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2024-08-24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精选13篇)

1.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篇一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融合学习心得

尹集中学:杜文彬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人与人之间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工具如何与信息技术接轨,如何更好的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趣味性、互动性和表现形式多样性来为英语口语教学服务,是很多教育工作者所思考的问题。因为多媒体技术则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然地进入角色,进行英语交际活动。而在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与兴趣,掌握相应的交际语言,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一.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利用网络可以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英语语言学习材料,这些语言材料来源于实际生活,内容丰富、具体,图文并茂。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掌握信息的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二.利用网络信息促进个性化学习

网络辅助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把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或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或者当面用语言无法表达的事情等发教师,和教师进行一对一交流。当学生对某一个教学重点或难点有疑问时,媒体还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弥补学生思维的个别差异上的差距。教学时利用网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顺序以及各部分停留的时间,当学生觉得自己对教学内容没理解时,可以及时重现内容,直到掌握了为止。这一新的教学结构,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设了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发展可能性,体现了新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理念。

三. 利用网络创设虚拟情境

有效的教学情境易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仿真模拟教学情境或再现现实中难以呈现的情景,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进入到一定的真实语言环境中,从而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尤其适用于英语口语教学。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交流能力

新课程提出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传统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运用,不少学生能从原型例子或教材练习中获得固定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移到实际生活情景中就显得束手无策。而通过多媒体,教师就能很方便地在课堂上给出“任务”,让学生在模拟现实生活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这种任务式学习无疑使学生在交际活动中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对于英语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交际能力,教会学生“learning to know, learning to do, and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推动作用,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真正增强教学效果。

2.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篇二

根据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 (以下简称东校区) 2011-2012 学年至2014-2015 学年, 累计4 个学年学生共办理奖励学分1500 人次, 是逐年递增的趋势。办理人数最少和最多的是2011-2012 学年和2013-2014 学年, 分别是180 人次和532 人次。

从柱状图中可以看出办理免修与奖励学分的2013-2014 达到高峰。

2 各教学系历年办理奖励学分人次汇总统计

按照教学系分类汇总, 如下表所示各教学系办理奖励学分人次的数量。

从柱状图可以清楚地看出, 办理免修与奖励学分的学生比例最少的是财经系和外语系, 而信息系最高, 高达84.29%, 说明100 个学生中有85 名学生都办理了免修与奖励学分的认定, 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教学常规。

3 教学系各学年办理奖励学分人次统计

信息工程系:在2013-2014 学年和2014-2015 学年办理的人次分别是209 和190, 增长过于突出, 是前两年的三倍以上。

信息工程系在历年办理奖励学分的人次都是最多的, 且基本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经过翻看这几年学生递交的奖励学分审批表, 发现信息工程系之所以办理申请人次比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实际的教学任务并没有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来执行, 导致个别班级整体缺少选修课任务, 所有学生取得的选修课学分都不满足该专业的毕业标准, 只能通过奖励学分手续来补足缺失的学分数, 才能让学生毕业。

用同样的方法汇总出, 计算机工程系在这四年间办理的人次比较平均, 基本在50-60 左右人次, 无明显变化。软件工程系在2011-2012 学年只办理了21 人次, 而在2013-2014 学年办理了117 人次, 要明显多于其他学年。数字媒体与艺术系除2011-2012 学年为31人次外, 其他几个学年均在50-65 之间, 没有明显变化。财经管理系:各学年办理申请的人次属不规律分布, 最多是在2012-2013 学年, 达到72 人次。 外语系各学年办理申请的人次呈逐年递增趋势, 2011-2012 学年为6 人次, 2014-2015 学年达到41 人次, 属可接受范围。

4 各学年教学系申请办理奖励学分人次统计

2011-2012 学年:信息工程系和计算机工程系较为突出, 分别为65 人次和46 人次。

同样方法得出, 2012-2013 学年信息工程系和财经管理系分别以78 人次和72 人次占领前两名。2013-2014 学年最多的是信息工程系, 209 人次, 而最少的外语系只有17 人次, 两个教学系相差192人次。2014-2015 学年最为突出的是信息工程系, 以190 人次稳居第一, 软件工程系位居第二, 为85 人次。

5 学生办理奖励学分的证书名称统计 (前10 种证书)

机动车驾驶证的认证有315 人次, 占26.65%, 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通过此证办理获得奖励学分2 分, 居所有办理免修与奖励学分认证之首。机动车驾驶证是政府交通部门发给具有驾驶资格人士的证明文件。拥有该证件也只能说明具有驾驶相应车型的能力, 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任何课程无关。

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的认定有178 人次, 百分比是15.06%, 学生通过此证书的办理获得奖励学分2 分, 英语应用能力B级是高职高专在校学生应达到的最低标准要求。

机动车驾驶证和英语应用能力B级, 此两种证书办理人数和为493 人次, 百分比占41.71%, 换言之, 就是100 个学生中要有42 个用无关紧要的证书或最低要求的证书来冲抵课程而获得相应的学分, 否则, 不能毕业, 这严重背离了我们实行奖励学分的目的。

6 结束语

3.信息技术给天文教育一片“星空” 篇三

关鍵词:信息技术; 远程控制; 天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91-002

深邃的天空,满天的繁星,是那么让人赞叹、向往!

小时候在室外乘凉时常常能看到满天的繁星,那“星”与“星”的故事,让童年的我们充满遐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夜与日的差别越来越小,深夜里头顶的灿烂成为了“奢望”!

人们为了一探天空的奥妙,动辄几千、几万、几十万地购买望远镜,兴建天文台,背上沉重的行李寻找合适的窥天场地。这些种种也只是那些有条件的天文爱好者才能企及,像我们普通的对天空有着一定向往和情怀的学生、家长、老师们却只能望尘莫及,空留感叹。

一、远程控制——信息技术在天文教育中运用的背景

1.经费昂贵

好一点的,能让我们一饱眼福看到璀璨星空的天文望远镜相对比较昂贵。兴建一个天文台,更不是一般学校、家庭所能承受的。因此,要窥天,满足人类最基础的“欲望”,真是一种奢望。

2.专业人员的难觅

即使投入了相当的经费,筹建了天文台,添置了移动望远镜,但是要找专业的辅导人员才能真正发挥这些器材的功效,也才能让我们了解那方寸目镜中呈现的到底是哪颗“星”。

3.有了器材、有了人员,我们头顶的那方寸天空其实也很难让我们“圆梦”

不说晴天率的低少,即使天气再好,但是周围光污染严重,观测条件也受很大影响,根据日常活动经验来看,即使好天,用上比较好的天文设备,能看到的“星体”也真是寥寥无几。

这么多的困难,这么多的不尽人意,是不是我们只能抬头仰望时,空悲切了呢?通过多年天文活动的摸索,我们发现了一条借助“信息技术”解决难题的有效之路。信息技术中的“远程控制”给天文教育展现了一片“璀璨星空”!

二、远程控制——信息技术在天文教育中的操作实践

1.相关情况介绍

很多国家天文台,为了达到一定的观测效果,会通过精密的考察,选址筹建“天文台”用以他们日常的天文观测计算。

长桥中心小学常年从事天文科普教育,在江苏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因而也能较方便地获得一些前沿的天文活动信息和天文活动资源。近几年,学校就先后多次考察浙江省安吉的“天荒坪”,并与上海佘山天文台和天文爱好者陈韬先生的天文台取得联系,希望利用他们的天文台给我们的学生、家长、老师展现一片绚烂星空。

2.活动操作方式

2.1签订协议共保障。在得到了天荒坪、佘山天文台相关领导的肯定同意后,我们与校外天文辅导员陈韬先生签订了远程控制天文台用于日常天文活动的相关协议。该协议保障了学校利用天荒坪天文台(江南天池台)的合权性。在协议中,我们就利用的权限、时间等作了明确的表述。

2.2远程控制促发展。(1)教学中的运用。在日常天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讲解一些星座的构成情况,会欣赏一些天体的、星云的照片。但是往常都是从网上下的,是被处理过美化过的照片,学生虽然惊叹天体的唯美,但是也有一定疑惑,“不会是加工的吧!”“是假的吧?”

借助远程控制技术,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软件操作,输入天体的大概坐标就能直接操作远在天荒坪的望远镜寻找星体,看到自然状态下的星体。虽然没有处理过的照片不是那样美,但是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天体,这对活动中的对象来说,这份震撼才是终身难忘的!

(2)夜间观测中的运用。如有重大天象流星雨的爆发、月食的发生、双星伴月等等发生,我们通常会组织夜间观测。我们希望通过夜间观测来让活动对象真切地感受太空之美。但是因为天文很大程度上需要“靠天吃饭”,一旦遇到不良天气,也只能跟这些天象失之交臂了。

有了远程控制,就像我们多了一个活动场地一样。只要远程控制的天文台那边天气好的话,我们就能通过远程控制观赏到这些天象。如流星雨发生时,由于学校所处位置光源污染比较重,即使学校这边天气比较好,肉眼能观赏到的流星也是极其有限的。而天荒坪由于其地理位置好,当流星雨发生的时候,只要天好,能见到的流星肯定要多于学校。我们通过远程控制,在望远镜上装上新型“鱼眼”目镜,就能将天荒坪的天空搬到学校电子屏中,我们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流星的快速陨落了。

(3)活动项目中的运用。作为一座天文特色学校,在紫金山天文台关心指导下,学校协同开展了《小行星变光曲线的测量》项目活动。该项目从C类小行星中遴选出一批自转周期分布比较广泛的中等大小目标进行观测,研究解决四大问题,为专业天文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我们通过远程控制天荒坪天文台内大型望远镜,可以看到我们原来肉眼所无法看到的星体,测算出它们的星光,为紫金山天文台输送最原始的数据。

在这个活动中,远程控制给我们提供了活动开展的可能!如果没有远程控制这一信息技术的支持,学校想要参与这个项目的研究是没有条件的。因为学校现有设备跟不上项目研究的要求,学校所处周围环境达不到项目研究的需要。有了远程控制,我们不仅可以省掉购买新的高端设备的费用,还可以借助天荒坪有利的天文观测条件让学生们参与专业的天文研究,丰富学生的研究认识,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远程控制——信息技术在天文教育中的优势

综上所述,通过远程控制这一信息技术的加入,我们的天文教育如虎添翼。

1.日常辅导活动,给活动对象提供了第一手的形象直观的数据,能让学生亲历星体的寻找过程,观赏到星体之美,有效激发学生对天文的兴趣。

2.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天文活动靠天吃饭的弊病,给天文观测增添一份保障。

3.可以进一步深入开展天文研究,通过与专业天文台的互动,给部分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4.因为远程控制的运用,可以让天文观测活动变得简单安全。将异地天空“拖移”进每个活动对象的视野。

5.通过远程控制这一技术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资源,将资源最大化用于公众。

4.信息技术必修一知识点 篇四

1.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第三种基本形态,也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信息可以用来消除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科学决策,指导人们的行动。

2.信息的主要特征

◇ 普遍性

◇ 依附性

◇ 共享性

◇ 价值性

◇ 时效性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从本质上说,信息技术是人类在了解、把握和改善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控制信息等的相关技术,其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等,其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是核心。

4.信息技术的历史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发明。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是一次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手段的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使信息数字化成为可能,信息产业应运而生。

5.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略)

第2章 知识要点

1.信息需求的确定

信息需求就其含义而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所需信息的载体形式,如文字、声音、图、视频等。所以,人们在确定信息需求时,可以从内容和载体两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1)确定信息内容。

(2)确定信息的类型。

2.信息来源的确定

按承载信息的载体的不同,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

这些信息来源有其特点,在考虑从什么渠道能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时,一般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可用的信息来源有哪些?

(2)哪些是可靠的信息来源?

3.信息获取的方法

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图书、资料获取信息的阅读法;通过查阅专业文献资料获取信息的文献法;通过与人沟通获取信息的访谈法;通过广播、电视、影视资料获取信息的视听法;通过实验研究获取信息的实验法;通过亲临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获取信息的调查法;通过观察事物的属性和特征获取信息的观察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获取信息的问卷法;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网络检索法;通过遥感遥测技术获取信息的遥感遥测法„„

4.网络信息检索

因特网上有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搜索工具——搜索引擎。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有两种主要方式:目录检索和关键词查询。

(1)目录检索。

目录检索无需输入任何文字,只要根据目录搜索引擎提供的主题分类目录,层层点击进入,便可查找到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

(2)关键词查询。

关键词查询是指利用指定的关键词来查找信息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使用关键词查询可以准确地找到与该关键词匹配的信息。

用关键词查询法查找信息,需要先提炼关键词,恰当地组合关键词优化搜索结果,加快检索速度。

5.信息价值的判断

信息价值的判断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 信息的准确性

◇ 信息的客观性

◇ 信息的权威性

◇ 信息的时效性

◇ 信息的适用性

第3章 知识要点

1.信息的加工

所谓信息加工就是人们将获取的原始信息按照信息应用的需要,根据信息的内容和类型,对信息进行的分类整理、修改以及格式转换和存储等加工过程。

信息加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

◇ 文本信息的加工

◇ 数据信息的加工

◇ 图片信息的加工

◇ 声音信息的加工

◇ 视频信息的加工

◇ 动画信息的加工

2.信息的集成与交流

将文本、图、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素材,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多媒体作品的过程称为信息的集成。

● 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确定作品主题——规划设计作品——采集处理素材——制作加工作品——测试发布作品

● 信息作品的制作

网页作品的制作,一般涉及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版面布局;二是根据布局插入各种素材,并对素材作适当的效果处理;三是建立页面间的链接关系。

●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信息发布与交流的目的,就是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让他人知晓。

信息发布与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面谈、演讲、书刊杂志、电视、广播、广告等方式发布与交流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邮件(e-mail)交流、会议演示、网站发布、在线交流等也成为了信息发布与交流的流行方式。

3.编程解决问题和智能信息处理

● 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利用现有的软件(已经编好的程序)让计算机工作,二是自己编制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为自己服务。

● 编程解决问题

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等。程序是控制计算机动作的指令的记录集合。

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集合,可以被表述和实现。

● 智能信息处理

人工智能是相对人的自然智能而言的,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研制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智能行为和“机器思维”,解决需要人类专家才能处理的问题。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领域有问题求解、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智能数据库、智能机器人、博弈、自动程序设计、自动定理证明、智能代理等。

第4章 知识要点

1.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信息是一种资源。

● 身边的信息资源管理

在信息活动日益广泛的今天,不论是个人工作和生活,还是企事业单位的事务处理,都在不同程度的对信息资源进行着管理。

●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2.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

人们经常用到的信息资源管理方式主要有手工管理、计算机管理等两种。

● 手工管理方式

常见的手工管理有:通信录的管理、书目卡片的管理、财务帐簿的管理等。

● 计算机管理方式

常见的计算机管理有:文件管理方式和数据库管理方式。

3.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 数据库的组成

数据库是由若干个二维表组成的。在数据库中,表的结构由字段组成,每一行中所有字段组合起来的数据,便是一个完整的“记录”,集合所有的记录,就形成了“表”。

● 数据库的管理

对数据库的管理,包括建立和删除数据文件,检索、统计、修改和组织数据库中的数据等,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的。

◇ 数据的增加与删除

在一个数据库中,对所有符合条件的记录进行增加或删除的操作。

◇ 数据的查询

在一个数据库中,对所有符合条件的记录进行搜索,称为查询。

第5章 知识要点

1.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

● 信息技术对个人的影响

◇ 给个人带来了便利和实惠

◇ 深刻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

◇ 对个人就业产生影响

◇ 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促进科技进步

◇ 加速产业的变革

◇ 创造新的人类文明

● 信息技术引发的矛盾与问题

◇ “开放”与“安全”

计算机病毒

病毒(virus)是生物学领域的术语,是指能够使人或动物致病的一种微生物。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复制性、攻击性和破坏性等特点。

黑客 “黑客”(hacker)是指对电脑系统的非法侵入者。尽管有些黑客只是为了好奇或表现自己的能力而非法地访问他人的系统,但也有一些别有用心之徒侵入他人系统后,会破坏文件或修改数据、盗窃内部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共秩序、个人合法权益造成极大的危害。

网络陷阱

网络陷阱是指一些别有用心之徒,利用因特网行骗的行为,如约在聊天室结识的“朋友”见面,然后见机行骗;利用填写个人资料机会,骗取他人的个人资料,以作非法之用……

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主要途径有三种:立法途径、技术途径和个人防范途径。

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

2000年4月26日颁发了《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51号令)。

1994年2月18日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新《刑法》第286条第3款也对实施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人作出了判刑规定。

◇ “共享”与“尊重”

◇ “自由”与“规则”

◇ “虚拟”与“现实” 2.信息技术与青少年

●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 自觉遵守信息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

◇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不剽窃他人信息作品的内容;

不使用盗版书籍、软件、光盘等;

对于作者声明禁止使用的作品,要尊重作者的意见;

不能出于赢利的目的非法复制、出版他人的信息作品;如果出于学习、研究或欣赏目的,可以少量复制但不能出版,并应尽可能地通知对方并取得对方的同意;

如果需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他人的作品,应注明引用信息的来源、作者。

◇ 加强自我约束 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和礼仪

使用电子邮件(E-mail)的一些礼仪要求:

发信时最好输入邮件主题,以便收件者了解邮件的主要内容;

信件的内容要尽可能简短明了,以便不浪费他人的时间;

如果用英语等外国语言写电子邮件,内容一定不要都用大写表示(全部大写意味着大喊大叫);

不要随意给他人发信,不能给他人制造垃圾邮件。●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 加强病毒防范的意识和能力

做好病毒的预防工作 ;

做好病毒的检测和消除工作;

还应该定期进行病毒检测。

◇ 保护自己的作品

建立保护自我作品版权的意识,学习、了解有关版权方面的知识;

保管好自己创作过程中的初稿、图纸等;

选择先正式出版、后网络共享的方式;

对于网络共享,还可以按照网络版权,如创作共用协议,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协议授权;

对于侵害自身权益的违法行为要勇于反击。

◇ 避免网络陷阱的伤害

◇ 警惕信息污染

养成随时对自己浏览的信息内容、网站展开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不断提高自己识别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

尽量只浏览那些正规组织的网站,如域名为org、gov、edu 等的网站,和具有较好声誉的网站,如新浪、搜狐等;

远离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

5.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总计划 篇五

一、教学指导思想

为了搞好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以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为指导,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二、学生基本情况六、七年级的学生以往由于每一学期的信息技术课比较少,加上学校机房的硬件限制,因而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边听边练,课后很少有练习巩固的机会,造成学生的操作技能不是很理想。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这样就形成了参差不齐的局面。另外信息技术课以实际操作为主,显得不枯燥,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比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

三、教材分析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编者们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中小学内容与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每一单元知识都是以任务为核心,以活动为为主线,通过多元化主题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自主、写作、探究学习,强化应用与实践的能力。

四、本学期教学内容安排

根据我校的计算机软硬件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六、七年级拟定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第1周:信息技术课的教室及电脑室管理常规。

第2周:开关机及了解电脑的软硬件组成。

第3周:对电脑桌面上的图标进行认识,初步了解键盘的分区。

第4周:指法练习,按正确指法输入字母、数字、符号。

第5~8周:利用指法练习软件训练英文打字速度,力求做到盲打。

第9周: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学会使用记事本。

第10周:掌握搜狗输入法,使用金山打通软件进行汉子录入练习。

第11周:文件夹的操作(文件夹的建立、删除、复制、移动、重命名等)

第12周:正确使用鼠标(单击、双击、拖动)

第13周:体验Internet,进行网址收藏“家”的学习。(六,15~18)

第14周:第二课通向世界的钥匙——Internet Explorer,轻松遨游网络世界。(六:5~9)第15周:网上搜索(七:62~69页)

第16周:网上下载网页、文字和图片,共享软件和MP3音乐。

第17周:申请邮箱,收发电子邮件(七:82~90)

第18周:应用网络查询(七91~95)

„„

五、教学措施

6.信息技术教学的心得体会一 篇六

高中信息技术课属于基础文化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操作的方法和技能还远远不够,让学生在掌握传统意义一些信息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还培养他们包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不断质疑、不断创新,为适应以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中对高中信息技术课有三点做法:

的硬件结构并不感兴趣;有的同学对电脑绘画很有创意,但对指法练习没有兴趣。这就是个体差异反应到信息技术课的具体表现。我们在对学生有一定的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如简单的操作、基础知识等),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积极引导他们在信息技术课上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有的学生已经不满足现有课本上的知识,而要去更深的领域中去探寻,我就鼓励他们多订阅一些信息技术刊物,经常上网查询资料,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向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去钻研。有的学生对电脑动画很感兴趣,我就教它们课本以外的一些电脑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photoshop等,让他们独立创意,自己设计制作小动画。在学生的一些作品中他们将会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设计技术。只要对症下药,他们就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陶醉在信息技术的海洋里。

7.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篇七

1.1教育游戏的教育性优势

教育性是教育游戏区别于其他游戏的本质特征。教育游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中的教育性优势主要表现在教育游戏的某些操作正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 教育游戏能够为学生的知识运用创设情景以及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常规的养成。

(1) 教育游戏的操作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

教育游戏都具有实践操作的特征, 其某些操作本身就是基础性特征较强的小学信息技术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着的《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第三课 小小鼠标作用大”一节的教学为例, 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鼠标左键单击、双击和拖动的操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火眼金睛》、《救救小兔子》和《打扮芭比娃娃》3个教育游戏, 不仅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更能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内化知识, 锻炼技能。

(2) 教育游戏创设学生运用知识的情境

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和创新, 特别是对应用性特征明显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游戏不仅以其华丽的呈现方式吸引学生, 更重要的是其具有的内容能够为学生的知识运用创设逼真、生动的情景。以《信息技术课》一年级上册“第七课 移动和复制图块”的教学为例, 在实现知识技能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会运用“任意形状裁剪”工具编辑图像以及区分其与“选定”工具异同的过程中, 与传统的教师讲授演示方法相比, 让学生在画图软件中自己运用“任意裁剪”工具完成“青蛙垃圾桶”的拼图游戏就能更好地实现知识学习向教育游戏内容的巧妙转化, 教育游戏也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生动的知识运用情景, 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游戏理念。

(3) 教育游戏促进学生良好常规的养成

低年级学生入校后, 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进行阅读、倾听、作业等常规的养成。传统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 虽然能通过表扬优点、批评缺点的方式达到常规养成的目的, 但容易让学生产生精神疲倦, 甚至是厌烦和抵触情绪。充分发挥学生喜爱的教育游戏的教育性, 以游戏为载体训练学生认真阅读, 仔细倾听等常规, 然后将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拓展, 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常规的养成。例如, 在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常规时, 在学生开始《装配机器人》教育游戏之前, 不是教师讲述游戏规则, 而是将游戏规则用简单的语言写入游戏帮助中, 并告诉学生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和认真阅读的需要, 否则在游戏任务的完成中就会遇到很大困难, 甚至会导致游戏任务的失败。出于完成游戏任务的强烈意愿, 学生就会自觉地认真阅读。那些因不认真阅读游戏规则而无法进行游戏的学生, 则更能体会到认真阅读的重要性。

1.2教育游戏的娱乐性优势

娱乐性是教育游戏外在形式的价值体现, 也是教育游戏与其他教学媒体最显着的区别。教育游戏的娱乐性优势主要表现在交互性强、健康娱乐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

与其他教学媒体相比, 交互性强是教育游戏的突出特性之一, 也是教育游戏最能体现学生参与主动性的优势之一。正是由于教育游戏对学生操作进行及时信息反馈所凸显的强大交互性, 深深吸引着学生, 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 教育游戏具有的健康性、科学性和教育针对性是使它具有游戏特性的同时获得教育性本质的砝码。学生在教育游戏中不会看到暴力和血腥, 不会遇到杀戮和色情, 但同样能够获得教育游戏带来的娱乐, 这就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从教育游戏中获得了更多的健康。

教育游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需要说明的是, 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原本就带有浓厚的兴趣, 但这种兴趣更多的是出自于对计算机和互联网强大功能和丰富资源的好奇心, 而非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熟识计算机之后, 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会逐渐变淡, 而这正需要运用具有卡通形象、具有丰富色彩和强大交互能力的教育游戏来调动和提高。只有将知识融入到教育游戏的内容中或将游戏操作与教学目标进行对接时, 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游戏的价值, 才能真正实现“学得快乐, 导得轻松”。

2教育游戏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建议

2.1提升驾驭力, 实现教育游戏应用最优化

首先, 教师要提醒学生学习的重点。教育游戏以其活泼的形式和趣味性吸引学生, 而学生出于自身的年龄特点, 其认知、自律和自学的能力还不足, 容易被游戏本身吸引而忽略对游戏承载和传递的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应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时, 更应当积极引导, 不时提醒学生学习的重点。

其次, 教师要对教育游戏的选择要慎重。教师在选择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教育游戏时, 首先要明确教育游戏也是一种教学媒体, 它的引入只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其次教师要根据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分析选择教育游戏, 并亲自进行试运行;最后要严格检查教育游戏知识的准确性、正确性和科学性。

最后, 教师要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实现教育游戏最优化。只有具备了将教育游戏看作是服务于学生学习的意识后,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紧扣各个教学环节, 做好应对教育游戏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准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不会因教育游戏而耽误教学进度和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 不会出现对教育游戏进度的无法控制, 才能做到教育游戏应用的收放自如, 学生心力学习的收放适当。

2.2寻求团队合作, 保证游戏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目前,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的教育游戏多是教师从互联网上直接下载的免费资源。由于经验、资金和工作压力等方面的原因, 小学教师团队尚无能力开发出连续性的、整体性的教育游戏资源供教学使用。但互联网上的游戏资源除了免费的优点外, 其教育的针对性、游戏内容和游戏形式的连续性等参差不齐, 不能够很好的发挥教育游戏本身的优势。因此, 积极寻求与研究教育游戏的公益组织、高校机构及其他团体开展团队合作, 才能较好的保证教育游戏价值的充分发挥。

2.3家校沟通, 转变教育观念

受游戏沉溺负面宣传的影响, 家长对学生接触游戏和对教师运用游戏进行教学, 多是有所担心的。虽然教育游戏具有不可抹杀的教育性, 但它毕竟是游戏的信念在家长心中挥之不去, 家长对孩子沉溺于游戏的担心更是不可避免。这就需要学校与家庭之间增强联系, 一方面向家长开放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育游戏, 传达正确的应用理念, 另一方面需要联合家长对学生课下的游戏时间和游戏内容进行适当的监管和控制, 逐步转变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赵海兰, 祝智庭.关于教育游戏的定义与分类的探析[A].第十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 (GCCCE2006) 论文集[C], 2006.

8.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篇八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语文写作教学增加了新的动力。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写作的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写出更多的好作品。

【关键词】

妙用 信息技术 写作教学 精彩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信息技术走入人们的生活,也促使信息技术走入到教育的领域,带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促使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在语文教学环境中,信息技术也带给学生们全新的感受,电子设备与语文课堂的结合有效促使了学生们学习效率的提升,促进了学习质量的提高。教师在进行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信息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带给学生们更为震撼的视觉感受,更为真实的体验,让学生们通过自己情感的迸发而激发写作的热情。

一、搜索,积累素材

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借助计算机设备、互联网技术,从海量的资源中搜索出对于学生语文水平提升有益的信息素材,并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有针对性的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目标,并让学生逐步掌握独立搜索和筛选信息的技能,不断积累写作素材。通过素材的积累让学生们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有话可说”。

比如,我在进行《恐龙》这篇文章教学时,根据学生语文学习基础,在上课前一天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网络查阅恐龙相关资料。学生查找资料各不相同,有的主要是对恐龙的种类进行了查阅,主要有雷龙、剑龙、甲龙、霸王龙等等,有的学生则主要是对恐龙的习性、生活环境等进行了材料搜集,不同的资料搜集方向也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首先,我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所查的资料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进而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以恐龙为题材背景,写一篇说明文,根据自己现有的资料进行作文创作,或者借鉴其他同学的相关资料。学生们根据自己所查的资料,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作文写作效率也很高。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们所搜集的素材更加丰富。通过素材的持续积累,学生肚子里的“墨水”多了,在写作时也不会感觉到枯燥和单一,写作的内容更加丰富鲜活,语文教学质量也获得逐步提升。

二、分享,碰撞思维

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或感受,能够达到思维交互、思想碰撞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在作文写作时的创作灵感。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引导他们主动分享相关生活中遇到的实例,彼此分享生活感受,通过其他人的角度认识世界,探究写作的方向。

比如,我在进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时,在对学生进行了课文教学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下作业,让学生思考自己成长过程中记忆较为深刻的经历或者是自己表现十分勇敢的事例。但是,我并没有直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精力进行文章创作,而是在我们的班级QQ群和微信群中进行讨论,每个人都可以就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阐述,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打开学生们的思维,让学生们敞开心扉进行尽情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们的真情实感得到释放。之后,我让同学们在彼此分享的基础上就此主题进行文章创作,每一位学生将其切身经历转化为学生写作的素材,并剖析事件背后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从生活经历中提炼的素材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分享活动以及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素材分享,语文教学的形式也更加多样,而且相关素材能够及时地传递到每一位学生心中,大大提高了写作的教学效率,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写作教学。

三、展示,广泛探讨

学生在写作完成后,教师应当及时对他们写作的作文进行审阅,然后再借助作文写作质量进一步进行相应的评价及素材再利用,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将优秀作文作为“示范文章”分享给同学们,从而实现对素材资源的高效利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让展示活动更加生动、丰富,可以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其魅力所在。

比如,我在进行《黄山奇松》这篇文章的教学后,让学生在课上即兴创作的以“我最喜欢的景点”为主题的作文,将学生从自己旅游过的景区中挑选出最喜欢的一个景点,并对其特点进行详细的描述。在将所有的学生作文进行阅读之后,我发现一名学生写的《泰山日出》中一些文字创作比较优秀“一转眼,在山顶层层浓雾背后,一个十分耀眼的小红球一点一点地出现了,当跳到云层的正中间时,它发起了呆,在些许的停顿之后这个小小的血红色球球发出万丈光芒,夺目耀眼、金灿灿的……那景象真是太壮观了!美得难以用平淡的语言表达,好像泰山上所有的东西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于是我用多媒体将这些有没的语句展示出来,同时还搭配上了形象的图像,学生们一下子被美景所吸引,感受到了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很多学生还因为通过视频展示受到其影响,对其进行模仿写作,学生们的写作能力都在原有基础上不同程度地获得提升。

通过信息技术化的作品展示,学生们写作的热情更加高涨了,整个课堂氛围十分活跃,课堂效果很好。教师还可以开发更多的方式进行文章展示,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信心进行文章创作,鼓励学生在创作之路上越走越远。

信息技术的融入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发生了改编,教师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技能,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与作文教学融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创作技能,为学生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王红霞.妙用现代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程语文兴趣【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

9.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一上教案 篇九

教材分析(主要指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包括:感受信息世 界、认识信息工具、体验信息输入和记录珍贵信息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单元是感受信息世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信息及信息的传播和 交流方式,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第二单元是认识信息工 具,通过使用鼠标进行简单的画图操作,利用键盘输入拼音和汉字 以及对计算机进行简单的设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在 玩中学”的教学意境,在娱乐中增长知识掌握技能。第三单元是认 识信息工具,本单元从认识键盘开始,从键盘的指法入手,使学生 逐步掌握键盘的组成及操作。第四单元是记录珍贵信息,通过记录 自己的感兴趣的事物进一步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养 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 设计。

教学重点

1、了解信息和信息工具的概念,并能正确区分

2、鼠标的操作

3、认识键盘的组成,并能正确的输入汉字、数字和拼音

教学难点

1、了解信息和信息工具的概念,并能正确区分

2、鼠标的使用

3、键盘指法的练习

教学措施 以“鼠标的使用、键盘指法”等为学习重点,适当辅之于游戏、组织竞赛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1、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2、注重辅差、培优、提中。

3、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4、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第1课 浏览信息大世界

教学目标

1、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2、感受校园中的信息。

3、引导学生了解桌面组成。

4、掌握鼠标的正确握法及计算机开机、关机操作。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2、感受校园中的信息。

难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自我介绍。新学年咱们增加了一门新课,就是我们手中的《信息技术》,大家喜欢这门课吗?以后将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以前有谁接触过计算机?(家里有、见过别人用)。(根据情况调整一下机位,找出小组长)。主要用来做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超市付款、医院、银行、车站)。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计算机。

2、学会开机、认识桌面

每个同学面前正对着的像电视一样的就是显示器,下面的是主机。有的同学已经开机了,谁来告诉大家怎样开机?(找学生说,教师总结)

屏幕上显示的整个区域就是桌面。桌面包括桌布、图标(计算机程序在桌面上的名称,多媒体网络教室、鼠标游戏。运行程序)、开始按钮(也可以进入程序)和任务栏(运行后的程序,其名称以按钮形式出现)。

3、认识鼠标及握法

大家看到桌面上有一个小游戏,想不想玩?可是我们怎样控制计算机呢?(找学生说)用鼠标(左键、右键、翻页滚轮)。

正确握法:把鼠标放在光滑的平面上,用右手掌心握住鼠标,食指轻轻放在鼠标器的左键上,中指轻轻放在鼠标器的右键上,大姆指、无名指和小指轻轻握住鼠标的两侧。(教师说学生具体操作感受)

4、移动鼠标玩游戏

大家动动鼠标来看一看,屏幕上的指针有什么反应?移动鼠标就是不需要击键,只改变鼠标指针在桌面上的位置。那么怎样启动游戏程序呢?双击桌面上的图标即可,双击就是快速按鼠标左键两次。简单介绍游戏的玩法(聚宝盆,记分)。

5、广播“这节课你做到了吗?(课件:行为养成)”。关机。填写“又进步了”(学生交流、自评、互评)和“问题口袋”(个性问题个别交流、指导;共性问题总结、点评)。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最后教师总结点评。

第2课 用信息表达自我

教学目标

1、用语言描述自己。

2、学习表达信息。

3、完整的表达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在以后的课堂中,老师就尽可能的少讲,留出大部分的时间给同学们操作练习,在老师 用语言描述自己。完整的表达信息 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保持安静,能不能做到?

1、导入

复习上节内容,用语言描述自己

2、新授

表达自我,展现风采,做好主题会(课本第7页)找学生回答并指出,教师修改补充并板书。

3、练习

1)我就是人见人爱、神勇威武、天下无敌、活泼可爱、待人热情、慷慨大方的英俊少年----大强。

2)我叫小丽,性格开朗、活泼、遇事爱动脑筋。说一说他们用了那些语言来描述了自己的特征。教后记

第3课 信息工具知多少

教学目标

1、说说会讲故事的工具。

2、认识电脑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电脑里有很多故事,有文字的,有动画的,还有电影呢,现在就让大家说说电脑里还有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二、新授

1、电脑是强大的信息工具,其中,电脑已经在网络、电视、电影等领域大显身手。成为强 说说会讲故事的工具。认识电脑的组成。大的工具。

认识主机、显示器。

2、主机是电脑处理信息的地方;

显示器是观看电脑里信息的地方电脑的身体是硬件,有主机、显示器、键盘、电脑的灵魂是软件,有各种各样的程序构成。

了解电脑开机、关机的操作步骤。在开机过程中出现了那些信息? 讨论回答。教后记

第4课 快跟鼠标握握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用“画图”软件画简单的图形。

能力目标:

1、会正确的开机和关机;

2、学会鼠标的基本操作。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感受美、表现美、热爱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鼠标的基本操作。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画图”软件、多媒体教室、范例、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在草地上种上美丽的花。

1、打开“画图”软件,认识“画图”软件。

用鼠标左键依次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画图”,画图启动“画图”程序。

2、单击鼠标选工具和颜色

在左侧“工具栏”中单击选中喷枪工具,在下边“颜料盒”中,单击绿色。

3、拖拽鼠标画草地。

选择大号喷枪,选择浅绿色,拖拽鼠标喷出草地。选择深绿色,拖拽鼠标喷涂近处的草地。

4、选择不同的颜色,用喷枪画出五颜六色的花。

二、让鼠标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1、认识鼠标,学习鼠标的握法。

2、学习鼠标的基本操作。

单击:用食指快速按一下鼠标左键,马上松开。双击:快速地按鼠标左键两次。

拖拽:按下鼠标左键不放,将鼠标移到另一个位置后,再松开左键。右击:用中指快速地按一下鼠标右键,马上松开。

三、操作实践

看看书本上的图,分别是什么形象。画一画 议一议:操作鼠标的技巧。知识卡:中国十大名花。教后记

第5课 我与键盘初接触

教学目标

1、学会打字软件的进入、退出;掌握打字,的基本姿势;认识基准键位。

2、培养学生的文本输入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学会打字软件的进入、退出;掌握打字,的基本姿势;认识基准键位 培养学生的文本输入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同学们问老师:怎样才能像老师那样双手自如地使用键盘输入字符呢?其实,并不难,要熟练地使用键盘一要有正确的指法,二是要刻苦练习(板书课题:指法)。指法是一种击键、按键的手指动作规范,正确熟练的使用键盘必须要遵循指法规则。

二、新授

1、“金山打字”的使用

1)进入:双击“金山打字”图标进入 2)基本操作:

a.使用键盘的方向键控制箭头移动来选择项目 b.按空格或回车进入项目

3)退出:控制箭头移到“结束”选项,按回车或空格就可以退出。[练一练] 学生每人练习一遍进入和退出。

2、打字姿势

进入“金山打字”的第一个选项“打字姿势”,要求学生按照图片和文字姿势,端正自己的姿势,教师巡视检查。

3、基准键位

进入“指法练习”的第二个选项“指法入门”,按照图示将双手放在基准 键位上(先将左右食指分别放在F和J上,其它手分别依次排开,大指都轻轻放在空格键上),教师巡视检查(也可以让做对的学生协助检查)。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键;学会打字的正确姿势,认识了基准健,收获很大哦,继续努力我们就能正确熟练的使用键盘了

教后记

第6课 操作系统新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操作系统的界面

2、更换桌面背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打开电脑找梦境(板书课题:操作系统新认识),双击它会打开一个神秘的窗口。

二、新授

1、“按钮”的使用

1)进入:双击“按钮”图标进入 2)基本操作: a.进入窗口

b.按空格或回车进入项目

3)退出:控制箭头移到“结束”选项,按回车或空格就可以退出。[练一练] 学生每人练习一遍进入和退出。

2、右击桌面的空白处,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属性”

3、单击“显示属性”桌面中的“桌面” 选项卡。

从列出的背景中选择喜欢的图片。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操作系统新相识希望大家能够回去练习一下我们今天学的知识。

教后记

认识操作系统的界面 更换桌面背景

第7课 应用软件多精彩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音乐相册

2、发送文件到优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最近在学习用电脑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想起第一节课接触过的鼠标双击,找同学回答双击的操作要领并板书)。

2、新授

这节课呢我们一起打造有声有色的音乐相册,在玩的过程中将相册的各项操作掌握得更加熟练。(找同学回答并上台操作。)

打开相册程序还有其它方法吗?(讲解利用鼠标右击,用中指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再选择打开。等学生差不多掌握时,找同学上台操作练习。)

3、练习

打开相册以后,我们就开始用杂志制作大师制作了。(讲解游戏规则,然后让学生自由联系游戏,教师在教室内寻场指导。)离下课还有十分钟时候结束。

4、问题口袋和评价

找同学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由同学回答解决办法,最后教师总结点评。

教后记

学会制作音乐相册。发送文件到优盘。

第8课 走进键盘大家庭

教学目标

1、了解键盘的分区。

2、用键盘输入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由手偶“米老鼠”提出问题:我要写信给好朋友,可是我却找不到字母,只好用一根手指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打,好慢啊!我真想提高打字速度。

2、学生说一说“米老鼠”打字慢的原因。

3、教师总结:是因为它对键盘不熟,没有按照正确的指法去打字。

4、出示课题:练习键盘指法

二、新授

1、课件出示键盘图。师生共同学习,了解键盘分布。

2、课件出示键盘图。师生共同学习,了解键盘指法。

3、学生进入“金山打字通”进行初步练习。表扬打得好的学生。发小奖品。

4、抢答竞赛。由教师报键,学生抢答出对应的指法。给抢答正确的学生发小奖品。

5、教师进行盲打,提出疑问:为什么老师打得快?学生思考。教师总结:

按照手指分工,每敲完一个键后,手指应迅速回到基本键的位置。

了解键盘的分区。用键盘输入信息。

第9课 打字速度靠指法

教学目标

1、练习左右手键位。

2、寻找基准键。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同学们问老师:怎样才能像老师那样双手自如地使用键盘输入字符呢?其实,并不难,要熟练地使用键盘一要有正确的指法,二是要刻苦练习(板书课题:指法)。指法是一种击键、按键的手指动作规范,正确熟练的使用键盘必须要遵循指法规则。

二、新授

1、“金山打字”的使用

1)进入:双击“金山打字”图标进入 2)基本操作:

a.使用键盘的方向键控制箭头移动来选择项目 b.按空格或回车进入项目

3)退出:控制箭头移到“结束”选项,按回车或空格就可以退出。[练一练] 学生每人练习一遍进入和退出。

2、打字姿势

进入“金山打字”的第一个选项“打字姿势”,要求学生按照图片和文字姿势,端正自己的姿势,教师巡视检查。

3、基准键位

进入“指法练习”的第二个选项“指法入门”,按照图示将双手放在基准 键位上(先将左右食指分别放在F和J上,其它手分别依次排开,大指都轻轻放在空格键上),教师巡视检查(也可以让做对的学生协助检查)。

三、小结

今天的学习告诉我们打字要有正确姿势,进一步熟悉基准健,继续努力我们就能正确熟练的使用键盘了。练习左右手键位。寻找基准键。

第10课 汉语输入练练手

教学目标

1、学会智能ABC输入法的基本使用方法。

2、能用拼音输入汉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能用只有拼音的键盘输入汉字吗?当然能,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一种汉字的输入法---智能ABC输入法。

二、学习输入法

首先打开写字板,也就是打开一张我们写字的白纸。输入xue ma的拼音。

现在只能输入拼音,要想输入汉字就必须告诉计算机我要输入汉字了,怎么告诉计算机呢?

1、选择输入法

2、输入单个汉字的方法。

A、输入拼音xue出现什么,(xue的拼音没有出现在白纸上,而是出现在一个框中,这个框叫“输入框”。)

B、按空格键,观察现象(出的新框叫“选字框”,里边有很多xue的读音的字,并且前面都标有数字,)

C、选所要的字前面的数字就可以输入这个汉字了。学会智能ABC输入法的基本使用方法。能用拼音输入汉字。D、如果所要的字出现在输入框中时直接按“空格键” 就可以输入这个汉字了。

3、总结输入汉字的方法:

三、学生自己练习: 出示:

学 喜 打 五 认 汉 小 大 来 等汉字自己练习输入,一个学生完成后另一个学生输入。教后记

第11课 英文汉字巧切换

教学目标

1、切换英文和汉字的输入状态。

2、输入特殊的字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各位同学,谁能在文档中输入一个香蕉的 英文名字

二、新授

1、“输入法的使用”的使用 1)进入: 2)基本操作:

a.用ctrl+shift 切换到智能输入法

b.切换各种输入法 QQ拼音输入法 搜狗输入法 谷歌输入法等 3)切换 切换英文和汉字的输入状态。输入特殊的字符。[练一练] 学生每人练习几次切换各种输入法。

2、输入一段文字练习

3、基准键位

4、注意姿势

加强“指法练习”的第二个选项“指法入门”,按照图示将双手放在基准 键位上(先将左右食指分别放在F和J上,其它手分别依次排开,大指都轻轻放在空格键上),教师巡视检查(也可以让做对的学生协助检查)。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英文汉字切换方法,进一步熟悉了键盘,继续努力我们就能正确熟练的使用键盘了。

10.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篇十

汾市中学:邓小兰2011-6-29

转眼间,又到了学期末。回顾这一学期,我感慨颇多。2011年,我在教育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在自己不懈的努力下,不断成长。为了保持优良的工作姿态,以更优秀的面貌去迎接以后的工作,现将本人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思想上本人始终以学习贯彻党的优良方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利用师德师风活动端正自己,及时纠正不良思想,塑造良好的形象。一学期来,我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默默无闻地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这些肯定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变得更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好每一样工作。

二、教学方面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作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制导纲要》,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积极上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掌握其教学精髓,提高自身不足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想尽一切办法,努力找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改变教学方法等等。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作好课前准备,因此每节课前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准备,检查机器情况,有无“不可用机器”,对鼠标、键盘等耗材不能使用及时向校领导汇报,解决部分学生上课没有机器的情况。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做出有创新,有创意的作品。通过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技巧,使他们有成就感,学生上了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后进生手把手的辅导。课后不断思考、总结,及时找出不足,改进教学设计。

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业务水平,本人在不断收集、学习别人优秀教学设计、优秀博客的基础上,利用本人有限的时间建成个人教学博客,以利于同行间的交流和学习,方便学生与我的交流,也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积累和总结,三、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私人之间的关系,不迟到不早退,这同时煅练了自己。对学校的工作尽职尽责,不论是学校分到的哪一项工作,我都配合同事尽自己的努力把工作做好。

四、今后努力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强化flash、photoshop、编程等常用软件的运用。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

2、对学生多关心,多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并把兴趣延伸至永远,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的技能与水平。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杜绝在微机室里制造垃圾。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11.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篇十一

关键词 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将两者的概念混淆,认为教育技术等同于信息技术。但是,从事实角度来讲,这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有一定的交集,两者之间的领域不同,概念更不同。本论文针对两者之间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对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论述。

1 比较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

1.1 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含义

信息处理、手机、存储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集合体被称之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它包含了技术性非常高的内容,涉及到技术层面以及应用层面。它是在70年代,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通讯技术水平的提升而针对信息收集、储蓄、整理、传送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它是能够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高科技技术,并且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为主导。

1.2 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含义

教育中的技术和教育技术的统称为教育技术。其中教育中的技术是物化了的技术,是教育媒体本身反应出的技术,被称之为软件和硬件技术。例如,教育信息的传播和通讯技术,加工和处理技术。它是利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成果,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教育的技术是指非物化技术,如何使用教育和教材,设计教学活动计划等问题,是从教育角度研究教育技术的问题,其中涵盖了教育心理技术、计划技术等等。现代教育及时就是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优化教学的一个过程,其目的在于优化教学效果。

1.3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比较

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新科技对于教育的影响和运用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在1920年左右我国所兴起的视听教育技术就是围绕着那个年代所兴起的电影技术的运用发展起来的。到了1950年代,我国计算机得到了普及,我国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些历史事实足以证明,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教育技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证明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能够影响教育,必须将信息技术和教育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影响教育,也就是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结合。

2 教育信息技術的发展和应用

2.1 教育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含义

教育信息技术是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体,是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的一个过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它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不仅涵盖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还包括了如何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和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推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2.2 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80年代中期之前强调了计算机辅助教学,80年代到90年之间强调了计算机辅助学习,90年代之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转变成强调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整合。这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这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因在于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结合在一起,需要一种新的教学环境支撑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机构,实现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例如,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课堂整合,高效教育信息技术和课堂整合。

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教学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将传统教学和计算机教学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强调了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所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强调了教师培训通过对办公软件的了解针对教学制作教程,强调了教师在数量掌握计算机的我基础上,通过信息检索、学生自主学习等手段实施课堂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整合,它将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到辅助教学中,强调了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互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机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从整体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了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激励工具和认知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从总体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3 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

教育信息技术不仅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的特点,而且能够实现教学设备自动化、多样化和微型化。具有广泛的作用和影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学习的乐趣,改变了传统说教的现状,增强了教学的说服力,从被动性学习转变成了主动性学习。这一系列的改变都归功于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结合,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必然会使我国的教育有质的飞跃。

3 结语

本论文着重针对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含义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进行了细致性的论述。认为两者的结合对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教育信息技术的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遵从教育价值观念、现代化教学理念出发,在适用于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前提下才能够发挥其根本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宇锋.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J].计算机教育,2011.(4).

12.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篇十二

美国对946项教育技术研究项目开展“元研究”发现, 许多改革的实践研究表明, 信息技术是新教育模式的一个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打造具有现代特征的学校,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 已成为众多学校开展特色教育, 创出学校品牌的新手段。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学校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模式研究》正是为了集这些分散的、个别的成功尝试于一体,

课题简介

在总结的基础上, 运用发展战略和社会实验的理论方法, 选择不同地区的学校进行实验, 深入探究信息技术在我国学校中的创新应用模式而设立的课题。

●研究目标

收集个别学校的先进思路和创新做法, 整理这些学校在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方面的形式或模式、经验与教训, 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进行全面分析, 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可借鉴的系统模式。具体目标为:

1. 剖析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实质与内涵, 引导学校的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思维。

2.分析影响学校应用信息技术及创新信息技术应用模式的因素, 健全学校进行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保障机制, 构建推动学校进行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的外围活动或实施方案。

3.形成一系列系统的、可借鉴的学校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模式。

4.建立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效益评定方法。

●研究内容

学校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应用状况的评估;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实质与内涵研究;学校进行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动因;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对推动学校发展的作用;学校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应用的方向;学校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案例的分析;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发挥最大效益的形式和措施;大力开展各种网络应用, 总结和分析各种网络应用的表现形式和运作及管理模式。

●主要观点

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创新应用来源于一所学校前瞻性的思考和不断摸索的精神,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领导层的意识和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构建完整、系统的学校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系列模式, 是推动整体教育创新的必要条件。

●创新之处

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创新应用只存在于个别具有先进的硬件条件和创新意识的学校中, 尚处在尝试与摸索的时期, 能够率先开展“学校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模式”的研究, 对于推动教育创新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采用“元研究”与原型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更大程度地保证所形成的一系列模式的科学性和普遍推广性。

●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区域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 以学校为主体, 以专家指导为纽带;强化过程研究, 注重阶段成果;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 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本课题遵循的研究路线是:理论先行, 科研领路, 注重实践, 使研究逐级深入, 螺旋上升。

●研究方法

本项课题将采用“元研究”与原型实验课题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元研究”, 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围绕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创新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模式, 形成课题的总体框架和实践模式的原型;学校应用实践模式的原型开展实验研究, 通过筛选、修正、本土化和再创造, 再通过对学校研究的研究, 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创新的实践模式。具体地, 本课题研究将综合运用战略规划、区域经济学、社会学、未来学、比较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手段, 实行理论研究、实证分析与区域实验相结合,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调研、统计数据分析、模式研究法、专题研讨、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和专家咨询等多种研究方法, 选择不同学校进行实验研究, 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

1.有关理论依据的研讨及国内外相关经验的研讨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2. 外出调研及研讨等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3. 模式的建立主要采用模式研究法。

4.方案等的制订和完善及是否和实际相吻合, 主要用案例分析法、调查法。

●技术路线

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 以供应用为依据, 紧密跟踪国内外本领域的最新研究结果, 进行创新性研究, 发展新的理论与技术, 持续不断地将新成果及时地融入到对学校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模式的研究中来, 使该研究不断丰富、完善。技术路线的具体实施方案为:

1.制定科学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

2.应用课题研究指南发布课题预研究成果, 包括某一领域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研究思路和方法介绍、最新研究动向文献和综合性文献介绍以及研究支持的信息资源介绍。

3.综合集成目前学校进行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已有成果。

4. 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研

究领域, 确定研究课题, 制订实施方案, 充分体现学校实验研究的“校本特点”。

5. 课题组成员定期召开研讨会,

汇集阶段性研究成果, 确定下一步研究重点。同时, 重视深入到学校, 实地考察、研究与指导, 探索集“行动研究、学校培训、活动交流、资源共享”为一体的现场指导模式。

6. 利用网络数字化平台为研究工

具, 创建基于网络的课题运行方式。课题网站致力于研究资源的挖掘, 能在课题研究的视野下展示国内外相同研究方向的广泛研究成果, 进而再开辟课题指导网络课程、课题研究案例分析等专题性频道, 逐步形成课题研究的网上学习中心。

●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两年, 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9年10月~2009年12月) 课题预研究和课题组织阶段。

第二阶段 (2010年2月~2010年8月) 学校实验研究阶段。

第三阶段 (2010年9月~2010年11月) 中期总结阶段。

第四阶段 (2010年12月~2011年4月) 学校改进实验研究阶段。

第五阶段 (2011年5月~2011年8月) 元研究阶段, 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学校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模式。

13.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篇十三

2009-2010学中,我校根据县局精神,在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全面开展作出了进一步明确的职能管理分工与要求后,先后三次分阶段地对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进行了自查。具体做法

一、成立教育技术装备领导小组

(一)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

二、各部门工作

(一)学校实验室工作 1.实验教师配备情况

我校现有兼职实验教师5人。2.各种教学仪器配备品种与数量达标情况

我校教学仪器均按照上级要求配备,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器材按Ⅱ类学校标准基本配备。

3.实验室、仪器室管理情况

(1)各室均有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了《教师演示实验记录本》、《学生实验报告单》、《仪器报损》、《仪器借用》、《教学仪器总帐》等实验教学及教学仪器管理的有关帐册,还建立了《学生实验规则》、《实验室内部管理制度》、《实验教师职责》和《仪器室管理规则》等规范管理。

(2)仪器室做到科学管理。学校有总帐,各室有仪器明细帐,做到柜有柜签,物有标签,仪器分类存放,整齐规范,做到定期保养,损坏及时维修。

(3)安全防范、卫生措施落实,各室器材保管专人负责。4.实验教学达标情况

在抓好实验室、仪器室建设的同时,我校认真抓好实验教学的开展。我校实验教师都能按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及实验要求和演示要求上好每节实验课。实验课开出率与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报告、仪器使用等记录齐备。

5.学校管理达标情况

学校能相应地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及措施,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都能明确提出改进实验教学及加强实验室管理的要求。

6.存在问题及今后设想

从高标准严要求角度,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有的教学一起仪器、试验药剂配备损坏报告、添置不够及时,实验室、仪器室的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等。我校将继续完善实验室、仪器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学仪器的作用。

(二)学校图书室工作

学校的发展,文化先行;学生的成材,知识和智力背景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传播文化,向广大师生提供精神食粮的图书室,责无旁贷地被推向了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东小店中学成立以来,为向社会实现庄严承诺:“今天送我一个学生,明天还您一个栋梁”、“创办优质教育,创造成功人生”、“高起点办学,高品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全校确立实施了文化立校方略。我们图书室的工作也受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重视。正是由于领导重视,广大师生积极配合,加上我们全体图书室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充分发挥了图书室应有的作用,为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日常工作完全按照质量管理标准进行运作

我们图书室积极配合教育教学工作,按期购买新书,供全校师生随时查看。另外,本学期为节省师生的时间,图书室管理人员在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下功夫。实行了边工作、边学习、加强练兵的“三步曲”。一是勤整理,对师生归还的图书每天及时归类上架;二是勤检查,对师生在借阅时抽乱、插错的书籍勤查找;三是勤过目,到书架旁勤看一看,对图书的位置了如指掌。为师生查找资料时节省了时间,提高效率,获得了师生们的好评和赞誉。

2.对全校师生全方位开放阅读,切实发挥图书室教育教学第二课堂的作用

热心为师生服务,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全心全意,全方位为师生服务,充分做好了他们教学中的助手和顾问。在师生借阅时,我们做到了“百拿不厌,百问不烦。”对全校学生每周一至五,做到天天准时开放,尽管工作量大,任务重,由于充分做好了准备,管理到位并切责任心强,全体来图书室阅读的学生都高兴地来,满意地走,真正做到了“你轻轻地来,带来宁静。你轻轻地走,带走知识。”,切实发挥了图书室是教育教学第二课堂的作用。同时,对新到的报刊及时展出,决不过夜,让广大师生及时看到最新的报刊内容,并对过期的报刊及时装订入库,让每一种图书报刊都真正地发挥出效益

3.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征文活动,让全校学生全面参于进来,提高其阅读兴趣

图书室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征文活动,这一学期我们举办了以科普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拓宽学生的科技视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我们选出好的作品,评定出名次,然后聘请校领导给获奖学生开表彰大会,鼓励他们好好读书,全方面的丰富自己的知识。4.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进行思想教育,端正服务态度

平时图书室工作人员也是边工作,边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在图书室管理中既注重“管”,又不忘“理”,认真探讨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我们积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做起来比较麻烦,但管理人员从没有怨言,正因为管理员们不懈的努力,赢得了领导和师生的一直好评。图书室真正成为广大师生最愿意来的地方。

5.做好图书室学期结束工作,安排假期图书开放时间。

在学期结束之前,我们开始回笼已借出的图书,并对损坏、遗失的图书做出相应的赔偿。并统计出学生的借阅率、图书的利用率、图书借阅次数排行榜、图书遗失注销等,及时做好存底,最后打印出图书室总括统计表。另外公布假期的借阅时间,以便师生在假期也能及时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

图书管理工作是非常繁琐而又神圣的。图书室管理的是图书,传播的是文化和思想。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校图书室仍将以满腔的热情更加努力地工作,始终如一地遵循高效能、全方位、准确有效的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宗旨,每项工作都做到“严、细、实”,管理要有章有序,有始有终得到利用,让图书室成为我校的文明窗口单位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三)信息技术与多媒体专用教室 1.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应用情况:

随着我校电教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软硬件设施的完善,电教工作的使命正逐步发展为展现学校风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线工作。本学期我校继续以服务教学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题研究为抓手,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设备,积极探讨解决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将现代教育信息化手段运用在学校构建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组织网络中,通过校园局域网、学校主页建设、校校通平台、家校路路通等工程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让老师、家长能够体验到信息化给生活、工作、学习带来的巨大变化,创出了学校信息化特色,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1)基础设施配置情况

目前我校配备教师办公室专用电脑3台,数码相机、扫描仪和刻录机各一台,1个多媒体教室和1个网络教室。

(2)电教设备的使用情况

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序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的教学研讨活动,使电教室、电脑室成为教师、学生学习活动的理想场所。目前班级多媒体使用要求、网络教室使用条例落实到位,硬件设备使用情况稳定、良好。

(3)学校网络的建设情况

① 实现学校网络的改版,扩充校园网版块内容,增加师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并为学校管理工作服务。加强师生网络道德教育,实施网络安全措施,确保学校网络安全畅通,校园网主页由专人负责维护审核,严格阻止不良信息侵入。

② 丰富班级主页及拓展校园网版块内容,增加师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并为学校管理工作服务。

③ 继续组织收集、整合现有的各种电子音像教育资源及网络资源构建学校资源库,建立自己独立的资源中心,(4)电教活动的开展及成果

①开展全校教师课件比赛。

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整合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等比赛。

③ 选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参加评比。

④ 利用多媒体教材组织学生观看各类教育专题影片,如地震预防常识教育、消防等安全教育等,每周四由校团委负责开展好校园广播。

2.存在不足:

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进一步提高;校园网安全维护问题需进一步接受专业培训;各教室中多媒体硬件设备的管理与及时维护;信息化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与高效性方面。

(四)音体美劳技专用教室(器材室)与史地器材室 1.制定制度,加强管理

根据学校《规章制度》要求中关于专用教室的使用要求制度,音乐、美术、体育保管室、史地室、劳技室、多媒体教室等各专用教室负责人及使用教师进一步明确了管理制度及使用程序(做到使用先申请,使用后有记载。),并能在日常教学中有秩序地用好、管理好专用教室;职责落实到人,分别于期初、期中、期末进行部门自查与反馈。

2.加强专用教室硬件设备的维护

由各专用教室具体负责教师对照设备管理要求及教学需要,对专用教室硬件设备的添加、更新、维护提出申请,由校长室、总务处负责审核购买。目前除美术教室条件相对简陋,艺术教室在条件许可下添加一多媒体设备外,其他专用教室硬件基本到位,维护情况良好。

3.加强财产安全管理 管理制度要求所有专用教室任课教师抓好学生思想工作,教育学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自觉维护专用教室卫生、整洁;同时为保证学校的财产安全,管理条理中要求专用教室钥匙专人负责,使用要有登记,课结束后由教师负责关闭电源,锁好门窗,以防专用教室物品丢失。

4.加强卫生管理

除图书室、试验室、体育器材室由负责人员负责外,其他所有专用教室的卫生管理均由学校保洁工人定点定人负责。

5.根据上级专项检查反馈意见,积极落实,缩短差距,寻求管理方式的合理化与常态化,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如,根据最近次检查中提出的局部改进意见,我校已对其作出相应的部署:音乐专用教室已全面投入使用,并作为音乐学科随机听课、校内开课的必备“基地”。以便于管理及为教学有序服务的前提,美术专用教室由下学期开始由美术老师自我协调,落实好专用教室的使用与管理。

回顾全工作,我们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成绩的取得来自于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在总结收获的同时,我们还看到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展望来年的工作,我校将在“规范、高效、创新、提升”八个字上多作努力,使来年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东小店中学

上一篇: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祝福语下一篇:相机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