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辛亥革命精神

2024-07-14

如何传承辛亥革命精神(精选7篇)

1.如何传承辛亥革命精神 篇一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辛亥精神

摘要: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开始深入人心,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在辛亥革命中,我回忆辛亥革命的艰辛历程,我们不仅要铭记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我们更要传承和弘扬革命伟人的革命精神。百折不挠,为了革命理想奋斗终身。

关键字:辛亥革命

辛亥意义

辛亥精神

缅怀先烈

传承精神

1840年,英国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此后,一系列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一系列革命志士开始寻求探索国家救亡图存的道路,清王朝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蓄势已久的湖北革命党人发动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成功之后,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全国多个州县宣布起义,清王朝统治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南京临时政府成立。2月12日,清帝逊位,标志着清王朝的最终覆灭,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结束。至此,辛亥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时光荏苒,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一个世纪,但是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却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

辛亥革命推翻了岌岌可危的满清政府,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开辟了新的道路和可能性。《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清政府对帝国主义侵华势力已经完全放弃了抵抗,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洋人在华的代理人”。洋人几乎窃取了中国的铁路、海关等一切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利益,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之前一系列的探索国家救亡图存的运动都失败了,都无法彻底的推倒封建帝制的大厦。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满清政府迅速垮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虽然革命的果实配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并未实现真正的“民族、民权、民生”,但是辛亥革命的爆发激励了无数爱国青年为国家和民族的兴亡而奋斗,为中国革命斗争开辟了新道路和可能性。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彻底覆灭。随后又上演历史发展规律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的丑剧,但是事实表明倒行逆施,违背人类是最终要灭亡的。袁世凯仅仅做了83天的皇帝美梦就在国人的一片骂声中死去,张勋仅在舞台上演了12天的小丑就仓皇逃去。虽然辛亥革命之后的数十年,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之中,但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任何试图违背历史潮流的行为都将被摒弃。

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民族觉醒的大门,促使中国经济、思想乃至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变化。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卸掉了一些压在身上的封建势力的包袱,快速的发展起来。这一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张骞,他致力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为该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辛亥革命之后,人们纷纷剪除辫子、改变服饰,中国的社会风俗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变。

回忆辛亥革命的艰辛历程,我们不仅要铭记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我们更要传承和弘扬革命伟人的革命精神。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革命道路曲折坎坷,但是他仍旧拥有着百折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热忱,为了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而奋斗终身。

孙中山先生曾经一度对清王朝抱有一定的幻想。中日甲午海战爆发,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的困顿之中。孙中山直接上书李鸿章,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想“人能尽其材,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可是他的上书却没有得到回应,至此他对朝廷的自我改变彻底失去了信心。1894年11月,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秘密誓词。此后的数十年间,孙中山筹措经费,组织武装,发动起义,屡战屡败。但是孙中山本人却对革命抱有乐观主义精神,他曾经说过:“我不善处成功,而善处失败;愈失败,我的精神愈焕发。”这种无谓的坚持,让孙中山先生成了朝廷朝廷通缉的要犯,也使他在革命团队中的声望越来越大。特别是经过“伦敦蒙难”事件之后,孙中山名流海内外,并逐渐成为中国革命派的领袖。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清王朝统治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看似胜利的革命背后却蕴藏着无限的危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位,流亡海外。“宋教仁遇刺”、“临时约法被废”、“袁世凯称帝”,这一系列破坏共和的丑恶行径,促使孙中山先生发动“二次革命”、“护法运动”、“护国运动”,虽然革命成果差强人意,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革命伟人孙中山先生为了保卫民主共和进行的不懈斗争。

纵观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他一直都在为了实现民主共和而奋斗,这其中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是正如他所说的“我不善处成功,而善处失败;愈失败,我的精神愈焕发”,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无论经过多少挫折,无论经过多少磨难,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实现中国的民主共和而奋斗!他的奋斗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家为之努力奋斗,为中国的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

今天正值辛亥百年之际,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它给我们开启的是民主的大门;缅怀革命先烈孙中山先生,他教给我们的是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热忱。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沿着伟人的足迹,继续前行!

2.如何传承辛亥革命精神 篇二

就内容而言, 河南革命题材民歌表现出了一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无论是歌颂共产党、歌颂红军, 亦或是歌唱农业建设、歌唱爱情, 都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劳动人民的革命精神以及健康积极的精神风貌等, 有许多民歌如今还经久流传。这一批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产生的民歌作品, 带有相当浓厚的时代特征, 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表现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本质, 比较真实地抒发了广大人民的乐观主义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都给人民带来很大的鼓舞和影响, 不仅满足了革命时代的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 成为当时河南地区甚至是全中国革命时期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 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心声息息相通, 也影响了那个时代以来的无数后辈们,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今天, 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艺术感召力。

河南革命题材民歌产生于当时的社会生产环境, 是当时大部分河南地区农民们在革命历史背景下创造出的艺术表现形式, 是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的精神慰藉, 寄托了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些民歌最初可能只是某一个人的灵感所发, 继而又有更多的人来进行加工、美化、传唱, 最后随着学习演唱的人数增加和地域扩大, 最终形成了一种集体的演唱行为。民歌的传唱主要以口头传播为主, 在这个过程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大家相互都感到愉悦, 能够受到关心和鼓舞, 满足了当时人们内心祈盼和平公正、团结振奋的理想, 每个人的命运因民歌演唱而发生了更深入的联系, 个人的力量转化为集体的力量, 进而演变成为当时社会中抗战的一股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 艺术与历史也是休戚与共的, 历史包含艺术, 艺术反映历史, 每段历史都是当时的现状的记录, 历史中的艺术也可以说是当时现状的一种见证形式。河南革命题材的民歌作为音乐长河之中的一朵奇葩, 除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外, 对当今的音乐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民歌作为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历史价值, 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记录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河南的信阳民歌、西坪民歌已经入选在我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其中也包括这两个地方的革命题材民歌, 如信阳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等。

音乐具有神圣的本质, 音乐要给社会带来幸福和安康, 要与人为善、与民同乐。蔡元培先生说过“我们提倡美育, 便是使人类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到他们遗失了的情感”。[2]艺术无国界, 艺术中蕴含的情感是人类基本相通的, 音乐作为人类表达情感最直接的艺术形式之一, 通过学习和欣赏音乐作品能够使我们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刻。革命题材民歌属于音乐艺术, 是我国光辉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其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都很高, 对这些民歌的传承不仅能够使我们了解历史、了解音乐, 也是我们作为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休闲娱乐方式也日新月异, 信息与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呈现全球一体化趋势, 传统民歌已经很少有人关心, 许多传统地方民歌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一些民歌只有在特殊的场合才会重新搬上舞台, 而在现实生活中, 我国音乐环境不容乐观, 音乐商品化倾向严重, 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均要进入市场化运行, 为艺术而艺术, 为金钱而艺术, 甚至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进入模式化、庸俗化创作道路。大街小巷的传唱内容不外乎网络流行歌曲或者个别明星的歌曲, 播放经典音乐或我国传统音乐的场合并不多见, 传统民歌的位置越来越靠近博物馆了。因此, 对我国传统民歌的再认识和再学习显得刻不容缓, 对河南革命题材民歌也同样显得意义重大。

首先, 对河南革命题材民歌的学习和吟唱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中原地区汉族民歌的认识了解, 丰富我们的艺术视野, 传承河南民歌艺术。这些革命民歌虽然在内容与题材上与革命斗争相关, 但是在音乐和语言以及表演形式上却与其它民歌题材没有什么大的不同, 通过演唱这些歌曲, 不但可以体验河南民歌的艺术形式特色带给我们的审美愉悦, 也是对河南民歌艺术的一种传承和保护途径, 对提升河南文化大省品牌建设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次, 对河南革命题材的歌曲的学习和传唱有助于丰富青少年对我国革命历史的认识。中国革命史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历史地位, 革命斗争给当时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创伤。通过对那个时期革命题材民歌的传唱, 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文风貌, 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处境和对和平的精神诉求, 从而形成更加清晰的历史观和历史责任感, 学习特定历史阶段的民歌艺术, 有助于我们了解过去, 把握现在, 创造未来。

再次, 学习河南革命题材的歌曲在新时期可以帮助青少年改善人际关系,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民族团结精神。“音乐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 教育干预不仅仅影响音乐能力, 而且影响到整个的人格、生命哲学以及一般的生活态度。”[3]民歌本身就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无论从歌曲内容还是演唱形式上都是对人的表达与对人的协作, 学生们在学习和演唱这些民歌的时候, 能够和老师、同学们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 在精神上可以团结一致, 在表演上可以相互配合, 比起其他形式的学习, 更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默契。同时对这些民歌的学习过程, 本身就是对民族文化的一次肯定, 中国音乐的精髓就蕴含在这些民歌之中,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一点也不逊色于西方音乐, 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和传承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最后, 艺术的基本含义在于创造。艺术也是人类整个符号系统中最为活跃的部分, 它不但创造艺术符号及艺术作品, 也不断打碎、解构旧有的艺术符号, 将艺术符号的深层意指即真理释放出来。[4]对河南革命题材的民歌传承与保护过程中, 又要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发展, 不断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 从而使其具有传统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不是不同文化的简单相加, 而是要寻求一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使传统音乐与人的现代审美取向统一起来, 才能够为更为广泛的群体所接受, 因此才会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与发展潜力。河南革命题材民歌作为一种地域性的、革命时期的传统音乐形式, 它的发生发展都隶属于那个时代的河南文化, 从某种角度说, 它属于一种“前艺术”, 但是它又具有一种内在发展的动机。而工业文明的车轮早已驶入我们的国土,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渗入到我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音乐文化的繁荣与交流也在日新月异, 在继承和发扬民歌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 有必要从歌曲的内容、表演形式、以及传播方式上赋予更多的时代意义, 这些内容还有待于我们的音乐工作者、音乐教育者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行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人民音乐, 1979, 09.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3][奥]沃尔夫冈·马斯特纳特著, 余丹红, 张礼引译.音乐教育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纪念百年辛亥传承伟人精神 篇三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为此,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筹划了一系列活动,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了多个相关主题的展览,主要有:“精诚笃爱——孙中山与宋庆龄文物特展”(台北),“友谊之路——孙中山、宋庆龄与俄国”(莫斯科、圣彼得堡),“珍藏的记忆——宋庆龄故居馆藏孙中山文物展”(北京)。

盛夏,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澳门辛亥革命与中山文化研究会又合作举办了“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图片展”,通过珍贵的照片史料来缅怀孙中山曲折艰辛的革命历程,赞颂革命先烈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

此次展览的地点选在澳门,有其特殊的意义:孙中山与澳门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他求学时期。还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时,孙中山就常与同学杨鹤龄、尤列、陈少白等一起畅谈反清抱负,抨击时政。毕业后,他开始行医就选在澳门的镜湖医院,后来创办的中西药局也是在澳门。正如他后来在《伦敦蒙难记》中提到的:“此事有大可注意者一端:自中国有医局以来,其主事官绅,对于西医从未有正式的提倡,有之,自澳门始。”孙先生的“医人”是“自澳门始”,他“医国”的脚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自澳门踏出的第一步。这些内容在展览中都得到了体现。

展览的筹备工作从2011年4月下旬正式开始。经反复讨论,首先确定了展览框架:以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历程为展览主线,再将辛亥革命这一特殊历史事件进行重点表现,并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把保存在北京宋庆龄故居的部分珍贵文物照片糅进展览当中。如此一来,既克服了图片展览形式单一、缺少韵律的问题,又丰富了展览内容,给观者以更加直观、生动、全面的感受。

为兼顾展览的信息量和观赏性,主办者在内容选择和展览设计上花费了很多心思。展览资料的搜集工作是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需要查阅的资料数目庞大、内容芜杂,因此对资料的取舍和总体内容的把握尤为重要。孙中山的一生经历坎坷而丰富,他人生的广度和深度是几倍于常人的。在一个展览中,既要浓缩这样一个伟大人物的一生,又要尽可能不遗漏精彩要点,其难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如何在整体中放大和突出辛亥革命,也是此次展览的一个难点。辛亥革命,在漫长历史当中只是一个点。这个点,却向其前后引申出了无数人物和故事的关联。为了更好地解读和表现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6月,工作人员冒着酷暑,奔走于各大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以丰富展览内容,完善整体架构。功夫不负有心人,辛亥革命这一部分成为展览中当之无愧的亮点,为整体增色不少。

这次展览使用了历史画轴的设计创意,背景大面积运用带有历史感的米棕色,并在展板下方运用砖石路面的设计元素来体现历史远去的感觉。展览的六个部分则采用画卷的表现方式,利用米色至深棕的色阶渐变来体现伟人的成长和历史的演进。在与设计师几次讨论碰撞之后,最终呈现出来的整体风格与展览十分吻合:既具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飘逸、大气的灵动之美,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

2011年6月18日,“辛亥革命与民族振兴高峰论坛”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图片展”在澳门陆军俱乐部如期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会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全国政协委员修福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常荣军,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代表,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中联办副主任高燕,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宋彦斌,澳门辛亥革命与中山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世兴等出席了开幕式。

常荣军副主席在致辞中说,澳门是孙中山先生走向世界的门户,是他开展革命活动的舞台,是他蓄势待发的港湾。澳门人民对孙中山先生以及他领导的革命运动给予的支持和声援,永远被人们纪念与传颂。

4.传承红色经典 发扬革命精神 篇四

红色,象征着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从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无一例外的都是因为红色而典藏的历史,穿越了时空,成为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心中永存的向往的殿堂!

缅怀过去,传承未来,跨越时空的隧道,去寻找历史的足迹,你定会为之震撼;面对革命英雄的大义凛然,面对他们宁死不屈的决心,你定会为之感动;面对壮士们不畏艰险,面对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你定会为之折服。祖国的山河中,处处闪烁着红色革命的光芒,处处印迹着红色革命的史迹。透过历史的年轮,我们不仅会了解到历史的故事,更会深刻体会出中国人民的灵魂、气质及精神!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所以我们必须为中国的和平而努力奋斗,为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而和侵略者斗争到一兵一卒,决不允许中国土地沦陷敌手。为了维护祖国的和平,大批仁者志士前赴后继,他们用信念和热血为历史写下了不朽的一页。

今年的国庆,恰逢新中国成立第69周年华诞。69 年家国巨变,把我的思绪带回69年前的沧桑岁月,无数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赴汤蹈火的志士仁人,革命先烈的形象活生生的如在眼前。我似乎一下子就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岁月,似乎又看到了苦命的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奋战疆场的情景。有英名长存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奋力堵抢眼、刘胡兰英勇屠刀下......下面我先讲一位志士的故事吧!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部队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了转移通知,但是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来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队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叛徒告密而被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送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东西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面前,亲眼看到匪军连铡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年龄中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临坚贞不屈,这种表现,恰恰是对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说出组织的秘密,也绝不让敌人伤害其他百姓,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红色故事催人奋进,红色歌曲洗涤灵魂,红色书籍改变命运,我们要时刻铭记,正是这些革命先辈用鲜血染红了国旗,铸就了历史,换来了今天。红色经典使我们想象出很多与那时红军战士有关的事情。难以忘怀他们曾经走过的景区,难以忘怀他们英勇的神情,难以忘记每个牺牲自己生命为我们做一个好的开始,结束一个糟糕的结尾。

正靠着无数革命先辈的奉献和牺牲精神,靠着他们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东方雄狮才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今天,红色精神,红色品格,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有责任传承红色经典,发扬革命精神,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让红色歌曲时时传颂,让红色书籍天天阅览,让红色经典做我们的人生导师,让我们用革命者的精神努力学习,发奋图强,为新时代谱写属于我们的乐章。

5.如何传承辛亥革命精神 篇五

主题团日活动总结

——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1104团支部

【活动时间】

10月30日 13:00-18:00 10月31日 19:00-21:00 11月 3日 16:00-18:00 【活动地点】

中山公园,逸夫楼多媒体教室 【活动形式】

1.参观游览中山公园 2.观看电影《辛亥革命》 3.开展辛亥革命相关作品交流会 4.召开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学习辛亥革命精神,推动良好学风建设,营造班级氛围,促进同学间交流,创造优秀班集体 【活动参与者】

软件1104班全体同学

【活动形式简介】 1.参观游览中山公园

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组 织全班同学前往以伟人命名的中山公园,通过瞻仰孙中山石像,参 观中山堂等,加深了同学们对革命先驱的了解,也使大家对辛亥革 命有了更深的认识。2.观看电影《辛亥革命》

为同学们播放历史大片《辛亥革命》,让同学们重温那一段伟大 的历史,也让同学们感受到浓重的爱国氛围,并且从各个人物身上学到可贵的精神。

3.辛亥革命相关作品学习交流

由于大多同学对辛亥革命缺乏了解,故由学习委员收集了一些与辛亥革命有关的资料及优秀作品,供同学们学习和交流。4.召开主题班会

召开以“学习辛亥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班会,以知识竞赛以及发表个人感想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一些辛亥革命历史细节,并且交流自己对辛亥革命精神、对伟人们的了解及活动感想。

【组委会成员及分工】

组长:李婕(活动策划、组织及文档整理)副组长:韩定江(协助组长,使活动顺利进行)工作人员:

吴凯(收集整理活动所需资料素材)李黛娜(负责主题班会的召开)侯哲(组织同学前往中山公园)崔雪云(负责活动过程的拍摄)

马书亚(管理活动过程中所需物资、道具等)

【活动流程】 一 前期准备阶段: 1.团支书与各位班委协调讨论,并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初步确定了团日活动的方向,拟定团日活动计划。

2.召开班委会议,对计划进行改善,并且按照计划进行工作及人员的分配。

3.生活委员为本次团日活动联系商店制作了横幅。

4.组织委员提早找好去中山公园的路线,并且提前去中山公园了解情况。

5.宣传委员向同学们详细说明活动计划,并及时通知每个同学活动的日期及地点。

6.班长联系老师,借用多媒体教室。

7.文艺委员为主题班会写了计划书,并和学习委员一起查找相关资料以及影片视频。同时为保证此次团日活动更生动,学委还制作了相应的PPT。

二 计划实施阶段:

 全班参观游览中山公园

在中山公园,我们瞻仰孙中山先生的石像,感受伟人身上所散发的气概和爱国精神,之后到了社稷坛,社稷坛里的五色土和江山石充满着历史气息和民族团结气息。同时,部分同学进入据说曾停放过孙中山灵柩的中山堂,参观了里面的展览,更是感慨万千。许许多多的旧物都让人眼前浮现当年的伟大事件,同学们都对辛亥革命的先驱们有了更深的崇敬之情。在宏伟的中山堂前合影之后,因为公园很大,组织委员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开游玩。大家在赏景过程中同时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

大家用手机和相机记录了在中山公园的美好时光。难得的一次放松机会,大家玩的很开心,公园里充满着我们的笑声。这是一次很愉快的出游。

最后,我们在孙中山先生的石像前面合了影,结束了我们的中山公园之行。

 观看影片《辛亥革命》

10月31日晚,在逸夫楼的多媒体教室,我们开始观看影片《辛亥革命》。同学们都被影片所吸引,平时好动爱玩的几个男同学也静静地坐着,认真观看。影片带给了同学们深深的震撼,片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气概,让人仿佛到了那个动荡的时代,那个充满爱国的时代。特别是片中青年们的满腔革命热情,更是让我们这些青年深深感动,很具有教育意义。同学们都喜欢看电影这种学习形式,并且表示将会写下自己的观后感,在之后的主题班会上进行交流。

 辛亥革命相关作品学习交流会

在学习委员的组织下,我们进行对辛亥革命历史更进一步的学习。由学习委员吴凯作为主持人,交流会从一开始便充满了乐趣,PPT展示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学委很用心地找了许多关于辛亥革命的资料。包括人物介绍,背景介绍。同学们很仔细地听,知道了许多书本上所没学到的辛亥革命小细节,以及一些不出名却为辛亥革命奉献出生命的英雄事迹。

之后的环节是同学们交流自己对辛亥革命精神的认识及了解。同学们都十分踊跃参与其中,同学们大胆地上台,分别说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还为我们讲了许多大家所不知的历史事件。

这个环节为平常不大表现自己的同学提供了机会,不仅交流了心得体会,也锻炼了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和胆识。

 主题班会

作为本次团日活动的最后一项内容,为了有一个完美的结尾,文艺委员可是费了很大的心思,又是查资料又是出竞赛题。11月3日下午,终于迎来了我们的主题班会。

文艺委员李黛娜宣布主题班会开始。第一项活动是有关辛亥革命的知识竞猜。答对的同学有权要求其他人表演节目。这可让同学们都来了兴趣,纷纷抢答。“辛亥革命的具体时间是?”主持人话音刚落,张维伦便喊出了答案是1911年10月10日。于是班长很无辜地被要求唱国歌。气氛很是愉快。之后李璐兵、金帆等同学又分别答出了主持人的问题,教室里歌声笑声此起彼伏。

第二项活动是个人发表团日活动感想。以抽签的形式让同学上台。马书亚同学很荣幸地被第一个邀请上台,说得慷慨激昂的,看来他对这次活动很满意,也收获到了不少。

主持人之后也发表了一番演说。有对辛亥革命电影的观后感,也有对此次活动过程的心得体会。

主题班会进行得如火如荼。最后,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主题班会结束。同时,我们的团日活动也完美地落下帷幕。

【主要成果】:

以下是我支部部分同学的活动感想:

彭一凡:

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

游览中山公园一项,本来是娱乐意义大于学习意义的,但是依然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展览馆,了解了辛亥革命的过程,了解了孙中山的形象。历史本是平淡的,在这里,我们被以一种平铺直叙的方式领会着那段历史,没有激动,也不应有激动,革命精神并不在这里体现。历史的醇厚如酒,先人的事迹让我们感动。晚清的社会,革命的风潮,在新青年的奋斗中散播开来。历史如画卷从眼前划过,记录心间。

观看了影片《辛亥革命》。革命以艺术的形式再次展现,变得慷慨激昂,让人热血澎湃。不同于图文式的解说,电影的内容更给人冲击、震撼。让我看到了革命先辈的勇敢与无畏。敢于挑战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这是需要一种怎样的开创精神;敢于挑战腐朽的政权,为人民谋求幸福,又需要一种怎样的爱;敢于与殖民者抗争,挑战侵略者,更需要一种怎样的勇敢。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废旧革新的年代。从此,中国摆脱了封建统治,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因为它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它进行得步履蹒跚,因为它毕竟是错误的,资产阶级的力量并不足以是中国彻底摆脱封建的枷锁。

革命留给我们的,并不是正确的政治思想,对于我们青少年更甚。我们需要记住的只是先驱者的开创精神与革命精神,以及他们用鲜血铺成的新中国的基础,永远激励我们向前。

李黛娜:

2011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它让我们想起了一百年前的历史悲剧,那个**的年代,有多少英雄为了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一百年后的我们所拥有的安定生活真的来之不易啊!但是我们仍旧要居安思危,弱后的民族就要挨打,这个教训,中国人应该深刻的认识到。

我参加了学校及班级各种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学校组织同学们一起看了历史巨作《辛亥革命》,但是的我,真的被演员们精湛的演技震撼住了,更确切地说,作为一个年轻的中国人,看到祖国屈辱的过去,怎不热血沸腾,怎不泪流满面,怎不被革命先烈的勇径和崇高的爱国情怀所折服? 最让我影响深刻的是林觉民感动肺腑的《与妻书》,还有林觉民面对清王朝苟且偷生的官吏是那高傲不屈的姿态,宁死也不愿出卖国家民族,还有自己的灵魂.后来林觉民被投入大海,尸体被打捞上来时,我遏制不住便泪雨如注.那时候的惋惜和愤慨难以言语形容。

电影让我感觉到沉重,我们以史为鉴,总要看到过去,直面未来。民族只有自强,只有让自己发展强大起来才能不被欺负,人和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大自然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规律是如此淋漓尽致地被诠释。

之前我们班一起去了中山公园参观,感谢北京优越的文化地理优势,我们通过实践,走回过去,看得更真切,更深刻。明白我们是大学生,作为知识青年,我们肩负的是更大的责任。中山先生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我们怀揣感激,崇敬仰视这位走在时代前头,为人民说话的老先生。是这个伟人让民主深入人心,是他让中国人民苏醒,我们铭记。

我们回顾历史,作为一种对过去的尊重,更作为一种对未来的责任。

乔煜文:

这次团日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伟大精神,认识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认识到他们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为了抵抗外族的战争和侵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因此,在这个和平年代里,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牢记烈士的遗愿,用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去实现先烈们未竟的事业,去创造祖国无限美好的明天!

师晓玮:

11年10月29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这次由本团支部组织的团日活动。活动结束后感慨万千,现将所感一一列举如下:

1.经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当时革命工作者的艰难,使

我认识到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真正含义,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当牢记过去,并将革命先烈作为我们人生的楷模,努力向他们看齐。

2.活动中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让我 感受到了集体大家庭所带给我的温暖。我一定会担负起家庭中一员的责任,努力建设我们和谐的大家庭。

3.这次团日活动也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了解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 内容,对于已经了解的内容又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我知道了辛亥革命的目的: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些是我以前从未了解过得。

团日活动的最后用一个精美的PPT来总结,并且还观看的《辛亥革命》电影,还有互动节目,不仅增加了乐趣,而且让我们了解了知识,一举两得。

崔雪云:

经过几天的团日活动,我学到了很多。

这次团日活动的主题是发扬辛亥革命精神,这次的活动使得我对辛亥革命的了解有所加深,了解到了辛亥革命的起因经过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通过这次活动我开始思考起我们这一代为了传承辛亥革命精神到底该做些什么。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有过主题班会,游览过中山公园。同学们在活动时非常认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了中山公园内所展示的辛亥革命的历程,同时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团日活动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去实现团队合作,并且在分配任务的过程中加强了综合素质。团日活动可以说是一种能够培养我们学生素质的优秀活动。

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像团日活动的一些团体活动,使得我们在大学这个亚社会里把握更多培养自身能力的机会。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能让我们对自己的祖国及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培养我们的各方面素质。

李璐兵: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我班团支部组织了”传承辛亥革命精神“的主题班会。

首先,在团支部的组织下,我班全体同学共同来到中山公园参观,瞻仰了孙中山先生的雕像,并且在中山堂一同合影留念。孙先生的雕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孙前辈一手掐腰,挺直站立,双眼凝视远方,仿佛在为革命的前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缜密的思量。雕塑栩栩如生,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非凡气质。随后,我们又集体观看了电影《辛亥革命》,并召开了团日主题班会。电影仿佛又把我们带回了100年前,带到了那场气壮山河,改变民族命运的革命。当看到革命先驱为了信仰舍生取义时,同学不禁潸然泪下。当看到人民终于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时,会场里想起了振奋的掌声。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了解了辛亥革命这段历史,更加敬佩革命先烈们敢于革命的勇气,推翻帝制的魄力与拯救民族的责任心。正因这些人的存在,我们的民族才会走到今天。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历史的各个阶段,总会站出这些高瞻远瞩,胆略非凡的人在引领着人民,相信这也正是我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此刻更加醒悟,前辈手中的红旗已经交到我的手中,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重担落于我肩,我也将会不辱使命,为祖国的重新崛起而奋斗,必将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总体来说还是进行得不错。同学们能够积极配合,为团日活动形式的确定出谋划策,是活动能够进行的重要基础。并且,被分配到任务的同学能够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更是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从最初的制定计划,到最后活动的完满结束,都有着方面的积极协助和努力。这次团日活动形式多样,电影,游玩,交流会,内容丰富并且迎合同学们的不同兴趣爱好。热爱电影的同学在观影过程中领略到了此次团日活动的意义所在。爱好游山玩水的同学更是在游玩中体会到了辛亥革命精神。

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很好地将全班同学聚集在一起。大家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彼此的了解比较少,这次活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对优秀班集体的建设有很好的影响。

同时,通过对辛亥革命精神的探索和讨论,伟人们的崇高理想和品质精神,促使同学们有了动力,不论是学习上还是今后的发展中。相信这次活动能使同学们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所在,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没有安排好时间,许多环节的进行都与同学们的课程相冲突,导致一部分活动没有按照原计划进行而一拖再拖。在借教室的问题上更是由于没能和老师很好地协商而一再变化。在以后的活动中一定要做好更全面更充足的准备。

团日活动对于班集体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今后还应多创造这种机会,组织各种活动,以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和相互了解。希望我们软件1104班经过这次团日活动之后,能更加团结,更加和谐。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共同进步。

2011年11月5日

附件一:

辛亥革命100周年班会竞答题 1)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 2)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 3)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哪三个: 4)请举出三个辛亥革命的烈士: 5)武昌起义最后是失败还是成功? 6)宋庆龄曾为哪位革命家写过题词:秋风秋雨愁煞人,能跨马扶枪。7)请问百日维新发起人是: A.康有为,梁启超 B.梁启超,谭嗣同 C.孙中山,梁启超

8)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

[多选题] A.推翻了帝制制度

B.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9)你认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是什么?

A.清王朝暴政

B.保路运动

C.不平等条约

10)1930年,是谁发表了《警世钟》,主张反对帝国主义,推翻洋人的朝廷。A.林觉民 B.陈天华 C.章太炎 D.邹容

11)1904-1905,什么战争在中国爆发,这是外国侵略者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发动的战争。A.日俄战争 B.英俄战争 C.德日战争 D.英法战争

12)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发动,是谁带领敢死队百余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失败后返回香港。A.孙中山 B.赵声 C.喻培伦 D.黄兴

13)1911年四月,是谁参加了广州起义,不幸受伤俘虏,后背清政府杀害,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起义前他留下了感人至深的绝笔:与妻书 A.林伊民 B.方声洞 C.林觉民 D.黄兴

14)孙中山所说的: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之役并寿,此战役指的是: A.黄花岗起义 B.镇南关起义 C.钦州起义 D.惠州起义 参考答案:

1)1911年10月10日

2)武昌

3)民主 民权 民生

4)林觉民 秋瑾 黄兴等

5)失败

6)秋瑾

7)B 8)不唯一

9)B

10)B

11)A 12)黄兴

13)林觉民

6.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作文 篇六

时光的脚步凝固在空气中,将红色精神描绘得绘声绘色,万水千山中默默的留下脚印。寒风呼啸着,空气中像是带着刀刺一般直入红军们的身体,刺骨,凛冽,默默存在。

食物乃人生食粮,延续生命的感动与奇迹,而在艰苦中生与死中,他们将不泯灭的精神为食粮,成为了胜利的奠基。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背后涌动的这一股力量,激发着无数人爱国敬业,他们也存心每一个红军的心中。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古时那最嘹亮的口号,将暴政推向历史的教科书,而几千年后的现在又出现了一支雄厚的军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一缕光芒出现的时候就已有了燎原之势,是他们典藏的历史用行动书写了光辉篇章。

曾经的丧权辱国,无用之至都不会抹去,他们是悲惨的,凛冽的被历史所牢记,也被13亿中国人所牢记,然而正是这样令人切齿的历史才让更多的人去拼搏,铭记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传承红色基因。

作为新时代孕育出的小花,承载着时代发展的责任,只有将红色精神承接下去,发扬起来,才能做一个优秀的青年,祖国的崛起不只是需要我们刻苦学习,而是许许多多青年在青春之时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中国故事。”

岁月湮没在尘埃里,将历史铭记,而后,中国不再屈服。

消防队员消灭火灾,警察叔叔除恶扬善,解放军叔叔抗震救灾,承载国人梦想的载人航天……一桩桩、一件件是中国的伟大进步。

7.重视培养研究生党员的革命精神 篇七

1 革命精神的内涵

从词源角度考察,“精神”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二是指宗旨、主要的意义。精神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产物,在哲学上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脑产生的观念、思想上的成果。革命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长期艰苦斗争中逐渐形成的共同具有的意识观念、意志情感、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等。“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1)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铸就了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伟大的革命精神。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熔铸成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新的革命精神。不同时代的革命精神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蕴。比如,井冈山精神包含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等内容;长征精神包含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等内容;延安精神包含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等内容;“两弹一星”精神包含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等内容。

革命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时代的精华。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渊源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又使优秀传统不断升华到新的境界。古代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饱含进取的民族精神熏陶和感染中国共产党人以无比的革命热情和无坚不摧的力量取得革命的胜利,并形成敢于牺牲、敢于创造、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结合中国革命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 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包含崇高的革命精神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研究生党员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应该具有先进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由于不同历史阶段党的纲领和路线的变化调整而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斗争上。改革开放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努力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身体力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和纲领,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这就需要研究生党员坚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将传统要求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传承和发扬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等丰富内涵的革命精神,坚持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对于完成研究生党员的历史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与培养崇高的革命精神结合起来,是新时期研究生党员区别于非党员研究生的显著标志,是研究生党员报效祖国,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基本途径。

革命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脉相承。革命精神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实求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具体而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表现为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开创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走了一条不同于苏联十月革命模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表现在“两弹一星”研制工作人员在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表现在红军冲破国民党蒋介石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征服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纵横十余省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艰苦奋斗、务实求效的精神表现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陕北和延安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一系列促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的重大决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在白求恩深入革命地区,毫无利己地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表现在张思德在炭窑意外坍塌的危急时刻因抢救战友而以身殉职。由此可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事迹凝聚和体现着不同时期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指出,“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2)中国共产党人在追寻中华民族解放的历史岁月造就革命精神,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呼唤革命精神。“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3)作为青年群体的先进分子,研究生党员需要按照党员的先进性的要求,具有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民族性格,创造精神、实事求是的知行方式,胸怀天下、精忠报国的爱国思想,重义轻利的高尚品格,在思想境界、精神面貌、行为上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3 培养研究生党员革命精神的途径

3.1 强化革命精神学习,提高认知水平

培养革命精神首先需要研究生党员对其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强化革命精神学习,提高认知水平是培养研究生党员革命精神的首要环节。以往革命精神的学习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学习内容的教条化,形式单一化;二是研究生党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多元化。面对上述挑战,高校党建工作者和研究生党员首先应把握革命精神的深层次内涵。革命精神学习不仅包括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也包括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的革命精神。其次,高校党建工作者应结合研究生群体的特征,创新学习形式,增强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生党员具有思想较为成熟、知识层次高、个体差异较大等特点,并以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为主,具有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必须坚持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主的方针,增强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激发其通过学习革命精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

3.2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不同的理想决定着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追求和境界。始终坚持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培养研究生党员革命精神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指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革命精神的理论支柱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奋斗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这些革命精神共同孕育、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都以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最终目标,都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基础,都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发展变化了的革命形势与任务相结合的产物。高校党建工作者和导师在研究生党员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引导他们树立党员应该具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需要引导他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奋斗精神不懈怠,具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雄心壮志。

3.3 增强政治责任意识,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研究生党员的双重角色不仅需要在学术研究方面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更需要在青年政治责任意识方面有良好的表率。政治责任意识是影响政治责任行为和表现研究生党员是否具有政治觉悟的重要因素。通过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可促进研究生党员勇于承担时代重任并保持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高校党建工作者通过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研究生党员在党组织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主体性的发挥。

3.4 提高科学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内化革命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研究生党员作为国家人才的后备力量,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科学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和创新技能。创新意识需要研究生党员敢于冒险、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权威;创新品格需要研究生党员在完善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脚踏实地、埋头钻研,坚持用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技能需要研究生勇于实践。由此可见,科学创新能力饱含着革命精神。近年来,研究生党员深受学风浮躁、弄虚作假、粗制滥造等现象的影响。在提高研究生党员的科学创新能力过程中,党建工作者与导师可以通过严把学术论文质量关和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共同鼓励研究生党员在科学创新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内化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保持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高昂饱满、全神贯注的参与热情,始终保持踏实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作风,保持和发扬革命战争时期的一股劲、一股革命热情、一种拼命精神。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136.

[2]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323.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人民出版社,1977:327.

[1]胡锦涛.大力弘扬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J].党建,2007.9.

[2]雷立明.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J].湖北社会科学.2001.8.

上一篇:一人有限公司章程免费下一篇:黄鼠狼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