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精选12篇)
1.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 篇一
第三章 社区文化与教育管理
第一节社区文化概述
一、社区文化的含义
1.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含义
(1)文化的含义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综合。狭义的文化是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2)社区文化的含义 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成员精神活动、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它包括社区居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状态、风俗习惯、公共道德等思想形态,以及学习、交往、娱乐、健身、休闲、审美等日常活动
二、社区文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1.社区文化的特征:(1)区域性;(2)群众性;(3)分散性;(4)多元性;(5)归属性
2.社区文化的发展趋势:(1)社会趋势;(2)特色化趋势;(3)网络化趋势
三、社区文化的内容与功能
1.社区文化的内容
(1)环境文化
(2)行为文化
(3)制度文化
(4)精神文化
2.社区文化的功能
(1)娱乐和健身功能
(2)教育功能
(3)传播信息功能
(4)自我实现功能
四、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及创意
1.关注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2.关注参与性
3.娱乐性、文化性和宣传价值并重
4.传统化与创新化
第二节社区文化的管理
一、社区文化管理的内容
1.相关部门对社区文化管理的职责
2.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 篇二
目前,社区综合管理软件或系统日趋成熟,智能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智能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社区居民智能信息化服务系统,均通过互联网技术、3G技术等实现了社区管理的“智能服务”,但各社区使用的服务系统的技术、业务流程、区域划分标准均不统一,相互隔绝、重复建设,给城市社区的统一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不能利用日益发达的GIS系统服务于社区,无法实现社区服务的直观化、可视化。
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提供的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如下。
(1)通过开发基础数据采集录入系统,实现数据统一归口入库的目标,社区工作人员能方便地整合和管理社区居民信息,提供基于WIFI和3G的移动数据采集录入、数据动态更新功能,通过“掌上社区”及时发布、管理、查询社区公告及服务信息。
(2)对多项社区业务和便民服务进行整合,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借助一站式平台实现网上办事,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快捷的公共和便民服务,提高了社区的办公效率。
(3)整合社区服务呼叫中心为居民提供诸于政策解答、信息查询、业务办理指南等服务,提供电话、E-mail、QQ等多种访问方式;提供电话主动外拨、语音信箱、人工/自动回复系统功能;与上级呼叫中心及主要部门对接,形成分布式呼叫系统。
2 技术方案
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包括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和社区智能呼叫中心,该系统还包括居民信息管理系统,所述居民信息管理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包括网格管理模块、小区管理模块、楼房管理模块、居民管理模块、重点人群管理模块、流动人口管理模块、报表管理模块、巡访计划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
本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实现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社区服务配置了地图和地理信息,使服务更直观、更方便。
(2)实现了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解决了城市辖区内各社区管理规范不统一及无法实现标准化、系统化的问题。
(3)整合了社区居民管理、社区服务平台及社区智能呼叫中心,同时实现了社会综合管理的标准化、智能化、一站式,提高了社区管理的效率。
3 技术实施方案
3.1 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3.2 居民信息管理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下面结合图1、图2详细说明本系统的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的系统框架图,该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包括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及社区智能呼叫中心。
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包括网格管理模块、小区管理模块、楼房管理模块、居民管理模块、重点人群管理模块、流动人口管理模块、报表管理模块、巡访计划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
网格管理模块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的管理,同时根据网格划分,按照对等方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网格划分从上至下将城市辖区划分为若干个区级网格,区级网格的管理部门为区管理服务中心,综合了区委、区政府、政法委、信访局等区级管理资源;每个区级网格下又划分为若干个街道网格,街道网格的管理部门为街道管理服务中心,综合了街道、计生办、社会保障等街道级管理资源,形成街道网格的标准化信息并上报区级网格;每个街道网格下又划分为若干个社区网格,社区网格的管理部门为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综合了社区医疗保险、社区综合治理、社区劳动保障等管理资源,形成社区网格的标准化信息并上报街道网格;每个社区网格下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网格,单元网格以小区为单位,配置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管员、网格督导员、网格指导员,形成小区的标准化管理信息并上报社区网格。各网格实现标准化信息管理,信息及业务办理层层汇总和上报,各网格均匹配相应的地图、地理信息,更直观和方便地显示了网格的地理布局、街道分布,还可在网格地图上直接进入小区进行详细的查询。网格管理模块具有对网格进行划分、维护、查询的功能。
小区管理模块用于实现对小区信息的登记、维护、查询功能,可查询各个小区当前的基础信息,如地理位置、居民人口构成、社区综合信息、楼房构成、物业及所属等。
楼房作为小区内独立构成单位之一,楼房管理模块用于对楼房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具有楼房信息登记、维护、查询的功能。可查询楼房的地理位置、建筑信息、使用期限、使用类别、户型情况、居民户数、居住人口、是否出租等相关信息。
居民管理模块对社区内所有居民的信息进行记录,包括家庭基础信息、个人基础信息和健康档案,以便系统和社区管理人员及时获取有效的社区内居民的分布情况和具体信息。
所述重点人群管理模块通过检索重点人群分类来获取需要重点关注的人员信息和分布情况,主要是“五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刑释人员等。检索结果可生成报表,方便社区工作人员对重点关注人群进行走访和管理。该模块具有实现重点人群信息的获取、查询、走访计划的制订和管理、帮扶信息的管理等功能。
流动人口管理模块通过检索楼房中的出租情况和检索居民是否为外来人口等,来获取流动人口的比例和情况,检索结果可生成报表,方便社区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本社区内流动人口的分布情况,该模块具有流动人口信息的获取、查询、服务信息管理等功能。
报表管理模块用于实现生成、打印和管理统计报表功能。
巡访计划模块用于实现建立和维护巡访计划表功能,巡访计划表的内容包括计划名称、网格、访问人群类别、计划类型、周期、目的等。
系统管理模块用于实现用户权限管理、系统设置、日志管理功能。
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实现备份、导入、导出、同步更新系统数据功能。
居民信息管理系统为B/S结构,采用J2EE技术平台进行开发,具有多层次分布的特点,并且实现了组件的重用能力,安全模式实现了高度统一,可以灵活地控制交易。
居民信息管理系统支持WIFI和3G的移动数据采集和录入。
所述的网格管理模块、小区管理模块、楼房管理模块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匹配相应的地图和地理信息,使管理更为直观和便捷。
3.3 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
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如图3所示)由视频智能监控管理系统、社区信息发布管理系统、健康感知服务中心、智能自助终端4个部分组成。
3.3.1 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实现功能:视频分析能力、智能行为及事件分析、智能报警预案设置、同一视频多防区设置、自我学习场景干扰物、出现行为分析报警、徘徊行为分析报警、入侵行为分析报警、对象速度异常分析报警,可做出不规则形状监控区域,方便复杂地形监控,具有多种搜索、信息过滤、数据分段下载处理、多摄像机联动监控、围墙翻越报警、区域检测报警等功能。
3.3.2 社区信息发布管理系统
实现功能:播放管理功能、终端管理功能、系统信息管理、多媒体播放、外设支持、字幕播放、自动下载、定时开关机、巡检记录、系统安全、播放日志、记录统计。
3.3.3 健康感知服务中心
实现功能:医生工作站、体检测评单元、身份识别器、个人数据采集系统、专家测评系统、后台管理系统、健康服务台、健康一体机。
3.3.4 智能自助终端
实现功能:首页通知公告、排队叫号、在线咨询、服务查询、商品信息查询、政务公开、社区业务、电子地图、信息搜索、问卷调查、呼叫中心、受损自动报警、人性化导航、位置定位、统计分析。
3.4 社区智能呼叫中心
社区智能呼叫中心系统整合了电话、手机、一键通、一体机、计算机网络等各种终端接入方式,居民通过终端实现与工作人员的语音、文字和视频沟通互动。“社区热线”呼叫中心作为信息记录、反馈和业务咨询办理的枢纽,将呼入信息进行登记、答复、跟踪并切换至问题相关的业务科室,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渠道,向居民提供7×8 h的服务。
在本次建设中,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社区智能呼叫中心系统的总体结构图如图4所示,系统设计图如图5所示。
系统特点如下。
(1)提供综合服务业务。社区智能呼叫中心系统一开始就引入了综合客户服务的概念和体系结构。通过统一的特服号码对外为居民提供服务。当有一个呼叫到来时,系统会安排最恰当的客户服务话务员或者相应的自动客户服务处理,以保证实现统一、高效的服务。
(2)支持分布式呼叫。允许在呼叫中心内部各子呼叫中心之间进行数据的同行,当一个呼叫进入系统后,各专业业务代表之间可以互相灵活切换。例如,话务员可以随时将呼叫转到自动语音服务等中心进行处理。
(3)灵活的录音服务。录音系统有着保障客户服务系统正常运营的功能,因此录音功能是每一个呼叫中心应有的功能。
(4)强大的数据库支持。支持本地和异地数据访问功能,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共享已有的数据资源。
(5)实现功能。一键通、求助跟踪、咨询建议、留言信箱、自动留言与应答、投诉管理、预约管理、数据统计、业务受理与转交、业务办理跟踪及督办、综合查询。
参考文献
[1]张彭,王轶斌,沈玉梅.基于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智慧社区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6).
[2]陈宝刚.小软件构建大平台[J].社区,2012(19).
3.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 篇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400
我院是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拥有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这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都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在医疗废物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然而,医疗废物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2009年1月开始我院领导与院感科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出台的医疗废物管理的各项法规,对照标准,查找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与对策,层层落实,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存在的问题
概念区分不清:医院废物与医疗废物概念混淆,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与一些医院的实习生。不知道医院废物是属于无危害垃圾。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工作中产生的具有危害性的废物。
对医疗废物分类不清:医疗废物分为5大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在工作中常常发现感染性废物中混有药物性废物,药物性废物中混有损伤性废物,非感染性垃圾混入医疗垃圾,如输液袋外包装,药物包装盒等医疗垃圾属于非感染性垃圾,都混入黄色垃圾袋内。
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患者使用过沾有血液的中单、棉签、棉球及医务人员的口罩与帽子等混入生活垃圾容器内,还有个别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混入治疗室的黄色医疗垃圾筒内。
医院废物暂存库房管理不到位:库房无专人管理,位置安排不合理,面积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没有照明设施,没有水龙头及地下排污水条件,没有防鼠、防蚊、防盗等设施,也没有各种消毒、洗手等必备设施与条件。
制度制定不够全面: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缺少重视,制度制定不够健全,管理与检查的力度不够。
缺少培训:医务人员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管理条例和办法学习培训不到位,各科处理医疗废物及管理暂存库房工作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大多是医院从农村招进来,年龄偏大,对医疗废物处理的工作流程不清楚,甚至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个别勤杂工把一些医疗废物如橡胶手套等私自出卖。
职业防护不够重视:各科废物处理人员与暂存库房管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薄弱,在收集医疗废物与处理医疗废物时没有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医院发放的防护用品不足,如洗手液、胶鞋等。
管理对策
领导重视:医院加大投入,与杭州大地维康医疗废物处理公司签定合同,使用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所要求的各种包装容器,如防刺破的带盖利器盒,各种型号的黄色废物袋,黄色脚踏医疗废物桶、黄色医疗废物周转箱等,从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健全管理制度:要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医疗废物处理流程、防护措施、各种警示标识及监督考核等,各部門负责人与专职人员要经常督促、检查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工作制度的落实。
暂存库房的设置:库房位置应远离医院医疗区与生活区。应有严密防鼠、防蚊、防盗设施,地基保证不受雨水冲击和浸泡,排污水管道通畅。具备良好照明设施和通风条件,每天用紫外线灯管对暂存库房进行空气消毒。库房内废物按医疗废物五大类分别放入周转箱内,相应位置设有醒目的警示标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各交接记录要齐全,签名要完整。
加强学习与培训:对所有的医院工作人员加强有关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在工作中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流程正确进行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充分认识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坚决杜绝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等现象的发生。
加强废物运送人员的防护:医院为医疗废物处理人员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围裙、胶鞋和一次性眼罩等。
严格目标责任制:与临床各科签定医疗废物管理目标责任书,指定专人负责,层层把关,不定期抽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4.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自我鉴定 篇四
社区是城市社会事务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党和政府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通过学习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后,从过去单一的实际工作到现在理论运用至工作。让我在工作中,各环节都有所提升。比如,过去对电脑方面运用十分生疏,一直认为这是年轻人才要学会的内容。我们已经和时代脱节,不必随大流学新事物。但办公自动的推广,进度越来越快。在工作中每天都需要使用电脑,老麻烦别人使用操作在工作效率性、工作正确性都有很大的局限。通过自己在学校和家里对点的多加练习,基本操作内容从不懂到会,从懵懂到熟练运用。并通过了考证,在实际工作中电脑的使用也可以灵活操作了。每一门课程的学习,起初看起来是那么的零碎,但当你学通后你发现这可以和工作实际相结合。什么是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那就是适应城市化发展,重点面向基层,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几年的学习,掌握扎实的社区管理基本理论及技能,具备过硬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方法和技巧,能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知识,从事协调和管理工作。在基层工作中,如何更好的和人交流,如何学会使用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等等。都在这个专业中得到了学习,从对26个字母的颠倒不熟悉,到学会了基本的会话。在实际生活中会开口说,能交流。通过学习对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上海外籍人士越来越多了。掌握了一门语言后,在社区工作中遇到外籍人士后不怕自己开不了口说话了,可以开口的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流,对社区工作的开展也是十分有利的。对于几年的学习中,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起来。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们,细心的指导,我们手拉手成舟划过学海。掌握了这门课带给我们的乐趣与快乐。
5.社区管理与服务座谈会发言稿 篇五
(2011年10月日)
各位领导:
上午好!下面我介绍一下汶上镇祥云社区在管理与服务上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祥云社区位于县城北部,105国道以西,北临北二环,交通便利。2009年11月动工建设,2010年12月回迁入住,到现在已有近一年时间。目前,社区共有居民298户,常住人口1089人。回迁以来,社区紧紧抓住“民主管理、文明服务”这一主线,把“人性化服务”的观念贯穿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创新管理服务机制,整合社区资源,着力营造出一个服务全面、环境优美、秩序优良、人际关系融洽的和谐新社区。
一、加大投入,完善服务功能
为加强社区服务功能,我们投入230万元,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又投入20万元进行了装修装饰,完善了各种办公设施,提升了服务中心教育、管理、服务等功能。为美化社区环境,我们投资8万元,安装LED节能灯41盏;投资15万元,购置了玉兰、樱花、红枫、碧桃、紫薇等十几种苗木,对社区进行了全面绿化、美化,绿化率达40%;为搞好社区环境卫生,我们组建了社区保洁员队伍,纳入镇城乡一体化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实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为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我们投资72万元,建设了一体化太阳能工程,实现了热水随用随有。
二、成立组织,强化社区管理
为搞好社区管理,我们成立了由支部、村委主要成员组成的社区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物业管理办公室,由一名支部委员任办公室主任,在社区内聘请了5名有水电维修等技术专长的群众专门进行物业管理与服务,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美好家园。“社区以民为本,民以社区为家”,我们立足社区,面向居民,按照“五个有”标准,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制定了《社区管理办法》、《村规民约》等制度,真正做到了人员到位,职责明确。社区内设文体活动室、阅览室、党员活动室、治安室、监控室、计生服务室等工作机构和活动场所,明确专人负责,为居民提供各种优质服务。
三、强化服务,增加农民收入
为彻底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我们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采取反租倒包、入股等形式,一次性流转土地200亩,建设了由梁山客商投资500万元的高标准物流公司和由汶上润丰蔬菜公司与山农大联合进行开发的蔬菜科研基地,一期工程投资120万元,建设高标准钢构大棚5个,目前已建设完毕。另外,还有武汉丰美净菜公司、章丘富源食品公司投资的2个项目正在洽谈中。通过招商引资和土地流转,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促进了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使群众真正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四、民主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为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我们采取选举的方式,社区12栋居民楼每栋楼都选出了一名楼长,社区重大事项由楼长和社区管理领导小组共同决定,实现了民主化管理和民
主化决策。
老年人的管理是社区管理的一个难点,为搞好老年人管理,我们成立了老年协会,吸收德高望重、多才多艺的老年人参加,引导他们自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自娱自乐。今年重阳节,我们举办了 “欢度重阳,尊老爱老”活动,为每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了助老金,掀起了尊老爱老的热潮。为提升群众的道德素质,促进家庭和睦,我们举办了祥云社区第一届“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圆满评选出了15名好媳妇,15名好婆婆。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社区老年人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回迁入住后,治安问题成了群众反映比较迫切的问题,为给群众创造一个平安、稳定的生活环境,我们投资5万余元,安装了20个监控探头,对整个小区实行全方位、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另外,我们将楼长组织起来,组建了治安巡逻小组,定时进行巡逻。为加强外来人员管理,我们聘请了2名门卫,实行24小时值班和外来人员登记制度,有效的维护了社区治安。
在社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祥云社区先后荣获市级“绿化示范村”、县级“社区建设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等多项荣誉称号。“社区是我家,连接你我他;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社区的各项功能和设施,着力提高社区的各项工作水平,争创一流社区、文明社区,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健康发展,为我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贡献力量。
6.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与体会 篇六
祥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刘翠凤
社区卫生服务单位是卫生医疗服务的基层单位,担负着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工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保证。规范化管理是以一种先进科学的管理思想,使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针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各个环节制定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标准、基本服务规范和管理办法,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一、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
1、制定社区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及所属医院的性质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如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及各室工作制度等)和岗位职责(如社区卫生服务站岗位职责、全科医生、全科护士职责等),并把社区医务人员的姓名、职称及社区的服务功能项目公布上墙,使社区居民能了解该社区的技术力量与服务范围。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管理,规范服务行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月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基础
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定期开展专家进社区,健康大课堂活动,为社区居民讲解医学保健知识和进行健康查体。
3、加强社区信息系统的管理。把社区居民的个人健康档案与家庭健康档案管理微机化。认真做好社区调查工作,进行专人定期的社区慢性患者随访,并进行慢性病电脑数据库专案管理。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站,把医院专家请到服务站里来,在站里设立专家门诊室。
4、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改善服务态度。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一种提供居民卫生服务的机构,强调文明行医,方便社区内居民,使群众满意。近几年,已开展健康教育讲座30余次,健康查体3000余人次,深得患者家属和社会得好评。全科医生主动深入家庭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提供持续性的医疗服务,实现了小病在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了居民大部分的健康问题。每季度组织对社区居民进行满意度调查,协调好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工作。
二、体会
1、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社区卫生服务
是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措施。在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条件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和
目标,就必须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计划、实施和评价的管理。
2、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通过建立各种规程、制度、标准等,使管理职能的施行规范化,提高了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和协调的力度,使社区卫生服务改善服务态度,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取信于民。通过问卷调查,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后,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3、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居民的病案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内每个居民的健康状况、检查情况及病情变化都能从电脑数据库中明确地反映出来。
7.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 篇七
一、调查设计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 通过查找相关专业认同的文献资料和初步访谈, 结合研究需要, 从专业的认识、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制作《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 对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37份, 回收137份, 回收率100%。另外, 除了问卷调查法之外, 还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三个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了深层次的结构化访谈, 深入了解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
在分析方法上,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全部问卷资料在整理好之后统一进行编码, 采用5级积分方式, 1表示完全不符合, 2表示基本不符合, 3表示说不清楚, 4表示比较符合, 5表示完全符合, 因此, 3表示中等强度的观测值。得分越高, 则说明专业认同度越高。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见表1)
通过表1, 我们可以看出本次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中, 年级分配存在不均的情况, 其中大一学生人数最多, 占一半以上 (56.9%) , 这和专业招生规模有关。在性别分布上, 女生占大部分, 占据比例为64.2%, 男生仅占35.8%, 男女生比例差别较大。生源地农村和城市 (镇) 比例相当, 比较均衡。
在专业选择因素上, 可以看出, 近一半的人属于调剂专业, 仅有35.8%的学生属于自主选择, 比例相对较低, 其他19.7%的学生是父母或者他人的意愿。
(二)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分析
1.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总体情况
本研究从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行为三个维度来探讨该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状况 (见表2) 。
从表2可以看出, 当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总均分为3.1507, 标准差为0.59611, 这说明该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整体状况趋于一般。其中三个维度的均值分别为3.3528、3.0314、3.0679, 可见专业认知度均值最高为3.3528, 说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有一定的了解, 专业情感认同最低为2.9788, 专业行为也不乐观, 均值为3.0679。这充分说明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上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专业认知不充分, 情感不足, 专业学习行为欠缺。
2.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各维度调查结果分析
(1) 专业认知状况分析。根据表3可以看出, 在对于“我总体上了解所学的专业”这个问题的回答上, 仅有50.4%和8%的学生选择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 21.9%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 还有16.8%和2.9%的学生表示比较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这说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在专业的认识上存在问题。其他几个方面的平均得分也是稍高于中间值, 所以, 从整体上看,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对专业认知程度一般。
(2) 专业情感认同状况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 从专业情感认同各指标比较看, “我从未产生换专业的想法”得分最低, 为2.72, 通过对该项问题的频次分析得知, 46%的学生有过换专业的想法, 还有20.4%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有无换专业的想法。其他各项指标得分也比较低, 基本上都趋于中间值3, 这说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情感认同度较低, 缺乏对专业的感情。
(3) 专业行为认同状况分析。根据表5可以看出, 在专业行为各指标上的得分也是靠近中间值3, 其中“我把很多时间都用在所学专业上”这项得分最低, 说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花费的时间较少, 学习动力不足。
3. 不同年级学生专业认同度差异分析
一般情况下, 良性的专业认同发展应该随着学习时间的深入而逐渐的提高。通过比较不同年级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 (见表6) , 不难发现, 在专业认知上, 大三学生明显高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 这说明随着学习专业时间的推移, 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也在增加, 大三学生通过近三年的学习, 对专业自然较大一、大二学生高, 但是在专业情感上, 随着年级的提高, 呈现降低的趋势, 这说明不少学生在入学初的时候的对专业持比较认可的态度, 但是随着年级的提高, 对自己专业越来越没有感情, 也就是说, 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中出现了“越了解自己的专业越不认同自己专业”的现象, 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同时也应该反思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4. 不同性别学生专业认同度差异分析
如表7所示, 男女生在专业认同度上存在差异,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女生的专业认同度总体上高于男生, 这和我们目前实际情况也比较一致,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自开始招生以来, 女生人数就比男生多, 本次调查对象的男女性别比例也可以证实这一点, 不仅如此, 根据目前情况, 该专业女生在日常专业理论学习、专业实践学习等各个方面都较男生有更好的表现。
5. 不同专业选择因素专业认同度差异分析
一般来说, 学生填报志愿的主观意愿将会影响其对专业的认同状况, 这在统计结果中也有验证, 根据表8所示, 自主选择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总体上比调剂专业和父母或他人意愿情况下选择此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度高。但是在专业认同的子维度专业认知方面, 则不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与我们的一般经验不符合, 为此, 笔者与部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得知部分学生在填报专业时并不了解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 存在极大的盲目性, 和调剂专业及父母或者他人意愿才选择此专业的学生并无差异。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整个社会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认知程度较低, 这需要在招生时加强宣传的力度。
三、结论与建议
第一, 当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整体较低, 专业认同总均分只有3.1507, 基本上是处于模糊说不清楚的状态。第二, 在专业认同三个维度上, 专业认知得分最高, 基本达到一般以上认同水平, 专业情感和专业行为均为中间水平, 这说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还处于较低层次。第三,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选择因素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在在专业认同上存在差异, 在年级因素上, 存在越了解专业, 越对专业没有情感的倾向;在性别因素上, 女生比男生的专业认同程度高;在专业选择因素上, 自主选择专业的学生比调剂专业和父母或他人意愿才选择此专业的专业认同度高。针对以上调查结果, 结合学院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的专业认同度。
(一) 加强招生宣传, 提高专业社会认知度
加强招生宣传, 在招生时把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方向、专业技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地说明, 以便学生及社会能够加强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认知, 从而提高就读该专业时的专业认同度。
(二) 优化课程体系, 完善课程设置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课程课程体系:第一, 深入调研, 依据社会需求开设课程, 使课程符合社会市场需求及具有地方特色。第二, 开设相应的专业选修课, 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和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第三, 增加部分拓展课程,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设一些心理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交际与沟通、活动策划等相关课程,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要求教师能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目前本专业具有多年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比例少, 因此需要引进和培养一批相关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加入教学团队中, 尤其是核心课程要实现专兼职教师共同授课模式, 实现理论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教师与相关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除此之外, 还要加强本专业已有教师的顶岗实践, 鼓励教师去行业一线顶岗实习, 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
(四)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实践教学条件
依据调查得知, 和的学生认为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认为目前本专业教育教学条件一般或比较差, 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办学条件比较好, 这也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目前校内实训基地比较薄弱, 需要学校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 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功能加强实践办学条件。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或实训室时, 还要注意提高其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利用院内或系内其他专业的教学资源, 补充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
摘要:从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专业行为三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考察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 并利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频率和均值分析, 深入探讨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 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学生专业认同的建议, 以供开设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院校参考。
关键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专业认同,状况
参考文献
[1]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 2009.
[2]王玉龙, 胡海伦.我校教育技术学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1) .
[3]贾文文.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的初步修订[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4 (1) .
8.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建设 篇八
社区管理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社区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就是规范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行为,规范社区管理服务市场,调整社区管理服务组织与社区成员关系的重要技术支撑,建立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是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促进社区管理服务可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安全社区、生态社区、健康社区的重要基础手段,对提升社区管理服务的公共性、服务性,维护社区成员的合法权益,提高社区管理服务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建立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对社区的建设发展,打造社区管理服务品牌,增强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化,加速社区管理服务公共化都非常有必要。
标准体系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标准体系编制的依据。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编制主要参考依据有:GB/T 15624.1《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总则》、GB/T 24421.1-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GB/T 24421.2-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二部分:标准体系》、GB/T 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等国家标准和有关资料。
标准体系编制的原则。体现社区管理服务特点,突出地域特色,促进社区管理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提高社区管理服务质量,规范社区管理服务行为,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重视和谐、文明、安全、环境、卫生、帮扶,维护社区成员的权益;全面协调开展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坚持全社区参与和持续改进。
标准体系编制的过程
全面梳理。对现有的社区管理服务的方针政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有关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收集梳理,研究如何以标准的形式将其固定。
广泛调研。按照以社区管理服务需求为导向的原则,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电话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社区管理部门、社区工作部门、社区成员对社区管理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安排专人搜集国内外有关社区管理服务的标准化文献,系统分析,整理研究标准体系的特点和运行的机制。
科学构建。在对贵州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现状进行充分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初步搭建由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社区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三大子体系为支撑的覆盖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全过程的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框架。
明确重点。充分考虑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合理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和考核性,明确应重点制定的各项标准。标准体系应建立应全面、协调,全面主要是指标准体系要涵盖了社区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协调主要是指其中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应重点编制本地区的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做到衔接配套,有机组合。同时,按照控制面的不同科学设定标准子体系,按照控制点的不同和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各项标准进行科学归类,纳入相应的标准子体系,保证了整个标准体系的系统性。
实施改进。标准体系制定、实施后,按照积极探索、循序渐进、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原则,针对标准体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标准覆盖面不全,标准动态变化快、个别标准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应对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和有关标准进行修订完善,推动了标准体系持续改进,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的结构
结构关系图
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包括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社区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这三大体系,不相互独立,它们之间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缺一不可。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是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的基础,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是标准体系的核心。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对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对管理服务保障。
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组成
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在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时应遵循的一些通用的或基础的标准的集合,处于整个标准体系的最上一层,对管理服务保障体系和管理服务提供体系的建立和制定起着技术上的保证和支撑的作用。主要包括标准化导则、管理服务指南、术语与缩略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量和单位标准、测量标准、机构分类与命名、人员分类与命名等8个子体系,共包含若干项标准。
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支撑管理服务有效提供而制定的标准构成,按其内在联系而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是以安全、环保、健康、节约能源为主,以人力资源、设备、财务、信息为辅的完整的,为管理服务提供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主要包括环境标准、能源标准、安全与应急标准、职业健康标准、信息标准、财务管理标准、设施与设备及用品标准、人力资源标准、合同管理标准、建设管理标准、综合管理标准等11个子体系,共包含若干项标准。
社区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为满足社区成员需要,规范社区管理服务机构与社区成员之间直接接触活动而建立的体系。主要包括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质量控制规范、运行管理规范和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其他管理标准等6个子体系,共包含若干项标准。
9.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 篇九
探索与思考
网格化管理是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优化社区服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xx县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统揽,大胆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根据会议安排,就相关情况同大家作一简要交流。
一、主要做法
在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充分借鉴“院坝服务进万家”先进经验,抓住联系、服务、考核“三个关键”,推动实现联系干部下得去、服务效果上得来。
(一)联系到楼栋,干部群众网上互联。坚持联系全覆盖、服务网格化,按照地域特性和居民特点,分层分类划定社区网格,统筹选派994名机关干部到77个社区897个网格担任网格员,每个网格员定向联系1个楼栋,重点联系5-10户特殊困难家庭,并在每个网格张贴网格服务公示图,为每户社区居民发放网格服务联系卡,做到网格有人管、楼栋有人联,实现干部群众电话一线通、服务一网通。
(二)服务进家庭,民难破解网内互通。坚持单兵服务与组团服务相结合、常态服务与集中服务相结合,网格员依托网格服务手记,定期不定期收集民情、宣传政策、化解民难,不定期同楼院长和居民小组长情况“双沟通”,每月向服务网格所在党支部和本单位党组织情况“双汇报”,乡镇党委每季度对网格化服务研究研判、集中会商,形成一套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闭合运行服务网络,推动社区服务无缝化、常态化。
(三)考核入社区,成效评估网下互动。坚持组织评定与群众评议相结合、本职工作考核与网格服务考核相结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干部服务的重要指标,制定《网格化服务管理考核办法》,网格员每年底向联系网格所在乡镇党委和联系网格群众双向述职,所在单位党组织将网格员本职工作与网格服务同步考核,凡联系网格群众不满意率高于30%的,年终考核不得评定为优秀等次,倒逼网格员履职到位、服务到家。
二、存在的问题
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长期实践,为我们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干部参与管理的主动性不够。网格员大多属于机关干部,都有其本职工作,甚至身兼数职,虽然网格化管理有一套相对完备的考核评价系统,但客观上还存在被动接受、疲于应付现象,主观上还存在重视本职、消极应付现象,导致个别网格员有其名无其实,各地网格化管理发展不均衡。
(二)服务能力离群众需求有差距。专业性较强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社区担任网格员,本质上就是参与社区服务,从整体上看网格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从个案上看,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效果上看,还达不到群众的现实需求,直接导致网格化管理预期效果不明显。
(三)服务资源整合力度有待加强。社区服务具有很强的综合型、系统性和复杂性,在现行行政体制下补充网格管理员,主要依靠网格员自身和其所在单位党组织推动工作,在整合服务资源、调动社会力量上做得不够,使网格服务员处于一种想干事而不一定能干成事的两难境地。
三、对策及建议
我们认为,社区网格化管理要真正做出实效、做出群众满意,应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统筹兼顾,做实基础保障,综合研判,系统推进。
(一)突出能力提升。主要有三点思考:一是突出意识培养。针对性引导网格员树立服务意识、规矩意识,形成参与网格服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自觉完成“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变。二是突出能力培训。针对社区服务需求和干部能力特点,将网格员纳入各级干部能力培训计划,变“好服务”为“服好务”。如:xx县每开办一期干部能力大讲堂,都针对性选择一定数量的网格员参与,有效补充干部能力短板。三是突出实践锻炼。各级党组织在开展社区服务时,要刻意将网格员吸收进来,并针对性地交办重点任务,在实践中提升能力、锻硬本领,变“想干事”为“能干成事”。
(二)注重统筹兼顾。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注重形成合力。整合县、乡镇、社区“三级”资源,推动部门与部门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协调用力,形成上下互动、左右联动良好格局。二是注重激发内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社区主体职责,调动社区居民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切实把各级组织和干部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抓大事、谋要事。三是注重借用外力。社区有着先天人脉优势和资源优势,要统筹利用好联系领导、成功人士、驻点单位(企业)等人脉资源,争取支持,谋取帮助,真正为我所用、为我助力。
(三)强化基础保障。主要有三点建议:一是强化人员保障。合理调配乡镇干部、社区干部、社区志愿者和网格员力量,发挥“双报到”、党员责任区、党员义工日作用,推动实现“单打独斗”为组团服务。二是强化阵地保障。统筹利用好社区活动阵地达标建设,建立网格化管理工作站,配备必要办公要件,推动实现“流动服务”为“驻点服务”。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市县两级要探索社区办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和网格服务补助机制,乡镇把网格服务纳入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单列预算,既让基层组织有财力开展网格化服务,又调动网格员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
10.社区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石 篇十
加强社会管理和提高公共服务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社会转型的核心内容,其根本目标是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区民主治理实现城乡管理体制的一体化,最终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社区作为公民社会活动的共同体,既是居民实现社会生活的基本空间,也是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末端领域,其在我国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因此,随着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协调推进,社区必将成为我国基层治理中维护社会和谐安定、保障民生公平权利、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承接社会转型的重要基石。
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割裂,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导致了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长期滞后,严重阻碍了农村社区居民享有起点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权利,导致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迟缓、消费增长乏力、“两栖人口”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缺失等一系列发展难题;对于城市社区而言,基层治理的内容虽与农村社区存在细微差异,但是面对相同的宏观背景和社会挑战,城乡社区在运行机制、治理目标等诸多方面是可以相互借鉴和融合的。因此,城乡间要素流动加剧所带来的城市流动人口监管和综合治理混乱,城市化推进过程中涉及的农村土地流转、房屋拆迁以及社会保障等基层改革的尖锐矛盾,都亟待我国在社区层面构建出有效表达民众利益诉求、民主处理公共事务的新型治理机制。
成都市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第一大省的省会城市,为应对城市化过程中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自2003年以来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核心,以经济市场化、管理民主化、社会公平化改革为取向,以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作为 “四大基础工程”重要内容,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推动了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进程。在基层治理方面,成都市注重社区变革的时序性,从基础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入手,加大基本公共产品的均等化供给,创新村级民主治理机制,使得农村社区能够获得与城市社区相同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构建了调节居民内部纠纷、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公共事务民主决策平台,解决了许多原来由政府无法妥善解决的基层改革尖锐问题,有效弥补了政府和社会在社会运转中的空白和失灵,对新型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社区治理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
二、成都村级治理机制的发展轨迹
(一)基本历程
2008年底,成都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的建议》和《关于构建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指导意见》文件,按照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理顺农村社区组织职能关系、推进基层民主自治的思路,在全市农村初步构建了党组织领导、村民(代表)会议和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框架。
2010年初,成都市相继出台了《成都市村民议事会组织规则(试行)》、《成都市村民议事会议事导则(试行)》、《成都市村民委员会工作导则(试行)》以及《加强和完善村民党组织对村民议事会领导的试行办法》四项新型村级治理机制配套制度,保证村民议事会规范化运行,促进村委会转变工作职能。2010年9月,政府出台了《关于村级事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补充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级治理的监督职能,初步形成系统性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
2011年6月,成都市政府出台了《城乡社区治理机制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以扩大基层民主自治为目标,以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和加强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功能,健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努力构建党组织领导、村(居)民(代表)会议或议事会决策、村(居)民委员会执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城乡社区民主治理机制。
(二)具体措施
成都市构建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思路,创新在于通过成立村民议事会作为常设议事决策机构,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村级公共事务的决策权和监督权;目的在于实现社区治理的“三分离两完善一加强”,即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社会职能与经济职能分离、政府职能与自治职能相分离,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完善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组织的领导。
1、以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治理机制运行
建立村级公共服务的经费保障机制是村级基层民主治理机制运转的基础与保证。2008年起,成都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向全市范围内的建制村和涉农社区提供不低于20万元(2011年专项资金最低标准已调整为25万元以上)的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资金。为照顾相对落后地区,成都市确立了不同的市、县财政配额。中心城区由区财政全额安排,近郊区(县)财政按市与区(县)5:5的比例安排,远郊县(市)财政按市与县(市)7:3的比例安排,各级政府对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投入的增长幅度必须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为确保资金对农村倾斜,成都市进一步规定各级政府应以2008年为基数,将每年新增的政府性投资主要用于农村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村级设施建设项目存在资金缺口的,可以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向城投公司融资7倍杠杆率的专项资金。2009年,成都市、县两级财政共预算村级专项资金7.1亿元,投向近远郊区县的有6.7亿元,其中市财政下拨4.2亿元。确定的专项资金项目超过13000项,平均每个村(涉农社区)经费达到25万元。截止2010年7月,已核准融资的村(社区)88个,共融资金额1.2亿元。
2、以推行村民议事会构建民主决策机制
村民议事会的建立起初是应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需要,尔后与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紧密关联,形成了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的突破口。村民议事会作为村级自治事务的常设议事决策机构,受村民(代表)会议委托,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村级事务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实现村级自治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有序协调。自2008年成都市、区(县)两级财政为村(社区)提供每年不少于20万元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专项资金后,这一专项经费“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完全由村民及村民议事会民主决策。政府的决策仅限于制度安排、财政保障和项目规范,充分赋予村民议事会决策、管理和监督公共服务项目的权力,形成了上下联动的民主决策机制。在实践中,民主治理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步骤:一是民主议定项目,通过走访摸底、问卷调查、投票计分等方法,由村民集体决定项目内容和实施次序,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二是民主监督项目,村民议事会或监事会,定期对项目的实施和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三是民主评议项目,完成项目都要经过“三评”:一评是否达到合同要求,二评村民是否满意,三评如何改进提高。
3、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社区组织关系
成都市通过理顺村党委和村委会的重叠关系,一方面促进村党组织领导方式转变,使其由原来的决策、执行功能转变为领导和监督社区组织发展,将精力放在把握国家政策方针、维系群众关系、加强社区监管和自身发展建设,提高了村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构建村民议事会民主决策机制,“倒逼”村委会职能转变,使其在承接上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务的同时,成为对村民(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议事会负责、执行村民(村民代表)和村民议事会的决定的行动机构。在理顺村集体经济组织关系方面,考虑到村委会不仅是村级事务的管理机制,还是集体经济法人代表的双重角色,成都市积极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与村民自治职能分离,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保证其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经营管理活动。
4、以多元供给渠道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结构
社区多元治理的结构在于政府和社会基于各自的权利、利益和责任,在市场发挥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之上,共同构建稳定的选择关系。在具体实践中,成都市克服原有依托村两委负责公共产品供给的难题,根据“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基本思路,将现阶段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划分成7大类59小类,按照公共服务的性质分为政府为主、村自治组织为主、市场为主的供给主体,以“公共性服务政府承担、福利性服务社会承担适度补贴、经营性服务探索市场化供给”为原则,采用政府提供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由政府部门制定计划并负责实施;采用村级自治组织提供的服务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由村(居)民大会或代表大会或村民议事会自主决定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村(居)民委员会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采用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运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支持市场主体参与农村公共服务,政府负责规制与监管,从而实现社区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
三、成都社区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社区民主治理机制有利于缓解多方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上下互动”的治理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益探索。成都村级基层民主治理机制优于完全“自上而下”的传统体制,使改革过程中每一个措施具体落实到空间时能够充分体现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从而得到群众的支持,最大程度发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赢得发展的高效率;另一方面,村级基层民主治理机制又不同于西方自由民主制,这是党和政府“自上而下”正确把握改革方向和改革内容架构、保证国家科学发展前提下的民主。当党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时,群众“自下而上”能够自觉地加以执行,在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改革中防止利益被剥夺,赢得效益最大化。
第二,村民议事会有利于发挥自治组织功能,形成民主决策平台。发挥社区自治组织作用一直是推动我国基层治理变革的重要内容。成都市以村民议事会为突破口,使其成为村民自治事务的常设议事决策机构,改变了原有村级自治组织的弱势地位。村民议事会在实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化解了基层群众的内部纠纷,解决原来由政府出面做不好、做不了的“家务事”。成都的经验表明村民议事会作为代表公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村级自治组织,完全可以成为社区居民调节内部矛盾和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民主决策平台,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
第三,专项公共资金有利于明确社区治理目标,增强基层治理效果。成都市在推动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专项资金,引导社区民众广泛参与区域内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建设,明确了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目标和任务。社区居民获得了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决策内容,真正乐于参加民主决策事务。从治理效果来看,这20多万元的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经费,对于短期改进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增进居民生活物质水平的效果看似并不明显,但是这笔完全由村民自主决定怎么花、怎么用的经费,让社区居民享有起点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权利,提高了其作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也为政府治理改革赢取了宝贵的民众信任基础。
第四,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引导治理结构改善,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基层民主治理改革的内涵在于将不同质的公共职能分别赋予相应性质的组织加以承担,理顺村级组织间的利益关系。政府虽然作为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控制着大量的社会资源,但是这种既“掌舵”又“划桨”的做法,不仅承担了极高的社会成本,导致有限公共产品的低效供给,还抑制了社会组织和市场发挥积极作用的生存空间,不能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弥补。社区治理的多元结构通过以民生性事务带动基层民主建设的方式,最终实现了政府和社会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同步。
第五,村级治理经验有利于城市社区借鉴,促进城乡社区协调发展。农村社区治理和城市社区治理的本质属性是相同的,他们都是通过利用社区的有限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和社区意识,构建上下互动关系的公民社会活动共同体,最终满足社区发展的需要。因此城市社区治理应充分借鉴成都村级社区治理的形式与机制,不断完善城市社区居民的自制建设,扩大市场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社区服务内容,实现社区的数字化动态监管,逐步构建城乡协调统一的社区民主治理机制,使社区真正成为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参考文献
[1]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李梅,李增元.我国城乡社区建设背景研究综述[J].天津行政学院,2010(11).
[3]李泉.中国城乡社区治理:反思与检讨[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
11.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 篇十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以服务社区群众, 保障社区居民身体健康为宗旨的医疗机构。由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 管理体系不健全, 导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面临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管理制度不完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没有建立独立的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 没有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由所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管理或者是某个直属医院托管, 导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独立运行。另外,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受到管理单位的束缚, 其财务管理也无法独立运行, 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
(二) 财政投入不足。
社区卫生服务受资金不足的限制, 导致医疗设备、服务质量、医疗技术等发展滞后, 严重制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难以及时更新医疗设备, 难以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 甚至难以发放医务人员的工资, 这些都成为限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的瓶颈。
(三) 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现代社区卫生服务医疗体系应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 完善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 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但是,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存在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信息更新速度慢、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信息化标准不规范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缺乏对社区卫生服务缺乏整体的规划, 导致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
(四) 医务人员配置和结构不合理。
目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在医务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卫生技术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 这些问题成为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的制约因素。医疗体制改革既给我国的医疗事业带来了新希望, 也遗留了一些难题。如医院改制后, 一些医务人员占用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称、编制, 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引进人才, 形成人员配置不合理的局面。
二、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问题, 医疗机构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在医疗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管理对策,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下面,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 提出几点管理对策。
(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医疗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不断改进管理理念,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与时俱进,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应及时引进现代市场营销理念, 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满足社区群众的就医需求,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 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完善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包括政府、卫生部门、街道、医院等。具体措施包括: (1) 政府应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定合理的人员编制, 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结构合理发展; (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实行独立的管理, 在人员编制、财务管理、事物管理方面要有自主权, 街道、政府、医院等部门不能进行干预; (3) 卫生部门应采取管办分离的制度, 将管理自主权交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点加强对中心的卫生检查、业务考核, 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独立发展。
(三) 建立激励机制, 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
研究表明, 有效的激励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和积极性, 使人们更自觉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因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建立激励机制,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积极表彰宣传业绩突出的优秀科室或个人, 树立先进模范典型; (2) 全面关心医务人员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 鼓励医务人员不断学习进修, 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3) 制定绩效考核制度, 完善奖励机制, 对业绩突出、受到表彰、获得优秀论文的科室和个人, 要给予奖金鼓励, 特别要奖励一线医务人员。
(四) 不断加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根据自身特点, 制定总体发展规划, 创新信息管理系统, 加强对社区群众健康档案的采集与管理。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及时更新信息, 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病人的各种信息档案, 并作出合理的健康状态分析。
三、总结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产物, 是实现社区群众便捷就医、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因此, 要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 及时采取有效对策,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 为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从新, 彭荣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模式探讨[J].实用全科医学, 2008 (02) .
[2]肖文刚, 孙梯业, 洪先本.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模式[J].中国全科医学, 2006 (07) .
12.社区服务管理论文 篇十二
朱明法
重庆 铜梁 安溪 402569
摘 要: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具有归属感的人群结成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社区建设中,社区发展不平衡、服务功能不完善、自治功能薄弱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本文立足于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现状,结合其存在的问题,对社区的发展提出对策思考。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问题;社区发展引言
随着我国产业现代化的不断升级,“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走向城市,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呈流动的态势。与此同时,面对着经济与社会转型所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面对着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服务需求,这使我国城市社区面临着许多结构性的变革。伴随着城市居住用地的不断扩张和城市公共设施的更新,完善单一地从社区服务,社区设施或社区制度进行规划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要求。城市社区需要重新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中进行全面考量。我国自2O世纪8O年代开展城市社区建设以来,在取得许多令人瞩目成效的同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社区和社区发展的内涵
2.1 社区的概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社区和社区发展的概念不尽相同, 歧义很大。“社区”最早是由德国社会思想家F·腾尼斯提出的,在F·腾尼斯看来,“社区”是指那些有着相同价值观、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其体现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193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R·帕克在对社区的研究中,试图从基本特点上对社区下 1
定义。他认为,“社区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按区域组织起来的人口,这些人口与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有密切的联系,在社区中的每个人都处于一种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中”;1981年,美籍华裔教授、社会学家杨庆堃统计发现,有关社区的定义已经增加到140多种。在这些定义中,界定社区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是并不妨碍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的深化。在一个较为宽广的分析框架下推动社区发展, 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共同趋势。综合西方社会学家有关社区的各种定义,结合中外社区的发展和现状,我国把社区定义为: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具有归属感的人群结成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
2.2 社区发展的概念
美国社会学家F·法林顿在研究社区问题时,最早提出了“社区发展”这个概念。1955年,联合国发表了《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专题报告,使“社区发展”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概念,并指出社区发展的目的是动员和教育社区内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和国家建设,充分发挥创造性,与政府一起大力改变贫穷落后状况,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经过50多年的社会发展,“社区发展”的外延已不再局限于发展中国家,已经覆盖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其内涵已不再仅仅是落后国家的扶病助弱工作,而是已扩展到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所以我们把社区发展定义为:社区发展是居民、政府和有关的社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 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 改善社区环境, 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过程, 是塑造社区居民归属感和共同意识、加强社区参与、培育互助和自治精神的过程, 是增强社区成员凝聚力、建立和谐紧密人际关系的过程, 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从社会过程、社会组织、社会参与、能力建设、社会资本、由下到上等角度来定义和推动社区发展, 这些方面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基本理念。
城市社区建设是当前我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社会组织方式的需要。城市社区的发展,即关系到每位成员的日常生活,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今后社区建设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所以,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城市社区发展的背景
3.1 城市社区发展的背景
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起步的。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企业社会职能的剥离,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而进入社区,大量与居民相关的公益性事务需要通过社区来解决。而传统体制下以行政管理为主、条块分割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城市基层面临的大量矛盾和居民急需解决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推进社区建设已成为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
3.2 城市社区发展的起点
在行政一体化社会,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管理采取“全能政府”的管理模式, 政府覆盖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上层政府控制全部社会资源, 由上到下实行垂直管理, 上级政府通过各条线路将命令层层传导到基层, 通过“命令/服从”的行政推动方式贯彻实施。这样一种体制事实上限制了社区发展的空间和动力。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单位制解体使社会职能从单位体制向外“溢出”, 各种城市问题在传统计划行政体制下难以得到解决, 城市社区发展就是应对解决城市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这些公共事务而兴起的。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中城市的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力度不断加大,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建设开始提到日程;另一方面,社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日益提高,消费需求与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居民对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的社区商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所以,在社区建设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社区的培育、社区功能的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的加强以及社区社团组织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
4.1 社区功能亟待完善
我国城市社区多是为了便于社会控制与城市管理,通过行政划定的,而并非自然形成。因此,社区概念具有很强的行政区位色彩,社区的自然特征较弱,社区缺乏自主发展的环境基础。要承担起城市体制转轨,单位制剥离出来的许多社会职能,依照社区现状难以承载。社区的各项功能有待完善,社区的影响力较弱,社区成员并不对社区寄予
厚望,同时也缺乏对社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4.2 社区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更多的是“服务”而脱离了“管理”,也就是在行使管理职能时按市场规律办事。所谓“行政化倾向”就是政府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社区的建设,由此,政府也就直接管理并牢牢控制着社区的组织,社区组织带有很浓的“行政性”色彩,形成行政性社区。从而使具有群众性、基层性和自治性特点的社区组织事实上却承担着政府基层政权组织的职责,成为“跑腿儿的”,毫无自主权。社区工作者也是更多地注意上级政府的意图和要求,而忽视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社区组织的工作内容成为“上面下达的任务”,而不是“下面产生的要求”,导致社区工作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持而没有持续发展的后劲。社区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更是借动员社区资源为名,将其自身业务尽可能地转嫁给社区居委会承担。一项对北京某社区的调查显示,43.8%的被调查者认为居委会主任是“介于官与民之间”的,有12.2%的人认为居委会主任是官。在我国的首都尚且如此,这不能不从侧面说明我国社区的行政化趋向。
4.3 社区工作者素质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社区工作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管理需要专业人员,而现实中社区工作者年龄大,文化低等问题,使他们仅凭一份热心而难以承担新形势下居委会工作的重任,工作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常常力不从心,社区管理人员没有或几乎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定员和编制极为有限,主要依靠志愿者开展活动。一项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的调查显示:43.0%的社区工作者年龄在40-50岁之间,50岁以上的占30.9%,而30~40岁之间的占18.4%,20—30岁这一档仅占7.2%。这些工作者中,高中以下学历者所占比例13.5%,具有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36.5%,而具有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水平的仅占9.9%和1.1%。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开展。另一项调查显示:有10%的居民认为自己向居委会反映问题时,居委会常常“不予理睬”,另有22.4%的人认为,居委会的工作态度“消极搪塞应付”,38%的人认为居委会尽管“热情接待,但往往行动不力,或根本没有行动”。由于社区工作者总体素质欠佳,在社区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处理问题缓慢、工作方法老化、内容单调等问题。
4.4 我国城市社区资本存量不足
推动社区建设,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社区建设中的管理工作又属于一种服务的性质,但开展工作又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来源,现实中社区经费不足是一个相当普遍且严峻的问题。有相当多的社区处在严重资金不足的状况下,无法开展正常的活动,其中有不少组织处在名存实亡的“休眠状态”。有调查显示,北京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居民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社区服务功能、质量的满意度低。认为社区内服务设施很齐全或比较齐全的仅占8%,相反,认为服务设施较差或很差的占到18.2%。社区娱乐设施的建设更不如人意,仅有5.4%和13.9%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内娱乐设施齐全或较齐全,认为不太齐全或很不齐全的分别占到26.1%和28.7%。
目前大多数城市社区是伴随着旧城区改造工程产生的。旧城改造打破了原有地域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网络结构,社会资本原有的载体受到严重的冲击,新的社会资本载体尚未形成,而旧的社会资本不断地受到侵蚀。由于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不能由私人部门提供,一旦受到破坏,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从而出现一种真空状态。普特南认为“某些政府计划本身,例如城市改造和公共住房工程已经不顾后果的严重破坏了现有的社会网络,这些集体价值代价无法用我们现有的计算标准来衡量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它们并不存在。我们最终会为社会资本的被剥夺付出代价。”
我国到目前为止的城市社区发展还缺乏系统和成熟的统一规范, 城市社区建设还是边相互学习边共同创新、边探索实践、边系统总结。正是由于社区发展实践的丰富性, 使我们很难在当前阶段对城市社区发展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格局作出一个刚性的判断。同时, 不同城市社区发展在实践探索中, 已经逐步理性地将社区从传统行政一体化的政府概念中剥离出来, 随着社区组织能力的不断发展, 社区公共资源的组织能力将不断增强, 城市社区运行机制将日益完善, 并会逐步推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 这将成为市场经济背景下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城市社区发展首先要认清的几个问题
5.1 价值排序问题
这是一个“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的问题”。它是制订社区发展规划的出发点,是整个规划理念的基础。必须首先建立有效的社区组织与管理制度,也就是先要有一个“相对完备的制度”来管理、约束社区发展中的各类行为。同时,在组织与管理制度中要明确地体现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价值排序问题在社区发展规划中的正面回答。只
有先解决制度层面的问题然后才可以着手社区产业、社区文化的规划。
5.2 资源分配的问题
由于社区发展规划是一个“社区资源”有效分配的长期过程,如何配置社区资源是这个问题的关键。这个问题所涉及的一个基本概念就是社区资源,它包括社区内的用地、设施、绿地、河湖水面以及空气等物质,这些物质是相对有限的,如何公平地使用和分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必然途径。要区分公益性的社区资源和有偿性的社区资源。公益性的社区资源包括公园、绿地、广场,而有偿性的设施包括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分配比例由社区的人口构成、产业构成来决定。这样,社区居民的利益就可以得到保障,同时也应制定相应的条例来规定社区资源的分配与使用。
5.3 阶段性与同时性的问题
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双重任务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这并存的双重任务在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尤其突出,而东南沿海城市则主要偏重于“信息化”,这是由于不同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结果。我国城市社区的阶段性表明:大部分城市社区文化尚未成熟,城市房地产热和旧城改建、拆迁,使许多原有的城市社区遭受破坏,而新的城市社区尚只有外壳,还很难创造出真正的社区文化,楼盘物业的封闭管理使社区之间交往变得困难,这也表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阶层的逐步分离现象。
以上两种现象将会在较长时间内并存,并且相互影响,正因如此,社区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在“社区发展规划”的制定中,必须认识到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它决定城市居民的基本素质和开放程度。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时,应对不同的城市采取不同的制度模式,不能一概套用。
另外,对于稳定的旧城区和新开发的楼盘物业管理区。应采取不同的规划控制手段。有时,在同一个城市社区中,这两种类型都存在,甚至还存在着大量流动人口的城中村,在社区发展规划中对这些不同的人员结构应从管理制度入手逐步解决各类社区居民社区资源的分配问题这是社区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难点,是值得学术界重视的问题。
5.4 社区建设内容亟待扩大领域和提高水平
传统的城市基层工作,内容主要限于政府所部署的社会行政管理工作和范围还很狭窄的居民自治性事务。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社区服务,则是从一些社会成员的特殊救助服务逐步扩展到相对广泛的便民利民服务,初步拓展了社区工作的内容。新形势下的社区 6
建设则是内容更广泛的系统工程,它应该包括:社区经济建设、社区环境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教育建设、社区服务建设、社区城市建设和社区安全管理等等。它既包括了传统的社区行政性、社会性工作,也包括了体制变化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新的内容;既包括了由街居组织直接抓的一些事情,还包括社区建设中应由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市场主体和居民自己去干的大量事情。它可以说是现代城市综合性的“社会生态”在社区这个避部的集中体现。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和手段上都存在较大差距。
5.5 社区建设发展规划与行政区划
社区建设发展规划是社区建设工作的开端,它的制订与实施是由区或街道一级的政府部门进行负责编制,它与城市总体规划是相衔接的,必须根据国家和省、市两级地方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进行深入细致的社区调查,摸清底数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制订本区的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
为了做到有效地制订和实施社区建设发展规划,明确社区行政区划是关键,需要在社区建设工作上对区、街的行政职责进行放权,区政府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管理、市容管理、环境卫生及交通秩序的综合治理,街道办事处应以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为重点,为经济建设服务。
目前许多城市仍存在着市、区两级政府之间职责不明确的现象。导致市一级的规划与区一级的规划脱节。另外由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是由市一级的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而“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则由区一级的民政部门主管,两者用地设施等规划上有重叠,有时会增加街道办事处的管理难度。因此,如何协调市、区、街道三级政府与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责使社区建设发展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的合法编制程序中去将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我国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我国目前社区发展最迫切的需要就是建立科学的社区发展理论体系,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道路,在理论上建构起有效的术语体系、理论层次、理论框架,并结合各类实际问题,进行方法论高度上的探讨,为城市社区发展理论提供个案与佐证。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社区将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与社区工作者在社区问题上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个理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打破当前社区工作相对无序的状态,也可以为社区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
指导。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各类城市的社区建设,我认为应该切合实际抓准以下重点环节:
6.1 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社区服务也是在社区成员的帮助下,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开展福利服务和便民生活服务,来不断满足社区成员的生活需求的过程。社区服务的目的就是为社区居民分忧解难,创建一个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推进社区服务向更广泛领域和更高层次发展着重引导其向三个方面深化:
一是发挥政策推动的作用,优先办好急需发展的便民利民项目。不管哪个城市,都要首先重视把对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社会贫困人群的服务办好,并把服务同安置下岗职工结合起来,让群众得到开展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实惠,通过服务达到凝聚群众、发动群众之目的。
二是走社会化、实体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社区服务中大量项目属于福利性、低偿性、微利性,但这同社会化、实体化经营并不矛盾。在服务业的兴办方式上,坚持社会化、实体化、产业化方向,避免过去那种靠行政手段兴办事业单位的办法。要大力兴办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服务业,特别是重视发展居民自我组织起来兴办的股份合作制服务企业,以及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兴办的个体私营企业。在服务领域上,要积极向各类新兴第三产业拓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生长点。
三是走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解决好服务硬件投入的难题。依靠社区力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是搞好社区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则。目前,不少城区有大量企事业单位过去自办社会的服务设施,由于只在内部使用,利用率很低,成为单位的负担。搞好社区服务,首先要通过引导这些服务设施由封闭到开放,由开放到联办,再过渡到社会办的办法。这样,可以一举三得:既可解决社区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又可防止重复建设,还能促进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当然,确定需要新建的服务设施,也应该重视加大投入,但要防止搞形式主义、贪大求洋,不要脱离实际条件去干劳民伤财的事情。
6.2 结合政府机构改革,积极进行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
要想推进社区管理体制,理顺基层条块关系,完善社区管理功能,应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和城区先行试点,逐步展开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是实行管理权限下放,增加街道办事处综合管理的职能。主要在计划管理、劳动用工、旧城改造、环境保护、卫生保洁、园林绿化、文化卫生管理等方面,凡是能下放 的管理权限,应明确由市向区、区向街道下放,明确规定城镇街道在社区经济、服务、卫生、文化、治安、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协调管理职责。
二是对条条垂直管理的几个重要部门,实行按街道对应设置派出机构。地税、公安、工商、房产等部门要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充实基层所的力量,可将基层所在党组织实行街道属地化管理,日常管理工作纳入街道的总体部署,实行双重领导。
三是增强社区自治功能,落实社区的自治权利。核心是界定街道各行政部门与社区组织的职责,把社区自治的权利还于社区。区街政府部门立足社区,重心下移,把自己承担的行政事务做好、做足;需要居委会协助处理“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工作,为社区提供协助所需的权利和必要的经费;一些社会服务性职能向社区转移时,应同时转移工作经费,做到“谁办事、谁用钱、谁负责、谁有权”。同时赋予社区对政府工作进行评议和群众意见反馈监督的权利,将政府的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逐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框架和运行机制。我国可以考虑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来试点,争取三年左右在各城市形成一种新型社区管理体制。
6.3 逐步完善社区财力机制,寻找一条新出路
居委会的主要经费来源靠什么,这直接关系到社区经济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的问题。目前普遍做法是,生活补贴实行区财政拨发,除此以外的工资缺口和办事经费主要依靠街居组织自办经济实体去创收解决。今后可以考虑通过调整对城市基层的财税分配政策,让街道成为一级准财政,使街道经济收入来源由过去取决于自办项目的利润变为取决于本区域创造税收的多少,从而逐步从自办经济中脱出身来,积极为发展多种所有制的社区经济优化环境,搞好服务。居委会主动参与协税、护税,必然有利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财政税收的增长。上海、石家庄、南京普遍进行了这方面的政策调整,效果十分明显。石家庄改革后三个月街道以下的税收就增长了三倍。故目前应解决好街道这个层次,根据各市、区的具体情况搞好测算,至少让街道享受与乡镇同等的财政政策,同时对街办企业实行政企分开,真正推向市场。
6.4 探索各具特色的社区发展模式
不同城市、不同城区有其各自的特点,城市之间、城区之间以至各类居民区之间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在社区发展模式上不应整齐划一,搞“一刀切”。要区别几类情况进行研究探索:第一类是老城区的街道和居民区,可以主要借鉴上海市和湖北武汉市的构筑“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明确街道办事处对社区各项工作负总责的经验开展
工作;第二类是新开发的城市居民区,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物业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共同做好社区建设工作;第三类是新兴小城市和由郊区村镇扩展而成的居民区,要通过“镇改街”、“村改居”,努力创建新的城市社区模式;第四类是具有特殊性的社区,就是以大型工矿企业为依托的城市居民区,则要认真作好政企共建新型社区。
6.5 培养更多专业的社区工作者,服务社区
专业社会工作者是我国社区建设的制度性要件,搞好这项工作,既是建设现代社会管理制度和社区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整个社会文明和社区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社区工作的任务侧重“改变社会”,因为社区工作更直接面对社会发展潮流以及充满协商的政治形势,更关注社会变迁可能带给弱视群体的不幸与不公正,即在追求“济贫扶弱”的使命时,更以“社会改革”为行动宗旨。由此看出专业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建设工作成效影响很大,但目前我国没有明确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来确保社会工作者是定向培养的人才,在就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很多专业的人才外流,不能切身服务社会。所以没有专职的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建设的发展指标就无法落实,创建和谐社区就是一句空话。
结合上述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我认为解决社区问题重点是管理权限的下放,只有社区真正的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建设社区,才能切合实际的为社区办实事,才能符合社区居民的需求。在社区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公平、协调与合作的区域性原则,还要使社区各类构成要素形成科学合理的结合模式,使各类要素、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其正功能。在城市社区发展规划中还要强调和重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因为只有大量引进诸如社会工作之类的专业人才,才能更彻底全面的分析出社区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只有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才能更好的面对诸如流动人口、失业人口和老年人口增加及城乡结合部面积不断扩大等变化带来的挑战,做到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因地制宜,突出持色。只有在人、社区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社区服务完善、文化教育发达、社会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和谐、居民安居乐业的城市社区,实现建设城市文明社区的终极目标。
7结 语:
中国进行社区改革首先应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管理体制,促
进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安全等工作的深化改革,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原有社区服务工作中已构成的组织、服务系统和设施资源。
中国社区建设的目的之一是要建设一个“基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上的守望相助、尊老护幼、知礼立德的现代文明社会, 这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部分”。如何在尊重居民的意愿和要求的同时, 促成全社区互相合作, 协力安排共同生活的格局,建设起多样化充满生机活力的、以群众自我管理为主的新型社区, 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今天的社区建设, 应面向现代化, 面向未来。尽管目前中国的社区建设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也存在着阻碍发展的一些障碍因素, 但它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需要会在社区层次上获得更大满足。社会转型期, 我们不可能依靠市场和政府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因此, 大力发展和谐社区建设, 建立和倡导一种与社会转型期相适应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维护社会的稳定, 促进社会的整合, 是现在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 只有这样, 中国才能完成它的经济变革和社会转型, 才能建成一个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推荐阅读:
论社区管理与有偿服务09-17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08-02
如何提升社区供电的服务管理水平10-07
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工作汇报11-17
新疆社区管理建设论文07-05
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简介08-16
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09-28
社区推进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总结07-0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资金管理制度10-21
202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工作计划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