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议论文阅读技巧(共12篇)
1.中学生议论文阅读技巧 篇一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如在教学《雪孩子》一课时,我先问学生喜欢雪吗?再告诉他们带来了《雪孩子》的故事。随着我声情并茂的讲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有趣、奇特、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结局之际,我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欲知故事情节,请自读课文。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认真读书。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文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用猜谜语的方法激发阅读兴趣。如在教学《胖乎乎的小手》时,我先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画图画,人人不能离开它。这样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了,都想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干什么。这样很自然的就去读文,看看兰兰的小手干了些什么。
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精读法。即逐字逐句精讲细读的阅读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增强语言修养,提高语文能力。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当拿到一篇语言隽永,运用典范的好文章时,我们就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因为学生年龄小,如果干巴巴的让他们这到那到,等于白搭,必须动手训练。每次我们先让学生晃晃自己的小脑袋,摸摸自己的小耳朵,大声回答:准备好了。看上去这个办法很拙劣,但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真的非常有用。因为在晃、摸的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得到了放松,相当于小小的课间操,他们的思想一下子集中起来了。然后让学生边读边思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精读句段,则要求学生琅琅诵读,通过眼、口、脑、身,变无声的文字为琅琅有声的语言的阅读,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有助于记忆精彩片断,想象情境,感受作品的美。
2、快读法。现今科学突飞猛进。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因此,我们还应教学生快读法。快读法的主要目的是把握文章大意,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一般情况,老师可先提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在规定的时间里读完,接着,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时间一长,学生读得快,理解得也快。学生速读的习惯和能力得到了培养。
3、批注阅读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批注的方法。预先,我们统一了阅读批注的符号和格式。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勾画圈点,同时还做好读书笔记。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并在摘记中写上一句话体会。每周一次,并及时检查评比,既查数量,又看质量。每学期评选两次优秀读书笔记,要摘抄,学生势必筛选,要筛选,学生势必认真鉴赏品位。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提高。
4、小组讨论法。在学会批注阅读的基础上,由老师找一些有阅读价值的文章,统一发给每一位学生。先请学生自己轻读一遍,读的过程中,请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小问号,然后同桌或四人小组一起讨论逐个解决,接着推派代表大组交流:我们小组刚才提出了这几个问题,我们是这样解决的……对一些难度大一些的问题,由老师进行启发引导。通过多次的训练,学生能在阅读中充分融进了自己的个性,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得以了培养。
总之,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方法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阅读方法的掌握与否,是检验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决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应“授人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2.中学生议论文阅读技巧 篇二
一、江苏省近5年高考阅读理解题分析
1.2009-2013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的阅读理解题类型统计。
【2009年】体裁:议论文1篇, 记叙文1篇, 说明文2篇。题材:女性喜欢交谈, 幼儿园小朋友“刁难”老师, 公共汽车票, 土壤的知识。
【2010年】体裁:议论文1篇, 说明文3篇。题材:人对狼的态度, 英文姓/名, 美加旅游交税对比, 中国高铁环亚洲计划。
【2011年】体裁:议论文1篇, 说明文3篇。题材:人性本善, 发明创造, 招收成员海报, 深海风力发电。
【2012年】体裁:议论文4篇。题材:一个人在荒岛, 美国农业老年化, 药品危害, 文学作品。
【2013年】体裁:说明文1篇, 议论文2篇, 人物传记1篇。题材:公园传单, 辩证地看待排队行为, 生物生态, 马克·吐温和他的6本书。
5年的阅读理解题中推理判断题量分别为:7, 7, 4, 5, 8;事实细节题为6, 7, 8, 8, 4;主旨大意题为1, 1, 1, 2, 3;词义猜测题为1, 0, 2, 0, 0。
2.数据统计分析。
(1) 体裁方面:议论文和说明文占主体地位, 阅读理解偏重于对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的考查。还可看出议论文的体裁正在高考阅读理解中凸显其地位, 议论文已成为主要的考查体裁。
(2) 题材方面:涉及的范围较广, 从对各种话题、事物的阐述, 到对各类问题的议论, 从中国国内的主题到国外现象的说明和议论, 每一篇都是新鲜的内容。可见阅读理解越来越具有灵活性, 是能力测试题。
(3) 设题方面:推理判断题和事实细节题比重很大, 主旨大意题和词义猜测题比重相对很小。阅读理解题还是突出对于文章的具体内容、细节的理解, 主要是考查学生寻找信息、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二、阅读理解的解题策略
1.破解细节理解题。细节理解题一般根据短文提供的信息和事实进行提问, 命题人通常通过对文章细节加以改写, 来考查学生准确理解细节的能力。细节理解题难度不大, 只要考生做题时细心, 就不会失分。
(1) 细节理解题的出题特点。这类题中的干扰情况有改变句子的时态或语态;近义词、反义词的变化, 表现在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以迷惑考生;主语或谓语的改变, 把原来A做的事改成B做的;文不对题或无中生有, 即根据主观想象错误地推断出一个结论, 与原文内容毫不相干。
(2) 破解细节理解题的策略。根据细节理解题的特点, 笔者建议的方法为寻找所需信息, 如年代、数字、人名等, 把握住关键词, 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 还要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 千万不能张冠李戴, 错误理解选项或原文。
2.巧解推理判断题。推理判断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直接陈述的观点或描述的事实的基础上, 领悟作者的言外之意, 得出符合作者意愿的结论, 即根据作者暗示的内容, 推断出合理的结论。
(1) 推理判断题的出题特点。要了解题干中常用的词, 如infer, learnfrom。判断题干扰项的典型特点为错误推理, 鱼目混珠, 还有一种是没有进行推理, 选项只是重复了原文中已经呈现出的事实, 没有经过推理。
(2) 巧解推理判断题的策略。①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原文, 从字里行间捕捉有用的提示和线索进行推理判断。利用正向推理或逆向思维去推断出该句话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同时还要理清前后句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对比关系以及内在的逻辑关系。②明确作者的 写作意图, 体会词义色彩, 利用文章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褒贬之意, 进行合理正确的推理判断。③最关键的是千万不能用自己的观点来进行推断, 否则容易出错。④遇到推断文章出处的题时, 要分析文章的结构及内容, 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揣摩出文章的类型或出处。这时排除法也是必须配合使用的方法。
3.明晰主旨大意题。主旨大意题通常分为两种:选出文章最佳标题和概括文章或段落大意。
根据其出题特点, 考试时可利用略读或跳读法找中心句、主题句。抓住文章的首段与末段及段落的首句和末句, 顺着其提供的主要线索, 就能归纳出文章的大意了。要了解文章标题的特点, 那就是必须涵盖全文的意思, 并且简洁明了、新颖醒目, 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
3.浅议阅读理解中词义猜测解题技巧 篇三
高考阅读理解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命题,基本上可以分为五类:1.细节理解题;2.词义猜测题;3.主旨大意题;4.推理判断题;5.篇章结构题;6.观点态度题。历年来高考试题中的生词量有增无减,《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读懂生词率不超过3%的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文和有关社会史知识等不同题材的材料”。而每年在高考阅读中出现大量的生词成为学生理解文章的“绊脚石”。所以掌握正确的方法,我们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猜测出文中生词的含义以及提高词义猜测题的正确率。下面本人就结合2010年各省的高考来谈谈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之一:词义猜测。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同义词、近义词:作者可能会用一个近义词或者同义词去解释另一个更难的词,以便使他的文字意思更清楚,近义词往往出现在同一句或者同一段落中,而且通常会有以下这些信号词:and, or, namely, that is (to say)等。
例如:2010重庆卷:One morning more than thirty years ago, I entered the Track Kitchen, a restaurant where everyone from the humblest(卑微的) to the most powerful came for breakfast. I noticed an empty chair next to an elderly, unshaven man, who looked somewhat disheveled.
Q: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disheveled” mean? ____.
A. UnfriendlyB. Untidy
C. GentleD. Kind
分析:根据an elderly, unshaven man, who looked somewhat disheveled. 可知disheveled与unshaven是同义词,故选B。
方法二:反义词:利用文中的反义词以及表对比关系的词(组)来猜测词义。通常在句中,上下文中出现以下这些信号词:unlike, but, however, while, instead, otherwise, on the other hand等。
例如: 2010四川卷:While matters of money and care won?蒺t be settled for weeks, Jane hardly puts her life on hold.
Q: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third paragraph mean? ____.
A. Jane?蒺s life is very difficult
B. Jane continues to live as usual
C. Jane almost can?蒺t control her life
D. Jane works very hard to live a happy life
分析:依据While matters of money and care won?蒺t be settled for weeks, 此处while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意为“尽管钱和抚养的问题在几周内难以解决,但Jane几乎不让生活受到影响。”因此正确答案为B。
例如:2010广东卷:It is probably not your fault, but once you form the habit of blaming somebody or something else for a bad situation,you are a loser. You have no power and could do nothing that helps change the situation. However, you can have great power over what happens to you if you stop focusing on whom to blame and start focusing on how to remedy the situation. This is the winner?蒺s key to success.
Q: The underlined word remedy in Paragraph 1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
A. avoidB. acceptC. improve D. consider
分析:根据However, you can have great power over what happens to you if you stop focusing on whom to blame and start focusing on how to remedy the situation.尤其是however,进行意思上的转折,所以应选C。
方法三:定义、解释或举例:在文中的字里行间,对生词以定语(从句),表语或同位语(从句)甚至是逗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引出并加以解释说明的方式。
例如:2010江苏卷:The most common occupational name is Smith, which means a person who makes things with iron or other metals. 根据句中which means a person who makes things with iron or other metals,可知occupational 意思为“职业的”。
例如:2010四川卷:Fox Point is operated by Palladia, a group that specializes in providing housing and services to needy people. 根据同位语 a group以及定语从句that specializes in providing housing and services to needy people.就可知道:Palladia是一个专门从事提供住所、服务给穷人的团体。
方法四:因果关系:从原因推测结果,从结果推测原因。常有以下的这些信号词: because, as,since, for, so, thus, as a result, therefore, so that, etc
例如:2010辽宁卷:I hated dinner parties. But I decided to give them another shot because I?蒺m in London. And my friend Mallery invited me. And because dinner parties in London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back in New York.
Q: What does the word “shot” in Paragraph 1 probably mean? ____.
A. ChoiceB. TryC. StyleD. Goal
分析:从第一句的hate,到but意义上的转折,以及后两句because I?蒺m in London和because dinner parties in London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back in New York可知try的意思接近shot,意思为:尝试。因此答案为B。
方法五:情景推断:猜测任何词义都离不开文章的语言情景,词义可以从上下文的具体语言环境中推断出来。
例如:2010湖北卷:Both sides want peace, but neither feels it has any power to stop the conflict. In part, this is because neither is willing to admit any responsibility for starting it. From the parents?蒺 point of view, the only cause of their fight is their adolescents?蒺 complete unreasonableness. And of course, the teens see it in exactly the same way, except oppositely.
Q: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art in Paragraph 2 mean? ____.
A. The teens blame their parents for starting the conflict.
B. The teens agree with their parents on the cause of the conflict
C. The teens cause their parents of misleading them
D. The teens tend to have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ir parents
分析:从“In part, this is because neither is willing to admit any responsibility for starting it. From the parents?蒺 point of view, the only cause of their fight is their adolescents?蒺 complete unreasonableness.”和“except oppositely”可以得出答案为A。
方法六:代词替代法:一般来讲,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在这一句的前后句中能找到相应的内容。
例如:2010北京卷:There are pressing calls on the resources(资源) of the government. Using taxpayers?蒺 money to help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to earn high incomes in the future is not one of them.
Q: The underlined word “them” in Paragraph 2 refers to ____.
A. taxpayersB. pressing calls
C. college graduatesD. government resources
分析:根据上一句There are pressing calls on the resources (资源) of the government.可知道答案为B。
方法七:经验和常识:
例如:2010陕西卷:When I first got an e?鄄mail account ten years ago, I received communications only from family, friends, and colleagues. Now it seems that every time I check my e?鄄mail, I have an endless series of advertisements and other correspondence that do not interest me at all. If we want e?鄄mail to continue to be useful, we need specific laws that make spamming(发送垃圾邮件) a crime.
Q: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correspondence” in the Paragraph 1 probably mean? ____.
A. messagesB. ideas
C. connectionsD. programs
分析:现在的e?鄄mail有许多advertisements,根据常识我们应该知道e?鄄mail上还有我们不感兴趣的信息。
方法八:构词法:英语单词大多是由词根、词头(前缀)和词尾(后缀)所组成。词根是单词最基本的部分,表达单词的基本含义。在词根前或后加上前缀或后缀,可以用来引申或转变原词的意义。只要我们掌握了各种词根、词头和词尾的基本含义,那么就可以很容易猜测出由其构成的新词的含义了。下面本人主要谈谈构成新词义的前缀。
例如:2010江苏卷:fore?鄄(先于;预先):foresee(预见,预知);extra?鄄(超出;非常):extraordinary(非凡的); step?鄄(继……):stepmother(继母),stepbrother(继弟)
例如:2010浙江卷:super?鄄(超级):superstar(超级明星);co?鄄(共同):corenters(合租人); multi?鄄(多个,许多的):multitasking(多任务处理)
例如:2010山东卷: over?鄄(在……之上):over?鄄consumption(过度消费); semi?鄄(半):semiconductor(半导体)
例如:2010湖南卷:auto?鄄(自己的):autobiography(自传);self?鄄(自身的):self?鄄controlled(自我控制),self?鄄pity(自怜)
例如:2010湖北卷: self?鄄taught(自学的);semicircle(半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常在阅读理解文章中出现的重要前缀:en?鄄(使): enable使能够; inter?鄄(相互): interaction相互作用; anti?鄄(反抗): anti?鄄Japanese War反日战争; bi?鄄(双,二): biweekly双周; tri?鄄(三):triangle(三角形),等等。
除了掌握以上的方法外,我们还要注意文中的熟词生义。
例如:2010江苏卷:China prefers that the other countries pay in natural resources rather than with capital investment. capital我们所熟悉的含义:首都, 但在这里应理解为:资本,资金。
例如:2010四川卷:Every writer starts off knowing that he has something to say, but being unable to find the right ways to say it. He has to find his own voice by reading widely and discovering which parts of the writers he agrees or disagrees with, or agrees with so strongly that it reshapes his own world. voice我们所熟悉的含义:声音、嗓音, 而在这里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理解为:a way of writing。
4.中学生议论文阅读技巧 篇四
一、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亮点进行反复的品味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中亮点多读多思多品味,从而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在品读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1. 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美点。美点指的是人物美好的心灵、行为;文章优美的语言;诗词中优美的意境等等。如阅读课文《黑孩子罗伯特》,针对其中的罗伯特的艺术形象,我指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思考,既要品味出罗伯特的善良、纯朴、富有同情心的性格和美好的心灵,又要品味出罗伯特作为黑人为消除种族歧视所起的作用,这都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提供—个广阔的施展空间.
2.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动情点。动情点指的是能够打动读者的地方或饱含作者深情的地方。如《狼牙山五壮士》中对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后的“壮言” “壮行”的描写,引导学生品味此段,可激发学生对文章主题、对人物的那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的深刻思考,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发他们的发散思维和深层次的思考,培养他们阅读创新的能力.
3.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警示点。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四周围黑洞洞的,怎么能不碰壁呢?”这带有哲理意味的话可以引发学生的讨论争鸣,谈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在交流中开拓创新思维.
二、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情理展开丰富的联想
在阅读过程中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对于深入理解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将文章的情理迁移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正确使用联想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1. 可以提示学生进行类似联想。类似联想是指因为事物有相似特点而引起的联想。如阅读《瑞恩的井》,由体会文中的6岁孩子瑞恩为喝不到清洁水的非洲人民攒钱
打井所表现出来的爱心,可以联想到《黑孩子罗伯特》中罗伯特不计前嫌,为救白人同学而毅然捐出自己积攒的买心爱的飞机模型的钱。这种类似联想既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横向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理解环节,又能在温故的基础上开拓知新.
2.可以提示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联想。也就是触景生情,读文生感,引发对现实的感悟。如阅读《长江之歌》《黄河之水天上来》《最后的淇淇》,联系实际,通过查找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你认为应该怎样进行环境保护?这种联系现实的联想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在争鸣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创新阅读是体现“智慧”的阅读。在创新的阅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读中变、读中悟、读中创,读写结合。教师在阅读指导中体现不出“创意”,教学就不可能新颖、与众不同,创新的阅读就不可能彰见出“教者的个性”,更不可能成为“艺术”。
5.中学生议论文阅读技巧 篇五
[摘要] 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选择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贴近生活的经典名著去阅读,并寻找契机,结合课文教学,影视作品等巧妙地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坚持和学生共同进行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从内容、要求、方法等方面予以悉心的指导,正视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差异,肯定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展示阅读成果。[关键词] 指导 课外阅读 有效
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心理学界也普遍认为,对孩子来说,阅读是一种全方位、多维度的智力体操,它能使孩子的头脑逐渐变得灵活敏捷,并进一步促进孩子心智的全面成长。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重视。在当前“书香校园”、“经典诵读”的琅琅书声中,读什么,怎样读,也需要我们去深刻的思考和研究。
一、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作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亲近经典,享受阅读名著的快乐
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阅读经典,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境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文学经典名著有不同的接受要求。对小学阶段的儿童而言,接受能力有限,如果把太多的宏大、深奥的作品作为阅读对象,显然是不适宜的。对他们来说,经典不仅仅是《唐诗三百首》或是《西游记》等四大古典名著,他们更有自己的经典:《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故事等。因此小学阶段的孩子阅读名著时,数量不宜太多,篇幅不宜太长,宜以童话、寓言、或独立成章的名著片断为主,既有可读性又容易读懂。中学阶段,随着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的数量范围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仍有所侧重,中学的语文教材结合中学生心智成长的实际,专门设立了“名著导读”栏目,每学期推荐3部名著。如七年级上学期,就推荐了《爱的教育》,《繁星•春水》和世界著名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三部作品。但我认为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安排的顺序。只要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学生初中阶段阅读的书目心中有数,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及阅读情况由教师二次推荐。只有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读物,才能成为学生的经典,才有兴趣去阅读。
2、选择一些和生活联系紧密的作品。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作品,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也能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如《爱的教育》,这是一部专门为9~13岁的孩子创作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恩利科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非常切合小学阶段儿童的的生活实际,而且内涵丰富,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爱。《伊索寓言》风趣幽默又充满人生的智慧,其中一些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常被用来阐述人生道理。很多孩子都很喜欢读《淘气包马小跳》,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班级中就有“马小跳”,书中讲述的就是他们自己的生活。
3、寻找合适契机,巧妙的开启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阅读只能是一句空话。有了兴趣,学生会形成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如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单元安排了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之余就可以推荐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让学生阅读,以他历经磨难的成长经历,告诉孩子们如何面对成长的烦恼,做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在我们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名著片断、经典节选,教师借助学习课文的契机,适当加以引导、鼓励,就可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另外,现在的学生爱看电视、电影,中国的四大名著,国外如雨果的《悲惨世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不但被改编成电影,还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如果教师鼓励学生把热映中的影视作品和原著结合起来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师做学生阅读的参与者、指导者、评价者, 深化培养学生的阅读行为。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体味到了一些阅读的快乐,但还并不是真正有效的阅读。快乐有效的阅读还需要教师参与其中有效组织,进行科学的方法指导和积极的阅读评价,使学生感觉阅读并不是件困难的事,体会到阅读的收获和成就感。
1、教师要做阅读的参与者。
教师自己参与阅读的过程,也是组织学生阅读的过程。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学生阅读名著,教师自己却对作品一无所知,怎么可能有效地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从客观上讲,学生课外读过的书教师不可能都读过。这不仅仅是因为每个人的精力有限,而且是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有必要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去读。我在教学中,就坚持做到,自己先阅读,再给学生推荐;如果学生因兴趣自由选择阅读的书,也要去读一读他们喜欢读的书的扉页,查一查目录,看一看重点章节,问一问读书的感受,说一说赞赏的话,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关怀、赞赏他们,产生心理上的鼓动力。
阅读活动要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组织是关键。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进行“好书推荐”和“好书大家看”活动,鼓励学生把自己拥有的课外书放到“班级图书角”里,资源共享。有了资源,读书时间是问题,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坚持进行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全班统一行动,专门进行阅读或读书汇报交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读物。阅读中可以随意交换读本,也可以自由讨论遇到的难题,还可以离开座位和伙伴一起读,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读书,学生们觉得轻松自然,无忧无虑。双休日等课余时间,则组织校外读书小组。根据学生的居住区域组成阅读小组,由小组长安排时间集体或自主阅读。实践证明,这种阅读方式切实可行,深受家长及学生欢迎,它改变了学生双休日、节假日生活单调的局面。
教师的参与和组织,既为学生创造了阅读的条件,也培养了一种积极、快乐的读书氛围。良好的氛围培养了学生好读书、多读书的良好习惯和态度;良好习惯和态度又将不断的促进课外阅读的进行。
2、教师要做阅读的指导者, 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
怎样指导孩子的课外阅读?说起指导,就会让人想起喋喋不休的说教,不厌其烦的方法和技巧。其实,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是保持热情,保护兴趣;然后才是方法和技巧。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教师要在推荐阅读内容和布置要求上应材施教。在布置阅读量上要适当。一般来讲,小学生在每学期,能根据兴趣及老师的指导读一本自己感兴趣的名著即可。同时,阅读要求也不宜过高,要允许学生“不求甚解”,甚至是囫囵吞枣。这是因为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必然有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而小学生,甚至是中学生,受自身阅历的影响,对名著的理解可能还比较肤浅,不太可能达到很高的层次。太高的要求很可能会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目标应该让学生 “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比较容易体会到阅读的成就感,阅读的兴趣也就会浓厚起来。对于中学生,知识水平及理解、阅读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阅读量上,除了教材或教师推荐的统一读本外,还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允许学生自己去选择。如;可以在课余时间读指定的名著,这样便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交流,在寒暑假就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自选读本。在阅读要求上,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
课外阅读,虽然以学生自读为主,但教师还要在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深度等方面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如指导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彩部分和难点,则要像读课文那样精读,二者结合,收获才更大。再如,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写读书笔记,作批注,制作摘记卡片等。对阅读过程要加以监督,对阅读效果要加以检查。在学生阅读期间,教师要关注询问,回答学生的质疑,发现问题随时指导,尤其要注意帮助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倡导学生查用工具书,自行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一段时间后,允许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共同探讨。这样才能保证名著阅读教学的有序进行。
3、教师要做阅读的评价者。
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持久的自觉活动,达到有效的阅读,充分肯定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当一篇篇读书心得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学生的满足感不言而喻,毫无疑问他们将带着更大的热情投入今后的阅读。因此,学生进行了阅读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这种评价不仅体现在阅读的量上,也体现在阅读的质上。不仅体现在对学生个体的评价上,也体现在对学生集体的评价上。我认为在阅读评价上要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要允许存在阅读体验的差异,即教师要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更是一种纯粹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互动。这种对话受到学生的个性、阅历、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阅读的结果,也就是对课外读物的解读一定是有差异的,有时候这种差异会很大。例如,在《西游记》中有的孩子关注的是七十二变,有的孩子读到的是孙悟空的机智勇敢,有的孩子却喜欢猪八戒„„
面对在阅读中存在的体验差异,教师应该有正确的评价,即要认为这种差异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是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的成果,其中包含学生真的思考、真的体验、真的感悟;同时,我们还应该有明确的态度,即允许这种解读的差异的存在,并且要支持和鼓励在阅读中的体验差异。只有这样,阅读才是鲜活的,有个性的;只有这样,阅读才可能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第二、创设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更多人面前展示他的阅读成果,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阅读动力,并从中获得更多启发和方法,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小学生喜欢游戏、喜欢比赛、喜欢表现,在阅读的过程中或阅读后,来点游戏比赛等能极大的激励学生阅读。如果让孩子捧着“成果”回家,得到长辈的赞扬和笑声,孩子的阅读愿望更会欲罢不能。中学生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开展如读书交流会、专题辩论会、撰写读书心得等活动。“读书交流会”将一些读书很有心得和成果的同学推向前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读的书,讲述对该书的理解和思考,也袒露自己读书的困惑,还必须接受同学们围绕该书的质疑,完成答辩。在这种交流活动中,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必将极大地拓展其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阅读质量,并将极大地推动其阅读热情。如在学生阅读《水浒传》后,来一场“梁山好汉之我见”的专题辩论会,即是对学生阅读成果、个性体验的了解,也提供了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表达个人认识的机会。也可以把写得好的心得体会、专题评论,分期分批地在宣传栏或宣传报中刊出,进行交流。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选载,便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激发了他们的读书兴趣,也推动和促进学生的阅读活动。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教师通过有效的指导,将会引导学生的阅读从兴趣发展为一种乐趣,一种习惯,一种需要,从而终身受益。
单
位:宁夏灵武市回民中学 姓
名:李文山
联系方式:*** 邮
6.浅议合同谈判的技巧 篇六
在合同谈判中,一般来说谁的知识面宽,谁的谈判策落运用的当,谁就能做到游刃有余,掌握主动。合同谈判即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关键一环。
1、依法造势:就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在谈判中制造双方平等谈判的声势。在合同谈判中要有大度的气势和平等谈判的态势。例我公司在一大型楼盘销售合同谈判中,对方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在这种情况下,我方采取依法造势的策略,首先强调在谈判时,双方都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第二强调我公司是一个具有特级资质的大型企业,是依法守法重合同守信誉的企业,在谈判时双方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诚信协商,任何霸道的行为都会造成谈判的破裂。通过依法造势与对方有理有据的谈判,赢得了对方的理解,保证了双方在平等基础上开始谈判。
2、抓大放小:就是大的原则不能放弃,小的条款可以协商,达到“求大同、存小异”的目的。在谈判中,要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又要保证谈判的成功。例如在我公司的楼盘整体销售报价谈判中,对方要求我方以清单的形式报价,此种楼盘销售报价方式,在以往的楼盘销售中不常见,我放经过仔细研究对方的招标文件,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对暂估项目的实际结算价超出部分的价格,我方不再计取相应的管理费及利润,让利于客户。我方既取得了相应的效益,也为下一步谈判打下了基础。
3、要好意思说 不:在谈判中,双方各自代表本公司的利益。如有感觉有必要说 不,就应该勇敢地提出来,只要你说的有道理,会使对方相信你说 不 是认真。在我公司最近的一次谈判中,对方提出个别专业项目不列入成本中,由对方单独支付,我方不同意。对方一定要坚持,我方据理力争,提出该方式不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及以后对我公司带来经济损失隐患,提出可以双方市场调研及咨询有关部门,结果对方服气的遵从了我方提出的方式。
4、舍远求近:所谓舍远求近,具体到款项的支付,就是要体现“迟得不如早得,早得不如现得”,只有款项早日收回,才能保证成本尽早收回,减少资金成本损失,利润尽早形成。
7.浅议如何引导学生阅读 篇七
关键词:阅读,方法,小学生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但这种机械的漫无目的的读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 到底该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阅读呢?教师引导小学生阅读要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要明确阅读的目的, 其次还要掌握朗读的方法。
一、阅读的目的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011) 》中, 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 (1-2年级称“写话”) 、“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都有目标要求。其中, “阅读”一项目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就“阅读”而言, 综合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大致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感受阅读的乐趣。
2.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积累词语。
4.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 在诵读诗文的过程中展开想象, 体会诗人的情感。
6. 感受、积累优美的语言, 包括优美的词语, 精彩的句段。
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 在引导小学生阅读时就要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对于一篇课文, 小学生是有一个认知过程的。从陌生到熟悉, 再到情感的共鸣。从用普通话正确朗读到流利地朗读, 最后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这个发展过程都离不开小学生阅读课文。先要把课文读通顺, 从而了解课文的大意, 进而抓住与主题紧密联系的词语或句子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换而言之, 即教师开始要引导小学生读准课文, 包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此基础上, 再来引导小学生把课文读好, 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具体到一篇课文, 我们可以结合不同阅读方法的特点、作用来进行阅读。
二、阅读的方法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 有范读、领读、齐读、默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等。不同的阅读方法能起到不同的效果。
范读, 能起到示范、规范语言的作用。一般要求朗读者对文字的读音准确、情感把握准确。可选择教师示范朗读, 也可选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示范朗读。示范朗读能够减少学生读错字音的概率。一般在初读课文时, 想让学生尽快地熟悉课文可以采用范读的方法。
默读, 给了小学生独立思考领悟的空间。比如对陌生词语, 小学生可以先通过自主查字典等方式来理解词义, 进而能自主疏通文章的大意。这样, 熟悉一篇课文花费的时间相对范读要长一些, 但能激起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默读又能完成“了解课文词句的意思”和“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这目标。一般亦适合安排在初读课文的时候。
齐读, 它能起到很好的纠错改正的作用。可以是全班齐读或小组齐读。小学生在齐读的过程中会有一个从众的心理, 如果某一个字音在自己不确定时, 听到大多数同学都是那样读的, 他们会跟着别的同学一起读准确, 相反, 如果这个字音有很多学生都感到认识有难度的时候就会凸显出来, 则便于老师集中纠正和讲解。齐读可以是在讲解生字、词之后, 便于进一步对学生语言的规范。也可以安排在学生理解了文章大意的基础上, 引领学生齐读课文的某一句、某一段, 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思想感情的把握。还可以作为课堂小结, 最后让学生齐读文中的中心句、中心段, 明确课文的主旨, 在齐读过程中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
分段读, 便于具体分析课文内容。是在学生熟悉课文大意之后, 引导学生具体体验作者所表达情感时, 可抓住重点词语、句段, 使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积累优美的词语, 精彩的句段。
分角色朗读, 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适合于有几个或多个人物的课文。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 能更准确地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性格, 把握人物的形象,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在分角色朗读时, 能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情感。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分析人物形象时, 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
配乐朗读, 有很好的渲染气氛的作用。通过音乐能够很快把学生带到课文情境中去。比较适合抒情意味浓的散文或诗歌。在选择背景音乐时, 要选择跟文章主题情感相匹配的。还要注意音乐的旋律与课文情感的发展变化相吻合, 这样才能够相得益彰。否则, 会阻碍学生正确理解的思路而适得其反。如果在初读课文、范读课文时采用配乐朗读, 能很快地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 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8.在阅读中学习表达技巧 篇八
观察是学生掌握知识、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敞开这个窗口,各种各样的知识、方方面面的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涌来。那么,怎样打开这个窗口呢?在阅读中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如《长城》一课,作者运用的是先整体后部分的观察方法,后边的描写是对长城局部的观察,具体写了长城的外形、高度、顶部宽度及设施、作用等。而《参观人民大会堂》、《参观刘家峡水库》等课文,则运用了移步换景的观察方法。观察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在课内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方法,并使其在课外阅读中逐渐掌握这些方法。
二、在阅读中学习立意
立意是确定中心和揣摩如何表现这一中心的思维过程。这一点对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要使小学生把握立意的要领, 在作文立意方面有所进步,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读懂课文, 从中得到这方面的教益。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的立意都有其新意。《田忌赛马》一课,作者不写赛马的热闹场面以及谁胜谁负,而是重点写赛马所引出的教益:马还是原来的马,策略稍作改变,就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结果。这样的立意,比单纯地写热闹的场面深刻。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广泛阅读名篇佳作,从中领会作者在立意上的匠心,是对课内学习的深化。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阅读材料在立意方面的新意,并通过读书笔记进行评点,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要给予提示。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讨论会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某一文章的立意进行评论。这将会强化学生立意的意识,从而借鉴他人立意的方法。
三、在阅读中构思
构思又叫打腹稿, 就是根据写作意图安排好结构,把想到的内容编织成有机的整体的过程。小学生学写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学“想”,想得正确,才能写得正确;想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想就写那是没有的事,没想清楚就写却是常有的事,自以为想清楚了,其实没想清楚也是常有的事。
叶老说的两种情况,在小学生作文中大量存在,这是缺乏构思训练的表现。这个问题同样要通过读课文和进行课外延伸来解决。课文中不乏这方面的佳作,有的以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为序;有的以主人公所到的地点为序;有的以人物出场的顺序为序……这些都是顺叙,也有插叙和倒叙的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在构思上的特点, 把学习所得记在“采蜜本”上。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读书讨论会,组织学生讨论课外读物的构思特点。对学习体会比较深的学生,教师还可以让他们写成文章,在班级上展示或在刊物上发表。
四、生在阅读中选材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主题是文章的灵魂。训练学生围绕中心思想选材, 这是小学高年级作文的教学重点。目前,小学生在作文选材上的主要毛病是:①不懂得围绕中心选材;②选材不典型,即所选材料不是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读懂课文, 明白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材的。比如《落花生》一课,选取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以及收获节上一家人的谈话等材料,这些材料都与中心有关,有了种、收、尝,才有后边的“议”,哪一部分不写都不行,但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一点都没有。这就使学生得出一个认识,选材要围绕中心,与中心有关的要写,关系大的要多写,关系小的要少写,无关的不写。
让学生形成选材能力,只停留在课内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还要延伸到课外。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读物的选材特点,并把自己的体会记在读书笔记上,如果每读一篇文章都进行这方面的揣摩,记下自己的心得,读得多,积累得多,选材能力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五、在阅读中学习遣词造句
遣词造句是小学生作文的一项基本功,它要求学生用词准确、生动形象。这一点,一方面要在学习课文时斟酌,另一方面要在课外阅读中不断地感悟、记录。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可指导学生用删词法,即删除某词,看文章有无变化;也可用替换法,即换掉某词,看文章是否有改变。那些生动形象的词语,即所谓的神来之笔, 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的使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样的千古绝唱,会给学生的遣词造句以极大的启迪。
为了更好地理解名家的佳句,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功力,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在熟读的基础上背下来,然后在写作中运用。久而久之,学生的读书兴趣必然大增,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9.浅议农村信用社贷款检查技巧 篇九
时间:2009-07-31 14:48来源:省联社 作者:闫福存 点击:
271次
------分隔线----------------------------
针对当前信用社贷款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我们结合信用社业务网络和贷款五级分类系统的业务功能,就如何高效开展贷款检查工作提出以下方法和技巧。
一、巧用微机做好基础数据的筛选、统计工作
在确定贷款的检查范围后,调取被检查单位由贷款五级分类系统导出的电子版贷款明细表,利用EXCEL制表软件的排序和筛选功能制作相关的统计表:
1、被查单位全辖的贷款明细表。利用EXCEL制表软件中的“排序”功能,按信用社和贷款科目对被查单位的贷款笔数、金额进行统计。统计完毕后,利用EXCEL制表软件中的“分类统计”功能分别统计各科目贷款小计和总计。通过与业务状况表和营业日报等账表进行核对,若不一致,要求被查单位及时查找原因。此表主要用于进行总分核对、账实核对和制作其他统计表。
2、同一借款人的借款总额统计表。利用EXCEL制表软件中的“排序”或“筛选”功能,以“被查单位全辖的贷款明细表”为统计对象,对借款人进行排序。根据检查要求,对一人多笔贷款进行统计。此表主要用于确定化整为零贷款、跨社跨区贷款、超授信贷款和贷款总额超借款人还款能力等问题。
3、互相担保统计表。利用EXCEL制表软件中的“筛选”功能中的“自定义”选项,将重点关注的借款人在“被查单位全辖的贷款明细表”中“担保人”栏中进行筛选,并以此表为基础,将担保人在“借款人”栏中进行筛选,根据检查的要求确定“互保”贷款,并用复制功能将确定的明细复制到新的工作表中,如此往复操作,制作出全部互保贷款的统计表。
4、展期贷款统计表。利用EXCEL制表软件中的“筛选”功能对被检查单位贷款明细表中的“展期到期日”栏进行筛选,将所得贷款明细表粘贴到新的工作表,整理制作成展期贷款统计表。此表用于检查展期贷款手续、审批及收息情况。
二、贷款检查的技巧
(一)以资金流向为突破口,发现隐藏的违规放款问题
1、通过检查资金流向,追踪“以贷还贷”和“以贷还息”的详细情况。
此类问题的检查技巧:通过翻阅放款日的传票,可以发现资金转入的账户;通过调取该账户当月和次月的账务明细,可以发现此笔资金的转出时间。以此为线索,翻阅资金转出日出票,可以发现此笔资金是否被用于归还了贷款。若办理贷款直接提取现金的,可以利用贷款五级分类系统中的“综合查询”功能,调阅该借款人的还款情况,可以发现在放款日后的某日归还了此笔贷款。顺藤摸瓜,通过翻阅该日的传票也可以发现还款及还息记录。例如:张某,借款金额4万元,借款期限2007年11月23至2008年10月22日;贷款方式:保证。
(1)2007年11月23日放款时的会计分录
借:1233-短期农业贷款 4万元
贷:2111-活期储蓄存款 4万元
(2)2007年11月24日会计分录
借:2111-活期储蓄存款 4万元
贷:1233-短期农业贷款 3.5万元
贷:5011-贷款利息 0.5万元
会计分录所显示的资金流向表明,是用新发放的贷款归还了老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即:此笔新放贷款存在以贷还贷、还息的问题。
2、检查还息、还款的资金来源,深挖顶名、冒名贷款和挂息展期
⑴顶名、冒名贷款检查技巧。此类问题的检查技巧:通过检查放款日、还息日的传票,确定资金流向。如果放款资金没有转入借款人的账户,而是转入别人的账户,并且还款、付息人均为接受贷款资金者,则可初步断定此笔贷款为顶名或冒名贷款。以此为依据,对借款人及担保人进行入户核对,根据这些人提供的情况,对贷款问题进行准确的定性。例如:
借款人张某以由他人担保的方式办理了49万元借款,期限为:2007年6月6日至2007年12月5日,展期至2008年6月4日。截至报告日,借款余额为19万元。借款用途为水产养殖。经检查,放款时贷款以支取现金方式支取,但在当日传票的活期储蓄存款凭证中发现两笔24.5万元的活期存款,存款人为李某。经打印李某的活期账户明细,并结合30万元还款日凭证和还息凭证,发现还款、还息资金均由李某账户转出。最后,经对借款人进行调查得知:借款人张某并未真正使用资金。他承认:2007年6月6日办完借款手续后,资金全部转入李某储蓄存款账户,资金如何运用,他一概不知;具体谁支取他不知道;归还的30万元贷款本息是由李某办理的。根据以上情况,可以断定此笔借款为顶名贷款。
⑵挂息展期得到检查技巧。此类问题的检查技巧:利用“展期贷款统计表”结合贷款档案资料逐笔统计展期日,通过翻阅展期日传票,确定展期时是否收息。之后,翻阅展期后第一次收息日传票,计算展期日至收息日应收取的利息,看是否存在不收或少收利息的问题。实践表明:在贷款检查中,资金流向的检查至关重要。要想掌握“信贷资金流向”的检查技巧,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勤会计业务功底。只有这样,在贷款检查过程中才能“慧眼”识“李鬼”。
(二)通过五级分类系统导出的贷款明细表结合贷款档案资料确定关联贷款
此类问题的检查技巧:通过翻阅贷款档案资料,填制“借款人、担保人相关信息表”。该表主要包括借款人情况和担保人情况两个项目。借款人情况包括的主要内容为:借款人名称、营业执照发证机关、营业场所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码、法定代表人住所、董事会成员姓名、财务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配偶姓名。担保人情况包括的主要内容为:担保人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码、董事会成员姓名。利用EXCEL制表软件中“筛选”功能中的“自定义”选项,分别对企业法人,股东和财务人员进行筛选,并分别制表。通过对以上内容进行排序和筛选,就可初步确定出关联贷款。以此为依据,进行资金流向检查和入户核对,就可以准确确定关联贷款。
(三)结合贷款档案资料,通过走访税务和工商机关,明辨贷款“三查”的真伪。
此类问题的检查技巧:通过复印借款人和保证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资料,逐一到发证机构进行调查。便可通过办理年检和上税情况,推断贷款“三查”的真伪。例如:截止到2008年12月19 日,B县的李某贷款余额为10万元,收息至2008年 12月19日。借款用途为流动资金。担保单位:A商贸有限公司。该笔贷款的借款过程如下:
1、此笔贷款原贷金额为15万元,期限为:2007年1月4日至2007年1月31 日,担保单位:A商贸有限公司。
2、此笔贷款逾期后,在2007年4月18日以“换据方式”在同日对李某发放保证贷款14.5万元,期限为:2007年4月18日至2007年10月18日。担保人仍为“A商贸有限公司”。
3、在2007年10月8日,对此笔贷款办理了展期,展期到2008年 4月16日。
经到进行现场调查,发现以下情况:
1、经到B县某街区进行实地走访,发现保证人“A商贸有限公司”营业执照登记地址已经变更。
2、经到B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实地现场咨询,了解到保证人“A商贸有限公司”已经于2007年12月10 日被吊销营业执照。
3、经到B县地税分局的营业窗口进行咨询,了解到:保证人“A商贸有限公司”已经于2006年11月20日办理了注销。
10.读书技巧之亲子阅读技巧有哪些 篇十
那么,亲子阅读的技巧有哪些呢?
第一,家长要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第二,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够让孩子学得更好;
第三,要抓住阅读的时机,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四,建议家长朋友在晚上睡觉以前跟孩子一起进行阅读,因为浅睡眠是记忆力最强的阶段;
第五,不要一下子给孩子阅读难度过高的内容,要循序渐进,给孩子适应和吸收的时间;
第六,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边听音乐,这有利于提升孩子的阅读专注力。
11.浅议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十一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表明学生在学习中,兴趣起着积极的重要作用。当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时,就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大量地阅读,从而培养并形成了他们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首先要结合中学课文教学,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扩张。一方面由课本向课外读本延伸:学生先阅读课本中所确定的内容,然后阅读与此相关内容的课外读物,如学过了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皇帝的新装》之后,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海的女儿》、《夜莺》等;学习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狂人日记》、《阿Q正传》、《故乡》等作品。另一方面由课本向社会延伸:在阅读课本及其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社会调查,以丰富阅读的内容。这种延伸性的阅读,不仅巩固了课内知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其次是因材施读,有针对性地推荐课外读物。由于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学生只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才能深入地理解读物的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爱好和心理特点以及阅读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教师推荐课外读物时因人而异:喜爱文学的可多推荐一些中外名著;对理科知识感兴趣的可多推荐《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对政治、历史有兴趣的则建议他们多读一些名人传记;喜欢文学期刊的学生就推荐一些《青少年文学》、《青年文摘》、《读者》、《青少年日记》、《散文诗》、《语文报》、《小小说选刊》等等。这样学生既乐于接受,又培养了兴趣,为发挥个人的潜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使阅读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另外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一定要恰当,要循序渐进。这样学生才能读得了,读得好,而且兴趣倍增。如果一次性向学生推荐的读物太多,就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其结果可想而知。最后,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针对中学生年龄较小的特点,围绕读书活动经常开展以“中学生应该读什么样的书”、“给你介绍一本好书”、“我看的课外阅读”等为题的演讲表演,还有故事会、板报、专刊、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刺激学生阅读兴趣,使他们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性读书习惯得以巩固和提高。
二、加强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大家都知道阅读的方法很多,有朗读、默读、略读、精读、浏览等。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应及时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首先,应让学生掌握“速读”与“精读”这两种方法,并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以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第一步,初读课文,即通读浏览:(1)先看题目,从题目中初步了解课文,特别注意“打”字。(2)通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查阅工具书。(3)谈谈初步得到的印象——课文讲的是什么,基本思想是什么。第二步,精读课文:(1)分清每一句话,并一句一句地读,读懂每一个词、句的意思,注意有些词必须放在句子中才能理解清楚,有些句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理解。(2)读完一个自然段或一层就停下来想一想,这些话概括起来是什么意思。(3)照上述方法一步一步地读下去,一层一层地想下去。(4)读完后,回过头来再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如鲁提辖为何拳打镇关西,镇关西做了哪些事等。“精读”时,对生字新词应圈点、勾画,关键的词句、精美的词语要摘抄,疑难之处,心有所感的地方要批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当然精读的部分可为重点段或精彩段,集中精力用心分析、揣摩、体验、顿悟。如该文鲁提辖人格美的表现在于他的极强的同情心,救人要救到底的责任心和细心上,而对他拳打镇西关的残暴行为应是我们坚决制止的。第三步,把握课文:
(1)据课文所讲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段末用“‖”表示。(2)概括各段大意。(3)将各段大意串起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对于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当你拿到一本书后,先浏览序言、目录、后记,然后通篇略读,确定“精读”的部分。读完之后,把整篇或一本书的内容串起来融会贯通即可。在我们这个信息时代一定要掌握“速读”和“精读”这两种阅读方法,前者可增加阅读的广度,后者则增加阅读的深度,理解前人的思想精髓。
其次,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以“导读”为主。教师首先是一个“学者”,做到“熟能通其窍,精能尽其妙”,把握正确“导”向,紧扣重难点,启迪思维,诱发联想,给方法、传技巧,鼓励学生多问,多讨论,多交流,多争论。有时,学生对文章深奥些的地方,隐含在字底的含义,他们就未必能领会,教师必须及时给学生恰当指点,切忌目标不明,字词句篇,一股脑儿往学生脑里灌,其结果是“南辕北辙”。
三、坚持正确的阅读“导”向,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
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习惯和错误倾向应及时予以纠正,坚持正确的“导”向。
首先是坚持阅读无错的原则,克服急功近利的不良阅读习惯。现在有些学生作文不理想,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参考一大堆作文选刊、大全、指导等书中的篇章和一些阅读考题类型,其结果是作文能力没提高多少,阅读兴趣却弄没了。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和篇章。
其次是保证阅读自由的原则,克服懒汉式的不良阅读习惯。保证学生的阅读自由,给予学生享有选择合理的时间、恰当的书籍、可行的阅读方式和自己表达阅读感受的自由,使学生在自由的阅读过程中慢慢体悟、鉴赏阅读乐趣,收获阅读的果实,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境界:“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和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而有些学生恰恰相反,总是带着休闲的心态去读书,走马观花,一目十行,既不动笔,也不动脑,过眼烟云,看完就了。这种阅读自由,天长日久,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消磨了意志。这种懒汉式的阅读习惯必须改正。
再次是坚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原则,克服偏离航向的不良阅读习惯。有些学生似乎阅读兴趣特别浓,整天埋头伏案,废寝忘食,结果学习成绩却江河日下。究其原因是偏离了阅读的正确航向,没有根据具体的文体特点阅读、体味、鉴赏。例如:阅读文学作品不去探究文学作品是怎样刻画人物,表达思想,不去欣赏作品的精美语言和新奇构思,而是一头钻进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被迷得如痴如醉,非一口气读完不成。有的学生甚至沉迷于品味极低的通俗读物,对文学作品中的精品却不感兴趣。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及时加以指导,阅读武侠、侦破、战争、科幻、爱情等题材的作品要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使自己有正确的阅读“导”向。
最后是坚持阅读多样化的原则,克服蛮横的规定阅读任务的不良习惯。坚持阅读材料的选择、观点、表达形式等多样化,允许学生在阅读内容和方法上有较大选择的余地,不要盲目地规定阅读任务,使学生厌读,感觉到无聊。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教师经常注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挖掘学生的阅读潜力,使学生在正确的阅读航向和方法的指导下,及时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养成爱阅读、乐阅读、会阅读的良好习惯,阅读能力就一定能更上一层楼,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如何提高中考学生的英语阅读技巧 篇十二
一、教学中的英语阅读
戈德曼说过: “阅读时对三种关系相互有关而又相互区别的信息, 即形符、句法和语义的信息进行处理的一种形式。”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那么阅读理解能力则是反应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 中学英语大纲中也指出: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 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 培养学生口头上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英语阅读是读者利用自己的语言和背景知识, 对英语材料所进行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阅读能力的提高, 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成绩, 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一种学习方法。
近年来, 英语阅读的重要性被英语教育界所重视, 对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也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就要必须纠正学生们原来的不良的阅读习惯,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 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二、中学生英语阅读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注重英语的死记硬背, 教师也是满堂灌, 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 大多数小学生学习英语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考试过关了就把学到的英语知识全部还给了老师, 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很差, 这种应付式的学习影响了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英语成绩。
学生的英语阅读的现状和阅读能力, 与当前社会发展对英语的需求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教育要转变教学观念, 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英语和正确阅读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学生们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不良的习惯, 归根到底都是由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造成的, 当前的英语教学模式僵化、滞后, 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只是满足于对课文的表层理解, 而不去做深层次的探究和理解, 做出自己的理解, 提出自己的观点。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理解和记忆生词、词语搭配、语法训练上, 过分重视语言的形式而忽略了对内容的探究和理解, 使得学生们停留在对词和句的理解上, 没有从整体上对文章的内容信息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进行探究, 同时, 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在满堂地向学生灌输, 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来思考、参与到语言交流的实践活动中, 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 练习或者考试时, 题目多是些选择性的, 缺少讨论、发表观点和发散思维的训练, 从而抑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阅读能力提高不快。
三、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能力不仅是十分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 也是衡量一名中学生的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整个英语教学的成败。但是阅读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 因而作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锻炼。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1. 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十分经典, 指导教师从哪些方面教授和培养学生。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 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在于阅读材料的选取, 当教师选取的材料受学生欢迎并且满足学生的要求时, 阅读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越浓厚。
针对当前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现状, 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想要彻底改变,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需要教师和学生们有决心、有毅力。因此, 要求学生尽量每天读英语, 由每天读一段到一篇, 养成每天读英语的好习惯, 久而久之, 逐渐就能够养成用英语来思考的能力, 同时, 在这个过程之中, 教师要给予细心和耐心的指导,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 来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指点,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逐渐地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而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英语的态度, 更加重视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2. 词汇和词组的积累
学生第一次接触英语的阶段, 就是学习词汇和词组, 因为词汇和词组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没有丰富的词汇、词组, 英语教学也就无从谈起。在这一阶段, 需要的是强化学生对词汇、词组的识记。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 并且要求学生反复记忆。需要注意的是, 如何提高学生对词汇、词组的积累的效率十分重要。
3. 学习了解英语文化的背景知识
在英语教学中, 很多教师发现, 有的对英语文化知识有着一定了解的学生, 在阅读英语材料的时候, 往往比那些不了解英语文化的学生表现得更好。这就如同外国人在学习中文的时候, 没有经过一定国学文化的熏陶, 一般很难理解某些典故背后的含义, 使得最后理解的意思南辕北辙。因而, 在教学过程中, 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是相当重要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对材料背景的介绍, 可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 了解西方社会的文化理念和不同的风土人情。
4.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理解文章, 从而掌握住文章信息, 阅读技巧也就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每篇文章所包涵的信息的方法。阅读的方法不同, 每个人理解文章所需要的时间也会不同。笔者认为文章的第一段、中间一段和最后一段很重要, 有时它们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
阅读基本上是在课外进行, 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但是没有得力的措施就很难保证持续地开展。
在做英语阅读理解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包括找中心词和句的能力、猜测词义的能力和推知文章含蓄意义的能力。猜词, 就是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来猜测自己不懂的单词的意思, 提高阅读速度。寻找中心词语与主题句是让学生能够加强对本段的或者整篇文章的理解, 把文章作为整体来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这几个点都融入到文章的教学中, 结合课文, 相信会事半功倍。
四、小结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英语教师, 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改变学生拘泥于一词一句的习惯, 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更高的语言层次上, 学会从客观上把握文章的意思。作为英语教师, 要通过各种教学实践, 逐步达到这一目标, 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求学生们多读多练, 认真总结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
摘要:在英语教学和考试中, 阅读都是重头戏, 也是难以提高的内容。想要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就需要学生们多读多练, 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从而达到真正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中考英语,英语阅读,阅读技巧
参考文献
[1]庞文娟.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中国商界, 2008, (10) .
[2]2012年重庆市中考试题分析与复习指导[M].重庆出版社, 2011, 11.
【中学生议论文阅读技巧】推荐阅读: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论文08-21
浅谈培养高中学生英语的阅读能力论文10-23
图式理论在高一英语新教材阅读课中的运用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11-04
中学生读后感的写作技巧12-19
中学物理教师教学技巧09-19
如何指导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08-22
小学生快乐阅读作文答题技巧06-13
《老人与海》中学生阅读心得感想06-27
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07-31
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