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力培养题目

2024-09-24

综合能力培养题目(共13篇)

1.综合能力培养题目 篇一

在综合练习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陆建新

《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要求中学化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而思维能力是核心。化学总复习有两大任务:一是总结知识结构,理清知识网络;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练,从“练”中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解题能力是一种“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仅是以上四种能力的综合,而且也是对以上四种能力的考核和检验。

很多综合题考知识、考操作、老思维、考表达、考数学运算技能,学生只有会操作、会分析、会计算、会表达才能将题目解出。下面就如何从综合题的解答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谈点看法。

一、巧选巧编习题

要从综合题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要有好的习题。对于化学综合题的选择,应注重这样两类题目:一是把概念、实验、计算等多方面的知识编在一起,尽可能做到知识点交叉,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增大试题的内涵和思考容量,培养学生的理解、综合应用能力。二是以典型元素及化合物为主,将它们与诸多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

二、注重总结规律

如离子能否共存,高考每年都考。此类题目可以从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PH值、氧化一还原反应、综合反应等多方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复习时,应要求学生不仅会做这类题目,而且要求能掌握它为什么不能共存,从而总结规律,得出结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些能力在学习盐类水解知识时,通过总结规律,同样可以加以培养、提高。

三、进行题型变换

题型变换是一种能力。通过题型变换,可以从各个不同侧面认识同一问题,以不变应万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将中学化学中的.一些知识有机串联起来,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例如可以把PH值等于零和PH值等于14的溶液,变换成将金属铝投入其中能产生H2的溶液,此问题便串起了许多知识。

四、提倡解法求优

近几年的化学综合题,越来越强调基储实际、综合、应用。有时候一道常见题,它可以一题多解,可以一题多法。提倡解法求优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

总之,在综合题的解答中要从多个层次、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究竟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哪个最好,能否再变成其它题目,是容易了,还是变难了。这样,我们就跳出了题海,抓住了培养学生能力这个根本,解题能做到以一当十,大大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2.综合能力培养题目 篇二

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是天津市首批重点中学, 是天津市示范性高中, 在华北地区有较大影响力。学校每年高考重点大学上线率均在85%以上, 每年有10人左右被清华、北大录取。在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 我们认为非常优秀的学生顺利通过了笔试, 但没有通过面试, 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优秀学生没有通过面试呢?过后我与这位学生进行了交谈, 又查找了有关资料, 了解到部分面试题目。

别具一格的题目使我耳目一新, 这决不可能从课本中找到答案。

题目虽然有些“偏”“怪”、有些“苛刻”, 而且涉及范围广, 但它折射出高等学校对优秀学生的要求。

第一, 要知识面宽, 综合素质高。

从题目上我们看出, 所考察的知识并不是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等课本中的问题, 它涉及社会热点、政府政策、世界形势、科技尖端等多方面问题, 反映出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是“心系天下”。

第二, 要视野开阔, 思维发散。

从采访总理、精英概念、中学生早恋、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启示、当前世界经济到北京施行的单双号车辆行驶问题等, 在题目设置上比较灵活, 要求考生视野要开阔、思维要发散。

第三, 要关注生活, 关注社会。

大多数面试题答案, 在书本上根本找不到, 不少题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而是要求学生凭自己的观察做出分析。从救市计划、法官素质、“神七”发射最关键的两项技术等, 可以看出好多信息, 学生如果不在平时通过报刊、网络或者与他人的沟通获取大量知识和信息, 而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些题目是很难答对的, 所以要求考生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从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可以看出, 高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作为普通中学, 我们应如何加强对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呢?

综合素质是指人们自身所具有的生理的、心理的和外部形态方面以及内部涵养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的总称。它大体包括七种意识八种能力, 即社会公德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自我管理意识、关心社会意识, 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适应环境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语言提炼和思维概括能力等。

我觉得中学教育应重点抓好这七种意识和八种能力的培养。

1. 社会公德意识培养。

社会公德意识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学校教育基本目的之一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学校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公德方面的内容, 发挥好教师的示范作用, 建设良好的健康的校园文化, 教育启迪学生在社会交往中, 感悟和实践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

2. 民主法制意识培养。

民主法制意识既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同时也是构建民主法制社会的前提条件。学校应开设相关法律课程, 开展普法讲座, 将法制教育引进课堂,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 邀请司法部门人员讲解身边实际典型案例, 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

3. 社会责任意识培养。

社会责任意识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同时也是公民道德培养的主要内容。学校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科书中与社会责任感相关的内容作为切入点, 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以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责任义务教育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班集体日常管理, 结合各项管理工作,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环境保护意识培养。

环境保护意识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同时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学生中有计划地组织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活动, 结合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6月5日的世界环保日, 组织学生观看环保内容的音像资料, 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知识竞赛、绘画比赛和废物利用、小制作等评比活动, 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5. 团队合作意识培养。

团队合作意识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同时也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是个人或集体在社会中生存的前提。学校要加强集体荣誉感教育, 通过主题班会、团会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环境;开展团体式社会实践调查、参观考察, 进行定向拓展训练和团队练习;成立帮扶结对的学习小组, 开展多样性的先进集体评比表彰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6. 自我管理意识培养。

自我管理意识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同时也是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在班集体管理中, 应实行学生轮流负责班集体管理制度, 即值日班长制度, 指导学生独立组织实施各种活动, 大力开展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和自我服务的活动, 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7. 关心社会意识培养。

关心社会意识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就是关心自己。学校应通过开展实践活动, 开阔学生视野;同时学校统一安排时间让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节目等, 培养学生自觉了解社会、关心社会的意识。

8. 沟通协调能力培养。

沟通协调能力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它直接决定着人们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深度。学校应开设管理沟通、写作、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和讲座;在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时, 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走出学校与社会接触, 加强培养, 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9. 开拓创新能力培养。

开拓创新能力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同时也是个人、集体、国家增强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源泉。学校应注重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学生;注重将创新型的教学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 激发培养学生创新的热情;通过组织开展以“数、理、化、生、信息”学科的各种竞赛活动,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0. 发散思维能力培养。

发散思维能力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是人们灵活地、多渠道地解决处理问题的必备条件。学校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从多角度、多侧面提出问题, 运用多种方法, 灵活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11. 审美能力培养。

审美能力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利用它人们可以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学校要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程, 并通过开设艺术类选修课, 举办专题讲座, 开展各种集体活动, 组织各种社团和比赛, 引导学生认识美、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品质和审美能力。

12. 心理承受能力培养。

心理承受能力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人们应对社会生活压力的法宝。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设立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并实质性地开展工作;有计划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挫折模拟训练和谈心活动, 通过有效的沟通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13. 适应环境能力培养。

适应环境能力培养包括适应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 是人们生存的前提。学校应通过军训, 定期组织学农劳动、学生值日、每周大扫除等活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吃苦耐劳的品质;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 参加社会调查活动, 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组织开展野营活动, 培养学生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14. 自我评价能力培养。

自我评价能力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人们只有具备了自我评价能力, 才能够不断地自我发展。学校应要求教师在教学和工作中, 多与学生接触, 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的评价原则, 注意使用公正妥当的评价语言对学生做全面科学的评价;引导学生通过日记、交谈、征求意见等形式开展自我评价训练, 提高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

15. 语言提炼和思维概括能力培养。

语言提炼和思维概括能力是智慧的象征, 是人们交流的前提, 只有交流才能理解, 只有理解才能互助。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概括能力。思维是语言的内容,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让学生在实践中凝练语言、概括思维。

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丰富教学内涵,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不仅要完成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还要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下工夫, 真正做到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社会输送德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3.综合能力培养题目 篇三

关键词:初中学学;数学题目;信息阅读;加工能力;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前些时候,学校开展了优质课评比,在听初二的一节课时,教师呈现了这样一道题目:在矩形ABCD(如图1)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DA运动至点A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像如图2所示,则△ABC的面积是( )

A.10 B.16 C.18 D.20

全班39位学生居然没有一个举手回答,于是只好教师自己分析: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运动到点C,△ABP的面积(y= AB·PB)不断增大,对应图像为第①部分,从横轴上可以知道BC=4,当动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ABP的面积(y= AB·CB)保持不变,对应图像为第②部分,故CD=9-4=5,所以△ABC的面积= AB·CB= ×4×5=10故选A。再次问学生听得懂的请举手,也只有6位。

这让我有一个深深的疑惑: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对文字材料、图表阅读、信息加工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杭州中考的应用题“从第一个月到第x个月的维修保养费用累计为y(万元),且y=ax2+bx;若第1个月为2万元,第2个月为4万元,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又有多少学生深刻认识到加着重号的“累计”二字的真正涵义呢?近几年出现了大量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文字型应用试题,这种类型的题目通过文字、图像和表格综合提供信息,需要从文字、图像、表格中去收集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转化为数学问题。难点在于将实际问题经过“数学化”的过程转化成数学问题(即建模)。所以我对所任教的二个班级共90名学生进行了数学题目信息处理困难成因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二、问卷调查

数学信息处理困难成因调查表

各位学生:为了了解学生们学习数学现状,教师特意想了解一下近期学生们对数学文字题、信息题的解题困难的原因作个调查,以便我们今后能够更好地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1.我在小学时候最怕应用题。

2.我对几何语言经常不太理解。

3.我对几何证明的条件不大找得到。

4.几何语言与文字语言我不能转换。

5.我不懂一些应用题中的名词是什么意思。

6.如果很多数据出现,我不晓得哪些要用的。

7.我找不到等量关系,所以列不出方程。

8.我覺得要分类讨论的题目太难了。

9.尽管我会画出示意图,可是计算代数式与方程经常出错的。

10.看到表格型与图形的题目我就烦了。

三、对数学信息处理困难原因的透视

1.现实生活经验的贫乏

现在的学生参加户外劳动与社会实践基本没有,了解生活经验基本上是道听途说,或来自书本、电视、网络。

例:某车间有20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小时能生产螺栓12个或生产螺母16个,如果派一部分工人生产螺栓,其余工人生产螺母,才能让一天内生产的螺栓与螺母恰好配套?(一个螺栓配两个螺母)。由于没有实践经验,很多学生对二个螺母配一个螺栓没有一点儿感受,所以根本无法理解数量的比例关系,也就列不出方程了。

在调查问卷第5题答“是”的有68人,第6题答“是”有75人,第7题答“是”有75人,这充分显示了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的贫乏,实践知识的储备量不足,以至于对某些常识只存在理论上的认识,或一知半解。

2.理解能力的薄弱

现在的学生书看得少,电视看得多,字写得少,话说得多,心算得少,计算器用得多,以至于阅读能力不强,理解能力较弱,加上文字比较枯燥呆板,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分不清文字的主次,抓不住题目的关键字眼。

例:有一批苹果,标准重量是每箱10千克(箱子重量除外)某商家以100元/箱的价格进货20箱,商家称了每箱苹果的实际重量,同样以每箱10千克为标准,超过或不足的分别用正、负来表示,记录如下:

与标准质量的差(千克) -0.4 -0.3 -0.1 0 0.2

箱数 3 5 3 4 5

(1)20箱苹果的实际重量是多少千克?

(2)若商家以每千克12元,将20箱苹果拆箱零卖,并且全部售出,他可以盈利多少元?

在问卷第1题中答“是”的有66人,在第6题答“是”的有78人,这充分说明学生语感不强,不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揣摩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与问题中的关键字词,不懂得哪些是干扰因素,哪些才是本质的关系。

3.分析问题不全面

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不到位,缺乏用多种途径尝试寻找数量关系的意识,面对多重信息,往往无所适从,不懂得如何进行分类处理。

例:某公园门票每张10元,只能使用一次。为了吸引更多游客,该公园除保留原有的售票方法外,还推出一种“购个人年票”的售票方法(个人年票从购买之日起,可供持票者使用一年)入园票分甲、乙、丙三类;甲类年票每张120元,购票者进入公园时无需再购买门票。乙类年票每张60元,购票者进入公园时,需再购买门票,每次2元。丙类年票每张40元,持票者进入该公园时,需再购买门票,每次3元。

(1)如果你只选择一种购买门票的方式,并且你计划在一年中用80元花在该园林的门票上,试通过计算,找出可使进入该公园的次数最多的购票方式。

(2)求一年中进入该公园至少超过多少次时,购买甲类票比较合算。

在问卷8题中答“是”的有67人,在9题中答“是”的有69人。学生对上题的分析相当困难,很多学生的分析思路相当混乱。

4.计算能力和技巧的不足

计算技巧与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功。有些问题学生能够找到关系式,建立方程组或不等式,但是因为计算技巧的薄弱而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只能说是一种遗憾。

例:如图形,图中数据代表各部分面积,求X、Y。

在问卷调查第2题答“是”的有58人,第3题答“是”的有62人,第4题答“是”的有78人,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语言较熟悉,但对于几何语言的叙述与转换就存在一定的困难,识图能力较差。此题有相当部分学生能建立方程组,但是不能进行处理,所以得不到正确答案。

四、文字与图像信息题的内涵与功能

1.基本内涵

数学信息题要突出“信息”二字。首先应能向学生提供有关生活常识、生产实际、数学知识等方面的信息;其次,应具有数学学科的特点,寓逻辑性、抽象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再次,它不是生产实际、生活常识等信息的简单集合,而是融丰富多样的知识、常识等与数学思想方法技巧于一体,有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日常生活。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2.教育功能

数学信息题往往是根据课程标准,为了实现数学教学的各项要求而设计的,其在实际教学中或多或少地起着一定的作用。

(1)学习导向

数学信息题的背景由社会热点问题逐步转向社会实际的各个方面,如优化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产业等,强调数学教育的基础性、现实性,在数学知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其他多种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2)拓展思维

由于数学信息题中包含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常识等新信息,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它能有力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学生的思维由单面拓展到多面,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由校内引向校外,有助于促使学生养成多读书,善积累,勤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3)激发兴趣

数学信息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这些题目常常以介绍数学史料等有关数学背景知识的形式出现,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五、文字与图像信息的阅读与加工策略

课堂中的文字信息题一般比较典型,叙述时往往带有明显的特征词,学生往往只认识基本题,而不认识变式题,简单地把题中某些词语与某种运算方法单一地联系起来,教师如果将原题进行变式,学生会马上出错。所以,训练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让各种形式的变式题交叉出现,使学生找到各类题目的本质特征。

1.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内容增多而且更加抽象,语言的叙述也比小学更加复杂。无论是从应试的角度,还是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读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只有读懂文字材料,弄清背景和解题目标,才能真正理解问题,从而确定解题的方法和程序。

(1)有目的性的多遍读题法

例:某旅游团租自划船游西湖,若租四人船,则有10人没船坐,若租相同数量的六人船,则有一船坐不满,问该旅游团有多少人?

第一遍读题,了解事情过程,确立未知数,设游船数为X;第二遍读题,带着未知数,列出代数式为人数=4X+10;第三遍读题,建立若干代数式,写出等量关系(不等量):0≤(4x+10)-6(x-1)<6。

(2)用列表法分析复杂的数量关系

例:某工厂有甲种原料360kg,乙种原料290kg,计划生产A、B二种产品共50件,已知生产一件A产品用甲材料9kg,乙种原料3kg,可獲利700元;生产一件B产品需用甲种原料4kg,乙种原料10kg,可获利1200元,问①按要求完成二种产品可有几种方案?②设二种产品总利润为y元,求y的最大值。此题文字较多,信息也不少,数量关系较复杂。可引导学生把相关的量按类别一一列出,画出表格,找出等量关系。

A产品 B产品 合计

生产件数 x 50-x

甲种原料 9x 4(50-x)

乙种原料 3x 10(50-x)

获利 700x 1200(50-x)

设生产A产品x件,根据上面的表格很快就可以列出不等式 问题②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2.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知识的学习要尽量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去,如上网搜索、咨询交流、亲身实践、实地考察等。

例:某市城区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起步价为6元,即2千米以内(包含2千米)收费6元,超过2千米的部分,每千米收费1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请根据你从家乘出租车到学校的车费估算一下学校和你家之间的路程。

学生通过自身各种感官的直接参与和感受,可以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增加感悟,培养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现图像的形成过程

数学问题离不了图像的形成(即动点和函数结合)。

4.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 篇四

摘要:当前经济危机蔓延全球,处于国际环境中的中国不能独善其身,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就业压力大。广大在校大学生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占得先机,为今后更好的就业以及获得更好的前途打下基础,这就需要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关键词: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综合素质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正文: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人的政治观点、理想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规范等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的方面,它是灵魂,是根本,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支配的作用。要具备这一素质,大学生需要注意并改正个人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主要指人在接受了一定的教育、学习,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形成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塑造人的性格。因此,大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要有自己的理想并为实现只而努力。

3、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要求具有一定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和高雅的文化艺术品味,有一定的审美知识和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特别要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和家乡的区域文化的学习、发掘和研究。要具备这一素质,大学生需要培养并形成自己的文化艺术品位,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身体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合理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心理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要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这就需要大学生进行长期的体育锻炼,塑造良好的体魄;学会自我调节,进行自我意识的训练,构建过硬的心理素质。

5、专业性素质

专业性素质需要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为此,大学生应该在自己的大学生涯中习得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进行思索创新。

6、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是一个人以知识为基础的、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品质与特性。创新素质要求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创新能力,对事物保持较强的探究心和敏感性。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要具备这一素质,大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创新能力,对事物保持较强的探究心和敏感性,这就要求大学生注意这方面的加强练习。

二、大学生综合能力

大学生综合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竞争生存能力。

1、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能随机应变地适时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是一个人综合数值的反映,它与个人的思想品德,创造能力,知识技能等密切相关。现代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要适应这种状况,保证自己从学校到社会顺利过渡就应该提高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只有这样,即使是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下,也能够变不利的因素为有利的因素,从而为自己以后的事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2、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与他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而且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它存在于社会的任何角落,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在课本上是学不到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只有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才能在工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要具备很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大学生就要大胆地把握各种交流机会,培养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方面的相通。同时,要做到诚实守信,人格平等。

3、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以语言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它是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基础性素质,故又称为语言文字沟通能力。学习、工作和社会人际交往等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一个人,就必须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若要具备这一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做到三点:要敢于说、有话可说、善于说话,这三点是练好口才的前提、基础、关键。为此,大学生应该抽出时间阅读有关的文学著作和口才范文,多做练习,以便使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4、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还包括协调关系的能力和善于用人的能力等等。用人单位对具有一定交往能力的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许多单位挑选大学生时不仅注重学业成绩同时对在校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担任过社会工作很感兴趣。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尽量做一些社会工作,不断增强自己的组织工作能力,以利于今后工作。

5、开拓创新能力

开拓创新能力是指用已积累的知识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在脑中创造出新的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和做出新选择的能力。大学生培养开拓创新能力要注意以下几点:(1)积累知识,增加才干。开拓创新需要胆识,也需要知识和才干。没有知识的积累,缺乏必要的才干,开拓创新就无从谈起。(2)培养想象力。想象力并不只是文学家、艺术家的专利,它是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需要的。狄德罗就说过,想象是人的一种特质。对需要具备开拓创新能力的当代大学生而言,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就变得更为重要。3)培

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是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具备这一思维能力,对培养自己的开拓创新能力无疑如虎添翼。

6、动手实践能力

动手实践能力是指把创造思维变成实际的物质成果或是用生动形象的实践过程呈现创造性思维的转化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之后是从事教育

教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还是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动手能力的强弱,都会影响着一个大学生的发展前途。为此,大学生充分利用实习和勤工俭学机会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7、竞争生存能力

竞争生存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或者谋生时多必备的一种心理特征,也是大学生及至人类都在追求的一种能力品质。由于当前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再加上当前经济危机蔓延全球,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就业压力大,从而竞争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综合素质与能力分别是素质与能力的综合运用。

很多人会素质与能力混淆起来,其实素质与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就在于,能力和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道路很相似,它们都是在人的活动(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它们的区别就在于,素质的特点是“内凝”,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所塑造成的内在升华,而能力则是“外显”,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实在的呈现。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即人的各种属性在现实的人(个体、群体和类)身上的具体实现以及它们所达到的质量和水准,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具备的主体条件。人的素质的规定根源于我们对人性的理解与界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其中主要是知识的升华与内化。人的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一个人的能力是指他驾驭自身知识以及为社会所能贡献的力量的综合作用。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的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受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实践的需要、社会实践的深度与广度规定着人的能力的发展状况。

在一定角度来看,素质与能力是可以进行转换的,并且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能力和素质相比,素质更根本。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能力的大小是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的。一般来说,素质高对应能力强,素质全面对应能力全面,智力素质高对应认知能力强,等等。但是,这种对应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如果不具备适当的条件,素质高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能力强,某一方面能力强也并不意味着综合素质高。此外,某一种能力也不能说一定就和某一种素质相对应,一种能力可以在多种素质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素质也可以形成多种能力。综上所述,素质与能力两者息息相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5.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论文 篇五

在进行演唱的时候,是通过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那么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控制声音呢?如何才能够让学生演唱出更加干净、有穿透力的声音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该培养学生的唱歌技巧,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听觉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对于耳朵的训练是声音训练中最为主要的一个部分,耳朵是演唱的检验者,也是演唱的欣赏者。在演唱过程中,其举出就是敏锐的听觉能力。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对于音乐中、声音强弱以及音乐高低音的控制和鉴别能力,扩大学生对于声音强弱、宽窄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对于音色的虚实、敏感的判断力。在声音中,有很多问题都是需要被人来告诉的。一些天资声音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不会调整出比较规范的声音。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对于这类学生耐心调理,学生在上音乐课的时候,要积极听取教师的意见和指导,在唱歌的过程中要仔细的分辨自己的声音,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正确音响概念,以客观的教学进行自我调整,去衡量声音是否正确和标准。可能学生在鉴别声音初期阶段的时候,虽然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但是因为观念、思维以及机能方面的因素没有办法达到教师的要求,不能够正确的判断声音的正确性,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坚持自己的要求,严厉的.进行教学,只有在这种严厉的教学环境下,才能够打破学生固有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高师音乐教学中更是如此,它能够有效地建立起学生对于声音的正确审美观念。但是因为音乐教学的特殊性,音乐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实力,还要培养学生具有高水准的音乐素养,以此帮助学生在以后音乐教学中能够及时的引导学习音乐的学生,发现其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演唱。

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为什么出现了音乐,就是因为可以通过音乐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唱者来说要准确的把歌曲的含义表达出来,除了要正确的理解音乐所赋予的内容之外,还应该准确的表达其语言所蕴含的内涵。语言是通过词汇、语法、语音构造出来的,演唱者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语音,把握其所包含的声调、字音、语气以及语调。在大部分的歌曲当中,除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之外,都是需要标准的发音进行演唱的。一些方言从理论上来讲是和标准语言有一定区别的,在生活中方言的语音会严重的影响到歌曲语言的发音,阻碍了听众和演唱者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沟通。有些学生在进行演唱的时候,受到方言语音的影响,会含糊不清的唱出一些歌曲,这种情况下不能真正的打动听众的内心。中国是一个地域非常广阔的国家,有些学生在进行讲话的过程中带有严重的地方口音,导致学生在唱歌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带上自己的语言习惯,但是也有很多学生在说话的时候非常流利,但是唱歌的时候就会出现紧张的现象,导致口齿不清晰的状况。对有语音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注意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增加朗诵歌词的内容,在朗诵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扩宽口腔,能够很自然地打开学生的口腔,能够保持平和的情绪和语速,从而把握字的准确性。只有切实有效地解决了语音上面所存在的问题,才能够解决在唱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三、提升教学能力

提升音乐的教学能力。对于我国大多数的音乐院校来说,在这方面做的还不是很好,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的考试内容还是以唱歌中外的艺术歌曲为主的,并没有将学生自弹自唱的能力和延长少儿歌曲作为一项必须的技能进行培养。这种情况就致使学生在以后就业的时候不能够很好的解决艺术歌曲歌唱,对于歌剧更是掌握的不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不同于其他艺术院校的学生,艺术院校的学生没有开设一定的心理学以及教学的课程,更没有教学实习这一环节。所以说高师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就需要教师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针对不一样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专业能力以及教学能力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

6.综合能力培养题目 篇六

学习英语重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和技巧呢?我认为应从以下级方面去做。

一、如何培养听

听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过程,需要听者不断地进行辨别、比较、记忆和判断。提高学生的听力,必须做到层层突破,循序渐进,并且做到精泛结合,注重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

二、如何培养说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其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和语言来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英语的说、写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呢?

我认为,对于英语的口语,一定要敢说,多练。即使发音不是很标准,用词不是很准确,但仍然敢于讲出来。所以,对于口语,抓住每个机会,大胆地与别人交流,只要你讲出来,你就是成功的,你比别人有勇气,有胆量,这在口语中是最重要的。

三、如何培养读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理解课文的词句:整句阅读,利用上下文把握新词和难句的意思;利用词的构成,猜测词的意思;从词典中查阅新词的意思;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理解句子的意思。(2)分析文章的结构:找各段的主题句;说出各段的大意或要点;指出文章的转折及转折词;指出文章前后情节的关系。(3)摘录文章常用的词汇、词组、警句、重要内容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4)对读过的材料作评价。对读过一篇文章都应写出简短的评述,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或对文章的看法,这样,既练习了写法,也可以提高分析鉴别的能力,还有助于对课文的复习、理解、消化与记忆。(5)帮助学生选择难易适中的课外阅读材料,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四、如何培养写

写!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因此,作为教师要帮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和突破这个难点,就必须把学生 写作!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日积月累,才能有所突破,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基础。那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首先要打好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础,提高单句写作能力。同时,还要掌握英文语篇结构的特点,掌握英文语篇和汉文语篇的差异,加强语篇写作能力。大量的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对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要提高英语写作水平,需要两方面的训练:一是语言基础方面的训练,要有扎实的造句、翻译等基本功,即用词法、句法等知识造出正确无误的句子;二是写作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训练,以掌握写作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写作方面,只要教师指导有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迟性,让学生多读多写,教会他们观察,在读写、观察中积累素材。那么,水平就会得到提高与发展。

7.培养应考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篇七

1. 研究高考, 科学备考。

我们的备考是从两个方面入手的。一是老师, 一是学生。对老师来说, 就是要学习“两纲”, 把握“两纲”, 用好“两纲”, 摸清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的难易以及近三年的趋势, 制定2010年复习的整体思路。通过搜集各方面的信息, 综合分析并结合我校 (注:此处指河北省迁西县第一中学, 下文同) 的实际情况, 在“一轮”复习中, 我们提出了“夯实基础, 培养能力, 注重规范, 科学应考”的指导思想。对学生来说, 就是通过“题型示例”让其明确主攻方向, 确定自己奋斗的目标, 心中清楚《考试大纲》对试题的定位, 试题“以中等难度为主”, 考生需根据自己的实力 (不要盲目地与别人攀比) , 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 (一般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为主) , 通过复习、练习、反思和再练习, 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求提高, 找到学会的感觉, 尝到成功的喜悦。

2. 具体操作如下:

(1) “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学生是复习备考的主人, 复习备考是学生自己的事, 老师不可能包办代替。在一轮复习中, 我们根据每一章节知识内容的多少, 都要在课上留出1~2节不等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看课本, 整理相关知识, 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然后让同学进行交流, 老师给予点拨指导, 教给学生学习、复习的方法, 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对相对比较简单的知识, 如“碱金属”这一章的复习, 我们采用“地毯式”的轰炸, 将所有的知识点全部设计成问题, 课上两位同学板演, 其他同学在下面进行实战练习, 变一人动 (老师自编、自导、自演) 、全班同学看 (学生跑龙套) 为全班都动 (老师编、导, 学生演) , 这样就使每一位同学的问题都暴露出来, 然后加以解决, 真正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 回归课本。现在的高考题有的就是课本中的原型经过变形、改造后形成的。学生喜欢做课外题, 不愿意做课后习题, 更不愿看课本。课改后的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总认为书本知识简单, 没什么可看的 (老毛病) 。为此, 笔者就采取先入为主的方式来进行。如“电子式”内容的复习, 先写出必须掌握的电子式, 然后“用电子式表示水分子的形成过程”, 最后在课本中找答案。

(3) 由知识型复习向能力型复习转变。在透析原理与方法中夯实基础;在应用原理与方法中培养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会分析推理, 只是“想当然”, “跟着感觉走”。不知道知识点间的联系, 不能迅速从大脑中调出已学过的知识, 用于解决新问题。比如“甲基正离子”的电子式, 大部分同学书写不出来, 为什么呢?就是不会分析推理, 不能进行知识的迁移, 不会从甲烷到甲基再到甲基正离子。为此, 笔者要求他们学会从自己的已有知识中寻找“原型”。我们始终认为:老师不要把学生从起点站一直护送到终点站。应以指引思路为主, 开启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察 (观察) 、思 (思考) 、悟 (领悟) 、归 (归纳) 、结 (总结) , 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学会反思自己、修正自己, 从而提高自己, 高考毕竟要通过学生自己去作答。

(4) 归纳知识一般规律时要简介其特殊性。在一轮备考复习时, 归纳知识的一般规律也要注意总结其特殊性, 而高考命题经常考其“特殊性”。如: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盐的单质——硫与氯气, C、H、O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有无数种, 等等。

(5) 表达清楚, 书写规范, 细节决定成败。表达不清楚、书写不规范是造成学生非智力因素丢分的直接原因, 更是一些学生的通病。表达清楚、书写规范看似简单, 要做到却不易, 这是学生学风严谨能力的综合体现。从高一到高三直到高考, 我们一直非常重视, 无论是课上练习、听写、课下作业, 还是限时训练、模拟高考我们一直在要求, 力求通过实战演练得到巩固, 成为一种能力, 变为高考克敌制胜的法宝。

3. 发挥集体的智慧, 准备出高质量的教案, 保证每节课的优质高效。

按照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要求”的文件精神, 做好提前超周备课。备课组长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每一个周三、周五的授课内容及备课人、说课人, 备课人首先写出备课模版, 集体备课时由说课人先向同组教师宣讲自己的授课计划、构思、重点、难点的突破、例题的选择等, 然后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进行补充, 形成完整的答案, 分发给每位教师。

4. 全批全改, 面批面改, 做好跟踪与反馈。

重视每一次测试, 充分发挥其检测功能, 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 不能跟着感觉走, 要跟着学生的实际情况走。因此, 只要是要求学生做的, 教师一定要进行批阅, 重点关注的学生要进行面批面改, 加大情感的投入, 重点内容、学生错误严重的问题通过跟踪加以解决。

5. 合作学习, 共同进步。

同学之间可以在课上或课下彼此交流各自的看法, 共同探讨、解答对方遇到的各种问题,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毫无保留。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经常安排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带有一定难度的需要讨论的问题, 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 互帮互学, 最后得出结论, 向大家汇报他们的成果, 让大家共同分享他们的劳动成果, 同时也让他们体验成功带给乐趣, 更增强了其自信心。

6. 学科综合, 共同指导答题技巧。

8.深入理解概念 培养综合能力 篇八

在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一节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学素材,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角度思考、灵活运用知识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在2009年的安徽高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按照常规的理论分析,当物体做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时,物体均处于超重状态,即只要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 当物体做向下加速运动或向上做减速运动时,物体均处于失重状态,即只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就处于失重状态。但本题中的被研究对象(顾客)是沿着倾斜的路径运动,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加速度不沿着竖直方向时,会不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在顾客随电梯加速上升过程中,通过对被研究对象(顾客)的受力分析可知,顾客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还有水平方向的摩擦力 。将加速度 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解可得 和 .在竖直方向上 ;在水平方向上 。很容易看出顾客具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分量,受到电梯的支持力大于重力,可判定顾客对电梯的压力大于自身的重力,符合超重的定义。所以应该认定为顾客在此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同理若顾客随电梯减速上升,顾客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分量,对电梯的压力会小于自身的重力,顾客应处于失重状态。

再看下面一道题:某科研单位设计了一空间飞行器,飞行器从地面起飞时,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 ,使飞行器恰沿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直线斜向右上方匀加速飞行。经时间 后,将动力的方向沿逆时针旋转60°同时适当调节其大小,使飞行器依然可以沿原方向匀减速飞行,飞行器所受空气阻力不计。求:

(1) 时刻飞行器的速率;

(2)整个过程中飞行器离地的最大高度。

这道题的答案是:t时刻的速率 ;飞行器离地的最大高度为 。

对于这道题我们可以继续分析竖直方向上动力的大小和重力的关系,以此来深入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竖直方向上可列式:

水平方向上:

由此可知在竖直方向上:

飞行器具有竖直向上方向的加速度分量,应该处于超重状态。

当将动力的方向沿逆时针旋转60°后,飞行器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在竖直方向上可列式:

水平方向具有沿 轴负方向上的加速度:

由此可知在竖直方向上:

则可判定飞行器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分量,应该处于失重状态。

9.综合能力培养题目 篇九

【摘要】通过对学生在企业实践单位的调查与走访,了解到企业所需的文秘人才要具有综合能力,他们需要的是具有多种能力的复合型文秘人才。文章就现今中职教育中文秘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存在的不足之处及以后学校的教学重点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企业实践 文秘专业 综合能力

1.文秘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综合学校教师对学生实习企业的调查和研究来看,对在校的中职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将来从事工作时应该具备复合型的能力。

1.1会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及基本办公设备

办公室中的工作是比较繁杂的,办公室文员每天要做的工作有打印、复印、装订文件,输入和编辑文档,接听和转接电话,接收传真,扫描文件,制作图表等。因此,文秘人员要能够熟练掌握使用各种办公软件,以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1.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语言沟通能力

文秘人员是企业的“脸面”,代表企业的形象,是企业与其他单位联系的纽带。所以,文秘人员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更能帮助学生实现事业上的成功。秘书工作中有一部分就是与人沟通,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可以使文秘工作事半功倍。

1.3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注重细节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这里的细节就是指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生不管做什幺样的工作,都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能因为做的是“琐碎小事”而认为自己是被大材小用,也不要因为工作辛苦就轻言放弃,不能因为一时受到责备就气馁。无论做什幺事情都要从细节入手,如果秘书在录入文件时打错了一个字,对企业来讲可能就会失去一份订单,或者给企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1.4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

除了工作中的认真仔细之外,学生还应该具备自学能力。一位毕业生在参加工作以后才真正在体会到了“在学校我们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自学的能力”的含义,教导在校生要掌握自学的能力。

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知识更新得很快,学生只靠在学校中学到的那点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们必须要尽快地接受新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学习和消化,学会把更多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不会自学的人迟早要被社会落下,也将会被企业淘汰。

2.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的不足之处

2.1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动手能力跟不上社会的需要

虽然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掌握一些文秘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教科书上的知识更新慢,而文秘的工作又错综复杂,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缺乏实践训练,所以学生刚到工作岗位时工作会显得比较吃力,跟不上企业整体的工作节奏。

2.2人际交往能力弱

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就业后面临的最大困惑是如何与同事相处,即学生普遍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学生踏上社会后,就要与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由于同事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各自又有不同的工作,很多时候同事之间不会像老师对学生一样会嘘寒问暖,也不会像同学之间一样有真情实感,有些同事表面上客客气气,但背地里却会勾心斗角,更有甚者还会踩着你的肩膀往上爬。因此,很多刚进入单位工作的学生无法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

2.3头脑不灵活

学生刚出校门时,社会经验不足,虽然有工作热情但往往会好心办了坏事,在具体的工作中缺乏灵活的头脑,做事不能融会贯通,也不会举一反三。总是领导安排一件事就去完成这一件事,而忽略了其他工作,或者同事教了做这项工作的做法,下次再遇到同样的问题却又不知道该怎幺办了。

2.4学历太低,在企业中很难得到提升

大部分学生只有通过自学或参加继续教育,掌握了更高的理论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个人素养,拿到大专和本科文凭后才能真正地在企业中立足,进而实现工作的提升。

2.5部分学生抗压能力弱

有部分学生缺乏忍耐和坚韧的生活态度,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容易打退堂鼓,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想着逃避、辞职,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工作中缺乏为企业奉献的精神,觉得工作枯燥或劳累,日复一日总做同样的工作,就没有信心再继续工作下去。

3.对文秘专业教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3.1调整课程板块设置

根据文秘教育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可以把课程设为三个板块:基础课板块、专业课板块及专业拓展板块。每个板块中设置不同的课程,基础课板块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板块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拓展板块包括专业拓展课、考证强化课。

3.2理论和实践结合开展教学

围绕文秘专业的特色,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教学活动,突出实践性教学,通过师生间互动、生生间互动,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灵活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情境教学、模拟训练,使学生在课堂上把握秘书的角色定位。创建阶梯式教学平台,通过设置一级级的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鼓励学生了解、参与教师担任的课题研究,并担任相关工作,帮助教师搜集资料,整理信息,补充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3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基础能力

鉴于中专学生的特点,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心态培养,提倡敬业精神,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学会排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踏实做事,对工作有责任心。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每周增加读书时间,每周写一篇周记或每月写一篇月记。让学生尝试记录自己的生活,与老师、同学分享自己的快乐或解决自己的苦恼。加大学生打字训练的力度,让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

3.4与企业联合办学,实时了解企业所需

聘请企业的专家到学校作报告并担任某门学科的教师,使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学习到最前沿的知识。还利用假期时间派学生到企业参观或见习,这可以直接查验教学成果和学生的能力情况,也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工作目标,为将来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文秘专业应根据社会各界对秘书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合理地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训环节,以中职文秘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秘书资格证书为纽带,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突显中职学校的教学特色与优势,实现与文秘人才市场的无缝衔接。

参考文献:

[1]刘磊.浅析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方式[J].中华少年,2015,23:173-174.

[2]周郭嘉.中职文秘专业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问题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30:99-100.

[3]戴永东.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5,01:131.

10.综合能力培养题目 篇十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2016年,我国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明确提出学生应具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六大素养。《电工电子学》课程是我院针对部分非电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工程角度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岗位工作、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由于电工电子学课程涉及数学、物理等多门学科,具有教学内容多、知识更新快、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学生普遍反映难学;再加上目前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课堂讲授、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主动参与机会不多,缺乏独立思考,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进而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因此,本文从以下方面探讨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多管齐下,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一)理念领先与系统思考

一方面,当下的学科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是应该从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情感态度、生理基础、习惯方法及学科素养等。根据这样的理念,提出在电工电子学课程中采用BOPPPS模型来优化教学。BOPPPS模型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一种先进教学模型,在北美诸多名校进行应用[1]。BOPPPS模型根据教学育人的认知理论将教学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分别是B—Bridge-in(导言),O—Objective(学习目标),P—Pre-assessment(前测),P—Participatory-learning(参与学习),P—Post-assessment(后测),S—Summary(总结)[2]。它以参与式学习为核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5]。BOPPPS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强化他们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将这一先进的教学模型应用到我院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三大模块,知识点众多,容易给学生造成杂乱无章,从而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教师必须系统考虑如何将这三大模块内容融合在一起,形成综合的、系统项目,使整门课程内容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又有独立功能的整体。这样学生才可以对整门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才会对相关知识内容积极思考、拓展应用、深入学习,为学生打下工程设计的基础。

(二)生活出发与分层教学

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应用到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中,找出课程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提炼出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做到教学不只局限课堂,还能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课程初期就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比如让学生制作一个爱的小夜灯送给家人和朋友,对于这样的实际问题,学生十分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思考,能很好地设计实现。教学中结合元器件的选择,注意参数匹配,如电路的分析、计算,点亮LED灯(单色或彩色)所需的电压,直流稳压电路的设计等。再比如家里的家用电器(洗衣机)罢工,故障代码E32,请学生帮助查明原因,并指导维修。这些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让他们感受到这些电工电子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而有用,从而愿意多角度思考问题。我院开设《电工电子学》课程的学生层次有本科、士官大专学生,他们有的是通过高考入学,基础较好;有的则是从部队考取入学,学习能力良莠不齐,这样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区别。我们将一些基本知识放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集中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而且应该提供几个进阶性的学习内容,对于理论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同时,再额外完成一些有挑战性的项目,刺激学习;而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则以鼓励为主,在习题、实验和实践方面提供适合能力的项目,尽可能让他们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为本门课程的学习建立良好氛围[3]。

(三)理实一体与虚实结合《电工电子学》课程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众多的实验项目,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但在目前的教学中,理论与实验、实践分开进行。即在教室上完理论课后,再去实验室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完成,记录数据、填写表格、提交实验报告。整个活动流于表面,因为理论课非常枯燥,学生在学习具体电路时没有实物可查看、现象可观察,根本提不起学习兴趣,更别说培养其他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我们将理论与实践在同一教学场所(教室或实验室)一体完成,通过实验总结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很好地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在教室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利用一些开发套件,学生一边进行具体操作,教师一边进行理论讲解,做到即时反馈,有效学习;或者通过教师演示实验现象,由学生归纳总结,发散思维,找出问题、提出更好方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数电模块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部分的实验课是直接使用元器件进行的,这就使得需要准备的元器件的种类、型号较多;再加上实验室设备的老化和元器件本身的不稳定性,很多实验根本做不起来,更不要说很好地完成。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入仿真软件的使用,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地得到实验结果,而且还便于随时调整元器件参数,改变设计电路,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使得学生愿意动手,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岗位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照实基础。

(四)减少验证性实验与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

虽然基础验证实验可以加深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应该减少,而且还要提前给学生挖好坑,故意设定故障,学生不仅要完成理论验证,还要动手测试故障电路,找出故障原因,这样才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另外可以提前让学生设计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电路带到实验课上一起做[4]。综合性实验项目是老师在充分考虑学生能力和实验内容的探索性和可行性之后,提供一批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选择独立完成或组团成组(不超过3人/组)完成(注:小组合作完成的要分工到人,以免个别学生浑水摸鱼),通过查阅资料、拟定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实施实验方案、记录实验结果,最后做PPT文稿汇报答辩。综合性实验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总结,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独立设计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三、结论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因此,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全面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宇,付绍静,李暾.从BOPPPS教学模型看课堂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6):16~18.[2]ChungCC,DzanWY,ShihRC,eta1.StudyOnBOPPPSapplicationtbrcreativitylearningefl’ectiveness[J].IntJEngEduc,2015,31(2):648~660.

[3]任立红,等卓越工程师计划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创新教学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2,(4)

11.浅析小学语文综合能力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四种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也是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训练方式和教学目标,而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一、多手段结合,激发听的兴趣

听,概括地说,就是通过语文学习,训练孩子听的过程,可以使孩子增强注意力、辨音力、理解力、记忆力和综合力,更可以使孩子思维敏捷,用听觉去辨别世界。

教师范读,易于感染学生唤起美感:小学生从一入学就对老师有一种崇拜信任的感情,当老师走下讲台,进入学生中,带着对文章的感悟,朗朗而读时,学生自然的跟随老师进入情境,融入情境。

观美图,赏美文。低年级孩子对色彩很敏感,结合富有儿童情趣的插图,更能吸引孩子学习兴趣;中高年级理解力、鉴赏力都有所提高,所以,在教学《秋色》、《望天门山》、《桂林山水甲天下》、《大海的歌》等一类写景、抒情的诗歌、散文的文章是,我多方搜集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的诗意的画境,学生一面欣赏画面,一面听多媒体的朗读,给听觉、视觉等感官上极大享受,这一感官上的享受,能很好地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散文语言文字的优美,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

丝竹入耳,感同身受。新课伊始,播放一段与课文情感相一致的音乐,或喜或悲,或爱或恨,以音乐描绘出的丰富的情感内容去唤醒学生的情感:……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定下一个感情基调。如教《下雪的声音》时为了突出本文的幽雅意境,配上悠扬的民乐,随着柔和的乐韵,听着抑扬顿挫的朗诵,感受到大自然的恬静和幽雅,同学们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里了……讲授《观潮》潮来时的内容时,播放跌宕起伏的乐曲,回荡的旋律,给学生带来激情的感受。

二、形式多样,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说,就是能正确使用语言,有效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同时能运用姿势、表情、手势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时,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把课本色彩艳丽充满儿童情趣插图,制成活动的画面,配以生动的语言,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愿看、想说。现在学生进入中高年级,我转变教学形式,针对中高年级孩子不想说不愿说的现象,注意采用多种形式,灵活运用教材,让学生人人都有训练的机会,比如在教学《陶罐与铁罐》时,就让学生注意角色对话的不同语气,表达出陶罐与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这样既训练了同学们说的能力,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在教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课《最美的地方》时,我充分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出自己认为最美的景色。从而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经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同学们说话由不太完整到完整,由不够流畅到滔滔不绝,说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三、以趣导读,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读在语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如果硬性地指定任务让学生读,学生会感到厌烦,如果找到雪上的兴趣点再加以引导,结果回答不相同。在学习《桂林山水》中,老师先领着学生学习桂林的水一段,让学生把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找出来,多读读背背,再引导学生从语句内容与表达方式上探究,自己学习桂林的山和洞,从中感悟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品评词句的能力,又培养了积累语言的习惯,为习作打下了基础。再者,课外,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广泛了解各方面知识。要让学生知道,没有广泛的阅读,很难培养出过硬的语文能力,为此,特在班级办“图书角”,给学生阅读提供方便,同学们读得多了,说和写的能力也增强了。

四、以趣促写,鼓励创作

写作,建立在听说读的基础之上,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认识客观世界,并运用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情感和思想的能力。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这需要帮学生提高认识能力。

留心观察,体验生活。平时,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事物。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并尽可能让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有一次,遇到一场难逢的大雾,整个校园白茫茫的一片,七米以外的东西全都看不清楚。真是好机会,我先让学生先站在室内观察,再融入雾中体会。孩子们兴奋得手舞足蹈、争先恐后地叙述他们所见、所感,接着要求学生把刚才所说的话整理并记录下来,这样,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从孩子们稚嫩的笔尖诞生了。

其次,亲自动手,提高认识。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感官的感知上,更应该对自己感知的东西亲自体验。我曾经为六年级的学生留了一项家庭作业:利用星期天,亲自尝试包饺子,即自己和面、调馅、擀皮、包、煮熟,体会父母做家务的辛劳。当然,家长可以在旁指导,等来学校时,共进早餐,同时进行评选,看谁的饺子包的最成功。孩子们立刻兴致高涨。周一早上,孩子们都带来了自己的杰作,一张张笑脸兴奋异常,尽管饺子的形状奇形怪状,馅料各不相同,味道千差万别,但这都是他们自己亲手所做,之后,同学们在写这次包饺子的过程及感想时,毫无作难之处,有的甚至洋洋洒洒上千字,通过活动,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写作能力,还体会到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

再者,讲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如我在教《我有一个小小的书橱》时,使利用课文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谈读书体会,写读书笔记,这样一诱导,学生不光读书欲望增强,还被唤起创作意识,诱发了创作动力。

总之,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能力的四个方面,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要抓的四个重要环节,它们之间紧密相连,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创新教学》,延边教育出版社

[3]《听说读写结合 提高语文教学》2001

12.在阅读欣赏中培养综合能力 篇十二

关键词:阅读,综合能力,教学

进入信息时代, 知识竞争、经济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社会的需要, 也是时代的要求。

要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必须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空间, 指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 切实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 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 充实学生的头脑, 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我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进行阅读欣赏。

阅读欣赏培养综合能力的确行之有效。但学生的实际又给阅读带来了困难。由于种种原因, 学生依然深陷于题海中, 少有可以自我支配的时间;即使有可以自我支配的时间, 往往沉迷于电视、游戏而不能自拔;能阅读的学生多数在看些武侠、言情或网络小说;在看名著等作品的部分学生觉得没有味道, 有时还会遭到家长的反对。由此我们提出:阅读对培养综合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并努力探讨让阅读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

一、开展“大语文”“大阅读”课

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空间, 指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进行“大语文阅读自读课”, 让学生放开心情、放开眼界去进行大量的阅读———古今中外、文哲史经、军政外交、诗词曲赋、报纸杂志等无所不读, 以此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培养综合能力。

二、阅读的视角要由“量”入手

阅读的“三境界”:“望尽天涯路”“读破万卷书”“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阅读量不够, 感性认识不足, 不会有理性的飞跃。阅读的本质不是技能训练, 而是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怡情审美为目的的阅读享受中, 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 在不知不觉中提升领悟能力, 以至在不知不觉中“下笔如有神”。

三、编辑综合阅读读本

在阅读中留心收集好的作品, 编辑一本文集。体例要求可以是“阅读点睛”, 侧重于内容的提示;“阅读导引”, 侧重于评点欣赏;“感悟探究”, 侧重于问题研讨;“阅读链接”, 侧重于资源整合。鼓励学生给自己的文集命名、设计封面、配上插图。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文集编成后, 学生互相交流、欣赏。由此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 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以提高, 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深远。

四、拓宽视野, 培养综合能力

阅读是从认读文字形式到进入思想内容的理解过程, 在阅读中, 不断形成各种综合能力。

1. 阅读欣赏, 能培养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中考“语段品析”题要求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达自己对文章语言、思想、技巧等方面的看法, 通过阅读名家评论的名篇佳作,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阅读欣赏, 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想象联想能力。

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想象能力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以及今后发展深造的基础, 是创造的前提条件, 孙悟空、宇航员都能让人神思飞扬, 浮想联翩, 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奥秘的能力。

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 各类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介绍新鲜事物的文章极大地吸引了他们求知的眼光, 因此阅读欣赏的过程, 就是一个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地探索事物奥秘的能力的过程。

4. 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 谁是, 谁非, 哪个人都未必都清楚。通过阅读, 能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培养明辨是非、褒善贬恶的能力, 其效果常常相当神奇。

5. 阅读培养思维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思考是学习的灵魂, 只有通过深入思考, 才能了解文章作者的用意、思路、艺术手法。阅读过程中, 思维能力是潜滋暗长的一种能力。

13.综合能力培养题目 篇十三

一、幼儿情况分析

小班幼儿性格活泼、开朗。平时游戏活动中发现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但他们则更喜欢动手操作。孩子们已经认识过各种手工材料并初步学会了一些使用方法。由于幼儿有一定年龄差别、性别差别、个性差别等,幼儿往往在游戏中只注意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因此,教师在游戏中要善于指导,多给幼儿留有自由选择、操作的时间,让幼儿感受同伴间合作的愉悦,从而使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背景条件

在游戏活动之前,给幼儿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自由探索,通过实践,发现不同做手印的方法。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多实践,使幼儿在每一次实践活动中探索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使幼儿在做做玩玩,提高了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动手,动脑并积极主动的参与游戏。

2、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制作小脚丫。

3、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和合作的.愉悦。

四、活动材料

1、大脚板,大型玩具,五角星。

2、彩色卡纸,剪刀,滑石粉。

3、双面胶、透明胶。

五、活动过程

1、听《大鞋小鞋》的音乐,带领幼儿进场

2、出示大脚板,激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大脚丫可以用来做什么吗?”(玩游戏)

“你们知道怎么玩吗?”(请幼儿上来试一试。)

3、让幼儿学会制作小脚丫。

(1)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教师:“你们想用脚丫来玩游戏吗?”“可是老师只有一个脚丫怎么办呢?”

(2)启发幼儿想出各种制作方法。(教师可以请幼儿来演示。)

(3)让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的材料与方法制作小脚丫。

教师参与到幼儿的制作活动中去,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4、幼儿自由结伴玩“踩脚丫”的游戏。

(1)幼儿分组将小脚丫排队。(幼儿可排各种不同的队形。)

(2)玩游戏“踩脚丫”教师参与到游戏中去。

(3)幼儿交换位置进行游戏。

5、游戏“我把星星带回家。”

(1)教师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交代游戏规则。

上一篇:助推成都经济发展下一篇:浅谈物业管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