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2024-07-22

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精选9篇)

1.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篇一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

为了有效的促进生产力的提高,降低工程成本,减轻工人的操作强度,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和工程质量,满足功能和使用功能,在施工中我公司应把先进工艺和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应用到工程上去,大力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确保标书工期,质量和降低成本。

4.1、从技术上保证进度

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项目经理部设置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

实行图纸会审制度,在工程开工前己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并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出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其他技术文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使工程能顺利进行。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尽量压缩工序时间,安排好供需衔接,统一调度指挥,使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

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施工时采用计算机进行网络管理,确保关键线路上的工序按计划进行,若有滞后,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弥补。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应满足工地管理的需要,符合业主统一的管理的规定。

4.2、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组织好施工生产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在施工中制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规划,超前探索和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消除质量通病。

4.2.1、用现代化技术设备

工程实施中,将运用高精度的仪器,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控制施工的每个环节。

4.2.2、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

按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程序,精心组织流水线平行作业,控制每道工序,狠抓工序衔接,实行施工技术、测量、试验、计量技术资料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做到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管理标准相统一。妥善保管好有关工程进度、质量检验、障碍物拆除以及所有影响本工程的原始记录和照片。

按照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的技术要求,利用人才优势,发挥技术专长,实行规范化、程度化、标准化施工作业,在现场树立典型示范作业面,为创优质工程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工作。

4.3、先进设备

红外测量仪是一种新的测量仪器,在使用中非常方便。如可以不用尺杆,只要仪器找好水平,直接可以将标高打在墙上的红外水平测量仪;不用尺子就可以测量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和宽度的红外距离测量仪等。

石材厂切割、水磨出的磨边、倒角,无论从观感、手感上都要远比现场人工加工的质量好。

4.4、先进技术

随着改革的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在行业中也在不断引入和更新,都产生了新的工艺和新的安装技术。

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加强项目计划网络,工程成本,材料管理,施工方案编制,预算及文件与合同的管理,使原来复杂、繁琐的管理工作变得简捷有序,利用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了交流和推广建筑装饰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成果,将在工程实践中对新型材料和环保材料的应用,施工工艺的革新和改进,新型施工设备的使用情况很好的总结。

2.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篇二

1.1 给排水设计工艺在人员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因为高层建筑并不同传统建筑工程, 因此高层建筑的设计人员在工艺设计思想通常仅停留于了普通的设计理念层次上, 这就譬如高层建筑中给排水设计和布局欠缺给排水安全方面的考虑, 同时个别建筑尚未经过一系列的给排水审核以及验收就已经投入使用, 这种情况给高层建筑自身的给排水使用安全将带来非常严重的隐患。

1.2 高层建筑给排水管网设备的试压问题

高层建筑中给排水管网的施工, 一般是按照原本试漏检修以及强度试验两个流程进行的, 但是现阶段在管网试漏检修以及强度试验这两个方面, 绝大多数并不符合最初的设计规范和设计要求, 那么很容易给高层建筑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正常运行带来隐患。

1.3 高层建筑给排水减压阀设备的设计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 通常表现在高层建筑排水减压阀设备的型号选择之时, 为了能够避免其给排水系统布置非常复杂的问题, 设计师在其最初设计时对于给排水系统并没有采取分区设计, 相反则是选用了减压型的排水减压阀设备, 但是减压型的排水减压阀设备其相应型号的选择不够恰当, 最终对于高层建筑内部给排水的正常运转也就起不到任何的积极保障作用。

2 建筑中给水环保设计于工艺、设备方面的若干问题

2.1 建筑内部给水管道的设备选用问题

对于高层建筑内部的给水管道材料选择而言, 传统通常都是选用热镀锌钢管, 但是现阶段由于热镀锌钢管不够耐用, 比较容易发生锈蚀, 因此不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用水的水质卫生标准, 由此一来建设部也就大力推广并应用了塑料给水管。塑料给水管和金属管道相比较, 塑料给水管通常具有了质量较轻、耐压强度比较高、输送液体阻力比较小、耐化学腐蚀性比较强、安装相对方便、使用寿命比较长等显著的优点。因此排水管材的选择也是技术和经济二者进行比较的一个过程, 在技术上应当从外界压力、温度、应用环境、安装手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 与此同时还应当结合着业主的实际要求与高层建筑的档次, 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比较之后才能确定。

2.2 高层建筑内部给水工艺的确定问题

现阶段国内高层建筑中比较常用的加压供水设备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为低位水箱加工的频泵加高位水箱供水设备, 第二种为低位水箱的加变频泵机组供水设备, 第三种为无负压变频机组的供水设备。那么这三种也是当前国内高层建筑在给水系统设备中比较普遍采用的几种。对于高层建筑内部进行的供水方式选择而言, 也就是应该首先确定究竟采用哪种加压供水设备, 并且确保可以使用经济合理、技术手段先进以及供水安全可靠的给排水系统。在设计时, 高层建筑内部的加压以及供水方式是确保正常给水运转的核心, 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出供水形式以及加压方式对于现代高层建筑才是至关重要的。

2.3 建筑内部的给水竖向分区设计问题

建筑内部的给水分区, 通常是指沿建筑物内部的垂直方向, 依次地依照顺序科学、合理地将其详细划分为几个不同的供水区域, 这其中每一个供水区均有非常完整的给排水系统。在这个环节中, 确定给排水竖向分区是当前高层建筑内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工作中核心的和最为基本的环节, 其竖向分区是否科学、合理, 最终将直接地关系到了高层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运行、使用、管理、投资以及节能的情况以及效果。

3 新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建筑给排水环保设计中的合理应用

3.1 高层建筑的消防水泵房设计

高层建筑内部如果发生了火灾, 有可能会需要非常大量的水源来进行灭火。那么为了能够保证具有比较足够的消防水源, 有关人员在对其高层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设计之时, 就需要首先考虑到对其后备水源与设备的设计。高层建筑中的消防水泵房, 也就是是高层建筑内部消防储备水源的常见方式。与此同时消防泵房的设计系统主体就是消防水池。高层建筑中消防水池则是在有序的消防水源不能够全面满足高层建筑自身的消防需要以及消防进水管道单一而给水管道比较分散的情况下一定要建立的, 以便于未来更好地补充高层建筑自身的消防和安全用水。

3.2 高层建筑的自动给排水设备

(1) 走道喷头设计工艺。为了能够及时对高层建筑走道内部进行灭火和消防, 设计人员应当按照与之相关的规定将高层建筑内部走道喷头的具体数量设定于八个或者是八个以下。与此同时, 为了确保走道喷头和走道支线水管之间的匹配程度, 相关设计人员还应将走道喷头和配水管或者其支管进行接连。除此之外, 在布置喷头管线的设计环节中, 设计人员还应当充分考虑和分析暖气管道与电力设备的运行线路等具体问题。

(2) 配水管设计工艺。配水管入口相关减压设备的设计人员, 在其针对现代高层建筑物的自动给排水系统中的配水管入口进行必要减压设计之时, 应当分析和考虑到两个主要方面的问题。首先一方面, 应该要充分考虑和分析高层建筑内部的高度与水力在其实际运行过程中所能够产生的损失。其次一方面, 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及时地针对水泵的扬程情况进行必要的计算, 以便可以准确的掌握和了解配水管入口位置的实际压力, 以便于设计出与之相应的减压方案。

(3) 试水装置设计。高层建筑内部的试水装置通常存在于其自动给排水系统中的末端处。相关设计人员需要依据实际试水出水口的流量系数以及要求来设置出与之相匹配的一套试水装置。接下来, 设计人员再在根据与之相应的试水设备, 进一步设计出间接的排放排水管, 这样就能够较好地防止出现漏水的情况。

(4) 增压泵设计工艺。增压泵通常能够对高层建筑内部的给排水系统提供非常足够的排水压力, 以确保高层建筑内部水源的正常、有序供应和排出。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设置排水增压泵之时, 应当对增压泵的具体排水量进行全面要求, 使其可以满足对于一股水柱的正常增压。在此基础上, 相关设计人员还能够通过添加增压设备或者是将其水箱的位置进一步抬高等手段来严格控制其增压泵的实际扬程。

4 结束语

现阶段, 给排水系统的科学设计是现代高层建筑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高层建筑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建筑安装工程。那么一个高层建筑工程拥有了先进、科学的给排水系统, 不仅可以确保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个城市内部居民的用水供需问题, 还能够进一步解决了在高峰期的缺水问题, 最终还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少了城市内的污水排放量, 做到有效地保护环境的目的, 因此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能够进一步推进和发展节水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张根龙.浅谈高层建筑给排水中的工艺设计[J].科技与生活, 2010 (05) , 25-27.

3.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篇三

【关键词】立体构成 时装饰品 工艺课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也愈发凸显,现今市场中时装饰品由于其多种多样、材质丰富、易于搭配的特点非常受大众的欢迎。而一个时装饰品是否受欢迎最关键的就是其外形的设计,所以在时装饰品的制作中,立体构成是非常重要的。

一、立体构成课程的要求

在现代艺术工艺设计中,立体构成是一门很关键的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对空间组成与立体形态的规律进行研究。其主要作用就是使人们通过艺术的合理造型产生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和感官上的愉悦。具体来说,立体构成就是对材质的如何搭配等进行探究,通过适当的造型与规划创造性地设计出有美感的造型。与此同时,立体构成对各种三维模型也要求真实可见的,需要从多个方面对造型进行考量,而这就势必对材料进行一定程度的涉及,和不同材料的质量、密度、颜色和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立体构成对时装饰品材料和工艺课程的意义

对于当今中职学校的服装设计教育者来说,立体构成这一专业基础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而由于网络在现今社会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学生群体大多数已经习惯了在电脑面前进行学习与娱乐,其直接的影响就是使学生们在思考问题时都习惯于用平面思维进行思考,而对空间的立体思维能力较弱。立体构成则会有效地对学生的创造力与空间想象力进行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时装饰品材料与工艺有很强的实践性,其通过对各种材料的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后,通过时装饰品的制作方法,对各种材料采取适当的制作方式,从而得到最终的作品。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成良好的三维空间思维与设计习惯。相反,如果仅仅停留于课程要求而不注重实际,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进行动手制作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计划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出现一些设计上的雷同化和制作上的低俗化。而如果能正确的将立体构成理念应用在实际饰品制作的过程中,就能够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在时装饰品材料与工艺课程中充分利用立体构成理论,辅以动手的方式对造型和工艺运用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将有助于对工艺造型设计的透彻理解,从而为以后的设计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流行服装饰品材料和工艺课程中立体构成的应用

1. 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对单种材料进行练习。在开始的课程学习中,重要在于立体构成中的点、面、线、体积与空间等不同元素进行掌握,并且对于不同元素进行深入的理解,采用合适工艺与器具进行设计处理。现在常用的饰品材料中,金属是一种常见的材料,也是较为重要的材料。金属材料的造型较为丰富,并且可以很好的凸显出立体构成中的要素。金属材料的相关种类及其丰富,且具有多种特性,在课程中主要选用一些基础金属,如黄铜、紫铜、纯锡及锌合金等。木料来自于树木,树木的生长过程中,生长方式各不相同。木料的选择上,一般可以分为软木和硬木两种,在饰品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的考虑木材的本身情况,并尽可能的选择一些生长结构致密的木材,比如黄杨木、檀木等。在色调方面,不同的木材之间也有非常大的差距,在对于饰品的后期上色工序时,要在保证上色质量的基础上,保护饰品的表面。同金属为材料进行比较来说,木材偏向于对“面与体”的表现,而同金属偏冷的心理感受相比,木材有更温暖的质感。石材主要是价值较低的天然半成品宝石,山石与软玉等等,通过石材为主材的造型,并且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出制作材料与其他材料不同的区别。而在学习过程中,要更多的通过对提高对石材制作的技术水平,从而更好的制作出具有良好空间感的造型。第二,对多种材料结合制作的练习。在对单一材料进行学习与了解后,要对金属、石材与木材这三种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然后将其通过合适的方式融入到一件服装作品中,要注意不同材料间结合的质感和造型,及不同材料间整合方式的处理。在实际的材料融合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各种材料的主次关系和地位,通过适当的对比方式,使作品展现出更强的表现力,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饰品材料和服装材料之间的协调,从而使作品的整体造型能够更加的和谐与统一。

2.需要注意的重点与难点。时装饰品材料和工艺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对制作工艺和工具设备的恰当运用,对特定的材料进行加工处理,辅以立体构成造型的设计原理,来做出三维化的饰品造型。而如果想做好饰品的设计工作,则需要对多种材料进行反复的实验操作,从而探索出更好的材料造型表达方式。

总之,时装饰品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非常关注的视觉范畴。在流行饰品的设计上,要对现有材料和工艺进行不断的创新,提高整体饰品的造型设计水平。在设计中,应充分运用立体构成的原理,将立体构成与工艺进行完美的结合。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也要时刻对各种方式进行反复的实验,用一定的规划方式以达到预期的目标,逐步提高自身扎实的空间造型能力与动手能力,从而为以后的专题设计课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单英.传统元素在流行饰品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03).

4.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篇四

GPS测量定位技术的应用

本项目位于太原南站北侧、毗邻北营村、许东村的房屋建筑工程,我单位计划在本项目施工中推广使用GPS测量定位技术,使测量放线工作更加准确、快捷。使用GPS测量定位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采用GPS导线代替常规导线,可充分发挥GPS不需点间通视的优势,使选点工作更加灵活和方便,特别是在建筑物密集、植被茂密,通视条件较差地区,常规导线常常不可行。采用GPS导线网代替常规导线测量可不受季节等时间的限制,工作效率提高2倍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2)采用GPSRTK进行天桥定测放线能够满足平面及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RTK技术较之常规测量有明显优势。RTK作业观测精度高且误差均匀,可实时知道观测结果和观测精度,作业误差相互独立,不积累,不传递。

(3)使用GPSRTK进行数字化测图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且采集的数据质量高、精度均匀。特别适合工点图测绘和修测数字地形图。

(4)采用GPSRTK技术进行断面测量具有断面数据采集自动化程度高,测量者沿手簿指示的方向根据地面起伏情况采集断面点,真实地反映地表情况。并且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能直接将采集的断面数据生成Auto-CAD环境下的图形文件,能有效提高断面测量的质量和效率。

环保施工机械的应用

我单位具有雄厚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施工机械装备力量。本次施工,我单位将发挥机械设备先进、品种齐全的优势,根据合同内的工程量及工期,为本工程配备性能先进、数量充足的施工机械,以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机械化作业,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程质量。施工机械的选型上,全部选用低噪声、低振动、低污染、高效率的施工设备。严格控制强噪声作业,施工现场在使用混凝土振捣器、柴油发电机、电锯等强噪音机具前,采取隔音棚或隔音罩进行降噪封闭、遮挡,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钢模板。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太原市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要求。

5.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篇五

1目的

为加强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2范围

适用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管理。3 职责

3.1项目总工是项目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的负责人,负责项目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管理工作。

3.2技术质量部是公司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的主要管理、实施部门,负责项目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实施。3.3各分公司负责本责任范围内各项目部的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实施及日常管理。4控制程序

4.1立项原则和选题范围

4.1.1立项的课题,必须具有先进性、可行性、良好的经济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企业和群众的需要,符合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4.1.2选题范围

a.首次在本公司施工、生产实践工作中运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新产品、新工艺项目。

b.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即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项目。

c.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施工条件(环境)的项目。

d.重大技术难点攻关。

e.学习国内施工、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三新”成果,并结合本项目实际,加以改进后在本项目推广应用。

f.赶超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4.2项目的实施

4.3.1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实施,由项目技术质量部负责实施,项目总工负责考核进度和质量。

4.3.2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应用过程中,要积极参照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6.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篇六

因此对工艺管道材料标识在工程项目实践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有着深远意义。

【关键词】工艺管道;材料标识

因为工艺管道的种类比较多且工作状况相对复杂,另外在一个工程项目中会出现很多种材质管道。

如果用错材料或是利用不合格的材料,就会导致生产时出现焊道脆裂与脆断问题发生火灾与爆炸状况。

对此,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合理、准确运用材料,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与本质安全,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之前一定要对工艺管道材料进行有效标识。

一、工艺管道材料标识的必要性

在工艺管道材料的标识管理范围方面而言,一定要依据工程项目特点,对材料的错用问题和串用问题进行有效分析研究。

首先,要对工艺管道运用的重要受压元件进行标识,主要包含管子和紧固件以及法兰等,同时要对焊接材料进行色标,主要包含焊条和焊丝。

其次要对工艺管道在进行施工时的状态进行合理标识[1]。

最后还要对材料的堆放位置进行科学标识。

在工艺管道材料的标识管理系统方面而言,所有的管理规定和体系如果未进行严格执行,都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

对此,一定要依据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创建合理的工艺管道材料的标识管理系统,确定所有工作人员的有关责任和权限,从而保证所有工作可以落实到每一个人。

二、工艺管道材料标识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工艺管道施工时,到货材料间常常会出现不匹配现象,主要包含工艺管材和管配件的内外径不统一,而且壁厚也不相同,在椭圆度方面存在一定偏差,尽管问题不是很大,可是严重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例如强行完成组对就会导致焊接缝错边和焊缝返工等问题,有些时候就必须重新采购材料进行施工。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展现在工艺管材之间并不匹配,工艺管件之间难以匹配,工艺管材和焊接方法不合理,法兰和阀门难以匹配,工艺管道法兰和装置法兰难以匹配。

上述现象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通常会出现的问题。

通过研究与分析得知,通常情况下,在供货质量和订货单以及采购单方面并不存在问题,而且工程项目设计与工艺图纸的审核也比较严格[2]。

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前国内外运用的工艺管材与管件等许多管道材料标准相对较多,同时兼容性比较低造成的。

对此一定要对工艺管道材料进行合理标识,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三、加强工艺管道材料标识的对策

(一)材质色标

工艺管道和工艺管件的材质色标主要是运用彩色油漆完成工艺管道材料的标识,应该涂抹在工艺管道的外壁上,依据材质的差异利用不同的油漆在管道的表面绘制一条或是许多条各种颜色的平行线进行区别,标识线一定要贯穿整体管道长度,其中宽度要在5毫米至15毫米间,同时两条油漆之间一定要维持5毫米之上的距离,但是距离坡口的50毫米内不要进行色标。

另外选取的油漆一定要具备清晰、牢固和颜色比较容易辨认的特点。

(二)壁厚色标与阀门标识

工艺管道壁厚的四表一定要在管道材料的外壁上选择间断的直线完成标识,其中宽度应该在5毫米至15毫米间[3]。

工艺管件的壁厚色标通常要以直径是5至20毫米的彩色油漆完成原点标识。

而阀门标识要在阀门通过试验合格之后,通常在阀门的.大盖法兰位置建立宽度是10毫米的标识,长度是法兰厚度的油漆标识,而无阀盖阀一定要在阀体上进行标识,在标记过程中一定要清晰和整洁。

对此一定要满足下述要求。

首先液压试验合格的要标识为绿色,而低压密封经过试验合格的要标识为黄色,阀门拆验通过合格之后要标识为红色,而安全阀在试验合格之后要标识为黄色,并且进行铅封,而不合格的阀门要标识红色。

(三 )紧固件和焊接材料标识

螺栓标识主要是在平端位置,选取油漆直径是2毫米至10毫米的圆点进行标识。

而螺母标识一定要沿着外侧竖向进行标识,其中油漆的宽度要在5毫米至10毫米间。

根据规定不可以利用油漆当作标识的螺栓,利用标签当作标识同时注明材质与规格。

在焊接材料标识方面而言,一定要在焊条没有焊药的一端的端部进行色标,同时覆盖焊芯的表面长度不可以超出3毫米。

而焊丝要在靠近筒盖的一端进行色标,而且覆盖焊丝的表面长度要在5毫米至10毫米间。

(四)现场管道材料的堆放标识

在现场创建原材料区与成品区,同时创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以及待检查区,把管道材料依据区域进行堆放。

利用标牌完成标识,其中合格品区域的标牌可以用白底黑子,而待检查区域的标牌可以用白底蓝字,另外不合格品区的标牌可以用白底红字[4]。

在利用标牌时可以选择防水材料,同时做好维护工作。

原材料的标识内容主要有管道规格型号和进场日期以及材料的数量等。

(五)建立监管体系

创建检查制度,要定期或是不定期完成管道材料的标识与应用状况的分析和检查,而检查的主要内容包含管道材料标识的精准性与及时性,还有状态标识的精准性与及时性,同时对焊接材料运用符合性完成有效检查。

制定考核制度,确定奖励和惩罚体系,同时严格执行,针对管道材料的标识管理有关企业与工作人员给以奖励,针对并未严格执行或是发生材料错用和串用的企业以及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采购时管道材料的标识说明

在采购管道材料过程中一定要完成注释说明,部分位置要由设计院出图,其中由甲方的材料储备库完成配料,所以建议配料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结合各方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措施或是一件针对各个工区或是依据工艺流程介质完成配料。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就是石油和化工设备稳定、有效运行,其中管道材料的合理、科学运用可以有效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在工程项目实践时,一定要不断探索,完善材料管理的有关程序与方法,同时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能力,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确保企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薄健强,李梦欣,张德姜.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管道安装手册[M].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赵妍,于春阳,张西庚.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指南[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

[3]王曙光,柳金海, 陈百海. 金属管道焊接工艺便携手册[M]. 北京: 机械出版社,2010.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W4730-)[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1): 70-110.

管道标识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2】

摘要:目的 探究管道标识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10月~11月收治的88例行管道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管道标识,观察两组患者应用管道的安全性。

结果 治疗组管道安全事故发生率为6.8 %,对照组管道安全事故发生率为36.4%,治疗组患者管道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管道名称、护理措施及潜在并发症认知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应用管道标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事故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性,使患者可良好恢复,疗效显著。

关键词:管道标识;安全护理管理;实践

应用管道患者多为重症患者,管道复杂,病情轻重不一,若护理不当,易引发并发症、差错失误等现象。

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措施中,管道标识是对各管道进行标记,便于使用管道,对护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月~2011月收治的88例行管道患者,男53例,女35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48.5±3.6)岁;18例急诊插管患者,20例重症插管患者,25例因呼吸道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插管患者,25例实施全麻插管患者;按照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插管方式等无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患者管道进行及时的更换、清洗和固定。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管道标识。

首先明确管道种类,按照管道作用分为入路和出路两类管道。

入路管道包括:经鼻饲管、气道湿化管、其他部位静脉留置针、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管等。

出路管道包括:脑室引流管、脏器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1]。

其次采用管道标识时,需要采用数字、符号、文字、图形等进行区分,并且护理人员要掌握各种管道标识代表的意思,将标识使用说明制定小册子,以文字和图标形式展示,使护理人员能够快速且全面掌握各种标识所代表的意思。

使用规范的管道标识将其贴在入路管道的上端和下端;在出路管道标识中,应该是在引流管和引流袋中接口上方贴标识,尿路标识应贴于尿管分叉部位尾端及气囊等部位。

最后要不断改进护理质量,要做好护士交接工作,对患者管道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仔细管道标识的正确性,管道是否出现脱落情况,保证护理措施的安全性。

每个月开展护士沟通交流工作,分析上个月管道安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此保证管道护理质量,护士长要监督护士贯彻落实管道标识的护理工作,并评价其护理质量。

同时要培养护士高度的责任意识,提高管道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差错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得研究数据均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管道安全问题对比 治疗组管道安全事故发生率为6.8%,对照组管道安全事故发生率为36.4%,治疗组患者管道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士对管道名称、护理措施及潜在并发症认知情况对比 采取调查问卷法方式,对每组30名护士进行调查。

治疗组掌握管道名称28名,干预措施29名,潜在并发症认知情况28名;对照组18名掌握管道名称,20名干预措施,15名潜在并发症认知情况;治疗组对管道名称、护理措施及潜在并发症认知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管道安全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管道的安全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预后质量,关系到患者身体康复及生命安全。

在设计管道标识时,需严格按照设计原则,保证标识醒目,能够使人一目了然,便于识别[2],因此,根据临床需求,对不同管道进行不同标识。

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采用管道标识,能够有效加强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预见潜在护理风险,保证管道准确安全使用[3]。

在本组研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管道标识,治疗组44例患者,有28名护士可认知潜在并发症,对照组15例认知潜在并发症,可见,通过管道标识可能够使护士熟练掌握管道并发症。

其中治疗组对管道名称、护理措施及潜在并发症认知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在对管道进行标识时,可以用不同颜色、字母、文字及图形对管道进行标识。

颜色可以对人们视觉造成一种刺激,字母、文字及图形都可以使护士一目了然,提高管道使用的安全性。

管道标识的规范性,可明显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在需要使用复杂及相似管道时,护士可以有针对性进行管道的检查和交接,节约了工作时间,避免发生管道护理管理中出现遗意外事故。

本组中,治疗组管道安全事故发生率为6.8%,对照组管道安全事故发生率为36.4%,治疗组患者管道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因此,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应用管道标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事故发生率,加强管道护理效率,提高管道使用的安全性,促进患者良好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罗芳.应用管道标识对ICU患者进行管道安全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4):72-73.

[2]程锦珍,朱彩云,李格宁,等.管道标识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管道安全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1,24(10):140-140.

7.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篇七

1.1 皮革材料

皮革材料简单的说就是动物皮毛经过化学处理,使其不会腐烂,并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与通透性。皮革材料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在衣服、鞋帽、家具、体育用品以及生活用品等方面都有应用。当前应用最多的皮革材料主要是猪皮、牛皮、羊皮、驴皮等等,也有少量大鱼皮、爬行类动物、两栖类动物皮革等。

皮革材料加工主要是将天然动物皮毛通过鞣制的方式进行,根据鞣制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铬鞣革、植鞣革、油鞣革、醛鞣革以及结合鞣革等方式,不同的皮毛所选择的鞣制方式不同,得到的鞣制效果也有所差异。经过鞣制以后的皮革才能够进行衣服等的制作使用。进行皮革加工与生产是比较复杂的一项工作,其需要几十道工序,包括生皮、浸水、去肉、脱脂、脱毛、浸碱、膨胀、脱灰、软化、浸酸、鞣制、剖层、削匀、复鞣、中和、染色加油、填充、干燥、整理、涂饰,到最后才是成品皮革[1]。

1.2 工艺表现形式

皮革服装是指以皮革作为主要部位面料,辅助以纺织品进行加工生产的衣服、夹克、西服、裤子以及风衣等等。当前我国制作皮革服装主要应用的是牛皮、山羊皮、绵羊皮等为主,也有部分服装应用猪皮制造。

皮革服装由于原料的特点与其他的材料有所差异,所以在进行设计方面与其他材料也有所不同。皮革服装设计的过程之中,其工艺表现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拼接、合缝线迹、包边、印花、激光镂空等形式。由于皮革的大小以及形状的限制,因此在皮革服装中,都需要进行拼接,而在皮革服装中拼接的时候主要是穿刀,这样可以使服装制作效果更好。褶裥工艺也是皮革服装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工艺表现形式,通过压褶工艺使服装展示出一种不一样的效果。缝合是服装加工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缝线在缝料上形成线迹,这是制作服装最基本的一种工艺手法,通过不同的缝线方式,使服装展示出不同的设计效果。分割线工艺表现形式,是通过分割线去掉省份,体现出一种不一样的美感,根据服装整体效果与造型出发,将服装分割成为几个部分,之后将其缝合成为成衣,展示出一种不一样的美感[2]。

在皮革工艺设计的过程之中,其所采用的工艺不同,展示出来的设计效果有很大的差异。在传统皮革工艺设计中,主要运用的工艺手法是绗缝技术和拼接工艺。

1.2.1 绗缝工艺

绗缝是皮革服装设计中是最常用的一种工艺。在应用这种工艺的过程之中,根据不同的皮革材质,所选择的绗缝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所使用的皮革材料是比较柔软的材料,在选择绗缝工艺方面,要注重更加细致的绗缝。通过不同绗缝工艺,展示出来的服装设计效果也不同。比如通过绗缝技术将皮革的外形轮廓线展示出来,绗缝技术的不同,展示出来的皮革服装的外形也有很大的差异,可以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享受,这是皮革服装设计的过程之中最与众不同的一点。

1.2.2 拼接工艺

由于皮革的材料特殊性,其大小不确定,形状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制作皮革服装的时候都需要进行拼接,加上皮革材料的价格比较昂贵,因此在进行皮革服装制作的过程中,拼接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有些皮革材料中的缝子可以选择偏缝的方式进行处理。皮革材料与其他的材料不同,不会像纺织品一样出现毛边,所以在进行皮革拼接的过程中,拼接缝的宽度可以适当的调整,通常的皮革拼接缝为1 cm左右,甚至可以缩小到0.5 cm[3]。

可以说绗线与拼接的方式,在皮革服装制作之中是必不可少的两种方式,也是在皮革服装制作的过程中所应用的最基本的工艺方式。

2 皮革材料的创新设计应用

皮革材料是组成皮革服装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对于皮革服装工艺设计的研究往往体现在对皮革材料的探究上。一块好的材料是决定一件皮革服装的关键。对于材料的创新探究一直是众多皮装企业工作的重心,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设计,才能使产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2.1 多工艺组合创新运用

特殊皮革材料的产生是工业生产的必然产物,它是将不同工艺设计和组合聚集在同一块皮革面料之上,通过前后的顺序调整来使面料产生不同的视觉设计效果和面料质感。把几种常规的制革工艺,如印花、激光、烫金、压模、滴塑、压胶等同时运用在同一块面料之上,往往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将数码印花和压模工艺相结合,可以使所印的图案产生立体浮雕的感觉,亦可以使图案更为栩栩如生,仿佛与真实的图案并无异处[4]。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工艺组合与运用往往是面料多样性的关键。将原有的面料进行一番大胆的改造能给服装增添不少趣味性。

2.2 多面料组合创新运用

依托于现代先进的工业设备和精良的传统手工艺,我们可以将不同的面料进行穿插、叠压、复合或双重面料的刺绣和压花从而使面料达到特殊视觉效果和不一样的肌理质感。丰富的面料种类是多面料组合运用创新的关键,随着面料开发商不断地创新改革,面料的种类也较以往更为丰富。如将传统的编织工艺面料和其他面料相复合,能使单薄的面料变得更加厚实,更加利于皮革服装廓型的塑造,同时也能使面料表面富有层次感和肌理效果[5]。通过不同面料的组合运用创新,将原本普通的面料彻底改头换面,为服装企业设计研发产品提供了无限可能。

3 新型材料的装饰工艺设计

随着现代皮革服装产业地不断壮大,皮革服装企业也不断地在增加,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愈发得激烈,这也促使了企业在产品研发上不断投入财力物力,以此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近些年来涌现出了不少新型皮革工艺,并且有不少工艺已经运用到市场化的产品中,并得到了积极的反馈。其中皮革数码印花和激光镂空工艺是两种运用比较普遍并且在市场上得到认可的新型工艺。

3.1 皮革数码印花设计

人们对皮革时装化的要求愈加突出,市场对皮革印花等皮革后加工产品的需求愈来愈大,而现代纺织印染业的不断技术进步,也为生产千奇百怪的印花皮革提供了技术支持。

皮革数码印花技术不仅可以对皮革服装、皮带、皮包、化妆包等皮革制品进行印花加工,而且色彩丰富生动,色牢度高,输出的图像效果逼真,永不褪色,同时环保无毒,为皮革服装的设计生产提供了无数新的可能。

3.2 皮革激光镂雕设计

传统的特种皮革面料制作工艺需要后期的磨花、烫花、压花等加工处理,而激光镂雕烧花在此方面具有制作方便、快捷、图案变换灵活、图像清晰、立体感强、能够充分表现皮革面料的本色质感,以及历久常新等优势。如果结合镂空工艺更是画龙点睛,相得益彰[4]。由于方便快捷的制作工艺及其工艺特点在服装上的运用能产生十分明显的效果,因此该种工艺在近几年的皮革服装市场上大受欢迎。

4 皮革服装材料装饰工艺的美学价值

4.1 多样化的审美取向

皮革服装由于材料特点与众不同,可以使其本身展示出一种多样化的审美取向。皮革本身的光泽会带来一种奢华,酷炫和野性的魅惑。不同的工艺处理手法,可以使皮革服装变得更加合体、舒适、美观,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效果。

4.2 装饰工艺的艺术价值

皮革服装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是通过皮革服装加工的工艺展示出来的。比如分割线能够使服装更加符合人体的体型,可以将形体美完全展示出来[7]。同时运用不一样的缝合方式,利用褶裥等装饰可以使服装更具特色。正是皮革材料具备这些不同的装饰工艺,才使其服装设计效果变得与众不同。

5 皮革服装材料装饰工艺的发展前景

皮革服装未来仍然会是人类服装产业之中十分重要的门类,不过由于近几年受到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环保压力等影响,使皮革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因而导致皮革行业的生产、出口增长都十分缓慢,并且产值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皮革服装的生产加工也在不断的进行自主创新,注重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同时在设计方面,改变皮革材料的应用方式,重视皮革服装的设计创新,使皮革服装样式以及材料的装饰工艺方面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之中,我国皮革服装产量将会进一步的增加,并且皮革服装质量也将会有所改善,皮革服装的销量也会进一步的扩大。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购买力也得到了提高,从而会更加扩大皮革服装的消费市场。

由于当前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想要使皮革服装产业拥有更好的发展,就要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符合时代精神,将服装设计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点。

在皮革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从面料选择、色彩搭配以及款式设计等方面进行,在结合当前人们的需求基础至上,注重所设计的服装的实用性,同时注重各种服装饰品的搭配,可以将皮革与其他材质进行结合使用[8]。

注重提高皮革服装设计人员的艺术修养。皮革服装企业想拥有更好的发展,设计出更加吸引人的产品,只有通过提高设计人员的艺术素养,在设计的过程之中不断的创新,运用各种不同的设计手法赋予服装不一样的内涵。

6 小结

皮革材料作为人类最早的御寒服饰用品,一直沿袭使用至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消费者喜欢选择购买皮革服装。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不同需求,皮革服装材料的工艺设计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服装工艺,让皮革服装会出现多样化的设计风格。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对皮革服装企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抓住更多的市场,在设计方面要进行不断的改进,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魏静.皮革服装的设计与工艺[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2,(05):97-99.

[2]罗琴,叶耀苏.皮革服装中分割线设计探讨[J].山东纺织科技,2014,(03):37-40.

[3]王建国.服装工艺设计中缝线的选择[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S1):421-422.

[4]周莉英.皮革服装的设计特点和缝制工艺[J].中国皮革,2002,(10):96-98.

[5]万宗瑜,蒋汉奎,叶红艳.裘皮服装的工艺设计研究[J].皮革科学与工程,2004,24(04):41-46.

[6]谢萌.毛皮饰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5,25(5):66-69.

[7]万宗瑜,张与澄.皮革皮草服饰的设计创新探析[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4,24(1):27-59.

8.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篇八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雕刻技法;课程改革;材料更新

一、雕刻设计来源

雕刻艺术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它的发展受宗教文化、相关哲学理念、价值观念的影响。传统雕刻作品形式的表达以静态为主,是空间造型与静态艺术结合的艺术型美学艺术。雕、刻、塑制作工艺的结合,统称雕刻。有关雕刻艺术的文字记载可上溯至南北朝年代,雕刻制作技术精湛,材料的选择性强,比如玉雕、木雕、皮雕、核雕等,雕刻逐渐由实用性演变为艺术品,在工艺美术领域占重要的艺术地位。

就制作手法而言,雕刻制作中的首要技法是消减法,空间与形象的营造为其设计效果。简而言之,就是用工具进行切削,去掉多余废料,将艺术形象制作出来,用不同的工具雕刻出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及韵味。不同的材料及表达形式在后续研究中做详细说明。

二、教学模式改革与材料更新

“教、学、做”结合的教学模式是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课堂到工作室学习地点的转移,教师在“做时教”,学生在“做时学”。通过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明确学习的目的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动手过程中结合原理掌握技能,应用于模拟项目。因此,以材料更新为突破点改革传统手工雕刻教学模式尤为迫切。

1.雕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学科性教学目标制订易造成理论与实践技能的脱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高效并主动地掌握课程制作技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与研究,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材料更新与教学改革工作。

手工雕刻是以雕刻技能和材料为核心的艺术创作形式,特点是实践性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基本的雕刻技能,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学生结合现场环境选择制作形式并进行实施的能力,即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在装饰艺术领域的综合能力。高职高专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具备动手能力,能在专业领域应用相关知识与技能,使学习服务于就业、择业。

2.材料更新

(1)题材来源。吉祥图案、年画、吉祥物、传统绘画艺术等艺术形式是雕刻主题设计的主要来源。吉祥图案的选题以有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为主,多采用象征、谐音等手法。最常见的是以龙、凤象征吉祥与权贵,龙纹样在我国工艺美术中运用较多。年画的画面线条流畅清晰,色彩鲜活,气氛热烈,适宜雕刻制作。年画的题材、刻板技术、艺术风格特点鲜明,吸收其他绘画元素融合成为成熟的画种,雅俗共赏的特点使年画在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吉祥物是人类文化生活的产物,表现形式是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形成的原始文化,其写实的图形、夸张的手法将原型再现,创作手法极具鲜明特征,这种艺术形式是手工雕刻的主要创作来源。其它艺术形式中,如传统绘画的一些艺术因素可融入雕刻制作的创作中。雕刻材料的选取直接影响艺术创作的效果,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肌理质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材料的选择是基于题材的表达而选取的。

(2)材料更新。①聚氯乙烯(PVC)材料。聚氯乙烯(PVC)塑料是氯乙烯单体聚合物,可分为软PVC和硬PVC。硬PVC不含柔软剂,韧性好,易成型,环保,保存时间相对长,因此具有较大开发价值,在传统手工雕刻工艺教学过程中常选用硬PVC材料。PVC材料雕刻的特点:a.裁切方便:可按照尺寸任意裁切。一般一名学生为一组,使用40*60尺寸板材,按照教学时间要求在可控范围内可完成设计与雕刻制作;b.质量轻:40*60cm大小板材的质量约为59克,搬运方便;c.表层任性适度:刀痕平整、光滑,适于雕刻;d.板材为白色,雕刻效果易把握,后期着色可加强主题风格,增强视觉冲击力,操作方便。②密度板材料。密度板也称纤维板,是热压而成的人造板材。其质地较软,强度较高,密度均匀,易再加工,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防水性较差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密度板材料雕刻特点:a.易着色:各种涂料、绘画颜料均可在密度板上进行绘制。在雕刻制作后期处理时,借助丙烯颜料可对创作稿进行色彩搭配研究。b.材质均匀:硬度较PVC高,雕刻时需注意制作力度。c.密度板为原木色,线稿处理时需注意整体雕刻效果,按制作程序进行墨线上稿。雕刻成品可在室内直接悬挂亦可着色悬挂,强调空间风格。③皮革材料。在皮革上雕出不同层次的平面作品,统称皮雕,主要技法为敲击、推拉、挤压,使纹样在皮革表层雕琢出凹凸的层次及纹饰,以制作出各种表情以及深浅、远近等感觉及效果,因此,运用的技巧与竹雕、木雕等技法类似。考虑到课堂教学特点,真皮材料的引入应以小范围实验为主。在课程设置中,可将该材料运用在拓展学习领域技能学习环节供学生选择。④其他材料。适于雕刻的其他材料还有桃核、橄榄核、葫芦、牛角、椰壳等原材料,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与地方特色。其中核雕是在植物果核上,利用其外形特点雕出各种艺术造型。核雕的题材选取途径不受限制,油橄榄核大小合适,硬度适中,雕刻周期可控,符合课程设计要求,因此在后续课程中将被进一步引入课堂进行课堂试验。

三、雕刻教学的实施方案

1.模块划分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一体化教学模式多采用阶段性的教学时间段安排,课程教学中将雕刻制作理论与操作过程进行整合,将操作过程分解成若干教学制作的模块,将雕刻理论融到模块中讲解,讲练融合。这种教学模式使理论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将教学时间与制作工具的利用率提高,教学内容设置结合专业模块任务制订,学生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学习兴趣得到实际意义上的提高与验证。

2.教学环境的营造

建设能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场所,如雕刻工作室,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在教学内容选取和基于完成工作任务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方面,保证实践内容能进行操作,引导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明晰职业观念与标准。因此,教学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能实现学生“学”和“做”的实训条件,是可操作性教学的硬件保障。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教师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雕刻课程改革小组中的教师要有丰富的企业经验,保障课程完成的标准。其次,教师业务能力要过硬,保障课程完成的质量,如教师要拥有高级工艺美术师等技能认定资格。复合型人才是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关键。

4.教材的建设

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了学科体系课程的束缚,其配套教材必须重新开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教材内容编排应以职业标准为主线,雕刻制作技能为辅线,缩短课堂学习与行业标准之间的差距。

5.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技能考核环节的设计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考核环节的自评与互评使学生按照评分标准对雕刻阶段性效果进行评分。制作过程中,由于个体的理解力、审美观、操作技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且雕刻空间关系处理手法不同,因此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判标准应不同,不同课程应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淑英.工学结合模式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10(7).

[2]陈云岗.关于雕塑的材料教学[J].西北美术,2012(5).

[3]刘一鸣.古建筑砖细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姜金鑫.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构建[J].职教通讯,2011(5).

9.新材料与新工艺 篇九

新能源与新材料

1、便携式氢能发电机

2、小型聚光型太阳能发电和产热联合系统

3、利用太阳能风能产生氢能源的可循环能源转换生成系统

4、分子催化燃料电池

5、浮动海浪发电站(FWEPS)

6、功能海浪活塞式防波堤发电厂

7、城市高楼屋顶混合太阳及风能发电

8、模块式风力发电装置

9、非晶微晶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

10、超级蚕丝及应用

11、微藻生产柴油的新技术 12.新型潮汐发电机

13、PE和PP 塑料件的特种粘结胶

14、超级电容电池

15、非晶硅薄膜光伏太阳能电池

16.替代氧化铟锡(ITO)的低成本透明电导体材料 17.利用酶催化剂的环保经济型燃料电池技术 18.更高效能的太阳能硅电池-Isis 项目号 3447 19.主伺服式太阳能照明系统 20.新型纳米结构的热防护系统

21.开发新型移动电源-便携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22、新型纳米结构半导体和有机/纳米半导体复合薄膜材料的光电化学电池

23、手机无线信号发射塔垂直永磁浮风力发电微电网系统 24.新型室温重整多金属合金燃油催化剂

25、太阳能LED路灯系统 26.生物兼容性骨栓 27.新型金属卟啉络合物 28.三维结构功能材料的生产技术 29.超导风力发电机项目 30.光敏聚合物

31.聚芳烃衍生物与多并苯衍生物的生产技术 32.新型衍射呈色膜 33.功能薄膜材料 34.发光涂料与标记 35.专用薄膜涂层及用途

36、以马格努斯效应为基础的独立式转子风力电站

37、风力发电厂

38、电气风电机组

39、新型广谱可再生水性抗菌涂料与油漆开发 40、风力发电机 “Raduga-1”

41、风力泵“Vodoley”

42、自动热泵系统

43、自动热泵系统ATNU系列

44、催化剂加热系统

45、空穴热发生器

46、具有纳米水晶结构的陶瓷复合物材料

48、具有纳米水晶结构的氧化物粉末

49、研发生态学及医学和光学纤维及辐射敏感光导的新技术 50、具有活塞作用的聚合凝胶

51.一种运用新的能量吸收机构之高韧性氧化锆陶瓷材料及刀具 52.保温材微胞发泡技术 53.微小型燃料电池技术 54.自黏式高分子锂电池技术 55.5kW燃料电池组

56、智能纳米结构夹层制冷涂料 57.机器人非接触充电器与电池管理系统 58.LED 照明模块技术 59.化学储氢技术 60.氢气制造装置

61.LED照明模块与应用产品开发技术 62.微小型甲醇重组产氢技术 63.干粉进料挟带床气化技术

64.燃料电池功能性气体扩散层制作技术

65. 1kW燃料电池组

66.用以转化SiH4的电热氧化装置

67.LED照明光电模块设计技术 68.高可靠度LED电源供应器 69.数字电控系统

70.结晶硅太阳电池模板封装与测试 71.单/多晶硅太阳电池制作技术 72.高效率硅薄膜太阳电池 73.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制作技术 74.建材一体型太阳电池模块封装技术

75.太阳光电发电系统设计、设置与性能评估技术 76.可程序化充电器

77.燃料电池系统中空纤维膜增湿器制程技术 78.感应式沼气发电机电控与周边设施设计规划 79.定置型5瓩级燃料电池发电模块 80.小型化LPG重组器系统

81.淀粉发泡体的制备方法(以淀粉为原料制备替代塑料的包装材料)82.一种吸附式制冷装置之吸附床热交换器结构 83.吸附式制冷装置

84.再生能源应用之电源控制器 85.多元料源生质柴油生产技术

86.电浆重组器以及具有此电浆重组器的内燃机系统 87.滤氢薄膜制备技术 88.小型化学储氢放氢组件 89.太阳能集热装置

90.小型甲醇重组器重组器系统 91.连续式生质柴油制造系统 92.隔热材料

93.荧光材料合成技术

94.燃料电池双极板之复合碳板射出流道成形技术 96.太阳能热水系统循环控制技术 97.可携式1KW燃料电池紧急环保发电机 98.密集式空气加湿器

99. 3kW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设计制作 100.1kW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设计制作 101.7层MEA密封技术 102.环保型电气绝缘胶带 103.生质柴油制造系统 104、新型润滑材料

105、用于切割金刚石及其它宝石的圆盘锯 106、用于保护金属表面的耐蚀无机涂层 107、防护用的溶凝胶镀膜 108、燃料添加剂 109.纳米硅石制造工艺

110.由植物(菜籽)油制取生物燃料和机油工艺

节能与循环经济

111.将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丙三醇转化为甲醇的生产工艺 112、利用天然气压力势能产生电能及低温液态烃(冷气)113.高转矩密度的轻型电动机 114、智能电表

115.新型节能LED灯管(LED T-BAR)116.从蓖麻油中提取的可降解工业润滑剂 117.利用桔梗等农业废弃物制造生物质燃料 118.无污染、无噪声的热电冷却器技术

119.能够自我提供电能和照明的窗户

120.燃料效率技术-节约50%的燃料成本 121、节能型双筒式烘乾机

122.组合式交流发电机∕起动器系统

123.通过双相堆肥工艺重复利用葡萄渣和酒糟 124.利用甜高粱稳定和增加沼气生产 125.肉制品加工业废料综合再利用

126.污水污泥堆肥处理再利用

127.动物粪便的堆肥处理再利用

128.植物油产业产生的工业污泥的综合处理和利用 129.电网负荷管理系统-经过验证的绿色能源技术与解决方案 130.电镀中的金属回收技术

131、具夜灯与断电时会自动发亮之省电灯管 132、一种将废品和热塑废料加工成纤维材料的模块 133、电镀废料回收利用技术

134、用于管道铺设、替换及重建的非开挖技术 135、导光集热遮阳板

136、基于改性塑料的废弃电器回收再循环技术 137.有机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技术 138.固态废弃物衍生燃料制造技术

139.废弃聚本乙烯的无害化处理及循环再利用技术 140.并联式沼气发电技术 141.废弃物气化发电利用技术 142.水洗式沼气纯化技术 143.全热换气技术开发

144.复合材料废弃物回收循环再利用技术 145.利用废弃物生产建筑骨材的技术 146.利用废弃物制造轻质骨材的技术

147.使用间热式废弃物碳化反应器回收再利用废弃物的技术 148.先进省能冰箱技术 149.空调用全热换气机技术

150.全热交换器及全热换气式空气清净机(挂壁式)技术 151.高效率喷流风机技术

152.从废弃光学记录媒盘片回收记忆染料的方法 153.高效率涡漩式瓦斯炉 154、生产生物柴油燃料的新方法 155.从动物粪便制造活性碳 156.从猪粪便制取活性碳的方法

157.顾客流量等级预测方法及应用其之空调温度控制方法 158.家庭电器用电管理插座 159.家庭节能管理控制器设计技术 160.高效率荧光灯具技术

162.冷冻空调装置节能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163.照明管理与控制系统

164.便利店冷冻冷藏系统变频控制技术

165.彩色滤光片中黑色光阻与红色光阻之回收再利用技术 166.液体浓缩回收系统 167.载气循环利用装置 168.废塑料处理与再利用装置 169.便利商店智能型空调省电控制器 170.回归水再生利用技术 171.高纯度铟精炼技术

172.有机郎肯循环低温废热发电系统 173.史特灵引擎高温废热发电技术 174.剥锡铅废液之处理及其回收再利用 175.含重金属清洗水回收技术

176.工业制程有机废水UV/O3氧化回收系统与技术开发 177.废热回收利用于废弃物浓缩系统应用技术 178、利用矿山废料生产电焊条的工艺

179、对电蚀和机械制造高合金度合金铸件废料的二次加工和利用工艺

180.用于回收燃气热能设备产生的燃烧废气热能的工艺与设备

181、“利用微波射线加热获取新材料的装置”(金属微波处理回转管装置)182、废旧轮胎回收技术 183、小型热电联产装置

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

184.便携式水净化装置

185.硝态氮肥污染的地下水的净化方法和装置 186、污水处理和污泥能源以及相关设备的制造生产 187.水净化技术

188.减少城市固体废弃物引起的环境污染的技术 189.用于废水处理的电化破乳器

190.受到烃污染的土壤与有机废弃物的治理 191.废气处理技术与方法

192.去除微观有机材料的低成本绿色处理方法 193.使用电镀术进行废水处理

194.去除工业废水中溶解性有机成分的水下等离子技术 195.去除饮用水中砷含量的新吸附剂 196.电浮除模块(电浮除器)

197、光触媒空气过滤器与“有氧生活(Aerolife)”消毒器 198、水处理移动综合体“Rodink-M" 199、滤除铁或其它金属而达到水净化的过滤介质

200、滤除细菌、毒素及有机污染物而达到水净化的过滤介质 201.疏水性有机矿物油吸附剂 202.工业和家庭应用的碳吸附剂 203.离子水活化设备 204.反向检查的设备 205.芯支持器

206.颗粒填充式滤水装置

207.可为生物水消毒的纳米过滤器设备 208.单独的水净化装置“Biruza” 209.紫外线水净化设备 210.深层水净化设备

211.水软化设备(01030526)212.垃圾处理装置

213.油泥及液体有机废料的等离子催化剂利用设备 214.通用陶瓷过滤器 215.生产纤维吸附剂的技术与设备 216.碳催化剂载体

217.滤除砷而到达水净化的吸附剂GR-3 218.径迹膜及基于径迹膜的过滤器 219.在外码头清洁船只的移动装置 220.变压器油净化管道 221、光触媒空气清净装置

222、高温气体净化方式与装置-移动式颗粒床过滤器技术 223、厌气流体化床生物处理技术 224.交替进流间歇循环曝气生物处理技术 225.流体化床结晶在水及废水上处理技术 226.含重金属清洗水回收设备开发 227.受重金属污染土壤之水洗技术 228.废照明物品回收处理技术 229.固定化生物载体量产技术 230.废水内包性生物固定化应用技术 231.电磁除垢器制造技术 232.珐琅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233.含硫氟化物废气处理技术 234.酸性气体洁净剂制造技术 235.毒性氢化物干式洁净剂制造技术 236.生物网膜(BioNET)水/废水处理技术 237.废水生物活性监测设备

238.含微粒处理单元之全氟化物触媒处理方法 239.常温型核凝成长湿式静电集尘装置 240.水质无线监测技术

241.层流型无尘室之气流供应系统 242.半干式除酸塔之黏壁解除构造

243.可连续处理挥发性有机气体回收及吸附剂再生装置 244.医疗废弃物管制系统及方法 245.核凝成长湿式静电集尘器 246.常温型核凝成长湿式静电集尘装置 247.空调过滤网性能测试技术

248.固态废弃物衍生燃料流体化床工业锅炉 249.厌氧薄膜生物处理技术

250.含微粒处理单元之全氟化物触媒处理方法 251.低温触媒分解戴奥辛技术

252.蓄热循环式尾气处理设备--光电半导体制程温室气体及次微米微粒控制 253. VOCs吸附剂性能测试分析及化学滤网技术 254.含有机污染物之废水处理系统 255.多层过滤水质净化装置

256.柴油引擎发电机排气中氮氧化物处理技术

257.电混凝水处理反应器中牺牲电极间电场产生之改善方法 258.水中塑化剂固相浓缩检测技术 259.处理量1500立方米/日沼气纯化工程之设计规划 260.废水中有机物氧化去除系统与方法 261.超纯水微量有机物质之去除方法

262.半导体产业废水中深次微米颗粒去除系统及方法 263.烟气之微米粉尘滤除装置 264.混合废电池分选设备

265.混合废塑料触媒液化暨净化技术

266.应用RFID(无线射频辨识)之医疗废弃物管制系统 267.高科技产业之制程生产用水及排水回收规划 268.深层海水汲水技术

269.Fenton家族废水高级氧化处理技术 270.批式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技术 271.UASB废水处理技术 272.半干式涤气技术

273.生物网膜水╱废水处理技术

274.现地生物复育技术处理受污染之地下水 275.有机废气自动监测方法 276.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277.污泥热处理技术

278、海指-海洋红潮预测指数系统 279、电镀泥渣的再加工工艺

280、可用废品及热塑性塑料废料的再加工 281、对石油残渣及液体有机废料的等离子催化处理和再利用 282、热解再加工含碳废料(原料)的小型工厂 283、销毁废料的等离子工艺

284.自然、工业及生活污水的净化工艺 285、澳洲污水处理和生物气综合利用技术 286、澳大利亚垃圾发电技术 287、澳大利亚废旧轮胎回收技术 288、高效纳米绿色环保空气净化技术

289、废水脱氮去磷法治理养猪场废水、屠宰场废水污染

信息技术与网络通讯 290、3G/4G 无线小基站技术

291、近距离无线通信(NFC)高频无线通信技术 292、文本自动分析器

293、云计算数据中心设备电源系统 294.光学身份证技术 295.局域网光通信 296.下一代数码相机

297、无线通讯装置用高性能天线 298.高速无线系统的天线选择 299.高速无线系统的一个高效发射方案 300.未来通讯与雷达系统的信号设计 301.带多标记组合的键盘 302.千兆以太网芯片技术

303.数字用户线路&无线电信专利组合 304、数字信号处理

305.简易对象访问通信协议技术 306.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307.低功率差动线驱动器

308.双侧硅氧化氮氧化硅存储单元与非阵列 309.用于设备控制与数据输入的智能键盘 310.微波存取全球互通射频收发器

311.嵌入与成型于玻璃窗内的射频识别标签

312.千兆无源光网络∕以太网无源光网络——芯片上的下一代宽带光电子系统 313.受控实体的访问保护系统 314.语音控制的移动通讯

315.使用立体声电话装置的远程音乐/音频制作通讯 316.紧急消息传递在多传递源网络中的应用 317.低功耗自动化802.11网络连接技术

318、无线电屏蔽技术 319.具有可旋转屏幕的手机 320.互联网上的多层分布式网格运算

321.图形生成的光栅形射束记录策略系统和方法

322.自生系统的控制器——维持控制器的便宜而又简单的方法 323.移动电话视频管理解决方案 324.比微软SQL服务器2005 Mobile快四倍的移动解决方案Im/Mobile 325.数据采掘搜索引擎

326.移动商务/电子商务交易处理技术 327.新一代计算机保密技术 328.互联网信用卡安全技术

329.已传输数据中的秘密信息隐藏和恢复 330.成功的数字版权管理软件 331.传递数字媒体内容 332.受控实体的访问保护系统

333.在网页浏览器窗口提供多任务的已获专利的系统 334.单模和多模光纤 335.高效分布式IP传输路由 336.计费解决方案

337.使用立体声电话装置的远程音乐/音频制作通讯 338.双重数值键盘

339.可以穿戴的无线通讯和娱乐设备 340.光纤波长转换设备 341.光纤通信系统技术 342.光学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343.移动图像的全息复制设备

344.具有CMOS光学开关专利的CMOS光扫描器专利 345、光纤耦合Si-pin光电二极管 346、高频率光电二极管模块 347、红外线脉冲激光二极管 348、多处理器电脑系统

349、光纤与民用卫星数字通信系统同步用的地面及机上量子氢频率标准的研发 350、符合关于民用通信设施及交通工具的无线电电子系统服务的参照VXI国际 351、具有平行结构并基于此结构上的适用软-硬件综合体的超级计算机 352、编程技术综合装置

353、新一代的电子钱币系统(开元电通宝)354.改善天线场型的方法与装置 355.微小型天线

356、降低对人体电磁波能量特定吸收比之行动电话 357.多重跃进无线网络之省能路由方法 358.直接数字控制器设计技术 359.无线感测网络模块产品

360.智能家电家庭电源线控制网络与无线局域网络之网络桥接技术 361. PROFIBUS通讯技术及CAN-Bus通讯技术 362、计算机取证工具-写保护器

363、纸张票据、证件电子化以及电子债务和电子档案的管理

电子仪器仪表

364.行车记录器 365.手携式显微镜 366.多屏影像融接技术、光雕投影技术 367.气体感测器

368.辣椒感测器-ISIS项目号3670 369.低成本传感电子产品 370.通用荧光传感器

371、闪碟6号-手提箱型离心式生物晶片观测装置 372.生活环境的砷检测 373.潮湿地面探测器

374.医疗和非医疗用途的智能有源微波腔传感器 375.对地下埋藏设备管道进行标记并遥感的传感器 376.超高亮度高极化电子显微镜

377.基于近红外多光谱人脸图像识别的高精度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378、自动侦测有害气体之防护装置 379.射频微机电技术、信息处理系统 380.数字光源处理器微镜专利组合 381.可扩展电适配器

382.使用分级数据缓冲储存区的图形生成方法与仪器 383.光亮荧光显示器与荧光灯 384.对容器气体渗透性的直接精密测量 385.手动安装的金属探测器 386.手术器械探测器 387、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器 388、双重核共振磁力仪

389、带用以记录并处理缺陷信号的微处理器的螺旋钢索磨损指示器 390、电磁辐射水平测量仪 391、三相多速率微处理器电表 392、通用气体分析仪 393、戒备状态的监控设备 394、氧气及可燃气体分析仪 395、氧气气体分析仪 396、机上记录装置 397、表面声波过滤器

398、准直式电子瞄准镜

399.检测人体有机毒物暴露量之自动化质谱分析系统 400.马达无线监测与诊断技术 401.嵌入式火灾影像分析技术 402.多功能除湿机

403.Fuzzy-PID控制器设计技术 404.电池状态管理系统技术

405.区域节能浮动式网络监控除雾技术 406.不同展示柜使用相异之除雾控制器研究 407.流体驱动照明设备

408.具LED照明之手持气动/液动工具 409.LED景观灯技术 410. LED指针照明整合系统技术 411.整合型监视系统

412、АДС-02可移动自动超声轨道探伤仪

413、裂痕非线性声测自动发现系统

软件

415、以广告云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

416.虚拟美女彩妆技术(含FACE FILTER 及 SKIN FILTER)实时3D动画技术(ICLONE)

417、基于SAAS(软件暨服务)的智能BPO(外包)平台

418、一种应用于金融领域与气象领域的高效计算方法

419、加速器生成信息管理系统 420.软件登记英语语言学学生的分数 421.安全数据共享技术 422.安全金融交易技术 423.语义网软件

424、购房者交易计算器 425.海岸保护与洪水防御设计 426.液晶显示器的建模导向软件 427.无线计费管理系统 428.多级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单元 429.视频服务器/客户端软件 430.视频监视软件

431.在计算机装置上显示推/拉信息所需的中间件 432.高级应需电子商务交互系统

433.高准确度自动化数据采集和智能文件管理系统 434.对象关系映射软件 435.远距教学的点名与测验方法

436.用于评估股市多头走势的人工智能监测方法 437.用于评估具有投资风险的信息监测方法

438.利用灰色建模与傅立叶残差修正分析股票趋势预测之方法 439.在线客服系统及其建立方法 440.指戴式控制装置

441.智能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网络通讯开发工具 442.网络型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商品化设计技术 443.先进制程管制APCSuite解决方案 444. VB接口之温度监控技术 445.温泉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 446.整合式节能监控系统软件设计技术 447.异常事件实时操作指引系统 448.异常警报操作指引系统 449.绿色管理文件操作系统工具

450.绿色产品设计/制程鉴别导引系统工具 451.紧急应变决策支持系统 452.异常事件实时操作指引系统 453.环境化学灾害实时监测系统 454.PFC泄漏实时诊断系统

455.影音智能家电之数字档案控制及管理技术 456、医疗信息管理系统(HIS)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457、高性能廉价洞穴有机发光二极管(COLED)显示技术 457.磁敏晶体管-ISIS项目第25和813号

458、用于光电器件封装技术的亚微米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 459、隔离式大功率无电解电容可调光高亮度AC-DC LED驱动芯片 460、高清视频的无线非压缩传输WHDI 461.基于像素的图样化芯片机械

462.一多室式处理工具内的芯片处理优先级基础排程方法与仪器 463、冷阴极灯管驱动器

464.化学气相沉降∕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降热反应器 465.氙闪存控制芯片

466.硬盘驱动器读取信道电子产品

467.微型机电系统结构与光波导管的形成方法 468.无过渡金属杂质的硅材料半导体器件 469.通过使用薄膜或单晶体制造三维组件 470.自动化模块化衬底处理加工系统

471.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高侧向解析在线测量 472.掩膜与芯片图案校正方案

473.集成电路之高速输入/输出感应淬火调整 474.内存&集成电路装置&制造 475.超高速数字式芯片技术 476.发光二极管(LED)477.半导体干式蚀刻

478.使用载体照明技术之薄膜的产品价值化与无害诊断法 479.图样化半导体芯片检测方法与仪器 480.清洁半导体处理室表面之仪器与方法 481.世界首个超高速贴片保险丝 482.射频微机电技术、信息处理系统 483.电流模式功率晶体管驱动器

484.快速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功率转换电路 485.封装集成电路中的叠加方式 486.碳纳米管与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487.下一代铁电非易失存储器 488.非接触式电测试系统 489.表面污染物质清除方法与仪器 490.动力锂电池的控制与保护芯片 491.有机硅烷沉淀生成低介电常数介质的方法 492.无过渡金属杂质的硅材料半导体器件 493.自动化模块化衬底处理加工系统

494.快速、无接触、220C-1200C现场温度传感器 495.半导体缺陷检查的自适应掩膜技术 496.动态光罩模块

497.全数字温度感测电路及方法

498.双共振腔架构双频带LC槽压控振荡器电路 499.数字温度感测系统

500.应用于调光式冷阴极管Royer换流器之时滞节同步式脉波宽度调变控制器 501.传导性电磁干扰噪声处理方法 502.光纤组件之温度补偿方法

503.多路由之光信号交换与切换系统架构

504.单波长与多波长反馈式布拉格雷射之结构及制造方法

505.一种利用马赫任德干涉器改良结构来架构光被动组件的方法及其装置 506.形成功率等化之光纤组件的方法

507.在分波多任务系统中之两种光信号交换模块架构 508.光纤雷射装置

509.同时光隔离与波道监控的系统 510.双向传输功率额定光纤放大器模块

511.以等效电路描述掺铒光纤放大器特性之方法 512.碎形散热片及其形状之产生方法 513.组件外观检测设备

514.钻针芯厚之量测装置及其方法 515.陶瓷共烧组件之电极材料及制造方法 516.微型棒材雷射检测装置

517.制造导光板和发光二极管封装体之快速模具之机台

518、碎形散热片装置 519.金属腐蚀抑制的方法 520.臭氧光激化技术之研究

521.使用气泡的反应清洗装置及其方法 522.臭氧光激化干式清洗效能研究

523.基板薄膜表面界面层特性优化技术之研究 524.超临界二氧化碳多孔隙材质表面洁净技术 525.奈米颗粒表面电位分析及控制技术 526. LED照明模块技术开发 527.电子安定器控制IC研发技术 528.晶圆表面有机污染检测技术

机械制造

529.轻型高效的下一代发动机 530.多步式模块化膜网镀膜机 531.真空并存线性运动设备 532.RAG旋转式内燃机

533、具有宽幅排气量的动力装置及推进装置的内燃机

534、珠宝首饰制造及机床附件制造用的机器

535、同轴校准的两座超轻直升机

536、工业内窥镜 538.冷气及其导风单元 539.环状物外观检测系统及方法 540.快速成型之技术与设备 541.具平坦度量测的相位移干涉装置 542.自动供料装置 543.同心度校正设备 544.组件之定位方法

545.一种具有中央钝体效应的旋风式液体雾化器 546.直接剪力试验装置 547.机械炉床焚化炉技术 548.高效率低噪音风机设计技术 549.低噪音抽/排气用轴流式风机技术 550.解纤装置

551.水冷喷淋式冰水机开发技术 552.3hp压缩机直流马达设计及分析技术 553.全热换气技术开发 554.真空封装机构 555.风机运转曲线与效率监测系统

556.高效率风扇开发—风扇定律性能估算技术 557.水冷喷淋式冰水机开发技术 558.四向阀

559.陶瓷板式热交换器

560.变频压缩机马达测试电源转换平台建构 561.水力自动反洗式细筛槽 562、激光熔合机器的铝合金零件

563、焊接前磁研磨清理制品边缘的工艺和设备 564、磁研磨清理焊接细丝(带)的工艺和设备 565、搪瓷管线末端的磁性磨料清洗设备和工艺 566、棒材和管道的磁性磨料抛光(清洗)设备和工艺 567、磁性研磨抛光(清洗)转轴的设备和工艺 568、磁研磨清洗板状非磁性材料的工艺和设备

569、螺钉表面磁研磨抛光工艺和设备 570、球形表面磁研磨抛光设备和工艺 571、材料的声对流干燥工艺和设备 572、用于净化空气的多片式换气设备 573、高频脉动淬火硬化 574、零件表面清洗和抛光工艺

化学化工

575、用独创的合成催化剂高温热解丙烷-丁烷生成乙烯和丙烯而不形成焦炭的工艺技术

576、非导体纳米粒子穿遂单分子层镀层催化剂 577、应用于美容护肤产品中的新型高效紫外线吸收分子 578.有机化合物的选择性氧化反应 579.并环戊二烯及金属并环戊二烯化合物 580.新氟代工艺

581.带高热退火室的电化学淀积仪器 582.耐酒精乳胶 583.复合微粒的制备

584.电脑控制的去除杂草的化学方法 585.利用有机硅烷沉淀低K电介质的方法 586.微球状的热裂催化剂 587.工业废水净化用催化吸附剂 588.中和催化剂

590.装饰用有机硅涂料

591.纯环保绝燃隔热耐料 592.氧化聚丙烯

593.多功能耐用光热转换聚合薄膜 594.悬浮微粒状杀虫剂和产品

595.防火装饰涂料 596.从酸性渣油中加工制成地沥清和锅炉燃料的高致工艺 597.金刚石单晶体的形成

598.菌体胞外多糖的获得及其在兽用药物及食品工业的用途 599、超声波分离及液化天然气/伴生气技术及装置<“3S”技术> 600、С5+ 和С3+组分分离装置: 601、处理合成发动机燃料伴生气的装置 602、油气运输管道

603.具有口卡口坐基团与可诱导自由基聚合反应基团之原冰片烯衍生物及其合604.含侧链钻石烷二羧酸化合物、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605.含氟聚酰胺及含氟聚酰亚胺与其制法 606.具有可交链基之原冰片烯单体及其聚合物

607.化学机械研磨对不同研磨垫外形研磨晶圆之有效研磨频率及有效研磨次数 608.碳纤维布吸附材之连续制造方法及其装置 609.胶带与其背膜制造方法 610.一种用家禽羽毛改进塑料的方法 611.淀粉改质技术

612.防制有机溶剂蒸气自反应槽投料口逸散之集气技术 613.多重燃料重组器系统

614.二氧化钛光触媒溶液及其制造方法 615.油漆涂料生产工艺

616、高稳定混合燃料制备与完全燃烧工艺

光机电一体化

617、多重裂相滤波整流电源装置 618、风光电混合高效供电电源装置 619.下一代便携式磁盘驱动器技术 620.标准高压适配器&新照明插口适配器

621.组合式交流发电机∕起动器系统 622.发电机远程控制 623.自动化基板处理系统 624.多室集成处理系统

625.芯片处理设备吞吐量的提升仪器 626.自控压电传感器

627.致动器、电机和全能机械平台 628.无线安全、保障和健康监测/报告

629.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束光刻的低成本紧凑的微型电子束柱 630.调校工具

631.集成低介电常数绝缘体和蚀刻中止层

632.在用于化学机械抛光设备上的抛光垫中形成透明观察孔线 633.图形生成的光栅形射束记录策略系统和方法 634.运行期间矫正邻近效应的方法和设备

635.化学气相沉积处理室 636.分散相位移光罩显示

637.多室集成处理系统 638.电子光学产品

639.测量液晶锚固强度的技术

640.电机外壳专利组合 641.微型内燃发电机 642.移动发电

643.机器人的听觉设备 644.自动化基板处理系统 645.机器人组装设备

646.高尔夫球场手持GPS系统

647.应用改良抛光控制方法的化学机械抛光装置 648、微等离子切割及焊接设备

649、单频气溶胶扫描激光定位装置——激光雷达 650、爆炸物检测系统 EDS-5101 651、自动科技激光综合设备(ATLC)652、连续激光辐射的气-粉激光淬火技术 653、被动运动探测器“ZV 系列” 654、光电传感器 “Rastr” 655、石英标准频率发生器 656、激光二极管叠层阵列

657、管道铺设吊车吊臂上的自动负荷控制系统 658、管道铺设综合设备自动化管理

659、带通风机及不带通风机的吸尘设施用于地下煤矿及矿井表面配合物的航空

660.自排性单分子膜制备亲水性压电感测探针之方法 661.超音波料位计之控制器

662.使用积分三角调变技术之直流至交流换流器 663.不连续电流模式功率因子修正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664.并联式主动功率因子修正器之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665.上照式光罩快速成型系统成型法 666.光电式表面距离与倾斜角度量测仪

667. FY91风扇无刷马达驱动器、压缩机用之转子内置磁石式无刷马达与无感 668.制程异常状态监视与预警技术 669.塔式起重机用吊挂不平衡监控装置

670.防止移动式起重机误触高压电线之预警装置 671.温泉泉质产生器

672.数字调光复金属灯电子式安定器设计 673.冷冻冷藏柜之废热除霜装置 674.除雾控制系统及方法 675.热液除霜之冷冻系统 676.大气电浆电源供应设计技术 677.连续式光触媒滤网制程机 678、工业等离子焊机

679、粉末材料气体火焰喷涂设备

680、用于检查封闭管道的带超声波驱动装置的微型机器人 681、激光工艺及成套设备

682、电机控制系统开发

683、新一代工业控制系统---可编程自动控制器(PAC)

纳米技术

684、中草药细胞破壁纳米化技术 685.特有纳米应用材料

686、氧化锌奈米结构之制造方法

687、采用电弧等离子体再凝结法的纳米粉末接收装置 688、采用导体电爆炸方法的纳米粉末接收装置 689.水溶性自组装奈米级结构之组合及其制造方法 690.奈米压痕硬度修正方法 691.中空奈米碳管之制造方法 692.奈米光触媒溶液及应用 693.最适化奈米用水制造系统技术 694.连续式高流量奈米溶胶过滤模块开发 695.奈米颗粒废水回收系统设计开发

696.奈米碳管作为吸附材料制备固相萃取柱介质之方法

697.由具有二氧化铈壳层之有机奈米研磨颗粒所组成之化学机械研磨浆料 698.奈米级颗粒废水中有机添加剂去除技术 699.奈米用水制造系统微量离子去除技术 700.奈米用水系统微细颗粒去除技术

701.奈米用水系统微量有机物质氧化去除技术

702、含金属的纳米分散粉末

703、应用纳米粉末的电火花炼制合金的工艺 704、含碳的纳米结构材料 705、铁磁性粉末形式的碳纳米管

706、流体材料(如油料等)的纳米结构及性能检测

汽车船舶制造

707、多能源驱动的节能环保电动车 708、液压电动车 709.刹车能量回收系统

710、水下清洗船舶表面的新技术和设备 711、车用警示装置

712、节能环保LED汽车灯具的开发与应用 713.用于车头灯的自动定向(边对边)控制 714.车辆的无钥匙进入和操作 715.防止机动车驾驶员瞌睡的装置 716.进气歧管冷却器 717.远程监测轮胎气压 718.设有吸能阻尼系统的车座

719.用于车头灯的自动定向(边对边)控制 720.自动后视显示系统 721.替代挡风玻璃刮水器技术

722.车辆发电技术 723.机械可变压力减震器 724.交通工具用车轮 725、小型高速船只 726.硬式充气汽艇 727.服务性客船 728.小型多功能船只 729.贵宾船 730.海上豪华游艇 731、动力游艇 732、观光潜艇 733、微型潜艇

734、“巡逻器(Ranger)”声纳装置 735、水下复合“检查仪” 736、TPA-200远程操作载具

737.一种安装小型省油引擎与六连杆无段变速器的动力辅助脚踏车 738.轨道弹性扣件的检测方法 739.防火阻燃之货车车体结构 740.可防火阻燃之机车结构 741.冷冻车控制器技术

电力工程

742.防污防腐涂层VICOR在换热管修复及防腐防垢方面的应用 743.移动式低容量燃气轮机发电厂(小型水电站)744.模块式发电站

745.燃气轮机驱动力为1.25MW和2.5MW的小型发电站 746.热光电联产系统 747.低容量移动式热核电站 748.自给式热电电流源 749.单轴式燃气涡轮机设备 750.燃气轮机机组

751.水蒸气涡轮机与发电机 752.独立式供电电源

753.热能与电能的传输发电系统 754.燃气机组

755.装备有快速钠冷反应堆及燃气轮机转换器的座移动式热核电 756.燃气轮机自主电源供应机组 757.停止阀和控制阀的钛合金备用件 758.发电厂蒸汽轮机蜂巢状围带密封装置

759、三相半桥式功率因子修正器输出电压平衡控制装置 760、并联电容器之无瞬时电压峰值同步加压法 761.双喷嘴常压电浆电源供应系统 762.并网/独立并存之三臂式电力调节器 763.数字化相移式高频切换设计技术

764.低待机电源供应器技术 765.多回路埋入式电力计设计技术 766.小型超商电力节能监控系统 767.智能型独立电源控制器 768.智慧家电管理平台技术 769.可携式非接触之触电预警装置 770.电力监控与因特网整合应用技术 771. T5泛通用荧光灯电子安定器技术 772.智能家电家庭控制网络通讯技术 773.智能家电感测网络通讯模块技术 774.智能家电控制接口互联技术

775.市电并联型三相10kVA太阳光电电力调节器 776.非接触式供电技术 777.整合型电力监控技术

778.单相电子式电表系统芯片应用技术 779.单相电子式电表系统芯片设计技术

780.以FPGA/CPLD为基础设计家电控制芯片组技术 781.群控式荧光灯电子安定器 782.快速充电器设计技术

新工艺

783.录像片段中对象和场景的提取新方法

784.生产高精度纳米结构阵列的有效、简单、低成本的工艺 785、大型贯穿硅通过三维封装制造 786.等离子体辅助表面处理和涂布的方法 787.绝缘体上硅结构制造工艺

788.使用载体照明技术之薄膜的产品化价值与无损诊断法 789.过程变量监测系统 790.半导体缺陷检测方法 791.自洁式蚀刻工艺

792.生产环形密封体的改良设计和方法 793.通过热金属喷射成形实现的快速加工技术

794.一种可以使管道弯角下游流速均匀的高效率薄板型导叶片 795.可更换修正带头之修正带装置 796.套装式低温物流自动仓库技术

797.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之低温物流设备技术 798.低温物流输送系统技术 799.除湿轮制造生产技术

800.红外线/热风并用涂装干燥炉制作技术 801.弧形真空保温片之结构及其制程

802.石料的工厂级粒度分析试验与成份试样调制技术 803.光触媒效能验证技术 804.光触媒涂布技术

805.遥控式管内摄影检视定位技术 806.PS 混掺PE发泡技术 807.重油蓄热式燃烧调整技术 808.双渗透度热管之研究-II 809.平板蒸发器式微环路型热管 810.气泡式反应清洗装置及其方法 811.加油站管槽渗漏侦测-存量分析技术 812.直流变频压缩机驱动器软硬件设计技术 813.深层海水制成的饮用水配方调控技术 814.调光复金属灯电子式安定器技术 815.真空保温片量产技术

816.多功能改良型电透析模块系统应用于深层海水离子浓度调控之技术 817、运用爆炸挤压工艺获取金刚石金属混合物 818、以铁为基础的粉末气体热处理镀层的激光熔合 819、气体动力学冷喷涂工艺 820、防腐蚀保护技术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821.改良的碳水化合物加工酶 822.新肽核酸

823.用于短链有机化合物氧化的新型P450酶 824.酵素辅助因子再生

825.工程化组织三维培养 826.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测 827.万能荧光传感器 828.新热稳定胶原蛋白消化酶 829.耐热高醋酸菌

830.毛发生长抑制剂-毛发抑制技术 831、酵母高密度发酵法生产腺苷甲硫氨酸 832.平面油脂双膜的形成技术

833.海藻生化复合成分饱和控制萃取技术

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

834、主动脉心脏起搏器

835.纳米长效眼药水(人工泪)生产工艺及其它眼药生成技术 836、治疗乙、丙型肝炎的创新性药物和方法

837、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手术中的电脑自动压力传感器和充气设备 838.基因疗法及接种疫苗的改进病毒载体 839、确保气管畅通的护颈圈

840、通过大脑深度刺激治疗帕金森的方法

841、口腔电脑数字(临床)图像分析系统 842、改良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引导管 843、眼部给药的离子电渗疗法设备

844、外科磁悬浮技术应用

845、用于防治水生霉菌感染的二苯乙烯衍生物 846、治疗I型糖尿病的大麻二酚 847、用于艾滋病治疗的CD4肽

848、通过转基因番茄植株获得的甲型肝炎疫苗(HAV)疫苗 849、糖尿病治疗用热休克蛋白肽

850、用于治疗各类癌症的腺病毒载体编码IL-6/sIL-6R融合蛋白(HIL-6)新型治疗作用剂

851、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蛋白激酶C衍生肽 852.骨质疏松症及相关症状的新医疗手段 853.背痛治疗电子设备 854.眼睑痉挛医疗设备

855.最优的心脏全方位超声波成像设备 856、医疗手持即时检测仪的开发和产业化 857、新一代抗肝癌药物的开发 858.大脑分析成像 859.廉价新牙弓

860.哮喘诊断遗传性变型 861.淋巴瘤和肿瘤抗原 862.靶向造影剂

863.新型癌症生物指标和药物靶向

864、咪唑酸酯合成新法及其新的治疗用途之发掘865、4-(3-吡啶基)-咪唑和1-(4-氨丁基)-4-(3-吡啶-基)咪唑的合成新法 866、4-醛基咪唑类化合物的平行合成 867、尼唑苯酮的合成

868.石杉碱甲的纯化及进一步开发 869.超声波改进癌症诊断 –

870.新的用于检测DNA结合蛋白及其配体的荧光化验平台 871、硫酸氯吡格雷等18个重大仿制药的革新性专利生产工艺 872.直肠癌人性化治疗预后 873.大脑分析及定位(FSL)– 874.声电磁医疗成像对磁共振成像 875.药物释放的DNA纳米四面体 876.磁共振成像图像的改进可辅助诊断 877、手性多肽核酸

878.免疫加强策略中利用慢性毒开发的疫苗改良接种技术 879.综合型脑膜炎疫苗

880.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艾滋病新疗法

881.防治传染性疾病和癌症的重组重叠式多肽疫苗 882.配置有辐射探针和受光光纤的听诊器 883.脑疾探测技术

884.酵母高密度发酵法生产腺苷甲硫氨酸 885.一种抗血管生成剂ST104P 886.方便胶囊-用于解决口服药物的难吞咽问题的专利技术

887.新型抗炎症与抗肿瘤化合物

888.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889.心肌血管重建的激光医疗系统

890.多光谱数字眼底照相机

891.放射性医药药品“柠檬酸镓-67”和“氯化亚铊-201” 892.高活性锝-99m医疗发生器

893、预防手术后肿瘤转移的药物的研发 894.以快中子流照射肿瘤而治愈肿瘤患者的疗法 895.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高热复合物 896.用于间动电疗法、电镀及电泳的设备 897.超声波低频率妇产科医学设备 898.口服干性瘟疫活疫苗 899.液体马炭疽球蛋白

900.用于皮下组织及划痕法的干性炭疽活疫苗 901.治疗胃肠道疾病的配制剂

902.用于医疗机构深度空气消毒的臭氧发生器 903.医用激光器距离频谱分析仪

904.用于光动力学疗法的发光二极管医学诊断复合设备 905.用于光动力疗法的医用二极管激光装置 906.便携式除纤颤器 907.单道便携式心电图描记器 908.生物活性剂的全息能量信息复制品

909.用于快速诊断人体状态的设备 910.射频手术刀 911.便携式激光凝固器 912.多功能床边监护器

913.用于保护有机物不受电磁场不良影响的设备“SCHUNIS” 914、DNA疫苗贴布

915、农业动物幼体发育过程中肠胃疾病的治疗方法

916、杀菌软膏消散药

917.脉搏波辨识装置与方法 918.辣椒中提取的潜在新杀菌真剂 919.医用大豆基水凝胶 920.移动式负压隔离舱

921、低磁场医疗磁共振层析射线对人体感应磁场0.06特

922、研制关节感应磁场1.5特和0.4特的专用医疗磁共振层析射线系统 923、用于溶栓的超声波设备

924、用于外伤及整形手术的医用全套器械 925、震动式粘性弹性测量仪 926、心磁图仪项目(MCG)927、抗癌症惡病质药物 928、糖尿病併发肾病变药物 929、抗癌止吐长效注射剂型开发 930、癌症治療辅助药物之开发

931、治療红班性狼疮药物 932、止血敷材

933、解析身体的动画像的发达障碍诊断法 934、气管切开用管

935、利用微生物防止有机性废弃物处理惡臭的方法 936、醱酵组成物製造方法

937、牙线器(Dental floss applicator)938、口腔卫生保健配方 939、多功能振动拍敷面膜软罩 940、可避免重复使用之输液管

941、用於筛选一作為一皮肤美白剂之候选物的鱼体影像分析系统及其应用 942、应用於免疫球蛋白E检测之弯曲平板波生医感测器 943、即时尿蛋白检测系统

944、葡萄糖氧化酵素碳电极之线上流动注射分析废弃竹筷酵素水解液中葡萄糖 945、大葉欖仁萃取物之抗老化活性

946、玉蘭花萃取物及其水解物之抗老化活性

轻工纺织、建筑与建材、地质采矿

947.抗菌纺织添加剂

948、用于侦测矿场微量甲烷气体的微感应器(矿场微小型甲烷气感应器)949、稳定碱性负离子瓶装水及其生产技术 950.快速展开式帐篷 951.多功能清洁牙齿装置

952、可调节鬃毛的牙刷 953、带有足弓垫的鞋

954.多用途便携式锁头(大象锁)955、自行车避震座垫

956、项目名称:具侦测跌倒功能的浴室地板 957.弹道护盾

958.为工人安全而提供的可折叠的临时性遮蔽物 959.制砖和砌砖工艺 960.建筑结构检测

961.多层汽车停车场的倾斜升降道 962.用于操作滑动窗的导螺杆致动器系统 963.可自我保温的水下潜水服 964.创新承压门/窗 965.女性护身三角绷带系统 966.药品钟表

967.新型不加热自然风干衣机 968.信箱容器

969、安全焊接系统和封堵阀门管道 970、LED照明时钟

971.互动移动宠物食物分配器 972.钻床卡盘轴装置 973.电子捕虫器

974.刮水器刮片替换技术 975.与太阳镜相结合的老花镜片 976.综合土地规划技术 977.屋顶绿化技术 978.运动场草坪建造技术 979、防毒面具

980、工业用自给式紧急逃生面具 981、工业过滤防毒面具 982、儿童保护室 983、、轻型防护服 984、保护性斗篷 985、保护性高腰套靴 986.纺纱装置

987.射出成形机料管之取料装置及取料方法 988.钢骨梁柱接头结构

989.半刚性沥青混凝土之材料配比及制造方法 990.韧性拉压构材

991.简易地锚荷重变化量测装置 993.阻热截火水幕装置 994.阻热截火布幕

995.隐藏式层间区划防火装置 996.益智模型玩具之组合结构

997.家用瓦斯热水器之热交换器构造 998.糖基可食黏合剂 1000.新薄膜包衣 1001.毛织品防燃新方法 1002.新型可食用食物涂层

1003.家庭电器待机电力管理插座设计技术 1004.地层位态评估技术 1005.地电阻影像剖面探测技术 1006.地下水流速量测技术

1007.技术名称(中文):三维数值地质建模技术 1008.深层地下水井洗井技术

1009.山崩之航照立体判释与遥测影像判释作业流程 1010.建筑物整合化太阳能系统 1011.地热生产井旧井洗井与延伸技术 1012.地热井孔内温度量测技术 1013.地热井孔内压力量测技术 1014.地热井地表产能测试技术 1015.温泉泉质产生器 1016.双供水省水水龙头技术 1017.定流量起波器

1018、组合式大功率LED路灯 1019、防伪技术——智能标签

1020、自动出烟盒

现代农业

1021.通用新型水果蔬菜清洗分级生产线设备 1022.系列新型水果蔬菜保鲜袋

1023.水果蔬菜高温压力空气/蒸汽热处理设备 1024.创新系列环保和安全型整套保鲜技术 1025.环保和安全食品生产技术 1026.新型动物饲料添加剂 1027.用于捕鱼的小型声学集中器 1028.畜禽屠宰中高效褪除羽毛的新工艺 1029、外来原生种长型紫山药生产新技术

1030.用于咖啡树区域适应性勘测的土壤生态调查技术 1031、耕耘机垄及冠状畦的形成设备 1032、蜂蜜去晶设备 1033、谷物包装机器

1034、种子处理技术及其实现装置 1035、用于种子播种前处理的激光单元 1036、激光生物促进剂 1037、气动式种子分级机 1038、特殊用途农用飞机

1039、日本发酵肥料(有机肥料)

1040、国际首创封闭圈型猪粪污染处理及回收循环利用系统 1041、臭氧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运用 1042.高质量茶叶制法及其装置技术 1043.植物材料转化为糖制作乙醇法

1044.使用冷挤压法制作高蛋白生面团的方法 1045.工业用淀粉合成物

1046.虫害控制和存储材料处理方法 1047.玉米纤维油制备新方法 1048.新型捕虫器

1049.帮助生产酒精的方法

1050.制作半干燥果实和蔬菜产品的新技术 1051.无模具使用大豆制造工业产品的方法 1052.用于昆虫防治的昆虫繁殖控制方法 1053.地中海果蝇引诱剂 1054.增油玉米系

1055.生产煮熟的甘薯产品的方法 1056.用来杀死食物表面细菌的新设备

上一篇:出纳目标责任书下一篇:中医科理疗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