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中国周边形势及对中国和周边国家关系的个人认识(2篇)
1.如何认识中国周边形势及对中国和周边国家关系的个人认识 篇一
中国周边形势与国家安全分析
一、中国安全形势复杂原因
1、历史,意识形态。
中国历史上进行了一些领土的扩张与收缩,很多领土的边界线主要是历史遗留下来 分界线。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主要是清末的领土,很多边界随着民族国家的独立而互有争端。尤其是中国同印度,俄罗斯的边界领土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争议甚至是争端。意识形态上,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被很多资本主义国家重重包围,敌对情绪是肯定的。尤其是很多国家与中国产生利益冲突,却打着意识形态的幌子公开叫板,寻求其他别有用心的大国的支持。
2、邻国多。
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中国周边共有邻国20个,其中,陆上接壤14国,隔海相望6国,涵盖了各种地理条件。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多年来,又是与别国领土争端最多的国家。尽管近年解决了部分争端,但是,仍存在着更为复杂的领土和领海纠纷,且海洋权益不断遭受蚕食。
3、世界格局,位于多极中心,热点不稳定地区。
中国与俄日印3大战略主体共处,掣肘因素颇多。俄国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普京加强集权、重振军备,国力日渐发展,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国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日本重新武装步伐加快,1999年的“周边事态法”将中国大陆、南海和台湾等纳入防卫视野,2000年,决定组建对付“中国海军舰艇的活动”的“护岛部队”,2004年确认中国为“安全威胁”,实现了安全战略从“防御型”向“进攻型”的转变。印度于90年代初及时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在21世纪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目标,为此,实现了军事战略由80年代确立的“区域有限威慑”向“区域全面威慑”的转变。周边东盟,印巴,缅甸,阿富汗的武装冲突不断,很多国家充斥着颜色革命和政治斗争,大国的手腕在中国周边伸出触角,主要目的就是对中国施行包围压制的策略。
4、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从西班牙,到英国,再到德国美国,大国崛起的步伐都伴随着压制与冲破加锁的过程。中国在崛起,而很多大国,尤其是亚洲这样一个政治极端复杂,大国林立的地区,在夹缝中生存,韬光养晦才是重要的生存之道。因此很多国家趁着中国一心一意进行经济建设的机会,大肆侵占中国利益,威胁中国国防安全。
二、我国的安全形式分析
(一)关系户——与中国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在中国对外邦交上占重要份量的国家。
1、美国。
美国对华关系可谓是首屈一指。可以说,中国很多安全压力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美国人很有意思,从文化上来看,美国人的务实精神是最强的。美国的对华政策可谓是“出尔反尔,飘忽不定。”总的来说,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是一种合作与矛盾统一。
首先,美国与我国有着根本的利益矛盾,存在着重大战略利益冲突,这是不可调和的。主要基于一种强烈的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冲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美国对华政策一直有两个基本点:一个是促使中国“变”——由社会主义变成资本主义,减小对它的威胁。另一个是遏制中国“强”——无论在国际政治﹑经济﹑还是在军事上,只要我们想抓住什么发展的机会,他都会站在我们的对立面。美国视我国为长期战略对手,力图以经济、政治手段来“西化”、“分化”、“弱化”以达到遏制我国发展的目的,这都源于对我国的恐惧。
其次,美国对中国有很强的遏制手段。美国对我国的遏制表现在外交、政治、经济、军事四个方面。在外交上,美国拉拢亚洲国家,对华形成一个战略包围圈。现在在美国的封锁下,我们大陆已经没有真正的出海口。从冷战时期到现在,南朝鲜、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本来都是美国的盟友。现在美国已经把他的战略触角伸向了南亚,采取一切手段拉拢了在冷战时期反美比较坚决的越南和印度。再加上台湾,使我们在面向大洋时,几乎完全处于它的包围之中,唯一的战略出口,就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这是美国在中亚和中南亚地区围堵中国和俄罗斯的缺口。结果,美国利用“9.11”事件在那儿打了一场仗。中国再讲出海,讲大洋,讲海洋经济的时候就没有门了。
最后,美国在中国周围部署了十万兵力,已经形成较强的战斗力和反应能力,对于中国的国防安全造成了实质性威胁。不过大国的较量多在“上兵伐谋”的层面上,很难爆发战争。因为对于中美来说一旦爆发战争,将是毁灭性的、世界性。
2、俄罗斯
当今世界只有俄罗斯可以和美国抗衡。因为他现在的很多军事技术,核武器技术都是前苏联遗留下来的,使得它在30年代起就建立起积极进攻的对外战略。而我国一直以来就是积极防御,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俄之间存在着利益矛盾,特别是一旦俄罗斯政府出现对外扩张派领导人时,矛盾将会更加明显。
中国与俄罗斯的双边合作主要是一种临时性战略合作伙伴。很显然,中俄目前都有共同的对手——美国,相互有很多必要的合作与双边贸易。但是俄罗斯卖给中国军事装备明显不如印度,显然俄国与中国间还是有很多的隔阂。毕竟中国与俄罗斯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俄国自古就对中国怀有很强的野心。所以现在的中俄关系必须要理智对待。
3、印度
印度和我国的矛盾主要是关于领土争议的问题。其争议的面积达到了12.55万平方公里,这是现今世界上争议面积最大的区域。印度利用中国和苏联关系的紧张加剧和中国三年自然灾害之际,派兵对9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全面进攻。中国政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进行了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尽管中印双方就此已谈判了几十轮,但还是没有谈下来。我国政府对此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都无济于事。与美日一样,印度对我国也存在很大的战略威慑。首先应该是核威慑,虽然我们也有核武器,但是印度的核技术比我国要成熟得多。其次就是近年来,印度花重金从俄罗斯购进先进的武器装备,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目前,印度中远程导弹已基本覆盖了整个中国。除此之外,印度还是亚洲唯一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一旦中印爆发冲突,印度可以轻易掐断我国印度洋——马六甲石油生命线。
所以,要加强对边合作,尤其是巴基斯坦的合作,有效的抑制印度对华威胁。另一方面积极发展西藏交通设施和边防设施,维护西藏的稳定与团结。
4、日本
本对华关系一直都在跟着美国跑。他对我们的威胁正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具体一点说就是潜在威胁正在不断上升。
首先,日本同我国的战略利益之间的矛盾。因为日本虽然现在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但是从国际政治舞台的角度看,它又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政治小国。日本政府曾制定了一个针对中国的科学发展报告,那就是科学技术领先中国要达到二十至三十年。一方面日本突破了宪法的禁区,不断扩军,对我国的威胁就越显得突出了。防卫重点从本土扩充到了整个亚太地区,当然中国也在这之列。另一方面,扩大了日美军事合作范围,他把过去的远东地区,扩大为整个亚太地区。
其次,日本将我国视为最大的威胁国。借美国之力,在军事上逐步发展,自卫队的装备有了显著提高。尽管每年日本的国防预算不能超过其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但是由于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很高,达到了50000多亿美元,百分之一的GDP也有500多亿美元,这是去年我国国防预算的三倍多。
其三,第三个矛盾冲突体现在钓鱼岛问题上。钓鱼岛对我国的威胁是相当大的。钓鱼岛位于台湾的东北侧,由五个小岛组成,面积为1.5万平方公里,盛产鸟粪和草药。尽管它占地面积很小,但是它所属面积约为20万平方公里。钓鱼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5、东盟等国
东盟与中国关系比较微妙。首先东盟对中国的经济上有很强的依赖,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中国的重要的贸易伙伴。在97年金融危机中,中国的人民币保持坚挺,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使得东盟国家对中国经济依赖增强。东盟国家有大量华人,在经济上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因此随着华人的增多和华人财富的聚积,大规模排华运动日以扩大。
但是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结束,矛头开始指向中国。美国开始对东盟国家加大援助,促进战略合作,尤其是大量的联合军演,加强协同作战的能力,将东盟至于对化遏制的重要堡垒。中国同东盟在南海领土问题争端不断。南海不但有丰富的资源,还是中国重要的战略通道,因此南海诸岛的主权为题对于我国尤为重要。东盟国家的不稳定的政治局面,经常为某些别有用心的政治家所利用,激起反华情绪。
(二)火药桶——中国周边不稳定因素
1、朝韩
朝鲜半岛就对是中国枕边最大的火药桶。本着“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的精神,朝鲜极尽生存原则之能事,讹诈、恐怖袭击、核武器和导弹一应俱全。朝鲜豁出去了不要紧,中国很难置身事外,很有可能殃及鱼池。另外朝鲜局势极端封闭,使我们很难分析预测。
2、阿富汗、中亚五国
美国接着反恐战争的机会,发动阿富汗战争。阿富汗不但是美国的反恐战场,更是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包围。阿富汗是中亚的十字路口,中亚是亚洲的十字路口。所以苏联也曾经对阿富汗保有野心。
不但对中国西北边境造成威胁,也有拉拢中亚五国,颜色革命,分解上海合作组织的意味。目前美国已经在一些中亚国家,如吉尔吉斯斯坦建立的军事基地,名义上事用来反恐的。另外,美国还可能通过对中亚的驻军和渗透威胁我们的中亚的石油能源安全。
所以,面对美国的威胁,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西北边境的边防安全,加强西北反恐力度;一方面要开拓新的石油天然气的来源,防止美国对中亚石油天然气的节流;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加强与俄罗斯与中亚,巴基斯坦等国的战略合作,共同遏止美国的战略意图。
3、缅甸
缅甸的内政问题也是中美两国非常关注的。缅甸由中国建设的石油管道,直接将中东石油从缅甸输送到云南,防止在马六甲海峡遇到安全问题。美国希望通过缅甸的革命亲美,切断中国在西南的这条生命线,并对中国中国进行包围。
美国曾借机缅甸遭遇飓风,企图出兵救灾,以此获得缅甸的水文地理的重要信息,因此遭到缅甸方面的拒绝。
(一)最劲爆的火药桶 核武器:朝鲜
“核武器”朝鲜劲爆指数8,可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朝鲜长期闭关锁国,外国对于朝鲜的情况大多是猜测。朝鲜对于中国的威胁上面已经分析过了,朝鲜问题背后中俄美日之间的大国博弈。中国希望朝鲜现在和今后永远成为中国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既希望朝鲜开放发展,实现自给自足;又不愿意朝鲜因为独立而拜托中国的控制,希望朝鲜经济上相对开放发展。俄罗斯对于朝鲜核问题比较敏。感既希望通过朝鲜争端,使美国和中国相互制约消耗精力;又担心朝鲜问题扩大,朝鲜核问题扩大影响俄罗斯国家安全。美国、日本通过对朝鲜的压制,制约中国和俄罗斯,但是同样希望朝鲜能够根据美国的援助改革开放,是朝鲜成为美日同盟。当然这种异想天开很难实现。美日希望朝鲜能够维持这种现状,封闭落后。朝鲜与我国保持着相对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有点类似于犀牛与犀鸟的关系。目前,有80以上的中国受访者支持中朝保持这种特殊关系。朝鲜的风吹草动的对中国有很大影响。朝鲜寻求资源,和解的需求越来越急迫,很难预料朝鲜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TNT:中亚
TNT劲爆指数6。中亚是中国的能源基地,能源枢纽,反恐安全的重要纽带,也是美国封锁最薄弱方向。中亚大量的石油管线,反恐基地;美国在中亚唯一的稳定的军事基地就是阿富汗。在中亚的军事基地随着不稳定的颜色革命更迭时好时坏。近些年来阿富汗局势又有波澜,美国恐怕难以支撑,一时间很难威胁到西北边境。中国与伊朗,巴基斯坦,中亚及俄罗斯关系紧密,共同对抗美国的趋势加强。
中亚的威胁一方面是美国,一方面事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正如TNT一样,虽然比较稳定,暂时不会有大的变动。但具有突然性,一旦爆炸,威胁很大。
(二)最调皮的坏小孩:台湾
11个关键国家都与台湾有很强的相关性联系。这些国家不论对台湾的态度如何,都利用台湾与中国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台湾成为中国外交关系的重要评价原则。美国、日本利用台湾问题与中国对峙制衡;印度、东盟通过台湾与中国保持挤成的利益关系;俄罗斯、朝鲜、巴基斯坦坚决支持中国统一,将台湾问题的态度作为与中国加深双边战略合作的要素。所有反面都不希望台湾独立,因为独立意味着中国可以武装解放台湾,打破东亚政治格局,威胁脆弱的经济格局;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中国今早收复台湾,进而失去与中国的外交筹码。
四、明确战略,维护国家安全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安全态势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在各战略主体的博弈中自身的安全战略运筹。国家安全战略性质和问题确定之后,能否解决下述问题,关键在战略制定和实施。
(一)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的表现形式可能会模糊,但是,其本质并未改变。今天,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价值,安全战略的运筹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意义。在经济上,“互补不是替代,让步必须对等”,政治上,“求同不是盲从,存异不是忍耐”,坚持国家独立自主是永恒的原则。在军事上,战略运筹的精妙之处在于生于忧患,见微知著。正是由于民进党败选,才会导致美国削减第一岛链兵力,向第二、三岛链收缩。看似不相干的问题其实存在着深刻的涵义。
(二)划定合理的战略边界。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是防御性的,其战略前沿与中国的自然边界重合。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时空内涵对国家安全的意义已经发生变化,设置合理的战略缓冲区是适应变化的基本原则,防御性的安全战略对于战略反应的要求则更高。美国因其战略的进攻性一直遵循着“战略前沿随战略利益而动”的原则。美国的扩张史表明,它始终将战略前沿抵近别国疆界。美国的战略抵近政策实事上已经成为安全侵入。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战略防御缺少必要的合理条件。国家安全战略边界与国家自然边界的重合使战略主体失去了必要的运筹空间。未来,中国的安全战略运筹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有必要通过盟国的合作增加自己战略纵深。
(三)发展必要的国防力量。
无论从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还是保障国家战略的实施,认清威胁的来源及其战略企图,进而做必要的准备是必须的。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国防实力的现实已经出现了巨大反差。在缺乏资源、市场和高科技主导权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更需要国防力量的保护。李际均先生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只有具备强大的国防力量、稳定的社会政治基础和相应的经济实力,才能平等参与严酷的国际竞争。否则,具有再古老文化的国家也难避免古希腊、古波斯、古巴比伦的命运。”
2.中国如何应对周边安全形势1 篇二
2012年,中国将进入第五代领导人执政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外交转型恰逢其时。但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中国特色的外交也在国际上面临着以下诸多挑战:
第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始终没有改变。他们把西方价值观通过各种交流渠道传播到中国来,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对中国实施全方位的立体式包围;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利用各种基金会、NGO等对中国进行渗透。
第二、西方敌对势力始终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潜在对手,加大了在中国培植亲西方的未来接班人力度。妄图从中国内部搞垮中国。
第三、加强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存在,并通过其代理人挑衅中国,使我周边安全形势屡出严峻态势。奥巴马在今年年初推出了新军事战略,直接把中国列为美国主要的打击目标;
第四、在经济交往方面,外资不断加大对中国自主品牌的控制,在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对中国的经济安全构成了威胁。
而且,中国特色的外交还面临着国内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安全、金融安全和周边安全等严峻挑战。近年来,中国国内涌现的的互联网言论、媒体舆论以及商界团体等国内社会因素使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更趋复杂化 因此,在中国对外战略上,中国有必要对其外交进行改革,中国外交转型应有新思维、新方略:
第一、认真及时组织相关外交政策研究,培育和加强国内智库建设,实现理论更开放与动态更富针对性相结合。以政府名义面向全球研究者开放相关竞争性研究项目,吸收和采纳国内外优秀成果。
第二、第二、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外交人才,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以外语院校毕业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多从国内优秀国际问题研究人员中选拔,并定期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更好地适应中国外交转型的需求。
第三、定期举办外交政策讨论会。就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辩论与探讨。鼓励和支持国内民众对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以公共外交为新的发展点,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第四、在与发展中国家交往中,中国应多思考当地的民意民心,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多建设一些民心工程,少一些政绩工程,只有这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才真正具有活力。
第五、加大保护中国在海外的员工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力度,为中国“走出去”战略服务。
而且,在中国外交转型过程中,我们要力戒外交政策的“美国化”和外交决策的“分散化”,积极调整与协调好国内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积极建立和建设好相关外交机制,中国应该尽早制定本国的外交战略,它应包含:中国的全球外交政策、中国的地区外交政策和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灵活运用当今世界国家关系的多元化趋势,变被动为主动,以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和平崛起代价的最小化。
中国需要改变不实际的外交,采取灵活务实的外交战略,中国必须根据安全环境的变化尽快调整国际战略,在力求稳定对美关系、力避局部对抗发展为全面对抗的同时,积极谋划破解美国战略围堵的战略与方略。变“不结盟”为“准结盟”。
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的外交转型应从以下几个路径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一、缓和与美国的关系,积极推动中美双边关系继续稳步向前发展;
第二、积极与俄罗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三、主动与欧洲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第四、加强与周边国家关系,提升中国在周边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增强中国的周边软实力。
【如何认识中国周边形势及对中国和周边国家关系的个人认识】推荐阅读:
如何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要求12-11
认识可爱的中国直播有感及个人心得12-07
如何理解“中国梦”和“我的梦”的关系?06-30
《入党动机及对党的认识》11-07
请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07-26
如何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12-14
谈谈对中国梦的认识11-26
对中国篮球发展的认识11-27
如何认识城市教学08-27
如何认识教师忌语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