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开课教案(精选11篇)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开课教案 篇一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备课人:张友 时间:2017.3.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学探究掌握运用因式分解法及其基本思想; 2.能用因式分解法解一些一元二次方程; 3.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重点:因式分解法解一些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难点:能够正确选择因式分解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那么总共学习了多少种解法呢?
学生回答: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
2.今天我们要学习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你还记得因式分解有哪几种方法吗?下面三题如何因式分解?各用了什么方法?
(1)xx(2)x9(3)x5x6
学生回答:(1)x(x1),提公因式法;(2)(x3)(x3),公式法;(3)(x2)(x3),十字相乘法.二.新课学习
1.首先,我们来看这个问题x5x60,你有几种方法求解呢?
师生共同讨论:无法用直接开平方法,可以用配方法,也可以用公式法,有什么新方法吗? 学生回答:(x2)(x3)0 ①
x20或x30 ②
x12,x23
教师提问:从①到②,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0,那么这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等于0.化为符号语言为:AB0A0或B0
这种利用因式分解,将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这种降次的方法体现了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2.试试水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xx(2)x90 222222三.巩固提高 1.例题解析
(x4)(x1)6 解:原方程可化为 x3x100(x5)(x2)0
x50或x20
x15,x22.2.总结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1)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 右化零
(2)方程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相乘; 左分解
(3)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两方程
(4)求解。各求解 四.课堂练习
1.课本第三十页练习2.解方程:x6x110
启发: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化为一般形式后,左边易因式分解的用因式分解法更易,配方法和公式法适用于所有一元二次方程.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课本第三十一页习题 第五、六题
板书设计
复习回顾 新课讲解 例题解析 学生板演 小结作业 22
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开课教案 篇二
在学习配方法之前, 学生已经学习了直接开方法, 形如x2=a、 (x+b) 2=a (a>0) 类型的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都已经会解, 因此上课开始先简单地复习直接开方法, 并做此类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
解下列方程:
(1) (x+3) 2=25;
(2) (x-5) 2=16.
请两个学生板演这两道题, 老师加以讲评, 并把解题过程留在黑板上.
(1) (x+3) 2=25,
x+3=±5,
x+3=5或者x+3=-5,
x1=2, x2=-8.
(2) (x-5) 2=16,
x-5=±4,
x-5=4或者x-5=-4,
x1=9, x2=1.
直接开方使二次方程降为两个一次方程, 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一元一次方程, 学生已经做得很好了, 再让他们解下列方程:
(1) x2+6x+9=25; (2) x2-10x+25=16.
开始有许多学生动不了笔, 无法解题.“思考看看, 讨论讨论, 运用学过的知识, 能转化成直接开方的类型吗?”教师进一步启发.“哦, 左边就是上边式子展开得到的.”“是吗?能变回去吗?”这时许多学生都开始动笔了.
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后, 提问学生“怎么变回去?用什么方法?”并总结“运用乘法公式法将左边进行因式分解”.
接着再让学生解下列方程:
(1) x2+6x=16; (2) x2-10x=-9.
学生又是长时间的思考, 教师适当提示:“与上面比较看看.”学生经过思考后很快发现 (1) 式两边加上9, (2) 式两边都加上25后, 就是下面两个式子:
(1) x2+6x+9=25; (2) x2-10x+25=16.
这时提问:“加上这个数你是如何想出来的?”学生会说与上述式子比较得出的.“如果没有上式呢?你还有办法想出来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加上的数与什么项有关?与什么数有关?从而引出配方法的最基本方法.
(1) 式两边都加上9, 是6x的系数6的一半的平方;
(2) 式两边都加上25是-10x的系数-10的一半的平方.
接着让学生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 x2+6x-16=0; (2) x2-10x+9=0.
学生细心观察并与第三组练习题比较, 很快发现只要将常数项移到右边, 就是第三次练习的题目.
解: (1) x2+6x-16=0,
x+6x=16,
x+6x+32=16+32,
(x+3) 2=25,
x+3=±5,
x+3=5或者x+3=-5,
x1=2, x2=-8.
(2) x2-10x+9=0,
x-10x=-9,
x-10x+ (-5) 2=-9+ (-5) 2,
(x-5) 2=16,
x-5=±4,
x-5=4或者x-5=-4,
x1=9, x2=1.
提问:这两个方程你是怎么解的, 步骤怎样?过程如何?这两个方程有什么特点? (最主要的特点是二次项系数为1) 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配方方法:
(1) 将常数项移到右边;
(2) 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配成完全平方形式;
(3) 运用公式法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成二项式的平方;
(4) 运用直接开方法, 即可求出方程的解.
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心得 篇三
本堂教学引课时从生活中常见的“梯子问题”出发,根据学生应用勾股定理时所列方程的不同,引导学生对所列方程的解法展开讨论,先由上堂课的引例实际问题解决,已经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值,如何求得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准确值,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导出课题——配方法。本堂课力求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注重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如何配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在进行这一块内容的教学时,由
2学生自主学习后,复习近平方根意义及性质,x=a,则x=±
22而出发去解x=5 2→(x+2)=5 → x+12x+36=5层层推进,最后得出直接开平方法求得一元二次方
程x的解,学生通过对比,讨论一些过程的相似之处。从而为完全平方着铺垫,再引导复习完全平方式:ax22abx+b2=(ab)2.通过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提供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在巩固、应用配方法时,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入手,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和归纳总结,得出常数项与一次项系数之间的关系(常数等于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从而通过配方使左边变成完全平方的形式,达到通过配方法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在最后的小结中着重强调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通过配方把原方程化成(x±m)2=n的形式。最后由方程的配方拓展到代数式的配方与证明,既有提高学生的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配方法不仅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之一,而习兴趣,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且它还可作为其它许多数学问题的一种研究思想,其发挥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要。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效果普遍良好,且已基本掌握了这种数学方法,但也存在有个别学生不能给方程“两边”同时配方等错误。
不足之处:
1、虽然学生掌握较好,但也还应归纳出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2、在配常数项时,应把原有常数移到右边和不移到右边分别配常数项,解出来对比,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3、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时间较少。
4.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开课教案 篇四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的第一课时内容。本次讲课从四大方面讲解:
一、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是初中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前面几节我们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及合并同类项》,这节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延伸及应用。通过这节我们对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了更新的步骤。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认识,另一方面为接下来讲解去分母做了铺垫。所以说这节课内容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内容简析,考虑到学生的认识结构心理特征,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① 知识与能力:形成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规范步骤,理解去括号的法则,并通过对比加深对带系数的去括号方法。
② 过程与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解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整洁的内涵,发展有条理地清晰的思维能力,提高人的一般素质。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
弄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方法;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这节课的重点。弄清题意,寻找等量关系是这节课的难点
四、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实际问题的找等量关系掌握不一定很深刻,尤其是应用题的等量关系的寻找不容易,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在知识的结合上不是很顺手,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3)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认真总结公式和简介的思想,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五、教学策略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总结口诀,增加其学习的趣味性,然后加强其对问题总结简洁的习惯。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六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引入,出示目标
(二)自学导航
(三)师生交流,教师点拨
(四)达标测试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六、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引入,出示目标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口诀”,继而紧张的深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知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自学导航
对于实际问题,同学们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所以并不陌生。另外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移项及合并同类项,并且总结了一些口诀。
3、师生交流,教师点拨
我们在讲解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口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题中,我们采取固定做题框架但是不细说具体步骤,以此达到自由发挥的效果。
4、达标测试
及时练习巩固,小组合作交流,有针对性,有目的的练习公式。再加上口诀的辅助,达到讲练结合的教学宗旨,深化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练习的目的就是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
5、小结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总结归纳的个性品质目标。
6、布置作业
5.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开课教案 篇五
授课班级:五(1)班
课型:新课
总课时:2(本课时为第1课时)
授课时间:2014-12-10第3节
授课教师:韦绍隆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会解形如ax+bx=c或ax-bx=c方程的解法;(重点)
2、能正确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正确解答。(难点)学习指导:
1、由线段图可以找出的数量关系式是?
2、理解“相距、相向而行、相遇、何时相遇” 含义
3、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是250m、200m,而线段图中却是0.25km/分、0.2km/分,为什么?
4、根据数量关系式,设什么量为 x ? 先学环节:(自主学习课本第78页)
1、弄清学习指导的思考题
2、质疑,兵教兵
检测环节:独立完成检测题(课本第78页第13题)。后教环节:板演、改错,兵帮兵 练习环节:必做题:
1、看图列方程解答
2、课本第78页第12题
6.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开课教案 篇六
2《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教案
东海县初级中学公开教案
题:4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四单元学会学习
4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以及掌握良好的记忆力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扮演,让学生看到三种不同的学习困境并分析其原因,明白学习方法不当的危害。通过各种记忆测试介绍记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索和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了解科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教法:讨论法,角色体验法。
教具:多媒体教学。
导:(多媒体显示故事内容)圆周率:***84626…
问:如果你是当中的一名学生,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师:这一个圆周率可利用谐音结合故事可编成: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
师:当换成这种形式时,你有没有感觉更好记点呢?科学的记忆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我们的学习非常重要,这就是我们这节所要学的内容。
讲述新:
“名言哲理”(多媒体显示资料)
师:所谓没有学会怎样学习,就是指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如何获取知识,不会自己钻研问题,没有预见力的人。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电金术,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多媒体)科学家贝尔纳所说的名言
师:可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使我们的学习得心应手,效率高,收获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一看小品表演:“学习问题剖析”
(沈辉的烦恼,李勇的烦恼,陈雨丝的困惑)
设疑自探
⑴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同学在学习上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也很用功,但是效率总是不高,问题是什么?
⑵在学习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像沈辉、李勇、陈雨丝的这些“烦恼”、“难题”、和“困惑”?它会给你的学习带来什么影响?
⑶沈辉、李勇、陈雨丝他们的问题的症结何在?
解疑合探
沈辉:没有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李勇:缺乏对已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陈雨丝:缺乏计划性,没能正确处理学科之间的关系,没有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师:关于学习有这么两条公式:
学习的成功=99%的汗水+1%的天赋
学习的成功=0%的学习方法+40%的努力程度+10%的智商
问:你赞同哪条公式?
师:许多教育家认为,学习的成败绝不取决于勤奋、刻苦、耐力,也不单纯跟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正比,更重要的是学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保证学习的成功。
师:现代聪敏人他应包括智力突出,记忆力好,自律性强也就是注意力非常集中,首先,我们来针对记忆来讲一下。
分配任务:第一、二组同学听后转述
第三、四组同学可以针对文字进行画图再转述
(多媒体:显示案例一)
学生转述
师总结:要提高记忆力,我们就得在记东西的时候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器官,听、看、画等等。
(多媒体显示案例二)
师总结:通过观察找到材料中的特征,抓住特征进行记忆。
师:其实记忆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在这边就不一一向大家罗列了,让我们来进行实践一下,测一下你能过目不忘吗?(多媒体)
马
小河
奔跑
麻雀
好
树
鞭子
将这些看起来没有关系的词语,通过故事的形式把它们串起来,使其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使大家找到一种科学的记忆方法以及了解科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质疑再探: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文,看有什麽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运用拓展:
请同学们根据本节所学习的内容,自编一道练习题。同桌相互做一下。
2做《阳光少年》第100页透视自我测一测:你的学习方法是不是科学的?2)找一找:你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哪些比较好,哪些不够好?
7.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2、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挑战自我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根据题意,分析各类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熟练的列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弄清题意,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于学生来说解方程已不是问题了,本节课是以上一节课为基础,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只要学生读懂题意,建立数学模型,用一元一次方程会解决就行了。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问题设计师生活动备注情境创设
讨论交流:按怎样的解题步骤解方程才最简便?由此你能得到怎样的启发。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动手解方程
自主探究
问题一:
一项工作甲独做5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
问题二:
某项工作,甲单独做需要4小时,乙单独做需要6小时,如果甲先做30分钟,然后甲、乙合作,问甲、乙合作还需要多久才能完成全部工作?
问题三:
8.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学会用移项的解方程 教学重点:学会用移项的解方程
教学难点:正确解方程,化方程为x=a的形式 教学地点:同民中学七(3)班 教学时间:2012年11月23日 授课人:申秋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等式的性质以及它的作用。2.解方程:x+2x+4x=140
5x-2x=9 3.用2中的解题方法能否求解下列方程? 6x-7=4x-5
3x+7=32-2x 方程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怎样才能使它向 x=a(常数)的形式转化呢?这就是本节课要讨论的问题,也就是用“移项”的方法来解方程。
二、新课讲解:
例1解方程x – 7 = 5 解1:方程两边都加7,得 x-7+7=5+7
x=5+7
x=12 检验:将x=12代入方程得,左边=12–7=5, 右边=5,左边=右边
所以x=12是原方程的解.x–7 = 5
从左移右改变符号 x = 5 +7 x = 12
像上面这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 “移项”.下面我们用框图表示解方程3x+7=32-2x的流程 上面解方程中“移项”起到了什么作用? 作用:把同类项移到等式的某一边,以进行合并.解方程时经常要“合并同类项”和“移项”,前面提到的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指的就是“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例2 解方程 6x-7=4x-5
0.5x-2.8=x-0.3 解:移项,得
6x-4x=7-5
合并同类项,得 2x=2
化系数为1,得 x=1
三、隋堂练习Ⅰ
运用移项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2x+5=7-3x
(2)xx2323161 3Ⅱ.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当怎样改正?(1)从7+x=13,得到x=13+7 ×
改:从7+x=13,得到x=13–7(2)从5x=4x+8,得到5x–4x=8 √
Ⅲ.小明在解方程x–4=7时,是这样写解的过程的: x–4=7=x=7+4=x=11(1)小明这样写对不对?(2)应该怎样写? 解:解方程的格式不对.正确写法: x–4=7
x=7+4
x=11
四、课堂小结 解方程的步骤:
(1)移项
(等式性质1)
(2)合并同类项
9.解方程_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式,并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2.通过创设情境,经历从具体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渗透代数化思想,并通过验算,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1.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一起玩过的天平游戏吗?谁来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知识?(引导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即天平平衡原理)。同学们在游戏中的收获可真不少,还想不想玩游戏?(想)好,现在我们就一起玩个猜球游戏:
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的乒乓球盒,让学生猜里面有几个球?(学生可以任意猜)
师:盒子里面有几个球,1个?2个?„„你能准确说出盒子里有几个吗?
生:不能!
师引导学生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球的个数。
师:要想准确知道有几个球,再给同学们一些信息。(师课件出示天平左边一个不透明盒子和3个球,右边透明盒子里有9个球,天平平衡)
设问: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吗?(板书X+3=9)
师:现在你知道X的值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先通过回味上节课的天平游戏旨在对等式的性质即天平平衡原理作必要的知识回顾,同时自然而然的引出猜球游戏,并在游戏中生疑,层层设问,步步为营,为下面的学习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盒子里有几个球?也就是X所表示的数值是多少?(由于数据较小,学生/ 4
能够独立思考出结果)
2.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这里给与学生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全班交流:X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
(1)利用加减法的关系:9-3=6.
(2)想6+3=9,所以X=6.
(3)把9分成6+3,想X+3=6+3,所以X=6.
(4)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就得到X=6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少。我们看前三个同学都是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或数的分成想出了答案。第四个同学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他的想法对吗?我们可以来验证一下。
4.操作验证:师拿出课件演示中的天平实物(天平左边一个不透明盒子和3个球,右边透明盒子里有9个球,天平平衡。注意两个盒子的质量相等)
师问:现在谁来试一试?想想左右两边同时拿去三个乒乓球天平会怎么样?(学生拭目以待,跃跃欲试)
学生操作演示,天平平衡。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初步体会到可以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师:通过操作我们发现他的想法是对的!以后我们就用等式的性质来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这个演算过程如何书写呢?
让学生先同桌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师边示范边强调:首先在方程的第二行起写一个“解”字,利用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为了美观注意每步等号要对齐。
师板书如下:
X+3=9
解:x+3-3=9-3 x=6
重点问: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
学生纷纷说出想法。
师结:方程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师:我们要想知道算的对不对,不能每次都用天平来验证吧,尤其是遇到较大的数。(学/ 4
生点头认同)
师:那怎麽办呢?
生:可以验算!师:怎么验算?
学生可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验算方法:
验算:方程的左边=X+3 =6+3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师:像上面X=6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同时课件出示两个概念,让学生说说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
师明确: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解方程的目的就是求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衔接,将教材稍作处理先教学方程的解法,再揭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使整个教学流程顺畅自然,水到渠成,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师:同学们已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看这个方程你会解吗?
课件出示信息图,让学生看图列出方程3X=18,师抛出问题:这个方程如何解呢?要根据方程的哪个性质来解?
师:谁愿意来板演?(其他学生练习本上做)
教师针对学生做题情况,重点强调:根据“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来解方程。
(设计意图:本环节老师抛出问题后就放手给学生做,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索的机会,体验独立解方程的全过程,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教学理念。)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慧眼识珠
从后面括号中找哪个是x的值是方程的解?
(1)x+32=76
(x=44,x=108)(2)12-x=4
(x=16,x=8)2.看图列方程并解答(做一做)/ 4
3.我是解题小冠军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努力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练习变的形式多样、新颖有趣,努力从评价语言评价方式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的最佳学习状态。)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天你有哪些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解方程
例1
X+3=9
例2
3x=18 解:x+3-3=9-3
解:3x÷3=18÷3
x=6
x=6 验算:方程的左边=X+3
验算:方程的左边=3x =6+3
=3×6
=9
=18
=方程的右边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所以,X=18是方程的解。
【教学反思】
10.解方程教案 篇十
文昌市新桥中心小学 王康锐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7、58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解一些简易的方程。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
(4)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教学重、难点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比较简单的方程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这个图片的变化,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解释一下。(学生回答,同时课件演示)
师:我们再看另一幅图,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大家先观察一下天平的左边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
生:100+X
师:那天平的右边一共多少克? 生:250克
师:天平现在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平衡),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图意用口头说出一个方程呢?
生:能,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同时板书:100+X=250)
师:这个方程中的未知数X到底等于多少,我们又是怎么求?好,这一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这几个问题--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2.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1)概念教学: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请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一下好吗?
同桌之间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
(2)利用加减法的关系:250-100=150。
(3)把250分成100+1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同时也做记录,接着引导学生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最后把X=150代入到原方程,问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师:根据刚才的互相交流,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师:(课件显示X=150的下画线)指着方程100+X=250说:“是这个方程的解。(课件显示:方程的解)
师: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像我们一起探究X=150的这一过程,就是解方程。(课件显示:解方程)
师:都认识了吗?请打开课本第57页将这两个概念读一次,并标上重点字、词。
师:你们认为在这两个概念中重点的字、词是什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变过程。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57做一做这道题,X=3是方程的解吗?为什么?那X=2呢?(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验算方法)
(2)教学例1。
师:老师再出一幅图,比一比看看谁的观察能力强?(出示课件)我们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图意列出方程。
生:X+3=9(板书:X+3=9)
师:X+3=9这个方程怎么解,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我们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面做一个交流[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请小组里的同学口述解方程的过程,同时教师用课件演示。
生:X+3-3=9-3(板书:X+3-3=9-3
X=6 X=6)
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生1:为了使方程左边只剩X。
生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课件演示)
师:同时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两个书写格式:
1、在开始解方程时要在左边写上“解”字;
2、解方程时等号要对齐。
师:好,这个方程会解了。但是我们怎么知道X=6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验算)。
师:对了,验算方法是什么?
生:将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板书:验算:方程的左边=X+3
=6+3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3、巩固练习
(1)、P58页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幅图(2)、P58页做一做第二题的第一行三道题
4、小结: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附:[板书设计]
解方程
100+X=250 例1: X=150 X+3=9
解:X+3-3=9-3
X=6
验算: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本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点评:(韩伟定)
“解方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本节课王老师能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注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小组讨论、同桌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机会,引领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体现出主体性教学的课程新理念。教学过程有条理性,教学效果显著。我个人认为王老师执教的《解方程》一课有以下几个亮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灵活地处理和利用教材。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具体指导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中,(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王老师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接着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请小组里的同学口述解方程的过程,同时教师用课件演示或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王老师利用小
组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大胆地放手学生自主探究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做到有的放矢,能很好归纳总结,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在此过程中王老师突出强调两点:其一是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其二是注意解方程的格式。突出了这两点,为以后解稍复杂方程做准备。
3、课堂结构安排的非常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几方面:
1、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的很合理,并且讲与练时间搭配也很合理。2.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王教师占用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刚好相等。并且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也很合理。
除了以上几点外,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还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教学语言准确、严密;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
然而,这节课上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如:在教学“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时,教师讲得过多。我个人认为这个教学环节以学生自学的方式来完成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解方程”教学设计
东莞市虎门镇中心小学 王锦怡
(一)教学内容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7、58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4)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教学重、难点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比较简单的方程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单行纸一张
(五)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复习铺垫
师:(出示课件)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 生:(100+X)克
师: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师边讲边操作100克、200克、250克)师:请你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
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设计意图:从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入手,引出课题,引导学习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积极性。] 2.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1)概念教学: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师:(出示课件)那你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生1:我有办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生2:我有办法,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生3: 老师我也有办法,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 师:XXX同学的想法太棒了!我们一起探索验证一下。请看屏幕,怎样操作才使天平左边只剩X克水,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
师:你能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吗? 生:100+X-100=250-100(课件显示:100+X-100=250-100)师: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生:X=150(课件显示:X=150)
师:是的,XXX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就能得出X=150。我们表扬他。师: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师:(课件显示X=150的下画线)指着方程100+X=250说:“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课件显示:方程的解)
1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开课教案 篇十一
教学目标:1.强化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让学生对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能和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思考,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难点:将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并入分数应用题的体系中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本课教者有意将百分数应用题纳入分数应用题的知识体系。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前面两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法,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要求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能达成下列目标:
1.更熟练地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2.对应用题中的相等关系能找得更准。
二、基本练习1.做练习四的第10题
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
说一说形如 的方程的解法。
2.做练习四的第11题
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
根据画出的线段图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
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要求解出所列方程;
提醒学生检验;
3.做练习四的第12题
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根据数量关系口头列方程;
解出方程并检验
4.做练习四的第13题
要求学生画图后,写出数量关系,再对照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出方程检验方程。
5.小结: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和我们已学过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将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和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结合起来想,认识到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其实也是分数应用题,只是分数呈现的形式不同)
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画出线段图
学生尝试说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
学生列方程
解方程
检验
学生可能得到两种:
一共的-剩下的=运走的
或一共的×(1-30%)=运走的,两种都肯定。
学生口答
学生解方程并检验
学生画图、分析、列方程、解答、检验。
引导学生讨论比较
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四的第14题
这道题目中还有百分数吗?
画出线段图,比较两小题的线段图有什么不同?
从线段图(或关键句)中你找到了什么相等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1)牛郎星的运行速度×7/13=织女星的运行速度(2)牛郎星的运行速度-比牛郎星慢的速度=织女星的速度
追问:应设谁为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2.做练习四的第15题
两个分数各是什么意思?哪个是具体量,哪个是分率?
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分析。
从线段图中你找到了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设谁为 ?降价部分怎样表示?
你会列方程吗?
提醒学生检验。
3.做练习四的第16题
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分析。
从线段图中你找到了怎样的对应关系?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你会列方程吗?
提醒学生检验。
指导学生画图
学生讨论
学生列方程解答并检验
学生画图
说出本题的数量关系
学生列出方程
检验
学生画图,教师适当指导
讨论本题的数量关系
学生列方程解答
检验
四、布置作业 1.先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再解答。
(1)食堂二月份用煤1.6吨,比一月份节约20%,一月份用煤多少吨?
○ =二月份用煤量
(2)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08千米,比一辆汽车快35%。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 =火车的速度
2.小强的体重比小华重20%
(1)小强的体重是30千克,小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小华的体重是30千克,小强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开课教案】推荐阅读: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11-07
20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题11-20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课后优秀教学反思07-04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复习课)导学案08-29
一元一次方程的复习课06-13
一元一次方程的习题课07-29
一元二次方程专题教案10-09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教案10-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