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

2024-07-23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10篇)

1.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 篇一

开始读《虚无的十字架》这本书纯属意外,机缘巧合在书架看到这本书。

这也不是我第一次接触东野圭吾文字。东野圭吾是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说家,作品常常与犯罪、暴力、复仇这样冷漠的词汇联系,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和社会的炎凉。但也不乏一些温暖的语句。“我们这种平凡之人在面对胜负关键时,总需要找寻某种倚靠,但,在比赛中乃是孤独的,无法倚靠任何人。那么,该倚靠什么呢?我想只有自己曾经努力过的事实。”(选自《放学后》)“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选自《白夜行》)这些都曾给过我启迪。

《虚无的十字架》也是如此。这本书主要是围绕犯罪、刑罚讲的,有冷漠不知悔改的杀人犯,有依法宣判的法官,也有执着于争取罪犯判死刑的受害者家属,平淡的语言述说故事,通过人物命运批判法律。我读书向来只能触及文字最为浅薄之意。在我看来,十字架是说让人的心灵和肉体都得到惩罚的处置。虚无的十字架嘛,是说法律不能让罪犯得到应有的、能够让他内心忏悔的审判,只是关进监狱或者死刑,并不能起到任何的实质性作用,受害者家属也不会因此得到完全的安抚。从这个层面讲,法律并没能起到真正的教化作用,也就形同虚设,所谓虚无。“死刑很无力”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将作者的看法延伸到教育中也同样适用。教师教书育人,最重不过一个育字。首先要在孩子心中培养一杆秤,使其知何为可为,何为不可为;其次,惩罚和奖励都不要停留在表面,要深入其内心,唤起他的羞耻感、自豪感;最后引导孩子主动的重构那一杆秤,达到内心的道德平衡。这样让十字架不再虚无,惩罚才能是真的惩罚。如何判断他是真的悔过,还是为了逃避再惩罚的假意伪装或是根本无惧惩罚,这是个问题。希望能在之后的阅读和教育实践中得到答案。

2.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1000字 篇二

这两本不一样,我查了下,这本书是的作品,真的很厉害了。没有对比看不出进步有多大,知道自己想走到哪里,并且一直不停的走,真的很棒了。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女人被杀了,第二天凶手投案自首,受害者的前夫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并且调查下去,直到揭露出真相。

首先是非常值得深思的死刑废止令,作者本人似乎也没有想好。死刑的意义是什么,到底什么才是对受害者及家属更公平的做法。如果罪犯不反省,只把死刑当作是一个结果甚至解脱,那死刑还有意义么?

我是赞同死刑的,如果我是受害者或者受害者家属,看罪犯日日夜夜反省痛苦报答社会,当然更爽快点,但是看着他死去,一命还一命,也是我能得到的第二大的慰藉了。更何况,罪犯能够真正反省改过自新,这几率太低,我宁愿要赢面大的。

的确,罪犯死了,也不能使家属感到开心,毕竟他们是损失了亲人。但是如果在未来的路上还有可能开心的话,罪犯死掉是基本条件了。如果我的亲人死了,罪犯却逍遥法外,每每想到此,我一定痛苦万分。所以如果可以,我一定选择以命相抵。

至于说不同的犯罪,却用相同的死刑来抵。这是有点不太公平,一个人杀了一个人,也是死刑,杀了五个人,也是死刑。这确实不太公平。但是,死刑也是他本人所能负责的极限了,如果搞连坐那一套,反而没道理了。不能追求绝对的公平,相对的公平就足够。

揭开的真相,作为一个妈妈,真是看的痛心疾首,《江湖儿女》里有一句话,深表赞同,说“这些小孩,不知深浅,最可怕了”。不管是身边的事,还是书里电影里,都有这样的案例。年轻人,为了掩盖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愿意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因为年轻,不懂得害怕,也不在乎以后,只要渡过现在就好了,别的什么都可以不要。

书里的小孩做了什么呢?他们杀了自己的孩子。不是打胎,是把孩子生下来,再一起捂死,埋掉。这初听起来没什么,越深想越胆战心惊,于是他们半年后分手,女孩干什么都不成,认为自己不配活在世界上,有偷窃癖,两度入狱。男孩学医,跟怀着别人孩子的女人结婚了,并且一直致力救小孩子。

引产就已经是非常残忍的事,代表小孩已经较大,骨骼已经形成。七个月后,就算是引产的宝宝,也可能是活的。那已经不是一滩血肉,一个器官,而是一个生命。杀人就已经够胆战心惊了,杀自己的孩子就更是耸人听闻。

为什么父亲学医,去拯救?而母亲就堕落下去。因为母亲比父亲多当了九个月的妈妈。她的爱更多,负罪感更强。年幼的她也不够坚强,只能被打败了。

小夜子也是很值得一说。她是死者,她先是女儿被杀,罪犯判处死刑后,和丈夫没办法继续相处而离婚。然后她开始写作,写偷窃癖的事,写死刑废止论的事,女儿被杀后,她并没有消极,反而希望更明白罪犯,也更明白受害者,她想往更深层次钻研,这是她疗伤的方式,她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

3.《虚无的十字架》读书笔记 篇三

中心集中探讨一个争议性的问题,里面事件从表面慢慢层层探索深入,挖出事件真相,结尾。

这次主要探讨的问题是,是否应该废除死刑,杀害他人的犯人是否应该被判死刑。

这本书里面对正反两方的观点描述颇深。支持废除死刑,一方面对受害者家庭意义重大。书中提到“俗话常说,“杀人偿命”,但对遗族来说,凶手的死根本不是“偿还”,只是走出伤痛这条漫漫长路上的某一站而已,而且,及时经过了那一站,也无法看到未来的路,完全不知道自己改克服什么、走向哪里,才能够得到幸福。但如果连这种为数不多的歇脚站也被夺走,遗族到底该怎么办?废除死刑,就是这么一回事”。

而反对死刑,更多是认为,不同伤害他人的行为,都导向了同一个结果——死刑,那么这样来说,死刑并无意义。更甚,很多犯人即使再被判死刑后,并无任何改变,这样总结来说“死刑很无力“。

4.沉重的十字架读后感650字 篇四

这沉重的十字架就等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现在的我们也相当于背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这个十字架就是学习,我们总是抱怨作业的繁重,学习很累,可是我们又没有想到学习和做作业是帮助我们增长知识、学习技能。如果我们不做作业,不学习,当然会轻松自由很多,不过,那又怎么可能考上好的中学、更不可能考上好的大学。十字架越短就证明你学到的知识越少,那么我们就永远都没有办法抵达知识的殿堂。

这个故事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让我更加清楚地知道目前我们的重任——学习。同学们,我们一起努力吧,好好学习,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5.《金矿上的十字镐》读后感 篇五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金矿上的十字镐》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斧头虽小,但多劈几次,就能将坚硬的树木伐倒。“阿拉斯加的金矿大王约翰逊接受记者访问时,说出这句莎士比亚的名言。

”请问你致富的秘诀是什么?“记者问。

”我想,是一种运气吧!“

”运气?“记者疑惑着。

约翰逊笑着说:”记得当时,我无意间在荒废的矿区发现一把生锈的.十字镐插在泥土中。我只是用力把十字镐摇动几下,然后拔起,没想到十字镐下有许多争名金矿,因此发现了矿床。“

约翰逊强调说:”假如,地个十字镐的主人,能够再稍微坚持一下,挥动一下十字镐,那么,如今的金矿大王,或许就是这个人了。"

6.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六

windy

《查令十字街84号》因《北京遇上西亚图二》而热,一直对电影的二三四没兴趣,反而被《查令十字街84号》吸引,因为我也对英国文学很着迷。当然我没有海莲的格调高,与之对小说的鄙视相反,我只喜好小说,特别是简・奥斯汀。如同海莲一样,我也希望有一天能赴英国来一场朝圣之旅。

书中有很多共鸣的地方。同样居住在一个文化相对匮乏的国度,我对书本有同样的渴求。每当看到外国那恢弘的图书馆,那一排排高至天花装满几世纪各类书籍的书架就艳羡不已。幸而,我对书的要求没有海莲那么严格,所从高中开始,学校和市立图书馆基本能满足我的需求。到现在有了稳定的居所,我就像海莲说的那些“俗人”一样总会有购书的欲望,结果买了一堆并不值得收藏而又舍不得丢弃的书。看完此书,觉得有必要提升自己对书的鉴赏力,只买真正值得收藏的书。

虽然海莲对书的喜爱令人敬佩,但我认为真正让《查令十字街84号》风靡全球的是书中海莲和弗兰克浪漫的书信情缘。很多人将这个情理解成爱情,而我有不同的理解。海莲信中率直热情的性格跃然于纸,弗兰克的信中从彬彬有礼的事务化到流露丰富学识和幽默感的确体现了二人在信件交流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相知相识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应该是超越于爱情之上,是一种因在遇到有共同兴趣相互欣赏的一种知己之情。想想海莲所生活的环境连想要的书都难以得到,一个对古书有兴趣的人更是难以遇到。而弗兰克所在的英国虽然文化底蕴深厚,但在二战前后的英国也迎来她破旧迎新的年代,他所热爱的古书行业正在萎缩。所以当二人志趣相投,相隔万里的人用书信连接起来心里会是怎样的喜悦。海莲为弗兰克及其同事的慷慨赠予是出于真心的同情与感激,弗兰克也因为有了知音之遇,在乡间采购二手书的时候也更加留心,希望找到爱莲的心头之好。这种相知互动的喜悦我认为比爱情更加让人动容。

7.十字街头电影观后感 篇七

大学生老赵、阿唐、刘大哥和小徐四人毕业后,即面临生活的严峻考验。刘大哥刚毅坚强,在民族存亡关头,回到北方老家投身抗战;小徐消沉懦弱,找不到生活出路,企图自杀,后返回家乡;阿唐性格乐观,随遇而安,替商店布置橱窗广告糊口;老赵对生活充满信心,当了报馆校对,并租了工厂区一个前楼房间栖身。不久,老赵家旁边搬来一位新邻居———绸厂女教员杨芝瑛,两人在种种误会中建立起感情……

电影《十字街头》的导演沈西苓被称为“怪物”,影片的剧本情节是在一个寒夜里和一群不得志的社会青年彻夜长谈得到的灵感,而出演和参与制作这部影片的几乎全是新人,而就是这些新人加上这个“怪物导演”攒出来这部《十字街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白杨成了学生心目中的梦中情人;赵丹正式成为大明星;沈西苓更是被许多有心人爱戴;而吕班、沙蒙、赵明、崔嵬、汤晓丹这些后来的著名导演都是由《十字街头》引领进了电影生涯,如果能看到这么多朋友后来的成就,英年早逝的“怪物导演”沈西苓也许在另一个世界也会开怀地笑起来……

8.查令十字街84号观后感 篇八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平时看的书少,《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个书名,还真的就是在电影《不二情书》那听来的,只是没想到原本电影情节里的东西,却鲜活地出现在自己面前。这还要感谢领导,给我一个直面优秀文字的机会,对我这样一个凡俗的人来讲,想来即便没读,摆在那儿也是一件美物。而事实上,这是一本值得拥有的好书,也希望通过它,能再度燃起我们阅读的热情。下面就同大家分享一些本人粗浅的读后感。

首先,在读这本书之前,一定是抛开现下的各种琐碎,腾空脑袋,并且给自己争取一个安静的环境,否则是没有办法认真地翻下10页。因为故事的表面是单调的,内容无非是索书、道谢、问候以及对见面的设想和期待。外国文学作品本就难啃,而书中的女主角还让故事任性地跨越了国界。好吧,请原谅,这是作者,也是故事的女主角戒不掉的癖好或者说是追求,好比我们这些吃货总是会垂涎一顿美食一般,值得同情和理解,怎么说爱书总是比爱吃更高、更难。

下面就随我一起穿越故事的现象看本质。

沉下心来读完全书,包括别册,也是机会难得,难得享受这被文字包围的温润而流畅,难得内心自由而宁静。我以为,这是一部讲述美好的书。二十年的流光,是由往复于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这家小书店的来往信函交织而成,当然这家书店就是在查令十字街84号——住纽约的女剧作家海莲嗜书买书,任职“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寻书寄书,原本是再乏味不过的商业往来,但很快,书籍击败了商业,人的情感、心思乃至于咫尺天涯的友谊开始自由流窜,漫溢开来。对,就是书,让这个故事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时空里开出了花,披上了流光溢彩。

五十年代初期的英国物资匮乏,生活基本实行配给制,海莲慷慨而用心地寄给了远在异国的弗兰克和他店里的朋友们各种生活必需品,当然,在今天富余的社会环境下,也许显得微不足道,那我们姑且称它为“礼轻情意重“吧,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很难让一个生活本就举步维艰的人,仍想方设法去温暖他人的,她的善举打动了很多人。我不知道为什么,似乎那时候的人们更愿意付出,也更容易被打动,友好的关系在字里行间里一览无余。至于到底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没有谁会去权衡和追究,本性使然,这是不是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从来都不是一座孤岛,彼此需要更多温暖的相知和相助。

海莲这个译名真好,她就像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平凡甚至有点落魄的人生遮盖不住她智慧而富有洞察力的双眼,这已经与她的外貌无关。她强大的内心,淘气、率真、善良,这些足以让她美到不可芳物。即便在处理自己的拮据和病痛时,她都可以肆无忌惮地调侃,并一笑置之。一个被文学滋养的女子,她总是让平凡的生活充满期待,同她在一起的人无一不被她所感染和牵引,包括弗兰克和他店里的其他人,这是一种向上、向前的力量。

而弗兰克的拘谨绅士也跃然纸上,在同海莲长久的书信往来中,他唯有在对她的称呼上有所改变,免去了敬称,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但不变的是周到的服务和对海莲一度的尊重。尊重海莲,尊重这份情谊,也尊重了自己的家人,甚至他妻子都参与到了与海莲的书信中来。弗兰克的内涵,不偏爱、懂节制让这段有如架在时空两头的友情在历经岁月的打磨后,固若金汤,熠熠生辉,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

海莲和弗兰克又是志趣相投的。信笺、书籍、礼物像秋天的风夹着泥土的芬芳,不期而至,让他们收获了很多惊喜。这种书信往来的记忆是温暖的。就像译者陈建铭先生所讲的“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我喜欢因不能立即传达而必须沉静耐心,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亦珍惜读着对方的前一封信,想着几日后对方读信时的境况和情绪。”握在掌心的信笺,看着熟悉的字体,一个个散发出淡淡的温暖的探询。我可以想象海莲或是弗兰克时常会借着闲暇时光去翻看这些书信,一遍遍的翻看,一暮暮的回忆,一次次的期盼。我想,大概也只有记录下的文字才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吧。

二十年的光阴平淡地看不出一丝痕迹,直到最后两封信,弗兰克的死讯,让细水长流的故事嘎然而止,甚至海莲都没有如愿地见上弗兰克一面,就这样结束了。

到这里,故事显然是黯淡的,黯淡于这是一场伤逝的奇遇,于海莲,于你我。但我对海莲最终无缘见到弗兰克倒并不遗憾。生命中所需的已经彼此给予和得到,见与不见已不重要。那些由长久岁月串联的记忆已经被好好珍藏。借海莲一封信里的一段话,“我打心里头认为这实在是一桩挺不划算的圣诞礼物交换。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

万事万物持续流变,珍爱的东西尤其不能长久地留存,如朝霞,如春花,如情谊。但是你可以买它,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正是因为弗兰克的早逝让海莲决心把这场奇遇写成书,和那些弗兰克和朋友送的礼物一样,这一切便不容易再失去一次了,甚至自此比她自己的生命有了更坚强抵御时间冲刷的力量,书籍,的确是人类所成功拥有最好的记忆留存方式,记忆从此可置放于我们的身体之外,不随我们的肉体朽坏。

9.高一作文:虚无的周末 篇九

高一作文:虚无的周末

457000河南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李时良

刚从“初中毕业班”这个框框里逃出来,带着解脱的欣喜和美丽的憧憬,我步入了高中生活,结果却发现自己被卷入了一个更为烦累的大机器中。我在这个庞大的机器中高速旋转着,想停也停不下来。

高中每月过一次星期天。等待周日的漫长时间里,我累得身心俱疲时,多么想停下来歇息一下,就那么一下也行啊,可是内心的渴求只能搁浅在绝望的沙滩上。

主啊,请赐我一个轻松的周末吧!我真的想这样大声喊,却又被现实活生生地拽到了繁重的作业中。我哀叹一声,那么只有幻想一个虚无的周末了。

假如有这么一个周末。第一天,我要骑着自行车在这个几乎快陌生了的城市兜风。看着蓝色的天,洁白的云,沐浴着金色的阳光,让微风在双颊荡漾,我的脸上一定会浮起微笑吧。经过题海的洗礼,这是多么难得的惬意啊!我会骑着车在每一条路上留下痕迹,像旅行家一样浪漫,即使没有环游世界,我也要尽力扩展自己的视野。三点一线的生活禁钢了我,我要在这样一个周末找回一切属于我的自由。

然后我要去超市购物,曾经多少日子,我都忘记了这个处所。我会无忧无虑地买下自己喜欢的小饰品和零食,我会快乐地挑选,不会吝惜时间。虽然这在老师眼里是坏孩子的作风,但我的确很想这样做,很想这样放松自己。

这个周末的夜晚将会很安详。我会早早入睡,告别挑灯夜战的时光,睡梦中我定会有甜美的微笑。我要让每一个脑细胞都尽情休息,巨大的压力曾残酷地折磨过它们。因此,这个夜晚将无比温馨祥和。

我一定要等到阳光把我叫醒,不必再在乎起床的时间。没有了晨读,也没有了迟到被罚的.恐惧,我一定会从容地醒来,睁开双眼又会是幸福的一天。

第二天,我一定要去游乐场,让自己浸入欢声笑语中,抛开一切,烦恼也好,愤怒也好,抑或是压力、伤心,和升学有关的一切,都要闪到一边去,这一天我只与快乐相伴!我会像小孩子一样,疯狂地玩旋转木马,坐碰碰车,我会像回到童年一样让自己享受每一秒的幸福。

最后一点悠闲的时光,我会去公园,带上心爱的日记本,在树荫下也好,长凳上也好,或是在喷泉旁边,坐下来,一边吃着我从超市里买来的零食,一边用文字记录下这两天的快乐.从笔尖流出的文字将会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这样清洗过我的心灵和大脑,我会整理好装备,用饱满的精力再次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去。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微笑起来。

我被这样的周末深深地陶醉着,即使是虚无的幻想,我仍然得到了放松的满足。

10.《教育的十字路口》读后感 篇十

近段时间,我阅读了张先生的《教育的十字路口》一书。读这本书与读其它的书感觉有很大不同,因为张先生这本书里的文章是细细碎碎的。记录的或是一个场景,或是某人的一句话,或是听课后的几句感悟。有时驻足,有时行走,都围浸于教育深长的思绪……在这些“细细碎碎”中,我读到了耐心、伤感、渴望、期盼……我特别喜欢这种形式,它让我拿得起放得下,随时随地拿起书来读,不必回顾上文,随时随地放下书思考,不必冥想下文。对于时间零碎的我来说,课间也可以读上一条两条。它让我感觉到,原来细细碎碎也是一种写作方式。

“教育就是反思与行动,爱抚与照料,对话与合作,引导与建构,促进与成长,教育就是互动与彼此成全。以追求完整人性为目标的教育,以人性的不完整作为关注的起点,在这里,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独个性而赋予了主体的价值,并因此成为责任的主体,主体意识的萌发恰似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基本炽。”书中的这两段话揭示了教育的本质,那么谁来进行教育呢?自然是教师。教师的责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必先修身。因此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要加强自身涵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多学习理论知识,记好笔记,认真写心得体会。要认真备课、上课,同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对照新课改精神,明确不足,找准差距,争取提高。要学会“关注、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善待每一个学生,用心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聪明之门”。

书中最让我欣赏的,是作者提出了基础教育中的10个人文要害词:自主、互动、开放、质疑、活力、宽容、同情、爱、觉悟、生命。人文精神是当代基础教育变革的价值背景和追求目标,这些名词在教育改革实践中被赋予了坚实、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尊重生命,爱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跑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布满活力。

我尽管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但也要加强自身涵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学习,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尊重爱护学生,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我会在学生的成长中、进步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教师工作的乐趣!

这本书友一个震撼的名字,更有着震撼人心的教育的思考。新的教育,创生于十字路口,如果没有彷徨,就无需选择,无需择断,也无需有随时承担责任的勇气。十字路口,意味着多元,多样好自由,如果这个世界上有真正的爱,必然会有自由。十字路口,实际上是我们期待中的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十字路口,意味着对价值的重新发现重新认定,在彷徨中孕育着独具的慧眼。真正的教育,在出发时是未知的,只有在相遇时,在共同的参与中,在对话的过程中,意义才日渐清晰起来。

上一篇:难忘的第一次游泳作文500字下一篇:小学风景作文加评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