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青少年人格教育》有感

2024-09-27

于丹《青少年人格教育》有感(共12篇)

1.于丹《青少年人格教育》有感 篇一

于丹人格教育读后感(一)

今天早上8:20,河南法制频道播出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人格教育》节目,我们学校给每位家长都发了一张节目预知单,并发了短信告知。于是,爸爸和我准时坐在电视前进行收看。于丹老师认为,“中小学人格教育”,其实就是教育孩子如何追寻一种生命的快乐和尊严。

于丹老师的讲述有理论阐述、有故事启迪、有古语名句,旁征博引、令人深省。通过收看这栏节目,我知道了“一碗米的价值因人而异,一个孩子的空间大小也因人不同,除了老师和父母能够帮助他发现最大的价值空间,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来认知自己的生命”;知道了“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能不能拥有很多快乐,比他掌握很多知识更重要。”;知道了“一个小孩子,如果能用他的行动让别人感到幸福的时候,那么,他的收获远比他的付出多。”……由此,我更知道了老师和父母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能够陪伴孩子成长,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让孩子独立去完成自己的发现,去完成自我成长的修复。真正爱孩子的老师和父母,不是教孩子怎么去躲避挫折,而是教会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怎样去修复生命。”

于丹老师认为,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从中小学过来的,与大学相比,中小学教育更重要。“现在的大学生,专业知识确定很专业,但他们人格的缺陷,却是在大学里无法弥补的。孔子说:一个人‘十五至于学,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现在的孩子,四五岁就开始了学习,家长带着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教会他们承受应试的压力。今天该教孩子学什么?不是知识,不是技巧,而是朴素的人格和内心道德力量,这些胜过知识和技巧。”

节目结束了,留给我的却是思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我觉得学校作为一个专业教育机构更是责任重大,如何通过家长学校、教育博客、学校网站等途径和家长一起探讨教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想到此,不由得想起了我曾经写过的一篇博文,那是从老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一点体会和呼吁。

今天有幸和儿子一起观看了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的关于《中小学人格教育》的讲座,看后感触颇深。讲座中我认真学习了于丹剖析的《论语》中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她让我从孩子的身上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在学习一种知识的同时,掌握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快乐地接受它。是呀,一味的让孩子去死搬的接受知识,并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相反的,久而久之,还会适得其反地厌恶学习。我们作为老师,虽然是传道解惑的,但也要为孩子的快乐着想,在自己的课堂上加些作料,使得孩子能够有兴趣接受新知。于丹老师讲的一个寓言故事让我印象更深:有个孩子特别爱发脾气,他的父亲就在墙上钉钉子来记录发脾气的次数,孩子看到一天之中钉了那么多的钉子,自己也傻了,发誓要改掉这个坏毛病,控制住一次就拔掉一颗钉子,慢慢地钉子拔完了,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钉子虽然拔完了,但是那么多的洞却永远也抹不掉,你发脾气的时候,让多少人为你痛心呀!”是呀,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里扫个地家长都要找老师论论理,试想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但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孩子礼仪教育和挫折教育,以及生存教育,让每个孩子能健健康康地为自己的将来而学习!

记得在星期四那一天,老师发了一张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上面有播出时间,那个频道的,在星期五下午老师让我们回家在星期天看《中小学生人格教育》,并写观后感晚上,么么在网上搜了一下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看了起来,下面我来给你介绍吧!

《论语》有一句话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一个人了解一种知识,这只叫知之者;比知之者高级的叫好之者,他有爱好、喜欢钻研、肯投入;比好之者更高级的叫乐知者,生命乐在其中,享受发现。所以有时我老是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么多,好累呀!因为我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不能投入进去,写作业的时候,不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写作业中,当然觉得很累。

一种好的表达,有的时候,跟沟通的内容同样重要。为什么很多人在长大以后容易跟别人起冲突呢?就是因为在家里跟父母说习惯了。比如,我在学校下课跟同学玩的时候,老是脾气暴躁,说话有时不好听,所以很多同学在玩游戏的时候不加我的原因。

最后精彩内容请看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

于丹人格教育读后感(二)

李乐山说,要家长看一个片子,写一篇观后感,是于丹的“中小学人格教育”,网上搜到了,片子长度约2个小时,仔细的看了一篇,收获很大,感受如下:

人格教育与建立“正人生”

于丹以“精神补钙”为切入,分别从“寻找生命的快乐与尊严、唤醒内心的强大与力量、勇敢承担爱与责任、成就别样人生”四个环节,讲述中小学人格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于丹认为,学生要注意培养“工艺能力、挫折能力、职业能力”三大能力,目的就是构建一个人的“创造力、可能性和和谐人际关系”,从而成就一个能“发现世界”的自己。

我认为教育是“让孩子意识到我们是独一无二的领袖”,而“要做事先做人”,通过“正觉、正行为”构建个人的“正能量”人格,成就自己“正人生”。

自己动手——创造力从学会付出开始。为什么我们不快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好、乐,三个阶段,核心是乐,如何寻找到快乐?于丹认为从“控制以自我为中心”开始,构建“让自己快乐的同时如何让他人也快乐”的人格魅力。孩子从学会自己动手开始,用创造力让被人幸福,这样的收获比付出更有意义。

比如鼓励让李乐山擅长快乐他人,比如为大家书写春联等方法,支持李乐山成长。

脚踏实地——可能性从不放弃开始。为什么我们有时感到无力?于丹认为,我们要学会“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不要成为“草莓族”,而优秀不在于外表的个性和光鲜,要在于内心的坚韧态度,更是在于是否拥有“在挫折中如何修复生命”的能力,坚信“只要你自己不放弃,就有可能性”。

学会爱——和谐人际关系从二个人开始。为什么我们有时易走极端?于丹认为,是没学会爱,就无法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好的表达和好的内容一样重要,从确定两个人的和谐开始,构建更多人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勇敢的承担爱和责任,大人和孩子要和一起成长,学会互相爱。

改变自己最难,老师让家长看这个片子,因为“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如果家长做不到以上于丹老师讲的,我们又如何要求孩子做到呢?,我们大人就和孩子一起成长吧,“付出、不放弃、处理好与每个人和谐关系”。

于丹人格教育读后感(三)

星期六早上,作为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收看了于丹导师关于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专题讲座。通过谛听大师的足音,让我们感受到了智者的心灵,也让为人父母的我们更加明白:学习成绩不是孩子的全部,塑造孩子成熟的人格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讲座中,于丹导师首先讲了如何培养孝心,并举了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捐肾救母这个事例,让我们明白尽孝道是孩子人生中不可推卸的一种责任;紧接着,于丹导师又用一个“仁”字诠释了如何为人处世,让我们懂得孩子的成长除了学业,更需要阅历和人格;最后,她寄语孩子们要象干茶叶一样,寻找自己的方式升华自己,成全社会,创造未来。

观看完讲座,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如何进行孩子的人格教育,大师以她独特的思维,在不到一个小时的讲课里,为我们娓娓道来,并一语中的。想到我们的孩子龚蒋昊,我们觉得很惭愧。孩子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在用一种传统的方式教育他。在我们的思维里,孩子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就行了,别的事情我们可以代劳。于是,我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一头扎在书本里,由于我们的忽视,他不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孝道,他也不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更缺乏与小朋友们充分沟通和交流的能力。这种过于简单的培养方式只会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越来越偏离轨道,不能达到于丹老师所要求的学业与人格共成长。

今天的孩子是明天的希望。人格教育从孩子开始,是父母和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有所学,有所思,有所行,在于丹导师的箴箴良言下,以创新的行动来塑造孩子成熟完美的人格。具体来说,我们第一要做榜样给孩子看,以对父母长辈孝敬尊重来让孩子耳濡目染,明白“百悌孝为先”是一种责任。第二要在辅导孩子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自立、自信、自强的能力和感恩的意识,让孩子在知识不断增长的同时,抵抗挫折的能力得到加强。第三要让孩子走进社会、学会沟通、善于协调、融入群体,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于丹《青少年人格教育》有感 篇二

“以人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 使语文课程由单纯对知识技能关注的目标观发展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观。三维目标观试图解决在关注语文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 也能够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形成语文学习的方法,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高尚人格的形成。

老师对文章不同的解读会带来课堂上与学生不同的对话主题和交流深度。在这里, 我想结合自己近几年所上的几堂公开课谈谈自己的一点具体的尚不成熟的做法。

那次在全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 执教季羡林老先生的《喜鹊窝》。在那篇文章里, 我感受到喜鹊窝承载着老人太多的希冀, 季老希冀人与自然能和谐, 人与人能和谐, 人与社会能和谐。作者虽然身处燕园, 却心系天下。从那篇文章中, 我感受到其实人的伟大, 更多时候不完全是源于事业上的成就, 而是人格上的高山仰止。透过喜鹊窝, 我看到了一个胸怀天下的季羡林, 看到了一个倡导和谐的季羡林。在课堂快结束的时候, 我设置了一个环节“师生齐创, 共抒和谐之心声”。我先写下了我自己的期望:“我希望天空湛蓝空明, 我希望云朵柔然洁白, 我希望湖水清澈透亮……”然后, 请孩子们拿起自己的笔写下自己的期望, 孩子们用心记录下了自己的感悟。有的孩子说, “我希望在天空和土地之间, 我们享受清新的空气;我希望在南极和北极之间, 我们手捧爱的花朵”;有的孩子说, “我希望每一条小鱼都有清澈的湖水, 我希望每一种动物都有新鲜的食物, 我希望每一颗种子都能安稳地成长”;还有的孩子说, “我希望把战场变成绿色草原, 我希望请松鼠和天鹅来我家做客”……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语言写下了他们的心灵感悟, 表达着他们自己真切的感受:生命是如此可爱, 地球是如此美丽, 我们要用心呵护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灵。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真正做到了师生情感的交融、心灵的共振!

记得执教海伦·凯勒的《享受生活》时, 我刚刚战胜了我人生中的一系列苦痛。当时我就在想, 在现实生活中, 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遭遇挫折与失败, 而当前初中生耐挫力普遍不强, 一些孩子经常因一点不如意的小事就伤心、沮丧、萎靡, 甚至想毁掉自己。培养学生的耐挫力, 对于提高其良好的心理品质, 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实现教育目标,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 在课堂的拓展延伸部分, 我通过本堂班会课中“真情告白, 沟通心灵”这个环节的互动教学, 用我的亲身实例来感染学生。我给孩子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2007年4月, 我所挚爱的外公因一次医疗事故永远地离开了我;第二天晚上, 我母亲因劳累和伤心过度胰腺炎复发, 住进了医院;8月底, 因为一次意外事件, 我被调到了一所农村初中执教;9月, 我因病开刀住院。当时, 我极度迷茫, 极度伤心, 我抱怨命运的不公, 抱怨老天的不开眼。这个时候, 是同事朋友们一次次的鼓励声, 是学生们一次次的敲门声, 唤醒了我这个失意人。蓦然发现, 原来我的身边还有着那么多关心我、爱着我的人。就这样, 我一路坚强地走了过来。我感激我的朋友, 是他们使我坚守了这份职业;我感激我的学生, 是他们给了我这么多感动的瞬间;我更感激挫折, 是它给了我直面生活的勇气, 让我更加珍惜拥有的幸福。我还自创了一首小诗《我的幸福时光》, 与同学们一起共勉。课堂上, 由名人的经历, 由自我的经历, 我与孩子们在互动中情感得到交融, 学生们感受到挫折、苦难、不幸, 这些只是生活的边角, 萦绕在我们身边的有亲情、友情、师生情, 有陌生人的关心, 有阳光、雨露、鸟语、花香……生命如花, 遭遇挫折的人生同样可以绽放出生命的光彩!我想, 当教育被教师注入一种信念的力量, 那么教育将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 而是引领学生人格皈依高尚的朝圣之旅。

犹记得那次参加南通市的赛课, 我执教的课题是丁立梅的《如果可以这样爱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 描写了至亲至爱的亲情, 其中没有豪言壮语, 却也温馨感人。作者描绘了日渐衰老的母亲与我之间多了几分小心, 少了几分温馨的画面, 在每个画面之后, 又对比穿插了曾经的母亲是怎样爱我的几个片段。那字里行间的轻轻诉说、娓娓道来, 时时在敲打着我, 刺痛着我, 我陪作者心疼、负疚、感恩;我也想起了我的平凡的母亲为我做的点点滴滴, 情不自禁地心疼、感恩着我的母亲。我有太多的语言和情感随着作者的诉说在心中充盈、流淌……在引导孩子们通过“整体感知, 走近母亲”和“深入探究, 品读母亲”这两个环节的学习感悟交流之后, 孩子们被深深感动了, 他们读出了儿时的幸福已成定格, 母亲与我之间多了几分小心, 却少了几分亲密。这并不是代表母亲不爱我了, 怎奈年迈的母亲已爱到无力, 只有自责。流年匆匆, 母爱相随。孩子们在此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后又有了更多的感悟, 有的孩子读出了“爱到深处是不忍”, 有的孩子读出了“母爱, 永远是向下的”, 更有的孩子说“‘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在’, 从今以后, 要好好地对待妈妈。”在此基础上, 我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张爱心卡纸, 配上《懂你》的轻音乐, 让孩子们仿照文章的结尾“如果可以这样爱你, 妈妈, 让我做一回母亲, 你做女儿, 让我的付出天经地义, 而你, 可以坦然接受”写一段文字然后交流。孩子们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有好几个孩子是哽咽着读完自己所写的内容的, 有的孩子说“如果可以这样爱你, 妈妈, 我不会再去崇尚名牌, 追求前卫, 只求您别太辛苦!”有的孩子说:“如果可以这样爱你, 妈妈, 我不会再任性, 不会再嫌你烦, 不会再让你担心, 下次与你一起在马路上走的时候, 我要走在你的左边!”……

3.思想政治课与青少年理想人格教育 篇三

【关键词】青少年 思想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82-01

人格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心理指标。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时代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为了适应如此复杂的社会,必须对青少年的人格进行教育,如此才能让其适应社会,被社会所认可。

一、相关必要性

1.1人格教育和思想政治课的联系

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让中学生培养出良好的人格特征。这是中学生必修的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常识的基本教育,促进了中学生的思想修养和政治修养。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精神范畴的教育,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针对其内心的不同特点,对其人格的形成给予指向性指导。如果忽略了人格教育,就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其意义,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可以说,思想政治课是人格教育的的基本前提,是中学生良好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

1.2中学生的心理世界需要关注

中学阶段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处于较为关键的地位。中学生各方面正处于急速成长状态,心理世界的变化更是起伏巨大,比如开始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生理上的变化等,都会对中学生的人格造成巨大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必须将人格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之中,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有一个稳固的心理世界,为将来适应社会做出心理保障。中学生未来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步入社会,而当今社会的形势已经较传统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情况和新思想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建设,如果达不到要求,就无法对其进行很好的适应,只能被社会淘汰。因此学生必须从自身出发,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用实际行动达到这个目的。

1.3人格教育是教学的要求

素质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个观念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得到了重要体现。进行人格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其素质进行全面提升,进而达到让其终身受益的目的。其实质上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各种价值观念内容渗透到教育之中,让学生的思想受到感染,具体显化为学生的人格特征,让学生培养出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理想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形成心系社会、心系国家的高尚品格。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2.1教学目标错位

我国的教育实践中,特别是中学阶段,侧重点几乎全部集中在理论知识和初级技能的掌握。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思想的不断入侵,整个社会的观念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两点分别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我国的现有教学方式仍然向传统倾斜,因此对知识的学习是教育的重点,知识的记忆是教学目标,因此要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转换为不仅仅是获取一些政策和道德方面的知识,还要受到思想教育。

2.2教学任务布局不科学

教学过程中,大纲起到的作用是知识脉络的梳理,但是这也使得教学的步骤已经被事先安排妥当,以至于每一个知识点讲解的时间和顺序都被固定好了。如此,不但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体,实质上老师也并不是课堂的主导者。如此,只能使思想政治课教育呈现僵化趋势。

2.3教学手段单一

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教学手段仍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在新型教学方式的冲击下,教师会利用投影仪等新型设备等进行教学,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些新型教育器材在课堂中应用的次数并不多。很多学校都为此进行了不小的资金投入,但是相关的教学资料过少,导致课程能用的材料不足,而相关课件的制作十分复杂,耗时费力,进而使其得不到很好的应用。

2.4教学方法不合理

思想政治课理论多、逻辑性强,对抽象思维水平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顾着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管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否够高。还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原则,忽视了现实规律,轻视学生的情感变化因素。种种因素都使得学生的地位无法得到提高。

三、相关对策

3.1知识与思想融合

学生的人格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堂思想政治教育课都会有相应的知识内容,让其彻底融入到学生的思想之中。因此,在每堂课上都要对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观察,弄清学生思想中的负面因素是来自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然后运用思想政治课的相关原理进行指导,让学生的思想中萌发出对良好人格形成有利的因素。

3.2知识与品德行为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效果的评判标准并非学习的好坏,而是要通过相关的实践活动来检验的。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注重理论的学习和情感的理解,还要做到实际的践行。将相关课堂理论知识与品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切实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格形成的切实促进意义。

3.3思想政治课与理想信念相结合

理想本身就是抽象的,无形无影,中学生对其认识难以深入,如果教师无法达到课堂知识与理想信念相融合的目的,就很难让学生形成一个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建立起的相关观念也只会是残缺不全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性格,赋予其高尚的情怀,让思想政治课的相关内容扎根于学生的内心深处,让学生的思想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最终形成理想的人格。

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思想政治課可以为学生形成良好人格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良好的人格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激励的竞争,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人格基础。本文通过对研究课题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对思想政治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进而得出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曦.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格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张煜.高中思想政治课与中学生人格教育[D].苏州大学,2010.

[3]王立英.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人格教育之对策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

4.观《中小学人格教育》有感 篇四

七年级四班 李晓鹿

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

——题记

听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我的感受很深。

父母

父母把我们养大,十分辛苦,我们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要孝敬父母,在父母累的时候,端一杯热水给父母喝,说一声:“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在父母不舒服时,细心照顾父母.这样一句简短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都充满了我们对父母浓浓的爱。

于丹老师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颗巨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在树下玩耍。他爬树,吃苹果,在树阴下小睡……他爱树,树像父母一样爱着他。时间过得很快,小男孩长大了,他不再每天都来树下玩耍了。一天,男孩来到树下,注视着树。“来和我玩吧。”树说。“我不再是孩子了,我再也不会在树下玩了。”男孩回答道,“我想要玩具,我需要钱去买玩具。”“对不起,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果实摘下来拿去卖了,这样你就有钱了。”孩子兴奋的把所有的苹果都摘下来,高兴地离开了。男孩摘了苹果以后很久都没有回来。树很伤心。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很激动。“来和我玩吧。”树说。“我没有时间玩,我得工作。养家糊口。我们需要一幢房子,你能帮助我吗?”“对不起,我没有房子,但是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拿去盖你的房子。”男孩把所有的树枝都砍下来,高兴地离开了。看到男孩那么高兴,树也非常欣慰。但是男孩从此很久都没回来。树再一次孤独和伤心起来。一个炎热的夏日,男孩终于回来了,树很欣喜。“来和我玩吧。”树说。“我过得不快乐,我也一天天变老了,我想去航海放松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用我的树干造你的船吧,你就能快乐的航行到遥远的地方。”男孩把树干砍下来,做成了一条船。他去航海了,很长时间都没有露面。最后,过了很多年,男孩终于回来了。“对不起,孩子,我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了,我再也没有苹果了……”树说。“我已经没有牙咬苹果了。”男孩回答道。“我也没有树干让你爬了。”树接着说。“我已经老得爬不动了。”男孩说。“我真的不能再给你任何东西了,除了我正在死去的树根。”树含泪说。“我现在不再需要什么了,只想找个地方休息。过了这么些年,我累了。”男孩回答道。“太好了!老树根正是休息时最好的倚靠,来吧,来坐在我身边,休息一下吧。”男孩坐在树根上,树很高兴,含泪微笑着……

父母,为了来满足子女的要求,可以奉献自己的一生。

人的一生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有快乐的、忧伤的、悲哀的……各种各样的人生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如果把一个人的一生比做一锅滚烫沸腾白开水,你面前有三锅相同滚烫沸腾白开水,同时把生鸡蛋、胡萝卜、干茶叶各自放入三锅沸腾的水中,经过一段时间,生鸡蛋将被煮熟变得坚硬;胡萝卜将被煮烂变成一锅胡萝卜泥;而茶叶经过煮泡,舒展了自我,释放了香气,把一锅平淡的白水,变成了香气四溢的香茶。

这就如同生活中的三种人:第一种,像鸡蛋一样,外表包着一层硬壳,内心曾经柔软,经过生活的磨练,更加封闭自我,拒绝与别人融合,最后变成内心坚硬、外表冷漠的人;第二种,像胡萝卜一样,经过生活的改变,逐渐迷失自我,失去了人生发展的方向;第三种,像茶叶一样,把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一锅香茶。如同人一样,经过生活的历练,与别人不断融合,吸收别人的能量,舒展自已,成就自我,最终也成就了他人。

我想大多数人都想成为第三种,我也如此。这是一种敞开胸怀、真诚接纳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你是选择抱怨、愤恨、内心充满不平,最后变得铁石心肠;还是如胡萝卜,深陷其中,迷失方向,最终丧失自我;还是如茶叶一样,怀着一颗睿智、包容的心,融入生活,融入他人,最后释放自我,同时也成就他人?

这个世界上学习知识故为重要,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经验,比经验更重要的是人的悟性。

5.于丹《青少年人格教育》有感 篇五

----读《教育魅力》之有感

品读完于漪老师的《教育魅力》这本书,让我陷入沉沉是思考。全书由“时代呼唤现代教师具有教育魅力”导入,从全面分析世界、中国、上海的教育发展的态势入手,以史实为经,以当代国内外研究文献为纬,向我们读者展示了教师教育魅力究竟为何与何为的宏大画面。同时,通过对小、初、高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以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数据揭示当下问题,剖析其原因,提出相关建议,帮助我们青年教师穿越职业迷茫,为我们的成长指明方向。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是,高端访谈时王澜教授说过的一句话:“教师的事业始终是对人的一生负责任的事业。”和调研结果表明的结论:“教师最吸引学生的不是表面的东西,而是从教师骨子里焕发出来的感染人的人格魅力”。这两句话让我深深的感触到教育事业的神圣与庄严以及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19世纪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讲过,在教育工作当中,一切是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的,因为我们的教育力量,它只能是从教师的活的人格源泉当中来。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教育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人格是一个人各种比较重要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基本精神面貌的体现。生命的品位、灵魂的境界都取决于人格。教师的人格既含有该群体共有的普遍性的心理特征,又包括每位教师个体所别具的风格和气韵。前者是教师人格的基本构成,具有稳定性,后者是教师人格的独特构成,具有特殊性和个性化倾向,两者合成了教师鲜明而又丰富的人格魅力。人格赋予了教师个体生命以鲜明的本我色彩,对于有很强可塑性的中学生来说,将有效地感染和影响其个性的形成。由于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基于拔萃的人格构成而升华起来的,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不容低估。通过对于漪老师《教育魅力》一书的品读,个人认为最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重视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发展的以下几点作用:

一、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激励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教师丰富的知识、高昂的理想、虔诚的敬业态度以及为达到教育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强烈求知欲,本身就是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开拓的无声召唤。激励的力量来自适宜的目标,教师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一种动力,它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身上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当学生仅仅为了通过升学考试而学习,其动力来自个体生命的外部,是一种游离与于心灵需求的外部动力。而教师崇高理想和敬业精神作用于客体学生,通过内化吸收,可以转变为一种洋溢在胸中的内驱激情,就能常保于求学与发展所必备的内部动力,从而形成心灵渴求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在这种学习类型的转化中,教师的人格魅力起到了激发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这种因师生日常相处而对学生的心灵所显示出来的无形的“感动”和“震撼”作用,比课堂上人生观教育所运用的语言更富有魅力。教师的人格好比一部好书或一部好的电影,其潜在的人格力量可以影响一个集体或某个人的一生。

二、对学生情感优化的陶冶作用

教育是心灵的沟通,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榜样,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阳光。”品德养成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对教师的人格魅力而引发的感染力有一种不自主的屈从作用。尤其是教师超越狭隘功利的无私关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一种澄澈明净的美好心境。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是继父母之后的第二影响源,那么他们会自然地将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情感期待和爱的要求转移到教师身上。伴随着师生交往的增多,教师的人格通过特定情境的展现,可以引发学生的心灵感应,进而引起心理感动,从而达到心与心的交融。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是在向学生传达关爱的信息,无声的行动中充满着对学生的期待。学生是有血有肉的情感个体,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学生,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久之,使他们对师长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深厚的归属感,迁移为热爱学习、探求真理的优美情愫。而且,更进一步将教师的这种情感立场上升为自己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从而确立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态度。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不是用强制的命令,而是通过形象直观的影响,如春雨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三、对学生道德升华的示范作用

青少年学生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这时期,他们需要确立自己的生活坐标,由于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形象具体,其人格魅力能为学生提供行为规范的物化模式,最容易成为学生效法的典范。教师那种磊落的襟怀、突破功利羁绊的道德人格,无疑对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其道德行为和渗透其中的道德观念对学生构成了生动的道德主导因素,使学生能够自觉意识到要按照教师所显现的具休可感的道德规范来校正自己的道德观念,进而对自己重新设计。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人格是学生行为的具体参照物,这个参照物要求学生对照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反思,从而把教师的人格力量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质。空洞的道德说教能从外部制约学生的道德作为,但不能促使学生对灵魂的自我审视。更不会用活生生的道德标准衡量自己的德行,作出自我调节,恰恰相反,难免会出现时下并不罕见的德育中的逆反心理。《颜氏家训·慕贤》中说:“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汲取了教师的人格力量,学生就会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追随着教师的思想行为轨迹,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地能找到教师作用的印记。

四、对学生意志强化的促进作用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然而还有比成功更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追求成功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坚强的意志。学生在认知世界的同时,也在认知教师,教师在诱发学生潜能、倾心将其培养成材的教育过程中昂扬的精神面貌、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为达到目的的坚忍意志力,必然会拨动教育对象的心灵之弦,激荡其血肉之躯中的浩浩阳刚之气。生活并不都是鲜花和掌声,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当学生渐渐浮出混浊的岁月,探出头颅睁开清醒的眼睛,更深切地感受到托举生命者的坚强与刚毅,并把对这种意志力的体验化为谋求自立和自觉发展不可摧折的意志,从而在自己的人生和事业进程中表现为达到既定的奋斗目标永不气馁、锲而不舍的意志穿透力。一旦教师的意志力成为学生生命中根深蒂固的品质,形成人格的主导力量,不断战胜自己思想中不足和限制,最终超越自己,做到宠辱不惊,成败安然。

尼采说过:“要提高别人,自己必须是崇高的。”作为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正如高端访谈一,叶澜教师在回答访谈问题是所说:“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专业’。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呈现你是谁,学生也在判断你是谁”。人格要靠人格来培养,道德要靠道德来影响,在教育形势不断发展的今天,广大教师要不断审视自己,凸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因为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折射出来的优秀品质,是任何教科书、任何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

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

6.读《于丹《论语》感悟》有感 篇六

读《于丹《论语》感悟》有感

暑假中我有幸拜读了于丹教授的《于丹〈论语〉感悟》一书,对其中的道理虽然谈不上大彻大悟,但也感到收获良多。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最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触颇多,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大家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这就是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给我们的启迪。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国》更好一些,她的语言没有易中天那样幽默,但绝对值得思考。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 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7.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篇七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孔子说:“言必行、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说话信用诚实,行为坚定果决,只要承诺了的事情,不管条件如何,无论采用什么办法,也不顾其后果,一定为其做成、做好。这等实践自己诺言的人只能勉强算作三等的士。可见,古人将此视为为人处事基本之德,为官从政平常之道。

时光隧道进入二十一世纪,绝大多数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拥护不拥护”以及“情于民所系、利于民所谋、权于民所用”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始终牢记入党誓词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涌现出一批像孔繁森、李国安、吴登云、郑培民、任长霞等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的优秀楷模。但也有一少部分党员同志忘记了党的宗旨。说归说,做归做,当面一道,背后一道,对自己的言论不负责任,对自己的行为不计后果,工作钻研不深、浮于表面、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相当严重,人民群众极为反感。

古人说:看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如何“言”?怎样“行”,这是人的一辈子为之探求的课题,我的初浅认识是:

做人要有底线。所谓做人的底线,就是人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良心、公德和爱好三个方面。良心、公德、爱好构成一个人的品格,也构成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风貌。这三者不是建立在钱

财、职位、权利基础上的东西,也不为某一阶层人士所独有。只要注重修身历练,谁都可以成就堂堂正正的人格品行。对他人要有基本的良心,在社会、单位要有起码的公德。于学习、生活要有高雅的爱好。不能言行不

一、前后不

一、上下不一。同时,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始终适应平常生活,懂得知恩图报,做到知足常乐。

说话要懂分寸。能不能办成事情、办好事,有一个分寸问题。说话有度,交往有节,办事就得当,就容易成功。不卑不亢,不软不硬,不偏不倚,就是一种分寸的把握。作为一名部门负责人,讲话办事要时刻掂量好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事该办,哪些事不该办。总之,说话、做事懂分寸主要体现在约束自己、规范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不揽权、多揽事,不越位、多尽职,不干扰、多支持,在工作中按客观规律说话办事,按群众意愿说话办事。

8.观于丹讲座有感 篇八

我收获到了“孝为德之本”。古有黄香扇枕温衾,现有田世国捐肾救母。他们的行为无不体现了一个字------孝。古今中外,“孝”都是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也是评价一个人品质最重要的要求。因为,作为祖国的未来;作为新时代的主人,我们更应该拥有孝心,将孝心作为我们做人的标准。为父母倒一杯水,是孝;帮父母做一次家务是孝;给父母捶捶背,更是孝。孝看似很难,其实它只是我们生活中很细微的表现、行为,这些行动在我们眼里可能微不足道,但对于父母来说,这可是满满的感动呀!《于丹讲座》使我收获到了孝心。

我收获到了二人成“仁”。鲁迅曾说:“厚泽深仁,遂有天下。”孔子也曾将“仁”评为做人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道德是最高的境界。可见,“仁”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小时候是善良的,身上是体现着“仁”的;可是,渐渐地,随着我们的长大,我们身上的“仁”味也渐渐消失了。这就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关。二人成“仁”。只有两个人在一起才能体现一个“仁”字。可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孩子们不再与自己的同龄人在一起玩耍,而是与电视、电脑为伴,这对我们是有害而无利的。因此,我们应该多到户外活动,多交新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加健康的成长。《于丹讲座》使我收获了仁心。

我收获到了只有自信才能自律、自强。“一个人要想写下无悔的青春,要想写出人生瑰丽的诗篇,就要点亮自信的明灯,对自身的力量怀抱坚定的信念”。这是在《于丹讲座》中,我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我是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我所获得的成绩我都当做是幸运之神眷顾了我,因此,我应该改变。如果我不自信,那我将不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如果我不自信,我将失去让别人知道我能力的机会。因此,拥有自信对我们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它就像一盏灯,指引着我们前进;它就像一阵风,吹动我们向前;它就像阶梯,引领我们成功。自信是成功最重要的要求。《于丹讲座》使我收获了自信心。

9.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 篇九

“心不静,幸福来不了;人没有更多与内心对话的机会,生命鲜活不起来。”——于丹 在当今社会里,相比于成功而言,幸福已经变成了更为奢侈的一件事。人们追逐成功,而成功却无法带给个人生命价值的全部满足。或许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点意趣、一点闲情,缺少了与家人共处的那些闪光的零碎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许多成功者不免苍凉荒芜。

于丹的这本书分成茶、酒、琴来介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描写一些看上去无用的事,其实,这也是在写人生。生活是复杂的,但永远要有一份闲趣,那就是发现美。

茶,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人在草木之间”。喝茶,谁都会;品茶,品出它的滋味,你会吗?鲁迅先生曾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在细细品茶的过程中,能享受到悠闲的那份怡然,领悟到豁达的那份淡然,才是真正的懂“品”之人。

酒呢,在这个越发浮华的社会,渐渐成了一种应酬,很少有人会好好品尝。仙人李白曾写道“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顷三百杯。”真是体现出了一种豪情海量。懂得陶渊明的那份“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人,也只是把酒当作一种媒介,为自己的豁然心境又渲染了一笔罢了。

琴,代表了雅致,古人大家闺秀均以会“琴、棋、书、画”为基本,“琴”是第一位的。我也在学琴,我总觉得在弹琴时,音符与思绪交织在一起的那份契合的表达,使我感动。音乐之美,是任何人无法抵抗的。

你有没有想过工作、学习之后静下来弹一会儿许久没碰的乐器?闲聊时喝一壶茶?在晚饭后饶有兴致地品上一杯小酒?每天都循规蹈矩的生活,让我们在繁忙中浪费了珍贵的每一天,那么,这些毫无意义的事就会填满你,让你变成机器。确实,我们需要放松一下,大城市里的人,走路都比别人快许多,谈何生活?

在这充满物质的世界里,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正确的看待物质享受物质,还要懂得如何得到精神的享受,拥有自己独特的享受方法,不要再生活在奔波中,停下脚步,拥抱美丽的世界,净化自己的心灵。就像白岩松的序言中所说“于丹教授将带领我们体验古代名士的生活情趣,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杯茶,于闲适间找回生命本真,找回幸福的感觉。悠闲的情趣与生活方式并非要让我们闲置大把的时光,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恰恰是要让我们在建立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

10.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篇十

现摘录几条,与大家共勉:

1、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2、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3、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4、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

5、人间最好的境界:“花未全开月未圆”,这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6、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世很重要的一点。

7、世上最追不回来的三件事:射出之箭、说出的话、失去的机会。

8、益友有三: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损友有三:谄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夸夸其谈的朋友。

11.看于丹论语心得有感体会 篇十一

于丹,从个性独特的视角来解读孔子的《论语》,《论语》告诉我们的是一种心灵上的追求,她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告诉大家,怎么才能过上我们心中真正追求的快乐生活,一种心灵上的快乐生活。听一听别人看于丹论语心得的有感体会,让自己的心灵更快乐,不压抑,不束缚。

最初知道“孔子”其人,是在“批林批孔”、“读书无用”那个年代,当时的大街小巷、机关、学校无处不见“打倒孔丘”的标语,但对其“腐朽”的儒家思想只是模模糊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后来有机会读到《论语》,却也只是零零碎碎地读,对其中精深远遂的思想未能体味,更对那些个“之乎者也”提不起兴趣而束之高阁。直到看了央视《百家讲坛》,于丹老师以其清新流畅的风格,散文般和缓优美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故事,以及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为我们带来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论语》解读后,我买来了《于丹<论语>心得》。近日休假在家,有时间静心阅读了这本书,读后让人感觉如沐春风,有一种心灵的触动。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录。孔子的儒家思想,备受历朝历代君主的推崇,也一直影响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就是在物欲横流、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仍然闪烁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于丹老师笔下的孔子朴素平和、谦虚贤达,博学睿智,平易近人,时时为我们传递着一种博大、仁爱和快乐。于丹老师用其独到的眼光和快乐的感悟解读《论语》中深刻而又广博的人生哲理,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个方面分别阐述自己的.心得,如“《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我最欣赏的,也就是于丹老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

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温暖的、快乐的生活?秘诀就是去找到内心的安宁。于丹老师讲了个小故事:同为花岗岩,台阶不服气地向佛像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通过这个故事,我把内心的安宁理解为:平和。以乐观向上、闲适超逸的性情融入环境;主动积极、坦荡旷达的胸襟投入工作;快乐愉悦、真实自然的心情拥抱生活,我们的心灵深处就会充满阳光、自信,生命就会快乐豁达许多,就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那样,去寻求内心的安宁。当然,要达到孔圣人的境界和于丹老师所说的那种和缓、从容谈何容易,必须经历千锤百炼方能修成正果,但不断地“修身养性”,逐步提升自己,努力追求内心的淡定和坦然是必要的,至少他可以让我们少一点烦恼,多一些快乐,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欲世界中让心灵找到归宿地与栖息地。

于丹老师告诉我们:“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面对“这样浮躁、竞争又这么激烈”的当今时代,“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我们应该向内寻求心灵的力量,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生的缺憾与苦难,“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心情和态度”、“既然生死、富贵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归,个人无法决定也无法左右,那就要学会承认并且顺应”。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顺意,一帆风顺,总会遇上种种沟沟坎坎,有如行驶在海上的船,一定会遇到风雨,甚至巨浪,所以首先要正确面对,学会接受它、善待它,但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应该是以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心态去弥补、去看待。没完没了地纠缠其中,一遍遍地呼天号地,一股脑地去怨天尤人,只能痛上加痛,不能自拔,既有害身心,又于事无补。该放下时且放下,就像老和尚与小和尚的故事,换一种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就会有不同的心境,予人宽容,就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

《于丹<论语>心得》,不故作高深,不矫情卖弄,没有寻章摘句,没有引经据典,没有从教条到教条、从书本到书本的搬家,娓娓道来,循循善诱,将孔子从圣人的高位复原到脚踏实地的凡人,把闪烁着真理光芒的朴素语言和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结合在一起,传递给人们一种温暖的思想力量,既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长。虽然对于丹老师的观点不能百分之百的认同,但读后让人豁然开朗,淡然微笑,还让人掩卷而思,浮想联翩,真可谓服了一剂“心灵鸡汤”。

12.读于丹《庄子》心得有感 篇十二

——读<于丹《庄子》心得>有感

自从上次在课堂上,看了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解读《庄子》心得的视频后。我深受影响,于是在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肆,因为文言文的难理解,我以前很少读过庄子的文章,但是通过于丹教授的解读,我受益匪浅。

于丹教授从十个方面为我们解读了庄子,其中让我影响最为深刻的是“认识你自己”、“谈笑论生死”、“坚持与顺应”。

认识你自己

正如于丹教授所说“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发点,才能够去善待别人”,我们总在怪别人不理解自己,可是我们何尝想过,其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我们虽然无法向庄子那样,梦到自己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从而得出“究竟是自己做梦化为蝴蝶了呢?还是蝴蝶做梦化为了自己了呢?”的想法,但是我们可以向庄子学习,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看待推断所有的事物,只有真正认清自己,才会懂得如何认清他人,而不必把自己的方式强加于人。在当今社会上,不认识自己的人比比皆是,而把自己的方式强加于人得更是数不胜数,小到家庭,大到社会,每当产生矛盾时,就必然有争吵,自然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正如混沌的开窍,渔网教子的方式,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的自知之明是如何重要,而我们又要如何能做到自知之明呢?于丹说:唯有在自己的形骸之外,保有一双灵魂的眼睛,始终审视自己。从认识你自己,到倾听你自己,到涵养、孕育你自己,这是一个美好的人生历程,通过庄子,通过于丹,我更加认识了自己!

谈笑论生死

庄子面对生死的态度,第一他不怕死,第二他绝不找死,第一点我无法参透,更加做不到,死对于庄子来说仿佛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他在《大宗师》篇里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子桑户死后,子情张和孟子反一个在编挽歌,一个在弹琴,对着子桑户的尸体唱歌。在现代,我从来没听说过有谁会这样做,当初我爷爷去世时,我只知道哭,只知道自己以后都没有爷爷叫了,我想,如果谁在办丧事时又唱又跳,说不定会被骂没良心吧。虽然我无法向庄子那样谈笑面对死亡,但是我绝对赞同他的不找死,人生只有一次,生命如此美好,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为何要轻生呢?即使对这个世界有多么地不满,但只要我们活着,活着就有希望,还记得那个故事:一只小蜘蛛在往墙上爬,爬着爬着,前面有一块湮湿了的雨迹,小蜘蛛一爬到潮湿的地方就掉了下来,然后,这个蜘蛛又从墙角开始爬,再爬到有个有雨湿的地方又掉下来了,如此一遍又一遍,周而复始。蜘蛛都懂得不屈不挠,我们为何要轻易轻生呢,再想想司马迁的忍辱负重,想想霍金受病魔的折磨,想想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人们,我们还有资格轻生吗?!这个世界还是充满精彩与希望的。

坚持与顺应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不外化。所谓的“外化而内不

化”,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外表随物变化,而内心有所坚持,凝静不变,而“内化而不外化”,说的是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人的内心应该坚持住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我们生活的时代时时刻刻在变化着,渐渐地,很多人把持不住诱惑,过分追求名和利,看看那些贪官,贪一点又一点,最后落得坐牢的下场,如果他们能坚持住自己心中的尺度,时刻提醒自己不被外在影响,那么也不会在监狱中度过余生。我们再来看看小悦悦事件,越来越多的扶人遭官司的事件让人们渐渐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质疑,更对这个社会产生质疑,于是,更多的人变得冷漠,对身边发生的事件视而不见,小悦悦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面对那么多变数,究竟还有多少人能继续坚持自我?现代人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面对千变万化的外在世界而内心不变,如果我们没有内心的定力,就会随波逐流,桀骜不驯,本着内心的宽容和洞察,随遇而安,不与世争,这样的话会少了很多纷争,少了很多矛盾。

上一篇:作文 猪八戒学武下一篇:产品整改方案20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