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第一章(共10篇)
1.信息经济学第一章 篇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一、经济学的出发点:稀缺性
(一)资源的稀缺性 1、资源
资源是指用于生产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商品的那些物品和劳务。资源可以分为: 资源 自由资源
如空气、水
经济资源
如生产要素 2、资源的特征
(1)稀缺性(书P1)
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无限性,美国的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们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生理需要: 第二、安全需要; 第三、社会需要; 第四、地位需要; 第五、自我实现需要;
这些需要是一个接一个产生,底层需要满足后才产生高层次的需要。(2)多用性
指同一资源有多种用途,如钢铁可以用来造机器、修铁路、造房子等等。
(二)经济学的定义
资源的稀缺性———引起选择的必要性—――必然产生经济学
如阳光、空气可以轻易取得,不费任何代价,不需要任何组织来管理它的使用和分配,这样经济学就不存在了。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有效的分配给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
二、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衡量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的标准
(一)机会成本(书P2)例如:
有一块土地
种植粮食
获8000元收入
种植蔬菜
获9000元收入
种植棉花
获 10000元收入
一般原则:应选择预期收益最高、机会成本最小的行动方案。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2、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定义(P2)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合理状况: G 点: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ABCDEF点:可能且有效率.H点:不可能达到。
三、经济学的选择问题
选择就是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即哪些产品应该生产?哪些产品不应该生产?在被安排生产的产品中,哪些多生产一些,哪些少生产一些?
(二)如何生产
即用什么方法来生产。生成方法就是如何对资源进行组合。生成方法 资本密集型:多用资本,少用劳动。
劳动密集型:多用劳动,少用资本。
(三)为谁生产
即生产出来的东西如何分配。先满足谁?后满足谁?关键是确立一个原则 分配原则
市场原则(效率原则):效率高,公平差
公平原则:效率低,但公平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四)由谁做出决策
即由谁作出关于资源配置和利用(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经济决策。
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由居民的直接消费决定。经济效率低下。计划经济体制———用计划来解决。从理论上讲可以使资源有效配置,但实际效果不佳。市场经济体制——-由市场解决,优点是资源配置效率高,但缺少公平。
混合经济体制——凭借市场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通过国家干预解决资源有效利用问题。结合上述两种体制的优点,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经济体制。
四、理性人假设与合成谬误
(一)理性人(书P4)理性人的行为动力——自己的利益; 理性人的行为目标——最大化或最优化,理性人的原型——斯密<国富论>中的” 经 济人”,(二)合成谬误 微观和宏观,微观是基础,但宏观并非是微观简单的汇总和叠加。如“谷贱伤农”,储蓄对个人是有利的事情,但整个社会都储蓄,会因为减少消费,而最终会减少收入。
第二节 经济学的方法、理论与应用
一、经济学的方法
(一)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
1、均衡分析
均衡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即平衡。经济学:(书P6)供给=需求
2、边际分析 总量分析平均量分析
边际增量分析:能预测未来从而作出正确决策 例如:读书
增量成本 › 增量收益
不读 增量成本 ‹ 增量收益
读 增量成本 = 增量收益
读
(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1、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是用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不涉及价值判断。
如:政府的财政赤字政策将会降低失业率,使价格上涨。
2、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如“因为失业问题远比通货膨胀问题重要,所以政府的财政赤字是一个好政策。”
(三)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书P7)
假定禀赋不变
假定偏好不变 假定技术不变
假定制度不变等等。
犹如观察一张不动的照片。仅对这一均衡状态进行分析,注重结果,而不分析过程。
2、比较静态分析
对一个均衡变动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进行比较,而不涉及转变期间和具体演变过程。犹如观察几张不同时点的照片,看看有什么不同。
3、动态分析
对均衡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
(四)经济理论的表达方式 有三种表达方式
1、语言文字:丰富
2、几何图形;直观
3、数学模型:精确
二、经济学的发展和理论体系
(一)经济学的发展
1、重商主义:
经济学的早期阶段(15下半叶—17世纪下半叶)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形成与确立的时期。
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有——英国的约翰。海尔斯、威廉。斯塔福德、托马斯。曼,法国的安。德孟克列钦、让。巴蒂斯特。克尔培等。基本观点——金银形态的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政策主张——国家干预
特点——研究只涉及流通领域,未涉及生产领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学体系。
2、古典主义经济学:
经济学的形成时期(1776年—1870年)
主要代表——英国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的让。巴蒂斯特。萨伊等。标志——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发表被称为是“斯密革命“ 标志着经济学的诞生。贡献——斯密构建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及基本信念
研究领域有——分工与专业化、价值理论、生产与交易、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与发展、国际贸易等。
基本信念——人是利己的经济人 政策主张——自由放任
特点——把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使经济学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3、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1870年—1936年)主要代表:英国的马歇尔,著作有:《经济学原理》
“新”的含义:一是新的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
二是新的角度———将研究转向消费和需求(古典经济学是研究生产)把资源配置作为经济学的研究中心。而探讨价格如何使资源优化配置。政策主张:仍然是自由放任。基本理念与古典经济学一样。主要贡献:建立了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及基本内容
4、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36年至今)
(1)凯
恩斯革命时期(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之前)
标志:以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发表为,称为凯恩斯革命即革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命。
主要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政策:国家干预。
主要贡献: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及基本内容(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50年代—60年代末)
出现了①新古典综合派,全面发展了凯恩斯主义。主要代表:美国的萨谬尔逊
② 新剑桥学派。主要代表是英国罗宾逊夫人(3)自由放任思潮复兴时期(70年代以后)出现不同流派:
货币学派——美国费里德曼为代表 理性预期学派—-美国卢卡斯为代表 新凯恩斯主义
(二)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比较
2.微观经济学第一章习题与答案 篇二
一、选择题
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A、机会成本 B、稀缺性 C、规范经济学 D、生产什么的问题
2、经济学可定义为()。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 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经济性用途的科学 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问题均正确
4、“富人的所得税税率比穷人高”是()。
A、规范的表述 B、实证的表述 C、否定的表述 D、理论的表述
5、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这是指()。
A、人们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 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 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作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
6、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是:()
A.价值理论 B.价格理论 C.生产理论 D.分配理论
8、经济学分析问题的“三部曲”是()A.假设,检验,模型
B.假设,模型,检验 C.模型,假设,检验
D.检验,假设,模型
9、经济学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什么,为谁生产
B.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C.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D.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10、微观经济学的最基本的假设是()A.经济个体是理性的,经济资源是相对稀缺的 B.经济个体是理性的 C.经济资源是相对稀缺的 D.经济资源是相对丰裕的
二、名词解释
1、经济人
2、机会成本
3、生产可能性曲线
4、相对稀缺性
5、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三、简答题
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含义。
2、经济模型应该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吗?
3、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4、什么是经济学,经济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5、简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核心思想。
四、论述题
1、经济学研究能否保持“价值中立”原则?经济研究是否需要价值判断?
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什么基本经济问题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4、D
5、B
6、B
7、B
8、B
9、D
10、A
二、名词解释
1、经济人:被视为经济生活中一般的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是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促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2、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3、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与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之间的曲线。
4、稀缺性:稀缺是经济学中一个基础性的概念。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就必须作出各种选择,这也是经济学产生的根本原因。
5、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是可以通过对证据的检验来肯定或是否定的;而规范分析除了事实,还包括价值判断。两者互相关联的,实证分析会对规范分析产生影响,规范分析结论不仅需要实证分析,还需要价值判断。
三、简答题
1、(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稀缺性的具体化;(2)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任何一个经济都必须作出选择;(3)生产可能性曲线还说明选择的具体内容;(4)生产可能性曲线可说明资源配置的效率;(5)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密切相关。
2、经济模型不需要准确地描述现实。所有的模型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它们忽略了大量不会对研究结果有实质性影响的细节,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模型是为了增进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而简化了现实。
3、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前者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采用个量分析方法,是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配置问题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后者研究整个国民经济运行,采用总量分析方法,是以国民收入核算为核心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稀缺资源配置的节省和经济效率,取得社会福利最大化。区别主要在各自的研究重点和论述的方式不同。在微观经济学中,总产量、价格总水平、总就业量是作为已知变量看待,侧重用个量分析方法分析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而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对象,正是微观经济学假定不变的经济总量。如果宏观达到充分就业,又实行了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微观又实现了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一国的经济就达到了福利最大化。因此,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就好像森林和树木之间的关系一样。
4、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的科学。其本质是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
5、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分为产品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理论。在产品市场上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和厂商的供给决策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生产什么。在要素市场上厂商对投入品的需求与消费者对劳动及其他投入品的供给相结合,帮助决定工资、地租和利息;收入进而影响物品运送给谁。厂商为了购买要素投入品和以最低价格出售物品而展开的竞争决定了如何生产的问题。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两个市场均衡,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四、论述题
1、科学性和客观性要求经济学超脱和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就经济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客观的描述,这就是所谓的“价值中立”原则。价值中立原则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是将经济学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的任务是如何客观地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它需要保持“价值中立”原则;而规范经济学的任务是怎样按人们意图改善经济运行状况,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不可能保持“价值中立”原则。
尽管经济学主要是一门实证科学,但它依然需要价值判断。当西方经济学试图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建立经济学体系时,他们很快就发现,经济学面临着一个在自然科学中通常不会遇到的问题,即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特别是对涉及人们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往往会做出好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即价值判断。
2、经济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产生的基本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认为,任何社会——不论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如何,也不论它处在什么历史时代——经济问题都导源于一个基本的经济事实或矛盾,即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
3.信息经济学第一章 篇三
一、关键概念
经济学
生产可能性曲线
经济人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二、单项选择
1.一个经济体系必须做出的基本选择是:A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 如何生产
C 为谁生产
D 以上都包括
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 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 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 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 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3.经济学可定义为:A 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 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 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 个人的生财之道 4.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A 政府必须决定谁的要求不能被满足
B 必须有一套市场系统起作用
C 必须做出选择
D 价格必定上升
5.选择具有重要性,基本上是因为:A 选择导致稀缺
B 用于满足所有人的要求的资源是有限的C 人们是自私的,其行为是为了个人私利
D 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有限
6.稀缺性的主要含义是:A 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来买
B 需要用政府计划来决定资源的应用
C 必须做出选择
D 生活水平会逐渐下降
7.时间:A 不是稀缺资源,因为永远有明天
B 与资源分配决策无关
C 对生产者是稀缺资源,但对消费者不是
D 对任何人都是稀缺资源
8.在美国,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主要是由谁来回答:A 政府
B 生产者
C 消费者和政府
D 消费者和生产者
9.经济学家谈到的“混合经济”是指:A 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
B 政府和个人都要做出决策
C 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
D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相互关系 10.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计算机产业的价格决定
B 通货膨胀率的决定
C 一家光碟厂商的产量水平
D 广告业雇员人数
11.宏观经济学的观点:A 包括对经济个体单位行为的分析
B 研究消费者和厂商如何决策C 是以自上而下的角度分析经济
D 是以自下而上的角度分析经济
12.研究某个厂商、某种产品和单个居民行为的经济学被称为:A 规范经济学
B 实证经济学
C 宏观经济学
D 微观经济学
13.实证经济学:A 把价值判断和意见结合起来
B 主要研究“是什么”
C 不能提供价值判断的标准
D 关注“应该是什么”
14.下列哪一项是实证经济学的说法:A 失业救济太低
B 降低失业比抑制通货膨胀更重要C 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D 失业救济太高
15.规范经济学:A 关注并做出评价
B 描述经济如何运行
C 预测行动结果
D 有助于作出评价
16.下列哪一项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A 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平等
B 通货膨胀率用于衡量物价变化水平C 去年计算机的价格是2000美元
D 通货膨胀率上升了
17.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的经济学被称为:A 规范经济学
B 实证经济学
C 宏观经济学
D 微观经济学
18.经济学中的三个主要市场是:A 股票市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B 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C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D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19.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不发挥哪项功能:A 激励功能
B 权威功能
C 收入再分配功能
D 信息传递功能
参考答案 1-5 CDDCB 6-10 CDDBB 11-15 CDBCA 16-19 ACDB
三、简答题
1.每个经济体系都面临的基本选择有哪些? 2.微观经济学为什么又叫价格理论?
4.第一章旅游经济活动与旅游业 篇四
3学时
第一节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一、旅游活动与旅游经济活动
(一)旅游活动AIEST定义《基础旅游学》P451、定义
教科书:以游览为目的的旅行,是人们出于各种个人的或社会的动机,离开原住地到异地游览一段时间再返回原住地的整个过程。
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瑞士):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合。
教科书定义缺陷:
——目的单一。旅游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游览,也有以休闲、养生、体验为目的的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探亲旅游
——动机多余。不论何种动机,离开原住地到异地暂时去游览、休闲、养生、体验都称为旅游。
——定性不准。旅游活动是一种生活方式,“过程”说法简单化。
——角度狭窄。只是从旅游者角度给出定义,广义的旅游活动定义必须包括旅游企业、本地居民、政府的活动。旅行社组团不叫旅游活动?
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瑞士)的定义又过于宽泛。
个人观点:旅游活动应分为狭义和广义
狭义:以游览、休闲、养生、体验为目的的旅行,是人们离开原住地到异地居住一段时间再返回原住地的生活方式。
狭义的旅游活动可以分为直接的或纯粹的旅游活动、间接的或特殊的旅游活动。间接旅游活动指的是出行的目的不纯粹为了旅游,而是参加其它活动顺便进行的旅游。
广义:由旅游者离开原住地到异地进行以游览、休闲、养生、体验为目的的旅行而引起的各种行为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旅游活动的属性
(1)旅游活动的文化精神属性——本质属性
(2)旅游活动的经济属性学术界有人完全否定经济属性。
(3)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
(二)旅游经济活动
定义:以商品生产和交换形式表现出来的旅游活动。或者说是在旅游活动商品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二、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
(一)旅游经济活动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
1、社会化大生产
2、人们社会观念、消费观念的转变
3、社会的开放性
(二)英国工业革命为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为旅游经济活动提供了有支付能力的现实需求
2、工业革命使交通工具发生了质的变化,为旅游经济活动排除了空间障碍
3、工业革命改善了各种旅游服务设施,为旅游经济活动增加了旅游吸引力和提供了便利
4、工业革命使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旅游经济活动提供了广泛的出游动机和欲望
改善生活减轻压力了解世界
三、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
(一)初步发展时期:19世纪末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旅游人次与收入
△旅游设施
△官方介入旅游
△国际协会
(二)蓬勃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现代科技进步、世界经济往来密切、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旅游经济活动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旅游人次和收入
△旅游方式
△旅游关联度
△旅游企业规模
第二节旅游业的构成和特点
一、旅游业的构成(一)旅游统计构成中的旅游业
1、《国家统计调查制度》中的旅游业
国家统计局将旅游业列入社会服务业这一大的门类中:旅游业包括经营旅游业务的各类旅行社和旅游公司等的活动。不包括卡拉OK歌舞厅、电子游戏厅(室)、游乐园(场)、夜总会等活动。
△国家统计局的旅游业仅指旅行社业。
克拉克三次产业分类法:
分类范围产业特点财富形式
第一次产业
(广义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依靠自然生产力有形
第二次产业
(广义工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煤气、电力、供水等;依靠人工生产力有形
第三次产业
(广义服务业)商业、金融与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公务、社会公益事业和其它各项事业;为生产与生活提供服务无形
2、《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中的旅游业
国家旅游局根据自己的管理权限,将旅游业概括为旅游管理机构、旅行社、旅游涉外饭店、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商贸服务公司和其他旅游企业。
△国家旅游局的旅游业未包括旅游区(点)。
3、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
世界旅游理事会将旅游业分为核心旅游产业和宽泛的“旅游经济”。核心旅游产业:运输业、住宿接待业、娱乐业及相关服务行业等。
旅游经济:除核心旅游产业外,还包括间接受到旅游业影响的行业。(教材P12)
4、新加坡旅游统计部门中的旅游业
新加坡旅游统计部门将旅游业分为13个子行业。(教材P12)
(二)旅游业构成的传统认识
1、美国学者Lundberg观点
定义:旅游业是为国内外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业。
十个组成部分(教材P14)
2、旅游业的六要素论
定义:旅游业是指与旅游六要素(行、游、住、食、购、娱)相对应部门组成。包括:交通、旅游区(点)、旅游接待设施、餐饮、购物商店、娱乐场所。
3、中国学者谢彦君观点
旅游业分为狭义旅游业和广义旅游业。
狭义定义:指提供可以满足旅游者旅游审美和愉悦需要的产品与服务的产业部门。
广义定义:指凡与旅游者的消费活动有关,为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三)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卫星帐户中的旅游业构成旅游卫星帐户(TourismSateliteAccount,简称TSA):是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为准确测度旅游业的经济影响而引入的一种新的统计方法。
旅游卫星帐户的特征就是将旅游业的构成从质的规定性转化为量的规模和水平。提出从供给方确定旅游产品与旅游业的核心思想。将旅游产品分为旅游特征产品和旅游相关产品,两者总和为旅游整体产品。其中,旅游特征产品是指多数国家中在没有旅游活动的条件下,将消失或对其的消费量将大幅度减少,并且其统计数据有可能收集的产品。如接待设施、餐饮服务、长途交通、旅行商以及文化与娱乐服务等。旅游相关产品指未包括在旅游特征产品之内,但在游客的总消费额总占有较大比例的产品,如手工艺品和出租车等。
以上我们对旅游业的构成及含义作了介绍。可以看出要想对旅游业及其构成作出一个完整的、明确的、各国公认的解释几乎不可能。这是由旅游产业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旅游业除了旅行社业行业界限比较清楚,其他行业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对旅游业定义及其构成的界定,其困难在于即不能太窄,又不能过于宽泛。
几点共识:
(1)旅游业不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独立部门,而是国民经济许多部门中为游客服务部分的综合。
(2)旅行社业不等于旅游业,旅游业比旅行社业宽泛的多。
(3)组成旅游业的相关部门与旅游的密切程度不一样,因此,旅游业可分为不同层次。核心旅游业:景区景点业,旅行社业;
基本旅游业:酒店住宿业、餐饮业、旅游交通业;
扩展旅游业:旅游购物业、娱乐业及与旅游消费活动有直接关联的部门。
二、旅游业的特点
(一)综合性
综合性是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一个显著区别,有别于国民经济其它产业。无论是狭义旅游业还是广义旅游业,都带有综合性这一特点。
(二)敏感性(波动性)
旅游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内部因素有旅游业内部相关部门、相关环节表现出来的众多的比例关系。外部因素是指自然的、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
(三)开放性
旅游只有在开放的环境里才能存在,尤其是国际旅游。
(四)成长性
旅游业是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其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了国民经济其它产业。旅游业的成长性与人的需求层次和劳动生产率有关。
先导产业支柱产业
第三节旅游经济结构
一、旅游经济结构及其优化
(一)涵义
指旅游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种经济成分和经济活动各环节的构成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旅游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等。旅游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实际运行的结果,通过对经济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经济结构也是我国国情在旅游经济运行中具体反映。通过对旅游经济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旅游经济发展之路。
(二)优化
指通过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它宏观调节措施,对旅游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使结构要素之间协调发展和逐步提升,以满足社会和游客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旅游经济的发展主要包括总量增长、结构转换和水平提高三方面,其中结构转换不仅决定着总量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而且也影响着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优化的标志:
1、合理化
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旅游经济要素资源的条件,对不合理的旅游经济结构进行质和量的调整,以达到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
2、高度化
旅游经济结构向高一级层次的演化,使旅游发展水平得到提高。主要体现:旅游产业集约化、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个性化、旅游产业高附加值。
3、均衡化均衡的三种涵义
旅游经济结构内部各组成部分保持相对平衡,互相促进,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过程。
二、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一)旅游产业结构
旅游产业内部满足旅游者不同需要的行业之间形成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主要由旅行社业、景区景点业、旅游饭店业、旅游交通业构成。
(二)旅游产业的构成1、旅行社业
旅行社是依法成立,专门从事招徕、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组织旅游活动,收取一定费用佣金,实行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旅游企业。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龙头”,不仅是旅游产品的设计、组合者.同时也是旅游产品的营销者,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旅行社发展的规模、经营水平及其在旅游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直接对旅游经济发展产生重要
影响。
2、景区景点业
景区景点业是为旅游者提供核心产品的企业或事业单位组合。旅游者游览、休闲、养生、体验的主要目的地。在我国,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度假区、风景区、森林公园、海洋公园、民族风情园、动植物园、博物馆、美术馆、文物保护单位等。景区景点业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价值大小、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感受。
3、旅游饭店业
旅游饭店是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的基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旅游饭店数量、饭店床位多少,标志着旅游接待能力大小;而旅游饭店的管理水平高低、服务质量好坏、卫生状况及环境的优劣,则反映了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因此,旅游饭店业在旅游产业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发达的、高水平的旅游饭店业,就不可能有发达的旅游业。
4、旅游交通业
旅游业离不开交通运输业,没有发达的交通运输业就没有发达的旅游业。旅游交通作为社会客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又促进社会交通运输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交通运输要满足旅游者安全、方便、快捷、舒适、价廉等方面的需求,就要求旅游交通不仅具有一般交通运输的功能,还要具有满足旅游需求的功能,从而要求在交通工具、运输方式、服务特点等方面都形成旅游交通运输业的特色。
5、旅游购物与娱乐业
总体来说,旅游购物与娱乐业在我国旅游产业中还属薄弱环节,旅游消费在购物与娱乐方面比例偏低,但有非常大的前景。
(三)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途径
1、改变旅游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的状况,走集团化发展经营路子。单体饭店、中小旅行社。
2、打破部门、所有制、地区的人为阻隔,走一体化发展经营路子。
3、改革企业的资产经营制度,走股份化发展经营路子。
4、提高旅游企业的科技服务含量和产品的高附加值,走网络化、集约化发展经营路子。
5、调整旅游产业的薄弱环节,走均衡化发展路子。
饭店档次、旅行社分工体系、淡旺季、旅游购物与娱乐
三、旅游地区结构
(一)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与旅游地区结构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东高西低,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态势。东部为发达地区,中部为中等发达地区,西部为不发达地区。与此相对应,除个别省份外,东部地区是我国旅游业的主体,中西部有很强的发展后劲。
(二)我国八大重点旅游区
国家旅游局《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纲要》
粤港澳旅游区(粤港澳金旅游区)
江浙沪旅游区
环渤海旅游区京、津、河北、辽宁、山东
东北旅游区东三省 呼伦贝尔
西北旅游区陕、甘、宁、青海、新疆
西南旅游区重庆、川、云、贵、藏
中原旅游区陕、河南、山西
海南旅游区
(三)促进发展的四分法及区域发展战略
1、四分法
根据经济发达程度与旅游发达程度两维标准,将全国31个省区划分为四个区域。
经济发展水平
表(P47)
优区极区
旅游发展水平
平区特区
2、不同区域及发展战略
极区:经济水平较高、旅游水平较高。提升旅游发展水平,向高附加值、高收益方向,实施国民旅游计划和旅游倍增计划。
优区:经济水平较高、旅游水平一般。资源转化,做好开发和促销。
5.《经济基础知识》第一章练习题 篇五
A.愿意购买的数量
B.能够购买的数量
C.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D.实际需要的数量
参考答案:C
2、下列关于保护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总是高于均衡价格
B.总是低于均衡价格
C.导致市场过剩,需要政府收购
D.导致市场短缺,需要实行配给制
E.可能会出现变相涨价的现象
参考答案:A,C
3、最高限价的目标是( )。
A.保护消费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B.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C.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D.保护生产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参考答案:C
4、下列关于最高限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B.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C.实施后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使市场供给短缺
D.最高限价高于均衡价格
E.其目标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A,B,C
5、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 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影响
6.信息经济学第一章 篇六
本章对整个学科体系进行了框架性的勾勒,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阐释,是基础章节。本章分为五节。包括国际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国际经济法的含义、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及其与相关法律部门的交错、源远流长的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原则、贯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与学习国际经济法的意义等。
第一节 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际经济法的产生1.定义:国际经济法泛指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2.国际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是国际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3.国际经济法是巩固现存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变革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二、国际经济法的发展1.在国际经济和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强权国家保持和扩大既得经济利益、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与贫弱国家争取和确保经济平权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2.国际经济法的发展阶段(1)萌芽阶段的国际经济法早在公元前,地中海沿岸各国之间就已经出现出了比较频繁的国际经济交往和国际贸易活动。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经过各国商人的约定俗成,逐步形成了处理国际商务纠纷的各种习惯和制度。这些商事法规或商事习惯法,实质上是国际经济法的最初萌芽。(2)发展阶段的国际经济法17世纪以后,国际经济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3)转折、更新阶段的国际经济法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发生重大转折,出现新的格局,国际经济法的发展逐步进入“除旧布新”的重大转折时期。
三、发展阶段的国际经济法1.17世纪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逐渐形成,各民族国家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国际经济法也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从17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大量国际经济条约、习惯、国内立法出现。2.双边国际商务条约:区分为平等的和不平等的条约如果缔约国双方都是主权完全独立、国力大体相当的国家,缔约时双方都完全出于自愿,条款内容是互利互惠的,这就是平等条约。反之,如果缔约国双方的国力存在巨大的强弱悬殊,其中一方主权并不完整独立,因屈服于各种威胁或暴力而被迫缔约,条款内容是片面特惠的,这就是不平等条约。3.近现代国际习惯或惯例:始终贯穿着“弱肉强食”的恶法精神先占,被移植到国际法上,指的是国家可以占取无主地,取得对它的主权。而所谓“无主地”,是指当时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在国际实践中,主要是指当年亚洲、非洲、美洲广大的部落地区,只要尚未建成国家,西方“文明”国家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按“先占”原则对它抢先占领,实行统治,“合法地”攫取一切自然资源。4.多边国际商务专题公约:专门针对国际经济事务之具体问题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1886年《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5.多边国际专项商品协定:针对“商战”激烈的专项商品6.近现代国际商务惯例:为提高效率、减少误会而归纳的习惯做法7.近现代各国商事立法:法国首先开始国内商事立法
四、转折、更新阶段的国际经济法时间段:从1945年二战结束至今。
(一)布雷顿森林体制和关贸总协定历史背景是二战后美国为援建欧洲,也为了控制世界经济,巩固自己地位。先后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以此为契机促使国际贸易自由化,从此国际社会进入以多边国际商务条约调整重大国际经济关系的阶段。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为例,它要求各缔约国在国际贸易中无条件实行互惠,完全对等地大幅度削减关税,逐步实行国际贸易自由化。以上述三协定为支柱的国际经济体制仍是旧秩序的延续,而非新时代新秩序的开始,不能认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参加上述多边协定缔约会议的国家,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和愿望在这些协定中未能得到应有的反映和尊重。其次,特别应当看到: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全世界众多弱小民族中只有少数摆脱了外国统治,争得独立,旧式的殖民统治体系在全
球范围内仍占主导地位,这当然谈不上什么新时代的降临。
(二)创立国际经济法新规范的斗争1.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1955年4月,包括中国在内的28个摆脱了殖民统治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集会,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下,讨论了弱小民族的切身利益问题,并以《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的形式,向全世界宣告了亚非弱小民族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行动准则。2.《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宣言》由于摆脱了殖民枷锁的广大亚非拉国家迫切的要求在经济上也实现真正的独立,所以在1962年,在这些国家的推动下,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宣言》。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及欧洲的南斯拉夫在1964年联合组成了“77国集团”。4.《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以及《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三)多边国际商务专题公约的发展
(四)区域性或专业性国际经济公约的出现
(五)国际商务惯例的发展
(六)各国涉外经济法的发展
(七)经济全球化明显加快与国际经济法面临的新挑战
第二节 国际经济法的含义
一、狭义说:国际经济法是国际公法的新分支1.观点:国际经济法是国际公法的新分支。认为国际经济法只是调整国家政府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政府与国际组织之间经济交往关系的法律规范。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专门用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新的法律分支,即国际经济法。2.此观点将国际经济事务的主体限定为国际公法的主体,而认为调整涉外民商事关系的国际私法、各国国内涉外立法实质上是国内法,非
国际经济法。3.代表人物:英国的施瓦曾伯格、日本的金泽良雄、法国的卡罗等人。
二、广义说: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跨国)经济关系的国际法、国内法的边缘性综合体1.观点: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超越一国国境的经济交往的法律规范。它所调整的对象,不限于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而且包括大量的分属于不同国家的个人之间、法人之间、个人与法人之间以及他们与异国政府或国际组织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其内涵和外延大大突破了国际公法单一门类或单一学科的局限,而涉及国际私法、国际商法以及各国的经济法、民商法等,形成了一种多门类、跨学科的边缘性综合体。2.代表人物:美国的杰塞普、斯泰纳、瓦格茨、杰克逊、洛文菲尔德以及日本的樱井雅夫等人。
三、对以上两大学派观点的分析1.狭义说严格划分国际法与国内法、“公法”与“私法”界限,从理论上而言,此说具有界限分明、避免混淆的长处。但衡量当今国际经济交往的客观情况,却存在着不切实际的缺陷。不能不承认个人、法人(特别是跨国公司)也是国际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2.持“广义说”的学者的基本研究途径是沿着学以致用、切实有效地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方向进行的,从解决现实问题的现实需要出发,认识到并顺应了国际经济法的边缘性、综合性和独立性,对它进行跨门类、跨学科的综合探讨,从方法论上看,是面向实际、有所创新和可资借鉴的。但某些学者的基本立场却不是无可非议的。
第三节 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及其与相邻法律部门的交错
一、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联系和区别1.大体而言,用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公法规范,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用以调整国际政治关系以及其他非经济关系的国际公法规范,不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而有些综合性的国际公约,既用以调整某方面的国际政治关系,又用以调整某方面国际经济关系,其中涉及经济领域的有关条款,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2.国际公法中涉及经济方面的行为规范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渊源;国际公法中与经济无关的行为规范并非国际经济法的渊源;但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并不局限于国际公法中涉及经济方面的行为规范。
二、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联系和区别1.国际私法指的是在世界各国民法和商法互相歧异的情况下,针对含有涉外因素的民法关系或商法关系,指定或确定应当适用哪国法律的法律。它所调整的主要是各国涉外的私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且是间接调整。2.国际私法中涉及经济方面的冲突规范是国
际经济法的渊源,国际私法中与经济无关的冲突规范并非国际经济法的渊源。两者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各自独立的法律部门。
三、国际经济法与内国经济法的联系和区别1.各国国内经济立法中用以调整涉外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当然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经济立法“涉外涉内统一”的场合,某些法律规范既适用于内国某种经济关系,又适用于境内同类的涉外经济关系。那些同时用以调整经济领域中内国关系以及涉外关系的国内法,既属于内国经济法范畴,同时也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3.在经济立法“涉外涉内分流”的场合,某些法律规范只适用于内国某种经济关系,而不适用于境内同类的涉外经济关系;或者相反,只适用于境内某种涉外经济关系,而不适用于内国同类的经济关系。那些单纯用以调整经济领域中内国关系即非涉外关系的国内法就不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
四、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务惯例的联系和区别1.国际商务惯例指由各种国际性民间团体制定的用以调整国际私人经济关系的各种商务规则,是由跨越一国国界的经贸活动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当然属于国际经济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2.国际商务惯例的独特之处(1)其确立并非基于国家立法或国家间的缔约。(2)它对于特定当事人具有的法律约束力,并非直接源于国家的主权或其他强制权力,而是来源于当事人的共同协议和自愿选择。(3)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对其可以全盘采用,也可以有所增删。(4)对特定当事人的约束力,虽然一般并非直接来源于国家的主权或其他强制权力,但其约束力的实现须借助国家的主权或其他强制权。
第四节 源远流长的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原则
一、中国现行的对外开放国策是中国历史上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1.1978年12月以来坚定地实行经济上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并已取得显著的、重大的成就。而实行这一国策不但有着充足的现实根据,而且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2.中国对外交往阶段(1)古代中国至1840年(2)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至1949年(3)社会主义新中国时期,即1949年至今
二、古代中国对外经济交往1.秦代以前诸侯与王室的“贡、赐”并非近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国际贸易。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而且开始出现同海外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2.秦统一后对外经济往来有所发展,但秦朝存续时间甚短,无重大进展。3.汉代与众多国家展开了经济往来。北方开辟丝绸之路,南方开辟海路。4.汉朝以后,历经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陆路受阻,南方海道则仍然畅通,海上贸易有了新的重大发展,商船远至东南亚。5.经过隋朝进入唐朝,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空前兴旺发达。除了不断拓展和延伸陆上国际商道、扩大通商地域范围外,唐朝还着重发展了海上贸易。对外影响极为深远。6.宋、元延续隋唐对外开放,政府对外贸很重视。11世纪制定宋代市舶条例,在世界贸易立法史上显然具有开创性的历史价值。7.明初对外经济交往有重大发展,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8.明中后期与清代,闭关锁国,对外经济交往停滞不前。
三、古代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法理内涵1.古代中国对外经济交往,是国内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所必需。2.古代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主要动因根植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自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古代中国长期对外交往中,基本体现了自主自愿和平等互利的法理原则。
4.古代中国对外交往受到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其规模和意义都难以与近现代的对外经济交往相提并论。封建社会后期,随着这种生产方式内在活力的不断衰退,对外经济交往也就相应地曾经陷于停滞,甚至走向没落。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及“法理”内涵1.列强侵略,夺我权利,割我土地,掠我资源,使中国国弱民穷。无权自主、无权选择、无权管理;人低一等、货贱多级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培育了大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2.法理内涵:弱肉强食,理所当然,法所维护。弱肉强食的原则,不仅被列强推崇为“文明”国家的正当行为准则,而且通过国际不平等条约的缔结和签订,取得了国际法上的合法地位和约束力。
五、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
原则1.国家的独立为经济对外交往独立创造了首要的前提。2.突破重重封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但有排外情绪。3.改革开放后,坚定不移进行对外经济开放,成果辉煌。4.法理内涵:坚持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
第五节 贯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与学习国际经济法
一、中国实行经济上对外开放国策的主要依据1.是在总结本国多年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以及参考国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是正确认识经济发展规律的结果,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占有一切资源、技术,对外交流是经济发展的必需。3.作为大国,高度社会化大生产离不开国际交换。
7.信息经济学第一章 篇七
第1节认识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单位:威宁县东风中学 备课人:黄照铝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思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有什么特征的认识
2、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三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
四 教学方法:阅读法 讲授法 提问法 讨论法 五 教学安排: 1课时 六 教学过程: 1.用古话“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出自的典故韩国向齐国救援。。(课本P2页)引出信息的重要性,然后给出今天的课题《认识信息的特征》(板书)
根据典故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孙膑用了什么方法?在故事中,通过什么方式传递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后老师给以适当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信息的重要性、表现形式、载体等。
2、新课讲授
老师根据刚才的故事让学生总结信息的概念,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然后老师分别举生活中信息的实例,最后给出信息的定义;
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3、老师讲解完概念后,适当鼓励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信息,比如天气预报、新闻联播都可以获取信息。。
老师引导:比如多天已经知道的信息,今天还能成为信息?当然不能,因为已经过时了;那么昨天是美国消失了,真实么?请同学们回答;
引出信息的属性:
(1)事实性。事实是信息的核心价值。它是信息的第一属性。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没有价值,而且可能价值为负,既害别人,也害自己。
(2)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
(3)不完全性。客观事实的信息通常难以一次就全部获得,它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程度有着直接关系。
(4)层次性。管理系统在客观上是有层次的(如公司级、工厂级、车间级等)。(5)可变换性。不同形态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变换,也可以由不同的载体来存储。
(6)价值性。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是劳动创造的,是一种资源,因而是有价值的。
(7)可压缩性。通过各种模型,将大量具有一定规律的数据加以压缩。
4、探究新知-信息特征 学生观察多媒体大屏幕图片:
(1)(2)(3)
通过图一看出什么信息、图
二、图三呢?
学生回答后,询问信息是不是到处都是,随时随地都有!从而引出信息的第一个特性:(1)信息普遍性,信息存在我们自然界、人类社会等领域中。
其次老师引导学生比如看报纸我们是从什么获取的信息,是纸张?文字?图片?学生回答后,老师加以总结信息的第二特征:
(2)信息的依附性
也就是信息必须借助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同时这些形式必须依附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面。如树、文字、火等。
老师举例,如新闻联播通过声音、文字将信息表现出来;报纸通过文字、图片将信息表现出来等。学生思考回答信息的载体? 学生先总结、老师后做规范: 信息的载体:文字、声音、图片等
下面老师与生活中QQ群实例讲解信息的共享性,比如生活中会有班级群、家庭群、工作群等等,这些都是进行信息的传播、共享得出信息共享性
(3)信息的共享性(4)信息具有时效性
时效性老师直接给出,让学生自己分析为什么会有时效性,时效性是什么含义? 后老师根据书本P4页案例讲解说明信息的时效性。
最后老师通过举例生活中、同学之间、社会中等很多的人都会被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信息的获取是假的、不正确的等,导致上当受骗,因为得出信息的可伪性
(5)信息的可伪性
信息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对事物变化反映出来的一种现象。虽然从理论上讲是客观的、真实的,但由于在产生、传播、加工、整理等过程中,受到影响的因素很多,往往会发生一些偏差,这也是难免的。因此,从信息利用的角度去看,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失实的。
七 巩固提升
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一个例子,找出其中信息、信息的载体、信息的价值性、真假性、可否传播等。八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那些知识点?还有那些没理解的? 九 作业布置
想一个故事,找出其中有用的信息,并把它写出来。
课后反思:
1、信息的感念多样化: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以理解为为主;
2、信息的特征很多,讲解中应以主要讲解,当然要引导学生明白。
附:
信息的概念
信息(Information)是客观世界所固有,人类自古对其有一定的认识,但从来没有像现代社会这样引起如此广泛、深入、持久的影响,以至于它传播范围可及星际空间,传播速度可及光速极限。
要为信息给出一个定义,却十分困难。现在各种有关信息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正如19世纪的印度哲学家辨喜所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是最简单的东西,它和你自己存在一样简单”。正是由于信息概念十分广泛,所以,不同学科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一般认为,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这是因为:
第一,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这些特征包括事物的有关属性状态,如时间、地点、程度和方式等。
第二,信息是可以通讯的。大量的信息需要通过各种仪器设备获得。
第三,信息形成知识。人们正是通过人类社会留下的各种形式的信息来认识事物、区别事物和改造世界的。
信息具有以下属性:
1.事实性。事实是信息的核心价值。它是信息的第一属性。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没有价值,而且可能价值为负,既害别人,也害自己。
2.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
3.不完全性。客观事实的信息通常难以一次就全部获得,它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程度有着直接关系。
4.层次性。管理系统在客观上是有层次的(如公司级、工厂级、车间级等)。5.可变换性。不同形态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变换,也可以由不同的载体来存储。
6.价值性。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是劳动创造的,是一种资源,因而是有价值的。
信息的特征
信息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事物的表征,但它并不是事物的本身。信息来源于事物,又必须依赖物质作为传播的载体。信息既与事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一、一般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价值 = 使用信息所获得的收益-获取信息所用成本
7.可压缩性。通过各种模型,将大量具有一定规律的数据加以压缩。信息作为人类社会科学劳动创造出来的知识资源,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1.无限开发性
信息是人类劳动产生的,在人类生存和接触到的一切领域中,必然产生信息。信息以物质的形式为载体向人们提供精神智慧,具有无限性和可开发性。人类劳动产生了信息,信息又促进了人类发展,发展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信息。
物质的世界是无限的,人们对于物质的认识也是无限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还是无限的。
信息的无限性,决定了信息的可开发性。信息给人们以新的知识来促进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又要求对信息不断地向更新、更深、更广的层次开发。
2.时间时效性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发展变化有一个时间概念。信息也是如此,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从广义上讲,信息是永存的,但从狭义上讲信息具有很强的时间时效性。
我们知道,信息的价值就是在于被人们所利用。如果信息失去了利用机会,或者根本就不可能被利用,信息还有什么价值?这就是信息的时间时效性。如果超出了时间界限,再好的信息也是不会产生出效益的。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大家都在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的社会”,所谓“竞争”,说穿了也就是信息竞争。我们大家经常都在讲“竞争的社会,就是优胜劣汰”,所谓的“优胜劣汰”,说到底也就是信息被利用的效益(结果)。能利用信息则胜,没有利用信息必败。而这一切均需要有一定的机会,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3.存贮共享性
信息是事物的表象,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这就形成了可以存贮的基础。由于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存贮,就又形成了可以共享的基础。
信息的存贮形式各种各样,科技的进步,使存贮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最基本的方式是用大脑记忆,最现代的方式是计算机存贮。可以是声音、文字,也可以是图表、字符。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信息存贮的形式将更加先进。
信息虽然以一定的物质作为载体,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物质的属性。它并不像一般物质那样被“买方”得到就意味着“卖方”的失去。例如,你将你知道的消息告诉了别人,虽然别人也知道了,但并不因为别人知道了而你就不知道了。它也不像一般物质那样“卖”一件则少一件。例如,一条消息发表后,可以有许多人得到,并不由于得到的人多了而这条消息就减少了。
4.加工传递性
信息作为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表征,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是完全可以进行加工整理并传递的。因此,信息的加工传递特性是信息发挥作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特性。
信息的加工包括两个内容:①对信息的整理,即对信息进行认识分析、归纳综合、分类汇编。这就像配中药方剂一样,中药很多,根据需要可以配成许多处方;②对信息的转化,即将信息由一种形式转化成为另一种形式。例如,可以将某一信息转化成文字语言、图表图像、数据信号等。
信息的传递特征是信息产生效益的必然条件。信息传递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语言(说或电话)、动作、表情、气味、颜色等直接传递,也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和声音(印刷品、电磁波、各种影视媒体、计算机网络)等间接传递。随着科学的进步,这种高科技的间接传递方式更加体现了信息的传递特征。
5.亦真亦假性
信息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对事物变化反映出来的一种现象。虽然从理论上讲是客观的、真实的,但由于在产生、传播、加工、整理等过程中,受到影响的因素很多,往往会发生一些偏差,这也是难免的。因此,从信息利用的角度去看,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失实的。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不论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信息发生失实的现象还相当普遍。且不说大的方面,就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到“芝麻”大的一点事情,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失实,最后可以变成为“西瓜”那样大。
8.信息经济学第一章 篇八
授课目标:省。。。
授课形式:“开心辞典”式活动
活动安排:
(一)给十分钟时间让学生看看书。
(二)活动方案:
•推举或自荐一名计时员、一名记分员,一名公证员,工作人员不属于任何一个小组。
•按座位自然分成3组,每组推举2位同学为答题队员,3组名称分别为R(红队)、G(绿队)、B(蓝队);其余同学为各队的智囊团成员;
•智囊团成员可以通过纸条向答题队员提供帮助,但不得干扰其它队工作的开展;
•各队必须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否则视为无效(必答题和选答题时当本方队员不能回答问题时,智囊团成员可以礼貌地举手请求补充,获得批准后可以作补充);
•整个比赛分必答题、抢答题和选答题,每道题满分10分。其中:必答题部分是各队同时看题(小窗口广播),同时在规定时间内亮牌(出示答案);抢答题是在主持人念完题目后并宣布“开始”后才开始抢答,以举手速度最快为准;抢答成功并回答正确的该队进入下一轮,即选答题部分,但只有1次选答机会;抢答不成功或回答不正确则不可以进入下一轮的选答题。
•机房提供资源:计算机,上网以及同学们自带课本等资料;
•评选出优秀队员1名,优秀智囊团成员3名(最后5分钟时进行);同时按得分顺序评出冠军队、亚军队和季军队。
部分题目:
必答题:
1、请用连线把下面关于信息特征的资料正确连接。(1分钟)
A信息时效性E中国田径110M栏刘翔取得奥运冠军的消息已广为人知
B信息价值相对性F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C信息真伪性H“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D信息传递性G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
2、第一次上机,老师在课室门外写了分班的情况,在黑板上写了座位表,但仍然还有很多同学走错地方,也不知道在哪里坐,请结合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说明这些同学什么方面比较欠缺?(时间1分钟)
3、上面是女排世界杯的一幕,请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多地列出图片中你可以获得的信息。
(至少10个,时间一分钟)
抢答题:1、今天是8月5日,天气炎热,李先生在8月1日的报纸上看到一条信息“今明两天到国美电器购买空调1台即获300元现金券”。于是,李先生便前往国美商场,却并被告知他不能享受优惠。为什么?请结合信息相关知识分析一下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0秒)
2、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雅典奥运会中央电视台对比赛进行了全程的实况转播,这个现象主要体现了信息技术中的哪一个技术。(30秒)
A、计算机技术B、通信技术C、微电子技术D、传感技术
3、信息论的奠基人:,他是哪国人()?(30秒)
A、维纳美国B、纪德德国
C、香农美国D、拜纳姆英国
选答题:
1、你听说过萧伯纳的“苹果论”吗?请简单地描述一下“苹果论”的内容,“苹果论”说明了什么道理?1分钟
2、合作表演猜词,请两个同学一个背对屏幕,一个面对屏幕,面对屏幕的同学在获得词语后用动作演示(不能出声),背对屏幕的同学根据合作同学的演示猜出词语的答案。(至少3个时间2分钟)
每组七个词语,演示同学可以申请放弃某个词语,请选择一组ABC题目
3、题目:下面是一些不相关连的词语,主持先朗读一遍,请您复述,(最少5个)时间一分钟
电脑、学生、黄色、操场、广州、飞机、上网、教师、篮球、跑步)
4、下面应用实例(左边)和信息价值性的特性有怎样的对应关系?
总结:省。。。。
9.第一章第一节 篇九
学习目的了解公路建设的性质与公路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
掌握公路建设的特点、内容、基本建设程序
第一节 公路建设的内容和特点
一、公路建设的性质与管理
1.公路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公路建设的性质
二、公路建设的内容、资金与管理体制
1、公路建设的内容
⑴公路工程的小修和保养
⑵公路工程大、中修与技术改造
⑶公路工程基本建设
2、公路建设的投资
⑴养路费投资:以路养路
⑵国家投资
⑶地方投资:补充来源
⑷银行贷款:银行为主体,自愿为原则,分为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
⑸国外投资: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外政府贷款出口信贷国际金融市场贷款合资经营 租赁信贷发放国外债券
3、公路建设管理体制
10.发展经济学第一章思考题 篇十
1、理论。早期家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指出,发展中国家并存着两个部门:一个是传统的、落后的农业部门,一个是先进的、现代的工业部门。经济发展依赖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农业不仅为工业提供劳动力还为工业部门提供农业剩余,如果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受阻,工业扩张就会减缓甚至停滞。
从新中国诞生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村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达2万多亿元,相当于同期社会资本存量的2/3。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向城市输送了近2亿劳动力,为城市工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拉大了城乡差距。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强调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结构差异,把经济增长、工业化、人口流动与资本积累紧密联系起来,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变动规律,贴切的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这种城乡差别。
2、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二元结构理论虽然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差距,但过于关注工业扩张,忽视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家抨击了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做法,强调在工业化过程中应重视农业的发展,通过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农业发展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本身就是发展的目标,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舒尔茨指出,技术停滞是传统农业落后和贫困的主要原因,不进行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就不能转变为现代农业。
我国农业发展一直滞后于城市工业,农业技术一直徘徊不前。1978年以来,农村改革经历了最初的十年繁荣发展后陷入“三农”瓶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的3.28倍。发展经济学被引入中国后,对农业重要性的研究日渐深入人心,许多发展经济学研究者开始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为中国农业发展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指导。时至今日,国内的发展经济学研究者仍在对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着孜孜不倦的研究与努力。
【信息经济学第一章】推荐阅读:
第一章信息及信息技术12-01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重点总结11-26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教案资料11-11
信息经济学理论10-07
信息经济学问题答疑材料08-12
信息经济学模拟试卷11-23
生活中的信息经济学06-25
经济信息管理10-28
经济信息管理就业方向10-20
经济和信息化局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