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k研究的文献综述

2024-07-14

pck研究的文献综述(精选8篇)

1.pck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一

关于校园安全盲点的研究报告

长阳一中一(7)班课题组 覃梦阳

一、作者与单位 课题组长:王铁

研究报告作者:覃梦阳

小组成员:向茜、吕金艺、覃娴雅、周杰、胡南阳、郑杰、陈宇、胡萌、覃梦阳 班级:长阳一中一(7)班课题组 导师:田建国

二、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学校正式承载教育的平台。学校的质量 直接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近年来,校园安全屡屡成为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不论怎样的严查,总还是会有漏洞,总还是会遗留下盲点。而这些盲点,正是我们只此研究的中心。

三、关键词 校园 安全 盲点

四、引言

学校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确保青少年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是学校工作第一位的责任。我总是记得李岚清同志讲过的一段话:“每见到一份事故报告,都要引起我一阵阵心痛。尽管许多事故最终都能依法查处并追究责任,但人死不能复生,亡羊补牢,毕竟为时已晚。人死了,还谈什么教书育人呢?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要不断加深„人命关天,安全第一‟的观念和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在这方面来不得半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否则悔之晚矣!”下面是近期的重大安全事故:

10月25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晚自习课下课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17名学生受伤。

9月5日,两名犯罪嫌疑人将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小学学生文某以其母亲生病为由从学校骗出,随后向其家长勒索赎金。9月7日民警将歹徒抓获时,发现这位小学生已经死亡。

11月14日清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二中组织初

二、初三两个年级的学生在公路上跑操,在学生返校途中,一辆东风带挂货车由于司机疲劳驾驶,直接撞向跑操学生队伍,酿成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目前事故共造成20名学生和1名教师死亡,18名学生受伤。那天早晨,学校派出了17位教师跟队跑操,应当说非常努力了,但还是发生了令人痛心的重大伤亡事件。

6月16日,安徽省泗县大庄镇部分中小学校违规给学生接种“甲肝疫苗”后发生群体性心应性反应。11月14日,陕西宝鸡市陇县新集川乡中心小学发生21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现已初步认定为“毒鼠强”中毒事件。

五、正文

(1)目的和意义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青少年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地方,为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所关注。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对于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和谐和稳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少年儿童的安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社会上各种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会不断暴露出来,目前的交通、治安、食品和卫生等许多方面的社会管理也还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的速度,而学校是社会中人群比较集中的地区,又都是未成年人,是目前社会中最需要保护的群体,很容易成为各种安全事故的易发地和多发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从来没有过的事故也会出现,不允许我们有稍微的疏忽和麻痹大意,我们对此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工作预案。

为此,我课题组特进行本次研究活动,决心找出在校园中隐藏的大小安全盲点,警醒同学们,安全为天,生命无价!我们身为学生,更加深知学校中有哪些安全隐患,我们将用不同于成年人的视角,发挥我们的智慧,完满完整这次研究活动。同时我们也将把研究结果总结之后上交学校,作为以后安全工作中的参考。

(2)课题研究方法

本次课题研究主要运用的方法有:①图像法

②录像法 ③文献法

(3)课题研究进程

①2011年四月中旬:研究小组成立,确定研究课题和成员分工,初步拟定研究活动计划;

②2011年四月下旬:组内讨论,取消开题宣讲,详细拟定计划,进一步明确分工,准备材料;

③2011年五月上旬:进行研究,记录过程,整理总结; ④2011年五月中旬:撰写研究报告,总结分类汇总,结题。(4)校园安全盲点(以区域划分)①教室内

A. 一年级教室高进走廊的窗户,不论锁了没锁,几乎都形同虚设。只要人吃了饭,用劲就行。

B. 有的窗户上有裂纹。

C.拥挤的桌椅摆放,极易发生绊倒。D.走廊上,部分同学喜欢趴在栏杆上。

②寝室内

A. 部分床板已经开裂。

B. 厕所门把手掉落后,本上的金属残留物,极易使人划伤。C.男寝消防栓多处老化。

D.楼梯护栏断裂,金属杆随意伸出。

E.走廊上有人发生矛盾,容易发生人员聚集,可能发生斗殴事件。

③田径场(球类运动场)A.入口处金属护栏已明显老化。

B.靠近公路的石护栏有明显的缺损、断裂,部分地方有垮塌的危险。C.石柱上有大量的金属钉裸露。D.音响设备附近有多处电线头裸露。

E.柱状音箱老化极严重,部分已经断裂、横倒。F.球类运动场地段较隐秘,易发生聚众斗殴现象。G.球类运动场排水口间隔过大,奔跑时极易崴脚。

④开水房

A.无间隔打水方式,易发生烫伤。B.龙头扎过滤布的铁丝已经严重腐蚀。

⑤其他

A.一年级教学楼楼顶,电线密布。B.天雨时,文化广场地砖太滑。C.前往球类运动场的路上有落石的危险。D.一二年级教学楼两侧的路口横梁太矮,易碰头。

六、结果与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活动,我组发现我们学校中存在着许多的安全盲点。安全重如泰山,尤其对我们中学生而言,没有安全 一切都是空虚的,是飘渺的,是幻想的!希望同学们能够注意我组发现的问题,希望校方能够尽快解决或者改善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

六、致谢

感谢为我组提供帮助的同学和老师,我们的成果中凝聚着你们的智慧,在此献上我们最诚挚的感谢!

七、参考文献

1.《学校安全手册》

2.《中学生身边的安全隐患》

2.pck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二

人际信息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情感沟通, 这是由两个个体传播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信息传播活动产生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人们通过相互之间的信息传播了解更多的生活, 产品, 知识信息。而随着网络的发展, 人际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 范围也越来越广, 因此很多企业都将人际信息传播作为企业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

1 口碑传播 (WOM, EWOM) 理论

1.1 口碑传播的定义

口碑传播 (Word of Mouth) 是指口碑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口头的、人对人的交流, 并且接收者认为传播者关于某个品牌、产品或服务的口碑是非商业性的 (Arndt, 1967) 。口碑传播通常被消费者认为是一种可靠的信息来源 (Assael, Etgar&He nry, 1983) 。当消费者需要购买一种他不太了解的商品时, 口碑传播就发挥着重要作用 (Mahajan, Muller&Kerin, 1984) 。随着网络的发展, 人们通过各种形式 (如电子邮件, Phelps, Lewis, 2004;博客;BBS;聊天室等) 传播口碑信息。

1.2 口碑传播的前因

口碑传播产生的前因有两个:一个是知觉品质 (Hartline, Jones, 1996) 。消费者感知的该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导致其口碑传播的行为。一个是顾客满意 (Wojnicki, 2006) 。消费者会将自己购买产品或服务后的感觉 (满意或不满意) 告知他人。

1.3 口碑传播的动机

最早研究口碑传播动机是Dichter (1996) 。他提出了参与正面口碑沟通的四个动机:产品卷入 (Product Involve m e nt) 、自我卷入 (Se lf Involve m e nt) 、其他卷入 (Othe r Involve m e nt) 以及信息卷入 (Me s s age Involve m e nt) 。Sundaram, Mitra&Wcbs te r (1998) 认为参与正面口碑沟通的动机有:利他主义 (Altruis m) 、产品卷入 (Product Involve m e nt) 、自我提升 (Se lf-e nhance m e nt) 、帮助公司 (He lping the Com pany) ;参与负面沟通的动机有:利他主义 (Altruism, 帮助公司组织其他消费者碰见他们经历过的事情) 、减轻焦虑 (Anxiety Reduction) 、报复 (Vengeance) 和搜寻忠告 (Advice Seeking) 。

1.4 口碑传播的影响因素

传播的过程当中, 有很多的因素会对影响效果起到调节作用。Gilly等 (1998) 认为有三个因素会影响口碑信息对接收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作用: (1) 信息来源的特性, 如信息来源者专业水平 (Expertise) ; (2) 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同质性 (Homophily) ; (3) 口碑接收者本身的特性, 如专业水平、口碑偏好 (WOM Preference等。影响口碑传播效果的因素还有: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关系强度 (Brown&Reingen, 1987等) ;接收者的归因 (Laczniak, De Carlo和Ram as w am i, 2001等) ;口碑信息的特征 (Chris tians e n&Tax, 200等) 及接收者感知的风险程度 (Arndt, 1967) 等。

2 知识分享理论

2.1 知识分享的定义

知识分享是指个人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或理解分享给另一个人, 使其能够吸收并利用该知识更好的完成任务 (Cheng, Liu, Francesco, 2009) 。

2.2 知识分享的过程

知识分享是一个过程 (Davenport, Prus ak, 1998) 。这个过程分为知识拥有者对知识的外向化 (Exte rnalize) 和知识接受者对知识的内向化 (Inte rnalize) 。知识拥有者通过对知识的展示和描述将知识转化为信息;知识接受者通过学习, 理解和吸收将该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Hendrik, 1999) 。

2.3 知识分享的动机

对知识拥有者来说, 知识分享的动机可分为两个方面:内在动机 (Intrinsic Motivation) 和外在动机 (Extrinsic Motivation) 。内在动机来自于社会规范和个人规范, 包括获得认可和赞赏 (Cheng, Liu, Francesco, 2009) , 提升声望, 互惠, 利他 (Chin-Lung, Lin, 2008) 和组织的责任感, 个人的价值观 (Cheng, Liu, France s co, 2009) 。外在动机来自于物质和经济, 包括奖赏和惩罚 (Cheng, Liu, Francesco, 2009) 。但是Cheng, Liu, Francesco (2009) 认为奖赏和惩罚对知识分享意愿并没有直接的关系。Hislop (2003) 则认为促使组织成员参与知识分享的不是各种刺激, 而是个人本身对知识分享的态度。

2.4 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

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硬件”, 包括技术和分享工具 (Hlupic, 2002) 。Hendriks (1999) 提出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能够通过降低人与人之间的分享时间和空间障碍来提升知识分享的效果。二是“软件”, 如动机 (Hall, 2001) , 组织文化 (hlupic, 2002;Yu, Lu, Liu, 2009) , 组织忠诚度 (Hooff, We e ne n, 2004) , 信任 (Che ng, Liu&France s co, 2009) , 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 感知的自我优越性 (Lin, Hung, Chen, 2009) 。

3 音乐电影的分享理论

音乐和电影的分享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人们经常谈论或在博客中分享自己听过的好听的音乐, 看过的好看的电影。

有些分享者分享音乐和电影, 是因为他认为这对某些人来说更经济, 并可以为他人带来便利。因为通过分享可以不用购买和到影院观看, 也可以节省他人寻找和下载音乐和电影的时间和精力 (Thorsten, Henning等, 2007) 。分享音乐和电影也能够加深朋友之间的关系, 能够认识更多与自己有着相同的兴趣和爱好的人, 并形成一个新的社交关系网 (Thorsten, Henning, Sattler, 2007) 。Hakanss on, Ros t&J acobs s on (2007) 认为传播音乐的动机有三种:分发动机, 发送者喜欢这首歌, 且单纯的希望其他人也能听到;推荐动机, 发送者把歌曲发送给他认为对方会喜欢的人;以及印象管理 (Impress ion Manage m e nt) , 收集和传送该音乐的人希望该类音乐能作为他个人特征的一种代表。人们参与音乐和电影分享往往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肯定。且他们希望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分享者和被分享者之间能够相互分享, 相互讨论。因此当这种互动不足, 分享者没有得到足够的肯定和反应时, 会影响分享者的分享意愿。

4 不同分享理论之间的比较

根据以上对这三种人际信息传播理论的文献研究, 可以发现这三种人际信息传播方式有着不同的传播机制。如图1, 分别从传播的内容, 传播动机, 传播过程, 影响因素及对品牌的影响这五个方面对这三种人际信息传播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

在传播内容方面, 三者传播信息的性质是不同的。口碑传播的是传播者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经历和感受, 包括正面和负面的信息。知识分享者传播的就是知识拥有者自己创造或收集的知识, 是一种中立的信息。而音乐, 电影传播的是自己喜欢以及肯定的内容, 都是正面的信息。

在动机方面, 都可归纳为三种:利己动机, 利他动机, 以及建立关系网络的动机。在利己动机方面, 提升自己的声望 (Sundaram, Mitra&Wcbs te r, 1998) 是它们共同的动机。传播者都希望通过传播得到他人的认可。从利他方面来说, 口碑传播者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使其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更明智 (Engel, Blackwell&Miniard, 1993) 。而知识分享者单纯的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到他人 (Chin-Lung, Lin, 2008) 。音乐和电影分享的利他则表现在通过分享能够节省对方购买和寻找的金钱时间和精力, 以及能够让对方听到和看到更多好的东西 (Hakansson, Rost, Jacobsson等2007) 。在建立关系网络方面, 传播者希望通过传播, 认识更多的人 (Frenzen, Nakamoto, 1993) , 或以此来结识更多的有着相同兴趣和爱好的人 (Thorsten, Henning, Sattle r, 2007) 。

三种人际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是不同。口碑传播的效果受传播者的专业水平 (Expertise) 、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同质性;接收者本身的特性, 如专业水平、口碑偏好、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关系强度 (Brown&Reingen, 1987;Sahlins, 1972等) ;接受者的归因等影响。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则是在知识分享的技术以及个人价值观上。接受者的偏好以及肯定是音乐和电影分享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若传播者没有得到对方肯定的反应, 会大大影响分享者的传播意愿。

另外, 这三种人际信息传播的过程是不相同的。口碑传播者首先接触到了品牌的信息, 再将其传播给其他消费者。而知识和音乐电影的分享只是一个简单的分享者将信息分享给其他人的过程, 不包含品牌的信息。而口碑传播会对消费性的品牌态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总之,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 口碑传播, 知识分享, 音乐和电影的分享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企业可以根据这三种人际信息传播的作用机制, 灵活运用, 使企业的营销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Arndt J (1967) .Role of Product-related Conversations in theDiffusion of a New Product.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4 (3) .291-295.

[2]Fang.Chiu.2008.In justice we trust:Exploring knowledge-shar-ing continuance intentions in virtual communities of practic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9.1-12.

[3]Liu Yong (2006) .Word of Mouth for Movies.Its Dynamics andImpact on Box Office Revenue.Journal of Marketing.70 (July) .74-89.

[4]Hooff.Weenen (2004) .Committed to Share.Commitment andCMC Use as Antecedents of Knowledge Sharing.Knowledge andProcess Management.11.13.24.

[5]Hendriks Paul (1999) .Why Share Knowledge?The Influence ofICT on the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6 (2) .91.100.

[6]Yu Tai-Kuei, Long-Chuan Lu.Tsai-FengLiu (2009) .Exploring Factors that Influence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via Weblogs.26.2.41.

[7]Lin Ming-Ji James, Shiu-Wan Hung.Chih-Jou Chen (2009) .Foste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Professional Vir-tual Communitie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5.929.939.

[8]Maria Hakansson.Mattias Rost.MattiasJacobsson and Lars Erik Holmquist (2007) .Facili-tating Mobile Music Sharing and Social Interac-tion with Push!Music.Proceedings of the 40th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3.职业能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三

关键词:职业能力;研究;文献综述

前言:随着国内教改的深入,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教学改革任务不断落实,其核心目标是为了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要想从根本上确保高效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合社会发展所需,就需要实现对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培养,而要想落实这一教育目标,就需要实现对“职业能力”的全方位了解。当前,关于职业能力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多,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落实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职业能力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当前,随着职业能力重要性的呈现促使相关领域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基于知网期刊论文数据库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检索,共获得了近3500篇资料,包括博硕士论文以及学术期刊。从相关资料的年份上看,近年来,相关领研究内容不断得到丰富,且研究数量也不断上升,这就为本文相关文献的总结与分析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此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中外语言文字,但是成果性的研究理论较少,这就说明关于职业能力研究上需要得到其他领域的重视,并要在理论上实现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职业能力的概念与内涵简述

(一)职业能力概念简述

当前,国内外对于职业能力的重要性都达成了一致的认识,但是,在职业能力的概念上至今尚未形成统一共识,进而也使得职业能力的内涵存在着多种释义。依照当前国外现有相关文献,国际上给出的定义为:职业能力是个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一种能力,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能够具备应对生活以及工作变化的能力。德国研究领域给出的定义为:职业能力指的是从事社会职业时所具备的相应本领,具体包括了工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个人的责任感以及对工作的热情度。美国给出的定义为:职业能力指的是获得工作并保持工作的一种能力,也就是能够通过劳动市场获得就业机会,并通过这一就业机会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以及个人的奋斗目标。中国研究领域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结论为:曹书亮(2012)将职业能力定义为多种能力的综合,是个体从事社会职业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实现自身职业目标的基础,包括了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的综合素质能力;甘应(2013)将职业能力定义为:人在求职中所应必备的能力,包括了交流能力以及技术能力等。

(二)职业能力内涵简述

基于当前研究资料所分布领域的不同,对于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也就存在着差异性,大体上可以将职业能力的内涵阐述为如下内容:集合了知识、方法以及技能为一体的能力,同时也包括了社会适应能力、情感能力、职业态度等。

三、职业能力分类界定研究

关于职业能力分类界定上,当前的研究领域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任务职业能力主要由两种能力构成,即基本职业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为:蒋乃平(2011)认为职业能力主要由职业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构成,其中的综合职业能力又包括了专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第二,将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三大块,代表的文献为徐友华(2009),基于高职院校教师技能对职业能力进行了划分,包括职业基本素质、核心能力以及拓展能力。第三,任务职业能力包括了如下四项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个性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四、职业能力形成、培养模式以及评价研究

(一)职业能力形成与培养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培养所涉及的面比较广,当前,关于这一能力的形成在相关研究领域初步达成了一致的认同:从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出发,能力的形成是知识、技能等综合能力素质迁移与整合的结果。关于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都集中在高职等职业类学校上,这些院校结合专业的特点,对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策略等进行实践,进而根据不同社会行业对于职业能力的需求与要求对职业能力的结构进行了划分。此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借鉴了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结合了国内的实际对职业能力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构建。

(二)职业能力评价方式研究

当前国内在职业能力评价上主要采用如下两种方式:测试以及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体系。而在测试上,我国一般都是由高校负责,通过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来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估。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关于职业能力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能够真正作用于实践的理论性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这样才能在拓展职业能力研究深度与广度的同时,为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及评价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因此,这就要求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要将职业能力这一研究延伸到社会的各行业中,以从根本上实现对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进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甘英,梁芷铭.职业能力拓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01):45-46

[2]曹叔亮.论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与职业环境及其辩证关系[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04):67-68

4.美术语言研究文献综述 篇四

对于美术语言的探讨和研究,一直以来就是美术界的热点,是理论家和艺术家们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所以历来的文献著作中,专门论述语言和在论述绘画思想和画评中论及语言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在这些文章中,从不同的侧重点谈到语言,有代表性的论述方式和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从材料的角度论及语言

陈璐的《材料·观念·艺术语言》专门论及了材料与语言的关系。其主要观点是材料的变革演绎着观念的更新,而观念的置换则决定着材料在艺术中的语言价值和意义,材料和观念的变革是艺术演进和发展的主体,是它们的变革带来了艺术语言的演变和发展,从而带来了艺术视觉形象的演变和发展。具体说来就是人类艺术从观念到形式的演进,都与艺术材料的变革紧密相连。艺术视觉形象的演变,恰是在观念的变革下,艺术材料变革所带来的艺术语言从形到质的演变结果。并得出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关于材料——艺术的材料——变革和发展的历史,一部人类关于材料的观念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一部艺术的语言方式演变的历史。

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是观念变革下材料对艺术语言的开掘从外部向内部的延伸。材料使艺术得以存在和彰显,还使艺术得以物质呈现。纵观人类利用材料来创造艺术的历史,可以看到,每一种新的艺术材料被发现发明和应用,都意味着一种新的艺术语言的被创造和应用。对材料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外部形体到内部蕴含的发现延伸过程。早期对材料的认识局限在材料的外部形态上,即对材料的形状、颜色、硬度、质地等感性和直觉上的认识。使材料在艺术里具有了一种单纯的规定性,及材料仅作为艺术的语言——一种交流符号的物质载体,一种艺术的媒介形态而存在。随着对材料认识的深化,人们发现,在形状、颜色、硬度、质地等因素的包裹下,材料还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性。艺术家们对材料观念性的认识从材料外部形态向材料内部蕴含转化,使材料本身的言说力被发现、挖掘、张扬和意志化。而艺术语言,就在材料自身的自然力和创造力的释放和表现中得到新生。第二是观念变革下艺术语言在材料中由代语向自语的转变。即从材料代语(艺术家用材料说话)到材料自语(艺术家让材料说话)的过程。当材料在艺术之外时,它们自身并无艺术语言可言。但当某种材料被艺术家选中,放进了某种由它们自己或与别的材料共同组成的艺术环境、艺术语境中时,它们就成了一种语言。在人们对材料的观念性认识还处于对材料外部形态的认识层面时,材料的言说力并没有自主性。尽管其某种语言因素可以对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发生决定性作用,但它在实际上却实质性地被动受制于艺术家,成了艺术家思想和意志的代言者。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中的材料仅作为艺术语言的物质载体而存在就成了不可辩驳的事实,而“艺术家的创作是艺术家在用材料说话”就成了一种当然。20世纪下半叶,“让材料自己说话”的观念在艺术中几乎成了一种艺术家的创作自觉。那些极具前卫意识的艺术,用现成的生产生活用品在艺术与生活之间建起了一座通道。材料自身语言内蕴的呈现和张扬,使人们的理性思维直接通向的不是对“艺术是什么”,而是“生活是什么”的深刻思考。由此,艺术材料由代语走向自语,艺术力量的显现由艺术技巧转向材料自身言说力的显现。

第三是观念变革下艺术语言体系的解构在材料上的呈现。纵观人类艺术史,我们可以看到,因各历史时期不同观念的影响,人类艺术语言还经历了一个由社会性语言向个体性言语、由语言的有意结构到有意解构(即有意拆除结构)的转变和发展。自古希腊以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哲学观念都约定俗成地继承着一种话语的“中心主义”的原则。一定艺术历史中艺术材料的语言,总是囿于一个体系(古典的体系),遵守一种规范,自觉体现着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和观念。正是这种艺术“中心话语”统治艺术语言观念的反映。随着对材料在观念认识上逐步深入,强调个体性言语“多话语并存”的艺术思维方式使艺术家开始反抗“中心话语”观的束缚和局限。艺术“材料”的概念被重塑——除了传统概念里的那些艺术材料外,所有被艺术家发现了并欲彰显其言说力的元素,均进入了艺术领域而成为艺术的材料。其结果是艺术语言的发展由单纯走向了丰富,“艺术”的概念被重组。现代主义以及继之而起的后现代主义各流派纷呈,是新的观念变革下,艺术语言体系的解构在材料上呈现的最好证明。

刘平的《油画语言的物质媒介化倾向》一文,也认识到在西方油画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就是越来越重视材料本身。在现代油画中,形式和内容的位置彻底颠倒过来了,内容变得好不重要,形式才是最关键的,艺术的自律迫使绘画向内部挖掘自身的特性。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担忧,即现代绘画越来越固守在对材料的玩弄里。

刘刚在《以语言保持对现实的差异性——我的艺术观》中,也说既然艺术家只能以语言的方式来保持和现实关系的差异性策略,从而实现有价值的文化批判,那么作为一个艺术家,就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语言的实验性。并在其创作中,试图从两个方面来探讨材料的表现力:一是对材料人文含义表达的探索,再就是对材料制作的技术含义的研究。刘刚认为,材料的本性在根本上就是它的物质性所引发的人文主题,在别人看来那是些废弃的材料,一旦被我运用于绘画语言,让其进入一定的文化语境,它的表达性也就由此而生。

二、从绘画语言的心理角度进行解读

代表性的有黄超成的《艺术与视知觉——绘画语言解读系列》,把绘画的视觉艺术语言,通过视觉心理的角度进行解读。

黄超成借用阿恩海姆等心理学家的理论,说明图像具有情感,艺术家利用这种特性把图形传达情感的作用用于艺术表达,构成了绘画语言的重要部分。并对绘画语言做了定义:绘画语言是指画家用一定的手段和工具材料,使艺术作品获得的视觉感受形式。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运用、色彩原理运用和笔触、明暗运用等绘画技法。绘画语言是作品的最后实现阶段,它决定着作品的外在视觉效果。

对绘画语言的理解,归结为传达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说话或书写的方式来表达意思和感情,而在绘画中,艺术家则以颜料、色彩、形状、线条等方式来传达思想和感情。比如抽象画用点线面色彩等绘画元素,表达一种纯粹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构成是作者对自然或内心你感受的对比,它就是绘画本身,它通过的图形和色彩的不同建构,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反映了艺术家内心的情感。

同时认为绘画语言本身也具有情感的暗示功能。比如线条是绘画里最基本的表达手段,作为一种图画的媒介,其功能不仅可以客观地描绘对象,并可以从主观上来暗示感情,而且其本身也具有情感的暗示。色彩在绘画中可以用来创造气氛,象征思想和表现个人情感,即使不用色彩来再现具体的内容对象,色彩本身的构成秩序也同样能保险情绪和情感。他认识到绘画语言的重要性,说一幅画可以有内容,也可以没有内容而只有形式,可以既有内容又有形式,但不能只有内容而没有形式具体的倾向。但把绘画语言的功能还是倾向于表现情感。如艺术家画的是没有任何内容的抽象画,那他必须要运用极有个性特征的色彩、线条、图形、笔触、构图来表达出某种非常个人化的情感或情绪;如果艺术家既要表现内容,又要表现形式,那他就必须运用最适合于表现其内容的艺术语言形式来表达主题。

文章最后强调绘画是一种语言。说一些绘画作品技巧很高,在构图、用色和细节的表现上都非常完美,但却成为不了伟大的作品。那是因为它们缺乏独特的个人绘画语言和画中物象以外的意义,它们只是完美的复制了自然而已。并对绘画语言的发展做了一个概况:绘画在过去几千年基本上都承担着为社会、宗教、为政治、为道德教化等方面服务的任务,此外还有着记录图像的功能。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开始自由地探讨艺术自身的性质。这时候的艺术家更多的思考绘画形式、语言自身的存在价值,而不是依附于某一个主题而存在。现代艺术最突出的特征是它对抽象的偏爱和画面的平面化处理,这都是为了使形式脱离自然的约束,从而达到更自由的表达个性、情感和风格的目的。

还有韩国榛的《技与艺——视觉语言与艺术行为心理漫谈系列》,重在阐述视觉语言中,行为心理对技能表现即语言表现的作用。即任何一种语言形式,既有它的独立性又有它的局限性。同一种语言形式,由于使用功能的区别,也不可能相互取代。人类在创造和使用语言时,形成语言文字和视觉语言两种。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思想情感和传播文明经验的媒介工具,视觉语言是人类最原始的语言,这两种语言都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他认为在视觉语言的传达中,掌握了绘画的技能,不一定就会获得绘画的艺术能力。举例包豪斯的约翰·依顿教授援引的老子“三十辐共一毂”说明有和无相依存,但无起到本质作用,说明艺术能力是看不见的内在心灵活动。和庄子的列御寇射箭的故事,批评为了炫耀技能而掌握技能,阐明心理定向产生的心理结构对人的行为所起的作用是本质的。

三、对艺术语言的解读 对于绘画语言和自然语言的关系上,杨晨光在《自然语言的解读》中认为,绘画借鉴自然语言,自然语言启发绘画,一幅绘画作品,越是符合自然的语言就越自然、生动。

王光新的《艺术·语言·情感》则从情感因素解读艺术语言。他认为绘画语言是由多种形式因素相融而建立的,不同元素整合成不同的结果,其结果又是由画家情感所决定的,所以绘画语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情感因素。绘画中的色彩语言、材质语言、造型语言是按照特定的艺术方式构成特定的形式,表达了事物的本质,同时传达了与形式相融的情感体验,即形成了艺术语言的精神品质。

对艺术语言和艺术家的关系,杜俊萍在《艺术语言与艺术家身份之关系——以西方写实艺术为例》一文中谈到,艺术家们认为只有对艺术形式本身进行探索,而不必关注艺术与社会和世界的关系,才是符合艺术之为艺术的本体的;并且认为只有对艺术形式和本体的关注才是精英艺术家。从理论上讲,艺术语言与艺术家身份的这种内在关联,与艺术语言本身就承载着当时的社会观念和价值标准相关联。最后作者得出结论,艺术语言并不只有描绘、表现作品所涉及的内容、思想和情感的功能,而且它也在言说的过程中,具有显现、确证使用它的主体,即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价值的作用。

四、从具体绘画门类分析语言

如徐鸿延的《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韵》,重在探讨笔墨情趣,认为笔墨写景状物,所表达的是自然界的神韵,也是人的精神状态的外化。它表现丘壑山川外在形象的同时,还展示艺术家的人品和修养,它在描绘物像内在结构和神韵的同时,还展示着艺术家多方面的理性思考和审美追求。对情感的传达是其最为本质、恒定的特征。同时把笔墨与老子的实源于虚、有源于无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说笔墨不仅仅是对自然形色之美的再现与描摹,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对自然万物体悟之后的一种艺术升华,其中蕴含着深奥的哲理,这种观念必然影响着山水画的笔情墨趣。类似的还有卢培钊的《中国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蕴》,从民族审美和传统哲学的背景中,分析线、墨和意。

在吕品田主持的《当下艺术语境中的油画语言—与中央美院部分中青年教师座谈》中,其主题就是靠绘画本身来说话;进人你自己的状态,坚持一种东西;纯化艺术语言的实质和关键;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都是在谈油画的语言问题,例如孙为民特别语言的纯正、特有的美感和表现力,画最重要的是要追求味道或表达一种情趣。马路说他画画时就想跟着画面走,追求天成,不想太多的东西,画面可以通神。刘晓东也说从艺术语言方面怎样判断艺术品的好坏是个关键的问题。朝戈认为语言不是一个可以先天规范的东西。张晓凌更是认为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对精神和语言的双重失语感到忧虑。

柏柯村的《个性化语言在油画中的表现透析》,认为油画语言同其他任何门类语言一样,在作品中都可反映出作者对艺术、对人生的探索和理解,以及他所追求的信念。画家在创作前根据题材、自身内在情感的需要会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即构成了油画的个性化语言。作为直观的外在表现,在创作中实现对油画语言个性化表达的方式和程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内涵和深度。油画语言的表达,需要线、面、形、色等多种视觉形式要素。这些要素的运用产生了画面上的组织效果和艺术家独特的绘画风格,也就形成了个性化的绘画语言。然后从造型、色彩、笔触等方面阐述个性化的审美特性。

五、传统语言在现代题材中的转向

在传统中国画领域,如何使传统笔墨语言面对现代题材,就涉及到传统语言的转向问题。代表性的有吴宪生的《中国人物画艺术语言转化的问题》,认为艺术语言是艺术家表达思想的载体,当原有的语言已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时,艺术家就会去寻找创造新的载体,即新的艺术语言。在新的语言转化的同时不否认传统艺术语言,是以原有的为基础,是对传统的发展。认为没有艺术院的创造实质上不是创造,对照搬他人或古人的艺术语言来从事的创作实际是一种模仿。所以面对现代人物,应当创造新的艺术表现语言。另外在孟繁玮整理主持的《中国画的现代题材及其与国画语言的关系》中,陈洪绶也谈到现代题材进入中国后,必然要求相应的绘画语言加以表现,但这种语言必须是中国画的而且是现代的,更多的考虑应该是中国画自身笔墨形态的发展。

传统语言在现代的转向,不仅仅是在中国画领域,在油画等领域也同样存在着这一问题。比如张剑的《在具象油画的抽象性语言中寻找空间》一文,就认识到具象油画在影像广泛充斥生活的现代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从具象的形象中借用传统和现代的艺术形式,以独特的抽象性语言,来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在莫也的《油画写实语言的对话语境与独语行为》中,也对当今油画写实语言拘囿于自然物象描绘的对话语境提出担忧,认为其必须具有主观精神的客观显现,不然将在艺术竞争中失去自我。

六、对当代绘画语言的思考

对当代语言的思考中,特别是对于当代艺术的失语焦虑的困惑,蒋永青的《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困惑》一文做了详尽的分析。在“形式精神”及其表现说局限中,从吴冠中提出形式美开始,到戴士和的《画布上的创造》,针对性的提出把艺术语言的“形式精神”归结为艺术家个人的“内心生活”,是否会导向语言弱化?在“现实精神”的艺术困惑中,提到了另一种倾向,即艺术语言的要义并不在于形式自身的内容,而在于其中的社会文化针对性。最终总结出“表达”与“构成”主客二分对峙的深层原因。

在语言手法枯竭的批判这种观点中,比较有代表性是段炼的《后现代语言的枯竭》。他认为今天在西方,后现代经过三十年左右的发展演变而渐渐淡出了艺术、文化和思想圈,作为后现代遗产之一的艺术语言,如“挪用”、“戏仿”之类,也相应渐趋枯竭。今天在中国,挪用、戏仿等西方后现代绘画语言,仍然是架上绘画的主要语言,例如眼下正疯狂流行的恶搞、大脸之类。但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家所面对的问题,与上个世纪90年代所面对的问题,也大不相同。于是后现代或伪后现代的艺术语言,如“恶搞”之类,已经成为弱智的表现。如果这类语言不具备当代意义,没有当代理论的支撑,便只会沦为弱智的跟风,沦为艺术市场的奴隶,沦为一种流氓策略。这种流氓策略,与艺术语言的贫乏和枯竭直接相关。而这种语言上的弱智,与今日艺术的商业化和流氓化倾向相伴随,正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如实写照。

刘刚在《以语言保持对现实的差异性——我的艺术观》一文中,以一位艺术家的身份,也对中国当代语言提出了批评,他说艺术家和日常经验保持差异性的唯一方式是建立个性化的语言体系。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一位艺术大师都是语言大师。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始终没有一种整体的文化批判力量,其原因就在于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没有构造出属于中国人的的话语体系,每次所谓的艺术革命、视觉革命实际上不过是社会政治变革的一个注脚,而不是一场语言、话语的革命。没有一条具有自身发展逻辑的语言链带,首先表现在中国人当代精神状态的话语体系无法建立,艺术也因此无法渗透进生活经验的层面,无法真正介入社会变革的大格局,形成不了一种真正的批判性力量。因此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只能以语言的方式来保持对现实的差异性,艺术家的文化批判本质就是语言的批判。

资料文献:

1、《材料·观念·艺术语言》,陈璐,装饰,2005年第8期

2、《油画语言的物质媒介化倾向》,刘平,美术家,2002年4月

3、《以语言保持对现实的差异性——我的艺术观》,刘刚,美术研究,1996年第4期

4、《艺术与视知觉——绘画语言解读系列》,黄超成,艺术探索,2004年第4期——2005年第3期

5、《技与艺——视觉语言与艺术行为心理漫谈系列》,韩国榛,美术向导,1996年第2期——1999年第1期

6、《自然语言的解读》,杨晨光,美术观察,2007年第6期

7、《艺术·语言·情感》,王光新,美术观察,2007年第2期

8、《艺术语言与艺术家身份之关系——以西方写实艺术为例》,杜俊萍,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9、《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韵》,徐鸿延,文艺研究,2007年第10期

10、《中国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蕴》,卢培钊,民族艺术,2007年第1期

5.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五

文 献 综 述

题目

劳动争议仲裁研究的文献综述

专业

劳动关系

班级 102 作者

完成日期 2013-5-1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职称

劳动争议仲裁研究的文献综述

燕艳(2011)说,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安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劳资矛盾日益尖锐,劳动争议频繁发生。仲裁是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一种基本形式。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自 80 年代恢复以来,已经走过 20 多年的历史。“仲裁前置,一裁二审”的劳动争议解决模式在立法之初,为解决我国的劳动争议发挥过重大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方面改革的深入,传统模式逐渐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面世将仲裁制度向前推进一大步,但这部新法并非完美无缺,需要继续审视劳动争议仲裁的缺失。[1]本文就研究养老保险对就业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简单的梳理和综述。

一、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基本理论

(一)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相关概念

1.劳动争议的定义

郑尚元说,劳动争议(labordispute)一词被长久使用。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很少使用‘争议’一词,诉讼程序进行时,经常使用的是民事纠纷或经济纠纷„„”川“劳动争议”一词的使用有其深刻的内涵,已故法学家史尚宽先生曾就劳动争议作出过精确描述:“劳动争议,广义谓以劳动关系为中心所发生的一切争议。于此意义,因劳动契约关系,雇佣人与受雇人间所发生之争议,或关于劳动者之保护或保险,雇佣人与国家间所起之纷争,雇佣人团体及受雇人团体本身之内部关系所生之纠纷,以及雇佣人或雇佣人团体与受雇人团体间因团体交涉所生之纠纷,皆为劳动争议。然本章所称劳动争议,乃指狭义之劳动争议而言。即仅以各个之雇佣人与受雇人间所生之争议及雇佣人或雇佣人团体与受雇人团体之争议为限。如因争议当事人而为区别,前者可成为个人争议,后者称为团体争议。如因争议对象之不同,又可分为权利上之争议与事实上之争议。”[2]

刘冬京,刘雪斌说,众所周知,劳动争议诉讼有别于其他性质的民事诉讼,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应有其特殊的程序机制。虽然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司法解释在某些方面完善了劳动争议诉讼程序。但是,一直以来,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三方”原则却迟迟未能在诉讼机制中确立,导致在诉讼中难以公正、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

[3] 2

罗水心说,所谓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发生的纠纷和争议。[4] 2.劳动仲裁的定义

劳动争议仲裁,从字面上理解可以分为劳动争议和仲裁两个部分。仲裁,一般是就当事人有权自由处分的权益争执,利用仲裁员的中立立场,以求得经济快捷和公平合理的处理结果。劳动争议中符合上述仲裁对象特征的部分争议,引入仲裁的方式作为其处理机制。[5]

罗水心说,关于劳动争议仲裁,迄今为止并无法定的概念,从现有理论著述来看,劳动争议仲裁概念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自愿把劳动争议提交第三者处理,由其就劳动争议的事实和责任,作出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判断和裁决;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的一种,是指法律授权的专门机构,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劳动争议当事人的申请,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争议事项居中调解并作出判断和裁决的法律活动;第三种观点也是最为流行的观点是: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指依照国家劳动法律法规规定成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为第三方,遵循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对劳动关系双方发生的劳动争议进行调解和裁决的一项劳动法律制度。[4]

(二)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概况 1.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现状

赵丽说,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关系上的利益分歧较小,关系也相对简单,大部分争议可以经调解或仲裁解决。随着现阶段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就业形式和渠道的多样化,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劳动争议仲裁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劳动争议案件持续大幅度上升。截止2004年年底已突破25万件,这些案件大部分都要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加以解决,使得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不堪重负;二是现有劳动争议仲裁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较低,而且流动性较大,难以保证仲裁员队伍的稳定;三是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时间较长。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从仲裁到诉讼,在正常情况下,也要一年时间,这不仅增加了劳动争议当事人的累诉,而且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也时有发生。[6]

耿玉娟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劳动争议愈发复杂化,这种先裁后审的程序越来越不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要,其缺陷和弊端进一步凸显出来。[7]

2.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的不足

(1)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行政色彩过于浓厚

王蕾,杨菁说,劳动法第7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05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6第23条也作了类似的规定,由此可见,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性程序,而仲裁是其必经程序。劳动争议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但是该委员会的建制和人员结构都带有非常浓厚的行政色彩,基本上就像是一个行政机关,而不具备仲裁所需要的独立性,这一局面严重制约了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发展。

吕茜茜说,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庭的产生方式带有很强的行政干预性,这也是由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的行政性特征决定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庭的产生方式,根据5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6第21条的规定,合议庭的首席仲裁员和简易庭的独任仲裁员采取的是由仲裁机构指定的方式产生,合议庭的另外两名仲裁员由仲裁机构指定或者双方当事人各选一名产生“5调解仲裁法6对此没有进一步的规定,但是却指出要设仲裁员名册,对于设立仲裁员名册是为了方便当事人选择还是为了仲裁机构指定之用,5调解仲裁法6没有给予明确的说明”立法基于何种考虑是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笔者认为立法是基于前者的考虑“[9]。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仲裁偏向行政化。劳动行政部门是处理劳动关系和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政府主管部门主持和参与劳动争议的解决,可以保证国家在对劳动关系的调整过程中,及时形成政策,保障运用行政手段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由于劳动关系涉及社会就业及经济发展等重大社会利益,国家干预还能督促劳资双方为了社会公共利益,选择一定的妥协和让步,以免给社会造成更多危害。劳动争议双方地位不平等,弱势一方永远是劳动者。仲裁前置可以强制用人单位参与到仲裁中来,避免用人单位逃避仲裁,发挥仲裁的保护作用。[1][8]

何萌说,劳动争议仲裁法第 27 对仲裁时效延长至一年。《劳动法》第 82(2)仲裁时效性欠缺

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部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85 条解释为“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劳动法》将仲裁申请的期限限定为60 日,其立法初衷是为了尽快解决劳动争议,但实践中,一些劳动者往往因 4

为时效期间较短而丧失获得法律救济的机会。针对劳动关系的特殊性,该法将仲裁时效由“60 日”延长到“一年”,并根据现实情况,作出了中断、中止、特殊情形不受限制等特别规定。第 27 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如果“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10]

郑尚元说,所谓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从《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之六个月缩短为《劳动法》规定之60日,可谓古今中外绝无仅有之“时效”,“时效”之短令人诧异。这么短的“时效”引起了部分人关于该期间的“除斥期间”之遐想。将之视为诉讼时效,首先,它不是诉讼程序中的诉讼时效,名不符实;其二,期间之短又无法与“时效”相比照。何不一误再误?总之,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当事人之申请期间决不能称为“时效”。即便是申请期间亦应理性,而不能随意设置这样的期限。《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劳动法》制定时皆有这样的精神,由当事人在较短的期限内提出仲裁申请能够及时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尤其是劳动者的权益,毕竟劳动者权益受侵害之后,渴求尽快使自己的权利得以实现。这样的立法初衷在实践中逐渐演变为当事人行使权利的羁绊。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丁海湖法官指出,过短的诉讼时效(仲裁申请期间)成为劳动者讨薪的“死穴”,à即该期间时限太短限制了劳动者行使其权利。一位来自工会部门的同志讲:“职工不服„„而上述领导及有关部门通常总是答复‘研究研究’或‘考虑考虑’,一般不可能出具书面意见。一旦‘研究’或考虑的结果使职工不服,此时职工再去申请仲裁时早已超过了60日。”á无论如何,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所设置的“仲裁时效” 客观上是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权期限。如此情形下,上文所分析的时效设置之理性时,必然要考量当事人和法院两方面因素。劳动仲裁设置请求权期限,必须考量当事人的请求权及劳动仲裁机构对这项权利的限制之间的辩证关系,完全为了及时处理纠纷,根本不顾及当事人的请求权,设置明显短促的“劳动仲裁时效”,只能有一种结果,相当多的当事人因耽误该“时效”而丧失了仲裁裁决的请求权,并因劳动仲裁程序的前置继而丧失了诉讼请求权。这样的制度设计并没有起到真正维护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利益的作用,尤其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其程序之负价值十分明显[11]。(3)“仲裁前置程序”的不合理性

耿玉娟说,它妨碍了劳动争议当事人行使解决劳动争议权利的自由,造成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利于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7]

陈丽君说,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剥夺了当事人的选择自由,为劳动者诉诸法院设置了障碍。从仲裁与诉讼关系上讲二者并不具有必然联系,甚至从某种角度看二者是相互排斥的。一般的仲裁遵循自愿原则,且实行一裁终局制,同通过诉讼程序处理纠纷是相互独立的,即当事人只能择一而行,若选择了仲裁则不能再提起诉讼,若选择了诉讼则不能再申请仲裁。而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设置却是并用两种程序,且体现不出当事人选择仲裁的自愿原则,而将仲裁规定为诉讼的必要条件。在此,劳动争议仲裁的必须前置表明了其强制性,使其与一般的仲裁相区别,劳动争议仲裁不是普通的仲裁,缺少仲裁的自由选择性,包括适用法律的自由选择。劳动争议仲裁阻断了劳动争议当事人直接诉诸法院的路,是横在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障碍。[12]

二、域外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一)美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比较

张需聪说,美国的仲裁制度虽已取得联邦最高法院所承认的法律效力,同时也为国家主管劳资关系的行政部门所认同,并且在劳动争议处理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它本身还是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②:第一个问题即为时间的拖延问题。依据美国总工会(AFLCIO)的报告,1976 年的仲裁案件,从申诉案的提出到结案,平均时间为 223 天,而且直到目前,这种现象并没有得以根本的改善,事实上,这只是一般企业的个案而已,对于钢铁业、铁路运输业、联邦政府以及其它一些特别的状况,仲裁案的平均时间为一年左右,最长者甚至高达 1,426 天。有句谚语叫做“迟来的正义就是拒绝正义(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时间对于被惩罚的个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不得不等待最后的判决以决定其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对于企业而言,一件申诉案往往牵涉许多受雇人员,假若长时间的拖延,最后发现证据不利于雇主,资方将负担更为沉重的赔偿责任。第二个问题即为仲裁费用的负担问题。特别是对工会而言,因为仲裁成本通常由资方与工会平均分担,资方可以将此种费用纳入生产成本,而转嫁到产品的价格上,工会则需由全体会员负担,因此,对于本来就财务状况较差的工会,往往不愿意采用仲裁方式解决问题。依据美国 FMCS 的统计,1973 年的仲裁案为 4255 件,1981 年为 8126 件,1985年为 5380 件,1988 年则为 5939 件,从 1981 年的高峰来看,似乎与经济的不景气有直接关系,即在经济不景气时,申诉与仲裁案件可能会大幅度增加。单就 1988年的仲裁案件来说,涉及员工被解雇与惩罚的就达 2654 件,几乎为总数的一半,其次为工资

支付有关的案件 680 件,再次则为工作指派的案件 307 件,这些统计数据也表明了仲裁案件大多与个别劳工的经济条件有关。就一般所关心的胜诉率而言,依据迪特斯与戴斯奇(D.A.Dilto and C.R.Deitsch)的研究,劳资的胜负颇为平均,一般而言,负举证责任的一方,其胜诉率约为 43%①。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仲裁制度存有一些问题,但其在美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劳动争议的及时有效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颇受劳资双方的重视。目前,美国的大多数团体协议或劳动合同,均会附加约定仲裁条款,甚至明文规定仲裁员不能引用协议以外的准则来解释条文。[5]

(二)韩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比较

任虎说,中韩两国近两年皆大力修改和完善劳动相关法律制度,旨在缓解国内日益严峻的劳资矛盾,但结果却截然不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虽为事后补救措施,但对规范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国家之间立法及司法动态变化,相互取长补短,从而推动本国立法及司法制度的改革。通过中韩两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比较研究,发现两国在仲裁裁决的对象、仲裁程序以及效力的确定等诸多方面存在重大差别,而真正的根源在于不同的劳动体制。

[13]

(三)德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王菎蕗说,德国处理劳动争议的制度与许多国家相比有很大不同,在德国是由专门的司法机构)劳动法院解决劳动纠纷”德国劳动法院历史悠久,1926年德国建立了劳动法院,同时受理个人和集体劳动争议“1953年5劳动法院法6诞生,该法既是劳动法院组织法,又是一个审理劳动争议诉讼的程序法”组织上依然保持了1946年盟军管制委员会颁布的第21号法案的分离措施,即劳动法院是受劳动行政当局监督的独立法院“根据该法规定,劳动法院分为三级:基层法院、州劳动法院和联邦劳动法院”。德国把社会保障争议、社会保险、疾病保障、劳动失业保险、事故保险、公民老年保障以及继续支付报酬发生的争议纠纷划为公法性质的纠纷,国家专门设立社会法院,颁布了5社会法院法6;把劳动争议如劳动合同的解除、开除、除名、辞退、辞职、工资、经济补偿、劳动安全保护等争议归属于劳资双方的民事争议,划为私法纠纷范围,认为双方可以协商让与,可以主张或放弃某些权利,并为此成立劳动法院“社会保障纠纷由社会法院专门审理,劳资纠纷由劳动法院审理”[14]。

三、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对策

吕茜茜说,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9] 1.时效制度:

(1)修正特殊的仲裁时效规定

(2)正确理解持续性侵权的仲裁时效起算问题

(3)明确仲裁机构不应进行仲裁时效规定的释明及主动援引(4)统一“申请仲裁”的认定 2.仲裁庭仲裁员制度:

(1)完善实行仲裁员名册制度的规定(2)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 3.一裁终局制度:

(1)界定不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2)做好终局裁决与诉讼的合理衔接(3)保证一裁终局制度的有效性

范战江对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有以下建议:[15]

1.创造条件,增强社会预防劳动争议的功能。各级劳动部门、工会组织以及各有关方面,应当创造条件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劳动律师事务所,为广大劳动者和经营者提供劳动法律帮助,普及劳动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观念,不断增强社会预防劳动争议的功能,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这是对劳动争议重在源头抓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2.重视并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组织建设。当前,由于劳动争议数量大幅度连年上升,劳动争议处理部门人员少与任务重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点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适当的时机应当为劳动争议处理部门增加编制和人员,特别应充实和加强基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同时,要在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发展乡镇一级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尽量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

3.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改进办案方式,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和结案率。由于当前大环境不可能为劳动争议处理部门完全解决人员、编制问题,所以劳动争议处理部门应当面对现实,在不断提高现有人员素质,改进力、案方式,挖掘现存潜力上多下功夫。比如:加快建立调解员、仲裁员的规范化培训制度;逐步扩大兼职仲裁员队伍;进一步完善政府劳动部门、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三方处理劳动争议的机制;继续健全仲裁庭一制度等等。从而达到提高办案质量和结案率的目的。

4.加快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调解制度。在推动有工会的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没有工会的企业建立相应的协调组织的同时,根据一些地方的经验,还应在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逐步建立乡镇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在有条件的县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建立劳动行政调解制度,使这些调解制度从处理方式的选择程序,到申诉时效、处理时效、以及调解制度与仲裁制度的衔接方式等方面, 8

逐步规范化、法制化,为形成多渠道、分类别、重调解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而努力。

5.从国情出发,积极探索增强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司法性的新路子。由于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行政色彩比较浓,处理结果执行起来比较困难,所以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增强其司法性的新路子。比如:试行“裁审分轨,两裁终局”的体制;支持人民法院设立劳动法庭的试点等,为解决劳动争议处理结果执行难的问题起到了推动作用。

除上述具体对策外,我们还应加强对劳动争议的理论研究,对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及其制度的长远规划,不断调整劳动争议预防和处理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发挥应有的得力作用。

方勇针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 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16]

1.尽快拓宽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目前职工下岗分流引发的劳动争议, 游离在现行法律规定之外的劳动关系引起的劳动争议以及部分事实劳动关系引起的劳动争议等至今未进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为受案范围, 导致这部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平等的保护。建议今后的劳动立法应扩大《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把除国家公务员以外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这也是目前国际劳动立法的一大趋势。我国的司法实践已经把事实劳动关系纳入了法律的调整和保护范围之内, 其中有部门规章, 又有地方政府部门的规定, 都是对事实劳动关系实施保护的具体依据。但目前没有明确法律的规定, 最终往往损害劳动者的权益, 不符合保护劳动者的立法宗旨。对于事实劳动关系建议将所有的事实劳动关系纠纷纳入仲裁机构的受案范围。

2.尽快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方面的法律。

(1)改进仲裁前置的硬性规定。针对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的弊端完善相关立法, 笔者认为可以变革仲裁前置原则为仲裁自愿原则。

(2)适当延长仲裁时效。现在不同立法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有很多出入, 但由于《劳动法》作为法律效力优于其他规范性文件, 实践中一般按照 60 日来计算时效,期间过短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劳动者诉权的行使。

(3)劳动争议仲裁与人事争议仲裁调整范围的冲突也属于立法层面的问题, 需要由有关法律来解决, 以促进两种仲裁工作的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成为相当普遍的一种社会关系,劳动争议仲裁成为解决劳动争议的一条重要途径。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并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所有的制度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在实践中依然会出现很 9

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总结归纳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存在的不足与完善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创新论点,以期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完善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6.研究性学习文献综述 篇六

一.前言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二.概述

(一)定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五条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技术教育。”这表明“研究性学习”已被正式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随后受基础教育司委托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撰写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区分了两种研究性学习:

1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学生自己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选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①

三.研究性学习的历史发展

1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一种课程形态,又具有时代性,资18世纪以来,研究性学习至少被大规模地倡导果过三次,其中卢梭、杜威、布鲁纳是主要的倡导者,从解放人的精神,到培养具有改造自然和社会能力的人,再到造就智力超群的社会“精英”,研究性学习始终体现着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特质的不同需求。同时,研究性学习在各国教育改革进程中也是起较大的主题。究其原因,在于研究性学习始终体现着教育理论最活跃的变革因素,易为改革先行者所钟爱,但又因其教学设计组织和操作的复杂性、评价方式量化水平不高,而几度搁浅。固至于历史背景中加以反思,赋研究性学习以新的内涵,使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8世纪末到196世纪,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倡导者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卢梭认为人天性具有探究的欲望,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这种观点为今天的研究性学习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个时期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直接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其目的是把人的精神从中世纪的蒙昧、迷信、盲从中解放出来,让理性的光辉照亮人的心灵。

2研究性学习在美国

自从19世纪至20世纪初以来,西方国家尤其美国一步一步地形成了经验中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传统。这个传统,远远于经验主义和结构主义ud教育思想,总的说,这个传统要多让学生在经验学习中学习,同时进行科学基本知识、科学态度研究方式的学习,一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20世纪初期,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等著作中以“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的教育观点为倡导,提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真知的“问题教学法”(problem method),提倡学生在经验学习(learning by experience),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并强调了经验的主动因素——尝试性、试验性、试验性。

……① 皮连生著,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8

5总之,探究学习、设计学习,即通过探究进行学习,已成为世界教育的一大潮流,这也是现代世界教育所取得的最优魅力成果之一。

3研究性学习在中国

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中小学教育中行车一定气候的智力教育和创造教育,为此后新的课程的出现以及教育观念、学法、教法的改变打下了一定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政府行为推进的素质教育的观念与模式,即以全面提高素质与能力地促进了中小学教育的多样化合个性化,这为现今新课程与新学习方式的出现创设了良好的大环境。

2000年1月,国家教育部在以来天津、江西、山西两省一市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办不了《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的通知)》。其中规定了《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的通知)》。其中规定增设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四部分内容。„„2002年秋开始在全国高中实施,2001年4月,教育部为促进参加普通高中课程试点的省市有效地退经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颁布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如今,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斌已跨越实验省、市的范围,超出高中的界限,冲破课程规定,日益广泛地在全国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推广。①

四.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观点

(一)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 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 养成科学

②精神和科学态度,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蒋曙光《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安徽教育科研》,2001.1)

(二)研究性学习砂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间题的学习方式。要研究研究性学习,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研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研究的定义是“ 研究是多层面的活动, 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 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研究要求确定假设, 进行批判的和逻

辑的思考, 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 研究有几种用法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指的是科学家研究自然界, 根据研究中发现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化的方式。”基于研究的教学以研究为本的教学。“ 对产生于学生的经验的真实问题的研究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策略”。研究可以用于以下内容物理, 生活,地球空间科学的学科内容科学事业的性质例如关于科学研究的性质进行科学研究所要求的能力。以研究为本的学习。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 研究也指学习过程。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

程—“ 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换句话说, 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 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

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研究一词的用法可以看出, 研究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笔者认为, 研究性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 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 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 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陆撮《研究性学习及基本特征》, 《教育发展研究》2000.10)

(三)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 为学习过程创设必要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实现知识建构。(魏微《建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 《天津市)。① 张正文,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C].2007.10

②李召存.研究性学习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1.1(四)我们认为, 研究性学习是以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 以学生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 在科学研究和准科学研究实践中进行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合作性、探究性等多种特征。(葛朝鼎《东北育才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辽宁教育研究》2001.6)

(五)所谓“ 研究性学习” , 国内学术界有如下几种认识一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 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二是指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讨问题的学习方式三是从课程结构上看, “ 综合实践活动” 的设置,它包括三类指定领域, 即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 其中研究性学习是“ 综合实践活动” 的核心, 指学习者从生活世界中自主选择主题并对主题进行主探究的过程。上述“ 研究性学习” 定义的内涵、外延不尽相同, 但是, 基本价值趋向有以下特点第一, 呈现一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第二, 在学习安排上, 研究视角的选择、方法运用、结果的表达等方面有相当大的开放性。第三, 围绕主题问题, 进行跨学科、综合性、多角度的思考。第四, 特别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 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王良《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山东教育科研》2001.7-8)

五.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2001年4月,教育部为促进参加普通高中课程试点的省市有效地退经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颁布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如今,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斌已跨越实验省、市的范围,超出高中的界限,冲破课程规定,日益广泛地在全国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推广。①

六.小结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指学生在科学课中自主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它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具有探究性、主体性、过程性开放性五个突出特征。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深化的新尝试,是面对 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认为研究性学习落实得很差。研究性学习大多是形式主义,哪个学校不是关心考试成绩的?国家规定研究性学习每周3课时。高中我们学校只安排周四下午一节自习课来进行。其他学校呢?A学校每周安排1课时;B学校每周安排2课时外加一个课外活动;C学校们(不止一所)安排3课时,但只是课表上的表面现象(备查),早在暗中被其他的学科课程瓜分了。在一些地方,越是“名校”,越是背负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就越束手束脚。反而是一些薄弱学校却希望借课改的光背水一仗,绝处逢生。

参考文献:

皮连生著,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85

蒋曙光,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 安徽教育科研,2001.1

陆撮,研究性学习及基本特征[J], 教育发展研究2000.10

张正文,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C].2007.10

李召存,研究性学习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1.1

葛朝鼎,东北育才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 辽宁教育研究2001.6

王良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J], 山东教育科研2001.7-8

7.航运市场风险体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七

关键词:风险体系,波动性,有效性

1 航运市场风险体系研究

航运市场的周期性强,资本密集、风险较大,同时航运企业的成本当中包括了重要的金融因素,这就决定了航运金融市场的高风险特征,因此,研究航运市场风险体系的波动性及有效性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2 航运市场波动性的实证研究

由于国际航运市场源于世界贸易的派生性需求,导致航运市场的波动性巨大。在三个不同航运市场———集装箱航运市场、干散货航运市场和油轮市场中,尤其以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波动最为激烈,代表性最强。因此,对航运市场波动性的研究是以波罗的海干散货航运运价指数(BDI指数)以及各航线运费率为研究对象展开的。

2.1 国外文献综述

航运界学者近年来从运力需求、航运成本、远期合约、全球贸易量等多个因素对BDI的影响及其预测进行研究。

Kavussanos和Alizadeh研究了干散货运价费率的季节性因素,并且衡量和对比了海岬型、巴拿马型和灵便型船三种船型、不同合约期限(即期、1年期、三年期),和市场状态(高峰和平常)的运价费率情况。研究表明:大型船即期运费费率季节性波动大。同时,不同船型随着合约期限的临近,季节性因素逐渐减低。这种季节波动的不对称性归因于不同市场的预期供应的弹性高低不同。Roy Batchelor等使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主要航线的即期运费率和远期运费率之间的关系。文章发现向量修正模型(VECM)能够提供最佳的样本匹配,并得出远期运费率与即期运费率强相关的结论。OkanDuru和Shigeru Yoshida运用统计和判断的方法对散货航运市场的BDI指数进行预测,文章指出专家预测的定性方法在预测BDI指数的趋势方面优于传统的量化性的时间序列方法。Byoungwook KO对干散货航运市场建立了混合的管理模型。模型假设干散货航运市场的供给曲线是由时变波动率的变化决定的,并且曲线是双峰的。其次,在低的波动率情况下1年期运费率的调整速度比高的波动率的情况下调整速度快得多,这意味着市场操纵者考虑现货溢价在低波动情况下和高波动情况下都是一样重要的。尤其是在好望角型市场中,在低波动情况下,对现货溢价的冲击反应是正面的;但是在高波动情况下,反应是负面的。1年期租费率在低波动状态下的调整速度与在高波动状态下的调整速度一样。Byoung-wook KO为了克服BDI指数会出现比总的干散货航运市场价格高或者低的情况,通过建立一个共同的随机趋势模型来计算新指数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这个计量经济学方法能够理解干散货航运市场的动态性,不仅提供新的指数,而且给出了分解的方法。通过共同随机趋势模型的建立,可以把运价指数分解成一般的(或者永久的)和特殊的(或者短暂的)两个部分。Amir H Alizzadeh和Wayne K.Talley研究了在运输合同中原油运费费率和航行路线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研究表明航行路线的长度是决定运输费率变化的重要因素,反之亦然。Yang Zhongzhen等通过学习运价指数的内部机制和外部影响因素,开发了一个预测运价指数的模型,来为运营商和投资者提供了解市场的趋势,避免价格风险。文章以巴拿马型干散货船运价指数(BPI)为研究对象,应用小波变换去除BPI指数的噪声,然后采用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相结合的方式预测BPI指数。文章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模型在预测趋势上的准确性。OkanDuru等采用扩展的模糊群体决策模型预测干散货航运指数,通过对模糊德尔菲法的应用提高统计结果的准确率。Oral Erdogan等人研究了证券市场和航运运价市场信息的溢出效应。通过对道琼斯指数和干散货航运市场运价指数的回收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发现两个市场的财务动荡时期存在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由于两个市场的情况不同,两个市场的信息溢出效应的程度是在不同时间完成的。

2.2 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与航运市场运费率波动性相关的文献也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陆克从,赵刚等对2004年到2007年的干散货航运运价指数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影响BDI波动的主要因素,并且指出投机性租家和国际投机热钱在FFA市场的炒作氛围浓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投机性租家在FFA市场大肆炒作,其后又相继撤离,导致BDI市场行情大起大落。杜昭玺,李阳等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为研究对象,分析了BDI的季节性与周期性波动规律。通过分析其长期趋势性因素的波动规律,发现BDI的长期波动规律符合生长曲线模型。刘斌,刘超等选取了2007-2009年BDI指数和上证综指的周均值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数据,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和波动趋势。

3 航运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对航运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主要基于两个假设:一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其认为市场是“均衡、独立、随机”的,遵循随机游走的假说,运用协整关系可以判断。市场价格能够在任何时间出现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时,套利机会能够使资产价格的定价尽快地调整到新的平衡点。另一种分形市场假说理论则对市场不作任何不切实际的简化假设,而是强调流动性和投资时间尺度对投资者市场行为的影响,力图描述投资者的行为和市场价格的运动,使其尽可能符合现实的市场经验。若市场是有效的,则参与者不可能用已公开的信息获得超过平均收益率以外的超额利润。若市场不是有效的,则参与者可以利用各方面的信息对市场进行把握,从而做出相应的战略决策,以期获得超过平均收益率以外的超额利润。因此,对航运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可以使市场参与者更好的把握市场动态、制定投资决策。同时可以为后续航运市场运价指数的波动规律及预测的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3.1 国外文献综述

Albert Willem Veenstra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干散货航运运费率。通过模型实证分析显示,协整检验能够检测出运费费率序列之间具有稳定的长期关系,但这些长期关系的规模不能提高短期或长期预测的准确性。文章的结论能够作为航运市场是有效市场假说的佐证。而Tvedt对国际干散货市场运费指数和二手船价格指数进行研究发现,其时间序列是平稳的。文中以美元为结算单位的运费数据换算成以日元为单位,通过对运费指数的样本数据进行Dicky-Fuller检验,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运费指数序列都不服从随机游走。Kavussanos研究了油轮运费指数收益率的样本分布,发现除了现货市场某些特殊船型的油轮运费指数外,其余运费指数分布都出现了尖峰肥尾现象,而且期租船市场中尖峰比较高,不满足正态分布。Adland基于非参数的马尔科夫扩展模型研究了石油运输市场上运价的动态波动情况。通过研究表明,现货市场的运价可以被描述成一个非线性随机模型。Alexandrosr和Marla-Elpinikipsifia研究了1741年到2005年的干散货运价指数,1989年6月到2008年12月的期租船运费和1971年到2004年的干散货期租运价指数,结果表明这些金融变量并不服从正态分布,呈现尖峰肥尾现象,文章运用V检验检测了近期运费指数的短期循环特性。Engelen等运用R/S分析法研究了从1992年到2009年4536个LPG现货运费指数的日观测值,计算出其Hurst指数约为0.67,运费指数时间序列呈现出长期记忆性和一定的持久性,表明油轮运输市场并不是有效市场。文章还研究发现油轮运费指数很少服从随机游走或均值回复。Jane Jing Xu等研究了干散货航运市场的运费波动的时间序列特征和市场船队规模的供应变化情况的关系。通过对1973年1月到2010年10月的船队供应规模和其它航运市场指标的变化与运费的波动情况进行检测。研究采用两阶段模型:第一阶段采用AR-GARCH模型测量运费的波动性问题;第二阶段是应用GMM回归分析运费率与船舶规模的关系。文章得出如下结论:运费波动率具有时间序列特征;船舶规模的变化直接影响运费费率的波动,同时好望角型干散货船即期运费费率的波动直接影响船舶规模的变化。文章对理解航运市场的有效性具有很好的理解作用。

3.2 国内文献综述

李耀鼎,宗蓓华运用Dicky-Fuller检验对波罗的海运价指数的对数序列进行检验,结果证明BDI对数序列的单位根过程是非平稳的,但一阶差分后(即收益率序列)是平稳过程,并以此认为国际干散货运价对数序列是随机游走的,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不是有效的市场。刘子建分析了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的结构及形态,分析了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周期波动的特性。并且运用小波分析对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周期波动进行有效分析和预测,并与传统的ARMA模型预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施文明,杨忠直针对干散货运输市场运费的定价进行研究,通过超阈值方法描绘了运费收益率序列与一般的金融资产类似,具有尖峰厚尾的特征。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基于EVT的VaR和CVaR能够更贴切地反映干散货运输市场的运费风险水平,这为市场主体量化了解运费风险具有实际意义。万九文,吕靖等研究干散货运输市场中BDI、BCI和BPI的收益率波动的长记忆性,提出了基于分形市场假说的分析方法。文章结果表明, 运价指数收益率具有较强的尖峰厚尾现象,有明显的线性和非线性相关性及条件异方差性,因此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具有显著的分形特征。

4 结论与研究展望

通过上述对航运风险体系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做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从航运市场风险体系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目前针对集装箱航运市场、干散货航运市场和油轮市场波动性和有效市场的量化模型研究成果显著。无论国内外,对量化市场的波动规律,了解市场趋势,避免价格风险都得到了普遍重视。但是,考察航运金融市场流动性、信息溢出效应、风险联动,以及高频数据下的波动率长记忆性、波动率测度、高频数据下尾部相关性研究和分析还远落后于实践,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Manolis G.Kavussanos, Amir H.AlizadehM.Seasonalitypatterns in dry bulk shipping spot and time charter freight rates[J].Transport Research Part E.2001, 37:443-467.

[2]陆克从, 赵刚, 胡佳骅.ARCH族模型在干散货运价指数分析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 2008, 26 (9) :50-56.

[3]刘斌, 刘超, 万众, 刘霄宇.BDI指数与上证综指的相关性[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2, 36 (3) :35-39.

[4]Jane Jing Xu, Tsz Leung Yip, Peter B.Marlow.The Dynamicsbetween Freight Volatility and Fleet Size Growth in Dry BulkShipping Markets[J].Transport Research Part E.2011, 47:983-991.

8.MOOC慕课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八

关键词:慕课;文献;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74-02

一、慕课的发展

慕课这个专业术语来源于MOOC(M-Massive代表大规模、第一个O-Open代表开放的、第二个O-Online代表在线的,C-Course代表着课程),由加拿大两位学者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 2008年首次提出来的。慕课让大众知晓并关注在于2011年,并且迎来了蓬勃发展阶段。慕课真正井喷发生在2011年秋季,由斯坦福大学教授Peter Norvig与Sebastian Thrun合作开的免费课程《人工智能导论》,这个课程吸引了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人注册。这个事件后,慕课开始受到教育界、政府、媒体及商业机构和普通大众的关注,更加推动了慕课的发展。2012年美国知名高校和教育机构纷纷加入并参与慕课平台,到2012年底参与课程的学生人数突破几百万人。由此2012年被纽约时报命名为“慕课元年”。2013年慕课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迎来了较快的发展。这一年首个中文版慕课平台-清华大学推出了“学堂在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著名大学开始制作自己的慕课,还积极加入到edX和Coursera。所以焦炜把2013年称之为“中国的MOOCs元年”[1]。2014年,慕课在全球取得了比较平稳的发展。慕课走向更成熟的道路。全球有400多家教育机构和知名大学开发了超过2500门精品慕课课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高校以及教育机构、网络科技公司,教育公司积极投入到“慕课”的建设之中。“慕课”的发展势头极为迅猛,且还在不断增长和健康发展之中。

二、慕课中文学术文献数量和来源数量的的统计

笔者梳理了2012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近四年关于慕课发展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知网平台下“外文文献”模式下,以主题检索“MOOC”,检索到相关文章178篇,分别为2015年高达60篇,2014年为61篇,2013年为54篇,2012年仅有3篇。在中国知网平台下“外文文献”模式下。以主题检索“MOOCs”检索到的相关文章为250篇,分别为2012年仅有2篇,2013年为88篇,2014年为高达93篇,到了2015年相关文献达到67篇。在中国知网平台下“外文文献”模式下,以篇名检索“MOOC”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为75篇,分别为2012年相关文献只有1篇,2013年增长到了30篇,2014年16篇,到了2015年为28篇。在中国知网平台下“外文文献”模式下,以篇名检索“MOOCs”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为131篇,2012年没有相关文献,到了2013年时56篇,2014年47篇,2015年相关文献为28篇。

另外,笔者借助CNKI的平台在“文献”模式下,以主题为检索“慕课”检索到的文献为2655篇,其中2012年仅有1篇,2013年快速增长到110篇,到了2014年达到806,2015年增长到1729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文献”模式下,以篇名为检索“慕课”检索到的文献为1685篇,分别为2012年仅有1篇,2013年76篇,2014年514篇,到了2015年高达1089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文献”模式下,以主题为检索“MOOC”检索到的文献为3182篇,其中2012年为7篇,2013年为194篇,2014年为1084,到了2015年相关文献高达1893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文献”模式下,以篇名为检索“MOOC”检索到的文献为2125篇,其中2012年文献数为3篇,2013年为116篇,2014年710篇,2015年达到了1293篇。

此外,笔者还借助CNKI的平台在“期刊”模式下,以主题为检索“慕课”检索到的文章数为1762篇,其中2012为0篇,2013年为28篇,2014年猛增长到497篇,2015年达到了1231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期刊”模式下,以篇名为检索“慕课”检索到的文献数为1149篇,分别为2012年为0篇,2013年为15篇,2014年为325篇,到了2015年达到了804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期刊”模式下,以篇名为检索“MOOC”检索到的文献数为1732篇,分別为2012年仅为3篇,2013年为57篇,2014年为574篇,到了2015年达到了1095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期刊”模式下,以主题为检索“MOOC”检索到的文献数为2478篇,其中2012年仅有3篇,2013年有95篇,2014年824篇,2015年达到了1552。在中国知网的平台“会议”模式下,以主题为检索“MOOC”检索到的文章数为68篇,分别为2012年0篇,2013年13篇,2014年37篇和2015年的18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会议”模式下,以篇名为检索“MOOC”检索到的文章数为44篇,其中2012年为0篇,2013年为9篇,2014年为21篇和2015年为14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会议”模式下,以主题为检索“慕课”检索到的文章数为24篇,其中2012年0篇,2013年4篇,2014年达到了14篇,2015年5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会议”模式下,以篇名为检索“慕课”检索到的文章数为15篇,分别为2012年的0篇,2013年有3篇,2014年有9篇和2015年的2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硕博士”模式下,以主题为检索“慕课”检索到的文章数为21篇,而全部都是硕士论文,分别为2012年0篇,2013年0篇,2014年有7篇,2015年达到了14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硕博士”模式下,以题目为检索“慕课”检索到的文章数为9篇,同样全部论文由硕士完成的,其中2012年0篇,2013年0篇,2014年2篇,2015年高达7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硕博士”模式下,以题目为检索“MOOC”检索到的文章数为39篇,分别为2012年1篇,2013年0篇,2014年10篇,2015年达到了28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在“硕博士”模式下,以主题为检索“MOOC”检索到的文章数为89篇,其中2012年仅有1篇,2013年有5篇,2014年有36篇,2015年达到47篇。

三、慕课研究中文学术文献的分析

(1)从发文年度来看,与慕课有关的中文文献主要是出现于2013年之后,2012年以及之前发表的文章很少。近3年以来,慕课的中文学术文献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这已经充分说明慕课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2013年以前外文文献远远多于中文文献。

(2)从文献作者的所属机构来看,以高等学校为主,总计占到80%以上,其次为教育研究机构。现在主要的研究在教育视角下进行的,重点从国内的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教育层面开展研究的。

(3)近几年文献数量激增,质量有待提高。研究主题不够集中,研究不够成熟。实际研究进展缓慢,慕课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4)一些研究者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慕课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创举。翻转课程通俗讲就是课堂教学和在线教育相结合的新型的教育模式。这种将课堂上的“传授知识”与课后的“消化知识”进行翻转的教学模式,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对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和建议[2]。

四、结束语

尽管慕课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与挑战,未来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毫无疑问,处于生长过程中的“MOOC”正在改变着传统的高等教育,也必将在不久的将来为全球的教育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焦炜.MOOCs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4,(4):83-86.

〔2〕顾容,等.面向翻转课堂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5):72-77.

上一篇:车间验厂整改清单下一篇:初中实习班主任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