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知识点翻译

2024-08-04

劝学知识点翻译(共12篇)(共12篇)

1.劝学知识点翻译 篇一

师说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啊。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答了。出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就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聪明的人能够成为聪明人的原因,愚蠢的人能成为愚人的原因,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文字,教授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的人从师学习,不能解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有的人不向老师学习了;小的学了,大的却丢了。我未能看出那种人的高明之处在哪?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许多人聚在一块儿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士大夫们认为是不值得一提的,现在士大夫们的见识竟反而比不上他们,可真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永远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只是听到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只是如此罢了。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纪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他不被当时士大夫那种耻于从师的世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正道,所以写这篇《师说》送给他。

劝学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听的人听得更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雕刻一样物品但最后放弃了它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2.劝学知识点翻译 篇二

贺麟认为“翻译”是译者 (interpreter) 与原本 (text) 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 (communication) , 这种活动包含了理解、解读、领会、翻译等诸多环节, 其客观化的结果即为译文 (translation) , 它是译者与原本之间交往活动的凝结和完成。

翻译哲学 (Translation Philosophy) 应是分析了哲学和语言的哲学, 它是对翻译过的总的看法, 包括过程和技巧, 方式和方法, 远离和价值观, 还包括道德等一系列问题。它和人们的理解和概括分不开, 是人们从翻译实践中总结分析的结晶。但是翻译哲学并不是本体论体系, 他是徘徊在语言和哲学至今啊的。所以翻译哲学应该是翻译和翻译理论的分析的总的看法。很自然的我们得出两个研究对象, 翻译和翻译理论。翻译是翻译哲学的直接对象, 帮助直观分析哲学。翻译理论是间接对象, 帮助分析做个的哲学理论。

二、金岳霖的翻译观点

从金先生所著《知识论》使用或引用英文为例, 从中得出金先生认为:

1. 翻译要意和味并驾齐驱

语言的翻译应该做到意和味并驾齐驱, 即意思和味道都要翻译出来, 即便不能完全译出“味”来, 但是部分的味道是必要的。味道就是文字的思想情感, 使人能对作品深刻领略。但要做到这番境界实属不易。金先生在《知识论》通过大量中英文对译阐述这个观点。比如英国人眼中的rose和中国人心中的玫瑰就很不一样。同时金先生认为, 当意思和味道无法兼得, 应该注重意思的把握而弃味道。

2. 翻译需要融入哲学思想

基于金先生对客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独特哲学分析, 《知识论》引用大量英语词句来表达他的哲学思想体系。在论证自己哲学思想过程中, 金先生对于唯主有鲜明立场。

三、金岳霖的非唯主翻译哲学

金岳霖认为翻译需要方法论、本质论、过程论。

1. 翻译的方法论是非唯主的

语言承载说话人的思想, 如果翻译是唯主的、从个人立场上翻译, 必定失败。比如“Thatwhichwecallarosebyanyothername wouldsmellassweet”, 若要心领神会这句话, 必定需要跳离主观理解的牢笼, 从英语表达习惯和文化去揣摩翻译。

2. 翻译的本质论是非唯主的

《知识论》中, 对于“翻译”, 金先生认为其内涵是: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的意义、味道和情感转换过来, 同时保证语言的内在和外在逻辑的准确。

3. 翻译的过程论是非唯主的

翻译有固定特性, 包括原作品意思准确把握、当无法兼顾翻译的意思和味道时, 弃“味道”而保“意思”, 力求完整表达原作品的意义和情感。所以翻译活动过程中, 首先需要理解意思, 客观的掌握语言的必要条件, 寻求文字的对等次, 通过不同句式和文字将人的感官和文字所表达的感官联系起来

四、金岳霖从翻译哲学与实践中得出“不可译”观点

《知识论》中, 金岳霖列举大量例子佐证他的翻译哲学体系:

“麒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 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 是神的坐骑, 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兽﹑瑞兽。明代郑和下西洋带来了长颈鹿后, 又用来代指长颈鹿, 但并不表示“麒麟”就是“长颈鹿”, 所以把“麒麟”翻译成“giraffe”是错误的。“giraffe”这个翻译是不对等的, 因为无法翻译出“麒麟”这个动物背后的“味”——瑞兽。

英文的“Iloveyou”只要是有正面的喜爱之情就会说出口, 其背后全无中文“我爱你”的必要条件——爱情+责任+真诚+承诺。他们的“味”是不对等的, 所以“Iloveyou”不可以只翻译成“我爱你”。

说道“大江东去”, 自然可以字面意义上翻译成“bigriver”, 但是“大江东去”背后的味道——江山一去不复返、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所导致的无奈和感慨以及怅然, 是“bigriver”无法比拟的。所以某个层面上说, “大江东去”是“不可译”的。

“父子”可以字面上翻译成“fatherandson”, 但是中文里, 父子不单单只是解释为父亲和儿子, 他代表的也可以是二人之间的感情或者交情如同父亲和儿子, 情同父子, 是一种尊师重道。反过来, 把英文的“fatherandson”翻译成“父子”也不算对等。因为英语的“fatherandson”除了表明父亲与儿子的关系之外, 也可以带有宗教色彩, “主耶稣”和“信徒”、“神父”和“孩子”。所以可见, 简单的“父子”其实也会产生“不可译”的情况。

对“诗”, 他认为:诗是不可以翻译的。正如王静安先生的观点, 诗所要传达的是意境。意境不是意念上的意义, 而是意境上的意味。用本国文字去表达本国诗的意境已经是不容易的事, 何况用别种文字去表示它。大致说来, 译诗总牵扯到重复的创作。

对“哲学著作”, 他认为:首先, 部分哲学著作可译, 部分不可易译;其次, 有些哲学著作被翻译后, 失真。如《知识论》, 之所以是可译的, 是因为注重分析和批评, 以科学为依据, 但如玄学、形而上学则不完全可译, 因为注重综合和创作, 还带有宗教色彩。可见, 金岳霖认为哲学著作是难译, 尤其是相关意念的更是难译, 几乎“不可译”。

此外, 金岳霖认为以戏剧、小说为表现形式的文学作品也是“不可译”的。以《红楼梦》为例, 问题不在于《红楼梦》本身, 而是两国文字、文化背景、时代不同, 就算新时代本国青年都很难理解, 何况将其译成另一文字后给外国人阅读。仅小说中的一个时空跨度的问题, 就已致使这部作品的“不可译”。

五、结论

金岳霖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 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 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知识论》中, 金岳霖从哲学的角度探索了翻译的方法, 依托。他建立了翻译的方法论、本质论、过程论的完整体系, 为“不可译”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 在《知识论》中, 通过大量实例佐证了翻译的不可译性。

参考文献

[1]金岳霖.知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2]贺麟.论翻译[J], 今日评论, 1940 (4) (贺麟, 论翻译[C], 翻译研究论文集 (1894-1948) [M],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0年。

3.谈科技翻译中英语知识特点 篇三

关键词:科技翻译英语知识翻译方法与技巧

从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至今,人们对科技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是高校的科技教学与交流,还是社会经济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翻译。翻译的方法、样式、标准和风格无不与时俱进。但是科技翻译中英语知识特点是不变的。

一个翻译人员,如果他的外语达不到他母语水平的60%-70%,就很难胜任有关的翻译工作。一篇科技文章中其实只有少量自己特定的东西,大多背景和术语都是差不多的。真正着手时翻译人员会发现没有想象得那么难。一个文科出身的翻译人员,如果不能从事工程技术等翻译工作,并不是因为受文科专业的限制,而是其本身的功力不够。是否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是影响科技翻译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翻译几乎涵盖了所有理工常见的学科、专业和行业,而且是一种跨文化和地域的交流活动。这些特征决定了翻译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英语知识技能水平,才能提高双语对比知识及运用的能力,进而拓展更有广度的知识结构面和培养思维转换应变能力。所以,要真正提高科技翻译水平,必须了解科技翻译中英语知识特点,努力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科技翻译水平。

一、英语词汇

科技翻译中的英语词汇要注意到词汇量和专业术语这两个方面。词汇量少,望文生义会导致把握词语的准确度差且错词率高。科技作品中,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专业术语,不能随意改换,所以科技翻译人员除了要掌握原语和译入语的基本技能以外,还应熟悉所翻译的专业领域内的技术术语,在翻译时尽量使用这些术语,特别是针对一些概念性词汇。比如,在同一篇科技译文中,科技名词、专业术语务求统一,原则上还必须采用国家自然科学出版机构的词典或者其他有关政府部门规范所规定的名词术语。

对于词汇的翻译,有三方面的影响因素。首先,许多科技词汇是通过构词法而来,对其词义的推敲便离不开词素的语义语境,所以,了解英语构词法对我们准确理解科技术语词义和翻译科技术语是有帮助的。此外,周围词和所在句及所在段落影响一个词的词义,该词词义的确切含义通常需要从其词语语义语境、句子语境或段落语义语境中获取。如原文: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re enabling us comprehend the furthest reaches of the cosmos.译为:科技进步正在使我们能够探索宇宙的边陲。这里的reach不应该为原意“到达”,根据语境引申为“边陲”。再次,大量科技新成果的出现导致大量科技新词的产生。遇到新词时,有必要请教专业人员或查阅相关工具。

二、造句

科技文章的造句也讲究文采,这种文采体现在:长句的逻辑性、表达客观和描述练达。这也是准确、规范达意并及时有效的翻译不可或缺的途径。把握好句子的文采不仅节省读者看原文时拆解长句的时间,而且使他们得以专心致志地研读原文的技术内涵,快速进入阅读状况。反之,如果翻译还得让读者去揣摩核对原文和译文,就违背了我们科技文献翻译的初衷。

1、大量使用长而复杂的句子是科技文章的一大特点。汉语长句与英语长句在结构上不同,汉语句子结构比较松散,主句与从句之间缺乏应有的连结,但意义的连贯、起、承、转、合一般都隐含在字里行间;而英语长旬的脉络比较清楚,很容易从形式上加以判断。因此,翻译长句的基本要点是如何组织句子,翻译时要避免翻译为英语的流水句和复杂句。

如:Pure science is primarily concem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henomena of the universe.

译文:理论科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理论,建立宇宙间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

分析:这里把英语名词development和establishment转换成汉语动词“发展”和“建立”。双语的灵活转换增强了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2、科技文章中“非人称主语+人称主语使用的动词谓语”的现象由客观性决定,所以翻译时少用人称主语,而多用非人称主语。

3、为使科技翻译避免表达臃肿,句意不清,应该在充分、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努力使译文做到言简意赅。

如:In my personal opinion。we must listen to and think overin a punctilious manner each and every suggestion that is offer to us.这样的译文应改写为:We must consider each suggestion carefully.

分析:listen to and think over和in a punctilious manner可以分别概括为简单的词避免冗长,listen to and think over和eachand every同义词可以并列,every suggestionthatis offerto us中offer隐含给别人的suggestion,可以替换。

三、语法

如果在语法结构、句型方面不了解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会造成译文的错误。掌握数量、时态、照应和句子成分等基本的语法,利于对原文作出正确的理解,从而提高译文的质量。科技翻译的语法特点表现在:使用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及名词化结构。在对原理、规律、性质、特征、科学结论、调查结果和试验数据等客观真理和科学事实的描述时,需要采用一般现在时。翻译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态,体现科技文献的客观性;使用被动语态,为避免采用第一、二人称或施事者为主语而造成的主观臆断,被动语态在科技文献中大量使用也使句子意思表达清晰,结构简洁,客观性强。如“必须注意这台机器的功能”可以译为被动句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function of the machine;采用名词化结构减少主观色彩,用名词作为语句的表述主体可以有助于科技英语描述客观世界,客观地表达技术、学术、专业的内容,体现研究者或表达者的客观态度。一般名词作主语被名词化结构代替,可改变句型和动作行为的表达方式,由表示动作变为表示状态、特征或事实,因而增加表述的客观性。如“this experience removed any magnetism there WaS in London”中的magnetism就要比

“London was less magnetic”中的形容词magnetic更精准。

四、语篇

语篇,从语言建构功能来看,是不能分割、具有相对独立性且能够单独处理的连贯语言片断。翻译实践也证明,那种字对字、旬对句的观念束缚了译者的大局观,致使译文组织松散,表达不力,削弱了译文的可读性,给译文留下许多遗憾。

如加拿大翻译理论家Delisle(1988:10)曾说“翻译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因为原文中已经明示的内容以及只是隐含的内容都必须在目标语中再现”。每个概念段都有一个核心以及与之相应的附属成分,核心与附属成分逻辑关系明确。科技文体的逻辑性、信息性很强,较有规律性。归纳出其中规律,对这种逻辑关系进行突出,避免信息传递时附属信息对核心信息的干扰,以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作者欲言。

五、修辞

一般我们习惯于将修辞与文学联系在一起,认为修辞是传递美学信息的。但是科技写作和翻译与修辞的手法是有联系的。修辞从本质上说是抽象的思维物质符号化的一种外在直观的表达形式,而借助语符和修辞手法可以将人们有关科学的思维物质符号化。恰当的文体和修辞手法会使科学的思维和理念展现得准确、简洁有效。

科技论文写作和翻译的修辞是以符合科技论文的要求、以某种程度上有别于文学作品的修辞形式把科学的思维和理念组织、表述和展示出来,使科学的逻辑思维用与之相配的修辞形式,清晰简洁地在译文中得以重现。科技文的翻译研究范围内的修辞是在内容上和表达上偏重于炼字锻句、明确流畅,在形式和结构上偏重于平匀缜密、严谨妥贴。它以在传递科技信息方面以有效地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为要旨,有别于文学体裁中一般概念的美学修辞。科技文章大多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法说明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极强的逻辑性。

六、科技翻译原文涉及的各个学科领域

翻译人员通常被称作是“万金油”,特别是科技人员,他们的专业是无法固定的,说不定遇到什么课题和谈话内容。所以说翻译人员的知识面越宽,就越有助于发展。众所周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但就科技翻译而言,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准确、客观、规范、简练地表达原文。科技翻译中一般强调“信”的重要性,指的就是科技翻译工作者加强专业学科的学习以及亲身深入科技实践,使科技翻译做到准。

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就会引起知识运用面狭窄、译文可接受性差,所以,专业知识是影响科技翻译的重要因素。多数科技翻译工作者为高校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对科技的翻译专业知识生疏,因此,应该尽可能地加入企业和单位生产和科技实践,接受潜移默化的技术熏陶,以熟悉每一道工序、流程、技术难点、专业行话等等。实际情况不允许他花上一两年时间去熟悉资料背景的情况下,也可以找几本性质类似的资料,尽可能地了解有关技术内容与文体特点;查阅专业工具书和用互联网对信息进行分类检索义;向专家或作者请教等。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则可能涉及到机械、化工、外贸等多专业知识领域。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外语及本族语语言功底,不断扩大知识面,并且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科技领域专业词汇及缩略语等。

七、结语

4.劝学原文及翻译 篇四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注释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5、乃:于是,就。

16、及:到了…的时候。

17、过:到;到达。

18、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9、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0、非复:不再是。

21、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2、但:只,仅。

23、孰若:谁比的上;谁像(我)。孰:谁,若:像。

24、就:从事。

25、遂:于是,就。

26、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27、何:为什么。

28、吕蒙:东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

29、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30、始:开始。

31、与:和。

32、论议:谈论,商议。

33、大:非常,十分。

34、惊:惊奇。

35、今:现在。

36、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37、复:再。

38、即:就。

39、拜:拜见。

40、待:等待。

41、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对吕蒙亲昵的称呼;在吴下时的没有文学的阿蒙。

4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睛。

43、更:重新。

44、阿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45、邪(yé):通“耶”,语气词。

46、乎:啊。表感叹语气。

47、以:用

48、见事:认清事物

文章道理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7) 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8)劝人要讲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10)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5.劝学原文翻译 篇五

张咏

大化不自言,委之在英才。

玄门非有闭,苦学当自开。

世上百代名,莫遣寒如灰。

晨鸡固自勉,男子胡为哉。

胸中一片地,无使容纤埃。

海鸥尚可狎,人世何嫌猜。

勤慎君子职,颜闵如琼瑰。

克薄小人事,斯辈真可哀。

放荡功不遂,满盈身亦灾。

将心须内疚,祸福本无媒。

翻译

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喻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宋史·寇准传》

6.荀子《劝学》原文及翻译 篇六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 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于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 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 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 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 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 ,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 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 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 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 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枝而穷。诗曰 :“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 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 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 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 ,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 ,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 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 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 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口赞〕。傲,非也;〔口赞〕,非也; 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简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 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 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 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飧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 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苦者,勿告也。告苦者,勿问也。说苦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 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 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 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 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 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 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 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 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 ,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 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谓之成 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人教课本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7.浅析荀子的《劝学》 篇七

《劝学》是《荀子》中的第一篇。“劝”, 是“劝勉”之意;“学”, 即学习。所以, 《劝学》的题目含义就是鼓励学习, 规劝学习。从题目当中, 我们就可知道本篇文章是阐述学习的。的确, 课文通篇所论述的, 就是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等问题。它反映了先秦儒家学派在教育方面的某些观点, 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家荀子的文章艺术风格。

荀子, 生于公元前313 年, 卒于公元前238年, 一说约生于公元前325 年, 约卒于前235 年年, 名况, 字卿, 因荀与孙, 其二字古音同, 故又称之孙卿, 赵国郇人, 即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荀子一生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元年, 即公元前298 年, 到赵悼襄王七年, 即公元前238 年的60 年间, 他曾游学齐国稷下, 齐襄王时被奉为最有声望的学者, 三任齐之祭酒。其间又曾归赵聘秦, 去齐适楚。楚相春申君黄歇曾两次任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数年, 荀子亦终老于兰陵, 即今山东省枣庄市。其著作《荀子》, 在汉代时有三百多篇, 后经刘向的编订, 删去重复的, 定著三十二篇。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是先秦诸子百家中著名的学者,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可称之为卓有成效的大教育家。荀子的《劝学》与《礼记》中的《学记》同为先秦儒家教学论著中的代表作, 它们犹如我国古代教育宝库中的双璧, 相互辉映。

我们所学习的篇章节选自《荀子·劝学》的第一、第三和第六段。所选的这三段融为一体, 成为一篇完整的短文, 能体现原著精神。本文着重论述的是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应持的态度和方法。

文章第一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开门见山的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为了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作者通过大量的比喻论证加以证明。首先他用“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这两个最常见的生活实例来做比喻论证, 告诉人们, 人只有不停顿地学习, 才能逐步发展, 使自己的认识不断深化, 达到新的高度。接着用“木直中绳, 0以为轮, 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0使之然也。”这个生活常识设喻, 来比喻论证人通过学习, 可以发生重大变化, 彻底得到改造。在荀子看来, 一个人如果坚持不懈地学习, 广泛深入地学习, 就会使自己的学识大增, 如果一个人能够学以致用, 用自己所学的道理, 随时反省自己的言行, 那他就会在德才两个方面不断增长自己的才智, 提高自己的修养, 长此以往的学习下去, 就会使学问和品德得到发展和提高, 最后就会成为君子, 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君子。

文章第二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作用。作者先从正面阐述学习的重要作用:“终日而思, 不如须臾之所学。跂而望, 不如登高之博见。”接着作者用一连串比喻, 论述“假物”的重要性:“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最后以“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一句作结, 告诫人们人们只有善于学习, 善于学会利用前人已经积累的知识, 才能学有成效, 有所创新。

文章第三段阐明了学习应持的态度。这部分可分三层:先讲积累, 次讲有恒, 后讲专一, 这三层意思层层深入, 内在联系十分紧密。第一层, 着重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荀子通过一系列排比句阐明一个道理: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一个人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积累, 才能有所成就;只有将优秀的品德积累起来, 才能有很高的精神境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日积月累, 方能有成。“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讲的是学习如行路, 不积半步无以致千里;学习如流水,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说学习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由逐渐的量变而产生质的飞跃。第二层, 着重说明学习贵在持之以恒。“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最好的马不能一跃十步, 最劣的马十日也能行千里之远。劣马之所以成功, 就在于坚持不舍地前进。据此, 荀子提出了著名的人生格言:“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从而导出一个观点:勤能补拙, 读书学习, 如果有毅力, 肯刻苦, 虽然自己的聪明才智远不及别人, 也能有所成就。第三层, 着重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这部分荀子用“蚓”和“蟹”作对比阐述一个道理:, 前者“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却能“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 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道理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 后者“用心躁也”。

8.《劝学》教学设计 篇八

《劝学》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文言议论性散文。该文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最后代表人物荀况及其门人言论著作《荀子》的开篇之作。在人教版教材中,主要选取《劝学》中的四个段落来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并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

《劝学》作为一篇古代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一自然段),运用设喻的方法,论证了三个分论点(第二、三、四自然段):(1)学习的意义,即为什么学习;(2)学习的作用,即学习的重要性;(3)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即如何学习。

《劝学》作为一篇古代散文,共291个字。该文蕴含深邃的哲理,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全文句式整齐,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句法严密,善用比喻。文章整散结合,节奏和谐,容易记诵。

二、编者意图

该文选自人教版必修3的第三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该单元收录《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等四篇课文。单元提示指出:阅读这些充满智慧的篇章,借鉴古人议论的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并琢磨文章理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量。通过学习《劝学》一文,了解荀子的议论性散文的特色及其蕴藏的思想,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三、练习分析

《劝学》的“研讨与练习”部分,设计了四道练习题。通过对练习题的分析,教师既可将其作为教学前的参考,又能在教学后检测学生在学习后所达到的学习效果,从而确立基本的教学目标:

1.明确本文的论点及论证过程,并能背诵全文。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明白比喻句之间的联系。

3.掌握文中的通假字、生僻字。

4.对荀子观点的补充与发展。

四、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文言文,但只停留在简单的文言学习层面。进入高中阶段,对学生文言句式的掌握及用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学习《劝学》时,学生在必修1和必修2中,已经学习过相关的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并理解个别重点词句的含义。对于一些文章中出现的新词,仍比较陌生,需要积累。尤其是部分虚词、文言句式等的用法,掌握的不够到位。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邹忌讽齐王纳谏》,接触过我国古代的说理特色:通过找两个事物的共同点,例举生活中的场面,从而得出相关道理,即类比说理。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一)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

1.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注意第四段的“至”与第三段的“致”的区别)、假、绝、兴、功、强、用。

2.积累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

3.古今异义词:博学、金、跪、爪牙、寄托、以为、假、可以。

4.词类活用:水、日、上、下。

5.文言句式。

(二)抓住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思路,并能背诵全文。

(三)掌握设喻的方法,能借鉴《劝学》的论证手法,用文言仿写一段文字。如“学贵于勤”、“学贵有疑”等。

(四)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一个普通人,通过学习,以求达到君子的标准,最后走向圣人的高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突破方法

第一课时1.把握文中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2.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思路,梳理脉络。

3.了解设喻的方法,通过第二段的学习,能自己分析第三、四段。1.理清文章的思路,梳理脉络。

2.学生会使用设喻,自己分析第三、四段。1.通过师生之间的文白互译,不露痕迹地完成了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教学。

2.通过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通过文章的脉络分析,掌握设喻论证的方法。

第二课时1.背诵全文。

2.了解荀子及该文的思想核心:“普通人——君子——圣人”的蜕变:学习。

3.借鉴《劝学》的论证手法,仿写一段文言。1.能背诵全文并了解该文的思想核心。

2.借鉴《劝学》的论证手法,仿写一段文言。

1.通过变换阅读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达到背诵全文的目的。

2.通过荀子背景资料的引入,得出“普通人——君子——圣人”的蜕变过程。

3.在学生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顺利背出原文,结合提供的范本,达到仿写的训练目的。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话题导入

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美好的求学阶段,对于求学的大家而言,“学习”是我们现在最关心的话题。聪明的你也许思考过:我们为什么学习,其意义何在?我们又应该怎样学习?关于这些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有许多人提出了他们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劝学》,就是荀子对“学习”的一些看法,让我们翻开课本,一起走进《劝学》。(板书:劝学、荀子)

(二)检查预习

1.解读标题:“劝、学、劝学”的意思。

2.文白互译

(1)教师翻译一句,学生根据教师的翻译,读出对应的原文。

备注:通过学生读的原文,检查学生对生僻字、通假字的读音是否正确,进行改正。并让学生对生僻字、词,通假字做上记号。

(2)教师读原文,学生根据教师所读原文,翻译出对应的句子。个别重点字、词,教师会重复读,让学生重复翻译。

备注:通过学生的翻译,特别注重个别字(劝、学、假、水等)、词(可以、爪牙、寄托等)的翻译。检查学生对文中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的翻译,检测学生的课前预习及理解水平,从而根据学情来确定具体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内容。endprint

(三)精读课文

1.设境阅读

(1)请您模仿荀子,以长辈的身份劝勉小辈们学习的深情口吻,读给大家听。

(2)当您自己作为长辈时,为了劝勉小辈们努力学习,苦口婆心地读给小辈们听。

(3)面对身边的朋友虚度光阴却不明白学习的意义,您不禁想读读这篇文章给他们听。

(4)当某一天,您在学习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时,您心情愉悦,情不自禁地读给自己听。

(5)历史穿越千年,怀着对荀子的尊敬之情,读着这位伟人的大作,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2.梳理结构

(1)找出本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明确“君子”提出的观点,引出荀子将人分为:普通人、君子、圣人三个层次。

(2)搭支架:找出第二段中的比喻句(5个),并分析其含义和内在联系。

(3)了解论证方法:设喻

设喻也叫比喻论证,是议论中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其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如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设喻的方式多样,有正面设喻、反面设喻、反复设喻。

(4)撤支架:①根据第二段的分析方法,即找比喻句,分析内在的联系、得出分论点,并由“物”引申到“人”。通过填写下列表格,分析第三段中的比喻句及内在联系:

比喻句内在联系分论点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弥补不足

②通过第二、三段的学习,请你尝试以相同的方法,自画表格,并分析第四段的比喻句及内在联系。

(5)归纳本文的设喻特点: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现象作为喻体,设喻方式多样(类比、对比、正面、反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6)总结:请同学们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通过填写空格中的内容,同时在文中寻找相应的例证。

荀子之所以劝学,是因为事与人都可以向积极方面转化,故得出论点:学不可以已。方法无他,唯善假于物也,但是需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不躁。

附:第一课时板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劝学》这篇课文:

1.找到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围绕总论点,提出三个分论点: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2.掌握了设喻的论证方法。

3.抽查上节课学过的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

(二)背诵全文

1.齐读全文

①全班齐读

②女生齐读

③男生齐读

2.背诵第一段:即中心论点

3.背诵第二段:变化文本内容的排列、组合、删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一遍读:横排,有标点(目标:读得字正腔圆)

二遍读:横排,无标点(目标:要求学生断句)

三遍读:竖排,有标点(目标:读的通顺甚至流利)

四遍读:竖排,无标点(目标:读的有节奏感)

五遍读:每个比喻句中隐去一句。(目标:学生能读出省略部分)

例如:青,取之于蓝,而 ;冰,水为之,而 。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

六遍读:每个比喻句中隐去两句。(目标:学生能读出省略部分)

例如:青, ,而 ;冰, ,而 。木 , ,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

。故木 , ,君子 ,则 。

七遍读:只留一头一尾。(目标:学生能读出省略部分)

例如:青, , ; , , 。 , ,其曲中规。 , , 。故木 , , ,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八遍读:空白页(目标:学生能背出该段)

4.背诵第三、四段:使用第二段的背诵方法。为避免乏味,可改变学生读的方式。如:在读的过程中,采用男女对赛、小组比赛、前后排比赛、个人PK赛等形式。

5.背诵全文。

(三)知人论思想

1.介绍荀子

中文名荀况(字“卿”)职业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别名荀子、荀卿、孙卿信仰儒学

出生地赵国猗氏(今山西运城临猗县,一说河北邯郸人)主要成就儒家代表人物,辞赋之祖

民族华夏族(汉族)代表作品《荀子》

国籍战国时期赵国地位后圣

出生日期公元前313年著名弟子李斯、韩非

逝世日期公元前238年

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的行为规范,提倡“所积而致的成圣之道”。

荀子认为在天生的情性方面,圣人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圣人与普通人一样,也只有经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够成就自己。“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

圣人与一般人,君子与小人,在先天本性上的差别被取消了。但是荀子立论的意图并不在于从根本上废弃这种差别,反而要从后天努力的角度凸现这种差别。凸现后天努力修为造就君子、圣人,是在强调精神气质、文化教养上的贵族性。荀子讲成圣,又希望借圣人的教化,使得社会大众得以转变性情,以至于善。

备注:在学生已经背诵完整篇文章的基础上,回到第一段思考:谁提出的“学不可以已”。引出荀子,介绍荀子的个人资料(紧扣核心“普通人——君子——圣人”的过程,来选择荀子的个人资料),并指出其将人分为“普通人、君子、圣人”三种类型。endprint

2.找出每段中所隐藏的关于“君子”的特点

(1)第一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第二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则行无过已。

(3)第三段: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第四段: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总结:①找出显线:君子提出观点(第一段)——君子自身的做法(第二、三段)——具备圣心(第四段,走向圣人的标准)

学习 学习

②寻找隐线:普通人————君子————圣人

(四)我来当君子(仿写文言)

借鉴《劝学》的论证手法,语言特色和句式特点,就学习方面的感悟,自选一个切入点,以“君子曰”为开头,用文言仿写一段文字。

要求:“君子”们可根据自身要求,仿写一段或者几段。可参看如下范文。

君子曰:学贵有疑

首尝蟹者,虽不知其果,然获其鲜美;先辟路者,虽不知其险,然得其便也。故敢于质疑者,必受益无穷。疑,则可温故而知新,则可发问而明智,则可得解其惑——故成大事者,必有质疑之精神也。

附:第二课时板书设计

四、教学设计特色

(一)文白互译:突破传统的文言基础教学方法,通过师生间互读原文和翻译原文,解决该文言中存在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问题。

(二)设境阅读:通过创造阅读情境,改变阅读环境,让学生熟读课文。

(三)支架教学:通过教师搭建第二段的教学支架,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逐步撤出支架后,学生能自己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最终通过仿写文言使学生达到运用的目的。

(四)反复熟读:利用课堂时间,通过变换文本阅读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终让学生能在课堂中背出全文。

五、教学反思

(一)本设计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分析教材,结合编者意图及课后练习设置,配合学生的学情,设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因此,文章的整体设计比较朴实,目标单一,主要针对具体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以求在课堂中能落实设立的教学目标。

(二)两节课的教学,教学媒体比较单一,只有多媒体和黑板,缺乏其他教学媒体的配合。

9.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九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蹂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蹂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假如)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思索,(结果)不如片刻的学习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高处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办法)走到千里之远的(地方);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它不停的走。雕刻(一下)就放着(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的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条腿,两之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劝学》赏析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极易流于枯燥和单调,本文形象清新、脍炙人口,于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五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10.孙权劝学文言文翻译 篇十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朗读节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文章道理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7) 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8)劝人要讲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10)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11)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成语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士别三日。

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解释争议课本把“当涂掌事”联在一起解释为“掌权管事”,有些人认为不妥,“当涂”与下文的“寻阳”一样,是个地名,位于安徽省东沿,至于“掌事”,跟我们熟悉的“知县”“知府”“知事”一样,是个官职。

根据:三国时代的淮南袁术自立为帝的时候,理由之一就是一句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话有四种解释。

1.是孙坚为了怂恿袁术自立为帝,解释成了公路。“涂假途也,乃‘路’之意!”涂,即途。途,即路。 这个解释用在这里显然不符。

2.涂高:本来解释是魏。《三国志》:“魏,阙名也,当涂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吕蒙乃东吴官吏显然不会跑到魏国谋职,所以也不符。

3.即是课文中所说的掌权谋事,粗看之下好想像有道理,其实不然。我们研究一下,如果袁术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字和当涂高有着牵强的联系就称帝,显然过于草率,毕竟他也是一路诸侯,不至于这么蠢。肯定还有其他原因。当时袁术控制着当涂县,如果是因为此,就说得过去了。如果解释为掌权管事,显然袁术当时还没有那么高的权利。

结论:因为孙权和袁术都是南方人,而且两人所处时代相同,所以字词用法也应该相同。所以推断孙权所书的当涂高,可能是指当涂县令的意思。

整体把握

本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本文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与《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文字相比,本文仅区区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本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吕蒙的进步之大,孙权的循循善诱,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问题研究

1.本文是怎样以对话表现人物的?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11.用眼看、用心读《劝学》 篇十一

——编者

(执教对象:广东东莞市北师大翰林实验学校高中一年级学生)

师:各位同学们,我们今天上的这一篇课文是荀子的《劝学》。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不是用读,而是要用眼睛去看的,就像是欣赏一幅图画,也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去领悟到不同的道理。请问,同学们在文章中看到了哪些动物、植物或者其它东西呢?

生:看到了蚯蚓。

生:看到了千里马。

生:看到了蛟龙。

生:看到了蟹。

生:看到了蓝色。

……

师:在文章中,一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到青色,看到蓝色,然后看到水,也看到结冰了,还可以看到小鸟,还看到螃蟹、蚯蚓、马、蛟龙。我们知道,冰和水是不一样的,冰比水还要冷一些,冰是由水转化而来的,这就是中国常说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学这篇课文之前,我让所有的同学们先看看文章中的比喻,而我们学习最重要的目的是学学荀子如何在文章中运用比喻的。

师:在预习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做两件事情:一是看到陌生的词语时,需要认真地去查字典,二是享受文章中的声音和体会文章中的声音。文章中最主要的主题是什么?

生:学。

师:文章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生:学不可以已。

师:学是整个课文里最重要的内容。下面请同学们来带读整篇文章。

(学生带读)

师:本文最重要的是享受它的声音之美、文学之美,更要好好地体会它的思想精华。而文章的中心句是“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那我们就要思考一下:为什么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从第一句里面就给出了答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改变,从中说明了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下面同学们再一次齐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

师:这里用了三个比喻,而比喻的主题是什么?

生:树改变之后就会断了。

生:学习的意义就在于改变,只有提高了学习才会变得更加强大。

生: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

生:我们每天学习都要有收获,然后要使自己的思路清晰。

师:我们看到第一段里面有很多的比喻,有“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几句话都在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生:通过外物来改变自己。

师:这个外物指什么?

生:学习。

师:那么,在第一段里面,我们可以了解到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从而达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境界,而只有学习才能达到这一境界。最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反省,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师:下面我带读,同学们跟读,去领会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师: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生: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我们接着学习第二段。在这个段落里,同学们从画面的角度看到了些什么?

生:我看到一个人顺风说话,还有一个人举起手来招手以及一只马拉着车。

生:我看到了一个小船漂过大江大河以及一个闭目沉思的人突然之间的豁然开朗。

师:我们来看这段的第二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那么,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

师:这就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出更多的经验教训,从而突出学习的重要性。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比喻: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意思是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第二个比喻是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意思是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第三个比喻是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意思是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接着是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意思是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使别人达到千里之外;最后一个是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意思是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使别人横渡长江黄河。以上这几个比喻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很多时候,我们是需要借助别人帮助的,其中包括老师、同学们的帮助,这样我们才能学得更好。

生:学习要善于掌握目标和方法,多请教老师和同学,这样才能够学得更好。

师:那么,荀子给你一个怎样的结论呢?

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师:你觉得这句话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我认为它好在告诉我们学习可以使人变得聪慧,能够使我们少走弯路,迅速达到自己的目的。

师:那么,请问:“君子生非异也”是什么意思?

生:君子的性格和我们常人差不多。

师:也就是说,君子和平常人的起跑点是相同的,改变的地方就在于后来的道路上学习对我们的影响。荀子的文章不同之处在于,不停地运用比喻来讲道理,从而升华文章的主题。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段,先全班齐读文章。endprint

(学生齐读)

师:在第三段里面,每一个比喻都有它的重点。先来看两个熟悉的句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生: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把痛苦变成快乐,这是心理状态。同时,也要坚持地学习下去,坚持才是最重要的,从骐骥与驽马的例子中便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

(实录整理:广东东莞市北师大翰林实验学校 梁树芬)

课后解说:学古文,将文本看做一幅画

■ 孔维勤

大家好!今天我上的是高中的内容,上这一课是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讲解,我们中华的文化累积最多的是生活经验,最多的是生活智慧。所以中国古文从来都不难,但它难在哪里?它难在生命生活的深度,如果你生活的积累多了,当你再读古文的时候,就会觉得句句可亲,字字都是一语道破。换句话说,我觉得我们生活的经验是我们学习古文或者教学古文的一种重要准备。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作为我们眼睛能看,鼻子能闻,舌头能尝,耳朵能听,心情好,从这“五个好”走出来,面对中国的古文,就好像跟好人好事说话,好人都在上面回荡,然后读起来,学起来,只要你突破一点点文言文的障碍,然后运用自己的生活积累与之对应,我们就会觉得,今天为什么这么单薄,古时为何那么有厚度。如古人写的那种雪景,那种胸襟,怎么就写得那么美好,认识怎么那么深刻?如果是教大学生,就可能用“之乎者也”,但是跟中学生和小学生讲,就必须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最聪明的方法就是自主学习,让他们自己调动,所以刚才的学生,因为他们是第一次上我的课,不是那么自信,这时候我就想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文本看作一幅画,通过文本这幅画去找到他们自己的身影。然后多一点他们想到的。所以我让学生体会到,你看所有的书,其实都是一幅画,自己要用心去看,去理解,去感悟。

第二是比喻。以前有人说中国是没有逻辑的,我认为是错误的,中国的逻辑就在中国古典文集中,中国逻辑,第一个是要有主张,你的主张,要把理由说出来,就是为什么。说出为什么之后,接下来就是比喻,比喻有正面和反面之分。古人通过正反的比喻去帮助大家了解自己的主张,这就是中国的逻辑。而中国逻辑表现最突出的,是《易经》,它开宗明义就讲卦,然后告诉你道理、理由。

当然,荀子的《劝学》是一篇说道理的文章,可是你看起来,它似乎连道理都不说,给的是比喻。所以我觉得,荀子真的是了不起。讲比喻,在中国,一个是庄子,一个是荀子,当然还有孟子。所以在今天的课堂里,我就想把文中的比喻句抓出来,该怎么抓呢?学生自己抓,我只是把关键的几点讲出来,点拨一下,强化一下。这样讲下来,我感觉学生若有所思,我也若有所感。

12.论荀子《劝学篇》的道德理想 篇十二

荀子名况, 战国晚期赵国人。荀子生活的时期, 战国七雄争强的局面即将结束, 封建的大一统即将形成。荀子作为一代儒学宗师, 在继承孔孟道德思想的基础上, 大胆创新, 主张礼法兼治, 王霸并用, 不仅在政治上影响深远, 而且在教育上也建树卓著。他晚年居家兰陵, 著写《荀子》三十二篇, 全面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理想和治学思想。其中, 《劝学篇》作为《荀子》全书的开篇之作, 典型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在《劝学篇》中, 荀子从学习的重要性入手, 提出君子不断学习的目的是要做一个完美的人, 一个超越前人的人。他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认为学习并不是机械的模仿, 而是要在先贤的基础上, 有所提高, 有所创新。要“始乎诵经, 终乎读礼, ”“始乎为士, 终乎为圣人”, 在遍读经书的基础上, 成为一个可以垂范后世的圣人。荀子这样的道德理想贯穿《劝学篇》始终, 成为君子学习时遵循的重要法则。在荀子看来, 学习的关键既在于不能读死书, 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 活学活用, 树立远大的目标, 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又要做到能够融会贯通伦理法规, 专一奉行仁义道德, 只有达到尽善尽美的道德境界, 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学者。这里, 荀子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把君子的道德追求看作是神圣的终极目标, 要求每一个人奉行实现。荀子提倡君子要有道德修养, 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用圣贤的道德教化改变自己。只有经过道德的励炼, 君子才能拥有智慧, 举止行为才能没有过失。荀子主张向先贤学习, 认为创新并不是一件随便能够做到的事情, 他说:“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 不知学问之大也。”在荀子的眼中, 先王圣贤仍旧是君子的楷模与榜样, 要法先王, 立准则, 以此为中心, 来教化自己。只有将先贤的道德思想学习精通了, 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他说:“百发失一, 不足为善射;千里跬步不至, 不足为善御;伦类不通, 仁义不一, 不足为善学……全之尽之, 然后学者也。”荀子心中的理想, 就是做一个道德纯正的君子, 能够把先贤的道义发扬光大。这是荀子作为一代儒学宗师的道德理想, 也是他劝勉后学的治学法则。荀子以宏大的气魄和开阔的胸襟, 给治学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要求, 即敢于超越前人, 这个重要的命题, 值得千百年来后人深刻思考。他的思想是顺应历史潮流的, 是积极进步的, 是新的儒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荀子站在历史的高度, 全面发展了儒家的道德思想, 其中贡献最大的地方, 是他能将君子的修养与实现政治抱负结合在一起, 阐明为学的重要性。君子要博学, 要做一个学问尽善尽美的人, 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才能实现学而不学的终极目标。

荀子认为, 实现远大理想的根本途径是学习, 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每一个君子都必须在他人身上汲取有用的知识, 以此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向他人学习, 是获取成功的捷径, 是每一个君子都应该掌握的学习方法。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既鼓励人们治学要善于思考, 同时也强调创新离不开学习, 学习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学习与创新的关系, 就好比做事情需要工具一样, 它对于事情能否做成,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只有借助了外部的力量, 君子才可能做到想做的事情。只有向他人学习, 才可能获取成功。所以“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成功的君子, 他们的天性并没有与常人不一样的地方, 只是因为他们善于学习, 善于从他人的理论中获取有价值的东西, 君子才可能有所创新, 才可能成功。在荀子眼中, 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学习的榜样, 必须有所选择, 这一点对于事业能否成功非常重要。他说:“南方有鸟焉, 名曰蒙鸠, 以羽为巢, 而编之以发, 系之苇苕, 风至苕折, 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 所系者然也。”如果榜样本身有问题, 他的理论并不正确、不完美, 我们去向他学习, 学的越多, 结果就会越危险。就像蒙鸠鸟一样, 下场一定很悲惨。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学习的榜样, 他必须道德高尚, 品行纯正, 事业成功, 堪称楷模。这样的人, 他仁慈友爱, 有着聪慧的头脑, 和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能力, 君子跟他们在一起, 一定能涤荡心灵, 开启情智, 精神升华。是自己事业成功, 修养兼备的良师益友。只有确立了心目中道德理想的楷模和事业成功的榜样, 君子才能远离邪恶偏狭, 进入中正不二的至高境界。荀子把君子道德修养的成败, 直接与榜样的好坏联系在一起, 指出:“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如果选择错了学习的榜样, 就会毁弃君子的前程, 浪费君子的时间, 招致他人的嫌恶。

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 一定要慎重自己的行为, 严格要求自己, 做一个品德修养都符合道义的人。否则, 不仅不会取得事业的成功, 还会招来祸端。因为“肉腐出虫, 鱼枯生蠹。怠慢忘身, 祸灾乃作。”君子必须注重自己品德的修养, 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消除祸端, 修正自身, 不要让自己的品行偏离道德的准线。只有端正了自己的行为, 修正了自己的品德, 防微杜渐, 将一切祸端拒之门外, 才能做到修身立命, 在社会上站住脚。所以, 作为一个君子, 远离灾祸, 远离使自己的品行招致污染的事物, 谨慎处事, 是十分必要的。不要等到事件已经发生了, 才去想办法改变, 已经来不及了。“物类之起, 必有所始;荣辱之来, 必象其德。”我们必须要把祸端消灭在萌芽状态, 时刻以一颗洁净的心灵对待纷杂的社会现实, 保持君子高贵、纯正的品德, 和永远不变的信念。

荀子认为德行的形成需要日积月累, 做君子并不是一天二天就可以办到的事情, 只有点点滴滴积累, 才能成就远大的理想和事业的成功。不要认为轻而易举就可以做成大事, 要做大事就必须从脚下的小事做起。所以, 他说:“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积累小事越多, 我们的知识就会越丰富, 积累的善事越多, 我们的精神境界就会越高远, 圣贤的思想就会在我们的心中扎下根来。半途而废是君子最耻为的一种行为。他说:“螾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 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只有行为专一, 目标明确, 用力持久, 才可能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才可能实现君子的道德理想, 才可能建功立业。

学习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呢?荀子认为, 要达到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 必须要从读六经开始, 到读《礼经》结束。礼应该是正人君子修养自身, 端正行为, 融会贯通儒家经典的关键, 也是君子遵守社会秩序, 崇尚政治清明的关键。君子读书再多, 见识再广, 也要回归到礼的核心上来研究问题, 谈论理想。所以, 礼是经典中的经典, 伦理中的伦理。没有任何一部儒家经典, 能够超越它在君子心中的地位, 也没有任何一个人, 可以摆脱它的影响而能够求得心灵的平和。礼是全社会都应该遵从的法则, 也是君子心中至高无上的追求。所以, 一个君子学问好不好, 就看他能不能把《礼经》读深读透, 真正懂得礼制在学问中的重要作用。读懂了礼的深邃内涵, 君子读书才真正有了意义, 否则, 就达不到读书的目的。所以荀子说:“故《书》者, 政事之纪也;《诗》者, 中声之所止也;《礼》者, 法之大分, 群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荀子礼法并重, 将法制引进礼制的范围, 强调礼制的重要, 这是荀子超过先贤的最重要之处。礼制成为新兴社会制度不可或缺的治国法宝, 每个人都要遵循。所以, 每一位君子都要从自己做起, 将学到的礼制法则“入乎耳, 箸乎心, 布乎四体, 形乎动静”, 作为立身处事的法则去加以实行, 而不要像小人那样“入乎耳, 出乎口”,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七尺男儿。荀子认为时代是在不断地发展, 人们的思想也是在不断地进步, 所以后贤一定要超过先贤, 具有新的道德追求, 这才是一个君子应该具备的恒久品德。只有这样, 君子才可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勇于挑战的人, 一个不畏惧困难的人。所以, 荀子讲:“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只有当君子摆脱自私自利, 只为自己的想法时, 君子才有了为他人服务, 为他人谋福利, 为他人创造未来的不竭动力。社会才能进步, 人类才会发展, 人民才会和谐共赢。相反, 小人学习知识, 却不懂得为社会作贡献, 不讲求道德修养, 他们的行为跟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因而, 君子追求的是做一个人的高尚品德, 并通过品德的积累, 达到事业的成功, “始乎为士, 终乎为圣人”。做圣人是君子心中向往的目标, 也是君子追求理想的终点, 他们向圣人学习, 最终还要超过圣人, 以此达到自己道德理想的升华和社会的进步。虽然学习的科目会有终结, 而远大的理想却是一刻也不能放弃的。这样, 才能不断地自我更新, 做一个修养与理想兼备的君子。所以, “不问而告谓之傲, 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 非也;囋, 非也;君子如向矣。”君子不会被别人左右, 他们总是周围人的楷模与中心, 他们以道德理想感召别人, 辉映周围, 使社会秩序井然有序, 这都是君子遵法崇礼的结果。

荀子认为, 学习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这是成就君子创建伟业的基础。所以, 他认为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士更重要的。书本知识毕竟是死板的教条, “《礼》、《乐》法而不说, 《诗》、《书》故尔不切, 《春秋》约而不速。”如果只知道读《诗》、《书》典籍, 而不知道变通, 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即使老死也不过是一个见识浅陋的儒生而已。所以, 在日常生活中, 君子接触的应该是那些道德高尚、行为端方的人。当一个人言行符合君子的风范, 才可以与之交往, 而那些道德修养不够的人, 则应该远远避开为好,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 勿问也;说楛者, 勿听也;有争气者, 勿与辩也。”与人交往, 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原则, 就是看他是否隆敬礼义。只有这样, 才可以做到“若挈裘领, 诎五指而顿之, 顺者不可胜数也。”礼宪是仁义的根本, 是君子社会实践的关键, 也是辨别善恶的标准。君子要善于实现自己的理想, 保持信念不变, “百发失一, 不足为善射;千里跬步不至, 不足为善御;伦类不通, 仁义不一, 不足为善学。”真正善于学习的人, 一定要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并将其运用于实践。在生活中, 君子还要勇于跟坏人坏事做斗争, 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 不受环境的污染。君子的品行应该是高贵的, 能够自律的,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 使耳非是无欲闻也, 使口非是无欲言也, 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君子只有摒弃了恶念的诱惑, 始终如一保持仁善的本质不改变, 才能拥有君子谦虚进步的美德不会丧失。当君子倾注全部的心力, 修养自身的时候, 就如同“目好之五色, 耳好之五声, 口好之五味, 心利之有天下”一样, 执著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只有坚定不移地追求理想, 排除万难去争取进步, 才能跨越发展。君子学习贵在勤于读书, 认真思考, 持之以恒, 进入更高一层的理想境地。这样, 君子就能够坚强地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险, 保持君子的本色不变, 做到“权力不能倾也, 群众不能移也, 天下不能荡也, ”他们无惧生死的考验, 始终坚持德操不变, 去应对社会中千变万化的事物。当君子面对千变万化的复杂事物, 仍旧能保持自己的本性不变的时候, 可以说君子就做到了学以致用。如果学习知识不能运用于社会实践, 不能指导我们的行为思想, 就不能说学有所成。只有当理想付诸实际生活时, 君子的学习才算走到了终点。活学活用, 学以致用, 是君子追求人生理想, 实现远大目标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杨金廷, 康香阁.赵文化与华夏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冯天瑜, 周积明.中国古文化的奥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6.

上一篇:铁路售票管理系统下一篇:励志国旗下演讲稿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