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思考的逻辑

2024-08-14

金字塔原理思考的逻辑(精选10篇)

1.金字塔原理思考的逻辑 篇一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读后感

最近刚读完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这本书,我在读书过程中,我对这本书中的大概内容有大概的了解。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主要有4大内容: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演示的逻辑。

一、表达的逻辑:建立金字塔的目的在于建立层次分明的思路,为清晰的表达做依据。金字塔原理的4条准则来为金字塔的构建作指导,即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金字塔结构的各个层级包含各种思想,在纵向方向,即层级深入的过程中要不断的通过问答式对话来进行深入。在横向方向上,即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方式来回答上层的疑问。在表达或是写作开始时,要通过序言的形式,用背景故事来唤醒听众或是读者最初的疑问,形成冲突,通过这个冲突层层深入来展开观点或文章。金字塔构建的方法有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自上而下法,即已经明确了要表达的观点,然后通过设想读者的疑问,构想问题答案并证实答案来将观点不断深入展开。自下而上法是存在几个想要表达的观点,通过找出这些观点中的联系得出结论,倒推出序言中的背景和冲突。

金字塔的构建离不开序言。序言旨在说明背景,形成冲突,让读者产生疑问,通过文章的展开给出答案。演绎推理和归类推理是金字塔构建过程中要运用的两种推理形式。演绎推理是一系列线性的推理过程,其中第二个论点对第一个论点加以评论,第三个论点说明前两个论点同时存在时的含义,概括整个推理过程。归类推理在于把相似的、具有共同点的思想或相关行动归类分组。

二、思考的逻辑

要在金字塔的构建过程中应用逻辑的顺序,通过逻辑顺序来确保不遗漏重要思想。逻辑顺序呈现了不同的分组基础,有:时间顺序、结构顺序、程度顺序三种。检查逻辑顺序时可通过简化句子,只保留主谓宾,再将句子进行归类排序发现其中的逻辑顺序。

每组中的思想除了要按逻辑顺序组织之外,上层的思想必须是对下层思想的概括。在概括时要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概括的句子要能准确提炼下面信息要表达的内容。在概括思想时存在两类思想,即行动性思想和描述性思想。行动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会产生直接结果,因此可通过发掘每一个行动的本质,明确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来概括归类。描述性思想归类时要抓住描述句子的特点,即是否有相同的主语、谓语或同一类判断来归类。

三、解决问题的逻辑

金字塔的纵向深入是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展开的,所以在写作和表达观点时离不开对问题的界定和分析。在界定问题时,要展开问题的各要素,包括切入点/序幕、困扰/困惑、现状R1、目标R2、答案、疑问。随后把界定的问题转换成序言,从左往右再往下。界定了问题之后,要对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使用诊断框架呈现问题的详细结构,假设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然后再收集信息,论证或排除原因。

四、演示的逻辑

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结构时可利用多级标题、行首缩进、数字编号和下划线的方法,突出文章整理结构。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时,要注意制作图表,使传达的信息更简单易懂、简明扼要。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时,要在脑中画图像或画思维导图,然后回忆时将图像复制成文字表现出来。

以上是《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概括的目的在于梳理文章、牢记核心、理解知识整体的结构和关系。书中近300页的内容虽然通过上述概括提供了骨架,掌握了核心的方法,但书中仍然有很多细节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细细体会。知识虽已梳理,应用才是关键,也希望我自己可以在学以致用上做好一些。

每个人都有过不同的经历,学生时代的作文,工作中的各种总结,参加不同会议的发言,甚至与同事好友的聊天等都有组织语言的过程,如何使你的发言精彩,使与会者记住的讲话内容,完全在于个人的口才和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否清晰,也就是《金字塔原理》所告诉我们的“自上而下”结构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读此书并不是读完就完了的,掩卷深思,如何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在写作时,要先有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的理由一层一层的展开,人们要想知道结论的理由就要往下看。其实,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或多或少的使用着金字塔原理,只不过我们使用的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引用。读了这本书后,感觉以前很多是是而非的问题都找到了答案。读这本书,不仅仅是读一本书而已,而是能将这种思维方式掌握,并运用到更多的思维领域和活动之中。无论是写作的逻辑、思考的逻辑,或者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演示的逻辑,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们讲述十分具体的操作,而是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大脑思维的方法。这些方法中,又要归纳总结的,有要演绎推理的,都是千百年来智者思维的主要方式,也是对我们一生都会大有益处的思维方式。

2.金字塔原理思考的逻辑 篇二

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 逻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谓逻辑就是一种能够保留预设真值的推理方法。作为逻辑的基础, 我们当然不能忘记亚里士多德和他的三段论。然而关于三段论人们还是广泛存在着误解。

通常人们所言的三段论并非完全意义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就如同中学课本中的几何公理化体系与《几何原本》相差甚远一样, 生活中最常见的三段论只是亚里士多德所划分的二十四个式中的一种形式, 而亚里士多德的成就更多体现在《后分析篇》中关于公理化的研究, 这一点离大众过于遥远, 在此不作讨论。

更重要的是, 人们对于直言三段论的基本形式过于忽略, 而这种形式对推理有决定性的作用,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推理1推理2

所有植物都需要水所有植物都需要水

三叶草是植物三叶草需要水

所以三叶草需要水所以三叶草是植物

这两个推理都正确吗?尽管前提都正确, 结论就常识而言也没有错, 但是从逻辑角度看, 推理2是错误的, 因为从“三叶草需要水”推出“三叶草是植物”其实证据不足, 如推理1所示, 正确的推理形式是这样的:

1. 所有B是A

2. 并且所有C是B

3. 那么所有C是A

这就是基本的逻辑定理, 其中1、2称为前提, 3称为结论。正确的形式为前提1的主项是前提2的谓项, 其余词项组成结论, 此时前提的真值必然决定结论的真值。这种形式称为三段论的格, 用Venn表示如图1, C是A的子集是很明显的。

反观推理1与推理2, 我们在应用三段论时一定要严谨。其实很多结论不严密的推理大多都犯有词项位置的错误。

二、反证法的原理

反证法是一种简单却又行之有效的证明方法, 从其创立至今就一直被广泛使用。它的优点是, 即使不知道怎样直接证明, 也能辨别该命题的真伪。最基本的事实便是, 一个命题的反命题导致了矛盾, 则原命题是正确的。

在反证法中, 我们把待证的结论的反面作为一个前提, 依据正确的三段论原理推理, 并最终寻找出与现实的直观矛盾或于理不符之处。而结论的真假由前提而定 (前文已论述) , 这个矛盾说明假设有误, 因此它的反命题 (即待证命题) 是正确的。

三、反证法在中学阶段的应用

以上叙述了逻辑推理的基础和反证法的原理, 下面是关于反证法应用的讨论。

中学阶段中, 反证法在几何中的应用并不多见。然而, 平面几何中的反证法却妙不可言, 它们精妙的构思令人赞叹, 阿基米德甚至用此法证明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此我摘录《原本》中的一个命题为反证法的一个例子。

如果两圆相交, 那么它们不能有相同的圆心。

设:圆ABC与圆CDG相交与B、C两点 (如图) 。

证明:假设有相同的圆心为E, 连接EC, 任意连一条线EFG, 因为G为圆ABC的圆心, 所以EC等于EF,

又因为E为圆CDG的圆心, 所以EC等于EG, 所以EG等于EF。

于是部分大于整体 (违背第5公理) 这不可能。所以:E不是圆ABC、CDG的圆心。

所以:两圆相交不可能有圆, 证完。

另一个例子来自图论, 有过竞赛经历的人对此模型是非常熟悉的。

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 人们互相与熟人握手, 那么至少两个人的握手次数相同。

证明:以人为顶点, 仅当两个人握手时, 在此二人间连一边, 构成一个图G (V, E) , 设V=[V1, V2, …, Vn], 不妨设各项的度数为d (v1) ≤d (v2) ≤…≤d (vn) ,

若等号皆不成立, 则有d (v1)

(1) 若d (vn) =n-1, 则每个顶点皆与vn相邻, 于是d (v1) ≥1, 所以d (v2) ≥2, …, n, d (vn) ≥n与d (vn) =n-1相违.

(2) d (vn)

通过两个例子的展示, 反证法行之有效的特点一目了然。不过反证法构造的技巧性是有难度的。因此我在这里总结中学数学中反证法的常用场合。

(1) 命题以否定形式出现;

(2) 唯一性的命题;

(3) 命题结论中有“至多”, “至少”的形式;

(4) 命题结论涉及无限集;

3.金字塔原理学习摘要 篇三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掌握金字塔结构的定义及作用; ● 了解金字塔结构的原则; ● 理解金字塔结构的重要意义;

● 学会运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一、什么是金字塔结构

1.金字塔结构的定义

金字塔结构就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总结性观点后具体数据,先论点后论据,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这十句是金字塔结构重点突出、投其所好、逻辑清晰的基本原则。

2.金字塔结构的作用 一般来说,金字塔结构的作用主要包括:

帮助投其所好

人们都期望投其所好、取悦他人,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必须学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因此,要以受众为中心,把握受众的需求点、利益点、兴趣点和关注点。只有受众愿意听、愿意看,才能听得进去、看得进去,受众有绝对的决策权。要想让听众听、读者看,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受众愿意听、愿意看。听众是主角,说者是配角;读者是决策者,作者是服务者。

不同的工具适用不同的场合,没有万能的工具,但唯一不变的理念是,无论推广何种产品都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只有迎合受众才能打动受众,只有迎合领导才能打动客户。

达到沟通目的

学习金字塔原理,还能达到沟通的目的,使人们的观点鲜明、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很多沟通都是为了达到沟通的第四个目的——让别人执行和操作自己的指令,要达到沟通的第四个目的,必须以沟通的前三个目的为基础,即:第一,对方愿意听、有兴趣;第二,对方能理解并接受说者的观点;第三,对方记得住说者的指令。

要点提示

沟通的四个目的:

① 使受众愿意听、有兴趣;

② 使受众能理解并接受说者的观点; ③ 使受众记得住说者的指令; ④ 让受众执行和操作自己的指令。

掌握结构化系统思维

学习金字塔原理,还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沟通的效果和效率。掌握结构化系统思维,不仅对目前有好处,对未来的职业晋升也有好处,因为凡是得到提拔的人一定是条理、逻辑清晰的人,尤其是在政府、国有企业等大型企业中。

3.金字塔结构的三项实用技能 金字塔结构的三项实用技能包括:

先做人后做事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感性切入,理性回归;清晰思考,有效表达;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只要是表达,受众都会有几个疑问:第一,想说什么,即观点、主张、信息;第二,想怎么说,即逻辑思路和结构;如果是向领导汇报,领导还有第三个疑问,即你的目的;如果是向客户讲话,客户会有第四个疑问,即好处是什么。因此,每次表达前都要想好观点主张、逻辑思路结构、目的以及好处四个问题的答案。

要话先说

时间管理的重要原则是要事先做,讲话也是同样的道理,重要的话要先说。

提供解决方案

大多数领导最喜欢做选择题和判断题,最讨厌的是问答题,也就是要让员工为老板打工,而不要老板为员工打工。员工可以向领导汇报面临的问题、挑战和困惑,其前提是必须提供三个解决方案,并按照自己的判断排出优先顺序。

4.金字塔的基本结构 金字塔思维保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先说中心思想,再说二级思想、三级思想、四级思想,逐层向下展开,最重要的内容先说。

任何一篇文章或者一次讲话,都是单一思想统领的金字塔结构,中心思想应当说听众想听的话,而不是讲话者想说什么听众就要听什么。

5.以受众为中心 一般来说,听众可以分为领导和专家两类。

领导

研究领导时,要研究超过50%的领导怎么想,研究大概率事件,研究群体、共性。通常领导都愿意这样听:先重要后其次,先全局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论点后论据,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专家

对于专家而言,其听的顺序除了第一条外,其他五方面都与领导完全相反。专家最讨厌听结论,并会质疑对方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专家包括研究人员、科学家、医生、律师、技术人员和专家型领导。

无法判断听众时的切入点

人们要对两类人分别说不同的话,当无法判断听众类型时,有三种切入点可供选择: 第一,我的主观结论; 第二,罗列详实的数据;

第三,精炼筛选支撑自己主张的主要数据。

一般而言,第三种切入点风险较小,因此当无法判断听众类型时,要用支撑自己观点的主要数据。

【案例】

高速路听证会

广东省高速路隧道桥梁公司每次修高速路都要开听证会,参加论证会的主要有三种人:政府、投资方和技术专家。这里最大的决策者是政府。政府最关心社会效益、政绩、占地最少、社会稳定等;投资方最关心的是投资回报;技术专家最关心的是质量和安全,他们也希望被尊重、受重视。

由此,听证会开场时可以这样说:“各位领导,下面我将从以下三部分来做我的论证报告:第一,社会效益;第二,经济效益;第三,质量和安全。”

在商务文书写作中,要迎合最有影响力的人、最重要的人。

受众前期调查

有时受众有很多种人,讲话时难以判断,就可以做一个前期调查。如果没时间做前期调查,有两个建议:

第一,迎合超过50%的人,迎合多数人的关注点、利益点、需求点和价值点; 第二,以自我为中心,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总之,以受众为中心是上上策,以自我为中心是下下策,听众有绝对的决定权,因此唯一不变的理念就是以受众为中心。

二、金字塔结构的原则

金字塔结构有四项实用原则,分别为: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1.结论先行

结论先行,即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且要放在最前面。2.以上统下

以上统下,即上对下总结概括,下对上解释支持,上下之间类似父子关系、递进关系。

工作计划

图1 工作计划、方案、建议、报告规划图

如图1所示,在工作计划中,总目标是父亲,步骤是儿子。目标。目标包括总目标、子目标和阶段目标。子目标包括销售、市场、制造等部门;阶段目标是流程、里程碑等表示时间的继续,包括时间、进度、步骤。此外,还有标准和要求,制定KPI指标,并分工、责任到人。

措施。措施包括完成重点工作,并采取相应的方法技巧。采取措施和方法先要进行培训,得到领导的重视,责任到人并持续追踪。

资源。资源包括五类,即人、财、物以及时间、政策等。人这项资源的内容很丰富,包括负责人、责任人、监督人、检查人、考评人、执行人等。第五大类资源——政策,包括权力、信息、流程、平台、授权以及领导和其他部门的支持和协助,也就是权利和支持。

要点提示

资源的五大类: ① 人; ② 财; ③ 物; ④ 时间; ⑤ 政策。

风险。风险包括两项,即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风险及应急预案。一般来说,领导最想看到的是解决方案而不是问题,是应急预案而不是风险。发生概率高的放在问题中写,发生概率低的放在风险中写;可控的放在问题中写,不可控的放在风险中写。

只要是面向未来写计划、方案、建议、分析报告、立项报告等,结构大体如此。此外,工作计划中还要写到此目标对公司的价值和重要性。

工作总结 简单的工作总结,比如周报和月报,包括成绩、措施、不足三项内容;复杂的工作总结,比如年报、述职报告等,还要另加价值和经验两项内容。在工作总结中,结果是父亲。

图2 工作总结、项目总结、报告规划图

如图2所示,一般来说,工作总结的内容主要包括:

成绩。成绩大体分为部门成绩、功能成绩。部门成绩,包括销售部、市场部、财务部、各项目组的成绩等。功能成绩,包括经营成绩、管理成绩、客户成绩、运营成绩等。其中,经营成绩包括收入、成本和利润;管理成绩包括建团队、定战略、完善流程等;客户成绩包括客户数量、客户质量、客户满意度及评价;运营成绩包括生产、研发、ERP、运营和流程方面的成绩。成绩有时按功能划分,有时按时间进度划分,但二者不能交叉。

成绩既有绝对数又有相对数,相对数值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作比。纵向比是与过去和目标比,与过去比又有同比和环比;横向比包括对手、标杆、部门或地区三项比。

价值。工作总结要注意对公司的价值,有的客户虽然不盈利,但对公司有价值,包括品牌、知名度、长远目标和对社会的价值。

措施。工作总结包括完成的重点工作以及采取的措施、方法。不足。工作总结包括不足,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经验。工作总结还包括经验、教训和体会。3.归类分组 归类分组是对具有共同点的思想进行归类分组,这如同兄弟关系。例如,工作总结不能简单罗列五大内容,以免造成逻辑混乱,要遵守归类分组这第三条规则,横向之间有兄弟和并列关系。

4.逻辑递进 逻辑递进是思考的逻辑,即按照逻辑顺序组织素材。组织信息共有两大类顺序,即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就是线性推理,包括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式演绎。解决问题的逻辑就是演绎推理,包括三个步骤: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一个封闭的环,一般是一个论点三个论据。归纳推理中,组织信息有三种顺序,分别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重要性顺序。时间顺序。时间顺序就是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及前因后果关系组织信息。空间顺序。空间顺序是组织结构图。

重要性顺序。重要性顺序是根据重要性进行的区分。

柏拉图的二八原则,也适用于解决问题。80%的问题是由20%的原因产生的,只要解决了20%的原因,就可以解决80%的问题,这叫关键因素,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比如,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薪酬待遇,第二是晋升空间,第三是上司、团队等小环境不好,也许这三项是员工离职的最重要原因,解决了这三项原因,可以留住超过80%的员工。

金字塔思维能保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在商务写作中,一定要分清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等,做到逻辑清晰。在团队中,每个人都采用统一的思考方式,才能使沟通和表达效率最高,最容易互相理解。

三、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表达

1.从人性的角度分析

用金字塔结构表达,从人性角度讲有两个方面:第一,人的意愿;第二,人的注意力和忍耐力的极限。

人的意愿

大多数受众并不喜欢开会、培训或者看正式的商务文章,受众喜欢简单罗列和归类分组的信息,多数人喜欢少和简单。金字塔结构就是把同样多的信息归类分组,让人感觉少和简单,让受众愿意听、愿意看,这是符合人性的。

人的注意力和忍耐力的极限

根据心理学测试结果,人的注意力只能持续7~15分钟。假设有编剧、导演、演员三种角色,作为编剧,应在人们注意力最集中的前10分钟,把最想传递的信息或主张全部说一遍,重心要前移,亮点要分布,前后要虎头豹尾分布;作为导演,要用提问、多媒体等互动方式引导听众来演;作为演员,要不断走动,不仅活跃现场气氛,更重要的是保持听众的注意力。

读者每天有海量的数据信息可供阅览,人们看文件的注意力只能保持几分钟,因此作者要注意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

2.商务文书写作结构

图3 总分总结构图

如图3所示,商务文书的写作结构主要包括:

标题

书的每一面至少要有一个标题,读者才爱看,所以每500~800字要提炼一个标题。标题要加大、加粗,以突出显示文章结构,同时给读者以新的刺激。

首页 报告的首页应把最想讲的信息、数据全部讲一遍,因为第二页就没人爱看了。统计显示,2010年证券业一共产生58万份报告,头言报告平均3万字,读者是基金经理、投资人,根本没有时间看完。所以报告的第一页要写主要结论和论据。比如,房产公司的投招标报告,读者对象是全体董事会成员,他们最想看的是结论。按照金字塔原理,前面应写摘要,写出首选某公司的结论及相应论据,然后展开论述,最后重复一遍首选该公司,这就是总分总结构,不能一味按照分总结构写文章报告。

报告还要根据受众及文体的不同有所选择,受众是领导时,最好采用先总后分结构;受众是专家时,最好用先分后总结构。一般来讲,总结、计划或有定论的事情采用先总后分结构,实验报告、实证报告、论文等可以先分后总。但公司报告、申请中,通常先总后分,这里的总不是背景,而是结论、建议,是最希望听众记住的内容。

摘要

公文前面要写一段导语或叫摘要,摘要是全篇文章的总结、概括、提炼。此外,还要重心前移,善用数据、图表。

3.TOPS原则

图4 TOPS原则

TOPS原则(见图4)与金字塔结构无关,但能使文章观点明确、结构完整。目标明确是根据受众的需求调整顺序、权重、论据、风格。先讲受众的关注点,后讲自己认为重要的,两者顺序不可颠倒。先迎合受众方能打动受众,先迎合领导方能打动客户。

了解受众有三个途径,即观察、调查和换位思考。观察领导常说、常讲和肯花时间、精力做的事情。了解受众喜好,要投其所好做四个调整:调整顺序、调整权重、调整论据、调整风格。但是要坚持观点,不做墙头草,只是根据受众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样才容易频道对接、产生共鸣。

四、用金字塔结构表达的作用

1.清晰表达,提高执行力

图5 布置任务时的四大内容

如图5所示,布置任务包括四大内容:背景、任务和标准、措施和考评。在这四项中,最重要的是任务和标准。

背景 布置任务的背景中,应说明需求和目的。此外,还有大的框架结构以及人选的定位和角色,让对方得到认同感并受到重视。

任务和标准

明确布置任务,传递压力,强调重要性和意义。还要传递动力,可以扣帽子、扛大旗,让对方认识到这是公司规定的义务,同时告知其本人及部门的收益和好处。

布置的目标应符合smart原则,明确提出标准和要求,告诉对方努力的方向。只要提要求,应当从五个维度考虑:数量、质量、成本、时间和安全健康环保。此外,还要告知其输出物和输出成果,包括反馈的方式和频率,而且还要以讲的方式,确认对方是否准确理解了自己的旨意和意图。

措施

措施包括责任人、流程、步骤、方法;关键节点、注意事项、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应急预案;还有需要的资源支持、权限及底线,如果对方不会做,还要提供示范、模板,此外还要询问本人关于此任务的建议和疑问。

考评

考评包括监督、评估、奖惩和反馈,既要有正激励,还要有负激励,一定要有奖有罚。此外,还应注意反馈的方式及考核结果的应用。

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科学是结构化、规范化、可复制的;艺术是指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聪明的员工只讲任务,对不聪明的员工还要讲措施,任务就是结果,措施就是过程。

【案例】

五种汇报

李总告诉小王让小张准备会议材料,这里有五种汇报顺序: 第一,我昨晚给小张发了电子邮件,我跟他说了; 第二,小张知道了; 第三,小张答应了; 第四,小张保证; 第五,小张做好。

沟通必须要有反馈,上述第一种汇报没有反馈,第二到第五种都有反馈,而且第五种还有监督、检查、执行,显然领导喜欢汇报结果的人。比如,领导交代把名片交给客户并让客户联系,有两种汇报顺序:第一,“刘总,你的名片我已经给客户了”;第二,“刘总,客户知道你的联系方式,说明天上午给你打电话。”领导当然更喜欢后者,因此员工要有存在价值,不仅满足客户需求,还要超越客户需求,成为领导的贴心人。

2.保证受众找到的是自己希望的观点、结构 先说做什么,然后再说为什么,甚至有的不需要解释。军队和城管的执行力最强,就是因为他们只知道执行,不需要问为什么。高效率的领导者总是在人们注意力最集中时告诉人们必须做什么,而不是解释为什么。例如,西点军校培养出了众多的商界领袖,具备很强的执行力,就是因为他们永远告诉对方必须做什么,而从来不解释为什么。因此,要在人注意力最集中时,告诉人们做到标准和要求,而不是解释原因。

【案例】

到底想说什么 一群人聊天,一个人说:“上星期我去了西安。西安很保守,但我看到很多女生穿吊带裙。在上海,满大街的女生都穿吊带裙,而女生坦胸露背在广州早就是街头一景。”

这个人到底想说什么,其他人猜来猜去都说不出来,实际上说者想表达的是现在中国很开放,吊带裙被人们广泛接受,比如在西安、上海、广州。

因此,为保证受众找到的观点、结构是自己期望的,必须提前告诉对方,以降低听众误解自己意图的可能性。

3.打消听众的焦虑感、痛苦感,引导其追随自己的思路 对于一组散乱信息,人们通常只能记住前三个和最后一个,以及特殊形状的。读者、听众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听,会非常焦虑、痛苦,因此不但要告诉对方观点,还要告诉结构,这样不仅能打消焦虑感、痛苦感,还能引导听众追随自己的思路。

人类一次性记住散乱信息的生理极限是七种,因此很多事物都是以七命名的。有时人们不执行指令,不是人们不理解,而是记不住。因为成年人的特点是理解力提高,记忆力下降。

4.金字塔原理学习心得 篇四

我是如何学习金字塔原理的

这本书越往后读越难以咀嚼,主要原因是难以理解的案例和大量的术语。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基本上都在反复读着这本书,巴巴拉小姐作为咨询顾问当然积攒了很多案例,但作为读者的我,对很多行业还是很不熟悉的,本来“原理”只是理解个大概,再看那些完全陌生的行业案例和专业词汇,更加是痛苦。

偶然间,我试着用中国古代思想去理解“金字塔原理”,居然一点就明。后面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也顺畅很多。

如何去理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道”就指我们存在的这

个世界中一切事物运行的规律,于是我把“道”理解为逻辑思维,“一”理解为解决问题,咨询行行业存在的价值正是为客户解决问题。“二”理解为问题和方案。“金字塔原理”就是讲如何找问题,如何找答案的方法论。

接下来当我回头看目录,理解起来就深刻一些了。第一篇写作逻辑,讲知道问题,如何简单的找答案。第二篇思考逻辑,讲知道问题,如何找到让人看得懂的、正确的答案。第三篇解决问题的逻辑,讲如何找到核心问题,如何深入的分析。第四篇演示的逻辑,主要是展示技巧。看得出来,前三篇的分析难度是一步步加强的,特别是第三篇读起来很痛苦,这时候又该求教思想家了。

《周易》有“三易”一说,既简易、变易、不易。什么意思呢,简易是说在难的东西,你学会了就不难了;变易是说宇宙万物都是在变化中发展的;不易是说就算宇宙万物在变化中,还是有不变的东西存在。“金字塔原理”中的不易的是什么?是分析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变易是里面一大堆的案例,简易是我们学习它的心态。所以,抓住本质,别把心思花在看不懂的案例上。

如何去学习?

阅读好文章,分析文章结构

这方法作者在书的开头已经讲过,目的是为了说明好的文章都是符合“金字塔原理"的,那么我们在实际理解学习中,可以参考来做。读书前,我习惯看看豆瓣,发现作者出了《金字塔原理第二部》,当你看了《越读者》这本书会发现,这类书基本是垃圾。我看看此书目录,果不其然,其实就是帮你找一些文章,然后自己去练习分析结构。

看看其他作者关于麦肯锡的书

推荐大前研一的《企业参谋》、《思考的技术》,《麦肯锡方法》和《麦肯锡意识》豆瓣评论也还行,不过我没看。也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下关于麦肯锡或者逻辑思考的文章来配合学习。

用思维导图帮助思考

5.关于金字塔原理一些总结 篇五

《金字塔原理》告诉我们,在写作时,要先有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的理由一层一层的展开,人们要想知道结论的理由就要往下看。其实,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或多或少的使用着金字塔原理,只不过我们使用的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引用。读了这本书后,感觉以前很多是是而非的问题都找到了答案,使人茅舍顿开。比如: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书中就提到,在发言或写文章时,将要点归纳成三条是最让人容易记住的。现在看来此论点的出处就是《金字塔原理》中所引用的米勒的“神奇的数字七”中所阐述的:“人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大脑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一个项目,这就意味着当大脑出现需处理项目增加到4—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纳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这个理论在现实中是非常实用的,自从我懂得了这一理论后,每当在写材料时都尽量将要点归纳到不超过5点,效果还是不错的。

就写作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不同的经历,学生时代的作文,工作中的各种总结,参加不同会议的发言,甚至与同事好友的聊天等都有组织语言的过程,如何使你的发言精彩,使与会者记住你的讲话内容,完全在于个人的口才和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否清晰,也就是《金字塔原理》所告诉我们的“自上而下”结构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读此书并不是读完就完了的,掩卷深思,如何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

《金字塔原理》中“自上而下”的文章结构,告诉我们的是,如何通过对事项的表述,使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书面文章要有“金字塔结构”,最顶部就是文章想表达的思想,最底层的就是由句子组成的段落,每个段落只包含一个思想,几个段落形成一个章节,若干个章节就形成一篇文章。

文章中的思想表达,应符合以下规则:

1、文章结构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2、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属于同一范畴;

3、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组织思想的四种逻辑顺序:

1、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时间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3、结构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4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

如果思想的组织方式是演绎推理,那么这些思想的逻辑顺序就是论证顺序;如果思想按因果关系组织,那么就是时间顺序;如果是对现有结论进行评论,那就是结构顺序;如果按类别组织思想,就是重要性顺序。所以说,写出条理清楚的文章的关键,实际上就是在开始写作前,先将你的思想放入“金字塔结构”,然后按照以上规则进行检验。文章的标题也很重要。标题及小标题能够突出文章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是所要表述内容的总括,通过标题可以使读者迅速找到关于某一问题的详细结论。

再说说序言。序言是使读者在30妙内了解你的全部思路或主题思想的纲,文章的其余部分都只是为了解释或支持你已提出的观点。序言部分是采用讲故事的悬念效果,将读者引入某种熟悉的“情境”,说明发生的“冲突”,并由此引发读者的疑问,然后再对该疑问作出回答。要想吸引读者,只有使其在感受到强烈的吸引力时,才会有阅读的兴趣,专注于你所提供的信息。所以说,文章的序言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

文书写作中的金字塔原理

美国巴巴拉·明托女士所著的《金字塔原理》,介绍了一种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笔者认为,原理中所介绍的理论和方法对写作尤其是文书写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对该书关于写作部分章节认真学习、反复理解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对文书写作的体会和了解,特对原理中的有关要点进行了归纳、整理和提炼。现交流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金字塔原理的概述

(一)金字塔原理的基本内容

金字塔原理认为,文章中以正确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思想(即为要表达的内容)应该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所有思想分别位于不同的抽象层次上,但互相关联,并且由一个总的主题思想统领。

根据金字塔原理,如果文章较长,在写作时就应该列出关键句的若干要点,然后为每一个要点起一个小标题。一个小标题应代表一个思想层次。在较短的文章中,可以将关键句或关键句的要点作为段落的主题句。在实际写作中,金字塔的各分支层次不一定相同,但最好大致平衡。

(二)金字塔原理的重要意义

1.增强文章的逻辑性。运用金字塔原理进行写作,可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2.容易使读者理解文章。对读者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再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对用金字塔原理组织的文章,读者通过不断地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很容易理解文章中的所有思想。疑问/回答式的“对话”就是文章首先表达的主要思想将使读者对这样表述产生某种疑问,而主要思想的下一个层次上的思想将对此问题作出回答。按此“对话”顺序,读者先从金字塔的最顶部开始了解,再沿各个分支向下展开,直至了解文章的所有思想。

(三)金字塔原理的适用范围

金字塔原理适用于任何需要条理清晰的文章。换句话说,要想使文章条理清晰,就可运用金字塔原理。条理清晰的文章必须能够准确、清晰地表现同一主题下的思想组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笔者认为,金字塔原理最适用于应用文的写作,如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规划、工作要点、发言稿(提纲)、方案论证报告,决定、意见、通知、报告、通报、会议纪要等。也适合于长篇通讯、内容较多的论文等。

但是,金字塔原理并不可能适用所有体裁的文章,如散文、诗歌、小说及大多数新闻报道等并不直接适用;也不可能解决写作中的一切问题。然而,不管适用也好,不适用也好,直接适用也罢,间接适用也罢,金字塔原理至少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解决写作中的逻辑性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二、金字塔原理的规则

(一)文章的主题思想具有单一性

金字塔原理认为,每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思想,这个主题思想位于金字塔结构的顶部。文章中的其它思想位于不同的抽象层次上,并由主题思想统领。

按照这一规则,如果在写作中发现有两个(多个)并列的主题思想,主要有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经过分析,如果发现这两个(多个)主题思想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则将它们概括为更高一个抽象层次的主题思想。另一种是如果这两个(多个)主题思想不存在内在的相关性,则保留所要的主题思想,舍去其它不相关的思想。

(二)各种思想之间相互关联

在金字塔结构中,各种思想之间必须相互关联。换言之,所有思想都要找到归属,找到恰当的位置;在一篇文章中,不应该存在孤立于金字塔结构之外的思想。当然,文章及其重要部分的序言(第一段或前几段)、工作报告的结束语、表彰通知(决定、通报)的后一段话等除外。思想之间的联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关联,另一种是间接关联。

1.直接关联。直接关联可以是纵向的——即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是对其下一个层次上的思想的概括或总结,而这一层次上的一组思想则是对其上一个层次的思想的解释和支持;也可以是横向的——即多个思想由于属于同一范畴(具有某种类似的属性或共同组成一个推导式),而被并列组织在一起。

2.间接关联。间接关联可以是纵向的——隔层次的联系,也可以是横向的——通过其上一(几)层进行联系。

(三)同一组思想具有某种逻辑关系

所有列入同一组的思想都必须具有某种逻辑关系。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两种不同的逻辑推理方式,也是建立思想逻辑关系仅有的两种模式。

1.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内涵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是由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推导出一个由逻辑词“因此”引出结论的论述形式(三段论)。演绎推理应符合“第二个思想是对第一个思想的主语或谓语做出评述”这一基本条件。在写作时,以演绎的顺序发展的思想并不一定要以演绎的顺序表达出来。因此,在写作中使用演绎推理来论述并不多。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则是将一组事实或思想归结为同一类,并对其相似性做出表述(或推理)的论述形式。在进行归纳推理时,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的词。这个词必须是一个复数名词,因为:(1)所有表示一类事物的词都是名词;(2)该组思想中必定有一个以上该类思想。能否找到这样一个概括性的复数名词,是归纳分组是否恰当的重要依据。

2.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比较

演绎推理比归纳推理更容易实现。通常人们在思维时会更多地采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因为人们的倾向是按照思维发展的顺序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思维发展的顺序通常都是演绎的顺序。但在应用于写作时演绎推理却显得比较笨拙。在大多数情况下,你都可以将以演绎推理发展的思想用归纳推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归纳推理比演绎推理难得多,因为归纳推理更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在较高层次上,使用归纳推理比使用演绎推理更容易使读者接受,因为归纳推理更容易被人理解。如果可以选择,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使用归纳推理而非演绎推理。较高层次的思想用归纳推理表述;较低层次的思想可用演绎推理表述,也可用归纳推理表述。应该尽量将演绎推理放在金字塔结构中较低的层次上,在某个段落中使用演绎法是非常适当的,读者也很容易理解。在应用文的写作中,归纳推理的应用比演绎推理的应用要广泛得多。因此,归纳推理是应重点了解和掌握的一种方法。

(四)同一组思想按逻辑顺序组织

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也就是说,必须有明确的理由说明为什么把第二个思想放在第二位,而不是放在第一位或第三位。

1.演绎关系的顺序。演绎关系的思想按照演绎顺序(论证顺序)进行组织。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归纳关系的顺序。归纳关系思想的逻辑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结构顺序、程度顺序三种。这三种逻辑顺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但每一组归纳关系的思想都必须至少存在一种逻辑顺序,并按照这一(些)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时间顺序。如果一组思想按因果关系组织,那么其逻辑顺序就是时间顺序(也称因果顺序)。对这组思想的分析活动就是发现因果关系。

——结构顺序。如果一组思想是对某种现有结构进行评论,那么其逻辑顺序就是结构顺序。对这组思想的分析活动就是化整为零。

用结构顺序组织的思想各部分应符合两项要求: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所有部分完全穷尽。

——程度顺序。如果一组思想是按类别进行组织,那么其逻辑顺序就是程度顺序(也称重要性顺序或比较顺序)。对这组思想的分析活动就是归纳总结。具体写作时,根据这些思想具有某种共性的不同程度,按照从重要到次要的顺序将其组织起来,依次排列。

(五)同一组标题采用同样的语法形式

由于每一组都属同一类的思想观点,为了强调这种同一性,每个标题的措辞应尽量采用同样(或接近)的语法形式。需要强调的是,所指的同一性只是存在于同一组中各小节思想观点之间,而不是在不同组的各小节之间。这一条规则不容易做到,这也是归纳推理较难的原因之一。根据这条规则,如果第一节的标题是动宾结构,那么第二节的标题也应是动宾结构;如果第一节的标题是主谓结构,那么第二节的标题也应是主谓结构;如果第一节的标题是偏正结构,那么第二节的标题也应是偏正结构;如果第一节的标题是联合结构,那么第二节的标题也应是联合结构;如果第一节的标题中第一个词是动词,其他各节标题的第一个词也应该是动词;如果第一小节的标题中第一个词是介词,其它各小节标题的第一词也应该是介词。依此类推。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

论典型经验材料写作的基本规律

典型经验材料是党政军机关为了表彰先进、传播事迹、交流和推广各种经验所写的文字材料。这类材料的写作是各类机关、团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体之一,其材料质量高低,是衡量一级政治机关写作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但在部队调查了解中发现,师团机关和基层中,一些干部的文字能力较弱,只能应付要求较低的一般文字材料,对于要求较高的典型经验这样的大材料,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这与当前急需用典型经验来推动军事斗争准备向纵深发展的时代需要很不相称,如何帮助政工干部攻克典型经验材料写作的瓶颈,促进政工干部岗位写作水平向纵深发展,研究典型经验材料的写作规律,帮助初学者掌握经验材料的写作技巧显得十分重要。

一、典型经验材料构成的内在规律

(一)典型经验材料的写作难点。

经验,是人们针对某一实践活动,通过对成功因素的分析和研究,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归纳概括出来的做法、体会、规律。反映上述具有指导性、代表性的做法、体会、规律的文字材料称之为典型经验材料。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写作典型经验材料难也就难在对规律的揭示上。主要表现在:一是不知道典型经验材料有什么内在规律;二是不知道如何使总结出来的经验更具有指导性;三是对如何提炼经验观点感到无从下手;四是对选取的经验实例怎样更具有典型性把握不准。

(二)典型经验材料的内在结构形式。

我们在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并且阅读、分析大量的典型经验材料后,发现典型经验材料像议论文离不开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一样,也有反映其内在规律的三个要素。

看一篇经验材料习作的片段,其观点是:注重发挥军事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改变政工干部唱独角戏局面。接下来是这样写的:艇长××提出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开拓工作新局面的设想。在政治教育中,他是如何带头学理论;在一线军事训练中,他是如何注意透过战士在训练中微妙的思想变化,捕促信息,跟踪做好思想工作,反响好。

这个材料观点提炼得不错,但军事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在哪里?材料没有说明,只能是“观点+例子”的事迹材料,还没有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这正是一般初学者把握不好的地方。如果把这个材料改成:

注重发挥军事干部做训练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改变政工干部唱独角戏局面。(经验观点)军事干部始终处在训练第一线,整天与战士摸爬滚打在一起,他们对每个战士的军事技术状况、思想基础、作风养成、性格爱好比较了解,对战士在训练中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看得真切。而且军事干部在组织训练中,既能言传,又能身教,给战士展现良好的自身形象,他们做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强,战士易于接受。(经验解说)艇长× ×提出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开拓工作新局面的设想。两年来,光自费买书籍和学习资料就花了五千元。在教育中,他带头学理论,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撰写了十万多字的政治工作心得体会笔记,他不仅在第一线及时预测战士在训练中可能产生的思想问题,而且注意透过战士在训练中微妙的思想变化,及时捕捉信息,把大道理讲得直通战士心灵,让战士懂理、信理、服理。此举有效地激发了战士的训练热情,提高了训练质量。战士小刘说:“艇长的道理讲得实在、及时,我们愿意听,收获大。”(经验实例)

不要小看“军事干部始终处在训练第一线„„战士易于接受”这一段话,它揭示了军事干部做思想工作这一优势的规律,把军事干部××一个人的做法推而广之到所有的军事干部,使之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由此看出,只有经验观点,不作理性说明,思想深度不够,规律揭示不清,经验介绍不明,达不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的目的。所以说,典型经验材料必须具有经验观点、经验解说、经验实例三要素。

(三)“三要素”是快速驾驭典型经验材料的金钥匙。

在经验材料中,无论是文章的前言、主体还是结尾都离不开经验观点、经验解说、经验实例这三个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经验观点是“灵魂”、是“统帅”;经验解说是“桥梁”,连接着经验观点和经验实例,对经验观点起理性说明和解释作用;经验实例是“证人”,对经验观点起证实作用。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从这三个基本要素切入,通过层层剖析,就可以把握典型经验材料内在规律,从而帮助初学者找到一把快速驾驭典型经验材料的金钥匙。下面就从这三个基本要素入手,探讨典型经验材料的写法。

二、注重指导性,提炼好经验观点

凡是写过经验材料的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最费心思的就是提炼经验观点,因为它既要有时代气息,又要有思想深度,还要体现个性特征,在文章中它又是点睛之笔,一旦观点提炼出来了,典型经验材料的写作也就完成了一半。对于初写经验文章的同志来说,提炼经验观点更是一件头痛的事,不是观点不鲜明,就是“缺胳膊少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一)宏观上要把握指导性,走出评功摆好的误区。

占有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在确定经验观点时,不仅要表现出“点”上的新招,关键是宏观上要有“面”的需要,着重看它有没有指导意义,否则就会使典型经验材料陷入为典型本身“评功摆好”的怪圈,因为推广经验是为了指导工作的。那么在提炼经验观点时,宏观上如何把握指导性呢?

简单地说,就是在写某一篇典型经验材料时要先调查了解,弄清它同类的单位或个人在这个问题上共性要求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再去了解典型本身,调查研究在典型身上是如何有针对性地回答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具体地说,一要紧扣时代脉搏。采写典型经验材料,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提炼出有时代意义,满足时代需求的经验观点,以推动社会发展。二要体现上级精神。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这是共性要求,哪个单位执行效果好、成效大,推广出来指导性无疑很强。三要抓住个性特征。指导面上的经验,关键还要点上过硬。我们要着眼于执行上级精神过程中呈现出的共性问题,找出我们单位或个人是如何结合实际解决这些问题的,使之表现出鲜活的个性色彩。四要具有推广价值。推广经验不是推广成绩,不是为典型评功摆好,而是推广典型取得成绩的灵魂——经验之所在,方法之所在。而这种经验还要对别人有指导意义,从中得到启示,值得借鉴。否则经验再好,也只是摆不到桌面上的“土”办法。

(二)微观上注重操作性,掌握好经验观点的提炼方法。

典型经验材料的主体多为向心式结构,在宏观上把握指导性原则的前提下确定好总的经验观点后,围绕着总的经验观点就形成一个独特的“经验场”,即围绕一个中心(总经验观点)从不同角度(具体经验观点)进行辐射。其基本写法大都是在提炼出总经验观点的前提下,再提炼出若干具体的经验观点,作为文章层次标题或层次提领句。如何提炼这些经验观点,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去“悟”。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发现经验观点有其一定的构成规律,只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就可以帮助初学者快速提炼出经验观点。

1. 明确经验观点提炼的基本方向。提炼就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归纳、概括,从表象的东西中寻找出本质,从个别的东西中推导出普遍,把实践的东西上升为理论,把零散的做法化成为系统的经验,使事物更具思想性和指导性。就经验观点的提炼来讲,其思维方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炼一种做法。“做法”是经验型典型材料写作的关键。“做法”就是经验,使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做法,是正面经验;导致实践活动失败的做法,是反面经验,即教训。适时推出一些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法,是增强典型经验指导性的重要手段。提炼做法要注意与成效和体会相结合,使做法有支撑点。二是提炼一种作风。从经验中提炼出工作作风,让人们不仅学到工作方法,重要的是透过工作方法,学到一种工作作风,起到长远的作用。如一篇经验材料中,总结出“身到心到,眼到手到,说到做到”的经验,揭示了他们深入实际,抓好落实的良好作风,不仅念起来朗朗上口,而且针对性很强。三是提炼一种精神。从典型经验所能体现的精神来概括经验观点,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提炼,它能起到鼓舞士气,激励人心,唤起大众,催人向上的作用。如“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2. 探寻经验观点的常见模式。经验即“方法”,表现在经验观点上有一定的构成特点,把握这些固有的结构形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提炼出经验观点。具体地说,以某项工作具体做法为中心,提炼经验观点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1)“方法目的型”经验观点。经验材料主要是通过介绍某种做法达到某种目的,体现在经验观点上,前半句介绍具体做法,后半句说明这样做达到的目的。例如:“借助多方力量,维护官兵权益”。“借助多方力量”是方法,“维护官兵权益”是目的。目的达到后就转化为成效,其经验观点又演变为“方法成效型”经验观点:“在后进战士身上倾注满腔热情,使‘废铁’炼成了‘钢’”。

(2)“目的方法型”经验观点。与上面相反,前半句交待要达到的目的,后半句介绍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或措施。这类经验观点又分两种形式。一是直接交待目的。如“履行新使命新要求,注重提高官兵驾驭新装备的能力”。二是间接交代目的。先指出问题或特点,然后交代解决这一矛盾和问题的方法措施。如“针对一些干部关注的热点受市场浪潮牵引,保卫海疆的职能意识淡化的问题,把党性、责任、使命的口号叫得很响”、“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兵价值趋向多元化的特点,注重强根固本,打牢‘严’的思想基础”。三是“成效方法型”经验观点。与此相对应,效果出现后,目的变为成效。如“计划落实,列入了重要项目”、“工作落实,摆在了重要地位”。四是“要求方法型”经验观点。如“不以权力而自傲,用人格力量感化人”。

(3)“做法型”经验观点。“做法”是典型经验材料写作的关键。在提炼经验观点时,要简洁明快交代做好工作的方法,一般处于经验文章的各个分层次中。如某团通过建立抓落实责任制,使基层建设取得全面进步的经验中提炼出“责任到人”、“责任到位”、“责任到底”的“三到”做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这种做法型经验观点要突出个性,寻求特色,不能总是落入“抓认识、抓制度、抓领导”等“三抓”、“五搞”的一般概括中,要富有变化。如《用先进思想教育人,在提高战斗力上下功夫》一文的经验观点,没有直接写抓认识提高,抓坚持标准,抓骨干培养,而是提炼成 “小中见大,积极引导,克服不利于战斗力成长的因素”、“就近想远,从严要求,力求在未来战场上过硬”、“以老育新,刻苦磨炼,为战旗增添新的光辉” 的经验观点,很有新意,指导性也增强了。

(4)认识体会型经验观点。典型经验材料写作的基本要求,在于成功“做法”中揭示出规律性的认识,使经验具有全局性、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一般用因果、条件、假设关系式来分析,常用的关联词有:“是”、“只有„„才能”、“必须”。如“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连队全面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只有不断提高政治机关干部的素质,才能发挥出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按纲建连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思路”等。

另外,还有作用成效型、认识成效型等等,在提炼经验观点时还要注重“变化”,如“严格标准——由松散走向正规”。经验观点就其表现形态经常出现同一字头反复出现以示强调工整对仗,在此不一一说明。明白经验观点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对于初学者可以对照模式进行模仿,少走弯路,快速提炼出经验观点。

三、深刻理性分析,写好经验解说

从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经验解说是经验观点和经验实例之间的过渡句,通过对经验观点所作必要解释和说明,展现出令人信服的理性认识后引出事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经验解说有时是对开展工作的原因、目的、依据作必要解释,有时是对采取的方法措施作适当说明,缺少了这一步,它的理论性就不完整,因而影响经验文章的说服力。典型经验材料正是因为有了经验解说,才从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高度,进而更好地揭示出工作的规律,所以说它是典型经验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经验解说的说理方式。

在经验材料写作中,正是通过经验观点统领经验解说,经验解说解释、说明经验观点,增强了经验文章的理性色彩。具体说来,经验解说的说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从背景、依据中陪衬观点。说明开展工作基本状况、采取举措的依据和原则,使总结出来的经验更符合“上级精神”,更具有说服力。一般放在文章各层次的前言部分。

2. 从工作缘由中阐明观点。在介绍经验前,先把为什么要开展这项工作,出于什么原因,达到何种目的说清楚,这样不仅便于介绍工作,而且会引起读者的重视和兴趣。这种说理方法一般处在文章各层次的开端处。

3. 从概括做法中说明观点。为了介绍经验,一般都要概括介绍工作中采取的一些步骤、措施、方法和具体做法。有些经验文章通过这种做法性经验解说就可以说明观点,有的还需在这种做法性解说后面再结合具体事例说明观点。这种方式在经验材料中占的比例较大,一般处在文章各层次中部。

4. 从作用成效中证实观点。在运用措施方法后,介绍发挥的作用,取得的成绩和达到的效果,以此证实这种经验的正确性,它一般处于经验材料的前言或各层次的结尾部分。

(二)经验解说在说理中应注意的事项。

经验解说是一种理性的剖析,不同于泛泛议论,说些众所周知的套话,不能给人以任何启示。

1. 不要把经验解说写成简单的“题解”。有的经验观点比较好理解,就不必再作简单的解释说明,以免造成重复。如经验观点 “坚持团结,形成合力”。就不必解释“人心齐,泰山移,力量分散就形不成合力„„”可直接概括介绍坚持团结,形成合力的做法,以做法性解说来说明观点。

2. 经验解说要富有起伏和变化。经验观点确立以后,经验解说如何进入,有人习惯用“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这样的进入,用多了显得过于呆板,还让人产生人为制作的印象,从而影响典型经验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起草典型经验材料时,动笔前要认真考虑几个层次的进入写法,是从开展工作的原因、目的、背景、依据说起,还是从概括做法说起,在表述上要讲究多样化,富有起伏和变化,使经验材料更富有生动的色彩。

四、力求选材典型,用好经验实例

经验实例就是说明和证实经验观点的实际的工作事例以及有关工作成效的依据。正如议论文离不开论据一样,经验材料也缺少不了经验实例。但经验实例不能像议论文中的论据那样可以海阔天空,旁征博引,经验实例仅限于自己当前做的实际工作事例和依据。无论选择什么事例,都要力求新颖、生动。尽可能选择新近发生的事,或用新角度挖掘出来的给人耳目一新的典型实例。

(一)选用经验实例的方法。

在典型经验材料中,选择经验实例一定要具有典型性。因为典型实例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而且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代表事物的发展方向。但是选用典型实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它像沙里淘金,需要占有丰富的材料,从中认真鉴别和提取,研究其本质属性才能获得。寻求实例典型性的常见方法有:

1. 突出时代特色,选择重大的典型实例。这种实例不仅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而且让人一看就有震憾人心的效果,说服力、感染力很强。如全国杰出青年海军优秀舰长柏耀平,他上天能驾机,入海能操舰,展现了用现代高科技知识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起来的新一代军人的形象。选择这样的典型实例不仅具有时代特色,而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 选择最佳角度,从平凡事例中找出不平凡的实例。上天能驾机,入海会操舰,这样的重大典型实例一般是很少见的。平常人只能做些平常事,但我们可以从平凡事例中选择最佳角度,展现出不平凡的思想及精神境界来表现其典型性。如会用电脑打字很平常,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人类进入新世纪不是要重新学会写字、重新学会说话、重新学会走路吗?那么把会用电脑打字看作是领取进入新世纪的通行证,让人耳目一新。因为事例就象“多棱镜”,从每个侧面看都能折射出不同的光泽来。所以说在选择事例上,要按照经验观点的要求找准角度,选出有个性的实例来证实经验观点,以达到最佳效果。

3. 科学概括,从众多事例中归纳出有说服力的实例。如果既没有重大的典型实例,又不能从平凡事件中找出最佳角度的实例,那么可以通过归纳的方法寻求典型性。个别的、零散的实例并不能说明问题,但是可以紧紧围绕经验观点,从众多事例中归纳出很有说服力的实例。如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但他几十年如一日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简单了。

4. 排除争议,发现被假象掩盖的闪光实例。有些工作事例成绩与问题同在,正因为有问题存在而不被人认可,从而掩饰了它的典型性;一个人也是这样,缺点往往是优点的影子,如他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具有开拓精神,很可能给人留下不够稳重的印象,但只要他缺点不影响优点的发挥,我们就不能否定这个人,而要充分肯定他的成功之处。这就需要我们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它的成绩是不是主流,对工作的开展有没有推动作用,如果成绩是主流,对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就要沙里淘金,充分挖掘出它的闪光点,找出其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典型实例。

(二)选择典型经验实例的注意事项。

1. 服从经验观点,防止脱节。选用典型实例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扣紧经验观点,使经验实例与经验观点紧密结合。不能闭门造车,先想观点,再找例子,没有合适的例子就乱扭角度,使经验实例与经验观点脱节,造成经验失真。

2. 确保真实准确,防止虚构。真实是典型经验材料的第一生命。无论是用事例、数例或有代表性的话作为实例,都必须确凿、真实。对于不能肯定的实例要反复调查、核实,切不可为了实例的典型去编造,去合理想象。材料不真实,贻害无穷。我们在选取经验实例时还要经得起历史检验,防止过分突出典型而产生的副作用,不利于典型经验的宣传和推广。

3. 力求简洁精当,防止冗长。经验实例典型意义决定于“质”,不取决于“量”。实际写作时,要求我们从本质上去认识实例的意义,不繁杂地记叙事例的过程,也不堆砌事例,而是要用简洁精当的语言表达出经验实例的典型性、成效性,根据经验观点的需要精选实例,以一当十。

(《应用写作》2008年第7期)

作者单位: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

6.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篇六

《金字塔原理》介绍了一种处理写作中文笔不清问题的新方法。思考和写作其实是一码事,写作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一旦掌握这个原理,你的写作能力肯定能够得到惊人的改善。

这本书用清晰地脉络,告诉人们写作的过程是如何完成的,它总结概况了写作的要领,让人们相对轻松的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它把写作的整个过程概况为四部分:思考的逻辑、写作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演示的逻辑。利用归纳的方法,我们很容易看出来这本书是介绍逻辑学在一些实际问题上的应用。

书中通过生动的举例,详实的介绍了整个写作过程是怎样产生的,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为达到写作的目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书中告诉我们,在写作时,要先有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的理由一层一层的展开,人们要想知道结论的理由就要往下看。书中引用了米勒的“神奇的数字七”中所阐述的:“人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大脑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一个项目,这就意味着当大脑出现需处理项目增加到4—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纳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这个理论在现实中是非常实用的,告诉我们在发言或写文章时,尽量将要点归纳成三条是最让人容易记住的。

其次,书中“自上而下”的文章结构,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对事项的表述,使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书面文章要有“金字塔结构”,最顶部就是文章想表达的思想,最底层的就是由句子组成的段落,每个段落只包含一个思想,几个段落形成一个章节,若干个章节就形成一篇文章。

第二篇:金字塔原理的读书笔记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说还是没说,而是我说了什么你却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金字塔原理”认为如果有人希望通过阅读你的文章了解你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那么他面临的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即使你的文章篇幅很短,譬如只有两页纸,文章中也会包括大约100个句子。读者必须阅读每一句话、理解每一句话,并且将每一句话互相关联,融会贯通。如果你的文章结构呈金字塔形,文章的思路自金字塔顶部开始逐渐向下展开,那么读者肯定会发现你的文章比较容易读懂。这一结论反映了作者芭芭拉明托对思维工作方式的一些基本发现:

1、大脑自动将信息归到金字塔结构的不同分组中,以便于理解。

2、任何预先归到金字塔结构中的思想组都更加易于理解。

这说明任何书面文书都应有意地将其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先提出总结性思想,然后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控制你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做到清晰写作的唯一最重要的行为,而最清楚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然后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

读者(或听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联。如果你不预先告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逐句地表达你的思想,读者量体裁衣自动从中寻找某种共同点,将你表达的思想进行归类组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的意义。

但是,由于人们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千差万别,他们很少能够对你表达的思想作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事实上,如果你不预先告诉读者某一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他们很有可能会认为某一组中的思想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退一步说,即使人们能够作出与你完全相同的解读,你也使他们的阅读增加了难度,因为他们必须自己找出这种未被说明的逻辑关系。

读者在摄入信息时,总是在寻找一种能够将所摄入信息联系起来的结构。为了保证读者找到的结构就是你希望他采纳的结构,你必须提前把这种结构告诉他们_这样他们就知道要寻找哪个共同点。否则,读者很可能会发现某种非你所望的逻辑关系,甚至还可能根本发现了任何逻辑关系,这样既是在浪费你的时间,也是在浪费读者的时间。

概括地说,读者必然会将所读到的思想进行归类概括,以便记住这些思想。如果作者传达给读者的思想事先已经经过归类和概括,并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表述出来,读者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述的思想。

第三篇:金字塔原理的读书笔记

读书版推介的这本书,因为工作原因一直没能好好研读。昨天打开电子书,粗略的读了下,发现这真是本很不错的指导论文写作的书,尤其是对提高专业写作、工作总结,都是大有裨益的。

所以应该首先谢谢读书版的领导火舞耀阳和版主为我们找来这么好看实用的书。

书中通过生动的举例,详实的介绍了整个写作过程是怎样产生的,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为达到写作的目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关于其中思考的逻辑部分,它用生活中的常识来举例,亲切而生动。比如妻子指示丈夫去买菜能记住几种东西来说明,如果罗列太多条目,读者就无法记住作者所要表达的要点,告诉我们尽可能在写作中抓住要害,简明扼要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罗列一系列的条条款款,让人不知所云。

这篇文章我特别想说说关于思考的问题,关于自上而下思考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我有些体会。曾经有个同事问我,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让人耐看,不厌倦。尤其是工作计划、述职报告、工作总结。她说,她曾经写过一个近期工作计划,洋洋洒洒写了十几页,费了很长时间,也精心准备了好久。可是领导读后,让她重写。她差点崩溃。我虽然没有读过她写的工作计划,但是大致还是可以猜测到领导让她重写的原因。

那就是她没有把目前领导最关心的问题,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和解决困难办法说清楚。而领导呢?读她的报告读了半天还不知道她到底想要说什么。

怎样才能把关键问题说清楚呢?《金字塔原理》告诉我们,如果你有意地以书中介绍的方法强迫自己“先想后写”,你的写作能力肯定能够得到惊人的改善,使你能够:

1、减少最终一稿通常所需的时间;

2、增加文章的条理性;

3、思路清晰的文章。

7.《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篇七

写文章先要主题明确。所有书面文章都要有“金字塔结构”,即最顶部就是文章想表达的思想,最底层的就是由句子组成的段落,每个段落只包含一个思想,几个段落形成一个章节,若干个章节就形成一篇文章。《金字塔原理》用清晰地脉络,告诉人们写作的过程是如何完成的,它总结概况了写作的要领,让人们相对轻松的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书中采用“自上而下”的文章结构,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对事项的表述,使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本书使用了很多的例子,来说明金字塔的“搭建”原理和应用,这也是作者最能说明自己理论的方法和技巧。使用金字塔原理向上、向下、横向的分层构筑,讨论如何组织哪些句子与段落,有助于明确传达想法观点,从而提升写作、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作者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思考与写作其实是互为因果,写得不清楚通常反映了思考的不精准。

文章阐明观点要有合理的架构。对于工作中的我们,已经养成了事实胜于雄辩的习惯。而作者无论在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中,都极尽用简单的例子将深刻的道理表达出来,让我们一目了然。比如,在如何构建金字塔时,作者讲述了如何使用自下而上的思考为自上而下的金字塔构造创造条件。构造金字塔时,我们首先提出主题思想,这便是金字塔的塔顶,然后针对这个思想,设想从哪些方面来确立塔顶的支撑点,然后开始背景―冲突―疑问―回答的序言写作,最后才是塔基的材料。当我们自上而下的构造之后,就是自下而上思考建塔的过程,比如列出塔基上表达思想的所有要点,然后找出各个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得出金字塔塔顶的结论。从表达的逻辑,到思考的逻辑,再到解决问题的逻辑,最后到演示的逻辑,这便是思考逻辑的金字塔理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得到了一个完美的作品。

8.金字塔原理学习与反思 篇八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构建基本的金字塔结构,以帮助你初步了解并应用金字塔。在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中,大脑会自动将信息归纳到金字塔结构的各组中,以便于理解和记忆。所以,当你组织的信息非常混乱时,就背离了大脑既定的思维结构,造成听众理解的障碍。根据金字塔原理,在表达过程中,我们要找出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并抽象概括分组。而且,由于听众知识背景和理解力的差别,它们很难对你所表达的思想做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因此,我们需要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避免受众思维的偏差。

构建金字塔,一般多采用自上而下法,只有在无法确定主题时,才会使用自下而上法。自上而下构建金字塔的步骤主要有:画出主题方框-设想主要疑问-写出对疑问的回答-说明背景-指出冲突-检查主要疑问和答案,这样就玩成了金字塔的构建。在金字塔结构中,要注意横向思维(horizontal)的运用,文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思想的概括;纵向思维(vertical)告诉我们每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并按同一逻辑顺序排列,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严格的金字塔结构。

思考的逻辑

这一部分介绍了如何深入细致地把握思维的细节,以保证使用语句真实、明确地呈现出你希望表达的思想。书中举出了很多案例,来突出迫使自己“冷静思考”对明确阐述思想的重要性。思考逻辑的关键在与应用逻辑顺序,根据问题的性质选择使用时间顺序、结构顺序还是程度顺序。建立并使用清晰的分析与思考结构,是保证思考逻辑的关键。将思考结构化,利用框架分析问题,可以明确思考的路径。当然,思维包括两个方向:发散思维与收缩思维。发散思维可以将问题进行全方位思考,不遗漏任何因素,可以用思维导图(mind manager)来解决,类似于麦肯锡的MECE原则;收缩思维是将信息范围缩小,排除无关或次要因素,保证思维的重点。发散思维与收缩思维通常相结合使用,一个负责铺开,一个负责收紧。

在应用逻辑顺序进行分析后,需要概括各组思想,这一步往往为大多数人所忽略。概括各组思想,可以给受众以明确的指导。比如说“公司应当建立3个目标”就属于缺乏思想的阐述,“该公司需要从营销、财务、人力资源3个角度建立目标”就属于有思想的阐述,后者明显能够对大众产生吸引力。

解决问题的逻辑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如何在解决问题过程的不同阶段,使用多种分析框架组织分析过程,使你能够预先组织思路,灵活运用金字塔。一般来说,解决问题的程序包括:

界定问题-结构化分析-分析/计划-组成金字塔

提高解决问题效率的秘诀在于界定问题的准确性和搜集数据的条理性,这两个内容都离不开结构化分析。结构化分析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步骤,常用的结构化分析框架主要有流程图、甘特图、思维导图等。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先思考产生问题的原因,再进行资料搜集,这样可以减少资料搜集时间,提高资料搜集效率。 逻辑树,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路径。

演示的逻辑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PPT的使用技巧,以及在PPT中使用金字塔结构。一般说来,理想的PPT是图表占90%,数字占10%。在进行演示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每次只演示一个论点;

2.论点应使用完整的陈述句而不是标题性语言,比如:销售前景VS.销售前景看好;

3.文字尽量简短;

4.使用简单的数字或词汇 ;

5.字号选择适中;

6.趣味性,包括演讲者本身、动画使用等;

9.《金字塔原理》读后感1000字 篇九

原创: 培元中学廖榕新

对于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不混乱的人,我们一般会说这个人脑子清楚,但是脑子清楚,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更需要表达清楚,这就是逻辑思维的运用,也就是这本《金字塔原理》所讲述的内容。

其实在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很难读进去的,一直觉得这本书很枯燥,读得很辛苦!也一直没有做标记,同伴认为我可能都没读。但是,后来我认真的读下去之后,发现这真是一本很好的书!这本书很好的指导人如何思考,并如何表述思考结果的训练手册,思维的技巧在这本书里被淋漓尽致地剖析和展现。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提供给读者一个平台,让读者有机会对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进行基本的了解和测评,为后面的思维练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篇好的文章,首先要有全盘的思考,最后落实在笔尖的写作上,写作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一旦掌握这个原理,你的写作能力肯定能够得到惊人的改善。《金字塔原理》用清晰的脉络告诉,写作的过程是如何完成的。书里总结概括了写作的要领,让人们相对轻松的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他把写作的过程概括为四个部分:思考的逻辑、写作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演示的逻辑。利用归纳的方法,我们很容易看出,这本书是介绍逻辑学的一些实际问题上的运用。

这本书中自上而下的文章结构告诉我们的是,如何通过对事项的表述,使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书中通过生动的举例,详实的介绍的整个写作过程是怎样产生的?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为达到写作的目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做?《金字塔原理》认为,如果有人希望通过阅读你的文章,了解你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那么他面临的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即使你的文章篇幅很短,譬如只有两页纸,文中也会包括大约一百个句子,读者必须阅读每一句话,理解每一句话,并且将每一句话,互相关联,()融会贯通。如果你的文章结构呈现金字塔型,文章的思路自金字塔顶部开始逐渐向下展开,那么读者肯定会发现你的文章比较容易读懂。所以,书面文章要有金字塔结构,最顶部就是文章想表达的思想,最底层就是句子组成的段落,每个段落只包含一个思想,几个段落形成一个章节,若干个章节就形成一篇文章。

此外,书中还引用了米勒的神奇数字七中所阐述的:人脑的短期记忆无法容纳约七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大脑容易记住的是三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一个项目。这就意味着当大脑出现需处理项目增加到4到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纳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这个理论在现实中是非常实用的。它告诉我们,在发言或写文章时,尽量将要点归纳成三条,是最让人容易记住的。

10.中学生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篇十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1

在写作过程中,你的思维清楚吗我们往往会因为文章或表述上的条理不清而被扣上“思维混乱”的帽子。如何避免思维混乱,保持一个理性的正确思考读完《金字塔原理》一书,茅塞顿开。

《金字塔原理》介绍了一种处理写作中文笔不清问题的新方法。思考和写作其实是一码事,写作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一旦掌握这个原理,你的写作能力肯定能够得到惊人的改善。

这本书用清晰地脉络,告诉人们写作的过程是如何完成的,它总结概况了写作的要领,让人们相对轻松的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它把写作的整个过程概况为四部分:思考的逻辑、写作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演示的逻辑。利用归纳的方法,我们很容易看出来这本书是介绍逻辑学在一些实际问题上的应用。

书中通过生动的举例,详实的介绍了整个写作过程是怎样产生的,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为达到写作的目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书中告诉我们,在写作时,要先有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的理由一层一层的展开,人们要想知道结论的理由就要往下看。书中引用了米勒的“神奇的数字七”中所阐述的:“人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大脑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一个项目,这就意味着当大脑出现需处理项目增加到4—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纳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这个理论在现实中是非常实用的,告诉我们在发言或写文章时,尽量将要点归纳成三条是最让人容易记住的。

其次,书中“自上而下”的文章结构,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对事项的表述,使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书面文章要有“金字塔结构”,最顶部就是文章想表达的思想,最底层的就是由句子组成的段落,每个段落只包含一个思想,几个段落形成一个章节,若干个章节就形成一篇文章。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2

我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很快看完了这本书,基本上使用的是马未都介绍的速读的方式。我忘记马未都是在哪个电视节目上谈过他读书的方式快速阅读,只记得他说的具体方法,就是在阅读书中每一段话的时候,只看开头的一句和结尾的一句。这是因为往往每一段开头的一句和结尾的一句话是对这段话内容的概括,这一点在西方作者的作品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中学生做英文阅读理解题目的时候,遇到找段落大意的题目,一般也是使用这种方式)。

用这种方法阅读《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发现使用的方法恰恰类似于书中提到的金字塔原理的特征。这种阅读是偷懒的,并非是使用了“金字塔原理”去阅读,而是利用了作者“金字塔原理”的写作方式。

书中一共提到了四件事:写作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演示的逻辑。利用归纳的方法,我们很容易看出来这本书是介绍逻辑学在一些实际问题上的应用。逻辑学属于哲学范畴,哲学是有关智慧的学问,而逻辑学则是对思维方式的研究和训练,是到达“智慧”的途径。

所以说,学好逻辑是使用金字塔原理的基础。无论是中国MBA、GCT考试,还是外国的GRE、GMAT,逻辑题都占据了相当的比重,看来对于这些高级的知识分子,逻辑思维的正确与熟练是必备的素质与能力。

对于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不混乱的人,我们言语中一般会说这个人“脑子清楚”。但是脑子清楚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更需要“表达清楚”,这就是逻辑思维的应用,也就是这本《金字塔原理》所讲述的内容。

无论是写作的逻辑、思考的逻辑,或者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演示的逻辑(也可以看作是语言表达的逻辑),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们讲述十分具体的操作,而是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大脑思维的方法。这些方法中,又要归纳总结的,有要演绎推理的,都是千百年来智者思维的主要方式,也是对我们一生都会大有益处的思维方式。因此这本书在长达几十年的上市时间中一直没有被市场所淘汰,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一直保持畅销。

通过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快速阅读方法,我们确实可以了解到了一本书所讲述的大概内容。也就是说,我们看到了作者在写作时,她的思维金字塔的上面几层。但是,这是一本有关思维方法的好书,仅仅的泛读是不能满足我们学习金字塔原理的需要。我们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精读,这样也就会接触到了金字塔原理的基层。

可见,我们也可以用金字塔原理的相关内容,来阐述对这本书的阅读,而并不仅仅是写作、思考、解决问题和演示这些活动的范畴。可见这本《金字塔原理》对我们所要求的,也不仅仅是读完了一本书而已,而是能将这种思维方式掌握,并运用到更多的思维领域和活动之中。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3

进了麦肯锡公司,我被训练的第一个玩意儿是金字塔原则。后来证明,这也是之后诸多训练中,最宝贵最有用的玩意儿。

阐明金字塔原则的是一个叫minto的外国老太太,面容慈祥,金头发金链子金镯子,言语唠叨。她啰里啰唆写了一大本书,其实,我用一百字就能说清楚。minto没学好自己阐明的金字塔原则,或者是故意啰嗦,充字数印书卖钱得版税,不用再在麦肯锡每周工作八十小时,当苦力加速身体折旧。

用一句话说,金字塔原则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

这些事情可以很复杂,如:我们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世界经济五年的走势,以及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等。这些事情也可以很简单,如:小贾见到姑娘为什么会脸红,老妈每天喝半斤白酒是不是很危险,以及当高中时候的梦中情人问你、她现在该不该带着三岁的女儿离婚、你如何回答等等。

对于金字塔每一层的支持论据,有个极高的要求:即彼此相互独立不重叠,但是合在一起完全穷尽不遗漏。不遗漏才能不误事,不重叠才能不做无用功。

金字塔原则看似废话,但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原则,一个伟大的方法论。

伟大用途之一,解决问题:当你尝试解决问题时,你从下到上,收集论据,归纳出中心思想,从而建造成坚实的金字塔。有了这个大致的目标,问题解决起来最有效。

伟大用途之二,管理手下:如果你是领导,有经验,有手下,对于某个问题,你根据经验提出假设,迅速列出第一级三至七个支持论据,分别交待给不同的手下。两周后,手下提交报告,你汇总排列,从而建造成坚实的金字塔。有了这个原则,管理起来最有效,领导做得最轻松。

伟大用途之三,交流成果:问题已经解决,金字塔已经建成,需要交流的时候,你从上到下,从金字塔尖尖向领导汇报。过去皇帝早朝殿议,给你三分钟,现在你在电梯里遇到领导,给你三十秒,你只汇报中心论点和一级支持论据,领导明白了,事情办成了。如果领导和刘备一样三顾你的茅庐,而且臀大肉沉,从早饭坐到晚饭,吃空你家冰箱。你有讲话的时间,他有兴趣,你就汇报到第十八级论据,为什么三分天下,得蜀而能有其一。有了这个原则,交流起来最有效。

作为中国人,需要小心的是,我们传统上日常生活的交流,不是从金字塔尖尖到金字塔基底的,而是相反。比如我们通常这样对小王的妈妈说:小王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打瞎子骂哑巴,挖绝后坟瞧寡妇门,小王是个坏蛋。我们通常不这样对小王妈妈说:小王是个坏蛋。然后看看小王妈妈的反应,再进一步提供证据:小王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打瞎子骂哑巴,挖绝后坟瞧寡妇门。纯用金字塔原则交流,在中国,容易找抽。

作为中国人,可以骄傲的是,我上国文化博大精深,外国人所有的一切都是偷我们祖宗的,所以不是毕得格拉斯百牛定理而是勾股弦定理,所以阴阳盂是最早的计算机,所以不是minto的金字塔原则而是老聃金字塔原则:孔丘在春秋时代开了一家有三千个咨询顾问的管理咨询公司,帮助各个野心邪跳的诸侯通过加强基础管理而提升业绩。孔丘请教老聃如何培训新招的咨询顾问,老聃说,告诉他们,第一个要掌握的原则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数。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4

我们往往会因为文章或表述上的条理不清而被扣上“思维混乱”的帽子。如何避免思维混乱,保持一个理性的正确思考?针对于此,《金字塔原理》介绍了一种处理写作中文笔不清问题的新方法。思考和写作其实是一码事,写作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

《金字塔原理》的作者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手笔,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谆谆善诱,并列举了大量的例子,阐明了一个道理:如何让文章写得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让读者顺着引言有兴趣的读下去。其实这本书就是告诉了我们一个“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而这个逻辑正是职业素质养成的最基本体现。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篇主要对金字塔原理的概念进行了解释,介绍了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构建基本的金字塔结构。目的是使读者理解和运用简单文书的写作技巧。

第二篇介绍了如何深入细致地把握思维的环节,以保证使用的语句能够真实地反映希望表达的思想要点。书中列举了许多实例,突出了强迫自己进行“冷静思维”对明确表达思想的重要性。

第三篇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需要写研究分析报告的人士,以及需要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结论供决策使用的人士。这一篇介绍了如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使用多种框架来组织分析过程,使写作者的思维在实际上进行了预先组织,从而能够更方便地应用金字塔原理。

第四篇介绍了一些演示技巧,能够使作者在以幻灯片等书面形式演示具有金字塔结构的思想时,能让读者或观众感受到金字塔结构的存在。

本书强调写出条理清楚的文章的关键,实际上就是开始写作之前先将自己的思想放入金字塔结构,并根据以上规则进行检验。如果不能符合以上规则,就说明思维尚存在问题,或者思想还没有得到充分完善。

由此可见,思维在写作中是多么重要。真正动笔写,其实就是把自己的逻辑思维,或者说是把思考理解过程写下来。写之前的材料组织和构思才是写作的重头戏。所以在写作之前,应该先动脑好好思考思考。

《金字塔原理》告诉我们,在写作时,要先有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的理由一层一层的展开,人们要想知道结论的理由就要往下看。其实,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或多或少的使用着金字塔原理,只不过我们使用的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引用。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书中就提到,在发言或写文章时,将要点归纳成三条是最让人容易记住的。现在看来此论点的出处就是《金字塔原理》中所引用的米勒的“神奇的数字七”中所阐述的:“人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大脑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一个项目,这就意味着当大脑出现需处理项目增加到4—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纳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

就写作而言,工作中的各种总结,参加不同会议的发言等都有组织语言的过程,如何使发言精彩,使与会者记住自己的讲话内容,完全在于个人的口才和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否清晰,也就是《金字塔原理》所告诉我们的“自上而下”结构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金字塔原理》中“自上而下”的文章结构,告诉我们的是,如何通过对事项的表述,使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书面文章要有“金字塔结构”,最顶部就是文章想表达的思想,最底层的就是由句子组成的段落,每个段落只包含一个思想,几个段落形成一个章节,若干个章节就形成一篇文章。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教你怎样处理写作中逻辑不清晰问题的书,能够教会人们如何在有限时间里,有效与人沟通,如何简明扼要地进行写作。采用金字塔方法,能避免逻辑混乱或不清晰。通过对《金字塔原理》的阅读后,让我学到了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让对方更容易的理解自己。其实说和写很容易,但想把一件事情或是一个思想说好和写好并不容易。

其实金字塔原理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并且对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把这种逻辑思维方式经常的加以练习,那么在写作和语言能力上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本书所讲内容对工作中各种分析、总结、报告说明等的撰写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形成这种逻辑思维我相信对日后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5

六月份我们将全员阅读《金字塔原理》这本书籍,作者是芭芭拉·明托。该书主要讲解写作逻辑与思维逻辑,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篇介绍如何利用金字塔原理构建结构。第二篇介绍如何深入把握思维环节,使用的语句能够真实反映表达的思想要点。第三篇主要介绍了如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使用多种框架来组织分析过程。第四篇介绍了一些演示技巧,以幻灯片等书面形式演示具有金字塔结构的思想时,可感受到金字塔结构的存在。

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通过四大篇幅即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演示的逻辑阐述了金字塔原理的内容。

Part1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

它的结构为: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也就是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它的原则为:任何事情都能够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下一级的多个论据支持,而下一级的论据本身也能够是个论点,可又被再下一级的多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构成了金字塔形。

Part2

当我们领悟到本书核心内容后,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和实践,比如:

1.当员工向部门负责人做工作总结或成果汇报,或开项目进展会议的时候,先点明工作成果或阶段目标效果,此为金字塔第一级的核心论点,读后感.再往下阐述第二级的多个论据,如果我们的汇报时间或会议时间有限时,领导此时已经知晓结果和主要论据事项,可不必往下延伸;当我们汇报或会议时间比较充足时,可再进行第三级阐述、解释及支持第二级的内容,由此延伸,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沟通效率。

2.当部门负责人需要达成一个团队目标时,且知道具体实现的途径和方法,此时目标结果即金字塔第一级,可将支撑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罗列到第二级,再将支撑完成第二级必要条件的措施罗列到第三级,再将第三级具体事务性工作分配给相关团队成员,当成员完成相应工作后,即可按金字塔架构收集整理各层级达到的阶段目标,最终支撑起位于金字塔第一级的总体团队目标。

Part3

《金字塔原理》这本书教的是技巧,而要想让自己通过这本书有所收获,关键还是要经常使用这些技巧,才能真正的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运用自如,让自己的工作技能更胜一筹。

上一篇:消防监督执法岗位练兵题库-多选下一篇:团结就是力量的小学作文45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