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组的优秀工作总结(共17篇)
1.数学教研组的优秀工作总结 篇一
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整体工作安排,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积极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实现研训一体,创导多元发展,追求特色,努力形成合作共进的教研氛围。
主要工作:
一、以终身学习为目标,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认真组织本组教师学习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端正教学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进行教育教学,结合课改的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在学习的基础上,组织研讨与交流,促进教育教学认识统一和观念的转变,形成先进的教学思想,切实改革课堂教学,以达到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教师素养。严格履行教育教学安全责任制的要求,确保教学安全。利用教研组会议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安全教育,严禁体罚学生,严禁不让学生进课堂或把学生赶出课堂的现象发生。
3、以“读书节”活动为载体,及时“充电”,读读专著,翻翻教学杂志,做做读书笔记,浏览教学资源库等,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和专业素养。
二、以教研组建设为重点,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1、加强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结合要研究的课题和资源库的建设,每位青年老师开一节公开课进行教学的研讨,要求每位教师在开设教研课时,首先在备课组中进行说课,由备课组长做好记录,教研组、备课组研讨时要指出缺点,真诚帮助指正,并对课堂教学中出现闪光点、不足之处,在备课组中进行研讨,以引起全体备课组成员的重视,集思广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尽量在展现给学生前多准备、多思考。在点评研讨完后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做好反思摘记,使自身的教研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2、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备好每一堂课。因此,在备课组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指导,钻研教材,众心齐力,发动集体的力量,定时间、定地点、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资源共享,特别是针对一些较难设计的课要做好提前几天先个人设想再进行组内交流,经常分析三个年级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质量,以便及时调整教法、学法,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及学习方法、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做好教学体会的记录。
3、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从改革中提出教研课题,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倡导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合作的教研氛围,要善于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要增强教研的工作活力,增强学科教研主动适应课程实施的能力,要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抓手,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入手,切实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切实实现减负增效。注重开展的活动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引导本组教师扎实有效地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促进教研组自培功能的发挥。
三、以教学常规为抓手,切实提高教学质效。
1、加强集体共同探讨,各学科严格执行适时调整的开学初制定的教学计划,“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验”,及时做好质量分析。教师的备课都做到备课组、教研组内统一规范,将优秀的备课进行展现、浏览,将自身的不足之处诚
2.数学教研组的优秀工作总结 篇二
一农村小学数学开展教研工作的现实意义
对我国农村小学开展数学教研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在我国农村小学开展数学研究工作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 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们提供一条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和阵地。其次, 在学校内开展小学数学研究工作, 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能得到显著提高。最后, 对农村小学开展数学研究工作能帮助学校实现长远发展。
二农村小学教研工作的现状
现如今, 我国农村小学在开展教研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最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 观念相对落后, 对教研组认识不够
学校工作本身就非常繁杂, 校领导也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花在学校安全以及教学常规管理等方面, 并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研的工作中来, 再加上由于受到农村各种资源的限制和约束, 使数学研究工作在校内很难被开展。某些农村小学的校领导对数学研究工作这方面的事情并不太重视, 使其被严重忽略。因此, 教研工作往往不能按时、有效地在校内有序开展, 所以, 很难切实、有效地提升农村小学整体的教学质量。
2. 数学研究组长的精力有限
对于一个数学研究小组而言, 其自身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以及研究成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该教研组组长的自身素质以及能力。对于农村小学数学教研组的组长来讲, 学校通常会选择一些资历较老、业务基础相对过硬的教师来担任, 其自身的工作经验主要是依靠自身学习再加上不定期的培训等方式获得, 在开展工作经验上主要是通过自身的探索和积累。自身属于数学业务骨干的教师们除了要担任毕业班级的日常教学工作以外, 还有课外的其他教学任务, 工作任务极其繁重。除此之外, 再加上很多农村小学师资力量非常匮乏, 很多经验较多、资历较老的教师们会承担多项教学任务, 使数学研究工作的展开受到了严重制约。
3. 学校内部教研氛围不佳, 教师结构搭配不合理
现如今, 我国大部分农村小学的教师在年龄和学历比例分配上严重不合理, 使得整体的小学教师结构搭配显得非常不合理。对于农村小学而言, 并没有教研的意识, 从而导致教研氛围不佳, 即便有教研工作的展开, 也只是走走过场, 学校内部教师们制定的教学方案、教研记录等各种资料也都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根本不符合实际工作, 更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种形式死板、缺乏学术交流、缺乏思想交流的研讨会很容易让农村教师们感到厌烦, 因为这种研讨会既浪费时间, 又得不到有效地研究成果, 并不利于学校整体的教学工作。
4. 研究的方式单一、落后, 且内容空洞
由于农村小学的经费受到制约以及其他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很多非常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并不能获得外出培训的机会, 对于较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并不了解, 也不能将其快速地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教研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在校内开展互听、互评的活动, 让教师们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 共同学习, 可是在实际情况中, 教研工作缺少整体活力, 教师们也只注重教学, 忽略了研究工作, 从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农村小学的创新以及发展, 教研工作更是举步维艰。
三搞好教研工作的措施
1. 使教研工作更注重实际, 对学校的考核管理进行强化
学校的行政领导要对教研工作引起足够重视, 针对学校内部数学教研工作中现存的问题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从根本上起到展开教研工作的目的。农村小学的校长应当亲自或派专人深入教学一线, 抽出时间在各个班级中听课、评课, 对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和指导, 切实监督教师们的教学工作。与此同时, 要加强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以及管理, 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研究工作中, 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对于有杰出贡献的教师学校应给予充分的奖励, 使农村小学数学的教研工作尽快开展起来。
2. 充分调动教师的热情, 使其能参与到数学教研中
对于农村小学数学研究工作而言, 教师是组织者, 同时也是主要参与者, 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自身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教研工作的顺利展开以及研究质量的好坏。某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认为自己对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影响并不大, 对于较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也不太重视, 在参与研究工作上表现得并不积极。身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而言, 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这些陈旧的思想观念。所以, 数学教师们首先要摆正心态、端正思想, 积极参与到每一个教研活动中,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手段以及方法, 提高自身素质, 并将所学的知识以及方法尽快用于实践教学。
3. 确保学校能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学开展教研工作的重要前提是要有足够的教研经费。学校内部应为优秀的数学教师提供专项研究经费, 确保教师们能定期外出培训, 不断学习外界的教学新理念以及新方法, 并将这些所学的知识在短时间内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课后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从根本上保证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4. 学校要制定出完善的措施确保教研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现如今, 很多农村学校都使用的是绩效工资, 而在教研工作中也应把教师的参与表现纳入到绩效考核范围中, 要在制度上督促教师积极参与和教研任务有关的活动, 并担当起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学校数学研究工作的展开。
四结束语
我国一直把农村教育问题看成是一项重点工程, 在农村小学中开展教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 应从上到下建立一套完善的措施和制度, 帮助农村小学教研活动的全力开展, 使这种教研工作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旭燕.农村小学数学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数外学习 (初中版中旬) , 2013 (3) :191~195
[2]林云.浅谈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数学教研工作[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 , 2012 (8) :178~182
[3]施华强.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研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1) :132~134
[4]石保卫.浅谈农村小学教研工作管理[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2000 (1) :161~162
[5]王永晔、宋新.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现状及对策思考[J].学生之友 (小学版) , 2011 (9) :144~146
3.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工作创新思考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工作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性阶段,这一阶段教学效果的好坏将对未来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教学中,数学是重要的学科,通过数学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加快速敏捷的思考问题,强化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能够使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得到创新,从而促使教学效果得到顺利提升。
一、学校校本教研的意义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对于学校而言,教学就是其中心以及核心工作,这一情况也就决定了校本教研的作用和地位,校本教研有助于新课程的创新开展,能够促使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强化数学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实现学校的积极、健康发展。当前很多学校都将校本开发、管理等工作作为自己的工作,[1]彼此间缺乏联系,整体性不强,认识上不到位,使得校本无序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于小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应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对学校进行积极指导和引导,使学校认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将校本教研作为中心环节,将校本教研与校本的开发、管理、培训等相结合,强调学校中校本教研的重要作用。
二、小学数学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创新方法
1、建设高素质水平的教师队伍
教育工作需要由教师推行,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建设高素质水平的教师队伍,教研员需要承担这一工作。
选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将事业心强、又热爱教学的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并给予他们锻炼的时间和机会,使其积极参与到县市活动中,更好地为教学改革作出贡献。
积极培养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青年教师的培养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年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教研员的职责:带动学科骨干引领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磨练自己各项教育教学技能。成为充满教学智慧,洋溢教学热情,挥洒教学魅力,“享受教育”的现代型教师。同时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营造氛围,搭建平台。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与师德修养,现代化教育理论水平,专业水平,课程整合能力,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能力,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学校要本着注重能力、讲求实效、更新观念、形成特色的原则,不仅在工作中关心青年教师,更要在生活中关心他们,调动他们的热情,释放他们的活力,让他们始终成为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前沿、最具活跃的群体。促使他们逐步形成学科教育教学的个人风格和特色,使他们在各方面尽快适应新形势下教学工作需要。
2、对教研内容进行优化
坚持科研为龙头,将课题实施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要把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教材教法研究中的问题等方面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并引导教师自觉地将日常教学工作有教育意义的“小问题”转化为“小课题”,做到“研究内容来源于教学,研究过程植根于教学,研究成果服务于教学”。同时在研讨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预设问题的研究,还要努力寻求解决课堂教学中生成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小学数学校本教研中,为了实现良好的校本教研效果,就需要教研员明确研究的课题,充分发挥整个教研工作的辐射作用,确定统一的核心数学课题,使得科研水平得到提升。因此,教研人员需要每年共同探究确定核心的数学课题,对所有学校的教研活动进行统领,学校的教研组依据这一核心课题制定子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创新学校的备课内容以及形式,这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教研人员需要加强研究,使得以往学校数学备课的形式发生变化,指导教师制定备课记录卡,比如课题内容、课时、教学的目标、重难点、过程、方法、反思、备课组长的审查意见、教研组长的审阅等,[2]明确备课中心的发言人。并组织学校教师进行集中备课,使所有教师都能够参与到教学研究中,能够为今后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积极推进制度建设
教研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积极改革校本教研的运行机制,将理论思想作为指导,实现思想认识上的提升。应要求学校通过各种措施强化教师的校本教研意识,提升教师的认识与理论。联系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讲座,提高教师对于校本教研的认识,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有效地落实校本教研。
教研员,应深入课堂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分析,定期收集学校、教师反馈的意见,并建立专门的文件夹进行储存,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探讨。找到自己和大家共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对问题进行督导,强化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
4、深入学校发挥教研员作用
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长期处于教学第一线会形成自己的教学惯势,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他们都是将简单直接的理论教给学生,并且已经满足当前的教学成绩,[3]对于实践理论研究不足。相比于教师,教研员的教学理论以及科研操作中都有一定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有一线的经验,对于学生比较了解,作为教研员应经常深入学校,了解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与教师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使教研员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结束语:
校本教研是为了更好地优化学校教育,促使教学质量的提升。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教学研究成果。让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能够很好的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帮助教师实现高效的教学水平。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有助于學生创新思维以及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研员要高度重视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实现教师与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乐平. “阅读·思考·交流·发展”主题校本教研新范式——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寻求[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1,05:9-11.
4.数学教研组的优秀工作总结 篇四
在市区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我校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和专业理论,团结协作,勤奋工作,管理有序,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数学教学中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和鼓舞人心的成绩。三年来,经过系统而深入的理论学习,我们组内的教师在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飞跃,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在教学改革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显著的成绩。为此,决定申报“优秀教研组”。
一、数学组教师自然情况
共有教师17人,年龄最大41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不到33岁,党员9人,年级组长2人,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5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队伍。这支队伍工作在学校的教学一线,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默默地奉献着自己。
二、数学组的特点
数学组青年教师能虚心学习,积极进取,老教师毫无保留地把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其他教师。我们数学组始终保持着优良的传统,是一个团结的集体,组内的气氛融洽,人际关系和谐。组内的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促进。正因为有了这种和谐的气氛以及,人际环境,所以组内的教研风气浓厚,教师治学严谨,彼此之间经常开诚布公地交流,探讨问题,为每位教师的发展创造
了一个宽松、融洽、学术气氛浓厚的环境。随着2000年教师全员合同聘任制的实施,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职的每位教师都能感到一种压力的存在。有压力才有动力,正是在这股动力的驱动下,全组每位教师努力钻研教材教法,积极运用最先进的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力争做新时代的“科研型”教师。
三、数学组的教研
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形势呼唤着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的神圣使命。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促使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我校数学组教师认真学习了教育行政领导部门有关课改的文件,学习了《走进新课程》《新课程解读》《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辅导》等书。了解新课程结构,熟悉新课程标准,探究新教学过程。
每学期伊始,全组教师首先通过对上学期组内工作的反思,总结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以及哪些不足,根据学校在本学期工作的重点,并结合本组的学科特点,然后共同制定本学期组内的工作计划,计划详实,可操作性强,贴合教师实际。一个学期的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同时也制定了很多措施,保证计划的落实。每次教研组的活动都有明确的内容与主题,不搞形式,真正地做到“教研”,老师们都非常重视组内的每次活动,作为学习、交流、提高的机会。在教研内容上下功夫,转变观念,从课堂教学入手,将教改落到实处。
教研活动每周一次,是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一个大好机会,教研组有效地运用这宝贵的一个多小时,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让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中取得哪怕是一丁点的收获。教研活动不是被简单地读读报纸、学学一两篇教学论文所替代。针对新教材、新大纲的出台,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我们,要想教好书,就有必要将大纲吃透,教研组在活动中带领教师学习新大纲,了解新教材,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指路。教研组还采用多媒体让教师了解我国教育的未来前景。除此之外,教研的内容也更丰富充实,让每位教师参与进来,经常地将最新的教育信息输送给教师,迅速转变了以往陈旧的观念与模式。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并落实到课堂内,落实到学生身上。
从上学期开始,我校开展了每日一课活动,由于数学组是大组,共有19人次先后按学校要求,凡是当堂每课的老师都参加了听课,评课时不只是听课的老师参加是全组的老师参加,若前两节听完就利用第三、四节评课,若三、四节听完就当天下午评课,做到评课不过夜。再评课过程中,每个教师都能毫无保留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到的问题。我们是以找毛病为主,每人至少提出一个疑问,与做课人进行探讨,有时由于意见的不一致,经常争论得面红耳赤。以赵昱准备的省级示范课为例,这堂课赵昱共试讲了四次,每次试讲时每课的老师都能积极参加听课、评课,对他的教学语言、板书设计、教学课件及设计学生讨论等出现的问题都提了出来。后两次试讲区教研员和省教研员来指导,听了他们的评课,我们的老师都
觉得受益非浅。
四、数学组的辅导与批改
虽然课上教师照顾大多数同学进行教学,但仍有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老师利用午休、自习课,课间进行一对一地辅导,分层次留作业。受数学科的学科特点限制,知识点听懂了不见得就会应用,为及时检测学生当天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每个备课组每天都能进行小测试,我们对各备课组的作业、卷纸批改及课后辅导做了统计(见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教师牺牲了许多自己的时间,及时辅导、小考、批改和反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成绩自然也提高了。
五、数学组的成绩
1、课评课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尤其是这学期我们数学组又
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先后有刘华为、张春阳获市优秀课,赵昱代表沈阳市参加省课改师范课的 交流活动。
2、梁轶娜、马铭霞、杨旭几名教师的论文获得省级一等奖。
3、科研方面,课题《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沈阳市课题
研究小组的验收。
4、杨旭老师的试卷分析被区教研员作为样本在全区交流、示范。
本学期,八年级的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又得到区教研室的表扬。
5、几年来,各年级的区统考和中考成绩均进入区前三名。200
3年和2004年均有考生数学成绩为满分。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体老师的努力、团结是分不开的。
六、数学组的未来
数学组先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又在上学期得到学校的奖励,更加具有凝聚力,更加团结奋斗,我们组已经开过誓师大会,大家一致表示我们会克服困难,一如既往的工作,我们的目标是保3争2,为学校提升教学成绩作出最大的努力,也希望领导和同志对我们进行监督。
5.小班教研优秀教研组总结 篇五
昌平区教工幼儿园
小班教研组
2006年9月
立足园本语言特色,开展丰富的教科研活动
—— 小班教研组特色总结
我园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全面提高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质量。在园领导的关心与帮助下,小班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团结一心,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先后开展了《3-6岁在园幼儿语言发展指导方法和途径的探索》《王俊英语言、数学验证》、《幼儿关爱教育的研究》、《幼儿快乐发展课程》等课题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模式,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促进园所保教工作质量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研组情况介绍
小班教研组共有8人,其中幼教高级教师3人,幼教一级教师4人,区级骨干教师2人。为了更好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理论水平,教师不断进行学历进修,全部达到幼教大专学历,其中1人已经本科毕业,5人正在进修学前教育本科。教研组长是幼教高级教师、区级骨干教师,一直担任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
二、加强教科研的组织管理、提高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一)加强制度管理,规范教科研工作
我园逐步完善了各种教研制度如:《教科研工作制度》、《教科研工作职责》《教研组长工作常规》、《教科研奖励制度》、《教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教科研成果积累与转化制度》等等,为各教研组科学、规范的开展工作打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我园一直将教科研工作与各项考核、骨干教师评选、职称评定紧密结合,强化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促使我园教科研质量稳步提高。
(二)领导积极参加教科研工作,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 园领导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给予了充分的时间保障和物质保障,建立了校园网为教师搜集相关的资料、相互交流教研成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园领导还定期参加教研组活动,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教师是教科研工作的主体,每个教师都渴望被尊重,都渴望发展,只有保证教师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研组长认真听取教师的合理化建议,从目标的制定、到具体的措施、内容再到逐次的活动安排等都与教师充分讨论、协商,尊重每位教师的想法,营造了良好的研究气氛,确立了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大大调动了教研员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教研组结合不同的研究内容,开展了丰富的教研活动,教研组先后开展了研讨、竞赛、评比、观摩、评优课、制作展板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教师通过反复的观摩研讨语言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确立了故事、儿歌、语言游戏的教学模式,为突显我园的语言特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们在不断的反思、讨论、争辩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语言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反思能力,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各种展示活动,如养成教育成果展示活动、语言教学组织的展示活动,大大促进了教师的研究热情,提高了教师总结、积累的能力,帮助教师梳理自己的研究思路,总结研究经验,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通过参与式的学习活动,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提高了教研组的凝聚力。
四、以园所保教特色为依托,深入开展教育研究,提高了教研组的教研水平。
我园是以语言为特色的幼儿园,为了使我园特色更加突出,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我们先后开展了以下研究:
教研组首先开展了《通过游戏化的语言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的研究,三个小班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实践、尝试,不断摸索总结好的经验,以游戏化的语言活动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的形成。三个小班分别选择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语言活动进行尝试、实践,“听说游戏”,“游戏化的儿歌”“游戏化的故事”等语言活动进行研究实践,教师总结出三种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意识到游戏化的语言环境,能够促进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的形成。接下来我们开展了《通过创设游戏化的语言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研究。教师通过创设游戏化情景,研究游戏化的口吻(游戏语言)、角色的扮演,用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使幼儿养成了敢说、喜欢说的良好习惯。
家长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小班教研组开展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家园联系,促进幼儿良好语言习惯的形成》的研究,在幼儿园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小班教研组利用网上联系,密切与家长进行交流,共同为每个幼儿量身制定语言发展计划,通过各种方式,让家长了解语言目标、幼儿语言发展特点、语言发展策略等等,并适时的为家长出谋划策,确实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技巧,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制定园本语言课程的事项已经成为我们的重点工作,所以从去年开始,我们对《小班园本语言目标、内容、策略的适宜性》进行了研究,教研组结合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和现状首先制定了发展的总目标,并进行了层层分解。接下来我们又结合每个目标研究其关键策略和相关的教育活动内容。通过逐层制定目标,讨论策略,教师的目标意识加强了,教师的目标层次更清楚了,园本课程也已经也已初见雏形。
教研组通过以上的教研活动,教师的教研意识明显加强,教研组的教研水平明显提高,教师能够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够进行有效的解决。以上的研究,都是教师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确定研究题目,层层深入开展研究。另外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学习了相关的研究方法,能够根据目标,制定适宜的活动方案,同时结合研究的内容学习设计调查问卷和测查问题。例如:过去教师对设计测查问卷很陌生,不知如何去设计内容,选择测查方法及测查工具,伴随着研究的深入,教师们已经能比较好的制定测查问卷、调查问卷等等,研究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五、总结教研成果,硕果累累。
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并归纳出有价值的途径方法。精心总结整理案例,教研组市级获奖论文4篇;区级获奖论文20多篇,教育经验成果交流分别在《快乐与发展》、《教育文苑》、《园刊》刊登;参加市区级竞赛评比活动22名获奖、承担市区级观摩50余节、指导培训昌平幼教系统教师30余人,搜集整理了教育经验、总结、案例10余篇,并创编了多首儿歌和故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项研究的开展,都离不开我们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在这个充满挑战、充满朝气、聚满人气的新世纪,我们将不断努力,不断摸索,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把我园的教科研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昌平区教工幼儿园小班教研组
执笔人:王翠珍
6.数学教研组第一学期的工作总结 篇六
慌忙中一个学期即将停止,这个学期,在学校领导的精心支配下,我校教研组组织教师积极地开展了各项教导教研运动。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讲堂教授教化的新思路、新假想结合起来,尽力进步讲堂教授教化效率,切实进步教导教授教化质量。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坚持学习
我们组织数学教师进一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教参,组织先生观名师讲堂教授教化实录,加强课程革新的意识和自觉性,匆匆进课程革新的深入成长。同时学习教导杂志刊载的最新教导理念、信息动态、科研成果,赓续的更新知识、充足教师。
二、坚持实践
1.增强集体备课。
通过集体研讨——分工主备——主备人说课——集体评议并整合——个人加减——教后反思的历程;最终让先生写出具有本身教授教化作风的教案。霉畚运动都突出了以下三定:“定内容、准光阴、定中心谈话人”,集体备课主要以年级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通过此项运动,实现教师教导教授教化程度的配合进步。
2.优化讲堂教授教化。
本学期继承把优化讲堂教授教化,看重教授教化历程,进步讲堂教授教化质量,突出讲堂教授教化的实效性作为我组的重点工作。注重讲堂教授教化的历程治理,匆匆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不够和必要进一步增强和进步的`几点。
1.由于本人才能有限,在教研方面立异意识不敷,在往后的工作中需增强自身的学习,进步本身的教研程度。
2.教授教化程度有待进步,分外是教师的语言组织方面还要增强。往后应增强理论学习,晋升教师数学专业素养。
3.进一步抓好落后生的指点,削减不及格现象,进步优秀率。
7.寻求数学教研走向校本的突破 篇七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老师的危机意识越来越强烈, 老师们想上进、寻求改变, 但他们又很困惑、迷茫, 不知自己的出路在哪里。请看这样几个镜头:
镜头一:“我们每天都有活动”
当向校长问起该校的校本研修活动时, 学校的领导们多数讲:“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工作, 做了大量的工作, 投入很多资金, 制订了详细的计划, 具体为周一集体学习, 周二集体备课, 周三校本研修……总之我们每天都有活动。”
镜头二:“我们都有活动记录”
一所农村小学的研修活动, 是以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的。到了预定时间, 参加的老师还少三分之一, 当活动开始的时候, 已经超时半个小时了。活动开始了, 由于准备不充分, 同时也没有对教师提什么明确的要求, 所以教师的发言不积极, 最后只好由组长把自己的备课思路讲了一下, 其他人员只是在埋头作记录, 或应付几句无关紧要的发言。当问及怎样有效保证活动的效果时, 学校领导讲:“我们要求教师都作记录, 定期要检查的……”
……
这几个镜头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部分学校的校本教研情况, 更是我校校本教研的真实写照。平时的教学有“教”无“研”, 上课在原有平台上周而复始。如何以研促教, 把教研活动当成每天教学的日常行为, 把每天的教学经验不断积累、不断提升, 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 真正做到教师有成长, 学生有提高, 学校有发展, 是我们一直以来困惑的问题。
二、行动
我们行动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切入口在哪里?毫无疑问, 课堂是主阵地。课堂是教师展示创造才华的地方, 是智慧挥洒、情感流淌、充满生命活力、充满生成与未知的生命场。教师的激情在这里, 教师的故事在这里, 教师的困惑在这里, 教师的感悟也在这里。
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经过多次调查论证, 定位为“5分钟教研”, 先以数学教研为试点。为什么把我校的数学教研定位为“5分钟教研”?因为我们学校教师少, 每个教师课时繁重, 每天集中花很多时间来搞教研是不现实的。而每周一次走过场的教研活动由于不能及时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 因此也削弱了教师搞教研的积极性, 所以“5分钟教研”是符合我校实际的教研方式。实践证明, 这是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1. 课前5分钟——说出你对这节课的理解
课前充分的备课是上好课的保证, 但对教师备课教案的检查常常流于形式, 只检查了教师“手中有无教案”, 却不能检查出教师“心中有无教案”。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首先从备课方式入手开展活动。
我校每个年级有3个班, 教师在上新课前, 先安排一位教师负责主备, 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 备好这节课。而在印制教案的时候, 一张8开纸上留有一定的空白, 每个教师可以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上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将适合自己和班级特色的设想、提的问题、使用的教具等写在旁边, 构成一份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教案。
如何检测教师备课不是落实在纸上, 而是落实在心上, 我们又从教师课前说课入手。一位教师教一节课前, 召集其他两位教师进行说课演练, 利用大约5分钟的时间从以下四个方面说出对这节课的理解。 (1) 为何而学。为什么要学习这部分数学知识?通过学习, 需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2) 学习什么。这是涉及学习内容的问题。哪些内容是重点和难点?哪些内容可以作教学法的加工, 使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 怎么学。一定要换位思考: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会怎么做?我更在乎什么? (4) 学得怎样。对照目标, 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的检测与评价。只有清楚了这些问题, 上课才会有方向。主备教师在说课的同时, 另两个老师可以作适当的补充和记录。俗话说“工夫在诗外”, 课前5分钟的说课是和自发的花大量时间钻研教材分不开的。
2. 课堂5分钟——检测学得怎样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是巩固和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了解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的重要渠道。
有位哲人说过: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 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 在沙子里发现灵魂。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就像一粒粒沙子, 教师要善于从沙子里发现灵魂。
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 留出不少于5分钟的时间, 通过作业的形式检测学生学得怎样。教师批改时准备“作业批改札记本”, 将学生在作业中的独特见解和典型错误随时摘记, 及时讲评。通过记录, 也便于教师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和筛选。学习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集中解决, 对于个别问题就个别讲解, 这样针对性比较强。另外, 及时记录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有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同时, 教师在第二个班教学这个知识点时, 可以根据第一个班教师提供的“作业批改札记本”,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第三个班级教学这个知识点时, 根据前两个班的课堂“作业批改札记本”的反馈, 往往已经很清楚地知道学生在哪些方面会犯错, 哪些地方会走弯路, 因而教学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教学效果往往更好, 真正使教学在更高的起点上良性循环了。
3. 课后5分钟——记下你的得失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 思透则新, 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结教学得失, 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 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 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写课后反思, 贵在及时, 贵在坚持。一有所得, 及时记下,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以记促思, 以思促教, 长期积累, 必有“聚沙成塔”的收获。因此, 我们要求教师课后及时记下一节课的得失, 引导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教学, 记录得失。
(1) 记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 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 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或失误之处, 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 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使之成为今后教学的指导。
(3) 记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 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 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 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突然而至, 若不利用课后反思及时捕捉, 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令人遗憾不已。
(4) 记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 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见解, 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 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 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提高教学水平。因此, 将其记录下来, 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 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 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提高教学水平, 可以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料, 以供研究和共享。
(5) 记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 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 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 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 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每学期末, 我们会将教师的课前“5分钟的说课”, 课堂“5分钟作业批改札记本”, 课后“5分钟的反思”编印成册, 以供下一轮教师备课参考, 使整个校本教研系列化, 在行为跟进中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我校教师的授课起点更高, 学生学得更好。
三、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每天上课不至成为一种枯燥而单调的义务和程序, 那么, 你就要引导每个教师走上科学的教育研究这条道路。”
一年的校本教研试验已经让我们心动, 让我们在胆怯、迷惘、沮丧和兴奋中看到了教研走向校本的希望所在, 看到了我们教师自身的价值。一年多来, 我校教师有多篇论文在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这是建校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
一年的校本教研试验, 我们积累了厚厚的一沓《作业批改札记本》《课前说课集》《课后反思录》, 这是根植于课堂的资料积累, 它就生长在平时简单活生生的课堂生活之中。有的教师说:“我仿佛看到了我的教学经验有了传承。”有的教师说:“我们的备课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了。”
我们还针对《作业批改札记本》中所积累的问题, 提出了“小学数学学困生错题成因及对策的研究”的课题, 已立项为扬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这种课题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 也是制约课堂效益提高的瓶颈之一。这样的课题, 教师最有体会和发言权, 也最有价值。这个问题解决了, 成果可以为我校教师的备课提供参考, 使我校教师的备课和授课更有针对性, 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四、思考
以上只是我们工作中的一点做法与感悟, 我们仍在不断地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所积累的教研成果, 以“问题库”的形式呈现是否可行?我们对于“问题库”的设想是这样的:把我们在教学中积累的《作业批改札记本》《课前说课集》《课后反思录》融为一体。按照教材顺序, 或者按照学生认识水平的发展阶段编拟成“问题库”,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对应知识点教学的微观性“问题库”;对不同类知识块建立联系的中观性“问题库”;针对教材中不同类知识穿插安排特点和学生学习心理, 设计宏观控制性的“问题库”。
8.数学校本教研的有效策划 篇八
镜头速写
教研组长口头或书面通知:×月×日(星期×)×时,在×教室进行校本教研活动。于是,到了那天,老师们便来到指定地点。有的提前到,有的踩点到,有的姗姗来迟。遇上理论专业学习,可以认真笔记或窃窃私语。碰上观课,可以认真,也可以清闲;没有研究主题,也没有具体任务。课后,组长召集进行评课,说说优点,谈谈缺点,提提建议。爱说的多说几句,不爱说的可以不说。执教者也从没指望这次活动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有多少提升。有时,听课的人提了不少意见,可是执教者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做;即便偶有“触动”,但等这事过后,也就慢慢淡忘了……
对于上述场景,教师们一定不会觉得陌生。每所学校每学期都会安排一定量的校本教研活动。每位教师以不同的心态参与教研。期望值不同,体验不强烈,得到的效果也迥然不同。
现象透析
分析当下的校本教研活动,之所以出现低效、无效甚至“伪教研”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研无主题——空洞 校本教研一旦缺少鲜明的主题,那么执教者便会即兴选择教研内容。参与教师完全跟着感觉走,没有预定的关注重点,想到什么说什么。大家漫无边际地发言,七嘴八舌地议论;对问题纠结过多,而建设性意见少之又少;研讨内容杂乱,各定各调,各吹各号。于是出现了“面子教研”的现象。
蜻蜓点水走形式——肤浅 不论哪种类型的教研,如果参与教师把他当作任务看待,形式上走过场,缺乏研究热情,没有研究精神,那么对自身专业发展和教研质量的提高,就没有丝毫的作用。如果不善于深入思考和分析,不谙研究的门道,必然会降低教学研究的实效性,教研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年龄跨度显距离——失衡 现行的教研组基本以学科为单位组建,其成员年龄跨度往往较大。年龄抹杀了部分教师的积极性,成了他们“把一本老经念好”的理由。他们原本是非常渴望成功的,如今却被递增的年龄推到了成长边缘。希望他们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却也略显无奈。
浅尝辄止无跟进——低效 “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不动”,这是许多一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形象写照。教研活动后,许多教师缺少自主跟进,对研讨中出现的一些想法和思考往往停留在意识层面,很少能持续落到实处。这样点到即止、断崖式的教研活动,极大地削弱了教学研究的功能和成效。
策略探寻
基于对传统校本教研活动这些弊端的认识,总结以往校本教研中教师所关注的焦点,结合本校的教学实情,笔者尝试改进教研模式:以确立单一目标主题为研究方向,采用课例研讨为突破口,借助系列化可操作活动,构建起以下数学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如图)。
这是一个循环渐进式的过程,与传统校本教研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思教师之需,生成教研主题 问题是校本教研的出发点,也是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起点。问题的设计要与教学实践直接联系,其来源应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最棘手的、最迫切需要改进的内容。这些问题要有潜在价值,能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行为,而且要可行,难易程度适中。开学初,笔者召集校内高段数学教师展开讨论:在教学中印象最深刻的教学问题是什么?感到最困惑的是什么?讨论中反响最强烈的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在四块知识领域的学习中出现的差错越来越多;新课程背景下“差错”问题成为教师最感困惑和纠结的地方。如何减少差错或避免差错,大家希望在这一领域展开探讨,找到一些原因来改进教学。于是,“关注差错提升教学有效性”便生成为该学期数学校本教研的重点。
谋教师之虑,充分预设活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功的教研活动只有预在先,教师在研究时才会有所思,才会生成精彩。在策划“关注差错提升教学有效性”的一系列活动时,笔者都提前一周开始筹谋。例如,在开展差错案例剖析活动前,先与各年级组的数学教师沟通,搜索关于差错案例的文本。要求以年级组为单位推荐典型案例,以便在活动时间里剖析。活动前一天,与推荐案例的各年级组教师碰面,了解具体内容,以便活动时设计节点进行问题追寻,调控节奏。当遇上非本校级的教研,则在两周前就开始策划预案。从课例研究教师的预定,到过程的跟踪和活动的总结,要通盘考虑所有细节。一般课例研究,都要依据活动目标,配合学校教学进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要求执教者放大主题,缩小切口;倡导发挥教研骨干的集体智慧进行研课、磨课,尽量体现课例的示范性与引领性。在活动前半周发布网络通告,告知活动主题和任务。
供教师之要,追寻有效教研模式 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紧抓“课堂”这个阵地。调查表明,教师更欢迎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他们希望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的角度来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课例,从而内化吸收,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笔者尝试了两种做法:一种是联校教研课例,由各校的优秀教师设计并执教,并在校内进行了试教、研讨;另一种是利用网络选择符合教研主题的优秀视频课例。在课例研究活动方式上,笔者积极倡导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范式。同课异构,能充分利用教师之间的差异性资源,通过比较、带动、反思与重建,让教师的视野更加开阔,考虑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
解教师迷惘,专业成长无界限 在课改实践中,培养年轻骨干教师成为排头兵的同时,对其他教师的提高也不容停滞。不同年龄的教师,都应该是课改的主角。观察发现,新教师非常渴望受到关注,但教学实力尚需提升;青年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希望有展示的机会;中年教师对职称和荣誉开始丧失激情,教学疲软的状态急需改进;临近退休的老教师,因曾经辉煌过而变得有些力不从心;骨干教师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内已有或多或少的积累,面临如何再提高的困惑“高原现象”较为严重。为调动各类教师的研究热情,不妨借鉴“因材施教”理念,以教龄、专业发展程度为参照物,将教研组成员列入强基工程(新教师)、砥柱工程(中青年教师)、秋实工程(老年教师)、名师工程(骨干教师)。通过年龄分层,以老带新的“捆绑式”合作,同龄协作互助共研,从而调动所有教师的研究热情,让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感受到不一样精彩。endprint
记录教研成果,反刍专业成长 每一位教师参与教研后,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如果不用文字梳理,那些感悟与冲动也就稍纵即逝。笔者利用活动决策之便,帮每一位成员设计了活页式的《教研手册》。每一次活动都设计一组活页,活页内容按照不同的活动形式和性质制作;为方便记录,在活页右侧还开辟了一列“点子”栏。例如:课例观摩,除了记录组织教师的活动外,也要记录学生的活动,并及时对两者进行“三言两语”的点评;教师在观摩过程中有了发现和思考,想到了新的解决思路、可操作性的行为等,必须及时记录。又如,聆听讲座,除了记录讲座要点外,还必须书写听后感言,甚至可以尝试听后的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来讲,会从哪几个方面阐述”等。《教研手册》真实记录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教学风格,以及各自的所思、所想、所为,体现了个人研究的点滴进步,助推了专业发展。
引领教师行动,连环滚动与跟进 开展教研活动,要注重激发教师的后续行为,让活动“细水长流”;一条可行的措施就是,坚持对某一主题进行多方位的、滚动的、持续的研究。例如,策划一个学期的“关注差错提升教学有效性”主题教研活动。开学初,分析上期教研中发现的问题,而后聚焦生成主题(关注差错);搜集案例分析(浅谈小学数学“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聆听视频讲座(课堂因差错而美丽)提升理论;课例研讨付诸实践(课堂动态学生差错处理);小课题研究推进(错例自我分析和反思研究);总结反思找出问题(数学信息与数学知识无缝链接),螺旋上升到下一个循环。历时一学期的单循环教研活动中,向教师传达了一个理念——教研需要连环跟进。在“行为跟进”过程中,从目标——行动——反思——改善——新目标——再反思之间循序渐进,教研活动就会产生许多生长点,防止了无效的重复教研。
引教师畅言,线上线下齐涌动 使用网络教研平台,可以让大家的思想不断碰撞,经验共享,能力不断提升。从2013年开始,笔者所在的绍兴市马山镇中心小学成为国培计划试点学校之一。学校人员可以免费使用中国教师研修网架设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笔者创建了一个数学协作组,让全镇数学教师都加入。每次教研活动,笔者都会提前发布通告或具体方案。在每次活动后,笔者都会发起专题交流活动。所有组内成员均可在专题活动的留言板里发表意见或分享经验。参与网络评论,给教师增添了许多乐趣,不但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而且还能与素未谋面的同仁进行交流。网络教研融入常规校本教研,使空间与时间的距离不复存在,让沟通变得更加快捷和简单。每一次的网上留言,学科话题的选择,观点的讨论争鸣,都是教研组成员成长的基石,使教师充分体会开放、民主、互动、协作等所带来的成长喜悦,获得最大限度的“研修”、最大程度的“共赢”。
延伸思考
教研质与量的再思考 在常规教研中,我们往往安排了大量的教研活动。有时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一个接另一个,研究大都浮于表面。其实,教研活动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研究所需或教学实际难题,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真正获得经验,或引发大家的思考,激发参与研究的热情。但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总会提出量的要求。那么,该如何把握量与质的关系呢?权衡两者,在理想状态下达到平衡,还是一个大问题。
新生事物可以尝尝鲜 视频案例研究伴随着新课程而来。回顾几年前,文本案例也才起步。视频案例虽然真实、直观,但操作费时费事,又需技术支撑,因此,往往被边缘化。如今条件越来越成熟,视频案例研究越来越受青睐。视频案例,可以真实记录教师课前教学方案的执行情况,全面捕获课堂上转瞬即逝的事件与机会,并对整个教学行为进行“麻雀解剖”,从而构建了丰富的、分层的、可供教师直接观察与研究反思的环境。这种形式的研究如能推广,那教研工作必将呈现出一番新气象。
活用“草根式”教研理念 “草根式”教研是提高一线教师实而有效的方法。他以师生一次次“原生态”呈现为载体,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智慧,让集体中的所有成员在相互探讨、交流过程中均有所获,从而实现共同成长。“问题即课题,分析即研究,解决即成果”。当教师们激发了研究热情,那么在他们眼里:一堂成功或失败的课可以成为研究课题,一次教育事故可以成为研究对象。让“草根式”研究成为数学教师的自觉能动行为,不需要固定时间和组织,从案例入手,从问题起步,善于寻找常见的有价值的问题,及时开展研究、总结与推广。
9.学校教研工作总结「优秀」 篇九
一、教研室基本建设完善
本人xxx,女,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医学硕士,副教授。政治思想觉悟高,立场坚定,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本人具有非常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20xx年xx月至20xx年6月曾担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党支部书记,20xx年xx月至20xx年6月曾担任预防医学与医学检验系办公室主任,在职期间均能很好的履行职责。
本教研室有固定的办公用房,位于北湖校区医学生物实践大楼2023室,教研室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资料柜齐全。实行教研室主任岗位责任制、会议、听课、教学检查、教研活动、教学档案等制度齐全,课程考核材料、教师档案、课程档案等资料归档情况好。
二、与其他两个教研室紧密配合做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
本专业包括三个教研室,我们密切配合,积极协商,共同制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是在十二五基础上完成的,制定较为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并在20xx年认真实施,执行情况好,取得了一些成绩,基本完成年度目标。
我们邀请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郴州市中心血站等行业、企业的专家林应标、谭明科、周志雄等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表述准确;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五个对接”。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初次就业率均达90%及以上,专业基本对口,绝大部分选择医疗卫生单位、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及医药设备试剂公司就业。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xx级新生招生计划只有60人,由于对本专业教学质量与就业前景非常看好,其他专业学生不断申请转入,从而实际就读人数达xx0余人,并被认定为我校20xx年度的热门专业。
三、不断加强课程建设
本教研室承担有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课授课,包括有《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检验》等主干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xx年易艳军老师主持获得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医学检验本科《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该课题按照立项计划发表多篇相关论文,于20xx年顺利结题,并于20xx年获得湘南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为了更好的建设教研室现有主干课程,20xx年9月我们分别制定了“《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建设规划”和“《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建设规划”。按照建设步骤现已完成两门课程第一项内容“修改、完善本课程多媒体课件,购置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基本完成《临床检验基础》的第二项内容“完成本课程资源上网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成《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资源上网工作,计划2017年外派黄译乐老师进修学习。
本教研室各门课程所选用的教材均为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课程标准、实验大纲、考核大纲齐全,均符合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易艳军老师参与省级精品课程《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课程建设,并为主讲老师之一。多年以来我教研室在评教评学中得分均在90分以上,得到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好评。20xx年xx月我教研室一起老师参与获得湘南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教职工联系学生制工作中我教研室老师经常与所联系学生开会、谈话,为他们排忧、解惑,从未出现过不合格等级。
四、利用产学研合作平台,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20xx年6月我校与xx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签订医学检验产学研合作协议,在学生毕业实习基地建设、科研合作、人才培养与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为履行协议所述内容20xx年4月我校邀请xx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向璇、市场部副经理杨永健分别给我校在校医学检验学生进行题为《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应用》和《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的到医学检验专业师生的一致好评。20xx年和20xx年我专业分别派遣4-5名学生前往xx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进行毕业实习。目前我专业已有刘莉等5位毕业学生在xx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就业。我医学检验专业与xx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在协议期间双方都很好的履行了各自的职责。xx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也已成为我医学检验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得到医学检验专业师生的好评。
五、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
本教研室由学校编制教师三人(欧阳丹明、易艳军、黄译乐)加上附属医院检验科部分教师(目前承担教学任务的只有陈晓利、夏勇老师)组成。按照5人计算,本教研室现有教授、副主任检验师1人,副教授1人,主管检验师2人,助教1人,高级职称比例大40%;教师中硕士学位3人(含在读),学士学位2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比例为60%;5名教师全部具有医学检验行业背景,均有医学检验相关资格证书,其中符合双师型教师的1人,占20%。
本教研室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发展,本教研室的欧阳丹明教授在本教研室黄译乐老师尚未引进,没有青年教师的情况下,主动联系培养临床微免教研室的曹龙古老师,和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李木兰老师,在教学、科研、论文写作等方面悉心指导,帮助他们迅速成长,目前曹龙古老师正积极申报副教授,李木兰老师正积极为申报副教授做准备。20xx年7月,本教研室引进黄译乐老师,黄老师进教研室后,通过教研室老师集体讨论专门制定了符合她的切实、可行的培养规划,目前正按规划要求对她进行各方面的培养。
六、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
本教研室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探讨教学内容方法、教材、实验、集体备课等方面的内容,每个学期不少于8次;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整合专业教学内容,将科研中的知识融入教学中。教学中注重与服务地方经济、企业行业接轨,重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本教研室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努力,网络空间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空间资源不断充实,点击率不断提高。各教研室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进行教学,使用率大于80%。目前教研室正在加紧做好空间师生互动建设的工作,力争更好的发挥空间教学的优势。
本教研室老师认真开展科研工作,目前参与在研的`有国家863项目子课题1项(蒋显勇教授主持,易艳军为主要研究成员)、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全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篇、第五作者发表1篇、正参编全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规划教材1部(明年7月出版),人均1篇。
七、日常运行管理规范
教研室严格按照要求,认真做好日常运行管理工作。每门课都有完整的课程周历表和授课教案,教案规范整齐,质量高。本教研室所有教学任务的理论课全部由本教研室教师承担;实验课由于专业课程特点与分组原因,适当安排了本专业其他教师承担,以便保证教学质量(陈婕副主任检验师;李木兰硕士研究生、讲师;王艳琴硕士研究生、助教)。严格执行考试管理制度,命题注意审定与保密、监考严格、阅卷要求流水作业,及时进行成绩录入与试卷分析。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10.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十
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我校数学教学的实际情 曹秀珍
况,数学教研组积极创造条件,搭建教师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努力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方式,深入课堂、贴近教学,努力提高研修活动效率。出色完成了教研院和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抓好教研组团队的建设
1.数学教研组是一支思想素质高、教育观念新、各项成绩优、综合能力强、优秀老师多的先进教研组。我们统一认识,提高思想觉悟。老师们自觉规范教学行为,人人积极肯干,有较强的奉献精神。
2.数学教研组又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因此,如何使这些青年教师早日适应初中数学教学,尽快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早出成绩,教研组能够做到充分重视、制定目标、落实措施。期初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为年轻教师结拜师傅。聚焦课堂,提高年轻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
二、精心组织教校本主题研活动,努力提高主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认真开展以“课例研究”为形式的校本主题教研活动。主题教研活动时间按学校要求,每周进行,时间二节课,做到形式丰富,人人参与,大型活动与结对学校一起搞,活动过程形成书面材料。(三、配合学校做好教学常规。
学期初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绍兴市建功中学教学常规管理》,从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批改、课后辅导、阶段性检测等主要环节加以规范。
1.开展备课组集体备课,做到“三备一反思”,即个人主讲,备课组探讨,个人加载,课后反思。期末教学常规检查,每位老师反思稿保证质量,均能在200字以上,有深度。
2.提高课堂效率,基本上杜绝拖堂行为。
3.各备课组能统一规范作业,精选教辅资料,保质保量,凡是布置的作业都能做到全批、快评。
四、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努力提高教师教学 积极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科研论文
② 潘树峰《着眼课题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荣获市属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11.高中数学校本教研的几点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数学校本教研;专业发展;数学问题
为了加强数学教研组的建设,更好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使教师在数学校本教研工作中发挥其固有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努力创建优秀的教研组,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关于数学校本教研的研究》课题,在以下幾个方面有些体会:
一、数学校本教研理论内涵的研究
概念界定:《中国教育报》曾刊文指出: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中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活动。校本教研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数学校本教研有助于教师构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风格;有助于教师形成驾驭新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经验和教育智慧;有助于教师数学思想的启迪,数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数学情趣、意志、风格的塑造。数学校本教研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相结合,数学教师自身的自我觉醒与提升,贯穿于教学活动,教师亲身体验并认同,有自己的特色,将数学校本教研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二、对教材的研究
结合本校“学案导学、分层辅导、合作学习、精讲点拨”的教学模式,数学教师对教材不仅看表面,还结合“课程标准”,为学生制定了学案,上课前能让学生充分预习,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学案的编写必须认真的研究“课程标准”,把握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重难点突出,学生容易理解,条理清晰。同时要创造性使用教材。新教材在编排体系、编选内容及习题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思想。
对教材的研究经过数学教研组的讨论,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
1.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增减,教学目标要明确,学习目标要清楚。
2.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材的重难点怎样定位,如何突破。
3.总结题型和数学学习方法的渗透。
4.练习的设计体现分层教学,促进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5.作业的难度要有梯度,由浅入深,加强巩固新知识的作用。
三、对教师的研究
数学校本教研,教师是研究的主体。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主要研究教师的理念与教学行为。
首先,教师的理念要转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是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从上课讲到下课,全堂灌。而是以学生为中心,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讲,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数学的难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其次,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转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的思考,要想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怎样教更好,养成研究的意识,时刻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数学教学情境中,时刻以研究者的思维来思考和分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不但是问题的研究者,更是问题的受益者。教师要敢于探索和创新,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教师要关注并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便更好的制定教学设计。
四、对课堂的研究
数学校本教研的研究,课堂是核心内容。教学效率的提高,关键在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非常重要。
1. 学生在课堂上喜欢自主学习。在教学中,很多班级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学生面对面讨论,自由发挥。学生交流意味着心态的开放,创造性的释放。教师同时要激活和提升学生的已有的经验,挖掘学生的潜能.
2.学生在课堂上感兴趣的是富有挑战的内容。提出对学生构成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正切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只有那些处于“最近发展区”的、经过跳跃可以摘到“果子”,学生才有摘取的兴趣。而难度的把握也十分重要,如果难的让学生无从下手,就会使学生丧失兴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做充分准备,要面向学生,适应学生。课堂是学生的,学生的需要才是真正的需要。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要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研究、了解学生的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考试的内容与形式如何设计才能亲近学生的体验,贴近学生,考查学生利用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总之,在备课的每一个环节都想着学生,课堂教学才能生动,才能高效。
五、教研组建设的研究
建构互助合作的研究共同体是数学校本教研的灵魂。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数学校本教研把解决实践问题放在第一位,需要教师组成研究共同体,彼此信任,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把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白由地表达出来,需要教师研究共同体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
共享教学资源,教师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数学教研组每位教师把在本学期的教学体会和感受都会毫无保留传给下个年级,每人都有教师工作手册,将平时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教学经验都记下来,并且所有数学教师的学案,课件都是共享的。数学教研组的每个成员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不仅能使个人的智慧在数学教研组获得充分的彰显,还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获得和整合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数学教学经验,不断超越自我、更新和完善自我,提高专业技能。合作互助的研究共同体通过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形式,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彼此学习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自己教学监控能力,在互补共生中共同成长.在本学期每位数学教师做一节公开课,校长书记及所有数学教师共同参评,提出不足以及改进方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以上是对数学校本教研的一些研究体会,还有很多不透彻的方面。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多思考,多总结,多学习,多反思。优化数学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良华,《校本研究丛书》四川教育出版社.
2、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
3、许友娟.数学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J].数学教学研究.
4、顾泠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学研修[J].上.
12.数学教研组的优秀工作总结 篇十二
一、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数学校本教研受到了农村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从上到下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 从人员、物资、经费等方面给予了大量投入, 有效促进了农村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但在开展数学校本教研活动时, 忽视数学教师成长的需要, 忽视教师的能动性, 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认识不到位, 参与意识不强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由于知识水平、专业知识匮乏、教学观念陈旧等原因, 对于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升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认为学校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是搞花架子, 自己只要扎扎实实地搞好常规教学, 能考出好的分数就行, 学校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是年轻教师、骨干教师的事情, 自己只要参与、听听课, 听听别人的发言就行, 缺乏主动思考、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
2.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单一, 教师缺乏积极性
农村小学开展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往往限于上上课, 评评课, 写写教学反思, 撰写论文等形式单一的常规教研活动, 缺乏研究的专题化、缺乏研究的深度, 无法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毫无作用。 长期单一、 乏味的校本教研活动, 让教师麻木参与, 根本引发不了教师思维的碰撞, 激发不了教师主动去思考、消化教研的成果。
3.校本教研功利性强, 缺乏实效性
农村小学开展数学校本教研活动, 从学校领导层来看, 往往重视的是应付上级的检查, 缺乏对数学教研活动的精心设计、引导。从数学教师层面来看, 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或评定职称的需要, 听一听, 写一写应付检查, 完成任务而已, 没有体现教师把开展校本教研作为自己发展的需要, 对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毫无作用, 校本教研形同虚设。
4.校本教研缺乏专业引领, 导致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农村小学开展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往往是推荐一个数学老师上课, 然后再一起评课, 缺乏骨干教师、教研员的专业引领, 导致同水平的往返重复, 教师的专业素质长期处于同一水平, 无法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质量的对策
农村小学开展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要立足学校实际, 解决数学教师教学实践中自身遇到的问题, 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质量, 笔者认为应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学习, 提高数学教师对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认识
学校要采取开展校本培训、外出学习、专家引领等方式组织数学教师仔细研读 《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理论以及校本教研理论, 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有利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提升教学质量。 同时, 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给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教师肯定与奖励, 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有效克服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开展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 激发教师参与热情
学校在设计教研活动时, 要广泛调研, 充分发扬民主, 了解教师教学中存在什么问题, 需要得到哪方面的帮助, 然后确定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题、形式。 最后组织开展主题学习、上研究课、教研沙龙、教学大讲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 从而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趣味性, 有效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
3.校本教研主题化, 有效提升校本教研的质量
学校教研管理团队要经常深入班级以及教师开展听课、 座谈等, 充分了解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深入进行分析、梳理, 确定研究主题, 然后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究, 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提高校本教研质量, 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如, 在管理中我们发现, 教师在开展计算教学时, 存在“ 重算法, 轻算理, 学生计算能力低”的问题, 就相应地开展计算教学专题研究, 采取教学管理人员开展主题讲座, 进行理论引导, 骨干教师上示范课, 典型引路, 全员上公开课, 聘请教研员点评引领等形式, 形成主题研究系列, 切实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形成某一个教学问题的教学模式, 解决校本教研活动质量不高的问题。
4.专家引领, 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瓶颈
校本教研虽然立足校本研究, 但要真正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 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离不开数学教研专家的引领。学校要采取“ 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 一方面要大量派教师外出听课、学习, 一方面要聘请数学教研员到学校开展主题讲座、专题座谈、上示范课, 指导数学校本教研活动, 开阔教师眼界,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提高学校数学校本教研质量。
学校开展数学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校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要靠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数学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是校本教研。因此, 农村小学应把提高数学校本教研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突出位置, 不断完善数学校本教研管理机制, 为校本教研发展拓展空间。
摘要:开展数学校本教研是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和策略。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存在教师认识不到位、形式单一、实效性不强、缺乏专业引领等突出问题, 严重制约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学习、丰富校本教研形式、校本教研主题化、强化专家引领等策略, 以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本教研,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3.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十三
一、立足单元设计,打造高效课堂
本学期我们将研究的目标聚焦于单元教学设计,通过研读《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参与市网络学习教研,探索课堂教学设计新模式,在实践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数学组的老师们在备课、教学、课后反思都始终围绕单元出发,依据学生的需求,针对薄弱环节各个击破。
1.规范家常课
在日常教学备课中,老师们都做到备课教案格式规范。同时也能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如低教学中,教师活用各种学具,帮助学生建立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而中高年级老师则精心进行了练习设计,做到精做精练。课中课后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提升实践课
本学期,数学组的老师们继续在实践课中融技术于教学设计。合理利用白板、surface等技术手段,为单元活动设计课堂设计任务、活动。如苏琦老师《各人眼中的20》一课教学扎实,结合实物操作和媒体演示,让学生理解20个不同表达方法。在高年级教学中忻怡老师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利用课件演示,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解决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的“同向和相背”问题。陈秋琦老师三年级的《平移与旋转》一课是针对绿色指标进行补充拓展的内容。陈老师让学生在surface软件中更好地感悟平移与旋转的概念。
3.开展研究课
除了常规的组内实践课,本学期方晶老师还承担了信息技术团队的研究课任务针对制定的个人研究计划完成了《小数的大小比较》和《位置的表示方法》两节研究课。课前,方老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系统的梳理,进行单元教学活动设计。借助智慧课堂的各种分析方法,对教学环节设计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二年级的龚嘉伟老师在区级层面执教《东南西北》一课,并针对如何进行单元备课、单元活动设计、单元评价等进行了交流分析。作为刚入职2年的青年教师,在这次公开课中以稳健、亲和的教态,成熟的教学设计赢得了在场其他教师的一致好评。
4.展示汇报课
数学组内还有2位刚入职满一年的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两位老师刻苦好学,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认真完成自己的常规教学工作并在5月17日、5月24日分别为全校老师展示了他们一年的学习实践结果。洪忆芸老师在一(1)班执教了《度量》一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活动设计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又能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李静静老师在三(3)班执教的《几分之一》一课中关注学生课堂语言的规范训练,同时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悟分数的概念。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有了相当显著的进步。
5.完善校本课
除了日常的教学课堂,我们继续在不同年级开发不同的拓展教学。在低年级开设了思维拓展训练,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而高年级也同步进行了培优指导。让在日常教学中“吃不饱”的孩子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成长。
二、基于课程标准,注重评价设计
在评价过程中,数学组继续认真落实校本评价机制、评价形式。在低年段继续采用思来氏综合测试,学科分项评价、“豆朋网”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可持续学习的发展。中高年段也采用分项评价,等第制与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多维度综合反映学生学业发展的状况,真正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
在成长册的填写过程中,组内教师严格遵守校20xx版《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的填写要求,认真完成学生的学业评价。
同时,本学期数学组各年级以计算、应用单项为切入口进行研究,各年级负责老师进行了单项练习的设计。
三、激发学生兴趣,开展丰富活动
本学期数学组继续结合我校拓展型课程,数学组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中,激发空间思维,培养空间想象、逻辑推理、独立解决问题、手脑协调并用等综合能力,并在活动中感受古典和现代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在数学节前,全体数学组的教师利用教研及课余时间学习如何操作和指导学具的使用。同年级组的老师一同商量讨论、制定了针对本年级的竞赛流程。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闲暇之余自主、积极地探索着各种比赛主题。
数学节让全校师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学习中的地位与价值,不但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科学严谨、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数学素养。教师们还发现,孩子们通过感受数学乐趣而变得更亲近数学了,这正体现出了“玩中学”的育人价值与功能,相信孩子们一定受益匪浅。4月29日闭幕式上,全体数学教师为各年级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了奖状和奖品。
四、加强团队建设,促进专业发展
1.自主理论学习
现在是一个知识迅速增加、不断更新的信息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开阔新思路,才能为课堂,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数学组内的老师始终坚持参加学习。
组内老师除了参加区里组织的各项培训,还认真完成了“《小学数学学科单元教学设计指南》——“单元作业设计”的研讨”和“《小学数学学科单元教学设计指南》——“单元评价设计”的研讨”两次市级网络教研。
结合方晶和陈秋琦老师参与学校与区教育学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室合作的“尝试运用人工智能进行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研究”项目,进一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组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晶两位老师撰写了《基于单元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行为数据解读初探——以<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为例》在进行发表。
2.分层专业培养
数学组内仍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继续为不同梯队的教师提供不同专业成长途径。除了老师们的自我学习提升外,校内也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多的学习提高的机会。我们定期邀请专家老师、区教研员为组内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老师解答教学中的困惑,突破课堂中的重难点。
同时,市、区教研活动等平台,老师们积极参加区内的课程培训,认真完成培训作业。在培训活动中老师认真作好记录,进行思考,努力将这些理论与经验运用到教学中去,达到以学助教的作用。
同时,针对不同时期教师特点做好了“入格”、“升格”培养。新入职的教师积极参加区的新教师培训,除了学校安排的师徒带教外,区里也安排了专门的带教老师,帮助新教师更快地进入教师这个职业角色。组内方晶、陈秋琦老师参与了区信息技术研究项目,并将学习的成果带回教研组进行推广。
14.高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十四
数学教研组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坚决贯彻执行学校工作计划,以教务科工作计划为依托,认真落实学期初教研组工作计划,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工作目标:
开学初,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组的特点,确定了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信息资源共享,把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工作要点有:(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2)抓好本学科各项教学基础工作,从整体优化出发,加强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查)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用教育科学指导教学。(4)配合校公开课活动,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5)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提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抓好起始阶段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基础教学,培养数学素质;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围绕目标,教研组有计划,有内容积极展开工作。
二、组风建设:
我们数学组每位教师有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谨治学,讲师德,图进取,有民主、竞争、团结、高效的组风。我们虽不同头教课,但遇到教学中问题总是共同探讨,经常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一起研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交流经验,数学组形成了一个团结勤奋,锐意进取的战斗集体。
我们每位教师都有严谨、扎实、的良好教风,并努力培养学生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指导,及时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对作业能严格要求,认真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大家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的意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学有所得。教法切磋,学情分析,我们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
三、工作完成情况
1、常规工作
学期初我们根据学校工作和教务科工作的工作计划,精心设计了学期的教研活动计划。本学期教研组内公开课3节,各位老师精心准备,积极参与,都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果,得到了较好的评价。
我们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常规管理与检查评比工作,坚持做好教师的“六认真”的检查评比与督促工作。
2、教学案整理
我组教师根据学校的要求,在教务处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组教师的积极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学科教学任务和教学案的整理工作。为我校今后的教学和资料的积累、整合奠定了基础。
一、工作完成情况
1、常规工作
学期初我们根据学校工作和教务科工作的工作计划,精心设计了学期的教研活动计划。本学期教研组内公开课3节,各位老师精心准备,积极参与,都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果,得到了较好的评价。我们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常规管理与检查评比工作,坚持做好教师的“六认真”的检查评比与督促工作。
2、教学案整理
我组教师根据学校的要求,在教务处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组教师的积极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学科教学任务和教学案的整理工作。为我校今后的教学和资料的积累、整合奠定了基础。
四、存在问题和对策
根据我们数学教研组的计划完成的质量和数量情况,我们不仅要关注学校和教师今天的发展,更应该关注学校和教师的明天;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今天的学有所成,更要关注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认真总结过去教研工作的情况,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的整体氛围不浓厚,参与的程度不广,写出的文章整体上质量不够高。因此我们将大力调动全组教师积极参与,注重平时的教学反思,积累素材,大力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
同时,也要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积极参与教学大比武、各级各类新秀、能手等的评比中来,努力向学者型、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转变。
在上学期初步对评课进行初步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改革,努力促使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听课和评课中来。
2、大力加强备课组建设
15.数学教研组的优秀工作总结 篇十五
一、任务驱动:内训外塑,逐级提升
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近几年,我校数学教研组以“问题引领”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抓手,以教师个人研修、年级备课组培训、教研大组主题研训为三个主要层面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形式研训,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1. 教师个人研修——通过任务内训提升内涵
(1)每月反思,提高数学教师课堂执教能力
数学教师每月上交一篇教学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并做出理性的选择、判断和整理,从而促进自己教学观念的转化,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2)学校“毓秀讲坛”,创设交流学习的平台
学校每一次外派学习的数学教师,我们都要求其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回校后在教师例会上进行“五分钟”学习交流,使外派学习从一个人、几个人延伸到更多教师,实现资源共享。
2. 年级组备课研训——通过多级备课优化任务活动
(1)“三级备课”的备课模式,实现备课最优化
①一级备课
学期初,高、低段组长把整册教材分任务落实到人,教师单独备课,并极力做好“四个一”:备好一个单元的课,作好一次中心发言,上好一节示范课,出好本单元一份试题。
②二级备课
每一年级利用单周集体备课活动的时间,轮到本单元主备的教师以说课的形式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重难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同一年级组里的教师积极探讨、研究、评价、补充。
③三级备课
教师根据自己班的学情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彰显个性的第三次备课。从备课、上课到作业,都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化,提高了整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定时定点,开展年级组备课教研活动
教务处在学期初排课,就给同一教研组的教师排出一个同时空课的时间,让每个教研组每周均有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单周周四下午第一、二节课为数学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学校教务处和两位数学教研组长每周进行督查,记录活动开展情况。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真正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共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教研大组活动——以研训活动落实任务
学期初,数学教研组长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计划,组织组内教师讨论,确定本学期教师、学生活动主题,制订出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在每月双周教研活动中,要求每位数学教师围绕研究专题任务主持一次集体研讨,上一节专题研讨课,进行一次教学沙龙,撰写一篇教学随笔。经过几年积淀,这已经成为我校教育科研的品牌。
二、自助研训:多管齐下,彰显特色
经过多年实践,我校数学教研组逐步形成了“专题性研究——课题化管理——沙龙式研讨——校本化培训——师本化发展”的自助研训模式,对全体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1. 专题性研究——让研训目标更明确
专题性研究立足于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显著的指向性、应用性,所以,在专题性研究中,教师既是研究方向的决策者、规划者,也是研究活动的实践者、参与者。开学初,教研组长就向每位教师下发“问题征集表”,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矛盾和困惑,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注日常教育教学事件,从具体的日常教育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小问题”,并在“小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出有教育意义的“大问题”;对自己平时的工作进行全面诊断、反思和评价,梳理、归纳、发现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样,既可以使教师梳理自己实践中渴望解决的真问题,明确自己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又可以根据教师存在的共性的问题确定教研大组的研究主题。
2. 课题化管理——让研训活动更规范
采用课题化管理的方法对研训活动实施指导、监督和考核都有极大作用,它的最大优势是能够促进我校数学教研的规范性、正常化、持久化,从而提高教师在研究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教、研、训一体化的基本要求,我校数学教研组实行课题化管理。成立了“数学青年教师教育研究会”,以年级组为单位,教研组长为负责人,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3. 沙龙式研讨——让反思提升更有效
沙龙式研讨指在教研组内及教研组之间以研究专题为指向,以交流对话为主要形式的主动性反思、互助式提升的研修活动。美国学者乔伊斯和乔尔斯指出:“教师可以与同事或同伴保持互相信任和依赖的关系,他们共同规划教学活动,互相提供反馈意见和分享经验。”而剑桥大学以喝下午茶为主要形式的学术沙龙也启发我们:通过组织沙龙活动能促使教师在对话交流中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研讨,实现经验共享,让参与者在和同伴的思想碰撞中受到启发,迸发灵感。
4. 自助式研训——让学习提升更积极
16.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十六
开学初,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我们数学科结合本组的特点,确定了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信息资源共享,把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工作要点有:(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2)抓好本学科各项教学基础工作,从整体优化出发,加强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查)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用教育科学指导教学。(4)配合校公开课活动,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5)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提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初一抓好起始阶段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二抓好“平几”基础教学,培养数学素质;初三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围绕目标,教研组有计划,有内容积极展开工作。
二、组风建设:
我们初中数学组每位教师有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谨治学,讲师德,图进取,有民主、竞争、团结、高效的组风。我们虽不同头教课,但遇到教学中问题总是共同探讨,经常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一起研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交流经验,数学组形成了一个团结勤奋,锐意进取的战斗集体。我们每位教师都有严谨、扎实、的良好教风,并努力培养学生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指导,及时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对作业能严格要求,认真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大家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的意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学有所得。教法切磋,学情分析,我们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
三、教研活动情况
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建科学,有效的课堂模式和教学模式。
我们的成员积极参加区片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事先都经过精心准备,积极发言,和外校同头教师多交流教学经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多次走出去听课和学习经验。参加市组织的教材培训,掌握一些如何处理教材的技巧和方法。去昌乐二中听课和学习学生分组互助学习教师点拨的先进科学,有效的课堂模式和教学模式,开阔了眼界,在自己的教学上也得到了启发。教师在课堂中适时进行点播、启发、等待,运用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贯穿整个课堂之中,灵活多变,不枯燥、乏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且能在课堂中延伸提高,真正达到了好学生吃饱,普通学生吃好的效果。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提高,听后感到受益匪浅。四 成绩 在校组织的公开活动中以精心的教学设计,活跃的课堂氛围,成熟的教学经验,点拨学生,引领学生,散发着数学教师的课堂魅力,展现了数学教师的风彩。让数学组奕奕生辉,让我慨叹名师就在我身边。
17.数学教研组的优秀工作总结 篇十七
一、加强理论学习,丰富专业素养。“眼界决定境界”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数学教师相较于语文教师等其他学科教师老师,信息的获得渠道可能更窄一些。在商讨的基础上,强化理论学习成为了全组教师的共识。为使得理论学习不流于形式,力争让每一位教师在每一次的学习中都有收获,教研组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中专门开辟了理论学习板块。每次安排一位主讲教师,主讲教师或介绍目前的热点问题和校验动态、或学习经典的教育著作(片段)等。要求主讲教师不仅要讲述自己的学习体会,还要公布自己的学习资料供大家学习商讨,明晰认识,提升智慧和精神。把实施新课程改革转化为我们的自觉行为,让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二、扎实基本功训练,提高专业技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是学校本学期教研工作的重点工作。数学组8位教师,有7位教师要参与全校比赛,参与率可能是学校三大教研组中的最高的。尽管“粉笔字、钢笔字”、“诵读”、“即兴演讲”和“才艺展示”等是教师最基本的专业技能,但由于多种原因,教师之间的技能差距是客观存在,更何况教育对数学教师的诵读要求本来就比语文教师低一些。如何开展好训练呢,使得训练有实效?实现以赛促练目标,我们的办法首先是注意营造浓厚的学习范围,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身轻者上天堂”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教研组注意让参赛教师放下顾虑,体会参与的乐趣。从期初的粗放型诵读、演讲到期中的泛读赏析再到比赛前的模拟诵读等可以说螺旋式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了培训工作,老师在轻松和愉快中都获得了较好的收获。
三、深入课题实践,促进专业成长。“尊重的教育”是学校的亮点工作。教研组应该是学校在科研工作中的主力军。本学期,数学教研组结合学校教导处的统一安排出一期“晴窗”专刊,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了学校课题计划积极开展了“我眼中的尊重”大讨论。老师们积极查询资料,主动交流、研讨,书写了学习小结,张贴于“晴窗”,勾勒了尊重课堂的基本框架。活动让老师们明确了尊重内涵,能有效指导课题实践的深入开展。
四、开展师德活动,打造和谐教研团队。“创优争先”是学校支部本学期的中心工作。数学教研组有两名党员教师,两位区首届德艺双馨教师。教研组注意引导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宣扬先进事迹,让老师们感受到身边的典范,勇挑重担,为人师表,认真执行教师职责,履行教师义务。不断改进完善教育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做到以德治教。
五、主题研究深入开展,活动扎实有效。本学期教研组开展了“主体研究”实践活动。各备课组在积极商讨的基础上各自推出了自己的教研专题。教研组结合专题,制定了严格的教研计划,每月一专题。各备课组认真结合自己的专题开展了实践,同备课组的教师均围绕专题作课观摩,展示实践成果。本学期,上校级公开课3节,组内公开课5节,听优质教研课4节。教研组适时地组织集中研讨,同组教师是自然的主评人,主评按照本节课在教材的定位—教学目标—教学构想—本节课对于专题研究的实际意义等程序展开,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六、注重常规工作,提高教研实效.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重要工作是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检验教研成果唯一途径。本学期,教研组对备好课、上好课以及改好作业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在教导处的组织下,开展了抽查及其他常规工作,做实了教研工作。
【数学教研组的优秀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数学教研组组长工作总结11-25
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个人总结09-06
2023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10-01
初中数学教研组学期工作总结10-04
小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10-28
秋季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10-05
数学教研组秋季工作计划10-14
学校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10-11
春季数学教研组的读书计划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