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

2024-10-09

对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9篇)

1.对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 篇一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在1827年出现后

170多年以来,各色各样的理论家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界定,其说法五花八门。

(一)赞同社会主义的人士对社会主义的描述是:

1、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自由、平等、博爱基础上的一种新社会的概念(艾尔斯)

2、社会主义是经济上的明智,政治上的拯救,宗教上的实践(鲍恩)

3、社会主义是与艺术结合的科学(索伦森)

4、社会主义是常识的胜利(斯塔尔)

(二)反对社会主义的人士对社会主义的描述是:

1、宗教上的伤感、道德上的疯狂的混合物

2、不适者生存

3、整个社会主义都是奴役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一般论述有两个特点

1、它是从基本特征的角度来论述社会主义的2、它是从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的角度来论述社会主义的(四)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论述

二、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论的产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

(二)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1、内容

2、是个整体

3、理解的方法

4、解决几个难点

(1)本质论是否消融了公有制

(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还有没有区别

(3)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定义还是社会主义的一般定义

三、如何认识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马恩创立的经典社会主义

(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三)毛泽东探索的社会主义

四、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有无局限性

2.对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 篇二

本质安全, 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 使各种危害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 进而逐步趋近本质性安全。

本质安全原则上是指从开始就实现本质安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来预防事故, 达到防止事故放生的目的。本质安全其来源是从设计上对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解释演绎扩展而来, 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崭新理念, 属安全管理上高层次的文化范畴。认清本质安全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对之加以利用和控制。过去我们常说发生事故是必然的, 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如果我们在工作中遵守安全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企业规章制度, 就会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甚至实现零事故, 那么我们就会改变过去的想法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 发生事故是偶然的, 这实质上是指安全管理理念的转变。

二、本质安全的建设

1. 转变安全观念

本质安全理论对于员工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安全管理理念, 要使员工接受这个理论, 并自觉遵守, 就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 进入思想意识层面, 入脑入心, 才能主导和支配人的行为。因此转变观念, 让本质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实现文化入位也成了深入开展本职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

(1) 我们要把实现本质安全提升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从统一决策层思想入手, 领导应从自身做起, 把对本质安全理论认识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相结合, 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和探讨, 深刻领会在本质安全文化下派生出来的人、机、环闭环管理的精髓。并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安全生产管理决策中。

(2) 我们应以落实安全责任为重点, 提高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质安全的认识, 把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思想转变和履行职责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同时应积极在广大员工中开展读书等活动, 积极组织员工学习, 使之更新观念。并且开展一系列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利用“事故的可控在控”理念增强他们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信心, 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3) 我们不仅要很好地利用各种安全活动, 宣贯本质安全理念, 还要组织大家查找整改身边不安全隐患、讲述自己的安全经历、学习不安全时间等自我教育活动, 使每一位员工从一个安全被管理者转变为安全管理的支持者、实践者和安全主动监管者。这种角色的转变会大大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常思安全之利弊, 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关乎着自己的安全, 同时也关乎着企业和他人的安全。

2. 健全管理制度

制度文化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次, 是企业在安全制度中长期形成的习惯, 是建设安全文化的关键。因此, 首先要规范安全管理制度着手, 形成适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的的一整套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 以制度为手段推动本职安全工作的开展。我们应该以健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责任追究三项机制为着眼点, 以各类分析、检查、监督、评估为手段, 形成一套可靠的完善的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监督反馈、持续修订的安全制度管理机制。

3. 重视制度的执行

采取各种有效手段使制度落到实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从细节入手, 让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 实现安全目标。力求做到各种工作无论大小、所处地域以及无论在什么施工阶段、施工工序等, 都必须坚持按标准作业、按规范施工。从业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安全制度的学习、培训、讨论等, 熟悉安全制度, 遵守安全制度, 形成按制度办事的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成为企业上下的一种理念和追求。

4. 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

通过贯标学习, 我也逐渐认识到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 以先进的理念进行安全管理对企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我认为要在认真研究本职工作的全过程的同时努力实现作业环节的标准化, 只有做到了标准化才能进一步量化各项工作, 才能实现全程监控和全程管理, 才能真正实现本质安全。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实现标准化管理:一是作业具体过程标准化;二是实行检修作业指导书的标准化;三是实行生产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 四是实行安全监督例行工作标准化;五是多部门联动, 形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三、结束语

通过不断地分析, 我感到本质安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稳定和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增强责任感、培养安全管理主人翁意识的重要途径, 是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载体。

摘要:企业本质安全建设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实现企业长治久安的必经之路, 以安全管理体系为基础, 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为保证, 以班组安全日活动为切入点, 对企业本质安全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3.对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 篇三

工资本质;活劳动;等量资本等量利润;等价交换

工资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为了更深刻.更尖锐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马克思独树一帜地将工资理论从传统的“按劳计酬”模式中解脱出来,直接将雇佣工人的工资表现为雇佣工人本身的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而不是传统意义的雇佣工人提供的活劳动或劳动产品的价值或价格。这不仅在当时的理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至今仍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历史或今天有着社会主义渊源的国家如中国.越南.俄罗斯等都无一例外地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采用了马克思的个人说法,就如英国、德国、日本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可惜重视归重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仍在英美法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界占据着统治地位,虽不能说他们已将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批驳得体无完肤,但凭心而论,要以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取代现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的活劳动工资理论,已经成为了包括笔者在内的众多“无产阶级”经济学者越来越遥远的梦幻。这其中的原因也许真的很多,但工资理论中的根本错误可能是基本原因中的重要原因。

1.关于工资的本质

工资的本质归根结底还是只能是活劳动或劳动产品,这在现行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有了太多的证明,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论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论据:

这是工资概念本身的内涵决定的。就字面而言,工者,工作的意思,引申為工作成果,即工作者的劳动成果;资呢?就是工作者工作的报酬,也就是工作者在提供劳动产品或工作成果后应该得到的报酬。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雇佣工人在为资本家提供了活劳动或劳动产品后,资本家支付给雇佣工人的货币或其他形式的报酬。在这里,资本家是不是愿意支付雇佣工人劳动报酬,根本不会考虑该工人本身价值几何—按马克思劳动力工资论观点,包括工人自身生活必需品价值。自我成就价值,子女抚养费用等,而只是考虑该工人是不是能胜任某项工作,最后为资本家提供了多少劳动产品。关于这一点,其实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工资本质理论里和萨伊及其政马尔萨斯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里已经有过很多论述,有兴趣的同行可以自行参考。需要强调的是,同样是被称为工资,为什么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劳动或劳动产品的报酬,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就脱胎换骨地变成了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呢?如果一定要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工资是劳动力的内涵,社会主义的工资是不是也可以做同样的推断呢?

这是工资的渊源造成的。工资起自封建社会,主要用于地主家的长工和短工,分别表现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沿袭了这两种工资形式,但本质含义与封建社会没有什么区别。就资本家而言,如果愿意支付雇佣工人以计时工资,完全是因为他(她)本人认定自己的某个劳动部门或工作岗位必须有一个长期蹲守的人,在法定或认定时间内处理或等待处理自己必须或要求处理好的事物。在这里,支付工资的依据主要有劳动态度,劳动过程和劳动的后果,而不是马克思所描述的劳动力价值。当然,雇佣工人在这里也会考虑自己的生活需要和子女的抚养费用,不能满足这些基本需要,此处的雇佣关系将无法完成。也就谈不上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问题。但归根结底,资本家在这里考虑的是该岗位到底该值多少钱,雇佣工人考虑的是我在该岗位到底该拿多少钱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该岗位的活劳动值多少钱的问题。计件工资中的劳动价值特点更加明显,由于工资只与劳动成果挂钩,资本家仅仅参照工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发放工资,根本不用考虑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享受需要.和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等问题。

这是工资计量行为的必然结果。工资的计量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非常直观而又简单的资本家单方操作行为,资本家按照一定的标准,根据雇佣工人提供劳动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支付给雇佣工人一定数量的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劳动产品增多,产品质量提高,雇佣工人获得的工资数量相应也增多;反之,劳动产品减少,产品质量下降,雇佣工人获得的工资数量相应也减少甚至没有。而然雇佣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开支。成就需要开支和劳动力再生产需要开支等的变化都不能成为工资计量变化的依据或发放标准,既然工资是根据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或劳动产品的数量多少与质量好坏发放的,又何必别出心裁地说工资不是活劳动或劳动产品的体现呢?难道真要叫工资本质成为与自己不着边际的劳动力价格的形而上学或法学的幻想不成?

这是工资给付期间的必然反映。资本主义社会里,无论是计时工资,还是计件工资。资本家都是在雇佣工人提供了活劳动—多数情况下是提供了劳动产品后,根据所提供活劳动或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给雇佣工人发放工资的,而不是在雇佣工人提供活劳动前,先去考察所购买的雇佣工人需要多少的生活必需品,多少的自我成就费用,多少的子女抚养费用等等,然后将之加总,分期或一次性给付—如果如此,劳动力市场就会出现雇佣工人越老越值钱,家庭负担越重越值钱,劳动能力强与不强无区别的不正常现象,这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都无法接受的非客观事实!也是资本主义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无法接受的非客观事实!

这是工资所体现的剥削关系的直接结果:剩余价值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资本主义社会里有严重的剥削现实。说清楚了,就是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被区分为了购买生产资料与原材料的不变成本和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再生产过程也被区分成了必要劳动过程与剩余劳动过程,劳动时间也就有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不同说法。资本家的剥削最后也就落实为无偿地占有了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这就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剩余劳动过程不仅仅是劳动力,即可变资本的运作过程,同时也是机器和原材料等不变资本的耗费过程。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双重所有者,拥有劳动成果到底是一种合法权益还是真的对其中的部分资本(可变资本)进行了剥削?同样是劳动使用,如果说对可变资本有剥削,是不是对不变资本也同样存在剥削?如果对不变资本没有剥削,对可变资本的剥削又从何谈起?资本家根本不在意自己的预付资本是否要区分为不变和可变资本,但他知道整个劳动过程都是他全部预付资本的运作过程,他也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拥有该劳动过程的全部成果—包括马克思所提出的剩余价值!

所以,如果把工资理解为雇佣工人的劳动力价格,而不是活劳动的价格,不仅不能体现工资的真正内涵,同时也人为地增加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透视难度,使资本主义真正的剥削关系隐藏于云山雾海中而无法感知了。

2.活劳动工资论更深刻直观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把工资本质确定为雇佣工人的活劳动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已非常直观和简便了,但在此之前,我们还有必要陪析一下现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里的几个经济学核心观点:

關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说法,劳动力是一种特殊商品,它不仅在再生产过程中创造出自身的价值,同时通过剩余劳动,创造出超过自己价值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剥削)。对此,笔者不能接受,在我看来,即便存在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说法,则无论是必要劳动还是剩余劳动,都是劳动力与劳动资料有机结合的结果。说清楚点,就是在所谓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既有劳动力活劳动的投入,同时也有机器和厂房设备等不变资本的投入,这一点与必要劳动过程没有区别。如果我们执意强调剩余劳动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投入的特殊性,又如何否定该过程中机器和厂房设备等不变资本的特殊性呢?反过来,如果我们否定了该过程中不变资本的特殊性,则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性不是以同样的理由被否定了么?

换个角度考虑,把工人的活劳动看做是一种特殊商品,至少有两点在理论上无法否定:和其他商品不同,活劳动看不见也摸不着,不好把握也不好计量;由于价值就是商品中的活劳动,再以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格问题来说明工人的活劳动当然无异于马克思所说的“以一碗豆腐来说明豆腐一碗”,因此,活劳动商品的价格必须借助活劳动的成果来表现,即以社会必要劳动来衡量工人个别活劳动成果的价格。

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问题:依照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说法,资本家在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资是要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其中不变资本是用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等以转移形式存在的资本,而可变资本则是以创造形式存在的雇佣工人的工资。

这当然只是一种表象:资本本身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如果不变,不带来剩余价值,就只能称之为资金而不是资本,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方面的投资有价值的转移就生硬地将“不变”和“资本”两个互相矛盾的概念联结为一个非鹿非马甚至无法把握的名词!可变资本方面呢?由于一般情况下资本家都是在劳动过程完成后给工人发放工资的,而这部分资金(包括实物)的来源恰恰又是雇佣工人自己的活劳动。雇佣工人从资本家那里领取的其实就是自己活劳动成果的另一种转换形式。这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资本家根本不存在什么可变资本方面的投入。是工人的劳动给自己创造了收入,是工人的劳动创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财富,也使资本主义社会的扩大再生产得以维持与继续。

关于等价交换问题:这是价值规律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条基本规律。但本人认为:资本家正是利用了等价交换规律的表象,在活劳动交换中彻底违背了等价交换规律,从而完成了对劳动者的实际剥削的—这一点在后面的分析中我将系统说明,此处需要强调的是:等价交换规律确实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条重要规律,但它只适用于绵羊。斧子和机器。劳动力等一般商品,不适应活劳动购买这种特殊商品,要真正彻底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就必须首先找出活劳动买卖中的不等价交换!

关于等量资本等量利润问题: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另一条基本规律,虽然实际操作中总会有很多的背离情况,但作为长期的竞争结果与发展趋势,这一规律我们绝对不能轻视!就是说,无论是产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还是商业资本家,投入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数量也许不一样,每一次具体操作时获得的利润数量也许也不一样。但无论如何,他们的利润水平是追求相同的,同样多的资本投入只能获得同样多的净收益!如果违背了这一点,就肯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包括马克思所说的剥削问题!

下面我们联系实际,对工资为活劳动价值时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进行直观而简单的揭示:

例证:产业资本家某期以2分的月息从银行资本家手里借取500万元投入再生产过程,一个月后生产过程完成,产业资本家从市场获取总产值600万元。按约定的利率归还银行资本家510万元以后,产业资本家需支付雇佣工人多少工资才不存在对工人的剥削和豪夺呢?

根据前面提出的等量资本等量利润原则,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推断:既然银行资本家的500万在本次生产过程中已经从产业资本家手里赚取了10万元,产业资本家也就必须在本次生产过程里赚取10万元。而总产值在与银行资本家了结后还有90万元,产业资本家从中提取10万元不仅很有必要,而且也成为现实的可能。也就是说,本次生产过程中,如果产业资本家与银行资本家一样只获取了10万元或低于10万元,其余80万元或更多都支付给工人做了工资或福利,产业资本家就没有对工人进行任何剥削,资本家对工人活劳动的购买也不存在不等价交换情况;但如果是另外一种结果:产业资本家在本次生产过程中提取额超过10万,发放给工人的工资福利低于80万,这就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剥削问题。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资本家投资的目的及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要求来看,剥削的严重存在应该说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的主流!但无论如何,这种剥削并非来自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劳动力的“剩余”使用,而是来自流通领域的不等价交换—工人的活劳动和资本家支付价格的不等价交换!

为了更清楚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笔者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做一次系统的整理。

按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可以表示为;G—W(A.Pm)....p....w’—G’

其中,G表示资本家的预付资本,W表示预付资本的实物形式,A表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等,Pm表示劳动力,...P...为生产过程,W’为生产完成后劳动产品的实物形式,一般说价值超过W,G’为其货币形式,G’=G+△g,△g为剩余价值。按照我们前面的分析,Pm部分资本家是没有预付的,所以,调整后再生产过程可以表示为:G—W(A)...P...W’—G’。其中,W’=W+Pm+m,m表示增值部分剔除工资后的余额,包括平均利润和剥削额,G’=G+△g。但此时的△g不能表现为剩余价值,只能称为预付资本的增值价值,包括工资.平均利润和剥削额。文字归纳可以表述为:资本家预付资本G购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在经过工人劳动后形成了包括工资。平均利润和剥削额的新产品W’,投入市场后,完成实物到货币的转换,实现了预付资本的货币增值,也一般完成了马克思所说的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0

4.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篇四

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马克思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初学者往往认为,该论断真正揭示了人的本质,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最完整、最深刻的表述.本文则不以为然,而是试图从纵向梳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过程,来透视这一论断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从横向梳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的三个层面:劳动、社会关系和需要的关系,来揭示人的本质丰富而完整的内涵,以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作 者:程平Cheng Ping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39刊 名:铜陵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ONGLING COLLEGE年,卷(期):2(2)分类号:A81关键词:马克思 人的本质 社会关系总和 劳动 需要

5.对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 篇五

鉴于现有城市定义存在着种种疑惑和局限,我们考虑来探寻城市的本质定义。这里我们所提出的城市本质定义是:城市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这并不否定以往的各种城市定义,而是在已有城市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对城市的认识。虽然我们仍然沿用城市一词,但要对它进行本质定义,揭示出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有的共性特点和共性功能。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城市最初产生的缘由,也可以找到城市历经几千年发展且至今以不可逆转之势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所在。城市延续的原由在于它能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城市只有实现和体现出这一本质才能存在,才能发展;而违背了这一本质,城市就会衰落、倒退和停滞。认识城市本质定义将揭示人在城市中的主体作用

城市是什么?城市的主体是人还是物?城市特有的形态使研究者往往不能超越其表象而触及实质。表面看来,城市是建筑物的组合,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企业商场云集、人口集聚的经济实体,是一个物质实体,是一个人工的物化环境。但正是这些物的因素挡住了研究者的视线,以至于见物不见人,忘记了人的因素。其实,任何城市都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都是由人去设计、施工、修建和改造的。如果对人工环境进行一番考证,那么我们透过城市所有的物质形态就可以找到隐含在背后的人的因素。城市在不同时期所留下的有形物体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反映了历史中人的意识和行为。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长则有几千年或几百年的历史,短则也有几十年的历史。每一代人都会在城市中留下生存的痕迹。这样我们又可在不同时期各代人之间找到具有共性的生存缘由,那就是城市这种聚居形式符合于人类的本性,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能够为人类社会创造出物质和精神财富。但事实上,这些还不是答案的全部。仅有人口的聚集还不是城市形成的原因,农村也有人口聚集。这里要强调的是,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在于城市更多地体现了人工化环境,而乡村则大多为自然的环境。当然,城市也有自然环境部分:水、山和绿地等等。这些只在城市中占很小一部分。因为自然界的一块石头、一片绿地,只要一经人工雕琢或搬动就带有文化的含义。乡村和城市的区别,主要在于后者有人工环境的特征。

在我们暂且忽略了城市的自然环境,将注意力转向城市的人工环境时,我们就会在种种人工环境背后找到人的因素,而人建设城市的意识和行为都是源于人的需要这一主导因素。在人的需要背后我们认识了人的基本特性:人是生物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也正是人本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才决定了人会产生各种需要。但仅用这些来解释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还不够充分。因为人的上述特征和需要不仅是城市和乡村形成的动因,而且还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动因。因此,这些只能说明我们从中(包括城市与乡村)找到了一个共同点,要区别城市与其它社会物质形态,则要对人进行深入的探讨。认识城市本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

我们通过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看到了人的本性:人是生物人与社会人的统一体。又从人的本性去寻找更深层次的因素——人的生命构成(人的生理构造和心理构造)。也可将人的生命分解为生理生命和心理生命(分为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当我们进一步分解人的生命构成时,就会发现人的生理生命是极其有限的,而人的精神需要和心理欲望却是无限的。人的生长期完成之后,对于食物及营养的需要量不是上升,而是持续下降,而对于精神需要却在持续上升(由于人的阅历和知识技能的增长都会对精神文化生活产生强烈的欲望)。在农村,由于精神文化条件的局限性,只能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需要和部分发展需要。而城市则高度聚集了各类人才和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具备了满足人们的不同爱好、兴趣和对不同职业选择的可能性。因此,城市和农村的区别并不仅仅在于物质形态的差异和所处地域的不同,也不在于人的身份不同,而取决于能否满足人的不断增长的发展需要。当然,农村一旦具备了满足人们发展需要的种种条件,也就完成了向城市的转变,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城市自来就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高楼大厦、车多人多只是对现有城市特征的一种归纳和概括,这些仅仅表现了物质财富的聚集,并不代表着人的全部精神财富,更不意味着它能够充分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城市现有的一切外部特征未必都代表着进步。衡量城市是否进步的标准只有一条,这就是看它是否满足了人的生存发展需要,是否保证群体的公正、平等和平衡发展。

这样一来,城市不能仅限于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还要具备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的种种条件和环境。人们之所以渴望居住在城市,正是因为城市可以更多地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更确切地说,人类找到了能够满足自身发展(精神)需要的聚居形式——这就是城市(尽管现有城市还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比起过去居住在乡村那种相对封闭的环境来说毕竟是进了一步)。

笔者认为,城市的本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物化环境的背后是人类社会的存在,而人类的需要又是人创造城市的动力之源。可以说,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来自于人的生命力量,来自人的需要和欲望,人一旦失去了种种需要和欲望,人类社会就会停滞,城市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研究城市,首先要研究人,仅对物的研究远远不够,更不能本末倒置,以物的研究取代对人的研究。

将城市的本质研究作为逻辑起点,是试图在各类不同城市中找到一个具有共性的东西,这就是城市的本质所在。各个历史时期城市的性质、功能、形态都会发生变化,但相同的是人的主体作用存在,人的需要存在,人的生命存在。正是这些共同的因素导致了城市的产生、延续和发展。

认识城市本质定义,消除“城市异化”现象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历史过程看,城市在聚集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灾难和厄运:环境恶化,空气污染,水资源不足,交通事故剧增等。城市的增长往往与人的基本需要背道而驰。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异化”现象。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伴随着物质财富不断堆积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贫困化。人对城市的疏离感增加,人对城市的排斥力和陌生感增加。例如,人与车发生冲突,人行路越来越窄小,而车行路越来越宽,大街小巷都成为停车场,车占了人的生存和活动空间,夜晚城市主要街道都变成了停车场。人的精神需要与物质商品的消费发生错位,过多的感官享受与刺激导致人的生理心理疾病,而人所需要的精神文化、社会公益设施等却往往得不到满足。

城市异化的原因之一是,人类对于如何利用物质财富为人类自身服务认识和研究得不够。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在短时期内创造和生产大量的产品,积累起巨额的财富,但令人不安的是,这些财富的堆积并非都是在造福于人类。追逐金钱所带来的灾难和悲剧比比皆是:犯罪、吸毒、污染环境、疾病蔓延现象屡见不鲜,这是“城市异化”的根源所在。城市不仅要生产物质财富,还要生产出一代又一代正直、善良、健康的人。城市的繁荣不能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更不能无视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重要的是将物质财富用于人的培养,用于人的造就,用于改造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城市异化的另一原因是人对建设城市的目的认识不够。人类创造城市只是手段,目的是使人更好地生存。但在实践中往往发生这样的情况,城市成为目的,人却成为手段。城市成为一个与人类自身无关系的水泥构筑物,人游离于城市之外。造成这种状况的客观因素在于,人一生下来就要面对周围的环境,可用“适者生存”来比喻人与城市的关系,不是人改变城市,而是人去适应城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建造了城市,反而要受到城市的束缚和制约。人是最习惯和喜爱贴近自然界的动物,可大城市的楼层越建越高,绿地和森林却离人也越来越远,人与自然的接触机会也越来越少。实际上,所有城市构筑物都是人所创造的,是人的劳动产物,是人的思想、意识、行为的体现,是人类历史的体现。因此,城市人工环境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为当代人与当代人的关系,还表现为当代人与前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与下代人之间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城市的本质正是体现了人的本质,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总和。

城市的本质特征不仅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表现为人自身发展中表现出的内在矛盾性状态,表现为人的生理需要的有限性和人的精神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人们往往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将城市建设重点放在物质需要上,而忽视了人的精神需要。而人的精神需要得不到相应满足势必限制人的智力和创造力,影响到人的生存质量。因此,人自身生存和发展之间的内在矛盾也是导致城市异化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认识城市本质的意义在于为满足人的终生需要提供外部条件

城市与企业有相同点,也有很大的不同点。企业把人看作是“经济人”和“职业人”,而城市则把人看作是“生物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城市之所以与企业不同,因为企业的主体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的群体,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来生产产品;企业不抚育儿童、赡养老人。城市则不同,它是由不同年龄的人组成,人的一生都要在城市中度过。城市要按照人在不同年龄段的需要来建造人工环境。可以说,城市是人生命的起点,又是人生命的归宿。人在出生后的20年左右时间里没有自立能力,无收入来源,要依赖于家庭和城市的呵护。人进入晚年,丧失了工作能力之后也要依赖于城市的社会保障。城市人与农村人不同的是前者脱离了耕地,意味着将自己的生命寄托于城市。

城市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意味着每个人都不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城市社会的异质性决定了城市内人与人之间依赖性更强,亲和力更强,不同分工之间的互利互补和互惠更多。在农村,人们表现出对土地的依赖,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而在城市,人们同样离不开自然,但更多地依靠城市整体的发展和城市社会保障系统。城市某一部分的失灵都有可能影响到所有人的生活。城市环境具有公共性、非排它性、“白搭车”等特点。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段“白搭车”的过程。从个体看,每个人在劳动年龄时期创造的财富,部分预支给童年和少年时期使用,另一部分则积累起来留给老年时期使用。从群体看,则表现出要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进行无偿的必要的资助,表现为一部分社会财富在各种群体之间重新进行公平合理的再分配。城市要关心每一个人,考虑到人的不同生命周期的需要,并且要承诺对每个人的一生负责任。在对各国城市的比较研究中认识城市的本质

认识城市的本质并不限于理论层次,还要通过对各国城市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回顾与分析,通过对各国城市的比较研究认识城市的本质。世界各国城市千差万别,评价城市的标准和指标体系也各有所异,但从城市的本质出发,从人的尺度出发,就可以使我们从各国城市的比较中找到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和评价标准。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单纯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以说明城市的好坏。由于贫富差异等因素,这一经济指标还体现不出所有普通国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评价城市需要有一套以人为核心的综合指标体系,不是以少数人为标准,而是以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为标准。在美国的大城市纽约,虽然拥有豪华先进的物质设施,但犯罪率高,城市中充斥着暴力,毫不掩饰的影视暴力污染了儿童少年那纯洁无瑕的灵魂。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们要用铁栅栏围起自己的住宅,“那一座座漂亮的房屋前面拔地而起的铁栏杆通常有一层楼房高,使人看后觉得这里的人们仿佛生活在牢笼里。巴西利亚的郊区,连贫苦家庭也在住所周围树起铁栏杆。这样做既是为了防盗,也是为了向世人宣布他们已经在城市里夺得了一块个体领地。”。因此,有人对巴西利亚评价说:这是一座冷冰冰、空荡荡的、人情淡漠,缺乏人性的城市(利西亚·瓦拉达雷斯,马蒂娜·雅科,“巴西利亚人的住宅是城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信使》,1999年9期,第29页)。

总体来看,世界上没有任何现成的、可以照搬照抄的城市发展模式,但许多具体的措施、管理方法可以借鉴和参考。这里要强调的不仅是物的因素,也不仅是制度的因素,而是人的因素。美国学者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提到,许多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正是在经历了长久的现代化阵痛和难产后,才逐渐意识到:国民的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构成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未来理想城市不仅在于满足人类生存需要,还在于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这正是我们探索城市本质的意义之所在,也是我们考证和评价各国城市好坏的重要的通用的标准。

总之,揭示城市本质的理论意义是探索和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特征和不同类型城市存在的共性特征,从而为城市学基础理论的形成增加一个有力的支撑点。依笔者之见,城市学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应主要借鉴和吸收社会学、人类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并把人作为一个生物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来看待,以研究现代人的需要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只有了解了现代人的需要结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才能实现建设城市的目的,才能完成城市的历史使命。

早在50年代中期,中共“八大”就认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历史过程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十五”计划纲要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一条是共产党应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朱钅容基总理在“十五”计划纲要中指出:“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既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又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迫切需要”。

6.对数学本质特征的若干认识 篇六

什么是数学?这是任何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对数学的本质特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才能在数学教育研究中把握正确的方向.

1 数学,其英文是mathematics,这是一个复数名词,“数学曾经是四门学科: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处于一种比语法、修辞和辩证法这三门学科更高的地位。”自古以来,多数人把数学看成是一种知识体系,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总和,它既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认识,又反映了人们对“可能的量的关系和形式”的认识。数学既可以来自现实世界的直接抽象,也可以来自人类思维的能动创造。

2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看,人们对数学本质特征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和深化。“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最显著的例子是非负整数。"欧几里德的算术来源于普通常识中的非负整数,而且直到19世纪中叶,对于数的科学探索还停留在普通的常识,”另一个例子是几何中的相似性,“在个体发展中几何学甚至先于算术”,其“最早的征兆之一是相似性的知识,”相似性知识被发现得如此之早,“就象是大生的`。”因此,19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经验科学,因为那时的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随着数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从19世纪中叶以后,数学是一门演绎科学的观点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种观点在布尔巴基学派的研究中得到发展,他们认为数学是研究结构的科学,一切数学都建立在代数结构、序结构和拓扑结构这三种母结构之上。与这种观点相对应,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开始,许多人认为数学是研究模式的学问,数学家怀特海(a. n. whiiehead,186----1947)在《数学与善》中说,“数学的本质特征就是:在从模式化的个体作抽象的过程中对模式进行研究,”数学对于理解模式和分析模式之间的关系,是最强有力的技术。”1931年,歌德尔(k,g0de1,1978)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宣告了公理化逻辑演绎系统中存在的缺憾,这样,人们又想到了数学是经验科学的观点,著名数学家冯・诺伊曼就认为,数学兼有演绎科学和经验科学两种特性。

3对于上述关于数学本质特征的看法,我们应当以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实际上,对数本质特征的认识是随数学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数学源于分配物品、计算时间、丈量土地和容积等实践,因而这时的数学对象(作为抽象思维的产物)与客观实在是非常接近的,人们能够很容易地找到数学概念的现实原型,这样,人们自然地认为数学是一种经验科学;随着数学研究的深入,非欧几何、抽象代数和集合论等的产生,特别是现代数学向抽象、多元、高维发展,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抽象对象上,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而且数学证明(作为一种演绎推理)在数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出现了认为数学是人类思维的自由创造物,是研究量的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理论,是关于模式的学问,等等观点。这些认识,既反映了人们对数学理解的深化,也是人们从不同侧面对数学进行认识的结果。正如有人所说的,“恩格斯的关于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提法与布尔巴基的结构观点是不矛盾的,前者反映了数学的来源,后者反映了现代数学的水平,现代数学是一座由一系列抽象结构建成的大厦。”而关于数学是研究模式的学问的说法,则是从数学的抽象过程和抽象水平的角度对数学本质特征的阐释,另外,从思想根源上来看,人们之所以把数学看成是演绎科学、研究结构的科学,是基于人类对数学推理的必然性、准确性的那种与生俱来的信念,是对人类自身理性的能力、根源和力量的信心的集中体现,因此人们认为,发展数学理论的这套方法,即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是绝对可靠的,也即如果公理是真的,那么由它演绎出来的结论也一定是真的,通过应用这些看起来清晰、正确、完美的逻辑,数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显然是毋庸置疑的、无可辩驳的。

4事实上,上述对数学本质特征的认识是从数学的来源、存在方式、抽象水平等方面进行的,并且主要是从数学研究的结果来

7.对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 篇七

一、从“圆规”到“直尺”———突破画圆工具, 理解圆的内涵

学生对圆既熟悉又陌生, 一方面学生已经知道了圆的形状特征 (半径、直径及关系等) , 另一方面对圆的图形性质 (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 又知之甚少。用圆规画圆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圆的一些基本知识,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发现圆的特征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归纳出画圆的方法的两个要点:定点和定长。但是在这个操作活动中思辨活动比较少, 也就是说画圆为什么要定点、定长, 这个概念学生是模糊的。因此在学生掌握了用圆规画圆后再提出一个思维挑战:用直尺画圆。用直尺画圆, 先让学生定点, 然后思考定长。怎么定长是考验学生的关键问题, 学生必定会思考怎么才能使从定点出发的线段相等。通过实践学生想出了五种方法, 让学生在思辨中感悟到圆的本质属性———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因此, 用概念的本质去解决画圆的方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

师:你能用圆规画圆吗?请你试着画一个圆, 画圆时想一想要注意什么呢? (生画圆)

师:说一说画圆时要注意什么。

生:圆规两脚分开。

生:圆规两脚之间的高度要一样。

生:画圆的过程中圆规要稍微倾斜30 度左右, 使画出的圆的线条流畅, 画圆过程中带有针的一端不能移动。

生:圆规两脚的距离不能改变。

师:圆规两脚的距离为什么不能动?

生:动了就是一个脚到圆心的距离不相等了。

生:动了半径就不一样了。

……

师:听了刚才同学们说的注意点, 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 (1) 找一个合适的地方, 定点; (2) 圆规两脚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 定长。

师:按照同学们说的, 老师也来画一个 (边说边画) , 先定点, 再定长。

师:请你把刚才画的圆修正一下, 或重画一个。

……

师:刚才我们用了圆规, 先定点再定长画了一个圆, 你能不能用直尺, 利用定点、定长这两个知识点画一个圆呢?你打算怎么画?小组讨论下。

方法一:

生:我们组的办法是先在纸上定一个点, 然后从这个点出发画3cm长的线段, 画得越多越好, 然后把各条线段的另一端点用曲线连起来。

师:画得越多越好是什么意思?

生:因为圆的半径都相等的, 其实这些线段就是圆的半径, 半径可以画无数条, 画得越多曲线就容易连起来。

方法二:

生:我们跟他们不一样。先画一条10cm的线段, 取一个中点, 再通过中点画20 条10cm的线段, 并且这个点都是这些线段的中点。然后把这些线段的端点用曲线连接起来。

师:你的定点、定长在哪里?

生:定点其实是这个中点, 定长是10cm线段的一半5cm。

师:为什么要画20 条这样的线段呢?

生:线段画得越多越好, 曲线就容易连接起来, 不一定要20 条, 30 条、40 条都可以。

方法三:

生:先画一个十字架, 每条线段定一个点到中点的距离相等, 然后把4 个点用曲线连接起来。

师:……

方法四:

生:用一把直尺量取一段长度作为圆的直径, 记录下这条线段的中点, 把这个中点作为圆的圆心, 把直径作为边长作一个正方形, 然后作这样无数个正方形, 这样正方形的顶点就会构成一个圆的图形, 这个我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

方法五:

生:画一个正六边形, 然后把多边形的顶点用弧线连起来。

……

师:你们的方法太好了, 用直尺也能画圆。那让我们一起来用直尺画圆吧。

二、从“小”到“大”———突破空间的局限, 体验圆的特征

如果说用圆规画小圆、等圆是让学生感受画大小不同的圆是跟定长有关, 那么让学生在操场上思考怎样画大圆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体会, 画圆不一定要用圆规, 只要有定点与定长就可以, 这也是对用直尺画圆的突破。因此, 在教学中发现有学生用“十字坐标”法画圆, 这种方法其实是对直尺画圆的一种迁移。而学生想到了用钉子与绳子画圆的方法是一种对圆定义的突破。只要将与圆心距离处处相等的点连起来就成圆了, 可以进一步体会到圆的特征。因此, 这样教学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 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一种自我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

师:刚才我们用圆规、直尺在纸上画圆。老师这里有一个半径为4cm的圆, 你能跟我画一个同样大的圆吗?想一想应该怎么画?

生:只要我画的圆半径定在4cm就行了。

生:……

师:请你在纸上画一个与老师的圆一样大的圆。 (生画圆)

师:刚才我们都是在纸上画一些小圆, 如果要在我们的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2.5 米的大圆, 你有没有好方法? (生思考)

师 (启发) :我们的圆规比较小、直尺比较短, 篮球场上画大圆还能用它们来画吗?

生:不行。

师:那我们的定点、定长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用一根2.5 米长的绳子, 固定一端, 然后以另一端绕着这个端点转一周就成了一个大圆。

生:还可以先在操场上画十字坐标, 以十字坐标的交叉点为圆心, 定好上下和左右的半径, 画出一个正方形。然后再连接它们的对角线, 采用切割的方法, 先把正方形切成正8 边形, 再切成正16 边形, 再切成正32 边形。然后把各个点连接起来就成圆了。

三、从“方”到“圆”———突破思维限制, 感悟圆的本质

“一中同长”是圆和其他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得以凸显与内化的重要属性, 而“曲线图形”“没有角”等特点是圆的非本质属性。从中心到图形上相等的线段条数的对比教学, 一方面深化了学生对多边形特征的认识, 另一方面更是在比较辨析中促成了学生对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的深层次认同。从正六边形一直到正800边形, 更是架起了多边形与圆之间的桥梁, 让学生有了直与曲图形辩证统一、有限与无限、量变与质变等的思考。

师:同学们, 我们以前认识图形特征就是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研究的, 圆确实具有大家说的这些特点。知道古人是怎么说圆的特征吗?

师:古人说圆是“一中同长”, 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一个中心点!

师 (笑着) :什么是“同长”?

生:半径一样长, 直径的长度也一样长。

师 (反问) :圆, 有这个特征吗?

生 (齐声) :是的。

师: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中“一中不同长”吗? (如下图)

生:如果把线连到三角形的边上, 那么它们线段的长度就是不一样的。

师:连在各顶点上的长度是相等的, 但连接边上的长度与连接顶点长度就不一样了 (出示课件) , 但是圆呢?

生:都一样。

师:是的, 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而且正三角形内, 中心到顶点有3 条线段相等, 正方形有4 条, 正五边形有5 条……圆呢?

生:有无数条。

师:为什么是无数条?

生:因为圆上面有无数个点。

师:那谁来说说, 半径是一条怎样的线段?

生:一端在圆心, 一端是圆上任意的一个点。

师:其实, 圆出于方。 (课件演示正多边形边数不断增多, 最后转变成圆的动态过程)

生 (惊奇) :成一个圆了!

师:现在是正800边形!

师: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生:圆是正多边形变成的。

生:我认为圆是一个正无数边形。

生:圆可以想象成正无数边形。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现在请你闭眼想一想, 当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越来越多的时候, 这个正多边形会接近什么图形?

生:圆。

师: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大方无隅”。大方就是指最大最大的方, “无隅”猜一猜, “隅”是什么意思?

生:角。

师:这样一来, 圆是不是“一中同长”。

生:是的。

师:是的, 圆“一中同长”才是它的本质特征,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墨子就发现了, 比西方早了1000 多年……

8.正确认识差异化营销的本质 篇八

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每家企业都在绞尽脑汁,按照自己的判断选择各种各样的营销方式,有的随大流,有的不断创新,有的推概念,有的砸广告,有的选渠道,有的则选区域……总之,谁都想抓到最好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差异化营销的理念逐渐被更多的企业家所接受和认同,但是差异化营销该如何实行,是否该实行,什么情况下实行,什么时候实行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关键因素,而更重要的则是必须真正认识到差异化营销的本质。

企业并不一定要实行差异化营销

曾经有一家区域性的糖果企业向笔者征询意见,他们感觉到近两年的糖果市场变化很大,外资企业频频进攻,内资企业则不断崛起,市场竞争的压力日益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不希望成为市场的落伍者,更不愿意被市场所淘汰,因此,他们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发展思路,从目前大众化的营销模式中找到一个新的定位点,从而推动企业的迅速发展。

作为一家经营传统糖果产品的企业,其产品结构比较普通,以硬糖、奶糖和巧克力为主,属于大众化的产品体系,这在中国糖果企业中实在是平淡无奇。于是,该企业老总准备走一条差异化营销之路——切入喜糖专业市场,打造一个专业化的喜糖品牌,并将整个企业的品牌也统一调整为这个品牌,从而形成品牌、产品和商标三位一体的结构。

然而,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从思路上看,该企业意图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在行业中针对特定市场打造专业化的糖果品牌,从同质化的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这是一条通向快速成长的正确方向,但是,如果准备选择喜糖这块细分市场进行品牌定位,将整个企业品牌打造成喜糖市场专业品牌的思路,存在着巨大的经营风险。

其一:市场风险。喜糖市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态度非常多样化,替代产品众多,市场难以掌控。

其二:竞争风险。糖果市场中的领导品牌和地域性的糖果品牌,将对企业带来双重夹击。

其三:机会风险。由于喜糖市场过于狭窄,容易遭受攻击,企业将因此而丧失其他市场的拓展机会。

其四:规模风险。喜糖市场非常分散,具有地域性和不稳定性,企业难以做大规模,从而影响整体盈利水平。

中国糖果市场的容量和发展空间巨大,行业品牌非常分散,营销运作体系很粗放,整体竞争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该企业其实仍然具有较大的机会空间。就目前而言,糖果企业的整体营销运作模式非常粗放,基本上属于依靠模仿推出同质化的产品,制定较低的供货价格,提供进货返利和年终返利等销售政策,主要依赖经销商的网络体系,通过批发流通体系进行广泛分销。这种模式本质上属于价格驱动,对市场的掌控力非常薄弱,对于该企业而言,完全可以依靠系统的营销运作来提升核心能力,而非过早关注比较狭窄的细分市场。如果在这个阶段定位于喜糖市场,等于过早将自己局限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丧失其他更大容量的市场,同时也会失去快速成长的机会。

该企业希望全力拓展喜糖市场的战略思路,与是否将企业品牌作为一个专业喜糖品牌并没有直接的关联,而更多取决于企业的区域和渠道拓展战略,只要在喜糖消费市场建立完善的区域分销体系,合理设计区域渠道分销结构,构建核心经销商体系,强化对各级分销渠道和零售终端的掌控能力,就可以推动喜糖产品的广泛分销覆盖。这个阶段无须采取差异化的营销运作模式。

因此,企业要赢得市场机会,并不一定要采取差异化的营销模式,重要的是准确判断企业目前所处的市场环境和发展阶段,然后采取最恰当的营销战略和运作模式,如此方为上策。形而上地理解差异化营销,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差异化的本质是营销运作模式的差异化

在饮料行业,曾经有过两部经典的广告:一部是乐百氏的“27层净化”,另一部则是娃哈哈的“爱你就等于爱自己”,前者被评为理性诉求,后则被评为感性诉求,基于这两则广告的卓越表现,纷纷被业内人士尊为差异化营销的经典之作而大加颂扬。

其实,这两部广告的差异化诉求并不能代表乐百氏和娃哈哈的差异化营销,严格讲只能说是差异化营销的一部分。营销是一种综合性的发展过程,其涵盖市场定位、品牌体系、产品体系、渠道体系、价格体系、促销体系、管理体系、组织结构以及人力资源结构等多个方面,差异化营销的真正内涵,必须从整体的角度加以分析,仅仅凭借差异化的广告诉求,只能反映市场定位和品牌体系上的差异化,并不能反映两家公司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

要做到真正的差异化营销,必须是整体运作模式上的差异化,即营销体系中的每个环节都要加以综合考虑,而不能只比较某几个环节。在实际过程中,不少企业对差异化营销的理解都比较狭义,往往凭不同的广告诉求就认为是差异化营销,这是错误的认识,会影响到企业真正构筑差异化的营销优势。

市场定位的差异化是企业实施差异化营销的战略核心,其决定着企业整体营销体系的构建,营销业务活动的整个过程都要围绕着市场定位开展。

品牌体系的差异化是消费者认知上的差异化,是市场定位差异化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反映,也是区隔于竞争品牌的基础因素,广告诉求往往就是对品牌差异的直接体现,其对产品体系有直接的影响。

产品体系的差异化是对品牌差异化的直接表现,根据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点,就能够确定相对应的产品结构——长度和宽度,和竞争对手形成明显的区隔,产品差异化就是品牌差异化的载体。

渠道体系的差异化则是基于产品体系的差异化而形成的,不同的产品结构会对应于不同的渠道结构,其差异性往往是对产品差异化的直接体现,因为不同的渠道直接对应着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如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妙士酸奶就是用区隔于光明和伊利的乳酸饮料,通过区隔于商超和订户的餐饮渠道而占据了一块优势市场。

价格体系的差异化是对产品体系和渠道体系差异化的自然产物,当前两者的差异性确定之后,价格体系的差异性已经自然形成,企业只需要顺应目标消费者和渠道各环节的价差空间就可以了。

促销体系的差异化主要体现的是传播上的差异化,为了将企业的差异性充分展现于消费者眼前,必须通过媒体广告、促销活动以及POP等宣传形式体现出来,前面几个因素都是可以进行诉求的内容。

管理体系的差异化是隐含于企业内部的差异化,目前大部分企业在理解差异化营销时都忽略了这一块内容,实质上管理体系的差异化至关重要,是对整体差异化营销得以有效执行的保障,更是可以形成差异化核心能力的环节。

组织结构的差异化是为了推动管理体系差异化的执行而相应构建的,通过职能差异化、部门差异化、职责差异化、流程差异化等因素,与竞争对手形成本质上的差别。

人力资源的差异化同样是基于管理体系和组织结构的差异化而形成的,从人员结构、薪酬结构、绩效考评结构等各方面形成差异化,配合企业整体营销体系的顺利执行,最终形成人才竞争的优势。

9.第五课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教案 篇九

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教案

第一节

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一课时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主观能动性的含义;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理解:主观能动性三个方面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表现;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同情况下,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不同表现。

运用: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诸多实例,说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能力方面

提高分析比较能力;提高综合思维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觉悟方面

要充分认识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提高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觉性,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将自己锻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教学重点

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表现。

●教学难点

人类的精神因素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文重点,可采取让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提问的方法。

●教具准备

幻灯机、投影材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五课的中心论题是认识的根本任务即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把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作为认识论的开篇,这是因为它应该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逻辑起点。上册主要讲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及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仅应当了解客观世界的本质、状况和发展规律,而且应当了解人自身的属性、能力和需求,必须对人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把这两方面正确地结合起来,才能确定想问题、办事情的正确方案。因而下册讲有关人自身的问题:人认识世界的根本任务,如何完成这一任务,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人的实践活动等。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人能否认识世界?人如何认识世界?人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式,获得了真理性认识,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指导人们的实践,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学好本课是学好下册的理论基础。

本课共有三节。第一节,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二节,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第三节,注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第一节,先讲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从人类认识过程看,当人类把目光转向人自身,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人自身的能力问题。从认识论来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前提,所以教材把这一问题放在第一节来学习。本节有两个框题,总的结构是:什么是主观能动性——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看,第一框:人有主观能动性——什么是主观能动性。第二框:为什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逐层深入。

第五课的知识结构简表(投影)

[讲授新课]

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板书)

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节

(可播放有关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最好选用发生在当时,为学生最关注、最感兴趣的重大事件。如神舟五号、“多利”羊、三峡工程、黄河调水调沙试验、抗击“非典”等)

师:1.这些事例是否表明了人们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生:上述事例证明人可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师:2.人为何能处理好这些关系,获得成功?有无不成功的时候?为什么?

生:人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在处理自然界与人自身的关系时,也会出现失误,出现失败。

师: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还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当然,在处理自然界与人自身的关系时,也会出现失误,出现失败。这就要求必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一节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板书)

师:人为什么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怎样才能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什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呢?

生: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师:人是自然发展的产物,人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不仅有自然性,还有社会性,人会在主动地、有意识地处理生产关系以及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其他各种关系中调整存在状态,我们说“人区别于物”的“物”,主要不是指一般的物,主要是指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所以,我们是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查人与物的区别。

一、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板书)

(可在标题“人”“物”处重点标划)

.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板书)

师:所谓自觉,就是主动用自己的意识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的要求,这是人所特有的。所以我们说,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

2.主观能动性包括一个方面(板书)

师:请同学们粗读教材第2页至第5页,看看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哪些方面。

在同学回答后,老师补上板书“三”,并讲解第一个方面。

(1)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想”(板书)

师:想问题就是认识世界。什么是认识?

生: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师:人们在同客观世界的接触过程中,客观事物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形成了认识。认识是人主动地去感知对象,去理解对象的结果。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即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只要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就会有意识发生。因此二者是有区别的。

放投影:

师:人类认识世界是积极的、能动的,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即具有主观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人类不仅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更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板书)

师:人类积极能动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首先表现在:人不只是反映事物的外部的表面的现象,而且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能通过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人类才具有这样的能力。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属于认识能力,还是属于认识活动?

生:这一点既是指认识能力,是人高于一般动物之处;又是讲认识活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特有的认识活动。

师:正是因为人的认识的这一点,才有各门科学理论知识,才使人超出了动物界。

师: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绘制成功,那就不是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对大量的生命现象中具有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研究和探索,对此进行研究、发现的活动和能力,只有人类具有,任何其他动物都不可能具有。

(也可让学生用类似实例说明)

第二,人类的认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板书)

师:面对自然灾害,动物只能逃生,而人却在思考着怎样战胜自然灾害,人可以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制造仪器设备,建立实验室,设计各种方案,去探索事物的奥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生甲: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和研究,我国的“神舟五号”航天成功,庞大的开支,周密的计划,也有明确的目的,是为了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生乙: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绘制成功,给全人类带来了福音,这还仅仅限于认识活动,尚未到具体操作阶段,但已经令全世界振奋。这一研究集中了许多科学家,是人类的共同探索,探索人类自身的状况,为的还是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其计划性、目的性同样

很强。

生丙:如何抗击“非典”也充分体现了人类的认识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

(还可以让学生讨论体现人类活动计划性和目的性强的实例,要注意现实性、时效性、针对性)

师:正因为人类有这种能力和活动,所以人类的认识活动还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

第三,人类积极能动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还表现为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板书)

师:人可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预见自然和社会的变化,预见自己行为的结果,预见未来。人们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那些现实中暂时还没有的事物。之所以能如此,原因就在于人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生:本质是同类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的东西,规律则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应该说,本质的联系就是规律。

师:这种联系总是带有必然性的联系,它制约着事物运动发展的秩序和趋势。只要具备了相同的条件,就一定会重复出现和发生作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它是事物共同的、普遍性的东西。据此,人类就可以预见:在哪些情况和条件下,应该出现哪些现象,人类就可以预先提出计划和方案,采取措施,防范不良情况,利用有利情况,造福自身。这些都体现了认识活动的预见性和创造性。

这同样既反映了人的认识能力的特点,又反映了人的认识活动的特点。

师:那么认识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是为了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

(2)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做”(板书)

师:人类在改造世界方面与动物有什么不同呢?先请看马克思的一段论述。(出示投影)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页

师:请大家想一想,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在哪里呢?

(同学回答后,老师总结)

师:人比蜜蜂高明的地方,在于人能在认识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改造客观世界。动物也能改变环境,造出精美的蜂房,但这只是一种自然本能,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人则不同。

第一,人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改造客观世界。(板书)

生:这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特点。黄河调水调沙试验中,用人造洪峰,冲刷下游河床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二,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板书)

师:人类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创造一些条件,使事物的运行条件和状况发生改变,使事物的内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事物存在状态。这就是人类改造世界活动的创造性,这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其他动物活动的根本特点。

生:没有创造活动,就不会有当今的世界。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越来越具有创造性。

第三,人类能够改变或创造条件,利用规律。(板书)

师:人的实践活动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规律自身是无所谓好坏的,它只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存在。好坏的评价只有在某种事物与人发生关系时才能产生。规律也只有在与人发生关系时才能表现出对人是好或不好。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们应该以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为指南,指导实践活动。人恰恰有这种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其发生作用的条件,而改变或创造条件,使其产生对人有利的作用,限制其对人不利的作用。

是“洪水无情”还是“细水润田”都说明了这一点。

播放《众人划桨开大船》歌碟。

师:歌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

生:这首歌体现了勇敢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

师:这也正是主观能动性第三个方面的表现。

(3)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决心、意志、干劲等

(板书)

(放投影:落榜后的名人)

两次科场失利的宋代人苏洵,失败后不气馁,刻苦自学,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八次落第的明朝人归有光,在嘉定招生开学,仍然含辛茹苦,发奋攻读,终于写下了《震川文集》40卷。

三次落第的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下决心从医,一生精心研究,走遍长江、黄河流域,经过27年的辛勤劳动,参考了800多种医书,写下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四次落第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深入民间进行采访,写出了著名文学作品《聊斋志异》。

三次落榜的青年女作家竹林,勤奋努力,连续发表了5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她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出版后,受到中外著名人士称赞。

三次落榜的翻译家苏阿芒,选择了自学道路,掌握了20多国文字,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刊登过文艺作品和论文,被瑞典一家杂志称为“文艺领域的一颗新星在东方闪光”。

师:人类具有自觉的能动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离不开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孜孜不倦的务实态度,总之,离不开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而献身的杰出人物,无不有赖于这些精神支柱的支撑,这些精神状态始终贯穿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奋斗之中。

师:人的意识活动是一种自觉活动,因此人们可以自觉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锻炼自控能力,并通过心理活动来影响或调节生理机能、现代生理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精神意志可以对人的生理功能发生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既是精神性的,同时又是和高级神经系统相联系的生理物质运动的结果,它可以和其他生理运动形式之间发生转变,从而实现对人的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我们都知道,人生气时,体内会产生有毒物质;情绪好时,疾病都可以降服;同学们最有体会的是,只要考试需要,晚上复习到深夜也不瞌睡。凡此种种,都说明人的精神力量有多大。

生:在积极精神状态下,人们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最大可能的成就、最好的结果。反之,缺乏自信,缺乏坚定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必然影响人的能力的发挥,影响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师: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三个方面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是相互联系着的。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离不开精神的调节,而精神的力量在人们的活动中始终存在并发生着作用。

师:但是,人类为了生存,在一定时期特别强调主观能动性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这是正常的,如古代特别强调体力和意志力,现代又特别强调知识的作用。事实上,知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的确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人们又发现情感的重要性了。它是智力发展和发挥的动力系统和监控系统。因此,人们提出了“情商”的概念,认为在现代社会,情商是比智商更加重要的成功因素。为此,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就应该更加重视主观能动性中精神的因素和精神的力量。

(就精神因素对人的影响,可让学生看教材第5页的“想一想”,“你对于决心和意志在认识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有什么体验?”通过提问的形式,由学生自己谈体验,一是帮助理解主观能动性的第三方面,二是加强思想教育性,促进他们重视决心和意志的作用)

信念、意志、激情、理性、行动,是人成功的必备要素。信念是目标,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时的价值选择。意志是一种支撑力和推动力。激情可以爆发出智慧的火花,可以坚定意志,焕发出惊人的力量。理性是“指导员”,是“调控器”。行动是信念、理性等的综合体现和归宿,是一切观念的东西变为物质性的东西的过程,这些都是主观能动性的表观。

人有主观能动性,世间万物,人最宝贵。只是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周围环境的差异,每个人的能动性未必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社会的不断发展,既使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不断得到加强,又逐步为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了条件。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一个本质要求,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就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根据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站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实现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人。“科技兴国”“人才兴国”,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课堂小结]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要自己看重自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将来在社会生活中充分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XX年第1期《半月谈》“新年致读者”中说: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的开端之年,大事多多,喜事不断:“申奥”成功,足球踢进“世界杯”赛;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m队)会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然保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发展格局。据此回答1~2题。

.上述材料表明()

A.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世界

B.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互制约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答案:A

2.上述材料的成功还启示我们()

A.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时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B.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不断创造奇迹

c.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违背客观规律,必然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答案:B

3.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为我们设计了通过“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我国人民正以创造性的劳动向既定目标前进。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人在实践的基础上能认识事物的现象

B.人能通过抽象思维活动反映规律的本质和规律

c.人的认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能指导人们的活动

D.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越来越具有创造性

答案:c

XX年10月15日,我国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据此回答4~5题。

4.人类能把飞船送上太空,说明()

A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B.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c.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具有的精神状态是无穷的

D.客观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A

5.决定人类能否成功地把飞船送上太空的因素是()

A.是否认识到规律是客观的 B.是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是否尊重客观规律

D.是否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案:D

6.我国一些菜农在蔬菜大棚中安装了自控装置,它可以根据作物的要求,自动给水、自动断水。由上进行喷灌,由下进行滴灌,既合理并充分利用了电力、水源,又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它说明()

A.人们能自觉地创造条件,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

B.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改变或创造规律

c.改造规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D.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答案:A

7.下列有关人的主观能动性说法错误的有()

A.它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B.它是指人的能力与活动

c.它其实就是意识的反作用力

D.它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答案:c

8.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

①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发展认识的能力与活动

②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

③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

④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9.下列选项中,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

①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实事求是④学而不思则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答案:A

●课后作业

.什么是主观能动性?它包括相互联系着的哪三个方面?

参考答案: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着的三个方面:

第一,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所说的“想”。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通过抽象思维活动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的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做”。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甚至变害为利。第三,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2.人们为什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第一,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二,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第三,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总之,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请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意识反作用。

参考答案: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叫人的自觉能动性,在四者中外延最大,包括“想”,即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做”,即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叫意识能动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它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还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二是意识的反作用,即它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意识反作用只是意识能动作用中的一个方面,其外延小于意识能动作用。意识能动作用或意识能动性,对应的是主观能动性中的前两部分,而意识反作用是主观能动性的第二个方面。

●板书设计

第五课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第一节

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2.主观能动性包括互相联系着的三个方面

(1)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

——“想”

第一,人类不仅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更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人类的认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

第三,人类积极能动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还表现为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

(2)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做”

第一,人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改造客观世界;

第二,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

第三,人类能够改变或创造条件,利用规律。

上一篇:专业合作社2014年经营情况下一篇:最后一个六一节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