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联(精选20篇)
1.学生对联 篇一
01 勤勤恳恳,一天一个台阶,层层递进; 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升华。02 天道酬勤,努力,毅力,事事学习为主; 精益求精,细心,耐心,处处效率在先。04 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 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05 铁杵磨针只求前程似锦,悬梁刺股但愿无愧我心。07 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 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08 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 泛游学海竞逐群雄一朝金榜题名。09 读经读史读遍天下奇书 修行修德修成世上俊才效苏秦之刺股折桂还需苦战
学陶侃之惜时付出必有回报 11 十载求学纵苦三伏三九无悔无怨
一朝成就再忆全心全力有苦有乐 12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 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13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14 争三好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德智体
建四化钻研科技努力攀登高精尖 15 书山高峻顽强自有通天路 学海遥深勤奋能寻探宝门海无涯山有路五湖访友但能多识广见 谦受益满招损四海拜师所谓鸿词博学 17 须择内容慎读书
勿分良莠滥交友苦到尽时甘自来
文于穷处工方巧经卷日读意逐少
书页常翻纸渐薄 20 清茶细品方知味
文章千改始见奇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树业宜从勤学始 韶华不为少年留 23 世上无难事 无心人不就 科学有真谛 有志者竟成 24 穷而有志思壮举;学不自满求创新。25 厚德立身博学正业 坚毅笃志精术敦行 26 穷而有志思壮举 学不自满求创新
2.学生对联 篇二
1.谐音联。北宋丞相吕蒙正, 少年丧父丧母, 家境十分贫寒。他向邻居亲朋求借, 人们都不肯接济他。这种贫富不均的现象, 使他深感不满。春节到了, 家中空无一物, 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先让学生动脑筋, 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来, 有的虽然回答了, 但不在点子上。老师最后给出了答案, 学生顿感省悟, 激发兴趣, 收益颇大。
2.双关联。一次一位学童遇到秀才, 这位秀才狂妄无比, 藐视学童, 狂秀才骂道:“稻粱菽, 麦黍稷, 这些杂种, 哪个是先生?”这位学童从容应对, “诗书易, 礼春秋, 许多正经, 何必问老子。”“稻粱菽, 麦黍稷”本是五谷, 狂秀才说这些“杂种”, 表面上指的是五谷杂粮, 实际上骂这位学童为杂种。哪个“先生”, 表面上是“先生”实际上又是指这些谷物种下地后, 哪个先出土。然而这位学童毫不示弱, 从容应对, “诗书易, 礼春秋, 许多正经, 何必问老子。”也是一句双关, 对仗工整。诗书易, 礼春秋是四书五经中的代表作, 许多正经, 即是读书中的正经, 暗指何必去装那些正经呢?既有正经在, 又何必去问“老子”, 表面上指的是道学家老子, 实际上是学童自称为“老子”, 狂秀才无奈, 只好逃走。经过分析, 学生的思路大开, 忍俊不禁。在愉快教学中, 提高了思维能力。
3.类比联。刘伶和李白都是酒仙, 李白的“斗酒诗百篇”已家喻户晓。向一家饭馆写了这样的一副对联:“刘伶借问谁家好, 李白还言此处佳。”“瓦缶澄来银无影, 金刀割处玉无瑕” (豆腐行) , 把洁白如雪的豆腐和银玉进行类比。“许多丘壑胸中贮, 无数烟云笔底生” (书画店) “今晚栖身留燕窝, 明朝展翼赴鹏程” (旅店) “行程远大, 脚跟须站稳, 工作浩繁, 步奏要分清”, 横批“始于足下。”这些对联, 都是运用了类比的方法, 由此失误联想到彼事物, 事物之间都具有类似之处, 这样拿来比喻, 十分妥帖, 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状物比拟的准确性。
4.即席联。一次我把这样的对联讲给学生听。少年时的李鸿章, 从小跟周老先生读书, 时值盛夏, 一天周和李同行, 走到塘边, 他俩脱下衣服下塘洗澡。周先生随口吟出了“千年古枝为衣架, ”李鸿章随口应对“万里长江作浴池。”有一次李鸿章的父亲在算账, 自言自语道, “日用千金, 支付不易”, 李鸿章马上答道:“花开万朵, 色彩无穷。”这些对子对的既俏皮而且有气魄。
欧阳修未出仕时, 家境贫寒, 为了生计, 四处奔波。一天暮色苍茫。他背着书囊, 匆匆来到一座城下, 此时城上有一老兵把守。欧阳修说, 读书人远道而来, 进程求宿, 老者求一联以对, “开关早, 关关迟, 放过客过关”;欧阳修道, “出对子容易, 对对子难啊!请先生先对吧。”老兵生气地说:“我是要你来对的”。欧阳修说, 学生已经对过了, 老兵恍然大悟。原来他对的是“出对易, 对对难, 请先生先对”。老兵打开城门, 让欧阳修进城。所有这些即席对子, 可以培养学生们急中生智的能力和遇事应变能力, 实际上也是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5.多主题联。同学们在学习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时, 其中有些对偶句子, 实在使我们玩摩不已, 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去理解。无题诗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多数人理解为这是对爱情的忠贞执着。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对事业的执著追求, 也有人把这两句作为歌颂教师的形象而引用。还有的用它来歌颂革命先烈无私奉献精神, 有一份热, 发一份光, 直到生命的结束。究竟是些什么, 主题是多角度的, 只有自己去理解。因此这些句子, 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等。李商隐诗歌中的对偶句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往往不拘于特定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 只注重感情本身的表现, 于是常常写出“人人心中所有, 个个笔下所无”的境界, 引起了古今读者的共鸣, 读来爱不释手。
总之, 在教学中巧用对联,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还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更能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笔者真诚的希望同仁能注重对联的学习和巧妙运用。
摘要:在教学中如果能巧用对联,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还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本文从教学实践中挑出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关的几种对联, 例说如下。
3.巧借对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篇三
关键词:对联 学习兴趣
对联似乎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许多老师在教学中也渐渐把它淡化。其不知如果能巧用对联,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能力。现就从教学的实践中摘出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关的几种对联,例说如下:
1.谐音联。北宋丞相吕蒙正,少年丧父丧母,家境十分贫寒。他向邻居亲朋求借,人们都不肯接济他。这种贫富不均的现象,使他深感不满。春节到了,家中空无一物,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先让学生动脑筋,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来,有的虽然回答了,但不在点子上。老师最后给出了答案,学生顿感省悟,激发兴趣,收益颇大。
2.双关联。一次一位学童遇到秀才,这位秀才狂妄无比,藐视学童,狂秀才骂道:“稻粱菽,麦黍稷,这些杂种,哪个是先生?”这位学童从容应对,“诗书易,礼春秋,许多正经,何必问老子。”“稻粱菽,麦黍稷”本是五谷,狂秀才说这些“杂种”,表面上指的是五谷杂粮,实际上骂这位学童为杂种。哪个“先生”,表面上是“先生”实际上又是指这些谷物种下地后,哪个先出土。然而这位学童毫不示弱,从容应对,“诗书易,礼春秋,许多正经,何必问老子。”也是一句双关,对仗工整。诗书易,礼春秋是四书五经中的代表作,许多正经,即是读书中的正经,暗指何必去装那些正经呢?既有正经在,又何必去问“老子”,表面上指的是道学家老子,实际上是学童自称为“老子”,狂秀才无奈,只好逃走。经过分析,学生的思路大开,忍俊不禁。在愉快教学中,提高了思维能力。
3.类比联。刘伶和李白都是酒仙,李白的“斗酒诗百篇”已家喻户晓。向一家饭馆写了这样的一副对联:“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佳。”“瓦缶澄来银无影,金刀割处玉无瑕”(豆腐行),把洁白如雪的豆腐和银玉进行类比。“许多丘壑胸中贮,无数烟云笔底生”(书画店)“今晚栖身留燕窝,明朝展翼赴鹏程”(旅店)“行程远大,脚跟须站稳,工作浩繁,步奏要分清”,横批“始于足下。”这些对联,都是运用了类比的方法,由此失误联想到彼事物,事物之间都具有类似之处,这样拿来比喻,十分妥帖,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状物比拟的准确性。
4.即席联。一次我把这样的对联讲给学生听。少年时的李鸿章,从小跟周老先生读书,时值盛夏,一天周和李同行,走到塘边,他俩脱下衣服下塘洗澡。周先生随口吟出了“千年古枝为衣架,”李鸿章随口应对“万里长江作浴池。”有一次李鸿章的父亲在算账,自言自语道,“日用千金,支付不易”,李鸿章马上答道:“花开万朵,色彩无穷。”这些对子对的既俏皮而且有气魄。
欧阳修未出仕时,家境贫寒,为了生计,四处奔波。一天暮色苍茫。他背着书囊,匆匆来到一座城下,此时城上有一老兵把守。欧阳修说,读书人远道而来,进程求宿,老者求一联以对,“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欧阳修道,“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啊!请先生先对吧。”老兵生气地说:“我是要你来对的”。欧阳修说,学生已经对过了,老兵恍然大悟。原来他对的是“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老兵打开城门,让欧阳修进城。所有这些即席对子,可以培养学生们急中生智的能力和遇事应变能力,实际上也是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5.多主题联。同学们在学习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时,其中有些对偶句子,实在使我们玩摩不已,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去理解。无题诗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多数人理解为这是对爱情的忠贞执着。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也有人把这两句作为歌颂教师的形象而引用。还有的用它来歌颂革命先烈无私奉献精神,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直到生命的结束。究竟是些什么,主题是多角度的,只有自己去理解。因此这些句子,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李商隐诗歌中的对偶句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往往不拘于特定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只注重感情本身的表现,于是常常写出“人人心中所有,个个笔下所无”的境界,引起了古今读者的共鸣,读来爱不释手。
总之,在教学中巧用对联,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更能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笔者真诚的希望同仁能注重对联的学习和巧妙运用。
4.小学生对联 篇四
下联:小学生过五一纯粹是沾光
上联:翠袖三千楼上下
下联:黄金百万水西东
上联:池中荷叶鱼儿伞
下联:被里棉花虱子巢
上联:苍松翠竹真佳客
下联:明月清风是故人
上联:才子风流,岂在色字
下联:名贤忠正,不附权奸
上联:感事为文,载道须读书万卷;
下联:逢时立志,达峰总有路千条。
上联:故作轩窗掩苍翠;
下联:要将弦诵答潺湲
上联:你之心,在书林里;
下联:我的脑,在学海中。 小学生对联大全
上联:身体好,学习好,品质更须好;
下联:做题难,练字难,用功都不难
上联:书到用时方恨少,
下联:学富五车不为多
上联:天资聪颖慧根尚在;
下联:生性懒惰才智枉存
上联:学海,让我们游泳;
下联:书林,让我们欣赏
上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下联: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
上联:业精于勤,荒于嬉;
下联:行成于思,毁于随
上联:自学好学勤学学而自用;
下联:无思厌思废思思而无功
上联:在昔唐衢常痛苦
下联:只今宋玉与抬魂
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上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下联: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上联:还好我小,不用干活
下联:再过一月,就是六一
上联:嫂扫乱柴呼叔束
下联:姨移破桶令姑箍
上联:清风拂面暖
下联:细雨润花柔
上联:千朵莲花三尺水
下联:一弯明月半亭风
上联:龙虎榜中标一第
下联:烟花队里醉千场
上联:贾岛醉来真假倒
下联:刘伶饮尽不留零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联:书临汉帖翰林书 小学生对联大全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联:观音堂寺唐寅观。
上联:国考选真才,烟雨潇湘谁遂愿;
下联:大比凭实学,风云岳麓我争先。
上联:郡庠朴实有苍楠郁梓盈庭秀色千重干云梦;
5.学生励志名言对联 篇五
下联:事在人为。
上联:懒惰厌学难成器;
下联:勤奋博学出状元。
上联:历劫方显钢骨硬;
下联:经霜更知秋水明。
上联:立志须知三古盛;
下联:为书自起一家言。
上联:书到用时方恨少,
下联:学富五车不为多。
上联:勤奋博学出状元;
下联:相思君臣成大器。
上联:勤奋博学出状元;
下联:相思清贫成大器。
上联:勤奋博学出状元;
下联:努力君臣成大器。
上联:勤奋博学出状元;
下联:努力清贫成大器。
上联:勤奋博学出状元;
下联:相思高深成大器。
上联:故作轩窗掩苍翠;
下联:要将弦诵答潺湲。
上联:天资聪颖慧根尚在;
下联:生性懒惰才智枉存
上联:学海,让我们游泳;
下联:书林,让我们欣赏
上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下联: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
上联:业精于勤,荒于嬉;
下联:行成于思,毁于随
上联:自学好学勤学学而自用;
下联:无思厌思废思思而无功
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6.小学生植树对联 篇六
下联:手书对子,因喜二行雅韵来
上联:鸟叫枝头春意闹
下联:蝶飞蕊上恋情生
上联:春绽眉梢逢雅韵
下联:花开心上娶佳人
上联:一曲清幽随影去
下联:万言爱意寄书来
(一)联—,
春入人间,茂盛之时皆滴翠
闲斟岁月,沧桑过后是沉香
(二)心事澄明,即可一生无悔
才华庸俗,安能今世有为
上联:二月桃花春放纵=
一园春色蝶缠绵
1,春临窗底惹花语;
石射林中惊雀飞
1,春临窗底惹花语;
燕入檐边垒爱巢
2,艳阳三月,风柔雨顺春擂鼓;
秀色满园,叶嫩花娇鸟放歌
植树对联 申会平
植树造林,千山滴翠;
栽花织锦,万里逢春
植树造林,千山滴翠
载花织锦,大地逢春
植树造林,山山滴翠;
栽花织锦,处处逢春
植树造林,无山不绿
种花织锦,有地皆春
植树对联 申会平
植树造林,千山滴翠披新景。
栽花织锦,万里逢春亮丽妆。
植树对联 申会平
植树造林,千山滴翠;
栽花织锦,万里逢春
植树造林,千山滴翠
载花织锦,大地逢春
植树造林,山山滴翠;
栽花织锦,处处逢春
植树造林,无山不绿
种花织锦,有地皆春
植树对联 申会平
植树造林,千山滴翠披新景。
栽花织锦,万里逢春亮丽妆。
上联:梦系江南,只缘三月桃花至
手书门联,因喜二行雅韵来
上联:鸟叫枝头春意闹
下联:蝶飞蕊上恋情生
上联:春绽眉梢逢雅韵
下联:桃张笑脸迓勤蜂
上联:一曲清幽随影去
下联:万言爱意寄书来
(一)联—,
春入人间,茂盛之时皆滴翠
闲斟岁月,沧桑过后是沉香
(二)心事澄明,即可一生无悔
才华庸俗,安能今世有为
上联:二月桃花春放纵=
千诗押韵墨流情
上联:梦系江南,只缘三月桃花至
手书门联,因喜二行雅韵来
上联:鸟叫枝头春意闹
下联:蝶飞蕊上恋情生
上联:春绽眉梢逢雅韵
下联:桃张笑脸迓勤蜂
上联:一曲清幽随影去
下联:万言爱意寄书来
(一)联—,
春入人间,茂盛之时皆滴翠
闲斟岁月,沧桑过后是沉香
(二)心事澄明,即可一生无悔
才华庸俗,安能今世有为
上联:二月桃花春放纵=
一园春色蝶缠绵
1,春临窗底惹花语;
石射林中惊雀飞
1,春临窗底惹花语;
燕入檐边垒爱巢
2,艳阳三月,风柔雨顺春擂鼓;
7.谈谈对联的作用 篇七
一、引联激趣
文言文比较枯燥, 不少学生学习时昏昏欲睡。句读是一个难点, 可不少学生常常不以为然。如在学习《狼》这篇课文时, 文中有这样一句“其一犬坐于前”, 尽管我纠正了很多遍, 但依然有很多学生把它读成“其一犬∕坐于前”。针对这种情况,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断句的重要性, 我便给学生讲了一个对联故事:明代学者祝枝山为一店主写了一副对联, 店主看后恼羞成怒, 但听完祝枝山念过之后, 便又笑逐颜开。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该对联是:“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学生听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看着对联, 认真思索, 最后终于明白了, 原来店主把该对联读成:“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而祝枝山读成:“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一个是总在倒运, 赚不到钱, 这对做生意的店主来说, 当然是坏联。而后一个则是祝福店主的, 所以让店主转怒为喜。通过这个对联故事,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对断句也不再轻视。
又如在教学《出师表》时, 一开始, 我抛出了一副对联:“三分鼎立见文韬, 二表深心透武略。”问学生确立三分鼎立局面的人是谁, 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诸葛亮。我又问:“气周瑜辱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画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所言之事又是何人所为, 学生七嘴八舌地答说还是诸葛亮。此时学生的兴趣已被激起, 我便问:那第一联中的二表指的是什么呢?学生皆说不知。我告知学生那就诸葛亮最有名的前后出师表。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篇, 即《前出师表》。在该表中, 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涕零, 对后主的忠心与劝勉, 也表达了自己北伐的目的。只可惜此次北伐他没有成功, 因此隆中还有一副对联:“大业未成鞠躬尽瘁感后人, 隆中山有幸虎踞龙蹯留遗貌。”表达后人对他的敬仰之情。应用对联, 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而且能掀起阅读《三国演义》的热潮。
二、对联促读
在教学新课时, 老师可采用让学生对对联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核舟记》时, 我抛出上联:“构思精妙技艺灵怪王叔远刻奇巧物。”让学生自学讨论, 从不同角度对出下联。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争论, 有的对出:“观察细致语言简洁魏学洢作精美文。”有的对出:“匠心独运语文周密魏学洢写核舟记。”还有的竟对出了这样的妙联:“说明有序语言生动魏学洢撰传世文。”
又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 我抛出上联:“衔远山呑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让学生对出下联, 以熟悉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学生在认真阅读之后, 对出:“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我问: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写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言志, 那他言什么志呢?请对出“四面云山都到眼”的下联。学生又是一番咬文嚼字, 最后有人对出了让我折服的“万家忧乐最关心”这一提示主旨的佳联。
三、撰联促写
一篇课文学完后, 老师可让学生自撰对联, 总结或检测学生学习情况, 或概括课文内容, 或总结人物性格, 或突出写作特点, 或就课文某一方面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如教完《背影》后学生撰联:“背影, 是一幅难忘的画;父爱, 是一首无言的歌。”“红橘凝父爱, 背影系儿情。”教完《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后, 学生联系二者的主题拟了一副对联:“欧阳修与民同乐, 范仲淹天下为忧。”又如学完《小石潭记》和《黄鹤楼》后, 学生结合两文的内容, 撰写了:“水清石出鱼可数, 人去楼空鹤不归。”再如学完《故乡》, 学生根据闰土和杨二嫂的性格, 拟了一副对联:“善良纯朴愚昧麻木老闰土, 自私贪婪尖酸刻薄丑二嫂。”横批:“对比鲜明”。在撰联的过程中, 学生的写来源于读, 读又带动了写, 二者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四、赏联学修辞
对联作品, 熔书法、修辞、逻辑训炼于一炉。欣赏对联, 可从中学会表达的技巧, 学会恰当地运用修辞。如从“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 易放难收”, 我们领悟到比喻的生动形象, 从“不历几番锻炼, 怎成一段锋芒” (刀具店对联) 中我们读懂了双关可使语意丰富, 从“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奸臣”我们知道了拟人可以使无情感的物也具有人的情感, 从“吸来江水煮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我们明白了夸张的魅力, 从“磨砺以待, 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 看老夫手段如何”的设问中我们产生了疑问, 从“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松声竹声钟馨声声声自应”我们知道了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 从“国士无双双国士, 忠臣不二二忠臣”我们通晓了顶起的技巧, 从“开关早, 关关迟, 迎过客过关, 出对易, 对对难, 请先生生对”我们明白了反复的妙处, 从“心情水浊, 山矮人高”我们知道了对比可突出事物的特征。总之, 只要有心, 就会发现对联中的修辞无处不在;只要有心, 就可从中学会修辞, 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五、改联诱发想象力
教师适当地让学生进行改联训练, 可诱发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产生与人一比的豪情。如有一次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对联故事:一位在高考在屡次受挫的姑娘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她就用对联给家人留了这样一封遗书:“年年失望年年望, 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春在哪里?”你怎样修改才能让姑娘放弃轻生的念头, 产生重新生活的勇气呢?同学们通过热烈的讨论, 得出结论, 下联应改为“事事难成事事成”, 横批则为“春在心中”。接着我顺势要求学生根据这件事, 从不同角度构思写一篇文章。结果文章收上来后, 我发现有的是写《劝说的艺术》;有的则以《给姑娘的一封信》为题, 给姑娘送去勇气和激励;有的是写《由一次改联想到的》……内容丰富, 角度各异。这种训练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既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又有效地训练了学生读写能力。
8.学生对联 篇八
关键词:对联 语文实践 学生习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基于这种要求,本学期我申报了市级研究课题《把语文实践活动落到实处》,为了切实把研究工作落到实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实践中学语文,我结合本学期语文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把对联知识引入到了语文学习之中。经过一学期的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还大大提高了学生鉴赏对联的能力,掀起了学对联,对对联的高潮,同时也涌现了一批精彩的学生对联。活动内容如下:
一.广泛搜集对联,了解对联常识,学生搜集到的内容有:
1.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各省部分对联
(1)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北京)
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上海)
(2)朝天门喜迎天下客(重庆)
天塘港笑纳万国风(天津)
(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吉林)
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辽宁)
(4)雪域春秋 扎西德勒(西藏)
天山南北 乌鲁木齐(新疆)
(5)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广东)
漓江水碧,漂来三姐新歌(广西)
2.春联 上联:虎岁三十爆竹声声辞旧岁
下联:龙年初一红联对对迎新年
上联:人间共饮屠苏酒 下联:天下同观爆竹花
上联:日暖福州春晖万里 下联:龙回大地气象一新
婚联 莲花并首开并蒂;夫妇同龄结同心。
双飞紫燕迎春舞;并蒂红莲出水香。
同心同德同龄伴;相爱相亲相敬宾。
寿联 晚年逢盛世朱颜伴白发莫道桑榆晚;
夕照沐苍松碧海映青天笑迎桃李人
八月秋高仰仙桂;六旬人健比乔松。
行业联 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
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药店)
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
松竹赠绿素雅为佳;芝兰送香淡雅最奇(花店)
远求海内珍藏本;近读人间未见书(书店)
3.对联常识
(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应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
(3)结构相应。上下两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4)节奏相合。上下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
(5)平仄相协。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意义相关。上下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利用课前五分钟讲对联故事
在这项活动中,学生人人参与,课下查阅资料,在课前五分钟脱稿讲述,并把对联板书到黑板上,其他学生记录。现摘录如下:
1.唐伯虎,上虎丘,两虎相争,到底谁胜谁负?
祝枝山,登山岭,双峰对立,究竟何高何底?
2.南乡子前常忆秦娥寻芳草
西江月下最念奴娇浣溪沙
3.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贴翰林书
4.乌须铁爪紫金龙,驾祥云出碧波洞口
赤耳银牙白玉兔,望明月卧青草池中
5.上海自来水水来自海上
山西落日红红日落西山
6.欠食饮泉,白水何能度日?
才门闭卡,上下无处逃生!
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8.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9.有目也是丑,无目也是丑,去掉丑边目,加女变成妞,隆中女子生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变成娇,江东美女属二乔,难保铜雀不锁娇。
10.史君子花朝红午白暮紫
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在这个环节中,我要求学生不能仅仅从故事中博得一笑,还要受到启发,于是,当学生讲完对联后,我就和学生一起进行点评,从选材上,学生的仪态上,重要的还是从对联的内容上进行评析,这副对联好在哪里,属于什么联,是回文联,数字联,还是拆字联?这个环节进行了一个多月,使学生对对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鉴赏能力大大提高,为下一环节学对对联打下了基础。
三.我也对对联
看着学生对对联已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就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引向了一试身手的舞台。我也是一位对联爱好者,闲暇时间常常光顾网络中的对联雅室,并且也记下了一些妙对,于是我就把这些上联写出来让学生来对,没想到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竟对出了不少好对来。现摘录如下:
1.疏雨池塘鱼避钓
浓云山林鸟寻巢(李昂)
密雪树林兔躲弓(王统亚)
柔风春山鸟鸣涧(赵逸虹)
春风绿野蝶恋花(靳凌璐)
红日绿树蝉鸣枝(薛文彬)
烈日麦地农耕田(陈晨)
迷雾河边鸟寻巢(郭威)
2.白水泉边女子好
丘山岳上日月明(杨玉震)
三可河头鱼羊鲜(海天骄)
此木柴旁土是堤(袁伟斌)
广木床头林夕梦(蒋玉菡)
山石岩间木林森(张鹏飞)
土寸寺中秋心愁(李昂)
火因烟起山山出(薛慧娟)
3. 清明细雨英雄泪
端午舟声好汉歌(李昂)
重阳红叶老人颜(薛文彬)
中秋圆月游子情(杨帅)
四.生活处处有对联
到这里,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已被充分调动起来,写对联的欲望也就呼之欲出,部分学生已经会根据自己最近的感悟和所学内容自己写对联了。比如,当学完《小石潭记》一文后,就有学生就出对:
小石潭景美,有石有鱼有树,当时就有学生对出了下句:
柳宗元情稠,时乐时喜时忧(任杰)
柳宗元技高,蕴动蕴静蕴情(薛文彬)
柳宗元情真,含喜含悲含忧(徐瑞强)
学完《岳阳楼记》有学生出对: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还有学生出对:喜阳光明媚,悲阴雨连绵;学完《醉翁亭记》学生出对:寄情山水,遣被贬愁绪;与民同乐,抒高尚情怀。
9.学生迎新年晚会对联 篇九
下联:育才俊繁荣锦绣之州。
上联:常读孔孟书,自能忘利忘名,喜我心纤尘不染;
下联:畅饮新年酒,而后更勤更勉,笑身后桃李方秾。
上联:丑牛建功,教学管理昌校运;
下联:寅虎兴业,科学发展壮师怀。
上联:传点横竖撇,小荷才露尖尖角;
下联:教读写听说,雏燕已生跃跃心。
上联:兢兢业业育桃李;
下联:勤勤恳恳做园丁。
上联:为人师表诲而不倦;
下联:替国树才教必有方。
上联:辞旧岁,求真求实,硕果丰盈;
下联:迎新春,研究创新,桃李芬芳。
上联:丛梅傲雪,赞丰功,晓天地,承前启后;
下联:静鸟迎霞,颂伟业,通古今,继往开来。
上联:低音中音高音三连音,音音齐颂实验欢歌普新曲;
下联:独唱对唱合唱四重唱,声声共唱和谐社会开心篇。
上联:穷而有志思壮举;
下联:学不自满求创新。
上联:校园沸腾春来早;
下联:师生团结佳话多。
上联:冬练“三九”成就健康体魄敢为人先;
下联:夏练“三伏”可当运动健儿为校争光。
上联:动手动脑探索科学真谛;
下联:求真求实培育实验英才。
上联:高阻低阻,压异,流不异;
下联:大流小流,阻同,压非同。
上联:管校管班,班班和谐;
下联:育人育心,心心相印。
上联:华夏牛教坛勤耕,勇于探索,劳夫楷模旧岁好;
下联:中国虎学林高踞,敢为人先,王者风范新春威。
上联:激兴趣,促发展,班有特色,满屋诗书添丽景;
下联:知对错,明是非,人有特长,盈门桃李笑春风。
上联:加减乘除,教师算,学生算,算办学特色;
下联:点线面体,特色显,实力显,显宏伟蓝图。
上联:究天机,乐与有机无机作伴;
下联:培学子,巧同原子分子周旋。
上联:乐育体魄几多辛苦埋心底;
下联:喜迎元旦无限生机展眼前。
上联:立壮志精心培育,诲而不倦;
下联:树雄心大胆进取,教必有方。
上联:两球落斜塔,双音一响;
下联:八马拉半球,一声双分。
上联:明理念,勇于探索,二十同仁承上启下,甘为人梯;
下联:遵校训,做事求实,五六年部纵贯横联,愿架虹桥。
上联:牛携求真务实硕果,描述实验今日群星亮;
下联:虎荷科研培训重任,坦言学校明朝百卉香。
上联:求真求实,不骄不躁,助学子初成基业;
10.小学生课本对联 篇十
经世才岂奈何,家国襟怀,想除积弊千重阻;
问佳句当为尔,瓜洲渡口,且冠春风万古名。
龚自珍(莫非)
国家事岂止兵戈?侧耳有风雷,吟鞭自许催花影;
箫剑心不拘气格,从头看卷帙,清议谁能到病梅。
阅微草堂(刘薇)
名山淹至游,莫论入壑寻丘,天地栖迟,饱而成阅;
矫世制奇诞,未定搜神志异,古今经略,敬以知微。
阅微草堂(金锐)
笔记为四库未编书,尽鬼神情状、人事幽微,岂独文章供上苑;
草堂是先生真隐处,忆学海蠹鱼、宦途鸥鸟,可怜风雨漫京华。
长沙贾谊故居(吕可夫)
曩石床尚有痕,昔水井尚有波,忆湘流岳麓其邻,数十朝前,曾居谪客;
民治乱在于吏,国安危在于政,遗忧乐兴亡之语,两千年后,尚荡回声。
幽州台(袁士军)
王道纳贤才,得乐将军衢地合交,阡陌横流齐鲁血;
忠臣留恨骨,叹陈伯玉遗篇感遇,古今不见往来人。
幽州台(白朝勇)
天地自悠悠,因燕王一拜,陈子一歌,便教此处名千古;
往来皆渺渺,得老酒半瓯,浮生半日,且上高台啸九州。
拓展阅读
对联的基本知识:
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要对称。
3、意义相关。上下联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构成有机整体。
4、节奏相合。上下两联的停顿位置是相同的。
11.狗年话对联 篇十一
郭沫若妙对老师
郭沫若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到先生告状。先生谴责学生,没有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上联,谁能对出下联,就可以免罚。先生说: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结果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于谦智对和尚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少年时就胆识超人。小时候,他的母亲喜欢把他的头发梳成双髻。有一天,于谦高高兴兴地到乡间学堂去,在路上,一个叫蓝古春的僧人看到他这副模样,出联戏道:
牛头喜得生龙角;
于谦见这和尚无事生非,颇为不快,于是反唇相讥道:
狗嘴何曾吐象牙。
和尚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望着小于谦远去。
戴叔伦巧对老师
唐代的戴叔伦小时候很聪明。一日午后,老师领他到郊外散步,来到一个叫白店的地方,正好遇到一只大白公鸡站在高高的墙垛上伸着脖子啼鸣,老师灵感顿生,脱口道出一上联:
白店白鸡啼白昼;
老师示意戴叔伦对下联。戴叔伦边走边想,这时日已偏西,他和老师一起来到一个叫黄村的地方,忽然有一只大黄狗从村子里窜出来,对着他们狂叫着,戴叔伦这下可乐了,咯咯地笑了起来,他一边比划,一边念出了下联:
黄村黄犬吠黄昏。
老师听后,爽朗一笑,竟吓跑了狂叫的老黄狗。
苏轼佛印戏哑联
苏轼被谪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河中。苏轼忽然用手往右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两人一触目,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是一副谐音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下联的意思是:
水流东坡诗(尸)。
纪晓岚灯谜戏乾隆
有一年元宵节赏灯,乾隆在文华殿的一盏大宫灯上发现挂着一副十分奇怪的灯谜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中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灯谜联的旁边注明上下联“各打一字”。
12.巧改对联 篇十二
发财户金银尽, 积善家福寿无。
有个秀才平时常吃喝玩乐、挥霍无度, 过年连饺子都吃不上了。为了装门面, 他借钱买红纸写了副对联贴在门上:“行节俭事, 过淡泊年。”乡亲们看后, 为了教育他, 便在上下联上各添了一字:
早行节俭事, 不过淡泊年。
秀才看后羞愧难当, 从此勤劳节俭起来。
有个学生读书不用功, 先生生气地说:“把字写在你脸上, 看你还忘不忘!”说完就把要学的字写到他脸上。
这个学生从此发奋读书, 后来果然中了状元。过年时回乡探亲, 夜间路过先生门前, 在门上题联道:“昔日墨涂面, 今朝朱点头。”第二天, 先生开门看见对联, 便知往日的学生中了状元并为此骄傲。为了杀一杀他的傲气, 先生又在上下联各加了两个字。状元来拜年时抬头一看, 对联成了:
不是昔日墨涂面, 何有今朝朱点头。
13.小学生对联二年级 篇十三
上联:故作轩窗掩苍翠;
下联:要将弦诵答潺湲。
上联:国考选真才,烟雨潇湘谁遂愿;
下联:大比凭实学,风云岳麓我争先。
上联:郡庠朴实有苍楠郁梓盈庭秀色千重干云梦;
下联:学子沉毅凭硕识雄才致胜凯歌万里到天心。
上联:你之心,在书林里;
下联:我的脑,在学海中。
上联:身体好,学习好,品质更须好;
下联:做题难,练字难,用功都不难。
上联:登高一呼,山鸣谷应
下联: 举目四顾,海阔天空。
上联:泛舟学海独占鳌头看我八班众英雄
下联: 驰骋疆场问鼎逐鹿敢问何人大丈夫。
上联:好男儿悬梁刺骨凿壁借光闻鸡起舞,你将如愿
下联: 俏巾帼囊萤映雪韦编三绝秉烛夜读,我要成功。
上联:今朝灯火阑珊处,何忧无友
下联: 它年折桂古蟾宫,必定有君。
上联:今日寒窗苦读,必定有我
下联: 明朝独占鳌头,舍我其谁。
上联:苦心人天不负弃燕雀之小志学海遨游遂就辉煌一页
下联: 有志者事竞成慕鸿鹄之高远师生同唱终成桃李满园。
上联:览前贤思己任铁杵磨针只求前程似锦
14.小学生春节的对联 篇十四
小学生春节对联大全
1、巧手度处,天衣无缝。
2、匠心裁来,长短合身。
3、巧成千家服,温暖万人心。
4、玉剪忙裁月,金针巧绣天。
5、磨来巧匠手,助得美人妆。
6、衣料齐全,请看琳琅满目。
7、款式咸备,都说艉雅称心。
8、门度彩云,银剪裁云分万户。
9、店纳活水,玉尺引水接三江。
10、利剪频挥,巧裁天上云霞彩。
11、飞轮急转,精制人间锦绣衣。
12、春夏秋冬,四季服装皆溢彩。
13、东南西北,八方顾客尽开颜。
14、时泰年丰,四季霓裳添异彩。
15、河清海晏,九州风物换新颜。
16、货物琳琅满目,店堂顾客盈门。
17、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18、赠你一身潇洒,回家几许风流。
19、服以章身为贵,装宜时髦为佳。
20、文明经商心常乐,礼貌待客业自兴。
21、名牌誉满三江水,好货能招四海宾。
22、实业人创千秋业,长春花开万里春。
23、聚四面八方产品,保千家万户需求。
24、送出柜台百祥货,献给人民一片心。
25、花发上林生意盛,莺迁乔木好音多。
26、两厢锦绣藏百货,一店春风暖万家。
27、三尺柜台传美意,一张笑脸带春风。
28、满面春风迎顾客,一番盛意送来宾。
29、一派生机迎晓日,万家灯火庆新年。
30、和气能交成倍利,公平可进四方财。
31、上联:旧岁又添几个喜 下联: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32、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 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33、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 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34、上联:内外平安好运来 下联: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35、上联:年年顺景则源广 下联: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36、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 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37、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38、上联: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联: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39、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 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 横批:皆大欢喜
40、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 下联: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41、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42、上联:万事如意展宏图 下联: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43、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44、上联:喜居宝地千年旺 下联: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45、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 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46、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47、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48、上联:一干二净除旧习下联: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49、上联:一年好运随春到 下联: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50、上联:一年四季春常在 下联: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历史探源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认识和解释中。
《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阴阳观念,深入到中华民族潜意识之中,从成为一种民族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形式特征出现事物执着和迷恋。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语言寻根
一副标准楹联,它最本质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在英语中,单词“car”与“jeep”在数量上是相等,但音节不相等。而汉语“卡车”与“吉普”,数量相等又音相等。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语言。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即使事物名称、概念能够相对,单词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两个句子句式能够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可自由拼读,又无声调,故无法相对。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此,楹联对仗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作为装饰艺术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空间位置。它具有可读性,又具可视性。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原则,又包含着力学要求。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而英文呢,它是拼音文字,每个单词长短不一,只表音,不表义,更无可视性,只能横排,不能竖排,无法从形体上实现真正对称。下面试举两个意思相同中英文对偶句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说明为何只有汉语才有真正对仗,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则不能。
15.对联浅议 篇十五
我认为,对联是绝对精纯的文学作品。支持我这看法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联的基本特质仍然是诗。要深入认识对联,自然要寻找源头。我们从《诗经·采薇》中,就看到了最早的对联雏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们当然不能用现在眼光去苛求它、指出它的不足,比如“我我”不对呀,平仄不尽协调呀,但要看上下联的下部的两个分句,对仗得如何之好。不难看出,作者似乎在有意识地运用对偶形式,将“往”与“来”相对,“暖”(杨柳寓春暖)与“冷”相对,表达了思念之苦,相聚情意之切。我们姑且跨越汉魏六朝这段时空,对骈体文不论。再往下探流。唐代是律诗发展与形成的高峰期。杜甫是中国诗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古代人的对联的雏型,到了杜甫手里,便成了律诗的核心构件。今天,我们在重庆的白帝城庙门上看到一副绝佳的对联是: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这是一副好对联,不容你不承认;然而它又是杜甫的诗句,你也不能不承认。在这里可作两面观,它既是联律,又是诗律,二者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东西。这副对联,原来是从杜甫《蜀相》诗中摘出,请看: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中第二联颔联(三四两句)为写景,起映衬作用。第三联颈联(五六两句)为写人事,对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作了最精要的概括,对君臣之间的诚信与友谊,作了深长思之的点评。它既是绝妙的对联,自然也是这首诗中的诗魂。或者称之为“诗眼”。
唐诗七律中,中间两联律,非常固定,在绝句中对仗就有变化,有四句全无对仗的,更多的是四句中一二句对仗,或三四句对仗,也有四句全对仗的,也就是说一首绝句由两副对联“捆绑”而成,请看杜甫的七言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就曾经见过长江边上一户人家,用“窗寒”两句作对联的,由此我想这户主人的目光远大和对杜甫诗歌的赞赏。
前人有言,诗到杜甫,书到颜真卿,画到吴道子,已经达到了顶点。这话不假。杜甫的诗到了顶点,一个最重要的标志,除了“三吏”、“三别”长诗外,最重要的是律诗,也就是说,杜甫写律诗,已是游刃有余,炉火纯青,无与伦比。杜甫能把七言律诗写成四副对联,通俗地说,杜甫能把四副对联捆绑在一起发表了,请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脱尽了律诗中非对仗构件,而变为全诗八句为四副对联,也就是四副诗联。足见杜甫到了晚年,对于声律的精细。这首诗被后人称为“诗中之诗”、“律诗之王”。可以见出,而能得到“王”的美称,自然在于“诗律”之全,换句话说,能够得到“诗王”美名的,全在于这四副对联能并排捆在一起。杜甫晚年,“属对律切”,律诗在他手中,最终定格成型。
从对联的发展史来看,它源于“诗经”,经过汉魏六朝骈体文,到了唐代与律诗合流,共同走过一段漫长的路,然后脱离律诗母体,突破五七言的束缚,向字数的少(一个字)和字数多(三四百字)的方向发展。但无论对联的向多向少,“形”是变化了,而其“神”犹存,也就是说,对联的“精核”仍然是诗。
第二,对联具有反映生活、认识世界的独特的辩证功能。对联作者,总能从天地人“三才”的宏观着眼,从正反(阴阳)两方面着手。从宏观着眼,是为全面而概括;从正反方面着笔,是为了精微而贴切。天地间有了人,就必然有事理。而人事纷繁,生命却有限,为了在有限的生命中,认识更广更多的事物,人类总是趋向将纷繁化为简约。作为对联作家,正是与民心相同,他的笔下,总是崇尚以一驭万,以少总多的理念。对联作者,他不能像小说家那样,铺排故事,不惜泼墨。相反,他在下笔时,总是惜墨如金。“吟成一个字,掐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并非绝无仅有的写作状态。他在写景、叙事、抒情、说理时,遵循的是点龙画晴、提要钩玄、微言大义之途。文化史证明,这个路有不少人走,而且是走得通的。这正如文学创作上趋繁的一类人一样,他们可以滔滔几十万言,创作中国四大名著。曹雪芹作“红楼梦”,呕心沥血,十年辛苦,满把血泪,完成了不朽名著。但读者不必也不可能花十年去阅读,他们有自由将四大名著简约化,读者可以把四大名著用四句话来概括,《三国演义》写的是忠与奸,《西游记》写的是人与妖,《水浒传》写的是官与民,《红楼梦》写的是男与女。这样概括,自然有助于读者了解四大名著的基本内容。但对楹联家来说,这还不算简约的,他还可以再简约到每句只留两个字。例如:“三国”只取“忠奸”,“西游”只取“人妖”,“水浒”只取“官民”,“红楼”只取“男女”。然而,这样还不是最后的简约,他要简约到只取一个字,这就变成了“忠对奸”“人对妖”“官对民”“男对女”。这就是对联用字极少的一种极致,就是正对与反对的内核了,这种两个字构成的对联,就是赤裸裸的成双成对了,它是一种艺术的哲学概括了。
中国古代智慧之书《易经》指出:太极生两仪。太极就是合二为一,两仪就是一分为二。两仪就是阴阳两仪。阴阳两仪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老子的道认为,“道生一”,“一生二”。这个“二”就是指每个事物无不有其对立面,都是两两成对存在。怎么样存在呢?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也就是万物都是阴阳两种力量组成。诸如大小、多少、长短、高下、前后、远近、厚薄、轻重、白黑、寒热、壮老、雌雄、母子、实华、正反、同异、美丑、善恶、强弱、利害、祸福、生死、荣辱、愚智、吉凶、兴废、进退、主客、是非、巧拙、公私、难易、真伪、怨德、贵贱、贫富、治乱、有无、损益、刚柔、胜败、攻守……如此等等。上述这些,从词义上看,多为正反相对,是可以用于正反对联之用,还有大量的同义词、近义词,所以对联的用字用词的海洋无限广阔,也就是说,对联的反映生活,认识世界的功能,没有限制。正如诗在唐代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联同样可以用于人们生活的广泛领域。因为它的认识功能,是深刻而辩证的。
第三,对联是普天之下受众最广、文人和百姓最喜爱的文字表现形式。喜欢成双成对,是人类的天性,是大自然的安排。男人喜欢女人,女人也喜欢男人。《诗经·关雎》开篇四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国文学中,写男女相求相爱的故事有多少?当下,我们生活中常听到寻找“另一半”的说法。这说法原来出自柏拉图的《情爱篇》,其中说道:人本来是雌雄同体的,也就是合二为一。说是人有两个头(成双),四只手与四只脚,相背而生。当男的往前行时,女的就靠背翘脚,女的往前走时,男的也靠背翘脚。后来,因为他们犯了罪(大概不同于亚当与夏娃那样偷吃禁果),爱神就将他们从头顶劈开,遂成了两半。在这里,我们真的要佩服柏氏的想象力。这正如中国先哲所云“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为什么男或女要拼命追求“另一半”?这里透露出来的是人类美好理想,因为只有找到了“另一半”,人生才算圆满幸福,社会才能繁荣发展。
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天地(阴阳)合而生人。而个人呢,不单是男女相求,追求成双成对,就是个人自身各部器官,也都成双成对,眼耳手脚都是成双的,“口”和“鼻”看上去在“甩单边”,其实不然。鼻有两个孔,“口”是进物之处,还有一个“出物”之处与之相配。省视自身,我们是否可以悟出一点道理,人们为什么喜欢对联呢?原来,对联不仅是文学,而且是切切实实的“人学”。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认为,人有完整的两只手两只脚,将手伸开从头顶往下划圆,整个人的体形,就是一个圆球形,均衡、圆满,就是一种完美。
对联是什么?对联从形式上看,还是称呼楹联、对联、对子。但从其内容上考察,应当承认,对联是具有诗魂的,有辩证认识价值的格言警语式的诗。
16.对联拾趣话官德 篇十六
得—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江泽民、朱镕基等领导来此地参观时,看到此联也称赞不已。
明代山西汾阳知县汤信,信廉严谨,剔弊除奸,爱民如子,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爱戴。他在大堂内自题一联云:
作汾阳一行吏,春温秋肃;
受暮夜半文钱,地灭天诛。
明代弘治年间,官场行贿求官之风盛行,百姓怨声载道,深恶痛绝。吏部尚书王恕,为告诫内外官吏,并警示自己,为官清廉,任人唯贤,曾题联悬于吏部大堂:
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
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
羞耻观念常挂于心,藉以自律,藉以警世。
清代顺治年间,官至刑部尚书的的魏象枢,曾在大堂左右书联曰: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清代余云焕所在与义府撰写了大堂联:
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
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
此联告诫官吏,清正廉洁非异事,责问官吏,自身俸禄从何来?看似平常,却颇具深意,耐人寻味。
清代陈景登担任晋州州官时,当时晋州的管辖范围土地瘠薄,盐碱地多,收成差,百姓贫穷。陈景登体察百姓疾苦,在衙门大厅上悬挂这样一副对联:
头上有青天,作事须循天理;
眼前皆瘠地,存心不刮地皮。
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受到种种阻挠和压力,为此,他自题府衙内厅堂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副对联表现了林则徐豁达大度、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风骨,是他毕生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生死置诸度外,毁誉更不计及”的生动写照。
清代同治年间进士姚步瀛撰写了下联以自勉:
淡如秋菊何妨 ;
清到梅花不畏寒。
联语不仅盛赞了秋菊和梅花气节高坚的“不畏寒”精神,同时勉励自己要像秋菊一样正直浑厚、淡泊宁静,像梅花一样清廉刚直、淡泊名利。
清光绪癸卯进士仵墉,在河北乐亭当知县时,曾在大堂柱上亲自书一副警示联:
受一文分外钱,远报儿孙近报身;
做半点亏心事,幽有鬼神明有天。
进士武承漠在无锡任知县时,曾在大堂上题一联云: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 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山西平遥县署联: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
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
福建福安县署大堂联:
什么叫做好官?能免士民咒骂,足矣;
有何称为善政?只求狱讼公平,难哉。
此联出语浅显,以自问自答的疑问句式,提出了做好官、行善政的最低标准。
广东抚署联云:
充无欲害人心,不忧不惑不惧;
行可以告天事,曰清曰慎曰勤。
宁波府署联云:
念厥职匪轻,休戚与六邑相关,曰慎曰清曰勤敏;
求斯心可问,是非惟群言是度,不宽不猛不因循。
政声人去后。只要为官作吏者把黎民百姓放在心中,他就永远活在黎民百姓的心中;只要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黎民百姓就会感激他,怀念他。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明代况钟,字伯津,江西靖安人。任苏州知府13年,刚正不阿,执法如山,勤于吏治,廉洁奉公。上任以后,清理积案,平反冤狱,除暴安良,深受百姓爱戴,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死于苏州任上,归葬靖安故里。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墓后的清风亭上镌刻了一副对联:
一肩行李,试问封建官场有几?
两袖清风,且看苏州太守如何?
两句对联,两句疑问,读后发人深思。
廉吏者,圣德服中外,大节共山河不变;
清官矣,英名振古今,精忠同日月常明。
這是古人夸赞廉吏清官之联,它警诫为官者要以德养廉,清正廉洁,方能英名永存,流芳百世。
然而,对于那些阳奉阴违、言行不一、心口不一、表里不一的腐败官员,虽然官署对联赫然在目,只不过是为了附庸风雅、自我标榜、沽名钓誉罢了,他们照样贪赃枉法、祸国殃民,使这些对联佳句成为欺世盗名的一纸具文。
古时有一贪官,为表其清白,于衙门书联:
爱民如子;
执法如山。
夜里,有人在其联下续匾文讽刺曰:
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一说续文为:
爱民犹子,牛羊父母,仓廪父母,供为子职而已矣;
执法如山,宝藏兴焉,货财殖焉,是岂山之性也哉。
从前,有一个贪贼枉法却又喜自我标榜清廉的县官,大年三十晚在县衙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
六欲有节,七情有度,八面兼顾,九(久)居德范,十分廉明。
横批:“福荫百姓。”谁知,大年初一早晨,有人就在他的红对子上贴上了白对联。白对联写道:
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八进科场,七品到手,六亲不认;
五官不正,四蹄不羁,三餐饱食,二话不说,一心捞钱。
横批“苦煞万民。”贪官本想用民众所喜欢的对联粉饰自己,却被人用妙联反击、嘲弄。
清末,多琪到湖北浠水任县令。他一到,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弄得民不聊生。某年除夕,他居然恬不知耻在官署悬挂一联:
奉君命来守是邦,两度蝶飞,只求对头上青天,眼前赤子;
与其民共安此土,八年鸿爪,最难忘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俨然一副正人君子模样,可是此联当晚就被人改动了几个字,变成:
奉王命来虐是邦,两度蝗飞,哪管你头上青天,眼前赤子;
与胥吏共刮此土,八年狼藉,只剩得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17.小学生仿格言对联 篇十七
风中芦苇坚。(对句)
吴(十岁)
点评:“梅花”为偏正结构,“芦苇”为并列结构,对仗不够工整,但是立意比较新,用“疾风知劲草”的观点,反古联“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之意而成。
雪里梅花傲;(出句)
风中松柏坚。(对句)
丁(九岁)
点评:“梅花”为偏正结构,“松柏”为并列结构,对仗不够工整,但是可以将言志融入写景之中,笔法非常好。且“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对仗上讲,笔力也很匀称。
雪里梅花傲;(出句)
云中月影清。(对句)
仇(十岁)
点评:对仗工整,余味十足,整体意境显得非常优美,飘渺朦胧,读来回味无穷,可算佳联。美中不足是下联相比上联有些略轻。
楼高宜赏月;(出句)
海阔可观云。(对句)
吴(十岁)
点评:此联很见胸襟!《尚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文字乃心声的表露,自文章中可看出人的胸怀眼界,正所谓文如其人。此联境界开阔,又不失气度,可谓大佳。
楼高宜赏月;(出句)
水静可观鱼。(对句)
仇(十岁)
点评:此联大有庄子临水观鱼的味道,读来感觉出悠闲、浪漫的生活情趣。《庄子•秋水》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自此联,可看出人恬淡安逸的心境。
书可通今古(出句)
学能明道德(对句)
卢(八岁)
点评:上下句内容相关联,整句意思颇佳。人非学无以明事,故《三字经》就有“人不学,不知义。”的说法。而人无德不立,所以《大学》开篇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书可通今古(出句)
心能容万千(对句)
吴(十岁)
点评:此联见气度!人无包容心,很难成就大事,所以林则徐有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就是这个意思。联虽小,胸襟自见,可谓大佳。
登高能望远(出句)
明理可修身(对句)
丁(九岁)
点评:此联格律对仗均可,境界高远,胸襟开阔,可谓佳联。《大学》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不明,如何修身治国。
书可通今古(出句)
心能辨是非(对句)
陈(九岁)
点评:上下联内容相关性好,意思均衡,对仗、格律均可。此联意思颇佳,小学生能有此心,当属于难得。是非之事,未必一眼可看明,然用心分析,当可辨别。
登高能望远(出句)
俯下可察微(对句)
仇(十岁)
点评:对仗得当,格律工整,上下联内容相关,力量匀称。此联很有特色,富含哲理。人,非登高无以望远,非俯下不可察微。夫能登高望远,俯下察微者,则可谓之善。
舟破千层浪(出句)
车行万里风(对句)
王(九岁)
点评:此学生第一课对联,即可对的格律工整,对仗匀称,实属难得。下联文笔通畅,和上联意思紧密关联,气势相当,境界开阔,非常不错。
舟破千层浪(出句)
鹰翔万里天(对句)
仇(十岁)
18.大学生励志对联 篇十八
有无不争家之乐,上下相亲国乃康。
敬老尊贤道德好,爱少惜才风尚新。
富强由勤俭做起,幸福从奋斗得来。
祝祖国繁荣昌盛,愿子孙幸福无穷。
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
大本领人当时不见有奇异处,敏学问者终身无所谓满足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海,让我们游泳;书林,让我们欣赏。
你之心,在书林里;我的脑,在学海中。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老有所为,莫为利己损人事;书宜常读,多读修身治国篇。
荐能举贤精选良材担重任,择优拔萃广开学路育英才。
欲破难关须向书中求巨斧,要攀高峰还从实践寻天梯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故作轩窗掩苍翠;要将弦诵答潺。
天资聪颖慧根尚在;生性懒惰才智枉存。
自学好学勤学学而自用;无思厌思废思思而无功,
19.有关对联的三个误区 篇十九
第一个误区:以为对联就是上下联字数相同而已。对联的上下联当然必须字数相同, 但除此以外, 还有许多规则, 包括对仗、平仄等方面的格律。时常看到一些所谓对联, 除了字数相同, 根本不讲究格律, 这是不可取的。
第二个误区:以为对联是娱乐品。对联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 有一定的趣味性。对得巧妙, 尤其有趣。但对联首先是一门学问, 一门可向高处攀登的学问。即使是谐趣类的对联, 虽然带有游戏性质, 也还是要讲究格律。为追求趣味或娱乐而不顾格律, 是舍本逐末, 是以对联为名而抛弃对联的特色, 走的不是正道。
20.有趣的对联广告 篇二十
传说,宋都汴京郊外有个小酒家,门前招牌上贴有这样一副对联:
隔壁三家醉,开瓶十里香
这副散发着酒香诗意的对联贴出后,京城里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纷纷登门造访。一副对联牵动了京城上下,遂使这个京郊酒店门庭若市,财源茂盛。
清代初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在京城的一个偏僻小巷里见到一家名为“天然居”的小饭馆。素有题诗之癖的乾隆皇帝不禁诗兴大发,提笔便在招牌上填成一副回文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这副妙趣横生的回文联当时成为誉满京城的美谈佳话。从此,前来观赏对联和进餐充当“天上客”的人络绎不绝。乾隆的一副回文联使这家饭馆主人成了“京都富翁”。
清代大书法家董帮达,曾为一家即将倒闭的剃头铺写了一副对联:
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
对联道出了顾客的心声,使人闻言颔首称是,欣然前往,改变了店铺萧条冷落的状况。一副对联救活了这家剃头铺。
商业楹联,必须讲求辞章对仗,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方能打动顾客。比如,有一副美容店的题联是这样的:
十美容颜,五分造化,五分妆化
两倾品貌,一半生成,一半饰成
对仗工整、设词精巧。这样的对联悬之于美容店,对少男少女该有多大的吸引力!
作为广告楹联,还必须讲求设词的别致、含蓄。比如,有一副储蓄所的对联是这样的:
千百万户,户户皆是储户
七十二行,行行不离银行
再如,旧上海有家“小有天”饭店的门联是:
道道非常道,天天小有天
【学生对联】推荐阅读:
小学生过年写对联活动总结07-20
百家姓对联 姓氏对联——钱姓06-21
小学语文对联大全端午节对联08-14
实用的春节对联带横批牛年经典对联11-29
百家姓对联 姓氏对联——蒋姓及蒋姓来历09-08
鸡年春节对联06-12
老人祭日对联06-18
兔年四字对联06-23
商店对联06-24
迎新年对联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