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第15周教案

2024-11-05

五年级科学第15周教案(共10篇)(共10篇)

1.五年级科学第15周教案 篇一

五年级英语下册第八周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My birthday(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句子:When is your birthday ? It’s in May.My birthday is in June.Uncle Bill’s birthday is in June , too.2、能够听懂、会说Read and write 部分的对话并能完成对话下面的表格。、3、能够总结字母组合ear , eer , ch, sh 的发音规律。并能朗读Pronunciation.部分的例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掌握四会句型: When is your birthday ? It’s in „等

2、本部分的难点是正确书写四会句子。

三、教学步骤

1、热身

(1)师生合唱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歌曲“Father and Mother”(2)学生展示家庭成员的照片,师生之间自由对话。

2、预习

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的单词卡片,说:Look , there are seven people in my family.I love them.Please come and meet my family.教师出示uncle的单词卡片,进行师生对话,教学单词uncle.教师将卡片贴在黑板上,提问学生:Can you spell the word “uncle”?请学生根据读音尝试拼读该单词。

教师依次呈现grandma , grandpa , aunt , mom , dad 等单词卡片,进行师生问答并拼读这些单词。

3、新课呈现 Read and write(1)教师指着黑板上家庭成员的卡片说: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in my family.I want to make a birthday chart for my family.出示准备好的空白表格,贴在黑板的另一册,板书:a birthday chart for my family.师生一起拼写单词birthday , 并朗读单词短语:a birthday chart for my birthday.(2)教师指着空表表格。填写。(3)教师将dad的卡片放至January下面的空格中,说:My dad’s birthday is in January。When is Mom’s birthday ? Is her birthday in January , too? No , It’s in May.教师将Mom的卡片放在may下面„„(4)根据天好的表格师生展开对话。

(5)教师播放本部分的录音,学生听录音跟读。

(6)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如:When , is your birthday.教师先读出这些单词,然后教师提问:Can you spell the words ?学生拼读后,教师将单词卡片贴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将这些打乱了顺序的单词组成正确、顺利的句子。Pronunciation 教师出示Pronunciation部分的挂图,引导学生认读含有字母组合ear , eer 的例词,指导学生归纳出eer和ear的发音规律。

板书设计:When is your birthday ? It’s in May.My birthday is in June.Uncle Bill’s birthday is in June , too.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My birthday(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20以内的序数词。

2、能够听、说、读、写序数词1—20的简写形式。

3、能够掌握日期的表达方法并能说出生日、节日的具体日期,如: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October 1st , When is Independence Day ? It’s July 4th.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序数词的听、说、认读以及具体日期的表达法

2、难点是不规则序数词的认读。

三、教学步骤

1、热身

教师放本单元Let’s chant 部分的录音,学生听录音,边做动作边有节奏地吟唱。

2、预习

教师指着学校教学楼简图,进行师生问答:Where is our classroom? It’s on the first floor.Where is the TV room ? It’s on the second floor.教师提问的内容由first floor 和second floor.自然过度到位于三楼的教室,学习生词third.3、新课呈现 Let’s learn(1)教师指着黑板上画好的12层大楼,提问学生:This is a tall building.It’s very tall.How many floors are there in this building ? 师生一起从1数到12,回答: There are 12 floors.教师将单词卡片January贴在一楼,提问学生: Where is January ? 学生回答: It’s on the first floor.教师板书first.学生一起朗读。

教师说:January is the first month.It’s on the first floor.学生模仿并进行拓展会话,如:February is second month.It’s on the sec

ond floor.教师表演第一个自觉拓展句型的学生。(2)教师出示April 的卡片提问:What about April ? 教师自己回答:April is the fourth month.It’s on the fourth floor.学生齐读单词。

(3)教师指着第五层楼问学生:Now , who lives on this floor ? 学生应回答:May ,.教师说:Yes , it’s May.May is the fifth month.It’s on the fifth floor.教师强调该词是fifth 而非fiveth,师生一起朗读fifth.同样的方法教学12th.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其变化规律。

(4)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教师先给予明确示范,如:January is the first month.It’s on the first floor.请学生依次做表述,一直到12月份。

(5)师生进行听词义猜单词游戏,如:教师给出词义:the first month of a year.学生即能猜出是January.Pair work(1)教师放歌曲“happy new year”,师生同唱。教师出示一张有新年气象的图片提问:What festival is it ? 学生回答: New Year’s Day.教师出示1月份的月历表,问学生: When is New Year’s Day ? 教师自己回答:It’s the first day of a year.It’s January 1st.(2)教师挑选20日之前的日期让学生试读,使学生能自如表达具体日期。板书设计:20以内的序数词 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九周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My birthday(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懂、会说句子:What’s the date ? It’s October 1st.Who has a birthday in October ? Me.2、能够完成Group work 中调查同学生日的任务。

3、能够完成Let’s try 部分听录音找图片的练习。

二、教学重、难点: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具体日期的表达法。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学生要能熟练运用各种句式提问生日。

三、教学步骤

1、热身

教师放节日歌曲,如:“Jingle Bell” “Happy Teacher’s Day” 等,学生听歌猜节日,进行师生问答,如:What day is it? It’s„What’s the date ? It’s„

2、新课呈现 Let’s try

学生听录音,完成Let’s try 部分听音选图的练习。Let’s talk

(1)教师放歌曲“Happy Birthday to You”,学生个跟录音齐唱。教师提问学生:What song is it?学生回答: It’s a birthday song.教师继续提问: Whose birthday is it? Can you guess? 引导学生猜测学生用书中人物,如:Is it Zoom’s birthday? Is it Zip’s birthday ? 等。

教师放课前制作好的录音: Happy birthday , Zoom.教师说: Oh , it’s Zoom’s birthday.What’s the date ? 教师教学句子:Who has a birthday in May ?引导学生按实际情况问答。

教师对问句中的月份惊醒替换,如:Who has a birthday in June / October?等。练习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教师提问:What’s the date ? 板书该句,师生一起朗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It’s October 1st.等。

师生就这个句型进行大范围的问答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问答。(2)教师放录音,学生跟读。

(3)学生表演对话,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练习。Group work 游戏:小小人口普查员

教师与一组学生进行示范,教师提问:Who has a birthday in March ? Please stand up!然后教师分别提问:What’s the date ?What about you ? Is your birthday in March , too ? 等,将具体日期记下来。教师随后将学生分成八人小组,每组4-6人,每人担任2-3个月份的生日调查工作,模仿教师进行调查并记录结果。Story time 教师放Story time 部分的录音。学生观看,了解故事大意。

板书设计:What’s the date ? It’s October 1st.Who has a birthday in October ? Me.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My birthday(第六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四会句子:What’s the date ? June 9th.Is her birthday in June? Yes.2、能够听、说、认读Read and Write 部分的对话,能回答对话后的问题并书写答句。

3、能够就序数词进行Bingo游戏。

4、能够正确完成Let’s check部分的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两组四会句子:What’s the date ? June 9th.”和“Is her birthday in June ? Yes.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Read and write 部分的对话。因为语言知识含量较大,教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对话内容。

三、教学步骤:

1、热身:

全班吟唱学生用书第26页Let’s chant部分的歌谣,说、做结合,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2、预习

师生围绕本单元话题进行对话,如:

T:When is your birthday?

Ss: My birthday is in „ T:What’s the date?

Ss: It’s „

T:When is National Day?

Ss: It’s October 1st.等。

教师也可出示日历卡问学生:What’s the date?(板书该句,全班拼读date),学生根据日历上的日期回答,如:“It’s June 9th.”等。教师请学生书写12个月份的简写形式。

3、新课呈现 Read and write(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卡片,并画花朵、蜡烛等图案,写上Happy birthday。教师请学生一起拼读birthday。教师提问:What am I drawing ?学生回答:A birthday card.教师接着说:Yes, you’re right.I am making a bithday card.学生跟读这个句子。

(2)教师出示几张bithday card,快速并广泛地询问学生:Do you like birthday cards?学生回答:Yes, I do.(I like them very much.)之后教师总结说:Oh, I know.Evrtyone likes to get birthday cards.教师应运用身体语言,并放慢语速,使学生感知句意并清晰模仿语音语调。

(3)教师给黑板上的birthday card画上电脑边框,以惊奇的语气说:Look, the card is in the computer!Oh, it’s an e-card!板书an e-card(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加以解释)。

教师简笔画一只鼠标,并做敲键盘与移鼠标的动作,在黑板较远的一角贴Grandma的卡片。教师说:Now I am sending the e-card to Grandma.板书sending an e-card,学生跟读。教师做出忽然想起什么的样子,说:Oh, sorry.Grandma doesn’t have a computer.Then, she won’t be able to see the card.What shall I do?(4)教师出示本部分挂图,放录音,请学生看图、听录音后回答文后总是并书写答句。学生再跟读一遍录音,然后两人一组进行朗读练习。(5)教师出示一张硬卡纸说:Today is Grandma’s birthday.Let’s make a birthday card for her.OK? 学生取出准备好的硬卡纸,在教师的示范下,画上图案,并写上Happy birthday, Grandma!以及日期June 9th。学生完成生日卡后,教师对学生所表现出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英语书写的美观、整洁程度进行评价,并收集优秀作品进行展出。Let’s play 教师讲解Bingo游戏的规则后开始这个游戏。游戏进行到有三、四名学生“Bingo!”的情况下即可停止或重新开始。

4、巩固和延伸

(1)学生完成B部分Read and write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2)学生听Read and write部分的录音,读给家长或朋友听。板书设计:What’s the date ? June 9th.Is her birthday in June? Yes

2.三年级科学教案第五单元 篇二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提 出 问 题     1、尽可能地提出问题   2、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1、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从爱提问到会提问。   2、能对一些流行的说法、观点大胆质疑。   3、能在动手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积极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观察、怀疑、制作过程中尽可能地提出问题。   难点:在怀疑一些流行说法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自然界中许多有生命的物体,并深入研究了水和构成我们的生活物质的材料,大家一定积累了许多的问题。这个单元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大家的问题。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是《提出问题》,今天我们首先来看怎样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板书课题) 二、新授:懂得怎样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   在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时提出问题。   1、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提出问题的。以课文中介绍的法布尔的事迹为例,指出可以像法布尔那样在仔细观察中提出问题。介绍读物《昆虫记》。   2、讨论我们在观察校园里的生物时,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呀?   (交流:如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地方吗?栽在密封罐里的小草靠什么存活下来?)   3、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厨房后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如:锅盖上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用布包着锅的把柄就不烫手了?洗碗盆放水时,水为什么会形成旋涡?)       第二课时 一、授新课   (一)对一些流行的说法提出怀疑。   1、教师讲解《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   学生讨论:你对哪些结论产生过怀疑?   2、你对哪些流行的说法有怀疑?   例如:金鱼喂太多会胀死因为它不知道自己是饥是饱。    “冬虫夏草”就是冬天变成虫子,夏天又变成草的一种药材。   指导讨论,你还有哪些疑问?   (二)在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也能提出问题。 活动:请大家来作折飞机的游戏。折好飞机后飞一飞,看看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例如:什么样的纸飞机会拐弯?   什么样的纸飞机飞得远?   什么样的纸飞机在空中停留时间长?   动动手,把你提出的问题记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二、小结   如何理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配置吹泡泡的溶液;   2、学会提问题并分析问题,从众多的问题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3、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问,善于选择问题,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的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提问题并分析问题,从众多的问题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难点: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为目前可以研究的问题。 教学准备:   1、  吹泡泡游戏需要用的配料:洗洁精、甘油、肥皂、肥皂粉、水、吸管、量筒、铁丝。   2、  乒乓球、尺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提问题也是有诀窍的,如我们可以在仔细观察各种现象中提出问题,也可以在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还可以对一些已有的结论提出怀疑。在提出更多的问题后,我们当然要想办法寻找问题可能的原因,因为这是科学探究的必经过程。那么如何在众多的`问题中选择出适合我们小学生研究的问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引入课题(板书)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二、玩游戏提问题 (一)通过玩吹泡泡的游戏,要求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出新问题。   1、配制不同比例的溶液   2、用吸管吹,注意用气要均匀。   3、用细铁丝弯成各种形状的框制造泡泡。(框框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   4、想怎么吹就怎么吹,吹的花样越多越好   (二)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录下来:   1、为什么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小?   2、怎样才能把泡泡吹的大一些?   3、怎样才能把小泡泡吹到大泡泡里?   ……       第二课时 一、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   启发学生思考:为了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你会怎么做?   介绍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的方法。   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   为了加深理解和保持记忆,我们可以自己制作信息卡。   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的信息卡,指导学生分析信息卡包括哪些内容和怎样呈现。   2、自己通过观察和实验找答案。   指导研究乒乓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和什么因素有关,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二、如何选择我们能研究的问题?   1、多提可能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   2、多提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 和生物有关,和物体的运动变化有关,和地球天文有关的知识都是科学知识。   3、多提不涉及复杂知识的问题。   4、想办法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成可以研究的问题。 三、拓展   依照以上的标准,选一个自己能够研究的有关吹泡泡的问题。       参考资料:   吹泡泡溶液配方   1、吹泡泡溶液最佳配方:2份洗涤剂,6份水和1~4份的甘油。 减缓泡泡消失的方法:水的蒸发很快,水蒸发时,泡泡表面一破,泡泡就消失了,因此,在泡泡溶液里必须加进一些物质,防止水的蒸发,这种具有收水性的物质叫做吸湿物。甘油是一种吸湿液体,它与水形成了一种较弱的化学黏合,从而减缓了水的蒸发速度。 肥皂水的调配会影响吹泡泡的效果。一般,以二份洗碗精加6份水调出的肥皂水即可使用。若欲使泡泡持久,则配方改为2份洗碗精加6份水及1至4份的甘油。把甘油倒了一点到水里,再倒了些洗衣粉,飞快地搅拌・・・・・・,洗洁精(洗衣粉)加水后放入少许食盐,或者甘油,就成泡泡水了   2、沫浴露+水+蜂蜜   方法一:   胶水+洗洁净+水,比例是1:2:3   方法二:   肥皂,热水,彩色墨水(增加色彩)   把一份液体香皂、1份甘油、6份水搅在一起,自制成泡泡水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材料可以做成吹泡泡用的水,例如:把肥皂切碎溶於水中,也可以用洗碗精或洗发精加水。经由实验证明,将浓度比较高的肥皂水、洗碗精和洗发精三种溶液加在一起,可以让吹出来的泡泡较持久,不易破掉。另外一个方法是:在肥皂水里加入一小匙的砂糖或少许的茶叶,放在阴暗处过夜后,就会发现这种肥皂水吹出来的泡泡颜色不但鲜艳,而且比较不容易破裂。    

3.五年级科学第15周教案 篇三

小番茄,自然长,人工做成番茄酱。小挂钩,我设计,动手制作当巧匠。番茄与番茄酱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动物、河流、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在老师指导下,能从观察、制作活动中认识物体的外部形态特征。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教学准备:番茄、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了解番茄:(展示图片)

番茄别名西红柿,是全世界栽培最普遍的果菜之一,在蔬菜中素有“维生素含量之王”的美称。番茄美味可口,含有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苹果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以及人体所需的很多微量元素,食用方法可生食、熟食。最新研究表明,番茄中富含的番茄红素具有防癌抗癌、延缓衰老、预防心脏病等作用,番茄的成熟度越高,番茄红素的含量也越高。

2、番茄的生长过程

小组讨论番茄的生长过程,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播放视频:小番茄的生长旅程

小组交流,总结番茄的生长过程——种子入土,生根发芽,长成植株,开花结果。

教师点评、总结

二、我们来做番茄酱:(展示图片)

师:吃薯条时,大家喜欢蘸着番茄酱吃。番茄和番茄酱有什么不同?

生:番茄酱是用番茄加工制成的。

生:将番茄做成番茄酱后,我们就可以享受到美味,又可以长期保存它。

教师播放制造番茄酱的视频

学生总结制作流程:洗净、去皮、切块、打碎、熬煮、加佐料、装瓶密封等。

师生一起制作番茄酱。

小组交流制作番茄酱的体会与收获:番茄酱是人加工制作出来的产品。

师问:还有哪些像番茄酱这样由人加工制作出来的产品? 学生讨论回答:苹果酱、梨汁、地瓜脯等。教师小结:

像番茄酱、苹果酱、梨汁、地瓜脯等这样由人工加工制造的产品属于人工世界。

三、拓展与创新

1、师出示小麦与面粉、树木与木桌、石头与石雕的图片。要求学生举例说出哪些物品属于人工世界,哪些物品属于自然世界。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房子、河流、纺织产品、建筑物等图片。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哪些属于人工世界,哪些属于自然世界。

2、请同学们在课余与家长一起尝试制作不同风味的番茄酱并品尝,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及创新意识的情感。板书设计:

番茄与番茄酱

番茄 番茄酱 植物 自然 人工 家用电器 动物 世界 世界 通讯工具 山川 建筑物 河流 ……

…… 做个小挂钩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能简单讲述小挂钩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3、乐于表达、讲述在设计与制造小挂钩时的创意和想法。

4、初步了解产品的创造动力来源于人们的需求。教学准备:

曲别针、铁丝、铜丝、手帕或毛巾、挂钩等。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需求

师:最近天气很热,老师带着帽子感觉有点热,放在桌上又怕脏了,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生1:挂起来就可以了。生2:有挂钩才能挂起来。

师:用挂钩挂起来是个好办法。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做一个小挂钩吧。

二、设计与制造

1、设计小挂钩(展示不同类型的挂钩图片)

师:老师找了一些不同类型的挂钩,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用来挂物体的。

师:如果让同学们制作一个简易的小挂钩,你们会怎么做?请同学们先自由选择材料,在小组内讨论,再向老师说说你们的做法。(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

生1:我们组准备用铝丝做一个小挂钩。

生2:我们选择曲别针,用它做一个S形的小挂钩。

生:3:我们也可以试着做一个W形的挂钩,可以挂更多的东西。生:4:如果有更坚硬的东西就好了,这样就能挂更重的东西。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丰富。在做挂钩前,我们应该先进行设计,想一想选什么样的材料更合适,制作成什么形状更实用。下面,我们就动手做一做吧。

2、做个小挂钩

学生动手做小挂钩,教师巡视指导

3、请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产品

生1:我们组是用铝丝做的S形小挂钩,它使用起来很方便,可以挂很多不同形状的物体。

生2:我们用曲别针做的小挂钩,它只能挂住较小的物体,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生:3:我们组是用铜丝做的S形挂钩,铜丝比铝丝、曲别针要坚硬,可以挂更重的物体。

师:每个小组都介绍了自己的产品,还通过检测发现了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改进。那么,生活中的小挂钩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拓展与创新

(教师用课件播放工厂制造挂钩的视频)师: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有什么收获?

1、工厂里制造挂钩的过程和我们一样,都要经过设计、制造、检测等环节。

4.五年级科学第15周教案 篇四

1、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2、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3、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标杆、粉笔

学生准备:卡纸、铅笔等记录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影子)

2、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

3、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4、室外活动: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

二、自主学习

1、这是谁的影子?

(1)

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

(2)

汇报。

(3)

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2、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1)

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汇报。

(3)

小结: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

3、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

室外活动: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2)

观察: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3)

小组交流。汇报。

(4)

小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

三、巩固应用

1、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课后继续研究影子,你还能发现什么?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2、太阳钟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

2、尝试做一个沙漏。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学具袋中有备)、手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2、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2、看手掌日晷

(1)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3、做太阳钟

(1)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

(3)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3、昼夜交替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2.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3.能够根据地球自转大致推算出某地的时间。

4.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内容,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昼夜变化的成因。难点: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教学准备

手电筒、地球仪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昼夜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对此,你有什么问题?

二、介绍人类对昼夜现象形成原因的探索 1.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讲述:人类很早就对昼夜的形成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许多观点。

三、模拟昼夜的成因

1.讲述:昼夜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进一步认识。2.介绍模拟实验的方法。

(1)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

(2)围绕地球仪转动手电筒,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提问:太阳绕地球一周,可能需要多长时间。

(3)固定手电筒位置,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提问:地球自转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一周需多长时间。3.学生实验。

4.比较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和太阳绕地球所需时间的长短。5.思考并交流:通过以上实验能够说明昼夜形成到底是什么原因?

6.小结:太阳不可能用24小时围绕地球转一圈,说明地球上的昼夜交替不会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动的结果,而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则要短得多,因此昼夜交替只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7.讲述:哥白尼是世界上第一位对“太阳绕地球转”的看法产生怀疑,并最早提出“地球围绕太阳转”这一正确结论的人。

8.演示:当太阳(电灯)照射地球(地球仪)时,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那一部分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黑暗部分又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9.学生讨论并交流。

10.在地球仪上插一标志,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并思考:当标志从明亮部分转到黑暗部分的交界处时,这是一天的什么时候?标志进入黑暗部分是什么时候?标志从黑暗部分转到明亮部分的交界处时是什么时候?标志正对太阳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11.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所在位置,观察:当中国是白天中午时,哪些国家是黑夜。

12.交流并总结昼夜成因。

四、认识不同地区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及时差对人的影响 1.我们知道了昼夜形成的原因,你能解释以下现象吗?

用多媒体展现自转中的地球,标出北京、纽约和巴黎的位置。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纽约和巴黎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转播?为什么?

2.学生讨论并交流当一个地方是黎明的时候,哪些地方是黄昏?哪些地方是正午?哪些地方是午夜? 3.小结。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4、看月亮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2、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3、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能够克服恐惧感。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教学准备 :

学生准备: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

2、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习新课

1、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1)你看过月亮吗?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2)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3)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2、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1)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3)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3、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好、最准确。

(3)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4、阅读: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你还能发现什么?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提出并识别昼夜对郁金香、合欢树等的影响以及时差对人的影响,并设法这些问题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能用图表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如用图表记录蒲公英的变化;能设计一些调查活动,回答和解决哪些动物适合昼间活动,哪些动物适合夜间活动;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夜行性动物的行为、某种植物和花的变化。

2、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生活,如蜜蜂、蜻蜓等;知道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如蝙蝠、猫头鹰等;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

3、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如美文等。教学准备:

有关昼夜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明暗对比明显的纸盒。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观察郁金香、合欢树、酢桨树、牵牛花、夜来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媒体出示)。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在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

4、学生讨论并交流。

5、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6、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多媒体展示有关花钟的详细内容)

7、我们能不能利用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规律来改造植物,比如,让郁金香在晚上也能开花。

8、学生讨论并交流。

三、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

2、学生交流各自解释。

3、多媒体展示:獾、蜻蜓、壁虎、猫头鹰、刺猬、狐狸,这些动物哪些在昼间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4、学生交流各自见解。

5、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答案?

6、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研究方法。

7、师生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并进行调查访问。

8、交流调查访问结果。

四、探究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1、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2、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

3、学生讨论并交流研究方法。

4、学生探究。

5、交流各自研究发现。

5.五年级科学第15周教案 篇五

(教材P73~75)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

做个保温杯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2.知道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3.知道保温、散热技术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科学探究目标

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2.研究哪种保温方法的保温效果较好。

3.尝试自主设计产品,在研究后改进产品。

4.创作科学小论文等呈现保温杯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1.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2.关注他人的探究成果,乐于分享自己的探究经验。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保温制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2.讨论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

3.感受到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工作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难点: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配套的盖子、泡沫塑料、毛巾、一些包裹杯子的材料、冰块、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保温瓶内胆、教学课件。

聚焦

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73图片。)冬天,我们大多喜欢喝热水。怎样让盛在杯子中的热水不容易变冷呢?(预设:用毛巾把杯子包住,可以减缓热量传递;将热水盛放在木杯子里就不容易变冷,因为木材是热的不良导体;把热水盛在保温杯中。)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做个保温杯,看看怎样能减慢物体热量的传递。(板书:做个保温杯)

【设计意图】针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提问,使学生在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中认识到保温的原理是尽量减少热的传递,为后面做个保温杯奠定基础。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比较哪杯水凉得慢

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不锈钢杯、陶瓷杯和塑料杯。)大家观察一下这三只杯子,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预设:不锈钢、陶瓷、塑料。)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们觉得哪个杯子中的热水会凉得慢一些?为什么?(预设:陶瓷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因为陶瓷的导热性能很差。)

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3.讲解:保温就是要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陶瓷是热的不良导体,它可以减慢热量的散失,因此陶瓷杯中水的温度降得慢。

探索二:交流、测试、比较各种方法的保温效果

1.过渡:怎样使杯中的热水凉得更慢一些呢?(教学提示:出示各种方法保温效果记录表。)表中列举了五种保温方法,你们认为哪种的保温效果最好?(预设:将杯子嵌入泡沫塑料中。)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2.提问:实验中哪些因素必须保持相同?(预设:杯子、倒入杯中的水量、水的初温、放置的时间。)你们打算如何进行实验?(预设:先向各杯中倒入等量、相同温度的水,测量出水的开始温度,一段时间后,再测量出各杯中水的温度,计算降温多少。)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预设:倒入热水时小心,不要被烫伤;正确使用温度计。)

3.活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4.小结:盖盖子比不盖盖子的保温效果好,利用热的不良导体——泡沫塑料包裹的方法保温效果最好。

探索三:制作一个保温杯

1.过渡:大家对保温的方法已经有所认识,接下来,我们就利用这些方法来制作一个保温杯。

2.活动:引导各小组讨论保温杯的制作方法,要求杯外的包裹物厚度不超过3厘米。制作完成后,在杯中存放冰块,测试、比较各组自制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分析自制保温杯的优缺点,并讨论需改进的地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提出猜想,再通过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并思考、讨论能使杯中热水凉得更慢的方法,最后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研讨汇报

拓展与小结

1.活动:阅读教材P75保温瓶内胆原理图,思考保温瓶采用的三种保温方法。

2.讲解:保温瓶内胆做成较小的瓶口并加木塞,是为了防止液面上的气体流动,以减少热传导与热对流;将内胆的夹层空气抽走,变成真空,能够防止热传导和热对流;瓶胆内壁镀银,形成一层反射面,通过反射热辐射,有效降低因热辐射而损失的能量。

3.拓展:请大家课后进行科学调查,了解各种各样的保温技术,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了解一下散热技术。

【设计意图】在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后,再通过资料阅读,让学生领会到要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需减慢热传递,减缓热对流,减弱热辐射。

板书设计

4.7做个保温杯

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

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保温就是要尽量减慢热传递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综合运用与探究的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到热的良导体吸热和散热都快,因此保温效果不好;热的不良导体吸热和散热都慢,所以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在此基础之上,再设计并制作保温杯。

设计并制作保温杯需要一定的铺垫,因此先引导学生分组实验测试五种保温方法的保温效果,再引导学生动手设计、制作保温杯,并进行测试。在此一系列的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知识运用和动手制作的能力,又提升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以及对实验数据整理分析的能力。

课后作业

6.五年级科学第15周教案 篇六

1、直接写出得数:

714―=2+= 9127

55319-=3÷2=―=5―= 9124214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845132315512+++4-(-)++-+ ***

3531731451711+-+ ++(-)***6

***16-(-)-(+)+--(-)248631036973

21***751+--++-+-***2863、解方程:

1511X-=++X=1 36244、列式计算:

11(1)从1里面减去与的和,差是多少? 23

21(2)一个数的6倍减去后得,求这个数? 33

7.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三周周练 篇七

一、看拼音,写词语

hǎn

shuǐ

zhài      dù

xún

xiōng

tang

chǐ

xiào

()

()()()()

()

二、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比喻)

B.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拟人)

C.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夸张)

D.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排比)

2.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唐代    孟郊      《游子吟》

B.宋代   雷震   《村晚》

C.唐代   杨万里   《稚子弄冰》

D.宋代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3.关于《祖父的园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

B.《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

C.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D.课文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代跟着祖父在菜园里种菜时顽皮淘气的趣事。

4.下题中对下面三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①蜜蜂则嗡嗡地飞着,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②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③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④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A.比喻     反问     拟人     排比

B.夸张     反问     拟人     夸张

C.拟人     反问     夸张     排比

D.比喻     反问     排比     夸张

5.对于下列情景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热:六月,天多热。狗热得耷拉着尾巴,鸡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B.吵:教室里吵得炸开了锅,教学楼都飘着我们班的吵闹声。

C.静:闹哄哄的教室突然安静了下米,好像被关了静音一样,鸦雀无声。

D.冷:路上地都冻裂了缝,北风像刀子似的猛刮,大雪满天飞。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单元的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者都在文中描写了儿童时期的生活。

B.《祖父的园子》表达了“我”对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回忆。

C.作者在《月是故乡明》中写其他地方的大月亮是突出对故乡的小月亮的喜爱。

D.《梅花魂》主要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表达了外祖父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节选自《水浒传》,武松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人称“行者武松”。

B.课文主要记叙了好汉武松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C.故事的内容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概括为:上冈→喝酒→打虎→下冈。

D.课文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8.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都督     遮盖     委托     耻笑

B.自私     插满     迟廷     拦戳

C.预计     拳头     喘气     探听

D.胸膛     私自     坠下     饥渴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梅花魂》中的“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

B.《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中写到了当时祖父的园子是呼兰最有名的地方。

C.“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D.《村晚》这首诗表现了儿童自得其乐,无忧无虑的乐趣。

三、填空题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在感恩、回报母爱的时候,经常会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_________》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花魂》写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_________的挚爱,表现他对祖国的________之情。

3.《三国演义》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水浒传》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怀念小时候

我长大了,已是少年了。但是我还十分怀念小时候那个调皮、好奇、爱哭的我。怀念那童趣十足的生活,怀念我的那些小伙伴们,怀念小时候每一个欢乐的场面。

小时候我很调皮,整天嘻嘻哈哈的疯玩。不是把东家的玻璃打碎了,就是把西家的花草给拔了起来。邻居们都拿我没办法,如果我干了一点调皮的事,他们常摇摇头说,小孩子家嘛不懂事,瞧他那样子也蛮可爱的。不过爸爸是饶不了我的,只要他知道我干了调皮事,我就要挨一顿“竹丝炒肉”了。

小时候我很好奇。看到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甚至看到飞机在天上飞,幼稚的我居然也想跟着一起飞。我还常常问大人们一些“无聊”的问题:“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天上有多少星星呀?”大人们总是笑着说:“小孩子不懂,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每到这时,我就会大哭大叫:“不嘛,我现在就要长大,现在就要长大嘛!”

小时候的我很爱哭。

小时候呀,你为什么过得那么快。你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永远是金色的,美丽的。

18.文中的“竹笋炒肉”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调皮—()

好奇—()

美丽—()

幼稚—()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请你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小时候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你怎么理解文章中最后一段话?

8.五年级科学第15周教案 篇八

学习目标:

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

学习重难点: 识字和积累谚语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识字、写字

学习重难点:

写字,尤其是“北“的字型。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它不仅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现在我们就来学几个。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小声的讲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听。

3、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字方法。

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

做找字游戏:将本课的识字卡摆在桌上,教师发字音,请小朋友赶快找出来。(也可以小组做这个游戏)最后,开火车读字。

5、再读课文,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

三、写字教学

1、请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如,“北”字,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南)你会写吗?你觉得哪里最容易写错?(注意里面不是羊)

3、学生描红、书写。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总结、表扬写的好和进步大的孩子。

四、自读课文

五、布置课下收集谚语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读文,并理解

学习重难点: 理解谚语的含义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

2、教师指名、齐读。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整体感知谚语的特点:这些谚语读起来押韵,像诗一样,很美)

(2)自己读一读,感受感受。

2、理解课文内容。

(1)多媒体课件演示夜空月相变化的过程。

课文中哪一句说的是这个情景?(师解释农历、娥眉、团圆)

(2)第二句:结合观察课文插图,了解“北斗”,简介北斗星的指向。(3)读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飞”、“大雁北飞”、“燕子南归”都与天气变化有联系。让学生通过读文,自悟上述现象各预示了哪些变化。

(4)学生自读领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5)朗读课文。

三、积累

1、记背本课谚语。

2、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谚语,并说说谚语的意思。

板书设计:

30棉花姑娘(2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学习重点:识字写字。

学习难点:知道这里的益虫吃哪些的害虫。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学习课文。

学习重难点:

知道这里的益虫吃哪些害虫。

学习过程:

一、揭题导入

(出棉花图)同学们,这是什么?它就是我们这节课中的主人公!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2、学生自读课文。A读通课文。

B边读边想,棉花姑娘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它的病?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出课文第一幅图)棉花姑娘身上有什么?

B棉花姑娘身上的小黑点是什么呢?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C这时棉花姑娘的心情怎样?哪句写出了她的心情? D你能读出棉花姑娘难受急切的心情来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A(出课文第二幅图)棉花姑娘正在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时,谁来了? B他们之间说了什么呢?

C知道朗读。分角色朗读:男女读、师生读、前后桌读。

3、学习三到五自然段

A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飞来了,他们和棉花姑娘之间说了些什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B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4、学习第六自然段

A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又如何呢?自己读读,读出高兴的语气。B这段中有你喜欢的词语吗?画出来,读一读。C扩展练习:

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

四、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五、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识字写字

学习重难点:

“雪”和“帮”的书写。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二、识记生字

1、出生字小黑板,自读边读边记。

2、和周围同学交流你能记住哪些字,是怎样记的。

3、说说这些字中哪些最难记。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提示: “雪”“帮”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它各部分的大小宽窄。

3、学生临摹,描红练习,师巡视辅导。

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

板书设计;

31、地球爷爷的手(2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3.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地心引力”现象发生浓厚的兴趣,并大致了解这一科学常识;从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探求的欲望更强烈。学习重难点:

识字及理解地心引力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识字及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难点:理解地心引力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纸飞机吗?你在玩纸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今天我们上课就先来玩一次纸飞机好吗?,现在你们想玩一次吗?我们来看看谁的纸飞机飞得远,飞得高,甚至飞出教室不落下来。别忙,看看老师是不是劲儿大些,能让纸飞机飞得更远。”(然后老师也放飞一次纸飞机。)师: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好像这地上总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小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指读课题《地球爷爷的手》。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探究、感悟。1. 地球爷爷的手到底有多么神奇呢?大家快打开书翻到31课。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课文时,你想提醒大家点什么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标出自然段,如同位俩一起读 2. 看,谁来了?小兔要到小猴家做客,邀请我们一起去呢,去不去?途中会遇到很多生字朋友:认读本课有音节的生词:他俩、摘桃子、伯伯、而且、踢到、地心引力。(同位合作认读,可边击掌边认读。然后展示。)

3.没有音节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俩、摘、伯、而、且、踢、引、(小老师带读,学生想读哪个就读哪个。然后小老师检查。)

3.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以游戏形式,小组比赛读。(摘桃子)4.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来到小猴的家。两个好朋友见面可高兴了,他们是怎么一起玩耍的呢?谁愿来读故事给大家听?你想怎么读?(一共有11个自然段,我想请。为同学来接读)其中着重读第5、7、10自然段。)

7.感悟地球爷爷说的话:读了地球爷爷说的话,你们知道了什么?(小组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再以小的形式发表交流和讨论的结果。)

8.读了课文,你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自由质疑,学生能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说,教师不作具体的答复。)

9.类比感受,体验“引力”。(让学生以4人小组的形式做实验,观察当回‘形针靠近磁铁时,会产生什么现象;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10.指点:我们地球爷爷的心脏就像这些磁铁一样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要比磁铁的不知大多少,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一切,它的这种引力就叫“地心引力”。现在你们能明白为什么纸飞机不管多轻,最后总是会掉下来了吗?(板书:地心引力)

11.练习分角色读课文。(以4人小组的形式练习,再分别请愿意展示的小组给大家戴头饰表演读。)

三、拓展与巩固。

1.你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有“手”一一一也就是“地心引力”?(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见,师生共同评议。)

2.指点。展示:我们的地球爷爷,它用那双有着很大很大力气的“手”一一一“地心引力”,牢牢地抓住了地球上的一切。看一一一(在地球仪上粘贴高楼、人等立体模型。)大家想想: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了,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自由想像说。)

3.总结谈话:关于我们的地球爷爷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呢!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让我们睁开双眼,开动脑筋吧。

四、作业设计。

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朗读全文给家人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学写生字,并完成课后练习学习重难点:“球”的字形 学习过程:

一、复习识字

出示卡片,学生当小老师检查

二、学习生字

1、观察要写得的字,并认读

2、说说你认为哪些字难记,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

3、学生自主回答,当小老师讲述,师随机范写:

球:区分“王”和王字旁。右上不要忘记一点。桃和跳:比较学习。区分“足”和足字旁。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三、拓展实践

实验:跳一跳,看自己能跳多高。

板书设计:

32、兰兰过桥(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认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与愿望。学习重难点:

学习生字新词;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愿望。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课文,了解塑料桥和潜水桥的特点。学习重难点:

通过朗读了解塑料桥和潜水桥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上新课前曾老师要带着小朋友们一同乘上特快列车到我们祖国以及世界各地去欣赏一番那里各式各样的桥。(播放桥的图片,师解说)

这些桥都是用钢筋水泥建成的。而有一位叫兰兰的小朋友今天要过几座与众不同的桥,让我们跟兰兰一起去看看吧。首先请小朋友们把课题响亮的读一读——

9、兰兰过桥

二、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汇报预习成果。

教师随机教学生字的读音。

归纳学生对课题提出的三个最好的问题。让学生带上其中的两个问题再次预习课文,然后自己解决。

三、学习潜水桥部分:

过渡: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座桥,并说出理由。随机出示小秘诀:先找出哪些自然段写了自己所喜欢的那座桥;再反复读,找出表示桥特点的词句。

喜欢潜水桥的学生根据小秘诀说理由,其他学生质疑。教师相机出示句子进行词句教学,归纳出潜水桥的特点:结实、透明。

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四、学习学第五自然段:

过渡:走过潜水桥,兰兰和爷爷又来到了哪儿?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轻声自由读,想想有什么想弄明白的? 生质疑,解疑。

五、教学塑料桥部分:

过渡:喜欢塑料桥的小朋友站起来。老师相信你们刚才已经很认真地自学过写塑料桥部分的内容了。现在请你们按照“小秘诀”来给其他小伙伴介绍介绍塑料桥,可以吗?先要介绍的是什么?接着是——?

1、第7自然段:

(出示写桥特点的句子)请一生读句子,读时要注意让其他小朋友听完你的朗读,就知道塑料桥的特点。

随机指导朗读

小结塑料桥的特点:轻巧

2、第8自然段:

(出示写桥特点的句子)请一生读句子,读时要注意让其他小朋友听完你的朗读,就知道塑料桥的特点。

随机指导朗读

小结塑料桥的特点:平稳

3、第9自然段:

看电脑动画,理解塑料桥使用过程。

4、编儿歌:

六、教学第十自然段:

生质疑,解疑。

七、总结延伸:

如果你是桥梁专家,你打算造什么样的桥?

小朋友真会想,可是你们和爷爷设计的桥在现实生活中都还没造出来,要想让你们的梦想成真,你们应该怎么做?

八、作业: 将自己设计的桥画下来。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复习课文,扩展知识.,指导写字 学习重难点: 指导写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 1.复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识记、书写新的生字。1.读出生字词

兰兰 桥梁 工程师 一条 波浪 架在 特别 玻璃砖 各种各样

驶过来 划过去 采野花 往前走 打开 很薄 轻巧 又平又稳 2.指导书写。

“坐”两个人要写小,下面横要托住整个字。

“座”要把里面的坐写小一点,偏右一点。

学生书空练习,互相评价。

板书设计:

火车的故事(2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郊、列”等 14 个生字。会写“名、发”等6 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识记生字 朗读课文 书写生字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读课文 感悟课文

学习重难点: 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课文是写什么?火车会有什么故事呢?今天一起学习这一课,你将会学到更多的关于火车的故事。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听录音,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火车的什么故事。3、检查识字情况

三 结合插图,边读边想

1、读第一二自然段

指名读,理解“飞驰而过”。

2、读第二自然段

读了以后,你了解了什么?理解蒸汽机 内燃机 电力机车 磁悬浮火车 朗读领会

3、自读第四五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理解“夕发朝至” 爸爸还说了什么? 引导理解不懂的地方。

指导朗读,重点读好长句子:“我国正在„„青藏高原。”

4、读第六自然段

你也想驾驶火车吗?你想驾驶什么样的火车呢?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巩固字词 写字指导 实践活动

学习重难点: 写字指导

学习过程: 一 复习巩固

1、学生读生字卡片

2、游戏 :师读一字,生快读相应的卡片,再读词语。二 书写指导

动 发 成

1、观察字型结构,想想怎样写才好看。

2、重点指导:“发”的第一笔,“成”的斜钩的书写。三 实践活动

你想象中的新型高速火车是什么样的?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画下来准备交流。

板书设计:

34小蝌蚪找妈妈(2课时)

学习目标:

1、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指导写字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整体感知,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习重难点:了解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 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1)小题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学习二——五自然段,完成课后练习一、三。学习重难点:指导朗读二——五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图文对照,学习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述: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

小蝌蚪。

5、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

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

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

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

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

了。)

7、你从第四段中知道了什么?先读再说。(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复习;指导写字。学习重难点:指导写字。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

2、指导学习生字。

3、难写、易错字形分析:

塘:共13画,第八画右边要出头,第10笔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左边是“ ”。迎:半包围结构,里面的“ ”不要多写一撇。书空。

龟:共7笔,上边是“ ”,下边是“ ”不是“电”。书空。裳:共14画,下边是“衣”。

鼓:右边是“支”不是“ ”也不是“ ”,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4、运用测试及书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四、总结课堂。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3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合一合”的识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自学生字。

2、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能把短文读正确,了解意思。

3、能够根据情景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4、在口语交际中,能清楚讲解自己的设计,评出谁的设计好。

学习重难点: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我会读” “展示台”学习准备: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 我的发现 ” “日积月累” “我会读 ”部分 学习重难点:归纳识字方法 积累字词

学习过程 : 一“我的发现”

1、自读韵文发现规律。

2、引导归纳小结,如:“千”与“口”合在一起就是“舌”;“土”与“里”合在一起就是“埋”;„„

3、学生识记生字:甘 埋 闯 掰 跌

4、师检查识字情况。

5、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识记生字。如:日月齐照,大放光明。(明)

眼睛流水,泪水汪汪。(泪)

二 “日积月累”

找一找每组字的异同点。选字填空,然后读一读。

拓展练习

声 生 身 远 圆 园 做 坐 笑()()方()好 学()花()请()()体 团()三 “我会读”、自读短文,不懂的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2、把短文读给同学听,说说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未来的桥

学习重难点:

介绍自己设计的桥,拓展创新

学习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做客。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条大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船,也没有其他方法能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

现在,把你们设计的大桥图拿出来,向小猴子设计的桥。

想一想,怎样向小猴子介绍自己的设计,才能让他采用自己的设计方案。

二 分小组交流

介绍自己设计的桥。

三 小猴子选出自己满意的大桥,并说出选中的理由

四 拓展创新

引导设计具有特殊用途的桥。

鼓励学生讲出其设计理由和使用特点。3 评选出最好的桥。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 : 展示台。

学习重难点: 动脑筋想办法,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法。

学习过程:

认真看图,了解第三图缺的是什么。(缺了把球捞上来的方法)

自己想出最好的打捞方法。

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法。

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

试着把第三幅图画出来。

把故事完整地讲一讲。

9.五年级科学第15周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祆”、“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2.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回忆与现实相互对比、相互衬托的表达方法。4.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5.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回忆与现实相互衬托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教学难点

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并解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是以故事中的人物名字来命题的。2.介绍本文的作者。

契诃夫(1860—1904),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院求学。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因此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出示要求,课内自学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及主要表达方法。

2.理清思路,找准写信的段落,分清每段信的内容与联想;在找准写信的段落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3.借助课后思考题,逐段细读,尝试读懂课文。4.自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理解词语:

摩平:用手轻轻地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弄平。楦头:制鞋制帽时所用的模型,多用木头制成。保佑:迷信的人称神力的保护和扶助。慈悲:慈善和怜悯。打发:派(出去)。

别墅:在市郊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捉弄:对别人开玩笑或使别人为难。祷告: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抽噎:抽吸鼻子,低声哭泣的样子。卢布:俄国货币单位的名称。醉醺醺:形容喝醉了酒的样子。

四、听教师朗读课文,疏通文章的内容

1.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凡卡的什么事?(课文主要写了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2.理清文章的脉络。

以信为线索,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你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吗? 3.学生汇报分段情况,教师小结。全文共2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信前。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准备写信。第二部分(第3〜15自然段):写信中。凡卡写信的内容及联想。第三部分(第16〜21自然段):写信后。凡卡写信封、寄信和寄信后所做的梦。

教师提问:大家能说说分段的依据吗?(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的。)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探寻写作思路,整体感知

1.回忆:《凡卡》一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主要写了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是按准备写信——写信——写信后的顺序写的。)2.围绕这件事,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1)凡卡写信的内容是什么?(2)凡卡是怎么给爷爷写信的?

(3)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希望爷爷带他回村子?(4)凡卡写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得到吗?为什么?

3.默读课文,找找哪里是作者的叙述?哪里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里是写凡卡在写信中所想到的?

二、从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 提示:可根据“他写道”、“接着写下去”、“他继续写道”、“凡卡接着写道”分层来理解信的内容。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层:凡卡思念爷爷;第二层: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第三层:凡卡受不住了;第四层:凡卡再次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及他对村里人的问候。〕

3.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

(1)默读“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一层,你有什么问题? ①凡卡在鞋铺里受到了怎样的折磨? ②凡卡为什么会受到折磨?

(2)自由朗读有关的内容,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研究哪个问题。边读边做标记。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写了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

①挨打: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打;老板娘用鱼嘴戳他的脸,就因为凡卡收拾鱼“从尾巴上弄起”②挨饿:吃的“简直没有”;③挨冻,而且睡不好。

从这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悲惨,以及当时社会的黑暗。

(4)朗读指导。

一个九岁的孩子担负这么重的劳动,遭受这么多的折磨,怎么忍受得了呢?该怎么朗读呢?

三、从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感情

四、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老师引读,„„凡卡向爷爷诉苦,请求爷爷带他回村„„请一位同学读,从他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凡卡孤苦无依,受尽折磨,迫切希望离开这里。)

五、研讨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1.学生讨论。2.交流汇报。

(1)两段回忆是本文的插叙。这两段回忆跟凡卡的学徒生活起了对比、反衬作用。

(2)文章细节描写很突。在文中找一找细节描写的句子,读自己的体会。

(凡卡倾诉自己怎样挨打、挨饿、挨冻、怎样受折磨、三顿饭吃什么都一一写到了。在回忆爷爷守夜时,爷爷是什么样的,怎样守夜、两条狗怎样跟着,砍圣诞树的山林、枞树等细节描写,使人读了仿佛看见了当时的情景,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深刻感人。)(3)文章还有哪些特点?找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六、从凡卡的联想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请学生读凡卡的联想,围绕凡卡的联想,提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凡卡联想起什么事?为什么会想起这些?

2.自由朗读,在书中寻找答案。

七、升华感悟 同学们,本课的学习结束了,小凡卡的形象却还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再想一想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都深深地为他们的不幸遭遇而感到难过。老师只想对你们说:珍惜现在!珍惜今天!教学反思

1.交流写作背景为学习本文奠定基础。

《凡卡》一文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作品所写的时代和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开课时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交流,奠定了学习课文的基础,进行交流之后,就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作品之间的距离,降低了学习难度。

2.长文短教,直奔重点。

课文结构复杂,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化难为易,教学中采用扣主线、弃枝叶的方法,确定教学的重点。抓住信的内容以及凡卡向爷爷呼救的重点内容,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在重点段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这部分内容,然后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信中找凡卡生活得连狗都不如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示相关句子,读中理解,进而体会凡卡的非人生活。教学中我还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另外,凡卡向爷爷呼救的内容,我借助反复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感情氛围,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情感的贯通。

3.不足之处。课算是上完了,但给我的反思也很大,教研室倡导“半小时课堂”的教学理念,而在我的这堂课中没有体现来,所以高效课堂就谈不上了,回顾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发现这堂课有些教学环节不够精简,如:“读准故事中的外国人名,并了解是什么角色”这个环节,可以把人名一齐示,这样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更大些,也会节省不少时间;其次,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读准词语),我可能太高估学生预习的成效了,以至于朗读词语时现了几次错误,为正音耽搁了时间,预习的习惯还要进一步加强指导!最后,在重点段教学时,老师唯恐学生理解的不到位,有些地方或许讲的多了,花的时间也多了。

10.五年级科学第15周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约24小时。

2、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3、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4、探究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二、能力培养

1、通过模拟昼夜变化实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学会定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了解生物的生长活动规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合作。

2、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体会人类认识自然世界历史过程的艰辛。

教学重难点

结合实验现象和实际观察,分析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3个小朋友坐在山坡上看日落,波波:太阳落山了,天又要黑了。彬彬:明天太阳还会升起来。贝贝:这是为什么?这是学生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但学生并不明白其中原因,通过这一情景引起学生的思考。

2、活动1 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

(1)教师根据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在活动前引导学生假设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

(2)针对学生提出的假设,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3)在实验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结论简练的记录下来,引导学生更逻辑地表达出来。

3、网上学 世界各地的昼与夜

借助网上交流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在同一时刻各地区的时间。昼夜状态是不同的,体会世界各地昼夜的差异,进一步理解昼夜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4、活动三 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想学生介绍生长活动受昼夜变化影响比较明显的典型的动植物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生长活动是有影响的。

(2)指导学生对生活中容易观察的动植物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昼夜交替现象对哪些动植物生活,活动有影响。

昼夜交替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2.过程方法:

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设,并能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 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的证据。3.情感体验:

认识到一种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

培养主动探索,积极合作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能用模拟实验验证每一种假设。

五、教学准备:地球仪、蜡烛、实验记录表、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照片导入,引出探究问题

秀山丽水,养生福地。我们丽水有很多迷人的风景。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两张,请看——(分别出示分别为白天和黑夜的紫荆大桥的照片)

看完2张照片,你觉得这两张照片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看谁的观察力最好!(白天与黑夜)

若我们用一个字表示白天用?(昼)黑夜用(夜)板(昼夜)那白天过去是什么?(黑夜)那黑夜过去呢?(白天)看来白天和黑夜是咱们地球上非常普遍的现象。白天和黑夜不断重复出现着,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昼夜交替现象”(幻灯出示)(并板书交替现象)

(二)猜想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白天黑夜之分?(太阳照亮的地方是白天,找不到的地方是黑夜)

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呢?让我们也像科学家一样,做出猜测吧!(学生猜测)

关于这个问题,人类经历了漫长而艰苦探索,并作出了种种猜测。主要有这4种猜测,我们一起来看。(出示4副画分别为)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三)模拟实验

师:那这4种猜测到底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吗?(能)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模拟实验)。

师:我们用点燃的蜡烛代表阳光、地球仪代表地球。光线要保持水平,从侧面照射到地球仪上。

师:为了方便研究,老师在每个地球仪上都贴上星星,以这一点作为我们观测点。

师:你觉得,我们观测到什么?说明出现 “昼”,观察到什么说明出现“夜”呢?观察到什么,说明出现昼夜交替?(明暗的变化)

地球上被太阳照亮部分是?(昼)没被太阳照亮的是?(夜)师:做实验的时候,我们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师:同学都明白了吗?(明白)

(四)交流、分析

1.向大家汇报小组的研究结果:你用实验证明了哪种假说? 2.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这些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成立吗? 这些解释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在没有新的证据之前,哪些解释暂时是正确的?

(五)小结

通过大家验证,认为好几种情况都可能使地球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那么,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研究。也请同学们回去查阅者方面的资料,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得出结论的,并把查到的资料带到课堂上来。

板书: 昼夜交替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示意图)地球公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了解地球公转在方向、周期、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2、理解地球公转轨道形状及其影响。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地球运行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过程,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并能解释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一些现象。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论与无神论的教育。

2、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重点

1、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四季的形成。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每天我们的地球在自己运动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进行转动,这就叫做公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另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公转。

二、展示交流,质疑

三、精讲点拨

1、首先,我们还是要来了解一下这种运动的方向。大家知道地球的公转方向是怎样的吗?(教师演示)

学生回答:自西向东。

教师追问:大家还记得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吗? 学生回答:也是自西向东。

2、教师提问: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天,那么大家凭着我们日常经验,觉得公转一周会需要多少时间呢?

教师演示三球仪,学生观察并回答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活动2 公转轨道和节气

1.什么是节气?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那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呢?

2.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含义。(1)学生读背二十四节气歌。

(2)指导说出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3)学生尝试理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教师补充引导。

四、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探究技能:假设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用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认真、仔细地观察,逐步养成注重事实的良好习惯。

科学知识

了解哥白尼的贡献,“日心说”的创立者。

知道地球在不停地绕太阳运动,这种运动就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了解四季是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形成的。了解南、北半球的季节变化是相反的。教学重难点

用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准备

小地球仪、手电筒、小组实验用的地球公转轨迹图(标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点)等。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循环。四季是怎样形成的呢?板书: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二、新授:

(一)认识地球的公转。

1.学生阅读课本31面的关于“日心说”的资料,了解哥白尼的重大贡献。

2.提问,学生回答:哥白尼对天文学有什么重大的贡献呢? 3.老师讲解演示,引导理解地球的公转

一边演示(注意保持地轴倾斜方向的不变、自西向东)一边讲解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地球公转一周需要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产生的。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不变。

(二)探究四季形成的原因。1.提出问题,作出推测

⑴地轴倾斜是四季形成的原因之一吗?

⑵学生推测,并说一下推测的依据。(很重要,目的在于引起学生思考,并想象地球在天空中的可能的情况,对想象能力的提升有帮助)

⑶那我们应该怎样实验研究呢?

⑷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实验的几种情况。(不倾斜、倾斜且方向不变)

2.实验探究

⑴、我们现在就这几种情况进行研究,看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⑵学生阅读课本上33-34面的实验方法,老师说一下实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认真搞好实验记录。

⑶学生实验。

⑷汇报、交流:①地轴不倾斜,地球上会出现四季的变化吗?②地轴倾斜,地球上会出现四季的变化吗?(要组织好学生对图的分析,组织学生对照分析图描述四季形成的原因。还要分析太阳直射和斜射时哪种情况阳光更强烈)

⑸想一想,南北半球的季节有什么区别呢?

三、小结。学生谈学习收获

四季成因

教学目标:

1.尝试探究地球上四季的成因,知道四季是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形成、地轴的倾斜是造成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2.通过模拟实验观察阳光的直射点发生变化,及所带来的气温变化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模拟及探究能力。

3.通过有序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球运动的探究兴趣,树立探究求实的科学观念。

教学重难点:

理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具准备:

地球仪、台灯、线子、四季卡片、手电筒、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师生共同欣赏四季图片(音乐伴奏)。

(二)师生谈话互动

师:能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个季节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认为四季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温度)能具体说明吗?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四季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吗?(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二、探究活动

(一)猜想

师:我们每年都能感受四季的交替,每年都能欣赏到春季的生机勃勃、夏季的骄阳似火、秋季的硕果累累、冬季的白雪茫茫,我们在欣赏四季不同的美景感受冷暖差别的同时,你有没有考虑过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四季的变化,四季的形成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有知道的请你告诉大家,如果不知道请你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大胆的做出猜测。

学生自由发言。(与地球公转有关、与地球自转有关、与太阳的远近有关、与地轴倾斜有关„„)

(二)验证

师:同学们当中出现了这么多看法,到底谁说的对呢?我们要想得到一个准确的结论应该怎么办呢?(引出课题并板书:四季成因)

1、备材料。

师:做这个实验需要准备哪些实验材料呢?分别用来模拟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地球仪用来模拟地球、线绳用来模拟公转轨道、台灯模拟太阳、用橡皮泥做记号代表自己所在位置)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摆放实验器材。

2、实验前的准备。

(1)介绍地球仪

师:你对地球仪有哪些了解,能简单说一下吗?

学生自由发言。(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半球等)

教师适当补充,重点介绍太阳永远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为实验做铺垫。

(2)理解“直射”、“ 斜射”。

师:谁能借助实物演示一下“直射”。

①学生用手电筒演示。

师:通过“直射”一词你能不能想到另外一个词语(斜射)请演示一下。

提问:你认为两种照射方式不同之处是什么?(直射光线居中、强烈;斜射光线分散、稍弱)

②出示“直射”“斜射”示意图。

引出太阳直射是光线强烈,地面温度高;太阳斜射时光线微弱,地面温度低;太阳斜射的越厉害光线越弱,地面温度越低。

③出示地球受光照情况示意图。

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所受光照情况不同)

(3)学生演示地球运动状态。

师:地球是运动的,根据所学知识谁来演示一下地球的运动状态。(学生可边说边演示,其他学生可随时提出意见并指正)教师随机评价。

通过此环节为实验做铺垫,涉及的内容包括;地球公转、自转方向、地轴的倾斜方向等。

3.进行实验。

师:今天我们就以我们所在的北半球为例来研究一下四季的形成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把橡皮泥固定在我们所处的位置上。

(1)教师演示学生分组观察。

① 边观察边思考: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北半球受到的光照情况有怎样变化?(多次模拟,反复观察)

学生观察后相互交流达成共识: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北半球有时得到的光照多,有时得到的光照少,有时与南半球同样多。

②再观察再思考: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时北半球得到的光照最多?(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这是北半球应是什么季节?(夏季)

学生交流后摆放卡片。

③学生选择季节演示确定。

课前预测: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确定与夏季对比性强的冬季。在确定春、秋季公转位置时可能会出现争议。

学生中产生分歧交由学生自己处理,让学生通过演示充分理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引起温度变化,从而准确的确定春秋季的公转位置。

最后教师总结提升。

(2)学生演示四季变化的全过程。

学生在演示过程中并加以说明,出现问题学生可及时指正。

(3)课件演示四季形成过程。

(4)交流总结

师:通过实验你认为四季变化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自由发言(与地球的公转有关、与光照有关、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讨论:四季形成与地轴倾斜有关。

结论:地轴倾斜是造成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学生语言概述,如有困难可以填空形式完成。教师可在此环节结合学生的课前猜想渗透科学观念及验证思想。

三、拓展延伸

师:了解了四季成因后,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预设问题:地球上是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四季变化如南北极、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四季变化情况是怎样的?等等。

借助此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总结

(一)学生总结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请把你的收获或是感受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自由发言。

(二)教师总结

同学们,神奇的宇宙世界还有很多奥秘等着你们去探索,你们要从现在开始努力积累文化知识,从小树立科学观念,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相信未来的你们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与震撼。四季星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提出对秋季星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作出书面观察计划;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或仙后座)和“我的星座”的形态特征。

过程与方法:能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并获得研究星座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北斗七星、仙后座组成的形状,认识秋季里北斗七星、仙后座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变化特点;了解秋季的其他星座。

教学重难点

培养探究四季星空星座的乐趣。教学准备:四季星图

教学过程:

一、欣赏星空图片,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璀璨的星空,让学生置身星河,教师谈话:神秘而美丽的星空,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你想像科学家那样去解开星空之谜吗?让我们带着无限的遐想,来研究美丽的秋季星空吧。(教师板书课题)

二、交流课前观察,制定研究目标

师出示课件:星图,找出北斗七星(观察星空时,往天顶处可视为南方,往地平线为北方,人的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1、学生交流课前观察收获,提出问题。

2、明确探究主题:我们如何观察星空呢?

三、观察星空的方法指导

1、课件展示秋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大熊座和仙后座,让学生自主描述大熊座中北斗七星及仙后座五颗亮星的形状特征。

2、讨论与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北斗七星或仙后座的?如何描述它们在天空中的方位?

3、教师讲解:观察星座时确定方位很重要,我们常常把头顶的方向称为“天顶”,天顶以北称为“北天”,天顶以南称为“南天”。仙后座和大熊座都是北天比较容易找到的显著星座。在纸上画星座时,应先在纸上定出方位,一般应与实际观察的方位相对应,如观察北天时,纸的上方为南,下为北,左为西,右为东;观察南天时,纸的上方为北,下为南,左为东,右为西。

4、画星座:认准方向,把我们课前观察到的北斗七星及“我的星座”(学生自主选择的星座)组成的形状画在纸上。

5、小组交流:自己所画星座的形状以及画星座时应注意的问题,如是否在纸上标明了方向及观察的是北天还是南天,星座所在的位置是否准确等。板书设计: 秋季星空

大熊座

仙后座 北天:上南下北

左西右东 南天:上北下南

左东右西太阳家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系是由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组成;

2、知道太阳八大行星的名字、排列顺序,对它们的大小有直观的印象。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天文,热爱大自然的科学素养。教学重难点

了解太阳系的有关知识。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观察图画,同学们发现火星的表面,你知道它跟地球表面有什么不同吗?你们想再认识其他星球的情况吗?

二、活动1 太阳系的“家族成员” 1.阅读文本资料,说说太阳系的家族成员。2.观看课件,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有关家族成员。

三、活动2太阳系的运行

四、模拟太阳系活动

室外进行活动,在活动前先进行讨论,讲清要求。

五、作业 :火星上有生命吗?烂灿银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银河系的构成、大小与形状。

了解太阳系在银 河系中的地位。

了解银河系以 及河外星系在宇宙中的地位

认识宇宙的无限,培养正确的宇宙观

方法与过程:

通过查资料、读图讨 论

教学重难点

银河系的大小 天文单位与光年的换算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夏末、秋初的晴朗夜晚,你到空旷的场地上去遥望星空,就会看到一条淡淡的光带从东北向南横贯天穹,宛如奔腾的河流一泻千力。这真的是天空中银色的河吗?? 描述对夜晚星空的感受

银河系的组成 课 件展示 美丽的银河

讲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回忆和讨论是否看到过银河 银河系的形状

1.出示银河系的照片。引导学生用一段话描述对银河的新感受。

2.介绍银河系图象

正面形状

侧面形状 叙说对银河的新感受。

银河系的大小 1.着重介绍天文学上常用的距离量单位

2.介绍银河系的质量、年龄和 自转

3.引导学生在银河系的正面和侧面寻找太阳

讲解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天文单位与光年的换算

在银河系中寻找太阳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2、认识到空间科学对现代生活有哪些影响和帮助。能力目标:

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乐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2、认识到空间科学对现代生活有哪些影响和帮助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在特殊宇宙的时候,有人为了探索宇宙献出了生命,为什么还要继续进行探索呢?

二、学习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1、小组学习。

2、讨论:

a.人类探索宇宙大致的过程是怎样的?

b.为什么说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是曲折漫长的过程? c.探测工具的进步对人类认识宇宙有什么帮助? d.我国在认识宇宙的探索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三、活动1河外星系

交流搜集的资料,探究对月球的认识。

四、活动2 宇宙探索。

讨论:空间科学的例子、与我们的关系。

五、布置作业 联络外星生物 板书设计

探索宇宙

探索宇宙的历史

上一篇:法语培训下一篇:软件测试工作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