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教育感想

2024-07-15

爱国教育感想(共12篇)(共12篇)

1.爱国教育感想 篇一

刚刚过去的新中国成立71周年盛大庆典给人民群众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厚的历史课、教育课、思政课。随着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各地纷纷把红色纪念馆、红色博物馆等作为开展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大课堂”,充分利用“红色教育”的感染力,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奋进新时代。

“中国革命史是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的教科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历史可以说是前人实践的记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几十年来在实践中探索前进的真实写照。宛如一支支“精神火炬”散落在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红色教育基地,无不在用曾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传颂着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先辈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革命故事,这些既是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和“为建立建设新中国”而书写的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不朽传奇,更是激励新时代党员干部群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矢志不渝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我们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就是要深刻了解中国革命的“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不断强化共产党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于内心深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和自信。

“中国革命史是的营养剂”。回望近代以来的国家积贫积弱和人民苦难深重,无数志士仁人和革命先烈为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矢志不渝、奋斗不息,多少艰辛求索,多少浴血奋战,多少壮烈牺牲,多少闯关过隘……从打破旧世界到建设新中国,从开启新纪元到走进新时代,回首峥嵘岁月感悟正道沧桑,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今天,我们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就是要永远铭记李大钊、夏明瀚、刘胡兰……等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的不朽功勋,永远铭记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钱学森……等时代楷模为新中国建设做出的丰功伟绩,真正从革命英烈和时代楷模的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继续砥砺前行,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们只有始终牢记红色政权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怎么建立起来的,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挑战面前始终保持初心。

“中国革命史是的励志篇”。在中国革命近百年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写下了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今天,我们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真心实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就是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红色基地”是中国革命的浓缩升华,“红色教育”是中国革命的历史回放。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时要树起崇敬之心,胸怀敬仰之情,深刻追忆那些可歌可泣的红色往事,真正从中汲取党性营养“润心铸魂”,补足理想信念之“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推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行稳致远。

2.爱国教育感想 篇二

一、通过杰出建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从古至今我们有许多建筑, 有的历史悠久、气势宏伟, 如万里长城;有的虽饱经历史的风霜, 却依然见证着历史的岁月, 见证着民族的沉沦与崛起, 如圆明园。在讲解这些建筑的时候,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 将这些杰出建筑制成精致的图片, 在课堂上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当学生看到万里长城并为她的雄伟壮观而无比自豪的同时, 教师可以不失时机的去激发学生勇于进取, 为国争光;而当学生面对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涌起一股悲愤之情的时候, 教师可以在教导他们不忘国耻的同时, 引导他们面对屈辱历史, 在发泄我们心中的愤懑时, 更应该以清醒的头脑去分析历史背后的必然与偶然, 剖析我们在历史中所暴露的缺点, 不断地探寻今后的发展道路, 既不能让历史在我们身上重演, 又不能让历史在我们身上就此“中断”。

二、通过乡土旅游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文化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材料。乡土旅游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加里宁说, “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 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此话很有道理。

几年来, 我们从听课中发现, 中学生对乡土文化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人们对自己家乡的山水草木、人文景观、历史发展、社会变革等一般都有深厚的感情。进行乡土文化教学, 可以把旅游资源讲近了, 把旅游概念讲活了, 使学生通过对家乡旅游发展的认识, 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 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切实, 更紧密, 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临沭地处东部沿海, 源远流长, 有悠久的历史, 在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重视和加强乡土旅游教学, 可以使《旅游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更具体、更丰富。如学习《旅游概论》第四章《旅游活动构成要素》中的“旅游资源”一目,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参阅常林钻石之乡的乡土教材中《苍马山风景区》一节。让学生知道, 苍马山是我们临沭著名的景点, 我们的学校就坐落在苍马山脚下;也可以引用钻石之乡的传说, 体现了我们临沭人的淳朴, 是我们临沭人民的骄傲。学习《旅游与旅游业的影响》一章时, 教师可讲述乡土文化教材中的“拴马石与秦王柱”、“永远的丰碑--滨海烈士陵园瞻仰”、刘少奇故居等内容。它由近及远地使学生懂得, 临沭人民的斗争是中华民族斗争的一部分。也可联系乡土历史的相关内容, 说钻石、柳编, 论板栗、甘薯脯, 评述这些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为祖国赢得声誉的工艺品和特产时, 学生会激荡一种民族自豪感。学习这些内容, 会使学生激动不已, 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自然会在学生中潜滋暗长,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培养, 是空洞说教所无法替代的。

三、寓爱国教育于参观游览的活动之中

在课堂之外我们也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 把课外的活动与课堂的教学紧密结合, 才能收到潜移默化、入情、入理、入脑的效果。

活动是一种符合青少年心理、性格特征的动态教育。我们还适当的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附近的一些地方如“永远的丰碑--滨海烈士陵园”、刘少奇故居、北沟头遗址去参观游览, 使学生接受到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3.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的脊梁 篇三

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玉树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天降大任于中国,无论你是普通工人、老百姓,还在教室里学习的小学生或者你已经是海外华侨;从布衣到百姓,到巨贾富商,从明星大腕,到拾荒的大娘,人人都毫不迟疑地慷慨解囊,各尽所能。五岳相加也胜不过这种分量。这是什么力量能让人人都把一颗炽热的爱心掏出;能让我们十二多亿颗炽热的心紧紧贴在一起;能让我们毫无犹豫地拉起每一个在苦难中从未相识的陌生人!台湾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说:“天灾不是一种好东西,但是它可以使我们的民种强大,在这个时候四方都伸出了自己的双手,充分显示了侠义精神”。武侠世界里的侠义精神就是所谓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们从小也幻想着自己也可以像大侠一样除强扶弱,行侠仗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政治、道德涵盖的内容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狭义的精神似乎被遗忘。事实并非如我们的感受一样,它正以更高尚、更文明的形式——爱国主义在这个文明的世界里处处传承。只有爱国主义才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足以抵抗这世界所有的威胁。爱国主义始终是整个国家永恒不变的主题。爱国主义是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任何教育的脊梁。发扬爱国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是团结中国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国矗立于世界的最强大精神支柱,是强国之根本。

人无脊梁不立,教育无脊梁更是软弱空虚的教育。教育的失败直接导致的就是国家的落后与混乱。在现如今的世界大形势下,一个没有民族凝聚力的国家是不足以在当下立足的。所以,爱国主义是教育的中流砥柱,是教育最为坚实的脊梁。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做好、做直、做强中国的脊梁:

一、爱国主义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爱国主义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历史限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但它作为一种正义的、极具凝聚的力量是古今一脉相承的。历史上的一些道德规范在今天已失去存在的价值,如“一女不嫁二夫”“不孝有三,无子为大”等已被当作封建礼教而摒弃,而爱国主义却始终是基本的素质要求。爱国情愫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远古时代开始,先辈们生于斯,长于斯,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了解、熟悉着祖国的地理环境,并不断受惠于祖国的物质资源,创造了文化,积累了文明。他们一代又一代享受着祖国文化的熏陶,又为促进文明奋斗着。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祖国的爱恋之情,并通过演化、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对民族。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

在历史长河中,面对异族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奋争,涌现出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无数可敬可爱的民族英雄,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近代中国,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历史深渊。同时,每一次战争也使中国人产生震惊和民族危机感,爱国主义的精神日益增强,“救亡图存”之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近代中国出现的一切问题无不与这一主题息息相关。无论是郑观应等提倡的“实业救国”、蔡元培等倡导的“救国”、“科学救国”,还是邹容等追随的“革命救国”,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皆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二、爱国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常常是回望过去,瞻望未来。回首刚刚过去的100年,我们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可否认的差距,成绩使我们为祖国自豪,差距使我们为祖国奋发。在新世纪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所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面对我国经济、科技水平发展较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状况,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如果没有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与热忱,我们便只能临阵退却,只能自暴自弃,只能任人宰割,甚而成为附庸。只有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才能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拓进取,对祖国的繁荣富强、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为此而倾注全部心血、贡献全部智慧。

三、要把国家、民族利益视为爱国主义自始至终的贯彻原则与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所说:“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革命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独立出生入死;建设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那么,现在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如何让我们作一名新时期的爱国者呢?endprint

1.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让每个公民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能增加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自豪感能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自信。邓小平曾说:“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就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分割,面对祖国的落后,部分激进分子主张一切采取“拿来主义”,甚至走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极端。民族虚无主义既否定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独立品格,也彻底否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备受人们推崇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一种偃息民族自尊心的观点。我们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且一度领导世界潮流,直到中国已走向衰落的20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罗素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做出高度的评价:“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唯一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自孔子时代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的文明都相继消亡,但中国文明却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良,得以继续下来。”又说:“平心而论,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们遇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他还断言:“他们将在科学上创造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很可能超过我们,因为他们具有勤奋向上的精神,具有民族复兴的热情。”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消除民族自卑感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民族虚无主义只是部分激进分子们倡导的,而大多数爱国者还是尊重我们祖国的主权,坚信我们民族的文明。

2.要从思想上、知识上充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已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这个舞台上,如何成功地履行自己的角色,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必须先从思想的高度上认识我们面临的局势:我们虽有辉煌的文明,但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们虽已取得了成就,并得到世界的认可,但仍有部分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十分仇视,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维护已取得的革命成果与建设成就,维护祖国的稳定统一。目前,世界已进入以智力和知识作为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我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

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内容,向人民提出新的要求。但毫无疑问的是,它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那么,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对于教育事业、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项艰巨且必须务实贯彻到底的大事。我们应把爱国主义教育视为教育的脊梁,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让我们携手去撑起教育的脊梁。

(作者单位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东华小学)

4.理性爱国感想 篇四

近日中日“钓鱼岛”危机凸显,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在网络和生活中或激烈或愤慨的表达爱国情绪。大学生以各种方式表达爱国热情时,理性的思考与质疑也开始出现。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梳理大学生表达爱国热情时所采纳的主要方式,并就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应对措施予以探讨。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1)爱国主义首先是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表现为一种爱国情感。(2)爱国主义情感表现在对自己祖国灿烂文明的热爱。(3)爱国情感表现在对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憎恶义愤之情。

2、爱国主义是一种道德规范。

3、爱国主义是一种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大学生表达爱国热情的主要方式:

一、是语言表达,即通过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演讲、写作、辩论、歌咏等言语活动表达爱国热情。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思想活跃、敢于发言的青年大学生来说,语言是他们青睐并常用的表达爱国热情的方式。二是空间表达,即通过赋予某些空间以爱国意蕴来表达爱国热情。借助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情怀,可以说是人类经常实施的一种情感实践活动。当爱国热情亟待表达与释放时,许多人、包括大学生通过将写有爱国标语的传单张贴于校园、街道、工厂或者通过演讲等,让原本平凡的学校空间与城市空间具有了爱国的政治意蕴。三是身体表达,即通过身体的出场、装扮、活动等表达爱国热情。如将国旗画在脸上、身穿“爱国T恤”;另有大学生通过投身社会实践来表达爱国热情,如去灾区或奥运场馆做志愿者。

现在大学生爱国主义表现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传统的了解。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

2、缺乏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深刻内涵的认识。

3、对国内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种种矛盾,有时不能科学地分析、正确地对待,容易产生种种偏见。

4、缺乏依法爱国的法制观念。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坚定政治信仰,不断提高政治觉悟。

学生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作为学生,刻苦学习才是最好的爱国方式。我们爱国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在道德的范畴内表达爱国情怀。依法爱国是理性爱国的标志,以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为着眼点,合法有序地表达,就是理性。

XXXX 2012 年 XX 月

5.爱国教育感想 篇五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的征文一

当你在无意的匆匆度着年华,可否想到祖国。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生命的摇篮,我们应当因为自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们的祖国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大批的英雄豪杰,他们为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而和敌人做殊死的斗争,我们的祖国才得以富强。所以,我们要时刻谨记“热爱伟大祖国”。爱国其次要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梦想信念,对自我的未来充满期望,要立志为自我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当今,纵观风云,日本对我国的领土主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它们光天化日下对我国进行挑衅,竟用它那肮脏的钱来对钓鱼进行所谓的“国有化”。这是极大的侮辱,我们难道不应当奋起反抗吗?

当然我们没有任何经济本事和物质本事,但我们却能够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爱国就是从爱学习做起,用心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完成好作业。爱国要从爱家人,爱我们的同学做起,帮忙需要帮忙的人。爱国要从爱学校,爱我们的环境做起。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做礼貌学生。

我们也应向许多的古今爱国人士学习,抗美援朝期间,邱少云和他的战友要完成一样任务,到敌人阵地很近的地方去潜伏,等到第二天傍晚发起战斗,以便突然地去消灭敌人。可是,敌人看到一只野鸡,就开了半天枪炮。邱少云等人好不容易才到了潜伏地。第二天,敌人无意中发射了一颗燃烧弹,正巧打到了邱少云,邱少云为了国家忍住了火烧,连叫都不敢叫,生怕被发现了。他明白自我要牺牲了,就小声的对他的战友说:“我不能完成这个任务了,你必须要完成啊!”烈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直到邱少云牺牲后,烈火才熄灭了。邱少云她舍身为国,即使牺牲了也不害怕,只是咬牙坚持。被烈火灼烧身躯那是多么痛苦啊。而邱少云却能坚持住,他的心里有一种意志力,为了祖国能够奉献自我的生命,真是应了文天祥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位女子竟能挺住如此那个疼痛,作为此刻社会的我们,拥有如此优越的条件,不应好好学习,努力为国争光吗。所以,我们应好好学习,长大成人成才,以点滴小事来报效国家。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的征文二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资料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构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家,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进取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今日,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家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景、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大家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仅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礼貌与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大家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职责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日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我的力量!

大家今日的中学生,将是明天的栋梁。所以大家在学习文化的同时,更应当去学习怎样爱国。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做人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明白怎样爱国”爱国就要坚定不移,致死不变。爱国就是要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至上。

做为新世纪的少年一代,大家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家怎样做称得上爱国呢我认为:首先要认真刻苦地学习基础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加强综合素质方面的锻炼和学习,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年;再则是多读歌颂爱国主义的书籍,学习革命先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用他们的精神鼓舞自我、激励自我,做一名有梦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将来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我的力量,为人类最完美的梦想――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就是的爱国,这就是的美德。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的征文三

我们中国人异常喜欢标语口号,能够说,中国是一个口号大国。我们先来听几句经典的口号:“以重要思想指导我们的屠宰工作!”这是我省铜仁的一家屠宰场的标语。再来看看普及义务教育的口号“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养儿不读书,就象养头驴!“,更绝的是某农村宣传计划生育的口号“一人超生,全村结扎!”

仔细体会一下,大家会觉得这些口号很滑稽,但这的确是我们国人自我发明创造的。

当然,我并不否认口号的作用。标语口号具有“纲领性”和“鼓动性”,它弥补了团体行动在组织结构上的缺陷,使人的潜力得到自然充分的发挥。然而,当口号仅仅是口号,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时,它就没有任何意义。

当我们一边响应着国家“建设节俭型社会”的号召,一边上完厕所洗手后却不关水龙头,这是口号,不是爱国;当我们在政治试卷上龙飞凤舞地写下“大力倡导和谐社会”,却因为小事与同学吵架,甚至动手,这是口号,不是爱国;同样,我们高唱着“爱我中华”,却私下里咒骂学校教师的严厉,这更是一句空的口号,因为你连教师都不尊重,怎样会尊重自我的祖国?

当爱国仅仅是一句口号时,就不是爱国了。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呢?

其实,爱国就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为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素质做自我应有的努力:在升旗仪式上坚持肃穆,这是爱国;见到教师主动问好,这是爱国;倒垃圾时,双手把垃圾筐递给那位年过半百的收垃圾的老人,这也是爱国;甚至,在某位同学“爱国与口号”的主题演讲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同样是爱国。当爱国口号和实际行动结合到了一齐,我们就是真正有职责感,有使命感的中华儿女了。

正如今日,大家欢聚一堂,共同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明天,我们坐在教室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心中高喊着口号:“读凯里一中,考名牌大学!”这就是爱国!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的征文四

我们久历沧桑的祖**亲迎来了她64岁生日,一轮崭新的红日又在东方升起,胜利的高歌又在前奏响。可与此同时,又有多少不礼貌现象发生,你可曾为广场上的数吨垃圾而自责?你可曾为往昔光辉历史的遗忘而心痛?你又可曾为中外古迹上中国人的涂鸦而感到无耻?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应深刻自省:你爱国吗?

余秋雨曾说过:没有杯具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尤记那年,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葬于黄海,文天祥宁死不屈,鲁迅弃医从文……正是因为他们的杯具才造成了今日的辉煌,身在福中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爱先烈们亲手铸造的繁荣富强的祖国呢?

祖国的文化我们深知,在世界上有着高不可攀的地位。中国经济的飞黄腾达,使许多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动力和热情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掀起了风靡全球的“中文热”。而中国人呢,麻木地敲击着手机和键盘,真正拿起笔来写字什么也不会写,尤其是作为中学生,我们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人、接班人,把自我的母语学好,是作为一个中学生、中国人的根本要求。

历史总会按照规律前行,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人类主宰着一切。而人类的素质是一代代上升的,对于爱国的热忱也应一代代上涨。我们应铭记祖国被侵略的历史,铭记那时的硝烟战火,更应铭记为国献身的先烈们,是他们,才有我们今日的完美。中华儿女前仆后继,紧紧拥抱着国家富强的梦想,呕心沥血,让炎黄子孙的血液如同黄河浪涛般响彻世界。

紧抱“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的梦想,在新的时期里,谱写出中国的辉煌。“神十”升空,“蛟龙”入海,“歼-15”起飞,“辽宁舰”入列……一系列的成就印证了中国的强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我们的国家呢?

中国的声音,在华夏土地上响彻上下五千年,在召唤中华儿女团结的五星红旗下,嵌入龙的灵魂,传承龙的精神。将爱国进行到底,让中国梦在春雨与阳光中如同嫩笋一般破土而出,结出圆梦的香甜。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的征文五

爱国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报国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回顾国家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和取得的重要成就,我国优秀的知识分子无不体现出爱国报国奉献的优良品质,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齐。爱国是共识,更是行动。

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无不是家国情怀的生动表达。黄大年把自我变成“科研疯子”,只愿“中国由大国变成强国”;李保国把自我变成农民,只想果农早日脱贫致富;南仁东仰望星空,脚踏实地,20年做一件事,只为打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钟扬一生追寻高原种子,只求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宝库。

事业的伟大不仅仅在于目标的壮丽,更在于过程的壮丽;生活的完美不仅仅在于享有的丰富,更在于经历的丰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爱国从来都是具体的、实践的,需要用热血挥就、用奋斗书写。新时代是知识分子建功立业、大有可为的黄金时代。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实现更高远的目标,迎接更完美的生活,需要发扬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坚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那么一种警醒,紧握奋斗之桨,高扬奋斗之帆,走好自我的路,做好自我的事:

作为一名矗立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我始终坚守无私奉献、培育桃李的追求,发扬新时代的爱国奉献精神,立足岗位、专注教育、追求创新,始终坚持良好师德师风,勇于承担肩头的职责,在工作中敢闯敢试、勇搏激流,在付出中实现价值。

作为工作经验不足的新教师,一年来,我分别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提升自我,坚持立足自身学习,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进取向资深老教师学习,有计划的进行听课和请教,并做好总结和反馈,力争使他山之石真正成为自身砖瓦。

作为一名忙碌在工作岗位的年轻党员,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梦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以实际行动传递信心和信仰、凝聚奋进的力量。一年来,在党支部工作方面,主动发挥年轻党员的优势,进取参加支部活动,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将个人的奋斗叠加成国家的提高,每个人创造的财富、留存的精神,正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最核心的要素。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作为,广大知识分子要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6.爱国教育 篇六

一年级

蒋学军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爱国主义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国旗、国徽的崇敬之情,会唱国歌。懂得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活动形式:朗诵、演讲、演唱。活动过程:

一、导入

国旗是象征着国家的旗帜,它代表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是国家的标 国徽是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工农阶级的象征,我国人民大团结的象征。

国歌是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呼声,代表着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反抗

压迫,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国旗、国徽、国歌,它们是最崇高、最神圣、最亲切的名字,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能不将自己的荣辱与它们联系在一起呢?

二、了解国旗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五十多年前的 10 月 1日,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冉冉升起,那么这面旗面红色,上有五颗黄色五角星的五星红旗又象征着什么呢? 国旗的象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的旗形为长方形,长与高的比为三比二。旗面红色,似红霞满天;红色表达庄严热烈,象征革命;红色易引起希望、活跃、喜悦之感。五颗五角星居旗的左上方恉为黄色,显示光明;黄色还表达中国人是黄种人的特征;黄色往往让人和金色联系起来,能表达优美、温和与珍贵。五星中,一星较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环拱于大星之右的四星较小,并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这四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所包括的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五颗五角星的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三、了解国徽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国徽的由来及象征意义。

国徽呈圆形,圆形的中间上方是璀璨夺目的五颗金星,下方是雄伟端庄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的正一方部是一个金色的齿轮,齿轮两边的稻穗对称地向上环抱,至居中的顶部相合,齿轮的中心又系着两幅红绸,呈弧形伸向两边,而后向下垂挂,使圆形的国徽有了坚定、稳定之感。国徽的基本色彩是红、黄两色,热烈、美丽、崇高、庄严。天安门图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民族特色的雄伟端庄的天安门城楼的正面图景,横贯国徽的中下方,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威武不屈的英姿。

齿轮、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的农民阶级。金色的齿轮,仿佛带动整个国家飞转向前,硕大的稻麦穗,也同样象征着人民的幸福,祖国的繁荣。

国徽上的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正上方的一颗大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党是灯塔,是太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四颗小星在一面呈半圆形环抱,象征亿万人民,心心向着共产党,坚强团结,众志成城。

四、知道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七彩光芒。”同样,从唱国歌上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否真正爱国。

热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在唱国歌时的神情和态度,我们内心的感受,都能说明我们究竟爱不爱国,究竟有没有民族自豪感。抬头看看那正在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同学们让我们想一想作为黑眼睛黄皮肤的一员,作为国旗主人的一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为中华的振兴,为中华的繁荣富强,积累知识,增长才干,让我们的国旗更红,让五颗金星更亮更辉煌。

五、班级特色展示

下面请听独唱《红旗飘飘》、《春天的故事》。

感谢这几位同学精彩的才艺展示。在这激荡人心的歌声中,我们的主题班会也进入了尾声。六:辅导员讲话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浴血奋战、硝烟弥漫的战火已离我们久远;历史恩怨,国危的呼号也融进了历史。但是,国旗,这新中国的象征;国歌,这一中国人心中最激越的旋律,穿越时空,延续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凝聚着新中国的豪情壮志,昭日月,耀千秋。国旗的光辉伴随着我的成长,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国歌的旋律激励我们继承先辈的伟大事业,不懈奋斗。一面国旗,招展着一种象征;战争中的勇气,异国思乡的亲情,国际交往的尊严;一面国旗,书写着丰厚的内涵;那是祖国的土地,那是游子的归依,那是不屈的奋斗,那是国家的富强。国旗照耀航程,国歌催人警醒,那“ 起来、起来 ”的呐喊,鼓舞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新一代不断创新,激励着每一个炎黄子孙自强不息。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我们从那满含泪花的凝视里,从自豪激昂的“ 起来 ”声中,从挺直腰杆、溢满喜悦的容颜上,体会到了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同时,也掂量到我们跨世纪青少年肩头的重任:努力学习吧!祖国需要我们,世界需要我们,未来需要我们!忆往昔流金岁月 庆今朝祖国华诞——庆祝祖国60华诞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一、明确主题:以庆祝祖国60华诞为主要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设计目标: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来临之际,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对全班同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深刻体会祖国的伟大,为祖国骄傲,同时弘扬中华美德,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激发全体同学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主持人:班长 团支书

参加人:全体学生 班主任 科任教师

四、媒体使用:电教设备 投影仪 大屏幕 音响设备

五、活动准备阶段

(一)班主任同班、团委商讨班会整体流程,确定基本框架。

(二)宣布班会主题,及基本框架设想。根据学生特长参考分组:文艺表演组、媒体展示组、诗歌朗诵小队。学生自主报名分组,进行准备。文艺表演组主要准备具有爱国教育意义贴合班会主题的文艺性节目;媒体展示组搜集相关材料,在班主任和电教老师的指导下制作演示短片;诗歌朗诵小队搜集材料,组织语言,准备诗歌朗诵并设计班会布置。

(三)各小组准备工作结束后,将材料归总,班主任、主持人和班级委员会、学生代表共同组织协调,做好布置。

(四)诗歌朗诵小组在班会前布置会场,布置主题板报。

六、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背景音乐《同一首歌》)(2分钟)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60年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祖国!60年前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庄严的宣誓中成立,60年她走过多少风雨飘摇的岁月,60年她度过多少如诗如歌的日子,60年她让我们深刻铭记了多少如火如荼的时刻。

(二)媒体展示小组纪录片展示:《飞奔的脚步》(7分钟)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土地改革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78年改革开放 1990亚运会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001年加入世贸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 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上天 2007年嫦娥一号 太空行走

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上天

2009 中国南极昆仑站建成 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 “中国遥感卫星六号”成功发射

主持人穿插:那一段流金岁月永远铭记心中,此时的你内心一定无比激动,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表达我们的感动,歌唱我们的祖国。

(三)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感触,主持人控制时间。(5分钟左右)

主持人穿插:古代先贤曾以《诗经·关睢》的歌喉,以屈原《橘颂》的音韵,以古风与乐府、律诗与散曲,以京剧与秦腔、梆子与鼓词唱祖国历史恢宏岁月的辉煌,唱响祖国壮丽的山河亮丽的风景。现在也让我们用稚嫩和赤诚来唱响您不屈的尊严与神圣。请欣赏歌曲联唱。

(四)文艺表演组:《长江之歌》《我的中国心》 《春天的故事》 《走进新时代》 《七子之歌》 《大中国》《北京欢迎你》

(6分钟)

主持人穿插:有一首歌轻轻唱过,有一个梦静静流过。或许时间带走一切,但我们会永远记得,祖国在我生命中最灿烂的底色。面对你的故事我心潮澎湃,面对你的崛起我热血沸腾,祖国,让我用青春的热忱将你礼赞。

(五)诗歌朗诵小队:根据文班同学特点,他们可以自拟新作,可以在语文教师的指导 下修改。《岁月的痕迹》

(4分钟)

主持人穿插:听完激情澎湃的朗诵,我们禁不住感慨万千。新时代,新形势,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机遇还有挑战,改革开放打开窗口,不仅迎来了经济的发展,也带进外来的冲击,物欲横流中青年学子是随波逐流还是坚守信念?请看小品《海归》。

(六)文艺表演组:小品《海归》,借助现实生活中的一群特殊的人——“海归”,以他们的耳听、眼见做对比,展示新中国的面貌,新时代的特色,展示新一代的精神风貌。批判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引导青年学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荣辱观。(7分钟)

(七)根据对学生的了解,高中生思维活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让他们根据所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触。这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契机,可以催生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班会的高潮

(八)班主任总结发言(3分钟)

爱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有时我们轻易就将它说出口,可是谁又能明白这里包含的责任与义务?我们都说“我爱我的祖国”,可是怎样才是“爱”呢?回顾以往,顶撞师长、敌视同学、消极厌学,这就是你们爱的方式吗?这就是你们对爱的承诺吗?同学们,你们已经是成年人,有着日渐成熟的面孔和思想,那么,请大家反思一下,到底怎样才是爱,怎样才能爱,怎样才能将我们火热的青春融入伟大祖国的建设,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生命熠熠发光。真正的爱国不是一堂主题班会所能完全体现的,真正爱国更应该体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没有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对班级、对学校的爱,是不能谈及爱祖国的。所以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无论等到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都不要忘记我们华夏儿女拥有的荣光和肩负的责任。

主持人结束语:爱国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但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应当深深地烙印在我们每个人的血脉里。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的智慧与才艺表达了对爱国的理解与认识,明天,我们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祖**亲献礼!

忆往昔流金岁月,庆今朝祖国华诞,看明天我创辉煌。(2分钟)

(九)媒体展示小组:短片《未来畅想》,结束班会。

七、后期工作:班会结束后,组织意见反馈,和部分同学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

7.音乐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篇七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分支, 音乐教育的所有理论与实践成果最终都要归结到美育教育的范畴, 在人类发展史上, 无论是物质文明, 还是精神文明, 音乐的美育功能无处不在, 无论是对人的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 还是德智体的教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开发智力, 完善人格, 塑造人内心的和谐发展和精神升华, 因此音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教育的形式是具体和直接的, 能够陶醉人的灵魂, 使人的精神愉悦并得到美的享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 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

2 在中小学音乐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 更是音乐艺术发展的需要。因此,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音乐教学的素材, 激发起爱国主义的旋律, 同时页激发起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热情, 更是赋予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在我国的音乐发展史中, 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很多, 这给我们的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像我们初中音乐教材中的《苏武牧羊》《嘎达梅林》等都是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歌曲, 多少年来一直在人民中传唱, 这些歌曲中表现的的精神形象正是当时群众爱国激情的反映。象这样适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是很多的。除了革命历史歌曲外, 还有大量的近现代创作歌曲、民歌以及器乐曲等。通过再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 从心灵深处来教育学生, 使他们不断地感受、理解, 从而达到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目的。

2.1 从培养人的思想素质与精神方面来看

学生接受审美教育, 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影响, 那就是社会和学校, 而学校教育是主要的, 因此学校要重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要把优秀的音乐作品放在重要的地位, 但也不能排斥外来的健康的音乐。审美既要有感观上的修养, 又要有文化修养, 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这样的话认识美的视野就更广阔, 识别美的能力就越强, 从而能够达到提高音乐审美导向的目的。这样对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和综合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格修养。

中小学音乐教育要在对音乐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 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 实现和谐人格升华拓展和谐人格空间, 这是因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 而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培养人的精神。

2.2 提高国民素质的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审美导向和健全人格修养的重要学科, 音乐课更是国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在整个国民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他不仅替到了加强学生美感教育的作用, 而且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有相应的辅助作用, 教育始终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因此加强音乐教育的建设对于提高整个国民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今世界, 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教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中, 教育越来越居于龙头地位,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如何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主要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个层面。学校教育是主要的形式, 其表现为:课堂教学与社会活动。课堂教学中, 选用优秀的音乐教材, 讲最真实的故事, 用最真实的东西感化学生, 始终把教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重心。课外活动中, 让学生贴近生活, 多到具有革命纪念价值的地方去参观, 发现美, 感受美, 用自身的感悟去触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教育则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社会城市文化建设, 让爱国形象在祖国的大地上随处可见, 每一个公民都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美好的社会环境。

其次, 中小学音乐教育要改变教育理念,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提高认识, 加强宣传, 唤起政府重视加大音乐教育投入, 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改革教育体制, 把音乐教育以及其他等等一切人为学科放在显要的位置上, 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人格的发展和精神的健全, 在学校音乐教育方面尝试设立一定的法律体制, 把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放在等同的位置上, 认清其重要性, 充分发挥音乐本身应有的作用。

第三, 我们还要发挥网络媒体等的优势, 共享音乐资源, 组织各种音乐的课内外活动, 我们要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操, 这样的话更容易培养人的信仰, 一个有信仰的人一定是有精神的人, 一个有精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有正确价值观的人, 我们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有精神的人, 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 因此, 我们的课堂教育就显得实为重要, 而音乐教育刚好填补了中小学人文主义教育课的空白,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总结和改进, 学习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文化, 弥补我们的不足, 我们的音乐教育必须从娃娃做起, 从小加强学生的印象教育, 如升国旗, 唱国歌, 而且这些一定要严肃对待, 把这个当成学校教育必做的事情, 国旗等象征性标志一定要出现在学校的公共场所, 改变学校单一的授课方式, 改变上课观念, 灵活变通, 国家更应该加大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 政府媒体社会也应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从小加强学生的民族优越感教育, 要让学生从小就认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自豪的, 更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和投入, 培养国人拥有一种正确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

不断加强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效的强化人的爱国意识, 让音乐教育融入到中国国民教育的正常轨道上来, 有效的改变中国陈旧的教育结构, 把音乐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中, 让音乐教育的影响力真正的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感教育意识和综合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心灵, 达到教育的目的。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文明古国, 教育的发展历史久远, 从春秋战国到现在延续几千年的历史, 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中国教育的发展还停留在教育体系中的初级阶段, 我们的教育还是以教育和开发人的智力为主, 忽视了人的德育和美育方面的教育, 所以我国的教育结构应该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和革新, 我们应该把加强和增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价值观教育, 精神教育等人文教育放在核心地位, 从而达到影响和推动其他教育的发展, 而音乐教育是其他教育形式发展的助力器, 是美育和德育得以进行的必要基础。因此更应该注重音乐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性, 不断的深化和重视音乐教育的培养。

摘要:音乐可以提升人的审美意识, 激发人的内心激情, 陶冶人的情操, 具有一定的审美教育功能, 音乐不仅有力的促进了人智力的开发, 情感的培养, 对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爱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加强学生的文化教育时,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更重要的是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得全面发展, 因此,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音乐教育,爱国主义

参考文献

[1]赵岩.《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概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2]国家教委颁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 (1989-2000年) 1989年11月.

8.论历史教学与爱国教育 篇八

一、用爱国典范人物和历史成就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民族英雄、革命先烈和杰出人物。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为民族的振兴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为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绩感人肺腑,他们的精神催人奋进。在历史教学中适时适度地用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教育学生,是陶冶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极好教材。如众所周知的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东北抗日联军领袖杨靖宇、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眼的黄继光等,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和事迹也不同,但他们都把民族利益、革命事业看得高于一切,都是以毕生精力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奋斗的,都是爱国主义的典范。

再如,四大发明、地动仪、《天工开物》《本草纲目》、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众多发明创造都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些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成果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都是激励学生爱国之心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极好的教材。同时,还要教育学生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勤奋实干,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二、进行“贫穷受欺,落后挨打”的教育,激发学生为振兴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

当今的青少年学生成长在幸福的社会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无忧无虑,更谈不上忧国忧民。部分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认为“知识无用”,厌烦学习,学无动力,得过且过,也有的急功近利,弃学经商。

针对学生这些思想和表现,要向学生进行“贫穷腐败受欺,愚昧落后挨打”的教育。比如从1840年《南京条约》到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短短的几十年,使一个独立自主的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使中国人民受尽世界列强的欺凌压迫,其主要原因就是政府无能,国力不强,科技落后,人民愚昧。新中国成立以后短短几十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底子薄,综合国力还较弱,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还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作为当代中学生,要抱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有爱国之心,更要有报国之才。要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多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迎接新的挑战而努力拼搏。

三、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

现在的中学生没有目睹过旧社会中国劳动人民经受的残酷压迫,没有亲身体验过旧社会劳动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真理认识肤浅。

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以史事为线索,使学生了解在中国近代史中,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等志士仁人历尽千辛万苦,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都身陷绝境,都没有彻底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就焕然一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历了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人民迅速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并逐步奔向小康。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从而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我国的正确选择,使同学们懂得只有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四、充分利用乡土教材,让乡土教材作为历史教材的重要补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通常是以政治史为中心和主线,侧重描写中外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与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而地方的英雄人物、风俗民情、乡土史及地方文化等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得不到或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爱国必先爱家,只有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才能热爱它、建设它,进而热爱我们的祖国。

教学实践证明,乡土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益处。比如,讲中国近代史时,可给学生讲解河北省曾出现过很多英雄人物,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青春甚至生命。如被军阀张作霖残酷杀害的革命先烈李大钊,他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他影响了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进步青年,使他们勇敢地投身于革命实践,他就是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人;还有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是河北省献县人,还有李双秋、罗军、苏生、霍进礼、张吉堂、罗凤仪等许许多多出生于河北省的英雄儿女,在讲述他们的革命事迹时,联系历史教材中的时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爱家爱国情感,还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大大缩短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总之,乡土历史教材的教学,增进了学生对于家乡历史人物、英雄事迹、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和建设家乡的积极情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五、充分利用反面教材,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反面教材,增强教育效果。如秦桧的卖国求荣、清政府的崇洋媚外、袁世凯的丧权辱国、汪精卫的叛国叛党等。在进行这方面内容教学时,我们都应有意识地分别与岳飞的“精忠报国”、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孙中山等领导的护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等内容相对比。卖国者受到人民的唾弃,爱国者受到人民的拥戴,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在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前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等内容时联系当今“一国两制,香港回归”等内容,加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教育,配合历史教学举办爱国主义教育与专题讲座、爱国主义教育演讲会、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竞赛和参观历史文化遗址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

我们相信,随着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将会不断地推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新方法,让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学生心中,激励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作者简介:

王玉柱,男,河北威县王村中学一级教师,中学校长。

9.爱国主义教育 篇九

对青少年进行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使初中德育工作走出误区的一项重要措施。初中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候,身心发展还停留在半成熟、半幼稚阶段,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定型阶段,这就需要我们中学教师要很好地引导他们,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依据教材,搞好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初中教师要具备极强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感,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这样才能把教材讲透、讲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在学生的思想上开辟爱国主义的根据地。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其教育的系统性和深刻性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我们不妨把“爱国主义”当作一个专题来讲。要联系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本质涵义。当前要求学生把握的爱国主义本质特征是: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紧密相联。让他们知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历遭劫难,而仍以强者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一大法宝。同时,联系“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强调指出:热爱祖国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公民的一项神圣义务。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种观念扎根于学生心中。

在教法方面,思想政治课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方法:如讨论、演讲、参观、专题讲座等。切忌“满堂灌”或讲授与实际相脱离的枯燥理论,使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变成无味的说教。具体而言,由于现代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条件优越,攀比浪费现象严重,不爱惜劳动成果。为达到本学科教学目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义务劳动或参观农民劳动的场面,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或写观后感等,教育学生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爱惜劳动成果,形成优良品德。从思想政治课是爱国主义教育主渠道这一角度而言,初中其他各学科的教学,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涓涓细流,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与思想政治课配合最紧密的当推初中历史课。通过历史课教学,使学生们懂得,爱国就是使祖国富强起来,而要使祖国富强,就需要有献身精神。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等,他们为人民利益而生,为祖国富强而死,这正是他们爱国主义精神所在。爱国主义的外延很广泛,大到轰轰烈烈的战斗英烈,小到默默无闻的日常琐事。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爱国就是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就是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作为学生,就要热爱劳动、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勇于与不良风气和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这也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如果说初中历史课的教学能以“靖康之耻”擦亮学生的眼睛,那么,初中地理课教学则能激发学生“江山如此多娇”的思想感情。一般地说,初中语文课文的选编,以直接或间接抒发饱含在作者胸中的积极向上的感情为主。如《在仙台》、《海燕》、《白杨礼赞》、《“友邦”惊诧论》、《蚕妇》等,均属此类。教师可以运用朗读、演讲的方法,巧设导语,烘托氛围,使学生在兴味盎然的文学享受中增强对祖国的感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如升旗、开会、游戏)也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与各科教学相互渗透、相互配合,使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10.爱国教育小故事 篇十

邓世昌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关天培

1841 年2 月,英国侵略军的十八艘兵舰进攻虎门。守卫在这里的关天培向琦善报告,请他增派援兵,补充弹药。琦善不但不理,还责怪关天培,他说:“你这么干,惹恼了洋人,你敢负责吗?”关天培听完,气愤极了。他下决心要和侵略者血战到底。这天早晨,英军向几个炮台发起攻击。关天培命令士兵还击。但是由于敌人炮火猛烈,数百名士兵相继阵亡。上横档炮台阵地上,只剩下十几个士兵,他们的弹药已经打光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惊慌。当敌人冲上来的时候,这十几名士兵视死如归,手拉手地跳进了大海,以身殉国。前边的炮台相继失陷,英军继续猖狂北窜,要夺取后面的靖远、镇远和威远三座炮台。这三座炮台是虎门的最后一道屏障了。就在这时,在炮台阵地上,关天培和部将麦廷章正带领士兵们宣誓: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

敌人开始进攻了。关天培一边指挥士兵反击,一边自己点火发炮。士兵们打红了眼,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仇恨的炮弹一发接一发,连连射向敌人。不久炮身热了,炮筒红了。突然“嘣!嘣!”几声,八门大炮全崩裂了。战斗进行了七八个小时,我军士兵伤亡过半,火药也不多了。英军乘势扑上了炮台。突然,关天培猛挥钢刀,冲上前去,砍死了前面的几个敌人,后面又拥上来一群敌人。关天培把钢刀高高举起,拚力向敌人的头上砍去。就在这时候,一颗子弹击中了关天培的胸膛。他挣扎着,怒目圆睁,在阵地上巍然挺立,把冲到他身边的敌人惊呆了!

老将关天培为祖国献出了生命。为纪念这位爱国将领,广东人民给他修庙立祠。林则徐特意写了挽联,挂在祠堂门口: 功高靖海长城倚,傲霜花艳岭南枝。

徐悲鸿

他先后在圣蒂尼克坦和加尔各答举行画展,所得款项均捐献祖国救济难民。同年11月,又从印度到新加坡。1941年先后在吉隆坡、槟榔屿、悒保3个城市举办救灾画展,热爱祖国的华侨竞相抢购,所得10余万元美金全部捐献救济难民。1949年3月,徐悲鸿参加了以郭沫若为团长的新中国代表团,赴巴黎(后改在布拉格)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在回国途中的车厢里,为田汉、丁玲、郑振铎、邓初民等人画了素描像。在教学工作之外,他还参加了制定国期、国徽、国歌的工作。其中国歌的投稿数以千计,但没有一篇尽如人意。在毛泽东召开的讨论会上,悲鸿提出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的建议。这个建议立即得到周恩来的支持,接着大家纷纷发言表示赞成,从而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正式通过。1949年10月1日,悲鸿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听着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闭幕后,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悲鸿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不久,又当选为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归途中,他写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回国后,华罗庚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人民的数学家”。

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张思德(烧炭业的杰出代表)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罗盛教(舍身救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邱少云(烈火中一动也不动,守纪律的模范)

欧阳海(舍身拦惊马,壮烈牺牲)

王 杰(舍身救人,为救人被自己兄弟投出手榴弹炸死而壮烈牺牲)

刘学保(舍身抢下炸药包,制止阶级敌人炸桥梁)

戴碧云(舍身救人,从铁道上救下两名儿童,自己受重伤)

刘英俊(舍身拦烈马,保护了群众的安全)

刘文学(舍身保护公社的胜利果实,与偷摘胜利果实辣椒的地主婆搏斗,被地主婆杀害)

草原小姐妹(舍身保护集体财产,带领羊群与风雪作斗争)

金训华(舍身抢救集体财产。知青,跳入洪水去捞集体的财产而牺牲)

爱国名言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婴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爱国如饥渴。——班固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李希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11.简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篇十一

关键词: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新;苦练内功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182-001

管桦陈列馆于2004年建馆,内部展示了管桦先生及其友人的书画作品、文学作品的手稿等物品。管桦陈列馆自2006年起先后成为丰润区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唐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源于人民对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逐渐升华形成的一种维护祖国利益的行为准则和坚强信念。

管桦把故乡作为祖国的缩影,发表了《小英雄雨来》。1937年,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全民族抗战。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冀东还乡河两岸各村的民兵、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个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制造假地雷迷惑敌人,带路进埋伏圈的情况是很多很多的……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管桦本人在内。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五十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唤起读者对祖国深沉的感情。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青少年,除了学校,社会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图片展、进行故事演讲、歌咏比赛等。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升华爱党、爱国的情感。要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常抓常新,则必须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新途径。爱国主义是具体的,激发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最终目的必须落实到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动中。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必须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还必须充分挖掘利用一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校外教育因素,使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协调,共同完成培育一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如走进革命遗址。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使命感,使校内教育不断向校外延伸。

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一再强调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必然要求。我们该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呢?

一、整合政府、社会和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主管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其次,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阵地,其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最后,政府应鼓励社会力量、民营资本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普遍存在资金紧缺的问题,仅靠政府的那点投入难以支持其长远发展。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将是个不错的选择。笔者认为,教育基地可以大胆地把基地后勤推向市场,吸纳民间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较好地化解矛盾。

二、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知识背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信息渠道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真正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的各类教育基地建设,必须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教育内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教育形式,不断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开辟新途径,使教育基地的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各类教育基地要从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等方面入手加强建设,努力做到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和“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解决陈列内容陈旧、手段方式落后的状况,在艺术设计、实物制作、展品布设、灯光配备等环节,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更多的信息,努力增强文物展示的现场效果。 其次,要开辟双向渠道,共建共育。要创新思路,在更好地做到“请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教育基地的辐射力和影响面。要与社区、学校、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联手共建教育基地,制定共建计划,签订共建协议,确定联络员和辅导员,以此来增强工作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共育活动。各教育基地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走进农村,多办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临时展览、流动展览。

三、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做好公益服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记述着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光辉业绩,是激发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大课堂。

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建设

12.教育世界之感想 篇十二

关键词:教育,财富,生存

一、矛盾的世界

翻开《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我成了无数振臂高呼教育民主与平等民众中的一份子。十四年前所预示的各种危机重重的世界, 在十四个轮回之后仍旧危机四伏, 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这是个矛盾的世界。

集权制虽然很脆弱, 但其影响仍持续存在。在民族国家走进衰弱的同时, 民族主义却在上升, 和平已经成为了时代主题, 而战争似乎更容易爆发———更确切地说是正在爆发, 它不仅仅指似乎没有尽头的苏丹内战和硝烟弥漫的阿富汗, 也不仅仅指索马里海域的海盗袭击和最近的中日之间的扣押渔船船长事件, 而是人类为了求知和生存之战, 为教育的崛起而战。团结意识从未像现在这么强烈, 但与此同时, 分裂和冲突可能也从未像现在这么多。

有时, 我选择了沉默, 看这些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共识的年代, 战争似乎也更多变成了舆论、民意与利益的拉锯场。可是, 谁究竟能胜出?当舆论打着利益的幌子牵引着民意的鼻子, 又是怎样的情形?教育, 是终极的目标, 也是唯一的答案。

在人类理性与道德上之团结的共同价值观的倡导下, 整个教育世界似乎在全球范围内有了进一步的融合, 国际交流似乎更加频繁, 所取得的成果也更加丰硕,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差距, 仍在进一步拉大, 北方国家仍然占据着更大的话语权。

在教育世界, 是有可能撇开经济地位, 而以人心道德论之的领域, 但现实却是政治经济地位决定着教育话语权, 因此很多弱小国家选择沉默, 或是等待援助。“伙伴关系”的建立一直在倡导, 但如童话般美好的世界在现实的名利场中立刻灰飞烟灭。因此, 要求解似乎只能向经济实力问路, 而世人似乎很清楚地明白, 一个国家的强盛, 必须靠教育一路随行才能获得永久的强国通行证。

教科文组织让很多赤贫之国发出了声音, 更让人欣喜的是其中还有一些让人感到欣慰的声音。这些声音虽然微弱, 但是足以表明这些国家和民族正在奋力拼搏———为了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二、教育的四大支柱

学会认知, 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 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 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 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 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1. 学会认知

认识教育才能更好地了解教育。回想我的启蒙教育, 老师该是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和希望的世界在我面前, 进而吸引我一路前行。倘若幼小的心灵在教育的初始阶段便遭扼杀, 那么我们不必幻想它能结出希望之果。

2. 学会做事

学会认知与学会做事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分的。知与行的争论从古持续到今, 孰先孰后、孰易孰难的探讨似乎仍未画上句点, 到马克思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与实践高于认识”似乎在其中打上了一个休止符, 但其争论远未结束。

在现代生活中, 学会做事已远不同以往。它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工具、手段和渠道, 使之更便捷, 但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耗费更多的脑细胞、精力和思考。追求一种高效却娴静的生活, 不被机器奴役, 才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3. 学会共同生活

我不得不承认与人相处是一种学问, 在以自我为中心主义且甚嚣尘上的时代, “发现他人”似乎已成为一种奢谈。可是竞争时代毕竟取代不了人间真情, 发现他人的长处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就在我们为彼此利益而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 双方是否可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有所追求?教育应该成为这样的目标。

4. 学会生存

在生活中我无时无刻不深刻地感受到生存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尤其当我看到那些在战火下不得安宁的生灵, 目睹那些在自然灾害下流离失所的人们, 甚至街头为一块面包而乞怜的孩童, 这种感觉都会强烈地刺痛我的心灵。

不要奢望这个世界会永远公平, 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活下去, 才能有改变这个世界不公平现状的可能。有时, 我们只顾指责教育, 却忘记了思考———我们从现有的教育中获得了什么?母亲是贫穷的, 落后的, 可她毕竟给了我们生命, 用自己的力量使母亲接受新时代的知识或许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三、我们该做什么

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需要进行一场渐进和彻底的改革, 以保证教育的平等和民主。教师在探索新的前景中也有更加繁重的任务, 学校、社区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周旋对他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政治当局对教育选择的作用也是不再受争议的话题, 但是加强学校自主权的呼声却从未减弱。

国际合作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却仍有很多人生活在贫穷与知识匮乏之中, 虽然妇女与青少年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大大超过以往, 可现状仍令人堪忧。掌握话语权的北方强国似乎也不愿放下倨傲的利器与南方国家建立更多的伙伴关系。巨额债务压得一些国家连残喘都成了奢侈, 这个动荡的世界给人们提出了更多的难题。

我们怎能不担心人口膨胀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压力?这是困扰着发展中国家且已造成并且不可抗拒地导致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人口问题直接导致有限的资源 (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自然环境资源) 立刻捉襟见肘, 令国家财政预算不知何去何从。是教育先行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相悖的论调总是能让决策者进退维谷。

除了人口的压力, 政治的无形手, 社会对教育的期待与愿景, 民众的强烈诉求, 正在给教育世界编织一张硕大无比的困扰之网, 教育系统自身也无时无刻不在挣扎。人们渴望教育系统能在如此厚重的压力之下奋而崛起, 然而,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已经在自我保存与追求创新的左右之路上前行了很久, 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人们总是指责教育系统用一种老套的框架束缚着未成年孩子的心灵, 丝毫没有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有的只是束缚与压抑, 让孩子从进入校园起就开始丧失天才的创造力。

这种指责在某种程度上是合理的。可是, 人们也要承认, 三岁以前的孩童的创造力是无人能敌的。一个教育系统的形成并非朝夕可就, 尤其当她担负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髓时, 那是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的社会构造的一部分了。

教育更新永远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正如《学会生存》中所得出的两个结论:第一, 教育改革要有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目标, 这一点在今天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第二, 我们很难想象, 没有教育的更新, 社会也会发展。

当教育系统大把地吸收人类文明的精髓, 却生产出一批批畸形儿和怪胎时, 我们有时更像那些惊慌失措的父母, 不知道自己出了什么错而产下如此让人见怪的孩童, 而不能像沉着冷静的良医一样, 为这个思绪稍有些紊乱的母亲和无辜的畸形儿开出良方。

忠言还不够, 良药更是必需品。

道路总是经历过无数人的开拓才渐趋明朗与平坦。这曾经充满荆棘的坎坷路在变成阳关大道时, 很多人前赴后继, 至死不渝, 用他们良好的愿景, 积极的行动, 为这个教育世界构造未来, 正如执行光荣使命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做的不懈努力一样。所以, 我们有理由相信, 这条路的将来必是坦途。我们所做的就是改革和行动———沿着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中文科译.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上一篇:困难学生家庭情况表下一篇:上海旅游心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