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历史》3第三章有感(精选9篇)
1.读《中国历史》3第三章有感 篇一
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读《中国大历史》对于我这个理科生出身的我,对中国历史总是模模糊糊一知半解—始看,觉得比较晦涩,由于基础薄弱,很多地方看不懂。《中国大历史》属于历史散文集。加之,该书是从宏观的角度对中国的“大历史”进行评述,因此我这样的历史半文盲读起来很不顺利。究竟,这不是通俗小说,可以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地读完。其实先前对这本书我了解并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作者黄仁宇先生经历不凡。我想在读一读中国历史的初衷,所以就动了心翻看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也确实觉得有点宽泛、不得要领的感觉,不过还好,坚持就是胜利,花了一段时间继续读下去欲有一种与从不同的感受:很新鲜,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次感觉到读史的趣味。
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这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黄仁宇先生在历史学中展示出来的眼光无疑是值得钦佩的。在本书中他以地理条件来发展历史,尤其不同于传统历史书写方法,将历史事件以宏观的角度、综合条理,使读者随之眼界开阔,纵横千年。特别是在本书起首,作者由中国历史的发源地来推展引领全文,而非一向认定的以年代来划分,让人了解围绕着地理发生的历史情景,对于历史的演化,更能产生具体而清晰的概念。
首先,应当说作者是非常专业的。黄仁宇先生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其次,作者是有趣的,之所以说他有趣是因为在这本书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他认为明朝是内向的;整个华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16世纪末的中国就像玉制的装饰品,表面光鲜但内在异常脆弱。纷繁错综的社会现实,经他这么一说,就清晰而简单了。
第三,作者是相当理性的。他没有落于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一般的历史评价中,显得更有新意和见解。他认为国家的法纪堪为根本,法纪废弛,则变乱陡生。所以,在他写的这本大历史中,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文字中穿插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做深入分析,是可以为我们提供治国的借鉴的。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但变乱,分裂乃至亡国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样的。这些道理对当今企业管理也同样适用。企业若想生存,就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财务管理体系,不能糊涂;规章制度的健全与执行力的好坏更是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健康的展和在发展中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中国大历史》仍然保持着黄仁宇先生一贯的“大历史”观点;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了黄仁宇先生的书,就再接受一次历史的教育,他的书不同于我在以往教科书上学到的,令人受益非浅,他不会以一种民族狭隘的心理去看待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是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或者放在西方观点下来评价。作者一直在西方研究我们自己,因此它能更用接近西方的方式和观点来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这也许就是这本书不同于传统历史书籍的原因所在。
这种方式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是新颖的,这当然与作者的人生阅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作者早期就读于南开,然后随“国军”入缅作战,抗战胜利后曾在东北参与过短时“内战”,而后就读于美国的一个陆军参谋大学,最终选择了他终生的事业:历史。作为处于具体历史情境的治史者,所面对的毕竟不是冷冰冰的科学模型,而是还在续写着某种历史主题的真实生活。他直接牵扯着我们的神经,连接着我们的血肉。所以,黄仁宇先生的文字里不但有着很浓厚的传统气息,而且散发出很多西方的味道。除了能够学习历史知识之外,黄仁宇先生以另一种角度解读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你读了这篇书以后你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罗列,将历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今日的现实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相对于今,当代的许多重要事件,在宏观历史来看都显得微不足道。如果将视野拉开,许多历史上经历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发生。尤其是中国人的政治、官僚体然依然存在,读古验今、令人惊诧。
《中国大历史》成功之处是作者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特别是书中对当今社会的预言的兑现让我们佩服不已。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对我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为渺小,因此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纷扰,片刻的痛苦与偶尔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笑看人生。人生过后是否应该留下点什么,如同王朝在历史上划过的痕迹。
2.学生作文:读《中国历史》有感 篇二
翻开这本书,细细品读,你会发现中国历史是多么曲折,书中描述的历史故事是多么引人入胜。当我读到《罄竹难书》这篇时,心里升起一丝愤怒,《罄竹难书》记录了秦始皇为了加强秦的思想专政,实行了焚书坑儒,使我国的古典文学遭受了空前的浩劫。他的罪行就是将所有竹子做成竹简也记录不完。
时间来到了清朝末年,我读到《左宗棠收复新疆》这篇时,心里不禁感动了,左宗棠明知自己年迈,还要上前方打仗。临行前,他叫官兵抬了口棺材,如果他战死疆场,就用棺材装自己的尸体,送回关内。就是种置生死之度外、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动了出征官兵。最终,左宗棠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收复了新疆失地。读到这里,我心想:“如果每个人都像左宗棠这样拥有一颗爱国之心,人老了,爱国之心还不会老。那么,我们国家该有多富强啊”!
此时此刻,我读到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年代。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多少不平等条约啊!最让我觉得气愤和可耻的是《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简直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巨额赔偿让我们负债累累,这是多么的不平等啊!
时间到了1937年,抗日战争打响。我们为了扞卫主权,赶走侵略者,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制造的一起起血腥的、惨无人道的屠杀,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让我十分难受,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渐渐地,我的时光走到了现在………
3.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有感 篇三
放暑假已有十多天了。今天,我终于把一本厚厚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给粗略地开看了一遍过去。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故事内容跨度大,从周朝东迁一直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前后后共一千零五十年。在这一千零五十年里,有不少的朝代出现。为什么会有朝代更替呢?经过考虑,我大致总结出了一些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些统治者只顾自己贪图享乐,不知体恤老百姓,对老百姓横征暴敛,使得民不聊生。老百姓实在过不下去了,不得不揭竿而起来推翻残暴的统治。这段历史算得上是一部血泪史。在朝代的更替中,老百姓几乎没过上几天安稳的日子,吃尽了兵荒马乱流离失所之苦。这似乎真应了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山坡羊・潼关怀古》里的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当然,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现在老百姓的生活较之过去,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多为国家做贡献,使我们的国家能够长治久安,繁荣富强。
4.读《中国历史》3第三章有感 篇四
—读《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有感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歌唱未来”!正如《走进新时代》这首歌里所唱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党的一代又一代英明的领导人,带领着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作为一名党员,一直以来都以自己的身份为荣,在最近研读了《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之后,从心底升腾的无限自豪感更是随着血液激荡着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这本书有别于大家印象中的党史理论读物,也不是传统的党史著作,它很大程度上强调了用事实说话,再加上珍贵的图片、史料佐证,让全书不仅有权威性、针对性,更有说服力,而且通俗、简洁的表达让这本书真正成为了党员群众都看得懂、愿意看的读物。
全书采取设问的方式,以广大党员群众关心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建立新中国、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为什么犯过严重错误还能得到人民支持……”等13个重大党史问题为思考线索,通过客观的分析,准确的解读,将看似各自为政的问题,有机结合了起来,全景式、全方位将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的政党展示在我们面前,从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的召开的那一刻,历史已经注定这个
政党将以他独特的情怀改变这个世界。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面对凋弊的民生、残破的经济,全世界都将瞩目的焦点投向了国民党和共产党,中国的未来将走向何处,中国人民将去向何方,但是仅仅用了三年零三个月,中国共产党就向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如此快速,和国民党力量如此悬殊,这一切是如何完成的,冷静思考过后,一个共识最终拨云见日,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要想成为一个执政的大党,就必须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早已证明,无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农民领袖,只有君明臣贤,心中装着百姓,带头励精图治,才能赢得民心,坐稳天下,造就一代盛世。固然两大政党的治国之道绝对有别于封建帝王的为一己一姓之私利的治国之道,但想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执政党,“民心向背”关乎生死存亡的道理是相通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封建帝王尚且知晓,更何况是我们的两大政党呢?但共产党和国民党执政的事实情况是怎么样呢?这一切在书中美国驻华使馆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给美国国务院发的“中国的局势和关于美国政策的建议”中就进行了专门的描写,谈到国民党时写道“军队和政府机关人心涣散,士气民心低沉。”“政府和军事机构从上层到基层到处都是空前规模和明目张胆的贪污腐败,纲纪废弛。”“国民党谋取自我利益的政策和拒绝听取进步的批评意见,已使它失去了人民的尊敬和支持。”而当他来到延安之后他如此记述,“我们来到了一个不同的国家,碰到了不同的人”“那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言辞和行动上都如此。官员和人民与我们的关系,以及中国人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直率坦诚和友好的。”“这里到处都强调民主和老百姓的鱼水关系。”正是这种“两
个世界”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内战的最终结局。
不得不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成功有很多的因素,但是“得民心”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活用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精髓:以民为本。民心,就是党心,党心,就是民心。不管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心要永远和人民的心在一起,中国才有发展前途。中国人民才会永远跟党走,一起去实现共产党崇高美好的理想。
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只是共产党新长征路上的第一步,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人民保证不了温饱的极端落后的经济状况,面对工农业的几近崩溃,国民党逃亡时的资金、物资、人才的大量转移,面对物价上涨失控,投机活动异常猖獗的颓势,面对国内外认为共产党军事上一百分,政治上八十分,经济上要得零分的论调,共产党以平抑物价为稳定社会基石,果断决定采取了统一全国财经工作的举措,改变战争年代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财政体制,由中央人民政府统筹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做到统一计划,令行禁止。计划经济使得民众深恶痛绝的恶性通胀和物价飞涨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的信赖和支持,巨大的成功,被毛主席高度评价称这次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的历史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在此之后中国共产党紧扣“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中心,发现并抓住了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既农民问题,并由此启动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也为中国最大的群体过上自尊的生活提供了根本的基础——土地。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土改,彻底铲除了到处盘踞的地方势力,包括地方经济霸权、地方武装和地方政治山
头、黑社会组织,实现了国家的真正大一统局面,促进中国各地方、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流通等,为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必须要建设一个完全有别于旧社会的新时代,共产党在建政伊始,就将扫清压迫妇女、娼妓盛行、烟毒泛滥等根深蒂固,令民众深恶痛绝的社会丑恶现象作为清扫重点,取得了重大成效,真正让民众感受到“新旧社会两重天”,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全国人民乃至整个世界都在这亲眼目睹的事实中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不仅能领导人民打碎一个旧世界,更有能力领导人民建设一个新中国。直到现在未能亲身经历这一历史阶段的我们仍能从本书中感受到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这种睿智的决策来源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自于创业难,守业更难的觉悟,来自于对社会主义的坚强信念,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在这种精神的继承中成长,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荣耀贡献我们全部的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前行的道路上,可谓荆棘密布,有来自内部的,也有来自外部的,在内部,国内政治上的“左”导致的1958年的“大跃进”,1966年开始搞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全民族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但是领导人到全党面对错误,没有逃避,没有开脱,而是勇于正视错误然后修正错误,很快回到正确的发展方向上来的态度最终得到群众支持而立于不败之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仍将是共产党取信于民永远需要恪守的工作态度、方法和信条。
在外部,苏联的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轰然倒下将中国推向了社会主义被否定的风口浪尖,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命题应运而生,循序渐进的从经济领域再到政治领域的改革开放,“三步走”的宏远目标与小目标的分解,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当前的需求,又使大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共鸣,获得广泛认可,从而形成了邓小平指出的“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其中包括了政局稳定和政治稳定。另外中国共产党的顺应时代的博采各种制度之长的“善变”也为我们抵御外部的侵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在风云万变的世界依旧傲视群雄,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硝烟战场之中竞展“风景这边独好”。
其实对于我党的伟大,不必说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综合国力,不必说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氛围,并且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极力拥护的典范,也不必说开创了举世瞩目一国两制的繁荣稳定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的独领风骚,仅仅是能管理好近8000万党员的大党就是值得全世界深深思考的问题,这得力于我党从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就推进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要建立组织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真正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纵到底,横到边的全覆盖,严密的组织和内部动员力是任何政党都无法比拟的,另外,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完全得力于其成员的先进性,从入党程序的层层把关,到入党后的日常管理,党员先锋队、党员责任制让党员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带动和激励群众的工作热情,并且让群众相信党员的先进性。
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我党提出的不仅组织上入党,思想上更要
入党的原则,真正从思想建党上对党员进行规范,保证了队伍的纯洁性,在理论方面,书中也用较大篇幅阐述了我党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党、苏联经验管理党的不适应情况进行的适时调整,形成了我们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从此每一代领导人在思想领域、理论建设领域都进行了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不断创新,但是最终不变的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道路不断指引我们走向民族的伟大复兴。
另外中国共产党强调纪律、注重制度建设、按制度办事对党员产生的约束力,形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其他国外可以随意退党,党员对党没有归属感的政党无法比拟的,再加上我党的民主集中制不断推向深入,使得权力运作也更加规范,广大党员参与管理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全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党内“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执政方式的优化,党和政府关系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转变,使得党得以摆脱繁杂政事,可以专心研究大政方针,当然也更有精力管理好这个超级大型政党,实现全党的蓬勃发展,最终为社会进步注入强劲动力。
5.读《第三帝国的兴亡》有感 篇五
提起世界大战,我总会想起德国—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残酷无情地挑起战事,是战争的始作俑者,是战事的祸端,对各被征服国的人民实行的恐怖统治的强度超过有史以来所有的野蛮与迫害。纳粹,希特勒,集中营……这些名词紧紧地与德国联系在一起,如影相随。一直以来,我以为,一切均是希特勒与其所领导的纳粹党所做的孽,犯的过。对那段尘封的历史只是知道个大概,未深究过其起因进过。直至所谓“博客活动”要求,我才阅读了与此相关的书籍——《第三帝国的兴亡》,愣是花了一周的时间硬啃下了这个约2CM厚的大部头,然而只读完了“上卷”,眼看上交期限逼近,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写下这管窥之见。威廉·夏伊勒大师的鸿篇巨着在经过我的一番囫囵吞枣之后,难免变味走形,只图没有亵渎大师的一番心血……
上卷主要描述阿道夫·希特勒的的人成长经历,他是如何从维也纳的流浪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弃儿一步步攫取国家政权与最高权力,成为德国最高统治者,并如何引领德国一步一步走上纳粹,走上战争的道路,将德国,将世界玩弄于手掌之中。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结果和希特勒的倒台则属于“下卷”的内容,没来得及一一品读。文中“德国的纳粹化”这一章的详尽叙述引发了我对德国纳粹化的思考。
希特勒该为这段历史负上全部责任吗?很多人都会这样认为——希特勒是罪魁祸首,没有他,就不会有后来这些恐怖的战争,肆意的屠杀与摧残,历史就会因此而不同,会改写,一切都会不一样。无可否认,希特勒是罪大恶极,是他,创建了第三帝国,把德国人民送上从来没有到达过的权力的高峰,转身又把他们投入悲惨的深渊,在世界实行恐怖统治,置世界人民于水生火热的煎熬之中。可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历史英雄人物、重要人物不是历史的创造者,正如不是意识决定的物质一样。当然,希特勒不是英雄人物(谁会承认呢,疯子才会这样想吧,又或者某些日本的狂热分子会这样认为也说不定呢),但他是个重要人物,这点不应否认。正如着名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希·海因克所说,“希特勒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在历史生活中,个人具有突出的和不可估量的力量”。重要人物虽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却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作者所说的,“阿道夫·希特勒有着恶魔般的性格、花岗石般的意志、不可思议的本能、无情的冷酷、杰出的智力、驰骋的奇想以及惊人的判断人和局势的本领”,希特勒的确有着非一般的能力,不过他却把它用在了歧途上。然而,把一切都归咎于一个人身上,这就犯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错误,因为,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正是德国人民,把希特勒送上总理的宝座;也正是德国人民,亲手埋葬了德国。
“对于阿道夫·希特勒的得势,德国任何阶级、任何集团、任何政党都不能逃避其应负的一份责任”,作者如是说。我很是赞同认可。共和国后期,政党数目过多,而且彼此相互倾轧,只顾他们所代表的那部分经济和社会效益,无法求同存异,更无法在国会中形成一股稳定的力量来应对国家所面临的困难和危机。日本现在的状况与此很是相像,都是面临着经济危机,国内势力四分五裂,党派之间勾心斗角,把国家利益晾在一边。同样,日本国内出现为数不少的激进分子,企图转移民众注意力到外交上,通过向外扩张,解决自家党派所面临的危机,争取更多利益。这些现象让人忧心,应引起国际社会的警惕,避免在同一处地方栽倒两次。如果当时德国当局政党团结一致,岂会发生后来之事?其实,在当时也有反纳粹主义的德国人,可他们的致命错误在于没有团结起来反对它,不能联合起来对付共同危险。忠于共和国的人,在最后过于目光短浅,慌张胆怯,不敢承担牺牲所带来的风险。不仅如此,德国还欠缺一个有力量的中产阶级,一个能起稳定作用的真正的保守政党。即使纳粹党纵火火烧国会,国家的司法、法庭也完全屈服于纳粹党。国会纵火案之后,德国最有权势的机构一个接一个向纳粹低头,毫无反抗,一声不吭,自行消声。就这样,纳粹党成立发展起来了。“它成立于和平时期,是由德国人们自己用和平的手段创立的,既产自他们的软弱,也产自他们的力量”。显然,德国人是善于反思的,是勇敢的,在战后德国政府及其国民所作出的弥补与努力就可见一斑,比如在对待历史教科书这个问题上就诚恳的多,向后代坦承曾犯下的罪孽并郑重告诫勿要再犯;对曾深深伤害过的民族——犹太,也是发自内心的歉疚,两位德国总理两次在犹太人墓前惊世一跪让人释怀之余更心生敬佩。他们,仍然是值得让人敬重的民族。相比,某些国家仍执迷不悔,没有勇气正视历史。
6.读《哈佛家训3》有感 篇六
哈佛大学先后培养了7位总统,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数以百计的世界级财富精英。这些杰出的人物,曾经对美国和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在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哈佛靠什么打造了这些巨人?他们的教育中有什么深藏未露的秘密?
我读了之后才明白这些问题。就拿《树虎为什么灭绝》这一篇文章,讲了树虎、北极鼠、沙龙兔这些动物很善良,但人们却利用它们的善良,大量设陷阱,捕杀它们,最终都灭绝了。树虎十分团结,一只树虎被树胶粘住,整个群体都轮流给它喂食,可人们却利用这一点,粘住一只树虎,从而逮到了整群树虎;北极鼠在被逮住后,其它北极鼠轮流给它喂食,也被逮住了;沙龙兔经常一起去跟随首领去找水喝,人们就利用这一点,设假水源,狠心地看着它们因喝不到水而渴死……人们这不叫聪明而叫贪婪。动物的善良与奉献精神,让人类感动。而人类的残忍,却让人类自己胆寒。据世界动物组织的调查表明,许多动物,如此善良、如此献身的精神,正是它们繁衍的需要。这种善良与献身,是它们代代相传,永远生存下去的基础。世上没有任何天敌能够战胜善良,只有人类做着灭绝善良的事。人们什么时候才会觉醒呀!
7.读《培根随笔》有感3篇 篇七
(一)李艳青 云南衡水实验中学
利用闲暇时间,翻阅了弗朗西斯·培根著的《培根随笔》,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讲述了培根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的态度和想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多方面。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优美,力求以最短的篇幅摆事实、讲清道理,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
刚刚读到这本书的简介时,深觉哲学的深奥,内容难以理解,但是越往后读,才发现所有都不是问题了。本书袒露了作者的灵魂和所思所想,原来我们和几百年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可以这样亲近,实在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谈到哲学问题多都深奥难懂,难免枯燥乏味,但是《培根随笔》这本书全文文笔言简意赅、睿智夺目,没有艰涩的哲学名词,也不故弄玄虚。用极其平易流畅的语言,每句话都有一定的针对性,精辟而富有哲理。
全书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智慧名言,例如“面对幸运多需要的美德是自制,而面对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这些句子于我们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文章内容还注意使用穿插、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天生才敢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嫁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这些富有诗意的语言具有感染鼓舞人的神奇力量。
读完《培根随笔》,原来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跨越语言和风俗文化的障碍,那里的风俗人情跟我们大同小异。对这个几百年前的人也产生了亲近感,并非觉得他古板迟钝,倒是觉得他博学、机智,而很有幽默感。
以上是我读了《培根随笔》后的感受。这本书的好处实在是多,诸如此类的书可多读,既拓宽眼界也增长知识。
审视与共鸣——读《培根随笔》有感
(三)温昊
作为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培根随笔》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哲学与文学相交织的魅力。在一篇篇短小精悍的随笔中,我总会不断地审视自身——好像看着一面明镜,将自己纯粹地映现出来;我又总能寻找到共鸣之处,或是一词,亦或是一句。慢慢地,渐至佳境,便能感受到培根深刻的思维的力量,它能启迪后辈,映射历史,甚至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当我在阅读《论复仇》时,我深深地沉思于“当然,采取报复行为只能使你与对手平起平坐,而原谅敌人,将使你比敌人高出一筹”这句话中。这是何等广阔的胸襟啊!报复的最终目的,往往不是伤害他人,而是让敌人感到后悔莫及。既然如此,复仇有何必要?事情已经发生,时间无法返回,情势无法逆转,不如选择原谅,让这种无息的报复敲响敌人的警钟,效果或许倍加于蛮力报复。而在背后放冷箭的,定是一些恶毒狡诈的人。
有一个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这就是宽容的力量,胜于复仇,化解心结,对为人处世有很大的启迪。
审视自己,在他人犯错时,是否会追根不放,过于苛刻?是否三思后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斟酌过后,告诉自己,原谅他吧,他一定会明白他的过失的,若此,足矣。
培根在《论作伪与掩饰》中明确地把自我掩饰分为了三类:第一类,是秘而不宣、缄默不语和保守秘密,也就是不让别人有机会看出或推测出他的为人。第二类,是消极地掩饰,故意露出某些端倪和迹象,掩盖自己真正为人。而第三类,便是作伪,主动骗人,故意装出与他为人相反的行为。然而在实际行动中,这三类之间好像没有明确的界线。这是因为我们熟练地掌握了自我掩饰的方法,使得我们能在情况发生时运筹帷幄地处理。然而,这并非是好事。第一类人,永远无法敞开心扉,他人也就无法进入到他的内心中。这一类人往往沉默寡言,这使得他们在生活当中没有真正的朋友,没有相互信任的人,在工作上也没有合作的人。他们的人生也就不充实了。第二类人和第三类人其实是同一个目的,只是手段不同罢了。他们可能会遭到他人的怀疑,甚至不满、排挤。
在生活中,出于工作需要,出于隐私的保留,出于形象的塑造,我们往往都要掩饰。而掩饰总是暂时的,在时间的变革下,总会不攻自灭。而要在这方面做到万无一失,要养成保守秘密的习惯,在涉及名誉和观点方面开诚布公,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撒谎。
书中还有一些语句让我产生了共鸣:的确,美德犹如檀香,经燃烧或轧碾而释放更多的芬芳,因为幸运最能暴露邪恶,厄运最能彰显美德。人的本性往往藏在内心深处,人们总是本能地隐藏在心,绝不将其透露。然而再密的墙也有缝隙,在遇到事情时,一个人的善恶总会露出蛛丝马迹。往往,厄运才会让人暴露本性,因为我们在厄运面前,会被迫遵循最简单的生存法则,忘掉表面的浮沉。在这个时候,人的本性就很容易暴露出来,开始撕夺抢占。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一些人相互谦让,()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美德才会被彰显,这是最纯粹、最真实的美德。同样,在幸运来临时,认得自私心占有欲会愈加膨胀,邪恶也就暴露出来了。
不要因为表面的光辉而忘记深处的永恒,就像在旅途时要牢记自己为什么出发。
从审视自己,再到产生共鸣,最后学会改正,培根教会我和后人的,是思想,是哲学,实实在在的,更是怎么样做一个“人”.读《培根随笔》有感
(三)陈星宇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提到他,大家都会想到《培根随笔》。上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他的文章,从书中看到了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培根随笔》读来给人一种享受,简洁优美的辞藻让人忍不住读完全文。这本书共有58篇随笔,包括《论逆境》、《论友谊》、《论求知》、《论真理》、《论家庭》…… 语言简洁,短短一小篇就让人受益匪浅,联系了生活实际,与我们息息相关。
我喜欢的有两篇。我觉得,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是友谊,所以我将这篇《论友谊》读了好几遍。我特别喜欢那句:“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这句话将“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这两句谚语概括起来,十分精湛,令人折服。《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将友谊的真正含义描写了出来,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友谊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培根将友谊的真谛描写的那么自然,无论是谁,都不会否认。
另一篇是《论美》,这一篇不得不说是一篇佳作中的佳作。美到底是什么,没人能说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见到一个人的第一面一定是看他(她)的外表如何,而不是立马探究他(她)的内在。培根在他写的《论美》中着重论述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与内在美。世界上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不错,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颜色指五官相貌,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正如培根所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论死亡》这篇随笔。因为,我认为生命最重要的。人如果没了生命,那还谈何友谊,谈什么幸运呢?因此,只有活着,才能实现你的愿望。人活着不能虚度年华,应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一分、一秒都不可以错过。人得使自己的生命有意义,为自己的目标、追求不懈努力,你要相信:胜利的曙光时刻在等待着你的凯旋。
“采菊冬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悟出了人生的真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郑海啸明白了人生是有意思的……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感悟了人生,明白了人生,懂得了人生的真谛。那我们呢?真正明白了吗?很多人都在畏惧死亡。如果你的人生很充实、很美好,“死”算得上什么呢?你会觉得人生很幸福。聋哑盲人海伦·凯勒,这是个众所皆知的人物了,对待她,你抱什么样的态度?心里应该很敬佩吧,我想只要有一点点怜悯之心的人都会被感动,甚至为她哭泣。这样一个残疾人和我们这些正常人相比,我们占尽了上风。畏惧什么呢?我们不如她?我们能更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会因你而改变,人生会因你而绚丽多彩。所以,挑战是不可避免的。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才能体味出它的浩荡。生命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只有挑战自我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把握生命,努力奋斗,撒下汗水,不断耕耘,为你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8.读水浒传有感3作文 篇八
读水浒传有感3作文
自宋江等一百零八好汉聚集一堂时,宋江把聚义堂改成忠义堂,也许是因为他要先忠于国家,再与兄弟讲义气,而且后者更重要。朝廷几次兴兵讨伐,皆大败而回,梁山好汉擒得数十员大将,可宋江有仁有德,素有归顺之意,好生招待,一一放归。就连四奸臣中的高俅也放回,虽说是好意,若除掉他,也是为国家做了件好事。当朝廷第一次招安时,阮小七喝了御酒,换了差酒,加来者招安心意不诚,使好汉们认为朝廷是唬弄他们,便不欢而散,但宋江依就等着投降。梁山好汉在受降之前被认为是贼寇、强盗,但他们是“替天行道”。当归顺后,又四处征讨,损兵折将。为何宋江一伙人那么听朝廷调派,虽说封大臣、将军,可终究是奴才罢了。那四大奸臣真恶毒,千方百计来害梁山好汉,如宋江、李逵、卢俊义等皆不得善终。若不当官,依就固守山东梁山,那该多好。一百零八好汉征讨别的“贼寇”就死了七八十条好汉,当官的没几个活的.,剩下的不当官的还能善终。梁山好汉虽惊天动地,可结局却有些悲惨啊!读《水浒传》有感3作文350字
9.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篇九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选择,是要做出什么决定、选取什么。那么,历史,也可以有选择吗?答案是:可以。怎样选择、选择什么就是由我们来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我国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叶挺等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把身心魂魄都溶铸在鲜艳的党旗上,他们没有看到革命胜利,没有过上幸福生活,他们以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共同筑就了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给我们后代留下了一个共产党员伟大的先锋楷模形象。回想当时老革命家们肩负着多大的重担,置生死之外。为中国各族人民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拯救中国于危难之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虽然我们现在没有革命也没有战争,但是老辈革命家那股坚毅不拔、视死如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现在的社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人民生活水平开阔了新的场景
缅怀革命先烈,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建设年代,更能激发我们爱国、爱民、爱岛、爱家之情。与这些先烈们相比,我们今天的工作环境是如此的优越和顺畅,我们的生活又是如此的幸福和甜美,每当我们想起这些先烈:在生活上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在工作上有一种激励感,在行为上有一种正义感,在追求上有一种荣誉感。
如今,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前沿的共产党人,与先烈们相比,生存的环境彻底改变了,所面对的工作完全不同了。请英灵们放心。中国共产党人正继承着你们的革命意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着。共产党员的先烈永远激励着我们
【读《中国历史》3第三章有感】推荐阅读:
读《中国历史故事》有感09-25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中国站起来了09-23
读《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有感10-23
读历史的伟人有感06-29
历史进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网上考试(2013年3月25至27日)11-05
读《华盛顿――改写美国历史的人》有感12-13
中国历史轶闻06-15
中国起名历史09-19
中国近代历史教案06-26
中国历史读书心得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