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A4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精选7篇)
1.版A4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 篇一
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是适应信息时代对人的自我实现、工作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新挑战而诞生的概念。“核心素养观”是我国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它指向于构建我国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核心素养是人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静心反思时,“数学核心素养”一词已深深植入我的脑海中。我们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我认为,开展数学生本课堂就是要关注数学核心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我们教学中的“三维目标”,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接下来,我就结合我的学习情况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一、从生活背景中开展预学,渗透核心素养。
如果在教学伊始时,我们同时教给学生在开门时要看一下门后有没有人,如果有人需要为他扶着门,这时就把三个目标融合成了一个教学任务。我们在教学中如果都能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就不用再刻意地去找情感目标,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国际通用的行为规范。
二、在探究活动中组织互学,渗透核心素养。
教师在教生气的英语表达时,首先提问学生平常生气时会怎么做,然后讲做这些事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可能会对你自己、他人及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就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发泄情绪,学生可能会想到去跑步、踢球等,这时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这才是真正素养的培养。其实每一种活动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核心素养的基本涵义就在于:我们应当通过英语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并能使他们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
三、在多种阅读中进行评学,渗透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教学 1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课本内容。筛选合适的教学材料,合理安排课堂活动,尤其是在充分了解学生语言水平的前提下设计的特色辩论。如何在教好英语阅读课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首先从语言学习上来说,选择从阅读步骤抓起。选择好的材料、明晰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扫除“障碍”、帮助学生分享阅读成果,通过这一系列阅读过程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同时她还指出,将扫除生词作为阅读的第一步很不可取,这会使学生养成“不识字”就无法阅读的不良习惯。学生课前预读、课中教师引导、课后形式多样的检测,三者合为一体,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能力,还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
四、英语教育不应该只是训练技能,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英语教育不应该只是做到训练技能,还应该做到“全人教育”。那么,如何在充分挖掘深度与广度的同时将英语课程设计得生动有趣,又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呢?我们通过设计以产品导向学习为指导的文化课程,引导学生以语言为工具,将语言运用到设计与创造产品中,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凸显。学生在学期末所展示的成果完全超过了老师对他们的期待,学生的潜能也被充分激发起来,最重要的是学生对这样的课程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五、学生的思维。
在教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英语课堂经常存在思维缺失的问题。无论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还是教育界近年来提倡的“批判性思维”,其含义都非常广泛,绝不仅限于“质疑、批判或是提出反对观点”。从英语课堂教学的角度而言,只要让学生在英语课上做事情,就有了思维的成分。只要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做事情、说事情,引导学生思考对所学文本是否认同,以及认同或者不认同的原因,就契合了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内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思维不能孤立而谈,要融入到英语教学的每一项技能中。学生学完词汇后进行分类,体现了思维;学生观察和分析语法现象,总结出语法规律,也体现了思维的过程。阅读学习时,学生在总结、2
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教学
概括、推理的过程中理解文本,亦是思维。写作学习时,学生力求做到文章逻辑性强,能富有创造性地表达个人想法时,仍是思维的体现。由此可见,教师在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合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从课堂生成的角度来看,开放性的活动设计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方面,它可以促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继而引发学生在英语课堂中采用不同的表达发表观点,最终形成课堂生成。教师关注到语言生成,鼓励学生提供多种答案,即体现了思维,而学生的课堂生成则能够继续引导教师思考师生之间有意义的活动。
英语教学最大的意义,并非简单带领学生理解文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理解了文本的意义后,是否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同时对文本保持批判、开放的学习态度,是否能够在不断反思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成为积极的学习者。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理念并非一项浮于表面的任务,作为英语教师而言,要迈好文本分析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更多关注深层意义,围绕意义本身,积极创造有意义的师生互动,关注课堂生成,最终将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活动观落到课堂教学的实处。
总之,如果我们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中能适时渗透核心素养,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我们的英语课堂会多一份厚重,多一些灵气,我们的英语课堂会成为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为了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上尽快落地!
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教学 3
2.版A4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 篇二
李老师在阐述语文教育的历史之辩时, 全面否定了“经义”教育。他认为经义教育就是儒家典籍的经义名理教育,也即学习古人之道,圣贤哲人的思想精神,是一种僵化的教育。对“总体性特征”也不赞同,认为其是一种内容泛化的教育,因为它集思想、 社会、自然、伦理、历史、哲学、科学、技术为一体,是为“经义” 教育留下空间的一种教育形式。而“语言文字运用”的教育是不辜负历史教育的正确定位,是历史作出的选择,是语文教育的最终归宿,也是语言专门化教育的深化。
对李老师独尊语言文字运用的教育定位, 把经义教育和总体性教育扔进历史的垃圾堆的观点,笔者认为还是值得商榷的。尽管笔者也赞同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定位,但是它不能是唯一的。
一、经义教育和总体性教育之辨
(一)“经义教育” 真的一无是处吗
按照李老师的说法,“经义教育”是古代教育的一个特征,以儒家经典义理为内容或者载体,以训诲儒家正统观念为目的。是代古代圣人立言,记诵古圣人之文,揣摩古圣人之道,束缚个性,禁锢思想,脱离社会和日常生活实际,空耗岁月,枉费精力。如果按照这个说法,经义教育是古代教育的一个特征,而现代教育就不需要了,我们现代的语文教材中就应该把那些表现儒家经典的课文移出,如《孟子二章》《岳阳楼记》《大道之行》《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等,甚至一些古诗词也不能保留,因为这些都是儒家经义或者类似于儒家经义,也就是所谓的儒家的“道”。即使是现代文中也有很多包含儒家经义的文章。即使保留,学生在学习时,只需学会文言语言的运用即可,而不必去理会这些文中所载之“道”。
而事实上,现行语文教材中,不管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以及其他版本,含有经义之类儒家之道的仅仅古文就占据了相当的数量。魏本亚老师说:“鲁人版的儒家经典比例较高,苏教版吴文化经典作品比例较高。这些作品历经时代洗礼,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用民族文化精粹滋养学子,这是对下一代负责任。”
而我们让学生学习这些文章时,不仅要积累、理解语言,还要学习其中的思想、文化,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如,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治国理想、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陶渊明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对功名利禄的鄙视、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忧天下的情怀、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天悯人的思想、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大义等不都是需要口口相传、代代继承的吗?也正是这些古人之道、儒家的经义使得我们中华民族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这些圣人之道并非就是束缚了个性、脱离了日常生活。
由此可见,“经义教育”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不仅是那个社会的产物,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所需。只是现代教育中要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继承和发扬古代圣贤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精髓。
(二)“总体性特征”是百害而无一利吗
李先生说:一身而数任是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文、史、哲不分的,甚至是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也不分……一身而数任, 内容泛化。顾黄初、李杏保称之为“混合式教学”,刘国正则称之为“总体性”。按照李老师的说法,笔者妄加理解,抛却总体性教育,就只能在所谓的语文的语言文字中兜圈子。
文史哲历来是不分家的,江南大学吴格明教授在他的报告中提到:语文教学为什么要讨论哲学问题?他有这样几个观点:功夫在诗外;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应当建立在一个立体坐标系当中;哲学是对事物的深刻理解, 是一种反思、一种智慧、一种灵气;教育是最需要哲学的领域;有效教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语文教育义不容辞地担当了这个责任。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宝库,是思想美、形象美、语言美的和谐统一。
国学大师王国维,近代中国著名学者, 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 文艺理论学、哲学家,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胡适,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名闻于世, 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著名学者;梁启超,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学贯中西,囊括古今,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 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著。另外还有季羡林、钱锺书、陈寅恪等, 哪个不是一身而数任,但是他们的成就和素养却为后世敬仰。
“总体定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学会欣赏艺术美,在哲学中学会思辨,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深邃了学生的思想,塑造了健全的人格,不也是有益的吗?
诚然,语文就是语文,不该承担过多的责任。但是,语文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和其他学科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学科,因此,“总体性特征”也是有其存在的理由的。
笔者并不反对“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育的正确定位,只是感觉如果只是片面于语用的定位是不能准确而全面的表达语文教育的精神。语文教育既然最终是为了培养人, 那么笔者就自己的理解而妄下结论:语文教育的最终定位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是新课标的精神,社会的呼唤,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无论哪个时代都是无可厚非的。
二、建议定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的依据
长期以来,就语文教学来说,我们习惯于“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而不太提及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素养”其目的在于重视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学生语言底蕴、 提高语言修养的功夫。
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粗略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新课标的精神和语文素养的提法是一致的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通过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新课标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其实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同时也强调了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也就是语文教育不能忽视增加人的思想的厚度,应该使人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得到发展,这就是语文的人文性。只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了高度和谐的统一,学生才能既习得语言文字运用法宝,又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素养、健全自身的人格。
我们可以把“语言文字运用”看作语文教育的第一核心,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看作第二核心。学生的综合素养其实就是语文素养中的“语文能力和知识、思想情感、 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 的综合素养。
“而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要敢于打破传统的封闭型的小语文观念,将语文教学从单纯的工具性教学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的‘求真’、‘悟善’和‘审美’能力,使之成为有广泛的学识,有美好的道德情操,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
(二)社会、时代呼唤具备较高语文素养的人
封建社会的“经义教育”曾培养出了一个个文学大师和精神巨人。“五四”时期的 “总体性教育”也在科学民主的大旗下造就了一批思想家和大师,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格魅力影响着一代代国人。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对人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社会需要高素养的人。钱理群先生指出:“面对日趋商业化与工具化的教育,面对人的独立创造性与想象力的压抑,我们必须高扬教育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以培养独立的、自由的、具有批判精神与创造力的‘人’作为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对学生进行机械式语言技能训练,片面追求升学率,试卷上的分数成了评价的唯一依据。学生处在题海中而不能自拔,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有效提高,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 语文的优秀习惯缺乏,情感贫瘠,审美缺乏, 品德修养低下。 如此一来,整个社会道德滑坡,青少年世界面临颓废的危机,没有忧患意识,没有责任感,缺乏诚信,经不起挫折, 不懂感恩,亲情淡薄,自私、唯我独尊。用顾振彪先生的话说“人的物质生活虽日益丰富,而精神世界日趋贫乏,甚至丧失精神家园”。
现代社会呼唤教育培养出具有较高素养能适应现代社会的人,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出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人,更要培养出人文素养高的人,以适应现代社会对较高素养人的需要。人的素养提高,语文教育责无旁贷。 通过语文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目的。
(三)教材赋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之重任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情感熏陶、 意志品质的磨练和引领他们关注生命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教材中有很多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充满着生命的气息,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倾向等,编者精心把这些作品选入教材,对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寄予着很大的期望。教材赋予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权利,利用好教材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绝好途径。
“从教材的编排不难看出,美国的中学语文教学,想要收获的是具有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完整人格。教材编排的结构,从历史、 文学、思想、社会等多角度构建起了现代美国社会人才的多元素养。”这段话充分表明了,语文教育从教材的角度来说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还要让学生收获完整的人格。
以现行的人教版教材为例,看看其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的意图:
1.学习语言,培育情感
现行教材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和现代意识, 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以语言文字的学习为主, 兼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注重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关注人类的重大问题。
人教版语文教材强调了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如, 提高朗读能力、练习概括文章要点、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体验和评价各具特色的语言、揣摩记叙文的语言等等。同时也强调了对学生情感方面的熏陶和培育, 因为语言运用能力和丰富的情感才能提高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感悟“爱”的精神的博大、见识人生百态、品尝生活百味、 提高认识水平、丰富文化素养等等。以人教版七下第二单元来说:《黄河颂》《最后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木兰诗》这组文章,就是表现爱国的主题。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引导学生揣摩精彩的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技巧。“而文章中雄奇壮丽的山河、 英勇抗敌的战士、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失去国土的悲愤、沉痛无不冲击着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语言文字运用与情感、审美、价值观、思想同行。
2.关注成长,引导发展
教材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的文章扎根于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注重情感态度、 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优化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如七下第一单元所选的是表现学生成长的一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爸爸的花落了》《丑小鸭》《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伤仲永》。这些文章中有对童年幸福的回忆,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有成长过程中小小的烦恼。这些文章从孩子的视角,运用典雅优美而又饱含感情的语言娓娓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学习中,除了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技巧,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体味文中的情感和思想。因为学习这些文章对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引导学生正确成长有着很大的作用。
3.丰富多样,充满活力
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单元编排的主题,离不开学生的生活、成长,对世界的认识。从七年级开始依次是:人生感悟、 理想信念、多彩自然、科学世界、人间亲情、想象世界、成长足迹、热爱祖国、杰出人物、文化艺术、探索自然、善待生命(动物)、铸剑为犁、让世界充满爱、园林名胜、 自然奥秘、古文名篇、感悟人生、先哲世界、现代诗歌……这些主题大至爱国、热爱自然,小至家庭亲情、个人成长,题材丰富多样,一篇篇散文诉说着美好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博大;一首首诗歌蕴含着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一波三折的小说扣人心弦,给学生人生启示和艺术享受;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文章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人与动物关系的篇章,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材后面的名著导读,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提高学生语言文学表情达意的能力,让学生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浸润思想,提升语文素养;书法艺术培养学生的欣赏、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修养。
语文教材涉及了自然、人生、社会、艺术等各个方面,它不仅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且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让学生感悟人生、关爱生命,引导学生加强人生修养,在学习中塑造自己的人格、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如果我们只是把这些美文作为训练学生的工具,只作语言文字训练,岂不是枉辜了教材编者的。
韩军老师曾说,过去,语文教育只知道对着“语言”下力气,以为对着“语言”下力气,就必然会从语言能力上获得收益。其实忽略了十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向着学生的精神世界着意——着意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开拓。学生语言贫乏,思维凝滞,是与学生的精神贫乏紧密相连的。如果有一个多彩的精神世界、一颗丰富敏感的心灵,那么, 他的内心语汇肯定是缤纷的。
3.版A4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理念
在学校的核心教学理念中,注重“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通过全面发展素质教学,培养出一批批性格积极向上、具有一定自主学习意识的学生,才能更加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需求。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贯彻的是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素养培养主要是指提高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包括思想道德品质、个人的言行举止以及知识水平能力等方面。教师将核心素养教学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素养教学的范围不仅局限在传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上,还是一种扩大的目标教学,通过一些优秀的文化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修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性互动活动较多,容易提高学生的投入程度和知识吸收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高效性和可实践性。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实践方案
1.发散性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在不同的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模式,在现代的小学教学中,教师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生态化的教学课堂,就能有效提高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从学生年龄特殊性进行分析,语文学习的过程较为枯燥,所以,教师在关注学生的现时学习情况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激发他们学习小学语文的动力和热情。例如,在设计《乌鸦喝水》的教学方案时,教师要从语文知识的角度锻炼学生的感悟能力。教师可以列举出具有相近形状的字组,如“鸟”和“乌”这两个字,引导学生对字形的认知能力,可以进行相关联想解释,“乌”的意思是黑色,而乌鸦是一种黑色的小鸟,诸如这种解释,并利用相关的图片进行解析,就能够加深学生对字形和意思的印象。随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在课文中找寻相近字形,并且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更加深入锻炼思维能力。
2.多媒体应用教学课堂
对于如何建立小学语文“以生为本”的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起着关键的作用。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对小学语文课堂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能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身能力。
根据目前的研究,发现人类对图形信息的吸收能力远高于对文字信息的理解能力,小学生也是如此。开展动态化的多媒体应用教学模式,就可以将一些语文知识融合到图片资料或者视频资料之中,用较为直观的模式展现在学生眼前。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和印象的加深,在加深理解后,学生还可以有效地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例如,在教《李时珍》这篇课文的时候,小学课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对该人物形象无法有个良好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动画小视频,或者课文中涉及的草药相关图片资料,作为辅助资料,在课堂上进行扩展性的知识讲解,从而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在不断扩展课外知识的同时,学
生也会提高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会更加渴望了解到其他领域的知识。
3.协作式教学模式
在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课堂上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协作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设置具体的任务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置语文学习相关的任务,让小组成员一起完成小组任务,比如通过课文话题探讨,不断地在思考中提升感知能力和情感素养的培养,又或者通过小文章撰写、实物制作等形式,促进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的应用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渐提升对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致。教师在课堂结束后,将小组合作完成的作品进行阶段性的实物展示,这既是一种教学成果的检验,通过成果展示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人才培养的需求了,教师要实践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有着许多不同的途径,但不管是什么方式,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都要充分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明确简洁的教学理念,遵循学生的思维模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多角度地进行教学分析,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
率,确保学生能够多思维化地进行知识吸收,实现素质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4.浅谈关于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 篇四
城区紫坊小学
薄君玉
承蒙领导抬爱,今天在这里和各位同仁谈核心素养简直就是班门弄斧。我知道自己知识不够,能力有限,为了不辜负领导厚意,只好硬着头皮上来,跟各位领导及同仁们一起来聊聊我对语文教师核心素养方面一些肤浅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教师的素养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为了简洁地表达教师素养的内涵,我用“教师的素养=长×宽×高”来表示,以便让大家能一目了然。“长”即专长,“宽”即知识面宽,“高”即思想境界高。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是万能的英雄,“加减乘除、诗词歌赋、吹拉弹唱”必然是老师的拿手好菜。因此,我觉得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精美的语言,燃烧的激情,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敏捷的思维、广博的见闻这样才能准确的授业、解惑,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也就是说“工具素养”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是一个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精神基础和文化底蕴。它的宽厚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知识面宽,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自己在教学中也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有了这种基础和底蕴,教师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经师、名师甚至大师。因此,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就是说要成为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读书、写作、研究,才能促使自己在专业化道路上 迅速成长。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一点我从六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1.读教材,以奠基教学
读教材包括研究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钻研课程标准,就是要了解教材体系和内容安排,明确本学科教学目标要求、内容范围和教学方法上的要求。钻研教科书是指教师要反复钻研、透彻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包括教科书的编辑意图、组织结构、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发掘,融合贯通,达到娴熟运用和溶化的境地。
2.读与教材密切相关的书籍,以丰富教学
语文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敏锐地发现教材涉及到的一些文章和书籍,并将这些列为学生和自己的必读内容。如著名作家的评传、节选课文的原著、著名作品的赏析、名家名作的手稿、与背景有关的史书等等。尽量地丰富教材,读厚教材。这种由薄到厚的过程,既是教师丰富文化底蕴的过程,也是对教材不断理解加工的过程。
3.阅读经典,以厚实积淀
语文课程承担着培育文学素养、传递传统文化的重任。要把这一重任完成好,语文教师更应该首先读好经典,成为一名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的文化学者。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说:“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必须经过古典的训练,才成其为受教育的中国人。”作为“受教育”者的语文教师,我们更要读大量的经典,受古典的训练。《说文解字》、《文心雕龙》、《古文观止》、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明清四大名著、鲁迅杂文、曹禺的戏剧、郭沫若的诗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等都应该列为必读书目,而且要细水长流,反复涵咏。
4.读与语文教育有关的书,以提高教育技能。有关语文教育学、语文心理学、语文教材教法和著名教育家的书都要有计划地阅读。如《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张志公文集》《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还有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院院士赞科夫的论著《和教师的谈话》等。除此之外,还要读一些当代语文教育界“诸子百家”的著作。
5.读与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养有关的书,以陶冶情操。读史使人睿智,读美学使人高尚,读哲学使人深刻,读自然科学让生活更美好.....因此,语文教师要读哲学、美学、文学、思维科学、文艺理论、艺术等一些高品位的书。
6.浏览时文,以开阔眼界
语文是中小学与时代结合最紧密的学科之一,民族文化、时代精神都通过语文传递给学生,语文教师要经常浏览报刊,阅读时文,以了解时代特点,贴近涌动的时代脉搏,树立先进的现代观念。语文课上我们所教的学生,又是接受时尚最快的新一代青少年,如果我们不广泛阅读,更新自己的知识,拉近与时代的距离,我们就无法与学生沟通。举个例子说,上世纪80年代不读金庸、琼瑶、三毛,便难与学生交流;现在我们不知曹文轩、沈石溪、莫言、韩寒,便难与学生 对话。
二、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一点我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之所以成长的古训,这一古训对当今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照样有效。“游学”作为一种陶冶情操、增加阅历、开拓视野、丰富体验的方法,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教好书有百利而无一害。
1.遍游各地名胜,以开阔自己视野
中国是地大物博、名胜古迹众多的国度,地理资源极其丰富,这为旅游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古代的中国人,尤其是文人雅士又特别钟情于名山胜水、古迹遗存,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雄伟壮丽的风光和精美绝伦的人文景观,留下了一篇篇美文佳作,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旅游文化,为语文教师做出了榜样、表率,值得我们推崇、学习。另外,名胜古迹让我们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让我们用眼睛、耳朵和心灵去感受山川景物的种种美妙和人文景观的巧夺天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心理上的审美需求,培养了我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了我们对自然的审美能力。
2.寻访课文游踪,以体验作者情感
纵观语文教材,无论什么版本,每册必定有写景散文、山水游记,或寻幽探胜,或凭吊古迹,或拜谒宝刹古寺,或莅临三山五岳。《颐和园》、《趵突泉》、《桂林山水》、《鸟的天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湖光山色、风景名胜,无不囊括其 中。如果我们能像广告语所写的那样“带着课本游绍兴”,我们必能感受鲁迅童年的快乐。
三、研究——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不仅能让教师体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困惑,感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艰难,更能让教师品尝“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
这一点我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1.体验生活,研究社会,感悟人生,完善人格
语文即生活。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决定了语文的教师要时刻关注现实、研究社会、体悟生活。语文教师要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语文教师还要走出学校,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感悟生活,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道德品质和能力,使自己的人格日臻完善。一个了解社会、关注现实、懂得生活、人格完善的人,才能当好语文教师。
2.研究学术,以增长学识,发展智能,提高品质
一个语文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要成为一个“学者型”“研究型”“创造型”的教师必须边学习,边教学,边研究,实现“教学研” 三结合。语文教师的“学术研究”范围包括很广,研究形式也很多。文本研习、教学反思、评课说课、调查实验、行动研究、文献评述、编写教材、撰写论著等等举不胜举。实践证明,一个学术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其教学能力也比较强。究其原因是教师的研究往往是以“行动研究”为主的研究。一个基层的教师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查阅文献,请教专家,调查实验,一边教学,一边研究,很快会使自己专业得到发展,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教师。3.研究课堂,以提高效率,享受工作
课堂,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起点;上“好课”的愿望,是成为一个成功教师的动力源;具备上“好课”本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的主要时间和活动空间在课堂,教师的职业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着教师的生命质量。因此,教师要有这样的信念:我研究我的课,我负责我的课,我改善我的课,我享受我的课。“聚焦课堂、研究教学”,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四、为文——下笔如有神
这一点我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叶圣陶说:“我希望教师练习写文章,并不是专指练习写文艺作品而言,尤重要的是写一般文章。一般文章是文艺作品的基础。一般文章又是实际工作中随时需用的,谁都能写好,所以尤为重要。教师要指导写作,不能空讲些作法,一定要有写作的切实经验,才能随机应变,给学生真正有益的帮助。”
1.下水作文,以引导学生
叶圣陶又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求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跟学生作相同的题目,或者是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写作“下水作文”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有效方法。一般而言,大多数学生怕作文,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缺乏生活阅历、语言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则是认为“作文”高深,不能为之。如果这时语文教师能从实际出发,与学生一同“作文”,就会减少学生心里的“恐惧感”,增加作文的自信心。而且教师下水作文,还会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起到“言教”不能达到的“身教”效果。
2.创作文学,以颐养情趣
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学会解读文学作品、鉴赏文学作品,而且还要学会创作文学作品。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兴趣去引发学生的爱好,用自己的创作激情去点燃学生的创作欲望。语文教师最具影响力的形象,须由他的生命创造物——文学作品来展示。
3.写反思、写论文,以指导教学
著名作家王蒙在《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中,谈到中国作家队伍中“非学者化”倾向,认为光靠经验和机智,而轻视学问基础,是产生不了“巨人式”的作家的,阐明了“作家学者化”的观点。这一见解对我们教师专业化启发很大。只凭“教参”或自己有限的教学经验从教,是不能成为“巨人式”教师的。要想实现“学者化”、“专业化”,教师多研究教育理论,多研究自己的经验,写反思性教育叙事,写有份量的教学论文,写反映自己研究成果的学术论著。
五、师德——身教重于言教
为师之道,重在学养,贵在师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王夫之也说:“身教重于言教。”陶行知还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爱和责任是师德之魂。“位不在高,爱岗则名;资不在深,敬业就行;斯是教师,惟勤耕耘。”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具有责任心的教师不需要强制,不需要责难,甚至不需要监督。我们要将教书育人,内化为自身的需要,把职业责任升华为博大的爱心。于细微中发现丰富,于琐碎中寻找欢乐,于平凡中创造奇迹。
5.版A4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 篇五
段亚琴
(椿木营民族中小学)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一切都得从娃娃抓起。作为新时期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在中小学学生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从潜意识里摒弃那种只追求升学率、高分低能的片面性应试教育。恰逢国家提出“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教育质量”的新教育理念,学生核心素养即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将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所以,中小学语文聚焦核心素养进行展开教学、提高学生的品格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育 核心素养 中小学语文 教学
一、核心素养的理解
早在今年 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已正式印发,这份文件就重点提到,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见》研究提出各学段(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被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它究竟会起到什么具体的作用?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介绍:构建核心素养体系需要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所以,总的来说,根据鲁子问先生《核心素养: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一文中阐述,“核心素养”的内涵直接指向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及关键的能力:
(一)必备的品格:善良、孝顺、节俭、文明、认真、踏实、谦虚、爱学习、诚实守信、自信、独立、宽容、坚强、遵纪守法、有爱心、有责任心等美好品德
(二)关键的能力:
1、母语沟通能力;
2、外语沟通能力;
3、数学、科学与技术的基本能力;
4、信息技术能力;
5、学会学习的能力;
6、人际交往、跨文化交往能力以及公民素养;
7、实干精神;
8、文化表达能力。而这些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是学生一生发展所必需的素养集合体,是一个综合体系,需要各学段、每一门学科的协同努力。
二、如何聚焦语文核心素养
虽然语文学科只是所有学科其中之一,但是作为母语,听、说、读、写,耳濡目染,语文核心素养对整个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仍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单就语文核心素养,我们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聚焦呢?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又是什么?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如果参照核心素养的概念,品格+能力,而核心素养又是最本质、最核心必须进行培养的特质,培养品格和能力即培养人品和能力,我认为,用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可以概括。所以,我们在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即是集中精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
三、如何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尽管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美德代代传承,但是发展至今,仍然在社会上有着很多不道德甚至于犯罪的现象发生。究其根本原因,国民的人文修养还没有提升到足够的层次,人品还没有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能力很重要,我承认,可是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人品和能力,如同左右手:单有能力,没有人品,人将残缺不全。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掌握在品德高尚的人手中,它将会给自己与社会创造出无限的价值;相反,如果掌握在品德低下的人手中,它将随时可能会成为阻挡社会前进的羁绊。身体不好最多是废品,但是思想不好那就是毒品。所以,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人品即人文修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人文修养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即我们教育学生时要启发他们感悟美好的情感(亲情、同学之情等),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价值观,通俗地讲就是对社会上一切现象是非好坏的判断与选择。国家正在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原先没有价值判断或混乱价值观教育的纠正。譬如老人倒在马路上,学生不敢去扶;以为赚到钱的就是成功人士;攀比之风助长等等,这些错误价值观导向对青少年贻害无穷。
第二,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包含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什么是美,却见仁见智。首先要让学生分辨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不能以怪为美、以奇为美、以俗为美,更不能以丑为美。那什么是美呢?我以为“真”是美。真善美,真是前提,如果失去真实、真诚、真理,美就没有了基础。一切假的东西都不是美的!善也是美。一切善举皆为美行!就像《三字经》中所说,人之初,性本善。学生都是白纸,就看我们教师和家长怎么画出美丽的图案。善良是美德,所有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善举,要为学生点滴的善行点赞,同情弱者,公平正义,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还要培养孩子去怎么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如果人人都有美的眼睛,美的心灵,美的双手,那我们的世界将是多么美好!
第三,文化底蕴。一位具有语文核心素养的人,必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是个笼统的概念,就语文学科来说,所谓文化底蕴,就是一个人对古今中外一切经典文化的积累程度。而中小学时期,正是大量汲取文化营养积累经典文化的黄金时期,我们作为园丁,要给这些花朵正确积极的导向,让它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在优先培养学生人文修养的同时,加强对孩子们语言能力的锤炼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说好普通话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最基本的要求。然后再逐渐对孩子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反复锤炼,力求让他们敢于表达、表达准确。
那么,根据孙双金老师在《试谈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所述,语言能力包含两大维度: 其一为,说和写。语言能力强,首先表现在说写能力强。论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绘声绘色;论写,文思泉涌,妙笔生花,下笔如神,一挥而就。这就是语言能力强的表现。写为书面表达,书写要有读者意识。要让别人喜欢读,有趣味,有意思;要让别人读得明白,围绕主题,通俗流畅;要让别人读得有滋味,要强调表达的艺术性。
其二为,听和读。听得懂别人的话是一种能力。要听得懂别人话里的意思,还要听得懂别人话外的意思。要能捕捉别人话语的主要信息,听一场报告、一次讲座,你要能把主要精神,主体纲要提炼出来;还要有较强的复述能力,听一则故事、一段评书,能转述,能创造性复述,这是很多文学家少年练就的童子功。读懂各类文章更是重要的语文能力。读诗歌,能读懂诗歌内在的情感、意境;读散文,能抓住文眼,提领而顿;读小说,能在情节发展中读出人物性格,读出人物形象;读现代说明文,能抓住要点,明白原理。
那么,我们在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又该从何处着手,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呢?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对母语的感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水平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主要依赖于其自身的努力和学习能力。但是,如果仅仅是灌输式的、生搬硬套式的教学,那么,学生们所学必然大打折扣,而且从此失去了对国语的喜爱。因此,我们作为语文老师,教学方法要进行改进,切忌死气沉沉,要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教学,还要强化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意识,使其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提高自身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而且,中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习、积累必要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语文、对母语热爱的情感,拥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具备语文学科所独有的语文能力。
其次,要引导学生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汉语是全世界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从而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汉字的学习我们可以多教导学习方法,比如通过部首、图画、字谜、儿歌等形式或者组织识字游戏活动让他们印象深刻,从而进行掌握。然后,组词造句也很关键,让学生能领悟到字词的应用环境。所以,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以学生的记忆为主,并在记忆、理解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重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其次,由于汉语的双音字词和多音字词很多,难以区分,此时,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基础知识。比如,我们可以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能更直观的在识记字词音、形的同时理解其意义,进而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然后,加强阅读教学,扩大学生阅读量。首先,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 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时,多和学生进行互动,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会美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或者情感,比如善良、孝顺、节俭、文明、认真、谦虚、爱学习、诚实守信、独立、宽容、坚强、有爱心、有责任心等美好品德,而这些恰恰是我们迫切需要培养孩子们的重点品格和修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拓宽阅读知识面。不仅要重视课内阅读,还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而且还要重视我国瑰宝——诗歌和国学的积累和沉淀,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就像周国平先生在《假如我是语文教师》一文中指出:“假如我是语文教师,我只让学生做两件事,一件是让学生大量阅读,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另一件是让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 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整合解释和评价,鼓励他们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最后,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首先,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创造合适的情境和环境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增强他们口语交际的自信和频率,加以正确引导,从而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日常生活中注意多观察、多阅读,主动多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而且,我们在教导学生写作时,也要有意识的启发他们去发现和表达一些真善美的东西。
总而言之,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把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语言能力作为重点考虑进去,想想如何更生动形象的讲解课文,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充分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进行文化熏陶,从而进行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还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遵循学生的思维模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多角度地进行教学分析,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学生能够多思维化地进行知识、能力和素养吸收,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6.版A4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 篇六
编者按:本栏目特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成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标修订核心组成员、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技术教育研究室主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李维明主持,望大家踊跃参与研究与讨论(联系邮箱:358211798@qq.com)。
主题阐释
在百度百科中,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是指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分别为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这里所说的信息系统,主要是指包含使用者在内的计算机和通讯网络的系统。
我们知道,计算机的结构主要是冯?诺依曼结构和哈佛结构,也有脱离了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如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但这并不是信息系统的全部。在以前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把这些结构的教学理解为信息系统的教学,忽略了信息系统中人的存在,以致出现了对信息系统片面的理解。
在本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对典型的信息系统应用案例分析与实际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信息系统知识,合理使用信息系统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服务。下面列举的“‘共享单车’项目活动”案例,正是结合实际生活的信息系统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认识信息系统对人们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依托二维码的实用物联网系统”则利用信息技术实验室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指导学生合作或独立完成一个信息系统的硬件搭建和软件安装,为学生提供从信息系统设计规划到软硬件操作的实践体验机会,提高学生对信息系统价值的认识以及利用信息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案例
案例1:“共享单车”项目活动
学业要求: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知道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知道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联接方式,了解常见的传感与控制机制,以及接入方式、带宽等因素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情境设置:共享单车在大城市已经普及,摩拜、ofo、小鸣、小蓝、骑呗……各大单车品牌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相应的APP,就能开锁使用自行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当前,单车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代表着运动、健康以及生活的态度。
共享单车的主要功能有手机开锁、定位共享单车、跟踪记录骑行路线及时间并以此计费(如下页图1~图4),那么这些功能究竟是怎样实现的呢?
项目主题:了解共享单车的原理,了解物联网的概念,了解车辆电子锁控制、GPS定位、GPRS数据传输的功能,用一种程序语言编程模拟费用计算过程。
项目活动:
◇活动1:了解共享单车的电子锁。
要求:①学生2~3人一组,上网搜索共享单车的相关资料。②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研究共享单车电子锁实现的方法。③撰写相应的电子锁如何实现的报告。
◇活动2:了解共享单车的定位与记录。
要求:①分组研究如何实现车辆定位。②研究如何记录并在地图上显示出行车辆的骑行路线。③撰??相应的研究报告。
◇活动3:了解共享单车的费用计算。
要求:①上网搜索资料,了解共享单车的计时收费。②设计算法,用VB编写程序模拟共享单车的收费。③改进算法,优化程序。
拓展思考:打车软件,如滴滴快车、Uber等,可以实时显示并通知用户周围的出租车、快车情况;外卖软件,如百度糯米、美团外卖等,可以显示用户周围的餐饮情况。这些软件是如何工作的?还有哪些软件运用了这种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还能有其他什么应用?
项目实施说明:共享单车的核心部件主要是车控终端,主要实现了电子锁控制、GPS定位、GPRS数据传输的功能。此项目按照这几方面分别设计了三个活动,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概念,了解云端控制的原理,并让学生自行设计算法模拟费用计算这一过程。
活动1让学生了解电子锁的实现,研究过程中会涉及物联网和云控平台,这个实例能让学生理解物联网和云端的概念。活动2是在活动1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共享单车是如何定位和跟踪定位记录的,让学生了解LBS定位服务技术。活动3是研究共享单车的计时收费,让学生设计算法编程模拟共享单车如何计算费用这一环节。
在难度的把握上,活动3可以由教师提供“数据读取”的程序模块,学生编程时直接调用即可,这就大大降低了活动的难度。设计收费算法时,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考虑加入红包或周末免费这些条件。采用此类方法可以调节活动的难易程度,该项目适用于学科素养要求在水平1和水平2的不同教学场合。
拓展思考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思考LBS定位服务的其他应用及其意义。
案例2:依托二维码的实用物联网系统
学业要求:按照任务需求,了解二维码记载数据的方式,对常见的QR CODE编码能进行分析,能理解二维码的容错能力、译码可靠性、编码范围等基本特性,能根据二维码在物联网中的实际应用,理解二维码在主、被读类物联网应用中的优势,让学生认识到二维码在物联网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
情境设置:现在的市场上,经常会有一些水果表面贴有二维码,小张同学有一天用手机扫了扫某种西瓜的二维码(如下页图5),没想到二维码里注明了产品种植合作社名称、种植基地地址、种植人姓名及联系电话,还有品种名称和品质特点等信息;结账时小张也使用了支付二维码(如下页图6),甚觉方便。方便的二维码应用,激发了小张强大的好奇心和兴趣,为此他准备好好研究一下物联网中的二维码。他作了如下的研究。
(1)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常见的二维码均是以QR码作为编码的码制,它是在一个矩形空间内,以矩阵的形式组成,在矩阵相应元素位置上用“点”表示二进制“1”,用“空”表示二进制“0”。二维码的容错机制(图中的格式信息,表示纠错级别)在即使没有辨识到全部的条码,或者条码有污损时,也可以正确地还原条码上的信息,如图7所示。
(2)收集、分析物联网中的二维码,总结出二维码在主、被读类模式应用中的五大领域,如下表所示。
分类 领域 例子
主读类 接入网络 网站二维码
数据防伪 新版火车票
溯源 西瓜二维码标签
被读类 凭证类 二维码门票
存储名片 二维码名片
小张同学认为:二维码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能迅速融入到物联网中,赋予了物体“智能”,从而能实现人机对话、沟通,二维码构成的信息系统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健康。
项目主题:了解二维码在物联网系统中的应用。
项目活动:
◇活动1:
通过理解二?S码的编码知识,清晰认识到二维码的优势所在,分析其在高密度编码、编码范围、容错能力、安全性能等特性方面的知识。
◇活动2:
①收集物联网中的二维码应用,整理数据,感知二维码的两大分类模式。
②通过实践活动、分析实践数据,初步得出物联网中二维码应用的五大领域。
③形成实验研究报告。
教学说明:
①本课例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二维码的基本编码原理,理解二维码的基本特性,从二维码的点(1)空(0)编码方式入手,提高学生的信息思维能力。让学生收集、分析物联网中二维码的实用系统,理性认识到二维码在物联网迅速发展中的优势,总结形成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与归纳概括的能力。
②该课例以生活中常见的二维码为应用案例,让学生对物联网中的二维码产生了浓厚的探知兴趣。在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二维码的基本原理和特性,理性认识到二维码在物联网中的优势。在探究二维码应用的五大领域时,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二维码的实用信息,培养学生高效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核心素养。
③鉴于本课需要学生的积极实践和协作、探究,所以在教学安排上建议用两节课完成:一节安排任务,明确方向,收集资料;一节相互讨论,展示归纳概括,形成有效的实验报告。至于活动地点,需要在有网络环境的技术实验室里才能完成。
④在实际教学中,用溯源类二维码应用激趣,用凭证类二维码应用引同感。这样既明确了二维码的两大分类,又给学生指引了自主探索的方向。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时,可能在凭证类和数据防伪两大领域有交叉感,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和个别小组辅导,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⑤关于本课例的拓展,可以对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人工智能的方向进行适当引导。
专家点评
案例1
本案例结合实际生活的信息系统应用实例,结合当下物联网应用中最热门的应用,通过“了解共享单车的电子锁”“了解共享单车的定位与记录”及“了解共享单车的费用计算”三个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了解共享单车的原理,了解物联网的概念,了解车辆电子锁控制、GPS定位、GPRS数据传输的功能,思考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认识信息系统对人们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选题新颖,突出了重点。该案例抓住共享单车实现的三个重要环节,让学生展开探究,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另一方面可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联网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实现方法,从而对信息系统中人、网、物几者的关系能有具体的认识。在活动3中,还特别设计了编写程序模拟共享单车收费的环节,学生既加深了对共享单车应用的理解,又巩固了算法的认识,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其实,就共享单车而言,其应用模式是不一样的。如果案例中能引导学生探索一下其他品牌的共享单车的应用情况,特别是解释“成都小学生5秒解锁共享单车”的实例,也许学生会对物联网的应用及安全防护有更深刻的认识。
案例2
本案例结合实际生活中二维码在物联网信息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实例,通过了解二维码的编码码制,认识二维码的应用优势,从而促使学生研究二维码与物联网应用的联系及其与使用者的关系,最终使其加深对信息系统的了解。
7.版A4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 篇七
一、“方法与习惯”搭建了以人为本的桥梁
课程标准修改稿, 把第一部分前言的总原则中原来的“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修改为“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单独提出来, 进一步明确了“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教育是人的教育, 离开了人教学就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意义。教学必需的本质就是“以生为本”。
掌握知识不是教学的最主要目标, 掌握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与促进人的发展关系更加密切。语文学习方法是指有利于语文学习的行为总和和心理特征。语文学习方法种类繁多, 小至一词一句的掌握, 大至一类文章的学习。从概念上说它是关于解决语文思想、说话、行为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多数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字表述是有局限性的, 每个人对表述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每位学生要求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很难衡量。往往是意会比言传还重要。学习方法也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的方法, 不同的学生会采用不同的行为。语言表述的方法是方法的共性, 具体如何把握需要在实践领悟。
习惯, 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有两种解释:一是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二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显然这里所指的习惯是第二种解释。它是长时间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和心理倾向。学习习惯, 是学习方法的上位概念。学习方法是习惯的基础, 学习习惯是学习方法长期磨炼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 就动力定型。习惯的核心是“不容易改变”与“按部就班”有两面性, 不适合于经常变化的环境和条件, 优势在于轻装上阵, 轻车熟路, 学习效率高。比如, 有人作文时提笔就写, 写出来的作文又非常符合要求, 好像是不假思索的天才, 其实不是什么天才, 只是纯熟而已, 因为他在心中列提纲只需一会儿工夫, 而且非常准确, 这是习惯成熟的标志。习惯也与方法不同, 方法是学习实践的提炼, 而习惯是方法磨炼达到内化的结果。习惯成自然, 尽管是同一种方法, 但表现出的习惯却区别很大。学习习惯有很大的个性因素。社会在发展, 知识在更新, 人脑储存知识量是有限的, 而且淘汰很快, 需要不断有新知识来补充。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尽管是比较稳定的, 但也需要“与时俱进”, 更新内容和结构。学习是人的学习, 方法与习惯也是人的方法与习惯。它们既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的原动力。
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习惯”的提出搭建语文学习与“以人为本”课程理念的桥梁, 相信语文教学一定通过方法与习惯的桥梁走向“以生为本”。在整个《课程标准》修改稿中, 与方法与习惯有关系的修改仅《课程目标》部分中就高达二十处, 真可谓用心良苦。
二、“方法与习惯”展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目前还不清楚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修改中是否也增添或原来就有“掌握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习惯”的要求。语文学科的增设是非常必要与及时的。它也是近几年课程改革实践推进的必然结果。
一是语文是母语教学,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国历史源远流长, 文化积淀很深, 语文学习方法纷繁复杂, 有必须继承的优良传统, 也有新要求下创新的。方法不掌握, 习惯不养成是很难把语文学好的。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相比, 对语文方法习惯的要求高, 这是语文学科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主要是针对语文学科方法和习惯的重要性所提出的。二是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语文学科概念本身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如, 高矮胖瘦是没有量化标准的, 只是相对而言。所以与之相对的学习方法也是模糊的, 不像自然学科那样步骤分明、逻辑性强、结论明确等。语文采用的感悟、体验、想象、描绘等学习方法是比较难以把握的。语文学习方法的自悟是主要的, 传授是其次的, 掌握分寸主要靠自己。书面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转化为个体的学习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 把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摆到语文素养的核心位子是完全正确的, 否则改革难以深化, 效率难以提高。语文学习不像数学学习, 不是说某篇文章已经读过了, 明白了, 就不必再读了, 重读时也许会改正原有的认识, 也许扩充了从前的了解, 也许得到一种新的印象, 这是常有的事。“温故而知新”、“好书不厌百遍读”表达就是这个意思。即使没有上述改变, 重读一回就是多一回练习, 阅读方法转化为阅读习惯也就容易些。
语文学科正因为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特殊性, 把掌握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作为语文素养核心内容提出来, 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和加强研究, 有利于进一步把握规律, 提高效率。
三、“方法与习惯”明确了增强学力的途径
语文学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知识取向、能力取向和人文精神取向。事实面前应该承认,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能力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只要看看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不难发现, 在一轮接一轮、全面开花的语文赛课活动中, 有多少课不是在人文精神上因“深挖洞”而获高奖。“得意忘言”, 一折腾就是五六年了, 贻害不浅。再让我们走进教室的常规课堂, 又有多少课不是在传授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成了空中楼阁, 上不着天, 下不着地。这能怪教师吗?是多年来语文教学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语文知识不能代替语文能力早有定性, 难道人文精神就能代替语文能力吗?同样不能。语文教学改革已经推进到必须冷静科学处理好知识、能力和人文精神三者关系的时候了。只要冷静地想一想方法来自何处, 用之何方, 习惯是怎样形成的, 就明白了。语文学习主要有阅读与写作两部分构成。阅读不是让眼光在纸面上过一遍, 写作业不是提起笔来胡乱写几句, 要讲究方法。方法不是空穴来风, 毫无依据。阅读一篇文章, 目的固然在了解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但同时也在联系一些方法, 以便读其他的文章。依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习作, 目的固然是为了说出符合这个题目要求应说的话, 但同时也在练习一些方法, 以便写其他的题目。所以, 方法来自于阅读与写作的实践, 来自于对知识的掌握, 应用于对其他文章和其他题目的阅读与写作。对于方法, 懂得是一个阶段, 应用又是一个阶段, 懂得不一定就能应用, 要应用必须经过练习, 练习到纯熟的地步, 方法就化为习惯, 这时才能够自然而然地随时应用。阅读与写作也是两种技术。必须记住:阅读与写作不讲方法不对, 而讲究方法, 懂得就满足, 也是没有用处的, 必须使一切方法化为自身的习惯, 这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所在。
有人可能会担心强调了方法与习惯, 会不会淡化人文精神, 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因为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读懂文章。先说阅读吧, “求甚解”是阅读的目标, 也是阅读的方法, 反过来“不求甚解”不是方法。“求甚解”, 第一步, 从逐词逐句的了解入手。仅仅通过翻字典等知道一词一句的意思, 还不能算彻底了解, 还必须更进一步, 知道为什么用这些词与句, 这样写好在哪里, 文章采取的表达方法目的是为了表达什么意思和用途。文章阅读到这一步应该说文章想表达的人文精神已经淋漓尽致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再说习作, 习作应该是人文精神考虑在先, 表达的方式在后, 如怎样安排结构, 采用怎样的语言风格, 用上哪些词哪些句等, 并在习作过程中反复推敲修改, 达到自己满意为止, 都是离不开人文精神这个灵魂。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伙伴们的合作中, 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能胜任学习任务的主观条件。这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通过能力的积累与丰富提升学力更重要。学力是个人学识上达到的程度, 也就是一个人实际的知识能力水平。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力的最有效途径。
四、“方法与习惯”端正了与时俱进的态度
多学多练, 能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 这些方法也就成了共同讨论与探讨的主要材料。或有教师指导, 学生来探讨, 或有学生提出, 教师加以纠正或补充。若是独立学习, 这些方法也应该充分发现, 充分应用。练习的时候应用这些方法, 练习中一定要有方法意识。长期坚持就能达到娴熟的程度, 遇到语言文字就能用敏锐的眼光去感受, 在意识中似乎不存在方法不方法, 这就成为了习惯, 就能够受用终身。
方法与习惯在学习中的地位是不用怀疑的, 但方法和习惯也不是静止的、僵化的。尽管一些最基本的方法比较稳固, 那也是相对的。如, 同样是记忆, 古代私塾强调死记硬背, 遭后人唾弃, 如今强调理解后有意记忆, 无论积极性和效率都大大提高了, 这是对记忆方法的认识提高。学习习惯与方法相比要求就更高了。所以, 在对待方法和习惯上要树立两种正确的观点。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 技术的改善, 手段的创新, 要研究方法和习惯本身, 要有前瞻性, 让方法与习惯主动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学习条件和要求而进步, 争取主动。二是多数一线教师方法和习惯缺乏敏感度和研究能力, 多数是模仿与借用别人的成果, 这也是需要的。但要强调的是必须吸取方法中的积极因素, 原封不动地照搬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同样一种方法, 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和学生身上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需要有一个本土化、个性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 对已有的方法重新认识、补充、改造和完善。这是一位教师应尽的责任。总之, 方法与习惯的“与时俱进”要符合两点:一是顺应发展的需要, 二是有一个本土化、个性化的过程。
【版A4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07-25
语文核心素养教学08-19
语文核心素养提升10-11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08-17
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08-04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实践10-19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06-1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07-11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09-1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核心素养的培养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