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良家风

2024-12-13

传承优良家风(精选10篇)

1.传承优良家风 篇一

当好优良家风传承人

家风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成长,给了人们无穷的正能量。如:“百善孝为先”,“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清代名臣曾国藩的家训中有句话我最欣赏:“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我们是普通家庭,我的家里,爷爷、奶奶和父母以他们的言传身教,向我传递出了一份信念。是一种无言的教诲。妈妈是中学教师,她起早贪黑,我常常看到她在星期天还趴在电脑前制作课件。一有空余,就抢着去厨房做饭,让爷爷奶奶休息一下。当妈妈捧回了“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奖杯时,我不仅为妈妈高兴,而且我也懂得了对待事业,对待工作一定要认真、敬业,才能取得成绩!

爷爷奶奶平常照顾我的生活。我们总是做好一切家务。让妈妈安心工作。妈妈呢?也总想着孝敬他们,她经常给爷爷奶奶买衣服、买好吃的。在我心里,妈妈是天下最美的画。假期,她带我去看望外婆外公,也给他们带去很多东西。妈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优良品质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爷爷娇惯我,床给我提前铺好,饭给我盛好,妈妈批评我,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学会自理,不能依赖别人。我明白,妈妈在培养我自强自立的本领。

这就是我们家给我的熏陶,教我自立自强、教我孝敬老人、教我努力上进,踏实认真!我爱我家,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我健康快乐的学习、进步、成长……。

2.传承优良家风 篇二

一、家风的内涵

家风是什么?家风的内涵又是什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弄清楚这一问题, 我们必须先了解争议到底何在?然后在此基础上, 厘清家风的具体内涵。

(一) 家风之“他说”

关于家风的描述和说法较多, 诸如家训、家规、家教、家道等。总体而言, 可以归纳为“文化说”“教育说”“家规说”“价值观说”等四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1. 文化说

北京师范大学徐梓教授认为, 家风可以看作是一个家庭的传统, 是一个家庭的文化。它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1]。在田旭明教授看来, 家风家规不是一种普通的社会文化, 而是具有深刻伦理精神的道德文化, 既是一种德性伦理文化, 又是一种规范伦理文化[2]。

可见, 家风是一种存在于家庭的关于伦理道德的文化现象, 但是否只是存在于特定家庭却值得商榷。事实上, 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地形成或保留自己的家风, 而且家风也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或者伦理文化, 它所包含的内容和外延更为广泛。

2.“教育说”

家风“教育说”主要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两种观点。关于前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认为家长的“言传身教”即是家风[3]。张莉蓉认为“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字典、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4]可见, 他们都秉持家风就是一种家庭教育过程的观点。关于后者, 学者华伟从传承的意义上把家风界定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源远流长的社会教育, 使主流价值观从贵族走向平民, 使家庭教育的形式从单一的说教走向丰富的生活[5]。“与家风密切相连的是家庭教育, 尤其是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家庭风气”[6]。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家风的养成, 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家风的折射和反映。

3.“家规说”

学者林琳认为, 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 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小到大都要遵循的祖训, 是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7]。家规, 又名家法。家规是家庭内部的行为准则, 也是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矩、规定的总和。一般来讲, 家规都很详细具体, 涉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家庭关系的规矩、家庭管理的规矩、家内劳动的规矩、家庭饮食起居的规矩、家庭社交及待人接物的规矩, 等等。家训则是家规、家法的反映[8]。

依笔者所言, 家风与家规、家训、家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家风的内涵和外延比后者更丰富。家规、家训是可视的文本, 是家风的形式载体, 而家风则是隐性无形的。

4.“价值观说”

关于家风的“价值观说”主要是从道德价值观和伦理价值观两方面来界定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家风”就是重视学习、重视文化、与人为善[9]。这里的与人为善显然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认为中国家风主要传承价值观、与价值观相关的伦理观与道德观以及实现这些观念的基本方法与规矩[10]。学者周春辉的看法与之相似, 在他看来,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11]。

诚然,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流价值观, 是一个人成长的精神源头, 也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道德氛围, 是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若简单化地给两者划上等号, 则未免有失偏颇。

(二) 家风之“我说”

前文所述的几种有关“家风”的学说, 基本都是从反映家风的某个方面、内容、形式上对家风进行概念上的界定, 或不全面, 或未切中要害, 难免有失偏颇。依笔者所见, 更赞成包含上述在内的“综合说”。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 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步形成和世代延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样式的综合。家风的形成, 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12]。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晋看来, 家风不仅是言传, 更是一种身教, 家风不仅是一种道德概括, 更是一种道德实践[13]。胡申生教授也认为, 家风是指家庭成员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传延下去的价值观念、生活作风、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生活习惯等的总和[14]。家风是历史、具体, 并非抽象和虚无缥缈的, 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居于家风的核心, 它是家庭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是家风涵养的主要范畴。简言之, 家风实质上是一个家庭内在的精神动力, 更是生长在其中的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它是一个家庭的文化内涵、人文素养、各方面性情的一种无形的体现。同时, 家风又是有形的。家风一经形成, 必然通过家庭成员的言行、性格、气质、价值取向等表现出来。家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变化而变化, 家风有高低优劣之分, 对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的发展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总之, 家风的实质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文化现象, 也是一种独特的家庭教育方式。

二、优良家风对树立正确“三观”的作用

家风对于家庭成员的成长、成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萌芽、发展、成熟的过程中, 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它是个体“三观”萌芽的驱动器、“三观”发展的调节器、“三观”形成的稳定器, 对个体的影响贯穿始终、终其一生。

(一) “三观”萌芽的驱动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家庭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总的来说, 一方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启蒙, 就像理性需要启蒙一样。通过启蒙, 使个体从存在论意义上认识到“三观”的意义与界限, 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 追求人生的价值实现;另一方面, 家风的精神渗透到教育领域之中, 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价值取向, 为“三观”的萌芽和形成提供了精神的原动力。

1. 家风是“三观”萌芽的催化剂

从时间维度而言, 人之出世便生长、成长、成熟于家庭, 家风的伴随将终其一生。从懵懂无知到初谙世事, 从认知、判断到信仰笃定, 都是在父母、长辈等言传身教之下逐步形成的。可以说人之“三观”肇始于家风、成于家风;从“三观”本身的成长轨迹而言, 从无到有, 从萌芽到发展、成熟的过程, 都离不开家风的涵养, 尤其是启蒙阶段, “三观”就是在家风唤醒下发生、发展起来的。而无知则是“三观”萌芽的天敌, 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改变人类的普遍无知状态, 脱离低级趣味, 培养人类的健全理性, 从而获得健康的生活形式、生活方式, 树立普世的世界观, 懂得做人做事、人生的道理。在这一过程中, 人们难免遇到生活中的各种疑问, 总是向自己的家长、身边的亲人、长辈、朋友们询问, 一问一答中, “三观”被催化、被矫正、被引导。可以说, 家风对人们“三观”萌芽的涵养是任何其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

2. 家风是“三观”萌芽的原动力

所谓“原动力”是指原来的、先前的动力。也就是原始、最初、第一位的。家风在人之“三观”的发展过程中, 尤其是在萌芽阶段, 扮演着原动力的角色。从“三观”主体的作用对象而言, 孩子的父母、长辈、亲属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教育是原始的、第一位的。从“三观”的构成而言, 家训家规就是“三观”的原始基础, 家训家规包含了为人处事的原则和道理, 对外界事物的看法、态度, 通过家训家规的熏陶完成了“三观”形成的原始积累。而促发“三观”形成的内在动力就是长辈、族长和家族宗法制度的权威与约束。而现代社会, 尽管这种宗法制度和长辈权威在逐渐弱化, 但是他们的影响还在, 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家风所包含的传统的伦理理念和核心价值, 依然是我们现代家庭文化建设的内生性的根本动力, 亲情、血缘的纽带维系, 是达成家庭核心价值共识的精神基础, 也是家风对人之“三观”萌芽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文力量。

(二) “三观”发展的调节器

当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期间, “三观”的稳定性差、可塑性强, 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 各种社会思潮、多样性的文化、网络不良信息泛滥, 对充满好奇却又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具有难以抵挡的诱惑力。优良的家风好像大海航船的导航灯, 可以点亮他们心中理想的火花, 引导、激励、推动他们朝着正确的航道前行, 促使其“三观”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 家风对“三观”发展变化的引导作用

优良的家风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客观规律, 包含深刻而正确的人生道理和人生价值, 是人们经过深思熟虑和人生历练后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与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追求。优良的家风不是个别人的想法, 而是世世代代的先辈经过实践检验、反复验证, 由他们的共同意志形成的。优良家风通过事实和客观规律发生影响和作用, 人们在反复的经历和论证中, 体验到了家风的正确和价值, 就会信任它, 义无反顾地遵循它。这种导向性力量就是家风对“三观”发展变化的引导作用。正如梁漱溟所说,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伦理社会。这种伦理社会结构的形成就来源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家训文化对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在现代社会, 家风对家庭成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依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也是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深刻体现。

2. 家风对“三观”发展变化的激励作用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要在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除了靠科学、靠政策、靠人才外, 也要靠人的精神振奋[15]。家风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是通过诉诸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感情、品德、节操、意志、行为等影响和变化而实现的, 人们受到家风影响后也必然会在一定的思想信念的基础上表现出某种情感、精神状态、行为状态。在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优良的家风能够通过情感支持、言语鼓励、家庭氛围、精神激励, 能够潜移默化地转变人们的思想、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 提升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境界, 起到振奋斗志、鼓舞士气的功效。尤其是在人们面临挫折和困境的时候, 家人的鼓励和支持, 家风给予的正能量引导人们克服困难, 勇往直前。这种精神意志层面的激励作用是任何物质鼓励都无法比拟的, 而且它发挥的作用历久弥坚。

(三) “三观”形成的稳定器

所谓家风是“三观”的稳定器, 主要包涵两层意思。一是纠偏, 防止人们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确的轨道, 误入歧途;二是纠错, 修正人们在认知、情感、信仰和选择、判断、行为上的一些偏差和错误, 引导他们回归正途。因而, 优良家风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方向盘”, 对人们的“三观”发展变化具有保证作用。

1. 家风是“三观”形成的方向盘

优良家风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方向盘”,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 优良家风在人们“三观”形成过程中的独特性决定了其特殊地位。家风不仅是人们的从无知走向理性的“桥头堡”, 而且对人的教育和影响是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方式难以匹敌的。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固然占据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 但是在出现的时间节点上却难以与之相提并论, 而且其理想化和模式化的教育方式对“三观”形成的作用难以与家风相媲美。另一方面, 优良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人格、性感、情感、意志、信念的培养和养成具有先天优势, 它把一张白纸按照家族、家庭或者父母的意志描绘成理想蓝图。因而, 家风对人们思想、意识、情感、品德等方面的涵养具有固着效应, 一旦生根, 就难以拔除。正所谓“根正苗红”, 抛开世俗偏见, 其中蕴含着家庭教育对人们成长的重要作用的真谛。它是人生的奠基石, 只有地基打正打牢, 才能屹立风雨而不倒。

2. 家风对“三观”形成具有保证作用

家庭是人生的避风港, 家风则是人们精神的避风港。它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世界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是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推动器和矫正器。人在外部世界中遭遇到挫折和苦难在所难免, 价值冲突、价值困惑经常困扰着人们的解读、判断、选择和行为, 人们常常为之纠结, 磕绊之后的消极、精神的颓废时常将人推入精神上的万丈深渊。而家风则是人们孤立无助、迷茫困顿时的“启明星”, 它能帮助人们在黑暗中找到光明。趟进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特别着力于引导人们端正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努力克服外部的困难和认识偏差, 形成对价值观的理性评判, 而评判的依据就是家风涵养所形成的价值坐标, 以此为标准来进行评判、选择和行动。因而, 家风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保证作用在于优良家风长期熏陶形成的高尚人格、坚强意志以及深入骨髓而亘古不变的为人处事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准则。

摘要:介绍各方学者关于家风的有关论述, 整体上把握家风的全貌, 辨析“文化说”“教育说”“家规说”“价值观说”等几种代表性的有关家风的内涵评说。概言之, 家风是历史、具体的范畴, 并非抽象和虚无缥缈的, 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居于家风的核心, 在其中处于支配地位,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是家风涵养的主要范畴。家风是家庭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个体“三观”萌芽的驱动器、“三观”发展的调节器、“三观”形成的稳定器, 对其影响贯穿始终。

3.廉正家风的传承 篇三

有父如此,其子如何?

杨震之子杨秉,少传父业,博通经史,善于著述,尤以通晓《京氏易》闻名遐迩,过着隐居教授门徒的生活,直到40多岁才应召步入仕途。

据《后汉书·杨震列传》:“秉性不饮酒,又早丧夫人,遂不复娶,所在以淳白称。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三不惑”中,尤以面对金钱的“不惑”更为世人所景仰。杨秉一生宦海沉浮,职务频繁变换,一个职务与另一个职务之间往往出现空隙。因此,杨秉在计算俸禄时总是“锱铢必较”,扳着指头按任职天数细算,多余的俸禄一文不取。即使杨秉免官闲居,生活捉襟见肘陷入窘境之时,甚或举家“并日而食”(也就是两三天才能吃上一顿饭),困穷至此,也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他以前的一个部属携百万钱相送,杨秉摆摆手,闭门拒受。

这样的儿子,堪为父亲的骄傲。

除“三不惑”之外,杨秉的“两不怕”,同样令人敬佩。

一是不怕触怒皇帝。

杨秉一次又一次地在朝堂之上犯颜直谏,与桓帝闹得“脸红脖子粗”,因此多次被罢免。汉桓帝延熹三年(160),白马令李云因上疏直谏,惹得桓帝雷霆震怒,下令将李云处死。杨秉与几位骨鲠之臣毅然站出来为李云鸣不平,结果不但没能挽救李云的性命,杨秉也因而再一次被罢官。这年冬天,杨秉又被起用任命为河南尹,上任不久,又因为奏请严查中常侍单超的弟弟单匡贿赂谋杀案,触怒了桓帝,这一回不仅被罢了官,还被遣送左校服苦役。

如果说被皇帝“炒鱿鱼”是一种被动和无奈,“炒”皇帝的“鱿鱼”则绝对是无畏无惧的极致。

桓帝经常微服出行,杨秉上疏苦谏:皇帝贵为天子,不能随随便便瞎逛,不然就混淆了尊卑等级,搞乱了君臣次序,万一发生意外,对不起先帝,也来不及后悔。

奏疏递上去,结果是“帝不纳”。杨秉也没含糊,随即来了个“以病乞退”。不纳忠言?对不起,恕不奉陪!这就是杨秉。

二是不怕得罪宦党。

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多年临朝称制的梁太后病死,15岁登基的桓帝此时已28岁,他再也无法继续容忍“跋扈将军”梁冀一手遮天为所欲为,于是,联合中常侍单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等人,率羽林军千余人将梁府团团围住,一举诛灭梁氏外戚集团。

按下葫芦浮起瓢。外戚的势力打下去了,宦官的势力随之炽烈起来。五位宦官因剿灭梁冀有功,同日受封侯爵,时称“五侯并封”,他们勾结在一起,党羽布满天下,仗势弄权,独擅朝政,比外戚更加腐败,党锢之祸使朝野谈虎色变,东汉王朝政治陷入了更加荒唐和衰颓的深渊。

延熹五年(162)冬,杨秉迁任太尉,与司空周景联合上疏:“纵观朝廷内外大大小小的官吏,大多都不能胜任,因为近来征召的入仕者,都没有经过考核,致使到处盗贼蜂起,祸乱不断,百姓怨恨。按照国家的制度规定,宦官的子弟不能居官掌权,而如今宦官们的远亲近戚三朋四友充盈官府的各个部门,其中有的人年轻平庸,无德无才,但却把持着太守、县宰的职位,天下人忧惧切齿。诚望皇上遵用旧章,斥退贪婪残暴的官吏,重振朝纲,不使天下人失望。”

桓帝准奏。于是,杨秉逐条参奏匈奴中郎将燕瑗、青州刺史羊亮、辽东太守孙喧等50余人,或判处死,或就地免官,天下人莫不对杨秉肃然起敬。

益州刺史侯参仗着哥哥中常侍侯览的权势,恣意横行,没人敢惹。杨秉愤然劾奏,桓帝下令召侯参问罪,侯参在押解途中畏罪自杀。杨秉又上疏弹劾中常侍侯览和具瑗,桓帝大为不满,但鉴于各方压力和杨秉的恳切与虔诚,还是很不情愿地免了侯览的官,削减了具瑗的封地。

杨秉的“三不惑”和“两不怕”告诉我们:自古利门洞开,则义路自闭;酒门洞开,则崇德守则之路自闭;色门洞开,则为善进取之路自闭;自私利己之门洞开,则豁达忠勇之路自闭;阿谀谄媚之门洞开,则浩然刚正之路自闭。捧读古书,杨秉蔑视权贵、敢做敢为、为苍生社稷奋然搏击的场景历历在目,正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所为。

杨秉的一身铮铮铁骨满腔凛然正气如何炼成?他又何以能够成长为柱国擎天的栋梁?

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去拜谒弘农杨家。

杨秉的父亲杨震,通晓经术,博览群书,隐居不仕,50岁时才应召步入仕途,时人呼之为“关西孔子”,暮夜却金,赢得“四知先生”的美誉。他为官清廉公正,不畏权贵,因受中常侍樊丰等一帮宦官诬陷,频频遭受打击陷害,最后在贬谪途中愤而饮鸩自尽。杨震之前,杨门数代,代代诗书传家,清白继世,累德积善,一脉相传。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杨秉,秉承儒雅清正、爱民济世、刚直不阿的家风,超尘脱俗,兀世而立,不避任何艰难险阻,一心一意拯万民于水火,委实令人肃然起敬。杨秉之子杨赐、杨赐之子杨彪、杨彪之子杨修,也都名标青史,彰显出杨门家风清醇、博大和厚重的化育力量。

4.传承优良家风倡议书 篇四

一、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建立平等、民主、和睦、友爱的家庭关系,夫妻互敬,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家庭成为和睦幸福的温馨港湾。

二、勤俭持家,崇尚文明。从自身做起,节约能源,绿色消费,崇尚科学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三、遵纪守法,保护环境。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学法懂法,远离黄、赌、毒和封建迷信活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室内外清洁整齐、庭院阳台绿化美化。

四、诚信友爱,热心公益。主动履行公民义务,弘扬正气,崇尚善举,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传承优良家风 篇五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诫子书》、《勉谕儿辈》、《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家,我的家风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即:做好事,当好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响大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党员干部传承优良家风心得感想范例五篇【二】

每个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有了好的家风,我们的孩子就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来成长,从中他们就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快乐。

维持一个好的家风,需要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相携共进,这时双方都需要意识到的,缺一不可。我结婚16年,生育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十五岁,上初三,小儿子也有十二岁了,上小学六年级。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十六年里,我们夫妻俩相处得很好,做到彼此都多关心对方的变化,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多讲些好听的话语;少抱怨、少指责、少误会,我们在孩子面前从不吵架、从不指责,让我们两个儿子都会因为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感到温暖。

因有我们俩的榜样,两个儿子都懂得互敬互爱。别的家长都说,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是打打闹闹的。依我的小孩来说,我很少很少他们这样,从小就懂得相互忍让。无论是哥哥还是弟弟,如果邻居阿姨给点吃的其中一个,(就弟弟来说吧,他会问“”阿姨,可不可以再多给一个车,我家里还有一个哥哥)换回哥哥,也会这样说的。现在哥哥已经读初三了,在校同学给他点好吃的,他也不舍得吃,一直留到星期五晚回来。他兄弟俩就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家虽然不时常有老人在这,可每周孩子回来,第一时间就叫他们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好,问问他们的情况、吃饭没有、身体情况怎样,老人俩听到孙子的声音,总是乐融融的。其实,在我身边也会经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生,就是有时下雨,我会带着儿子一起坐公交车上学或放学,在车上看见有老人,我就会很自觉地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然后对我儿子说:“儿子,来吧!妈妈抱你”儿子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也立刻站起来说:“不用了,妈妈你坐吧。你会晕车”我坐下后,坚决地说:“来吧,妈妈就想抱抱你。”这样,孩子就觉得妈妈特别的亲切。妈妈孝敬老人,妈妈爱护孩子,孩子心疼妈妈,这不就是尊老爱幼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只有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体现尊老爱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践行尊老爱幼的美德。

说到勤俭节约,从小我就教育孩子,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节约,也不能乱花钱。我两个儿子在石龙坑小学读了六年,说句实话,他们很少很少在校门口买零食吃。有些人会想,他口袋没钱,有钱你看他会不会买。我相信我两个孩子就算有钱在口袋也动摇不了他们的好习惯。我记得有一次,小儿子上二年级的时候,他在校门口捡到了一块钱。他紧紧地把一块钱塞到口袋里,等我去接他的时候,他悄悄地在我耳边说:“妈妈,今天你不用干活都有一块钱赚。”我问他:“为什么?”他就很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捡到了一块钱呀!”我就顺口一说:“那你为什么不去买东西吃呀?”他有点生气地对我说:“妈妈,您不是从小就教我们要节约用钱,不能乱花钱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孩子,你真棒。还记得妈妈说的话。”

我大儿子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在校尊师重友,在家尊老爱幼。回想他初一到初三这几年里,除了每月给他300元的伙食费,几乎什么零用钱他都不要,你怎么塞给他,他都不要。这也因为平时生活中夫妻俩点点滴滴的行为下影响出来的好习惯吧。

父母不但每天都要教育孩子怎样去互敬互爱、互相帮助;怎样去勤奋、去节约,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他们学习的好榜样。

懂得包容、懂得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领悟到人生的乐趣。

党员干部传承优良家风心得感想范例五篇【三】

中国古代有许多名门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其后人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会相对遵纪守法,这其中家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因为这些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对他们有着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同时,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家规家训对他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今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家风作风建设,这些传统资源无疑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父子相传,精神相继。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为人父母树立道德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亲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纪晓岚称颂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时,对子女教育亦非常严苛。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传承父辈精神,为后人所称道。

要想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家风,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坚守原则。自己作出典范,无论是在多么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始终保持清廉本色,这才能够成为后人的榜样。现在的党员干部也要先做到自身过硬,这样才能正人正己。同时,家风也需要有意识的养成,对子女亲属的不当行为要时常提点,才能及时矫正,筑牢思想防线。

如今,以“两学一座”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应该意识到正家风的重要性,在家庭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时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执政为民,执法为民,时时刻刻以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试金石,廉洁自律,做新时代的先锋队。牢固树立家风,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

通过对“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的学习,我会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求真务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做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站得出来,把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党员干部传承优良家风心得感想范例五篇【四】

家风是什么?或许在如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家风似乎都会觉得是老一辈人甚至是古代严厉讲求的内容,殊不知,一个人的成人成才与家风有着息息相关。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不是高精尖的哲学,也不是让人无法靠近,它更是一种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人生迷茫和困苦时为你指明光明道路的希望之光。作为新一代年轻人:

一是要拥有家风的意识。理解家风是什么含义?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是高大上,不是高精尖,哪怕是你孝敬父母,哪怕是你真诚和坦率,都是家风的体现,作为90后,很多都已为人父母,自己良好家风的体现,更是为下一代埋下了良好的道德种子。

二是要坚持家风的正气,家风是一个家族风貌的综合体现,一定程度上,也是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充满正能量的家风,思想不会被邪恶所迷惑,不会让行为越轨,正气是靠家庭中每个人的正气,是靠每个人的坚持。

三是要做好家风的传承。家风与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发扬和传承,也许我们每个家庭不一定会有专门的家风“秘笈”,但是一代一代的去教导,一代代的发扬,就会让每一代人都在良好的家风中受益、家风是一本书,也不是一本书。靠的是生活中的思考,靠的是生活中的不断总结,良好的家风定会成为人生成才道路上的助推器。

党员干部传承优良家风心得感想范例五篇【五】

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讲的是教育孩子引发的家庭纷争。对待孩子,“虎妈”采取高压手段,“猫爸”则是百般顺从。分歧不仅在年轻父母之间,老一辈也各执己见,各有招式,爷爷奶奶是极度溺爱,外公则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来管教。

这个家庭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

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中国的最大公约数,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去年,我市武隆的杨兴明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中宣部、全国妇联还将杨兴明老人树为“全国教子有方先进典型”,就是因为这个家庭传承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家训》,教育了黄家一代又一代子孙,形成良好的家风,值得更多家庭学习。

家风是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在今天需要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有个常识判断,就是不能全盘照搬,盲目拿来,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围绕家风,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伦理,又要积极将时代先进的价值元素植入进来,来为每个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新家风。

这种教育价值观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既要有传统家风崇尚的礼仪、仁爱、勤劳、朴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绝不能缺少现在国家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治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时代价值,形成新家风,家庭教育才不会出现那种价值混乱的现象。

6.传承优良家风的初中生作文 篇六

好学是受爷爷的熏陶。爷爷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只读到小学就退学了。迫于生活,爷爷早早就去当兵了,当兵的时候好学,虚心求教学习了修理汽车的技术,转业后,好多人请爷爷帮忙解决汽车的疑难杂症!退休了也好学,爷爷现在每天在家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看书,有时会一连看上三四个小时,爷爷最爱的还是唐诗宋词,经常抄写下来细细品味欣赏!家里满满一书柜的书爷爷都看完了,有时妈妈给我买的书,我还没来得及看爷爷就看完了!爷爷还喜欢逛书摊儿,左翻翻右看看,一晃一下午就过去了,有趣的爷爷还会买回来推荐给我!有时我做功课,爷爷也会安静的坐在旁边的书桌旁,写写算算,整理书桌时,经常会发现爷爷做题的演算草稿,也许他在弥补年轻时的遗憾吧!有一句谚语说:“活到老,学到老。”爷爷就是,因为他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和放弃学习!

“百善孝为先”,爷爷去年心脏手术住院,奶奶年纪也大了,妈妈工作特别忙,爸爸每天白天在单位里把工作处理好了,都在医院照顾爷爷。爷爷由于手术后,不能动不能翻身,每2个小时还要记录数据报给护士阿姨,爸爸几乎整夜整夜都不能睡觉,就守着爷爷。由于是夏天,爸爸怕爷爷热着老不动肌肉受不了,给过一段时间给爷爷揉腿揉胳膊、给爷爷擦身子,爸爸不吃饭也要先给爷爷喂饭喂水。我问爸爸累不累,爸爸给我说,如果是爸爸在床上躺着,爷爷也会这样对待爸爸的,爸爸孝顺爷爷,也是在给我做榜样,只有知道感恩,知道孝敬父母,才是个男子汉,我们家里就不允许出现不尊敬父母的这种现象,我们这个家族里就容不下不孝敬父母的人。

“节俭才能持家”,这是奶奶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奶奶爷爷经常给我讲以前他们小时的故事,讲小时候挨过的饿,受过的冷,爷爷还讲过跟着他的奶奶去地里找红薯根、找野菜充饥的经历。在他们眼中,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是可以节俭的。比如奶奶总是把洗菜的水收集起来冲厕所,干净点的洗澡水再用来拖地,出门时拿杯子在家里接好喝的水,出门后就不买水了。在我看来很没必要,但是爷爷奶奶总是说过过苦日子的人才能珍惜现在的好日子,现在日子好了也不能浪费,勤俭也是一种美德,是咱们中国自古就流传下来的,在咱们家也要把这个好传统一直保持下去,也希望我能把这个节俭的家风再教育给我以后的孩子。

我的家是个很平凡的普通家庭,爸爸妈妈也不是很有钱,但是我们家是个快乐的家庭,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陪在我的身边,有他们在给我树立做人的榜样,有我们家自己的家风在熏陶着我,我感觉很幸福!报纸和电视上经常说家庭家风好,这个家庭的孩子就能茁壮成长。我们在学校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家庭中受到了好的习惯的熏陶,我们长大了一定会是个对家庭和社会富有责任心的人,这也是我的希望!

7.传承优良家风 篇七

家风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家风的传承不可忽视。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农村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中的孩子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 导致其家庭教育缺失, 甚至是空白, 因此阻碍了良好家风的传承。这样的现实不仅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家风教育的必要性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 出现了价值观上的偏离, 人格发展不健全, 甚至出现反社会情绪等心理和道德危机, 而这一切跟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密不可分的。家风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启蒙教育, 它能教会人们最基本的处事方式和对生活的态度, 对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留守儿童也是国家的希望, 塑造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尤为重要。从另一个层面来讲, 家风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传承对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对留守儿童进行家风传承教育十分必要。

三、引导留守儿童传承家风的重要性

(一) 家风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

《左传》载:“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它把“立德”摆在第一位。《管子》中说:“一年之计, 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这段话说明我们的先贤已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千百年来, “立德树人”都是我国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在新的历史阶段, 我们要通过对留守儿童进行家风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帮助他们吸收并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 并将其发扬光大, 让传统文化的丰厚知识惠及后世, 源远流长。

(二) 家风对留守儿童道德情操的形成具有深远意义

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体制下, 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基本上都是“重智轻德”, 导致应该堪当大任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沦落的现象出现。因此, 作为全面教育之重要内容的德育教育, 加强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十分重要。常言道:“有德有才是正品, 有德无才是次品, 无德无才是废品, 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由此可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而家风才是德育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是儿童成长的摇篮与襁褓。纵观儿童的成长阶段, 家庭作为每个人基础教育的组织体, 是儿童最先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因此, 只有将优秀家风牢牢扎根于家庭教育中, 才能使青少年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进而成为推动今后社会发展的潜力军。

四、引导留守儿童家风传承方式的途径

(一) 家长以身作则将家风带进日常生活

家风不是一句口号, 而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因而家风的形成与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每个人所处的家庭环境对其性格、举止、道德情操、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 也可能是负面的。所以家长作为监护人和直接教育者应该尽可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起表率作用。尤其对于留守儿童的家长来说, 家长在与孩子短暂相处的日子里更应该做出榜样。例如, 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 家长应该带头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再如让孩子参与家庭的重大决策等。这样不仅会产生一个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而且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 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将家风带进自己的生活。

(二) 学校应加强留守儿童的礼仪教育

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特殊性, 学校成为了这个群体接受各种教育的主要场所。所以, 要实现留守儿童家风的传承, 应该强化学校的引导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 学校应该加强留守儿童的礼仪教育, 即学校首先要重视立德树人教育工作, 培养老师立德树人教育之理念, 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要打造一流德育人才队伍来对留守儿童进行礼仪教育, 从而引导留守儿童对优秀家风的传承。

五、结语

综上所述, 留守儿童家风的传承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并且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和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更重视对他们的教育, 使他们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杨利君.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研究[J].苏州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2]董慧娴.农村留守儿童道德问题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5月硕士学位论文.

[3]张涛.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保障支持体系研究[J].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5 (3) :88.

8.传承优良家风 篇八

关键词: 优良传统 政治纪律 政治规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并提出“五个必须”的重点要求,强调党员干部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一重要论述,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从严治党,坚决纠正“四风”,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党内监督,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不成政党。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能够一次次化险为夷、转危为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始终突出强调立规矩、讲纪律,规范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上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这一宝贵经验不能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传承和发展。

一、正确把握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科学内涵

政治纪律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政治规矩既包括明文规定的纪律,又包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这些规矩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

对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科学内涵的把握,可以从形式和约束力这两个方面认识。形式上,规矩表现多样,既包括成文的,又包括不成文的。其中,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则是不成文的纪律。约束力上,规矩既体现为刚性约束,又包括自我约束、自觉遵循。其中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

具体而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政治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在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态度坚决。

2.树立团结意识,努力维护党的团结。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不容忍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3.树立程序意识,严格遵循组织程序。守规矩,就要讲程序,组织程序凝结着党的工作规律,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

4.树立组织意识,坚决服从组织决定。守纪律、讲规矩就要做到个人服从组织,不能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对组织决定不能“选择性服从”,绝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允许违背组织决定另搞一套;领导干部可以对组织决定通过组织程序发表不同意见,但不能采取其他违背组织决定的行动①。

5.树立原则意识,有效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不能公私不分,把公权力用于回报私情;不能情大于法,因感情因素而有失公正;不能利压倒法,为谋取私利而罔顾国法②。

二、中国共产党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是依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我党一直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毛泽东同志曾经深刻指出,一个松散的、没有纪律约束的政党是无法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谁破坏了党的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③。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可靠保证。

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党章。党章中专列“纪律”一章,明确规定,各地党组织“不得自定政策”,凡关系全国之重大政治问题,各地党组织不得违背中央立场“单独发表意见”,“言论行动有违背本党宣言章程及大会各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案”,则必须开除党籍④。正是严明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我们党的队伍才不断发展壮大。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高潮时期,共产党员超过5万人。大革命失败前夕,面对危急的形势,党的五大明确提出:“宜重视政治纪律。”

1927年10月,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亲自确定了入党誓词,其中就有“服从纪律”。毛泽东同志确立的人民军队的基本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第一条纪律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讲的就是政治纪律。1929年,针对党和红军内部存在的不讲政治的单纯军事观点,削弱党的战斗力的极端民主化倾向,不执行党的决议、不开展正确的党内批评的非组织化观点,以及小团体主义和享乐主义,古田会议做出重要决议,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严格规范。人民军队从此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确立我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确立我军政治工作一系列方针、原则和制度。这“三个确立”,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使红军与一切旧军队区别开来⑤。

1941年9月,延安整风初期,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强调纪律为“霸道”,就是强调纪律是刚性约束,党员干部必须有敬畏之心。1942年普遍整风开始后,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同志: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就非执行不可,孙行者头上套的箍是金的,共产党的纪律是铁的,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还硬。这就是“认真”,就是“霸道”。对纪律和规矩心存敬畏,才可能形成自觉⑥。通过延安整风,我党在党风党纪建设的问题上形成了广泛的自觉,克服了党内存在的搞小圈子小派别、拉拢一部分人排斥一部分人、以宗派的利益为重的思想和行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高度上实现了团结和统一。

在西柏坡,面对党内出现的无纪律倾向和作决策不请示报告的情况,毛泽东同志明确要求全党“懂得必须消灭现在我们工作中的某些严重的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扩大会议,主要议题就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会议强调要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党的下级的重要决议必须呈报党的上级组织批准以后方准执行;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必须将不同意见的争论,及时地、真实地向上级报告,其中重要的争论必须报告中央⑦。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确定了必须遵守的“六条规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地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肃清文革余毒,中国共产党重新设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改革开放能够取得巨大的历史成就,和我党充分发挥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的政治优势是分不开的。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突出强调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并对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提出明确的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正确处理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任何具有地方特点的工作部署都必须以贯彻中央精神为前提。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⑧。习总书记强调,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其实质,就是要以敢于斗争的革命胆略和善于斗争的科学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排除障碍和干扰,化解危机和风险,增强动力和活力⑨。当今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高悬规矩戒尺,是不断提高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保证。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是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也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可靠保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强赢得胜利的把握性,需要我党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明确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的重要性。

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是增强政策执行力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治国理政方略的顶层设计,是中国复兴伟业的战略路线图。顶层设计作出之后,关键在于执行。制定出符合国情的战略路线图,只是走完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关键在于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绝不允许在执行中走样变形、效益递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实用主义地、选择性地执行中央战略部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增强执行力的重要保证,它要求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必须毫无保留地执行中央的战略部署,尤其是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作部署都必须以贯彻中央精神为前提⑩。如果没有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保证,战略路线图就会成为“画饼”,人民的愿望就会落空,发展的机遇就会错失,作为执政党,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掉以轻心。

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是妥善处理各种复杂利益关系的重要保证。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由于体制机制的缺陷,多领域多层面存在利益分配不公正不平衡的状况,极易导致结构摩擦和阶层矛盾的加剧。如何保持稳定的秩序,形成和强化整体意志,维护整体利益,是任何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就是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正确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体利益的关系,建立符合时代发展和要求的利益整合机制,构建一种更具历史合理性的利益新格局。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从而在根本上确保我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成事的重要保证。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与党和国家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托、以执政党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保证是分不开的。中央一旦决定就能立即执行,没有太多的相互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要条件。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更要依靠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地发挥出来。只有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保证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步调、令行禁止,才能将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11}。

四、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纪律是红线,规矩是底线。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86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守纪律、讲规矩,在全面从严治党、营造政治新生态的今天,显得极为重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重要的位置,目的是把中国共产党锻造成社会主义事业更坚强的领导核心。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保持一致而不另搞一套、维护团结而不拉帮结派、遵循程序而不我行我素、服从组织而不讨价还价、管好亲朋严防擅权干政,只有这样,才能让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在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牢牢扎根{12}。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严”。“严”,就是对党员的要求应比对普通民众的要求更严格,对共产党员的道德标准纪律约束要比其他政党、团体更严明,对党内违法乱纪案件的处理要比对一般问题的处理更严肃,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问题的处理理应当比对一般党员问题的处理更严厉{13}。

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习总书记提出的县委书记要做“四有新人”,对每一名党员、干部来说,同样是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心中有党,遵守党纪党规是无条件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心中有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14}。遵守党纪党规必须具有坚强的党性,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坚定立场,对背离党性言行有鲜明态度,这是每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基本政治觉悟。懂规矩才能有定力,守规矩才能不乱方寸。对领导干部来说,必须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不越轨、不越底线{15}。党员只有一个上级,那就是组织;干部只有一个靠山,那就是人民。在遵守党纪党规面前,没有特权,没有例外。领导职务越高,就越要严格遵守党纪党规。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树立平等的纪律观念,以上率下,带动全体党员严格遵守党纪党规。

心中有民,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服务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新形势下,要坚持发挥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民生问题,处理好平均数与大多数的关系。厘清政府的权力责任清单和权力审批清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党员干部要牢牢沉到基层,走进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意、用心灵倾听民声,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整风肃纪,保持高压态势,确保“四风”问题不反弹,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带动整个社会风气变化,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地得到实惠。

心中有责,肩负重托,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全面从严治党,迫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敢于负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员领导干部干事业不能缺少“代入意识”,不能缺少“舍我精神”,更要力戒“旁观心态”。无论遇到何种风险、挑战和考验,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强化矢志不渝的政治担当、攻坚克难的改革担当、无私奉献的为民担当、恪尽职守的职责担当,以高度的政治清醒把脉定向,以坚毅的政治定力推进党的各项事业朝着既定目标前行。

心中有戒,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心存敬畏,就是要保持对党和人民赋予权力的敬畏、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对群众和组织的敬畏。手握戒尺,就是要牢记自身的使命担当,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诉求,维护好自身做人做事的道德良心。党员干部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追求健康情趣,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纪律和规矩明文规定的党员干部必须做到,明文禁止的党员干部必须抵制,但纪律规矩没有明文规定或明文禁止的,也要以是否符合党的宗旨,是否符合党的纪律的原则,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期盼为标准,把成文的、不成文的党的纪律规矩都当成心中的戒尺,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引领时代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注释:

①②颜晓峰.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N].人民日报,2015- 01-26第07版.

③党的纪律建设15讲[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4.第42-43页.

④⑥⑦陈晋.靠着纪律和规矩我们一路走来[N].人民日报,2015-01-20第07版.

⑤解辛平.从古田再出发——论在强军兴军征程中坚持和发展我军特有政治优势[N].解放军报,2014-10-30第01-02版.

⑧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第31页.

⑨章传家.谈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J].求是,2014(16).

⑩姚桓.强大战斗力的根本保证[N].人民日报,2015-01-20第07版.

{11}人民日报评论员: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讲话[N].人民日报,2015-01-17第01版.

{12}党内规矩岂能束之高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N].人民日报,2015-01-20第05版.

{13}党的纪律建设15讲[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4:53-54.

{14}习近平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强调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刘云山出席[N].人民日报,2015-01-13第01版.

{15}思远.党员干部必须遵守政治规矩[N].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强调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刘云山出席[N].人民日报,2015-01-13第01版.

[2]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3]章传家.谈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J].求是,2014(16):37-40.

[4]陈晋.靠着纪律和规矩我们一路走来[N].人民日报,2015-01-20第07版.

[5]解辛平.从古田再出发——论在强军兴军征程中坚持和发展我军特有政治优势[N].解放军报,2014-10-30第01-02版.

[6]姚桓.强大战斗力的根本保证[N].人民日报,2015-01-20第07版.

[7]本报评论部.党内规矩岂能束之高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①[N].人民日报,2015-01-20第05版.

[8]人民日报评论员: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讲话[N].人民日报,2015-01-17第01版.

[9]思远.党员干部必须遵守政治规矩[N].人民日报,2015- 01-19第04版.

[10]颜晓峰.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N].人民日报,2015-01-26第07版.

9.传承优良家风 篇九

老一辈真的一生都在诠释“俭”这个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给我们这一代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爷爷从不浪费,剩下的饭菜总是要吃完,除非已变质不能再食用,否则他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外公的节俭会因为妈妈为他买了新衣服或鞋子而责备她浪费钱。外婆会在出门前拿一个袋子来拾在路上的空瓶子,带回家卖钱。奶奶会将几个孙子孙女穿不上的衣服赠予他人,或用来擦地,从不随意丢弃。

他们的节俭令我敬佩,为“俭”这一家风做了一个形象的代言。

我们家的生活并不富裕,可能是因为奶奶过怕了以前那没吃没穿的生活,直至现在,家里还有一可带劲儿的口号:“省!省!省!”直到到现在,我们买个东西,用个东西,都像做贼一样,原因便是一切她认为无需买或浪费的东西,她都会跟铁公鸡一样,一毛不拔地呵斥住我们拿东西的动作,完全不顾我们依依不舍的眼神,坚决地拽住我们离开。

一个夏日,热的很,虫子们都中了暑,躲在草丛里,低低的哀嚎。月光之下,有个人影匆匆闪过:双手抱着两个西瓜,脚步轻轻,蹑手蹑脚地走向水龙头——呦,这不是老爹吗?

老哥匆忙跑过去,上了他的“贼船”。“哗……哗……”水龙头开了,两个西瓜正舒舒服服的洗“凉”水澡,而那“洗澡水”却被贱的到处都是……老哥蹲着哪里热切地看着那两个圆滚滚的西瓜,老爹也蹲在那里偷笑,让他们接受凉水的洗礼:为的是可以是西瓜降温!而我呢,便默默地看着他们的行为,祈祷……心里默数:“五!四!三!二!一!”“啪!”果然,屋里的灯准时亮了,我心里继续默默祈祷……

“不好!你奶奶来了!”说完,老爹拉着老哥转身就跑。可老哥在后面还一直喊着:“西瓜西瓜……”。“你奶奶都来了,还要吃西瓜,能保命就不错了……”,说着,仍不顾一切地跑。

呔!哪里逃,哇呀呀……奶奶学着京剧腔从屋里跳出来,手里拿着鸡毛掸子,脚踩着一双凉拖鞋,在灯泡的映衬下,别提多英姿飒爽了。看到奶奶这样,不顾一切逃命的他俩也只好激械投降了……一边垂头丧气把西瓜送到奶奶脚下,一边轻声说:“妈,你咋还没睡呢?”奶奶没应声,嘴里吐出一个“哼”宣告他们打感情牌计划彻底失败。

不由分说,奶奶拿起鸡毛掸子一顿乱打,可那鸡毛掸子挥下去重,落在身上却非常轻,奶奶一边,打一边还说:“叫你们费水,叫你们费水!三十好几的人了,还不听话,啊?”

“哎呦”,不敢了,不敢了!”老爹边躲边求饶也毕竟是自己儿子和孙子,奶奶打了几下便放下了。不过作为惩罚,这西瓜是没收了,留着以后吃……打完,奶奶又自顾自地跑到水龙头旁,看到满地的水,满眼心疼……旁边的老爹边看自己的伤口边嘀咕:“怎么没见你打儿子那么心疼啊!”可奶奶根没听见一样,还是心疼的看着满地的水,说:“这得浪费多少啊!”

在奶奶的教育中,我也了解到,_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10.有关优良家风作文 篇十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优良家风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良家风作文 篇1

“家风”又称门风,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作风,是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标准,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

百善孝为先是我家的良好家风。

说到孝顺,首先得说说我们家的大孝子爷爷。听爸爸说,祖奶奶年纪大了,眼睛患了白内障,生活非常不便,需要别人照顾。爷爷为了方便照顾祖奶奶,把床安在祖奶奶的床旁和祖奶奶一个房间住着。当祖奶奶想要坐起来的时候扶她起身,当祖奶奶冷的时候为她盖好被子,当祖奶奶渴的时候递上一杯热水。后来祖奶奶患了老年痴呆症,有时连爷爷也不记得了,可是爷爷都没有嫌弃她,照样每天早起做饭,等祖奶奶醒了,把饭一口一口地喂给祖奶奶吃,经常说一些老人家能记得的往事,陪她聊天让她不感到孤独。我的爷爷真是一个大孝子!

爷爷用他的行动将孝道传承给了下一代,我的爸爸对爷爷奶奶也是百般孝顺。

爸爸的工作很忙,经常在福州和平潭两头跑。每次他一回到平潭,刚放下行李就跑到楼上看看爷爷奶奶,用暖心的话语,俏皮的说笑逗爷爷奶奶开心,奶奶一见到我爸爸就百病消除了。一次奶奶的脚趾擦伤了,留下一个伤口,因为奶奶患有糖尿病,伤口不容易好,常常要去换药。爸爸就开着车送奶奶去包扎,两三天就去一次,直到一个多月后,奶奶脚上的伤口完全愈合。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心灵,塑造着我的人格,家风对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的性格特征、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我要把孝顺的优良家风传承下去,当爸爸妈妈老了的时候,我要像爷爷照顾祖奶奶那样服侍爸爸妈妈;我要像爸爸一样,常常陪爷爷奶奶聊天,多关心老人家;现在我应该像姐姐一样帮着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减轻妈妈的家务负担。带回一张张写满优的成绩单和奖状,让爸爸妈妈安心。

我们将继续秉承优良家风,踏踏实实走好每一个精神足印,快快乐乐地成长,最终走出一条完美的人生路。

优良家风作文 篇2

传承好家风、好传统非常有必要,问题是究竟如何传承、具体传承什么,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答案。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谷文昌式的党的好干部十分清廉、节俭,尽管大小也是主政一县的父母官,但对物质生活都没什么奢求,甚至这种对自己、对家人的简朴达到了一种苛刻的程度。若用今天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孩子的眼光看,肯定是不可思议、不近人情。

必须承认,谷家家风的形成,既有个人因素,也有时代烙印。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当然不可能再回到“裤子打补丁,下乡睡地铺”的时代,传承好家风、好传统,并非要过苦日子,脱离时代的真空教育,而恰恰是紧扣时代脉搏、注入时代内涵的家教,切合现代社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比如,今天国人的生活水平已普遍提高,衣食住行方面极大丰富,传承好家风,就是要明确告诉孩子不浪费、不攀比、不炫富,作为学生最重要的是长身体和学知识;再比方,今天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形势日益严峻,传承好家风,就是要培养孩子从小节能环保的价值理念和生活习惯。

与时俱进,有变有恒。变的是时代内涵,不变的是传承方式。有行动,才有带动。传承好家风,身体力行是最有效方式。正如谷文昌的三女儿谷哲芬说:“父亲很少说教,也没留下什么家书、家训,他的教育是身体力行展现的。”传承好家风不是靠说,而是要靠行,古今中外皆如此。父母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导师,也是最好最重要的导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言行举止间所传导出来的潜意识价值取向,对孩子的影响往往是铭刻心骨乃至铭记终身。在回忆他母亲的文章中就说,自己生活节俭习惯的养成要归功于小时候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母亲一生勤俭持家,是中国旧社会劳动妇女的一个典型。人常言,“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女”,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讲的正是家风传承问题,父母的行为取向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可谓深而又远。

无论是站在从严治党管党的角度看,还是从寻求社会善治的层面审视,我们都需要把好家风、好传统继承好、发扬好。而传承好家风、好传统,唯有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时代新内涵,有所变有所不变,好家风、好传统才能愈久弥坚,真正行久致远。

优良家风作文 篇3

“家风”这个词,首先让我想到了爸爸。

小时候爸爸是个军人,能吃苦、打硬仗的作风刻到了骨子里,对我这个女儿也不例外。我三岁半学舞蹈,不管刮风下雨,他从不懈怠,骑着电动车按时接送。下腰、前桥、后桥、压腿,只要有时间就陪着我练习,严厉的表情让我丝毫不敢松懈,流着泪也得坚持。

妈妈是大学老师,做事严谨认真、精益求精。四岁开始学钢琴的时候,妈妈就坐在老师身边认真的记笔记,回家陪我一遍遍的练习,一坚持就是六年。当我任性哭闹的时候,妈妈慈爱的拥抱任我发泄释放;当我贪玩懒惰的时候,妈妈严厉的目光让我无地自容;当我考过十级开始放松的时候,妈妈没有逼迫、没有苦口婆心的说教,而是任我放纵之后主动重回键盘之舞,妈妈知道音乐是我的最爱。

大家是不是以为我每天都生活在父母的“压迫”中,对我深表同情呢?其实我有一个开明民主的.家庭。爸爸妈妈从来不强迫我参加任何学习班,反而是各种兴趣爱好,只要我喜欢,并且自己安排好学习时间,他们都无条件的满足。舞蹈和钢琴是我自己的选择,只不过小孩子吗,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是爸爸妈妈的坚持和不辞辛苦成就了今天的我。小学的几年里,我坚持打乒乓球,学习舞蹈、钢琴、声乐、非洲鼓、尤克里里,现在又疯狂的迷恋上了韩语歌。

爸爸妈妈以身作则、坚持不懈,使我养成了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我还参与家里大小事情的安排。什么时候去农村的爷爷奶奶家,什么时候去看望远在吉林的姥姥,去哪里旅行,买什么牌子的家电,我都有发言权,我的意见也经常被采纳。

全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要么关注国家社会热点,要么做些趣味游戏、户外运动。从来听不到爸爸妈妈讲邻里是非,也从不争亲朋得失。他们一直认真做事,坦诚做人。也让我懂得了做人要真诚善良,要做坦荡君子。

我是在温馨和谐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幸福的孩子,欢乐的笑声,优美的音乐声,琅琅的读书声一直萦绕在我的幸福小屋,伴随着我成长。

好的家风是传递美德的火炬,我要让这把火炬代代相传下去,让它经久不息,让它温暖我的家庭、我的家族,也为我们的社会带来光芒!

优良家风作文 篇4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说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我家的家风是“诚信谦虚。”

小时候父母就教导我做人要守信,记得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因为我表现好,爸爸奖励我玩半个小时的电子游戏,因为玩过了头,爸爸走过来严肃地说:“人无信则不立,你不守信,谁还会相信你呢?”我轻轻地点点头,结束了我心爱的游戏。

一年级的一天,我在家玩耍时不小心将妈妈心爱的玻璃杯打碎了,我担心妈妈责备,就偷偷地清理了玻璃碎渣,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事后觉得这样做不好就鼓起勇气向妈妈道歉,后来妈妈不仅没有责怪,还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失去了杯子是小事,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诚实,就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我信服地点点头。

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不仅教导我要诚信,还教导我要谦虚。二年级的一次期末考试,我一跃成为我们班的第二名,实在是太高兴了,回到家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一边鼓励我一边和蔼地对我说:“再接再厉,不过要记住‘谦受益,满招损’”。我深深地点了点头,心里暗下决心,我会做到的,请妈妈放心。

简单又质朴的家风,影响着我成长的每一天,时时刻刻提醒我不忘做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的好少年。

优良家风作文 篇5

一个家庭良好的行为标准就是家训,一个家庭独有的风尚就是家风,良好的家风能够体现家庭成员的家教和素养,然而,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遵守,好的家风能够熏陶出有教养的家庭成员。

我家有三大“家规”:一认真做事、勤俭节约;二为人善良、真诚待人;三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认真做事、勤俭节约。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认真做好每件事情,一口吃不了胖子,凡事不可心急但必须认真去做认真对待,从小事做起,家里每个人都会主动的做家务。父母亲言传身教的是勤奋节俭,每个人分工明确,主动承担,不浪费也不奢侈。是他们让我知道了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富裕的生活要靠自己双手来创造,有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认真做事,那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任。

为人善良,真诚待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这些耳熟能祥的故事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父母亲教导我做人做事要诚实,要讲诚信,知错就改,不撒谎。“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这句则是爸爸的口头禅。所以从小我就经常会帮助一些弱小的事物,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个人。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我的奶奶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躺在床上多年不能自理,我的父母亲从未因此而嫌弃她,对她无微不至地护理,直至她去世。这件事无疑给我们做出了好的榜样,无形中,让我明白,孝,不在于花言巧语,而在于分秒的陪伴,在于惺惺相惜。

在我们家,这优良的家风家训也早已根深蒂固深入到我们每个家庭成员之中。无论以后学业有成走多远,或者事业有成有多么的成功,都始终不忘父母亲的谆谆教导,忘不了已成规的家风家训。

优良家风作文 篇6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爸爸、妈妈从小就在我耳边常常念叨的一句话。他们鼓励我直面困难,勤奋学习,学会坚持。

记得我刚学习跆拳道的时候,有一次,我在练习腿部柔韧性时,教练用两只脚踩着我的双腿,我感觉腿快断了,疼的哇哇大哭。那天回家时,我是哭着一瘸一拐地走回去的。一到家就对爸爸妈妈说:“学习跆拳道太辛苦了,我不学了!”爸爸听了,就一边帮我揉腿一边对我说:“学习本领哪有不辛苦的?古人练功都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你这点苦算什么呀?再说你学了这么久,身体素质都好多了,怎么可以半途而废呢?”接着他又说:“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成功。”我记住了爸爸的话,咬牙坚持,成了班里柔韧性最好的学员。每当教练表扬我的时候,我心理就美滋滋的,比吃了蜜还甜。

后来,我在学习上也经常这样勉励自己。去年期末考试前,每天的学习任务很多。一天晚上,我写得胳膊又酸又痛,可作业还没有写完。我不想写了,刚放下笔,突然,我想起爸爸妈妈经常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又揉揉胳膊继续写。写完后,我才松了一口气。期末考试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开心了。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很感谢父母对我的教导,我要继续传承和发扬勤学苦练的家训,让勤奋不光是一种美德,也要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

优良家风作文 篇7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话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父母也从小这样教育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条小道扔小石头。虽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见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道:“怎么能这样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气,但又委屈地说。“你这样可能会让骑车的人摔倒,这等于是在陷害别人!”爸爸激动地说,我在一旁默默地听,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我好像意识到了错误,爸爸的口气缓和下来了,继续说:“儿子,你应该还记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骑车摔倒比那样还痛!”我下意识地捂了捂左手,那道伤,令我难忘。这时,爸爸变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捡起来吧。”“好!”

一个教训,让我知道,我应该小心地做每一个细节,我生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伤害到他人。

当然,做人还要守时,虽然妈妈没有给我讲这个道理,但却总是用行动告诉我这个道理。每次,和别人约定出行时间时,妈妈总是要提早几分钟到达。她说,这样,才不会让别人等我们。有一次,我还戏谑道“宁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学妈妈,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

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

上一篇:带上信心上路作文600字下一篇:微信公众平台申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