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材料

2024-11-15

民族团结一家亲材料(精选10篇)

1.民族团结一家亲材料 篇一

凌晨5点半,冬日的乌鲁木齐天还没有亮,人们还在睡梦中,乌鲁木齐市鲤鱼山南路绒毛厂家属院里10号楼1单元一楼的灯已经亮起,赵明花开始在厨房里忙碌起来,她要在6点半之前熬制好红枣小米粥送到医院,给因大出血住院的邻居帕孜来提·尼亚孜补补身体。

“现在我的身体恢复得很好,住院期间赵明花给我熬的小米红枣粥我会记一辈子!” 帕孜来提·尼亚孜11月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远亲不如近邻,关键时刻要帮难处

66岁的赵明花家住鲤鱼山南路绒毛厂家属院,她和54岁的帕孜来提·尼亚孜是楼上楼下的邻居,两家人1992年相识。

12月30日傍晚,已经两日没有见到帕孜来提·尼亚孜的赵明花从其小儿子尼亚孜口中得知,帕孜来提·尼亚孜因大出血住进了医院。

帕孜来提·尼亚孜一直身体不好,需要手术,因为丈夫生病,大儿子又在部队当兵,小儿子在上学,家里无人照顾,她一直扛着。去年12月29日晚, 帕孜来提·尼亚孜因大出血晕倒在家里,后被送进医院进行急救。医生说要尽快手术,但帕孜来提·尼亚孜患有贫血。

“人们都说小米红枣粥补血最快,我就给她熬小米红枣粥吧!”赵明花说。她定好闹钟,5点半准时起床开始熬制红枣小米粥,待锅开了后,赵明花就守在炉灶边,每隔几分钟就用汤勺搅一下,就这样一直熬了一个小时。

“那碗小米粥熬得太好了,一看就是用心熬出来的。”帕孜来提·尼亚孜说,小米和红枣的味道真香。

坐在一旁的赵明花笑了,她说其实就熬了一次。第二天帕孜来提·尼亚孜的姐姐和妹妹都去照顾帕孜来提·尼亚孜了,赵明花就回家照顾帕孜来提·尼亚孜身患尿毒症的丈夫吾买尔·尼亚孜。

“中国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现在她家有难处了,作为邻居我得帮一下。”赵明花说,那段日子,她每天做好饭都会给吾买尔·尼亚孜端一碗少盐少糖清淡的饭菜上来。

相处时间久了,多互相看看长处

是怎样一种感情,让赵明花能在凌晨5点半起床为帕孜来提·尼亚孜熬一碗小米红枣粥呢?

“我们不是亲姐妹,但胜似亲姐妹,相处了二十多年,还经常吃一锅饭。”帕孜来提·尼亚孜说,两家人不分民族,不分你我,只要做了好吃的都会互相喊一声,她最喜欢吃赵明花做的汤饭。

亲姐妹可能会有争吵,闺蜜也会有分歧,为什么这两家人会相处得这么好呢?赵明花说,人和人相处,就要看人的长处。

在赵明花的眼中,帕孜来提·尼亚孜一家是热情又有礼貌的一家人。

赵明花还记得两家人刚搬来时的情景。那时候赵明花家有两位老人,帕孜来提·尼亚孜家有两个儿子。赵明花知道,男孩子会调皮一些,她一直担心楼上的帕孜来提·尼亚孜家的两个孩子会吵着老人休息。

一个多月过去了,赵明花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特意去楼上串门一看究竟。她看到两个孩子爬在地毯上玩得很高兴,偶尔帕孜来提·尼亚孜会叮嘱两个孩子“声音小一点,别吵着楼下的爷爷奶奶”。

“事儿不大,但是能看出来这家人真不错,她会尊重人,所以我们相处起来很容易。”赵明花说,这么些年过去了,她和帕孜来提·尼亚孜已经相互依赖分不开了,常常一起买菜、一起散步,几日不见就十分想念。

关系再亲也不忘记人好处

帕孜来提·尼亚孜说,院子里邻居间相处好的有很多,但她俩是大家都羡慕的一对儿。

是什么让两家人的关系这么令人羡慕?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她家对我家挺好的。”帕孜来提·尼亚孜补充了一句,我小儿子的工作还是她儿子给帮忙找的。

自从帕孜来提·尼亚孜的丈夫患上尿毒症,其每月2300元的退休金根本不够透析费用,全家的`生活费用全靠帕孜来提·尼亚孜每月2300元的工资支撑着。当得知帕孜来提·尼亚孜的小儿子尼亚孜毕业没工作时,赵明花叮嘱儿子帮他找份工作。

如今,我儿子成为了BRT公交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就在离家不远的红光山站当站员,每月有3000多元的固定收入。

帕孜来提·尼亚孜一直想着请赵明花一家去饭馆好好吃顿饭,来谢谢这家人,可赵明花说,这些年两家人常吃一家饭,这比在外面吃强。

记者手记

情到深处自然浓

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这是赵明花与帕孜来提·尼亚孜这对儿好邻居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她们用一言一行告诉我们民族团结就是串串门、聊聊天、拉拉家常,她们用现实故事告诉我们做好民族团结要以心换心、用心交心。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在帕孜来提·尼亚孜遇到困难时,赵明花就当成是自己家的事帮着去解决;当有好事儿时,她们又像一家人一样去分享。她们说,她们没有刻意做什么,但每一个行动都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2.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材料 篇二

11月11日,为在辖区全面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延安东路社区工作委员在小广场举行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生生不息永相传”主题活动,活动邀请了社区干部、“访惠聚”工作组、126小学张校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哈里旦·阿不来提、及辖区各级企业商户代表、居民代表、保洁员代表。社区周书记为此次活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哈力旦·阿不来提为大家讲述发生在她身上的道德故事,活动中为各族居民群众带来欢快的东北秧歌《大姑娘美》、一段长穗剑表演和铃鼓舞《欢乐的跳吧》。

社区干部、“访惠聚”工作组、企业商户代表与结对认亲对象互送礼物,传递民族团结精神。邀请大家在横幅上进行百人签名,共同承诺,共同参与“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

社区书记周英同志启动“民族团结一家亲,生生不息永相传”火炬传递主题活动。社区干部及其结对认亲对象、工作组成员及其结对认亲对象、辖区居群众与群众结对认亲对象、企业商户负责人与贫困居民结对认亲对象、126小学、辖区居民代表、保洁员,自觉围城一个圆圈开始传递,民族团结的情谊像一支火炬,在延安东路社区干部和居民之间传递,在群众与群众之间传递,在辖区商户与贫困居民之间传递,在工作组与居民之间传递。照亮了辖区的每一位人,照亮了社区每一名工作人员,关心与关怀,互助与互爱不分民族,不分彼此,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愿这支火炬永远传递下去,生生不息。活动在《相约麦西来普》的欢快乐曲中结束,再次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推向高潮。

更多热门文章:

1.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材料范文

2.2016关于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材料

3.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材料精选【最新】

3.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调研材料 篇三

践行为民宗旨,巩固民族团结群众基础

夯实民族团结的思想和工作基础,群众工作是统领。xx组织部心系群众,从转变农牧区各族群众思想观念、提高农牧区各族群众实用技能、拓宽致富门路等方面,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谋,极力帮助农牧区各族群众。一是服务基层一线,突出各族群众一家亲。xx组织部机关xx名党员共与xx户xx名农牧民群众结成对子,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寻找致富门路。累计争取各类项目资金xx余万元,为使各族人民群众早日实现小康目标,积极建设“造血”项目,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办实事好事xx件,发放慰问金xx万元。

4.民族团结一家亲材料 篇四

(2018年*月*日升国旗宣讲通稿)

宣讲主持人 ***

各位党员同志、村民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今天由我主持国旗下宣讲。我今天的宣讲题目是“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宣讲前,我先向大家汇报一下上周完成的工作。

上周我们完成1、通过抽签的方法为12户村民发放苜蓿种子及玉米种子共计470公斤。

2、完成了第三轮第二批全覆盖工作。65个干部共住农牧民群众117户,在住户期间为群众宣传十九大精神、“两会”精神、惠民政策等,并为村民理清经济帐,拓宽致富门路。

这一周我们计划重点完成以下几项任务,一是民族团结、“两个全覆盖”工作,第四轮第一批干部开始入住村民家,宣传十九大、“两会”精神、国家优惠政策、了解住户家的实际困难,推进脱贫攻坚,为大家拓宽发展思路;二是发展“三苗”工程,在文化室菜地内种植蔬菜,为大食堂的绿色蔬菜做好准备,也希望大家让自家的菜园绿起来,鸡苗多起来。以上工作希望大家积极配合,努力完成。

下面,开始宣讲。

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新疆、在阿勒泰、在青河县,虽然各民族文化习俗不同,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样的,我们各族群众都是 “一家人”的思想,这种思想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生长。

十九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16年10月,自治区提出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疆方略,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创建成果,凝聚起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强大力量。今年年初,自治区提出了常态化开展“结亲周”活动的工作要求,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每2个月在结亲户家入住不少于5天,并积极开展各类融情活动。

今年3月,陈全国书记来到阿勒泰提出了六点期望,其中一点就是要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开创民族团结的新局面。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推进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常态化,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2018年5月是新疆第3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我县将积极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万家,民族团结从我做起”大宣讲活动,通过一系列宣讲活动进一步增进各族干部群众的深厚情谊。人人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就是要让各族干部群众通过手拉手、心连心、交朋友,消除隔阂、加深了解、增迸感情,感受血浓于水的兄弟情、姐妹情,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让我们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把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作为新疆各族人民对党对祖国的最好的感恩。

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周都有好的开始,同时祝大家心情愉快,工作顺利。

5.民族团结一家亲材料 篇五

家亲

振太镇中心小学五(1)班

熊凤仪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这熟悉的声音出现在我耳旁,我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骄傲。

我是中华民族中的一份子,我们要尊重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民族服装和宗教信仰,每个民族人人平等,互相帮助,所以每个人在这个大家庭中幸福的生活。记得,我们在三年级时开运动会,进行接力赛,那个时候,我们三(1)班的同学相互给对方打气加油。开始跑了,我们班的第一个男生飞快地冲了出去,把接力棒交到另一个人手中,三(2)班也不甘落后,猛追了上来,可当他们接力棒交到另一个人手中时,接力棒掉到了地上,我们班又领先了一步。可是,因为我们班有一个女生脚上有伤,跑慢了一点,三(2)领先了,我们大家没有怪她,还让她和跑好的同学一起呐喊助威。终于,最后一个同学像风一样冲了出去,把接力棒交到老师手里,转败为胜,“耶,我们赢了!”后面的同学都欢呼起来,我觉得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如我们班李娅楠同学患了严重的病,正在医院救治,学校知道后,倡议每个师生捐爱心钱帮助她。后来,李娅楠同学已经回到家里静静地休养了,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代表大家去看望她,还带上同学们送给她的贺卡。过了几天,李娅楠同学来到学校上了,那时,她不怎么爱说话,也不愿意和我们玩,我心里不是滋味,于是,我一有时间就去哄她开心,渐渐地,她愿意主动和我说话了,也愿意和我们玩了。之后我觉得我做的这事非常有意义,我们这个大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很多。

6.民族团结一家亲 篇六

木央镇木央中心学校——五(1)李元秋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会情不自禁地得意洋洋、激情澎湃。因为我是中国人,我们是一家人。

小时候,听爷爷给我讲起那些战争故事时,我觉得战争好可怕、残酷无情、滥杀无辜,夺走了许多无辜的性命,惨不忍睹。因此,我问爷爷:“他们是谁?他们来中国干什么?”爷爷回答:“我再给你读个历史故事,你就会明白了。”爷爷二话不说,一拿起历史书,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战国时期,日本人为了在中国完成他们的伟大计划——研发病毒,企图利用病毒消灭中国人,占有中国的一切。可恨的日本人为了实施这个计划。首先,他们肆意掠夺,横行霸道,烧、杀、抢、掠,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在我们的土地上,建造一个大型实验基地,研制病毒,弄得实验基地周围,农作物干枯灭绝,甚至寸草不生。当病毒研发出来后,他们会拉一些身强体壮的青年男女做试验品。”尽管如此,中国人并没有被日本人可怕的行为,恶毒的手段所吓倒。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心,牢不可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手拉手,肩并肩,战胜了重重困难,打倒日本帝国主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民族团结,牢不可破,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让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当我听到这气势豪迈,铿锵有力的歌曲时,我便想到古代中国人民勤劳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万里长城。它把五十六个民族紧紧相连,它是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的见证,它将五十六个民族凝结成一颗永恒的爱国之心,团结之心,代代相传,永驻各民族心中。

7.民族团结一家亲 篇七

“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这首歌唱出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心声。各族人民在长期开发、建设新疆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休戚与共,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是牢不可破的。

“三个离不开”深入同学们心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不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一句话,全国56个民族结成一体,谁也离不开谁,有的同学会说,谁也离不开准,这是不是太武断了,兄弟还有分家的时候,离开了别的民族还能生存不下去吗?尤其像汉族,人口这么多,分布这么广,离开了谁不行?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合则皆利,分则俱伤。“三个离不开”绝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开拓祖国疆域、维护祖国统一的过程中,各民族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并最终形成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今天,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民族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经济联系,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各民族只有把各自的优势、长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联系,相互之间兼收并蓄,吸收各自的长处和优点,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便是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由于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其他民族的民族的文化中,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客观上也导致了各民族在文化上“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各民族只有手拉手,心连心,相互帮助,和谐进步,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我校民汉合校使少数民族学生在有限的学校教育中,学习社会功能更强的汉语,在掌握了汉语言文字后,可以更便捷地掌握现代文化知识。

我校二00五年实行民汉合校后,更加注重民族团结工作,将民族团结教育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位置,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板报、手抄报、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五观”、“三个维护、两个反对”、“三个离不开”的教育。2005年8月民汉合校后,学校更加注重民族团结教育,尽力关心少数民族师生,学校首先为民族班教室配备远程教育设备,把一批崭新的桌椅配发到民族师生手中,安排民汉教师同室办公、同堂听课、同步教研、同卷命题、同级评比。开展民汉班级跳大绳比赛、拔河比赛、文艺节目汇演、民汉老师的乒乓球、篮球、排球等比赛,丰富了师生们的课余生活,开发了同学们的潜力,增进了民汉教师之间的友谊,也提高了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民、汉班级之间建立了友好班级,互帮互助,互敬互爱。民汉教师在教研教改上开展广泛的交流。在汉语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阿里娅老师代表昌吉州参加全区“双语教学”调讲赛荣获第二名,哈族学生加马力汗重病住院,全体师生捐款6000余元,在师生的关怀和帮助下,加马力汗同学不仅治好了病,而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

我们学校对民族团结很是重视,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来促进各民族团结,例如:我校的民语班和汉语班开展了“手拉手民族团结在我心”主题班会,两上班的同学合作默契,团结一心表演了许多精彩的节目。例如:快板、小品、诗朗诵、唱歌等精优表演,还有我们丰富的大课间活动,在做完广播操之后,伴着优美的维吾尔族歌曲,大家都跳起了欢快的维吾尔族舞蹈,充分体现了我校各民族之间融洽的气氛,不愧是名校二中!

我校还迎来了南疆的实习老师,他们与我们二中的维吾尔族老师和汉族老师沟通交流,提高汉语水平,共同探讨课题上公开课。

8.民族团结一家亲 篇八

鲜花盛开的五月,明媚的阳光下我们欢唱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就是我们生活在西北边疆的各族人民的生活写照,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多民族和谐的大家庭中,每天都能感受到民族之花带给我们的温暖和快乐!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份快乐吧——

记得那还是刚上小学一年级,4个民族68个稚气未脱小朋友聚在一起,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中有一个叫帕如克却格外引人注目,不仅仅因为他是个维吾尔族小巴郎,更重要的是他与众不同,似乎少了同龄人的活泼、机灵,甚至少了这个年纪的孩子应有的调皮,他总是独自沉默着看着我们玩耍、嬉戏,却从不参与其中,入学的喜悦让我们忽视了他的奇怪。

直到有一天上课,他突然怪叫一声,两个眼睛死死地、空洞地盯着一处、身体渐渐绷紧且不停地抖动着,老师和同学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见他口吐白沫倒在地上,胳膊、腿不停地抽搐着,周围的女生们吓得直哭,就连我们这些平日里胆大淘气的男生也不知所措,老师见状一边安慰胆战心惊的我们,一边很快与他的父母联系,很快我们看到一位维吾尔妇女急匆匆地赶到教室。也很快知道他小时候不幸得了癫痫病,留下了后遗症,而比后遗症更可怕的是他的性格变得内向、孤僻、胆怯、自卑。因为疾病他从小几乎没有朋友;也因为疾病他曾受到过歧视。这次短短的几分钟的犯病更让他觉得难以抬头见老师和同学。病好几天他都不愿意再踏入学校,她妈妈忧心忡忡地求助老师。

然而我们所有老师的回答让这位伤心无助的母亲热泪盈眶“放心吧,没有人会歧视他,我们不会抛弃他,他也要坚强不能轻言放弃”。随后老师给班里的同学讲述了他的病情,懂事的我们不再大惊小怪,也不再躲闪开来,平日里同学们主动和他接近聊天,和他一起补习功课,他犯病时呕吐物大家也会争先恐后地给他清扫,大家甚至达成默契从不讨论他的病情,慢慢地,他的头抬了起来,眼睛亮了起来,笑声多了起来,疾病已不能再阻隔他和我们的交往。慢慢地我们忘记了他的疾病,他也忘记了他的疾病,他和我们一样快乐地生活在这个集体中。虽然他的功课因病落下了许多,但比起功课和他自己的疾病,他更多的开始关注班集体、关心同学,在身体好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抢着打扫卫生,帮着同学和老师做着力所能及的事。这时候的他,脸上充满了幸福和满足的微笑。

班级大家庭的温暖改变着他,也影响着他的一家,他的家庭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欣喜万分,对学校充满了感激,和他一样用行动回报着学校,他妈妈积极参加了班委会,只要是学校的活动,她总是倾力相助,积极参加,校园里这对维吾尔族母子俩笑意盈盈的身影成为一道美丽而生动的风景。

9.民族团结一家亲信息 篇九

阿依巴格乡下艾兰库都克小学

2017年11月6日 民族团结一家亲信息

团结是我们的生命线,团结是我们进步的动力,团结是我们发展的基石,让我们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之间有不同的习俗,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谁能说时尚元素中没有各个民族特有的色彩?而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我们身边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和老师,大家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彼此的信赖与默契,构建了我们的和谐校园,真正体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新型民族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县城,和少数民族作邻居的家庭比比皆是。如果让我们讲讲邻里关系,热情好客,彼此尊重一定是大家共有的话题。民族团结的故事平常而又温馨,多的讲也讲不完。

阿依巴格乡下艾兰库都克小学

10.民族团结一家亲材料 篇十

家亲3

“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民族团结一家亲

普洱市镇沅县桭太镇中心小学五(3)梁其润

我们伟大祖国有6个兄弟姐妹,在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中华文化,共同建设着祖国,推动着祖国不断强大。

不同民族,对米饭的吃法也不尽相同。傣族、佤族、黎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xx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

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人住,下层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还有些少数民族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优雅的小竹楼。一栋栋独特的竹楼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大家都知道6个民族中汉族人民最多,但是其他民族——也很棒。比如:xx的维吾尔族,他们的葡萄干多么香;贵州的苗族,他们的服饰和手饰多么漂亮;云南的傣族,他们的孔雀舞多么优美;云南的彝族,他们的火把节也很壮观。

不同民族开展活动也不相同,壮族群众喜欢开展丢绣球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非常有趣。

上一篇:北京市企业工资指导线下一篇:物业规章制度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