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及对策建议(精选12篇)
1.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及对策建议 篇一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建议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建议
一、基本状况
截止年底,河口区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3.9万人(包括油田和济南军区训练基地等),占常住户籍人口的18.5%,预计到,全区老年人口将达到4.7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0%,老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河口农村“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是:目前,我区农村老年人约1.5万人,有“空巢老人”4950人,(多数为子女进城居住或子女到外地打工),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33%,其中,失能老年人219人,占空巢老人的4.42%.
近年来,河口区在养老保障政策引领、设施建设、拓展服务等方面做了积极有益探索,全区老龄事业呈现出健康稳步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制定出台了《中共河口区委、河口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设立了50万元的老龄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最近,又起草制定了《河口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将在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大力扶持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并逐步使全区各类养老机构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逐步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在建和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5处,养老床位1036张,其中,去年以来新增养老床位540张,新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处,农村五保供养机构1处,民办养老机构1处,农村幸福院8处,新建区级养老服务信息服务平台1个。
二、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养老保障网络初步建成
河口区老龄、民政、人保等部门区分不同老年群体,积极推动有关政策的制定实施。近3年来,全区面向不同层面老年群体分类制定政策措施,连续提高包括空巢老人在内的老年群体保障水平,使全区60岁以上非离退休老年人的现金保障水平每年提高了1000元以上。自20起,连续2年提高非离退休老年人生活救助金标准, 70-79岁老年人每人每年达到800元,80-99岁1200元;每年老年节前夕,还为80岁以上的非离退休老年人每人发放300元的慰问金;将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范围由65岁扩大到60岁以上,每年为1.6万多名老年人免费查体并建立完善健康档案;从今年开始,老年人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130元提高到150元,农村五保及70岁以上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参保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对重度残疾老年人(一至二级)区政府养老金补贴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领保人死亡正常注销的丧葬费补助提高到1000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90元提高到52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3000元提高到3600元;对80岁以上的城乡低保老年人在发放老年人基础养老金、生活救助金每人每年3000元的基础上,按照80至89周岁、90至99周岁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200元的标准发放高龄津贴;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55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6300元,全区157名五保老人全部入住河口区中心敬老幸福园,住养条件大为改善,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五保对象区级集中供养。
实施“银龄安康”工程,全方位构筑关爱老年群体保障网络。河口区各级政府和村集体出资为老年人投保意外伤害组合保险有效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从去年开始,区政府为全区60岁以上农村和城镇非离退休老年人每人投保一份10元组合保险,并被列入为民办实事内容,各镇、街道也多将这项工作列入各自为民办实事项目,均由财政买单为辖区内老年人购买1-2份不等的组合保险,许多村集体也分别出资为老年人投保1-3份组合保险。同时,区直和各镇街道积极探索企业捐赠、包村帮扶和子女尽孝心等有效形式,为老年人集中投保和分散投保,各部门、单位为所包村和所联系村的老年人购买赠送意外伤害组合保险,并积极动员和鼓励干部职工为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买保险,尽孝心。今年以来,河口区已完成投保总额50余万元,比去年全年超额完成17万余元,全区符合条件老年人的参保率100%,人均投保份数3.6份,两项指标均列东营市第一。
关注老年弱势群体,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每年年初,()区乡两级老龄部门将534万元老年人生活救助金发送给70岁以上非离退老年人。按照70-79岁每人每年800元;80岁以上每人每年1200元标准发放。新春、老年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区四大班子领导和各部门、单位都走访慰问各类养老机构、贫困、空巢老人代表、老有所为、孝亲敬老先进典型以及老党员、老模范代表和百岁老人等,为他们送去慰问金、米面油、蛋、奶等,代表党和政府送上对老年人的温暖和关怀。同时,老龄部门经常联合区妇联、文联、文体、民政、卫生等部门,组织为老服务志愿者到敬老幸福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部分空巢贫困老年人家中送健康、送文化、送温暖。前不久(7月3日),区老龄办、区老干部局还专门邀请市老年健康管理协会负责同志为河安社区老年人举办了健康知识讲座,邀请金融部门的专家举办了老年金融理财知识讲座等,深受欢迎。
三、河口区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
由于河口区养老保障水平明显高于周边其他县区,因此,河口区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也明显好于周边其他县区。但是,由于农村“空巢老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他们生活状况较差、自理能力退化、感情缺少寄托、精神比较空虚、安全事故多发,再加之河口区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任务十分繁重,有些方面的工作还仅仅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还很不乐观,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无人照料,生活不易。河口区老龄办通过今年年初组织的《河口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抽样显示,近20%空巢老人(主要是高龄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对他们来说,吃饭、洗澡、做简单家务已成为生活的最大困境。如果说,日常生活的不便自己尚且能够艰难克服,那么在遭遇突发状况甚至发生意外时,高龄、失能空巢老人时常无招架之力。
(二)精神寂寞,郁郁寡欢。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通过对空巢老人精神状况调查显示:心情暗淡、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脾气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与人相处,得过且过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体验与情绪状态,个别空巢老人有时甚至想到了自杀。据调查显示,90%以上的高龄空巢老人都希望与人交流、老有所乐、老有所用。希望子女多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成为众多空巢老人的首要情感寄托;多组织老年公益活动、建设有专门的老年活动场所则是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诉求。
(三)疾病困扰,就医困难。“一个人在家,最怕的就是生病”是我区大多数“空巢老人”最担扰的问题。今年4月,区老龄办针对我区农村空巢老人为对象的一项调研显示,认为就医方便的仅占40.7%;面对疾病,有55.6%的受访老人选择“简单治疗”,16.2%的老人选择“间歇性治疗”,仅21.8%的老人选择“正规治疗”,另有6.4%为“放弃治疗”.在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进行调研时发现,超过90%的空巢老人选择需要提供医疗保健上门服务,包括常规体检、定时上门护理特别是应急救助等等。
四、“空巢老人”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活缺少照料、安全隐患多。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诸如理发、购置日常生活用品等都成为难题,有的老人生病时,连饭都做不了,只有将就或干脆不吃饭。此外,老年病往往具有突发性,家中无人或抢救不及时,可能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
(二)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由于大量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养老功能严重弱化,老年人缺乏亲情慰藉,精神生活十分单调乏味。部分村基础设施差,村集体经济“空壳”,老年人活动设施缺少,老年文体活动处于自发状态、难以开展,老年人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从前期调研情况看,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文体健身活动缺乏得力组织,缺少活动场地和必要的活动器械,活动方式单一。看电视成为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要文化生活,少数贫困“空巢老人”甚至家中连电视也没有。
(三)“空巢老人”仍需要劳动,但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通过调查,部分“空巢老人”仍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力所能及的农业生产及家务,但收入普遍较少。
(四)担负着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加重了老年人的负担。从调查看,村级已没有学校可供孩子就读,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父母身边,由自己的父母看护小孩并照顾上学。由于农村老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数老人只能供孩子吃、穿,至于学习、教育就只能听之任之了。也有带晚辈力不从心的问题,有的连照顾自己都成问题,大大地增加了老人的生活负担和精神负担。
(五)就医难、医疗费用不足问题突出。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9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近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空巢老人”面对病痛常面临三大“无助”困境:急病突发无人知晓、慢性疾病无人照料、医疗费用过高承担困难。疾病困扰问题在农村空巢老人特别是独居空巢老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五、农村“空巢老人”关爱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养老保障水平。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社会对“空巢老人”的保障制度和政策还不够完善,保障标准还不高,因此,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生活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等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社会福利投入,加快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范围,不断提高标准,保证“空巢老人”的保障性收入分配及时到位。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制定出台更多惠老政策,加大老龄事业投入,让空巢老人生活的更幸福。建议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救助金标准,自起,将现行的70至79岁每人每年800元,80岁以上1200元发放标准分别提高到1200和 1600元,进一步增强老年人支付养老费用的能力。
(二)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根本。增加农业创收,提高农村家庭收入是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的根本。各级政府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组织当地农业致富能手或专门技术人员真正“下地、下乡”为农民送去农业知识,搞好知识与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致富能力,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条件,为以后养老奠定坚实经济基础。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目前,子女供养仍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证,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应该增加对老人的供养费用。
(三)扩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目前,我区正在义和开展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试点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标准是每人每月200元,范围是:60-80岁的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老人;80到90岁的城乡低保对象、重度残疾和重点优抚象;90岁以上的所有老年人。义和镇共和190人,下半年将在全区推开,全区符合条件的共有590人,建议进一步扩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范围,将更多生活困难、身体条件差的“空巢老人”纳入,并不断提高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标准,增加服务项目,让更多农村空巢老人受益。
(四)提供及时周到的生活照料。“空巢老人”的生活很重要,而其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如何在生活上对老人更好的照顾,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要切实解决好的问题。对此,要充分考虑老人的生活特点,从老年人实际出发,凝聚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力量为老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政府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社会、个人建立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养老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志愿者组织、老年人互助协会等,解决部分老年人的现实需要。
(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完善村居老年人活动场所建设,让更多空巢老人老有所乐。20,市区两级老龄部门投入13万元对我区11个老年活动室进行了扶持。目前,我区大部分村都有文体活动室,活动的主体也是老年人。但是,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村级活动室一般都规模小、设施少而单一,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引起重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将各级各类老年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统一布局,积极推进。同时,积极支持现有老年活动场所升级转型,扩大规模,弥补场地、资金方面的不足。
(六)注重精神慰藉。老年人精神需要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确需高度关注。而这恰恰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建议将各镇、街道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及村居组织经常性地组织慰问“空巢老人”活动制度化,重视和加强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教育外出务工人员孝敬父母,常回家看看,经常打问候电话;时常了解父母的身体和生活状况,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让老人无后顾之忧。
(七)提供更加周到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区有关部门特别是卫生部门要定期为“空巢老人”检查身体,建立“空巢老人”健康档案,逐步提高“空巢老人”的医疗费报销比例,减少自费数额,减轻其经济压力。河口区政府为老年人发放的普惠性基础养老金、生活救助金、残疾人保障金等款项大多通过银行代发,各有关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开展送款上门,让行动不便、路途远的“空巢老人”在家领款等。
2.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及对策建议 篇二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在我国积极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 我们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例如留守人员问题、土地流转问题、环境问题等。国内外关于农村留守人员的研究多针对妇女和儿童, 在留守老人方面有所欠缺。农村留守老人构成了我国人口的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所呈现出来的各种问题亟待我们解决。本文所指的农村留守老人指子女从户籍所在地流转至城镇从事其他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或是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转移到经济发达的农村从事农业活动或其他非农生产经营活动, 使父母独居两年以上的情况。据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农村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的10.05%, 而且空巢家庭的比例大幅度提升, 有将近50%的农村老人处于独居状态, 有接近90%的老人担负照顾孙辈的任务, 无人照顾, 缺少经济来源的“双无”老人更是占到了20%以上。
二、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意义
农村留守老人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产物。我国一直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伟大中国梦, 农村留守老人占我国总人口很大比例, 他们几乎经历了我国由内忧外患到现在的繁荣富强的整个过程, 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他们慢慢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 面临着“老无所养”的窘境, 我们只有真正地解决这个群体所面临的困境才能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增砖添瓦。
三、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
1、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经济压力大。
通过对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发现, 城市、乡镇和农村老人收入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即可看出65岁及以上人口中, 农村是城市的2倍多, 是乡镇的3倍多, 然而依然依靠自身劳动获得经济来源的比例竟是城市人口的19倍, 是乡镇人口的8倍, 拥有离退休金的农村65岁及以上人口是城镇的1/8。调查发现, 有29.3%的老人医药费用的支出占总支出很大的比例, 出现“小病抗, 大病拖”的现象。然而, 有很多子女对父母的年资助额在2, 000元以下, 甚至有些子女的年资助额在500元以下。
2、缺少精神慰藉。
广大的农村青壮年转移到城镇, 以及我国二元户籍制度的差别, 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很难真正地融入城镇, 出现候鸟式迁移的打工潮, 很多人无法将父母和孩子接到身边照料, 只能通过电话联系。调查发现, 很多人每次和父母的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钟, 很多人只是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忽视老人的感受。虽然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修订草案) 中增加了关心老人精神需求的条款, 将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上升到了法律层次, 但是“精神需求”的不具体性使这项草案束之高阁。
3、娱乐文化生活匮乏。
调查发现, 农村老人的娱乐方式基本上只有聊天、打牌、看电视, 没有其他的文化娱乐活动, 很多村落没有开展关于农村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在河南省洛阳市柳泉村的走访中很多老人反映:“现在都是土埋半截的人啦, 就这样将就将就就行啦, 大家不都是这样过的, 还谈什么娱乐不娱乐的。”我们在走访中也经常会看到一些老人坐在路边呆呆地看着过往的行人, 到点回家吃饭, 吃完饭接着坐在路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4、操持家务任务重。
很多农村留守老人舍不得子女荒废的土地, 就自己将土地拾起来耕作, 加之缺乏人、财、力的支持, 绝大多数老人都是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 不仅效率低, 劳动量大, 而且还得不到很好的收益。在农村, 我们能够经常看到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背着锄头下地干活, 此番情景不禁使人心酸。
5、“隔代教育”压力大。
很多青年父母外出打工,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 多交由家中老人看护。在和一些留守老人的聊天中了解到, 很多老人对于管教孩子非常的头疼, 其中一位老人反映:“孩子大啦, 越来越难管, 也不知道都和什么孩子玩, 我又不识几个字, 学习上也帮不上什么忙, 只要不惹祸就好啦。”这一方面反映了留守老人对于“隔代教育”的态度,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留守儿童教育的缺失。
四、关于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一些建议
1、建立村级层次的“老人娱乐中心”。
村里可以利用空置的教室、办公室等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 还可以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组织老年秧歌队、腰鼓队、太极班等活动, 也可以组织老年人进行一些手工艺制作, 定期进行一些作品展览, 丰富农村留守老人的文化娱乐生活的同时, 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进行“孝”文化宣传。
所谓“百行孝为先”, “孝”文化的发扬是我国千百年来形成了家庭养老的养老模式, 潜在的为儿女自觉奉养老人订立了一种行为标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 “孝”文化却逐渐被淡化, 很多的年轻人只顾自己享受, 把父母对自己的付出理解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对此, 政府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下乡活动, 播放有关“尊老爱老”的电影, 多制作一些有关“孝道”的公益广告, 在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着重加入孝道文化, 孝敬父母从娃娃抓起。
3、集体和子女签订养老协议。
父母和子女之间签订养老协议看似薄情, 很多年轻人包括老人都不同意, 但是鉴于很多年轻人养老的不自觉性, 由当地政府根据当地实际的经济情况和子女签订养老协议, 规定子女在父母超过一定的年龄以后每月资助父母不得少于一定限额, 可以无限的高, 但是不能够低于这个最低限额。这个协议由村集体和子女签订, 子女给父母的最低资助交到村集体, 由村集体分发给对应老人。除了这些, 子女另外可以并应该给父母另外的生活资助。
4、提高农村留守老人自养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覆盖到所有的农村人。从国家层面上讲, 完全依靠政府养老在现阶段是不现实的, 从农村人角度考虑, 完全依靠子女养老也是不能够实现的, 在以子女养老为主, 政府辅助养老支持的情况下, 现阶段的农村留守老人还要进一步提升自养能力, 村集体可以将留守老人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外包, 但是还要坚持“农业土地农业用”的原则, 按照土地面积给予留守老人一定的补贴, 同时这些留守老人还可以参与外包土地的一些简单农业劳动, 一方面可以减少留守老人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老人的经济收入, 提高留守老人的自养能力。
5、加大政府医疗补助力度。
在农村“小病扛、大病拖”的现象非常严重, 即使子女愿意支付老人的各项医疗费用, 但是对很多的农村家庭来说压力很大,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老人的医疗补助力度, 扩展可补助疾病的范围, 加大农村医疗设施的投入, 解决农村老人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的问题。
6、吸引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慈善事业。
城镇化的进程中, 农村留守老人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现象, 最终的解决方法是发展农村经济, 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 然而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 当务之急是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现实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建立“时间储蓄银行”的建议, 身体硬朗一些的留守人员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帮助一些生活不便的老人, 为自己储蓄一些将来别人照顾自己的时间, 提升社区组织功能, 从而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水平。
五、总结
我们在享受城镇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 也要关注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今有关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还很匮乏, 希望本文能对该研究有所贡献。
摘要: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致使大量农村留守老人出现。本文从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现状出发, 对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几点建设性意见, 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镇化,留守老人,人口转移
参考文献
[1]陈敏.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2]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3]胡强强.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J].南京人口干部学院学报, 2006.
[4]卓瑛.农村留守老人刍议[J].农业考古, 2006.
3.农村留守妇女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三
留守妇女,也称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后单独或与其他家庭成员居住在户籍地的妇女。由于丈夫的长期缺位,巨大的压力使留守妇女生存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为了让这一群体能更好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改善她们的生存现状,笔者以河南省汝州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实地座谈等形式,对留守妇女的婚姻家庭、生产生活、健康安全、发展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研。
汝州市位于平顶山西北部,常住人口118万。据不完全统计,汝州市共有留守妇女5.3万人,占汝州市女性农业人口总数的13.3%。留守妇女年龄多在31~50岁之间,文化水平多为初中,家中一般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孩子,并且多与老人同住。丈夫外出务工,原来由男劳动力或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农活,转变为基本上依靠留守妇女独立完成。她们既要承担农活、家务活,又要赡养老人、抚育孩子,留守妇女已经由传统家庭中的“半边天”,转变成现在家庭中的“顶梁柱”。
一、当前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综合素质较低,发展能力较弱
从受教育情况看,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大多数,留守妇女较低的文化程度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从专业技能看,多数留守妇女表示缺乏生产发展技能。绝大多数留守妇女既无学历优势,又无能力优势,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
(二)劳动强度较大,身体健康受损
青壮年男劳力外出务工后,农村只留下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妇女甚至部分老人转变为农业生产劳动的主力。在抓好劳动生产的同时,留守妇女还要担负起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的任务,有限的精力与高强度的劳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地影响着她们的身心健康。
(三)教育力不从心,孩子缺少关爱
调查发现,大多数留守妇女表示没有时间和能力辅导子女功课,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仅仅停留在吃饭穿衣上。同时,由于丈夫外出务工,家庭角色缺位,孩子缺少父爱,导致教育缺位或监护不力,使部分孩子产生自卑感,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缺乏识辨和自我保护能力,容易遭受伤害或惹是生非。
(四)长期留守在家,患病缺乏照料
从座谈中了解到,留守妇女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生病,她们既担心耽误农活,又要筹医疗费,还要“愁”无人照料。
(五)精神负担较重,婚姻存在危机
留守妇女除了长期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外,还普遍感觉精神负担重,安全感低;夫妻交流少,婚姻关系脆化等。调查显示,丈夫外出后,67%的留守妇女常常觉得没有安全感,60%的留守妇女常常感到孤独。部分留守妇女对丈夫在外务工的环境感到忧虑,对丈夫的婚姻忠诚度产生猜疑。留守妇女与丈夫主要的沟通方式是打电话。空间距离的扩大阻碍了夫妻正常交流,导致感情危机。
(六)文化生活单一,精神支柱缺失
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留守妇女精神生活比较空虚,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匮乏,部分留守妇女因精神空虚而沉迷于赌博等不良行为。据调查,在农村闲暇时节,留守妇女最多的文化娱乐生活便是串门聊天,看看电视,偶尔打打麻将,仅有少数妇女参加文艺宣传队,精神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匮乏。
(七)容易受到侵扰,缺乏安全感
由于大量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地广人稀,村落分散,治安防范力量较弱,留守妇女易受到侵扰。调查发现,留守妇女特别担心孩子及家庭财物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人身安全感。
针对留守妇女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汝州市妇联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汝州市妇联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关爱留守妇女行动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把留守妇女工作作为妇联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妇联工作目标考核体系,进行年度考评。此外,还以“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四大行动”为抓手,按照“机制推动、典型带动、项目拉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信息、送健康”活动,建立留守妇女互助组织等形式,帮助留守妇女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妇女创业就业。
二、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的建议
(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调查研究,把农村留守妇女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尽快制定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就业发展的政策,降低农民工和家属进入城市和在城市居住、就学等经济成本。发展本地经济,扶持本地创业。大力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为农民工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推广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
(二)增强留守妇女生存发展能力
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留守妇女的劳动技能培训。农业和科技部门要在农业科技培训中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参训比例,特别是在送科技下乡等培训活动中确保留守妇女的参与率。二是加大对留守妇女的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建议依托劳动部门、培训中心等有专业资质的部门和单位,举办留守妇女创业就业培训班,通过灵活办学、送教上门等形式,对有创业意愿、愿意向非农生产领域转移就业的留守妇女,实施定向、定点、订单式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三是建议实施农村留守妇女大讲堂项目,以提高留守妇女的权益保护、安全自护救护、文明健康生活和科学家庭教育知识等农村妇女急需的内容为主,依托妇联组织举办留守妇女专题讲座、咨询活动、亲子活动等,帮助她们掌握必要的法律、安全、生存和教育子女的科学理念和能力,提高留守妇女的自身素质和监护能力。
(三)营造关爱留守妇女的社会氛围
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尤其是要发挥好妇联等群团组织优势,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共同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的社会氛围。例如,农业部门加强农技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减轻留守妇女的劳动强度;司法部门为留守妇女提供各种法律服务,维护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文化、体育等部门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留守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如举办乡村竞技赛、秧歌队等;医疗卫生部门建立对留守妇女的健康支持系统,定期免费为留守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检查和咨询。
(四)发挥“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的作用
互助形式可以是生活互助、生产互助和公益互助等,大家在体力上互相帮扶,精神上互相安慰,生活上互相关照,缓解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中的压力,增强留守妇女的安全感。比如创建示范“妇女之家”,使其成为留守妇女交心谈心的场所,规避矛盾风险的安全港湾。通过互助活动的有效开展,探索留守妇女互助组织在精神交流、文化生活、婚姻家庭、安全保障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形成团结友爱、文明祥和的新风尚,增强留守妇女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五)推动用人单位建立双向温暖探亲制度,增进夫妻感情
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农业转移人口探亲制度,同时鼓励其他社会力量帮助留守妇女,为留守妇女进城探亲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一方面,农业转移人口返乡探亲能帮助妻子进行生产劳动,减轻留守妇女负担,增进夫妻感情。同时农业转移人员也把城市里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带回家,将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与妻子一起分享,对提升整个家庭的文明程度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留守妇女进城探亲能增加对丈夫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了解,减少留守妇女的担心和焦虑,同时也能开阔留守妇女的视野,促进留守妇女的自我发展。
4.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及对策建议 篇四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内成为城市建设的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一方面,农民工的进城支援了城市建筑工作,另一方面,在农民工付出劳力的同时,为自身家庭的经济收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全社会的生活水平飞速发展,农村耕地有限,收入偏低的实际环境下,为提高收入,让子女们生活得更好,许多农民选择了外出打工,他们的初衷无可厚非,但随之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父母到外地打工,迫于经济状况、城乡差别,子女们却不能带在身边到市内就读,他们继续留在家乡,由母亲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代为照看。一个个尚未成年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缺少双亲的关爱,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便逐一浮出水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弥补或尽可能减少社会大环境给留守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最近,我们对五所小学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班内留守儿童人数大多在一半左右,所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其他亲朋好友,都将其临时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不出事,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忽视了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临时监护人教育精力不够。大多数留守儿童由其祖父母、外祖父母代为监护,监护职责浅层化,大多局限于孩子吃饭穿衣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3.临时监护人教育能力不足。特别是祖辈教育孩子,由于观念和方法滞后,存在明显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倾向。同时,这些祖辈多是文化素质较低的老年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和对孩子进行法制、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严重影响了留守学生的受教育质量。
4.单亲教育对孩子成长不利。父母一方外出打工(或者离异)造成“父亲教育缺失”或“母亲教育缺失”。父亲教育缺失的孩子表现出胆怯、不像正常家庭孩子那样自信刻苦;母亲教育缺失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不像正常家庭孩子那样善良、有爱心,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5.精神关爱明显缺乏。由于父母外出,有的几年不归,留守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不少儿童被亲情的渴望长期困扰。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孩子与别人和社会交往,导致孩子缺乏对外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容易出现性格缺陷。
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处于中差的约占留守儿童总数的三分之二。由于亲子教育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恶化”,亲密度较低,而矛盾性较高。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引起或诱发了儿童不良人格因素,如比较冷淡、孤独、寡言;冲动任性,自制力差,易心烦气躁;自卑拘谨,抑郁忧虑;紧张焦虑,心神不安。不良人格因素又导致了儿童心理问题和学业不良。如说谎、不完成作业、逃课、和同学闹矛盾、沉迷于游戏等。“留守儿童群体所存在的问题如学习表现不佳、性格和行为等明显偏差,不能完全归咎于有关儿童群体的留守状态,非留守儿童群体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陆士桢教授分析说。但他认为,父母外出务工所形成的子女留守状态催化或加重了有关儿童群体原先处于萌芽阶段的各种问题。
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困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并且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不仅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和快乐,而且关系着社会的长久发展,更对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在当前这种形势下,我校于2013年11月向商州区教研室申报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这样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概念的界定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本课题研究的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县外的其他地方工作、经商、打工,孩子留在农村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学龄儿童。
本课题中,我们将力求通过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激励,引导同学对其帮助、关心等促进留守儿童的学习进步,以达到使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三、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留守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期少年儿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区别开来,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趋势,探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为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课题研究具体目标:
1.探索教师、学生、家长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有效的对策,改变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
3.研究能够使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得以回归的教育策略。
四、研究的价值
1.创新之处
关注教育对象中的特殊群体,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宗旨,尊重儿童的主体性,构建 “博爱”的学校教育文化;通过实验研究,创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
2.理论意义
打开农村基础教育研究一个新的突破口,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也为各级政府行政部门解决广大农村留守儿童以教育为核心的系列问题提供参考。
3.应用价值
为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供借鉴和帮助。
五、研究的内容:
从学校目前的现状和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出发,摸清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需求,立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问题,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优化教育功能,不断积累研究经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有益的帮助,本课题重点研究以下四个内容:
1.留守儿童存在的影响学习的心理障碍;
2.教师在教学中教会留守儿童掌握一些独立学习的策略与技巧; 3.探索促进留守儿童的情感机能积极健康发展的方法; 4.研究转变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方式和渠道。
六、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摸底、分析,制定具体研究计划开展实践研究,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调查法。采取问卷、访谈等方式,把握留守儿童的现状与需求,改进对他们的教育 方法。
3.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运用,以求实践创新。
4.案例研究法。将研究对象的成长经历,研究者的教育故事及时进行提炼验证,认真反思。
5.实验法。通过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对比、实验班的开设等,论证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的可能性、有效性。
七、研究的原则
⒈ 科学性原则:用情感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学习进步的研究,是一项充满探索性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需要我们遵循科学教育的原则,使用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去追寻,去探求。
⒉ 整体性原则:小学阶段是儿童各方面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某一方面的素质得不到及时的、正常的发展,以后往往难以补偿。因此,在课题研究中,必须有的放矢,加强调查研究,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作用,转变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⒊ 针对性原则:留守儿童中有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异地工作、父母离异、寄养等各种不同的类型。因此,在研究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⒋ 主体性原则:每一个留守学生,既是优化研究的承担者,又是优化成效的体现者。教师要把每个学生看作是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体,承认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承认他们有犯错误的权利,给予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采取各种优化措施,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
⒌ 渐进性原则:一个人的进步决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用情感教育促进留守儿童进步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渐进性原则,克服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心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既要保持期望,又要允许反复;既要主动优化,又要耐心等待。对于留守学生每一点细微的进步,都要及时鼓励,大加赞赏坚信滴水终能穿石。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本课题研究的周期为六个月,即:2013年12月——2014年6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月)(1)成立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2)组织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3)调查访问,确定研究对象;(4)研制切实可行的课题计划;
2.研究阶段(2014年1月——2014年3月)
建立研究学生档案、组成互助组、成立心理问题咨询室、诱导内因变化、调动家长积极性、改善教育环境、测定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评议、评价,进行阶段总结。
3.总结阶段(2014年3月——2014年6月)
全面总结成果、完善留守儿童管理制度、撰写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完成各项成果资料整理,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
九、预期的研究成果及形式
参与研究者各自撰写研究总结及成果论文。
十、研究的主要措施
1.调查分析,研究个案
着重对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的目的在于,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的原因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以便在研究中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达到留守儿童学习进步、健康成长的目的。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对留守儿童建立跟踪研究档案。我们将设计留守儿童一周情况记录表,分家庭用和学校用两种,分别由监护人和教师及时记录这些学生一周来在家里和在学校里的表现,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2.多种渠道,优化心理
在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通过环境渗透、注重交流等多种渠道,促进留守儿童学习身心健康成长。
十一、课题研究的组织分工
(一)领导组 组 长:ⅩⅩⅩ
(二)课题组
ⅩⅩⅩ:(1)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和全面工作,承担课题研究的总报告。(2)设计调查问卷和分析。(3)每个阶段的工作总结。
ⅩⅩⅩ:(1)负责拟订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实施与管理、研究成果的总结。(2)教师怎样教会留守儿童掌握独立学习的策略与技巧。
ⅩⅩⅩ:(1)负责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工作。(2)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作用,转变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3)如何发挥集体力量促进留守儿童的情感机能积极健康发展。
5.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及对策建议 篇五
服务对象包括医院外的所有年龄段的急性、慢性病人和临终者。
癌症是慢性病[2],癌症病人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预防褥疮和防止感染五大方面[3]。
本文探讨的农村癌症老人的家庭护理有别于上述学术概念,它的护理场域不限于家庭环境,还包括医院;护理过程少有医护人员,而以家人和患者自己为主。
笔者通过参与观察与入户访谈,获得较为宝贵的资料。
本文分析了农村癌症老人三阶段的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期推动农村社区家庭护理的快速发展,提高癌症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其生存时间。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近年来,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年年攀升的抽象数字表明,癌症已“大众化”。
其中,城市略高于农村,老人略多于年轻人。
本文以湖北恩施市白杨乡为调查点,首先从宏观上收集了白杨乡-的患癌总人数,共551人。
其中男性330人,女性221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290人,占总数的55.5%。
然后选取44个家庭进行了入户访谈,其中13人进行了住院治疗,10人选择了放弃治疗,另有21人已病故。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有5个来源渠道:一是恩施州中心医院病理科,该院已实现数字化管理,对所有癌症病人都有登记,便于筛选和统计;二是以来,白杨乡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对申报了重大疾病救助和慢病补助的癌症患者有登记和统计;三是始,各村卫生院开始本村的死亡登记。
从死亡登记表中获得了一部分癌症患者信息;四是20始,乡公共卫生防预办公室开始统计全乡的癌症患者人数;五是访谈中调查统计。
1.2.2 调查方法 考虑到性别比例、病人对病情的知晓度、家庭境况、居住分散等因素,调查前先联系驻组干部,由他(她)带路并决定访谈家庭。
2 农村癌症老人护理三阶段
2.1 住院治疗阶段:配偶子女轮流陪护
老人住在医院,家人和患者都有安全感。
治病是医生的事,家人能做的就是陪护――陪吃陪喝陪住。
不论是远方工作的子女还是配偶,都会放下一切事务,轮流陪同。
一是从精神上给予安慰,疏导患者的同时还要隐藏自己的忧郁;鼓励患者多吃多喝的同时,自己却吃不饱睡不好。
这种精神压力是双向的。
二是从物质上尽可能为患者购买病前不舍得买的一切,如营养品、水果、衣物等。
三是为病人搞好后勤服务,清洗衣物、擦洗身体、咨询医生等。
四是每天去医务总台查看药费清单,心里盘算着下一笔费用的来路。
这种陪护背后彰显着尽心、尽力与尽孝之意。
此阶段的护理主要表现为生活照料、心理安慰与咨询医生。
2.2 在家养病阶段:老人自己应对病症,配偶照顾饮食起居,子女回归生活
接受住院治疗的癌症老人,如果能坚持完成治疗方案的,说明身体状况较好,带着医生的嘱咐及药物回家进入养病阶段;如果在治疗过程中身体就垮掉的,那么就直接进入临终阶段。
未接受住院治疗的老人,一是拖到很晚才去检查,已经不起治疗,很快进入临终阶段;二是因经济困难、怕治疗后死得更快等原因而放弃治疗的,患者老人自己在民间寻医问药。
以上两种情况,癌症老人生活能自理且自己想方设法应对疾病。
配偶依然是在场陪伴,负责患者的饮食起居,如做饭、洗衣、内务整理等。
与此同时,另有三种情况不容忽视。
第一,夫妻感情欠佳,患者获得配偶的照顾较少。
如70岁的喉癌患者Z,出院后自己管理自己的饮食起居,明白少食多餐对养病的好处,但顿顿吃稀饭。
第二N,鳏寡者养病中缺少精神支柱。
如64岁子宫癌患者T,丈夫去世多年,家庭贫困。
育有两儿一女,小儿子入赘婚,女儿出嫁;大儿子身体不好,40多岁还没结婚。
确诊为晚期,没钱治,没吃药,卧床一年后去世。
第三种,家庭关系不和谐时,患者养病常抑郁,压力大。
2.3 临终阶段:家人缺乏处理疼痛及各种不良反应的能力
临终关怀是一种专注于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癌痛到临终期最为严重,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抽筋、乏力等药物副反应。
农村有种习俗,人要死在自己家里才安心。
故此,处于临终期的癌症老人不会送到大医院获得医疗护理。
只有少数交通方便、子女在身边的老人才会送到乡卫生院(村卫生室没有床位),输入能量增强体能,打吗啡止痛。
绝大多数都只得呆在家里靠坚强意志忍受。
然而,无法忍受的疼痛会让许多老人产生“自寻短见”的冲动。
调查中,有7位老人明确了此种想法,但为了家风只好作罢;有4位老人付诸了“实施”。
“卧床不起”才是农村观念中的临终,这时,儿女们又从各地赶回家,守护病床,等待“送终”;三亲六戚赶来看望老人,安慰家人;左邻右舍“看病人最后一眼”。
这让老人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
当然,极少数家庭会请村医到家里为老人输葡萄糖延缓生命。
由上,癌症老人临终阶段的护理仍然以配偶的陪伴为主,面对疼痛和各种不良反应,也只有极少数老人享受到乡卫生院和村医的护理。
6.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及对策建议 篇六
周静文,曾晓洪,常振华,黄邵衡,付佳云
(衡阳县金兰镇中心学校,湖南 衡阳 421231)
7.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及对策建议 篇七
为了对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状况有一个深入而全面的了解, 笔者对涞源县南马庄乡留守老人进行了抽样调查。涞源县南马庄乡共有14个村, 126个自然村, 面积135平方千米以上, 总人口9 902人, 其中低保户388人, 五保户68人。耕地面积约4 302亩, 人均耕地不足0.5亩。乡政府统计人均收入1 140元, 外出务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笔者选取了望天岭、桑树堰2个村为样本, 涉及236户, 总人口686人, 常住人口共255人, 其中60岁以上的101人, 占总人口的14.7%。这两个村中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留守老人较多的是桑树堰村, 该村共98户, 总人口302人, 其中60岁以上的52人, 占17.22%, 留守老人36人, 占60岁以上人口的69.23%。其中五保户4户, 占总户数的4.1%。乡政府统计人均收入1 000元左右, 但是村会计介绍人均实际收入只有不到500元;从我们的走访来看, 大部分都处于基本解决温饱的状况, 特别是一些老人无任何收入, 生活极其艰苦。在接受调查的留守老人样本中, 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水平的占91%, 其中, 80%的老人是文盲和半文盲。
1.对养老保险期望值高, 养老保险社会责任大。留守老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 养老问题一直是值得关注的焦点, 随着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 新农保成为大多数老人的基本养老保障之一。通过对老人认为最好的养老方式进行调查, 大多数老人认为养老保险解决资金是最好的养老方式, 占全部调查对象的97%;至于社会照顾还是子女照顾, 可以说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养老保险的社会责任比较大。走访过的老人大多已参保, 只有少数因年龄特别大, 或者特别贫困等其他原因没有参保。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 家庭养老以及自我养老的模式在农村更加普遍, 但是普遍希望提高养老保险金额。
2.养老金不能保障日常开销, 资金缺口需多渠道补充。在对被调查者随机访谈时, 发现受访者养老金不能保障其开销时, 资金缺口主要有以下途径弥补:首先是个人种地, 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等保证日常基本生活;其次是外出打工子女给老人的养老钱, 特别是针对生病住院等大的开销;另外还有少部分个人储蓄补贴。
3.生活条件艰苦, 晚年生活质量差。贫困山区老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一是住房简陋, 安全性低。山区老人的房子, 大多就地取材, 当地房屋、围墙是石头砌成, 因年久失修, 破旧不堪, 在夏季遇到大暴雨, 甚至出现房屋倒塌的情况。二是饮食简单, 只求温饱。留守老人饮食极其简单, 仅能解决基本温饱, 大多是素菜, 很少有荤菜补充营养。由于地处山区, 土地贫瘠, 加上雨水较少, 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土豆。平时攒下柴鸡蛋也不舍得吃, 通常卖给专门来村里收鸡蛋的小贩, 以补贴家用。三是体力劳动繁重。留守老人70岁以上仍然从事体力劳动是很普遍的事。老人为了解决基本温饱, 不仅下地干活, 有的老人还要去山上放羊, 帮助外出打工的儿女料理牲畜, 其劳动强度可想而知。例如在望天岭村, 一位大爷今年73岁, 老伴70岁, 一儿一女都在与山西交界的阜平打工, 老人不仅自己下地干活, 而且帮助外出打工的儿子放羊, 由于常年走崎岖的山路, 患上严重的风湿, 生活很是艰苦。四是担负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从笔者调查的村庄看, 桑树堰村没有学校 (前几年被撤并) , 望天岭村只有小学, 升初中就要到南马庄乡寄宿读书。
二、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经济来源单一, 收入低, 生活质量差。首先, 留守老人经济来源单一。除了养老保险, 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贴补, 其中儿女孝敬占45%, 自己劳动占36%。由于子女在外务工谋生压力加大, 子女贴补缺乏稳定性, 加上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 农作物收成受影响。很多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只能满足基本日常生活, 有病看医已成为难题。随着新农合的推广, 目前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都加入了养老保险, 但发放金额有限。因此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差, 生活质量没有保证。笔者走访的望天岭和桑树堰村,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660元, 可见几乎没有收入的留守老人的生活多拮据。值得一提的是, 保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涞源县为1 500元/年, 保定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涞源县为3 600元/年。
2.医疗卫生条件差, 安全隐患多。通过走访, 望天岭和桑树堰村本村都没有医务室和赤脚医生。村民有小病就靠自己家里储备的药救急, 急病只能去几十里地外的南马庄乡就医, 但作为乡镇级医务室, 设备也极其简陋, 医疗条件差, 得了大病还要去更远的保定市医院就医。因此, 老人本身就是易发病人群, 子女若不在身边, 老人更是觉得孤苦无靠。
3.留守老人对医疗保险的政策了解不全面。在问及被调查者对医疗保险的了解程度时, 5人表示完全了解, 占调查总数的22%, 14人表示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一般了解, 占61%, 4人选择了完全不了解, 占了17%的比例。从参保者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的补贴情况看, 只有3人对此项政策非常了解, 87%的人对缴费补贴政策了解一般或是不清楚。留守老人对保险的政策了解不全面, 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更好地推行埋下隐患。
4.隔代教育压力大, 缺少精神慰藉。由于子女外出打工, 照顾孙辈的重任不仅增加了老人的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 而且加重了对孩子教育方面的心理负担[1]。另外, 老人与外界沟通联系少, 信息闭塞, 缺少与人交流, 缺少精神慰藉。由于交通工具稀少, 山路基本靠步行, 年迈老人很少有机会能够走出大山。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信息获取媒介只有电视, 而且山区电视信号不好, 加上年老视力不佳, 老人孤独感比较强烈, 特别是那些没有老伴的孤寡老人。
三、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 发展本地经济,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 大力发展本地经济, 形成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是因地制宜, 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当地漫山遍野的野核桃, 因产量低、口味差, 不能带来经济效益。通过嫁接新品种, 把丰富的物产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二是政府政策倾斜, 号召多方面投资, 积极发展畜牧业。当地山区草木茂盛, 空旷场地大, 适宜建立放养与圈养相结合的畜牧产业基地。利用当地天然饲料, 发展绿色生产基地, 合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土地资源, 吸引劳动力就地安置, 既解决了就业问题, 又可带来经济效益。三是充分发挥本地非农产业务工成本低以及打工、务农可以兼顾的优势, 引进一些手工加工业, 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有效缓解山区“留守老人”无人照管等社会问题, 促进农村经济长远发展。
2. 完善生活设施建设, 提高生活质量。
一要完善农村通讯设施和交通设施, 搭建良好沟通平台。老年人容易形成特殊的心理落差, 感到孤独寂寞。社会、家庭不仅要为他们提供物质保障, 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 完善农村通讯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电话的普及, 方便留守老人与外出子女之间的联系, 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 加强对老人身体状况的了解。完善农村交通设施, 方便外出打工儿女回家探亲,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二要完善饮水设施, 提高生活质量。水是生命之源, 解决农民饮水问题是重中之重。农村饮水都是引自天然矿泉水, 但大多是靠各家管道连接, 从山间引流, 但缺乏储水设备, 因此建立小型水库很有必要。
(二) 调动社会多方面力量, 对山区进行帮扶
1. 加大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加大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做好宣传工作, 扩大覆盖面, 真正让每一位留守老人受益。并有针对性的适当提高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 简化报销程序, 切实地解决留守老人“看病难、就医贵”的问题。
2. 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和集体经济, 发挥老年优势。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不仅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 也有过硬的劳动技能, 是特殊的人力资源[2]。村组应从本村自身状况出发, 以市场为导向, 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和集体经济。这样那些不能下地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留守老人们就可以发挥自己所长, 在村办企业中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增强老人们的自信心, 提高老人的社会地位, 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 提高物质保障。
3. 做好志愿者服务, 形成社会助老养老的良好氛围。
通过老年人协会等社团组织加快建立志愿者队伍, 实现与留守老人的互助。号召大学生在假期参加下乡实践活动, 担任帮扶老年人志愿者, 体验农村生活的艰辛, 也给留守老人送来了温暖。号召农村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 形成社会助老养老的良好氛围。
(三) 拓宽沟通渠道, 丰富老人精神娱乐活动
1. 加强娱乐活动场所建设, 丰富老人精神娱乐活动。
大力发挥村委会在解决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重要作用, 如组织农村老年协会, 建立老年活动室, 也可以建立农村公共事业服务阵地, 为有托管需求的留守老人提供托管服务[3]。
2. 引导留守老人自我调节, 增强心理上的自立程度。
要充分发挥农村留守老人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让他们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如可以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村里的文化活动, 帮助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去,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只有这样, 才能使农村留守老人逐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更新观念, 增强心理上的自立程度, 提高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高娜.中国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5) .
[2]李靖.中国乡村发现: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EB/OL].http://www.mingong123.com/news/098/200808/854178704b590452.html.
8.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 篇八
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孩子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分离并“留守”在老家的少年儿童。伴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建设中,成为美化城市环境不可残缺的中坚力量,可是他们的子女却成为“留守儿童”。对于这些“留守儿童”而言,小学正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他们信赖的父母离开了,留在家中的爷爷奶奶固然很爱他们,可永远也无法替代父母的爱。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情绪无法宣泄,情感无法释怀,久而久之,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个教育问题,而且日益深化为一个社会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成长发育,一旦孩子心理畸形发展,将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这个义务去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尽可能去解决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分析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据笔者观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性格孤僻。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普遍有一种严重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来自于缺失父母直接的爱。面对周围小朋友的欢声笑语,他们只能投以羡慕的眼光,而更多的是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失落。这部分儿童不爱说话,也不愿意和别人交往,有什么都藏在心里,很少有朋友,完全将自己包裹起来,性格比较孤僻。
2. 挫折心理。人的一生并非完美无瑕,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挫折。如果采取积极的心态和准确的方法去面对挫折,挫折将会化为不懈努力的动力,而消极应对挫折,则只会成为我们心理发展的魔咒和障碍。农村留守儿童面对挫折不知如何应对,而往往会倾向于选择消极应对,原因是他们缺乏面对挫折正确的认识,更因为缺乏父母的引导和鼓励,因而产生消极挫折心理,无法正视挫折,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是往坏处想。
3. 焦虑自卑。在整个家庭成员中,父母对于儿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愿意将生活或学习中的快乐与自己的父母分享,同时也需要父母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父母不在身边,无法分享他们的快乐,他们感到失落,更无法依赖父母解决问题,他们想到恐惧、紧张。即使能得到祖辈们的照顾,但毕竟是身体方面的,内心深处缺乏依赖感和安全感,产生焦虑心理。此外,由于缺乏安全感,遇到困难又得不到及时解决,会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产生自卑情绪。对于这部分儿童,他们认为什么都比别人差,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与亮点。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表现在学生上就是成绩不断下滑,甚至厌恶学习,在生活中,也缺乏可倾诉的对象,异常忧郁。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措施
以上是笔者所观察到的几种明显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1. 父母加强与孩子间的联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父母作为孩子最信任、最依赖的人,应时常保持与孩子的联系,询问孩子在学校学习与生活中的快乐和困难,最喜爱的老师和朋友是谁,自己的好朋友有几个等问题。依据这些问题可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需要,添补孩子内心的空白。有的父母還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方式与孩子面对面交流,帮助孩子解决生活或学习中的问题,鼓励孩子,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逐渐消除留守儿童在生活或学习中的困惑与不安,使其安心,踏实学习。
2. 整合学校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因此学校需要整合资源,发挥老师的作用,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针对近些年来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学校要制定出培养和解决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在学习和生活上要给予倾斜。作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更应该关注留守儿童,不歧视,尊重留守儿童。公平对待每一位同学,经常鼓励留守儿童,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使其有集体归属感。同时老师要加强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心理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班会、演讲等活动,减少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留守儿童塑造自我,增强信心,解决心理问题。
3. 动员社会力量,构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机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协调参与的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及时掌握留守儿童信息。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减轻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负担,使其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政府只有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和监护作用,才能有望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9.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与建议 篇九
张持平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乎与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逐步形成了一个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浪潮。现在两类转移方式正相互交织、方兴未艾,已经形成了一支两亿多人的劳动大军。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资料分析,农村跨乡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已经达到23.2%,接近四分之一。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主要来自四川、重庆、安徽、湖南、江西、河南和湖北等七个中西部大省,这七个省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大约占到全国的65.8%。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流向,反映出三个“集中”的特点:一是向东部经济发达省份集中,根据公安部的资料,2004年在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务工的外省农村劳动力就有4528万人,几乎占当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的60%;二是向大中城市集中,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推算,2004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中有62.4%的人选择了去地级以上的城市打工;三是向劳动密集型行业集中,劳动部门的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大约有64.5%的农村外出劳动力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行业就业。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伴随着这场史无前例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的转移,我国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并将继续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1、在勇敢冲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伟大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又长期实行严格的城乡分治的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实现城市化,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改革开放以来,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40%左右。以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离土不离乡”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为发端,启动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到今天1.2亿农民“离土又离乡”连同随迁的1900多万农民工子女,走进地级以上城市,大大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延缓了城市人口老龄化的步伐,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与此同时,产业工人的队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90%以上的采矿工、80%以上的建筑工、70%以上的纺织工等,都是来自农村的新工人;面广量大的餐饮服务业的服务员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现代信息产业也有不少农民工介入。各行各业的人员构成、整个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
2、在建设城市、繁荣城市经济的同时,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城乡经济的大发展。十多年来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 工就业,丰富了城镇的劳动力资源,弥补了城市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不足,有效地抑制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速度,为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城镇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城市的林立高楼、宽阔大道、繁荣商业、旺盛人气,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等,所有这一切的城市新景观、新气象,都凝聚着广大农民工的汗水和智慧。据测算,目前全国平均每个农民工每年创造的GDP是2.5万元,1.2亿农民工创造的GDP就是3万亿元,相当于2004年全国GDP的23.1%。我国经济连续多年9%以上的高速增长,在高速增长中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改革开放之初三次产业4 :4:2,变为当前的2:5:3,这一切也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努力,特别是进城务工农民的辛勤劳动。
3、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约有两亿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改变了以往农村单一的就业结构,使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了新的就业空间,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获得了新的渠道。全国平均推算,每个农民工一年的收入是5444元,农民外出就业的收入已经占到当年农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并且呈继续增长趋势。这不仅为农民提高家庭收入、改善生活提供了条件,还增强了农民自身对农业的投入能力、为改善生产条件提供了可能。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不仅为城市发 展增添了新鲜血液,而且为缓解农村资源承载压力、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创造了前提。
4、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大批新农村的建设者正在茁壮成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年龄在16~35岁,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各方面素质基础较好,是农村中的“精英”。从相对封闭的农村走向比较开放的城市,在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融合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组织意识、生产技能;在与现代城市生活相融合的过程中,开阔了他们的人生视野、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经验以后,不少人萌动了创业的冲动。他们有的在落脚地成了当地企业的骨干,有的自立门户当上了“老板”,还有的人,一旦时机、条件成熟,就带着资本、技术和多年形成的商业网络,回到自己的家乡经商办厂,扩大非农就业,发展当地经济,成为播向家乡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文明的种子,以一种新的方式回报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方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通过对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估计、劳动力的供给、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城市就业容量以及城市的劳动就业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未来十年,跨区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将继续增加,但增幅趋缓。我国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仍将保持较高速度的增 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持续增加,而符合转移质量要求的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则相对稳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劳动力的短缺,势必推动产业升级,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与此同时,沿海向中西部、大中城市向周边地区、同一省区内部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将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将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产业的梯度转移发生变化,转移的方向和方式也将更加多元化。东部各主要输入地的输入数量将继续增加,增长趋势会比较平稳;开始出现农村外出劳动力更趋理性的选择,并有向中西部地区、经济起步市县回流的苗头。
再过十年,全国劳动力供求基本平衡,农村劳动力流向发生更加理性的变化。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将有很大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地提出更高的要求,城市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加快,亟需得到年轻人口的补充,随着农村职业教育的普及,全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将大体平衡。目前主要向东部地区城市流动的趋势将会停止,代之以本区域内的农村劳动力向当地城镇的转移,由“孔雀东南飞”到逐步“凤还巢”,即在东部积累了一定资金和技术之后,原外出打工的本地农民回到自己家乡创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形成更多的小城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当第三个十年到来的时候,城乡二元结构可能将不复存在。如果政策得当,体制理顺,加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经济社会发展将达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新型工业化的构架基本成型、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基本实现,城乡“二元结构”将成为历史,劳动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有价值、最具活力的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发展的需要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充分、自由地流动,发挥出前所未有的能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及城镇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将对经济、社会、文化乃至政治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就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候”,但从一开始就伴生着一系列的问题,尽管国家高度关注、因势利导,在方针政策上作出规定,但时至今日,外出务工人员受骗上当乃至人身伤害的事件层出不穷,问题愈演愈烈。
1、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劳资纠纷明显增多。在城市和工厂里,企业主随意让农民工加班加点,劳动强度过大,用工管理不规范,生产生活无保障。农民工成为伤亡事故主要受害者,近年屡发的煤矿工人死亡绝大部分是农民工。劳资矛盾增大,围绕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方面的纠纷增多,农民工为此采 取自焚、杀人等极端行动的报道屡见不鲜,群体性事件大幅度上升。而在亲商、富商、爱商的氛围下,有的政府部门在处理此类纠纷时,站在资方一边,偏向业主利益,漠视农民工权益,使劳资矛盾转化为农民工与政府的矛盾,使经济矛盾尖锐化而引发政治矛盾,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
2、转移方式无序,存在较大盲目性。目前劳动力市场很不规范,中介组织很不健全,农民外出就业仍主要依托血缘、地缘、人缘等传统关系网络。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转移的只占10—30%左右,大部分处于自发状态。输出地不少党政部门没有认真组织农民外出就业工作,输入地也往往没有负责做好外来人员的安臵就业工作,已经就业的农民工既没有组织管理,也没有自行组织起来或加入工会。缺乏有效的组织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无序流动的重要原因。
3、培训机制不健全,外出务工人员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目前,农村外出就业民工初中和初中以下以下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未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占70%左右。农村进城劳动力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由于工作环境差、职业声望低、工资收入低,常受城里人鄙视。而近几年来,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在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非农就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就业人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没有技术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弱,就业空间也越来越小。
4、职业性转移为主,定居式转移存在严重障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转移劳动力大部分在当地非农产业部门就业,农民身份固然改变不了。而时至今日,许多农民进了城却依然改变不了自己的身份。目前城市只容许投资移民、技术(人才)移民,不允许在城镇就业多年的农民工迁移定居成为市民,更无享受城市居民所有待遇的权利,户籍问题一直未有重大的突破。
上面列举的问题是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其主要原因有:
1、歧视农民的思想意识。我国由于长期实行城乡隔离的政策,在人们的意识中,城市和农村壁垒森严,城里人和乡下人泾渭分明。由于城乡发展的巨大落差,从领导到群众,思想深处或多或少存在着轻视农民的想法。农民流动就业开始时被称为“盲流”,公共汽车上碰到农民工总有人躲得远远的,民工一年挣不了几个钱,春节回家交通部门还要涨价。歧视农民是造成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重要原因之一。
2、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我国大规模的“民工潮”,从一开始就是在城乡巨大的收入差距背景下产生的,农民外出打工只是为了“挣钱”,输出地领导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劳务经济的概念上。多年来,政府对流动人口的政策导向,定位并固化于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点上,政策措施主要放在清除流动就业障碍等方面,没有认识到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农民市民 化是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换的中心环节,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从当前流动人口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看,做好对流动就业的管理服务工作是必要的,但政策导向应由收入导向朝着流动人口迁徙定居的城镇化导向过渡。
3、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曾规定公民有迁徙的自由,但1975年修改宪法时取消了这一权利,至今未能恢复。在我国废除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今天,1958年国务院制定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仍在全部或部分地执行,影响根深蒂固。近年来虽有所松动,但城市户籍仍附着不少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方面的福利待遇,这是阻碍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重要原因。不少农民工在城市已工作多年,有的已成为技术骨干甚至劳动模范,户口问题仍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些地方讲的城市化,是市场开放、社会封闭的城市化,只让农民进城打工,把所创造财富大部分贡献给企业、城市,又不许他们在城里定居,社会成本转嫁给农村,这只能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计算人均GDP时农民工人数不列入分母,造成GDP信息的虚假和浮夸,并加深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背道而驰的。大量的农民工流动就业,使城市和发达地区无法建立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最终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4、不完善的公众利益诉求机制。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工们具有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维护基本尊严、获取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利益诉求渴望。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没有一个真正能为自己说话、争取自身权益的“代言人”,缺乏较为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一方面,许多企业没有建立能维护农民工利益的工会;另一方面,根据目前的法律诉讼制度,他们没有精力也难以承受诉讼的成本与风险。往往采取极端行为来宣泄,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5、政府管理的缺位与法律制度的缺失。目前庞大的流动就业人员,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对这一特殊的人群都缺乏有效的管理。输出地政府对他们的管理“鞭长莫及”,输入地政府也没有把他们当作真正市民看待,政府部门和社区的管理服务工作很难渗透到这些人群中。我国至今没有建立对农民工统计的指标和体系,缺乏对农民工完整和科学的统计信息。可以说这一群体绝大部分仍处于“两不管”的“漂泊”状态,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人”。在当前的劳资关系中,损害农民工权益的情况非常普遍。这既有现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的原因,又有监督不力、执法不严的问题。在诸如工资、劳动合同签定、生产安全防护、技能培训等方面,国家已有的法律如《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得不到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全国至今没有一部专门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对其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各方面权益作出规定的法律。
三、对策与建议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于保证新的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继续稳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构建和谐社会的指示精神,在今后的5~10~20年内,逐步将现在的城乡人口比例由4:6转变为6:4。并且力争在2020年到2030年基本实现城镇化,为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2、善待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的精华,在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已占相当比重,应明确农民工产业工人的主体地位,取消“农民工”的称谓,代之以从事职业的称谓,与城市职工同等身份,同等待遇,同等地位。参与城市所在地的政治社会生活,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工应公平地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制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严禁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和随意无度加班。加强监察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应严加惩处。从长远看,农民工工资待遇不能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应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并不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工资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
3、实行制度创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首先是户籍制度创新。从长远讲,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除附着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的权利不平等制度,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居住自由和择业自由。近期,要降低城市户籍门槛,分层次放宽入户条件。在大中城市,对拥有合法住所(包括有租借房屋)、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允许进城定居,登记户口,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可先对受过高中、中专教育,参加一种社会保险三年以上的,或企业要求留下并为之承担责任的,或自办企业雇请员工纳税五年以上的,准予户口迁入。小城市、小城镇,户口全部放开。特大城市,可施行居住证制度。
其次是土地制度创新。土地制度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从长远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要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并根据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实际,适当放宽土地的宏观控制,以适应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中西部域区经济的发展。可借鉴一些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创新土地制度。最近,广东省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进 入市场。江苏等省实行“股田制”或建立“土地银行”变地权为股权等,都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为农民的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再次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从长远来看,城乡劳动者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近期,应根据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流动人口的不同情况,建立多层次、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一部分长期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并定居的人员,可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对于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针对他们的迫切需要,先搞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降低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门槛。交费基数、交费年限要与他们实际工资相适应,并与所在企业按比例分摊,让更多的农民工年老时能领养老金。允许企业为农民工在农村交纳养老保险,农民工可以到当地社保部门参保和退保。建立方便合理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不论他们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交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凭卡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
4、建立和健全培训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首要的是抓好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更多关怀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和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要充分利用和增添城市教育资源,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不得强制收取借读费、择校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调动输出地、输入 地、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的积极性。整合培训资源,每个市、县、区都应确定或建立几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青年都能掌握一、二项专业技能。有些地方对初、高中毕业生再增加一至两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实施3+1或3+2教育,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这种做法值得推广。要改善培训管理,走市场化培训之路,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大力推广“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5、加强领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地转移。第一,要把农民工的问题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广大农民工进入城市十多年来,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但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往往认识不足。建议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导小组”或“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吸收发改委、财政、劳动和社保、民政、公安、农业、教育、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参加,全面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包括规划、安臵、培训、户籍、维权和劳动保护工作。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有保障。输入地要实行属地管理,避免管理和服务的缺失。
第二,建立健全法制。鉴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全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市、区人大、政府,及早制 定涵盖农民工的有关政策、法规,例如:“就业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法”、“培训法”、“劳动保护法”、“最低工资法”、“安全法”、“社会保障法”、“新户籍法”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推动和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第三,增加公共财政支持。中央和各级财政要在预算安排执行中,将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支出。在建立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加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及使用的效益和效率。
第四,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应以输入地的属地管理为主、输出地为辅,并建立规范的协调工作机制以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10.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及对策建议 篇十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将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相结合,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急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针对这些问题,现就我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为例,谈谈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区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全区人民开展创建精神文明建设的条件,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创建全省文明城区这些事关全局的中心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乡风文明逐步形成。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新风沁入人心。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五好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高潮迭起。至目前,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共有52个村镇被评为全国、全省、全市、全区文明村镇。其中,江口镇获得全国第二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称号。现有85个省市级文明单位、49个区级文明单位与134个行政村结成共建对,为结对的村送去资金60多万元,物品折合人民币约40万元,帮助清理垃圾4500多吨。
2、文化生活不断提高。近3年来,全区先后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建设了科技文化广场、宫下、涵华休闲广场,改造新区影剧院广场,完善了白塘湖公园建设,开发了瑞云山、尖山寨森林公园和囊山健身公园;有关部门共开展集中性“三下乡”活动11次,部门各自下乡累计
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的来看,我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一些干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不如物质文明,摸得着,看得见,体现政绩明显,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处于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二是一些同志存在模糊意识,认为经济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而然上去,先把经济抓上去,再抓精神文明也不迟;三是存在畏难情绪,有些干部认为乡镇财力有限,物质条件差,思想工作难做,精神文明不好搞,应付了事。
2、文化阵地建设萎缩。目前,阵地建设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虽有提高,但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由于一些基层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不够,认识上存在偏差,加之受经济条件制约,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投入较少。镇一级文化站有办公场所缺专业人才,缺经费,难以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村一级文化室形同虚设,设施不齐、设备老化,有的文化室单纯以老人聚集打牌、搓麻将代替正常的文化活动,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生活单调。
3、农民参与积极性不够高。调查发现,较多农民认为,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就是要想方设法多挣钱,精神文明建设无足轻重;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文化人干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一方面固然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认识不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基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没能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立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攻薄弱环节,实行重点突破。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筑长效管理机制
要将农村文明精神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各乡镇、街道、管委会的目标考核内容,并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有效的文明创建工作规划,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农民主体、部门协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承载层在乡镇,具有推动作用的也在乡镇,因此,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做到四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使四个文明建设协调、有序、和谐发展;二是组织领导到位。要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政班子成员以及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共同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责任考核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考核目标,切实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层层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单位,与全年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励,并列入干部考察、提干的重要内容,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投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经费保障到位。要建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把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经费纳入乡镇财政预算,解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软硬件方面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为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要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通过加强形势政策教育、社会荣辱观教育、素质教育,变农村人口压力为劳动力资源优势,切实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地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加大对农民群众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二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教育,重点是加强文化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的渗透和培训;三是以“迎省运、讲文明、树新风”为契机,积极拓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户、好婆媳等评选活动,弘扬社会正气,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四是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开展农民“阳光培训”等多层次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注重创新载体,进一步培育乡风文明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科学发展观要求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文明小区为单位,以民间民俗文化为载体,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农民参与进来,自娱自乐,通过开展广场文化、快乐周末以及国庆、中秋、春节、元宵等民间传统节日,组织玩龙舞狮、书法、绘画、歌咏、车鼓比赛、十音八乐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促进地方特色文化发展,经常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开展电影进村镇、文明进家庭活动。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村村通工程,实现农村电影“2131”工程目标,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求富、求知、求乐、求美,已成为时代潮流和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平台。一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以乡镇文体站、村级文化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建好村民文明学校、图书室、阅报栏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继续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二是切实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努力做到有场所、有设备、有管理、有效益。三是优化载体,活跃文化生活。要做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健康、进步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
(四)、突出办好实事,不断营造良好环境
精神文明创建,就是要把群众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三贴近”,从维护农民利益的具体事情抓起,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农村文明创建中,要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从用健康向上的社会先进文化建设好农村文化阵地入手,引导农民订阅党报党刊,完善村级文化室配套设施,普及村级文化室“八个有”,即有一处经常性休闲活动场所,有阵地管理机构,有一块黑板报,有三种以上报刊杂志,有一台电视,有300册以上藏书,有宣传阅报栏,有一处演出舞台(戏台),同时要求有条件的村要在普及“八个有”的基础上,提升村级文化室内涵,达到“十二个有”的目标,即有一支文艺队伍,有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上墙,有“三榜”(功德榜、成才榜、孝敬榜)内容上墙,有宫庙“神像”事迹上墙,使村级文化室成为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乐的好去处。同时,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一是抓好村镇建设规划,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道路建设、村落建设、房舍建设进行统一规划;二是继续深入推进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整治村容村貌;三是逐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大力实施“清洁乡村”活动,加快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一方面广泛向农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另一方面继续加强集中整治,大力加强环境卫生整治,逐步改变农村的卫生状况。
(五)、开展乡风评议,以乡风文明推动各项创建活动
乡风文明,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要静下心来抓,常抓不懈,逐步推进,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开展好各类道德风尚评议活动。在村级文化室设立“三榜”,即功德榜、成才榜、孝敬榜,及时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围绕农民生产生活中的言行,查找存在的不良习俗,发现亮点及时弘扬,对身边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评议;二是突出抓好家庭这一细胞工程,把开展好农村文明和谐家庭创建作为各项创建工作的突破口,积极开展“文明和谐家庭”、“文明户”评选活动;三是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签订文明协议、村民公约等方式,解决镇、村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使不良风俗得到了有效遏制,营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尚。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民群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创建活动的主力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应立足现实、深入生活、依靠农民、服务农民,多用农民群众熟悉的语言、身边的事情、喜闻乐见的形式、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办法,增强感召力、渗透力、吸引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民乐于参加的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引导农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而自觉投入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去,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文明镇、文明村、文化特色户、科技示范户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创建成效,充实创建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确保创建活动进村、入户、到人,落到实处,让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真正获益。
(六)、深化结对共建,推进新农村建设
11.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篇十一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1.家庭教育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是爷爷奶奶等,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年纪一般比较大,同时没有什么文化修养,故而直接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明显存在不足。农村留守儿童没有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难以形成良好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受父母外出打工的影响,他们认为学习没有用,想和父母一样外出打工。还有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一些儿童可能会觉得自己与别人有一定的差距,产生了自卑感,没有安全感与安全意识,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发育不健全。
2.学校教育不健全
大部分的农村学校仍是以学生的文化成绩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只注重学生文化成绩的提升,而没有有效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这样的学校教育直接影响了留守儿童健康、全面地发展。当然,由于学校在农村,其教学资源也不够充分,大部分的学校是寄宿学校,住宿条件一般不如城市学校好,学生的生活环境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此外,教室的教学设施也不健全,像多媒体技术教学等还没有真正落实到农村学校之中。除此之外,大部分农村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而学校也没有完善的教学设施,这也使得学生难以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从而对英语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3.社会教育存在问题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部分地方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加强重视,但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过程中并没有实行有效的对策。同时,由于社会对农村学生监管不够,而一些农村学校环境不够优越,存在网吧、台球厅等不良场所,这些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让学生无法专心学习。
二、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1.注重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于儿童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的学习动机。故而,作为父母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此,笔者认为留守儿童的父母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彻底改变只要有丰富的物质就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这一错误观念。父母不能常常陪在孩子身边,但要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利用节假日回来陪陪孩子,注重孩子的身心发展,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选择。当然,要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监护人还需要强化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监护人远比父母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多,故而监护人应时时学习,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对此,笔者认为监护人应利用网络、电视、书本等途径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多与学校教师沟通,对孩子进行全面了解,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2.注重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引导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场所,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而应注重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引导作用。对此,笔者认为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将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同家长联系与沟通,以此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效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置专门的辅导员,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促使儿童健康全面发展。当然,学校还可以与家长合作,对家长进行有效的培训,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家庭环境。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大量引进先进的教学器材,注重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以社会教育推动儿童教育
良好的社会教育对于儿童教育也十分重要,是引导学生成才的重要载体。对此,笔者认为社会教育活动中应注重营造一个良好、清静的学习环境,彻底清除学校周围影响学生学习的不良场所。同时,社会教育还应注重一些社会爱心群体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作用,以有效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总而言之,只有充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才能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同时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当然,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这些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在余.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9(05).
12.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及对策建议 篇十二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
(一) 心理问题突出, 性格偏激。
儿童时期是人的心理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 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 感受不到家庭的呵护与关爱, 缺乏父母的正确指导与管教, 享受不到同龄人所拥有的父母之爱, 因此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自卑心理严重、脾气暴躁、自律能力较差、易冲动、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等特点, 有些甚至还对父母、家人、社会有敌对情绪。
(二) 学习能力低下, 缺乏约束。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监护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 对教育有心无力, 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着学习思想不端正, 缺乏自我约束, 认识不到自身努力的重要性, 应付了事的现象。根据调查, 学习成绩一般和很差的留守儿童占69%, 良好的占19%, 优秀的占12%。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社会中诸如“读书无用论”、“教育无用论”等不良思想的影响, 以致他们在学习方面, 动力不足, 积极性不高, 不思进取, 对学习失去兴趣。
(三) 道德教育缺失, 出现脱节。
儿童阶段是一个人道德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也是将社会道德标准内化成自我道德要求的重要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监管的缺位, 导致道德教育只能依靠学校完成, 但是大部分的学校, 片面追求升学率, “重智育轻德育”, 流于形式, 将德育课搁置一边, 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道德判断不清晰、模糊, 产生脱节, 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思想及行为上滋生出许多问题。
(四) 法制意识淡薄, 监管乏力。
近年来, 留守儿童违法事件呈上升趋势, 本身农村的法制意识比较淡薄, 加之由于学校和监护人对法制教育重视不够, 对留守儿童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出现了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而受到一些同龄人的不良习惯和越轨行为的影响, 染上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恶习, 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原因分析
(一) 家庭关系松散, 成长缺乏亲情的抚慰。
由于儿童正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 各个方面还不成熟, 需要和父母经常交流, 父母在这关键时期承担着重要角色, 是临时监护人无法替代的。临时监护人受制于年龄、文化、时间和精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往往无暇顾及留守儿童思想情感的变化, 使得留守儿童缺少正常的与人交流的机会和渠道, 有了烦恼不主动或者不愿意向家人倾诉。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或放任状态”
(二) 德育教育匮乏, 成长缺乏正确的引导。
在义务教育阶段, 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便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但是大多数学校在思想品德课的设置上存在不少问题, 由于有升学压力, 学校普遍重视学生智育而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也相对保守和被动, 学习时间大部分被考试科目所占据, 而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时间甚少;其次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陈旧、僵化, 脱离青少年的实际。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因此也就无法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三) 不良因素影响, 成长环境亟待改善。
部分农村存在着崇尚金钱万能等不良风气, 某些人认为“读书无用”, 受这种观念和家长一些不良言行的影响, 一些留守的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 只想和爸爸妈妈出去打工挣钱, 学习成绩下降, 无心向学。随着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 电子游戏厅、台球室、特别是网吧等娱乐场所进入乡村, 个别网吧, 由于监管的疏失和利益的驱使, 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加上未成年人自制力又较差, 往往沉溺于网络游戏, 不能自拔, 而这些网络游戏中有些充斥着色情、暴力, 使他们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终日寄情于虚拟世界, 往往会把网络游戏中的情形带回到现实世界, 导致一些违法案件的发生。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 充分重视家庭教育, 巩固基础功能。
一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 提升监护人素质。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任何其他人都无法取代的, 特别是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 家长尽量为了孩子可选择较近的地方务工, 或是一方留在家里方便照顾孩子。受制于文化水平和思想意识, 监护人的素质和意识都亟待提高, 成立家长学校, 对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培训”, 传授科学教育方法, 提升家长的教育素质。二是积极创造条件, 把握儿童思想动态。父母要经常与班主任沟通, 了解孩子生活和思想状况, 充分利用网络、电话、书信等形式, 与孩子交流沟通, 积极引导孩子。学校利用专门的亲情热线、视频通话等手段, 鼓励孩子多与父母聊天、谈心, 增进感情, 尽量做到每半个月与交流一次, 把握孩子思想动态, 积极配合老师, 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三是防止出现真空现象, 代理家长进行监管。由于部分临时监护人年事已高或自身责任心不强, 监护不力, 让孩子处于无人监护的状况, 放任自流, 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社区组织热心的退休人员、志愿者充当代理家长, 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 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 健康成长。
(二)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 加强主导功能。
一是更新教育理念, 创新德育教育。通过各式主题活动开展, 创新德育教育形式及内容, 打造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德育课堂。开展主题班会、读书会、课外实践等途径,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教化, 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习的目标、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等等。二是加强管理机制, 畅通信息渠道。学校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 班主任每月填写, 实行动态跟踪, 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 性格特点, 开展教育。定期与家长、监护人沟通、反馈, 让父母能全方位了解孩子的成长变化, 密切父母与孩子的联系。三是开展心理咨询, 关注儿童成长。建立心理咨询室, 配备心理咨询老师, 密切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为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开展相应的心理讲座, 进行心理疏导, 以生动的事例讲解,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留守现象、亲子关系和学业成长, 同时进行自尊、自爱、自护等培训, 让孩子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二) 充分调动社会资源, 发挥辅助功能。
一是政府出台政策, 消除城乡差距。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取消户籍限制, 让农民工子女也能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 不再留守。落实农村学校经费保障, 增加硬件投入, 翻新校舍, 改善住宿, 增加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体育馆等文化娱乐设施, 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实施营养厨房工程,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是发动社会各界, 开展志愿活动。依托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 征集爱心志愿者, 形成社会合力, 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利用周末及节假日, 开展知心哥哥、知心姐姐活动, 进行一对一学业辅导, 亲情陪护, 自护教育, 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利用寒暑假, 广泛开展三下乡活动, 大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 激励孩子成长成才。三是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营造良好氛围。联动社区、派出所、文化执法大队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清理查缴文化垃圾, 查处整顿黑网吧、彩票投注站、歌舞娱乐场所, 净化校园周边文化环境。配备校警、校车, 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军为, 丁成际.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探讨[J].邢台学院学报, 2010
[2].肖丽华, 李雅兴.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及对策建议】推荐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10-02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解决措施06-19
十堰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08-27
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合法权益法律保护机制的建立和完善07-17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08-12
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07-07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09-22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调查08-11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经验做法08-18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