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合理化建议

2024-09-22

安全管理合理化建议(16篇)

1.安全管理合理化建议 篇一

安全合理化建议

安全生产关系到公司和全体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安全工作对公司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公司的安全系数,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以人为本”这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内化思想,外化行为,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把安全第一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由于安全理念决定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决定安全行为。因此必须在抓好员工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上下功夫。要使广大员工不仅对安全理念熟读、熟记,入脑入心,全员认知,而且要内化到心灵深处,转化为安全行为,升华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企业可以通过搞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来实施,如根据各时期安全工作特点,悬挂安全横幅、张贴标语、宣传画、制作宣传墙报、出版通讯、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广播安全知识,在班组园地和各科室张贴安全职责、操作规程,还可在班组安全学习会上,不断向员工灌输安全知识,将安全文化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

安全法制

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须坚持“以法治安”,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行为,使安全生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安全生产法制秩序。坚持“以法治安”,必须“立法”、“懂法”、“守法”、“执法”。“立法”,一方面要组织员工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条例;另一方面,要建立、修订、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相关的规定、办法、细则等,为强化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懂法”,要实现安全生产法制化,“立法”是前提,“懂法”是基础。只有使全体干部、员工学法、懂法、知法,才能为“以法治安”打好基础。“守法”,要把以法治安落实到安全管理全过程,必须把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到生产管理全过程。全体干部、员工都必须自觉守法,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为目标,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发生。“执法”,要坚持“以法治安”,离不开监督检查和严格执法。为此,要依法进行安全检查、安全监督,维护安全法规的权威性。

安全合理化建议

安全责任

必须层级落实安全责任。企业应逐级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责任书要有具体的责任、措施、奖罚办法。对完成责任书各项考核指标、考核内容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没有完成考核指标或考核内容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对于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应对该单位领导和安全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投入,二是资金投入。对于安全生产所需的设备、设施、宣传等资金投入必须充足。同时,企业应创造机会让安全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组织安全工作人员到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参观、学习、取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招聘安全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公司安全管理队伍的素质,为实现公司安全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安全科技

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必须加大安全科技投入,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监控安全生产全过程。如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消防喷淋系统、x射线安全检查机、卫星定位仪(GPS)、行车记录仪等,把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全部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中。

2.安全管理合理化建议 篇二

关键词:审计,高校,科研经费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一)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在高校普遍推行“课题制”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由于有的高校较关注通过上项目对科研工作的管理来争取经费, 但是却很少关注对于这些科研经费是如何的管理与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了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近年来对于高校科研经费总的使用的情况来看,对于高校科研经费和人员经费支出比重过大、使用项目不合理等现象比较严重。 在现实当中,很多高校在科研经费的管理政策上比较宽松的主要原因, 就是为了更好的来鼓励广大教职员工积极的来参加科研课题。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高校的科研人员很难达到来合理的使用划拨给高校的科研经费,有的高校科研人员甚至将科研经费用于个人生活的开支, 然后以科研经费的名义进行报账处理。

(二)高校科研管理经费认识的不足

目前, 很多高校和财务部门在科研经费监管工作的认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误区,现在高校领导有一种普遍的“共识”,就是都会认为获得科研经费可以提高自己学校的声誉;一些科研人员也认为,学校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无需过多干涉和监管。 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导致了高校科研经费滥用严重, 高校科研经费支出一直混乱不堪的现象屡禁不止。 另外,各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也普遍认为科研经费只是财务部门的一种代管费用,所以就忽视了对科研经费的支出是否合理、是否真实的严格审核。

(三)科研经费来源的不固定导致了管理的复杂化

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大体上有三个部分:第一、很多学校与社会其他部门及企业进行合作所获得的横向课题项目的科研经费, 由于这些横向课题项目合作的部门与内容存在很大差异, 所以对每一笔的科研经费核算标准也不同; 二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各行业主管部门下拨的纵向科研经费;三是高校自筹科研经费。 这就带来了科研经费管理及核算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加大了高校科研经费综合管理及有效监督的难度。

(四)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功能有待改进

近年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科研经费在科研工作中的使用效益,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综合管理,采用了“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模式,但是, 学校财务管理部门还是无法有效的从合理性和效益性的角度对这部分费用进行控制管理。 学校相关财务人员还存在着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与使用全过程缺乏业务上的了解, 项目经费如何使用基本上是由项目负责人决定。 另外,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与审计效率, 当然许多高校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力度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五)很多高校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重立项、轻预算”

现实当中, 许多高校把科研经费的争取与使用作为考核科研管理部门和高校教师的重要指标;甚至,许多高校把教师竞争上岗、重点岗、 评聘职称等和科研经费的使用与争取紧密连接起来, 所以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千方百计的去争取各种的科研项目,存在着重争取、轻管理、 轻预算等问题。 科研人员申报课题项目时对于经费预算、经费支配等问题并不被人们所重视。 主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来编排课题并能让评审专家满意,能够让让项目立项就可以了;所以根本谈不上与财务部门来共同协商如何使用经费的问题研究, 所以预算也就成为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的一种形式化内容。

二、对于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管理制度的建立

高校有必要对照国家有关高校科研经费使用规定, 是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可操作性强的、 行之有效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和完善高校各种科研经费使用前的核算制度, 有没有明确科研项目管理费用支出合理化收支的相关管理办法与管理制度。 在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与管理工作中做到既要方便科学研究工作, 又要严肃国家和学校财经纪律的原则是非常关键的。

(二)内外兼修,搭建和谐发展的科研经费审计平台

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从而搭建和谐发展的高校科研审计平台;另一方面,高校内审人员有必要熟练掌握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与审计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有必要增强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 通过自身能力的提高促使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与审计的有效性。

(三)强化高校科研项目内部控制制度

对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采取科研处进行一级审核, 审计处二级审计,财务处最后进行报账审核的办法。 在各级审核与把关的过程中与项目研究无关的支出坚决不予报销。 从而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保证经费活动健康运行。

(四)建立客观公正的科研效益评价指标

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的提供者来说最关注的是科研成果的效益问题,当然,科研成果也是衡量科研工作者对于科研工作成效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所以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各高校有必要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建立一套适合本学校的科研经费审计评价指标。 高校内审工作者可以通过对相关指标进行计算与核对各课题组经费的合理使用情况。

(五)重视高校科研项目立项、调整和预算

高校有必要将审计关口进行前移, 让审计处来抓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科研处来抓高校科研经费的立项管理,财务处下拨经费。 使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既要重视课题的立项工作也要重视经费使用的预算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斌.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现状及其改进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9年

[2]张记元等.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对策[J].会计师,2009年

3.安全管理合理化建议 篇三

【关键词】国有企业税务管理;合理化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落实税收法定原则首次写入党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这进一步彰显税收法制建设的重要地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国有企业更应规范经营、诚信纳税,为民营及外资企业树立标杆。然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仍停留在较低水平,无法达到树立榜样的作用,因此只有找出国有企业税务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才能保持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税务管理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范围比較广,涉及的税收种类比较多,税务管理工作也相对复杂,因此加强国有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可以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有效防范涉税风险。

另外,税收是体现我国宏观调控方向的标杆,通过对税收的管理能让国有企业认清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利用各种税收优惠、鼓励政策和和各项税种的税率差异进行合理经营、投资和筹资,从而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因此深入研究税务管理、合理控制税收风险,对促进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国有企业在税务管理方面的现状

从对经济资源掌控的角度看,国有企业税收与其他经济性质企业税收有一个重大区别:国有企业的获利、国家取得的税收都属于国家掌握的经济资源。大众普遍认为,国有企业纳税与上缴利润对国家而言无非是“左兜挪右兜”的问题,因此国有企业税务管理一直被忽视。

除上述观念外,国有企业往往也存在税收管理意识不强、缺少对税务知识的了解等问题,管理层在决策或开展业务时不考虑税收风险从而导致涉税问题。因此,税务管理工作开展受到很大阻碍。

三、国有企业税务管理存在问题

1.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绩效考核重于税务管理

国有企业每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年度绩效考核,考核结果的完成与否决定了管理层的业绩,因此管理层对考核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但在众多考核项目及指标中,并没有涉及到税务管理的相关指标,因此很难引起管理层对税务管理的重视。

由于管理层缺少对税务知识的了解,在决策和开展业务时很少考虑税收问题。管理层认为考核与税务管理是税务管理,没有内在必然联系,因此导致税务管理工作在国有企业举步维艰。

管理层对税务管理的意识越薄弱,导致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就越大。如果没有较强的税务管理意识,企业就不可能注重税务筹划的规划和设计,具体的税务工作也将得不到有效地开展,继而造成的社会风险大大增加。

2.税务管理体系不完善——财务部单一管理税务工作

我国多数国有企业的税务管理防控体系缺失,没有专门的机构评估、分析和控制税务风险,管理层总认为企业设立专门的税务机构成本较大,且浪费资源,税务工作完全可由财务会计人员兼任。而会计人员自身又欠缺统筹管理能力,开展税务工作存在很多局限性。管理层对这种对税务管理体系的认知缺乏,对税务风险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将会成为产生税务风险的隐患。

3.办税人员综合能力不足——责任心及能力有待提高

税收管理工作是一门实时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工作,而我国国有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抱着国企工作是铁饭碗的错误思想,没有及时的对时下的税收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其业务操作能力也在日积月累的安逸情绪中趋于落后,导致了国企税务业务能力较弱的现象。

四、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税务管理问题提出的建议

1.将税务管理纳入业绩考核工作

(1)将税务管理纳入到定性考核

企业下达次年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时,应将税务管理水平纳入绩效考核。考核内容可以包括:税务管理体系完善程度、税收风险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等方面。企业通过这种考核能让企业管理层提高对税务管理的认识,把税务管理水平作为一项列入管理目标的重要工作,充分调动管理层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将资产经营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使税务管理工作得到充分重视。

(2)将税负率纳入定量考核

税负率是指http://baike.baidu.com/view/9510.htm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税额占当期应税收入的比例。税负率过低或波动较大往往会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形成企业涉税风险。笔者认为应在考核指标中加入税负率这一税务机关常用监控企业税收缴纳是否合理的指标。此项考核指标的制定可以根据近年来全国国有企业平均的税负率为基础,再以企业历年经营数据为参考依据,制定本企业税负率的一个合理区间,当税负率低于下限则说明税务风险已经形成,要及时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详细解释形成原因;税负率若高于区间上限,则说明企业本年度税收与收入配比不合理,应及时寻找税负过大原因,做出调整。

以笔者所在公司为例,公司营业收入以物业租赁为主,2013年、2014年及2015年税负率水平见下表。

上表显示,北京西单友谊集团2013~2014年税负率区间在12%~14%之间,表明营业收入与税金之间的比率比较稳定。因此2015年预算的税负率为12.87%也在此区间内,属于合理范围值内。12%~14%这个区间一定时间内都可以作为北京西单友谊集团税负率是否正常的标准。

2.完善税务管理工作体系

国有大型企业往往从事国家的高利润垄断行业,根据国家对高税负垄断企业的征收情况,国有大型企业的税收风险也会相应提高,因此有必要设置专门税务管理部门,来降低涉税风险。笔者建议由财务、业务和法律部门共同组建税务管理部,专门对企业税收筹划、税务风险的评估控制等工作进行专业化组织和管理,改进财务部单一管理税务工作的局限性。

税务管理部应定期向管理层上报税务管理工作计划书、年度税务预测及企业实际纳税情况报告,让管理层对税务管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另外,针对本企業所属行业的政策变化、市场变化及税务政策变化等税务环境变化因素,税务管理部应及时掌握、预测、分析,并计量该变化对企业税务管理的影响,分析税务环境变化因素后,及时上报管理层,使其在制定企业经营方针与策略时随着国家税务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充分抓住对自己有利的优惠税收政策,把握时代的机遇,用好用足税收优惠,实现企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税务管理部还应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提高全员税务意识。毕竟税务管理涉及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需要企业部门之间、部门与管理层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只有全员共同参与,才能获得较好的节税效果。

规模较小、涉及税种比较单一、不具备设立税务管理机构的国有企业,也要设立专职税务管理岗位,配备专业资质的人员,要求其通晓税法、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熟悉财务核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管理的思路,责任心强,有一定的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

3.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积极性及业务能力

(1)建立奖惩机制

建立奖惩机制对于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积极性和企业的经营业绩有很大帮助。一方面,对于没有遵守税法,遭受税务机关处罚的,要给予相关人员相应处罚;另一方面,对于税务管理工作采取激励机制,即企业税务管理人员若能为企业提出最佳方案合理避税、节省税收,并且提出的方案有利于企业项目的发展,就应受到相应的奖励。

(2)提高税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

为了加强税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企业要定期安排各种培训,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参加与本企业业务相关的税务培训。企业通过培训使税务管理人员及时更新税收知识、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的税收管理方法和管理思路,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大量的税务管理培训,培养知识面广而精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服务。

虽然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税务管理尚存在观念落后、税收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但随着企业不断发展,管理意识和税收法律观念的不断提升,内部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一定会达到规范企业纳税行为、合理降低税收支出、有效防范纳税风险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才厚. 刍议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当代会计,2014(6).

[2]宁海滨.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探讨. 经营管理者,2014(12上).

[3]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研究. 税收经济研究,2014(5).

[4]胡国强. 税务管理流程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设计. 会计之友,2014(14).

4.员工合理化建议管理规则 篇四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公司为倡导参与管理,并激励员工就其平时工作经验或研究心得,对公司业务、管理及技术,提供建设性的改善意见,藉以提高经营绩效,特订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公司各级员工对本公司的经营,不论在技术上或管理上,如有改进或改革意见,均得向人事部索取建议书,将所拟建议事项内容详细填列。如建议人缺乏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者,可请人事部经理或单位主管协助填列之。

第二章建议书内容

第三条建议书内应列的主要项目如下:

(一)建议事由:简要说明建议改进的具体事项。

(二)原有缺失:详细说明在建议案未提出前,原有情形之未尽妥善处以及应予兴革意见。

(三)改进意见或办法:详细说明建议改善之具体办法,包括方法、程序、及步骤等项。

(四)预期效果:应详细说明该建议案经采纳后,可能获致的成效,包括提高效率、简化作业、增加销售、创造利润或节省开支等项目。

第三章建议程序

第四条建议书填妥后,应以邮寄或面递方式,送交人事部经理亲收。

第五条建议书内容如偏于批评,或无具体的改进或兴革实施办法,或不具真实姓名者,人事部经理得为内容不全,不予交付审议,其有真实姓名者,并应由人事部经理据实委婉签注理由,将原件密退还原建议人。

第四章建议评审

第六条本公司为审议员工建议案件,设置员工建议审议委员会(以下简称审委会)由各幕僚单位主管为当然审议委员,经营会议经理为召集人,必要时,人事部经理并得与召集人洽商后邀请与建议案内容有关的主办单位主管出席之。

第七条审委会的职责如下:

(一)关于员工建议建件的审议事项。

(二)关于员工建议案件评审标准的研订事项。

(三)关于建议案件奖金金额的研议事项。

(四)关于建议案件实施成果的检讨事项。

(五)其他有关建议制度的研究改进事项。

第八条人事部收受建议书后,认为完全者,应即于收件三日内编号密封送交审委会召集人,提交审委会审议。如因案情特殊,得由审委会另行洽请与该建议案内容有关的人员先行评核,提供审委会作为审议参加。

前项审委会的审议除因案件特殊者得延长至30天外,应于审委会召集人收件日起15天内完成审议工作。

第九条本公司员工所提建议,具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应予奖励:

(一)对于公司组织研提调整意见,能收精简或强化组织功能效果者。

(二)对于公司商品销售或售后服务,研提具体改进方案,具有重大价值或增进收益者。

(三)对于商品修护的技术,提出改进方法,值得实行的。

(四)对于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办法提供具体改善建议,有助于经营效能提高者。

(五)对于公司各项作业方法、程序、报表等,提供改善意见,具有降低成本、简化作业、提高工作效率的功效者。

(六)对于公司未来经营的研究发展等事项,提出研究报告,具有采纳价值或效果者。

第十条前条奖励的标准,由审委会各委员依员工建议案评核表各个评核项目分别逐项研讨并评订分数后,以总平均分数依下表拟定等级及其奖金金额。 第十一条建议案经审委会审定认为不宜采纳施行者,应交由人事部经理据实委婉签注理由通知原建议人。

第十二条建议案经审委会审定认为可以采纳并施行于本公司者,应由审委会召集人会同人事部经理于审委会审定后三日内,以书面详细注明建议人姓名、建议案内容及该建议案施行后对公司的可能贡献、核定等级及奖金数额与理由,连同审委会各委员的评核表,一并报请经营会议复议后由总经理核定。

惟经审委会定其等级在第四等以下者,得由审委会决议后即按等级发给奖金。经经营会议复议后认为可列为十等者,应呈请董事长核定。

第十三条为避免审委会各委员对建议人的主观印象,影响评核结果的公平起见,人事部经理在建议案未经审委会评定前,对建议人的姓名应予保密,不得泄露。

第十四条建议的案件如系由二人以上共同提出者,其所得的奖金,按人数平均发给。

第十五条有下列各情形之一者,不得申请核奖:

(一)各级主管人员对其本身职掌范围内所作的建议。

(二)被指派或聘用为专门研究工作而提出与该工作有关的建议方案者。

(三)由主管指定为业务、管理、技术的改进或工作方法、程序、表报的改善或简化等作业,而获致的改进建议者。

(四)同一建议事项经他人提出并已获得奖金者。

第十六条本公司各单位如有任何问题或困难,需求解决或改进时,经呈请总经理核准后得公开向员工征求意见,所得建议的审议与奖励,得依本办法办理。 第十七条员工建议案的最后处理情形,应由人事部通知原建议人,员工所提建议,不论采纳与否均应由人事部负责归档。经核定给奖的建议案,并应在公司公布栏及第二部分月刊中表扬。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经呈请总经理核准后公布施行,修订时同。

附1:合理化提案表

合理化提案表

编号□□□□□□

5.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 篇五

一、目的

为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公司管理的积极性,改善公司管理水平,提高经营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三、定义

合理化建议是指员工或部门针对公司管理的各项工作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及时提出科学的、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解决方案。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公司成立合理化建议评审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总经理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其主要职责为:

1、提出或修订公司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政策方针和总体规划;

2、批准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经费预算;

3、对合理化建议进行评审,审查和监督重大合理化建议的实施;

4、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总结、评估及表彰。

人力部门负责合理化建议的征集、整理、传递、存档、监督、反馈等日常工作。

五、受理范围

1、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的改善;

2、促使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的各种工作流程、规程的改进;

3、产品项目的开发建议;

4、业务往来、业务开发的建议;

5、员工福利、待遇改善,员工培训方面的改进等合理化建议;

6、市场开拓、营销策划的合理化建议;

7、降低成本和各种消耗;

8、企业文化建设、团队精神、凝聚力和工作绩效的合理化建议等;

9、增强企业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及员工队伍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10、网络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11、企业发展战略、财务管理方面的改进建议;

12、职务范围内,重大突破性合理化建议;

13、非职务范围内,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各项合理化建议;

14、其他各项有利于公司发展、公司形象的合理化建议。

六、合理化建议流程

我司所有员工如有合理化建议可在sharepoint平台上“公司管理”中的“金点子建议平台”中提出,或者发送邮件至yjsj@sigo.cn,具体流程如下:

1、根据个人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或者感觉对公司的发展有益的建议可以在Sharepoint中“金点子建议”中新建并填写出建议的主题、类型与内容,或者发送邮件至yjsj@sigo.cn;

2、人力部门每月1日至3日会查阅新增的点子内容,并根据类型告知相关部门的经理;

3、部门经理接到人力部门转来的建议后,需在3天之内查阅并给予发点子回复,确认该点子是否可行以及实施的具体事项;

4、在部门经理审批以后,如需实施的点子建议,人力部门负责跟踪该点子实施的过程,并对后期的结果做出汇总。

七、合理化建议等级划分及奖励办法

1、提案依其创新程度以及效果、效益大小分为五等级:

A级,具有很强的创新性、预期效益效果显著。对鉴定为A类的,一次性奖励500元,得50分。

B级,具有较强创新性,预期效益效果较为显著。对鉴定为B类的,一次性奖励300元,得30分。

C级,改良改善性的,预期具有一定效益、效果的。对鉴定为C类的,一次性奖励100元,得20分。

D级,预期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范围较小的。对鉴定为D类的,一次性奖励50元,得10分。

E级,现阶段没有什么实施效果的,可给予鼓励奖。对鉴定为E类的,可奖励小盆栽或内部员工购买现金抵用券一张(15元/张),得5分。(E级点子当月不领取的可累计,当累计2个E级点子时可换取30元手机充值卡一张)

在实施过程中有重大效益的年终时可再给予奖励;得分年终累积排名,前两名分别为金点子和银点子。

2、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并且实施后为企业带来显著效益、效果的,或者提出多条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的,将在年终大会时参与金点子奖评比额外给予一次性重大奖励。

3、合理化建议结果最终形成了公司所有的专利、专有技术和成果,将给建议人一次性特别奖金5000元。

4、保留或未采用的提议如后续得到采纳,按上述标准给建议人追认奖励。

5、审批通过被采纳的建议在评优时可做加分项,具体加分细则见《2012年评选方案》。

八、其它

6.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 篇六

本办法严格依照公司现有的规章制度而制订,并结合现阶段公司情况做适当补充,以此来规范奖励行为,更有效发挥其激励作用。

一、目的及原则

通过有效实施奖励制度,以求最大限度调动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表彰褒奖先进、促进、鞭策后进、提高整体凝聚力。

二、奖励种类

《员工手册》规定的“嘉奖”、“记功”、“记大功”、“突出贡献奖”、“先进工作者”的奖励,依照手册中规定的标准及办法执行。在此基础上增设“合理化建议奖”及“伯乐奖”„„。

合理化建议奖:

1.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经公司领导研究认为应奖励的或经采纳收效显著的。

2.针对公司的经营、管理的现状提出批评性意见,经公司领导研究认为应当奖励或经采纳收效显著的。

3.合理化建议奖的奖金一般在100-300元左右。特殊情况需要增加,由公司办公会议决定。伯乐奖:

为公司引进人才,经实践证明能出色胜任本职工作的,对引进人或考评人给予的奖励。

“伯乐奖”的奖金数额100-300元,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奖金数额的,由公司办公会议决定。

三、奖励的时间 1.定期的奖励

奖励统计按季、按年度分别进行评比表彰。

公司每季组织各部门进行一次奖励的评选工作,奖励种类包括“嘉奖”、“记功”。评选工作由各部门按公司的统一布置进行。公司每年度进行一次总结性表彰活动,奖励种类包括所有奖项,具体办法按公司临时下发的评选办法进行。2.不定期奖励

根据公司布置的阶段工作,实行不定期奖励;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应及时表彰的先进的人和事;“合理化建议奖”、“伯乐奖”“实行不定期奖励”。

四、奖励的提启及报批

针对个人的奖励,由部门负责人提启并上报,由总经理批准。针对部门或部门负责人的奖励由经理办公会议提启,经认真研究讨论,并形成决议,年终奖励、总结性表彰决议审批由经理办公会议提启,报董事会批准。

五、奖励的表彰及发放

按季度、年度进行的奖励活动,奖励在表彰大会上当场兑现。由公司负责组织全体员工大会进行表彰,以通报的形式公布。特设单项奖励:(“建议奖”、“伯乐奖”)奖金部分当时发放,并随最近的季或年度奖励表彰会,再次公布决议。

六、进行奖励评选活动的注意事项: 1.奖励确保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2.奖励要充分发挥民主; 3.奖励活动不准搞平均分配; 4.功归功、过归过,功过不能混淆;

7.从合理化建议中淘金 篇七

合理化建议制度是一项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古语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人智短, 众人智长, 如果一个公司仅靠几位领导是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使员工以主人翁的心态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中来, 发挥集体智慧, 为公司献计献策, 共同管好企业。尤其是在一线工作的员工, 对生产实践中工艺流程、产品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最有发言权, 解决问题的办法最有效。同时, 建议人在得知他的建议得到重视时, 会产生受尊重感。更为重要的是, 在组织的学习过程中, 合理化建议制度也是组织内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的过程。通过这一规范化的企业内部沟通制度, 鼓励广大员工直接参与知识的创造过程, 使得企业内的各类知识能够畅通地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全方位流动。尤其是在公司面临价格降低、成本升高、客户要求更加严格、质量风险加大的时期, 我们更应该学会从合理化建议中淘金。

一、合理化建议制度要有组织保证

在我国许多企业中, 合理化建议活动通常归工会负责, 而具体工作通常是由某个人临时兼管所以也就是在年终时统计、过问一下。这种没有组织保证的活动, 一般会流于形式, 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为了有效地推动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 企业内应建立合理化建议组织体系。企业可设推动委员会或委员会, 下设立合理化建议管理办公室, 作为合理化建议各方利益的交流与协调机构, 由其负责接收职工的建议, 并对职工的合理化建议予以指导, 对合理化建议报告进行初审后转交给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主席一般由企业领导任命, 委员会成员包括企业领导、技术专家和员工代表。委员会的任务是对建议是否具有操作性及实施后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奖励建议。该委员会对执行合理化建议的预算经费和实际效益负责。有些合理化建议在决定实施前还需专家鉴定。如柯达公司规定办公室和专职秘书必须及时地处理职工的建议, 公平地解决奖金的数额, 耐心地向建议人解释合理化建议不能被采纳的原因和定期公布该制度的实施情况。在宝钢, 公司成立了合理化建议委员会, 明确规定公司一把手带头, 党政工团领导一起抓的领导体制。公司各级领导均非常重视合理化建议活动, 每年有一次合理化建议表彰会, 奖励积极分子, 并与先进个人代表聚餐。并且, 每次的一等奖都由公司领导总评决定。公司二级单位的领导, 不仅自己带头提合理化建议, 还亲自审查合理化建议。

按照德国企业的经验, 在组织上也可以采用团队式管理模式。“团队模式”也被称为“主持人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成立一个分散的“点子管理团队”, 由其负责对职工建议的评估和实施。“点子管理团队”可根据公司的组织结构或业务关系设立, 由六至八人组成, 其中包括一名经过专门培训的“主持人”和一名部门领导。“主持人”是从职工中选拔出来并经过合理化建议管理培训的技术人员, 他负责“点子管理团队”的协调联络工作。如果大公司设立若干个“点子管理团队”, “主持人”还负责团队间的联络与协调。

二、合理化建议内容要有针对性

合理化建议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 一切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事项, 都是合理化建议的关注范围。例如作业方法的改进、作业动作的改进、工具制造和维修方法的改进、设备使用和操作方法的改进、工程管理的改进、质量与运输工作的改进、环境和工业卫生的改进、公害防止的方法、材料代用和材料利用率提高的建议、外购和外协工作的改进、新产品设计工作的改进、市场和销售工作的改进, 行政事务工作改进等。

开展合理化建议可以根据企业特点和阶段要求, 组织开展主题性的专项合理化建议月活动, 这样更有利于全员参与, 集中全员智慧, 推进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如组织开展“节能降耗减排”的主题性合理化建议活动, 立足于激发广大员工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引导员工围绕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排放, 提出有价值、可实施、投入少、见效快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 实现节约、清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可以围绕以下方面进行: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点, 实行科学决策, 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消耗;提高工作质量, 完善工艺、设备, 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科技增效、降本增效, 瞄准先进水平, 节本降耗、挖潜攻关;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节约一滴水、一滴油、一度电, 不断强化现场管理与考核, 杜绝“跑、冒、滴、漏”和浪费现象。

为了使合理化建议更有针对性, 可以在主题设计的同时, 提出各种问题引导员工。如针对作业方法的问题有: (1) 还有其他的作法和方法吗? (2) 每个工人操作的机器台数, 不能再增加了吗? (3) 多次的动作能一次完成吗? (4) 加工零件的装上与取下能用单手柄操作吗? (5) 工装、夹具、模具更换的方法能够简化吗? (6) 手工作业能用机器代替吗? (7) 工艺过程能够改进和简化吗? (8) 等待的时间不能用来做些其它事情吗? (9) 在人、机并行的作业中能再把人操作的时间减少吗?又如针对销售的问题有: (1) 生产与销售的不平衡情况有吗? (2) 库存量过大吗滞销商品在库积压吗? (3) 用户意见处理方法好吗? (4) 现在商品的市场分析方法好吗? (5) 现在的产品和市场需要吻合吗?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能充分供应吗? (6) 宣传工作适当吗?宣传的要点正确吗? (7) 与新产品开发部门的情况交流能顺利进行吗? (8) 同行业各厂家的广告和销售活动状况知道吗?

三、合理化建议要有处理流程

为了使合理化建议活动持续开展, 企业应制订详尽的流程。首先, 合理化建议者应填写合理化建议申请表, 然后投入建议箱或直接送到部门促委会, 合理化建议委员会一般应每天开箱一次, 对建议进行初步分析、编号、登记, 大体把建议分成不采用、保留和采用三类, 并填好合理化建议审查回执通知建议者, 随后部门促委会对采用建议、保留建议, 属需试验证明或条件成熟再采用者, 按程序由委员或部门负责人与建议者协商, 把建议完善化、具体化。对完成后的建议由部门促委会初步评分然后送企业合理化建议办公室汇总, 进行最后评分, 做出最后采用与否的意见, 然后确定实施部门、奖励方案, 报企业促委会批准。促委会批准后, 由办公室填写合理化建议审查结果通知书, 通知提议者或小组。填写合理化建议实施指令书, 通知计划部门和实施部门。合理化建议实施完毕后, 由实施部门填写合理化建议实施完工报告书, 通知办公室和计划部门, 若合理化建议实施后其效果明显, 一般还可视其效果大小给予嘉奖。通常, 根据合理化建议的难易程度, 在建议入箱后到审议完毕通知到本人应在10~60天内完成。

同时, 处理流程应方便员工的建议活动。应简化建议制度的程序。每当该公司职工想出一个建议时, 他们随手就可以拿到建议表, 并填上自己的建议。员工们可以将建议表投到工厂的信箱中, 也可以投到工厂特设的建议收集箱内, 如果职工不愿披露姓名, 他们也可以采取匿名方式提出建议, 然后用建议表上的号码与厂方进行联系, 可用电话查询该号码的建议是否已被采纳。办公室把所采纳的建议都列成表格, 定期在公司出版的报纸上公布, 或张贴在公司的布告栏上。

对每项建议都要进行认真处理。负责建议的秘书及时把各项建议提交给各有关管理人员和科室, 必要时, 可把建议付诸试验。有关管理人员和科室对建议做出采纳或不采纳的决议后, 必须将决定后的材料报送办公室, 由负责建议工作的秘书提交本部门的建议委员会审批。对未被采纳的建议, 必须向建议人送一份详细的材料。说明该建议未被采纳的原因。如果建议人仍认为他的建议有采用的价值, 他可向办公室提供更多的依据。

8.安全管理合理化建议 篇八

.

档案行政管理体制是对档案机构、档案行政制度、各种档案行政管理关系的合体,对档案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历史上,我国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出现了三次变革,现阶段的档案行政管理体制是“局馆合一”。但是“局馆合一”的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在实行以来一直存在争议,需要有关人员进一步对这种档案行政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完善。

现阶段档案行政管理模式的争议

我国现阶段对于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局馆合一)的应用从1993年以来,一直存在很多的争议,基本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局馆合一的档案行政管理模式的形成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体现了我国性质特点和优势。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受这种工作体制的影响实现了档案失业的发展。局馆合一的实行能够实现两种职能综合发展,从而形成一种统一、科学的行政档案管理体制。另外一种观点则是认为,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体制是对原有档案管理体制的简化,是政事合一的体现。理论界对档案行政管理模式认识的对立和各自一方所处的立场存在关联。

现阶段“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的实行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档案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了档案工作的发展。但是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共性和趋势性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局馆合一”企业档案行政管理运行模式设置依据不合理.。我国企业档案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三次变革,“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是第三次变革,对于这次变革的态度,有关人员的态度不一致。

“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将精简结构作为基本改革目标,企业档案部门的工作较为被动,对档案工作管理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容易带来职责不明确。企业档案行政管理要具有明确的职责和性质,否则就会出现政企不分的情况。“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是将企业档案局和企业档案馆职能合并到一个机构来行驶相关的权利。但是在实际中,“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仍有同一批人员组成,由此出现了同一个企业的同一批人,在同一种场合以不同的身份出现,还需要履行两种不同的职能。这种职能的划分和实现在实践中难以进行严格的区分,一旦出现差错就难以有效解决纠纷。

“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和行政改革发展目标不一致。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存在行政化发展的倾向,事业单位的自身职能被弱化,无法实现自身发展。

“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实现了政事统一管理,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常会出现政事不分的情况,尤其涉及到员工员工待遇,企业档案局和档案馆人员会采用一切手段争取公务员的身份,和行政改革发展目标发生冲突。

完善我国档案行政管理体制的策略

加强对企业档案行政管理的双重领导。在“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下,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可以对档案局、档案馆进行双重领导,将“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融入到党委和政府的管理 工作中。

实现企业档案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的分开管理。针对现阶段企业档案局、档案馆发展的行政化,档案行政管理主体弱化的情况,要实现对企业行政档案局、档案馆的分开管理,让不同部门完成不同的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档案行政管理发展。档案局作为政府部门负责管理行政事务的工作机构,需要有效行使自己的职能。档案馆则是需要发挥出自己对企业行政档案的安全保管、开发、利用,并要在工作上得到相关档案局领导的业务指导。

实现“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档案的应用不仅局限在国家机关和一些事业单位,而是被人们更广泛地应用早社会组织中,企业档案管理所有权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也对档案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发展能够满足企业不同主体对档案管理应用的需求。在社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大量出现下,企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体档案有效利用和监督管理工作中,加强对有价值档案信息的充分利用。

提升档案行政管理效率,允许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差异化的存在.。我国行政机构的内部机构安排是一种上下对应的模式,下级机关的设置需要和上级机关的设置协调统一,内部机构的设置需要保持一致。但是在实际发展中,市区、县城政府内部设置的机构和省级设置的机构之间存在一差异。针对这种差别,档案行政管理也要适当进行调整,因地制宜,从而建立一种适合当地发展的档案行政管理模式。

实现对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调整。现阶段的企业档案局单一负责管理档案事务,没有对企业档案文件进行有区分的管理,不利于现行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档案行政文件管理的原因是档案大多由文件转换发展而来,如果不对档案文件进行控制就无法保证档案的质量。同时,文档合一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需要加强对文件的管控,实现对文件的统一管理科。最后,在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面对大量出现的电子文件管理问题,需要加强对相关档案文件的分析。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要求档案行政管理模式进行革新,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包括制定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对于档案行政管理的违规案件加强查处力度等。通过职能的转变完善档案行政管理模式,促进企业档案行政管理发展。

9.员工提案管理及合理化建议 篇九

为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倡导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不断提出有利于改善工作的方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特制定此制度。

一、提案的项目内容

1、凡是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业务发展等的提案,均可提出。

2、提案的提出应以书面形式,详细的列出建议事由、原有缺失、改进方案、预期效果等内容。

3、公司不予受理的提案有:与企业建设发展无关的提案;曾经提过的、内容相同或相似的提案、无具体改进或改革措施的提案。

4、公司不予受理的提案,由行政部发还给提案者。

5、提案建议书应注明提案者姓名,所属部门,以便公司进行提案奖励或退回。

二、提案审核准则与程序

1、公司设立专门的提案审查小组,专门负责推进和处理与提案有关的各项事宜。提案审查小组由总经理领导,因提案内容涉及公司内部管理、对外业务等方面专业领域,由各部门推选一名成员参加组成提案审查小组,公司行政部负责组织实施。

2、公司设立专门的提案邮箱,专门接收提案者的提案建议,由行政部门负责管理;

3、提案审查小组在收到提案者的提案建议书之后,应在20天内对建议书的内容进行核查、评定,并将评定结果核准后公布。

4、提案审查小组根据提案所涉及的适用性、创造性、工作效率改善程度、管理成本节减程度原则,确定提案最终是否采纳。

三、提案成果实施与检查

1、提案经提案审查小组审定采纳后,应在3日内将提案的详细资料及提案审查小组的核定表一同上报总经理,由总经理最终审定。

2、准予实施的提案,各实施部门应认真落实,定期的填写提案改善成果报告表,上报给提案审查小组,提案审查小组会根据所提交的报告表进行审查核定。

3、提案内容如涉及到国家专利,专利获得权益一概属于企业所有。

四、提案的奖励

1、鼓励奖:凡提出改善方案者,无论审查后采用与否,均当即由所属主管人员发与鼓励奖,奖品由提案审查小组决定(建议可以是一些小礼物)。

2、成果奖:提案采用实施后,依据提案审对企业经营管理上带来的效益,奖励提案者100~1000元不等的现金,具体评定由提案审查小组讨论并报总经理审批决定。

3、特殊贡献奖:提案实施后,经过跟踪调查,确实能够直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年终时,企业奖励提案者10,00~100,000不等的现金。

五、其他方面

1、企业股东、外部关联人员及客户所提改善方案的审查,均适用本制度。

10.改善经营管理合理化建议 篇十

关于对经营管理部人员绩效工资比例

灵活调整的建议

一、现状分析

当前经营管理部已经成立,经营管理部管理人员采取的是固定基本薪酬和绩效工资的模式。由于管理人员分工有所不同,有些侧重管理,有些侧重经营,承担的压力不同,绩效工资采取同样的计酬比例,不利于充分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改进措施

建议对工作内容侧重经营方面如承担直销、批发和IC卡充值等任务的管理人员,适当调低固定薪酬,提高绩效工资的比例,甚至绩效工资可以试行联量或联计划完成计酬,以激发其开发市场、开拓客户的积极性。而侧重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则适当调高固定薪酬,适当调低绩效工资。

建议考核对固定薪酬以定性考核为主,对绩效工作以定量考核为主。

三、预期目的及效果

11.安全管理合理化建议 篇十一

汽车行业的竞争,是一种综合性的竞争,它不但包含了技术、设备、工艺、资金等硬件上的竞争,也包含人才、管理、经营理念等软件上的竞争。长安公司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挖潜,全面调动和激发公司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和群众智慧,紧紧围绕开发新品、加强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搞好服务等重点内容,广泛开展了“抓管理、找差距、创一流、增效益”的长安万名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擂台赛。尤其是开展了“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工程,把那些具有科学性、可行性、效益好的优秀合理化建议转化为了生产力。据统计,去年1~8月份,长安公司共收到合理化建议4380多条,建议书覆盖了公司的新品开发、企业管理、营销运作、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工艺革新、信息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其中已被采纳实施有2270多条,重大合理化建议达490多条,累计创造经济价值1.1亿多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去年1~8月份,长安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7829辆和121402辆;同比增长19%和22%,实现销售收入49.13亿元,市场占有率达27.6%,继续保持微车行业龙头地位,这充分展示了长安人的聪明才智和集体智慧。

长安公司首届合理化建议抽奖活动,有2000多名员工和168名合理化建议入围抽奖幸运者目睹了抽奖的全过程。此次抽奖活动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专业评审小组在所收集的4380多条合理化建议中,精心筛选,分层定值,质优入围、重在参与的前提下,筛选出168人提出的200条合理化建议获入围参与抽奖。经现场摇号抽奖,公正员公正,长安公司发动机技术处技术员李仁建,有幸获得1辆奥拓轿车。重庆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王鸿举,西南地区部副主任杨学会,重庆市总工会副主席李军等领导对此次活动给与了度高的赞扬,长安公司总经理尹家绪、公司党委书记陈永强勉励全体员工继续奉献智慧、奉献力量,推动长安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12.安全管理合理化建议 篇十二

关键词:工会组织,合理化建议,活动

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是职工民主管理的形式之一, 是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落实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的重要途径。每年, 各企业的工会组织都会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一些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 但活动往往收效不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工会组织应该如何有效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呢?

一、找准位置、选准路径是工会组织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关键

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是旨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增加利润收入的有效举措, 我国在1950年就颁发了《关于奖励有关生产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决定》。30多年来,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企业法》的出台, 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不仅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且具有法律保证。工会作为企业合理化建议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能否开展好这项活动, 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在于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找准位置、选准路径。具体来说, 就是在活动中注意做到两个结合:

1. 活动必须注意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企业的生产主要包括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两方面, 不同的企业在这两方面的工作重点是不同的, 在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中主题也是不同的。如, 施工企业应着重在提高工程进度、提升工程质量等方面开展活动;发电企业则要围绕如何降低煤耗、提高热能利用率、确保设备稳定运行等方面开展活动;供电企业则要把如何确保供电、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等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作为培训中心和学校, 开展活动就要从如何为职工、为学生做好服务, 提高培训教学工作质量等方面着手。如果不注意联系各自实际, 活动就会事倍功半, 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时, 在开展活动中, 组织者还应注重引导职工在自己最熟悉、最了解、最擅长的工作实践中去发现和挖掘存在的问题, 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更大潜力地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

2. 活动必须注意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合理化建议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 它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 是推进技术进步、实行科学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有效举措, 其实质是通过活动, 调动职工的主人翁精神, 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 为企业发展群策群力。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企业独特性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这种文化一旦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可, 并与企业管理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生联系后, 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 从而激发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这一点来说, 二者有着本质的联系。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只有让职工在浓郁的企业文化中得到熏陶, 才能更有效地激发职工投入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热情。

二、适应形势, 创新思路是工会组织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根本

1. 做好宣传工作

工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为广泛宣传征集合理化建议提供了有效途径。 (1) 工会组织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闭路电视、局域网、集团网、会议等形式, 深入做好开展合理化建议的宣传动员工作, 让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调动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要宣传合理化建议的定义和范畴, 让职工明白什么是合理化建议, 知道合理化建议不仅仅是指出问题和不足, 还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 要让职工清楚了解合理化建议提交的渠道和程序, 避免职工想参与但不知道怎么办的困惑。

2. 建立有效工作机制

(1) 在工会组织中设立专门机构和工作人员, 随时接收职工的合理化建议, 并进行认真分析, 筛选分类, 及时传递到行政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评估;对决定采纳的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 并及时组织实施, 使职工的好建议能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开通多种提建议的渠道, 如, 邮件、局域网、建议箱等, 方便职工提交, 同时设立有效的反馈渠道, 便于职工及时了解自己所提合理化建议的落实情况, 增强自豪感和满意度, 更好地调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3. 建立激励机制

合理化建议工作成效, 取决于职工参与的情况, 要激励全员参与, 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常见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1) 组织各方面技术专家对每年征集到的合理化建议进行评奖, 对有价值的优秀合理化建议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并进行公开表彰; (2) 对其他参与这项活动的职工, 即使所提建议并不合理、没有新意, 也要安排相关部门在相应范围内及时给予回复, 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鼓励; (3) 对职工参与合理化活动的情况进行备案和存档, 通过活动发现职工的潜力和特长, 从而为以后的职工培训提供相关依据。

工会组织是企事业单位党政领导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会员分布在单位内各层次, 具有广泛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工会组织要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 积极做好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宣传和发动工作, 以合理化建议活动为载体, 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金点子”激发出来, 引导广大职工积极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献计献策, 使职工在改革创新、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和构建和谐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的展现。

参考文献

13.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本站推荐) 篇十三

1.目的与范围

1.1为推动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促进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员工主人翁责任感的增强,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推动公司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规定了合理化建议的收集、评审、反馈、效果验证、奖励和 推广实施等事项管理要求与方法

1.3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2.组织与职责

2.1公司设立合理化建议评审领导小组,归口管理部。

2.2合理化建议评审领导小组由管理部负责人任组长,成员由各部门经理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2.3管理部负责合理化建议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具体负责制度制订、宣传发动、征集整理、组织评定、协调和解决合理化建议工作存在问题等。

2.4各部门经理负责动员本部门员工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并组织做好各项建议的申报工作。

3.内容范围与建议

3.1公司员工可就公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管理内容及方法、工作流程、精神文化、工作效率、顾客满意、生产环境等方面提出建议。.建议不拘于形式,可以结合本部门、本岗位的工作实际,也可以对其他工作发表建议。

3.2合理化建议内容:

3.2.1关于安全生产、设备管理建议;

3.2.2节省材料、能源、经费的建议;;

3.2.3现场工作方法改善的建议;;

3.2.4关于项目成本分解和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3.2.5关于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建议;

3.2.6关于能够提高效率、提高质量的建议;

3.2.7其它有关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4.收集

4.1所有合理化建议均应以书面方式提出,填写公司统一制定《合理化建议表》;员

工可以直接交管理部,也可以交至本部门经理再转交管理部。

4.2对于员工提交的《合理化建议表》,根据员工提交的日期进行编号,建立合理化建议台账。

5.评审

管理部收到《合理化建议书》后,在一周内召集合理化建议评审领导小组组织评审,6.反馈

经过评审,决定是否采纳。如果不采纳,则在《合理化建议书》上注明原因并评语,将原件退还员工;如果采纳,则由小组评定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并将采纳的《合理化建议表》复印件张贴公布。

7. 建议实施

7.1对评定采纳的合理化建议,管理部根据实际情况开具《纠正与预防措施处理单》转实施部门整改。

7.2《纠正与预防措施处理单》在交办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部门或人员要积极配合,不得猜疑或借故阻挠。

8.效果验证

实施部门整改完成后,管理部召集合理化建议评审领导小组组织验证效果。

9.奖励:

9.1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的奖励:

9.1.1合理化建议一旦被采纳,公司将根据合理化建议的价值按建议实施后第一年所节约的成本(扣除执行建议产生的设备增添及改造等各种费用)的20%发放奖金。

9.1.2有些建议是无法估算直接经济效益的,但对预防事故,保护环境,提高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及公司形象起了很大作用,从而给公司带来间接经济效益的,则分别给予50至300元的奖金。

9.2未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的奖励:

9.2.1如果员工的合理化建议未被被公司采纳,则根据评定意见在月绩效考评上予一定的加分。

14.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管理办法 篇十四

安全管理制度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管理办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珞璜尾水电站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管理办法的定义、要求、内容、程序、奖励。

本标准适用于珞璜尾水电站。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国务院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

中华全国总工会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实施细则》

重庆市电力公司 《重庆市电力公司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管理办法》 3 定义和缩略语

3.1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合理化建议的定义:指有关改进和完善企业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技术革新的定义:指对设备、装置、工具、仪器、工艺、材料、方法等方面所作的具体改进和创新。要求和内容 4.1 要求

4.1.1 凡本站职工均可向运行部或站长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方案。

4.1.2 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具体项目必须同时具有先进性、可行性和效益性。4.1.2.1 先进性:是指提出的建议、技术改进的方案、措施在实践中对原设备有所改进、完善和提高。

4.1.2.2可行性:是指提出的建议、技术改进的方案、措施在实践中是可以实施的。4.1.2.3 效益性:是指提出的建议、技术改进的方案、措施实施后可以带来企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4.1.2.4 凡关系到本站或主厂安全生产的重大建议项目,应持谨慎负责的态度,在采纳实施应用之前,应经珞璜电厂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可以实施应用的结论。4.2 内容

4.2.1 企业合理化建议是为提高本站在安全、经济、满发、优质、高效、低消耗、降低成本、增产节约、提高可靠性及现代化管理水平方面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4.2.2 设备、仪器、装置的革新。工程质量的提高,更有效的利用和节约原材料。4.2.3 加工工艺、试验、检测方法、安全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4.2.4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则不属于合理化和技术改进之列。4.2.4.1 只提出建议和改进项目而无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的。4.2.4.2 属于本电站计划或其他指令性任务所安排的工作内容的项目。4.2.4.3 日常性的一般修旧利废。

4.2.4.4 购置零部件组装设备,其性能不及目前国内外同类设备的。5 合理化建议实施和奖励

5.1 运行部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技术革新实施建议,应由运行部进行审查,然后以书面 1 尾水电站

安全管理制度 的形式交尾水电站站长,经站长审核同意后,由运行部组织实施。对运行部不能实施的合理化建议,由站长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实施。

6.2实施合理化建议或技术革新所需经费由尾水电站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6.3 合理化建议或技术革新实施后取得效果和经济利益时,由尾水电站站长按《华能珞璜电厂尾水电站运行承包工作考核办法》对尾水电站运行部进行加分奖励。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职工由尾水电站运行部按《狮电总厂合理化建议奖励标准》进行奖励。7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成果管理

7.1 凡本电站提供了费用、物资、人力、技术资料等取得的成果,其所有权属本电站。7.2 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项目的评审工作要严格按规定执行,坚持实事求是,切忌弄虚作假,若有不实情况发生者要及时纠正,授了奖的则取消荣誉、收回奖金,直至行政处理。7.3 尾水电站运行部应认真做好《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成果项目情况统计台帐》记录。7.4 凡经审电站查批准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成果资料一律由本电站资料室统一存档。8 检查与考核

15.安全管理合理化建议 篇十五

随着我国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上都得以快速的提升, 目前在钢铁行业深加工不断的增加, 从而也导致了轧钢工序能耗的增加。由于技术水平及工艺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轧钢工序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 无论是冷轧还是热轧在能耗上都与先进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二者在能耗的百分比上, 我国的轧钢工序能耗要高出百分之二十左右, 这样每吨钢的能耗则都会相对高出国外较大的比例。现在由于钢铁企业在装备、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所以导致能耗的增加, 但在轧钢系统中对能源消耗较大的则是轧钢加热炉, 其对能源的消耗占整个轧钢能源消耗的百分之六七十左右, 所以在当前我的钢铁行业中, 节能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2 轧钢生产节能技术

2.1 加热炉节能技术

2.1.1 蓄热式燃烧技术

蓄热式燃烧技术在轧钢系统中应用后, 有效的降低了燃料的消耗指标, 目前在轧钢系统的9座加热炉中通常会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 由于其对炉内烟气进行充分的回收, 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对燃料的消耗, 这样在节约燃料的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同时还能使炉子的产量得以提高, 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氮化物的排放量, 对保护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所以在钢铁企业中应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信对降低轧钢工序的能耗具有积极的作用。

2.1.2 加热炉绝热技术与高温节能涂料

目前在加热炉上普遍使用节能涂料来提升炉子的生产率和经济效果。节能涂料中主要成分为炭化硅粉, 目前由于加大的了对节能涂料的研发力度, 相继有其他系统的节能涂料被开发出来, 并应用于加热炉中, 节能效果显著, 最高能达到节约能耗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对炉子的生产率也能提高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效果很明显。

2.1.3 高温低氧燃烧技术

采用高温低氧燃烧技术, 可回收大量的烟气余热, 节约燃料约50%左右, 能大大缩短加热时间, 提高生产率, 节约能源, 降低氧化烧损, 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普遍推广应用的一种全新节能燃烧技术。

2.1.4 连铸坯热送热装技术

扁钢坯可以在不同温度下装料, 装料温度越高越节能。每提高入炉温度100℃, 可降低加热炉燃耗约6.7×104k J/t。陈冠军介绍了首钢热装热送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及效果, 结果表明采用一般热装热送工艺可以节能35%, 采用直接装送技术可以节能65%以上, 减少加热炉燃料, 提高加热炉产量。

2.2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

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是钢铁工业近年来最重要的技术进步之一。标准扁钢坯是直接在热钢带机上轧制的, 节约了处理和能源费用。预计节能量为标准冷装料能源费用的50%。

2.3 低温轧制与轧制工艺润滑技术

低温轧制技术是降低轧钢系统工序能耗的重要节能措施。降低加热炉出钢温度可以减少燃料消耗, 但其变形抗力和轧制功率增加。近年来, 许多轧制生产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降低燃耗的节能效果更显著, 当温度问1100℃出锅时, 降温节约的能耗达9.6%, 且出锅温度降低则氧化铁皮量显著减小, 低温轧制在燃料消耗和氧化铁量的降低上所获得的效益, 完全能抵消并超过提高轧制功率所增加的成本。对许多轧机而言, 采用工艺润滑技术能降低轧制的能耗, 特别是对钢板轧机尤为重要。钢的热轧温度一般在800℃~1250℃, 在变形区轧辊表面的温度可达450℃~550℃, 因此, 需要用大量的水冷却轧辊。通过实验可以发现, 采用热轧工艺润滑, 由于轧制力的降低, 轧制动力的消耗约下降8%。

2.4 在线热处理技术

近年来, 在线热处理技术受到普遍重视, 这是因为在线热处理利用轧制余热对钢材进行热处理, 可以省去离线热处理必须的二次加热, 因而节省能源, 简化操作, 缩短了产品的交货期。

3 我国轧钢生产节能降耗的建议

3.1 提高装备水平,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钢铁企业必须结合整合进程, 及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按照等量置换原则, 淘汰国家公布的淘汰类落后生产能力 (设备和工艺) , 并严格禁止建设属于国家限制类的1000m3以下的高炉。同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积极引进和运用最新技术, 使新上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不仅在技术上, 而且在能源消耗上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2 优化产品结构

钢铁企业一方面要巩固现有产品的现有市场份额, 实行专业化、精品化生产;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优质板带类钢材, 提高中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和涂层板材产品质量, 开发优质船板、石油行业用板、汽车及家电用板等高档板带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和提高装备水平是密切关联的, 都是钢铁行业实现由“大”变“强”, 挖掘节能减排潜力的关键环节, 也是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主要途径。

3.3 调整工艺结构和原料结构、能源结构

工艺结构、炉料结构与能源消耗水平有很大关系, 合理的工艺结构、炉料结构对降低能源消耗起着重要作用。提高炼铁喷煤比、增加球团配比、采用连续铸钢工艺, 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 轧钢坯料热装工艺等技术均有比较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

炼铁工序要实行精料, 配加一定比例的球团矿。多用球团矿, 少用烧结矿就可节能。同时球团矿含铁品位高于烧结矿, 又可以实现提高入炉矿品位的效果, 还改善了高炉的透气性。

焦化工序通过多喷吹煤粉, 可以改变高炉炼铁能源结构, 少用焦炭可节能1.5%。这是高炉炼铁工序结构调整中心环节。

炼钢精料也是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铁水要求低硅、低硫、低磷、高温、少渣;石灰要低二氧化硅、低硫、高活性度, 一要选择二氧化硅低的石灰石, 二要采用煤气烧石灰, 杜绝煤和焦炭烧石灰。高铁水比采用矿石冷却法, 铁水比95%左右, 加一些自产废钢, 其余用矿石冷却。这是一种熔态还原, 矿石或含铁氧化物融入炉渣, 利用铁水碳和热量还原, 效益很好;一些钢铁企业采用低铁水比、低废钢比、高冷生铁比的原料结构是不合理的。

结语

随着我国轧钢行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轧钢工序能源有了较大的改进, 但目前还有一定的节能空间可供发挥, 所以还应把节能的重点放在加热炉上。加大对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力度, 不断的尝试着开发节能的新技术, 从而提高加热炉的节能, 从而使轧钢工序的能源与先进国家的能耗缩小差距, 增加我国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树堂, 周积智.新世纪的轧钢创新工艺展望[J].中国冶金, 2003 (1) :30~32.

16.安全管理合理化建议 篇十六

关键词:声乐艺术;跨界唱法;含义;建议

近些年,国内的声乐领域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全能型的歌手不断出现,全能型歌手是和一般歌手相对,指某一个歌手同时掌握包括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等能力。这些全能型歌手在乐坛崛起迅速,并不断走向国际化舞台,和全世界的歌唱艺术家们进行音乐之间的交流。某些原来专注于流行歌曲和民族声乐的演唱家,现在也在研究西洋唱法,并取得很大成就,另外某些长期演唱西洋唱法的歌唱家如今也深入学习了本土唱法。这些现象展示出国内声乐艺术与时俱进的能力,也展示出艺术家们对美的追求,为人们带来审美的享受,还使演唱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便于他们充分发挥出艺术能力。

1 跨界唱法含义

跨界唱法这一说法源自跨界音乐,是指不同种类的音乐在一起融合,跨界就代表着融合,但是目前,对跨界音乐并没有明确定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声乐界对唱法的分类问题在得到一些默认的分类之后,近几年一些歌唱家对歌曲进行演唱时,对这些分类的界定限制进行探索,但是在书本的论述中,还没有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和描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可以说跨界唱法概念来自舞台演唱艺术的发展与成功案例,主要是演唱者在熟悉自己之前已经掌握且经常使用的唱法之后,又涉及到另外一种演唱方法实践中。跨界唱法只从形式来看,就是不同多种音乐的元素混合而成,就像使用古典音乐形式对流行音乐进行演绎,或者使用流行音乐方式对古典音乐进行演绎,或者将流行和古典两者相结合,创作出新的音乐形式,这种音乐形式打破了内容决定形式这种禁锢,它并没有改变原来的内容,只是换一种较新的形式进行演绎。比如常香玉,她是豫剧表演家,但是却打破了不同剧种限制,将河南曲剧腔调使用到豫剧《红娘》内,取得很大成就,深受观众喜爱。

跨界唱法主要是歌手在对个人理想精神和艺术追求等方面的积极尝试和探索,这种尝试和探索需要借助个人的兴趣,审美的需求以及理想的追求等推动。在开展跨界创作时,需要把身心培养成演出的准备状态,这样在实际进行演出和创作时就可以做到更加自然,不需要刻意进行雕琢也可以演绎出完美的作品。歌手需要对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进行关注,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对于喜欢以及有能力演唱的作品大胆实践,不要受各种唱法的教条主义思想限制,把爱好和兴趣以及创造能力扼杀在摇篮中。比如,学美声就不能唱民歌,学民歌就不能唱美声,或者学习古典唱法就不能唱流行,把每种唱法划出一个严格的界限,而限制了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其实不管是美声、民族、还是通俗都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都是由时代造就的、由人们不同时期的审美要求造就的,所以,唱法不是限制而是手段,创造出自然的、美的声音才是演唱的目的!

2 跨界唱法的合理化建议

2.1 需要具备良好的演唱基本功

跨界唱法作品的创作没有任何限制,形式多样,跨界唱法也会由于每个音乐家对一种唱法理解的不同以及融合程度的不同而形成歌手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从整个声乐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每位音乐大师都是先对某一唱法演唱的技巧以及这一唱法表演的规范进行熟悉和理解之后,借助自己对这一唱法独到的理解与驾驭歌曲的非凡能力,展示出这一唱法内在的灵魂。

发声练习是歌手基本功之一,是把声乐艺术借助人的声音展示出来的必要条件,借助发声练习,歌手可以把歌唱需要的唱法技巧和唱功等相联系,并进行实践,进而提升歌手运用发声的能力,使歌手和歌唱相关器官的机能,运动的幅度和方式等都处于最佳的状态。所以,发声在歌唱艺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跨界唱法歌手来说,他们需要先掌握某种自己容易练习与掌握的歌曲唱法,能够熟练驾驭这种唱法之后,再开展另外唱法的练习。但是在练习另一种新的唱法时,不能在唱法的发声环节就走样,必须熟练掌握,避免之前的努力白费,只有在歌手掌握了另一种风格的唱法之后,才可以开展跨界歌曲的创作。

2.2 需要对歌唱的基本原理有透彻的理解

不管是哪种唱法,都是运用人体这个乐器来发声,要想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那就必须对这个发声乐器有深入透彻的了解。人体的发声器官是声带,呼吸撞击声带发出声音,声带本身发出的声音很小,需要通过喉腔、口腔等共鸣腔体放大,才让我们听见。人体可通过声带的松紧、声门的开闭,喉位的高低以及共鸣腔体的变化来调节音高、音色,透彻地掌握这些器官变化对声音的影响,才能很好地发出你想要的音色,也才能保护好这个乐器,否则,盲目地去变化音色,就有可能损坏这个身体乐器。

2.3 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

如果某位歌手要开展跨界唱法的表演和创作,首先需要拥有生理的独特条件,满足多种唱法对生理的要求。然后需要对不同唱法表演的技巧进行熟悉和掌握,可以按照自身需要对不同的唱法中动作技术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拥有跨界唱法所需的各种生理因素之后,领会不同唱法不同的风格,还需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是音乐家自身深厚的艺术素质和音乐底蕴。只有具备这种心理素质,才可以参悟到不同唱法不同作品内蕴含的意义和风格,具有相应的艺术素质,才可以把自己的感悟转化成人們互相传颂的艺术作品,这样才可以成功地进行跨界创作。此外,歌手还需要能够接受各种不同的唱法,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把它们看成相同的高度,不能对不同唱法有偏差意见,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进行创作时,结合唱法风格,创作出新的形式。

2.4 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跨界方法

跨界演唱需要找到适合自己演唱能力和演唱风格的方向,也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很多歌手在跨界方面取得很大成功,使其他歌手或者创作者的激情得到激发,也想在跨界唱法中一展身手,但在很多成功者的影响之下,很多歌手不想再去寻找新的跨界唱法形式,只是对现有的唱法进行效仿。但是一项成功的跨界唱法背后都蕴含了歌手无尽的汗水,并没有捷径可走,他们也是在很多次失败和实验之后,才使跨界唱法适合自己,找到契合点,跨界自身是没有普遍性的,不能一味模仿和照搬,否则就是去了跨界唱法的意义。因此,对歌手来说,需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寻找适合自己的跨界唱法。比如龚琳娜,将民族唱法和中国戏曲唱腔以及一些原生态演唱进行融合,创造属于她自己的演唱特色,受到观众喜爱并走向世界舞台。

综上所述,跨界唱法的创作是非常不容易的,既需要歌手拥有较好的身心素质,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心理方面的调整,最后还需要拥有深厚经验对艺术进行积淀。虽然跨界唱法比较困难,但是从整个音乐历史来看,这种类型的歌手仍然是不断出现。为了更好地进行跨界创作,歌手之间也需要不断进行交流与沟通,不断学习,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了解自己真正喜欢的艺术风格,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跨界创作,进而为人们带来更好的音乐作品,促进整个音乐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亮.我国音乐表演领域中的“跨界”艺术之我见[J].音乐创作,2013.

[2]张红霞.浅论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的问题[J].中国音乐,2008.

上一篇:优秀小学校长个人事迹材料下一篇: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