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

2024-07-30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10篇)

1.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 篇一

论生态自然观对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人类文明与环境的关系经过了几次演替,原始文明:索取于自然,消费,废弃于自然;农业文明:索取于自然,加工,消费,废弃; 工业文明:索取于自然,加工,流通,消费,废弃;生态文明:生态建设,索取,加工,流通,消费,回收再利用,废弃,无害化处理。

生态文明有时候又被称为后工业文明,刚开始的时候是因为人类的过度强大已经影响到了环境可持续发展才从人的利益角度被提出来的,后来随着反思的深入逐渐有人提出生态伦理的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唯人的利益至上的传统思维模式。

所说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生态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

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但生态文明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在十八大报告在第二部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面对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指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不管是在哪种语境任何情况下,环境保护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都是环境友好型的文明形态,都需要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索取于自然并无害化废弃于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所谓天人调谐思想,即强调天人相统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调谐关系上,不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在儒家、道家、佛家都有不同但相近的表述。

儒家:仁者要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把融入大自然视为最大的快乐、人生追求的最高志趣。道家: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敬畏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佛教:只有公平地对待所有生命及其权利,才能建立真正合理的生态平衡观,才能彻底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佛教主张因果相依,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互为因果、共生共荣、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生命的网络;人类征服自然的企图,通常只会破坏自然环境;一旦环境恶化,人类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佛教还主张和谐相生,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在揭示世界,寻求人类以及人类与众生之间和谐生存方式,实现共生共荣。

建设生态文明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由于我国巨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基数,即使采用各种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说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还要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挑战是巨大的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和能力。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的高度体现,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举措。在发展经济的 同时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必须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行之举。

2.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 篇二

(1.Chongren County Forestry Survey and Design Team,Jiangxi Chongren 344200;2.Chongren County Forest Pest Control and

Quarantine Station,Jiangxi Chongren 344200)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被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生态系,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生态、社会、经济功能。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环境、控制污染、保护物种基因多样性、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2]。

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湿地遭受不同程度地破坏,导致湿地不断萎缩退化,功能与生物多样性逐渐衰减,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泥沙淤积问题使湿地及其功能处于严重威胁之中。因此,保护好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良好的生态平衡,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亟待解决。

西宁河属鄱阳湖水系三级支流,抚河二级支流,崇仁河的一级支流。西宁河湿地生态对鄱阳湖水系的生态维护具有重要价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当下江西省生态建设的重要课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2009年初,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和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了重要指示:鄱阳湖是江西的代名词,是我省的名片,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鄱阳湖的经济开发关系江西未来的发展,关系全省4300万人民子孙后代的福祉。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保护生态入手,再延伸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争取列入国家规划,上升为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既保住“一湖清水”,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努力把鄱阳湖保护开发推向新的阶段,使之成为生态优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层次较高、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区[1]。

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崛起的战略举措,是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

要以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切实保护鄱阳湖区域优良的生态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的高度统一,使鄱阳湖区域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聚集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

1 西宁河湿地基本概况

西宁河属鄱阳湖水系三级支流,抚河二级支流,崇仁河的一级支流。河流起源于乐安县的鸭公嶂,流经本县南部主要山区乡镇相山、桃源、石庄等地,全长42公里,河宽50-100米,枯水深0.1-0.4米,枯水流速0.14-1.8米/秒,常年水位正常,水质清澈。西宁河流域是我县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有穿山甲、野山牛、野山羊、白琵鹭、野鸭、石鸡、毛栗、野黄花菜、胖山厥、青竹笋、山木耳、芦苇、灌木柳等,还有无数珍稀的花木、中药材,据调查统计动物种群有100多种,植物种群有200多种。湿地面积达10.8万亩,其中:天然湿地5.3万亩,主要是河流、河滩、水库及山间洼地;人工湿地(水田)5.5万亩,其中:坡度25°以上水田达0.5万亩。

长期以来,由于西宁河流经区域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对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加上保护、管理能力薄弱,措施不力,很多地方大量开垦、围垦和随意侵占湿地,以及林区过渡采伐,导致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态功能退化,加上在河上游进行水电建设,沿河一带有近30家工矿企业和木竹加工企业,每年有近100万吨污水流入河中,加上过度的工农业用水等,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致使目前河流流量逐渐减少,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抬高,水质变差。西宁河是崇仁河的主要支流,而崇仁河这条母亲河的水质则关系到沿河两岸十多万人民的饮水安全。为此,加强西宁河上游森林植被的保护,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是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需要;是发挥森林、湿地涵养水源、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的需要。为此,实施西宁河湿地生态保护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湿地的主要功能概述

2.1 湿地的生态功能

一是提供水源。为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源源不断提供水源。二是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森林和湿地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时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经流慢慢放出,减少危害下游的洪水。三是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湿地有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缓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吸收。四是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湿地是鸟类、鱼类的繁殖、栖息、越冬的场所,是可利用的丰富资源。五是保护小气候。森林、湿地可以影响气候,影响当前的降水、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为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发挥较大的作用。

2.2 湿地的社会功能

保护好湿地一是可以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当地群众自觉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二是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通过湿地保护,有利于当地富余劳力的安置。三是河流两岸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资源,西宁河湿地生态保护区可开发成为具有自然观光、漂流、休闲、娱乐等风光旅游胜地,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

2.3 湿地的经济功能

森林和湿地可为我们提供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鱼、虾等丰富的物产。人民群众通过采集出这些物产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保护区内群众每年可得到生态补偿资金,开发森林旅游、漂流、观光,发展森林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观[3]。

3 当前西宁河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西宁河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长期以来,过度砍伐森林资源,破坏了湿地植被,致使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质量下降,西宁河蓄水功能减退、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2)缺乏对湿地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县还没有针对湿地保护相关的法规和制度,有关乡镇也没形成有效的村民保护公约。

(3)公民湿地保护意识差,法律观念淡薄。对湿地价值和重要性缺乏认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宣传教育滞后,公众尚未形成自觉保护湿地意识。不能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重开发利用轻保护现象严重。

(4)缺少必要的湿地保护资金,用于湿地保护的资金和管理经费严重不足和资金渠道无着落是湿地保护管理面临主要问题。湿地保护日常工作、湿地调查监测、科研、湿地保护宣教、执法手段、队伍建设等方面因缺乏资金支持难以持久正常开展。在湿地区内的农户和生产生活设施,没有资金将其迁出保护区,不利于湿地保护区的管理和湿地的恢复与发展,严重制约了管理工作。

(5)管理机构、机制不健全,保护措施、管理手段滞后。湿地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牵涉面广,在湿地利用上多部门管理,保护上却无任何责任,机构不健全,管理体系也不完善,缺乏综合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此外,湿地管理人才缺乏和素质不高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影响湿地保护管理规范化、集约化、科学化发展进程[4]。

4 西宁河湿地的保护对策

经过长期对西宁河湿地的考察和研究,我们认为对西宁河湿地的保护应该做到:

(1)尽快出台有关湿地资源保护的法规和措施,建立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采取宣传、行政、法律、经济、科技、工程等各种手段和有力措施,成立由林业、农业、水利、水产、公安、财政、监察、当地乡镇政府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实行统一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中利用保护,充分发挥湿地在国民经济中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实施森林植被保护工程。森林植被的保护是湿地保护的前提,否则湿地面积将逐渐减少,功能不断退化。为此,在保护区内实施阔叶林8.5万亩禁伐、针叶纯林12.6万亩补阔改造,从而提高森林植被和湿地的生态功能。

(3)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对流域内的天然湿地5.3万亩,实行重点保护,并建立保护管理所,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解决人员编制及经费。

(4)实施湿地恢复工程。对山间洼地地处坡度25°以上的0.5万亩耕地,实施退耕还泽,并将居住在高山上的村庄整体搬迁,以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改善生态环境。

(5)加快旅游开发步伐。可以政府出面采取招商引资或成立股份制公司个体参股等措施,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及附属产品,实施市场运作。据测算至少能够解决200个劳动岗位,保护区群众平均每年可增加收入2600元/每人左右,可为县财政创造税利160万元以上。

(6)严禁在林区乱砍滥伐、严格控制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发生,切实保护好森林植被和湿地资源。对肆意破坏森林和湿地资源者,公安、司法机关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7)政府应以行政手段严格禁止任何人在保护区内狩猎、捕鱼,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8)严禁在西宁河内采砂,严格控制企业污水排放,依法防治污染,保证湿地健康和饮水安全。

(9)加大资金投入是保护西宁河湿地的关键。县政府应出面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立项,通过上面争取和自筹资金等形式,尽快建立“崇仁县西宁河湿地保护区”并开展保护工作。

总之,保护西宁河湿地资源,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并将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一项功在当代,惠泽后世的“造福工程”。林业科研机构、林业主管部门及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湿地保护,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普及湿地保护知识,教育人民群众尤其是西宁河上游山区林区群众自觉地保护好湿地。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对湿地的管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人员设施,落实经费,制定保护规划,切实搞好西宁河湿地的保护,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共同营造我们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http://www.jxdpc.gov.cn/poyanlake/.

[2]赵魁义.地球之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薜选世.关于中国湿地保护的思考[EB/OL].黄河网·黄河报,2007-05-07.

3.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 篇三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危机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057-03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全球化挑战是总体性而非局部性的。全球社会主义国家或政党一方面面临着许多内部难题,针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国际合作应对机制远未形成。这不仅需要各国社会主义在基本理论上做出创新性回应。而且还应就这种回应达成共识而不是分歧。

一、生态社会主义

西方的环境危机触发了绿色生态运动,生态运动产生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经济增长、社会公正、环境保护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生态社会主义正是其中的核心。

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属于政治生态学,认为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它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力图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一,自然是客观自然与历史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存在地位,认为自然界制约和规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必将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人是自然存在属性与社会存在属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人的社会存在属性与积极顺应自然才能实现。第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在此思想基础上,生态社会主义形成如下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内在地决定它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各项环境经济政策不可能实际操作到位。全球化加快生态危机的转移和扩散。发达国家由于自己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通过资本全球化进行剥削,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买单。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高标准,促使本国高能耗工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甚至还把第三世界当作倾倒各种废物的垃圾场。环境问题一再让位于资本主义主导下一轮又一轮新的经济增长。所谓的可持续首脑会议只能在一些细微问题上达成象征性协议。在现有的资本主义国际秩序下,资金技术援助、贸易义务、教育、债务削减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等关键议题,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能会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环境的问题要解决,就必须取得共识,必须公平;要公平,就必须改变现有不公平的、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操纵的国际秩序;要改变现有国际秩序,就只能发展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公平。

第三,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生态社会主义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经济理性只会使劳动者失去人性变成机器;只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只会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而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这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动机,即利润动机和可持续发展动机。

第四,对未来社会的解释。未来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这个社会必将是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采用生态经济的模式。表面看来。发达国家显然比发展中国家更有物质条件建立一个绿色社会,但在主要发达国家,绿色变革的要求与动力并不是社会政治的主流。而发展中国家正在拼命向发达国家学习,沿袭西方传统生产消费模式,这样整个世界几乎注定不可能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场社会变革。

第五,变革力量的选择。传统社会主义一直强调变革的力量是工人阶级。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酋先应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中间阶层”,然后才是工人。工人阶级虽然缺乏足够的“生态意识”,但他们毕竟是遭受环境污染最直接的阶级,仍蕴藏着最终革命性,是未来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有三个,第一是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第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新的阐述。从另一个视角大大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几年前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意义。有不少人都把科学发展观等同于一种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甚至把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也降低到一个技术层面。这是非常片面的。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变革,包括思想与制度。

在全球化背景下,北部国家和南部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的生态运动。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污染,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资源衰竭。要解决全球环境资源困境。就要全球协商,全球共识,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有计划地放弃西方传统工业文明模式。

今天的生态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极大补充。生态社会主义期待生态运动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对现行资本主义的斗争。因为西方产业资本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致使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不能全球流动而导致绝对过剩,在生态与就业上,大多数工人选择后者。生态社会主义今天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主要在思想文化方面,即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它必须领导全世界从工业文明向新型文明的伟大转型。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型文明的开始,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

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rl然的能力产生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址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明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难题。例如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等新型社会主义流派的探索,不仅在学术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具体结合起来,给未来人类社会指出了新的方向,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因为当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主义不能只研究工业文明基础上的阶级关系,还必须研究人与自然的文化伦理。

4.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篇四

一、概念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着眼于人类同自然的和解,而广义的生态文明还要求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

(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增长只是一种物质的吸收和累积所表现出来的数量性增加,而发展是一种质量性的改进和潜力的实现。通过从有限的环境中吸取和积累物质而达到的经济规模的数量性增加是不可持续的,而质量性改进和潜力的实现则可永远持续。

(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和生命线。党的十七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基本国情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得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论断。

结论:科学发展是以绿色、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时政

目前,全球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备受关注。大会进展并不那么顺利。欧盟从谈判一开始就提出所谓“路线图”计划,提出有条件签署《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要求在2015年前制定涵盖主要经济体的新法律框架,并于2020年实施。美国则称只有主要经济体都加入量化减排协议之后,美国才会加入。日本、加拿大、俄罗斯会谈前就明确提出不加入《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坚持双轨制,坚持《京都议定书》,坚持《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非政府组织也强烈要求环境公平,呼吁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在气候变化方面展现领导力。发达国家在自身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的政治意愿不足,是影响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最主要因素。这归根结底,都是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的。可见,现如今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全球环境的恶劣形势,但要真正做到在生态文明基础上发展经济,是难上加难的。全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二、辩证统一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是须臾不可脱离的。离开生态文明单纯地去抓经济发展,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使经济发展远离既定的目标。同样,离开经济发展来谈生态文明,也不会有真正地发展。

(一)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我们都知道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虽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如果离开了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通俗地说,如果没有森林,锯木厂的价值就为零;如果没有鱼,渔业的价值就为零。可见,没有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就无法发展。从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来说,我们也应重视生态文明在经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因为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在如今的社会发展状况下,生态环境这木板已经越来越短。如果人们还是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那么就算经济木板越来越长,最终也将是无发展的增长。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可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更有利于实现人、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果我们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那么在协调经济与生态的相互关系中积聚内部力量,谋求经济的极大发展是可能的。

三、消极的现状

正如中国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所说:“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总量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我们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承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些人却将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夸大化为和绝对化为在一切方面的决定作用,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故他们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甚至不惜采取竭泽而渔式的发展,不断地以剥夺和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活动的盲目性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己经使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与尖锐化。经济增长和环境损害的关系非常消极。

四、追溯原因

(一)发展观的非生态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环境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而导致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因为发展观还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期。而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发展观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和非生态的发展观。首先这种发展观单一的以物的现代化为价值目标,结果是重视经济增长,忽视人的发展;重视经济价值,忽视人的价值和生态价值。其次这种发展观片面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唯GDP至上。结果是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经济只能是“有增长而无

发展”。

(二)环保意识的薄弱

面对当前的生态困境,可以说人们在环境保护意识上是比较薄弱的。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有利于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在环境忧患意识方面,人们并没有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警觉,仍抱着那种公害无罪感意识,在环境道德方面,我国公众虽然对环保的权益性增加,但责任心浅薄。全民在环境知与行之间的差距明显,对环境保护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没有将环境意识上升到环境伦理意识,形成伦理道德观念。

(三)制度建设的缺陷

决定人们行为的是思想意识和动机,但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动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定的制度的反映,受一定的制度的支配。即没有不合理的行为,只有不合理的制度。首先,在环境污染的公开状况上,缺乏相应的信息公开制度。其次,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上,公众参与的渠道不畅通。第三,在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上,唯GDP至上。第四,在环境执法上,缺乏相信的责任机制。

五、解决方案

(一)树立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如今,人们对经济的盲目追求已经使生态问题形成并严峻化,生态问题的形成和严峻化又反过来危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如果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又将外化为社会发展、政治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乃至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可持续性,这样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所以,我们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在对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绞尽脑汁时,也要关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工业文明的人类在高扬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同时,忽视了自己受动性的一面,忽视了自然界对人类的独立性、根源性和制约性。而违背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因此,人类在对自然的征服过程中,首先要肯定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其次,要贯彻人与自然平等、人和自然统一的思想。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处理好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积极建设的关系

要想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唯有将经济规划与环保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腾出更大的环境容量来为经济发展服务。发展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不失为协调环境保护与积极建设的好方法。互惠共生性、竞争协同性、资源共享性是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合作创新具有特征。这些特征有利于使其获得外部经济效应。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秉着三个重要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对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必不可少。循环经济的这三项原则一旦得到切实贯彻,必然全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其中的减量化原则,这种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将污染和浪费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理念对于中国这样资源紧缺的大国而言,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是中国在21世纪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新思路,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直以来,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国家环境行政权的实施。光靠政府一方的力量是很难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大的成就的,因为不同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价值冲突。

1企业自觉接受社会责任的内在约束

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内容十分丰富。其主要内容涉及人群,劳工标准,环保三个主要领域。对待社会责任问题,企业需要有一个理性态度,应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公众构建新的幸福观

工业文明发展以来,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主要立足于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衡量社会进步之标准的物质主义和以感官享受为人生意义的消费主义。现在必须以新的幸福观取代旧的幸福观: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人们应该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更多地考虑非物质领域的东西,如积极的政治参、丰富的精神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公众要倡导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

3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高度概括性描述,主要内容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三)加强制度建设

包括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畅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渠道,确立新的政绩考评体系,建立问责机制等方法。

六、展望

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因素协调统一的过程。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脱离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本无法实现。

面对如今的环境困境,我们只有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经济与自然

一、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均衡和稳定的发展,才能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5.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 篇五

王峻蓉1.3 王友文2.3

(1.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8;2.伊犁师范学院新疆 伊宁市 835000;

3.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新疆 伊宁市 835000)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了生态文明、民生经济和生态立区战略的概念和涵义,阐述了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民生经济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对发展民生经济的重大现实意义;提出了新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互动的四条基本方略。

[关键词] 新疆 生态文明 民生经济 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王峻蓉(1981-),女,汉族,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职员,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法学、经济学、科技哲学。

王友文,男(1948-),汉族,伊犁师范学院伊犁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涉外经济学。

基金项目:新疆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实施生态建设与改善民生联动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1BJY028)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的重要战略方针,同时提出了“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2]的基本国策和新要求,把生态与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两大核心内容。笔者以为,建设生态文明和拓展民生经济是新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特别是在新疆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必须高度重视、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联动战略。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生态文明的涵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未来人类的永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共处共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人类对传统的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对于我国来说,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融为一体的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文明形态和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民生经济的涵义

所谓民生经济是指以改善民生为主要目标,开发和发展的无污染低污染的一产业经济,它不以GDP的增长为终极目标,而是以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提高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和健康水平等改善人民生计为价值取向的一种特殊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民生经济这种发展模式把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作为有机的统一体,将民生改善的需求融入经济发展中。民生经济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生态工业、环保产业和民用加工业;旅游业、文化产业、餐饮业、商贸物流业等服务业。“通过形成和完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互动耦合机制,使民生投入同时服务于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在经济增长中自发实现民生改善。”[3]发展民生经济之所以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就是因为民生经济的本质要求必须在保障人民生存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可持续发展,防止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商和“三高”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一方面暂时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恶化人民生存生活环境和危害了群众身体健康严重后果的发生。

(三)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民生经济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道路的过程。新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生态经济学理论和生态民生实践结合的五个方面理清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民生经济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是民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理念;

二是发展民生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必须改变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树立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社会文明,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必须改变重物轻人的传统发展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理念;

四是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改变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传统模式,树立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的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理念;

五是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改变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现状,必须树立生态环保与资源开发“两个可持续”同步发展的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理念。

二、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对发展民生经济的重大现实意义

(一)生态立区战略的涵义

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就是在新疆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中坚持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立区之本的发展战略。具体涵义是:以人与自然资源、人与人、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各民族和睦和谐人际关系的,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的科学发展战略。新疆实施环境优先、生态立区战略,倡导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新型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力争以较少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撑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是对民生经济以人为本核心观念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人的生命、珍视人的健康。新疆搞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新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相当粗放,在环境资源方面,部分企业废水废气废物处理不当,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带有放射性物质的煤炭在工业和生活中使用,造成水资源和空气的污染;农药的滥用使蔬菜水果污染严重等,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决心解决的时候了。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就是要把新疆经济发展放在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认真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自治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三)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是促进民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是实施生态立区战略能够为新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遵循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运用系统论、生态学、统筹学的科学原理提出的“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 3 循自然规律”[4]的新理念新方略,始终坚持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自觉保护和科学利用世代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宝藏财富,同等重视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发展所需资源和环境保护。二是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是新疆实现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是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主要特征,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根本。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简单地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忽视人文、资源和环境指标。新疆部分地区资源丰富、密集程度高、组合条件好、开发潜力大,是我国长远发展的重要资源战略区。一定要用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承载力,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和经济社会的持久发展。

(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促进民生经济按循环经济规律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社会是指以保护和节约资源为取向的社会生活方式,它不同于传统工业生产社会中的“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这样单向物质流动的线性社会经济模式,而是建立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网络状模式下的社会形态。在新疆这样的边疆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要构建民生经济体系首要不断完美循环系统,核心是完善工业三“废物”处理主体,规范资源开发主体、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的行为。以大力发展民生经济的方式,建立新疆循环型社会,形成物质资源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使新疆生态环境良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目标得以实现。

(五)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是促进民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

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有利于加快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强调财富“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强调经济“质”的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30年来,新疆工业化面临规模扩张与资源、环境、技术、人才和体制等方面的约束,同时也面临着新农村建设和对外开放等难题,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增长方式。为此,新疆要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解决环境问题,发展布局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全区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六)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是促进民生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

一是把产业结构当做完全生产活动的实系统,使生态资源按照社会需求进行转变。目前新疆第一产业要重点解决水资源耗费过多的问题;第二产业要大力调 4 整部门结构和技术结构,控制和减少高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三高”行业和工业企业,积极发展低能耗、低消耗、低排放的“三低”行业和低碳企业,要把发展环保产业作为民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二是在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选择既存在着发展阶段的制约,也面临着种种现实发展的机遇。要严格限制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和企业的扩张,注意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民生产业,积极促进推广应用无害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比较适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结构。

三、新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经济互动的可持续发展基本方略

(一)以民生经济可持续建设为目标制定和实施生态建设规划

新疆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生态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常抓不懈,强化领导,措施得力,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南北疆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县市,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县市的生态建设规划,把生态建设与当地民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一任接着一任,一代接着一代,一张蓝图干到底;建立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把生态建设情况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定期检查,向社会公布。新疆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央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5]的新的制度设计,统筹、严格、依法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

新疆生态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世纪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本级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建设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领导综合平衡,协调行动。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总体规划和要求,各司其职,精心组织好规划工程的实施。农业、畜牧、林业、水利、经信、旅游等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能分工,明确责任,加强行业指导和工程管理。环保、财政、金融、科技、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都要积极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鼓励他们将工作重点转业到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民生经济上去。对在生态建设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以激励全社会各方面力量自觉投身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去。

(二)实施生态立区战略促进建设小康社会民生目标全面实现

一是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资源环境的要求很高,对能源资源的消费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环境问题将会更加突出。新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通过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在实现GDP等经济目标时,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保持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实现新疆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新疆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全面建设惠及新疆各族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快社会进步的同时,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新疆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科技进步的文明发展道路。目前,新疆生态环境形势比较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上升势头;一些地方水、土壤和固体废弃等污染严重。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6]重大战略方针的要求,通过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尽快制定《自治区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办法》,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解决好关系新疆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三是通过实施生态立区战略,促进新疆发展新型工业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目标的实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新疆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实现工业化是新疆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一定要坚持走新疆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的重要战略方针。新疆要坚持实施生态立区战略,依托17个对外开放口岸对中西亚市场开放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水土矿产资源优势,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外向型绿色有机产品产业,突破国际绿色壁垒,大幅度开拓中西亚国际市场。充分利用中哈国际铁路和国际航空线路带来的交通优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为动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具有新疆民生经济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三)坚持以生态县建设取得农村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

一是要坚持以突出特色为关键,高起点早规划。新疆开展生态县建设,是统筹城乡环境保护与民生经济融合发展的基础,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强调规划的高起点、高标准。要把农村和县城作为生态与民生融合发展的一个有机整体考虑,按照功能互补、基础共享、规划适度、布点合理的原则,既注重规划的长远性和前瞻性,又充分考虑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和特色性;既突出基础环境改善、注重生态文明、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又在山水和人文优势上做文章,突出一村一品,突出中心村显著地位,因地制宜,推进民生经济发展。对县城郊区的村镇,积极发展以民族民用工业、绿色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物流业、生态观光业等为主的二、三产业;对有深厚民间文化底蕴的村镇,整合农村民间艺术资源,全力打造“房在绿中坐,人在花中行”的生态文化旅游长廊;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好的村镇,建 6 设优质果品和花卉基地,做强做大绿色产业;对有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交通便利的村镇,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农家乐”。通过各种生态民生经济和城乡一体化,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扩大农牧民增收渠道,形成农牧民增收新机制。

二是坚持多元投入,依靠政策引导。新疆开展生态县建设,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府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制订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宣传生态农牧业致富能手和绿色经济典型示范村组,激发各族群众自主创业热情;要用好用活上级项目与财政资金以奖代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三是以富民增收为核心,抓生态促发展。新疆开展生态县建设,必须同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把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业效益、防治农牧业面源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本县的实际和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抓好绿色农牧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林果业、养殖业、乳品业、豆品业、花卉业、香料业等特色产业,实现一个村一个品种,一个乡镇一个特色。要把发展生态产业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依靠科技推动作用,延伸绿色产业链条,增加生态绿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产加销、贸工农和生产技术一体化运行的机制。要大力发展农村生态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生态绿色产业中介组织,建立健全绿色产品营销网络,千方百计拓宽绿色产品销售渠道,以新思路新对策为农牧民增收创造条件。

(四)实施生态草原建设工程加强牧区民生经济的物质基础

农牧结合以牧为主是新疆牧区特别是北疆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在以农牧业为主的边远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实施生态草原建设工程,才能推动高效生态现代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农牧民增收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草原生态环境不仅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是关系到草原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措施,是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任务,要坚决杜绝以牺牲草原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畜牧业经济暂时较快发展的做法。

一是进一步健全新疆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新疆要实行草原生态环保建设和民生经济融合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实施生态草原建设和民生经济融合发展各项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草原生态环保建设和民生经济融合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以生态畜牧业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民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 7 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7]使新疆包括草原在内的各类资源的生态环保建设与民生经济联动发展,形成刚性约束。

二是要严把工矿企业在草原开发新项目审批关。凡新上项目将对新疆草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高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三高”行业和企业,坚决不予审批;对已上项目,环保不达标的要立即整改,整改不力的应坚决予以关闭,确保不再造成新的草原生态环境破坏,使生态草原和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疆草原牧区民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长效增长极。

三是进一步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使草原牧区县域各族干部群众认清当前全区草原生态恶化的严峻形势,认清生态环境恶化对草原牧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极大危害。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对草原生态环保建设和民生经济融合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激发全体公民投身草原生态环保建设和民生经济融合发展的积极性。

注 释:

[1][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2012.11.[3] 杜黎明:中国民生经济发展及其承载的功能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2(10).[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11.16.第1 版.[5][6][7]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11.16第 1 版.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2012.9.3 [2]刘振华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基石,党政干部学刊.2010(8).[3]卢鹏飞:大力发展民生主导型经济[J].决策导刊,2011(2):11-13.[4]蔡昉.“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经验与针对性[J].经济学动态,2011(12):4-9.[5]刘明亮:“贫困陷阱”之后中国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N].人民日报,2011.7.25(4版).[6]马建堂: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问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3):4-9.[7]霍米·卡拉斯:中国向高收入国家转型——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因应之道[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212-214.8

2013年11月18日完稿

作者王友文通信地址:新疆伊宁市解放路上海城碧溪湾6号楼2单元102

号信箱。

6.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 篇六

【摘要】我国多地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表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峻的现实。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生态自然观内涵的把握阐述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对生态自然观及其体现的生态伦理观的运用,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思考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的途径,把生态自然观作为指导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自然观;实践;现实意义

在12月上旬,我国多地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雾霾天气。而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PM2.5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造成这次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污染物排放和大气综合状况作用的结果,机动车尾气、燃煤烟尘、工地扬尘都是污染源,是造成这次污染的“罪魁祸首”。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巨大,但是在成就巨大的背后也看到了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和问题。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但环境、资源瓶颈制约越来越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在十八大报告上,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增加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了五位一体。把生态文明的观念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更加丰满、更加立体,而且更加有利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抗风险性。

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无序破坏自然、全球温室效应的凸显等问题,作为一名当代硕士研究生更应当清醒意识到在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首当其冲,这次雾霾天气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由此应该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思考。延绵不散的雾霾遮蔽了视线,却让我们格外清晰地看到环境污染治理的紧迫感,格外真切地认识到十八大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生态文明这一理念,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却内涵丰富,任重而道远。它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同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努力的方向。正如专家解读所说: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政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

其实,为解决日渐严重的环境问题,虽然国家采取经济、立法和技术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但由于执法不严,缺乏道德意识的支撑,生态文明观念仍然淡薄。特别是一些企业、一些个人看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急功近利,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导致了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马克思的自然观思想具有丰富的生态意义,它是一种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础;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是其在自然观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具体考察和分析了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并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人与自然和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体现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这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3]。

那么建设生态文明,应该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思想的理论精华来指导实践活动。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人类通过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4]。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况和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要与自然界和谐一致。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4]。生态科学认为,人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者;人与生物共同遵守“物物相关”、“相生相克”、“协调稳定”等生态规律。

生态文明主张以整体、循环、平衡和多样性的生态理念,研究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研究人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2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为我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支持。在现实意义上,认真研究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有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5]。

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及其所体现的生态伦理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应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当前面临的问题,可以总结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以及资源短缺三个方面[3]。

一方面要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思想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体要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提倡生态消费,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另一方面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倡清洁生产[6]。我们要爱护地球,爱护家园,首先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例如: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少开车,不开车,步行或公交出行,公共自行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减少冬季燃煤烟尘污染,城市注重城中村改造,乡村推进节能燃气使用,拔掉浓烟滚滚的“大烟囱”;减少扬尘污染,施工工地、废物运输必须进行覆盖管理,城市街道定期洒水清洁,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养花种草,绿化自然环境,营造天然“氧吧”;减少工业污染,逐步淘汰污染严重、落后产能、不可循环的工业企业行业,改造或建设绿色环保新型可循环可持续的工业新环境;减少人为污染,人人有责,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乱丢乱抛焚烧生活垃圾,不吸烟等。

总之,生态自然观是指导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只有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一新时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注重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5]。

我想通过个人和国家的共同努力,在生态自然观的指导下,如何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如何转变我们的发展理念,如何让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于每个人心中,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艰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作出自己的努力,并自觉地从现在做起。通过爱护

[7]环境、保护环境的多种措施,我们必将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实现党和国家的承诺,“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 涂晨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辽宁大学,2012年 [2] 庄祺:《从生态观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

[3] 叶耀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自然辩证法讲义编写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5] 郭昭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兰州大学,2009年 [6] 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资源科学, 2013年

7.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 篇七

关键词:生态观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江西传媒,传播

在“经济区”前冠以“生态”之名这在全国尚不多见。足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位之不寻常。然后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受各种观念、行为的浸染影响,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至今仍较淡薄、模糊。因此,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大力传播生态文明观念势在必行。本文拟就生态反思与生态文明观的缘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本质,生态观念传播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性作一探析。

一、生态文明观源于欧美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由于历史上长期受人与自然二元对立观念的影响,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并以自然界的“主人”自居。人的主体地位被各种贪欲挟持和放大,自然界被当成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欧美工业革命后,虽然积累了大量资产,丰富了物质生活,但这不啻为自然与环境的劫难。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

尤其20世纪,从实证科学发展而来的技术力量和手段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试图创造和解决一切问题。凭借技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劫掠,使环境污染、气候变异、物种灭绝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这种被称为“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eason)的技术思维受到了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们深刻的反思和批判。[2]相继,一些欧美国家有识之士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不断反思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1962年,美国学者莱切尔·卡逊以“万物复苏繁茂生长的春天走向寂静”的深刻寓意,通过大量环境污染案例的分析,对传统工业文明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并指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3]

罗马俱乐部借助系统力学模型理论研究“全球均衡状态”的变化,进而提出了“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增长的极限”说。[4]它警示世人要关注地球的承载能力。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和特德·霍华德依据著名的熵定律所生发的新物质“世界观”,考量了社会生活各方面,尤其是对世界经济增长方式及能源政策提出了发人深思的批评。作者还认为科技“提高了我们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因为要维持我们的文化模式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所需要的自然界的能量是大大增加了”。[5]英国大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积弊忧心如焚。他远见卓识以富有生态哲学意味的“文明生物圈”的理论哲思,给面临何去何从的人类以深刻的训示:“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6]

自然资源消耗的模式和速率是与经济、社会乃至军事增长的方式密切相关。无限度地开发和不可持续性的增长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浩劫并酿成环境和社会灾难。“二战”后一些发达国家频发的自然灾害和触目惊心的各类环境事件,巴西前环境部长对此曾疾呼:“现代工业社会是一种疯狂的宗教。我们正在铲除、毒害、摧毁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系统……好像我们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代。如果我们不从心理、心灵、见解上做一番彻底的改革,地球将像金星一般变成焦炭而死亡。”[7]这绝非危言耸听,人类期待着“从心理、心灵、见解上做一番彻底的改革。”

于是乎,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次召开了“人类与环境会议”。会议诞生的《人类环境宣言》第6条呼吁世人:“为了在自然界里取得自由,人类必须利用知识在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个较好的环境。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协调地实现。”随后1983年,诞生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长篇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主张。上世纪90年代后,又催生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由此,生态观念是人类对自然与社会深刻反思而生发的精神成果,因其体现了人类文明意识的觉醒,所以往往又被称之为“生态文明观念”。

曲格平先生曾将其内涵界定为:广义上“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基本准则,建立新型的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法制和文化制度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狭义上“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要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以及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不论广义还是狭义角度,生态文明都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8]由此,笔者认为生态文明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等、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与生态蒙昧相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生态观念的升华。

二、生态观念天然地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及形态中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进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使华夏文明生生不息延续至今。这得益于中国古代圣哲先贤对天、地、人高妙的智慧了悟。从《易经》到先秦诸子百家,“天人”之辨深深地根植于传统观念及形态中。

道家老子力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秉持“无以人灭天”,“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乘物游心”的超然之态。儒家孔子赞言:“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尊崇天地万物“生”的意义,并陶然于“山水”之“乐”;孟子崇尚“上下与天地同流”,倡导“仁民而爱物”。儒典《中庸》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精辟概括生态系统观。禅宗不仅奉行有情众生平等,而且尊崇山水草木的佛性。所以中国古代各派思想并不把自然界作为人之外孤立的客体来审视,而是与人浑然融于一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诗歌、绘画、音乐、舞蹈、建筑,乃至天文、历法、中医药、武术、养生气功等文化形态,无不包蕴着“天人合一”博大精深的思想智慧。由“天人合一”化生人与天、人与人和谐相生的农耕文化模式,以及以义取利、以德御财的生存智慧。这一智慧透射出东方朴素的生态观念。相反“天”、“人”分割,则生出人对自然“征服”欲,这有可能会延伸到人与人的争斗乃至国与国的战争。可见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念既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念,又体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观念,是生态智慧和生存智慧的完美统一。

钱穆先生晚年曾认定“天人合一”观“把热爱土地和保护自然融入传统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他认为“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来讲天。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9]这就是第一部分所陈的各种反自然的文化败象。

在生态危机的当下,国人应当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生态智慧和生态观念,并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生态文明观念。

三、生态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根本

面对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鉴于各国生态建设理念与经验,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国策。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理念之后,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代会政治报告,这进一步深化了科学发展观,体现中央对生态和谐的高度重视。

江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宏伟蓝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10](以下简称《规划》)指出“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规划》分析认为“未来一段时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能源资源需求将大幅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环境保护压力更加突出”,加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区域竞争力较弱,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不多……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惯性依然较大”,尤其是“区域内外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和全球气候变暖,鄱阳湖水位变化异常,连续多年出现历史罕见低水位,鄱阳湖水体污染呈日益加重趋势,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不断增大,直接威胁鄱阳湖的生态功能,同时,低水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血吸虫孳生繁殖,威胁着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上述矛盾问题既凸显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举足轻重的地位,又反映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的紧迫性。因此《规划》强调要从保护生态入手延伸到环鄱阳湖地区的各项综合性建设;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江西“绿色”崛起和跨越式发展。从“清水”、“绿色”、“生态良好”、“文明发展”这些关键词中,不难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根本。脱离或是偏离“生态”建设这一根本的建设都会成为“无本之木”。

四、生态观念传播关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成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由于庞大的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的重压至今还未消解,加上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我国原本较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损伤,在国土、水、生命健康和生物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江西省生态状况也不例外。据规划区建设前的统计数据显示:“一是全省水土流失严重,面积3.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1%,占山地面积的35%,土壤侵蚀总量达1.65亿吨;二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物多样性锐减,如湖泊萎缩、河床抬高、调蓄洪能力减弱、天然林退化、生物物种消失等;三是全省因矿山弃土泥沙造成危害的农田面积达260.3平方公里,损失库容864万立方米;四是农村水源污染日益加剧,畜禽粪便、水产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等,导致农副产品的安全质量下降。”[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集纳了江西省将近一半的人口,创造了全省将近三分之二的财富。如果不跳出现有的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状况如不加以整治改造势必会影响和制约江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举措既顺应了省情与国情,又顺乎了民意。

但要将蓝图化为现实,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美国生态思想家唐纳德·沃斯特指出:“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12]通过第二部分的论述已经明了生态观念原本就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形态之中,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我们应当挖掘民族原有的生态文化记忆与积淀,并加以传扬使之升华。

“知行合一”;知而行,行更知。要使广大干部群众由浅入深认同生态文明观念,并化为自觉行动,笔者认为这是文化观念传播要解决的问题,某种意义上关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兴废成败。因而《规划》提出要“以培育生态文化为先导……努力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要“引导绿色消费……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良性发展的关键。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受片面政绩观的驱使,单纯追求“GDP”的增长,导致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干群关系紧张,社会矛盾激化。虽然《规划》富有创见地提出要“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但是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除加强学习教育外,重要的是要改进政治监督制度并创新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列宁有句经典名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对于广大群众,笔者认为要按《规划》的要求“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培育生态文化”,要“大力普及生态理念和生态意识”,“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自醒意识,倡导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为”。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和传播媒介是有效的途径。

首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中长期的生态教育规划。这其中包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今年3月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的宣传;要尝试以创建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多种形式,引导公众广泛参与生态保护与治理,增强全民生态意识、生态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其次,要把生态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从小学至大学都要开设相应的生态课程;不仅如此,还要对工矿企业人员进行生态观念和生态素质的教育,使生态文明观念渗透到人们的学习、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并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最后,还要重视民间力量对生态宣传教育的作用,必要时适当给予支持,以确保生态教育与实践长盛不衰。

伴随人类社会实践诞生、发展并壮大起来的传播媒介,在当今高科技的助推下,愈发显示出不可替代的多种社会功能。它往往会起到凝聚人心、集中民意、树立正气、鼓舞士气、引导舆论、营造氛围等传播功效。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程中,江西传媒有义不容辞的传播职责。至于江西传媒如何发挥职能,笔者将另行撰文,此不赘述。

总之,观念是行动的前奏。生态文明观已成为国际间的共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对原本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形态中的生态观念,应当加以传承并升华,使之成为生态观念的自觉。生态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之根本,脱离或是偏离这一根本的建设都会成为“无本之木”。切实做好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关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局,其意义不容低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欧同力,张伟.法兰克福学派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美]莱切尔·卡逊著.吕瑞兰译.寂静的春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4][美]丹尼尔·米都斯著.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5][美]里夫金,霍华德著.吕明等译.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6][美]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之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徐波,等译.人类与大地母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曲格平.生态文明理念和发展方略[J].人民论坛,2010,(1).

[9]钱穆.中国文化对未来人类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2,(4).

[1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N].江西日报,2010-02-22.

[11]黄勇,刘加夫.江西省情透析与发展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8.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 篇八

梁欢(1988年-),女,江西赣州人,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优越成绩。在一次一次的实践中总结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我党在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时的依据和出发点。所以,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实践中一步一步总结出来的,中共前书记赵紫阳在中共十三大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单单指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阶段,更是指我国在艰苦、独特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两个标准:首先是鉴于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以应该坚定地走社会主义方向;其次是我們必须正视但是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目前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总体来讲,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特征:从国家发达程度上来说,需要基本摆脱不发达状态;从人口比例来说,非农业人口应该占多数;从经济结构来说,经济市场化程度应该较高;从教育文化水平来说,科技教育文化往发达的方向发展;从人民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来说,全国人民比较富裕应该是一个奋斗的目标;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说,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得到实践的锻炼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逐步完善;总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缺一不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会是一个可以预见但并不特别顺利的历史时期。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形成

从我国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制度以后,社会主义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就呈现在了党和人民的面前,怎么样去建设新中国,是摆在人民面前最大的问题,这也是党和国家对人民负责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意义的体现。毛泽东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我国处于贫穷落后,必须进行改变的思想。只有当国家经济命脉的工业和重要生活来源的农业的基础得到充分发展且不落后的情况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得到相对充足的物质基础,一个负责人的、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才会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在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道路上,党和国家走了一些弯路,遇到了一些曲折和困难,特别是在我们不愿意提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起初的认识不够全面和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不能作出正确的评估,因此对我国的发展和人民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发展困难,导致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和建设的道理上翻跟头,从而又导致正常的社会主义进程缓慢了很多。

总结经验教训,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其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从理论上来讲,我国的社会主义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中初期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二是在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发达的社会主义。而第二个历史阶段将是长期的、曲折的,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够最终实现这个目标。由于我国的特殊性,想要完成社会主义建设还需要很长时间,这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同时也需要更有耐心。但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探索的道路上,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也没有足够重要,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中断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之路。这也是一个血一样的历史教训,发展的愿望是好的,道路却是曲折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上不够成熟,科学技术水平不够先进,经济发展速度不能过快,更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正确认识和评估现实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的国家,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实现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

从开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会议上总结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路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后的新的实践经验,我国社会主义踏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并科学的作出我国目前还处于并较长时间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推论,准确的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曲折和希望中进步和成长,摸着石头过河,脚踏实地,探索属于我们国家独特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首当其冲。通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经验,根据实际的情况出发,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科学的认识。随着不断的实践总结,使得现在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显示出了新朝气和活力。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经济建设的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及其他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新的突破,很多人或许会说,特别是一些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质疑到中国是不是已经彻底摆脱了贫穷落后的情况?是不是已经走上了发达国家的道路?是不是已经不允许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了?国内一些人对我们的发展现状也认识不清,也产生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不足,骄傲自满的情况,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从国家发达程度上来说,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人口比例来说,农业人口仍然占多数,这也是我们国家人口比例的一个特征;从经济结构来说,经济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从教育文化水平来说,科技教育文化水平还比较低下;从人民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来说,贫富悬殊,不同阶层贫富不均;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说,东西部差距仍然巨大,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得到了实践的锻炼和发展,但是问题依然很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不够完善。所以说,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乃至于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毫无疑问,这必将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保守估计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忽视的就是必须明确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再制定正确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所以说,一切工作的中心都需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从实际出发,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更有希望、更有激情、更有动力、更有创造力。

问题依然存在,希望依然存在,抱怨和失落不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的法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将继续作为一帆旗帜指导我们的方向和思想,为我们保驾护航。(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树青,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动摇,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12期

[2]宋继和、马磊,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价值,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9.浅谈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篇九

浅谈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教育、医疗、科技、卫生事业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中国的发展和腾飞世人有目共睹,取得的成就令我们欢欣鼓舞。可是,这快速的发展与进步,却是建立在对生态的破坏甚至是毁灭的基础之上的!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也离不开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工业文明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可它同时加剧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与生物多样性被严重破坏等生态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造成了经济的重大损失,一方面影响社会安定,它同时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最终制约了小康社会的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能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水污染问题的解决。谁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产生的氮、磷污染物在水中长期积累,加速了水污染的恶化,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减少生态用水。同时,污染水也影响了水中动植物种类、数量,增加了它们体内随食物链流动富集的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了它们的使用价值。同时,没有洁净的水,城市生态系统将瘫痪和农田生态系统将受到危机,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根本无法进行下去。而生态文明建设可为我们提供可保障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保障我们的正常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可为我们提供可呼吸的空气。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方向空气污染顺应而生。2011年,在国家掌握监测数据的325个城市中,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城市只有3.1%,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占85.9%,三级和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站11%。向大气的各种排放的各种废弃的排放量远超过了自身的自净能力!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PM2.5雾霾问题及沙尘暴问题都是大气污染造成的,说到底是生态破坏造成的。建设生态文明,可以让我们在蓝天白云下自由的呼吸,快乐的微笑,健康的成长。

当今社会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一个物种濒临灭绝或者灭绝的噩耗。是啊,我们可以想象只有人类的地球是多么的孤单与无助!可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时多么的真切!我国共有高等植物三万余种,脊椎动物七千多种,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近六百种。但是由于对大自然的过分开发利用,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当然,生物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观赏层面,也体现在医药、科研与自然平衡等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改善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更加多姿多彩的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件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大事。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和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的不断更新,发展中孤傲家尤其是那些令发达的发展中过节成了高科技产品的垃圾市场,中国由于人口众多等问题,也未能幸免于难!在我们分苏发展的经济的数字之上,我们的生态财富赤裸裸,触目惊心!中国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有限注定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建样的以巨大投资治理自身环境或者转移污染工厂到国外,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夹击之下,生态恶化的厨师,愈加严重没危害日趋严重。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扭转这一局面,只不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的党和政府脚踏实地立足长远,早就认识到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是主流。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远见的建设目标,旨在推动人和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几十年来,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国家每年的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环境治理和恢复工作,大面积植树造林,建设水域监控治理工作,做好水污染处理问题,努力实现工业产品的二次利用机器循环使用,为我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有力的保障!

温家宝总理不久前在党的十八大做出的政府工作报告时,严肃的提出看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以及党和人民做出的努力!十八大又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政府主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现在我们正在建设和谐中国的道路上疾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走向流量康庄大道。我们在多领域多层次都实现了中国的伟大复兴,总书记曾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媒体见面会上,提出“人民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卫生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而生态文明的建设的良好发展无疑是这是个美好实现的基础,是我们奋斗的不竭动力!

生态文明的建设,强调尊重子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它着力瑞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它追求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同时它也是对我国实现绿色工业的伟大考验!

10.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 篇十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无疑,它是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科学发展观以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出了生态文明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这个理念的提出,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之后的第五个文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表明了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置于同样的战略高度,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科学发展的实质阶段,它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的最新发展。

一、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首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实际上是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自然观

在实践基础上,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与自然相对立。自然界具有客观先在性。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类社会而存在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根本。“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

[2](P.24)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靠自然界而生活,自然是人和社会存在的物质条件,“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P.518)“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3](P.81)

从人类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自然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2、以实践为‘中介’,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作用。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源。人通过实践活动把握物质世界,又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物质世界,并改造人自己。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是实践的产物和过程。一方面,以实践为中介,人与自然密切联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人通过积极地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成为社会的主体。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它的存在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也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可能。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4](P49)同样,只有在社会中,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自然才是人的现实生活的要素,人与自然的关系才得以发生。离开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无法理解,“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4](P75)另一方面,实践活动使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就在于动物只是消极地、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人则是积极地、能动地改造自然。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 [5](P.482)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把自然界当作自己的活动对象并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不断被人化。自然又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人及其社会,使人及其社会自然化。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结果就是产生“人化的自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人化的自然”概念,他说:“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人类以社会生产实践为中介与自然保持紧密联系,即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社会生产实践使统一的自然界分化为人化的自然和原始的自然两部分,并且推动原始的自然不断向人化的自然转化。人化的自然的重要特征是实践性,人化的自然的出现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

无论社会个体劳动还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人类都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因为原始的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仍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或者说,仍然要加入到由自然规律支配的自在世界的运动过程中。马克思尤其强调,人类的劳动实践不能随心所欲,而是受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制约的,违背客观规律,不仅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实现物质变换,反而会破坏生态系统,自食苦果,受到自然界的“报复”。恩格斯特别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就是说,如果人类在其社会实践中过分地榨取自然,违背生态平衡的自然界发展规律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惩罚。

此外,马克思还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考察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环境污染的类型、状况和危害,深刻揭示了造成环境污染的认识论根源、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并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性途径,体现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观。在此不再详述。

二、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是改造生态环境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它表现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生态方面的意识、政治决策、法律法规、生态伦理、文学艺术等的提高和完善,以及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改造生态环境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人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加剧,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生态危机已经极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生存、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兴盛。面对来自大自然的报复,生态文明是必须做出的理智选择。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人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

随着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生态文明成为新世纪人类文明的大趋势。在过去的数十年,基于环境问题的国际间合作愈加频繁,中国政府也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1993年,《中国21世纪议程》完成初稿;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发布,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2009年11月,政府宣布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中国坚持以保护环境为基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三、生态文明与其他几大文明的关系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构成文明系统整体,协调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个完整而全面的文明体系。生态文明是“五个文明”系统中的前提。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生态基础、环境条件和丰富资源。首先,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人来自于自然,决定了人首先是自然的一份子,人类的生存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与热爱人类具有了同一性,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其次,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优美的环境条件。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造环境。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如何建设优美的环境,也是人类发展的必要因素。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因此,只有通过生态建设,营造优美的自然社会环境,才能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优美的环境条件。

最后,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丰富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人与自然交换物质能量的互动过程,是从自然去获得其所必需的各种资源的过程,自然资源的贫富,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状态,因此,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保障生态环境,才能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丰富自然资源。

四、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源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今天,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加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的保证。生态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地连在一起。科学发展观以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出了生态文明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

1、构建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众所周知,我国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加之长期采用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迅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相当严重。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视作发展的基本要素,并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也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目标、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这是从根本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2、构建生态文明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消费模式改变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阶段,如果不尽可能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极有可能造成资源日益短缺,环境难以为继,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的严重后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上一篇:财务的转正申请书下一篇:腐败的思想道德根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