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感受(16篇)
1.上大学的感受 篇一
大学以来的感受
老师刚开始不止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还有点发愣上大学以来的感受。说实话我根本没有考虑过。当初高中时候大家都说上前边十二年是地狱,进入了大学就是进入了天堂。现在考虑这个问题真的没什么感觉,这只不过是一个教育方式的转变吧。所谓的天堂地狱都是相对而言的,天堂也是对也是对“有些人”罢!当然了这只是我的感觉而已。
抛开那些不谈咱们说说我上大学吧,来学校之前我有点小厌学的心理,上大学是被逼的吧,可是来了平职学院之后,这一切真的让我有种家的感觉,亲切的老师,可爱的同学们。发现压力一下子就轻了许多许多。以前不能干的事现在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刚来时,加入了几个社团玩玩,玩以前觉得浪费时间的游戏,看电影„„身边各种事物都想去体验一番,以释放高中所积蓄的压抑。时间久了,发现这样下去也没啥意思,有点腻了,觉得来大学这样的话,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和父母的血汗钱。必须要学有所成,方可对得起家人和朋友老师的期望。于是经历主要放在功课上了。
现在我远离家乡,与父母家人不能够经常见面了,曾经的各位好友同学各奔西东,于是有了一种思想之情。在外孤独时刻,总会想念家人同学,想念以前幸福时光,总希望时间就停留在那一刻,永不改变!如今我们不能够面对面的交流,但我们有了手机与QQ或飞信。大家可以随时聊天,保持着友谊不变质,有些好友就算几年不聊不见面,依然友好如故。现在的我觉得,以前的朋友要珍惜,现在的朋友要把握,不要有了新朋友,就忘了老朋友,这样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有时间经常跟父母聊聊天,告诉父母自己在大学干什么了啊,有什么新奇的事啊,我想父母听了肯定会很开心。
读了这么久的大学,发现沟通能力很重要。活动集体主要是以宿舍为单位了。因为同一个班的人,每个人课选的老师与时间不同,特别今年因为我们班被分开,大家就很难在一起上课,于是每一门课都会有新的面孔,教室还不固定,这就造成同学们之间相互缺乏了解,感情不是很深。唯有宿舍的几个哥们比较熟悉。
还有成绩,大学对于成绩,不单单是卷子上的分数了,这要看一个人综合表现能力。在考试上,偶然性比较高,只要考前一个月好好复习一遍,一般都会过的。但这并不表明你就掌握了这门课。其他的话,就如一些社会公益项目,参加各种比赛,社会实践„„这体现了你作为一个大学生,不仅仅要在学业上有成就,还得看你的综合能力。
总之扯了这么多,大学还是要自己把握的,这片天是给勇于拼搏的人的那些混吃等死的日子让它见鬼去吧!
2.上大学的感受 篇二
关键词:语文课堂,美,感受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尤其是风华正茂的中学生, 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追求着美, 向往着美, 渴望得到美的享受。而我们语文教学中抽象的课文分析、支离破碎的知识讲解、干巴巴的道德说教, 不但不能满足学生对美的需求, 反而造成学生思维迟钝, 智力枯竭, 学习语文成了负担。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为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做为语文老师, 应当在教学过程中, 不断挖掘课文中的美育因素,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受到美感的熏陶, 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语文课堂上常常出现教师讲得津津有味,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感受美的能力, 不能从语文课上得到每的享受, 学起语文来就感觉没有兴趣。语文教师如果能时时刻刻捕捉课文中能唤起学生美感的因素, 就会使一堂语文课上的有生有色。
1 在理解中让学生体会“形象美”
文学作品中的正面形象, 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 是美的化身, 是做人的标准。在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当通过对作品的分析, 以形象的力量、感情的真切去感染学生, 教育学生爱作者之所爱的形象, 恨作者之所恨的事物, 陶冶学生的爱憎感情, 引导他们认识生活, 学会做一个好人。课文中的感人形象处处可见, 如坚持正道、为真理献身的屈原 (《涉江》) ;忠贞爱国、顾全大局的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诸葛亮 (《出师表》) , 命运多舛、悲惨死去的祥林嫂 (《祝福》) ;含冤离世、魂惊天地的窦娥 (《窦娥冤》) 等等。在讲这样的文章时, 教师要注意从美学角度分析这些人物身上折射出的美学光辉, 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分析, 引导学生分辨“美”“丑”, 感受人物身上的美, 从中得到愉悦之感, 进而调动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2 在分析中让学生体验“情感美”
大凡名篇佳作, 无不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语文教学中如果不能把握住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 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美学思考, 课文的讲授就会变得寡然淡味。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 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 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 理解课文的美, 获得启迪和教益。比如, 教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学习课文前, 先介绍李公朴的生平, 再介绍他和闻一多的深厚友谊。在此基础上, 再有感情地讲叙李公朴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径而惨遭杀害的情况, 描述闻一多先生伏在李公朴尸体旁悲痛欲绝的情景。这样, 让学生在感情上体验到闻一多的悲愤, 并产生憎恨国民党反动派的感情, 去领略其中爱与恨交织的壮美真谛, 由此而产生对闻一多先生那种敢于在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刺刀前仗义执言的崇高品格的敬仰。如《背影》中父与子催人泪下的亲情;《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依依惜别的友谊;《看云识天气》中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异风光;《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的豪迈襟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思;鲁迅“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的呐喊;正可开拓视野, 激发情感, 启迪心灵, 引起不同的审美效应, 也随之深化了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认识。
3 在美读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美”
一些优秀作品的语言, 都是简洁优美、寓意深长的。因而我们在教学中, 首先加强朗读教学, 通过教师范读、听录音朗读、齐读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鉴赏语言的音乐美。实践证明, 书面语言转化为“音响语言”, 借助于声调、手势、表情等手段, 朗读得准确、传神, 就更能表情达意, 从而把学生带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 在艺术的鉴赏中使学生得到一次艺术美的享受。朱自清先生说过“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 变成活的语气。”可见, 朗读能够把作者的言语生动地“复现”为听得到的动人话语, 它具有移情的作用, 能激发美感。在朗读的境界中, 通过自如的声音、生动的语气、抑扬顿挫、轻重徐疾、长短升降的音调节律, 把作者的感情的运动直接诉诸学生的听觉, 加之伴随着语义的理解, 故能摇荡人心, 打动感情, 直至学生鉴赏活动的全面展开。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讲授中, 应将朗读贯穿始终, 以读助教, 例如对《海燕》的朗读, 老师通过饱满的情绪, 高亢的语音、急迫的节奏、奔放的情感, 让学生感受海燕搏击风浪、高傲飞翔、热切叫喊的壮美形象, 激发出一种革命预言家的豪情, 一种热情的赞美崇敬。
通过读, 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经验, 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 进入作品美的意境。教师通过朗读, 可以创设情境, 营造气氛, 让学生身临其境, 耳濡其情, 领着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搏与灵魂。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无论是教师范读, 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朗读, 都能够把无声的文字符号所描写的情和景转化为具有声韵效果的艺术氛围, 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妙不可言的美的享受。
4 在观赏中让学生品味“意境美”
电教媒体最能展现光、色、形、声的丰富变化与组合, 对于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有着无比的优越性。《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不朽之作。为了渲染悲凉的氛围, 我们可以先放入一盘用排萧演奏的名为《秋梦》的音乐磁带, 随着低沉的乐声响起, 伴着老师那舒缓、沉静、深厚、无奈的朗读声音, 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 那种深远的忧郁和孤独的冷落以及渗透在故都秋色之中的淡淡的悲凉, 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师生都沉浸在深远的秋意中, 得到欣赏后的满足感。见学生的情绪被大大调动起来, 我们立即在屏幕上展示一幅事先准备好的色彩暗淡的小院观花图, 让学生进入配图创设的特定情境, 与作者的心境一起融化在清、静、悲凉之中。这就是视听媒介所创设的情境, 推动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并加深领会了文章的意境美, 产生了强烈的效应。
诵读不仅要求读出声、韵、情, 还要反复吟诵, 才能入境、察情。诵读的方法可以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还可以个别读、小组读, 还可以通过配乐朗诵磁带, 学生听读。对于比较长的文学作品或其中精彩片断的鉴赏, 最适宜用鉴赏性听读方法。
3.感受韩国(上) 篇三
我们对于韩国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所谓的体面。他们大多注重打扮,着装精致。在韩国,“人靠衣服马靠鞍”是绝对的真理,而以“貌”取人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上点档次的服务场所,常会通过客人的外观、衣着打扮来判断客人档次的高低。而在一流饭店的酒吧里,非西装革履不得入内的情况也很多。在韩国人看来,服饰是显示身份的重要标志,只有与自己的身份相符的衣着打扮及生活方式才有价值。因此韩国人从不吝惜钱财购买服装和装饰品来武装“门面”,包装自己。也许正是这样的民众心态和强势需求,才造就韩国美容业和服装业的高度繁荣和发达吧。
在韩国的公共场合,你所能看到的,无论男女,无论老少,衣饰都很整洁精致,即便是青少年耍酷、穿“奇装异服”的,也讲究搭配和协调,很少见到光着膀子、趿拉拖鞋玩“天体秀”的。换个角度看,讲究穿着应是一个民族讲文明、有教养的表现,也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的最直观体现。哪怕有点拘谨、有点“粉饰”,也比不修边幅的好。
韩国人讲究穿戴,而且对本民族的传统服饰——韩服更是偏爱有加。韩服的历史可追溯到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而有关这种服装的最早记载则是在高句丽时期某个王族坟墓的壁画上发现的。当时的高句丽深受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中国服装开始进入朝鲜,并成为今天韩服的雏形。春去秋来,这种传统服装已经—成不变地流传了几百年,成为韩国人坚守民族传统的最爱。传统的韩服外轮廓线条自然、柔和、放松,布料的色彩及装饰变化协调。韩服的美表现在色彩、纹路、装饰等都很含蓄、优雅,从款式结构的展开和对外空间的占有以及色彩、图案中还可以看出与自然的融合和亲合力,体现出独有的“天人合一”的儒家美学特征。譬如女式韩服,兼具曲线与直线之美,饰有两根长丝带的短上衣和宽松的高腰长裙相配,显得端庄娴雅,别有一番东方的韵致之美。
每个民族都有偏爱的色彩。譬如中国人偏爱喜庆大方的红色,日本人的和服则以“调和”的中间色居多,而韩国人偏爱干净的白色等素色(故有“白衣民族”之称),另外,他们也有将红、黄、绿、蓝四色并用的喜好。传统的色彩安排是红色裙子配淡淡的浅绿色、白色或蓝色短上衣,而蓝色裙子则配红色或白色、黄色短上衣,此外,紫色裙子配浅紫色短上衣,而深紫色裙子则配粉红色或玉色短上衣。当然,现在的韩服也可以按个人
的个性和趣向选择颜色,裁剪和用料也有所创新,把许多现代美学理念巧妙融入传统中去,使得韩服更具“新潮与传统齐飞”的别致之美。
今天的韩国人和大多数现代国家民众一样,平常衣着以西化为主,但在重要节庆或特别活动时,他们依然喜欢穿传统的民族服装。而对于传统的坚持,有时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排斥现代。譬如韩国现在流行“一个婚礼,两种仪式”的办法,一般情况下,身着白色婚纱的新娘和身着燕尾服的新郎先在婚礼厅或教堂按西方仪式举办典礼,然后再转移到名为“币帛室”的房间,换上华丽的传统婚礼服饰进行传统的结婚典礼 (币帛,可理解为韩国的一种传统,指婚礼时新郎新娘向男方家长及亲戚长辈行礼的风俗,是新娘首次正式拜见男方亲属的仪式)。
从某种程度上讲,坚守传统也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代化。只是有一点他们非常明确,那就是韩国民族不可能也不应该放掉所有传统而去无限地靠近西方现代社会价值观,自然,这里也包括美学理念。聪明的韩国人也很善于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文化的平衡点和民族精神的支撑点。在服饰文化方面,表现在一方面对于儒家传统美学的坚守和发扬,另一方面又以开放的姿态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从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韩国现代服饰文化。譬如他们设计的女性正装,既有板型严谨、柔中带刚的欧美风格,又具精致典雅、含蓄高档的日式特点;再如休闲装,宽就宽到极致的阔腿裤和瘦就瘦到极致的紧身衣则是受美国文化影响,淋漓地体现出豪放的美国风格;还有将色彩鲜艳的宽大运动上衣配上淑女味十足的百褶裙,则是韩国女生“韩美合璧”的独创时髦穿法。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哈韩”一族的狂热了,毕竟,鲜活的“东方+西方”流行文化最容易引起我们的文化共鸣。
服饰文化的高度发达使得韩国人可以“体面”地面对世界。然而在韩国,又岂止是外表的体面呢?他们内心深处坚守的是一个民族自尊、自强、自爱的骄傲情怀,即便有时因民族性格及敏感历史的诸多因素会有些过激的行为,但并不影响他们整体的优秀和可爱。或许是基于地缘岛国的忧患意识以及民族自强的爱国心态,他们对于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借鉴,其开放意识要比我们更彻底、更有力,而在维护民族和传统文化方面,他们坚守心态又比我们做得更细致、更认真。也许这两点才是“体面”的韩国带给同样要面子的我们最值得深思的地方。
美食篇:韩国的味道
对于韩国人来讲,泡菜是一种力量。有两个事例可以佐证。一是1994年美国世界杯期间,韩国足球队开赛前大发雷霆,因为美国主办机构居然没有给他们提供泡菜。后来泡菜一下肚,韩国人当场生龙活虎,搞得卫冕冠军德国队后来只能通过犯规才能顶住其猛烈的攻势。而在时隔8年后的韩/日世界杯上,据说也是借助泡菜火辣辣的力量,韩国足球队才能表现神勇,进而方能打入四强。
自然,没有人会把这样的传奇当真,不过韩国人人都爱吃泡菜却是不争的事实。萧伯纳说:“没有比热爱饮食更真诚的爱。”那么对韩国人热爱泡菜,我们不妨持一点酸溜溜的善意嫉妒心态。正如韩国一首古老的童谣唱到:“啦呀啦,没有泡菜叫我怎么吃饭呀!”歌词就此一句,反复咏唱,令人不禁心动、胃动,恨不得马上就能爽爽地来几碟色彩诱人的泡菜。
韩国人上至总统、下到百姓,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泡菜,甚至还堂而皇之地将其摆上了国宴,即便是韩国的西餐厅或快餐店也要“入乡随俗”,派生出泡菜意大利面、泡菜比萨、泡菜沙拉、泡菜快餐等韩式西餐来。由此看来,泡菜在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远远超越了一道佐餐菜肴的层面,升华成为一种特有的传统和文化,成为韩国人别有情趣的生活象征。据说,韩国的青年男女一旦发现彼此的泡菜口味不同,就不再
nlc202309040534
深入发展恋爱关系了。而热恋中的男孩第一次邀请意中人用餐,常常会特意点上一道泡菜,然后细心观察女孩咀嚼的表情,借此断定如何与之交往。在他们“吃泡菜识女人”的心理游戏中,女人口味偏好辣,必然野蛮;口味偏好甜,相对温柔;如果把一盘全吃光了,则说明能省钱会过日子。在韩国家庭中,丈夫基本不当众炫耀自己的老婆,外人也不会贸然夸奖别人的妻子。关于老婆的评价,还是集中在一个泡菜上。如果丈夫对自己的老婆非常满意,就会向客人落落大方地推荐老婆做的泡菜,而客人在品尝泡菜之后,不用见面,也就知道女主人是什么品位了。自然,韩国的泡菜文化里女人永远是主角,这大概是因为韩国的男子都知道“君子远庖厨”的道理吧。
泡菜的最高境界应当缘自韩国的阿妈妮——50岁以上的母亲们,泡菜只有出自这些母亲的手才能生发出无穷的滋味,牵带出无边的想象,所以,韩国的“阿妈妮泡菜”堪称泡菜中的极品。在韩国的许多传统家庭中,一坛泡菜的原味卤汁可以传承9代人:曾祖母传给祖母,祖母传给母亲,再由母亲传给明媒正娶的儿媳,然后接着往下传……所以,真正的韩国泡菜是用母爱腌制出的亲情,岁月愈久,味道愈浓,以至于韩国人把泡菜的好味道称为“妈妈的味道”。也许正是出于对母亲的挚爱和感激之情,韩国人才把泡菜称做“孝子产品”。
韩国泡菜还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大概在隋唐时期,中国古代的发酵类食品“菹”便传入处于三国时代的朝鲜半岛。韩国所处地理位置冬季寒冷、漫长,所以在古代,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乳酸菌是韩国人从食品中取得必要营养的一种途径。最初的泡菜只是用盐来腌制蔬菜,16~17世纪,传进来的辣椒使泡菜的制作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于韩国海产品多,辣椒可以去除鱼类制作泡菜的腥味,因此辣椒被认为是更好的主调味品而被积极利用起来,从而改变了用盐腌制泡菜的方法并延续至今。从此,“红通通、麻辣辣”便成了韩国泡菜最具特色的吃点和亮点。
韩国人的日常饮食简单清淡,讲究生活艺术,注重生活质量。譬如韩国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硬是把一个普通的泡菜做得有形有色、有滋有味。你看他们或以泡菜为馅,制成汉堡包、三文治、比萨饼、寿司、水饺、烧麦;或巧借原料形体、颜色,制成各种鱼形、动物、植物、花朵等各类点心装饰。而泡菜的原料可不单单是白菜、萝卜,章鱼、海参、虾、螃蟹、鲍鱼、各种水果、树叶、人参等都可以被韩国人“泡”成美味菜肴。据说韩国人可以做出千余种口味的泡菜。韩国的泡菜不但味道鲜美独特、利胃爽口,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提供给人体大量的维生素B,同时其中富含的乳酸菌又极有助于消化。那么韩国人把泡菜当作韩国饮食文化中的“国粹”、视为“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文化遗产”也在情理之中。
韩国人总以为泡菜是世间至味,并期望全世界都能共享这一美味。从1994年起,韩国人便大张旗鼓地在光州市创办了风味十足的泡菜节。在泡菜节的现场,你才可体会到韩国人对于泡菜的那份执著和热爱,或是高手一枝独秀,或是情侣双双合伙,或是全家一齐上阵,纷纷拿出“绝”活,“泡”制他们对于生活的企盼和热爱。甚至各国的外交官员也被请来“秀”场,经他们之手的泡菜自然“洋”味十足。也正是韩国人的努力和用心,小小泡菜竟也有“大”文章可做,还真是成就了一种泡菜文化,创造出一个泡菜产业。如今韩国的泡菜已出口中、美、日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可赚取约十几亿美元的外汇。
从某种程度上讲,韩国人的性情犹如韩国的泡菜,辣得痛快,爽得可爱。那刚烈的国民性呈现火一般的激情和铁一般的意志,往往令人肃然起敬。譬如我们在电视新闻里看到韩国义士切指的抗议行为,那是自古代留下的传统,是韩国人表示最高决心的象征行为。这种刚烈的性格表面上看来是不知变通,实际上是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肯姑息。(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王 凯
4.上初一的感受作文 篇四
上初一的感受
似水流年,今天的我们已不再是在草地里玩过家家的小朋友;今天的我们已不再是大声朗读“床前明月光”的小学生;今天的我们已经告别童年,告别朝夕相处的六年小学,走向青春。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来到了人大附中,走进了初一生活。
开学那天早晨,我背起了早已准备好的书包,早早地来到了那所陌生的学校,回到了学校,回到了学习的气氛中,在阳光的辉映下一切的事物都是亲切的,没有繁华的街道中的堵塞,没有了人山人海的商场的喧哗,只有教室里发出的朗朗的读书声,下课同学在操场上打闹,和外面的世界相比我认为它就是一个天堂!这就是回到学校给我的第一影象。我找到自己座位,拿出崭新的笔记本,愉快地写到:从今天开始我了,一定要努力学习,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每一门功课。不管我以前怎样,在这里,就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父母。
上初一的第一天我就感觉课程比小学多了,作业也多了,每天的时间都抓得很紧。所以我得到的结论是要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时间,是搞好初中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正确运用它,就会使我们再学习中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上初一了,第一个感觉是新鲜。校园是那样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老师讲课是那样富有活力、引人入胜;同学们相处是那样融洽、愉快;现代化的图书馆、电教中心、网络中心以及实验室又让我流连忘返。这一切与小学都有着很大差异,是我感到无比新鲜、有趣。
上初一了,再有的感觉便使紧张。在中学,尤其是优秀的中学,学习的竞争相当激烈,从而也会有一定的压力。稍不留神成绩就会拉在队伍后面,所以丝毫不能放松,要时时都处在学习状态。我们必须要适应这种紧张的学习气氛才能在三年的学习中取得成绩。
上初一了,既激动又期待还紧张。但无论如何,从一点一滴做起,融入到新生活中,让我们以昂扬的心态面对初一生活。
初一的感觉
初一的感觉
似水流年,今天的我们已不再是在草地里玩过家家的小朋友;今天的我们已不再是大声朗读“床前明月光”的小学生;今天的我们已经告别童年,走向青春。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来到了人大附中,走进了初一生活。
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对新的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面对初一生活也有许多感受。
上初一了,第一个感觉是新鲜。校园是那样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老师讲课是那样富有活力、引人入胜;同学们相处是那样融洽、愉快;现代化的图书馆、电教中心、网络中心以及实验室又让我流连忘返。这一切与小学都有着很大差异,是我感到无比新鲜、有趣。
上初一了,第二个感觉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开学典礼上,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把美好的心愿系在气球上,放飞到蓝天。大家的愿望各色各样,有的希望做个音乐家,把中国的传统音乐推向世界;有的希望做个记者,让全人类都为中国今天的飞速发展而惊叹;有的希望做个文学家,让人们听到社会角落里的弱小声音……理想要通过行动才能实现,初中这三年,我们会给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朝目标一步步迈进。
上初一了,再有的感觉便使紧张。在中学,尤其是优秀的中学,学习的竞争相当激烈,从而也会有一定的压力。稍不留神成绩就会拉在队伍后面,所以丝毫不能放松,要时时都处在学习状态。我们必须要适应这种紧张的学习气氛才能在三年的学习中取得成绩。
上初一了,既激动又期待还紧张。但无论如何,从一点一滴做起,融入到新生活中,让我们以昂扬的心态面对初一生活。
感悟初一
在这初一的一年学习中,我保留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但也留下了许多遗憾!在这第一年的初一生活中,我得到了许多,但也失去了不少东西。
在学习中,得到的自然是新知识、新学问、新视野和新感觉,而那种难以言语的压力感也在逐渐增多,家长们变得更加“忙”了。一会儿问“学习怎么样啊?”一会儿又一句“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会儿呀!”他们变得更加得苦口婆心,安排好我一些的后勤工作,稍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就问长问短。帮我弄好了全面方的服务,说只要我好好学习,真是压得我差点儿喘不过气来。
进入初一后,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太累了,虽然忙了点,但也使我的生活充实多了,而这种生活也不再是丰富多采的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忙忙碌碌着个词了。早上,背上沉重的书包,迎着第一缕阳光来到学校。放学后,与夕阳做伴回家,每天如此。星期天,还要做老师布置的大量习题。
进入了初中,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原来在小学里成绩一直不怎么样的同学的潜力也渐渐发挥出来,大家都在明争暗斗。很多人经过努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始终不明白,有些人玩得很厉害,为什么仍能考出这么好成绩?而我努力过,却始终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刚上初一的时候,我就很胆小,我的成绩与我的胆小有很大的关系。上课不敢发言,有了见解不敢说出来,这让我的语文成绩一再下降。
是的,初一真的像是一杯茶,等待着有勇气的人去品尝、去感受!
如果说初一是100米的起跑,而我却绊了一下,那么初二就是发力,初三就是冲刺。
时间过得真快,新的一个学年即将来临,我绝对不会再放任自己,因为每个人都在努力向前冲刺,我也要改掉不足,我相信我一定能行!
加油吧
我的初一生活
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逝去了天真烂漫小学时光,我跨进了中学校园的门槛,开始了我五彩缤纷的初一生活。我刚进入初中的第一天,我心里非常兴奋,因为我看到了自己六年的劳动成果。记得在小学我是多么渴望能尽快的进入初中,今天我终于实现了我的梦想。
当我走进一个新的班级时,看到一位位新同学,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我想起了那活波可爱的小学同学。看到每位新老师,他们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让我想起了我那慈祥的启蒙老师。我看到了这宽阔的教室,使我想起那狭窄的小学课堂,我的初一生活是“酸”的。
当我在座位上闷闷不乐时,同学们都在一旁问长问短。当我需要帮助事,他们都身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我,因为我在小学并没有在学校住宿过,还不熟悉。每次我没有水用,他们都不?思索的去帮我抬水,一刹那我感受到了我的初一生活是“甜”的。
在段考的时候我没有考好,看到那人人讨厌的符号“叉”时,听到老师批评的话语,回到家父母就急着问我的分数。我无可奈何,只好硬着头皮把成绩告诉父母,这时我感到我的初一生活是”辣”的.
期考快要来临,作业;试卷逐渐增多,光是作业就压得我咽不过气来一张张白白的试卷又来了,在学校写、在家里写;课上写、课下写;白天写、晚上写……一整天都没有闲的时候,这是我感到我的初一生活是”苦’’的.
我的初一生活真有趣,参杂着“酸.甜苦辣”,这些只是我的初一生活的一些插曲,这个集体给我带来了无比的欢乐,使我的生活更充实动人愉快……..
千言万语,只有一句话:我爱我的初一生活!
感悟初一
茶;已上,人心,却未归。我坐在椅上,面对茶杯,我不知所措。时间如泉水,一点一滴的茶水已经乘满。我胆怯地揭开茶盖。茶水透出诱人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在那绿色的茶水中,我仿佛看到它正向我微笑,向我招手。我鼓足勇气拿起茶杯,眼盯茶水,努力喝下第一口茶。那茶水送入口边便滑向口中,苦涩的茶水在我口中直打转。苦!苦!一直苦到心里!我忙盖上茶盖,但我的脑中对我说了声“不!”我又缩回了颤动手。绿色茶水微微泛光,我的心缓缓平静。我更害怕去喝下一口茶。但大脑的指令是“喝,喝,喝!”我面对那杯水,咽下口水去品味第二口茶。茶水已在口中,我不想去品尝,但又不能不品尝。我缓缓地,缓缓地,茶流入咽喉中。不,又是一种不一样的品味,苦涩中似乎包含着什么,馥郁清香,我感到一股莫名其妙的感受在向靠拢,茶水已喝了一大半,我迫不及待地去品味第三口,茶水刚入口中便感到甘甜藏在那苦冽当中,正所谓苦中藏甜啊!有勇气去喝最后一口,一饮而尽,好不痛快!我在最后一口中感受到成功,甜蜜和喜悦。
初一像杯茶,等待你去品尝,有勇气去品尝,不要胆怯,伸出手,伸出你那有力的手,接过茶杯快去品尝,品尝......
饮料青春
到了毕业的那个学年,才真正感受到,将来离我并不远。但依然如清水般纯净,没有些无谓的烦恼,知识努力地为考一个重点中学而奋斗。
我等待着成长,想象着成长;等待着将来,想象着将来。就在即将毕业的那一段时间,我疯狂地等待着初中生活的到来,我对未来是那样的憧憬,我焦急地等待着。
将来真的不远,很快,携着我的等待,携着我的崇敬,携着我的努力的成果,我走进了初一。
初一的生活想可乐那样,充满着激情,但是对自身却没有益处。初一的生活就是这样,我不断地结交新地朋友,不断探寻好玩的事情,不断感觉原来的我“见识”真是太少了。
我会和朋友整天在大街上逛着,兜里揣着一笔金额不小的钱,到处吃喝玩乐,买衣服和首饰;我会和朋友叛逆地逃出补课现场,并享受一份偷来的自由;甚至,我会对某个优秀的女生产生朦胧的好感,甚至我会写下些风花雪月的词句。是的,初一的生活充满激情,充满神秘,充满大胆着反叛和大胆。但是,这对我自身却无益处。
上初中后我的几点新感受
9月1日,我升入了上地实验学校,开始了我人生的关键时期---中学。
初中生活充满了新奇和创造,充满了智慧与魅力。丰富多彩的课程,让我们目不暇接,课上,同学们的奇思妙想,老师的学识渊博,让我们享受着快乐,开拓视野、探究奥秘,不断充实自己,并且更多的展露自己的风采;初中是最幸福的,有最要好的朋友,有最热情的老师,有我最依恋的班集体---初一(1)班。在这里,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明天的希望!
但是,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变化和挑战---甚至让我们措手不及。从小学的轻松生活直接转换到了严谨求实的紧张学习氛围,课程的增多,老师讲课的“神速”,还真是让我有些吃不消,第一次摸底考试考的非常不理想,乱上加忙,弄得我在小事上也经常出错。
这时,我才发现了中学学习的紧张,明白不用心不在意是不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步落下,就会步步在后,再想跟上就不是那么容易啦,毕竟,在这个学校里,到处都是“藏龙卧虎”,可都是不好惹的,呃……
我下定了决心,准备从数学攻起。88,98,100!从第一次的将将得“优”,到满分,真是不容易。看着成绩,我心里那叫一个美!“只要我认真做,什么都是能做好的,”我在心里说,“这就是个例子。”这次数学的成功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又是一个科目,最令我头大的英语。人家说,初一是英语的基础,我想,我一定得学好,以后这可是一种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呢。通过几次考试,我发现了漏洞,一是有的小地方马虎,二是自己基础不扎实,复习不够。找到缺点就好办啦,今后我会努力改正的!
初中的生活虽然很紧张,但也是很快乐的,刚刚过去的十年校庆嘉年华真的是让我们难以忘怀。我们讲述奥林匹克运动史,一班用自己的汗水、团结拼出了五环、SHD101和。我希望以后在这个班集体里,我们能互帮互助,各尽所能,打造出一个和谐的金牌集体!
愿我们初一学子能实现开学时对学校的承诺:
今日,我以上地为荣;明日,上地以我为傲!
初一生活二三事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从指缝间悄然飞逝,我已经在人大附中这美丽、温暖的校园中生活了近一个学期。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帮助、父母的`呵护,都像一颗颗种子,在我的心中扎根、发芽,结满了感激的果实,这每一颗沉甸甸的果实,都包含着一个动人、美丽的故事。
Happy
Birthday
“生日快乐!”妈妈刚一进门,我就大声地喊道,似乎要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听到这真挚的祝福。我小心翼翼地端来插着音乐蜡烛的蛋糕,把它送给了妈妈。透过摇曳的烛光,我猛然间发现妈妈苍老了许多,又有几根皱纹悄悄地爬上了妈妈的额头。妈妈的眼里满是幸福与期盼,却也不乏一丝苍老与疲倦。正如《烛光里的妈妈》中所唱,妈妈就像这根蜡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我再也忍不住了,含泪在卡片上轻轻流泻下我的感受:“妈妈,你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成长的道路;您就像一只辛勤的蜜蜂,为我采撷成长的花蜜;您就像一捧清澈的泉水,滋润我的心田。我将用我的心来抚平您额上的皱纹,用我的成绩来报答您对我的养育之恩,妈妈,我爱您!
苦涩
汗水温暖
“孩子,别伤心了,老师宁愿不得名次也不愿看到你受委屈!”接到短信的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泪水的聚焦是手机屏幕变得模糊了,我的思绪不禁飞到了练习的时候……
学校要举行跳绳比赛了,全年级都在积极地准备,我们班也不例外。一天下午,我们全班去练习跳绳,刚开始,我还能跟上大家的节奏,可是,好景不长,随着速度的加快,我有些力不从心了,总是绊到绳,同学们的不屑与指责,都像一把把锋利的匕首,直插入我的心中,我的心像那血的残阳般血红。
望着老师给我发来的短信,我心中的伤口似乎愈合了许多,我暗下决心,就算是为了老师,我也要练好跳绳,为班级争光。比赛前的每一个晚上,楼下都会出现我和妈妈练跳绳的身影……
比赛的日子到来了,我的血液在那一刻沸腾了,寒冷的风也不再刺骨!在比赛时,我表现得异常出色,我们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欢呼的人群中,我又看见了老师的笑脸……
在初一的生活里,类似的事情还有许许多多:当统练与高分失之交臂时,感受到同学轻抚我肩膀的手传递的安慰;当参加扫除奋力参与时,感受到老师关切的眼神中包含的认可;当解决一道难题长出一口气时,感受到妈妈动人的微笑中充满的鼓励……这一切的一切,都会使我永远的珍藏,是它们给了我温暖。虽然这些事情都已过去,但在我心间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来源:作文 m.1410249252/
5.上梦想课的感受 篇五
4.1杨小雨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梦想,所以我们学校就有一个课叫梦想课.今年的梦想课,是教我们挣钱,听到这里,我非常高兴,因为我没有自己挣钱,总是向妈妈爸爸伸手要钱。上了这个梦想课,我相信以后我一定不会向妈妈、爸爸伸手要钱。
(魏祎琳)梦想课能给同学们带来快乐,也能让同学们知道什么叫爱。
“理财”梦想课的感想(朱文博)
今天,潘老师给我们上了理财的梦想课,不仅感受到挣钱的乐趣,还让我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潘老师带着我们玩了几个挣钱的游戏,我觉得最好玩的是金币组合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男生代表1元,女生代表5角,后来再交换,要围着桌子转圈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老师说的钱数站在一起牵着手,站错了就重组.游戏开始了,只听潘老师说了一声“一元五角”。同学们赶紧找组合对象,“哦,错了,重新来。”同学们又赶紧组合。组合好了就告诉老师,生怕被别人组抢先了一步。我们组的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组合在一起。老师奖励我们组五元钱。
这个游戏太好玩了,我从金币组这个游戏中体会到了挣钱的乐趣。
上梦想课的感受
(舒珊)
当上梦想课时,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因为在梦想课上可以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还可以和老师讨论问题。
上梦想课就是我的天堂。那天堂的后面有许多的书。每次去上梦想课我就会感到那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只要走进那梦想教室,我就会把所有的烦恼忘记。
上梦想课是世界上最开心的一件事。
梦想课的感想 杨若涵
6.上空中课堂的感受作文 篇六
你们知道新冠状病毒吗?它可是病毒大魔王,就是它让很多人害怕,让很多人躲在家里,让很多人失去自由。
哎!我不能像平常一样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上课,只能上“空中课堂”。第一次听到空中课堂我以为在空中上课呢?空中要怎么上课呢?我还真不知道。后来听妈妈说空中课堂可以用手机、电视、电脑上课。真好奇,我真期待呀!
第一节是语文课,我提前一天就准备了书和笔记本。开始上课了,“咦,屏幕上出现了一位女老师,为什么不是郑老师上课啊,我都好久没看到郑老师了,真想念她呀!”“陈俊言,上课注意听讲,记得做笔记。”说完妈妈就去洗衣服了。我傻傻地坐在手机前上课,一节课上完了,都不知道哪些要做笔记。平时郑老师都会提醒我们哪里要做笔记。哎,等一下一定会被妈妈骂。
接下来请马上完成《课堂作业本》第四题,第5(2)题,请陈俊言……陈……私信拍照郑老师。“妈妈,郑老师布置作业了,我有一题不会。”妈妈训斥道:“不是提醒过你写笔记吗?我脑子蒙了,吞吞吐吐说:“我……我……没有做笔记。”妈妈瞪大眼睛,大发雷霆:“你竟然没写,你是怎么上课的。”我委屈地点了点头。妈妈叹了口长气,只好陪着我重新再看一次视频,边看边指导我。
7.上大学的感受 篇七
1.教师朗读古文佳话, 揭题导入。 (人生苦短, 知音难求;云烟万里, 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 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2.学生读题《伯牙绝弦》, 指名说一说课题的意思。 (重点说说“绝”字)
二、初读诗文, 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教师指名朗读, 并给予指导。
2.学生再读课文, 根据自己对古文意思的理解, 尝试读准节奏。
3.指名读, 教师指导重点语句的朗读。
指导: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4.老师标出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诗文。
5.教师范读诗文, 学生感受老师朗读 (节奏、情感等) 。
三、再读诗文, 理解内容
1.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 教师梳理并确定重点内容, 相机导学。
2.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教师教给学生理解诗文的方法。 (联系课文注释、联系背景资料、联系生活体验、借助课文插图)
3.个人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文的意思, 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诗文的理解, 教师给予引导、点拨, 并整合出诗文的意思。
5.学生对照译文, 说出诗的原文内容, 看着原文内容说出诗文意思。 (直译)
四、精读诗文, 感悟知音 (
一) 相遇相知。
1.根据学生读懂的内容, 导学两知音相遇相知。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重点研读: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3.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伯牙可能想到很多事物, 都可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他志在清风, 志在春雨, 也志在明月。假如你是钟子期, 你会怎么表达呢? (参考词语:清风徐徐、明月皎皎、春雨绵绵、杨柳依依、炊烟袅袅、流水淙淙……)
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志在清风, 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
志在春雨, 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
志在明月, 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
志在____, 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
志在____, 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
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
4.这才是真正的知音!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5.此时此刻, 伯牙心里会怎么想呢?
(二) 知音之死。
过渡:无奈世事难料, 子期不幸染病去世。
出示句子:“子期死,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 终生不复鼓。”学生读文。
1.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伯牙当时的心情怎样?
2.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 请再读这句话。
(三) 回悟知音。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本书里, 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 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 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出示诗歌, 教师配乐朗读)
8.上大学的感受 篇八
安纳西
安纳西,法国东南部小城,位于罗纳-阿尔卑斯大区的上萨瓦省,是个邻近瑞士国界的城镇,城里的瑞士风味要浓于法国风味。安纳西Annecy是法国阿尔卑斯山区最美丽的小镇,人称“阿尔卑斯山的阳台”,又称“萨瓦省的威尼斯”。安纳西湖的水来自阿尔卑斯山的冰雪,被认为是全欧州最干净的湖。即使在冬天,安纳西的山也是青的,水也是绿的,景观自然,生活悠闲。
从西部山区来的休河流经整个老城,并在市政厅前注入安纳西湖。沿河的小街上都是露天咖啡馆、纪念品商店、旅店和餐馆,而楼房的拱廊前和过河的桥头上种满了鲜花。休河中央岛上的锥形宫殿“岛宫”和老城主要小街圣克莱尔路尽头高坡上的安纳西堡,都是安纳西标志性的古代建筑,它们与城区的小街、流水、鲜花和游客构成了安纳西老城浓烈的旅游景观。在穿城而过的运河附近,有瑞士人卢梭曾经居住过的房屋。这座城镇虽然在法国,但却能感受到瑞士的气息。
奥地利
哈尔施塔特
哈尔施塔特镇(Hallstatt)是奥地利上奥地利州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一个村庄,位于哈尔施塔特湖湖畔。提起哈尔施塔特,人们总是想起这个小镇悠久的历史以及产盐的特色,所以这里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小镇”或“世界最古老的盐都”。这个小镇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是奥地利最古老的小镇之一。
走在狭长的小镇上,还能时不时看到各种各样的木头路标。在一个路口,一块木牌上刻有三个箭头,上面写着路的名称;一家旅馆在附近的墙上挂着画有一个男人在床上呼呼大睡图案的木牌作为路标;一家饭店索性在外墙装饰着木头做的鱼头,告诉游人千万别错过美味;而学校、公司等也都有各种木头标牌指示。
意大利
马纳罗拉
马纳罗拉小镇位于意大利利古利亚,这是一个处于悬崖上的小镇。海边的马纳罗拉火车站,在站台上就能看到美丽风景。火车一路翻山过隧道,每到一个车站都是一片豁然开朗的海。陡峭的山崖,满山的葡萄园,彩色的房子和清澈的海水是这里最大的特色。
魅力渔村马纳罗拉是意大利北部海滨小镇五大渔村之一,是最小的一个。彩色的建筑在意大利充足的阳光下更显明媚,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闲适的海边氛围,因为车辆是不允许进入小镇的。游客可以坐班车、坐船或步行来到这里。
瑞士
格林德尔瓦尔德
格林德尔瓦尔德位于瑞士艾格峰的北麓脚下,面向贝塔峰,沿着险峻的地势拥有两条冰河。作为游览少女峰的阿尔卑斯小镇,倍受欢迎。周边的费尔斯特、曼丽、少女峰、翁根等将这里的风景融成和谐的画卷。
格林德尔瓦尔德同样也是和策尔马特齐名的登山运动员的基地之一,除登山家们经常到这里来以外,年纪大的人也适宜在此休养。碧蓝的天空、美丽的高山草甸、雄伟的雪山、神奇的山地湖泊、变幻莫测的四时美景,使这里成为徒步爱好者们一年四季都能圆梦的天堂小镇。在瑞士,格林德尔瓦尔德还是最受欢迎的滑雪地之一。
法国
科尔马
科尔马(Colmar)是法国东北部阿尔萨斯的一个小镇,也是上莱茵省首府。科尔马与德国只有咫尺之遥,莱茵河水环绕小城,使其素有“西欧威尼斯”之称。隐秘的地理位置以及绝美的景致使得科尔马被称为画一般的小镇。小学课本中,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讲的正是这里的故事。
科尔马镇内有一个由许多不规则形状的广场组成的广阔步行区,广场之间的道路穿插着圣马丁教堂、人头屋等等历史名胜。伊尔河支流酪赫河从科尔马静静淌过,清清的河水荡涤了浮躁的尘埃。科尔马仍然保留着16世纪的建筑风格——木筋屋,由木材搭建的多面形屋顶,独特的设计,每栋皆具个人品味。一座座木屋,使小城充满了浓郁的阿尔萨斯风情。可以说科尔马是阿尔萨斯的缩影,它有过辉煌的历史,城市充满文化气息,懂得保存及发挥古老的建筑遗产,同时亦能给人友善热情的感觉。
中国
波密
波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帕隆藏布河北岸。
历史上的波密曾长期脱离西藏地方政府管理,成为藏东南高度自治的一个独立王国。特殊的历史经历造就了波密既不同于康区、又异于工布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
淳厚的高原气息、浓郁的乡土特质、明丽的雪域色彩、独树一帜的民俗风情、无与伦比的自然环境……这些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波密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它素来享有“西藏的瑞士”、“绿海中的明珠”、“雪域的江南”、“旅游之胜地”等美誉。
在穿越川藏公路南线时,波密的出现会使你眼前一亮。这里位于雅鲁藏布江东岸,3、4月份为桃花盛开的季节,四周高耸的雪山包围着波密小村庄,大片的桃花、油菜花、青稞把田野染得红、黄、绿一片。这种韵味独特的美,令人欣喜若狂。
英国
库姆堡古镇
库姆堡是英国科兹沃尔茨丘陵地带南部的一个村庄,也是全英古老街道保存完好的村庄之一。库姆的意思就是指山涧,这里是布鲁克峡谷的下游,沿着古老的街道向前走,两边的房屋古老而典雅,街道不长,游客也不多。
9.在诗意课堂上感受文字的力量大全 篇九
——听课有感
12月3日,现场听了王崧舟老师的两节课《孔子游春》和《桃花心木》以及一场报告。听完课,听完报告,我深深地感到:“大师就是大师,大师的课堂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王崧舟老师推崇诗意语文,他的课堂语言像灵泉一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语文味十足。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不只局限于对课文的学习,他还善于旁征博引,不漏痕迹的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想自由飞翔。在这两节课里,我看到了一位名师的大气、从容、自信和淡定。在每节课的一个多小时里,孩子们学得是那样认真。他那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准确简练富有磁性的语言无不吸引着我,他那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也无不吸引着孩子们去读懂课文。在这里没有强迫没有灌输,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就像春雨那样滋润着孩子们。真正地实现了孩子们是课堂的主人,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很好地把老师的启发和引导的地位表现了出来。
10.上大学的感受 篇十
老师们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感受教师职业的幸福》。
幸福在一百个人的心中就有一百种不同的解释。“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胡虏肉”是岳飞的幸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藏之深山,传之后世”是司马迁的幸福,“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是范仲淹的幸福,“晨兴理荒穗,带月荷锄归”是陶渊明的幸福,是的,文臣以政治清明为幸福,武将以立功沙场为幸福,史家以作品传世为幸福,隐士以回归田园为幸福;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下子捡到十个矿泉水瓶对捡垃圾的人是一种幸福,侥幸捡到一万元钱对一个贫困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幸福,而对站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的我们来说,收到一封学生的问候信,接到学生的一个报喜电话却是我们的幸福。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超越物质的人生追求,是一个人的精神归宿。
魏书生说:“生活要跟最低的人比,你就幸福极了。”与某些单位相比,我们教师上班时间确实较早。但马路上的清洁工,楼底下送奶的人,建筑工地上的工人,路边上卖早点的人,他们必须要起得更早,才能够从容地做好他们那份辛苦的工作。同样的生命,与他们相比,我们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
中学历史老师纪连海曾说:“最幸福的事是用自己的人格学识影响了学生的人生。”看全国优秀教师贾福梅,她是如何快乐工作的。她貌似柔弱,实则坚强。她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为许多孩子带来了光明,让他们收获了价值非凡的人生。面对青春期和叛逆期的孩子,她从学生的感受出发,说话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第一次温和地说,第二次依旧温和地说,如果不听,就再换个角度,依旧温和地说。她做到了幼吾幼及人之幼,她的母性在她的教师岗位上得到了最大最好的释放。她让学生感受到除了妈妈以外老师就是最关心他的那个人。一次次的宽容和耐心连为人父母做好了都很难,何况没有血缘关系的教师呢?但贾老师却一直这样做着。而正是这一次次地耐心和宽容才凸现了我们教师专业和可贵。谁懂学生心?惟有真爱学生,宽容学生,理解学生,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教师!在座的各位都是勤勤恳恳,用心工作的优秀的老师,只是没有像贾老师那样幸运地获得某些耀眼的光环,但我们也收获了贾老师那种价值非凡的人生。拥有人格魅力和价值非凡的工作的人,不是最幸福的吗?
孔子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幸福。人只有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值得回味的价值和幸福。在日常琐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虽然因高负荷的工作量,感到非常疲惫,但因此也收获了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不能因为目前的世风日下,某些人腐败,好像整个社会都没救了,就自暴自弃降低我们的职业道德;我们不能因为暂时的不够富裕,就自卑就落魄。反而我们更要努力提高我们的精神生活和道德情操。我们要心中充满爱,努力提高我们的师德标准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从而成为引领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前行者。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这样想这样做,那么我们曾经不平衡的心理也将会变得平静和坦然,我们教师也将变成引领整个社会价值观改变的前卫人物,从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敬仰。能够受到他人敬重不是一种极大的幸福吗?
教师是一种普通的职业,我们需要日复一日的付出我们的爱心和耐心。我们长期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职业幸福感在下降。我们虽然做的都不是了不起的大事,可这些事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却极为重要。我们能够衣食无忧的如此幸福地生活着,依靠的是学生背后的众多纳税人的辛苦劳动!我们领的薪酬是纳税人的劳动价值,我们就要为纳税人做事,为他们的子女做事,尽我们所能回报纳税人。没有他们的劳动哪来的教师工资,无论我们处在什么岗位上,干着怎样的不同性质的工种,同在校园中,都是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纳税人。我们怎敢随随便便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呢!
校园无小事,一言一行总关情。每次学生提出疑问时,我们耐心地为他们解答;每当有学生生病时,我们给他们端上一杯热水;当学生犯起重病时我们及时联系家长,直到家长接走我们的心还在担心不已。这些对我们来说是举手之劳,对学生不就是一种随风潜入夜的情感滋润吗?这不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幸福吗?
学生也常常被我们这些平凡的举动而感动,我们也会因学生的感动而幸福着。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连无色无味的水都懂得感动而呈现出幸福美丽的结晶。也让我们带着感动去做事,教育我们的学生,引领他们走向健康的未来,同时也收获着桃李满天下那种教师独有的职业幸福。
只有这样,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才充满自豪的说,在各行各业中,只有教师职业才是最幸福地职业,并且永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11.上大学的感受 篇十一
在资讯碎片化的年代,新周刊的年度语录图书所做的,就是经过编辑、筛选,把散落在各大媒体及网络平台的、反映本年度各个领域的声音收入一本书,希望为这个时代补白。因其五花八门、南腔北调、原汁原味,读者可以将之视为一盘原声带,一个简易记事本,一册在手,可以回顾这一年度发生的大事小事。因其忠实记录,年度语录图书已经拥有固定读者群,包括传媒、创意、广告等界别人士。也作为政府机关一年盘点的必备参考。
语录为新周刊十年经典品牌。全面梳理2013年,盘点专家新周刊与知道分子联手编选。把一个年度的时代现场,浓缩在由l000条语录构成的口述史里。2013我们一起走过,共同见证。迄今为止,新周刊《语录》已连续多年登上各大城市畅销书榜,成为最具有现场感、最个性化、最有趣的“中文甜点”。每年年底上市即抢购一空,成为各色人等的案头必备和年度珍藏。一定有话语在《语录》中遗漏,它来自你的偏爱;但也一定有声音从《语录》中走出,直接进入你的内心。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经历和见证的时代。这也是我们共同记忆、感知和聆听的世界。还原2013,且翻《语录》。
12.在大学的书桌上积蓄飞翔的能量 篇十二
而现实中的成东青——新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电影热播后, 接受央视访谈时就表示, 由于书没有班长王强和团委老师徐小平读得多, 自己在大学里就是一个被他们“随时被指责、被教导的人”。即使是俞敏洪功成名就之后, “甚至一听到王强说最近读到什么书, 还是会感到紧张, 会赶紧补上。”
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进行演讲时, 俞敏洪说:“我知道进了北大不仅仅是来学专业的, 要读大量大量的书。你才能够有资格把自己叫做北大的学生。”
有一张在网上迅速传播的照片大概与俞敏洪所说的类似, 尽管照片不一定是真的。这张照片是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四点的情景。照片显示此时的图书馆, 灯火通明, 座无虚席, 众多学子埋首书本学习。图片配了这样的文字:哈佛是一种象征。
现实的哈佛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个图片所要传递的信息。央视《世界著名大学》一位制片人在到访哈佛后说, 在哈佛, 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他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据说, 哈佛的老师经常给学生这样的告诫:如果你想在进入社会后, 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 那么你在哈佛的学习期间, 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在哈佛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种, 学习, 学习, 再学习。”
其实, 在时下的中国, 并不缺这种“三更灯火五更鸣, 正是男儿读书时”的情景, 只不过这更多是出现在应付高考的时期, 而在大学就不太普遍。而且即使有这样的寒窗苦读, 也可能是出于一时的兴趣, 未必能在整个大学期间坚持下来, 就像朱苏力教授2002年在北大法学院新生欢迎会上的说的那样, “也许你们很多人在入校之前暗暗下的决心很快就忘了——你可能不再早起到未名湖畔读英语了, 冬天就要到了, 也许你会赖在温暖的被窝里多睡一会, 一觉醒来, 该吃中饭了……”。
大体上而言, 中国的大学是属于“严进宽出”的类型, 进入大学后, 无论是从自身还是外在, 都让学生缺少学习的动力——招生录取时, 用精确的高考分数来衡量每一个想要进入大学的学生, 而在送他们走上社会时, 除了隆重的毕业典礼, 却不能给予更多的正能量。而美国的学生恰恰相反, 在大学之前, 学得很少, 但进入了大学就要拼命地学, 否则“宽进严出”的大学是不留情面的。这样, 他们在走向社会前, 就很好地利用了这段最有价值的黄金学习时光。当美国大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 积聚能量的时候, 为步入社会工作做准备的时候, 中国的大学生却在大学里迷茫、郁闷、无所事事, 等到要找工作时, 不少大学生才猛然发现没能好好利用这段时间。
这并非是要苛责中国的大学生, 或者吹捧美国的大学教育制度, 而是希望大学生珍惜大学的书桌, 并从此起步, 去了解和接纳自己, 去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 并培养自己认识世界的新的方式方法, 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 锻炼自己的能力, 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情商, 从而拥有让理想飞翔的本领。
曾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在《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中写到: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 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
对此,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在《上大学学什么》的文章中也有过类似的表述, 他从十个方面来告诫大学生如何才能充分地利用大学的光阴, 从确定目的、培养意志和毅力、建立自信心, 到打造思想力、敢于创新和独立思考、确立人生观, 再到善于朋友间的交往、注重实践力和行动力、专业收获与博览群书, 最后到注重人生和职业规划等等, 不一而足。
在谈到自己的学习体会时, 王辉耀说, “如果我能花60%的精力拿80分, 我不会花100%的精力去拿90分。我会拿出40%的精力来博览群书。我对文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诸多方面的广泛兴趣非但没有影响我的专业兴趣, 反而相辅相成, 形成了一种有机的内部生长。”他总结说, 一个有建树的人往往在大学期间不只啃那点儿课本上的专业课, 还扩充自己的眼界, 知识面, 因为在后来的工作中会发现机遇和真正有用的东西也许是你不经意间触及的知识。
这些成功的过来人的体会不可谓不算谆谆告诫, 其用心也不可谓不良苦, 这种他们成功人生的经验之谈也不可谓不对大学生有启发。但人的天分是有差别的, 成功是不太可能复制的。更何况, 对理想生活的期冀终究是难以和现实的制约和复杂的人性相匹配, 恰如一位学者所说:“人是这样一种动物, 他可以想象成功的生活, 却不能触到它;可以想象永久的幸福, 却知道自己会死亡;可以想象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但知道, 在自己有生之年, 有改善, 也微乎其微;可以想象轻松的生活, 当下过的, 却磕磕碰碰……人, 意愿无限, 干起事来却总受限制;愿望无边, 行动却要接受界限的奴役。”
无论是在世俗的眼光还是自己的评价中, 没有人的大学是完美的。但能从大学的书桌上汲取某种能量也能算作成功——这可以理解为, 珍惜好了大学书桌上的学习时光, 最终让他们转化成了一次成功的晚会主持、一篇发表了的精美漂亮的文章、一次完满的实习, 甚至是一张薄薄的奖状……
如果这些都没有, 也可以在书桌上磨练心性, 学习并培养一种独特的精神。俞敏洪在北大学习的时候, 成绩一直不怎么样, 但他从小就热爱劳动, 他希望通过勤奋的劳动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 所以从小学一年级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到了北大以后就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 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 这一打扫就打扫了四年。大家看他打水习惯了, 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 有时候他忘了打水, 同学们就冲着他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而他自始至终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后来新东方做大做强需要寻找合作者的时候, 他去找昔日的同学。那些同学被他劝说回来时的理由非常简单又让人惊奇——他们对俞敏洪说:“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并补充说:“我们知道, 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 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于是, 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
如果这些都办不到, 那就安心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书籍, 就当作是培养一种独特的气质, 当走出大学围墙, 在别离的六七月份走向社会大天地的时候, 还能喊出曾经在书桌上看到过的叶赛宁的一首诗:不惋惜, 不呼唤, 我也不啼哭……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 我已经不再是青春少年……
13.上大学的感受 篇十三
新人一定希望自己的婚礼是活跃的,活泼的。若除了司仪在说,一切都在沉默中进行,那样的婚礼注定是失败的。如何使来宾在婚礼上感受到婚礼的活跃氛围。自然一派婚礼策划公司给各位分享一下小技巧。
首先,在婚礼进行的过程中播放新郎与新娘相识相爱的场面,一起走过的那些时光,这样既能吸引来宾的眼球,又能使婚礼上的气氛high起来。这样就可以免去司仪一人在说的尴尬局面,来宾看着视频陪新郎新娘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感受他们的爱情,使婚礼的气氛活跃起来。
其次,可以在婚礼进行的过程中加一些小游戏,不像传统的婚礼一样就是规规矩矩的按照流程来,没有一丝娱乐,使来宾丝毫没有融入到婚礼之中,置身事外,不能使婚礼活跃起来。加入小游戏,让来宾都参加进来,就能够使气氛活跃起来。
14.我的大学感受 篇十四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戏,那么大学生活就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大学生活就是书中最美丽的一页;如果说人生是一次旅行,那么大学生活便是途中最美的一站。
大学是人生理想的起点,是梦想实现的开始。大学是奔向理想彼岸的船帆;大学是飞向理想天边的翅膀;大学是攀上理想高峰的基石。为了这个梦想的起点,我们十年寒窗磨一剑,那些刻骨铭心的日子如今仍旧历历在目。我们的努力换来我们人生理想的起点,我想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带着家人的期盼和些许的激动,我走进了理想的大学。刚进入大学,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在这个陌生的大环境里,我犹如一只小舟在大海中漂泊一样,一时之间找不到方向,我开始迷茫了。两个月之后,我意识到我不能在这个新的起点上踟蹰。为了我的梦想,我必须珍惜时间,尽快找到我的方向,在风华正茂的岁月里实现我的人生理想。
我开始思考“大学”两个字的含义,经过一阵思考,我开始顿悟。我认为“大学”两个字可以把“大”和“学”分开进行理解。“大”指大学里的环境大,社会交往大,知识面大;“学”指大学里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了、更广了、更深了。按我的理解大学就是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社会交往,品德修养,社会实践等综合能力的理想环境。一时间,我恍然大悟,因为我找到了方向和目标,那就是努力学好各方面的知识,争取早日成功成才。但要想获得成功,并非一朝一夕,那是需要坚持的毅力和四年的坚持。
我们都是有梦想和追求的人,不会因为路途艰辛就放弃了前进的步伐。追寻梦想的过程是苦涩的,但只有经过磨砺的人生才会拥有更多内涵。四年的时间坚持很难,放弃却很容易。我们始终坚信“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只要我们满怀激情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路,我们坚信我们终究会成功成才的。
15.上大学的感受 篇十五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媒体的盛行, 学生接触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泛, 学生的思想个性也是千差万别。大学教师中也不乏“80后”的新人。因此, 大学课堂洋溢者个性的旗帜。怎样在大学课堂中把握个性是大学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是恪守师道尊严板着说教的面孔, 还是温和地对待每个学生, 遇到事情息事宁人, 就像带着“假面”出席每场“舞会”?到底老师要不要展示自己的个性, 怎样给学生的个性展示的空间?作者针对以上的问题从个性的定义出发, 探讨个性的作用、影响等并结合案例说明在大学课堂上怎样正确而合适地让个性发挥其魅力, 减少个性冲突造成的道德、学术冲突。
一、个性
在西方, 个性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 它有两个含义:一方面, 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假面具, 后引申为一个人在生命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 指能独立思考、具有独特行为特征的人。个性, 在西方又称人格。由于个性结构较为复杂, 因此, 许多心理学者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个性的定义, 西方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G.W.Allport) 曾综述过几十个不同的定义。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 (R.S.Woodworth) 认为:“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全部品质。”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个性定义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贯穿着人的一生, 影响着人的一生。正是人的个性倾向性中所包含的需要、动机和理想、信念、世界观, 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和人生的道路;正是人的个性特征中所包含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 影响和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人生的事业和人生的命运。
二、高校教师个性表达的案例
案例一:《根叔演讲词》。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 校长李培根院士16分钟的演讲, 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李培根讲话成为众多师生当天网络签名。在2000余字的演讲稿中, 李培根把4年来的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蜗居”、“蚁族”、“被就业”、“被坚强”……都是李培根演讲中出现的词汇。该校能源学院鲍永杰说:“没想到校长会这么亲切。”“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这句引用的话经李培根在毕业典礼上说出后, 成为该校众多师生的网络签名。
案例二:当《隐形的翅膀》一字一顿地从这位老者口中如颂似咏轻轻而出时, 你也许不会想到, 他就是65岁的北大校长许智宏。2007年12月31日晚的百周年纪念讲堂一年一度的北京大学新年联欢晚会上许智宏演唱《隐形的翅膀》。许校长致词鼓励北大全体学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此举赢得了台下数千学子们的如雷掌声。
案例三:《80后男老师课桌上跳艳舞》, 这一网帖让周思成一下子成了网络红人。除了跳舞, 他上课时还有一些“怪招儿”, 比如拿一个香水瓶对着空气不畅的教室猛喷, 再比如点名让一个上课打盹的男生唱曾轶可的《狮子座》。引发争议的这名男老师名叫周思成, 今年29岁, 是长沙新东方学校的一名英语老师。新东方官方网页上这样介绍他:“曾在大一年级起就教授四、六级全科课程, 风趣幽默与严格要求并重的讲课风格造就了高满意率和高通过率的课堂。”
案例四:中国政法大学一位知名教授日前因不满学生旷课, 在课堂上怒斥学生, 又与一名当场离开课堂的女学生发生肢体冲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在媒体和网上引发了一场有关中国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的争论。他在接受中文部采访时表示, 事件本身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一事件反映出来的中国当前大学教育和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他说:“我就是要维护师道尊严。中国式的师生关系显然和西方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社会价值观是分裂的。我们是要继承孔子遗留下来的师道尊严还是按照商品经济行事。我不了解西方的师生关系, 但是你要把商品经济搬进课堂, 我不赞成。”
三、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针对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老师采取的与个性相关的行为, 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在演讲中巧妙使用一些学生关注最多的网络名词, 一下拉近了自己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北大校长尽管唱歌五音不全竟然能勇敢地在千万学子面前唱流行女歌手的歌《隐形的翅膀》。这种折射个性中睿智的行为同样也赢得了数千学生如雷掌声。对于新东方跳艳舞的老师, 网上的反应褒贬不一。在第四个案例中, 教授的出发点很好, 想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学生, 而且引导学生重新走向道德的轨道, 但是在表达自己个性的同时由于方式不太恰当, 与学生的个性产生了激烈的冲突。针对大学课堂学生与老师个性的展示问题, 作者认为需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分析和解决问题:
1.高校教育导向, 特别是思想教育的导向问题。市场经济主流下, 高校教育导向已经转向了市场, 迎合市场的需要。更有某些学者发出“高校教育产业化”的论调。高校为市场培养人才是无可厚非的, 但更重要的是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以德为首。这是许多高校所忽视的。因此, 在高校,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表现的功利化、冷漠化的现象比比皆是。如高校教师学术造假等。再如某大学学生课堂杀死老师的事件。可想而知, 如果一个自己都从道德上不过关的教师, 在课堂上, 板起脸来说教, 会有多少学生听?学生如果不是在道德的殿堂上成长起来, 进入职场后跟机器人又有什么区别?教师三句不离“钱”字, 那些在市场经济大潮下长大的学生, 又有几个不以“金钱”为中心?“淡薄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是要达成思想和行动的统一。
2.怎样引导教师和学生的个性。教师在课堂上完全可以展露自己的个性, 但是要注意一个度和一个方法的问题。一些积极的、有正面影响的个性可以展示给学生。消极的东西最好是隐藏起来。展示个性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的表达, 适当使用幽默, 或者是跟学生比较贴近的话, 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应鼓励学生来介绍自己、展示自己, 了解学生的个性, 帮学生认识到自己个性中的优缺点, 并加以改进和完善。教师要做到被接纳与接纳, 从某个角度让自己的学生了解自己和接受自己。同时也得走进学生的心理, 充分呵护学生个性的成长, 做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园丁。
3.怎样将个性转化成创造力。教师要起到表率的作用, 努力把自己的教学变成个性教学, 做到教学的艺术性、创造性、丰富性。教师在课堂上最起码的是要用激情来感染学生, 使学生对知识产生热爱。要教会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 鼓励一个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参加一个艺术俱乐部等。学生的个性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比如在英语课堂上, 在讲述一篇故事性的文章时可以找个性张扬的学生把故事给演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创造情境, 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学习中得到情感体验, 而且能充分展现个性。
4.善于处理个性产生的冲突。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冲突会时有发生。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时刻要以冷静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突发的冲突。同时要善于运用智慧和幽默来化解冲突。可以采取“强化”和“淡化”相结合的方法。开课之前教师需强化自己的课堂规则, 强化遵守这些规则的重要意义。遇到不影响整体课堂的小冲突发生可采取暂时淡化的方法。对于个别无法回避的冲突, 教师应理直气壮地正面解决。比如, 一些成天追逐娱乐的学生, 上课不听讲, 反过来还在课堂上叽叽喳喳, 扰乱课堂纪律, 老师管他们, 他们反过来顶撞说老师讲的没有意思。遇到这样的学生老师不能听之任之, 可以正言告诉学生:学习本身就不是娱乐, 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如果他要追求娱乐, 应该把大学学费拿去买电影票。总之, 不能采取过于极端的方式来解决个性冲突, 如辱骂、殴打学生等。
5.教师应依据教学个性的基本的特征和教学个性形成的原则来逐步实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教学个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李建忠和刘松年, 2008) : (1) 独特性。教师的教学个性是一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区别于他人的非模仿性的教学风格。 (2) 启发性。学生永远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促进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 激发他们的创造情感。因此, 教师的教学个性应该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源泉。 (3) 人文性。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不断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4) 艺术性。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而教师的教学特色就是指教师的教学个性的总和。
教学个性形成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优化整合原则。这是形成教学个性的首要原则, 也是实现教学个性化的重要保证。优化整合原则就是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思想、情感、能力等各种因素, 然后把这些因素与自己的个性品质结合, 并进行整合, 形成鲜明个性特色的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呈现、作业布置以及课后活动的检测, 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 自然生成原则。进行个性化教学, 它的目的不是为了体现教师的个性, 而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即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素质都能得到发展。 (3) 充满激情原则。进行个性化教学, 就是要让教师的教学更加生动, 学生的学习更加投入。
四、结语
大学课堂是一个神圣而富有权威的场地, 因为它是知识传承、人才培养的摇篮。个性像是开在这个场地的花朵。花朵的气味是否宜人, 是否会结果, 结苦果还是善果, 取决于大学课堂上的教师与学生。对于这一点, 无论是大学教师在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时, 还是学生在全面发展自己的过程中, 都要意识到。大学课堂上教师要摘下自己的“假面”, 真诚地与学生面对, 互相配合, 互相协作, 最终让大学课堂成为知识的乐园、艺术与道德的殿堂。
参考文献
[1]高文, 徐斌艳, 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2]冷余生, 解飞厚.高等教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
[3]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
[4]饶静.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2) .
16.赴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学习感受 篇十六
文明的国度
从踏上美国国土的第一步,所见到的事和人,都让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从乘电梯、开门、问路……细微小事上也能看得出,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是比较高的,尤其在我们驻地DEKALB小镇,更是民风淳朴,非常友好。在这样一个发达国家,你也能很好的体会到什么是人性化,最典型的应该是公共设施,特别是无障碍设施非常先进。地铁、公交车、商场,电动轮椅都能实现上下自如,出行十分方便;尤其地铁,哪个站、哪个车门有无障碍设施,都标的清清楚楚。记忆最深的是公交车的门口的登车台阶可以伸出一个像起重机一样的平台,将蹬台阶有困难的人直接托起送到车厢。还比如,公交车前有放自行车的架子,一旦你骑自行车出行要改乘坐车时,可以把自行车放在车头前的架子上。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在这里已经很难看到过去我们一直理解的所谓“白领、蓝领”之说。除了一些大公司、财团所谓的CEO外,其他工作人员的收入相差不多,收入比较均衡,没有太大的贫富差别,也使你感觉到这里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都很积极,也很开心,而且也都本着一个对纳税人负责的理念和态度来做事。
这里有着极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在美国,博物馆之多令你想也想不到,知名的大学也数不胜数。一座早年间建立的小学校舍,一位名人出生、生活、居住的地方,一座座图书馆,一个个老建筑,都能成为一个记载历史和文化的博物馆,特别是在芝加哥,拥有一张图书馆的ID卡成为融入美国文化生活的必需,因为有了这张卡,你将有机会免费参观所有的博物馆,像什么艺术博物馆,工业科技博物馆,自然博物馆……而且芝加哥被称为建筑艺术的殿堂,这里的建筑物除了蕴涵着丰富的设计艺术外,拿出哪一座高楼,都有近百年的历史,当时建设的特别好,后期保护的也特别好。包括一些细微的装饰性材料,都很有创意,比如在芝加哥最早的图书馆外墙上,镶嵌着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建筑文物,见的较多的是北京故宫宫墙的砖、屋顶的琉璃瓦当等等,甚至还有一块小的中国人的墓碑也被镶了上去。
总之,美国的文化氛围很浓。尽管美国是一个历史不长的国家,但因为他有着欧洲几千年的历史做铺垫,其所萌生的文化也体现了整个西方的文明和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积淀。
严格的管理
来美国遇事,第一感觉是这里的人办事原则性极强,甚至可以理解为教条、呆板。管理也非常严格,有时感觉好像不近人情似的。比如,餐厅晚上通常是7点关门,即使刚超一分钟也不允许你再进,公交车决不提前一分钟发车,不穿运动鞋是决不会让你进入健身房锻炼的。在工作、学习中,也能感受到这些,每次的野外考察,说几点出发,车肯定停在楼下,各个环节都衔接的非常好,也没有见到是哪个人在指挥、组织,但各个环节都有人来负责,别担心没有领导就办不成事。政府部门针对各类事件都有一套系统的应急预案,一旦有事,完全依照预案各行其责,很难出现推诿扯皮、职责不清的现象。
三个月来所接触的事情很多,每件事上、所见到的每个人身上,也都表现出了极强的原则性。最初真不理解,但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和学习,逐渐的理解了,也完全接受了这种理念。因为做事一旦没了原则,事情再好也是对原则的侵犯,对公平、公正的破坏。一切都已程序化了,只要按制定下来的条框执行就可以。所以坚持原则、规避随意性,是他们这个程序化东西能够正常运转的最基本条件,不然就要乱套了。
先进的税制
在美国,你花一分钱,都会记录下你的纳税记录。国家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为纳税人服务。就凭这一点来清晰的管理着这个国家的经济。花每一笔钱,必须要经纳税人同意,这里又是通过严格的预算制度来实现的,预算的批准要经过议会的审议,一经批准很难再改变。这就从制度上克服了经费使用的随意性和人为干扰。
感受最深的是在芝加哥消防局的考察。在听取介绍后,明显的感受到这一税制的优越性。首先,所有安全设施都要满足任何一个居民点打来求救电话后警察、消防、医疗救护等都要在7分钟内赶到这是一个刚性条件。一定区域内的消防人员、设施的配置都是按这个条件来确定的;相应的根据这样的处置能力也就随之圈出了相应的管理区域和范围。相应每一个管理区域内配置的消防设施费用也要分摊到本管理区域内每一户居民头上,如果费用很高当年一次纳税很困难时,就会按银行借贷方式分年度测算,然后按大家能合理负担的税赋进行分摊,逐年缴纳,因为这些设备就是用来保护这个区域内居民的生活的,费用也是来自居民的税收。当设备功能大到能够保护更大地域时,那就会将它的费用合理分摊到它能保护的这个更大区域里的更多的居民家。这样一来,就非常好的体现了,你缴纳的税直接用于了你,你缴纳的税费也直接用于了为你和你所在区域的每个纳税人的生活、学习、教育、医疗等公益性事业里。
包括像我们在美国购物每件物品的条形码上都有着价格,当你买了后,还得按当地政府所确定的税率缴纳消费税金,如芝加哥地区是8%,洛杉矶就是9.7%。购物的机打收据上明明白白的会写上你购物多少钱、税金多少钱,一目了然。这一点与我们的税制完全不一样。
感受
总之,通过在美国三个月的学习生活,让我对美国有了一个较新的认识。结合我们国内的实际情况和管理方式方法,我认为两个国家基本国情不同,有些方面是先天所无法比拟的,所以不能因为这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决策;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自然有其先进的一面,这是需要我们借鉴的。
首先,两个国家有着许多不可比拟的地方,如相近的国土面积,却养活着相差十亿多的人口,这一基本国情就决定我们好多事情是无法和其相比的。就简单的一个例子,美国的地铁和机场好多是不分入口和出口的,这在我们国家是肯定不能这样做的。第二,美国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生存环境要比我们国家好的多,尤其是丰沛的水资源和广袤的平原区,造就其雄厚的农牧业基础。第三,经过长期的工业化建设,基础配套设施极其完备,尤其是交通运输能力,不论是铁路、公路,还是空运、海运,异常发达。第四,美国的物质非常丰富,尤其是居民的生活用品,可以说美国人是以极其优惠的价格在享受着世界上提供的最优质的东西。
【上大学的感受】推荐阅读:
《父亲的病》大学生阅读感受10-23
大学生村官对基层工作的感受08-29
大学《红楼梦》选修课的收获和感受07-05
大学生实习心得感受07-24
大学生创业讲座感受08-28
大学生参观公司感受10-04
清华大学游记 感受清华10-31
教师线上教学的工作感受和建议11-14
上心理健康课的心得体会和感受11-25
参观的感受范文06-09