、不同教学理念的碰撞不仅拓展了大家的视野, 为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教师, 更是为有效实施快乐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请进来, 走出去, 返回来”, 多元化的培训形式使教师专业成长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二、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 提升教师全方位的素养

以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为载体, 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 愉悦教师的情感体验, 此为学生快乐的源动力。为了营造书香校园, 培养师生爱读书的习惯, 学校特举办了“好书诚信传递, 知识快乐分享”的漂书活动, 并定期举行“读经典的书, 做有根的人”的读书沙龙活动、“名师访谈”活动;为了培养老师们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的品质, 落实“珊瑚最红, 孩子最亲”这一教育价值观, 学校还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自觉践行珊瑚精神的师风师德演讲比赛, 给老师们以精神上的洗礼。另外, 学校还成立了珊瑚话剧团, 乒乓球俱乐部, 摄影协会, 舞蹈队, 合唱团, 科普工作室、化妆与服饰搭配俱乐部等活动团体。教师风采大赛上, 老师们挥毫泼墨, 展歌献舞, 吟诗作画, 以喜欢的方式展示着校本培训的成果。如此多彩的活动, 既丰富了老师的业余生活, 使其兴趣爱好更加广泛, 又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为其发展为复合型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也学生的快乐、全面发展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效应。

三、加大培训投入, 创造教师终身教育的环境, 保障课题的有效实施, 创建学习型校园

教师素质的提升, 是一个动态的永恒的过程, 它将伴随每个教师的终身。开展校本培训不仅是时代的呼唤, 更是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为将教师职前培训和职后教育沟通并逐步建立一体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区教委及学校投入了几百万装备了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演播室、科技馆等,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基地, 并依靠网络资源, 初步建立起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为依托, 以远程教育为主体的开放性教师学习网络, 为教师创造了一个终身学习和跨越时空学习的环境。同时, 学校还订购了大量的学习书籍及光盘充实教师学习资料, 营造了浓浓的学习氛围, 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

四、春风化雨, 硕果累累

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 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 为了促进各个课题有效地实施, 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 整个学校形成了一股浓厚的学习氛围, 老师们刻苦钻研, 积极向上, 团结协作, 牢固树立了现代教育思想, 了解了国际、国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 增强了教育改革意识, 提高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掌握了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 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以说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成绩是骄人的.

据统计, 我校大专学历人数占全校教师总数的45%, 本科学历占55%, 中级职称占45%, 高级职称占2%, 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占42.5%。在语文、数学、科技、书法、体育等学科形成了完整体系的校本培训教材, 它的使用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正是因为有了老师们在专业领域的不断成长, 学校先后获得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示范级学校, 重庆市文明单位标兵, 重庆市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重庆市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十五“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成果先进集体。科研成果捷报频传:我校先后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机器人教育课题国家级实验学校, ”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十佳学校, 体育科研课题《开发体育课程校本教材资源的实验性研究》作为全国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获国家级一等奖,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子课题《学校管理文化对小学生道德素养影响的研究》通过鉴定验收准予结题, 《以“三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获重庆市首届中小学教学成果奖

张新老师被评为重庆市名师;杨清萍副校长获中学高级职称;唐乐老师在重庆市“十五”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中被评为市级先进个人, 曾雪梅老师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匡勇锋、施宇、赵国祥老师被评为区级骨干;林怡老师在全区语文赛课中脱颖而出, 代表南岸区参加市级赛课;李友琴老师、刘雪舫老师分别参加市级思品和健康赛课分获得一等奖;英语赵华、数学杨梅、美术李旭霞、音乐彭昕等教师参加区、市级比赛分获不菲成绩……

3.校本培训规章制度 篇三

一、“讲座”拉动,理论提升

我校每学期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实施进程和教师的实际需要,相应配备八个业务学习题目,在教师自学的基础上,利用每周三下午第八节课时间,集中教师进行业务学习讲座,讲座内容主要涵盖教育教学理论、理念、方式方法、案例、名师成长足迹等,如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八个讲座内容分别是:“教师专业成长计划的制定”、“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途径”、“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名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怎样创建名师”、“窦桂梅的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下学期八个讲座内容分别是:“高效课堂内涵”、“高效课堂探析”、“高效课堂途径”、“如何开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怎样上讲评课”、“怎样上复习课”、“现代学生的学习特征”。主讲人主要由教学校长和教务主任担当,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由各教研组长主讲,目标在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对每位教师起到一个调控和引领的作用。教育专家的一句话:“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培训的必要性,通过实践真正感受到教育教学素养的贫乏,才会使教师达到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的境地,接下来的培训才会更加实际而有效。

二、“参与”主动,自主发展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麻园岭小学刘云燕校长的报告和她们学校的培训效果证明,参与式培训是全员参与的一种好的培训方式。开展参与式培训就是把教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看作重要资源,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师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和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经验,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提高。我校也尝试了这种培训方式,效果很好,我校的操作方法:一是学校提前将讨论问题下发给教师,然后教师写好研讨提纲全员参与交流。如:我校开展的培训题目“怎样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效率”、“你培养了学生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讲座方式的升级。主要流程:主讲人确立培训主题、讲稿和思考题,培训时间是45分钟,前20分钟将讲稿发给全体参培教师独立阅读,接下来的20分钟是问题答辩,主要方式是随机产生答辩教师,主讲人对答辩教师进行评价,最后5分钟是主讲人作总结。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让教师经历了独立思考、流利表达的自我经历和感悟的过程,有利于培养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论坛”引动,共同提高

杜郎口中学成功的教学改革(“三三六”自主开放教学模式)使学校发展壮大的速度让人震撼,他们独具特色的业务论坛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更让人有所启发。每周六下午,杜郎口中学用4个课时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业务论坛,论坛由论坛评委会随讲随评,即时宣布结果,以学科组形式排序,计入本人考核。业务论坛的题目由开始自定逐渐变为由校委会提前一周指定公布。论坛题目针对性强,能够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通过论坛,教师们不仅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到了其他教师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明确了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体会到了唯有自己才是专业发展的主体。业务论坛是杜郎口中学教师从“教书匠”向科研型专家转化的有效途径,这种方式我校正在进行中,为了让全员参与,学校在预先布置论坛内容后,要求全体教师都要认真准备,届时采取当场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主讲人,教师一旦被选中,即登坛论讲,这种方式迫使教师“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而教师在准备论坛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培训的过程,尽管是“逼”出来的,但是培训的实效性是显著的,通过教师不同观点的论坛,我校实现了教师资源共享的目标。

总之,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校本培训原则,力求寻找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以适合不同类型教师的需求,也使校本培训更显其生动性,为教师所接受和喜爱。

4.校本培训制度 篇四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自我完善,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成为一个学习型教师,为此,学校制定本校本培训制度,并于每学年初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将各种培训内容、时间、负责部门落实到位。

一、校本培训的目标

总体目标:努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勤于探索、学识精深、开拓创新”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1、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进一步发展教师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特色。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

二、校本培训的内容

1、师德培训。师德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原动力,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2、更新教育观念培训。校本培训始终要把教育观念的更新看作是影响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关键环节,力求使教师能够主动探索、研究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途径。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包括教科研知识、方法的培训;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等。

4、班主任工作方法的培训。通过班主任相互之间的研讨,使班级管理能够更有序,更合理,处理学生问题更有针对性。

5、信息技术培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有机整合,给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要求教师要普遍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适应科学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校本培训的形式

1、专家引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专家讲座和培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播放课堂实录,上网查阅教改信息等方式进行学习;加大在教育教学方面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

2、同伴互助。定期组织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发挥集体备课的整体培训功能,通过研究课、优质课评选,进行相互学习;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队的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素质、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等。

5.学校校本培训制度 篇五

朱景多校长是永嘉体育运动学校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负责召开校务会专题研究校本培训工作,设立校本培训机构,制定校本培训的管理制度,监督校本培训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二、校本培训组织机构

组长:朱景多(校长)

副组长:刘惠望(教学副校长)

专人负责人:戴晓红(教务处副主任)

成员:

语文组

数学组

英语组

科学组

综合组

备课组长

汪晓秋

陈佳贤

金筱菲

瞿素微

潘仙清

教研组长

汪晓秋

陈佳贤

金筱菲

瞿素微

潘仙清

备注

语文组成员:汪晓秋(汪洁)陈志容张颖潘柠柠徐向荣柯元源

数学组成员:陈佳贤陈光辉陈鹏李小珍

英语组成员:陈珊瑚戴晓红潘秀艳麻娟娟金筱菲

科学组成员:李小华邹忠珍吴瑜琼瞿素微林赛双

综合组成员:李罗琼刘惠望胡珍珍潘仙清金彬彬王小英谢秀智陈武彪

三、专人负责人

草拟校本培训计划总结,做好校本培训考勤、记录、考核工作,建立校本培训档案。倡导教师每人每年至少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体会或心得。组织先进教师经验交流、教学技能培训或展示活动及信息技术专题培训等。

建议制定实施校本的特色内容、项目和模式。

校本培训的学时由校本培训专人负责。从上年7月1日至当年6月30日完成的教师教育学时统计,并做好公示工作。

向校本培训第一负责人报告学年内参加学习培训累计不足48学时,其中校本培训不足24学时的名单。

四、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制定校本培训学期计划并及时总结学期教研活动。向学校推荐在校本工作中具有先进教学经验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师并向学校推荐在评价研究方面有贡献的教师。

做好每学期的集体备课活动,第二学期由各教组组织的开放周的评课工作,每学期期中期末的备课本作业及听课记录的检查工作,并为绩效的奖励工资中的“校本活动”等项目提供公平合理的数据。

做好各梯队教师的成长工作,促使骨干教师快速成长,组织整组教师认真全身心投入教研活动中。

及时总结做好记录。

五、教师

积极参加由学校及教研组备课组组织的教研活动,且做好记录反思及签到工作。

六、奖惩措施

据我校绩效考核中的规定,对每缺席活动1次或没完成任务1次都扣2分绩效分,扣完绩效的25分为止。

6.校本培训考核制度 篇六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安丘市中小学教师校继续教育管理办法》,提高培训实效,使校本培训工作在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方面切实发挥作用,特制定以下培训考核制度:

一、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副校长、教导主任和骨干教研参加的校本培训考核小组。小组成员认真组织培训,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考核。考核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

二、学校在职教师必须人人参加培训,保证出勤,出勤不足者不能参加考核。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要求、起止时间、学时计算、考核办法等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每年制定计划报上级进修学校批准后执行。

三、培训中老师要认真听、认真记,同时加强自学,积极参加读书研讨。学校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教师学习笔记,考核时将学习态度作为成绩参考。

四、教师自学应有自学计划,按时完成任务。

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学研究和培训,鼓励教师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倡导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提倡教师将学习、反思与实践有机结合,特规定如下:

1、学校出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效果好的培训成绩为满分。

2、新教师师傅履行工作职责,所结对徒弟能在短期内达到要求的,培训成绩为满分。

3、对在各级教学比武中取得好成绩和在各级公开课中提供课或进行经验交流者培训成绩为满分。

4、教研组长履行职责,积极带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效果好的培训成绩为满分,教师积极参加校本教研写论文、写反思、档案整理规范的培训成绩为满分。

5、积极参加读书活动,除完成学校任务,所撰写的论文、案例、反思等入选学校编辑的专辑、专刊中,培训成绩为满分。

6、积极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撰写教学论文、案例等获得县级以上奖项的培训成绩为满分。

7.校本培训从“尊重”开始 篇七

一、尊重教师需求:问诊教师想要什么

1. 问诊需求, 广泛调研确立培训主题

遵循“按需培训”的原则, 我们要走进教研组, 通过谈心、发放培训问卷、意见咨询表、召开年级座谈会等前置性问诊、调研活动, 积极听取教师的意见, 对教师普遍需求的内容优先培训;对教师反映不热烈但长远发展必须开展的培训内容, 则要通过例会、谈话, 耐心做好思想工作, 取得理解和认同, 认真倾听教师对开展这些培训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要求, 力争使培训更贴近教师的需要。

2. 问诊教学, 发现问题提炼培训主题

(1) 问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 向40min要质量是每个教师关注的问题。课堂是诊断教师的专业程度、教学质量高低的“一面镜子”, 我们要抓住课堂教学指导环节, 进行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问诊, 从研究每位教师的课堂入手, 发现问题提炼培训主题。

(2) 问诊常态。这里的常态涵盖班级管理、师生关系、心理健康等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通过细致的观察、调查, 就会发现教师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都可以成为有价值的培训主题。如: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创设班级育人文化等。这些源于教育常态的培训主题, 紧贴教师工作实际, 教师有了需求的动力便有了参与的积极性。这样的培训, 既是对教师负责, 更是对学生负责。

二、尊重能力发展:我们能多给教师什么

1. 外请专家、成果分享, 促进教师理念提升

(1) 聘请专家面对面。2011年, 我们针对学校数学教学模式研究需要, 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吴亚萍教授来校进行“关于新基础理论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 为我校数学课型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邀请专家指导的过程中做到两个“精心”:一是结合学校需要精心选择, 面对“百家争鸣”的专家团队, 从课改研究和学校实际出发, 精选适合自己的专家;二是结合教师要求精心策划, 每次专家和教研员来校前, 都要主动进行沟通, 向专家反映教师的需求, 参与设计培训内容和方式, 力争做到组织一次成功一次。

(2) 外出培训以点带面。要充分发挥外出培训“以点带面”的作用, 实行辐射带动, 放大培训效果。一是提供便利 (外出培训的教师, 学校在调课、安排代班、代课上分管领导负责安排, 免除教师后顾之忧) ;二是资料收集 (在培训中积极收集视听、文本资料, 及时记录收获和思考, 购买光盘等, 以便回校后为其他教师提供更多一手资料) ;三是“训后管理” (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后要通过写一份学习体会、做一次专题讲座、上一节主题研究课等形式, 使外出学习汇报成为一次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活动, 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 达到了以点带面的辐射效果) 。

2. 内树骨干、示范引领, 激发教师参与热情

(1) 引领草根研究。在草根小课题研究中, 启用校内“专家型教师”, 让他们立足本学科、辐射其他学科, 带领教师从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真实问题出发, 通过确定主题、读书、学习提升理念, 提出解决方案, 在组内实践验证, 提出改进意见进行推广, 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研究, 教师根据需要自主参与, 既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又在实践中提高了科研素养。

(2) 引领案例研讨。调研表明, 80%以上的教师认为案例分析是最适合的培训方式。在荣成市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中, 我们挑战数学教学的难点, 选择公认难讲的“数运算”作为分析案例现场授课, 将我校教师最本真的教学、最真实的课堂展现在专家和教师面前。参训教师思有所依, 研有目标, 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以此为经验, 我们将以教学案例研讨为重要方式, 开展下阶段研究和培训工作。将骨干教师的常态课、管理理念、教学经验等作为“样板”案例进行专类研讨, 推广经验;对年轻教师的观摩课、教学故事作为“样本”案例进行对照研讨, 组织教师对这些教学实例深入剖析、讨论, 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三、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老师收获更多

1. 分层培训策略

在研训结合的培训模式下, 我们分层次设立培训和考核标准:对青年教师压担子、搭台子 (在课题研究、联谊校研讨、优质课评选等活动, 大胆启用青年骨干教师, 使他们在任务驱动下自觉学习, 主动发展;在业务竞赛中, 广泛拓展评比项目,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对获奖名额不作限制, 让更多的青年教师找到展示自我的空间) ;对老教师分享经验、扬长促短 (我们将老教师的丰富经历视为宝贵资源, 在教师论坛中, 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 回顾自己当年的从教艰辛, 使其他教师感受敬业精神, 启迪教育智慧) 。

2. 团队帮携策略

教师素质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培训中不易照顾到每个人的需求, 据此, 我们要“化整为零”, 充分利用小“团队”的作用, 倾团队之力出精品, 点对点帮携促成长。一方面积极做好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名团队“四名工程”培训、引领工作, 与联片教研有机结合, 开展好数学、科学、综合实践、心理健康等专题研究, 培养各学科业务尖子;另一方面以分管领导为核心, 以“四名工程”、骨干教师为中坚, 以教研组为共同体, 以课例打磨、行动研究为主要途径, 共同打磨一节优质课、一节优秀课例, 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共同研究一个小课题、打磨一篇优秀论文, 提升研究写作能力, 使广大教师“手拉手”共同发展。

3. 交替引领策略

我们倡导的“交替引领”是一种在团队帮携的基础上促进全校教师共同发展的实施策略, 它是指各教研组轮流在全校范围内通过上汇报课、做研究报告、谈心得体会等形式进行交流。此策略实施的前提是充分的集体教研, 即教研组每位成员经过集体备课、听课、交流、研讨等环节研讨, 形成组内集体研究成果。由组内教师轮流作为代表在学校范围内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 在组际间的交替引领中, 实现研究资源的跨学科共享和思考, 有利于小学“一科精、科科通”的跨学科、全能教师的培养。

总之, 以教师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的校本培训面向的是真实的教育实践, 不仅受到了教师欢迎, 而且解决了大量具体的教学问题。我们将继续在“尊重”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校本培训新策略、新模式, 让校本培训绽放生命的精彩和活力, 让教师享受自我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8.校本培训的有效方略 篇八

根据需要确定培训内容

在培训内容上,突出重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坚持通识培训与具体学科培训相结合,优先保证通识培训和学科课程标准培训,然后再开展教材教法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培训。同时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体研修相结合;要挖掘和运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案例进行培训。对青年教师主要加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对骨干教师主要进行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研究,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综述,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与成果鉴定等内容的培训。

点面结合确定培训对象

1.全员培训。通过多种形式,10天内完成每个教师80学时的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规范性培训任务,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提高。

2.骨干培训。制定骨干教师培训目标、措施、考核细则、奖励意见,形成骨干教师培训体系,初步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在全员培训的过程中,对中层以上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教研组长及高级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提高骨干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新课程改革所必需的教育教学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校本培训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初步形成一支精良的骨干教师队伍,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青年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关系着学校的现在,关系着学校的未来。为此,在校本培训中,确定学校——年级组(教研组)——个人三级培训的思路,考虑制订出《青年教师校本培训方案》和《年度青年教师校本培训计划》、考核细则及奖励意见。利用开讲座、结对子、以会代训、听课评课、上汇报课、送培等多种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了不间断的培训,形成青年教师培训体系。希望能在在这一体系下,基本达到新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三年胜任教师工作,六年成为教坛新秀,十年成为学科带头人”的培训目标。

4.班主任培训。培训工作中,考虑逐步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完善一年一度的聘任和评选制度,切实形成班主任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力争三年内完成对班主任45课时的培训,基本上建立起一支适应我校可持续发展的班主任队伍。

5.教研组长培训。加强对学科教研组长的培训,形成学科教研组长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真正发挥学科教研组长的教研带头作用。

灵活多样活化培训方式

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是校本培训全方位开展的平台。

1.以课题研究带动培训。科研兴校是我校主要的办学思路之一。我们历来十分重视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希望能以此带动教师培训,基本上形成每个学科有课题,每位教师搞科研的局面,达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成长的目的。

2.以老带新结对子培训。在青年教师培训工作中,老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可考虑制定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制度。每位老教师与一位青年教师结成对子,由老教师具体指导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并把青年教师的教学成绩进步情况作为对老教师考核的一项内容。

3.外出考察走出去培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学习、借鉴他人的办学经验,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们坚持多年的做法。近几年来,我校共有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代表将近30人次参加各级培训和参观学习。为了放大考察学习的效能,必须考虑建立外出学习报告会制度。因为外出学习报告会制度能将先进的办学理念、思路、经验、最新信息由个体、部分辐射到全体,实现考察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4.名师讲座以会代训。上学期薛城教研室就邀请国内教育专家5人,来我区作报告,效果很好。另外,采取听课、评课、以会代训、教师论坛、经验(论文)交流、校际交流、案例教学等形式,也是我校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

9.中学校本培训制度(本站推荐) 篇九

一、教师自学制度

1、每个教师每周都要安排2-4课时的自学时间,要订出学期自学计划。

2、教师要苦练基本功.3、每学期上公开课一节,教学论文一篇,上交一篇最佳教案,听课15节以上。

二、教师面授制度

1、通过有效的理论学习,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将教师面向新的境界。

2、每周一个课后,学校统一安排组织教师政治、业务学习时间。

3、每学期教师业务学习,均要有一两个重点内容,每周并有具体安排。

4、每学期举办教学教改经验交流会一次。

5、教师培训学习的形式有:

(1)专家指导。教育科研和教改专家、有成就的同行来校组织培训,开设讲座、开展咨询。

(2)外出取经。带着问题到先进兄弟学校学习取经,加强兄弟学校的联系。形成经常性的工作考察和交流研讨制度。

(3)师资培训。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业务培训计划,有计划地开展专题研讨会,读书报告会。

三、作业制度

1、每次集中培训以后,学校组织受训教师认真完成作业,按时上交。

2、作业批改及时、认真、规范。

3、对每次作业上交者进行记录,有作业缺交者,过程考核成绩为不合格。

四、请假制度

每次学习研讨活动均有专人负责进行点名,有特殊情况需请假的须经分管校长同意,无效缺席者,继续教育学分不予登记,还要扣相应项目的考核分。

五、奖励制度

10.文明小学校本培训学习制度 篇十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及提高业务能力,特制订文明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学习制度。

1、根据上级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统一安排学习内容。

2、采用集中学习、分组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由校长、教导主任组织带领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或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学习。

3、坚持每周一次校本培训制度,每次培训都要有专题材料,有专题记录。

4、参加学习时不得迟到早退,学习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学校不定期进行检查。

5、学用结合,积极将所学内容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提倡写学习体会。

6、每学期开学前教师要提前一周到校集中进行校本培训学习。

7、加强个人自学,设立教师校本培训笔记和教师自学笔记。文明小学

11.走向教师本位的校本培训 篇十一

一、以“教育理论学习”为载体

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读书意味着教育。教师的读书不仅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更是整个教育的前提。为促进教师主动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个人理论素养,我校很早就组建了“教师理论学习社”,从苏霍姆林斯基到赞可夫、从顾泠沅到孙维刚、从李镇西到魏书生,一本本的教育书籍充实了教师的心灵,擦亮了他们的眼睛。有些教师一边读书学习,一边把个人阅读感悟和教学心得及时整理下来,形成厚厚的读书笔记。如今看书学习已经成为我校教师工作之余最好的休闲方式,学习知识理论已经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二、以“课改沙龙活动”为载体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冲突和教学方式的困惑。教师之间迫切需要一个交流的机制和研讨的平台,于是学校组织教师成立了“课改沙龙活动组”。在“课改沙龙”活动中,我们以新课程为导向,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坚持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营造宽松、民主、开放的学术研究氛围,使互动式、参与式培训走近教师。“课改沙龙”活动给了我校广大教师进行思维交流和思想碰撞的机遇和良好平台,参加研讨的教师围绕沙龙活动主题进行积极而有效的交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充分阐述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让课改理念真正落实到了课堂。

三、以“教学案例反思”为载体

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常常能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带给人以直接的借鉴与启示。案例分析凸显了教师职业的“专业”特征。在我校学科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时,教师们常常就某一个比较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解剖分析。首先由教研组长展示典型教学案例片断,交代案例发生的背景和有关情境,然后让教师针对教学案例自由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想法。其次引导教师进行深入的归因分析,透过教学案例现象揭示其中蕴涵的教育规律或教学理念,并把自己的观点及时进行整理,对教学实践或教学案例中的成功与不足、精彩与失败,以朴实的笔调、叙事的风格进行记录与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反思中走向成功。

四、以“师徒结对活动”为载体

学校在新教师报到之后,立即组织教师进行“师徒结对”活动,安排学校优秀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对子,签订《师徒结对协议》,制订具体的培训方案和培训措施。在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中,督促新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强化自身素质,从而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要求。

五、以“名师培养工程”为载体

我校积极启动“名师培养工程”,充分发挥学校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校本培训中的示范辐射作用,促使学校优秀教师能在教育理论、学科专业和文化修养方面打下更深厚的功底,在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探索成果和显著的教育教学业绩,并能带动和指导其他教师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在本校教师群体中起到有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六、以“教师课题研究”为载体

课题研究是教师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的活动。我校始终把课题研究作为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由学校教科室组织学校有志于课题研究的老师成立了学校“课题研究协作组”。随着协作组的成立,学校能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组内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帮互助,既注重理论学习,又关注日常教学;既开展教学观摩,又进行案例反思,从课题研究档案的建立到课题研究的展示,都让人感到学校课题研究的实在和有效。

七、以“学科教研中心”为载体

随着教师科研能力的逐步增强,教师之间越来越意识到必须让教育科研回归课堂,用新的理论充实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更好地体现教育科研的价值,焕发教育科研的生命。于是在学校教师群体中,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学为目的,形成了“学科教研中心”。“学科教研中心”由学校教师中的市级学科带头人领衔,成员包括学校教师中的市级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学科教研中心”的成立,整合了学校优秀教师资源,跨越了年级的限制,改变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成员之间相互主动听课、积极评课已经蔚然成风。

全新的校本培训载体,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学校文化,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为教师形成终身教育思想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对学校教师而言,校本培训以教师为本,以教师发展为目的,强调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对学校管理而言,校本培训强调一切“以学校为中心”,学校管理者有了更广泛的自主权,逐步由“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管理转变。教师培训不再是一种外在的负担,而是一种使学校更快发展的内在激励机制,是学校变革、教师发展、素质提升的兴奋点,让学校能真正地做到因地制宜地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

12.校本培训助我成长 篇十二

一、什么是校本培训

现在经常听人说起校本培训这个词, 但是到底什么是校本培训, 我一直以来也处于一种模糊的认识之中,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 终于对校本培训有了一点肤浅的认识。

所谓校本培训是指以校为本的“研”和“训”, 也就是“校本研究”和“校本培训”的有效整合。所谓“校本研究”, 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 在自己的教学中发现某个教学问题, 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的方式解决问题;所谓“校本培训”, 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 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 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 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 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方式来培训学校教师的一种校内在职培训。

二、我的校本培训之路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指出, 一所优秀的学校, 其背后必然有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支撑着。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 探索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方式, 这在优化教师队伍,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湖北省当阳市半月镇中心小学 (以下简称“我校”) 领导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 逐步提高了我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一) 通过校本培训提高了我的科研意识, 促进了我的专业化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老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的道路上来。实际上,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在行动研究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我校在青年教师培训中一直积极倡导在行动中研究, 在研究中行动。具体包括教师学习、教师研究与教师展示。在教师学习—教师研究—教师展示三个要素中, 教师学习是教师研究的基本前提, 教师展示是教师研究的动力 (但不是目的) 。如果没有教师学习, 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 教师的行动研究将不会启动。如果没有教师展示, 教师就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 研究也就不会走得太远。

1.开展书香校园活动, 让我成为一名学习型老师

学习意味着跟上时代的发展。面对当今社会的快速变迁, 原来的师范教育不可能支撑着教师顺利度过一生的职业生涯。一个教师停止了学习, 就可能是厌烦了这门课程, 淡漠了这份职业。所以, 学校开展了创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让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和一本中外名著, 为此, 学校专门派人到沙市购买图书, 并要求每位教师在读书的同时做读书笔记, 规定每学期要做2万字的读书笔记, 并且还把这项要求作为年度考核的评价标准之一。因此, 我先后阅读了《一生的学习》《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等教育理论著作, 还阅读了《安娜·卡列琳娜》《红楼梦》《复活》等中外名著, 使我受益匪浅。

2.开展课题研究, 让我成为一名研究型老师

“十一五”初期学校承担了一个国家级课题“利用多种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之研究”, 我担任课题负责人, 自2002年9月开题, 我带领全课题组的老师, 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下, 于2006年12月顺利结题, 并获得了中央电教馆授予的“优秀课题实验学校”的光荣称号。

我也因此从中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迅速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 并且担任了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 带领全语文组的老师共同学习新的教育理论, 开展各种教研活动。

(二) 以校本研修为载体, 提升了我的教育实践能力

学校根据我校青年教师的现状, 采取了分层培训、分类指导、分步提高的方式, 关注青年教师三种实践智慧即课程智慧、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的提升。

1.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 提升了我的课程智慧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 更应该成为课程的研究者,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研究意识, 同时需要同伴之间的交流和研讨。我校一直以来特别重视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以研促教, 大大提升了全校教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1) 积极倡导集体备课。

我校一直把集体备课作为教学研究的方向之一, 各教研组把各组老师分成高中低三个学段, 每个学段指定一名组长, 对该学段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研究, 大家共同探讨, 达成共识, 最后形成教案, 用集体智慧指导教学,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也提升了老师们的教学水平。

(2) 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及经验交流。

有反思才有发现, 有总结 (才有提高。我们教研组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 把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总结, 并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 交流自己好的教学方法, 提出自己的困惑, 并请本组的老师们现场解答。比如, 刘士瑛老师摸索出的改作文的方法, 受到了不少语文老师的推崇, 并且被很多老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我也是其中的受益人之一。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正是在这样一种教研环境中得到了提高,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 经常开展教学比武活动。

学校每学期都会安排一个全校性教学练兵活动, 如电教课比赛, 每位教师都要上一节电教课, 并要求自己制作课件, 我执教的语文课《丑小鸭》获湖北省录像课二等奖。后来学校安装了电子白板, 学校先安排计算机老师对我们进行电子白板操作培训及在TRACBOOK环境下制作课件的培训, 并对每位老师进行了测试, 然后开展了电子白板展示课竞赛, 我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当阳市首届电子白板观摩课展示, 我执教的品德与社会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获得了与会老师的好评。现在, 我已经能熟练操作电子白板, 得心应手地让电子白板服务于我的教学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间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交流和研讨, 使教师的课程智慧得到了提升, 也让我受益匪浅。

2.学校开展系列青年教师专题培训活动, 提升了我的教学智慧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 因此学校专门制定了青年教师三年培养方案, 同时, 定期开展青年教师专题培训活动, 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我也先后参加了新课程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 使我的教学技艺不断提升, 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3.以老促新, 提升了我的管理智慧

13.横渠实验中学校本培训制度 篇十三

为做好全校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本教研培训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培训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与培训的主体,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校本教研培训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培训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校长要总负责,教导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校本教研培训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与培训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教坛新秀献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培训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校本教研培训具体制度(一)校级领导管理制度。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培训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科研室制定校本教研培训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带头开展课题研究,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务处管理制度。

l、教务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培训工作,确定学校核心课题,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教务处负责校本教研培训具体策划,组织课题组组长,定期学习理论,举办科研沙龙,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或读书汇报会。

3、教务处负责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教务处负责人的主要任务:①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搞好每一次的校本培训活动。②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④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⑤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校本教研情况。

(三)教研组管理制度。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的设置由教务处一年一定,原则上设组长1人。3.教研组长由教务处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务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4、教研组活动必须做到“定时、定内容、定主讲人”,做到“有计划、有研讨记录、有效果分析总结”。具体工作:

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④每学期至少组织全组教师开展1次校本教研流程观摩活动,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制定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

⑤组织组内每位教师每个学期至少向校上交1篇教学研究信息。⑥带领本组教师申报教育研究课题,每学年每个教研组都要有课题研究,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⑦带领本组教师按照《学校教研组考核说明》的要求积极创建优秀教研组。

(四)专业引领制度

为使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倡专业引领。它含有两种形式:专业研究人员(教研员、科研员)协作式和教师自学教育理论。

1、学校每学期要定期聘请专职教研人员到学校进行理论指导、教学现场指导以及专业咨询;开展学术报告会,每学期聘请专业研究人员到学校做专场学术报告,向教师传递信息、提供观念、训练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各教研组每学期必须邀请专业研究人员来参加“教研组教研流程观摩”活动,直面课堂,进行教学现场指导,共同备课、共同上课,一起反思、体悟、交流,促进教师对新知识的建构。

3.学校每学期拨出一定的资金作为邀请专业研究人员的有关费用。

4、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在校本教研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每学期要做一节公开课,开一个讲座,辅导一个教师,出一节样本教案,写一篇示范性教学论文。

5、积极开展教师自学教育理论活动,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尤其是读教育名著。并且每学期撰写一篇读书心得

6、开展教师定期外出学习活动,让教师开阔视野.7、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均进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量化考核(与评职调资挂钩),记入个人业务档案。(五)教师队伍管理制度。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传达,或者上“移植课”。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3、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必须完成以下常规工作:①按时参加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并把研究贯彻落实到课堂以及其它教育活动中。②在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③实施“三个一”工程: A、学——每周学习一篇教育教改理论文章;B、听——每周至少听课一节;C研——每学期写一篇研讨论文。

五、校本教研培训活动管理制度(一)校本教研活动设计制度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专业人员可以是院校的研究人员、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定期组织不同教研组或课题组分别交流。

(二)校本教研活动过程制度

1、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制订好详细的活动计划、做好周密的安排、按计划组织活动,做到准备充分、效率高。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做好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并作好活动总结。

3、由教研组或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由负责人及时向教务处或教科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教务处或教科室组织的由负责人及时向校长室汇报或汇 总活动情况。

4、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整理好过程记录与活动总结,建立并保管好各级管理主体的校本教研档案。

5、校本教研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参加相应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配合管理主体顺利进行教学研究,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

六、校本教研培训考勤制度

1、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做好考勤工作,对签到的老师予以学时确认。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做好考勤,对未参加培训活动的老师进行登记,并向教务处汇报。

3、把校本培训考勤纳入评优、评先、评职、考核、学校绩效考核制度,对积极参加活动的予以适当奖励,在评优、评先、评职、考核中予以加分。未积极参加培训活动的做适当的处罚。

七、校本教研培训奖惩办法

1、每学期根据优秀、达标教研组,学期根据优秀、达标教研组,优秀、达标课题组评比实施细则开展评比活动,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2、对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3、属于校本培训范畴的活动,按实际学时给予计算继续教育学分,报主管部门登录。

4、评比结果与教师个人考核及各类评优评先挂钩,对校本教研工作漠不关心、无故不参加、态度差的教师不得参与各类评优评先。

14.2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制度 篇十四

(二)1、全员培训:面向全体教师,规定每周三下午第三节举行专题讲座

或政治学习。

2、新任教师培训:强化新教师培训,使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时刻,及

时得到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尽快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技巧。具体操作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执行。

3、职务培训:教师晋升职务前后的岗位培训,使教师明白自己岗位

所需的素质结构,并懂得履行高一级职务的职责,任职条件和各项需求,此项培训安排在职务评聘过程与任职前后进行。采用听讲座、参观学习、自学、考试等形式。

4、骨干教师培训:学校通过民主评议、问卷调查推荐骨干教师,并积极支持骨干教师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尽可能提供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所需的经费。校办公室为骨干教师建立业务水平与成果方面的档案,并让受训毕业的骨干教师开讲座,向全校教师传达培训心得、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和学术交流的体会。

5、学历教育培训:学校支持对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进行提高学历层

次或第二学历培训,给予适当的培训补贴,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在职的专任教师提供提高学历层次的考前培训时间的支持。

6、信息技术培训;学校通过校本培训的形式,确保专任教师的信息

技术水平达到专任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规定,力争人人均达到中级水平,并能制作课件,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7、“走出去”与“请进来”培训:为拓展中青年优秀教师的视野,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教师赴课改联盟学校或市内高完中学习考察,学习各校的先进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经验,尽快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同时,学校每年邀请著名特级教师、教育专家来校讲学,传经送宝,并邀请教育教学专家来校进行专项课题或学术研讨。

8、落实国家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原则上每五年为一个周期。中、高级职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100学时;初级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110学时;新任教师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20学时。我校决定每位教师每学年继续教育集体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

9、登记及考核。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学校严格执行

有关成绩考核办法和继续教育证书验证制度,并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的必备条件。学校对继续教育工作成绩优异的教师,给予表扬奖励,对继续教育成绩欠佳或在继续教育中弄虚作假的教师,学校要严肃处理。

15.强化校本培训,提升学科素养 篇十五

一、我们的认识

学校要尽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校本培训机制, 探索一条新的提高教师学科素养之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是促进教师学科素养提高的一个现实途径。

1.我校校本培训的要求是 :以问题为核心 , 以案例为载体。基于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 以策略研究作为理论和实践的衔接地带。

2.“实 践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 ”是校本培训的三要素, 我校的校本培训活动模式, 就是基于三要素构建的。

二、我们的实践和创新

我校推行的是基于课例的校本培训, 其实质是对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基本程序: 发现问题—确立主题—学习理论—研讨课例—行为改进—发现新问题。经过近几年的行动推进, 目前我校基于课例的校本培训已渐趋成熟, 呈现如下特色。

1.主题多样, 课例多种。

教研主题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有一学期固定一个主题, 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研讨的、有随问题发现或研究深化而形成主题系列的、有选取热点问题进行即时研究的或根据课例提炼主题进行研究的, 也有兼具以上两种、三种形式的, 等等。

课例类型得以扩展, 有一人同课异构、一人异课同构、多人同课同构、多人异课同构、多人异课异构等多种类型。

2.视角统一, 视点各异。

为规范课堂观察, 我们确定统一观察视角, 即“两个纬度三个要素”。两种纬度指教师纬度和学生纬度。三个要素指目标、互动和状态。并根据“两个纬度、三个要素”制定统一的课堂观察表格: (1) 对学生具体活动的观察; (2) 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具体观察的视点和记录由教研组根据不同主题并参照相关理论确定。

3.主持轮流, 研究延伸。

校本培训的主持者任务繁重, 且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我校校本培训的主持者最初由教研组长担任, 后由备课组长参与担任。现在我们开展轮流主持活动, 目的是让每一位教师都组织本教研组、本备课组校本培训活动。

三、我们的收获

1.变各自为政为集体协作。

从传统的关起门来备课、做课件、查资料, 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专业性的问题时集体讨论。从各自为政到三个校区备课组的集体协作, 开发每个人的潜能, 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进行集体协作、资源共享。集体协作备课能让这些老师把宝贵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大家, 做到优势互补。协作与交流, 使教师学科素养得以有效提高。

2.问题研究意识和基于问题研究的人际互动的出现。

(1) 随着校本培训开展, 教师被引导到对工作对象的研讨中。教师开始关注外来理念、做法与校本实践的结合, 关注推进中的适应性, 以及围绕问题的思考和策略研究。

(2) 教师的评课不痛不痒, 讲好话的现象正在消失。以前评课对准的是开课的人, 评课变成评人。而目前, 所倡导的是基于课例的问题研讨。针对发现的问题找课, 教研组针对主题备课, 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观课和研讨, 以探索问题解决的策略及其有效性。校本培训对准的是问题, 围绕问题说事、找对策, 已经表现出问题研究的科学态度及和谐的研究氛围。

3.学生学习状态和个体差异受到关注。

由于“两个纬度、三个要素”课堂观察要求及分组观察的制度性安排, 一名教师观察四到六位学生, 使所有学生被收入开课者和观课者视野, 教师关注他们在课堂中的目标实现度和生活质量, “以学论教”, 课堂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 学生主体地位和差异得到了真正关注, 以前观课时“许多差生被忽视”的现象得到扭转。

4.反思进入教师生活。

由于制度化的安排, 反思贯穿课前、课中、课后, 贯穿问题研究的始终。教学反思以教后感、随笔、研讨等形式表现出来, 并不断被其推动, 反思已经进入教师的生活。

5.学习成为教师的需要。

观课议课与研讨需要理论指导, 而一些学习者和优秀教师在校本培训的实践中的示范作用和才华展现, 能够激发大家学习的参与热情。由于理论学习与教研实践的有效衔接, 因此理论学习得到现实的回报, 学习成为教师生活的一部分。

6.专业引领校本化、本土化成为一种常态。

校本专业的引领, 跨专业素养培训, 能者为师, 草根互训, 成为校本培训的常态, 解决“请进来, 走出去”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四、结语

校本培训, 让教师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研究方式都发生深刻变革, 是教师学科素养提高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校本培训活动实践中, 我们采用“发现问题—确立主题—学习理论—研讨课例—行为改进—发现新问题, 又进行新一轮研究”的基本操作方式, 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自身的发展之路, 并取得一些成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校教师学科素养提高工程刚起步, 我们要继续在校本培训的道路上摸索前进, 让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步伐迈得更快更稳。

摘要:校本培训重在结合教学工作, 以问题为核心, 以案例为载体, 加强实践反思和同伴互助, 努力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作者就我校在校本培训活动中的实践和创新做了阐述。

关键词:校本培训,学科素养,提升途径

参考文献

[1]朱幕菊, 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一版.

[2]朱幕菊, 刘坚, 主编.来自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声音.未来出版社, 2003年第一版.

16.特色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发展 篇十六

2.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从深度、广度扩大培训的范围,专注学科发展。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我校的品牌专业。我校聘请到相关职业学校中有多年授课经验的教师为我校的教师做辅导;有多年政府接待工作经验的郭处长结合工作实际为酒店专业教师讲授了酒店、餐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长春市电教馆的老师为我校做了《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报告等。通过这些培训,使广大教师了解到前沿的专业发展的理论;加深了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在情感上促进了教师对本专业的热爱,使教师们更加热衷于对专业知识的探索和研究,对实践课程的兴趣,提高了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可见专家和同行的引导和帮助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解决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发挥了校本培训的重要作用。

3. 开展教师自主学习的活动模式是校本培训方式的手段之一。校本培训模式的个体是每一位教师,动员全体教师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坚持自主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在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动性,我校的校本培训才能取到良好的作用。

4. 重視学校教师中年轻教师的培养,发挥骨干教师和老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和主题的教学开放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提高。例如,开展的 “教师专业成长主题汇报说课大赛”、“每人一课,每周一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主题的教学开放课及“骨干教师示范课”、“校教学能手及教学新秀引领课”等主题教学开放活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能力的彰显及学生课堂满意率的普及。

5. 注重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我校现在已选派50余名教师参加国家级、省市区级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业务素质不断增强。刘艳秋、侯颖、刘迎春等教师分别获得了去北京、石家庄、山西等地参加国家级培训的资格,刘迎春老师并获得了 “优秀学员的称号”。刘艳秋老师还参加了去德国学习考察的机会。可以说学校为教师创造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也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学校安排外出学习的教师回到学校后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把学习成果与全体教师分享,让培训后的教师进行交流汇报,为全体教师提供了学习机会,也使参与培训的教师“学以致用”。最后教师们每人要写一份学习报告反思。下面是我校一位教师的心得体会:“能力为本位,职业为导向”。

6. 通过组织教师研发校本教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了加强我校各专业的课程整合、满足学校不断发展的需要,我校成立了校本教材编写委员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找准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学校的实际,有针对性编写校本教材。目前,我校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职教分社合作,正在组织编写的《礼仪》、《旅游概论》、《饭店管理》、《中国旅游地理》、《公共关系》、《前厅》、《客房》、《餐饮》等八本教材。

7. 通过校本培训,带动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及学生的进步。我校于2007年获得全国导游证考试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合格率达到88.7%;2008年的导游证考试我校再创辉煌,取得合格率94%的好成绩,获得全省第一名。我校的王秘同学获得全省成绩第一名。09年,10年我校的导游证考试仍然保持较好的态势。这与教师的付出是分不开的,教师们早出晚归,带病工作,为了学生导游证考试取得过关率,教师们可以说付出了巨大的精神代价和感情付出,是他们用真心和实际行动唤醒了学生们学习的意志,是他们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觉得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教师们的努力没有白白付出,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8. 抓梯队建设,为校本培训增加活力。以不同层次教师为目标,分名师、精英教师、骨干教师、青年优秀教师和教坛新秀五类名师培养梯队,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互动、看课评课、名师讲堂、个人反思、成果汇报等有效形式进行培训,力争通过3年时间完成第一轮培训。

9. 主题研训,带动校本培训全面发展。我们遵循“学用结合、突出实效”的原则,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展校级领导,中层领导、班主任、新教师等群体的集中研讨和学习。

17.怀远县黄洼学校校本培训制度 篇十七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充满创新活动力,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型教师队伍,特制订本制度。

一、提高理论认识。开展校本培训工作能够使在职教师提升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落实终身学习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健全校本培训领导机构。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统一组织、分工负责、各展所长、协调各方、资源共享、综合考评,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三、采用多元化培训方法。走出去,请进来,注意吸纳校外资源并加以研究利用,通过自我反思、集体学习、专家讲座、专题培训、观摩研讨、课题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校本培训。

四、根据学校实际,选择构建新型教师校本培训能级模式实验研究课题,积极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教研组是校本培训最基层单位,各教研组分学科确定研究课题,保证人人参加,并有研究成果参与交流。

五、积极为教师培训提供宽松环境,学校有计划、分层次组织教师培训。每学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不少于5人次,组织外出观摩学习不少于10人次,请专家来我校讲座不少于1次,以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落实教师培训考核、检查工作。按区教育局的统一规划,全面推行新型教师“八项能力”培养与发展水平分项分级分层认定工作,按单项和综合认定标准,分三个能力水平层级考核认定,初级:成长型,中级:成熟型,高级:成就型。评定工作每学年一次,学校聘请区教育局认可的骨干教师和专家参评。

七、强化导向激励机制。学校要建立完善样本培训奖励制度,对教师个人“八项能力”培养与发展认定结果要与竞聘上岗、评先表模、职评职考、校内结构工资和奖酬分配等挂钩,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八、严格校本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学校每学期要保证不低于5000元的校本培训经费投入,并逐年有所提高,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各教研组配备专用微机,并逐步要求全体教师人手一机,以充分利用和学习远程教育资源。

九、做好教师校本培训档案管理工作。每学期定期检查一次教师培训情况,并将每位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笔记、专题讲稿、心得体会、案例分析、研究交流、考核评估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

怀远县黄洼学校校本培训制度

怀远县黄洼学校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上一篇:学习预算绩效管理心得下一篇:高中作文给好友们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