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自然教学总结(精选12篇)
1.小学自然教学总结 篇一
自然教学总结
2006—2007学年上学期 六(2)班
我校对自然科的教学进行了大力支持,为自然教学、实验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环境小学自然课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其任务是指导少年儿童初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利用、改造和保护,从而使他们获得基本的自然科学常识,发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教育,光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设立自然科实验基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实践操作的环境,是现代自然科教育改革的方向。
“以教育者中心”的教育模式必然要转化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教给学生知识”的教育模式必然要转化为“教会学生学习”的教育模式,“以学校为终结”的教育模式必然要转化“终生教育”的教育模式等等。世界的飞速变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必将对传统教育观念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确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念。
教学设计是一个计划与设想的过程,因而设计者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等因素将起重要的作用,以什么样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教学设计,对整个教学设计将起着定向的作用,在传统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播和学习,因而,教学设计着眼于教师的“教”,在设计中更多考虑教师的方便和需求,凸现教师的权威和地位,相应地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限制学生的参与程度,削弱学生能力作用的发挥。在课程中,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了过去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
合作的能力。我校自然科组的老师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实施创新教育,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自然科教学从知识性改变为教育性,特点是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科学素质,注重动手操作和参与研究、实验,使学生从小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教学设计将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而展开。教学内容的学习不再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而是把它当作提高学生素质的中介或桥梁;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而非“接受者”,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激励者、协调者、服务者。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也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方面的选择与确定上发生较大的变化。具体的,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的设定落在具体的素质提高上,知识将成为实现素质目标的使用材料;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学习不再限于教科书范围之内;教学方法的选择注重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经过努力,我们的自然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效果良好。2007、6、18
2.小学自然教学总结 篇二
一、“亲近自然”教学法的开展
“亲近自然”指的就是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一定程度替代学校教室开展英语课教学的方法。在开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分寸,各环节连贯统一,否则,真有可能成为所谓的“放羊”。下面按照小学英语课常用的五环节教学法,仍以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6 The Story of Rain/Let’s Talk为例来阐述“亲近自然”教学法的开展步骤:
1. Warming up:
这一阶段包括课前准备,如生词的预习,本单元生词rain,cloud,vapour等42个。本课时需要掌握的是前面8个生词,可以在前一节课后布置学生预习好;需要复习的旧知识是What does she do?寻问某人职业的基本问答句型。检查和复习可以同时进行,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时,谈话内容可能是:
T:Yang Yarong,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S1:She is a farmer.
T:Chen Xing,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S2:He is a farmer,too.
T:Oh,good,today we’ll go to the nearest farm to learn the new class“The Story of Rain”,let’s go!
在这种教师和学生一边走出教室一边谈话“寓教于生活”的导入方式下,相信学生没有在教室里感觉那么紧张了。接下来的Presentation,也将变得自然许多。
2. Presentation: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本课的知识和技能目标等。
(1)老师可以指着天上的白云,问学生What’s it?学生可能回答“白云”或是“cloud”。这时,老师要表扬前者,更要表扬后者,因为是在进行英语课的教学,所有的事物首先要有英语思维。然后,老师接着提问:Where does the cloud come from?学生同样可能回答“水蒸气”或是“vapour”,老师要及时予以肯定,并不失时机是考察学生预习生词的情况,提问Who can spell it?然后老师以此方法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学习其他几个生词。
(2)老师告诉学生,刚才我们的谈话涉及到了c l o u d,vapour,water等,大家知道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吗?我们刚才用过最多的句型是什么呢?(Where does***come from?It comes from the***.)然后组织学生结对练习这几个物质名词及基本问答句型,为Practice环节作好铺垫。
3. Practice:
老师带领学生来到池塘或湖边,指着湖水、白云等告诉学生:现在我要考察大家练习情况,由我来指定物体,小组来问答。对话可能如下:
T:What’s it in the lake?
S1:It’s water.
T:Where does the water come from?
S2:It comes from the rain.
T:Where does the rain come from?
S3:It comes from the cloud.
T:Where does the cloud come from?
S4:It comes from the vapour.
T:So where does the vapour come from?
S5:It comes from the water.
T:How can the water become the vapour?
S6:The sun shines and the water becomes vapour.
至此,本课时要求操练并掌握的语言技能目标“水循环”基本实现了——如果绝大多数的结对练习小组都能正确回答出来的话。
4. Production:
这一阶段是新语言的练习,巩固,延伸和运用。这一阶段是本课时的重点阶段,重点是让全体学生掌握Let’s Talk这个功能对话。让学生自由结对,通过指向实物,互相问答。老师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计时,看哪一组对话的声音最洪亮、发音最准确、而时间又最短,对前几名进行精神奖励。
5. Summary:
在这一阶段,老师一要对“水循环”的知识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新语言技能。老师重点发动学生想象力,回忆前面单元学习过的一些物质名词如apple与apple juicy,来结对练习Where does***come from?It’s comes from the***.从不同角度来练习巩固这个基本句型;二要培养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科研精神,如介绍我们所居住的地球的基本结构、全球气候变暖及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三要布置本课时相应的作业,可以是培养学生观察力与课文知识点相结合的口头对话练习,也可以是一篇简短的参观学习日记。
以上以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6 The Story of Rain/Let’s Talk为例,介绍完农村小学英语课“亲近自然”教学法的基本过程。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各环节可以灵活调整,只要利于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兴致、利于放松学生英语学习时的紧张心情、利于培养学生开口练英语的勇气、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方法都可以努力尝试。
二、“亲近自然”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亲近自然”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学习过程中呼吸到新鲜空气,体验浸入式的英语学习。但是,在具体开展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在决定近期开展“亲近自然”教学法时,一定要提前选择好合适的教学内容,否则,出去折腾了一圈而教学效果可能还不如室内。像有的教学内容是描述过去你做了什么事,像关于字母书写或试卷讲评的课,像描述世界动物种类的教学内容就不适合选择。以第三个不适合为例,因为即使组织学生出去了,也看不到像“狮子”、“斑马”、“狼”等等这些动物的,而且还可能因失望而挫伤学生室外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课文是关于农作物corn或potato生长习性的学习,关于体育运动的,就比较适合采用这种方法。
其次,选择合适的天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操场或是学校附近的田野进行英语课教学,对天气状况有很高的要求,必须确保天气晴朗。比如学习cloud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选择在阴天进行;而学习sun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选择在太阳天进行。
最后,及时教学反思和争取新的进步。每次室外“亲近自然”教学过后,是教师反思时间,要认真分析本次室外课的目标是否实现,有哪些优缺点,学生个体在原有兴致或知识层面是否有所长进?教师的教学环节是否设置得当?哪些需要临时机动处理?只有不断总结反思、查缺补漏、扬长避短,才能实现农村小学英语课“亲近自然”教学法效果,帮助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走出困境。
3.浅谈小学自然课教学 篇三
关键词:自然教学;教学特点;自然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367-01
近年来,从我国小学自然教学整体教学状况来看,绝大多数的老师都能够正确有效的把握自然课教学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同时也能够正确的把握好其中学与教之间的关系。但是在自然课教学的整体发展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那些农村小学当中,这些问题就显得更加的突出。由于小学自然学科是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科学性启蒙教育的基础性学科,所以就必须要想办法提升小学自然学科的教学质量,这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目的,树立教学目标
小学自然课堂的主要教学目的还是为了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对这门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好教学大纲,同时对教学的主要目的加以明确,深入发掘教科书当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意图和基础性知识,以此来实现掌握其中各种重难点知识点的目的。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充分的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们能够真正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1]。这就直接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们必须要充分的发挥出自身引导和激励的作用,以此来促使学生们进行主要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渴望学习。这就可以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来激发其进行学习的兴趣,由于好奇是儿童们的主要天性,所以小学生通常都会对很多新鲜的事物和现象感到非常的好奇和有趣,在这种好奇心之下小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也是最强烈的,因此教师就可以对此加以引导,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例如:在教习《浮力》这一课程时,就可以让学生们鸡蛋在水底缓缓浮起的现象和原理,这一就能直接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这样教师就能在一旁加以引导,整节课的教学质量也将明显提高。
二、强化实践,进行实验观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观察和实验也是学习小学自然当中的基本途径,假如没有做好这两个部分的工作就必然无法真正满足和完成自然课程当中的主要教学任务。所以在自然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要强化对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这就要求在真正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促使学生们都必须要积极的参与到具体的操作和做法当中,不但让学生们学习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要求学生们必须要亲身参与到实际的操作当中,从而充分的感受到整个实验过程的感觉,有效的體验到着其中的全部过程。例如:在教习《摩擦起电》的课程当中,教师就可以举出那些东西会真正产生摩擦,产生静电等,比如头发和木梳、塑料棒和纸屑等,同时也应当让学生们用手中的笔进行摩擦,以此来吸起小纸屑,这样学生们在这整个实验的过程当中就充分的感受到了者们学科的乐趣,同时也收获了各种科学知识,锻炼了其自身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切合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小学自然课这一科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教学目的、内容及研究对象等多个方面的差异性,因此所需要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和和其他的学科大不相同。自然课程其主要研究的对象还是学生们四周最常见的一些自然性事物,虽然这其中所蕴含的的内容非常的广泛,但是其所具有的深度却非常的浅薄。正是由于这一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性特点,因此就直接决定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指导学生们直接认识对象是一项客观具体性的自然发展事物,而并不是单纯的书本教材。这种课本教材的主要作用和能力还是对教学内容加以确定,并以此来帮助和启迪学生们对自然事物起到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所以在自然课的教学当中必须要切合不同的课程内容来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交给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促使学生们能够真正学习自我探索和应用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习《种子的萌发》时,教师就可以在真正讲解完课程的内容之后,直接要求学生们回家都种植一颗植物,并以此来进行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观察工作,以此来对其真正成长的过程加以记录和引导,再通过最后的观察和学习来促使学生们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这样就能有效的锻炼学生们的对事物进行感知和学习的能力,并以此来帮助学生们真正获得更多感性的认识,在游戏培养学生们动手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们真正学会了观察和学习的能力及方法。
四、强化素质教育,改革考试方式
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一直都强调必须要全面的提升学生们的素质,督促各地的教育教学事业必须要持续的开展学生们的素质教学,但是在一部分的地区却并没有将这一教学的要求和理念真正的落实下去。因此,针对当前自然课程的考查工作来看,仍然有大多数的地方还在沿袭着以往这种百分制的考试制度,这就直接促使这些地区内的学生们依然保持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而且在教师方面也并不重视对技能培训活动的培养和开展,直接忽视了学生们的素质教育[3]。所以,为了能够真正满足国家教育事业对素质教育方面的考核和要求,就必须要针对性的对自然课程加以改革,并对相应的考察方式加以完善。要切合自然课程方面的内容和教学的实际来进行实验性的操作,在机械能课本内容知识学习和考试的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实验方面的操作考核,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理论知识的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技能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相关的教育部门必须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和督促工作,这样小学自然课教学的教学质量才能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具桂玉.如何让学生喜欢科学课[J]. 科技视界. 2015(02)
[2] 林 芹.思维导图与小学科学概念重建的融合——以《观察树叶》一课为例[J]. 华夏教师. 2015(01)
4.小学自然教学总结 篇四
一、结合语文教学讲自然
自然教学与语文课的联系结合点是全方位的,笔者以为主要有:逻辑推理及其表达在自然课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和逻辑推理,并用规范的语言加以准确无误的表达。如引导学生掌握归纳法,对一般事物进行概括总结,得出一般结论。比如磁的特性这个自然命题,通过做实验、示范,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磁的特性是“吸铁”这样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根据磁吸引钉子、斧子、锤子等铁制品归纳出来的。磁可以吸铁这个普遍性的结论是建立在多项特殊的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获得的。
再如,通过启发学生在夜间观鸟,得出的结论是夜间不见鸟的活动,进而推导出鸟的眼睛是夜盲这样的结论。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再深一点,让学生在白天观察老鼠的活动,同样很少看得到,推导出老鼠很少在白天活动这个普遍结论,进而可以得出,老鼠一般是在夜间活动的结论,这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这种归纳、演绎的方法要变为准确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就要注意借助语文方面的.知识,将其移植到自然课中,使之浑然一体。自然课中的语法规范自然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意其语法特色和规范特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注意:一是特定名词、称谓的严肃性、不可代替性。如人体知识教学中介绍其定义、概念的意项要窄得多;二是术语的专业性很强,如:声、光、电等;三是很少用形容词、表述或文学描述,专业用语多,专业性很强,使学生从小就学会掌握区分文学描写与专业表述的严格界限的方法;四是条理清晰有章有序,不得颠倒和混乱。将自然教学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同时区别开来,使“结合”与“区别”相辅相成。
实验记录与描写的同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要求学生记观察日记、写实验报告并总结实验结果,这一系列课堂内外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对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掌握写作概念、总结观察实验成绩和提高观察实验记录报告质量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从文体上鉴别自然学科的各种文体的特点、风格、制作技巧同文学描写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文体制作的角度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风、循“果”求“因”的研究意识、脚踏实地的探索追求意识和永不满足的求知意识。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与自然课中的讲授内容有机地贯穿起来,在教学实践中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结合地理教学讲自然
5.小学自然教学探究机制的思考 篇五
探究的过程是学生自行其事的过程,探究式的方法需要学生探索研究未知的事物,所以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相应的思想发展水平。设想我们指导一个从热带丛林中与狼一同长大的狼孩去探究,那注定是不能成功的。这方面义务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自然教材为探究教学提供了方便。比如指导学生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已有了物体有三种形态的知识,学会了使用酒精灯的技能,还初步掌握了归纳、演绎的思维方式,再加上学生积累的其他知识、经验,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基础是具备了。但仅有这些还不够,教师还要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
提出了问题,具备了探究的基础,是不是学生就可以顺利地探究呢?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学生同样是件不易的事情,这时候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就成了关键。
[1][2][3]
6.小学自然第六册教学计划 篇六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学生共有六个班,每班有学生60多人,学生刚由低年级升入,其心理与生理上与低年级的学生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的了解非常注重事物本身的趣味性,对事物的认识与思考都很直观,这就使三年级学生的自然教学方法与手段趋于直观,要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
二、关于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教材共22课,六个教学单元,其中1、9、10、13、14、16课是选学课
1、电单元:在低年级学习了摩擦起电和让小电珠发光等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电源、电路、导体和绝缘体。包括1——3课。
2、金属和岩石单元:在低年级学习了铜、铁、铝砂和粘土,玩石头等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金属的共同的特征包括第4——6课。
3、植物单元:在低年级认识各种花和种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花和种子的构造。包括7、8两课。
4、动物单元:在低年级认识了金鱼、青蛙、蚂蚁、蟋蟀等动物的外形特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昆虫的共同特征。包括12——15课。
5、热单元:热学生知识低年级没有涉及,从中年级开始将向学生介绍一些。本册指导学生认识液体、固体、气体的热胀冷缩和有关温度计的知识。包括第17——20课。
6、宇宙单元:在低年级认识了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之后,本册向学生介绍太阳和月亮的基本情况。包括21、22两课。
三、能力培养方面:
1、观察能力:
(1)、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形态构造。例如,观察植物的花和种子;观察岩石。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变化。例如,观察月亮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和月相的变化。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性质。例如,观察物体热胀冷缩性质,观察金属的性质。
(4)、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
2、实验能力:
(1)、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例如,加热物体、连接电路等。
(2)、指导学生继续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例如不同的太阳能热水器吸热多少的对比实验;串联、并联电路的对比实验。
(3)、指导学生学习设计实验。例如,设计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3、归纳概括能力:
(1)、归纳概括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并建立初步概念。例如,归纳概括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昆虫的共同特征。
(2)、归纳概括同类现象中的共同点,发现其中的规律。例如,归纳概括物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4、演绎推理能力
(1)、教给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方法。
(2)、根据某类物体的共同特征,判断某种物体是否属于这一类物体。例如,判断某种动物属于哪类动物。
5、想象能力:
主要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例如对太阳和月球基本情况的想象。
四、在德育方面:
1、通过讲述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启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科学态度。
3、通过讲述人类对岩石和太阳能的应用,向学生进行学科学用科学教育。
4、通过讲述电的来源,向学生进行节约用电教育。通过介绍导体、绝缘体知识,向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五、教学进度安排:
按照区教研室下发的教学进度计划进行,每课1课时。
学习要求:
1、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受到科学自然观、科学态度、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等思想品德教育,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2、指导学生认识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它们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保护、改造和探索,学习人体器官的作用和保护知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模拟实验和设计简单的实验。着重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制作、栽培等动手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
7.小学自然教学总结 篇七
笔者希望在常规的英语教学中探索小学生认读单词的新方法, 通过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认读单词的乐趣, 帮助他们强化第二语言系统, 从而让学生形成对词或词群的抽象思维和感受能力。
一、巧借韵律增强学生的语感训练
英语语感是对英语语言的敏锐感觉和正确的理解力, 是一种类似于直观、自然的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的感觉, 是下意识对英语语言的判断力、理解力与直接感知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认读单词的能力, 教师首先需要增强学生的语感训练, 如可以采用听、唱和演儿歌、童谣、韵律诗以及小故事等活动, 让学生感受语言, 培养语感。欧美经典儿歌《Wee sing》包含经典童谣, 其中每个童谣的韵律感都很强, 以《Ladybug》这首童谣的教学为例, 这首歌谣中的land与hand, arm与harm, away与day都是押韵词。对此, 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并读出上述押韵词, 从而感知英语单词的读音规律,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并让学生识记英语单词。
二、利用自然拼读法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
自然拼读法是系统教授学生字母与字母发音之间对应关系的知识, 并指导学生将这种知识运用于拼写和认读单词。拼读教学不仅指向学生的认读和拼写, 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掌握拼读方法能帮助学生认读单词, 解决单词不会读、读不准的难题, 能提高学生的单词拼写和记忆的能力。
元音字母音及字母组合音教学是拼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下面我将以自身的教学实例讲解自然拼读法的教学。
(一) 拼读与词汇相结合
在教授辅音/d/的发音时, 让学生模仿小马跑步的样子, 模仿小马跑步的声音/d/-/d/-/d/;学习/k/的发音时, 让学生用手指比成剪刀的形状, 方便学生记忆/k/。同时, 在学生拼读的练习纸上为他们注明中文或图片, 然后在进行拼读练习时展示一些单词的图片或事物, 将意义融入拼读的过程中。
在教元音“a-e”的拼读规则时, 我罗列了许多“a-e”的拼读规则, 并将其制成表格发给学生, 如sake, cake, bake等, 然后让学生轮流进行拼读。通过一节课的学习, 学生对这个元音字母的发音已经非常熟悉, 并且能够熟练掌握。
(二) 拼读与思维相结合
有思维的课堂才是真正吸引学生的课堂, 我尝试着把思维与拼读结合在一起, 在复习辅音字母或元音字母时, 我问学生:“I like/k/, do you know why?”学生很惊讶, 老师为什么会喜欢一个字母呢?于是我接着说:“Because I like cakes.”“Which letter do you like?”学生很有兴趣说:“I like/f/, because I love my family.”这种形式, 学生自主思考把音和词结合起来, 会非常有趣。
同时, 除了让学生拼读之外, 我会给学生制造一些小小的思维障碍, 如让学生根据我的读音尝试拼写单词, 为了降低难度, 我会从一开始的填辅音“ate”到填元音“b_k_”, 最后拼写整个单词。
当然, 学生还可以创编韵律儿歌“pea pea pea, sea sea sea, I like pea and I like sea.”即是说, 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语音, 在思考中练习语音, 思维训练的加入体现了phonics教学功能的多样性, 也为学生的拼读带来了乐趣。
(三) 阅读与语音相结合
学习拼读的目的就是把英语读好, 把英语读好才能自主阅读。phonics的学习不是将所有的读音规则全部学完了才去练习拼读的, 而是一边学一边练拼读, 让学生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拼读技能。因此, 我开始把《丽声拼读故事》引入拼读课堂, 在学习了字母a的发音之后, 通过游戏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听写一些相关的单词“had, pad, yap”等, 而这些单词就是故事中比较难读的单词。随后, 再出示小故事《Cat naps》, 在图片的帮助下, 学生能理解这个故事,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阅读。他们在情境中反复练习语音, 学得很高兴, 通过自行阅读也体会到了学习phonics的乐趣。
8.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自然拼读 篇八
一、运用字母组合教学,提升英语学习能力
学习单词之前,要先学会发音。掌握字母和字母的组合拼读规律,如元音和辅音。元音一般是长元音和短元音,辅音一般包括单辅音和浊辅音(字母组合辅音)。一般情况下,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学会辅音,再学习元音,由此就可以掌握拼读规律,在没有音标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推测出单词的正确读音。
例如讲解Unit 4 My family,所学单词有father、 mother、brother等家庭成员的称谓。在传授学生学习单词的过程中,首先要学生一起读father这个单词。学生领悟到其正确的发音后,为学生做了进一步分析:“大家看,father这个单词,千万不要被它较多的字母所迷惑。排除f和后面的er,中间的a和th是非常典型的元音+辅音的拼读,而且要注意元音a要适当拉长音,合起来就是father。”学生在掌握a和th的读法后,对于这样的单词很快就掌握了正确的读法和拼写。学生一起读:“He is my father.”以同样的方式为学生分析了mother和brother这两个单词,除了前后的字母不一样,中间的o是典型的短元音,与father读音有细微的差异。通过前面father这个单词的学习,学生对于这两个单词的掌握速度就更快了。这样,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家人时,会连在一起说:“This is my family, this is my father, this is my mother, and this is my brother.”这样说出的单词发音十分标准,也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单词的含义和用法。
通过运用字母组合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单词读法,还可以举一反三,根据规律对陌生的单词进行推敲和判断,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迁移联想的能力。在新课改的实施下,自然拼读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二、通过多种训练方式,提升学习单词的兴趣
小学生因年龄小的缘故,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但也容易厌倦,如果英语单词教学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就很容易导致学生没有兴趣。自然拼读法采取十分灵活的教学方式,化枯燥为有趣,化死记硬背为轻松记忆,可以使学生大大提升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多种训练途径,使学生学习化被动为主动。
例如讲解Unit 2 After school,侧重于教会学生关于星期的单词。在教学生这些单词之前,先教会学生today这个单词,对学生说:“today后面的to+day代表的就是今天,即today,同样的,一些单词也是有前缀+day组成的。”然后,就会有fri+day,sun+day,等等。学生通过这种将单词拆开组合的方式,进一步掌握了关于星期的单词。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掌握单词规律,而不再依赖音标或传统的象声词汉语注释法。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掌握,将训练的单词以图画的方式粘贴在黑板上,每天翻一页,关于星期的英文单词跃然纸上。每天,会引导学生说:“Today is Friday.”或者“Today is Wednesday.”学生在熟练掌握单词和句型的同时,也不会轻易忘记。
通过多种训练方式,将自然拼读融汇贯通,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真正的提升。自然拼读法改善了传统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手脑并用,思维活跃,再融入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将拼读与强化记忆的方法有机结合。那么,记忆单词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学生会觉得十分有趣,并愿意尝试记忆更多的单词。
三、适当安排阅读练习,完善英语教学方式
教师要适当穿插英语阅读,使单词的学习真正活起来,通过句子使单词具有灵魂。学生再通过阅读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掌握单词的用法。
例如,在讲解Unit 5 What do they do?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职业方面的单词,在了解单词的发音和拼写后,就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句子的练习。如farmer、cook等职业的单词的涵义和读音的掌握,在相关句子练习中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用cook等一些常见的职业造句,于是学生就会有这样的回答:“My father is a cook.”“My grandpa is a farmer.”在潜移默化中熟练掌握自然拼读法中的元音+辅音的拼读规则,并熟练掌握单词的意思和用法。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既可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又可以真正掌握单词,可谓两全其美。
通过阅读练习,可以进一步强化自然拼读法的作用,巩固学生的记忆,也大大促进了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通过阅读练习,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如读音、语法等方面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予以纠正。在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形成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使学生掌握综合全面的英语技能。
9.小学自然教学总结 篇九
自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耐挫能力较弱,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惟有少部分目标明确,不畏艰险,勇于拼搏,锲而不舍的勇者才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为此,教师应在自然教学过程中,及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正确的科学态度教育及心理辅导。让学生懂得坚强的意志对个人、对社会意义,了解意志薄弱,锻造学生良好的意商。在自然学科课程中,有许多显性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可以非常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同时也增强了自然学科教学的魅力,使自然课程更贴近学生的心理,易为学生所接纳。实践证明,学科渗透模式更能确保自然学科课程的目标与功能的实现和发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自然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这种渗透方式,就可以对学生时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智育与心育双赢的目的。在自然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如何充分挖掘教材中和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利用学科特点来优化学生心理环境等方面,我做了以下尝试:
1、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例如:在介绍能源问题、水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时,可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收集信息。有可能的话,学生可向有关部门报告所得结果及建议,向群众宣传,使学生具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实践活动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耐挫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健康心理。
2、充分利用实验课,培养学生自信心与合作精神
在自然课的教学中,实验、观察、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教学手段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培养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自然实验活动中蕴藏着巨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每一个实验过程,都能够有意识的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渗透进去,和实验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
例如:五年级自然课《飞行器的发展》,教材的第一课时是了解充有气体的飞行器的升空原理。内容是通过实验认识空气受热会上升的科学道理,并简单了解热气球和飞艇。如果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一是感觉毫无新意,而且学生真正的收获也不多。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处理,将教材中仅有的一点关于热气球的内容进行开发运用,舍去了热气球升空原理的内容(因为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早已知道了热空气会上升的知识),增加了以“热气球升空”为核心的探究活动。要研究热气球,首先就要使热气球升起来,因此第一个活动就是利用生活中简单的材料(细铁丝、垃圾袋、酒精棉花)制作热气球并放飞;而后,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在放飞热气球时遇到的问题或者准备继续探究的问题,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有二个小组提出想继续研究“怎样让热气球在空中停留时间更长些?”有一组提出想研究“怎样让这个热气球可以前进?”有一组提出想研究“他们小组的热气球为什么刚刚升空就掉下来了?”„„同学们提出这些问题后,引导他们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出了简单的研究方案(有的组设计在简易热气球上装个螺旋桨来推进它;有的组则考虑用各种材料来制作热气球„„),然后组织学生再一次的进行交流、探讨,相互改进研究方案,最后在课后做进一步实践合探究。
在几乎所有的实验过程中,都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这无疑便加强了同学间的凝聚力,另外,实验的成功会让他们体验团结协作的快乐所在,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的失败,让学生体会到: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应当在目标达成过程中,遇到困难要有锲而不舍、毫不退缩的坚毅力,应当有在引诱面前不动摇的坚定性与自制力,以激励他们在今后生活中更重视意商的作用,通过实践来励志践行。
3、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自然课是一门重视实践和创造的学科,自然课外活动更应重视实践。在实际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并能搜集、参阅大量资料,去说明和解决一些问题,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标本制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制作了普通的腊叶标本,还有不少同学用多彩的、形状各异的叶片、种子、花等组成了美妙的图案。最后展出时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艺术作品。
4、在课堂中运用激励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不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能不能感悟所学的知识,都取决与教师教师的激励作用。就是要善于运用一些有效的激励手段,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认真地欣赏学生的活动过程,认真地欣赏学生的各种表现,对学生的努力过程、行为表现和观点认识等及时给予肯定,赞扬、鼓励。教师关爱学生,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喜欢教师,从而更加主动地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善于用自己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情绪来感染学生。
例如,在教学科教版一年级自然《石头、沙和泥土》中比较不同石头的不同和相同时,让小朋友们自由组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活动。在探究的过程中,他们能够相互探讨、分享彼此的思考,能运用到一些已经学会的方法来实践研究,如观察、触摸、比较等方法,发现了不同石头的光滑和粗糙,花纹的不同等。其中有一个小组把不同石头放在课桌上旋转,发现了有的石头旋转很快,有的则很慢,有一个小朋友,在探究过程中不小心把一块石头转掉在了地上,石头摔碎了,另外一个小朋友马上叫了起来:“啊呀,老师,他把石头摔坏了。”我想了想,走到他们小组,但没有批评他,而是对他们说:“没关系,不过老师想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石头摔了都会碎呢?但是要注意安全哦。”于是他们很快便试着把各种石头都往地上扔了起来,发现了有的石头一摔就碎了,有的石头摔好多下才碎了一小块。另一小组看到了,也把石头往地上扔了起来,除了前面的情况,他们还发现了有的石头可以弹的很高、有的石头弹不起来„„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心态应开放,放弃权威意识,要敢于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使教师和学生成为生成的主体,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不断产生新的学习需求和方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5、运用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在自然学科,运用角色扮演,在让学生站在所扮演角色的角度上去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展开行动,减轻或消除畏惧自然的心理障碍,发展心理素质的作用。在学习自然学科的过程中,若能很好地利用此法,则很多看似无从下手的题目都能迎刃而解了。
例如,在教学《自然》低年级《能源》一课中,描述假如没有了电和燃气时的生活情景,可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那样的生活环境会怎样?再如,在教学高年级《宇宙探索》一课中,讲到人类在月球上的一种
可能行为时,让学生扮演小重力无空气无水等情景下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从而较好地了解了宇航员在月球上为什么能跳跃,为什么两个宇航员不能向地球上那样自由地交流。
从扮演者来说,角色扮演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理解知识的过程。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驾驶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各自的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直接体验生活中的各种经历,获得间接的生活体验,促进对知识的感悟,促使心理素质的提升,知识的内化。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有意义,有价值,有实效。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他认为,舒适安全积极和谐的教学环境,对于身在其中的每个成员起着陶冶情操与规范行为的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利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心理活动机制来摄取有关的教育的经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蕴藏的巨大的心理潜能。教师以隐藏的方式,把有关心理健康审美文化知识等内容,经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传授给学生,论道而不说教,没有强制性,教育的痕迹被淡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彼此形成一种接纳的社会安全心理气氛,进而使每个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良好的自我形象,调动他们的成就动机,积极地参与学习中来。既消除了课堂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提升自然学科的魅力。
由此可见,在自然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求实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知识,促进了身心发展,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自我教育和发展潜能的能力;因此,在自然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极大地提升了本学科的魅力,同时,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启学习自然的智慧之门。
【自然科学类论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障碍 青少年 有效对策 摘 要:本文就针对二十一世纪是预防医学和自我保健医学的自然科学类论文时代,心理健康、健康促进将成为卫生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的话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把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法,个人访谈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中了解到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活动状态,及一些心理的各种的形态,情绪倾向等等,为从事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些参考依据。1.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去年本人所在的学校一名高三女生因承受不了思想压力而服毒自杀;邻近一中学的初三男生因无端猜疑他人而跳楼,这看似特殊的事件却反映了当今青少年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关注、研究与探讨。怎样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预防心理疾病,已成为越来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 研究的对象、方法及结果 研究对象:本校2500名中学生 研究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的问卷调查(发出试卷2500份,收回2516份,收回率达96.64%,表明本次调查为有效调查)。测试结果表明: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要把小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自尊心、协作精神、创造力、意志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也成了科学课的主要任务。关键词:心理健康
小学科学
渗透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的心理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必须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更加重要的教育内容。”因此,现代学校教育不仅仅是
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心理渗透策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自尊心、协作精神、创造力、意志力等方面的素质。
一、把握具有科学特色的教育内容,寻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小学科学教材中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比较多。注意的教育切入点有以下几个。
1、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心理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内容。
自然科学是一门介绍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及自然现象息息相关。它以“认识自然、认识自身、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身”为线索构建课程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但使课程生活化,而且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强调基本理论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注重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学习。这些学习思路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习心理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我们呼吸时吸入的氧气去向何方?有什么用?二氧化碳又是哪儿来的?怎样产生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是生活中学生随时会遇到而又渴求解决的。如果这些内容能在老师讲解相关内容时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激发学生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无疑会使学生对自然科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深厚的兴趣。正是由于这些良好的学习心理,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任务。
2、以发展学生智力与情感为主要指向的教育内容。
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严密的科学。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学生自己动手的小制作、小实验等。这些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实践、去探索。通过实验不但能够使学生对自然科学的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进而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能力、操作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培养起健康的情感、情绪。
3、以锻炼坚强意志与改善人际关系的教育内容。
小学生有一个普遍性的特点就是意志比较薄弱。为此,可结合自然学科史上很多为人类科学事业的进步不畏劳苦、不畏强暴、勇于攀登的史实进行教学。这些伟大的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可暗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励学生努力奋斗,磨练意志。又如在自然界,有许多社会性的动物如蜜蜂的社群组织、蚂蚁的社群生活等。它们的个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但又秩序井然,通过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活。这些生动的例子,可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
二、创设情境,体验成功,使学生树立信心。
学生被压抑的心理就像一把久未开启的锁,如何才能把锁打开呢?这就要求老师给他加点“润滑剂”或“去锈剂”然后选准钥匙对准锁孔把它打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看作是启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他要求教师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闪光点”。我们科学教师要善于发现各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而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非常好,有的学生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等。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挥各个学生的优势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不断得到某些成功体验,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激发学生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就会既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激发和维持了参与科学活动的内部动机。在科学课中科学教师要让学生有快乐的体验,不要刻意追求成绩,给学生压力,使之紧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活动,并享受科学活动给其身心带来的快乐。又如:在教学《奇妙的指纹》一课时,先让学生自由提问:
1、每个人的指纹都一样吗?
2、指纹有什么用呢?
3、指纹有什么形状呢?------许多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就出来了,而且是自己所提的问题,观察起来更仔细,更有兴趣。整节课学生都保持了很高的积极性,这样更能加深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开发课外活动资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的课外活动有着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生容易接受,愿意积极参与,同时它不受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空间、形式上的限制,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深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自然延伸,由硬性统一课业向自主选择课业转变。学生尽可以根据自己想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甚至在活动的过程中完成某种“练习”,使大量无
效流逝的间隙时间变得充实有意义,使活动所涉及的人、物、事变成促进自我素质提高和能力发展的活教材,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大课堂中接受锤炼,使身心在课外活动中健康成长。比如:让那些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参加风筝组、航模组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视学习困难的学习辅导,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与统一的课堂教学要求的矛盾,总会有一部分学习困难学生。这部分学生往往容易会形成一些心理问题。如自卑、缺乏自信。因此,对他们个别辅导是解决这个矛盾的较好策略。教师可通过仔细观察,给他们以特别的照顾。例如课后对他们个别谈话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上课时,可为他们提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以此创设成功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克服自卑,树立信心,课外可帮助复习他们不懂的知识,让成绩好的同学结对帮助等等。不管何种方法,其目的不但是帮助他们把成绩慢慢提上去,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在受到教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从而促使其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美国学者杜伯伦在《课堂内的教育心理学》指出:“作为一个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然而,如果一个教师忽视了心理的临床工作,他就收不到应收到的教育效果,而且在最关键时期和最困难的问题上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他将忽视某些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假如教师应尽自己的职责,为一个健康的社会培养健康的公民,教师们就必须意识到他们作为心理保健工作者这个角色的责任。”总之,教师要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较好地完成各种学习和发展任务,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杜伯伦(美国):《课堂内的教育心理学》 拜尓(德国):《好孩子,坏孩子》
谢弗(美国):《发展心理学
儿童与青少年》
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心理学研究充分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发挥心理学的指导功能。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觉地、有意识的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引导学生探究、理解、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以消除教学过程、评价和管理中一切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使学生能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学习,以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心理状态,有效投入学习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心理健康
1.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阳光的行动,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行为举止往往影响着他身边的一大批学生。一个老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以一种亲切、信赖的目光;一句热情而饱含激励的话语,给学生以勇气,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乐观的学习态度,以此感染带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则可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会从老师的身上学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相反,教师情绪失控,对学生的行为不满,火冒三丈,严加训斥,不仅会使课堂气氛骤然紧张,而且会令学生望而生畏,产生厌学情绪。心理健康的数学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用其健康的心理,阳光的行动引导和感染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2.利用学生间的相互教育,促进心理学生健康
同学之间,因具有相似的心理水平,相通语言,较为接近兴趣爱好,情感容易交流,在交往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相互教育的作用。平常教学中可以把一些热点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讨论:例如,“数学作业错题较多怎么办?”“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你应该怎样做?”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影响,从而获得一种最理想的心态,以提高自身的心里素质。
3.为学生搭建成长与体验成功的平台与机遇
3.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心理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回到生活的某个事件中,形成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原始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对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构成学生已有知识与解决现实问题之间的“冲突”,激起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接近学习难点,消除对学习内容的陌生感和畏惧感,让学生在不断解决矛盾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地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成功,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协作
在数学教学中要大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倡导团队协作,不同学生间互交朋友,形成积极向上学习的集体气氛,让学生中聪明者不骄傲自满,而是继续努力、乐于助人;思维迟缓者也不自卑,而是虚心诚恳。教给他们交往的技能,让那些相对缺少同伴,性格孤僻、胆小的学生,在大胆的交流、沟通等中,既学会与同学交流与沟通,又在对学习内容的探究中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来龙去脉,从而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与大家一起研究学习的伙伴,凡是学生能探求的老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发现的老师决不暗示。如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时,在明白周长意义的基础上,我拿着一张照片对大家说:“我要为这张照片制作一个相框,需要准备多长的相框料?请大家帮老师算一算。”这时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拿出尺子量与照片等大的学具卡片(A4纸的一半),巡视时发现:有的学生4条边的长度都量了,有的就最了一条长和一条宽,反馈上来的算式有: 21+15+21+15=72(cm);21+21+15+15=72(cm);21×2+15×2=72(cm);(21+15)×2=72(cm)。师生对这些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上述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然后因势利导问:这些算式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好记,最简便?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最后确定(21+15)×2=72(cm),最简便。并由学生归纳出:长方形的周=(长十宽)×2,这节课的许多内容都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的,在课堂小结时,他们为自己会学习而感到高兴和自豪。3.3分层要求,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学生学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既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避免不分对象“一刀切”的弊端,就要求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学生实现“目标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层面上学习,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真正为学生营造出安全的心理健康氛围和学习环境。
3.4运用积极合理的评价,促成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经常性地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更新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观念,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将评价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准确把握、积极合理评价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积极悦纳自己。
3.5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功所产生的是一种自我满足和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它与自尊自信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学生自我潜能得以发挥的强大动力。对学生来说,成功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享受成功的感觉,体验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计划是的那种满意的心情。也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达到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4.要重视给学生提供适时援助,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个体差异,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遇到听不懂、啃不动的情况时,就会产生心理认知障碍,苦恼,急躁,对学习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等,进而会产生厌学情绪。此时教师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伸出关爱之手,给予及时恰当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化解所遇到的困难。
提供援助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和波折,不要讽刺、挖苦,要给予充分的理解。
5.用爱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爱是教育的基础。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为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师热爱学生,应表现为信任、尊重、关心、称赞和体贴学生,而不是训斥、厌弃、批评学生。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缩小学生与教师心理距离。
10.小学自然教学总结 篇十
摘 要: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分工越来越细,新的时代需要更多新式的、不同的人才,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优质生源流向大学校,农村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少,形成了自然小班,所以农村小学教师更要结合农村小学的特点,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和评价体系,深入钻研课本、生本,学习新理论、新教法,掌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不断的反思中,改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学生。
关键词:农村小学;自然小班;课堂教学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分工越来越细,新的时代需要更多新式的、不同的人才,新世纪的建设者不应当只是会考试的人,而应是具有完整人格,有较高道德水平,有较高文化素养,会生活,会创新的人。数学教学也是学生接受完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只有通过数学课堂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进步,有收获,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在农村小学,由于大量的学生外流,导致了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形成了自然小班,我校每班都在20人以下,最少的一年级只有8人,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加上学生的生活环境限制,创新意识非常薄弱,作为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深刻认识到,如果还用老的方法去教学,我们的孩子将跟不上时代,更何谈成为合格的建设者。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从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对于其有效性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农村小学自然小班中,优质生源的流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加上人少,课堂氛围很难调节,所以如何激励学生是农村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的评价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有效的评价能激发人的潜能,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好的评价。结合我校数学课堂的现状,老师不断地领悟素质教育的精神,积极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态度观念、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目前,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分数的重视,使数学课堂教学法的评价主要还是以学生知识水平的考试分数评价为主,忽视了师生进行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用“磨作业”的方式提高成绩,容易给大多数学生造成过重的精神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由于学生数少,课堂的气氛也较难调节,容易沉闷,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一、二年级有人举手”,慢慢减少到“
五、六年级无人举手”。因此,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数学课堂教学,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我们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深钻生本,指导学法,确保课堂有效性
教师要树立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意识,以授人以“渔”的精神,多钻研教材,钻研学生,挖掘学法,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中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在农村自然小班中,教师可以对每一位学生分析,更详细地了解他们,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的点拨,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同时,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有效地传授知识是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学生而言,知识的有效就是指新内容、新方法,他们能懂易会的,学会后非常奏效有用的内容,学生的知识增长和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一堂无效的课是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的。学生并不是都能将已会知识进行举一反三,迁移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及时引导,让学生将知识串联,融合成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的知识,课堂有效性的最大化。这种知识才是学生最想获得的、融会贯通切实有效的内容,即有效知识。对有效知识的获取,必然会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也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到的知识总结并进行归纳,形成系统化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好方法。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
三、放手课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共同探究的能力
从自主探索的策略看,著名数学教育专家张奠宙教授指出:“让我们从课堂上做起,目标让学生自己明确,练习题材让学生自己提供,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难让学生自己解决,解题策略让学生自己商定,结论让学生自己归纳,小结让学生自己完成等。”现在我们常说,将课堂还给学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上述策略实施,再如何让学生发挥大胆想象,进行科学推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当代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团队活动,分工越来越细,再不是单打独斗就能闯天下的,需要许多人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一专多能”是理想的,符合现实的,每个人都只能对某一些方面掌握得比较好,而不可能掌握好所有的,“博而不专”的人就需要找很多“专家”合作,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而我们农村小学小班化,由于人少,很容易组织起来,有时甚至不分组就能进行,为此,我们日常课堂上就可以多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师参与其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放手让他们共同探究,在合作学习中交互提高,以真正起到合作学习的有效作用。
四、注重平时每一堂课的教学反思,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每一个学生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特点,同样,教师也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一个老师也都不是万能的,所以,一堂课下来,肯定会有不少缺点,漏洞。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各种准备,课堂中及时调整,课后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进行中出现的状况、学生反应情况、教师课堂掌控情况、课堂氛围状况等方面认真剖析,找出有积极因素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在不断“反思”中学习。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才会更好。
无论教学改革怎么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但光靠课堂教学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加强系统的理论探索,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以期取得更大的效果,争取在这一方面有所建树。
参考文献:
11.小学自然教学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教学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诱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的一种自觉动力,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好习的动力。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了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心情舒畅地去获取知识,并且乐此不疲。“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正是这个道理。可以说,兴趣是学生完成学习内容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巨大动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最应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注重创新美——破除封闭型教学,寓培养兴趣于教学法之中
认识本身是十分奇妙的,令人惊奇的过程,它会激起求知者生机勃勃,永不泯灭的兴趣。可实际并非如此。教学受封闭型教学的陈腐观点束缚,进行单一的语言教学,采用单一的因定而僵化的教学结构和模式。不管什么学科,都是单一的教学。教师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听到底,成了被接受知识的容器。由于这样上课灌,下课背,考记忆,把学生死死捆在书本里,造成了创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严重缺乏。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脱离现代社会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需要,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不打破这个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会得到激发和培养。而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彼得拉克说得好,“你知道得很多,但如果你不善于把你的知識用于你的需要,那就没什么用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妙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始时,力求在尽短的时间内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提高学生效率。
1、故事导入法
听故事是每个学生最愿意做的事情,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与本节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并能化难为易,化生为熟悉。这样使学生能对所学的事物产生了一个总体的印象,开始学习新内容时,有一个类比的事物,不是接触起来很陌生,从而化难为易。这样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使新学的知识化难为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2、设疑导入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有启发,通过设疑的导入使学生认真思考。在学生跃跃欲试,兴趣盎然时,引入新知的意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类比导入法
学生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4、教具导入法
数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抽象性。如果把这些抽象的知识,寓于各种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一定收到良好的效果。
5、谜语导入法
猜谜语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项活动,它对智力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不着。如果课堂上用猜谜语导入课题,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和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1、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这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常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3、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育中,根据各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把全班学生分几组,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创设操作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12.小学自然教学总结 篇十二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拼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到来,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合作也越来越广泛,自然拼读法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引入到国内小学英语教学中,用来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英语教学知识的能力。自然拼读法是一门兼具拼读、拼写和阅读的英语教学法,它侧重根据英语语音的规律来开展发音能力培养,组织学生认真掌握英语字母或者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领悟力和自学能力,提高教师在英语拼读教学中的教学力度,其有效地拓展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路,在阅读、听写和教学中呈现不同的教学状态。
一、自然拼读法的概述
自然拼读法作为一门科学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它的教学核心是根据英语字母与语音之间的对应关系来深入学习字母或者字母组合的拼读。自然拼读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现英语词组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引导学生领会英语发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制订完成一系列的科学发音标准,从而更好的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学习的目的。它是在国外教育领域被广泛推荐的教学方法,它对于儿童英语语言的启蒙具有非常突出的效果,不仅能够准确测试学生的发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单词,对他们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通过自然拼读法,可以降低学生对于英语单词学习的陌生感和抵触情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声朗读陌生的单词,对于掌握的单词和句子可以加深记忆力,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掌握英语知识,实现了英语单词的字母和发音的有机结合,在头脑中对字母和发音之间建立有效的关联,摆脱了传统机械式背单词的苦恼。
二、自然拼读法的优势
2.1实现汉语发音的有效迁移
人类语言都是长期演变而形成的,受制于人体生理结构和发声部位,不同语言的发音都有相似之处,体现在汉语发音和英语发音方面,可以发现很多汉字发音和英语发音都是一模一样的。在英语辅音发音中,我们会发现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发音相似,而通过自然拼读法,可以及时有效地利用汉语发音的规律来诠释英语字母及其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降低英语字母教学的难度。
2.2规避学习国际音标的误差
国际音标的因素符号是48个音素,传统的音标作为英语词汇系统之外的辅助学习系统,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任务繁重而且枯燥,最重要的是非常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偏差,练成中国口语的英语发音。通过自然拼读法,教师可以将国际音标中的48个音素缩减到44个,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对于英语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基础上,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发音习惯,也有助于他们提高记忆英语单词的能力和效率,规避学习国际音标的误差。
三、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拼读教学中的应用
3.1加强自然拼读法中的英语字母教学应用
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内容就是引导学生熟练掌握44个基础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规律,提高英语字母的认知和发音。利用自然拼读法,教师可以开展行之有效的字母教学应用,引导学生对于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的字形和发音建立有效关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英语字母的特点,结合自然拼读法的特色,建立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按照单辅音、辅音组合、短元音、长元音的规律进行分类和排列,实现课堂教学的有的放矢,充分提高小学生汉语拼音的能力,规规范他们的科学发音。
3.2利用自然拼读法巩固学生的发音规律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的小学生作为非母语的初学者,受到母语影响,在英语字母发音规律上有很大的劣势,这也为小学英语学习设置了很多的障碍。而通过自然拼读法来突出英语字母或者字母组合的音形联系,实现字母形状和字母发音的有效关联,可以巩固学生的发音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自然拼读法来进行辨音测试,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进一步检验课堂教学的成果。此外,通过自然拼读法深入学习英语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后,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规律加强下一阶段的学习效果,提高英语听、说、读和写的能力。
此外,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加强自然拼读法教学也很重要。
三、总结
综上所述,自然拼读法是国外专门针对儿童英语字母学习的一种方法,自从引入到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后广受好评,在英语单词识记、阅读方面有些卓越的成效。我们的小学英语老师应该充分掌握自然拼读法的教学规律,认真掌握其对字母音与形之间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并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胡晨筱.巧用自然拼读活化语音教学——自然拼读法在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应用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4(36)
【小学自然教学总结】推荐阅读:
小学自然(科学)实验教学重要性10-02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06-20
小学自然拼读学习体会09-05
漂亮的大自然小学作文11-15
自然教学工作总结08-20
小学美术一年级---《走近大自然》教案06-21
大自然的启示小学作文300字10-03
人与自然小学生观后感07-31
听听大自然的声音小学作文450字10-14
小学生美丽的大自然作文400字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