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风雨的原文及赏析(共9篇)
1.诗经风雨的原文及赏析 篇一
《诗经》描画了五百多年的历史面貌, 反映了当时社会各层次、各方面的生活和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 题材十分广阔, 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经》还创造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和艺术方法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 其影响难以估量。
《诗经》是文学作品, 但中国古代统治者几乎从来没有把它当作文学作品对待过。《诗经》从周代开始, 就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典礼仪式、贵族宴会、政治和外交等场合, 并被作为贵族学习的教材。孔子说过:“不学《诗》, 无以言。”他又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的话, 正是对《诗》在周代所起社会作用的概括, 也反映了儒家对《诗》的社会作用的看法。
自从汉代把《诗》尊奉为“经”以后, 这部儒家典籍便成了钦定的政治伦理教科书。从汉到清, 研究《诗经》的“《诗经》学”经历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汉) 、“郑 (郑玄) 学”和“王 (王肃) 学” (魏晋) 、“南学”和“北学” (南北朝) 、“宋学”和“新汉学” (清初) 、“今文经学” (乾嘉以后) 等发展阶段;而“《诗经》学”发展的每一阶段, 都同当时中国政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都是紧密联系着当时的政治现实, 并为当时的政治统治和政治斗争服务的。
我们今天研究《诗经》, 当然不会像古人那样把它当作伦理教科书;但如果仅仅把它作为纯文学作品, 无疑也是不够的。事实上, 已有许多人对《诗经》作了文学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语言学的研究, 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让我们从语汇的角度来看看《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用汉字记录的诗歌总集。它使用的语言是“雅言”, 即当时周王朝统治区通用的经过加工和规范化的文学语言, 亦即标准语 (“雅”的意思是“正”) 。“雅言”是以黄河中游的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因此, 《诗经》收录的虽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作品, 但是, 表现在语言上却是统一的。根据自清代以来的古音韵学者的考证, 《诗经》以及周代的其他韵文, 所押的韵都是一致的。可见, 古代这些民歌民谣, 在辑录的时候, 已经过乐官们和史官们的整理, 都用统一的“雅言”;而当时贵族、知识分子创作的乐歌, 则一直运用“雅言”。这种“雅言”, 是战国以后书面语言的前身。因此, 《诗经》在统一我国汉民族书面语言方面, 起到了奠基与先导作用。
《诗》三百, 使用了大约三千个单字, 又运用这些单字, 构成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词汇。如其中极为丰富的名词, 表示了自然界繁多的鸟兽草木之名, 也表示了人类社会中各种复杂的事物的名称, 都十分准确、鲜明、生动。只就生物名词而言, 《诗经》中就有草本植物100种, 木本植物54种, 鸟类38种, 兽类27种, 昆虫及鱼类41种 (据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统计) 。《诗》中出现了大量的合成词, 这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其中有许多合成词, 至今仍活在人民的语言文字中。她是永不凋谢的生命之花。如高山、大路、灌木、乔木 (以上名词) , 永久、光明、正直、崔嵬 (以上形容词) , 翱翔、邂逅、匍匐、改造 (以上动词) 等等。还有些词组, 被后世固定成了成语, 如不可救药、小心翼翼、未雨绸缪、人言可畏、信誓旦旦……
下面就分类介绍出自《诗经》、至今仍有生命力的成语。先说明几点。一是下面讲到的成语, 成语词典不一定收入, 但确是常被固定地使用的;二是解说时以成语带《诗经》有关篇什或片断的欣赏, 并非单纯地为成语释义;三是分类可有交叉, 不尽科学。
一、赞颂、祝愿 (褒义) 类
先来看看赞美女子的。
△颜如舜华
有女同车, 颜如舜华。将翱将翔, 佩玉琼琚。彼美孟姜, 洵美且都。 (《郑风·有女同车》第一章)
写一男子娶到了又美丽又有德 (第二章末句为“德音不忘”) 的女子, 赞叹不绝。
“舜华”是木槿花。若说“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 那么《诗经》里就有天才。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硕人其硕。衣锦褧衣。齐侯之子, 卫侯之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卫风·硕人》第一、二章)
齐庄公的女儿出嫁到卫国去, 要做卫庄公夫人 (即庄姜) , 卫国人为她的新婚而歌唱。头一句写她身材高大, 衣裳华贵, 接着写她的高贵身份。第二章集中描写她的容貌之美。“荑”是茅芽, 洁白细嫩。“柔荑”和“凝脂”、“蛾眉”常用于形容美女的手、皮肤、双眉。“倩”是酒窝儿, “盼”是眼睛黑白分明的样子, 两句写美女的神态, 非常生动。
△硕大无朋
椒聊之实, 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 远条且。
椒聊之实, 蕃衍盈, 彼其之子, 硕大且笃。椒聊且, 远条且。
(《唐风·椒聊》, 共二章)
这首诗赞美一位正在采摘花椒的体格强壮的姑娘。与《硕人》一样, 赞美的都是高大健壮的女子。我们看出土的文物, 古画、古代雕塑中的妇女都是很丰满的, 可见当时人的审美标准, 与后世的以瘦为美 (甚至欣赏林黛玉式的病态美) 大不相同。今时流行减肥, 可是在三千年前, 丰腴的体态却是求之不得的呢。
再来看看赞美男子的。
△赳赳武夫
肃肃兔, 之丁丁。赳赳武夫, 公侯干城。 (《周南·兔罝》第一章)
这是赞美武夫 (武士) 的诗。“赳赳”, 威武雄壮的样子。“雄赳赳”一词, 今日仍常用于赞美军人。“干”是盾牌, “城”是城墙, 末句说武夫如干如城地保卫公侯。二三章末句为“公侯好仇” (“仇”即“逑”, 伴当、亲信的意思) 、“公侯腹心” (“腹心”即今日说的“心腹”, 也是亲信的意思) 。这位武夫, 对“公侯”可真是忠心耿耿。
△孔武有力
羔裘豹饰, 孔武有力。彼其之子, 邦之司直。 (《郑风·羔裘》第二章)
这是郑人赞美他们的大夫的诗。这些大夫穿着皮袍子, 孔武有力 (“孔”是程度副词, 相当于“甚”“很”) , 为国效劳 (第一章末句为“舍命不渝”) , 又很有文采 (第三章末句为“邦之彦兮”) 。如果真有这样的朝臣 (“大夫”) , 当然值得赞美。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这两句出自《小雅·车》。高山, 比喻道德高尚;景行, 大路 (“行”音háng) , 比喻行为光明正大。这两句是赞颂朋友有崇高的德行, 意思是: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 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 就会有人效法他。
下面是一些在喜庆场合 (乔迁、祝寿等) 常用的成语。
△出自幽谷, 迁于乔木
伐木丁丁, 鸟鸣嘤嘤。出自幽谷, 迁于乔木。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相彼鸟矣, 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 不求友生?神之听之, 终和且平。 (《小雅·伐木》第一章)
这是歌唱朋友的诗。“出自幽谷, 迁于乔木”两句, 本是说鸟儿为了寻找朋友, 从山谷中飞到树林里。后人把这两句缩成“出谷迁乔”或“乔迁”, 多用来祝贺人家迁居, 也用来祝人迁升。
△万寿无疆
△如南山之寿
两句均出自《小雅·天保》。“万寿无疆”在《豳风·七月》等诗中也出现过。《天保》中“万寿无疆”是“祝君福也”;《七月》这首诗具体描述奴隶们一年到头劳作的情况, “万寿无疆”是最后一句, 是劳累了一年的奴隶们在岁末时登上公堂, 被迫向奴隶主贵族敬酒时的祝颂之辞。后世用“万寿无疆”祝帝王一类大人物之寿, 而“如南山之寿”改为“寿比南山”, 则是普通百姓经常使用的祝寿之辞。
△如月之恒, 如日之升
这两句出自《小雅·天保》。“恒”音gèng, 是月上弦的意思。两句说“像月亮逐渐圆满, 像太阳刚刚升起”, 比喻君主的事业和前途蒸蒸日上。后世缩成“日升月恒”, 比喻人或事业正当兴旺时期, 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毛泽东曾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也是这个意思。
二、批判、否定 (贬义) 类
△二三其德
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 (《卫风·氓》第四章最后四句)
《氓》是有名的弃妇诗。诗的女主人公和那个“氓”青梅竹马, 相互爱慕, 私订终身, 结成夫妇。但那个“氓”却是个三心二意、蛮横粗暴的家伙, 终于抛弃了她。“士也罔极”的“极”是标准、准则的意思, “二三其德”形容没有准则、没有定准, 义略同“三心二意”。这是诗的女主人公谴责“氓”的话。
△巧言如簧
荏染柔木, 君子树之。往来行言, 心焉数之。蛇蛇硕言, 出自口矣。巧言如簧, 颜之厚矣! (《小雅·巧言》第五章)
《巧言》是一首疾恨谗人乱国的诗。全诗共六章, 这一章揭露谗人的丑恶嘴脸:他们信口雌黄, 大言不惭 (“蛇蛇”音yíyí, 大言不惭的样子) ;巧言如簧而又厚颜无耻 (“簧”, 是乐器里用铜等制成的薄叶状的发声振动片) 。后世稍变其字作“巧舌如簧”, 形容能说会道, 花言巧语。
△不可救药
天之方虐, 无然谑谑。老夫灌灌, 小子。匪我言耄, 尔用忧谑。多将, 不可救药。
(《大雅·板》第三章)
《大雅》中有《板》《荡》两篇, 都是咏周厉王无道的。“不可救药”这个成语比喻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三、爱情、婚姻类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周南·关雎》第三章)
《关雎》是一首情歌, 表现一位小伙子对姑娘的思慕之情。现“求之不得”多用于形容正寻求某事物时愿望终于实现, 与诗意不同。“辗转反侧”则仍用原义, 形容心里有所思念, 翻来覆去地不能入睡。
△夙兴夜寐信誓旦旦 (《卫风·氓》)
前面已说过, 《氓》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弃妇。她与“氓”结为夫妇之后, 为家计日夜操劳, “夙兴夜寐”即“早起晚睡”, 就是形容女主人公的辛劳的。“信誓旦旦”意思是誓言说得极其恳挚, 这是那个“氓”当初追求女主人公时的行为。因为“氓”的“信誓旦旦”, 女主人公“不思其反” (根本没想到他会变心) , 轻信的结果是终被遗弃。“夙兴夜寐”“信誓旦旦”两个成语今日仍用其原义。
邂逅相遇
野有蔓草, 零露兮。有美一人, 清扬婉兮。邂逅相遇, 适我愿兮。 (《郑风·野有蔓草》第一章)
这首诗共两章, 表现一个男子与心爱的姑娘邂逅相遇的眷爱欢悦之情, 当然是一首情歌。《诗经》中的情歌以《郑风》为最多。“郑”即今日河南省郑州、新郑、荥阳等地, 当日黄河流域的滔滔急流, 曾泛起过多少男男女女的激情!孔子批评“郑声淫” (郑国的音乐是靡靡之音) , 老夫子可不喜欢这类率直、大胆、充满激情的爱情诗。
△携手同行
北风其凉, 雨雪其。惠而好我, 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邶风·北风》)
《北风》是一首“刺虐”的歌。当时的卫国, 奴隶主贵族十分暴虐, 奴隶们不堪忍受, 相率逃亡的不少。诗的主人公想和有共同命运而互相关怀爱护的朋友“携手同行”, 另谋生路。
△桃之夭夭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第一章)
这是祝贺新婚的歌。“夭夭”是茂盛的意思。《桃夭》共三章, 以嫩红的桃花、红白的桃实 (第二章“有其实”) 、青葱的桃叶 (第三章“其叶蓁蓁”) 比兴美满的新婚。这位新娘如盛开的桃花般鲜艳红润、容光焕发, 又如茂盛的桃叶般健康丰满, 而且能如“易植而子繁”的桃树一般早生贵子。这样的女子, 当然是“宜其室家”的了。
“桃之夭夭”本为喜气洋溢的“催妆词”, 后世却用谐音的方法把“桃”改成“逃”, 作为“逃跑”的意思, 这个诙谐, 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天作之合
出自《大雅·大明》:“文王初载, 天作之合”。“合”是配偶的意思, 这两句说周文王娶太姒为妻是天所配合的。后世常用“天作之合”来祝颂婚姻美满。
△今夕何夕, 见此良人
绸缪束薪, 三星在天。今夕何夕, 见此良人。子兮子兮, 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 三星在隅。今夕何夕, 见此邂逅, 子兮子兮, 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 三星在户。今夕何夕, 见此粲者。子兮子兮, 如此粲者何!
(《唐风·绸缪》, 共三章)
这是一首贺新婚的诗, 表现的是洞房花烛的情趣。第一章是新娘喜见新郎, 第二章是男女合咏, 第三章是新郎喜见新娘。一说三章都是男对女的戏逗的话。“绸缪”是缠绕、捆束的意思, 捆扎“薪”、“刍”、“束”做成火把, 是婚礼时照明用的, 如后世之“花烛”。古代常以“束薪”“束刍”“束楚”来比喻爱情。“邂逅”是不期而遇的意思。当时的新婚夫妇婚前本不相熟, 一旦进入洞房, 也近于不期而遇的偶然相逢。对方到底是怎么样的人?两位新人心情的紧张是可以想见的。诗中的新娘和新郎真是幸运:他 (她) 正是心目中理想的配偶!于是, 他们心花怒放, 兴奋得手足无措。“子兮子兮, 如此良人 (粲者) 何”, 是说简直不知道该怎样亲爱对方才好了。这首诗描摹青年男女新婚之夜那种既兴奋又惝恍的感觉, 神情逼真, 自是绝作。
四、心理、哲理类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
(《王风·采葛》)
此诗方玉润认为“怀友也”, 而一般认为乃男子思念爱人的歌。采葛、采萧、采艾, 实指一人。一日不见, 如三月、如三秋、如三岁, 语意步步递进, 情感步步发展, 构成更深远的意境。后缩成成语“一日三秋” (或“一日不见, 如隔三秋”) , 形容对人的思念极为殷切。
△投我以桃, 报之以李 (《大雅·抑》)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卫风·木瓜》)
《抑》中的“投桃报李”是一个比喻, 说的是为君上者若能修养自己的品德, 百姓自然会效法, 犹如投桃报李, 是必然有的。后世用这个成语比喻礼尚往来, 互相赠答, 是一种表示礼貌的对等的做法。而“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投少而报多, 表现的是一种忠厚之情:这种赠答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 纯粹是为了永结友好 (《木瓜》三章, 每章后两句均为“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 这是一种和谐的、美好的人际关系。
△人言可畏
将仲子兮, 无我园, 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郑风·将仲子》第三章)
这首诗写一个少女私下里爱上了一个叫仲子的小伙子, 但因为当时男女婚姻不能自主, 所以她又畏惧父母和兄长的谴责以及社会的流言, 而不敢大胆地去爱;而这个仲子又始终占据她的心, 让她牵挂而放不下。诗就是描写她的这种矛盾而痛苦的心理。诗共三章, 少女畏惧的首先是父母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 再是诸兄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 然后是社会上的人言。今用“人言可畏”语意不变, 意思是“众人的议论是可怕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影星阮玲玉留下这四个字自杀 (见鲁迅《且介亭杂文·论人言可畏》) , 可见“人言”有时是能致人于死地的。
△未雨绸缪风雨飘摇
迨天之未阴雨, 彻彼桑土, 绸缪牖户。今女下民, 或敢侮予? (《豳风·鸱》第一章)
予羽谯谯, 予尾, 予室翘翘, 风雨所漂摇, 予维音哓哓! (上诗第四章)
《豳风·鸱》是一首禽言诗。鸱 (chīxiāo) , 猫头鹰, 在诗中是残害“我”的凶手 (“既取我子, 无毁我室”) , “我”是一只母鸟, 辛辛苦苦地垒窝, 却落得羽毛纷纷脱落、窝巢在风雨中飘浮摇荡, 困窘之极。显然, “鸱”比喻施暴政的统治者, 在他们的压迫下, 社会动荡, 民不聊生。后世以“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风雨漂 (飘) 摇”比喻动荡不安或岌岌可危。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小雅·鹤鸣》)
2.诗经·云汉原文注释及赏析 篇二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暑气郁盛大地熏蒸。接连不断举行祭祀,祭天处所远在郊宫。祀天祭地奠埋祭品,天地诸神无不敬奉。后稷恐怕难救周民,上帝不理受难众生。天灾这般为害人间,大难恰恰落在我身。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想要推开没有可能。整天小心战战兢兢,正如头上落下雷霆。周地余下那些百姓,现在几乎一无所剩。渺渺苍天高高上帝,竟然没有东西赐赠。怎不感到忧愁惶恐,人死失祭先祖受损。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没有办法可以止住。赤日炎炎热气腾腾,哪里还有遮荫之处。死亡之期已经临近,无暇前瞻无暇后顾。诸侯公卿众位神灵,不肯显灵前来佑助。父母先祖神灵在天,为何忍心看我受苦!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山秃河干草木枯槁。眼看旱魔逞凶肆虐,遍地好像大火焚烧。暑热难当令我心畏,忧心忡忡如受煎熬。诸侯公卿众位神灵,哪管我在悲痛呼号。渺渺苍天高高上帝,难道迫我离此出逃!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勉力祷请祈求上苍。为何害我降以大旱?不知缘故费煞思量。祈年之礼举行很早,也未迟延祭社祭方。渺渺苍天高高上帝,竟然对我不肯相帮。一向恭敬诸位神明,不该恨我怒气难当。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饥荒离散乱我纪纲。各位官长智穷力竭,宰相忧苦无法可想。趣马师氏一起出动,膳夫百官助祭帮忙。没有一人不愿周济,可是不能止住灾荒。仰望苍天晴朗无云,怎样止旱令我忧伤。
3.诗经采芑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三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
师干之试,方叔率止。
乘其四骐,四骐翼翼。
路车有奭,簟茀鱼服,钩膺鞗革。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
旗旐央央,方叔率止。
约軧错衡,八鸾玱玱。
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鴥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
师干之试,方叔率止。
钲人伐鼓,陈师鞠旅。
显允方叔,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蠢尔蛮荆,大邦为仇。
方叔元老,克壮其犹。
方叔率止,执讯获丑。
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
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
注释:
薄言:句首语气词。芑:一种野菜。
译文:
采呀采呀采芑忙,从那边的新田里,采到这边菑田旁。
大将方叔来此地,战车就有三千辆,士卒舞盾操练忙。
方叔统帅自有方,驾起战车驱四马。
四马齐整气昂昂。大车红漆作彩饰,
竹席帷子鱼皮箱,牛皮胸带与马缰。
采呀采呀采芑忙,从那边的新田里,采到村庄的中央。
大将方叔来此地,战车就有三千辆,龙蛇大旗鲜又亮。
方叔统帅自有方,车毂车衡皮饰装,八个马铃响叮当。
朝廷礼服穿在身,红色蔽膝亮堂堂,绿色佩玉玱玱响。
鹰隼振翅疾飞翔,迅猛直上抵云天,忽而落下栖树上。
大将方叔来此地,战车就有三千辆,士卒舞盾操练忙。
方叔统帅自有方,鼓师击鼓传号令,摆阵训话军容壮。
威风凛凛我方叔,击鼓咚咚阵容强,整军退兵气势壮。
愚蠢无知那蛮荆,与我大国结仇怨。
想那方叔为元老,谋划一定很谨严。
方叔统帅自有方,俘虏敌军必凯旋。
战车行进响隆隆,隆隆车声不间断,如那雷霆响彻天。
威风凛凛我方叔,曾征玁狁于北边,也能以威服荆蛮。
赏析:
大将方叔为威慑荆蛮而演军振旅的画面。从整体而言,此所描画可分为两层。前三章为第一层,着重表现方叔指挥的这次军事演习的规模与声势,同时盛赞方叔治军的卓越才能。第四章为第二层,犹如一纸讨伐荆蛮的檄文,表达了以此众战
“菑亩”。紧接着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出现在旷野上,马蹄得得,敲不碎阵列中之肃穆严整;军旗猎猎,掩不住苍穹下之杀气腾腾。在这里,作者以一约数“三千”极言周军猛将如云
4.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原文及赏析 篇四
原文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翻译
(1)耿耿:微明的样子。另一义是形容心中不宁。这里字面上是前一义,要表达的意思上兼有后一义。
(2)助凄凉:《红楼梦》庚辰本另笔涂去“凄”字,添改作“秋”,当是为复叠“秋”字而改,有损文义,不从。
(3)秋梦绿:秋夜梦中所见草木葱笼的春夏景象。《红楼梦》程高本作“秋梦续”,“续”与“惊破”相反,又与下句“不忍眠”矛盾。
(4)秋情:指秋天景象所引起的感伤情怀。
(5)“自向”句:暗用唐代诗中“云母屏风烛影深”句意,写寂寞。泪烛,融化的蜡脂如泪,故名。也是以物写人。“移”,《红楼梦》程高本作“挑”,灯草才用“挑”,烛芯只用“剪”。
(6)摇摇:指烛焰晃动。爇,点燃。檠,灯架,蜡烛台。
(7)“谁家”二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小说中所谓拟其格,这类句法最明显。
(8)罗衾:丝绸面子的被褥。不奈:不耐,不能抵挡。
(9)残漏:夜里将尽的更漏声。
(10)连宵:整夜。脉脉:通“霢霢”,细雨连绵。飕飕:状声词,形容风声。
(11)寒烟:秋天的细雨或雾气。
(12)滴沥:水珠下滴。
赏析
小说中,林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灯下翻看《乐府杂稿》,见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春江花月夜》系初唐诗人张若虚所作,是一首写离愁别恨的歌行。这首诗在格调和句法上都有意模仿它。“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前者是乐府题。代,如同“拟”,仿作的意思。用“代”字的乐府题,南朝诗人鲍照的集中特多。一般情况下,乐府诗不另外再加题目,这里因为又仿初唐歌行《春江花月夜》而作,所以又拟一个字面上与唐诗完全对称的、更具体的诗题。
《秋窗风雨夕》的作意,如果不加深求,可以说与《葬花吟》一样,都可以看作是林黛玉伤悼身世之作,所不同的是它已没有《葬花吟》中那种抑塞之气和傲世态度,而显得更加苦闷、颓伤。这可以从以下的情况得到解释:林黛玉当时被病魔所缠,薛宝钗对她表示关心,使她感激之余深自悔恨,觉得往日种种烦恼皆由她自己多心而生,以至自误到今。林黛玉本来脆弱,在病势加深的.情况下,又加上了这样的精神负担,就变得更加消沉。但是,如果读者认为作者写此诗并非只为了一般地表现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要细究其深意,那么也就会发现一些问题。首先,无论是《秋闺怨》、《别离怨》或者《代别离》这类题目,在乐府中从来都有特定的内容,即只写男女别离的愁怨,而并不用来写背乡离亲、寄人篱下的内容。此时林黛玉双亲都已过世,家中又别无亲人,诗中“别离”、“离情”、“离人”等等用语更是用不上的。再从其借前人“秋屏泪烛”诗意及所拟《春江花月夜》原诗来看,也都是写男女别离之思。可见,要说“黛玉不觉心有所感”感的是她以往的身世遭遇是很难说得通的。这首诗只能是写一种对未来命运的隐约预感,而这一预感恰恰被后半部佚稿中贾宝玉获罪被拘走因而与林黛玉生离死别的情节所证实(参见《红楼梦曲·枉凝眉》、《葬花吟》等诗鉴赏),曹雪芹的文字正有这种草蛇灰线的特点。《红楼梦曲》中写林黛玉的悲剧结局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脂砚斋所读到的潇湘馆后来的景象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这些也都在这首诗中预先作了写照。
5.诗经《七月》原文赏析 篇五
七月
作者:诗经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v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1]彼南亩,田[2]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3],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V[4],八月载绩。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5],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q[6],献][7]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8]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9],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c[10],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T(11)。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注释】:
流火:火星在七月黄昏时就已西沉了
v发:风寒盛。
栗烈:凛冽
一之日,二之日:夏历十一月,十二月
三之日,四之日:夏历正月,二月
于耜:整修农具。
举趾:举足耕耘
[1]:音夜,给人食品
[2]:音郡,管农事的.管家
仓庚:黄莺
懿筐:采桑用的深筐
女:女子。
殆:恐
萑苇:长成的荻苇。
[3]:音枪,斧,受柄之孔方形
[4]:音局,伯劳鸟。
载绩:纺麻
孔阳:甚为鲜明
[5]:草名,即远志。
蜩:音条,蝉
陨箨:草木之叶陨落。箨音唾
同:会集。
缵:继续
[6]:音宗,一岁的猪
[7]:音间,三岁的猪
穹窒:堵好墙洞。
[8]:音尽,涂
郁:树名。
[9]:音玉,李属
断壶:摘葫芦。
叔苴:收拾青麻。苴音居
荼:音涂,一种苦菜。
樗:音初,臭椿树
[10]:音路,晚种早熟的谷类
(11):音陶,绳子
凌阴:冰窖
6.诗经《小雅·甫田》原文赏析 篇六
《甫田》,《诗经·小雅·甫田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四章,每章十句。诗写贵族劝农、祈福。一章写曾孙适南亩劳农,而以三章加深描绘。二章写迎田祖祈福,再以四章申述之。《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小雅·甫田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禾易长亩,终善且有。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译文
那片田地多么宽广,每年能收千万担粮。我拿出其中的陈谷,来把我的农夫供养。遇上古来少见的好年成,快去南亩走一趟。只见有的锄草有的培土,密麻麻的小米和高粱。等到长大成熟后,田官向我来献上。
为我备好祭祀用的谷物,还有那毛色纯一的羔羊,请土地和四方神灵来分享。我的庄稼既获丰收,就是农夫的喜庆和报偿。大家弹起琴瑟敲起鼓,迎来神农表述愿望,祈求上苍普降甘霖,使我的作物丰茂茁壮,让老爷小姐们温饱永昌。
曾孙兴致勃勃地来到田间,带着妻子和儿女,把饭菜亲自送到南亩旁。田官见了格外高兴,特意叫来左右农人,一起把滋味细细品尝。壮实的禾谷覆盖着长陇,长得又好又多丰收在望。曾孙见了非常满意,不时将农夫的勤勉夸奖。
曾孙的庄稼堆得高高,就像屋顶和桥梁。曾孙的粮仓装得满满,就像小丘和山冈。快快筑起谷囤千座,快快造好车马万辆。把收下的谷物全都装上,农夫们相互庆贺喜气洋洋。这是神灵回报曾孙的大福,祝愿他长命百岁万寿无疆。
注释
(1)倬:广阔。甫:大。
(2)十千:言其多。
(3)有年:丰收年。
(4)适:去,至。
(5)耘:锄草。耔(zǐ):培土。
(6)黍稷:谷类作物。薿(nǐ)薿:茂盛的样子。
(7)攸:乃,就。介:长大。止:至。
(8)烝:进呈。髦士:英俊人士。
(9)齐(zī)明:即粢盛,祭祀用的谷物。
(10)牺:祭祀用的纯毛牲口。
7.诗经风雨的原文及赏析 篇七
《鸱鸮》,《诗经·豳风》的一篇。为先秦时代豳地汉族民歌。全诗四章,每章五句。是一篇用动物寓言故事以寄寓人生感慨或哲理的诗歌。诗中描写大鸟在鸱鸮抓去它的小鸟之后,为了防御外来的再次侵害,保护自己的小鸟,不怕辛劳。《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鸱鸮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译文
猫头鹰你这恶鸟,已经夺走了我的雏子,再不能毁去我的窝巢。我含辛茹苦,早已为养育雏子病了!
我趁着天未阴雨,啄取那桑皮桑根,将窗扇门户缚紧。现在你们树下的人,还有谁敢将我欺凌!
我用拘挛的手爪,采捋茅草花;又蓄积干草垫底,喙角也累得病啦,只为了还未筑好的家。
我的翅羽稀落,我的尾羽枯槁;我的巢儿垂危,正在风雨中飘摇。我只能惊恐地哀号!
注释
⑴鸱鸮(chī xiāo):猫头鹰。
⑵子:指幼鸟。
⑶室:鸟窝。
⑷恩:爱。《鲁诗》“恩”作“殷”,尽心之意。斯:语助词。
⑸鬻(yù):育。闵:病。
⑹迨(dài):及。
⑺彻:通“撤”,取。桑土:《韩诗》作“桑杜”,桑根。
⑻绸缪(móu):缠缚,密密缠绕。牖(yǒu):窗。户:门。
⑼女:汝。下民:下面的人。或:有。
⑽拮(jié)据(jū):手病,此指鸟脚爪劳累。
⑾捋(luō):成把地摘取。荼:茅草花。
⑿蓄:积蓄。租:通“苴”(居),茅草。
⒀卒瘏(tú):患病。卒通“悴”。室家:指鸟窝。
⒁谯(qiáo)谯:羽毛疏落貌。
⒂翛(xiāo)翛:羽毛枯敝无泽貌。
⒃翘(qiáo)翘:危而不稳貌。
8.诗经风雨的原文及赏析 篇八
《椒聊》,《诗经·唐风》第四篇,为先秦时代晋地汉族民歌。全诗二章,每章六句。诗中所表达的意思,历来说法不一。今人解说此诗,因史料缺乏,诗的本事难以确考,都是更加宽泛地加以理解,不明言具体所指。高亨、陈子展等人的意见应当更为切合诗旨。因为《诗经》所产生的时代,属于父系社会,男子早已享有无上的权威,这时期的生殖崇拜是以男性为主题的,称赞子孙众多,是对男性生殖能力的颂扬。《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椒聊
原文: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花椒子一串串,繁多采满一升。他那个人儿呀,高大与众不同。一串串花椒呀,香气远远飘动。
花椒子一串串,繁多采满一捧。他那个人儿呀,体态粗壮厚重。一串串花椒呀,香气远远飘动。
注释
①椒:花椒,又名山椒。聊:同“莍”,亦作“朻”、“梂”,草木结成的一串串果实。闻一多《风诗类钞》:“草木实聚生成丛,古语叫作聊,今语叫作嘟噜。”
②蕃衍:生长众多。盈:满。升:量器名。
③硕:大。朋:比。
④且(jū 居):语末助词。
⑤远条:指香气远扬。一说长长的枝条。条:长。
⑥掬(jū 居):“掬”的古字,两手合捧。又,《周礼·考工记·陶人》疏引《小尔雅》云:“匊,二升。”亦通。
⑦笃:厚重。形容人体丰满高大。
鉴赏
此诗为《诗经·唐风》第四篇,诗中所表达的意思,历来说法不一。《毛诗序》和三家诗都以为是讽谏晋昭公,赞美曲沃桓叔势力盛大子孙众多的诗作;汉人应劭、第五伦则以为是赞美后妃多子的.诗作。宋人朱熹以为“此诗未见其必为沃而作也”(《诗序辨说》),后人多怀疑而不信序说。今人解说此诗,因史料缺乏,诗的本事难以确考,都是更加宽泛地加以理解,不明言具体所指,有的以为是赞美男子的诗(高亨《诗经今注》、陈子展《诗经直解》);有的以为“欣妇人之宜子也”,是赞扬妇人硕大丰腴,健康而多子的诗(闻一多《风诗类钞》、程俊英《诗经注析》)。产生这些说法的原因,主要是此诗没有任何有力的内证说明其本义,更无有关史料可以按验,因此说诗者仁智互见。然而,比较而言,高、陈等人的意见应当更为切合诗旨。因为《诗经》所产生的时代,属于父系社会,男子早已享有无上的权威,这时期的生殖崇拜是以男性为主题的,称赞子孙众多,是对男性生殖能力的颂扬。把生育单纯地归之于妇女,囿于现代的认识习惯,不免惑于事物的表象了。再考察一下诗的本身,通观全篇,并不存在一处描写妇女某种特征的字句,况且“硕大无朋”、“硕大且笃”,不是描绘妇女的词语。如果与《王风·硕人》对妇女身材的描写相对照,更可明了二者的区别。
此诗首先以兴的手法,抒写景物之美。粗大虬曲的花椒树,枝叶繁茂,碧绿的枝头,结着一串串鲜红的花椒子,阵阵清香,随风飘动,长势喜人,丰收在望,采摘下来,足有满满的一升。接着,以此为铺垫,以椒喻人,赞美那个高大健壮的男子,人丁兴旺,子孙像花椒树上结满的果实那样众多。比喻新奇、妥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后两句又回到了对花椒的抒写上,但因有了中间比喻部分的过渡,已不同于前两句的单纯起兴,而是比兴合一,人椒互化,前后呼应,对人物的赞美进一步深化,含蕴隽永,有余音袅袅之感。而语尾助词“且”的连用,更是增强了情感的抒发,企慕之意,可谓一往情深。
9.诗经风雨的原文及赏析 篇九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思:想着,想到。
戍(shù)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戍,守卫。
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代指边关。
夜阑(lán):夜残;夜将尽时。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诗经风雨的原文及赏析】推荐阅读: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11-07
诗经《国风·齐风·东方之日》原文赏析06-28
风雨译文及赏析09-16
《诗经·卫风·氓》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10-08
诗经《君子阳阳》注释及翻译赏析07-19
关雎 诗经赏析07-21
诗经生民赏析08-14
诗经《国风·郑风·叔于田》原文鉴赏11-02
诗经·邶风·柏舟古文赏析07-16
诗经静女赏析论述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