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小高考政治

2024-12-09

江苏小高考政治(精选7篇)

1.江苏小高考政治 篇一

2018年江苏小高考政治复习の主观题答题范式

《经济生活》模块

1.价格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1)价格变化的原因答题范式

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值越小。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2)价格变化的影响答题范式(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可以互相替代):A商品价格上涨,A商品的需求量减少,B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则相反。互补商品(互相配合才能使用):A商品价格上涨,A商品的需求量减少,B商品的需求量也减少;反之则相反。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商品价格上涨,扩大生产规模;商品的价格下跌,缩小生产规模。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在互为替代关系的生产要素中,增加价格较低的使用量,减少价格较高的使用量。

③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增强价格竞争优势。

④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原因与措施(1)原因

A、生产决定消费,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B、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①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C、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因素。D、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2)措施

A、国家: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②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供给平衡,保持物价稳定。

③政府要完善分配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统筹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⑥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B、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搞好售后服务,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C、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企业应该怎么做?(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遵循市场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情,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方式)

(6)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4.减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原因和措施:(1)原因/意义

①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③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3)措施:

①根本途径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5.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公民应该怎么做?

(1)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劳动者: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和水平。

(3)权利与义务,依法纳税。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6.从国家、企业、个人的角度回答经济意义(1)国家

①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②有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③有助于充分发挥财政在„„方面的作用(具体哪一点可根据材料)。④有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⑤有助于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⑥有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2)企业

①有助于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②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增加经济效益。③有助于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3)个人

①有助于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②有助于增加个人收入,提高的生活水平,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③有助于劳动者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7.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国家应该怎么做?(1)生产领域

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

②坚持和完善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原则、社会保障制度)。

③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分配领域

①坚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②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3)交换和消费领域

①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

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维护其合法权益。(4)对外经济领域

①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要举措。

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政治生活》模块

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公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怎样做?(1)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参与„„?

①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

②重要性:第一,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第二,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①内容: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

②要求:宏观上把握——依法有序的参与;中观上把握——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微观上把握——各种民主方式的具体内涵、途径(渠道)和要求。

2.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①国家性质决定和政府性质决定。

②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③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①履行职能:切实履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职能。②坚持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民主决策: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决策。⑤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3.人大代表为什么这样做或怎样完成一件事?

(1)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2)是行使权利的表现(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3)是履行义务的需要(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怎样做某一件事?(1)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①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决定的。②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党,领导核心)决定的。③党的作用(三个只有„„才能)决定的。(2)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①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治国。

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5.如何处理民族问题

(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2)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

(3)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6.我国在对外关系方面为什么和怎么做?(1)为什么

①必要性: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际形势的要求(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多极化趋势);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②意义:对我国,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世界,有利于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2)怎么做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生活与哲学》模块

1.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 唯物论常用的观点: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 认识论常用的观点: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

(1)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3.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联系的观点答题范式(1)联系具有普遍性。(2)联系具有客观性。(3)联系具有多样性。

(4)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5)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如何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发展的观点答题范式

(1)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事物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

5.如何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 矛盾的观点答题范式(1)对立统一的观点;

(2)矛盾普遍性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3)矛盾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5)主次矛盾辩证关系。(6)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常用的观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7.如何运用人生价值的知识分析问题

(1)人生价值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创造者和享受者的统一。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4)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2.江苏小高考政治 篇二

1. 时代气息浓烈。

《江苏政治高考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不仅明确要求时事政治作为客观题出现,而且要求主观试题体现出时代气息。所以时政热点经常成为各种试题的出题背景,尤其是近5年来的探究型试题一如既往地以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着力解决和关注的问题为出题背景。如:2008年关注“奥运”,2009年关注“新中国成立60周年”,2010年关注“上海世博”,2011关注“人口老龄化”,2012年关注“传统节日”。以这些时政热点为切入口,要求学生把握热点问题的本质,从整体上把握热点,搞清楚各个热点间的内在关系,考察学生的分析、理解、构思、作答能力。

2. 问题设置多样化,贯彻能力立意。

时政热点为出题背景,在此基础上设置多样化的问题,一方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另一方面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以体现出考试说明中的能力立意。《考试说明》明确规定能力考核的四项目标和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为贯彻这四项能力要求,江苏高考探究型试题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置问题:拟定学习或活动课题、提出问题、陈述见解、劝导他人、帮人理财、表达观点、解决问题、准备材料、提出建议等。以2012年的探究型试题为例来分析问题的设置。第一问的立意是以“陈述见解”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二问的立意是以“提出建议”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三问的立意是以“拟定学习或活动课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论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3. 渗透价值导向,端正学生情感态度。

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是政治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和价值追求。江苏高考探究型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和考查考生的价值取向。纵观这几年的江苏高考政治探究型试题一直坚持思想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与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发挥高考“指挥棒”的功能,从而帮助学生自觉树立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点在2011年的探究性试题中体现得更加突出。该试题以“让夕阳更红”为主题,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引导学生尊老爱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4. 凸显人文关怀。

近几年的江苏高考强调现实生活中政治分析的实用价值来盘活教材知识,做到了知识点的选择为思想政治目标服务,注意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2009年的探究型试题所设置的三问背后,我们可以找到隐藏其后的人文关怀。第一问要求学生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养成,来弘扬民族精神。第二问突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有助于学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第三问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用正确方式处理社会问题,理顺社会关系。

二、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

1.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引入时政。

精品时政热点,不仅能激起学生探索创新的激情,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更能活跃课堂气氛,突出重点、易化难点,使学生升华情感、提升思辨力、陶冶心灵、完善人格、发掘潜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彰显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和无穷魅力。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除利用课本事例,应恰当引入时政。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为了使引入的时政事例具有针对性,应广泛选材,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都是选材的常用信息渠道,要注意精挑细选、归类存档。

2. 实践性问题的设置。

在政治教学中,许多政治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如果教师只讲知识点而忽视了其与实践的联系,不仅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教师能将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并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揭示出来,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新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学习运用所学知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到首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表达。设置的问题应源于生活,具有针对性;设置的问题应服务于学习生活,具有目的性;问题的设置应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问题的设置应结合社会热点,具有开放性。

3. 把价值观导向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高位追求。

对高中生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矫正是思想政治课程应有的题中之意,也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高位追求。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价值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并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它们在价值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4. 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方向,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当今课程标准的核心精神。在这种理念下,政治教学也要给它的终极目标———“人”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必须心中有“人”,回归“人本”,给学生以充盈的人文关怀,以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好高考方向,不能只是简单地抓课本,搞题海战术,而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问题,善于创设新的试题情境,注重探究、体现课改,更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注重过程性特点的强调。近些年来,高考政治探究型试题在注重能力考查的同时,还注重对人文知识的考查。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和复习要顺应这一命题趋势,更加关注对文化内容的审美和鉴赏,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确定人文精神取向。

摘要:江苏省自2008年实施新的高考模式以来, 作为高考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学科, 积极体现新课程理念, 旗帜鲜明地关注时代特点、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学生生活。高考是新课改的导向,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积极关注高考试题, 尤其是充分反映新课改理念的探究型试题, 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江苏高考,政治探究型试题,特色,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

3.江苏小高考政治 篇三

但是,当我们纵观近几年江苏高考政治卷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从事学科教研的命题专家在考纲的理解、教材的使用以及热点的把握上与专注知识讲授的基层教师之间存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表现为“高考命题”与“课堂教学”间出现并行相悖的思维模式和行动趋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对现实矛盾。

一、“纲目有别”的教学原则与“无所不考”的命题选择

在文科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通常奉行“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教学原则。这里的“纲”就是指划定教学范围的考试大纲。但是,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总会存在一些让考生大伤脑筋的偏难题,这些题目的难点有时表现为设问的深度,有时则源于所考查知识点的偏冷。

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与高考命题犹如在进行“棋牌博弈”,如果命题一方采取“超常规”布局,那么学科教学的思路往往也会被打乱。在今年江苏高考政治卷中,简析34题就涉及了“净出口值”这一考纲之外且学生并不熟悉的经济学单位。实践表明,对这一概念的考查不仅超越了考生基于考点解析和多轮复习的课堂所学,同时也超出了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课外知识覆盖,所以,在面对这道缺乏注解的运算题时,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感到茫然无措。可以说,众多考生正是在这道“超纲题”的左右下产生了“自我否定”情绪,并最终受其影响对整张试卷的难度做出了错误的评估和判断。

“纲目有别”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课堂教学严谨性的体现。教学双方只有都明确地知道考什么,如何去考,才能使教学实践具有成效。而作为选拔性考试,“无所不考”也是保证高考命题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需要。所以,在面对“教学”与“考评”这对并行但不对等的作用关系时,避免“超纲”才是稳固教学的关键。

二、“普遍关注”的热点选择与“独辟蹊径”的命题设问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时政热点无疑是承载学科知识的最佳论据载体。基于这一载体,教师可以轻松地借事说理,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无论是在常规教学环节还是复习迎考阶段,社会热点都会被教学主体所充分关注,这是教学的必然,同时也造成了命题障碍。

关注时政热点,解析社会现象,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时效性,从这一点来说,高考并不回避热点。但是,当面对全省各地高考模拟卷中对热点的全面覆盖和深度考评时,高考命题往往就要通过思维创新来保证“高考无原题”这一准则的实现。在今年高考江苏卷中,探究37题的第二个问考查了“推行社区养老”的社会意义。这道题涉及了“优化产业结构”这一热门考点,但是,本题并没有将设问的重心全部置于该考点上,而是通过扩大知识考查范围而使其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各地模拟卷对高考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考生作答本题的难度。

每年的高考热点都是相对清晰和有限的,这使得命题与教学两方通常会形成对热点选择的共同倾向。在高考中,当命题理念和教学思想产生交集时,课堂上的关注要点会在高考卷中重现;而如果高考命题为规避这种思维碰撞进行必要的命题创新,相信这也是对学科教研的拓展和推动。

三、“字斟句酌”的思维习惯与“避实就虚”的解题技巧

高中的课堂教学是细致严谨的,这种严谨性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清晰梳理,同时,还体现在对解题方法的分类指导。在解题技巧上,课堂教学普遍强调通过“字斟句酌”来把握考点,梳理问题。但有时这种合理的解题思维在保证答题规范性的同时,也会让考生失去答题的轻松和高效。

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我们发现,有许多的题目如果仅仅依赖考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去解答,往往会使其走入认知误区和思维盲点。但是,当学生跳出现成的解题程式,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时,答案反而能轻松显现。今年高考江苏卷中的单选29题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论点。本题通过描述“平面与圆锥面”相截后的变化情况让学生概括其中的哲学寓意。这道题从知识层面看是借助几何学原理来阐述哲学概念,如果按“字斟句酌”的思维习惯解题,考生必然会花费相当的精力来进行题干内容的抽象模拟,而这极易使其陷入解题误区。对于本题,其实考生完全可以运用简单的逻辑思维分析出材料中所包含的“稍变一点”,“再变”和“过了关键点”等词句指向的是“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在这里,“避实就虚”显然胜过“字斟句酌”。

在解题中养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有利于考生高效规范地答题,但面对高考命题中出现的新元素,我们也需要去尝试探索解题的新思路。

四、“学科知识”的精益求精与“他山之石”的面面俱到

与许多专业性学科相比,高中思想政治与周边学科有着更为广泛和紧密的联系。其中,经济学对于原理的概括往往借助数学的坐标解读和数据分析;当阐述“社会思想演变”和“民主制度发展”时其又与历史教材高度重合;而哲学中对规律现象的解析也要借助高中生物的自然科学知识。所有这些表明,在高中政治的教学体系中,本学科知识的深度细化和辅助知识的充分添加都是绝对必要的。

那么,“本学科知识”的教学与“辅助知识”的添加能否实现水平和能力上的同步呢?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在许多情况下,正是学生在其他学科基础能力上的养成不足使其在政治解题上形成能力缺陷。在今年江苏高考中,考生在解答政治卷单选第27题时就遇到了困难。该题在题干中选用了《木兰花》词句,并让考生在选项中选择其同义句。从学科层面看,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哲学原理的解析判断力,其实,这也是考量学科以外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阅读领受力。当考生面对选项中熟悉或是陌生的诗词名句时,真正左右其答案选择的也许正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一句提点或是课外阅读中的深刻一念。

“学科知识”的精益求精与“他山之石”的面面俱到在难以同步实现的情况下有时会成为限制学生认知发展的一对矛盾。这启示我们,政治学科的教学实践不应只立足本学科的知识评讲,同时,还需引导学生养成对于高中各科知识间的综合吸收和运用能力。

高考命题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关联密切。命题为教学指引了方向,教学为考评奠定了基础。高中教学只有准确认识并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在推进学科教研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杨 子)

4.江苏小高考政治 篇四

1、物理科目开考,考生进入考场时间()

A、考前20分钟 B、考前30分钟 C、考前25分钟

 正确答案:B  得分:1.0

2、两名监考员应()考场前后,以便从各个角度巡查考场秩序,监督考生按规定答卷

A、一前(讲台)一后分立 B、一前(讲台)一后(坐)C、一前(前门旁)一后分立

 正确答案:A  得分:1.0

3、物理科目开考,监考员领取试卷、答题卡、金属探测器等物品,清点无误两人同行直入考场的时间()

A、考前30分钟 B、考前25分钟 C、考前20分钟

 正确答案:A  得分:1.0

4、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监考员要求考生停止答题,并告知考生将()按从上到下顺序整理放在桌上,坐在原座位不得离开

A、试卷、答题卡、草稿纸 B、草稿纸、试卷、答题卡 C、答题卡、试卷、草稿纸 D、答题卡、草稿纸、试卷

 正确答案:C  得分:1.0

5、下列哪种行为被认定为考试违纪,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

A、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参加考试的 B、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的

C、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 D、携带手机进入考场、但未开启的

 正确答案:C  得分:1.0

6、下列哪种行被认定为考试作弊,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

A、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

B、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 C、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

D、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

 正确答案:A  得分:1.0

7、生物科目开考时间是()

A、14:00 B、16:15 C、10:45 D、8:30  正确答案:A  得分:1.0

8、在(),监考乙持座次表逐个核对考生在试卷、答题卡上所填写的内容与所持准考证、身份证上照片、相应内容是否一致。

A、开考15分钟后 B、开考前15分钟 C、考试结束前15分钟 D、考试开始

 正确答案:D  得分:1.0

9、按考务细则要求,物理考前()分钟监考员凭有效身份证件共同签名领取试卷、答题卡、金属探测器及考试所需物品,检查、清点、核对无误后同行直入考场。

A、25 B、20 C、40 D、30  正确答案:C  得分:1.0

10、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各科考试时间是()分钟

A、120 B、90 C、75 D、100  正确答案:C  得分:1.0

11、考试工作人员须执行回避制度,应主动向领导汇报并回避接触试题。回避对象本人不声明的,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处分。以下()人员可以参加当年的考试工作。

A、有直系亲属的 B、高二年级教师

C、在职具有教师资格非高二学科老师 D、上一在考试中违纪受到处理的

 正确答案:C  得分:1.0

12、考生提前交卷的时间是()

A、考试结束前30分钟至考试结束前15分钟 B、整场考试不允许考生提前交卷离开考场 C、开考后30分钟 D、开考后60分钟

 正确答案:B  得分:1.0

13、答题卡经考点清点验收合格装袋密封正确顺序应该为()

1、须核对《考场情况记录表》上缺考条码,与卡袋封面填写缺考号一致

2、将答题卡清点30份齐全,贴有条形码的区域先装入塑料袋,将塑料袋口折叠

3、《考场情况记录表》放在答题卡的最上面

4、再装进答题卡袋口密封并贴封条,交考点主任签字

A、2-1-3-2 B、1-3-2-4 C、3-2-4-1 D、4-3-2-1  正确答案:B  得分:1.0

14、监考员在开考前10分钟启封(),清点核查无误,开考前5分钟分发。

A、答题卡袋 B、试卷Ⅰ袋 C、试卷袋 D、试卷Ⅱ袋

 正确答案:C  得分:1.0

15、监考员开始把缺考条形码粘贴在《考场情况记录表》缺考考生条形码粘贴处的时间是()

A、开考15分钟前 B、在考试结束后 C、在开考15分钟后 D、在考试开始

 正确答案:C  得分:1.0

16、监考员分发各科答题卡的要求为()

A、按A、B卡分发 B、按A、B、C、D卡分发

C、须将所有答题卡的顺序全部打乱后(洗牌方式)再分发 D、按四种卡顺序分发

 正确答案:C  得分:1.0

17、监考员开始粘贴已到考生准考证条形码及考场条形码时间为()

A、本场考试开始 B、开考后15分钟 C、开考前15分钟 D、开考后10分钟

 正确答案:C  得分:1.0

18、“请考生注意,未将试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的,请抓紧时间填涂”监考规范用语提示时间为()

A、考试结束前15分钟 B、开考后30分钟 C、开考后15分钟 D、考试结束前30分钟

 正确答案:A  得分:1.0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今年全省所有考生都在标准化考点实施考试,整个考试过程全程录像。

B、对考后经视频回放作弊事实清楚的同样进行查处;对作弊情节严重者将停考1-3年。C、考生如不慎将手机带入考场,一经发现,无论考生是否使用,一律按照作弊处理。D、考生不能将手机带进考点、考场,手表可以带进考场。

 正确答案:D  得分:1.0

20、在考试前___分钟,监考员提醒考生将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放在课桌靠走道一侧上角,以便查验。

A、20分钟 B、15分钟 C、10分钟 D、5分钟

 正确答案:A  得分:1.0

第二大题、多选题(共30小题 30.0分)

1、监考员应准确填写答题卡袋封面,主要内容栏目有()

A、考点名称

B、考场号及准考证起止号 C、应考、缺考、实考人数 D、缺考考生准考证号 E、违纪考生准考证号

 正确答案:ABCD  得分:1.0

2、考生进入考场严禁携带物品有()

A、手机通讯工具 B、电子储存设备 C、透明笔袋 D、透明胶带 E、空白垫纸板

 正确答案:ABD  得分:1.0

3、监考员对缺考考生的答题卡处理是()

A、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 B、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粘贴准考证条形码 C、在答题卡左上角注明“缺考”字样 D、在答题卡右上角注明“缺考”字样 E、在答题卡上填涂缺考标记

 正确答案:AC  得分:1.0

4、考试工作人员有哪些下列作弊行为之一的,应当停止其参加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由教育考试机构或者其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并调离考试工作岗位;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在场外组织答卷、为考生提供答案的

B、偷换、涂改考生答卷、考试成绩或者考场原始记录材料的 C、利用考试工作便利,索贿、受贿、以权徇私的 D、应回避考试工作却隐瞒不报的

E、因玩忽职守,致使考生未能如期参加考试的或者使考试工作遭受重大损失的

 正确答案:ABCE  得分:1.0

5、考试期间,监考员应精力集中,严肃认真,履行监考职责,遵守纪律,严禁有()等下列行为

A、试卷、答题卡拿出考场 B、上厕所、喝水

C、抄题、做题、检查、暗示考生答题 D、打瞌睡、聊天 E、擅离开考场

 正确答案:ACDE  得分:1.0

6、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监考员规范处理办法是()

A、立即制止并取证,将考生作弊相关物品集中统一放置留证 B、如实记入《考场违规情况记录表》

C、监考员签字确认并通知作弊考生,同时通过场外监考员或巡视员报告考点主任或副主任 D、该科考试结束后,对暂扣物品由考生签字确认

 正确答案:ABCD  得分:1.0

7、监考员负责维护考试终了交卷时的考场纪律,确保试卷、答题卡的安全(30份)。如发现试卷、答题卡丢失等异常情况,应如何处置()

A、立即报告考点主任 B、追回所丢失的试卷、答题卡 C、如实记入《考场违规情况记录表》 D、监考员签字确认并通知违纪考生

 正确答案:ABCD  得分:1.0

8、在每科答题卡袋装有()

A、答题卡分A、B、C、D共30张 B、答题卡A、卡B 各15张 C、《考场记情况记录表》1张 D、四种不同颜色的答题卡共30张

E、四种题号排列顺序不同的答题卡共30张

 正确答案:CE  得分:1.0

9、要重点检查有可能放置通讯工具的部位,这些部位有()

A、腋下 B、耳朵 C、皮带扣背后 D、鞋袜内 E、腰部 F、手腕处 G、透明笔袋 H、衣袋

 正确答案:ABCDEFGH  得分:1.0

10、监考员分发答题卡后,应指导考生做如下事项()

A、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写上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B、要认真检查所发A、B卡类型是否有误

C、要认真核对条形码上打印的姓名和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如有错误应立即向监考员报告 D、仔细查看答题卡正反面,如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要立即向监考员报告

E、保持卡面清洁,不要将答题卡折叠、弄破,严禁在答题卡的条形码和图象定位点(黑方块)周围做任何涂写和标记,亦不得在答题卡上任意涂画或作标记

 正确答案:ACDE  得分:1.0

11、考生在考场内须保持安静,并()

A、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 B、不准吸烟,不准喧哗

C、不准将试卷、答题卡或草稿纸带出考场 D、不准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答题卡、草稿纸 E、不准夹带、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

 正确答案:ABCDE  得分:1.0

12、考生作答非选择题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作图时,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及符号等须加黑、加粗。B、填涂选做题号

C、不准用规定以外的笔答题,不准在试卷、草稿纸及规定的答题卡答题区域外作答,不准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否则答题无效。

D、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书写 E、在各题规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F、作答选做题时,必须按试卷要求选择规定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G、如修改答案,应用笔将废弃内容划去,然后在划去内容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或使用橡皮、小刀擦、刮掉废弃内容后,再书写新的内容。

 正确答案:ACDEFG  得分:1.0

13、监考员处理缺考考生试卷、答题卡及空白试卷、答题卡操作为()

A、将缺考考生的条形码粘贴在《考场情况记录表》上规定区域内

B、用0.7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袋封面上填缺考准考证号及相关内容 C、用0.7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缺考答题卡上填写缺考考生姓名和准考证号

D、用0.7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考场情况记录表》上规定区域填写缺考考生姓名和准考证号 E、用0.7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分别在缺考考生试卷、答题卡和尾考场的空白试卷、空白答题卡左上角空白处注明“缺考”或“空白”字样

F、用2B铅笔填涂缺考考生答题卡的缺考标记

 正确答案:ABCE  得分:1.0

14、监考员应在()上规定位置粘贴本考场条形码,并进行核对

A、《考场情况记录表》 B、试卷袋 C、答题卡袋 D、答题卡

 正确答案:AC  得分:1.0

15、考试结束信号发出,监考员回收试卷、答题卡操作程序()

A、按规定将答题卡清点、整理、排序、装袋;按规定将试卷进行清点、整理。B、要求考生立即停止答卷

C、监考员乙逐一检查、核对考生所填写的准考证号是否准确,试卷页码是否完整,同时收取答题卡、试卷、草稿纸

D、整理好草稿纸并注明考场号、考试时间、监考员姓名,与试卷清点、整理后一同装入试卷袋 E、再次核对答题卡袋封面要求填写的内容、《考场情况记录表》的内容 F、清理考场,检查课桌抽屉,关好门窗,封闭考场

G、认真复核应考、实考、缺考人数,检查清点所有考生的答题卡、试卷、草稿纸是否齐全

 正确答案:ABCDEFG  得分:1.016、3月28日第一场到第四场考试科目为()

A、政治 B、地理 C、物理 D、生物 E、历史 F、化学

 正确答案:ABCD  得分:1.0

17、《学业水平测试偶发事件处理办法》第18条:考生无意弄脏或损坏试卷或答题卡,要求更换,处理办法()

A、不影响答题和评卷的,一般不予更换

B、必须更换的,通过场外监考员报告考点主任,申请启用备用试卷或备用答题卡,同时填写《备用试卷、备用答题卡启用审批表》

C、记入《考场情况记录表》 D、因此耽误的考试时间不予补足

 正确答案:ABCD  得分:1.0

18、检查验收监考员回收试卷、答题卡等材料的主要环节()

A、检查试卷、答题卡袋上封面填写内容是否准确 B、缺考考生条形码粘贴区域(位置)是否正确

C、检查 封条及监考物品是否齐全、《考场情况记录表》的内容和相关材料 D、检查《考场情况记录表》、答题卡袋考场条形码是否按规定粘贴 E、检查清点试卷、答题卡份数(30),是从小号到大号理顺 F、缺考空考卷卡是否按规定收齐全

G、核查草稿纸是否整理好,与清点、整理好的试卷一同装入试卷袋

 正确答案:ABCDEFG  得分:1.0

19、在分发答题卡后,一名监考员开始粘贴()

A、缺考考生条形码 B、实考考生条形码 C、空考条形码

D、答题卡袋右上角的考场条形码

E、《考场情况记录表》右上角的考场条形码 F、试卷袋条码右上角的条形码

 正确答案:BDE  得分:1.0

20、监考员在答题卡上贴错条形码,监考员应如何处置()

A、监考员到考务办公室领取备用条形码 B、在备用条形码上写上考生姓名和准考证号 C、通知场外监考员到考务办公室领取备用条形码 D、贴在原贴错的条形码上,将其覆盖

E、将此情况如实填入《考场情况记录表》中相应栏目

 正确答案:BCDE  得分:1.0

21、开考前15分钟,监考员开始以下操作()

A、粘贴已到考生条形码 B、分发答题卡

C、答题卡袋上考场条形码 D、分发草稿纸

E、粘贴缺考考生条形码

F、粘贴《考场情况记录表》的考场条形码

 正确答案:ABCDF  得分:1.0

22、监考员应在《考场情况记录表》上规定位置粘贴(),并进行核对

A、实考考生条形码 B、考场条形码 C、空白条形码 D、缺考考生条形码

 正确答案:BD  得分:1.0

23、考试期间,监考员应精力集中,严肃认真,遵守纪律,履行监考职责()

A、监考员原则上不得离开考场,任何情况下不能出现考场内只有一名监考员的现象。如出现需要与场外联络、协调的问题,一律通过场外监考员协助解决

B、严格遵守考点作息时间,不迟到,持证进考点。着装整齐,不穿响底鞋进入考场 C、不得将手机、小灵通等无线通讯工具带入考场

D、不得以任何理由把试卷或试卷内容、答题卡、试卷、草稿纸带出或传出考场

E、不擅离职守,不吸烟,不阅读书报,不打瞌睡,不聊天,不抄题、做题、念题,不检查、不暗示考生答题,不得擅自提前和拖延考试时间

 正确答案:ABCDE  得分:1.0

24、考前5分钟,监考员分发试卷时,提醒考生的内容是()

A、考生核对试卷科目与考试科目是否一致 B、清点试卷页码是否完整

C、检查试卷有无破损、漏印或字迹不清等

D、考生在试卷规定的位置正确书写姓名、准考证号

E、在正式开考信号发出前,不要动笔答题,否则,按违规处理

 正确答案:ABCDE  得分:1.0

25、《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在职人员及其他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教育考试机构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由有关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指使、纵容、授意考试工作人员放松考试纪律,致使考场秩序混乱、作弊严重的 B、参与或者组织他人进行考试作弊的

C、利用职权,包庇、掩盖作弊行为或者胁迫他人作弊的 D、应回避考试工作却隐瞒不报的

 正确答案:ABC  得分:1.0

26、考场异常情况记录内容有()

A、考生忘记携带或遗失准考证、居民身份证

B、发现考生本人与准考证、居民身份证或考场座次表的照片不符 C、发现试卷或答题卡袋口或密封有异常迹象 D、启封答题卡后,将答题卡袋内塞舌头裁断 E、启封后,发现部分试卷或答题卡混装、错装

F、考生向监考员报告,在答题卡上答错区域,或超出规定区域答题等。

 正确答案:BCDF 

27、得分:1.0

考生不可带入考场使用的物品有: A、手机 B、手表 C、透明笔袋 D、修正液

 正确答案:ABD  得分:1.0

28、关于金属探测器的使用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科目考试在开考前30分钟时间内完成对30名考生的检查.B、政治科目考试在开考前20分钟时间内完成对30名考生的检查。

C、在检查过程中,监考员应处理好各种细节,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做到有礼有节,体现人性化管理,如遇特殊情况,应立即报考务办公室研究处理。

D、考试开始,监考员应及时关闭金属探测器,以免在考试过程中发出干扰声。

 正确答案:ABCD  得分:1.0

29、关于考生考试规范作答,说法正确的是:

A、答题区域:根据考试的有关规定和网上评卷答题的有关要求,考生必须在规定区域答题。B、答题语言:笔试一律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卷,否则答题无效。

C、作答选做题:在作答选做题时,答题卡上预留了A、B两道选做题的答题区域,以考生在相应区域内实际作答的内容为准评卷。如考生A、B两题均做,评卷时以A题为准进行判分。

D、选择题部分用2B铅笔填涂答案,考生按填涂示例涂满、涂黑。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作答。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及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 正确答案:ABCD  得分:1.0

30、今年将明确场外监考员的工作职责,包括:()

A、考试过程中,协助所负责考场的场内监考员检查考场电波钟走时是否准确 B、工作期间未经考点指定不得随身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 C、统一护送监考教师领取试卷后同行直入考场

D、负责填写监控日志和查看考场监控记录,以及对监控组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考评

E、负责所指定的若干考场的联络工作,考试期间随时保持各考场与考点主任及考务组的联络,协助处理偶发事件

5.江苏小高考政治 篇五

第一部分:知识回顾

(一)政党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高考中,经常出现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用以下知识点考虑:

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

⑦我国的政党制度。

(二)政府(国家)

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生活依据。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生活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 我国的国家性质;

② ②我国的政府性质、职能;

③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应该坚持的原则

④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

⑤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⑥树立政府威信;

⑦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生活依据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生活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

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⑦落实科学发展观;

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⑨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政府(国家)在经济生活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落实科学发展观;

政府(国家)在政治生活里面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

(三)企业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生活》部分经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但是也有规律可遵循。

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因为企业生产的是商品、要重视产品质量)

②面向市场,掌握市场信息,优化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创立自主品牌,形成竞争优势;(创新、科技和管理)

④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节能环保)

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生产较 1

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效益);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质取胜,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企业的国际生存空间;开发和国内市场,改变过于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外贸出口);

⑥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科技水平,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⑦企业要搞好售后服务,诚信经营,实施名牌战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诚信、品牌)坚持正当竞争,反对恶性竞争;

⑧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情;要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通过兼并、联合,把企业做大做强,发展规模经济。(规模)

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积极利用世贸规则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利用世贸规则)

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四)公民

1、《政治生活》在公民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⑪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⑫要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⑬三大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⑭公民监督。

2、《生活与哲学》在公民(个人)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⑪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关系;

⑫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⑬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联系的关系;人与矛盾的关系;

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⑮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3、《经济生活》在公民(消费者、劳动者)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1)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等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2)劳动者: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国家要促进劳动者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劳动者: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努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成为创新型人才。

(4)投资人: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方式多元化。公民的几种投资行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存款储蓄、购买债券.(5)纳税人:权利义务,依法纳税。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

(五)国际关系

1、(政治生活)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

2、(政治生活)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

②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

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⑤国际竞争的实质;

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

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经济生活)国际经济关系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

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⑤对外贸易的作用。

4、(生活与哲学)国际关系

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③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六)《文化生活》主要命题点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发展与创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和具体途径);处理好两对关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创新的主体——人民。

3、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核心;为什么要弘扬(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样弘扬。

4、先进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关键;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创新方面的知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第二部分:高考政治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时间控制在35分钟左右,审题要慢,判断要果断,信赖第一印象。

解题的一般思路:审题干→对照题肢→排除→择优

⑪审题干:①审设问,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搞清楚要选的内容,即题意,以及要选的知识点范围;②审主体,明确要选的主体是谁;③审材料,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进一步明确题意、主体、范围。

⑫对照题肢:通过回忆相关知识,逐个对照题肢,寻找题肢与题干一致的的选项。

⑬排除:凡与题干所要求的知识点不相符的选项就排除,即第一次排除。如果通过第一排除后,只剩一个选项,这个选项则为应选选项。如果剩2个以上的选项,则要进入第二次排除,即择优。

⑭择优:在第一次排除后,对剩下的选项进行“择优录取”,将其中最符合题目要求(题意、范围、主体)的选项选出来作为应选选项。

(二)、主观题答题技巧:时间控制在65分钟左右,认真审题,规范组织答案。

1.各种类型的题

(1)“为什么”类【原因、理由、依据、必要性(广义)等】

①必要性(从理论上看)(几乎都用);

②重要性(从实践上看)(几乎都用);

③紧迫性(有时用);

④可能性(极少用)。

(2)“影响”类

①有利影响;②不利影响。

(3)“意义”类

注意不同角度:

①政治意义;②经济意义;③文化意义。

(4)“措施”类

A.注意不同角度:①国家怎么办;②企业怎么办;③公民个人怎么办。

B.务必做到两点:①紧扣题目的具体角度(否则空洞无物、无的放矢);②注意思维的拓展(发散思维)

(5)“谈认识”类

①是什么(定性);②为什么(原因);③怎么样(要求);④影响。

(6)评价某一观点(辨析)

②肯定之处及理由;

③否定之处及理由(有时要指出错误观点的实质和危害);

④应怎么做。(如:此观点不科学、此观点片面等)

(答题要体现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地判断分析)

(7)“体现了哪些道理”类(发散思维)

A.原理;B.阐述(联系材料)。【每个要点都是这两部分】。

“体现的哲理”类:a.世界观原理;b.方法论要求;c.阐述(联系材料)。【每个要点都是这三部分】。

(8)“用某一知识点分析材料”类

A.肢解知识点B.分别联系材料。

(9)“计算题、曲线图”类

①结合政治课和数学课知识;

②不要怕,要难大家都犯难。

(10)“漫画”类

①感悟漫画作者的寓意

②弄清命题角度(是漫画体现的政治课道理,还是漫画中的人物违背或遵循的道理)。

(11)“图表”类

全面理解图表信息(包括标题、小“注”等)

“提炼信息”题:①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② 两点论(全面看问题)。

“材料之间关系”题:①运用哲理方法思考(如:两材料之间是因果联系);②运用该命题角度相关学科原理(如:两材料之间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2)“综合探究”类

有的可转化为传统题的思路回答(如:同学们就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网上开展讨论,请你跟帖);

有的不能转化为传统题(如:请你指出该听证会应邀请的代表及听证会的步骤),遇到这类题不要慌张,根据平时的积累,冷静回答即可得分。

2、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答案组织要求注意“六个化”

⑪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来进行;

⑫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

⑬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⑭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⑮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

⑯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该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第三部分:重视时政热点,识记其中一些重要观点。

关于时政热点,同学们近期复习中已大都掌握了它的内容,并能看到以往考试中它的位置——作为背景材料出现,所以重视它首先是重视时政热点与课本的结合,做到以某个热点去分析其所体现的基本原理,或以某些知识点去阐述

说明一些热点问题。同时,要能识记时政中的一些重要观点。

第四部分:调整心态,合理安排时间

考前的心理调适很重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为此,考生在最后阶段要尽量避免心理不必要的波动,要心静、沉着,做好自我心理调节。

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坚决不打“疲劳战”。根据自己大脑活动的规律,有效地调节大脑的“兴奋点”,使之与高考考试时间相适应。并能科学安排学习复习计划,根据该学科特点、规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各科占用的时间,利用好最后十几天。

江都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

6.江苏小高考政治 篇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1.下列关于商品,说法正确的有()①自然界中的空气、阳光不是商品②封建社会的农民交给地主的地租是商品③使用价值和价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④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⑤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商品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⑤

2.信用卡作为结算工具()A.能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B.会导致货币的消失

C.人人都可以申请和持有D.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家庭收入的增加,汽车正逐步进入家庭。由于家庭收入及消费者的需求不同,购车也有很大的差异。再加上汽车及其消费花费很大,所以,一些家庭在选购轿车时,追求的不是汽车的档次、配置,而是要求其能满足代步的需要,质量好,耐用,且维修方便。这种消费是()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④理智的消费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4.下列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是()A.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B。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外资成分C.有限股份公司中的公众股D。合伙企业

5.2008年1月20日 《新华日报》:张师傅是东北某大型国企的高级焊工,曾经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得过第一名,许多高难度任务离开他很难完成。但张师傅每月收入只比别人多200元的奖金。目前,张师傅被南方某私营企业以6500元的月薪聘走。张师傅在两家企业的收入分别属于()A.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和按技术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和按技术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和按劳分配

6.在商场柜台上,一部手机标价1500元。这1500元是()

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②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③现实的货币④观念中的货币 ⑤商品的价值⑥商品的价格A、①④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②④⑤

7.一些本来只有少数人有能力购买的高档商品,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价格会逐渐降低,成为寻常百姓都买得起的普通商品。这是由于()

A、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不断减少

B、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少

C、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少

D、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少

8.2008年1月,国务院为了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六条措施,即“国六条”。其中第二条是,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这说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采取的主要手段是()

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D.计划手段

9.在一些公司的招聘行为中存在着招聘歧视行为。招聘歧视行为侵犯了劳动者的()

A、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B、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的权利

C、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D、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10.我省坚持富民优先的发展战略,把富民作为各级干部最重要的工作和最过硬的政绩,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

()

A、全面发展的要求B、协调发展的要求C、以人为本的要求D、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1.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是()

A.非歧视原则B.市场准入原则C.互惠原则D.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

1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也取得了成就。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A广泛性B.平等性C.真实性D.统一性

13.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这表明()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决定权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③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

14.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核心是()

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立党为公D、坚持执政为民

15.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重要举措。这主要体现了()

A、我国国家机构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公民的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

16.我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而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占总名额的12%,这说明()

A.我国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B.少数民族享有特殊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D.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17.在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公民行使()

A.生存权与发展权B.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C.选举权与被选举权D.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

18.在国际社会中,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利益B.国家力量C.国家性质D.外交政策

19.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联系和发展的关系问题

20.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1.一次性物品的大量使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到处丢弃,破坏了我们生活环境的洁净。这告诉我们()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B.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D.人们可以改变联系的客观性

22.下列俗语中与“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D.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2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树立创新意识的辩证法依据是()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24.规范文化市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当以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这是因为()

A.符合人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价值观 B.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C.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D.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5.看人间,那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人民来生产„„这主要说明()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

26.我们之所以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因为()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B.规律是客观存在的C、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27.一位省委书记要求记者在报道中不要把他的每一次讲话都说成是“重要指示”。行为学有这样一个公式,重要+重要„„+重要=0,这说明()

A、要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

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D.要善于分清主次,抓住重点

28.下列选项中,体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有()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首为孺子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9.“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

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30.陈嘉庚把一生的资产都用作办教育,只是为了体现一种人生境界,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实践着“我毕生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人生奋斗目标”的人生理念。陈嘉庚的事迹说明()

①人生理想通过实践就会变为现实②在实践中发展深化认识③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④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07年以来,物价上升加速,7--12月CPI同比增速平均为2.9%,比去年同期涨幅增加1.8个百分点,即将达到政府今年通货膨胀3%的警戒线。据此回答31~32题。

31、通货膨胀的实质是()

A、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B、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C、物价上涨,纸币贬值D、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32、化解通货膨胀的对策是()

A、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B、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

C、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商品的供给量D、增发国债、扩大需求

33、自2007 年12月1日第二套人民币的1分、2分和5分纸币全部停止流通后,钱币市场便掀起了首轮纸币收藏旋风,各种币的市场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其中,1951年水印蝴蝶版的壹角纸币市场价格高达1.6万元,是该纸币面值的16万倍。对此现象正确的认识是()

A、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也有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B、国家无权规定纸币的面值,无权规定纸币的价格

C、纸币的价格远远高于它的价值D、收藏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二、简析题(每题12分。)

34.材料一: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在2010年前,中国劳动适龄人,每年新增约1000万,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需要再就业人,每年需要新增2500万个岗位。但在GDP增长7%的情况下,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只在1000万个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将达1500万。

材料二:小张是某重点大学2008年本科毕业生,来无锡参加的招聘会有十几场,却一直没有找到如意的工作.她沮丧地说:”我不是没有公司要,而是公司规模大小,只有进大公司才更有出息,自己就读的学校和专业都不错,我还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进入大公司。”

请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小张的观点进行评析。(12分)

35、整洁、秩序、完美的香港迪士尼乐园正式接待游客,在首日入场的1.6万名游客中,三分之一来自内地,包括一团1600多人的广州旅行团,他们也带来一幕幕的“文化冲击”:有广州小男孩在浪漫的睡公主城堡前,光着屁股撒了一泡尿,还露出“小鸟”四处跑;有大叔在非吸烟区吞云吐雾,有人脱鞋横躺在长椅上,或累极蹲在地上;由于天气炎热,有的内地游客公然在路边和商场里蹲下乘凉,有人甚至将衣服扒开,拉高上衣降温或者脱下鞋子;地上多了不少烟蒂、水瓶、纸巾和香口胶;在游乐项目“太空飞碟”前,一名排队等候的游客随手就把喝完的矿泉水瓶往旁边的花坛上扔去,还有游客向花坛里面吐痰„„请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对以上现象进行分析,并对改善这种现象提出建议。

36、2008年1月18,日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上取得显著进展。市人大规定,凡是与市民关系密切、涉及面广的立法,都应公开征集市民参加立法听证会,对立法议案进行审议,接受市民和专家学者到会发表意见。2008年1月,《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草案)》的立法听证会还首次通过媒体公开征集参加者和旁听者,引起广泛反响。立法越来越走近市民了。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怎样理解“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3)民主集中制是怎样确保国家权力协调高效运行的?

三.探究题(本题18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探究和说明。)

37.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会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008年1月,某校高三(5)班结合《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学习,举办了“价值观,大家谈”主题班会。请你参与他们对下列问题的探究: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存在和人们的行为具有怎样的意义?(6分)

(2)在实践活动中,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6分)

(3)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6分)

教师寄语:成功的人能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2008年江苏省高考东海县第二中学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A 3.D4.A5.B6.B7.C8.C 9.C10.C 11.A 12.C 13.D 14.B 15.A 16.A 17.C

18.A 19.A 20.A21.A 22.C 23.D 24.D 25.B

26、D

27、D

28、D

29、B 30、B

31、A32、C

33、D

二.简析题

34.答:①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有利于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积极性、创造性。小张的择业观有合理之处。(5分)

②树立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形式多样化。不只是进大公司才更有出息,小公司也有大作为其他就业方式同样也能有出息。(7分)

35、(1)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文化也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了,不意味着文化也会自动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呈现出多样化,日益丰富,但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相对落后,一部分富起来的人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文化修养较低。这是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②道德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人民群众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人民群众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6分)

(2)①党和政府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②公民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6分)

36.(1)①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上海市人大作为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2分)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举行立法听证会可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2分)③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立法走近市民,有助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2分)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表现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集体行使职权,在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上,由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民主决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真正集中和代表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保证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能够迅速有效地实施。(3分)

(3)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来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来看,人民代表大会不只是立法机关,而是国家权力机关;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来看,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3分)

三.探究题

37.答(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3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3分)

(2)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3分)

7.江苏小高考政治 篇七

【材料节选】2013年, 以“××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目前, 互联网金融年化收益率一般为5.0%, 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 活期存款利率为0.35%。巨大的利差让网民开始了银行存款的“搬家”。

【设问】如果你家在银行有10万元定期为1年的存款, 已存了6个月, 你会建议父母将这笔钱“搬”入“××宝”吗?请运用经济知识说明自己作出选择的理由。 (假设材料中的数据保持不变)

【观点交锋】

1. 对何为理性投资的不同见解 (聚焦点:考虑“流通性”是否必要)

正方:西方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认为, 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在做出经济决策时, 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本题的投资人选择一年定存同样是理性的, 在一年内, 一般不会提前支取, 所以流通性对这笔钱的投资方式并不重要。

反方:面对新的投资机会和新的客观情况, 投资者重新评估之前的投资方案乃至作出新的选择都是理性的。就本题而言, 储户提前支取是可能的, 而答案则忽视这一可能。在不能存满一年, 需提前支取的情况下, 利息会按活期利率计算, 储户自然会调整方向, 转而选择收益率高、流通性强的“××宝”。材料提供的活期存款的利率, 既是为了和定期利率作对比, 说明提前支取是不划算的, 也是为了强调如果提前支取, 那么及时选择“××宝”是对的。

2. 对考点考查是否到位有不同见解 (立足点:“提前支取”是否可能)

正方:反方一再声称有“提前支取”的可能, 是考虑了消费、投资等的突发情况, 系人为地将试题复杂化。在现实生活中, 虽然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但这些与本题情境无关, “不考虑其他因素”是解题的潜规则。试想, 定存也允许“部分提前支取”, 如果我们再分析这些可能性, 岂不荒谬?

本题材料已明确“定存一年”且“已存了6个月”, 现面临“××宝”这一新的投资机会, 如果此时选择投资“××宝”, 那么以后的6个月资金应都投资在“××宝”内, 不存在流通到其他投资领域的可能, 已无需考虑“流通性”。参考答案从收益性和安全性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得出“不搬”的结论, 论证较为周全, 是对“投资理财方式”这一考点的有效考查。

反方:正方将材料标注的“假设材料中的数据保持不变”理解为“不考虑其他因素”, 我对此表示反对。“定期存款PK‘××宝’”, 就是综合考查这两种投资理财方式的特点。二者的利弊在于:定期储蓄收益相对稳定, 风险较低, 但流通性差, 也存在提前支取会损失利息的风险;而“宝”类产品则具有“活期存款的灵活, 定期存款的利息”, 甚至利率明显高于定期储蓄, 但理论上存在“不保本”的可能, 账户存在被盗风险。

参考答案在比较两种投资理财方式时, 仅从收益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宝’有利的“流通性”忽略不计, 这表明现命题人对课标和考纲把握不够。

3. 对互联网金融的看法是否公正有不同见解 (对应点:对“××宝”是否公正)

正方:我方认为, 命题人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看法是客观的。就材料而言, 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以“鲜花和掌声”“审视和质疑”并存加以描述;就设问而言, 要求从认识论角度分析对互联网金融的不同看法, 从经济学角度对个人的投资理财作出理性选择, 并对“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进行综合评论。就本问答案而言, 针对具体情境, 综合对比两种不同的投资方式, 最后作出理性选择。难道就因为答案选择了传统的储蓄存款, 就认为命题人对互联网金融持否定态度, 我方认为毫无道理, 不能接受。

反方:“定期存款PK‘××宝’”立意新颖, 但不全面、不公正的对比令人失望。参考答案认定储户“存完一年”, 无视“宝”类产品流通性强、收益率高的优势, 最终作出唯一的选择———灵活性差、利率低的定期储蓄, 实在是悲剧。我方认为, 引起这一选择的原因包括命题人对当前互联网金融的认识不到位。

尽管本题材料对互联网金融说得头头是道, 问题设置也甚为巧妙, 其他两个设问及答案也可谓相得益彰, 但遗撼的是, 在面对具体选择时, 所说的一切都是空话, 给人感觉就是说一套、做一套。因此, 对于命题人在互联网金融问题上是否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我方表示严重质疑。

【总结陈词】

正方:瑕不掩瑜

正常情况下, 选择这一答案无可厚非。部分考生或如反方所说, 设定“到期支取”和“提前支取”两种前提, 然后再综合比较, 只能说思路值得提倡, 但与材料情境不符, 严重偏离了解题方向。

我方坚持认为瑕不掩瑜, “提前支取”应该不予考虑。人为将试题复杂化, 会带来不必要的纠缠, 有钻牛角尖之嫌。答案完美无瑕不太现实, 有点瑕疵是可能的, 如果人为夸大其词, 把芝麻说成西瓜就极为不妥了。

反方:瑜不掩瑕

将“提前支取”的情况排除在外, 不合常理。分“到期支取”和“提前支取”两种可能进行讨论, 利于对两种投资理财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对比, 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答案虽然也作了对比, 但这样的对比是片面的, 由此做出的选择, 对“××宝”是不公正的。

上一篇:小学生学宪法感想心得体会200字下一篇:湄洲婚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