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物的社会》导学案 (高二必修五)

2024-09-12

《作为生物的社会》导学案 (高二必修五)(精选4篇)

1.《作为生物的社会》导学案 (高二必修五) 篇一

《陈情表》导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学习目标】

1、学习夙、擢、除、笃、逮、寻、卒、见、以、于等文言词语;体会作者的苦情、亲情、忠情。

2、结合实际生活,理解“孝”的含义。

【学习重点】 目标1。

【学习难点】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课时预设】3课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课前落实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自主高效预习。

2、课堂互动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练习和探究内容。

一、课前热身,高效预习

1、知人论世:勾划《创新设计》P36“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的要点。

2、了解课文涉及的文体知识:表

表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如同现代史书的大事纪年表,比如《史记》就有“十表”。它还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种文体,也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表”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向敌对一方发的宣战书,称作“战表”。

3、给加点字注音

险衅()终鲜兄弟()夙()遭闵凶()门衰祚薄()

期()功强近()茕茕孑立()()逋慢()拔擢()

矜育()陨首()猥以微贱()优渥()少多疾病()

4、读课文,自主完成“预习作业”

二、教材助读,课堂展示(小组合作翻译文句,并质疑难懂字句)

导入:

古往今来,总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做官,于是便想方设法的去拒绝。比方说后面我们要学习的《逍遥游》的作者--庄子吧,有人好心聘请他去做官,他竟然对人家说:“你见过准备祭祀的牛吗,宰杀前给它披的是织有花纹的锦绣,给它吃的是草料和豆子,可是,等到牵进太庙去宰杀时,它就是想要做个没人看管的小牛都不可能了。”--做官,在他看来就是进屠宰场啊!再比如西晋初年的李密,--今天要学的《陈情表》的作者,朝廷多次征召他入朝为官,可是他也不愿意。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陈情表》吧……

他给皇帝写的这篇《陈情表》,被称作是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我们一齐读一下学案“页脚”里的文字:

“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读《出师表》时你们哭了吗?……他是谁写给谁的?

《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备的儿子,蜀汉后主--刘禅(shàn)的奏章。

刘禅,读shàn。刘备长子(义子)名刘封,与刘禅之名合起来是“封禅”的意思。封禅指帝王祭祀天地的仪式,祭天为封,祭地为禅。从给儿子起名其实可以看出刘备称霸天下的志向。

另外,刘禅的字是“公嗣”,嗣即帝王诸侯传位给嫡子的意思。字是名的注解,此处亦可知刘禅的名读作shàn,同时更知刘备之志。

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这篇《陈情表》。

回到学案,看“课前热身”部分……

补充:

有一句歇后语不知道大家听过吗?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熟悉历史的的话,就知道,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废了曹奂--曹操的孙子的皇位,建立了西晋王朝。建国后的司马炎呢,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了以“孝”治理天下的主张。为了笼络人心,大力征召贤才到朝中做官。而李密太有才了,当然就被列为笼络的对象了。

全体学生高声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1节,小组配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臣密言:臣以(因为)险衅(灾难祸患),夙(名词,很早,幼年)遭闵凶(“闵”通“悯”;忧伤不幸的事,形容词作名词)。生孩六月,慈父见背(离开我,指去世背:背离、离开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补充: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行(经历,动词)年四岁,舅夺(强行改变)母志。(这几句写父死母嫁)祖母刘悯(怜悯,爱怜)臣孤弱,躬(名作状,亲自)亲抚养。臣少(小时候)多(形容词用作动词,有许多)疾病,九岁不行(不能走路,这里说是柔弱),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人自立)。(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既无叔伯,终(又……又)鲜(少,没有)兄弟。门衰(衰微)祚(福气,福分)薄(浅薄),晚(名次用作状语,很晚)有儿息(子女)。外(在家外,名词作状语)无期(一年。补充:期年,满一年)功强(勉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茕茕(孤单的样子)孑(孤单)立,形影相吊(安慰)。(△“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而刘夙(很早补充:夙夜忧叹(名词,早晨))婴(被……缠绕)疾病,常在床蓐(通“床褥”)。臣侍汤药(名作动,喝水吃药),未尝废离(祖母)。

(1)本段的总领句是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作者主要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它们是:

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抚养【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无亲无戚【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卧【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2)作者陈说自己家庭的不幸,其目的何在?

让晋武帝对自己由恼怒峻责化为同情怜悯……

(3)假设你是晋武帝,李密在此提出终养祖母的请求,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就把他驳得哑口无言?

晋武帝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应该会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刚建立西晋不久,正是招揽人才,收买人心的时刻,“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说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

因此,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啊。那么,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4)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2、朗读课文第2节,小组配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逮(到,及)(吾)奉(承奉)圣朝,沐浴(蒙受)(于)清化(清明的教化)。前太守臣逵察(推举)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推举)臣秀才(优秀人才)。(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臣以(因为)供养无主(主持,做),辞(辞谢)不赴命。诏书特(特地)下(方位名词做动词,下召),拜(授予官职)臣郎中,寻(不久)蒙(受)国恩,除(授予官职)臣洗马。猥(谦辞,表示自己的谦卑)以(介词,凭借)微贱(卑微低贱的身份,形容词用作名词),当(任,充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杀身捐躯)所能上(向上,名词作状语)报。(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臣具(详尽)以(动词,用)表闻(动词使动用法,使……知道),辞不就职。诏书切峻(急切而严厉),责臣逋(拖延,迟延)慢(怠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比)星火(快速坠落的流星)(引导:“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臣欲奉诏奔驰(驾马飞奔,指快速就任),则以(因为)刘病日(日,名次作状语,一天天)笃(病重,形容词作动词),欲苟(姑且)顺私情,则(但是)告(报告)诉(申诉)(陛下)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词作名词,处境。形容进退两难)。(引导:以狼狈比喻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西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重视?(作者叙述了哪些“沐浴清化”(受恩宠)的事实)?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①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②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诏书特下,拜臣郎中。④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先是郡,后是州,再后是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

“臣以供奉无主,辞不赴命”

(2)作者怎样巧妙推脱任职?

一方面朝廷知遇之恩充满了感激,一方面又提出自己的苦处,即有卧床不起的祖母,这样来博得晋武帝的同情。

(3)背诵第二自然段。

2、朗读课文第3节,小组配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伏惟(俯伏思量。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可以翻译为:我想)圣朝以(动词,用)孝治天下,凡在故老(形容词用作名词,旧臣),犹蒙(受到)矜(同情,怜悯)育(抚育),况(何况)臣孤苦,特(更)为尤甚(尤其严重)。且(况且)臣少仕(名作动,做官)伪朝,历职(任职,名词作动词)郎署,本图宦达(显达的官职),不矜(动词,自夸)名节。今臣亡国贱(卑贱)俘,至(极其)微至陋(浅陋),过(过分)蒙(受到)拔擢(提升),宠命优渥(厚),岂敢盘桓(犹豫不决的样子),有所希冀?但(只)以(因为)刘日(太阳)薄(迫近)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无法)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过完。意译为结束,度完)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交互)为命,是以(因次)区区(拳拳之情。补充:何乃太区区(短浅的))不能废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

(1)李密为什么要说“圣朝以孝治天下”?

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

(由于晋是从曹魏政权手中“篡”夺过来的,羞于标谤“忠”节,因而以孝道为治国之本。李密正抓住了这一点,大做文章,以达到暂缓去晋朝做官的目的。)

(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比如阮籍……晋武帝同样怀疑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第三课时

4、朗读课文第4节,小组配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臣密今年四十有(通“又”)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祈求)终养(养老送终)。(引导: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臣之辛苦(辛酸苦楚),非独(不仅)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长官)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明察)。愿陛下矜(同情,怜惜)悯(怜悯)愚诚,听(听任,请允许)臣微志。庶(或许)刘侥幸,保(使……保全)卒(终。补充:卒然边境有急突然))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禁不住)犬马(名次用作状语,像犬马一样,这是臣子谦卑的话,用犬马自比)怖惧之情,谨(恭敬)拜(动词,奉上)表以(来)闻(动词使动用法,使……知道)。

(1)本段交代了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就是先尽孝后尽忠,因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

(2)第四段中哪句话是本文主旨?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愿乞终养;尽节--报养:忠孝两全。

(3)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补充:由于这个表章写的辞意恳切,悲凉动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忠心。所以晋武帝看了以后,不仅答应了他的请求,还赐给他两个奴婢,并叫地方官吏经常送吃的东西给李密的祖母。后来祖母死了,李密就出任了太子洗马,还做了几年汉中太守。

背诵三、四自然段。

三、拓展训练,课外延伸

1、李密在应诏赴任和奉养祖母的两难中选择了后者。对于他的选择,你怎么看待?

李密放弃赴任在家奉养祖母,从传统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孝”,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予以肯定。但是,应诏赴任,达则兼济天下,为民做官也应该肯定。每种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只要持之有据就行。

2、探讨对“孝”的看法。自由发言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了。……

3、一学生家长因家庭经济拮据,让成绩较好的儿子退学,亲人劝说无效。假设你是班主任,你到家劝说,怎样说服家长?

4、请根据上联撰写下联,完成后在班内展示

①羊羔跪乳情深,

②慈父严母风风雨雨见真情,

四、归纳梳理、整合内化

1、小组合作归纳本课古汉语语词、文化知识:

(1)一词多义:

(1)行:①行年四岁()②九岁不行()

(2)矜:①犹蒙矜育( )②不矜名节( )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 )

(3)至:①至微至陋()②无以至今日( )

(4)以:①臣以险衅( )②臣以供养无主()

③谨拜表以闻( )④猥以微*( )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⑥臣具以表闻( )

(5)见:①慈父见背(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 )

(6)亲:①躬亲抚养(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7)日:①日薄西山( )②报养刘之日短( )

(8)当:①当侍东宫( )②死当结草( )

(9)薄:①日薄西山( )②门衰祚薄( )

(10)拜:①拜臣郎中( ) ②谨拜表以闻( )

(11)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12)夙:①夙遭闵凶( )②夙夜忧叹()

(2)古今异义:至于,成立,告诉,不许,希冀,辛苦

(3)通假现象:闵,零丁,蓐,有

(4)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皇天后土

(5)修辞方式:比喻,婉曲,对偶

(6)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通假字:

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多之疾病死伤)。

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终鲜兄弟:鲜,同“无”。

常在床蓐:蓐,同“褥”,草褥子、草席。四十有四:有,通“又”。

古今异义词:

九岁不行:不能行走孤苦零丁,至于成立:成人自立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奔驰:驾马飞奔狼狈:进退两难的情状则告诉不许:申诉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听臣微志:任,准许

2、给下列句子断句: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3、根据表述,将下列句子概括成成语。

(1)太阳接近西山,喻人的寿命即将终结了。()

(2)早晨不能想到晚上怎样。()

(3)孤单无依靠地独立生活()

(4)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了。

D.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B(B项“气息奄奄”中“奄奄”是气息微弱的样子。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日薄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将终,修饰“暮年”恰当。)

五、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秦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因,欲救此患莫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使者檄刚抚定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杜:制止。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廖刚“对下采用安抚方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是()

A.B.

C.D.

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待哺于东南之特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译文:

(2)兄为君则君之,已为君则兄之可也。

译文:

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A项檄,名词用作动词,命令。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A项“顺昌民以刚为命”表明廖刚敢于抗敌。B项“刚喻从盗者使反业”表明廖刚对下采用安抚方式,“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表明廖刚对不公事敢于抗争。C项“是欲置我于何地耶”是秦桧的话。D项“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是廖刚劝说高宗遵循礼仪。

3、解析:文言文翻译要严格执行直译的原则;找准得分点:重点实词、活用词、句式特点、重要虚词、通假、偏义复词;保持译句流畅通顺让,译句和原文语境吻合。(1)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哺,吃;困,疲惫;莫若,不如,没有什么比得上。(2)兄:第一处,名词,兄长;第二处,名词用作动词,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为:担任。君:第一处和第三处,名词,国君;第二处,名词用作动词,用对待国君的礼节对待。

附文言文译文:

廖刚字用中,是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年,从漳州司录担任国子录,提拔为监察御史。当时蔡京掌握政权,廖刚论奏没有什么避讳。因为双亲年纪大请求到外地做官,离开朝廷担任兴化军知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的身份被征召。因为父亲去世守孝回家,守孝期一满,朝廷任命他为工部员外郎,他因为母亲生病辞官。绍兴元年,盗贼从旁边的郡县兴起,官吏都逃跑了,顺昌的百姓都听从廖刚的命令。廖刚劝说跟随盗贼的人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工作上来,不久其他的盗贼进入顺昌,部里的使者命令廖刚抚定。廖刚派遣长子廖迟劝说贼人,盗贼知道廖刚父子有信义,也都散去。不久被召为吏部员外郎,廖刚说:“过去天子一定有亲兵自己率领,用来防备不能预料的事情而加强国君的威严。希望皇上您考查旧制,挑选精锐的士兵作为亲兵,平时就把他们作为卫兵,由军事行动就把他们作为中军,这是让主干强壮使枝叶弱小的方法。”廖刚又说:“国家艰难已经到了极点,现在刚刚打算有新的作为,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不是长久驻扎的地方。请认真建设建康,亲自统率六军前往作为固守国家的打算,来制止金人窥伺我朝的`心意。”因为母亲去世辞官守孝,守孝期满,又担任给事中。廖刚说:“国家不能一天没有军队,军队不不能一天没有粮食.现在各位将领的军队都在江、淮一带防卫,不知道有多少万,当初国家没有粮食储蓄,每天等着吃东南地区转运来的粮饷,浙江地区的老百姓已经困乏,想要解救这一祸患不如屯田。”于是献上三篇文章,有能打猎种田的将领校尉,当加倍厚赏,每耕田一顷,给他们相当于转运一顷地粮饷的资金,百姓愿意种地,把粮种借给他们,免除租赋。皇上命令都督府按照这个措施实行。当时朝廷追究章、蔡卞误国的罪过,追加命令贬谪他们自己,仍下令他们的子孙不能在朝廷中做官。在这时章杰从崇道观担任婺州知州,章仅从太府承提举江东茶盐事。廖刚封还诏书,说如果这样,拿什么来显示朝廷的惩罚,于是一起送到宗庙。当时宋徽宗已经驾崩,皇上遇到初一、十五还率领群臣遥拜渊圣皇帝(宋钦宗),廖刚说:“礼节有隆重和不隆重之分,兄长做国君就用对待国君的礼仪对待他,自己做国君就用对待兄长的礼仪对待他就行了。希望皇上您勉强抑制住圣人般的心思,只在每年在皇宫内行家人礼。”宋高宗听从了他的意见。郑亿年与秦桧有关系而得到了好官,廖刚公开上疏揭发他的罪恶,桧痛恨他。金人背叛盟约(攻打南宋),廖刚请求起用有德望的旧相,在京城近旁的地方防守,秦桧听说后说:“这要想把我放在什么位置上啊?”改任工部尚书,而任命王次翁作为中丞。当初,边报来,从官在都堂开会,廖刚对郑亿年说:“你用百口人保证金人(不背叛盟约),现在金人已经背叛盟约,你有什么脸面还在朝廷上呢?”郑亿年奉祠(宋代设宫观使、判官、都监、提举、提点、主管等职,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员等。他们只领官俸而无职事。因宫观使等职原主祭祀,故亦称奉祠)离开朝廷。第二年辞官。廖刚在绍兴十三年逝世。

老师寄语: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触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阅读欣赏:

中国的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最受推崇。

孔子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汉代“以孝治天下”,孝悌则成为人们做人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

孝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在选官制度上,也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就是“孝廉”,孝廉就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如果乡里有人以孝出了名,地方长官是有责任向上推荐的,而且还可以直接任用。

“孝”在古代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所谓圣朝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管文官武官,也不管官做多大,碰到父母之丧,如果不马上请假还乡,那是不对的,监察御史马上提出弹劾,可以处分到永不录用的程度,是很严重的。不过有一点例外,以武将来说,他正在前方作战,假使父母死了,仍然要向朝廷请假还乡,皇帝可以下诏书,着他移孝作忠,予以慰留,这才可以不还乡。

古代连皇帝也要守丧三年。譬如说丧期之间是不准结婚的,年轻皇帝登位前若要结婚,除非由皇太后下命令才可以。在唐代、宋代、明代、清代都有,老皇帝一死,新皇帝没有就位以前,丧事没有发布,先办婚事,第二天再发丧,否则就违犯礼制。这种古礼连皇帝都要遵守,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古代文化知识积累: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11、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郑方

2.《作为生物的社会》导学案 (高二必修五) 篇二

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主旨,文章为了强调“无所待”的观点,从反面提出问题,紧紧扣住“有所待”论证,最后给以否定,提出正面主张。

二、学习重点:

1.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学习过程:

1、解析第二段加点的重点字词。

第二段: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yàn)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大小之辩也。

2、文中的“大小之辩”具体指的是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3、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4、解析第三段加点的重点字词。

第三段: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5、概括第三段的主要内容。

6、巩固练习:阅读下文,完成1、2题。(6分)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解释下列文句,选出正确选项( )(3分)

①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A.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B.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C.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D.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2.对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宋荣子嗤笑他们,而没有向他们学习,这是不对的。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C.宋荣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只有无所待的人才能达到至人境界。

肖子罡

3.《作为生物的社会》导学案 (高二必修五) 篇三

作为生物的社会

【学习精要】

1.揣摩下列句子,回答问题,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

①“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巢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

这句话揭示了群居性动物的一种什么现象?

②“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并不是昆虫所独有。”

课文中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这一观点?

③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DD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感到我们的智慧。”

作者对人类的行为作了怎样的反思?

【积累感悟】

2.给加点的词注音。

鳟(   )鱼    毗(   )邻    阈(   )值    苜(   )蓿(  )    鲱(   )鱼

3.联系课文,揣摩下列语句,指出作者隐含在其中的观点,并说出画横线的语句在表达上的特色。

①“在他们最强制性的社会行为中,人类的确很像远远看去的蚁群。不过,如果把话反过来讲,暗示说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它们到更像是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假如我们想从它们的活动中看出什么显示人类特点的东西,那就是违反科学。

②“不过,让一个旁观者不这样看是很难的。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③我们愿意认为,科学上的探索是一种孤独的、静思的事。是的,在最初几个阶段是这样。但后来,或迟或早,在工作行将完成时,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

【拓展探究】

阅读下面文段, 完成文后各题。

谁也不愿认为,迅速膨胀、黑鸦鸦盖遍地球表面的人群,跟一个蚂蚁窝或一个蜂窝的生活有什么重要的相似之处。谁愿意稍微想一下,我们这30亿人在彼此联系起来的时候,是一种巨大的动物?我们不是没有头脑,我们的日常行为也不是由基因组详细地编码好的。我们看起来也不像是强制性地联系在一起,在干着一种类似昆虫筑巢那样单一的、统一的、一成不变的工作。假如真能把我们的大脑聚合到一起,像蚁群那样产生一个共同的思想,那种思想将是不可想象的,真会让我们摸不着头脑的。

群居性动物倾向于专心致志地干一件特别的事,通常是对它们的个头来说很庞大的工程,它们按照遗传指令和遗传驱力不停地干,用它来作群体的住房和保护所,保证自己的永久性。

当然,在我们一起做的一些事情中,有表面上类似蚂蚁的地方,比如,在整个大地上营造玻璃和塑料的城市,在海底耕耘,组建军队,或把我们自身的`标志送上月球,或向邻近的星系送去一份备忘录。我们共同做着这些事情,而不太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干。不过,只要愿意,我们随时可以停下一件事转而干另一件。我们不像黄蜂那样,被基因制约着永远埋头于一项活动。我们今天的行为,比起12世纪倾城出动在欧洲大陆到处建造大教堂那种活动来,并不更受约束。在那时,我们相信,那桩事可以永远干下去,相信那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但那不是。说老实话,我们大多数人早就忘了大兴土木造教堂是怎么回事了。这种活动是暂时的,次社会性的,我们干的时候是带有强制性,是全力以赴,但仅仅在历史上的一小段时间内才这么做。那么,在生物学的意义上,这些活动是不能算作社会性行为的。如果我们能随意干、随意停,那就不大可能是我们的基因编码了详细的指令。建造沙特尔大教堂(Chartres,法)固然有益于人心,但世事沧桑,人生依旧。罗马的犁头已成粪土,激光弹、高速运输、着陆火星、太阳能、合成蛋白质云云,又焉能久存?在我们生命的长途中,我们当然还会即兴搞点别的什么新名堂,但很清楚,我们有选择的自由。(节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

4.摘要文段的内容,用比较的方法概括说明人类社会活动与群居性动物的活动有哪些不同。

人类社会活动  群居性动物活动

4.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第四章 篇四

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难点: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

自主学习

1、伽利略物理学方面――经典力学的奠基者(意大利人)

16世纪末17世纪初伽利略等人认识到为了了解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通过试验伽利略发现和定律。意义。成为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伽利略天文学方面的贡献

伽利略是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发明了天文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的正确性。

3、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牛顿(微积分+经典力学)

A标志:1687年《》 内容: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等。

B特点:以

C影响:科学预见性的威力——(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

D意义:经典力学体系建立,标志了

合作探究近代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

自主学习

现代物理学的进步

爱因斯坦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重大革命

1相对论提出的背景?

2、1905年《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狭义相对论”:E=mc2 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时间和空间则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发生“效应”和“效应”。

3、1916年完成“广义相对论”:空间和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即时空会发生“空间折叠”和“时间隧道”。

4、意义: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囊括在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5、1921年爱因斯坦因

(二)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量子理论提出的背景?

A.1900年 普朗克(德)提出“ 揭示了微观世界的特殊的运动规律。B.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电效应”,运用

2、影响:A、推动了物理学的新发展――1925年诞生“量子力学”

B

合作探究

量子论和相对论的意义? 【巩固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之所以说伽利略的科学研究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主要依据是A、倡导并开始了科学实验与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B、论证了哥白尼“日心说”的重要性

C、发现了落体定律,确立了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两个新概念 D、是通过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 2.牛顿提出的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不包括

A、万有引力定律B、加速度的比例定律 C、惯性定律D、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3.“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4.之所以说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主要是因为相对论

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②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③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④使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人到微观世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语指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B、相对论有悖于日常经验

C、理论物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很远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

6.下列哪一理论的提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A、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提出B、相对论的提出

C、量子论的提出D、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7.相对论和量子论对人们思维的影响是

A、改变了人看世界的角度B、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C、思维方式不能绝对化D、使人们有了微观世界的认识

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重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进化论思想的影响。难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容

一 教会的禁锢

1、谁是万物的创造者:在知识贫乏的古代人们相信创造了人类肯世界万物。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宣扬创世说,推行精神独裁,受其束缚最大的是(学科)。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论思想 1.早期进化论思想:

提出:19世纪初(法)内容:观点:原则:

2、科学进化论的创立历史背景?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

1.时间》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进化论思想在欧洲科学界,特别在宗教界引起轩然大波,是杰出的科学家,是敢于向基督教神学挑战的英雄,堪称“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3进化论的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达尔文在牛顿之后最终驱走了上帝?

巩固练习

1.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神学对生物学的束缚主要表现为

A、地球中心说B、上帝创世说C、太阳中心说D、生死轮回说 2.生物进化论诞生的标志是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圣经.旧约》 C、《物种起源》D、《人类的起源》 3.堪称“生物学领域的牛顿”的是

A、施莱登B、施旺C、拉马克D、达尔文 4.下列关于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伟大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地球中心说 B、引起了生物学的一场革命 C、引起欧洲宗教界的轩然大波

D、引起晚清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巨大震动

5.恩格斯说:“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达尔文的进化论

A.冲击了封神学创世说B.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基础 C.开创了生物学研究的新时代D.促进了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感受高考

1《新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胡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 17世纪初期B 18世纪中期C 19世纪中期D 20世纪初期

2英国思想家斯宾赛认为,人类社会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胡过程发展,他的思想最有可能借用了

A 相对论原理B 万有引力定律C 进化论原理D 主权在民思想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技术胡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难点: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及负面影响。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8世纪60年代——19世纪30、40年代)1“蒸汽时代”到来的背景 政治上: 经济上: 科技上:

2“蒸汽时代”到来的过程 18世纪60年代:

18世纪8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 电气革命的出现(19世纪60、70年代——20世纪初)阅读教材填下表

三 信息技术的发展(20世纪40、50年代至今)1表现:互联网出现的过程?

3互联网的功能?

4对互联网的评价?

巩固练习:

1.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是

A、纺纱机B、蒸汽机C、蒸汽轮船D、蒸汽机车 2.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的标志是

A、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B、发电机的创制 C、电动机的发明D、电能的广泛使用 3.19世纪末,引起世界交通领域的一场革命的是

A、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发明B、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C、发电机制造成功D、电力机车的运行 4.人类进入20世纪后,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水力B、蒸汽动力C、电力D、风力

5.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阶段后,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科技成就是

A.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B.电的发现和电器产品的广泛应用 C.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D.合成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 6.互联网在中国被翻译成A、互联网B、因特网C、万维网D、信息网

7、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上一篇:医药论文题目下一篇:企业营销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