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学VS新闻学

2024-11-11

广播电视新闻学VS新闻学(精选8篇)

1.广播电视新闻学VS新闻学 篇一

2002年3.27黎明、与狼共舞时代新闻发布会新闻通稿

黎明·•与狼共舞时代

阳春三月,借CHIC2002隆重召开之际,港台著名影星黎明在北京长城饭店宣布携手福建“与狼共舞”品牌,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共同设计、塑造一个青春、活力、时尚的休闲服饰品牌,打造中国流行潮。一个“黎明•与狼共舞”时代就此拉开序幕。

“与狼共舞”是福建七匹狼集团继塑造知名品牌“七匹狼”之后推出的又一休闲服品牌。与“七匹狼”品牌不同的是,“与狼共舞”是面对年轻时尚、激情活力的更为青春的消费一族。产品包含休闲夹克、T恤、衬衫、风衣、棉褛、休闲西装等。更有香水、箱包、内衣、领带、袜子等系列配套产品。目前,已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成立一级配货中心,建立了500多家统一形象、规范经营的与狼共舞专卖店。

“与狼共舞”品牌此次与黎明携手共同缔造品牌形象,是黎明影视形象与品牌自身特质的完美结合。“与狼共舞”本是一个人与自然相融相谐,富含传奇与野性故事的影片名。七匹狼集团选择了“与狼共舞”,也选择了那份在失败与成功之中奋力拼搏、激情浪漫、执着追求的品牌文化感染力。而黎明曾经在影片《赌神》、《重庆森林》等多部影片中塑造了一个个热情、浪漫、勇于接受挑战的银幕形象,深得影迷喜爱。加上黎明自身时尚、活力、浪

漫气质,使他与“与狼共舞”找到了契合点。更有一个小插曲,黎明一直衷情服装设计,有一个亲手设计服装推出黎明系列服饰的梦想。携手“与狼共舞”成了他实现梦想的第一步。于是黎明与狼共舞。

中国加入WTO,中国服装业迎来了与国际知名品牌同台竞争、同台较量的时代,国际品牌凭借强势大品牌效应和成功的市场运作模式,将给国内尚未成熟的服饰品牌带来巨大的冲击。这是一个真正的与狼共舞的时代。面对强者,中国服装企业需要勇气,需要执着,需要拼搏。而成立仅三年的“与狼共舞”品牌,经过艰辛而卓越的推广,已在市场打下根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赢得了部分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2002春夏,“与狼共舞”更是站在时尚的前沿,推出180多套包括所有男士服饰系列的时尚产品,充分展示年轻的个性风采。这180多款服饰多采用欧、美、日最新流行面料,有精致毛纺系列、混纺合纤系列、高支纯棉系列等,选用时尚与传统结合的亮色和中性色系,用简洁、精致、卓越的款型表达舒适自在、精致优雅、活力四射的着衣风格,配合了多种场合、不同个性、不同角色的男士的需要,辅以配饰,营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休闲风。

与狼共舞,相约黎明共同迈进“与狼共舞”时代。

2.广播电视新闻学VS新闻学 篇二

1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发展概况

从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发展来看,这一学科来自于广播电视新闻工作实际,又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一个与实际工作联系相对紧密的学科,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发展也经历了多个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广播电视新闻学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从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发展来看,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有力支持,对提高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发展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广播电视新闻学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广播电视新闻学也成为传媒大学中重要学科,积累了大量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经验,对提高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2广播电视新闻学在发展中获得了有力支持

目前,广播电视新闻学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产生了具体影响,使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工作规范和理论支持,对电视新闻工作的开展有重要作用。基于对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了解,在多年的发展中,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互为支撑互为依托,并逐渐发展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模式,对电视新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持。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发展较为顺利。

1.3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工作得到了有力推进

从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发展来看,该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实际发展中获得了有力的支持,既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也获得了其他方面的支持,使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工作能够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向前发展,满足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发展需要。结合当前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发展实际,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验证,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工作得到了有力的推进,在研究成果和研究实效方面获得了有力的保证。

2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础地位及作用

结合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发展实际,广播电视新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有着重要影响。根据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定位,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础地位及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广播电视新闻学是广播电视新闻工作重要理论支撑

从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研究内容来看,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的重点与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广播电视新闻学在研究内容上与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有交叉部分,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和实践领域,广播电视新闻学需要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帮助。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支撑手段,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有着重要的促进和帮助作用,这种促进和帮助具体表现在理论方面。

2.2广播电视新闻学满足了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

从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实际开展来看,良好的理论指导是保证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基于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了解,正是得到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才取得了积极效果。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学对满足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和提高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取得积极成效。

2.3广播电视新闻学促进了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发展

在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广播电视新闻工作在工作质量和实效性方面将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并最终制约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发展。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学科,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学对促进广播电视工作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广播电视新闻学的重要影响

从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发展来看,广播电视新闻学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多方面的支持,在发展质量和研究深度上都有提高。结合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研究、应用及特点,其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及传媒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3.1广播电视新闻学推动了新闻传媒工作的发展

以目前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深度来看,广播电视新闻学推动了新闻传媒工作的发展,为新闻传媒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有效指导了新闻传媒工作实践,使新闻传媒工作的发展更加优质化和高效化,对满足新闻传媒工作的发展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3.2广播电视新闻学加深了新闻传媒学的理论研究深度

根据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研究现状,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研究深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通过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研究,新闻传媒学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得到了有力的促进,使得新闻传媒学的理论研究深度进一步加深,推动了新闻传媒学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满足了新闻传媒学的发展需要。

3.3广播电视新闻学提高了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发展质量

鉴于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特殊性及广播电视新闻学所取得的成果,广播电视新闻学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提高了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发展质量,满足了电视新闻工作的发展需求,为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结论

通过分析可知,广播电视新闻学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不断发展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广播电视新闻学已经越来越成为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支撑和辅助手段,并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和帮助。因此,不但要对广播电视新闻学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要正确分析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础地位,正确理解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地位和作用,为推动广播电视新闻工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蕾.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内江科技,2014(4).

[2]李忠昌,周宏刚.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新闻知识,2014(4).

[3]刘东建,刘俐莉.论大众传媒的发展与现代公民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14(1).

[4]李倩.论新闻背景在新闻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2014(2).

[5]肖鲁仁,论经济新闻的思辨性特征[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3.新闻连线:电视新闻报道新突破 篇三

一、新闻连线节目产生的背景

新闻连线节目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的视音频传输手段,完全打破空间地域的束缚,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相关人员连在一起,就受众高度关注的一个新闻事件或者新闻话题,进行报道、讨论和评述的节目形式。这种新型节目形式的产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迫使电视新闻报道要有新突破。

随着我国新闻媒体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新闻媒体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近年来,报纸媒体中晚报的兴起,将新闻报道中的深度报道推向了极致;广播媒体中专业频率的出现,将新闻的时效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又以其互动性强显示出无限魅力。所有这些都对电视新闻报道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迫使电视媒体博采各家之长,充分发挥电视技术潜力,在电视新闻报道形式上进行创新。

2.观众的需求越来越高,简单的新闻报道已难以满足观众的需要。

对电视媒体来说,除了其他媒体的竞争,内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去年以来,全国在无线和有线电视台合并的潮流下,数以千计的专业化频道应运而生,电视媒体已经由稀缺转变为过剩,观众也因此有了更多的选择。另外,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观众对电视新闻报道的口味也变得越来越挑剔,由过去的"你播什么我看什么"变为"想看什么就看什么"。这就要求电视新闻报道要以更快、更深、更多的信息量和更强的现场感来满足观众的需要。

3.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新闻连线成为可能。

近年来,电视技术、信息产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视频、音频、微波、光缆、通讯等技术的完善和普及,为新闻连线提供了技术保障。如果没有这些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物质条件,新闻连线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新闻连线节目的特征

新闻连线节目实际上是将电视新闻报道或电视直播节目与演播室节目通过现代电视技术有机地连接起来,将前方的新闻报道或现场报道与后方的访谈融为一体。除了有一般电视新闻报道的特征外,还有以下显著特征。

1.新闻题材重大,是观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事件。

新闻连线节目的题材要么是内容复杂、头绪较多,要么是正在发展的、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且观众对此题材又有着高度的关注度。对这类事件或问题的报道,若用一般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往往由于篇幅小、时间紧的限制,记者难以进行从容的观察和思考,不能进行深入的追踪和挖掘,所作的报道大多流于表象,信息量、时效性也较差。通过新闻连线,既能对事件进行充分报道,又能展开深入的讨论,还可以根据需要插播背景资料,并且能随时把握事件的发展和进程。同时,通过将某一方面的专家请进演播室或进行连线采访,更能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度内涵,以全面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组合满足观众的需要。中央电视台成功地对韩日世界杯、今年"两会"以及伊拉克战争的连线报道,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2.时空跨度大,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电视新闻报道的束缚。

新闻连线节目充分运用现代电视技术和通讯技术,缩短了客观上的距离,不管地球上、地球外,只要人类能涉足的地方,就能将其置入观众面前的电视屏幕,使地球真正成为一个村落。最近发生的伊拉克战争,新闻连线的技术被中央电视台广泛而熟练地运用着。只要观众坐在电视机前,就能看到伊拉克战争的现场,看到伊拉克周边国家所建的难民营和军队调动情况,看到美英等国家高官的活动和军事部署情况,看到世界各国政府的表态及群众游行示威的现场,甚至刚刚还在看伊拉克惨烈的战争场面,转眼又看到在美国好莱坞举行的奥斯卡颁奖盛况等。空间上的距离感在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新闻连线节目还通过背景资料的运用,在节目中插播背景报道,将时间上的距离拉近。如中央电视台对伊拉克战争的连线报道,既有正在进行的战争现场,又有十几年前海湾战争的情况,还有这十几年来联合国对伊拉克的制裁和武器核查情况。时间上的距离感在此也被大大弱化。

3.报道的信息量大、深度高、思辨性强。

新闻连线节目由于彻底摆脱了时空的局限,通过多点式、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能够充分将某一事件的所有信息呈现给观众。再通过演播室中专家对这些信息的综合、讨论、述评,进一步充实背景、延展现场、阐释观点和看法,挖掘出深层次的新闻内涵。同时,通过对事件所涉及的各方面人物的采访,以及有不同观点的专家之间的讨论甚至交锋,使整个报道具有思辨性。由此可以看出,新闻连线节目已经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从理性思考欠缺、报道深度不够、透视性不强走向提升自身的思辨色彩,加强报道深度,增强透视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4.现场感、参与性强,不仅报道结果,而且更重视过程。

有专家将人类与外界的感知分为三个接触阶段:一是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二是以书面文字或电话、摄像等方式实现的人际接触;三是由电视与网络带来的接触,它既有第一类的亲情和直观,又有第二类超越时空的优势。新闻连线报道可谓完美地体现出了第三类的优势。以前的电视新闻报道只是客观地叙述,偏重于报道结果,很少注重细节,更不用说过程了;而新闻连线报道将事件的现场、环境、人物、进程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连线,在不同地方出镜的记者引领着观众的视线,走进现场、寻找细节、探寻人物、追踪过程,使观众很容易将自己放在那个环境里去设想,更加深刻地关注那里发生了什么事,以及自己对这件事的想法,最大限度地拉近了媒体与观众的距离,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意识。

5.主持人角色突显,综合能力成为主持人驾驭节目的关键。

4.广播电视新闻学复习 篇四

2、现代电视新闻实践应确立的意识:时效性、现场意识、策划意识、品牌意识、受众意识。

3、电视新闻共性规律: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社会性。

(1)时效性:指新闻报道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决定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新闻才有传播效果和价值)

·时效性包括:时新性、时宜性。

·时新性:新闻应是时间上最新的报道(多用于事件性报道);

·时宜性:指当前形势下最适合需要的报道。

(2)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力;事实必须真实;要深入挖掘事实的本质现象,排除假象和偶然性现象。

·真实的表现手法:画面形象、画面组接、声画结合(“现场同期声”的运用)。

(3)客观性:新闻报道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它。

·客观报道的要素:平衡公正地呈现一个议题中各方面手法;正确与真实的报道(还原真相);呈现所有主要的相关要点(将事实与意见分开,但将意见视为相关);将记者本身态度、意见或涉入的影响降到最低;避免偏颇、怨恨以及迂回的言论。

(4)社会性:电视新闻→(传播)→社会效果→群众意见→(反馈)→电视新闻 ·公正性:平衡(话语权)、立场(中立)、人格。

4、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客观是新闻价值的本质特征)

(1)选择:记者对事实的选择;编辑编排节目对记者报道的选择;受众对新闻的选择。

(2)衡量:新闻传播之后社会的反响、效果。

5、新闻价值要素:时间性、新鲜性、重要性。

6、判断新闻是否具有价值:影响、时间性、接近性、冲突、异常、传播。

7、电视新闻取材方向:信息(观众期望值)、情感(报道兴奋点)、个性(传播人格化)。

(1)信息:力求传播公众欲知又未知的消息。

·方法:扩大信息源;增加信息量;畅通信息流通渠道。

(2)情感: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可视性。

·挖掘事实的情感:情感的物化、个性化语言、趣味性的情节细节。

(3)个性:报道主体是人、人物形象个性化(通过镜头表现)、人格化传播(通过记者)。

8、立体新闻传播:重视语言符号的运用(解说词、现场同期声的运用);重视神态、表情、动作、气氛等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同期声:指伴随画面形象而存在的声音。包括记者在现场报道、采访的语言;被采访对象向记者反映、提供情况的语言;以及在新闻现场人与物所发出的声音,即效果音。

(1)现场纪实报道:采访记者的视角、现场的视角、摄影记者拍摄手法、纪实摄影手法。

(2)观众的多层次参与:间接参与、直接参与、思想参与、参与再传播。

9、消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对公众具有知悉意义的事实做简短、迅速的报道。旨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上,迅速、广泛、简短的报道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传达党和政府的法令,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基本特点:快速、简短、广泛、鲜活。

·选题上要求创新(观念上、思维上、实践上)。

10、独家新闻:抢先刊载或首先发布独自一家报道的新闻。具有特殊的新闻价值和一定的权威性。

11、电视新闻报道形式: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影像新闻、字幕新闻、现场报道、访谈新闻、连线报道。

12、口播新闻:以播报员图像为主,结合画外音、播报文字新闻稿的新闻报道形式。

13、图片新闻:运用单张/成组的新闻摄影图片,结合文字解说来报道新闻事实。

14、影像新闻:又称图像新闻,采用电影摄像/电子摄录(ENG)在新闻事件现场摄录下图像和声音,结合新闻文字稿对事实进行报道。

15、字幕新闻:以电子计算机控制字幕发生器,在电视屏幕上打出字幕,以简短的文字,向观众传播最新信息。

16、现场报道: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作出的图像报道。

·现场报道应具备:(1)反映正在发生、发展的新闻事件;(2)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进入画面作报道和采访提问;(3)记者在现场随着事件发生、进展,边观察边叙述,报道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保持同步;(4)有事件现场画面和现场音响,除采访讲话的同期声,还应有现场效果声。

·优势:(1)时效性强;(2)信息量大(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同时传播;情感的交流);

(3)现场感强(现场感:是新闻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4)可信性

强;(5)可视性强;(6)结构作用。

17、深度报道:相对于动态性报道而言,是对事件、事态做深层次的剖析。是指声画形象的对重大新闻事件,重要的有影响的社会问题、现象做分析、解释、归纳、预测的报道形式。

(1)在时间上:注重现在发生、追溯既往事实、预测未来动向;(2)在地点上:报道现场、注意地点的延伸和波及;(3)在报道对象上:报道当事人、直接/间接相关人员;(4)在报道事实上:尽量收集有关情况和细节;(5)在原因上:既要说清来龙去脉,又要注重说明事件发生的意义和社会影响。

·特点:立体化、多层次分析;理性思辨色彩;表现手法多样;传播效果显著。

18、调查报道:就某一新闻事件或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报道。

·选题原则:重大性、公共性、独家性、故事性。

·要求:(1)准备(掌握详实的材料);(2)采访(展现调查过程);(3)客观(融观点于调查过程中);(4)魅力(观众参与思考);(5)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调查性报道的叙事方式:(1)明确的叙事主线(以事件的发展过程为叙事主线、以记者调查进程确立叙事主线);(2)合理的结构布局(节目分成若干有相对集中主题的小节、穿插导视);(3)吸引人的的悬念设置;(4)核心的调查取证(记者独立的调查行为)

·调查性报道要求:(1)在叙事上必须以明晰的叙事主线为逻辑依据;(2)创作者要有结构意识,要考虑组成电视节目整体的各个部分的安排、搭配和衔接;(3)悬念往往是一个调查性报道的关节点,随着悬念的出现、发展和结束,节目也完成了自身的起承转合;(4)调查记者的独立调查行为是构成调查性报道的基础。

·调查类报道选题:(1)选题要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能够引起社会反响与人们的深思;(2)关注与公众利益有密切关系、公众十分关注,且具有一定时效的事件与现象;(3)注重时机、讲究效果;(4)强调选题的隐密性、独家性;(5)故事化叙述与舆论监督的结合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19、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新闻事件及所追踪事态,进行及时而持续的报道。·特点:报道时新性、连续性(内容)、事件完整性、层次递进性、信息广博性、效果显著性。

20、系列报道: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做多次、连续的报道。特点:主题同一性、传播系统性、信息密集化。

21、专题报道类型:典型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综合回顾。

22、思辨报道的类型: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

23、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报道规律与走向:(1)题材结构故事化;(2)叙事方法情感化;(3)

人物展示个性化。

24、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是电视记者在事件现场以完全纪实的手法,把现场情景边报道,边摄录,边同时播出。

5.2009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篇五

向)2011年春季学期社会调查方案

根据本科培养方案,2009级广播电视新闻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文秘方向)于2011年春季学期开设专业实践性教育活动课程《社会调查》。为培养本专业学生采编能力、摄影摄像实际操作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行政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秘书实务处理能力,特组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为保证此次调查活动的顺利进行,具体操作方案如下:

一、调查方式

组织2009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49名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文秘方向)52人共101人,统一前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采取实地走访、参观调查、学习交流等方式展开调查。

二、调查内容

1、调查内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局与报社、企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

(1)与当地电视台的主持人进行交流,学习节目播音主持的知识,如节目操作的具体流程、节目直播时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主持人的心态修养和表现等。

(2)与当地报社的记者、编辑进行交流,学习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知识与经验,如采访时所要的关注问题、新闻稿件的写作、稿件的组写与编发、审稿时的注意事项、当地报社的稿件特色。

(3)赴湘西凤凰古城及湘西著名企业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文秘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要求、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等进行调查。

三、调查行程安排

日期: 3月11日——3月14日

3月11日: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媒体单位进行学习交流。3月12日:赴湘西凤凰古城参观,调查新闻事业对当地旅游事业的影响。3月13日:赴湘西龙头企业等地方,调查企业对文秘专业人才要求。

3月14日:返回玉林

四、参与学生人数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49人,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文秘方向)学生52人,共101人。

五、带队老师:

梁航彬、冯菊香、宁婉平、张丽莉

六、学生调查经费预算

(1)车票费用(往返):128×101=12928元

(2)住宿费: 230×101=23230元

6.广播电视新闻学就业前景 篇六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研究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新闻信息传播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新闻学应用专业。主要面向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大众传媒及宣传、教育、司法、文化管理等部门。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修改、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本事。

2、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编剧制作、策划、创意、创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就业岗位:文案策划、编导、技术工程师、运维工程师、销售代表、销售工程师、主持人、影视编导、销售经理、技术支持工程师、导播、影视后期制作等。

3、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

7.广播电视新闻学VS新闻学 篇七

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创新模式是湖北省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的重要模式之一。人文社科学院大胆借用唐代瓷器“唐三彩”色彩理念, 创造性地提出了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创新模式, 其实质是引用其色彩丰富、相互交织的内涵代指人才培养中确立素质全面、技能全面又有鲜明特长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简而言之, 在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培养上, 树立“以工科、艺术设计为底色, 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色, 以计算机信息及网络技术为亮色”的理念。“多元集成”则是为培养“唐三彩”式的广播电视新闻人才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即在教育过程中, 要求集多种新闻业务技能 (采访、写作、编辑、制作等) 于一体, 集多种媒介 (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 传播业务于一体, 集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现代的传播技能于一体。培养的学生不仅熟悉新闻制作流程的所有环节, 熟练掌握新闻的采访、策划、写作、编辑、制作等技能, 还具有跨媒体能力, 能适应不同媒介的需要, 既能在广播电视行业生存, 又能从事平面媒体工作, 还能在网络等新兴媒体施展手脚。六年来, 人文社科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从最初的“三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萌芽, 到“一主多元”的培养方向的尝试和“1+1+1”多元集成式毕业设计模式的创新, 再到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的新发展, 人文社科学院的诸多老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让人欣慰的是, 这种独特的教育创新模式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不仅获得校方的有力支持, 而且得到湖北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具体来说, 武汉纺织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创新模式在增强学生竞争优势、推动湖北新闻事业、新闻媒体的发展、推动中国的新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丰富中国新闻教育思想和理论等方面正产生着不可估量的社会效应。

一、多学科、多媒介融合形成学生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

在教育日益产业化和市场化的21世纪, 一个学校新闻教育的成功, 就意味着该校新闻专业培养的新闻传播人才能有效适应中国传媒市场的需求, 具有别的学校难以比拟的市场竞争优势。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在对传统新闻教育模式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的前提下,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摸索, 针对21世纪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 提出了一套多元集成式“唐三彩”的教育创新模式。与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模式相比, 我院的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竞争优势是明显的。

其一, 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明确的培养目标保证学生既有多而广的知识背景, 又有专而深的理论功底。

我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是2003年开始创办的, 它完全是基于理、工、管理、艺术等学科背景下创立的专业。从办学历史和教学积累上讲, 我院的新闻学专业起步晚, 与老牌的综合性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 以及与专业和特色取胜的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的新闻教育显然不具有可比性, 但我院在近几年的教育与教学实践中, 找准自己的定位, 确定新的教育理念, 以大传播的视野, 将人文社科、管理、经济、电信及计算机等学科进行交叉, 营造一种独特的文、理、工、管相交融的氛围, 并科学地制定培养计划, 即:培养具备较高的广播电视新闻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有宽广的文化知识, 坚实的工程和艺术背景, 掌握高科技传媒技术, 能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企事业单位, 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网络传输、媒介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我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充分体现上述理念和目标。一方面, 基础课程的设置体现多学科的交叉;另一方面, 专业课程的设置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确定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方向, 即以广播电视新闻为主, 将选修课程分为报刊新闻方向 (英美报刊选读报纸、编辑与排版、马列新闻理论原著选读、西方新闻理论、报纸与名报人研究) 、广播电视新闻方向 (电视广告专题研究, 电视纪录片, 电视文化,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研究, 电视新闻报道专题研究, 电视解说词写作) 、网络新闻方向 (数据库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网络广告网页设计与制作C语言) 的三个系列, 实行差异化教学, 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一主多元”型人才。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旗帜下, 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跨媒体工作的综合能力。[1]

该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多而广、专而深的网络纵深式的知识结构。多而广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为专而深的专业理论知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不仅使学生在媒体市场上具有强劲而持久的竞争力, 而且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竞争优势正在逐年显现, 尤其在2008年、2009年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越来越高, 2007届学生获得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的屈指可数, 而2008届学生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的学生数量增长到12名。2008年、2009年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一次性就业率逐年攀升;2008年、2009年毕业生考研捷报频传, 2008届学生李雪考取北京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研究生, 实现了广电新闻专业学生考研历史性的突破, 2009届学生朱灿欢、李欢、何辰3名同学分别考取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学专业的研究生, 另外多名同学考取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的研究生。这是我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办以来前所未有的光辉战绩, 更是对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的社会效应的完美的诠释。

其二, 严谨的教学和严格的实训让学生练就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 跨媒体的工作能力。

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当中的“一主多元”教学模式和毕业设计“1+1+1” (一篇论文, 一个栏目策划, 一个DV作品) 模式正是在利用我校理、工、艺术、管理等学科优势, 让学生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 着重训练和培养学生在新闻传播环境急剧变化的21世纪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跨媒体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近几年来, 我院为保证广播电视新闻学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 多方筹措资金, 争取学校的资金支持, 争取日元贷款, 加大对实践环节所需设备的投入 (总价值近3百万元人民币) 。目前, 我院已经拥有国内先进的实验设备, 设有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摄影摄像实验室、非线编实验室等以保证学生实践训练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技能, 我院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机会。一方面, 依托学校的新闻网、广播台、校报、校刊、简报等各种媒体, 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让学生边实践, 边学习, 边工作, 全面接受完整的专业训练, 学院领导和专业老师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武汉纺织大学宣传部的重要宣传活动, 拍摄、编辑、制作宣传

———新闻教育与媒介素养

片、纪录片、专题片等。由2008届、2009届学生主要采、摄、编、制作的武汉纺织大学“党员标兵”先进个人宣传片、武汉纺织大学50周年校庆纪录片、武汉纺织大学2008年十件大事专题片、武汉纺织大学更名专题片等均获得学校领导高度评价。另一方面, 在校外、省外广泛联系实习基地, 如湖北电视台、楚天音乐广播台、《楚天都市报》、《长江商报》、《楚天金报》、湖北文视广告公司、武汉零点广告公司等媒体或传播公司, 为学生提供在广播电视新闻领域的真刀真枪、实战演练的机会。到目前为止, 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已经送走三届毕业生共200多人, 他们分别服务于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或广告公司、公关公司, 他们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和跨媒体工作的市场竞争优势正在慢慢凸显出来。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传媒欢迎

中国传统的新闻教育在近90年的艰难历程中确实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壮大输送了大量的新闻人才, 甚至在某些时候显得有些供不应求。但是,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 高校新闻教育的人才供给和新闻行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严重错位, 即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并不受新闻行业中各大媒体的欢迎和重视, 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张反而使广播新闻电视新闻人才的供给和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需求之间差距逐渐拉大。这种差距一方面体现广电新闻毕业生在数量上供过于求, 即广电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 而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所需求的从业者却没有呈相应比例增长;另一方面体现在广电新闻毕业生质量上供不应求, 即广电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理论功底、知识背景、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跨媒体工作的能力等方面并不能满足广播电视新闻单位的需求。面对如此尴尬的困境, 自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 开设新闻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和新闻院校纷纷粉墨登场, 使出浑身解数, 开始探索适合自身特点又满足社会需求的新闻教育新模式。在诸多的新闻创新模式之中, 有一类教育模式让人耳目一新, 那就是立足于理工科背景独具特色的新闻教育模式, 这一类教育模式的代表学院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而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探索出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则是在后者基础上的重大创新。武汉纺织大学是湖北省属的一所高校, 虽有50年的办学经验, 但在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办学经验方面, 与湖北省老牌重点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相比, 还有明显的差距。但我院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创办及对学生的培养上却能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办学之路。

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探索出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 能权衡传统新闻教育模式的利弊, 立足湖北省各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办学实际, 参考借鉴华中科技大学办学先进经验, 准确把握湖北省乃至全国新闻行业实际需求, 形成的一种基于理工、艺术设计背景下的新型的广电新闻教育模式。该模式从教育观念上和培养目标上进行根本变革, 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组合学历、年龄、职称、学科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加大新闻教育的投入力度, 尽量避免传统新闻教育模式的弊端。按照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 理论素质扎实, 知识面广, 表现能力和动手能力强, 因此, 受到包括湖北电视台、恩施电视台、湖北广播电视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媒体的欢迎。他们既有跨媒体工作的综合能力, 又具有自己的专长。通过课堂教学、实战训练、专业实习以及毕业 (设计) 论文的训练, 他们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很快上手, 大大缩短磨合期, 迅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实现经济效益。到2009年6月为止, 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已经毕业三届学生, 共200多名毕业生, 他们纷纷走向社会, 投身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广告、公关等新闻传播领域, 从专业方面支持、促进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尤其是湖北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而这些传媒精英走上工作岗位后, 更是取得了让学院引以为傲的可喜成绩。在已经毕业的三届学生中, 已经有不少开始在业界崭露头角, 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 倍受各类媒体和传播机构的欢迎。

三、“唐三彩”新闻教育新模式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创新成果, 其示范作用不可忽视

从世界新闻教育的发展、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到每个学校新闻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出:没有创新, 就没有世界新闻教育的起步, 就没有美国新闻教育的飞速发展;没有创新, 就没有中国新闻教育的健康发展;没有创新, 就没有我校人文社科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教育创新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 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教育创新模式的提出和创立为中国高校的新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本, 为全国兄弟院校提供了广播电视新闻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思路, 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将做出重要的贡献。

到2009年, 湖北省有14所本科高校开办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武汉市共有8所,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在这8所中, 我校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科背景比较接近, 华中科技大学1983年开始创办新闻学专业, 是湖北省最早的新闻教育, 也是全国最早开始在理工科院校进行新闻教育的学校, 该校1995年逐渐形成新的办学思路:以人文、社科为基础, 实行人文、社科与电信、信息等自然科学学科的大跨度交叉, 实行传播文化与传播科技的紧密结盟, 培养既有扎实人文、社科功底, 又能掌握现代传播工具的现代化新闻与信息传播人才。[2]多年来, 该校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新闻教育改革和创新之路。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紧随华中科技大学办新闻教育的步伐, 充分借鉴其新闻教育创新的先进经验, 提炼自己专业特色的新模式即“以工科、艺术设计为底色, 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色, 以计算机信息及网络技术为亮色”的多元集成式“唐三彩”的教育创新模式。该创新模式在观念和认识上显然冲破了以往认为新闻教育是技术教育、廉价教育、孤立和僵化的教育、速成教育等旧观念的束缚。可以说, 该教育创新模式在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属于首创, 几年来, 一直受到武汉纺织大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 并且在2006年的武汉科技学院本科教育水平评估中获得湖北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因此, 该模式的提出、创立乃至形成将对中国高校的新闻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将从新的角度丰富和充实中国新闻教育的理论, 也必将在新闻教育实践中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做出突出的贡献。

在萌芽———提出设想———形成模式———新发展的全过程中, 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育创新模式在逐渐得到充实并走向成熟, 我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专业点正在努力申请成为“从学校多元集成创新到融合传媒 (电视台、广播台、报业、网络)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以便更好地为湖北省的新闻教育和新闻行业服务, 同时, 给全国兄弟院校提供广播电视新闻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思路。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未来发展将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新闻人才。中国新闻媒体跨媒体跨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将会为更多高素质的广播电视新闻人才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发展前景。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顺应传媒发展新趋势, 承担起了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式人才培养的艰巨任务。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自2003年创办以来, 已形成较稳定的办学规模, 每年平均招收73名学生, 目前学生总人数为266人, 到2009年6月止已成功向社会输出222位毕业生, 他们或走向各类媒体、文化传播公司从事新闻传播工作, 或进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学专业继续深造, 或进入与自己专业相近的行业。未来, 我院的广播电视新闻教育模式将会源源不断地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尤其是湖北广播电视事业输送大量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高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精英。

参考文献

[1]原武汉科技学院人文社科学院2008年广播电视新闻学培养计划.

8.广播电视新闻学VS新闻学 篇八

摘要:为了了解报纸新闻与广播新闻在信息密度上是否存在如同口语与书面语般显著的差别,本文将上述两种媒体的新闻作为研究目标,采用了Ure和Halliday的词汇密度公式将两者词汇密度进行对比,运用统计工具SPSS对两者在词汇信息方面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

关键词:信息性 词汇密度 实词 虚词

一、引言

为了了解报纸新闻与广播新闻在信息密度上这两种传播方式是否存在如同口语与书面语般显著的差别,本文将上述两种媒体的新闻作为研究目标,采用词汇密度公式,运行统计工具SPSS对两者在词汇信息方面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并参考了前人区别书面语体和口语体得出的词汇密度划分数值。

二、理论框架

1971年语言学家Ure提出词汇密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界定口语语篇与书面语篇的一个标准之一。她提出词汇密度是指语篇中实义词汇项占整篇词汇的比例。Ure认为语体正式的程度与词汇密度相关,语体越正式,语篇词汇密度越高,语体越非正式,接近口语化,语篇词汇密度越低。

Halliday于1985年指出信息的载体不仅仅是单词,也包括语句结构,并提出其他的词法密度计算方法即语篇中小句的实义词的平均值。和Ure的词汇密度相比,Halliday着重考虑了语句的因素。为了计算方便和前后对比一致,本文将所有副词计算为实词。

本文中单词的计算方法参考《语篇分析》一文中的部分计算方法,如下:1.词组按照组成的单词个数;2.系动词或助动词加nt计算为1个单词;3.名词所有格算作1个单词;4.首字母缩写作为一个单词。还有一些单词参考Halliday的计算方法,比如缩写计算为一个单词而不是按单词的组成计算。

三、美国新闻报刊——纽约时报词汇密度

本文搜集了2012年6月的美国《纽约时报》经济类27篇,政治类27篇,每篇字数100到150字左右。本文按照Ure和Halliday的两种计算公式,通过统计软件SPSS计算出它们的平均词汇密度和标准方差。政治类新闻词汇密度为59.269%,即平均每篇实词量约占全文60%,平均每个小句大约有13个单词,小句的词汇密度为7.889,即平均每个小句大约有7-8个实词。计算出经济类新闻词汇密度约为59.642%,即平均每篇实词量占全文约60%,平均每个小句大约有13个单词,小句的词汇密度为7.835,即平均每个小句大约有7-8个实词。

我们可以看出《纽约时报》经济类新闻和政治类新闻的词汇密度都大约接近60%,远远超过界定口语与书面语的40%,二者平均每个小句中实义词个数很相近,都接近7.9,因此可以得出纽约时报政治类和经济类新闻信息密度高,具有书面语的特征,并且二者信息密度相似。

四、美国新闻广播-美国之声词汇密度

本文搜集到《美国之音》的文字稿,按照内容分为经济类13篇,政治类27篇,每篇字数100字到150字左右。同样计算出它们的平均词汇密度和标准方差,得出政治类新闻词汇密度为59.743%,即平均每篇实词量约占全文词汇量的60%,平均每个小句大约有11个单词,小句的词汇密度为6.845,即平均每个小句大约有6-7个实词。经济类新闻词汇密度为59.92%,即平均每篇实词量占全文约60%,平均每个小句大约有11个单词,小句的词汇密度为6.671,即平均每个小句大约有6-7个实词。

我们可以观察出广播新闻《美国之音》的词汇密度都接近60%,不管是经济类新闻还是政治类新闻,都具有书面语的高密度性特征。从标准方差看来两者词汇密度的稳定性差不多。

五、报刊新闻与广播新闻词汇密度对比分析

本文根据以上统计的数据从政治类和经济类对报刊新闻和广播新闻的词汇密度进行对比分析。《纽约时报》的政治类和《美国之音》的政治类相比,二者平均词汇密度相似都接近60%,但是前者标准方差只有后者的一半,所以稳定性远高于后者。《纽约时报》政治新闻的平均句长13-14个单词,比《美国之音》平均句长多2个单词。

另一方面《纽约时报》的经济类新闻和《美国之音》的经济类新闻相比,二者平均词汇密度也很相似都接近60%,并且标准方差接近,所以稳定性相似。《纽约时报》经济新闻的平均句长13-14个单词,比《美国之音》平均句长多2个单词。对这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检验,对比结果所示,《纽约时报》和《美国之音》的经济新闻在词汇密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另外我们也可以得出由于平均句长的显著值小于0.05,所以二者新闻的平均句长存在显著差异,二者在平均每句中实词的数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从上述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出《纽约时报》和《美国之音》的词汇密度都很高,都具有书面语的高词汇密度特征,并且不存在类似书面语与口语的词汇密度显著差异,但是前者的平均句长要大于后者。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报纸新闻和广播新闻都具有书面语的高密度性,其原因可能是新闻本身的文体特征。新闻要求在有限的篇幅和时间内及时播报准确的消息,所以新闻语言具有其本身的特点,比如整体来说新闻语体的词汇信息性比一般语体强。但是广播新闻可能是考虑到听众的“听”力,其句长短于报刊新闻的句长。

六、总结

由Ure等语言学家的研究可知,一般而言书面语的信息性要强于口语,但是新闻文体具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得出二者在词汇密度上并不存在类似口语与书面语的显著差别,但是广播新闻的平均句长要短于报纸新闻,更利于听众接受信息。

参考文献:

[1]Gillian,B.Discourse Analysi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2000.

[2]Halliday,M.A.K.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Geelong Vict.: Deakin University,1985.P.61-67

[3]Ure,J.Lexical density and register differentiation. In G.E. Perren and J.L.M. Trim (eds.), Applications of Linguistic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 P.443-452

上一篇:提案调研报告下一篇:随手拍摄影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